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得上的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3 06:21:16

点击下载

作者:王明姬 姚 兵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青豆书坊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用得上的心理学

用得上的心理学试读:

读者赞誉

序言 读得懂、用得上的心理学

第一章 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

心理学,到底是什么?

成人大脑也可塑?我们一起“人老脑不老”

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你有几张“面具”?

提升心理资本,做自己的HERO

你眼中的世界,正是你内心的反映

手相、星座、塔罗牌,为什么你会相信它们?

走近抑郁症

焦虑症,离你有多远?

第二章 直面原生家庭“烙印”,与自己握手言和

送给想爱自己的你

中国家庭的八种暗伤

与父母决裂12年后,如何治愈与和解?

曾感到被“抛弃”,请从学会去爱开始!

输在了起跑线,如何超越?

为什么你总感觉幸福离自己很遥远?

暴饮暴食?烟不离手?其实都源于……

洁癖或邋遢,都不是你的错

是什么把你变成“社交透明人”?

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远离“心身性疾病”

驱散消极心态,让生命充满阳光

“老年节后空巢症”,如何帮助父母面对孤独?

如何面对至亲的别离?

第三章 看清婚姻关系的本质

爱情也是有理论的,你知道吗?

关于择偶这件事,男人们都在想些啥?

关于择偶这件事,女人们都在想些啥?

营造亲密关系,你“露”得够吗?

“爱无能”源于有条件的爱,怎么破?

婚姻的本质是什么?

“下嫁”的女人婚后难幸福?

为什么总把最坏的脾气砸向最亲的人?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因为“爱情沉默症”

第四章 懂孩子,才能更好地爱孩子

快乐,从胎儿开始……

母婴依恋,生命最初的纽带

如何读懂婴儿的世界?

走进孩子飞速发展的思维

人格塑造,从天生“气质”开始

如何做理想父母——权威型教养父母?

最佳教育期,真的存在吗?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爱情”

对孩子予以积极的期望和信任

面对分离,怎样才能“不焦虑”?

读懂孩子发脾气的“潜台词”

如何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经常有攻击行为的孩子,更需要帮助

宝贝的“性好奇”,怎么破?

如果你的孩子被虐待,请牢记这七条

谁管压岁钱?与心理账户有关

尾声 人到中年,风景此时正好

中年人真的这样吗?

中年期任务繁重

中年期人格成熟

读者赞誉

晨读王老师的文章已经成为习惯,沉浸其中,不断获取新知,不断打开心智,不断调整思维模式,获益良多。文中的事例,现实中的缩影,道理深入浅出,耐人寻味。——岁月童话

认认真真地读了王老师的文章,并念给妈妈听,老人家终于听进去了,并表示有所收获。以往苦口婆心地碎碎念,说服力不够,不如这么科学通俗的文章来得给力!幸好终于读到了王老师的文章,感恩!——Peace day Lijuan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希望做父母的都看王老师的文章,给自己警示,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性格、美好的人生。——S素 昔

案例很有代表性,很能说明问题。读懂孩子的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王老师的文章总能给人惊喜!——一跃

原生家庭关上的门,明姬老师打开的窗。——喵汪妈

了解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对父母而言很重要。谢谢老师生动的案例和满满干货的理论指导!——吴穗屏Anna

常怀感恩之心,确实比较容易满足,容易感到幸福。那种总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他的人,真的很难感受到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评判标准不一样,但幸福是一种能力,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修炼。谢谢王老师的文章!加油!——云卷云舒

王老师和姚老师的文章是大众的精神财富,作为学生和读者的我受益匪浅。——Jabbers

既然我们每个人就像是网络中的一个交叉点,在与别人互动中,影响着他人,也被他人影响着,那就让正向能量从“我”开始吧!——楼柒

我愿意把这么好的精神食粮推荐给身边的朋友。——波(以上留言来自“明姬心理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序言 读得懂、用得上的心理学

大家好!我是王明姬,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心理学博士,现在一家国家智库研究机构工作,偶尔去央视做嘉宾,偶尔开线下的原生家庭工作坊,做了十余年的心理咨询。总是受邀给别人的书作序,给自己的书写序,这还是第一次。 这些年,经常有亲朋好友及众多学生问我:“王老师,你的授课风格风趣幽默,又有很多独到见解、观察视角和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什么不写书,不出专著呢?你写了,我们肯定会抢购的!”还有出版界的朋友直言不讳地说:“想出书还不简单!你写个前序,找几个学生翻译一本国外的畅销书,拼凑起来就好了,还能帮你评职称。”

在此,先感谢各位朋友的厚爱。我自认是一个低调而严谨的学者,总觉得一旦某本书印上自己的名字出版,就是一个终身责任。“专著”这个打在身上的标签,务必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所以对笔下的每一篇文章总是苛求再苛求,在出专著这件事情上难免瞻前顾后、思虑重重。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在2018年出版这部专著呢?我自己也在扪心自问。显然,这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追逐出书的风潮,而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是刚刚好!出版之际,心有所感,心音实录,以飨读者。

先说天时。 一是心理学大发展时代在召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相信所有的心理学工作者听到此处都为之一震,心潮澎湃。心理学的春天真正来了!惊蛰始雷,万物生发,习总书记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期待,无疑是国内心理学界的“始雷”,而这本书,正是萌发的万物之一,欣欣然,成长着。 二是社会有巨大需求缺口。随着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对心理学越来越感兴趣,心理学可以解决越来越多领域的问题,心理书籍的购买量也是越来越大。可是,大家普遍感受的往往是,专家很多,但能给出具体指导的教练太少;理论很多,但用得上的太少;买专业书吧,看不懂;看非专业的书籍,又不放心。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对心理知识的渴望,与当前社会能提供的心理知识的获取渠道存在巨大反差,这正是制约心理学在我国不断推广应用的扼喉之锁。从阳春白雪的科学神坛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谁来完成心理学从理论到实践的推广过程呢?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其中贡献力量。 三是因为出现了一些书籍的出版“乱象”。与心理学应用推广有关的书籍,不是没有人做,而是有太多人在做。可惜,有的书学术功底太深,非专业人士不可读;有的书仅是心理学某个流派的代言,对其他流派的理论或避而不谈,或出言蔑之;有的书贴着心理学的标签,却猛灌心灵鸡汤,偏离了心理学的科学、专业本源,其实跟心理学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一位学员很是苦恼地来问我,到底什么是心理学,为什么他看了很多与心理学有关的书籍,反而更加看不懂了。虽然我的这本拙作还远远不能担负起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重任,但至少可以做“乱象”中的一股清流。不为评职称、不为赚稿费、不为搞培训赚钱,就是希望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把心理科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解释清楚,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心理学。这是我写这本书的最大初衷。

再说地利。

一是因为心理学自身的独特魅力。我曾学过6年的数学专业,还做过2年的大学数学讲师,但终究难抵御心理学的巨大魅力,转投心理学的怀抱。十余年来,我未曾有一日后悔当年的抉择,自觉心理学既能帮助个人成长、修炼身心,又有利于家庭和睦、人际和谐,既可以引领职业生涯顺利发展,又可以指导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实乃人生之必修课。所以,我希望把自己十几年积累下来的对心理学的理解和感悟,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人感受到心理学的魅力,通过心理学迎接福祉的降临。

二是因为我的话语风格还算“亲民”。好的文章,一定是像白居易的诗,就算读给路边的阿婆听,她也可以听得懂。否则,我等呕心沥血写出的文章,恐怕还不如凤凰传奇对广场舞大妈、B站主播对95后那般吸引力来得大。在十余年的研究和推广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让普通人对看起来阳春白雪(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枯燥无味)般的心理学知识感兴趣、看得下去,还能看得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样的知识点,若用诙谐有趣、接地气的方式表达出来,读者的阅读效果会截然不同。而环顾当前出版物现状,能做到专业又有趣的书可谓少之又少。 用讲故事的方法讲道理,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这是我在撰写文章时努力做到的境界。“明姬心理工作室”微信公众号文章的点赞和转发次数,也不断证实了这点。 最后是人和。

一是好友姚兵的大力支持。我自己白天各类事务繁杂,只能用8小时之外的时间撰写文章,幸而有我的学生兼好友姚兵博士在旁协助。从素材搜集,到框架搭建,再到文字撰写,都倾注了我们两个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正是有了这样的得力助手,这部篇篇原创、字字斟酌的书籍才能在短时间内与大家见面。

二是青豆书坊的大力助推。结识青豆书坊,实属偶然。当时书稿基本完成,正在挑选合适的出版社,恰逢青豆书坊的鲁小彬女士送我几本书,我对其精致的排版很是称道。总编辑苏元老师看过书稿后,在极短时间内给出了充分的肯定。我与她们的见面也极为融洽,仿佛双方神交已久,于是就此敲定合作事宜。苏老师和鲁老师以其高效的工作效率、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对文字的卓越把握,为本书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使得书中的内容更加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至此,天时、地利、人和的7个方面都已完备。于是,在心理学博士毕业后的第11个年头,我终于觉得自己有了一些积累,有能力以专著的形式把这些年经历过的、感受到的、思考出的一些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于是就有了《用得上的心理学》这本书与各位见面。 如同书名一样,我希望这是一本每位中国人都可以看得懂、用得上的书,不管你是心理学“零基础”,还是已系统学习过心理学。

本书有很多心理学中经典、有趣的实验,有很多咨询中遇到的鲜活、真实的案例,以及一些似曾相识的人和事。在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文章的后面,我们还附上了一些简单易行的心理测验和卓有成效的改进练习。希望这些可以对你有所启发,助你自我觉察、自我提升。 本书从读者自我成长和家庭需求出发,共分四章。第一章《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旨在说明生活中处处都有心理学,它的研究范畴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广泛。这章内容会引导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我的各个层面,了解一些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心理问题的注意事项和治疗方法。

第二章《直面原生家庭的“烙印”,与自己握手言和》以我们自己为原点,面对自己的过去,讲述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如:我们现在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缺陷如何在原生家庭中形成;我们如何与父母和解,治疗自己的陈年创伤;如何从自己过去的成长经历中汲取教训,更好地养育下一代;等等。

第三章《看清婚姻关系的本质》以我们自己为原点,面对身边最亲密的关系,解读男女性的择偶心理和亲密关系的本质,以及“下嫁”“爱无能”“婚后七年之痒”“爱情沉默症”等现象背后的心理学规律,介绍营造亲密关系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四章《懂孩子,才能更好地爱孩子》以我们自己为原点,面向未来,分享育儿中需要了解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包括思维发展、人格养成、最佳教育期等内容,讨论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教养方式和情绪管理等重要议题,解读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如何看待孩子的攻击行为、孩子被虐待后如何引导等育儿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帮助你成为一位懂孩子、爱孩子、善于养育孩子的“学习型”父母。 最后,我要真诚地感谢家人对我始终如一的支持!感谢一直陪伴和鼓励我的亲朋好友!感谢正在阅读这本书的你!也感谢喜爱这本书、不断向周围朋友推荐的读者朋友们! 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依然希望你在乘坐公共汽车、地铁和飞机的途中,能够捧起这本用心淬炼的书。

一本书,一盏灯,助你找到自己内心安宁的家园。2018年5月于北京家中第一章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心理学,到底是什么?

朋友你好,如果你想通过心理学了解和改变自己,进来就对了!

专门写本书,其实也是我的一个心愿,因为有很多外地的朋友说报不上我的线下工作坊,还有很多朋友说我在央视做的心理学公开课的集数太少了,没听够。所以想着干脆在自己写的书里单独开辟一个版块,用生动的案例和精准的分析,为大家讲解心理学知识,把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讲清楚,把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养育孩子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说清楚,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自己,找到改变自己和生活现状的方法。

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如果你在街头拦访,“心理学是什么呢?”,你会发现每个人眼中的心理学都不一样,你可能会得到各种不同版本的答案。

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这些年我亲身感受到了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对这一学科的喜爱,人们学习热情与日俱增,可对它依然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解。这些误解,不但影响了我们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也影响了我们对这些知识的传播和应用,甚至出现了一些张冠李戴的笑话。

所以,在全书的开篇,我特别想跟读者朋友们澄清一下,到底什么是心理学。对心理学五种误解的澄清

误解一:心理学家知道我在想什么

一提“心理学”,有的人以为它能“看透”人心,是一门了不得的“读心术”。很多心理学的从业者和爱好者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周边的人知道你的专业时,总免不了会问这样的问题:“既然是研究心理学的,那你说说我此刻在想些什么”(画外音:此人心里正在想的是,“我就不信心理学有这么神奇”。)大家会误认为,心理学既然是“研究人类心理”的,那就理所当然地可以揣摩出别人的“所思所想”,能“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最不济的效果,也得和算命先生差不多吧!

澄清谣言的正解:

其实,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活动”具有广泛的含义,一般可以分为认知、情绪、意志三大类型。在心理学中,常用三个维度来描述心理活动的特征,一是心理活动的过程,二是心理活动状态,三是个性心理特点。可见,心理活动并不单纯指代某人在某种情景下的“所思所想”。心理学家的工作通常就是,根据人的外显行为和情绪表现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探索这些心理活动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这些客观规律。

也许,我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行为特征(比如肢体语言),来推测你此刻的内心活动;或者通过人格测验结果来分析你的人际交往及为人处世原则。但是,再高明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具有所谓的“读心术”,也不可能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内心。

误解二:心理学是伪科学,非常主观且不够严谨

有些人对心理学是半信半疑,甚至还有人曾当面直斥心理学是伪科学,是“骗人钱”的巫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解呢?

大多数人认为,所谓“科学”,就应该像数学、物理学那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严格的实验操作。而人的心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又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受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影响。所以,有的人会认为对“人心”的任何操作和探究都很“玄”,会添加很多研究人员主观的东西,使得心理学的研究缺乏科学性,结果不靠谱。

澄清谣言的正解:

1982年,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接收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为会员协会,肯定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而且,你知道吗?心理学是“理科”!是的,你没看错,心理学跟数学、物理、天文、海洋、大气科学等一样,同属于理科。我拿到的心理学博士学位,就是理学博士。实际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揭示心理现象背后的发生发展规律,用以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一门极为严谨的科学。

说它科学,是因为它具有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完整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等。研究过程包括,提出研究假设(我想研究什么问题),采用恰当的方法搜集资料或数据(用实验室设计还是现场研究?用横向比较研究还是纵向追踪研究?),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结果的统计处理(常用的是SPSS统计软件帮助计算,如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参数估计等),以及最终得出结论(研究发现与研究假设一致吗?对现有理论和研究方法有什么贡献?)。

心理学中有很多领域都与自然科学研究相近,如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现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都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到结论的提出,都服从于统一的科学标准。

误解三:心理咨询没什么用处,都是骗人的

有的人对“心理咨询”缺乏正确的了解,以为一两次咨询就能包治百病、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有的人认为,在治疗过程中,自己无须任何投入、配合、改变,解决心理问题全是咨询师的责任。还有的人,由于遇到了经验不够丰富的心理咨询师,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新的困扰。有的出于对“心理咨询”的失望,“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觉得所有的心理咨询都是骗人的。

澄清谣言的正解:

通常,“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使其发展得更好。心理咨询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团体。但是,若来访者不仅有心理困扰,还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偏差,甚至是精神疾病,那就需要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理问题的形成通常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积累,或者受到极为强烈的外部刺激,因而心理咨询对心理问题的解决,自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的心理咨询,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需要多次见面、持续改进,有赖于求助者的主动意愿和积极参与的程度,以及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能力。所以说,心理咨询是一个长期的、互动的过程,只有咨询双方对心理咨询有着正确的理解和基于现实的期望,才可能取得满意的咨询效果。

误解四:把心理学等同于“心理咨询”

有的人把心理学片面理解成临床治疗抑郁、焦虑、恐惧等各种心理疾病的方法。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解,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近些年心理学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等通过不同渠道冲击人们的视听,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其次,人们通常习惯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去认识一门学科。一直以来,大家误以为心理学最广泛的应用领域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所以很多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学,甚至有人因为否定心理咨询而否定了整个心理学。

澄清谣言的正解:“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阔,时至今日,有100多个分支,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经济心理学、音乐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等等。

心理学家活动的领域,也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咨询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以及医院,我们可以看到临床心理学家的身影,他们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建议,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帮助来访者健康成长;对那些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如强迫症、厌食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患者等,则采用行为矫治或药物治疗的方法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在学校,教育心理学家和学生心理咨询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怎样教学,教师如何才能把知识充分地传授给学生,以及针对不同课程如何设计不同的授课方式。而学生心理咨询师负责与学生健康成长有关的工作,如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有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和情感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在监狱、犯罪研究机构以及司法部门,司法心理学家主要研究社会犯罪的特征和规律,为决策机构提供预防并减少犯罪的措施,帮助偏离社会正轨的人重新回归社会,有时也为司法部门在心理障碍病人犯罪的判决问题上提供科学的定罪依据。

心理学发挥作用的其他领域还有很多,如航天飞行事业、军队、工业、经济等。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还在持续增加中,如法律心理学、互联网心理学、合规心理学等。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的用武之地。我们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可以帮助我们转变看待世界方式的科学,它让我们更懂自己、更理解他人,引导我们以实际行动改善人生境遇,用更健康积极的心态去体会人生旅途上的种种风景。

误解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

很多来访者都说,走进心理咨询室需要莫大的勇气,第一次做心理咨询之前要做很久的思想斗争:“去还是不去?人们会不会认为我是精神病,朋友知道了会怎么看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对心理学的看法——去进行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心理有问题”就是不正常,就是变态。因此,误以为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

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普遍比较内敛,对于很多心理困扰,尤其比较隐私的心理问题,都倾向于自己调节,一旦去见了咨询师,就会觉得“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二是少数媒体对大众的误导,个别媒体在选择和心理学有关的主题时倾向于选择变态心理,认为这样更能满足猎奇心理,抓住大众眼球,带来更高的收视率。

很多人也的确是从各种影视作品中,特别是好莱坞和日本的所谓“心理电影”中认识心理学的。比如,影片《精神变态者》《沉默的羔羊》《本能》等,为观众展现了光怪陆离的心理世界,也为心理学打上了带有偏见的烙印。

澄清谣言的正解:

其实,大多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有些人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混淆了。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病学家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他们的工作对象是所谓“变态”的人,即心理失常的人。精神科医生和其他医生一样,在治疗精神疾病时可以使用药物,他们也必须要接受心理学的专业培训。

与精神病学家不同,虽然临床心理学家也关注病人,但他们不能使用药物。除此之外,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探讨正常人的心理现象,如儿童情绪的发展、性别差异、智力,老年人心理,跨文化的心理比较等。

对于心理学的偏见和误解不止以上几种。事实上,心理学比很多人预想的要复杂得多。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迄今为止,人类对“心灵之旅”的探究已历经了2500个春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心理学源于西方哲学,而西方哲学则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都把对“心”和人性的探讨,视为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

到了19世纪末,受生物科学的影响,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此后,心理学的内容不断变更,但名称仍旧不改。在英文中,表示心理学的单词psychology,是由希腊文中的psyche与logos两字演变而成。前者意指“灵魂、心智”,后者意指“讲述”,合起来就是——心理学是阐述心灵的学问。到了19世纪末,科学心理学开始萌芽,心理学当时被界定为“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至此,心理学开始被列入科学的范畴。从隶属于哲学,到开始被视为科学,心理学在内容上只涉及了人的精神或心理方面的问题。

到20世纪20~60年代,心理学又被界定为“研究行为的科学”。这里的行为指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显活动。这一界定一直维持了四十多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才被重新界定为“对行为和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这一新的界定修正了对行为的偏重,加上了“心理历程”,颇有些“内外兼顾”的意味,也道出了现代心理学的特征。

总之,如果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心理学是一门超过2500多年的古老学科;但是,如果从19世纪70年代心理学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开始计算的话,它到今天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是科学大家庭中的“新生代”。但无论怎样,这都不影响心理学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广泛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心理学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心理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每天我们挂在嘴边的词语,基本上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比如,感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都属于心理现象;发脾气、闹情绪等,属于心理活动;乐观开朗、爱好交际,是在描述人格特点。

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三四岁的幼儿已经能揣度别人的心思了,他们知道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还会提供错误的线索去误导小朋友。他们会从妈妈的神情和语气上判断她在生气,所以乖乖地不敢继续胡闹,等妈妈高兴时,再乘机提出要求。

这些行为,都建立在对他人心理洞察和推测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和所为进行预测。这也正是心理学家想要努力弄清楚的问题中的一部分。

接下来,《用得上的心理学》这本书将从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生活案例开始,讲述心理学在自我成长、心理健康、亲密关系、亲子教育、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的日常应用,帮助读者朋友们轻松有趣地掌握一些心理学精要,并在实际生活中自如运用。

人生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我们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可以帮助我们转变看待世界方式的科学,它包含着思想与智慧,让我们更懂自己、更理解他人,引导我们以实际行动改善人生境遇,用更健康积极的心态去体会人生旅途上的风景。

亲爱的朋友们,与《用得上的心理学》一起踏上人生的新旅程吧!成人大脑也可塑?我们一起“人老脑不老”“心”理的基础在“脑”

虽然我们常说心理如何如何,可是,其实人类所有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都不是发生在“心”的位置,而是发生在“脑”部。也就是说,我们的脑才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试想一下,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一只四条腿的动物形象,就会把这个形象与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比对,然后从海量的信息中得出结论:这是一只狗。这一认知结果会启动你与狗有关的回忆,如果你很喜欢狗,甚至还曾养过狗,它就会唤起你的怀念、温馨、喜爱的正面情绪,使你愿意走上前去逗逗它;如果你过去曾被狗追咬过,那么看到狗的一瞬间,脑中唤起的就是那段可怕的经历,以及与这段经历伴随的不安、畏惧、讨厌等负面情绪,你会立即做出躲避这只狗的行为。

这就是一个从认知到行为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既不是“大脑的生理机制控制了我”,也不是“我控制了自己的大脑”,而是“我的大脑就是我!”对研究者来说,心脑一直都是令人兴奋且具有挑战的研究领域,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脑部的运作则更为神秘。

心理学有一个分支学科叫生理心理学,专门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运作机制。它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脑和行为的关系,还包括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及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随着解剖学和生理学对脑机能定位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研究者对心理活动的脑物质变化的生化研究的进展,随着脑电波、脑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对于心理过程的变化也了解得越发深入,生理心理学已成为推动当前心理学发展的新动力。

这也是我想与大家介绍我们的“脑”的原因,因为脑部的活动和发展,与心理的活动和发展紧密相连。大脑的构造

神经科学家曾经认为,大脑的不同区域掌管着各种特定的功能,现在我们知道这种说法存在局限性。虽然特定的脑区确实具有特定的功能,但所有脑区都相互连接,像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网络。有些情况下,大脑的功能定位并非一成不变。

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些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脑区。脑功能区

1.额叶:在大脑的前部,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其中,额叶最靠后的部位是初级运动皮层,这部分利用运动神经向随意肌发送信息来控制身体的运动,让我们可以移动自己的身体。而前额叶皮层被称为“人格所在地”,对人格和气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这部分也是完成高级智力功能的模块,是负责计划、注意、工作记忆、决策,以及管理社交行为必不可少的脑区。

2.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这部分对于视觉—空间功能很重要,它协同额叶帮助我们做出决策。其中,顶叶的最前面也被称为“初级触觉皮层”,使我们能够感受到来自身体的感觉。

3.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这部分脑叶使我们能够看到东西。

4.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这部分脑叶还与视觉、嗅觉和记忆有关。

5.海马体:它位于颞叶的深处,对于形成长时记忆非常重要。海马体还涉及情绪和想象的一些功能。

6.杏仁核:对加工情绪(比如恐惧、愤怒和吸引力等)以及针对情绪做出反应很重要。杏仁核位于颞叶内部的深处,恰好在海马体的前面。

7.纹状体:当把大脑从中间切开时,我们便能很清楚地看到纹状体。它与运动功能有关,在如何形成习惯(以及人为什么会积习难改)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还是大脑奖赏系统的组成部分,与成瘾密切相关。

8.联合皮层:人脑皮层中用来解读和整合由各个感觉中枢收集来信息的那一部分皮层叫联合皮层。

我们已经了解了每一个大脑半球上的四块不同皮层区域各有什么独特的功能。而这些区域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实现人的不凡能力。联合皮层的不同部分帮助人们解读感觉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这些能力恰恰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优秀的地方。人脑中用来联络各个不同皮层区域的联合皮层要多于其他物种,占整个大脑皮层的比例最大。

9.大脑左半球和右半球:大脑新皮层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左右脑。左侧的皮层控制着身体的右侧,右侧的皮层控制着身体的左侧。大脑的两个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功能是不对称的。比如,右脑更多地决定了人的空间感、抽象思维、音乐感与艺术感,而左脑则更多控制着人的线性逻辑、理性思考与言语能力。左脑和右脑的专长大脑具有可塑性吗?

人脑,可以说是大自然造化的极致,是目前已知的最复杂的东西。这个器官限定了我们如何感觉、认识和理解客观的世界;它限定了我们的性格特征,使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脾气秉性。人类所有的感觉、认知及最不可思议的属性——意识,都能在这个其貌不扬的器官中得以实现。它决定了我们整个生命的存在。

大脑对我们如此重要,毫无疑问,我们希望它永葆“青春”。但是1913年,世界上最杰出的神经解剖学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桑地牙哥·拉蒙卡哈(Santiago Ramóny Cajal)经过多方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在成人大脑中,神经回路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所有的神经元都会死亡,没有神经元可以再生。假如有可能的话,只有等待未来的科学去改变这个严酷的法则。”这个结论曾被奉为圭臬,影响了后世近一百年。

但是近年的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拥有重新组织通路、产生新联系的能力,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甚至能够产生新的神经元。是的,大脑具有可塑性!

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玛丽安·戴蒙德(Marian Diamond)教授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探索如果把成年大鼠放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它们的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研究者希望借此推翻“成年人大脑无法改变”的观点。戴蒙德和她的团队改变了大鼠的生活环境,让大鼠们生活在“迪士尼乐园”里,并提供很多五颜六色的玩具和很宽阔的跑动空间,还让它们可以和其他大鼠交往。实验结果发现,那些生活在“迪士尼乐园”里的大鼠与生活在几乎没有外部刺激环境中(没有玩具、只有很少玩伴)的大鼠相比,具有更大体积的大脑。

戴蒙德还证明,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大脑的树突会延长,分支会变得更多,使细胞能够接收并加工更多信息,而且突触连接和脑血管会更多(意味着大脑能够获得氧气和营养),所以,大脑中有益的化学物质水平会更高。

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在特定的条件下,大鼠的大脑发生了改变。实际上,大脑的大小和功能对于物质、心理、情绪和认知等各方面,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大脑与环境之间不断互动,对环境做出反应,进而改变自身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的能力,就是神经科学家所说的“大脑可塑性”。

而这是否也意味着,人类大脑也能生长,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改变呢?成人大脑具有可塑性

假如你认为仅仅通过大鼠的大脑变化,不足以推论到人类大脑的可塑性上,那么英国伦敦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家埃莉诺·马圭尔(Eleanor Maguire)做的另一个研究,一定会彻底地说服你——成人大脑的确具有可塑性。

伦敦拥有25000多条街道、数以千计的标志性建筑和其他名胜古迹,街道排布得没有规律,不像纽约街道那般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很好把握方向。但是,你在伦敦市区任何一个地方跳进一辆黑色出租车(伦敦的标志性出租车),司机都会尽可能地经由最短路线将你送到目的地。这种空间导航能力来得并不容易,只有通过了“知识”考试才能获得开“黑色出租车”的执照。考试被吓人地称为“见面会”,只有很少一部分出租车司机才能通过严格的考试。

马圭尔教授及团队用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脑扫描仪测试了16位黑色出租车司机,发现他们的海马体背部比其他人的要大很多。对鸟类、兽类以及人类而言,海马体背部是与空间导航能力有关的脑区。更引人注意的是,马圭尔发现驾龄越长,其海马体就越大。

在这个研究之后,为了排除作为被试的出租车司机“天生就有较大海马体背部”的可能性,马圭尔及其团队继续考察了准出租车司机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进展情况。他们再次使用fMRI,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扫描了一次准司机们的大脑,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又扫描了一次。结果发现:海马体背部变化最大的准司机最有可能通过考试。这有力地证明了,独一无二的经历确实能让大脑的生理结构发生切实而深刻的变化,成年人类的大脑同样具有可塑性。

类似的研究对象还包括音乐家。演奏乐器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每分钟需要演奏几百个音符。研究人员用高分辨率fMRI脑扫描仪显示发现:人脑,可以说是大自然造化的极致,是目前已知最复杂的东西。人类所有的感觉、认知及最不可思议的意识,都能在这个其貌不扬的器官中得以实现。“用进废退”的生物科学原则,同样适用于人脑。人与环境的互动越多样、越复杂,大脑的神经连接就会越多。

音乐家的大脑与非音乐家的大脑有着明显的不同。与听取复杂声音有关的脑区、与产生精细动作有关的脑区,音乐家都要比非音乐家的脑区大很多。而且研究还表明,这些脑区的大小与练习量有关,练习得越多,对应的脑区就越大。像锻炼肌肉一样去锻炼大脑“用进废退”的生物科学原则,同样适用于人脑。大脑会不断地对外部客观世界做出回应,互动越多样、越复杂,大脑的神经连接就会越多。不用担心“用脑过度”,因为人的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而一般人在一生中只用了10亿个左右,人脑很大一部分潜力还未开发利用。

相反,生活环境和体验越缺乏刺激,或者日复一日地做相同的事情,让大脑感到乏味,大脑内部连接就会逐渐退化、反应迟钝,多巴胺分泌减少,维持大脑可塑性的注意力系统被破坏,脑体积也会慢慢变小,老年时更容易出现老年性痴呆。

调查资料表明:勤用脑的人的智力一般比懒散者高出50%;学历和职业智力水平高的老人通常比智力活动少的老人在脑的老化和智力衰退方面,要慢得多、轻得多。所以,大脑神经细胞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越用就越能保持其充沛的活力。

那么,如何像锻炼肌肉一样去锻炼大脑呢?给大家三条建议:

第一,多经历、多感受不同的环境,让大脑不断适应新变化。研究发现,新环境可以激发神经再生。在不同环境中,大脑需要不断重新学习,这样可以撞击出“预期的细胞增殖”火花。如果我们一直待在一间几十年不变的房间内,且这个房间就是我们全部的经验,我们已经知道这个环境的每一件事情,大脑就不需要神经再生。

为了使大脑保持最佳状态,我们应该多尝试一些新环境。比如,经常走出家门、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多读大师的著作,保持充沛的精神活动,或参加不同的社交活动,与不同的人交往。

第二,每天坚持运动,为大脑供氧,刺激神经元生长。就像丰富的环境刺激能够激发大脑发生积极改变一样,运动也能带来类似的效果。因为心智活动要靠大脑,而大脑需要氧,散步、骑脚踏车或心肺运动都能让为大脑供氧的身体器官得到强健,从而使大脑活跃、心智敏锐。事实上,不论什么方式,只要能使心脏和血管维持最佳状态,都会使大脑受益。研究发现,哪怕每天以适当的速度散步,都能刺激新的神经元的生长。

运动能够刺激感觉和运动皮质区。而这些区域是维持身体平衡系统的大脑功能区,在我们年老后开始退化。很多老年人因为自己腿脚的不利落,担心摔跤,选择待在家中不敢出门。殊不知,大脑最怕的就是停留在相同的环境中,这样会使大脑萎缩得更快。所以,老年朋友也需要适度健身,每天坚持到户外运动一段时间,可以延缓大脑衰老。

第三,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让大脑每天学习新知识。除了增加新生的神经元数量以外,延长原有神经元的寿命,也可以提高大脑的可塑性。研究发现,学习能延长海马体既有神经元的寿命。只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都可以延长该区域神经元的寿命。

保持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比如学习多国语言,学习一些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技术,尝试新的体育运动方式等,这样做不但可以维持并增进记忆能力,还会启动大脑可塑性的控制系统,使大脑保持良好地运转。小结

既然大脑才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那么大脑的不断成长、发展、完善,一定有助于我们的心理活动不断走向成熟。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朋友,大脑都可以在锻炼中持续地发展变化,弹钢琴、画画、打网球、游泳,每获得一项新技能,大脑中的对应功能区都会随之发生改变。

从现在开始,多经历、感受不同的环境,坚持有氧运动,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由此有意识地锻炼大脑,建立积极的神经联结,才有助于脑功能不断提升。

爱护我们的大脑,就让它全力开动吧!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1962年,“二战”纳粹大屠杀的组织者阿道夫·艾希曼最后一次努力争取审判团的宽大处理。他在一封信中写道,“和其他的低级别军官一样,我只是被迫服从命令,只是工具而已”,将成千上万犹太人死亡的责任推给他的上级。这个“只是服从命令”的托词在“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震惊四座,成为艾希曼庭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让人震惊的电击实验

为了弄清那些正在遭受审判的、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纳粹追随者们在战争中玩“杀人游戏”背后的心理机制,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s)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实验。米尔格拉姆及其同事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并邮寄出许多广告信,招募被试前来耶鲁大学协助实验。实验地点选在大学的老旧校区中的一间地下室,地下室有两个以墙壁隔开的房间。广告上说明,实验将进行1个小时,报酬是4.5美元。参与者年龄从20岁至50岁不等,包含各种教育背景,从小学学历到博士研究生学历都有。参加实验的人扮演“老师”,并对“隔壁扮演学生的其他被试者”进行考试,而实际上,隔壁扮演“学生”的其他被试者都由实验人员假装扮演。一旦“学生”回答错误,“老师”将会对隔壁的“学生”施以电击,并逐渐提高电压。实验开始后,假扮“学生”的工作人员会随着电压升高而发出嘟囔、痛叫,或尖叫着要退出实验。在电压超过330V达到致死标准时,“学生”将不会再有任何声响传来。如果被试迟疑,那么在一旁的实验主持人会继续劝导他,告诉他不需要为实验负任何责任,并强调“你必须继续,没有任何选择”。只有扮演“老师”的被试坚持拒绝执行电击的命令超过4次,才可以停止实验;否则,按照实验设计,要到达450V电压,并且被试“老师”重复电击3次后,实验才会停止。在实验之前,米尔格拉姆曾预计,大约只有1%的人会持续到实验结束。但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任何人在300V以前停止电击,甚至有65%的受试者,一直持续到450V实验自然结束。此后,美国马里兰大学摩郡分校的研究者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最后得出结果:无论实验在何时何地,每次实验都有约61%~66%的被试愿意对另一个陌生人施加致命的电击。实验表明了,某种社会情境会让我们做出背离自己原有态度的举动,有时会诱使普通人赞同谬误,或者向残忍屈服。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证明了,服从权威命令是一种普遍现象。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所说所想均学自他人,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归属感,渴望获得他人良好的评价。”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会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而我们的反应也会成为环境的一部分,转而去影响他人。

在心理学的庞大体系中,社会心理学专门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特别是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怎样受环境的影响。自尊、社会角色、社交情绪、人际沟通、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等,都是这个学科的重要研究主题。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干出可怕的事情。人的这种性格变化被称为“路西法效应”——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撒旦。也就是说,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下,天使会堕落成魔鬼,好人也会变成坏人。

在社会心理学中,类似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的研究还有很多,比如下文中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和波波玩偶实验。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其著作《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全球最具传奇的真人实境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把一拨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作狱警,一组扮作犯人。本来这个实验计划是15天,但6天后就结束了。结束的原因很简单,局面无法控制了——扮成狱警的一方因为有了某种特权,行为有了很大的暴力性和攻击性,而扮演罪犯的一方性格变得顺从和屈服。实验的结论是,个人的性情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重要,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做出可怕的事情。人的这种性格变化被菲利普·津巴多称为“路西法效应”——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撒旦。也就是说,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下,天使会堕落成魔鬼,好人也会变成坏人。

情境对我们的影响如此巨大,要想做到不随波逐流、不盲信盲从,就需要时刻保持自我反省和对环境的觉察。社会行为是学来的

认知科学家格雷戈里·希科克(Gregory Hickok)在其著作《神秘的镜像神经元》中说:“观察、模仿和学习,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关键能力。”同时,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做出的经典实验,也有力证明了人类观察、模仿和学习能力的力量。实验者让斯坦福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做一项有趣的绘画活动,同时一个成年人在房间的另一个角落,那里有组合玩具——万能工匠、一个锤子和一个充气娃娃。在玩了1分钟的万能工匠之后,成年人站起身,开始对充气娃娃进行了持续10分钟的攻击,用锤子重重地砸它、踢它,把它扔来扔去,还大叫着:“揍它的鼻子……把它打翻……踢死它……”目睹了这次突然爆发后,小朋友被带到第二个房间,里面有很多漂亮可爱的玩具,他们玩得很开心。但在两分钟之后,实验者要求小朋友“必须把这些玩具留给别的小朋友”。然后,郁闷的小朋友被带到另一个房间,里面有各种玩具,包括充气娃娃和锤子。如果小朋友没有在第一个房间看到成年人攻击性的示范,他们很少表现出攻击性的言语和行动,虽然因为不能玩第二个房间的玩具,他们感到郁闷,但仍然可以很平静地玩着。但是,那些观察到成年人攻击行为的小朋友,则很可能拿起锤子击打玩具娃娃。这一现象的发生概率要比没看过的小朋友高出许多倍。所以,让小朋友观察成人的攻击行为,不仅减少了小朋友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还教给他们怎么去攻击。

这个实验就是心理学史上非常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班杜拉因此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该实验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毫无疑问,被观察和模仿的对象(榜样)的力量很强大!后来的研究还表明,即使是影片里的卡通人物做出的攻击行为,儿童也会去模仿。学习正面榜样,可以对我们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反之亦然。小结

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D 意味着我们都会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出于自身道德感的要求和赢得他人赞美的动机,我们会主动做出助人行为。

D 意味着我们对很多事物的态度会受到别人的影响,特别在面对陌生事物的时候。

D 意味着老师或家长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会使小朋友在课堂上的反应更积极;

D 意味着男朋友的一句无心之语,会让这个女孩子自我怀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是的,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一言一行看似全然主动,其实处处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又通过人际互动,成为影响别人的一种力量。每个人就像是网络中的一个交叉点,在与别人的互动中,相互影响。既然如此,何不让正能量从“我”开始呢!你有几张“面具”?

马斯洛曾说过:“即使是完善的人,也不能摆脱人的基本规定,人既是被创造的,又是天使般的;既是强大的,也是软弱的;既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既是勇敢的,又是懦弱的;既是前进的,又是后退的;既是想完善的,又是害怕完善的;既有人性,又有兽性。”

作为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这段话的目的,并不是责难人,而是试图从多个角度给“人”下定义。可是,结果却发现,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人”都貌似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可见,认识“我”该有多难了!

为了更好地解构自我概念,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汉姆(Harry Ingham)提出了一个名为“周哈里窗”的模型,根据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对自己的不了解、别人对我们的了解、别人对我们的不了解这四种情况,将一个人的认知分成四部分,分别是“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和“未知我”。(见下图)

接下来,我们以这个模型为线索,分别分析“我”的四个部分。开放我:我知道,你也知道

左上角那一扇为“开放我”,指的是“我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自我概念,比如我们的外形、学历、性别、籍贯、爱好、特长,以及外显的人格特点等。这部分涵盖了一个人的最基本信息,是了解和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开放我”的大小取决于自我心灵的开放程度、个性张扬的力度、人际交往的广度以及其他人对你的关注度。比如,一个性格外向、乐于自我暴露的人,“开放我”的部分就会分量较重。这类人勇于进行自我展示,不畏惧别人对自己这一部分的评价和看法,并且乐于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给人的感觉像是一池清水,清澈透明,一眼见底。盲目我:我不知道,可你知道

右上角那一扇窗称为“盲目我”,指的是“我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自我概念,也就是“别人眼中的你”。通常,这是人际发生误会乃至冲突的根源,因为“别人眼中的你”和“你眼中的自己”并不一致。

前几天,遇到一个同事晓雯,她掏心掏肺地跟我抱怨:“我这个人嘛,你也是知道的,做事特别勇于承担责任,我怎么可能会去做那么龌龊的事?做了还不敢承认?但是,丁总他根本就不了解我,他竟然说我是个自私的人!我什么时候自私过啊?”

晓雯说出这样一番话的目的,是希望作为朋友的我,可以认同她“勇于担责”,同时陪她一起指责那个对她做出错误评价的丁总。同仇敌忾,似乎是朋友该做的事情。

然而,我当时内心的想法却是:“根据我对你的了解,你好像并不像你以为的那样勇于承担责任,反倒比较像丁总说的自私自利啊……”

显然,我和丁总这两个外人,对晓雯的评价是一致的。在我们眼中的她,与她认为的自己的样子,还是很有差异的。这就是“盲目我”在发挥作用!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你觉得自己特别勇敢,但在别人眼中可能就是莽撞冒失;你觉得自己仗义执言,在别人眼中可能就是情商不够,缺乏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的能力;你觉得自己思虑周全,在别人眼中可能就是优柔寡断;你觉得自己情商很高,在别人眼中可能是为人圆滑。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你会比较自信,因为觉得自己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别人眼中,你并没有那么好。这样的反差,容易使你在面对职场晋升的关键时机,过分高估自己的成功概率。

当然,相反的情况也有。比如,你觉得自己做事很犹豫,总是瞻前顾后,但在别人眼里,你却是一个懂得照顾别人感受的人;你觉得自己的专业基础薄,总是提前准备很多资料,以备不时之需,但在别人眼里,你却是一个认真负责、敬业尽职的好下属;你觉得自己不善言辞、容易害羞,但是在别人眼中,你可能是一个特别值得信赖的倾听者。

如果出现的是这种反差,意味着你可能对自己有着较低的自我评价,不够自信;但在别人眼中,你已经非常出色,值得信任、培养和提拔。所以,这样的人常会有“意外之喜”。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者清”。“盲目我”指的就是“如果别人不告诉你,你本人觉察不到”的这部分自我,是自我认知的盲区。通常,内省能力越强的人,盲区越少。隐藏我:我知道,你不知道

左下角那一扇称为“隐藏我”,指的是“我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自我概念。

这一部分,有可能是我们还没有机会去展示给别人看的优点,理由可能是为人低调、不想太张扬,也有可能是我们刻意隐藏起来的缺憾,比如一些童年往事、痛苦的经历和身体上的隐疾等。

人人都有秘密。一些隐私,我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是正常的心理需要。心理学认为,适度的内敛和自我隐藏,有助于心理平衡和健康。

但是,如果隐私太多、隐藏太深,别人就可能认为你很难接近,难以看懂,难走进你的内心,难做朋友,而你自己也会觉得孤独。

端庄大方的小雅生活在一个传统保守的家庭,父母对她的教育是“女孩子要矜持,公共场合少说话”。因此,小雅从小都表现得文静内敛,努力把自己活泼的一面压抑下来。

成年后,当她看到那些在公共场合勇于表达自己观点和情绪的人时,她总会说“这个人真爱出风头,好虚荣!”可实际上,只有小雅自己知道,她内心深处其实非常羡慕别人的大胆外放,自己也渴望体验这种自然流露。她把这个部分的“我”深深地藏了起来,成为“隐藏我”的内容。未知我: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

右下角那一扇窗称为“未知我”,指的是“我自己不知道,而别人也不知道”的自我概念。这个部分通常指的是我们尚待开发的能力和个性,很有可能是我们潜藏的“宝藏”。

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也许会让你的人生从此不同。比如,领导交给你一项任务,你从来没有涉足过这个领域,领导也不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完成,仅仅让你尝试收集一些资料。结果,你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灵机一动,有了一个很棒的想法,又加班加点地辛苦工作,最终呈现出一份极佳的策划案。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实质是扩大“开放我”,与他人分享“隐私我”,通过他人的评价减少“盲目我”,不断发掘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开发“未知我”。随着这些做法的深入,你的人生掌控区会越来越宽阔。你未来“可能成为的样子”比今天“你已经成为的样子”会精彩好多倍。

显然,这样的结果,是你和你的领导都没有预想到的。这种能力本来潜藏在“未知我”的这个部分,随着这项工作的完成,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开放我”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个又一个小故事,我们不难发现,“认识自我”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总还是会有一部分“我”是自己无法探知的。全方位认识“我”

我们天天说“我”,却很少认真思考“我”是什么。曾经给一些朋友做“Who am I”的测试,结果很多人写到第六七句时就写不下去了。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其实远远不够。

全方位认识“我”,不仅要认识“开放我”,展示出一些“隐藏我”,还要尝试去了解“盲目我”(即别人眼中的我),努力挖掘“未知我”。

一是把“隐藏我”中的优质部分放入“开放我”。你是不是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在职场上没有得到重用?那是因为你知道自己的全部优点,而别人未必清楚,这是“隐藏我”与“开放我”不一致导致的。寻找合适机会,多多展示自己的优点,把别人还不清楚的你的优势表现出来,让别人更容易发现你的才干。

二是尽可能发现“盲目我”中不好的部分。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更多地倾听,多听听身边朋友对你的评价,从别人口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也许,你会听到一些与自己实际情况并不一致的内容,这时,先别急着反驳和解释,把它们记录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做法有没有一些容易引起别人误会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改进沟通的效率和效果,减少信息的错误传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