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18:47:40

点击下载

作者:李慕南,姜忠喆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

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试读:

前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科学教育,让广大读者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在新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并且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点、现代化的战争、通讯传媒事业的日益发达,处处都体现出高科技的威力,同时也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对于科学知识充满了强烈渴求。

对迅猛发展的高新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不仅可以使广大读者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而且可以使我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学好科学知识,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科学百家讲坛》,主根包括科技、科学、兵器、宇宙、地球、自动、动物、植物、生理和医疗等内容,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第一章 诺贝尔物理奖

如果说20世纪的物理学是一座辉煌壮丽而神圣的科学殿堂,那么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这个殿堂里至高无上的王冠。当求知欲极强的青少年朋友置身于这个殿堂仰望诺贝尔奖得主之项背,慨叹这些物理学界的“天才”、“奇才”们有如此精明的头脑时,更应该看到他们成功背后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杨振宁

——中国人的骄傲

杨振宁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杨振宁(ChenNingYang)

出生年代:1922年—

职称:科学家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县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

李政道

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并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杨教授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又自1986年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1999年自石溪分校荣休,同年出任清华大学教授,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

杨振宁成功故事——执著的兴趣

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主业是什么,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每一个画家、音乐家都有他自己的风格。也许有人以为科学是研究事实的,与文艺不同,事实上二者是一样的。拿物理学来讲,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美妙的地方。而每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不同的美妙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位工作者就会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也就是说会形成他自己的风格。——杨振宁

杨振宁出生时,因他父亲杨武之当时正在安庆一所中学教书,安庆又名怀宁,因此给长子取名振宁。在中国,杨振宁的名字从知识阶层,到平民百姓,可谓家喻户晓。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具有这样宽泛的知名度,不仅因为他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还因为他是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后第一个回国访问的卓有成就的美籍华裔学者。

父亲任教的厦门,是一个给杨振宁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他们家住的那栋小楼就坐落在大海的边上。在那段美妙岁月里,他看到了蓝天大海无穷无尽的变化,看到了伟大宇宙无边无际的奥妙。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在杨振宁的心里,种下了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深深情种,以及对探索自然奥秘的无穷兴趣。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杨振宁的智慧很早就被发现和善加引导。他的父亲教他天文、物理、数学、英文、唐诗宋词、易经八卦,为他延请的家教也均是当时清华燕大名师最得意的门生,这为杨振宁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时代的杨振宁聪明而早慧,数学念得非常好。有一天,他认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长大了要争取得诺贝尔奖!”从心底里盼望儿子有出息的杨武之,十分清楚诺贝尔奖的分量。他鼓励儿子说:“好好学吧!”没想到,这个玩笑,在西南联大一传十、十传百地传了开来,人们戏言:“杨武之的儿子数学很好,为什么不子从父业攻读数学而学物理?哦,因为数学没有诺贝尔奖!”

杨振宁在高中时只读过化学而没有读过物理,所以他报考联大时考的是化学系。可入学后,他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更有兴趣,于是又转到了物理学系。当联大当年入校的新生里,16岁的杨振宁,是同学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此时的西南联大,学生宿舍是土墙茅草房或土墙铁皮房,教室是铁皮顶的房子,下雨时会叮叮咚咚响个不停。教室的地面是泥土地,没过多久就变得七坑八洼。窗户没有玻璃,风吹时必须用东西把纸张压住,否则会被吹掉下来。听课坐的是在椅子右边安上一块形似火腿却只能放一本书的木板的“火腿椅”。但师生们苦中作乐,幽默地称吃的掺带谷子、稗子、沙子的糙米饭是“八宝饭”,穿的通了底的鞋是“脚踏实地”,前后都破洞的鞋是“空前绝后”。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

1945年8月29日,23岁的杨振宁从昆明飞往印度,然后乘船过红海、地中海和大西洋,来到纽约。从哥伦比亚大学到普林斯顿,再到芝加哥大学,辗转反复,杨振宁最终找到战时因为参与原子弹研制工作而行踪被保密起来的物理学大师费米。经费米推荐,杨振宁得以成为美国氢弹之父特勒的学生。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杨振宁在1957年诺贝尔演讲中这样说道:“那时候,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就好像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样。他知道在某个方向上,必定有一个能使他脱离困境的门。然而究竟在哪个方向呢?”原来,那个方向就是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R.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尽管他们早已入了美籍,但当消息传来,中国人无不引以为骄傲。杨振宁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致辞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这就是: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力于现代科学。”

在杨振宁的心中,对祖国一直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杨振宁曾经说过:“兴趣是成功的秘诀。”他的成功源于他对兴趣的执著。

教育启迪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是他永恒的兴趣——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是成功的先导。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主性,缺乏独立思考的人能有什么创造。李政道——最早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

李政道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李政道(Tsung-DalLee)

出生年代:1926年—

职称:物理学家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抗战时期在国立浙江大学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习。1946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50年获博士学位。1950—1951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51—1953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3—196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主任,浙江近代物理中心主任。199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研究的课题,除高能物理、粒子物理外,还广泛涉及天体物理、流体力学、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广义相对论等领域。

神童博士——李政道

做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一个科学上的成就是许多在同一或相关领域中的研究者积累的结果。没有过去的经验,没有现在的激励,就不会产生我们今天的观念和知识;没有将来的实验,我们今天的观念和知识也不能进化。虽然这许多因素构成了任何进步的整体,人们往往只记得最后光辉的收获而忘记了其中辛勤的耕作。

我们有限的人类智慧去认识无限的宇宙奥秘,是一个永不终止的过程。——李政道

李政道出生在上海,父亲是个生意人,不过李政道小时候并没有被挣钱做生意迷住,而是一头扎进书海,成了一个博览群书的书呆子。他整天手不释卷,无论到哪都要带着书。抗日战争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却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他经常去茶馆读书——茶客们在谈天说地,他却能静下心来读书。

李政道一直保持着酷爱读书的习惯。博览群书让他对艺术和历史产生了异常的兴趣。李政道独特的学习方法:每读一本书,他总是先看提出的是什么问题,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然后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作者的论述进行比较。

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中度过的。抗战时期,上海被日本人占领,李政道全家到了江西,他在赣州念完了中学后,被录取到当时已经迁到贵州的国立浙江大学,但是不久日本人就逼到贵州,他就进入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这样的辗转波折,使李政道耽误了不少时光。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神童的话,那么李政道毫无疑问就是一位神童。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但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于是他只身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成了著名物理学家费米的博士研究生。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被誉为“神童博士”,当时他才23岁,这在美国教育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在量子力学和粒子物理中,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之前,“宇称守恒定律”(俗称为“左右对称定律”),一直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按照这一定律,两个可以互为镜像的基本粒子,具有同样的物理性质。在过去,任何物理学上的理论,只要违反了“宇称守恒定律”,就会马上遭到否决。而李政道和杨振宁步入物理学研究领域之际,正是粒子物理发展的一个全新时期,被科学家称为“二次世界大战后物理学最兴奋的年代”。李、杨在研究中对“宇称守恒定律”提出大胆质疑,即它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1956年6月,他们完成了题为“对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的质疑”的经典论文。为了用实验证明这一大胆的设想,与李政道同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领导了一个实验小组,利用当时最先进的设备进行验证。最后,终于证实了李政道和杨振宁的理论,由此宣告“宇称守恒定律”这个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在弱相互作用下予以推翻。

1957年12月10日,李政道领取诺贝尔奖那天,正是瑞典大学放假的日子,好多的同学都到宴会的地方来庆祝、唱歌。以往这个时候都是由文学奖得主代表所有得奖者来回答问题,但是那天同学们却点名要李政道来讲,因为他们觉得李政道看上去和他们年纪差不多。盛情难却,李政道就给同学们讲了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孙悟空觉得自己神通广大,结果它落在如来佛的手里,他看到五根柱子,但是怎么跳也跳不出去。这正好像我们做科学的人掌握在自然界的手里一样,我们觉得自己对科学的了解广而且深,可相对来说,与科学的真理还相差很远。

曾有记者问李政道如何评价创新意识在科研中的意义,李政道说道:“创新不光是要胆子大,科学的发展必须要有坚实的根基。宇称守恒定律也是有它的根基的,是前人用实验证明了的。创新两个字包含了两层意思,即好的和新的东西。凡是新的东西都把旧的包在里面,用所有过去的知识都能解释得通,所以创新不光要大胆,还有具备分析的能力,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

教育启迪

从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身上,我们得知不论是学习活动不是研究活动,都必须学会发现有现实意义和有创造性的问题,并提出、研究这些问题,孜孜追求。如果只学会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终身的学习,学海无崖的学习,学无止境的学习,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真正的学习是毕生的;真正的学习是崇高的;真正的学习是神圣的。

丁肇中

——科学中的奇才

丁肇中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丁肇中(SamuelC.C.Ting)

出生年代:1936年—

职称:实验物理学家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丁肇中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36—1949年,丁肇中随双亲到过中国许多地方。他童年没有进校受过正规教育,但接触了不同省份的文化、历史和方言,也聆听过许多常到他家访问的学者的讨论。

1949年丁肇中进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丁肇中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他曾被密歇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意大利波洛格那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他是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他曾获得过许多奖章,如1977年获美国工程科学学会的埃林金奖章,1988年获意大利陶尔米纳市的金豹优秀奖及意大利布雷西亚市的科学金奖章。“奇”、“怪”——丁肇中

要实现你的目标的话,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兴趣,不能因为别人反对你就停止。而且,你对意外的现象要有充分的准备。

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丁肇中

丁肇中12岁那年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他的父母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受家庭的影响,他对学习一丝不苟,读书专心致志,遇到疑难问题,便找遍书本,务必得到答案才肯罢休。一次物理老师出了一道思考题,很多同学想了想觉得很难就放弃了,等着老师讲解,丁肇中不是这样,他吃饭想、走路想,别的同学都出去活动了,只有他还对着那道题苦苦思索,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上小时过去了……终于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马上跑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验证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直到确认自己的解题方法没有错误,他才满意而去。课堂上他聚精会神地听课,不论对自己的答案有没有把握,他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后和同学们讨论问题时,往往要辩论到“甚解”才肯罢休。他的课余时间大部分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很少与同学一起打球、看电影。他认为“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由于丁肇中勤奋刻苦,各门功课成绩优良,尤其突出的是数理化,这为他实现终身的奋斗目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丁肇中不但是一个“奇”人,而且又是一个“怪”人。

说到“奇”,我们不得不说一下丁肇中那一段令人惊奇的人生经历。20岁时,他从台湾到美国密西根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获得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而完成这些他只用了5年时间。后来,他到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接着从事科研工作。从念大学到博士再到搞科研,一般人大约需十多年时间,而他只用了6年。所以他被一些美国同学称之为“奇人”。

2004年6月28日,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大会在上海举行,虽然与会的是500多位华人学者,但主办方以“国际惯例”为由,规定提交大会的论文、相关专题网站、演讲、提问等,都要使用英文——这也是延续了前三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的做法。但是,轮到丁肇中演讲时,他打破了这一“惯例”,他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

说到丁肇中的“怪”,突出表现为三个“不”:

一是“不合群”。

在美国,大学的课外生活是绚丽多彩的,可他几乎是什么也不参加。他废寝忘食,埋头书斋,图书馆一实验室一食堂一宿舍,是他生活的轨迹。尽管美国大学里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却很少看到丁肇中的身影。同学们嘲讽他:“塞缪尔(sarnuel是丁肇中的美国名字)真是个怪人,学习顶呱呱,可惜不合群”。从学习到工作,他的生活轨迹始终是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所以,他在学校没有朋友。结婚成家后,他整天埋头在实验室里。而且,在各种社交场合,几乎都不会见到他的身影。

二是“不给面子”。

在诺贝尔基金会等单位为获奖者举行的宴会上,按礼节,获奖者应致一个简短的答词。按照惯例,答词以获奖者本国的语言进行。此前,丁肇中曾翻阅过以往有关诺贝尔奖的材料,发现在众多获奖者答词中竟没有一份是用中文书写的,这使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决定用中文书写自己的答词,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不合人情的是丁肇中的愿望遭到了美国官方的拒绝。美国官员说,你已经是美国公民,就应当用英文书写答词。丁肇中理直气壮地说:“我确实加入了美国籍,但我是在瑞典而不是在美国领奖,用什么文字书写是我的自由。”

负责颁发诺贝尔奖的人士又提出:“我们这里没有中文打字机,你用中文书写我们不能打印分发。”丁肇中毫不给面子地说:“我用手书写,请你们代为复印。”

丁肇中的这一片赤子之情,令世人为之感动。最后经协商, 采用了一个折衷的办法:丁肇中在致答词时先讲汉语,后用英语再复述一次。

三是“不知道”。

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记者提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感觉您对自己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很明确的选择。比方说小时候对科学感兴趣;大学的时候,就锁定了要研究物理;每做一个实验也是力排众议,自己坚持下来。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这样的问题显然是为对方作秀进行的铺垫。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却是:“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

记者不死心,又追问道:“在这里面没有必然么?”丁肇中依然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才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没办法了,说:“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得最多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作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你是绝对不能说知道的,我们那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你不要猜。”

丁肇中的严谨态度,的确是到了常人不能理解的地步。然而,这就是作为科学大家的丁肇中,他认为不知道的就一定要回答“不知道”。

对丁肇中来说,“不知道”是一句很正常的话。他一直牢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条古训,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事情,绝不“强不知以为知”。这其实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但无损于一位大师的光辉,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奥秘。事实上,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是一种器量,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

教育启迪

一个人特别是像丁肇中这样在世界上具有很大影响的科学家,如果在学术上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一些问题凭“想当然”乱表态,或是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和影响,不懂装懂,用一些模棱两可甚至稀奇古怪的答案去糊弄人,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那样,失去的就不仅仅是面子,还有更可贵的品质和人格,还要给人类科学事业带来无可挽回的误导和损失。丁肇中的可贵可敬之处就在这里。从故事中我们感受到大师身上一贯严格的治学精神和实实在在的人格魅力。

朱棣文

——第一个移动“原子”的人

朱棣文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朱棣文(StevenChu)

出生年代:1948年—

职称:物理科学家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朱棣文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他的父母是江苏太仓人,20世纪40年代来到美国。朱棣文排行老二。

朱棣文197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8年,朱棣文进入美国贝尔实验室任研究员;1983年他加入美国著名的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担任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1987年开始,他在史丹福大学任教物理和应用物理,成为该校首位华人教授,1990至1993年他还担任了该校物理系第一位华人主任。

朱棣文是第一个可以控制和移动一颗原子的人。这成就使他在1987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在激光光谱领域的布洛依达奖;1993年他更获得费塞尔国王国际科学奖;1997年12月10日是他一生最光辉的一天,他步进殿堂,领取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朱棣文是第五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再一次为中国历史写上了辉煌的一页。他得奖是因为他研究出新的方法,用激光把原子冷冻至超低温。他一直醉心于原子物理和激光物理的研究,发展出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技术。这些技术不但可以用来制造先进的医学仪器,还可用来设计更精确的原子钟,以改善太空航行和定位的问题。

朱棣文成功故事——不骄不躁

一旦选择了科学研究的目标,就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发现。——朱棣文

朱棣文小时候喜欢动手做一些组合、操作的事情,从而造就了他一双灵巧的手。

他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培养,从父母那里学会了刻苦、勤劳和谦逊的精神和品德并不宽裕的生活环境也造就了他不骄不躁、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

中学毕业,他进入美国知名学府、也是华裔较多的加州伯克利大学深造,1970年又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8年,朱棣文进入美国贝尔实验室任研究员;1987年起斯坦福大学教授至今。他工作生活十分繁忙,但精力充沛,他带着8个博士生,指导两个博士后,每年还给硕士研究生开两门课,还要从事自己的原子物理学研究。

他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喜欢烹饪,烧得一手好中国菜,在研究工作之余,下厨做菜,他甚至将实验也称为做菜。“在有限的资源中求变”是做菜和做实验的相通之处,也是他突破科学研究瓶颈,创造科学奇迹的秘诀之一。他爱好打网球、游泳和骑自行车。他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的博士生金政说“我觉得朱教授活得并不累,因为他太爱物理学了”!

他认为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物理学家,首先必须要有好奇心,不论对自然还是对普通事物都要有好奇心;而最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和毅力。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辛而漫长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要不断努力和学习,不骄不躁,锲而不舍,直到研究出新的结果。

在1993年5月就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朱棣文平时很少提及自己的研究成就,甚至在父母面前也从不提起。他的母亲说:“以前他每次得奖从不告诉我们,都是我的朋友看到报道后,剪下来寄给我的。像1996年获左根汉研究奖;1993年获第一个国际大奖;1987年获美国物理学会艺术奖等,他都没有表示出特别的兴奋。”

当有人告诉朱棣文他获诺贝尔奖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别开玩笑!”当有人问他怎么处理奖金时,他说打算买辆山地自行车。

1997年10月15日凌晨,朱棣文还在睡觉,却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他睡眼惺忪地拿起电话,听到他的一个学生激动地说:“朱教授,恭喜你获得诺贝尔奖了!”经常爱跟学生逗笑的朱棣文认为这肯定是他的学生在搞恶作剧,所以他满不在乎的说了一句“别开玩笑!”然后就挂上了电话,打算接着睡。可是亲友同事学生们的电话却接二连三地打进来,对他获奖表示祝贺,但他仍不相信。

后来他又接到媒体打来的电话,这时他还有点半信半疑,但还是打电话向斯坦福大学新闻社求证,新闻社答复确有其事,朱棣文才确信这不是玩笑。此刻他家里已炸了窝,媒体记者、摄像机一涌而入,把他的家闹翻了天。但正好那天他还有课,他可不想因此耽误了教学,所以仍和往常一样去上课。媒体记者们也跟着涌进教室。他的学生们已知道了消息,当他走进教室时,全体起立热烈鼓掌祝贺,紧接着就是七嘴八舌地提问:“嗨,你为什么获奖?”“你做了什么事?”“以前怎么没听你讲过?”朱棣文只好向学生们简单介绍说明了一下,才得以继续上课。课后,斯坦福大学特意为他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同时,包括中国科学院在内的各方发出的贺信贺电雪片般向他飞来,世界各大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朱棣文获得了诺贝尔奖后,他仍然表示:“我还是我,跟昨天没有什么两样。”在谈到所获诺贝尔奖金时,他以幽默的口吻说:“我只是运气比较好。”他只得到100万美元中的1/3,“山姆大叔”还要拿走一半,真正到手的只有十几万美元。他要用这些钱还一些家庭贷款,给孩子们的教育投点资,至于他自己,只想买一辆山地自行车,如此而已。

朱棣文为人谦虚,得奖后他向记者表示自己并不聪明,但常有危机感:担心自己会思维枯竭。就是因为他抱有这样的心态,才会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不让别人超越自己。由此我们可知,正是因为朱棣文不骄不躁,锲而不舍的信念从而成就了他的人生!

教育启迪

朱棣文教授告诉我们:学习和工作中重要的是不骄不躁、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努力。他对青年人的影响是:一个人要能够专注于一件事,而这件事可以是任何事,超过个人的舒适、意愿,有一股源源不绝的热情推动、探索,但却不是打发时间式的专注于某些事情。特别是青年学子最好要有一个梦想,然后努力追求,对于在乎的事情,尽力达到。

崔琦

——河南出生的诺贝尔得主

崔琦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崔琦(DanielTsui)

出生年代:1939年—

职称:大学教授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因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崔琦,1939年生于中国河南省,50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1957年在培正中学毕业,随后到美国继续深造,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1982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崔琦与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施特默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主要表彰他们发现并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

2000年6月,崔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05年被聘为中科院荣誉教授。

崔琦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崔琦成功故事——有所放弃

获得成功,要有一定的运气和时机,但勤奋是基础。

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崔琦

人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顾及,放弃有时是必要的选择。

崔琦他出生在河南农村,10岁前从没读过书,就在家里放羊、养猪。10岁的时候有一个到香港读书的机会。他父亲对独子要远行是不大愿意的,因为男孩大了可以帮忙干农活,但他妈妈却非常坚定要送儿子去读书,这一走成了他与父母的永别,父母在后来的大饥荒里都活活饿死了。

后来有人问他:“如果那个时候妈妈没有送你出去读书,你如今会怎样?”“我宁愿当时妈妈没有送我出来,农村家里有一个儿子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当时留在农村,或许我一直不识字,但我父母或许不至于饿死。”

五十年代在香港接受中学教育、其后赴美留学的崔琦,很自然的说起从事物理研究的缘由:“当初在香港读完中学时,对甚麽都感兴趣,实际上什麽也不懂。”到了美国,本来要学医,却因为学费昂贵而放弃,后来考取理学院,“因为觉得有趣和有挑战性。”

崔琦是一个很具幽默感、很随和的人,他常视物理实验如玩游戏,他说,能随心所欲设计新模型,能制造一个个用钱都买不到的新产品,那种满足感难以形容。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时,他会说:外面天气很好,到外面玩玩再回来,不要压着自己钻进牛角尖,松弛一下,将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崔琦对自己钟爱的物理学研究事业非常投入,他喜爱做物理实验,需要时常常是全身心地投入研究。以致他的研究工作非常出色、非常有效率。在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后两年,他便于1984年和另外两位应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赢得“美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头衔及巴克利物理大奖。

他在有些人眼里简直是“怪人”:从不抛头露面,远离政治,整日浸泡在书本中和实验室内,甚至在诺贝尔奖桂冠加顶的当天,他还如常地到实验室工作。更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在美国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崔琦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他研究中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全靠他一笔一划完成。而一旦要发电子邮件,也都请秘书代劳。他的理论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赶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能顾及得到,所以要学会放弃,因为放弃是一种必要的智能。崔琦放弃了世人眼里炫目的东西,为他赢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也就为他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贪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有时候只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放,就会为自己带来压力、痛苦、焦虑和不安。往往什么都不愿放弃的人,结果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尽管你的精力过人,志向远大,但时间不容许你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如把眼前的一大堆食物塞进嘴里,塞得太满,不仅肠胃消化不了,连嘴巴都要撑破了!

人的一生很短暂,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而世界上又有那么多炫目的精彩,这时候,放弃就成了一种大智能。放弃其实是为了得到,只要能得到你想得到的,放弃一些对你而言并不必需的“精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在现实生活中,;而愚者往往是一条胡同走下去,不管前面是墙壁还是泥坑,他都义无反顾,给人一种“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但到头来,不是撞在南墙上,便是陷进淤泥中,累了自己也苦了自己。因此,聪明的你且记住:牛角尖有时钻不得。

教育启迪

从崔奇教授身上,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放弃,是一种睿智,是一种豁达,它不盲目,不狭隘。有些事情我们没必要去投入那么大时间和精力去应付它,因为那样做,你可能得不偿失。所以,智者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选择与放弃,这样做使智者既显得能潇洒大度地愉快生活,又使自己事业有成。

人生总要面临许多选择,也就要做出一些放弃,要学会选择,首先要学会放弃。放弃是为了更好的调整自我,准备良好的心态向目标靠近。所以,在众多的目标中,我们必须依据现实,有所放弃,有所选择。这样我们才能选出适合自己的营养食品,然后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直到完全吸收。

理查德·费曼

——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理查德·费曼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理查德·费曼(RichardFeynman)

出生年代:1918—1988

职称:物理学家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许多人认为,理查德·费曼是20世纪诞生于美国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一个独辟蹊径的思考者,超乎寻常的教师,尽善尽美的演员,理查德·菲利浦·费曼出生于纽约市。他的父亲是麦尔维尔·阿瑟·费曼,母亲是露茜尔·菲利浦。费曼是在长岛南岸的法罗克维长大的。他有一个妹妹琼,比他小9岁,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琼后来也成了一名物理学家。虽然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却没有狭隘偏执的宗教观念。理查德·费曼,是一位典型的美国物理学家,1935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毕业后,又到普林斯顿念研究生,于1942年获得博士学位。从1943年起,在美国的原子弹研制基地洛斯-阿拉莫斯工作,战争结束后,1946年,成为康耐尔大学教授。后来,从50年代起,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先是当普通教授,后于1959年成为图尔曼理论物理学教授。除了曾短期到巴西讲学之外,他一直在加州理工学院工作。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提出了费曼图、费曼规则和重正化的计算方法,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后来,他因患癌症而在洛杉矶去世。

理查德·费曼成功故事——好奇

如果一个人学会了解释简单的东西,他就懂得了解释是什么;也就是说,他理解了科学本身。——理查德·费曼

在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不请自来的昆虫朋友,那成群结队而又形色匆匆的蚂蚁们,也算是人类家中的常客了。对待这些小蚂蚁,有人把它们捏死、有人装作没看到,而物理大师费曼是充满了好奇而且仔细的观察它们。

费曼就是具有这样一种奇特的性格。第一次遇到费曼的人马上会为他的才华所倾倒,同时又会对他的幽默感到吃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在康奈尔大学见到了理查德·费曼,他说他的印象是:“半是天才,半是滑稽演员。”后来,当戴森对费曼非常了解之后,他把原来的评价修改为:“完全是天才,完全是滑稽演员。”

费曼最可亲的品质之一,是他对于自然的奇迹无休止的好奇心和从全新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费曼喜欢观察最普通的自然现象,并找出其中的道理,这些现象大部分人,包括物理学家在内,都不会注意到。费曼常说,如果一个人学会了解释简单的东西,他就懂得了解释是什么;也就是说,他理解了科学本身。

1945年7月16日清晨5点29分45秒,当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微明的天空中爆炸时,理查德·费曼可能是唯一用裸眼观看的人。聚集在这里的著名科学家和政要人物每人都发给一副电焊工用的眼镜,费曼也不例外。但他永远都是个叛逆者,他没有戴眼镜,而是躲在一辆大卡车的挡风玻璃后面,他心想这么厚的玻璃一定能够阻挡住紫外线辐射。费曼深知那天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就是他领导一个小组,进行了第一个核裂变炸弹所需要的极其复杂的运算。

忽然一道强光穿透了黑暗,顷刻之间它变得非常明亮,一瞬间费曼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一边。然后,光好像灭了一会儿,等它重新出现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个光芒四射的大火球,迅速变幻着颜色,先是白色,然后是黄色,最后变成了橘黄色。一片由烟雾和爆炸碎片构成的黑云冲天而起,渐渐地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蘑菇形。

费曼感到一股强烈的喜悦之情,几个月艰苦的工作终于结出了果实。但是,由于这次爆炸及其后果,他的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根据费曼由蚂蚁被气味吸引这个规律所得出的“快捷方式”,人们发明了“蚁行算法”。时至今日,已有不少人将这一套算法用在电信、信息、水资源、运输、工厂管理、甚至军事战略上,并且出现了“群体智慧”和“虫群战略”等名词。其中受益良多的,不仅有成功应用蚂蚁智能而改善效率的企业,还有发明原理和发展这些技术的昆虫学家和其他的科学家。

理查德·费曼除了是一名物理学家以外,在他一生中的不同时期,他还是无线电修理者、保险柜密码破解高手、艺术家、舞蹈爱好者、手鼓演奏者和玛雅像形文字的破译者。在广为流传的轶闻中,他常与拉斯维加斯的舞女和赌徒聊天最为有趣。他的世界充满好奇,是一个典型经验主义者。

费曼去世后,人们发现在他屋内的黑板上有两句话分别被粉笔线圈了起来,十分显著,好似是不能擦掉的座右铭。对于了解费曼的人来说,这两句话生动表明了他强烈的好奇心与独立的精神两项特质,第一句是:“我不能创造的东西,我就不了解。”第二句是:“知道如何解出每一个已经被解过的问题。”

教育启迪

从理查德·费曼成功故事中我们得知:世间有很事物就像很常见的动物行为一样,但是却有万般奥妙在其中,等着我们去发掘、去应用。

人除了要有目标还要有好奇心。可能刚开始时,你会没有目标,这没关系,只要有好奇心,你就会发现目标。因为一个人的好奇心可以给你找到目标,使你懂得很多。

爱因斯坦

——现代物理的开创者

爱因斯坦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爱因斯坦

出生年代:1879—1955

职称:物理学家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21年,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由于纳粹德国反犹太主义狂潮,爱因斯坦被迫移居美国,同年10月开始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教。1940年获得美国国籍。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在美国普林斯顿逝世。

爱因斯坦成功故事——坚持不懈

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身不懈的追求。

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兴奋。

在一个崇高的目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东部的乌尔姆,犹太血统。在爱因斯坦上学之前,父亲给了他一个罗盘,罗盘的指针总要指着南北极,使小爱因斯坦研究和着迷了很久,直到成年,他都还记得这件使他印象深刻的事。

人们常说,爱因斯坦是天才。他当然是天才。“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爱因斯坦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无限勤奋,是因为他符合时代要求,不倦探索,敢于创新。

爱因斯坦10岁时,他进入了路易波尔德中学。在中学里,用的全是灌输式的教学法,虽然是在学校里,却像军营一样十分重视军事训练。爱因斯坦十分生气地说:“以前觉得小学老师像上士一样,现在,我觉得中学的老师像是中尉。”在这样一所兵营一样的学校里学习,爱因斯坦感到压力大极了。

有一天,叔叔雅各布来看他,见他这样闷闷不乐,就给侄子讲了有关毕达哥拉斯的一些事情,爱因斯坦听得十分认真。

随后,雅各布在纸上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并对爱因斯坦说:“在直角三角形里,有一个定理,它的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这也就是中学学到的毕达哥拉斯定理。”

爱因斯坦两眼放光地问道:“是真的吗?”

雅各布见侄子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就故意说:“如果你不相信,可以自己证明一下嘛!”

雅各布走了之后,爱因斯坦下决心一定要证明出这个定理。他开始反复地思索,不停地在纸上画着、写着。已经是深夜了,母亲波林不忍心看着儿子受折磨,就说:“阿尔伯特,证明不出来就算了,明天去问叔叔吧。”“不,妈妈,我一定能证明出来的。”爱因斯坦头也不抬地继续他的证明。

过了很久,突然,爱因斯坦一声欢呼:“我做出来了!”

波林也为儿子感到高兴,世界上的大数学家证明出来的定理,一个年仅12岁的少年,竟然在一个晚上就证明出来了。

爱因斯坦还在少年时代,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追赶光线的人;关于光线的想法引出了狭义相对论。他又设想:假如吊索断了, 一架升降机坠入深谷,里面的乘客会有什么感觉;这个想法导出了广义相对论。科学理论的发展,不是拆了旧房盖新房。它像登山一样。创立一个新理论就像登上一座高峰。视野扩大了,原来隐蔽着的东西被发现了。原有的理论仍然历历在目,只是显得小了,成了广阔视野中的一小部分。他在登上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高峰以后,没有满足,没有停顿。他环顾四周上下,看到宇宙间无比壮丽的景色,拍拍身上的尘土,又准备攀登新的高峰——统一场论。这是相对论的第三阶段。他希望把引力场和电磁场统一起来,而且希望这统一的场能够解释量子力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爱因斯坦认为,“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科学史只写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发现‘此路不通’的失败者统统不写,这是很不公平的。那种证明‘此路不通’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就让我来做吧。”他给比利时王太后伊莉莎白的信里是这样写的:“留给我的事情是:毫不悯惜自己,研究困难的科学问题。那个工作迷人的魔力,将持续到我停止呼吸。”

爱因斯坦真的是这样做的。他在神圣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又勇敢地深入探索宇宙。他探索了几十年,直到最后一息。他在生命弥留之夜,在医院的病榻旁还放着一叠统一场论的未完成稿,准备翌晨醒来再继续演算。爱因斯坦对统一场论的探索,正是他一生追求真理的那种毫不气馁的热情和顽强性格的写照。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中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

爱因斯坦的一生都在坚持不懈地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尽管这期间发生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为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去法、英、荷等地奔走呐喊……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物理学的研究。

爱因斯坦在讲到他自己的时候说:“上帝在分送礼物时是毫不宽容的。他只给了我骡子般的顽强。不!他还给了我灵敏的嗅觉。”

生活就是追求真理。正像德国剧作家莱辛说的:“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爱因斯坦在勤奋的工作中,在追求真理的探索中度过了一生。爱因斯坦坚持不懈的人生信条始终贯穿他的整个科学生涯。

教育启迪

从爱因斯坦成功的足迹,不难发现,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努力进取、永不满足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中度过,他曾说过“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这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的终点,而非起点附近。我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目标,迈出一千步时,仍然可能遭到失败。但成功就藏在拐角的后面,除非拐了弯,我永远不知道有多远。再前进一步,如果没有用,再向前一步,事实上,每次前进一点点并不难。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盖尔曼

——夸克之父

盖尔曼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盖尔曼(MurrayGell-Mann)

出生年代:1929年—

职称:物理学家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盖尔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里。童年时对科学有浓厚兴趣,少年才俊,14岁进入耶鲁大学,1948年获学士学位,继转麻省理工学院,三年后获博士学位,年仅22岁。1951年盖尔曼到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工作。1953年到芝加哥大学当讲师。参加到以费米为核心的研究集体之中,1955年盖尔曼到加州理工学院当理论物理学副教授,一年后升正教授,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纵观粒子物理学的百年发展史,可谓群星璀璨,英才辈出。盖尔曼就是其中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经主宰粒子物理的走向长达十余年。这位天才的理论家,他24岁发现了基本粒子的一个新量子数——奇异数,32岁提出了强子分类的八正法,35岁创立了“夸克”模型,40岁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盖尔曼成功的故事——旷世奇才

让11维见鬼去吧!——盖尔曼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塑造了许多神奇的内部环境。现代物理学是从古希腊哲学大师莫可立特关于“万物皆由原子组成”的猜想开始,不断发展到神奇而复杂的电子、质子、正电子、介子……1964年,一位世界物理学界的天才加奇才再次提出了一种伟大的猜想,震惊全世界,发现了“夸克”并获得了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就是“夸克之父”盖尔曼。

童年的盖尔曼兴趣十分广泛,很早就成为街区里有名的神童——他的同学认为他是“会走路的大百科全书”。

3岁的时候,他就能心算大数字的乘法;7岁的时候,他在拼写比赛中赢得了比他大5岁的孩子。那个词是“传票”,他不但拼写正确,还纠正了主考官的发音。上学的时候,每次老师提问,他的手就举得老高。一天,他的女钢琴老师把他引见给她的一位艺术家朋友,结果盖尔曼给他上了一堂艺术史课。还有一次,老师带他去听一位年轻艺术家的演奏,肖邦前曲刚弹了几秒钟,盖尔曼就开始批评音乐家对谱子的理解:“八度辅点音符在哪儿呢?”除了功课以外,他不仅踢足球,并且是网球队队长,他还是数学和历史俱乐部的成员,辩论俱乐部的主席和国际象棋队队长,还是校报的主编。

到14岁时,他考虑申请到耶鲁大学,父亲问他想学什么,“我回答说‘只要跟考古或语言学相关就好,要不然就是自然史或勘探’,父亲的第一反应是‘你会饿死的’”。时值1944年,战争时期的美国经济状况并不理想,他的父亲强烈建议他学“工程”,然而讽刺的是,在经过能力测试后盖尔曼被认为适合学习“除了‘工程’以外的一切学科”。于是他父亲建议:“我们干吗不折中一下,学物理呢?”正是这个“意外事件”造就了后来的夸克理论提出者、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和“统治基本粒子领域20年的皇帝”(格拉肖语)。

盖尔曼不仅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还以学识渊博闻名。他曾沉溺于几乎所有事情——古代历史、考古学、语言学、野外生态学、鸟类学、钱币学,以及法国烹饪和中国烹饪——并且总是时刻诱惑别人与自己交谈,仿佛故意暴露别人的浅薄。他曾在加德满都和唐人街上闲逛,并大声读出那些招牌的名字,让在场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曾带着造访者到中国餐馆就餐,用听起来还过得去的汉语点菜。在盛大的诺贝尔晚宴上,盖尔曼用瑞典语发表了一通演讲,倾倒了主办者。不过随即,主办者感到的是迷惑,既而是愤怒,因为他没有交上将在年度特庆专利中发表的正式演讲稿。他对写作一向有恐惧心理,这是一生中最困惑他的事情。在各年诺贝尔的纪念专刊中,你可以发现一页空白,这就是为盖尔曼留下的。

记者曾问过盖尔曼一个问题:“盖尔曼先生,所有人都说您是天才,您在不同领域均可称得上是专家,您是怎样学习的?”

盖尔曼挥舞着手答道:“我不是天才,不过对学习有一些体会。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哥哥本——比我大9岁——启发了我很多方面的兴趣:语言学、考古学、鸟类观察、数学等等,我们总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做,我们生活在纽约,经常一起去博物馆,去动物园,而我自己则习惯于读大百科全书。不管怎样,他和我有共同的对大自然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如此之强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努力学习才能满足。本是我最早的老师,一个好老师总是引导学生去‘学会’某样东西,而不是‘教会’他!”

夸克之父——默里·盖尔曼,是粒子物理学中的奇异之星。他的科学人生让我们感受到基本粒子世界呈现出的一种出乎意料之外的“奇异之美”,以及发现这种奇异之美的激动人心的过程。

教育启迪

盖尔曼是个奇才,从他身上我们领悟到:兴趣可以引导我们去发现、学习很多东西。培养自己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并且去深入地探究它,你也会成为“会走路的大百科全书”。

伦琴

——“X射线”的发现者

伦琴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伦琴(WilhelmKonradRontgen)

出生年代:1845—1923

职称:实验物理学家

国家:德国

个人情况:伦琴,生于莱因兰州的伦内普镇。3岁时全家迁居荷兰并入荷兰籍。1865年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1868年毕业。1869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并担任了声学家A.孔脱的助手;1870年随孔脱返回德国,并先后到维尔茨堡大学及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1888年他被任命为维尔茨堡大学物理所物理学教授兼所长。1894年任维尔茨堡大学校长。1900年任慕尼黑大学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1901年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是获得该项奖的头一个人。1923年2月10日因患癌症在德国慕尼黑与世长辞。终年78岁。为了永久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德国人民在柏林市的波茨坦桥上竖立起伦琴的青铜塑像。

伦琴一生在物理学多方面(如运动电介质的磁效应、晶体导热性、热释电和压电现象等)作过实验研究工作并作出贡献,但他最重要突出而为人熟知的则是发现了X射线。他称其为X(未知的意思)射线。X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给他带来巨大荣誉。为纪念此事而称这种射线为伦琴射线。他为此而获得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伦琴成功故事——谨慎

我喜欢离开人们通行的小路,而走荆棘丛生的崎岖山路。——伦琴

伦琴:谨慎的实验者。他寡言、谦逊、天真,喜欢登山,从小就性格倔强,从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他的父母希望他日后能当一名水利工程师,可伦琴却迷上了物理学,并决心为之奋斗终身。他那坚定不移的信念感动了父母,并最终考上了著名的瑞士苏黎士工业学院。毕业以后,由于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伦琴取得了累累硕果,很快成为知名人物。

1836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就发现,在稀薄气体中放电时,会产生一种绚丽的光辉。物理学家把这种辉光称为“阴极射线”,因为它是由阴极发出的。为探明阴极射线,许多科学家进行了艰巨的研究。德国科学家克鲁克斯按常规方法做真空放电实验,用照相机拍摄亮光,可底片洗出来后,相片一片漆黑,克鲁克斯此后用各种方法拍摄也未能成功。这在当时被物理学界称为“未解之谜”。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对阴极射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了深入研究。

1895年11月8日傍晚,他研究阴极射线。为了防止外界光线对放电管的影响,也为了不使管内的可见光漏出管外,他把房间全部弄黑,还用黑色硬纸给放电管做了个封套。为了检查封套是否漏光,他给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