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记忆力训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2 20:44:05

点击下载

作者:袁敏琴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超级记忆力训练

超级记忆力训练试读:

序言

良好的记忆力是获取成功的基石之一,也是许多人登上事业顶峰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都有着超凡的记忆力,例如,古罗马的恺撒大帝能记住每一个士兵的面孔和姓名;亚里士多德能把所有看过的书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马克思能够把歌德、但丁、莎士比亚等大师的作品整段背出来;毛泽东能够背诵许多唐诗宋词以及著名的散文……在各行各业中,那些能够把握事物本质、走在时代发展前沿的人,都十分重视自身记忆力的开发。

你的记忆力如何?你是否对自己的记忆力抱怨不已?你的记忆潜力还有多少没有被开发出来?你是否对自己的记忆力水平有一个满意的评分?在读本书之前,先好好问一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记忆力还不够好,或者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有所退化,那么就读一读书中的内容,也许它会帮助你找出提高记忆力的方法。这本书中介绍的各种记忆方法,可以帮你找到记忆的窍门,给你有益的启发,并且帮助你找到更多适合你自己的记忆妙法。本书共分四篇:第一篇是记忆是成功的基础,第二篇是提高记忆的条件,第三篇是快速记忆的方法,第四篇是全脑力记忆的实际应用。第一、二篇全面详尽地介绍了记忆的重要性和提高记忆的条件。第三篇结合实例,介绍了26种记忆方法,例如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概括记忆法、比喻记忆法、鸟瞰记忆法等,全都是我们常见常用的有效记忆方法,对于迫切希望提高自己记忆力的朋友来说,这些记忆方法将会对你大有裨益。第四篇则针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等实际生活,具体介绍了各种记忆方法的实际应用。

本书不仅对于正在学校就读或者自学的学生们可以起到提高学习记忆效果的作用,而且对于从事其他工作的人,也都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随着记忆力的提高,你将发现自己在说话时会更加有底气,不必再担心别人抓住你因为记忆模糊而在话语中出现的小毛病;随着记忆力的提高,你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随着记忆力的提高,你会发现自己的自信心也相应提高了;随着记忆力的提高,你还会发现自己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也都随之得到了增强。记忆力是许多能力素质得以发挥和提高的基础,也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必备素质。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对诸位朋友的成功之路有所帮助。袁敏琴第一篇记忆是成功的基础一、打开记忆的神秘之门

人生是充满活力、创造力的,而一切活力与创造力都离不开记忆这个源泉。失去了记忆,人的行为就必然会失去活力和创造力,甚至会失去许多属于“本能”的本领,人就很难生活下去。认识我们的记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如果有一天突然有人问你一个这样的问题。“就在我嘴边上!可是我突然又想不起来了!”

有多少次你这样说过,并承认“就是想不起来了”。

又有过多少次在你需要什么的时候,任凭你如何拼命地想,有些东西就是想不起来。

当然,这问题不只是你一个人有,几乎所有的人都受到过记忆力差的困扰。这也是人类的一个最常见的不幸。

而这个问题正是关于记忆力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实际遇到的问题。

其实,记忆是一种极为普通的心理现象,同时又是一门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新兴学科。对每个人来说,如何提高自己的记忆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记忆力,才能够在学习和事业上取得更加出色的成就。

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给记忆作出一个比较让人满意的定义,目前大家公认的关于记忆的一种简单的概括,就是“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具体来说,人们认为记忆是“对经历过的事情能够记住,并能够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的时候能够再认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三个方面。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之间的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个人记忆的快慢、准确、牢固和灵活程度,可能随其记忆的任务和目的、对记忆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而异;个人记忆的内容则随其观点、兴趣、生活经验而转移,对同一事物的记忆,个人所牢记的广度和深度也往往不同”。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赛马克在1972年对人的记忆力做了全面的研究,他认为“记忆力研究仍然处在探讨人类借以熟记和保持信息的方法的阶段。记忆机制这个东西,我们天天都在利用它,但我们并不知道它是怎样发挥作用的,甚至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存在,因而记忆机制的实质至今为止还是一个谜”。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人的记忆机制是属于人脑机能的一部分,人脑机能和宇宙空间、基本粒子是至今还未被科学界完全揭晓的三大宇宙之谜,许多国家的科研工作者至今还在探讨它们的奥秘。因此,关于记忆的概念,我们实在难以给出一个科学的解释。

尽管记忆是如此神秘,我们还是依靠自己的记忆,创造了一定成就。尽管有许多人在哀叹自己的记性不好,但这又确实是可以改变的!

现在,就在你自身内部,就蕴藏着克服由于记忆力差而产生烦恼的能力。如果你真想利用这一能力的话,就能使你的记忆力在几天内提高几十倍。

你的天资并不低,这天资就是你的记忆力。而你若想使这一记忆力得以充分发挥,你就必须去调动它,使用它。

它就在你身上,一直伴随着你去达到你以往从来未曾达到过的目标。

这全靠你的记忆了!“记忆”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

对“记忆”这个问题的关注、考察、探讨和描述,从远古时代的人们就开始了。

古希腊有一位记忆女神——摩涅莫绪涅,古希腊人认为摩涅莫绪涅记忆女神是九位科学和艺术缪斯的母亲。

记忆女神对人们有什么贡献呢?希腊大戏剧家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公元前456)通过他剧中的主人公普罗米修斯做了这样的描述:“请听,我为凡人做了些什么?我为他们发明了数字,教会他们把字母连缀成词,给了他们记忆——凡此种种,都是缪斯的母亲所兴起。”

这当然只是古希腊的神话,而不是事实。当人们对记忆这个事物还不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认识时,就难免给它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但是,从神秘的希腊神话中可以看出,那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很注意记忆这种现象及其重要作用了。

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来,通过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遇到的记忆的实例,来考察和认识记忆的科学含义。

比如,你和一位老朋友好久未见,两人忽然相遇,立刻就能认出对方,并能叫出对方的姓名,尽管您好像早已把他忘得无影无踪了。

再比如,你过去学过的成语典故、外语单词,看过的电影镜头,听过的歌剧唱段等,一旦需用,就会很快在脑海中重现……

这样的事例可以举出很多很多。这些都是记忆的具体表现。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感知着各种事物,产生各种思想和感情,进行各种活动,都可以作为经验,经过识记在头脑中保存下来,并在以后的一定条件下得到恢复重现。

这就是记忆。

人的记忆能力,实质上就是向大脑储存信息以及进行反馈的能力。

记忆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是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的一种本质特性。

人生是充满活力、创造力的,而一切活力与创造力都离不开记忆这个源泉。失去了记忆,人的行为必然会失去活力和创造力,甚至会失去许多属于“本能”的本领,人就很难生活下去。即使勉强存活下去,实际上也就不成其为人生了。

生活中常有因意外事故(如工伤、车祸等)或疾病(如脑炎、精神病等)而丧失了记忆的人,谁都知道,那是多么不幸的事情。人类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成为“万物之灵”,关键就在于人类具有卓越的记忆能力。

正是依靠记忆能力,人类才得以学习、积累和应用各种知识、经验,才能不断地推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总之,记忆对人类的生存、进化和社会前进是非常重要的,记忆是人类生存进化之本。创造奇迹的记忆

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杰出的人物,如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他们都有着惊人的记忆力。

日本大化时代,制订了“十七条宪法”,确立天皇权力政治制度的圣德太子能同时倾听并记住十个人的汇报,并能分别给予恰当的判断和处理。

拿破仑在指挥作战中,不仅能准确地记住他的各个部队的具体战斗位置,而且还能记住许多士兵的姓名和面容。

英国哲学家米尔,在不到10岁的时候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几门外语。

发掘世界著名的特洛伊遗迹的学者休里曼,幼年时就能背诵古希腊诗人霍梅罗斯的长诗,成年以后,几个月内便能学会一门外语。

亚伯拉罕·林肯,他在43岁时,偶然遇见自己20年前参加“里鹰战役”时的指挥官,竟能立刻喊出他的名字,使在场的官员们无不感到惊讶和钦佩。

再说一个林肯的故事。

有一次,林肯得悉自己亡友的儿子小阿姆斯特朗被控谋财害命,并已被初步判定有罪,于是林肯以被告辩护律师的资格,向法院查阅了全部案卷。阅后他要求法庭复审。

这个案子的关键在于,原告方面的一位证人福尔逊提供证据说,那一天晚上11点,在月光下清楚地目击小阿姆斯特朗用枪击毙了死者。

按照法庭的惯例,作为被告辩护律师的林肯与原告的证人福尔逊进行了一场辩论。

林肯:你发誓认清了小阿姆斯特朗?

福尔逊:是的。

林肯:你在草堆后,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两处相距二三十米,能认清吗?

福尔逊: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

林肯:你肯定不是从衣着方面认清的吗?

福尔逊:不是的,我肯定认清了他的脸蛋,因为月光正照在他的脸上。

林肯:你能肯定时间在11点吗?

福尔逊:充分肯定。因为我回屋看了时钟,那时是11点15分。

林肯问到这里,转过身发表辩护词说:“我不能不告诉大家,这个证人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接着,他申诉了自己的理由。

原来,林肯抓住了对方一个破绽。

对方说:“我肯定认清了他(指被告)的脸蛋……”

而林肯指出:“那天是上弦月,到晚上11点钟,月亮早下山了。既然没有月光照射,怎么可能看清被告的脸呢?”

林肯这里运用了无可辩驳的逻辑推理来攻破对方的诬告。这种推理的思维活动也是建立在对知识记忆的基础之上的。

在生活中,记忆力的重要性随时随处都可以见到,即使是玩游戏,也体现出记忆力的奥妙。如有些高明的棋手,能下闭目棋,而且一个人同时与七八个人对弈。要把那么多的棋盘记住,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要靠出众的记忆力。

人人都渴望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才能,成为栋梁之材。要成为人才,就要有一定水平的智力。而记忆力作为一切思维的基础,加强记忆力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

可是,有人不懂得这个道理,甚至轻视记忆力。乔治·杜阿梅尔对这种观点做过尖锐的批评:“在我出生的那个时代里,记忆丝毫没有被视为一种不幸的美德……后来,我看到教育界出现了对记忆的严重歧视,并越来越歧视它。人们故意可恶地把记忆这种美德同智慧对立起来,这是愚蠢至极的行为。记忆不但无碍于智慧,反而给人增添智慧,并给智慧提供营养和材料。一个聪明人,如果记忆力差,又不好好训练,那他仍是一个废物,一个可怜的人。因为他失去了应用他的聪明的最好机会。人们不要歧视记忆,而要驾驭它,使它俯首帖耳。”

伏尔泰也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发明创造和联想。”

也许你已经考虑到,我不是不想记忆,而是天生记性差。说这话似乎显得无可奈何,但请你不必丧气。

要知道,记忆力固然与天生的素质有一定的联系,但它确实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很大提高的。二、记忆的作用“假如我们能够记得曾读到、听到和我们曾欣赏过的一切事物,随时可以应用,那时我们便会显得何等有学问啊!”测测你当前的记忆力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

请在3分钟内阅读下面的文章,尽量将它记住。

柏克莱的校园很清雅。有风萧萧的树林,林子里有古朴的木桥,桥下有曲折的小溪,小溪的源头有绿草如茵的山坡,起伏的山坡顶上是白色的钟楼——这里的“注册商标”。

不过,我最喜欢的是这儿的学生活动中心的广场,和每天中午广场上的热闹。

每天,中午12时整,钟楼就开始了“敲打乐”——有时候是十分流行的曲子。敲钟的是位老太太,她已经敲了一辈子。

钟声一停止,好戏就上演了。

广场上来来往往的大都是出来吃午饭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有的人坐在枇杷树下的长椅子上,有的人席地躺在青草坡上,三三两两吃着三明治,晒着太阳,聊着天南地北。

虽然只是短短一个钟头的休息时间,可是可看的戏却不少。在你啃着三明治的时候,随时有人来到广场的水池旁边或者树下校门边上,弹的弹,唱的唱,地上也不忘摆个小罐子收钱。这些“素人音乐家”,水准都是不差的,也不像是真想得着赏钱。学生们遇到动听的音乐,也绝不吝惜他们的掌声。有时候学校里的乐队——也不知是请来的还是学生自组的,也会锣鼓喧天地认真表演一番。闻乐起舞,人们不以为怪。

除了放假和下雨,这里总是热热闹闹的。学生示威的、罢课的,都要来此游行演说。他们说宗教是古老的传说,他们说坏蛋讨厌,有钱人讨厌,有势的人也讨厌(最后只剩下自己最可爱了)。

观光客(总背着照相机)、牵狗的、蓬头垢面的也都夹在人群里面。这里相当自由,至少可以绝对地呼吸到那样的空气。

顶有趣的一些狂人。

有的来演讲,只见他来回走着,念念有词,声调很有高下,手势很有可观,只可惜语无伦次,不知他在说些什么。这是演讲狂。

有的来表演特技,穿一身古怪服饰,头戴防毒面具,表演无声片时代的慢动作,有如在打西式的太极拳。这是表演狂。

昨天来了一个人,提着一只皮箱,俨然是魔术师的模样,他看见人就把身上的皮夹子掏出来往地下丢,告诉别人里边有钱。“为什么不捡?为什么不捡?”他追着人问。

这些狂人,大都没有害人之心,不过他们也只能吸引那些新来的学生,对于老柏克莱人,他们也许并不是什么精神上失常的人,反而是有点儿像心理学大师到这儿来做人性实验似的。

我极喜欢这校园里中午一小时的休息时间。我常常在那短短的热闹里,想及两句诗:

现实是人类的牢笼,幻想是人类的两翼。

要是你想张开天真的两翼,飞出现实的牢笼,请来这儿看看,请来中午阳光下的柏克莱学生活动中心的圆水池旁边的自由天地的纯洁而不愚蠢的学生当中走走……你会明白所谓最高学府“最高”二字的乌托邦的意义。

读完上面的文章后,下面有10个问题,每题各有4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在正确的答案上打√。

1.这篇文章,主要是在叙述柏克莱的_____(1)办公情景(2)上课的情形(3)校园情景(4)参观的情形

2.柏克莱的“注册商标”是_____(1)学生的活动中心广场(2)白色钟楼(3)起伏的山坡(4)曲折的小溪

3.中午广场上来来往往的大都是出来_____的学生和教职员工。(1)上课(2)吃午饭(3)下课(4)游行

4.中午休息多长时间?(1)一个半小时(2)半个小时(3)一个小时(4)45分钟

5.除了放假和_____广场总是热热闹闹的。(1)考试(2)罢课(3)下雨(4)节日

6.广场上顶有趣的是一些_____(1)狂人(2)画家(3)观光客(4)素人音乐家

7.夹在人群里的观光客们总背着_____(1)小孩(2)照相机(3)雨伞(4)背包

8.昨天来了一个人,提着一只皮箱,俨然是_____的模样。(1)演说家(2)特技表演者(3)魔术师(4)卖狗皮膏药的

9.多少有点儿老僧入定那种功夫的是_____(1)狂人(2)老柏克莱人(3)新柏克莱人(4)观光客

10.现实是人类的牢笼,_____是人类的两翼。(1)梦境(2)心灵(3)幻想(4)智慧

以上各题每答对一题得1分。满分是10分。

1选(3) 2选(2) 3选(2) 4选(3) 5选(3)

6选(1) 7选(2) 8选(3) 9选(2) 10选(3)

如果你的得分是8~10分,那么你的记忆力非常优秀;如果你的得分是6~7分,那么你的记忆力比较优秀;如果你的得分是4~5分,那么你的记忆力一般;如果你的得分是2~3分,那么你的记忆力很差;如果你的得分是0~1分,那么你的记忆力非常低劣。没有记忆就没有进步

记忆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记忆,那么人类的生命也就毫无意义了。具体来说,记忆对于人类的作用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记忆是人类提高认识能力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现在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已经将自己的探索空间扩展到了地球以外的星球,许多以前只是在人们想象中出现过的事情——例如嫦娥奔月——如今已成为现实。在微观世界,科学家们已经洞察到了基本粒子的奥妙。然而,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一个前提条件——记忆。

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在探讨人类的记忆时,说“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他认为人类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所以社会才得以发展。

实验表明,人类的记忆可以为感知提供经验,如果没有了记忆,任何知觉就难以实现。记忆是从感知到思维的桥梁,是人的想象力得以发挥驰骋的基础,没有记忆,就不会有人类的思维。

正是因为有了记忆,人们才能够在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地积累经验、运用经验。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有了记忆,人们才能够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反思,从而保证了对外部世界更进一步地认识和研究。通过记忆,人们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认识能力,这也正是记忆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之一。

第二,记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

在前几年,我们经常从有关的报纸、广播和杂志上看到一些关于“狼孩”“狗孩”“猪孩”的报道,其实这些所谓的“狼孩”“狗孩”“猪孩”,正是由于失去了人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失去了人类具备的最基本的生理能力——记忆力,使得他们和动物没有任何区别。由于长期和动物生活在一起,严重地妨碍了他们大脑的正常发育,也严重地抑制了他们的记忆能力,因此他们虽然回到人类社会中来,但是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进行思维了。

由此可见,人如果失去了记忆,就和野兽没有什么两样。人类之所以能够摆脱野蛮和愚昧,逐渐进入文明社会,其中记忆的功劳不可抹杀。

对于记忆的这一重要作用,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曾说过:“如果没有记忆,我们便会成为转眼即逝的东西。从将来看过去,所看到的便是一片死寂而已。而所谓现在,随着它一分一秒地流逝,也会一去不复返地消逝在过去之中。基于过去所产生的知识和技能都不可能存在,与个人意识汇成一体的心理活动也不可能存在,就连我们在一生中实际上持续不断地进行的,并且使我们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的学习活动也不可能存在。”

第三,记忆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

在经过上百万年的发展之后,人类社会才有了现在的文明和进步。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的生命的记忆和人类历史的长河相比,有如沧海一粟。人类正是依靠自己大脑的记忆功能,将祖祖辈辈积累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使得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社会、对历史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人类社会也才由此得到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正因为有了记忆的功能,人类才创造出了语言、文字、书籍以及我们今天的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英国科学家约翰·卢保克就说过:“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史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著名作家高尔基也曾经指出:“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可以说,自古以来,凡是在政治、经济、文学、科学、教育等各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不是记忆超群、天资聪颖,就是勤奋刻苦、记忆得法。他们的成功与他们出色的记忆密不可分。因此,谁要想成才,成就一番事业,就非得提高自己的记忆不可。

第四,记忆是人类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

17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捷克人夸美纽斯也曾经指出:“假如我们能够记得曾读到、听到和我们所曾欣赏过的一切事物,并随时可以应用,那时我们便会显得何等有学问啊!”

在这里,培根和夸美纽斯所强调的正是记忆对于人类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很难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记忆,或者记忆力很差,他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到了明天就会忘记;而他们明天学的知识,到了后天又会忘记,他们总是感叹自己记不住任何东西,抱怨自己的记性差,甚至哀叹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相反,另外一些记性好的人,他们对所学过的知识能够印象深刻,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调出来,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

事实上,记性好的人和记性不好的人相比,前者更容易走向成功。因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快地记住、吸收了自己所学的知识,因而也更容易学习新的知识,并进一步探讨更加复杂的问题,从而不断推进自己的思维发展,使自己脱颖而出,逐渐走向成功。三、认识你的记忆类型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记忆类型,一旦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记忆类型,用来帮助自己进行记忆,会让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分析,我们得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记忆类型,这些记忆类型具体包括: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等。视觉型记忆

这是一种借助视觉效果来达到帮助记忆事物的类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对颜色非常敏感,他们对于自己所看到过的颜色印象非常深刻;而有的人却对形状非常敏感,能够对自己所看到过的各种事物的形状记忆犹新。在这里,人们就是借助自己的视觉功能来实现对事物的记忆。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会对各种精彩的广告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其中除了广告的内容比较新颖、别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广告中的商品对人们的视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例如有的商品在包装颜色上非常讲究,有的商品在外形结构上能够吸引观众,有的商品利用电视画面的变换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实,不论这些广告如何花样百出,它们能够吸引观众注意的关键点就在于充分利用了观众的视觉型记忆功能。

一般来说,人的记忆以视觉型居多。根据有关科学家的研究统计,我们可以得知人类的记忆信息中,有70%~80%是视觉型的。尤其是对一些特殊行业的人来说,他们对视觉型记忆的依赖尤为明显,例如,画家、服装设计师、美容师、设计人员等,他们的视觉记忆能力特别强。

因此,对于这一类型的人来说,将记忆的信息视觉化,对他们进行记忆最为合适。

同样,在婴幼儿的教育当中,也有人发现利用视觉功能帮助孩子进行记忆非常有效,因为孩子对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对自己所看到过的东西能够在脑海中留下一定的印象,这正是在绝大部分的婴幼儿教学中采取彩色挂图教育的原因。听觉型记忆

这种记忆类型主要是依靠人的听觉功能来实现对事物的记忆。

在现实当中,有许多利用听觉帮助记忆的现象。例如,许多年轻人从小时候就喜欢音乐,他们总是在身边带一个录音机或随身听,一有空就听音乐和歌曲,久而久之,对这些音乐和歌曲非常熟悉,甚至自己也会弹唱。还有人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外语磁带,加深对所学的外语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听觉记忆功能可以通过训练产生。例如,电话接线员能够分清很多不同人的声音;在工厂工作的机械工人能够借助工具的敲打声来判断机器有没有故障;人们学习外语时经常收听外语广播节目,以提高自己的外语听力水平等。显然,这些能力并不是天生的,通过努力(听觉记忆),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在许多方面的能力。运动型记忆

这种记忆类型主要是依靠动作来达到对事物的记忆。

例如,我们常常见到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做一些游戏,这些游戏大多和他们所学的课文知识有关。如在学习《雷雨》这篇课文时,教师组织大家进行舞台表演,让同学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利用这种方式来加强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这种方式,大大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也增加了大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运动型记忆的特点,就是通过整个身体运动器官的活动来达到对事物的记忆。由于这种记忆不是纯粹的机械记忆,因此一旦记住就很难遗忘。这是运动型记忆和其他记忆类型明显不同的地方。

体育运动就是依赖运动型记忆的典型例子。例如,人们一旦学会了骑自行车、打乒乓球、打网球之后,就终生难忘。混合型记忆

混合型记忆是指视觉型记忆、听觉型记忆、运动型记忆这三种类型的混合体。

当然,在这种记忆类型中,并不是所有的记忆类型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对有的人来说,可能视觉型记忆更多些,而其他两种记忆则相对要少些;而有的人则运动型记忆多些,另外两种记忆要少些。

也就是说,混合型记忆是不平衡的,大都偏向于某一种类型。但是即使是视觉型记忆较强的人,也要同时依靠听觉记忆、运动记忆来记忆事物。

因此,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记忆类型,并且能够将各种记忆类型综合起来,那么在记忆东西的时候也许会更加有效。四、你也可以提高记忆力

记忆力这部机器越是开动得多,就越有力量,只要你信赖它,它就有能量。记忆要得法

我国宋代福州地区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刚开始求学时,每拿到一本书,总是迫不及待、匆匆忙忙地读下去,很快就读完了,但是印象却很模糊,收效甚微。为此他经常哀叹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认为自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时常为此感到苦恼。

后来,陈正之遇到了理学大师朱熹,他将自己的苦恼告诉了朱熹,朱熹对他说:“年轻人,你以后读书时,每次只读五十个字,并且接连读二三百遍,看看能不能记住。”

陈正之回家后,按照朱熹教给他的方法,每次读书时只读五十个字,务求读懂读透,并且努力记住,然后再往下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陈正之果然感到读过的书经久不忘。

后来,陈正之的学问大长,成了一位真正有学问的人。

在这里,陈正之的成功正得益于朱熹教给他的记忆方法——重复朗读,在读懂读透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可见,记忆也要讲究方法。一个人要想记住某些东西,就要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而不能认为任何东西随随便便就可以记住、记牢。要有浓厚的兴趣

对数字感到厌烦的人,如果喜欢打麻将,可能很快地学会算番;对人名没有任何概念的人,却往往能脱口说出很多明星的名字;而有许多学生讨厌记英语单词,但是他们却能够很流利地唱出英语流行歌曲。

我们对于自己所关心的事物,往往能毫无困难地记住。因此,小学生能够将上学途中所见到的玩具店名记得一清二楚,除了因为儿童的脑部活动比较活泼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相反的,一个每天赶公共汽车上下班的人,对于窗外的街景却没有丝毫的印象,这就是因为他没有抱着感兴趣的心情去欣赏。

因此,记忆的先决条件就在于对所要记忆的东西要有浓厚的兴趣。

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种开放式的小学,它们取消了学年制,并把教室的墙壁改装成能够自由移动的装置。有些地方,甚至连课桌也不用,完全让儿童依照自己的想法去计划读书课程。实行这种方法的结果,是使儿童在理解和记忆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很多。

兴趣固然是记忆的源泉,但是,要一个人对他所讨厌的科目发生兴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遇到这种情形,可以和担任该科目的老师,或和该科目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们谈谈,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若干年的研究心得,必定对该科目有着很浓厚的兴趣。

从彼此的交谈中,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对于该科目疏忽的地方,甚至可能引发自己对该科目的兴趣。虽然这仅是一点点的兴趣,但是它就像滚雪球一般,能使你的求知欲不断增加,进而帮助你大量地吸收知识,提高记忆力。给大脑强烈的震撼

记忆在脑部的功能中,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脑部有所谓的旧皮质与新皮质。从发生学上来说,旧皮质是先形成的,它担任了睡眠等维持生命所不可欠缺的机能;而新皮质则担任比较理性的思考等意识活动。

具有震撼力的记忆是最不容易忘记的,因为它突破了旧皮质而达到新皮质,和生命的本能连接在一起,再经过长时间地附着,因此在一般的记忆消失之后,它仍然能留存在脑海里。

我们对于看过的歌剧,常常会忘掉它的故事情节,但是,剧中某一幕的印象,却往往记忆在脑海深处。例如我们小时候看过的《十诫》,其中摩西扬手把海水分开成为一条狭道,然后率领子民渡过的情境,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虽然全剧的情节已记不清了,然而,这个画面却可能一直清晰地烙印在脑海里。这种记忆很可能是由于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场面才造成的吧!

因此,让你所要记忆的事物,产生一种对自己能产生震撼的效果,也是形成记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资料的分类和整理

德国大音乐家门德尔松,在他17岁那年,曾经去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首次公演。等音乐会结束回到家里以后,他立刻写出了全曲的乐谱。这件事震惊了当时的音乐界。虽然我们现在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早已耳熟能详,可是在当时,首次聆听之后就能记忆全曲的乐谱,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在门德尔松的脑海里,必定有个排列整齐的资料柜,并且将一个一个的音符,严密地分别放入抽屉里。如果将他和那些同时聆听却未能把音符按规律放入抽屉里的人相比较,门德尔松自然能够正确地记忆这些音符了。

记忆力好的人,他的资料柜一定摆放得井然有序。记忆力不好的人,则往往不加分类地把事物乱堆在一起。如果我们能时时留意,把想记忆的事物一一加在分类整理之后,在装入或取出资料的时候,就比较省事了。学会有选择地记忆

你也许常常抱怨自己会忘记某些事情,不过这其实不一定是什么坏事。真正的“过目成诵”者是很少的。假如对所有见过的东西都过目不忘,那不是真正的聪明,倒可以说有点儿可悲了。

例如有些人学习英文,将一本英文词典,从A起一页一页地默记下去。有的人为了锻炼记忆力,竟然逐页背诵电话号码簿。这都是很愚蠢的办法。将词典里的单词硬压进大脑里,到了应用时就会茫无头绪,反而造成混乱。

再比如,你只需要记住某个开车时刻,却把整个列车运行表都背了下来。这不但加重了大脑的负担,时间长了还会变得神经衰弱。

你一定要记住如下秘诀:没必要记住的东西就彻底忘掉好了。可以说,每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知识贫乏的人,因为他的注意力是集中在某些最有用的知识上,而对其他一些他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却一点也不注意,到了“视而不见”的地步。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就是这样。作者说他“知识贫乏的一面,正如他知识丰富的一面同样惊人”。关于文学、哲学和政治方面,他“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哥白尼学说及太阳系的构成,也全然不知”。

对此,福尔摩斯反而感到是理所当然,他认为,即使懂得这些,也要尽力把它忘掉。他说:“我认为人的脑子本来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有用的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碎一股脑儿地装进去。这样一来,那些对他有用的知识反而被挤了出来;或者,最多不过是和许多其他的东西掺杂在一起。因此,在取用的时候也就感到困难了。所以一个会工作的人,在选择要把一些东西装进他的那间小阁楼似的头脑中去的时候,他确实是非常仔细小心的。除了工作中有用的工具以外,他什么也不带进去,而这些工具又样样具备,有条有理。如果认为这间小阁楼的墙壁富有弹性,可以任意伸缩,那就错了。总有一天,当你增加新知识的时候,你就会把以前所熟悉的东西忘了。所以最要紧的是,不要让一些无用的知识把有用的挤了出去。”

福尔摩斯这些话虽然有失偏颇(例如他不应把各科的知识完全割裂开来等),但他认为“应当记忆有用的知识”这种观点却是正确的。

因此,我们在锻炼自己的记忆力时,必须要知道什么东西具有记忆的价值,然后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记住它们。从某个方面看,记忆术其实也是“善忘术”,关键是你要选择好记住什么,忘记什么。五、增强你的记忆力

准确而敏锐的记忆力是所有事业成功的基础,我们所有的知识是建立在我们记忆的基础上的。

柏拉图这样说过:“所有的知识不过是记忆。”而西塞罗在谈到记忆力时认为:“记忆是一切事物的宝藏和卫士。”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这并不奇怪,因为成千上万的人都这样想。可不管你信不信,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么回事。

让我们仔细看看记忆力的好坏到底是指什么。

从古到今,一些名人都被认为记忆力非凡。像拿破仑,就以能记住部队里每个军官的名字而闻名天下;霍特尔将军凭着记忆能够复述出英法大战中的几乎每个事件;托斯卡尼尼指挥整个交响乐章可以不用乐谱;美国的前任邮政部长法利记住了成千上万个人的姓名。

如此非凡的记忆绝技可能会使你感到望尘莫及,特别是当你像其他许多人一样连几天前见过的人的名字也想不起来的时候,当你在会上发言不带手稿连十分钟也讲不下去的时候,当你早上起床找不到钥匙的时候,当你刚看完的书在脑海里烟消云散的时候,这种自卑尤为强烈。

不错,有很多人以某一特定方面的非凡记忆力而出名,但是请注意“某个特定的方面”这几个字。他们的记忆盛名与某些特定的内容有关,这个客观事实说明,他们的记忆才能仅仅局限于那个特定的方面而已。

本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在于造就某一方面的杰出记忆力,而是要使你的记忆力在整体、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经过训练与未经训练的记忆力的差别不一定只表现在对单词、数字、预约或公务的记忆上,而是在对所有事物的记忆上,既包括公务也包括社交。

归根到底,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有赖于记忆,如果记不住字母、单词、标点和句子的意义,那么你连我们这本书也读不了。没有记忆也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的进步,每一项新的发明都是以记住前人的经验为基础的。

也许这对你来说有点牵强附会,但事实的确如此,实际上,如果你完全丧失了记忆力,你就不得不像一个新生的婴儿那样从零开始学习。你会记不住怎样穿衣、刮脸,怎样用你的化妆品,怎样驾驶你的车,怎样使用餐刀或叉子。我们应当把习惯的一切事物归之于记忆,习惯即记忆。

记忆方法是训练有素的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并不是一件新鲜或奇怪的事。其实,“记忆”这个词是由古希腊女神Mnemosyue(记忆女神)这个名字派生出来的,并且记忆系统早在希腊文明时代就已开始使用了。

奇怪的是,经过训练的记忆系统不为人知,也不为许多人所用。那些学会记忆秘术的人大多数不仅会为自己惊人的记忆能力感到惊愕,同时也会为来自他们家庭的、朋友的赞美之词感到吃惊。

另一方面,把训练有素的记忆力放在突出的地位,这正是这本书要达到的突出目的。本书介绍了许多技巧,它们足够使你向朋友们显示你是何等聪明过人。更重要的是,它们是一些极好的记忆方法及训练,并且采用的方法都可以在实际中应用。

人的记忆力是无限的,古代罗马人鲁塞斯·西比奥能够记住所有罗马人的名字;赛勒斯能叫出他军队中每个士兵的名字;而2000个单词塞尼卡只需听上一遍,就能记住并且复述出来。

因此,相信你记得越多,你能记住的也越多。记忆在许多方面就像肌肉一样,为了更好的服务和使用,必须加以锻炼,使其发达。区别在于肌肉可能因训练过度而引起疲劳,记忆却不会这样。正如你可以学会任何其他事物一样,你也可以获得一种训练有素的记忆力。事实上,要获得一种训练有素的记忆力要比学会演奏一种乐器容易得多。

如果你能读、能写,有一般程度的常识,那么你阅读和学习这本书,将获得一种经过训练的记忆力!在获得了训练有素的记忆力之后,你也许将有更强的注意力,更敏锐的观察力,甚至更丰富的想象力。

事实上,并不存在诸如记性不好这样的事,只存在经过训练的或未经过训练的记忆力的区别。几乎所有未经过训练的记忆力都是片面的。就是说那些能记住姓名和相貌的人却记不住电话号码,而那些能记住电话号码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却记不住他们想叫出的那些人的名字。有些人博闻强记,然而记起来却特别慢。还有一些人,他们记得很快,忘得也很快。如果你采用本书中传授的方法,你对事物的记忆将迅速而又持久。第二篇提高记忆的条件一、明确记忆的动机

动机是记忆的动力。无论事情大小,只要有记忆的动机,注意力就会格外集中,记忆就会长久。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做两个实验。

实验一:

请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某工厂团委举行舞会,由王大海同志负责发放舞会入场券,一共200张入场券,各团支部派人来领取。请注意已经领取入场券的人的姓名和领取的入场券的张数。

第一车间支部 刘文芳 29张

第二车间支部 何国刚 31张

第三车间支部 文 梅 39张

第四车间支部 许海英 22张

宣传支部 刘文利 36张

机关支部 郝明华 9张

后勤支部 江海涛 13张

采购支部 胡右强 21张

请问一共有几个支部领走了舞会入场券?

肯定有许多人回答不上来吧?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你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领票人的姓名和领取的入场券的数量上,却忽略了有几个支部来领取入场券了。这说明,人们只记住想记住的事物,而不会记住那些他们不留意的东西。

也就是说,人的识记目的和记忆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好。

实验二:

我们再把下面的一段文字读一遍,读时请尽可能记住所有的内容。

电梯操纵者把门关上,除了操纵者、助手和你外,还有12个人乘电梯。以下是每次停下时的出入人数记录:

出2人,入3人;

出3人,入4人;

出8人,入6人;

出4人,入3人;

出6人,入12人;

出7人,入4人。

问:电梯共停了多少次?

这下子可考住你了吧?你也许只顾记住出入电梯的人数,可就是没注意到简单的停梯次数,结果哑口无言。

可见,再简单的数字,你没有在意时,也会变得复杂起来。相反,再复杂的事物,只要有意识地去记忆,也会记得住的。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坚持这样的观点:要想记住一件事,必须是个有心人。他认为,人们所记忆的事物,应该是自己要记住的;人们所遗忘的事物,应该是自己要遗忘的。他说:“动机是所有记忆和忘却的基础。”

弗洛伊德自己也曾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一直记不起一位女患者的名字。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这位女患者曾患有恶性胃溃疡,而弗洛伊德却错诊为神精失常。这次误诊大大挫伤了弗洛伊德的自尊心,使得他在潜意识当中想忘掉这不光彩的一页,于是就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这位女患者的名字。

可见,动机不同,记忆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

例如在平时,我们被介绍与某人的两三位朋友认识,往往不到几分钟,就已把他们的姓名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没有记忆的动机。如果你的确需要记忆,当没有听清楚别人介绍姓名时,应该非问明白不可。这时,对方往往会因为你这样注意他,而格外高兴地回答你,同时你也可以因为集中注意力而记住他的姓名,得到了对他确切的印象。

因此,在记忆之前,明确记忆的动机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你事先不想记住某件事,就不可能对这件事产生足够的注意力。这就像有些事物你虽然看到过,但没想到以后还要提到它,所以你就不容易回想起来。

例如,你回家或许每天都要上楼去,但你能说出一共有多少级楼梯吗?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记不起来,并不能证明你的记忆力不佳,而是你没有记忆的动机。

你借了5美元给别人,可能很快便忘记了;但你借了50美元给别人时,恐怕你不会那么容易忘记。这是因为你有了记住这件事的动机。

记忆的动机出于各种不同的需要,也出于各种不同的兴趣。

有这样的人,他可能忘记了约会,忘记了孩子,忘记生活中的许多琐事,但对于他本行的公式、定律、数据却记得一清二楚。

我们来看一下爱迪生的例子:

1871年的圣诞节,爱迪生刚举办完自己的婚礼,突然想出了解决当时还没有试验成功的自动电报机问题症结的点子,便悄声地对新娘玛丽说:“亲爱的,我有点要紧事到厂里去一趟,我今晚一定回来陪你吃饭。”

新娘一听,心里不大乐意,但一看到他那副紧张的样子,只得无可奈何地把头点了点。他这一去,到晚上也不见人影。

直到将近半夜时分,有人去找爱迪生,见厂里点着灯,隐隐约约有人影在晃动着。进去一看,爱迪生正在那儿聚精会神地干活。

来人不禁脱口而出:“你这个新郎,原来躲在这儿,害得我们找得好苦呀!”

爱迪生恍如大梦初醒,忙问:“什么时候了?”“快12点啦!”

爱迪生大吃一惊,立即飞也似的直奔回家,一路上边跑边叫:“糟糕!我忘记了!今晚要陪玛丽吃晚饭哩。”

爱迪生为什么会把如此重要的事情都忘了呢?

问题就出现在“重现”这个阶段上。尽管他有记忆的动机,但由于对某一部分接受过强,而对另一部分就相对减弱了,以致爱迪生忘记自己的新婚之夜。

有意识的记忆可以使记忆的时间保持得长一些。对初次见面的人及其服饰、在电话簿上查到的电话号码等,一般来说人们是很少有意识地去记的,即使当时记住了,过后也就遗忘了。

像这样的记忆叫作短暂记忆。这种记忆当然与自己的意识有关。与此相反,过了很长时间仍能取出来的记忆,就叫长时记忆。

心理学家英斯帕令曾对短暂记忆究竟能保持多长时间做过试验。他先让人看半秒12个无意义的数字,然后请试验者说出来,结果试验者只说出了4个。他又把数字增加到十四五个,结果试验者还是记住4个。把数字减到10个,或是8个,试验结果仍然相同。

这说明,不管在半秒之内被试验者的头脑多么敏捷,甚至他能把全部数字在那一瞬间都记住了,但一下子又忘得只剩4个了。

心理学家彼得逊教授还做过这样的试验:

他选了两班学生,把一件事情同时告诉他们,并要他们记忆。他对第一个班的学生说两小时以后要来一个测验;对第二个班则说测验放在两周以后。

两个小时后,他让两个班一同参加测验,结果第二个班的成绩不及第一个班。两周以后再测一次,这回第一个班又不如第二个班了。

可见,时间对记忆力有影响。这启发了我们:不要随便更改计划。把一件事提前或推后进行,效果很可能不及按原定计划的时间去做。

那么,以后你要记住:无论事情大小,只要有记忆的动机,注意力就会格外集中,记忆就会长久。

请记住,动机是记忆的动力。二、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善于观察的人,容易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征,对观察过的事物记忆深刻。仔细观察一切,你就会发现,原来生活竟是如此美好。观察的作用

善于观察的人,容易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征,对观察过的事物记忆深刻。在实验课上进行物理或化学实验,观察能力强的学生收获就比观察能力差的学生大得多。

创造性的活动更需要良好的观察力。许多有巨大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非凡的观察力,一些科学家能滔滔不绝地说出许多事理,甚至许多事物的细节,也是得益于他们精细的观察及思考。例如巴甫洛夫就提倡“观察、观察、再观察”,并把这作为座右铭,刻在他实验室的门墙上。

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一个求知者,对周围的事物观察得越精细、越全面,就越能发现问题,越能对事物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促使自己不断地思考,智力也会相应地发展。思考的过程就是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过程。从脑生理机制来看,这种活跃十分有利于记忆。

比如,一个刚学植物知识的一年级学生观察种子的发芽,并不仅是视觉器官感受事物形态后直观反映到大脑。当他在观察中发现,不同的培养环境,有的种子发芽,有的不发芽,将观察到的情况作对比,就会由思考而认识到种子发芽的条件是必须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水分。在观察芽的各部位时,关于种皮、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的已有知识,重新在他头脑中活跃起来,参与对新事物的分析判断,促使了进一步的思考。伴随着观察、思考、理解、再思考的过程,知识就被牢牢地记住了。

生活中有这种现象:当你用一个锥子在金属片上打眼时,劲儿使得越大,眼就钻得越深。记忆的道理何尝不是如此?印象越深刻,记得越牢固。

深刻的事件、认真的教训,通常都带有浓厚的客观性。比如你看到一架飞机坠毁,这当然是记忆深刻的;又如你因为疏忽大意轻信了某人,被骗去了一大笔钱,这也容易记得深刻。但生活中许多事情并不是这样,它本身没有什么动人的场面、跌宕的变化,那么,我们从主观上要获得强烈的印象,就要仔细观察。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认真的观察后,才可以使印象深刻化。反过来说,要印象深刻化,非要经过深刻的观察不可。

因此,观察对于记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就观察本身来说,它具有目的性、系统性、思维性、协调性等特征,它和记忆同属于智力的组成部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可以说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谈不上确切的记忆,而没有牢固的记忆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观察。观察是为了保证信息的有效输入,记忆则是观察结果的储存和检验。

具体来说,观察对于记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决定性作用。

观察是记忆的前提,记忆是观察的结果,没有观察就没有记忆。关于两者的这一关系,日本一桥大学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南博教授曾打过一个非常精彩的比喻。他说:“我们脑海中所存的记忆,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假如没有钱存着,无论怎样努力设法,也不可能有现金提取出来。这就等于我们所经验过的事物,如果不把它们储存在记忆中,回想又从何谈起呢?因此,我们要把经历过的事物,像去银行存款似的储存起来,以备急用时提取。这种储存叫‘铭记’。”

铭记分两种,一是自发地、主动地去记,叫“自发铭记”;另一种是无意识的,但因印象强烈而自然“浮现”脑海,叫“被动铭记”。而观察得精细可以使我们达到“自发铭记”的目的,只有这种铭记才能记得更多、更准,更有储存可能,从而也就更有意义。

第二,加速性作用。

记忆的第一阶段必须要有感性认识,并且只有强烈的印象才能加深这种感性认识,因此,从眼睛开始接收信息时起,就会把它印在脑海里。良好的观察能够很快掌握客观事物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是记忆的加速器。

对此,达尔文曾做过这样的评论:“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例如我国五代时期有位画家厉归真,他擅长画牛,但是当时的画坛风气崇尚画虎,厉归真虽然也画过一些虎,但是他画的虎总带有一些“牛气”,因此常常遭到别人的嘲笑。为了将虎画活,厉归真进入深山老林中进行实地观察,很快就记住了老虎的形态神情,最后画出来的老虎神态逼真,虎虎有生气,他也成为著名的丹青国手。

可见大凡智商高的人,其观察力总是很高。科学家从平常的现象中可以悟出非同一般的规律,艺术家可以抓住一刹那的事物特征而构思出美好动人的艺术形象,正是由于他们超人的观察力所带来的。

第三,牢固性作用。

对于同一幅景物,婴孩的眼和成人的眼看来都是一样的;在一个普通人眼中及一个专家眼中也是一样的,但引起的感觉却不一样。因此在观察时,一定要在脑海中打上一个烙印,这种烙印包含着对事物的理解和想象,而不是一个抽象的几何体。

曾有科学家对一批人做过试验,要求接受试验者将自己所看过的一部电影的情节尽可能详细地用文字表述出来。结果只有20%的人写出了约60%的内容,40%的人只写出了50%的内容,另外40%的人写出了不到40%的内容。在让这些人看了第二遍电影之后,科学家要求大家再次进行同样的工作,结果有60%的人写出了80%以上的内容。再放第三次时,大家写出来的内容就更多了。

由此可见,观察越多,记忆越牢固;观察越久,记忆也同样越持久。错误的观察

一切思维活动始于记忆力,而记忆力又始于观察力。假如最初的印象是错误的,那就说不上正确的记忆。又假如最初的观察与过去雷同,那就不可能产生新的记忆,更谈不上运用两次记忆的差异产生新的联想,推动思维的进一步开展了。

那为什么有的人观察问题往往会出现错误呢?其中的原因如下:(1)人们只是对刚刚能意识到的一些因素发生反应,而事物的组成是复杂的,有时恰恰是那些不易被人注意的弱成分起着主导作用。如果一个人太过拘泥于事物的某些显著的外部因素,观察就会被表象迷惑,深入不下去。(2)人们只是对无关的一些线索产生反应,结果把观察、思维引入歧途。(3)人们为自己喜爱或不喜爱之类的情感因素所支配。与自己的爱好、兴趣相一致的,就努力去观察,非要搞个水落石出不可;反之,则弃置一旁。这样使人的观察带有很大的片面性。(4)人们受某些权威的、现成结论的影响,不敢超越雷池半步,人云亦云。这种观察毫无作用。(5)人们不能识别影响感知的全部因素。

在上述情况下,人们的观察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掌握观察的要领

由于观察力对于良好的记忆尤为重要,因此,培养良好的观察力,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也就是需要掌握一定的要领。

那么,培养良好的观察力需要掌握哪些要领呢?

和上述错误的观察相比,正确的观察是怎么做的呢?

下面介绍一些相关知识:

1.要有明确的目的

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就没有注意力的集中。如同我们漫游百老汇大街,所见到千千万万的人与物都没能留在脑海里,印象中只有满街模糊的脸孔。

又如在旅游活动前,老师嘱咐学生注意观察,回来后写作文。由于没有明确说明写什么,一些学生事先又不会拟订计划,所以尽管看到了许多东西,但却写不出好文章来。

明确具体的任务和目的,是进行观察的前提条件,只有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才能将观察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上,从而收到良好的观察效果。

因此,在进行观察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为什么观察、要观察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居里夫人为了提炼新元素——镭,在一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屋子中一次又一次地做实验,同时仔细观察,终于找到了这种当时还不为人知的新元素,居里夫人也因此先后于1903年、191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及化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佼佼者。

2.观察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即预先制订观察的计划、步骤,并熟悉观察对象的有关知识。

计划对于观察事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你不能在事先做好计划,在观察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遗漏一些信息,从而影响观察结果。

外界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变化,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使得我们要观察的对象也随之出现、变化、消逝。因此,有意识的观察应配以周密的观察计划,免得到时候因事物的变化而手忙脚乱。

例如学生带着写《欢乐的节日》的作文任务去参加节日活动。事先就要计划好怎样观察节日的气氛,怎样观察活动场面,怎样观察一些细节来表现人们的欢乐心情。否则,回来只能写一些“彩旗招展、掌声雷动”之类的词语,而最有表现力的细节,如人物的神态、动作等都没观察到,文章就显得空洞无物。

熟悉和了解观察对象的有关知识更加不能忽视。因为观察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猎手可以通过动物的足迹获知猎物的体型大小和猎物的行动路线;一位具有深厚功底的地质勘探员可以在荒山野谷中找到罕见的矿藏等。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奠定知识基础,才能够做到准确的观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