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移动互联网+新浪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05:58:54

点击下载

作者:向坤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谁主沉浮:移动互联网+新浪潮

谁主沉浮:移动互联网+新浪潮试读:

前言

移动互联网大潮正在冲刷着时代的海岸,各个产业正在被移动互联网逐步解构。从互联网出现以来,我们看到互联网对于经济的改变越来越大,笔者相信即使是中科院发出第一份邮件的钱天白老师,也不会想到互联网对于中国的改变是如此之大。各种各样的创新蓬勃而出,在几年以前,虽然互联网富豪的不断出现不断地改变人们对于财富创造方式的认知,但是互联网公司所谓两头在外的方式总让人觉得互联网是一个边缘产业,而这也符合创新总是从边缘产业出发的理论。而今天互联网已经逐渐变成了国家的支柱产业,标志是互联网+成了中国的国家战略,国家经济座谈会上屡屡出现互联网企业家的身影。在国家经济总量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互联网对于企业效率的提升和消费促进的扩大作用更加被重视。互联网企业对于经济转型的作用类似于科幻小说三体中的降维攻击。不管是打车软件对于出租车行业的改变,还是电子商务对于实体线下零售的影响,都使得传统企业不得不升级改造,这其中O2O、企业数据化和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都是必选项。而不管未来的终端将会发生什么改变,可以预测的是,由于万物连接和智能化的来临,智能手机肯定不会是唯一的终端,未来的终端和屏幕将会多样化。万物智能化和屏幕化的年代将会来临。

笔者对于互联网最早的认知是高中时代不断弹出简单的嘀嘀声的QQ,不断地撩拨着青涩少年的心弦,那时候见网友还是一件时髦的事情。1998年的世界杯第一次让门户网站体现出了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越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淘宝和当当开辟了电子商务的新战场,建立了自己的生态,而淘宝店主的出现更是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并且为制造业的转型和促进消费的增长作出了大量的贡献,每年的“双十一”成为购物狂欢和社会现象,点赞和剁手成为社会的流行语。作为成长于互联网发展年代的80后一代,读书过程体会最深的是互联网在青春当中的印记,而作为社会人,则感受到了互联网对于社会的巨大改变,并且真实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事业发展轨迹。

2014年年底,笔者有幸参加了百度百家作者的Big Talk硅谷行活动,站在充满加利福尼亚阳光的大陆上,耳边不断响起了橘子镇男孩那首脍炙人口的California,伯克利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实验室的拜访让笔者感受到科幻变为现实。笔者不禁想到了两个世纪前曾经在加利福尼亚艰苦建筑铁路的中国劳工,他们建设了贯穿整个美国西海岸的铁路。而当时的铁路大亨斯坦福先生就是斯坦福大学的赞助人。本质上互联网和当时的铁路有着一种相同的作用,铁路使得时空的概念发生了改变,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通,而互联网同样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观念和思想的转移,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趋势,无形资产和软件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觉今是而今非,时光如水,带走了我们曾经对于事物的认知。互联网不但是一个商业现象和产业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曼纽尔·卡斯特尔称之为千年终结。互联网在改变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同时,也对个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基础性工具和免费的渠道,个人获得了技术赋予的权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个人从来没有获得过如此之大的自由。传统的组织的管理方式也不得不发生改变,这意味着传统的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也将发生改变。

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曾说过一句非常高傲的话:“当我对一本书不满意时,我就写一本类似题材的书。”年少时阅读这种恣意的话总是觉得十分过瘾,但是真正写作时却发现力重千钧,写书变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何况笔者才疏学浅,实践严重不足,是否纸上谈兵的困扰一直困扰着我。每当万籁俱寂,夜色四合,面对着忽明忽暗的电脑,我的心情仿佛就是漂浮在海洋上的浮木。完成一本书的过程不亚于一场长征,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电子工业出版社高洪霞老师的信任和支持,笔者深表感谢。笔者不断想起曾文正说的“君子慎独”这句话,深知自己的不足,唯有努力和不断学习来继续提升。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笔者也经历了个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大转换,其中的变化之大就笔者而言感觉类似于空间的不断穿越。笔者要感谢曾工作单位的领导和同事。感谢国资委新闻中心苏桂锋副主任、胡钰副主任、闫永处长、李红茹副处长、贺程、彭海嚭、金冬伟、张灏然、龚政、李奡、初鲁京等的支持和帮助。要感谢来自家人无条件的支持,我曾记得父母亲每年都会购置大量图书满足我的爱好,对我倾注了大量心血,至今无所成绩,唯有读书爱好始终陪伴,每当我能够发表一些铅字,都得到了家人的鼓励,父母恩情无以回报。感谢很多朋友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感谢谢翠云老师、周明、胡涛、黄纯安、彭江辉、龚关、杨子超、龚海瀚、王云辉、钟昊熹、唐心怡、谢丽荣、徐晓东、何柯、李秀洁、刘璇等在不同阶段的帮助和鼓励,感谢百度百家、搜狐IT媒体平台、品途网、钛媒体等多个平台和在平台上认识的朋友……要感谢的人太多,在此不一一列出,唯有在纸上献上最真挚的祝福,同时不断地改善和提升自我,希望能够在未来有更好的作品。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曾经说:“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但愿前路漫长。第一章移动互联网是中国经济的重大机遇

2014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对于中国的经济形势而言,转型升级和增速放缓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当人们在逐渐适应经济增速从8%以上的高速率下降到7.5%,又下降到7%时,很多人不由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担忧。未来中国经济还能够支撑起大国崛起的重任吗?

中国经济需要寻找内生新动力!在国际需求受经济疲软影响放缓和靠投资促增长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的现实下,中国经济要继续发展,必须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空间。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中国经济升级版、一带一路经济带等新的规划。而移动互联网则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互联网起步相对于美国慢了5~10年,而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起步和美国基本上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

很多人可能还会对2014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带领七常委出现在中关村的场景历历在目。让人关注的是,小米这家成立仅仅3年的企业,也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关注,可见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型公司真正获得了更大的机会,得到了政府的更大支持。而在2014年8月的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更是喊出了全民创业的口号。移动互联网不断催生了一批新的经济巨头,并且在不断地催生一批新的创业企业。小米公司在成立3年后估值就达到了400亿美元;今日头条虽然引起大量的版权争议,但是估值就达到了5亿美元。移动互联网驱动的这轮创业风潮,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并且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股创业热潮已经不再是停留在中关村五道口的咖啡厅里,不只是出现在各大互联网公司和创业公司的加班工位上,而且引起了类似《新闻联播》这样的带有浓厚窗口特质的栏目的重要关注,积聚了各种社会阶层的关注。创造财富的梦想,年轻人渴望成就事业的雄心,风险投资的推波助澜,智能手机和4G网络都是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重要要素和催化剂。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基于PC的互联网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个是承载的网络不同,移动互联网依托于无线网络,将通信和互联网功能结合在了一起。二是承载的载体不同,移动互联网基于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多种终端,未来随着各种终端载体植入了信息芯片,移动互联网的载体种类远远超过传统的基于PC的互联网。三是参与主体不同,传统的基于PC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相对单一,主要是广告模式、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等。经过多年的耕耘大局已定,创业门槛变高。而移动互联网则掀起了创业大潮,各种各样的创业者都加入了创业者团队。

大批的传统行业从业者也必须要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挑战。移动互联网由于基于智能终端,和个人生活紧密相连,相对于PC互联网在消费时间和空间上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并且相对于中国相对薄弱的信用环境而言,移动互联网绑定于智能终端这个账号上,由于ID的相对唯一性使得商业价值加强。当然移动互联网对于个人隐私、网络监管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移动互联网由于屏幕小、导航功能缺乏、不能同时打开多个窗口等问题,也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现象,对于应用开发者的开发是一个挑战。因此,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一方面要期待应用内搜索等新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期待丰富多元的创业生态,避免信息寡头的出现。

移动互联网不但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无数人创业理想的试金石,同时也塑造了新的文化,对于组织和个人都形成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今年以来有关移动互联网对于组织的冲击的讨论,以及各种企业的新的尝试层出不穷。不管是海尔公司的自组织尝试,还是万科的合伙人机制创新,都反映出传统组织面对移动互联网冲击心中涌动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也许马克斯·韦伯的传统科层理论逐渐走向失灵,未来将会面临一种百花齐放的新的局面。

而谷歌和苹果的生态系统之争,都在逐渐完善软硬一体化的布局。不同的是,谷歌是从软件和搜索领域逐渐延伸至硬件领域,以安卓系统为核心,将自己的核心能力衍生到了汽车、手机、电视、智能家居等一切能够衍生到的地方。而苹果则是从已经在硬件上几乎做到极致的苹果手机向软件方面延伸,不断地优化iOS系统,同时收购了一批软件公司进行布局。而这种现象在国内也可以看到,尽管从互联网转向硬件不易,但是BAT三大公司都在前赴后继地推出硬件产品,试图不但占领移动互联网的软件入口,并且尝试通过硬件能够让硬件也成为入口,从而完善自己的产业生态圈,让自己的产品成为用户的移动互联生活一站式平台。因此,硬件也就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延伸。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随着中国迈向数字化新时代,预计2013—2025年,互联网将占到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中的0.3%~1.0%。这就意味着,在这十几年中,互联网将有可能在中国GDP增长总量中贡献7%~22%。

题为《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的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32亿,中国也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iGDP指标,虽然2010年,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只占GDP的3.3%,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但到了2013年,中国的iGDP指数已经升至4.4%,达到全球领先国家的水平,高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

不仅是中国互联网对中国GDP直接作出的贡献比例在提升,在对GDP影响最重的几个最重要的领域,如消费电子、汽车、化工、金融服务、房地产及医疗卫生,互联网的发展对其都在产生着史无前例的影响。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计,互联网能促进年GDP提高4万亿~14万亿元人民币(6400亿~2.26万亿美元)。2025年的年度GDP中近10万亿元人民币(1.6万亿美元)能否实现将取决于互联网应用的速度和深度。

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进一步渗透,可以预想在各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互联网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进一步影响。一方面是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效率低下的部分,从而使得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是移动互联网将释放中国经济的消费力量,从而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阿里巴巴双十一的成绩,就已经说明了互联网经济激发消费的巨大潜力,而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的O2O更是一个巨大的金矿。

面对未来的互联网趋势,中国的几大互联网巨头都将目光投向了O2O。面对O2O,几大巨头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腾讯有微信,阿里巴巴有支付宝,而百度则推出了直达号进行对抗。纯粹的面向线上的互联网项目已经不再引起风投的热情。所谓O2O即Online To Offline,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还有成交可以在线结算,很快达到规模。数据显示,美国线上消费只占8%,线下消费的比例依旧高达92%;而中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3%和97%。由于中国的服务业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未来这块市场的前景有望超过线上消费市场。2014年以来美团外卖和饿了吗的外卖大战打得如火如荼,可以看成是O2O大战正式进入白热化阶段的标志。第一节PC互联网拐点已到

仅有约20年历史的中国互联网,成就了一批批年轻创业者,是批量制造亿万富豪最快速的行业。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累计诞生67家互联网上市企业,市值规模超过2.4万亿元人民币,超过A股创业板379家公司1.7万亿元人民币的总市值。其中,有7家互联网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排名前30名,腾讯、百度、京东三家企业市值分别超过千亿元人民币。据统计,互联网企业在过去20年也经历了5波上市大浪潮:2000年前后的中华网、新浪、网易、搜狐;2005年前后的携程、空中网、盛大、腾讯、百度;2007年前后的阿里巴巴、巨人、完美世界;2010年前后的优酷、土豆、麦考林、当当网、奇虎360等;从2013年年底至今,去哪儿、58同城、汽车之家、新浪微博、聚美优品、京东商城等接连上市。而阿里巴巴在2014年的上市,被称为传统互联网上市浪潮的尾音。

从互联网发展历史轨迹看,从门户、搜索、游戏、娱乐、电商到社交网络,总体上是从解决信息需求到解决娱乐需求、商务需求的转变,成熟的巨头林立的PC互联网已经让人们的信息与娱乐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商务与社交需求正呈现爆发性增长。因此以信息、娱乐型为主的传统PC互联网虚拟经济,正遭遇以商务、应用为主的虚实结合的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种种迹象表明,PC互联网拐点已到,原有的市场早已成为3BAT几大互联网巨头的天下,留给新进创业公司的机会已经很少。因此近年来基本上有关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都是围绕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智能硬件等。过去创办一个网站就算是互联网创业的时代已经过去。

根据中国互连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3.4%,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在具体业务中,相比2013年年底,手机购物、手机团购和手机旅行预订网民规模增长率分别达到42.0%、25.5%、65.4%,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尤其是自4G发牌后,三大运营商都在大幅提升3G、4G网速,并且不断下调手机上网资费,千元4G智能机不断出现,这完善了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基础,并且使得客户链接移动互联网的成本更加低廉,有可能迎来移动端视频、音乐、游戏等一大批重流量应用业务的爆发式增长。

相比有着近20年发展历史的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从真正萌芽到今天的蓬勃发展状态也就短短5年左右,从商业模式上看整个行业还处在早期起步阶段,整个行业的盈利模式还在不断探索中。与早期PC互联网依靠广告盈利不同,移动互联网目前真正挖到第一桶金的是手游行业。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A股共有18家上市公司发起20次有关网游的并购,其中12次为手游收购,涉及并购金额188.39亿元人民币。而目前移动互联网第一波为数不多的上市企业基本上都是手游公司,比如掌趣科技、云游控股、IGG、博雅互动、乐逗游戏等。除了大获丰收的手游之外,移动互联网还赚得盆满钵满的则是应用分发渠道。百度以19亿美元重金收购91无线,也证明了流量渠道的价值。同时,豌豆荚也获得来自软银、DCM及创新工场的1.2亿美元最新融资。真正让人震惊的还是阿里巴巴以43亿美元全资收购移动端流量巨头UC(优视科技),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并购案。第二节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更加贴近生活场景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变,是由线上到线下的互联网、由软变硬的互联网、由虚拟走向现实的互联网,最终将是身边的互联网,回归本地生活服务。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1.85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7.8%,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然而,可以装到箱子里快递到用户手中的还仅仅限于实物商品,而占居民消费支出最大比例的绝大多数生活服务消费通常都只发生在个人生活、工作地域方圆五千米的范围内。因此,大众旅游、酒店预订、团购、优惠券、分类信息及商户点评等本地生活服务O2O互联网业务也在迅速崛起,从而缔造了一个万亿级的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因此BAT几大巨头都瞄准了这一市场,从社交、地图、支付等各个入口尝试进入O2O市场。而这其中伴随的是移动互联网对于服务业品质的提升效应,从而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效率。

正是借着移动互联网及O2O业务爆发式发展的东风,短短数年间,已经培养了一小批本地生活服务巨头,比如估值40亿美元的美团网、20亿美元的大众点评网、20亿美元的赶集网、16亿美元的高德地图,以及市值达80亿美元的携程网、37亿美元的58同城、34亿美元的去哪儿等一大批创业及上市公司。其中成立仅5年的美团网成为增长最快、估值最高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其移动端拥有9000万活跃移动用户,移动端年交易额将近300亿元,为美团网贡献大约70%的交易额。

相对于3C数码、服饰美妆、日用百货等易于标准化的商品,早已广为网购用户欢迎,还有一大批侧重本地消费体验的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如美食、房产、汽车、装修、婚嫁、母婴及旅游等业务还主要盘踞在线下市场,为一大批地方门户网站、地方报社及电视台等传统本地媒体贡献数千万元的年收入。

正是面对线下市场万亿级的本地生活服务蛋糕,传统PC互联网巨头并没有都选择自己组建团队。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瞬息即逝的商机,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更加重视投资并购的作用,聘请了专业的投资团队通过资本杠杆进行投资。比如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美团网及快的打车,重金收购高德地图;百度战略投资去哪儿及安居客,重金收购糯米网;腾讯战略投资大众点评网、嘀嘀打车及58同城,重金收购高鹏网。

互联网巨头一方面重视投资互联网公司完善产业生态,进行行业布局,另一方面还在积极地和传统行业巨头合作,完善O2O巨头。可以想象这种场景在几年前是绝不会发生的。大连万达的董事长王健林,在几年之前还不相信电子商务未来会颠覆实体巨头,并且在201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论坛上和马云打出了赌。现如今,大连万达开始积极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一方面万达电商大力招兵买马,试图将万达商场的会员纳入到万达的O2O生态中;另一方面积极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和腾讯、百度成立了腾百万公司。

为了抢占移动端线下市场,培养用户移动端消费及支付习惯,BAT巨头围绕线下业务展开了一系列竞争。相对于一、二线城市的打车大战、团购大战,京东、阿里、当当等电商巨头已经深入农村去刷墙,以及开展大篷车下乡,互联网巨头高高在上的姿态已发生微妙变化,纷纷干起线下的粗活、脏活。与此同时,广受互联网冲击的传统线下零售巨头也不甘示弱,苏宁云商、国美在线、万达电商、顺丰嘿客等则试图从线下反攻线上,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一场场从线上到线下,又围绕线下到线上的O2O大战此起彼伏。第三节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软硬结合成为大未来

移动互联网一方面使得移动互联网公司都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凡是有比较好想象空间的创业公司都受到了风投的热烈冲突,以至于有人认为当下是创业的最好时代;另一方面使得传统的互联网公司都希望能够向硬件方向延伸,而传统的硬件公司也希望能够吸收互联网企业的优点,从而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传统的产业链和生产方式。

在向港交所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11天后,科通芯城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从成立到上市,科通芯城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此次科通芯城IPO引入了三位基石投资者,总计认购5000万美元(约合3.88亿港元),分别为Unique Golden Limited、慧聪国际、Blueberry Capital Limited。其中,Unique Golden Limited为港股神州数码全资子公司,认购2000万美元;慧聪国际为港股慧聪网子公司,认购2000万美元,都是响当当的大牌企业。C元器件B2B电商科通芯城并不是业内名声响亮的公司,但是在最近一年的智能硬件热潮中开始被关注,现在科通芯城不只是电商,还在向硬件开发者平台延伸。为什么这么一家并没有很大名气的公司会成长这么快呢?因为科通芯城是智能硬件风口上第一个飞起来的。而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将智能硬件看成了下一个风投,2014年以来发布了多种智能硬件产品。比如腾讯公司在大会上发布了首款车联网硬件产品“路宝盒子”,并将其视为可穿戴设备;百度近期也发布“百度影棒”。2013年以来,百度开始在硬件产品市场推进,发布的产品包括小度WiFi、小度路由和运动手环等。百度还推出了百度硬件平台,通过开放的心态促进产业发展。

随着PC互联网大潮催生了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了中国经济一批引人瞩目的力量。而中国经济传统的力量和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兴力量博弈也越来越激烈。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相互融合的趋势越发明显。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逐渐成熟,未来硬件的数字化越发明显,一切硬件都可以数据化。由于云端的逐渐成熟,数据通道也会随着4G、5G的发展而变得更快,一切移动端的硬件都可以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终端。车联网、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都可以理解为移动互联网的延伸,而它们的发展都取决于传统行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博弈。如果传统行业本身的市场分散度比较高或者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开拓出的新市场和新需求,发展就会相对较快;而一些行业集中度高或者行业存在话语权较高的领导者的市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设备发展就会相对缓慢。从筷搜看移动互联网发展

如果还没忘记,2014年4月1日网上曾疯传一段百度“筷搜”的视频,两个白人工程师煞有介事地描述了一个亦幻亦真的能辨别食物的筷子,只要接触食材,什么营养成分、是否地沟油、含多少盐分,都能一一展示。这个看起来像科幻小说的事物并不是想象,百度筷搜确实是一个真实的产品。和视频展现的那样,百度筷搜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传感器的一个测量器,它的形式是筷子,主要用来测食物的形式,比如油的质量、温度、pH值、盐度;第二部分是基于红外光谱的一个分析器,它在百度筷搜1.0版本中形式是筷托,可以测量水的酸碱度、油的质量、水果甜度和产地等。筷搜以无线的方式和手机相连,在简单接触食材之后,就可以通过手机APP看到包括营养成分、保质期、搭配禁忌、卡路里等在内的食品的一系列信息。比如可以测量水果是什么种类、甜度多少、卡路里多少、产地在哪儿,也可以测量油品是地沟油还是调和油。

筷搜的大致原理大概有两个层面:硬件层面主要是一套精密的传感器,包括温感、pH、电极探头、GDSU红外光谱仪等;云端层面则具备庞大的数据库,包括各类食材的特征数据,这些数据在云端进行匹配后提供分析结果。云端的大数据是可以不断更新和学习的,也就是说,一些新的品种和品牌可以被识别,而同时,作为使用者,也在不断地上传物理世界的各种特征信息,这些特征信息不断积累又会带来新的价值。

从筷搜这个产品可以看出,未来的智能硬件具有几个特征。一是都是基于大数据库,而目前中国几大互联网公司都有自己的大数据系统,比如腾讯具有基于社交的大数据、阿里巴巴具有基于电子商务的大数据、百度具有基于搜索的大数据。二是软硬结合,智能硬件都离不开互联网公司的支持。所谓智能都需要将过去传统的产品生产流程和使用流程颠覆。正是由于这是一种新的生产和使用方式,因此具有一定的难度。三是在产品推广上具有鲜明的互联网特征,比如很多产品都是采用众筹方式来融资的,在营销上很多主要在网络上销售,通过口碑进行营销。搜索进化让智能硬件无界

智能硬件前一波的热潮在于自我量化,各种手环、健康秤、血压计等设备层出不穷,但是自我量化目前面临一个瓶颈,那就是如何找到持续地激励人们使用的理由。在笔者参加的百度百家BigTalk上,全球可穿戴设备先驱阿莱克斯·彭特兰教授指出,可穿戴智能硬件不只是手表和手环,不一定是穿戴在人体上,还有更多的形态和功能。筷搜最酷炫的地方不在于量化,而在于量化数据的应用。以往的量化难以打动人,是因为它只是数据的罗列,你走了多长的路,体征如何,这些东西无须智能硬件,我们自身也能感受到。但筷搜带来的是寻求结果,这其实是搜索的进化。

在最早的搜索时代,我们对食品安全或者健康有疑问的时候,是通过关键字去搜索,根据描述来获得答案,这时候是通过人的抽象文字来建立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连接;再后来,有了图片搜索能力,可以拍一张照去搜索,比如Google眼镜、百度识图等,这时已经通过图像建立了两个世界的连接,但是图像的量化数据还不够精确和深入;而未来的智能硬件能够更加深入地量化物理世界的智能硬件设备,用现实数据来搜索虚拟世界,这是一个全新的智能硬件模式。

可以预见,通过对物理世界的量化通过大数据方式匹配人的需求,这样的范式将改变世界。未来的智能设备需要能够更好地整合大数据资源,通过和互联网公司的合作让设备能够更好地建立起人际的互动。第四节移动互联网在对各个行业进行改造

移动互联网的魅力在于对传统行业的改造能力。未来的企业都需要通过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才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如果说过去的企业都能够通过传统的商业模式实现按部就班的发展,而未来的企业都必须能够适应移动互联网的节奏,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更加个性化、更加具有连接性的发展。

因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具有了移动互联网的元素。比如去商场购物,看见越来越多的地方可以通过微信完成购物或者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比如说去银行办业务,看到取款机上也开通了微信二维码。目前很多企业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而中国服务行业的不够成熟和信息化程度低使得移动互联网的行业方案具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而几大互联网企业都在争夺这一市场空间,传统企业也在努力争夺主动权。

目前已经发展三年多的微信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连接人与人沟通的“人联网”阶段,这也是商业化的基础;当第一阶段实现之后,微信开始做一些连接线下商户的产品和基础功能;而现在的微信商业化已经“进化”到,通过“连接一切”的能力,正在形成一个全新的“智慧型”生活方式,即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帮助传统行业将原有商业模式“移植”到微信平台,通过移动电商入口、用户识别、数据分析、支付结算、客户关系维护、售后服务和维权、社交推广等能力形成整套的闭环式移动互联网商业解决方案。

事实上,微信以前就在做开放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微信开放平台、公众号和支付等功能,而微信“智慧生活”是开放体系中一个更加具体和升级的版本。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已经直接把医院开在微信上。用户在广东省妇幼的微信公众号上绑定个人医保卡后,需缴纳金额将自动划分为医保记账和自费金额,用户直接通过微信支付缴纳自费部分即可,医保记账部分则由系统自动扣除,医保缴纳部分明细也将第一时间推送给用户。

由于全流程微信支付,减少了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此外微信还打通了查询排队序号、到号微信提醒及药单、检查单电子化等功能。从2014年6月至今,广东省妇幼的微信公众号已有12000多位用户通过微信支付结算了6000多笔订单,交易总额超过21万元。

据了解,全国已有近40家医院在推进微信全流程体验。

而街町酒店的“改造”更彻底。目前街町酒店杭州所有门店,你可以通过微信自助选房,到酒店后绕过前台直接通过微信二维码开门,同时接入微信客服和微信支付,实现“互联网化”的转身。

2014年9月,在占据天津商业60%比例的和平区,国内首个“微城市”示范区落地。基于微信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居民可以在一体化的微城市平台上,便捷地获取民生服务、政务公开、衣食住行、商业消费等各项服务,当地企业也将通过此契机向移动互联网转型。

这些案例的背后,微信O2O的逻辑在于,从小额、高频次的行业入手,借助微信二维码扫描、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支付等手段,构筑企业和用户沟通双向通道,把用户背后的社交关系链沉淀到企业CRM系统,实现裂变式传播,从而挖掘新用户、留住老用户。

在微信成功接入医疗、酒店、零售、百货、餐饮、票务、快递、高校、电商、民生等数十个行业,打造了一批标杆案例并复制到所属行业之后,微信下一步的野心还在于打通各个行业。

2014年8月28日,微信支付正式公布“微信智慧生活”全行业解决方案,即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帮助传统行业将原有商业模式“移植”到微信平台,通过移动电商入口、用户识别、数据分析、支付结算、客户关系维护、售后服务和维权、社交推广等能力形成整套的闭环式移动互联网商业解决方案。这也预示着微信再次加大商业化开放步伐,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加强大的连接能力,助推企业用户商业模式的移动互联网化转型。

通过“连接一切”的能力,微信正在形成一个全新的“智慧型”生活方式。据了解,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能力的不断升级,尤其是在微信支付推动下实现商业化闭环之后,微信已经快速渗透进入各传统行业,微信打车、微信交电费、微信购物、微信医疗、微信酒店等不断应运而生,“微信智慧生活”已形成医疗、酒店、零售、百货、餐饮、票务、快递、高校、电商、民生等数十个行业的标准解决方案。三大智慧能力,助推行业升级

面临人力成本升高、利润率走低、商业模式滞后等困境,传统行业都希望通过移动互联网寻找“微利时代”的破局方案。“微信智慧生活”解决方案的连接能力整合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智慧能力一:移动互联网化。以公众账号为入口,通过丰富多样的开放接口功能及微信支付,实现商户原有商业模式信息化。在线下行业中,通过微信支付撬动商业闭环中的关键节点,帮助商户沉淀可持续维护的客户资源,实现离店触达。

智慧能力二:数据化。大数据时代,数据为王。用户订单、产品销售量、备货库存量、供货补货、物流配送、会员信息、账户资金、付款金额等数据帮助商户减少人力投入,系统化的数据收集实现更有效的运行,而用户消费习惯和偏好、客户满意度等数据的收集能生成宝贵的商业动态趋势,帮助商户找到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

智慧能力三:社交化。在移动信息化的今天,用户更需要基于真实社交关系、即时性、点到点的“精准”分享。通过微信支付全行业智慧解决方案、公众号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梳理,为特定的用户群推送其需要的商品信息、服务内容、信息反馈,实现精准营销,优化客户服务。而用户在朋友圈上对于商品或服务的分享,直接形成“口碑营销”模式,带来新的客户增长点,提升客户忠诚度。

综上所述,微信支付“智慧解决方案”的三大法宝将帮助企业商户沉淀更广泛的客户资源,更有效地控制运行成本,更精准地进行市场营销,提供更优质的客户服务体验,从而推动传统行业商业模式的升级换代。目前,微信已经公布了智慧生活方案,形成了一系列的细分行业改造方案。

智慧酒店:随着街町酒店杭州所有门店全自助流程上线,自助选房、微信开门、微信客服和微信支付,传统酒店实现华丽转身。

智慧餐厅:自助点餐、微信呼叫服务和自助结账,餐厅服务员少了,服务却更到位了,辛香汇、外婆家等广受欢迎的餐饮连锁已为吃货们带来了这样的服务。

智慧百货:随时随地品牌专柜收银,不再有收银台和排队等候;虚拟货架+虚拟会员卡,线上线下不再是界限,商店24小时不打烊,实现客户体系智能化管理,上品折扣、王府井已率先实践。

智慧医院:全流程微信支付,减少排队等候;查询排队序号,到号微信提醒;药单、检查单电子化,随时查看。在广东省妇幼、粤北医院等微信智慧医院已经和马拉松式的就医说拜拜。

智慧快递:通过微信公众号迅速下单预约上门取件,线下微信快捷支付,实现客户的电子化、自助化、无纸化、免找零等全流程服务体验。顺丰通过智慧快递方案的落地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全部打通,客户只要通过一个点就能完成所有流程。

智慧票务:微信支付购票、微信选座、无纸化门票,甚至微信演出互动,这是比极客还酷,还是比文艺更范儿呢?现在通过聚橙网、艾迪网购买演出门票,亲临首批智慧剧院广州友谊剧院、深圳华夏艺术中心观演都能感受这样酷炫的体验。

智慧校园:以校园卡为切入点,只要通过公众平台就能实现学籍管理、生活消费、身份认证、网上缴费等多种功能,大大提升了校园信息化管理水平,中山大学的同学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就能率先体验。

智慧景点:随时随地手机订票、WiFi覆盖、信息实时发布、订制化客服,随着华侨城集团系列乐园的智慧方案落地,将给客户带来更加畅爽的旅程感受。

百度和阿里巴巴当然不会让腾讯顺利地实现这个目标。目前百度已经通过直达号尝试让传统行业能够实现在移动互联网上转型,而阿里巴巴则通过支付宝作为急先锋来整合传统行业,目前已经在多个地方实现了使用。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国家要制定“互联网+”战略。“互联网+”成为中国的最新国策

2015年3月5日上午,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至此,这个最早由易观国际提出,并由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发扬光大的词汇正式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意志。

总理的工作报告对“互联网+”战略描述得相对简单:国家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坦承,目前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为此,政府开出了很多药方,其中的重要手段就是鼓励大众创业。从数据来看,过去一年虽然经济增长放缓,但就业增长迅猛,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互联网对此功不可没,这是互联网行业能纳入国家经济顶层设计的最大资本。

教育部主管的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发布的《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显示,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微信带动直接就业人数192万,间接就业人数815万,共计1007万人。2015年的主要经济预期目标压力更大: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仅仅小小的一个微信,就能够释放这么大的能量!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GDP的总量超过60万亿元。而阿里巴巴集团2014年全年平台上的交易额是2.3万亿元,与福建、上海、北京和安徽2014年的GDP总量差不多,是山西这一数据的两倍。

如此看来,“互联网+”战略可以理解为:第一,政府看到了大数据等几个互联网行业最热领域的重要性,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第二,政府希望互联网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成为提升实体经济生产力的重要工具;第三,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希望互联网将来能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服务。

经历了20年的沉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优劣势已十分明显。腾讯的一个数据显示,2015年1月,全球接入互联网的移动设备超过70亿台。我国互联网用户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渗透率达到85.8%,高于全球58%的水平。虽然发展迅猛,但中国互联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盘子里占额还很小。中国互连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一个数据是,目前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只有7%。不过,中国互联网行业是中国为数不多能跟国外同行一拼高下的领域。比如社交软件,目前全球四大社交产品,中国占有一席之地:微信、日本的Line、韩国的KakaoTalk和美国的WhatsApp。

但“互联网+”更多地集中在战略层面,其落地实践仍离不开“O2O+”。“互联网+”,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创新融合,具体指的是互联网借助于其信息透明化、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分工深化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等功能特点,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在实践层面,“互联网+”具体通过何种模式落地生根?答案就是盛行于创业者群体中的“O2O+”。

一方面,“互联网+”强调把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衔接起来,通过互联网强大的组织效率与创新能力改造传统行业,尤其是制造业,将互联网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全面融合,实现创新驱动。

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在面临“互联网+”大潮时,普遍面临着把硬件变成服务、把功能变成体验、把用户变成粉丝的艰难转型。“O2O+”则为“互联网+”有效落地提供了一种思路:通过强调用户至上、线下体验和在线支付,O2O成功地把客户变为用户,进而变为粉丝,同时借助于粉丝经济和在线支付,通过软硬结合和追求极致体验,又为硬件服务化提供了可能性,如小米手机则是典型案例。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倒逼机制,通过现实的压力促使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由于当前的经济改革面临的压力巨大,而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可以打破传统的利益集团阻挠和传统行业的惯性,从而促使经济发展。当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已经在大局改造的同时,举棋不定的企业必定会落在潮流的后面。第二章从移动互联网到智能硬件第一节谷歌的智能硬件尝试

从国内智能硬件市场来看,目前依然是一种“现象级”的风靡,然而已经撬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智能硬件市场的崛起必然是得益于这种协同效应。从芯片解决方案的革命、智能产品设计、交互设计再到硬件制造、销售、用户体验,各个行业的从业者都在前所未有地投身于一个看起来崭新、市场前景可被估量的事业。那么,互联网巨头在进入平台期之后,如何依靠智能硬件获取下一个竞争力?

谷歌无疑是智能硬件领域的先行者,从1998年成立至今,Google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CEO拉里·佩奇在年度公开信上直言,信息是谷歌的核心;但同时他也看到,人们生活在多屏幕世界中,任何的改变通常都是革命性的,因此,谷歌仍在为长期发展、为下一代重要产品进行投资。谷歌力推Android生态,充分显示了其在智能化浪潮领域的先见。时间回到2005年,当安迪·鲁宾带着他的Android团队向三星寻求合作的时候,他不但遭到了拒绝,同时还伴随着冷嘲和热讽;而两周后,谷歌收购了这个项目,正是这笔收购让谷歌从全球搜索引擎的老大成功转型为智能手机市场的带头大哥。

作为巨头,必须在每一个领域和每一次浪潮来临前保持战战兢兢。之所以战战兢兢,是因为对未来的无知,是进入一个未知领域应有的反应。即便现在,也没有人敢说手机就代表着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假使载体发生变化,那一切就得推倒重来。自从谷歌发布智能眼镜以来,智能穿戴设备开始引爆市场,似乎给未来有了更多可想象的空间。正如谷歌CEO拉里·佩奇所说的,谷歌仍在为长期发展、为下一代重要产品进行投资。美国往往是新产品和新浪潮的发源地,而根据周鸿祎的说法,互联网的下一波浪潮就是IOT,谷歌的很多做法都会在中国形成复制,就让我们看看谷歌到底对未来做了哪些布局和赌注?1.智能眼镜

自从谷歌联合创始人塞尔吉·布林于谷歌I/O大会上以4000英尺高空跳伞视频直播的方式正式发布Google Glass后,Google Glass似乎已成为穿戴式设备的代名词。这款眼镜集智能手机、GPS、相机于一身,用户无须动手便可上网冲浪或者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同时,戴上这款“拓展现实”眼镜,用户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Google Glass的出现,让许多人认为手机终将会被替代,未来的手机呈现形式应该是融入身体的一部分,像穿衣服一样,让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彻底解放你的双手。

Google Glass的操作大部分是要通过语音来控制,2013年谷歌已经相继买入多个语音识别相关专利,在语音搜索引擎开发方面进一步发力,引入相对成熟的语音技术,以此助力谷歌眼镜开发。

由于Google Glass应用缺乏和价格偏昂贵等因素,Google Glass的发展有些后继乏力,但是这款产品的未来仍然不能忽视。2.智能手表

基于Android的可穿戴设备,在谷歌2014的I/O大会上亮相。2013年堪称穿戴式设备的起步元年,其中智能手表被炒得最火。

早在2012年,Pebble智能手表通过众筹网站Kickstarter起家,其当初的筹款目标仅为10万美元,但是最终却获得高达1000万美元的资金。自从Pebble智能手表在2013年早些时候问世以来,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数款类似的产品,三星也在去年推出Galaxy Gear,但整体用户反馈并不高。如今,苹果公司的iWatch智能手表还未推出,就有投资公司认为iWatch智能手表将大卖,到2015年年底,iWatch将为苹果贡献65亿美元的收入。

而在智能手表领域一直默不作声的谷歌,2014年3月份突然宣布,为智能手表打造全新智能平台Android Wear,可见谷歌的野心不仅仅是做硬件那么简单,它想把智能手机的成功模式复制到智能手表这一领域。

和Android一样,新Android Wear是一个开放平台,它允许第三方厂商加入进来生产各式各样的Android Wear兼容设备,其中主要就是各种智能手表。目前拥有LG G Watch、Moto 360两款产品。

谷歌自身的智能手表也是传闻已久,一直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不见庐山真面目,只能从美国专利商标局窥见一斑。根据媒体的报道来看,谷歌智能手表可能将支持Google Now的提醒功能,包括像天气、交通、活动、会议提醒、餐饮预订、赛事得分、股票最新消息、提醒人等更多的提醒功能。

而苹果公司也在2014年9月推出了Apple Watch。但无论从哪方面看,现在的智能手表更多的是智能手机的附属品,它承载的更多的是手机上固有的功能,这大大限制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智能手表只有发展成为独立产品,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定位,才能在可穿戴设备中占得一席之地,甚至像投行预测的那样,未来取代iPhone和其他智能手机,成为移动端的新宠儿。3.智能家居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发布了智能家居管理应用HomeKit。这是继谷歌之后,又一巨头进入智能家居领域。早在2014年年初,谷歌斥资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 Labs,向智能家居市场迈出了一大步。这笔收购是谷歌史上规模第二大的一笔收购,足见其对智能家居发展前景的重视。而现在谷歌又向视频监控企业Dropcam抛去了橄榄枝,虽然收购情况暂时不得而知,但从中可以看出,谷歌在向智能家居市场稳步前行。

Nest专注于恒温控制器和烟雾检测器,智能恒温器更是其拳头产品。这款产品能够整合美国家庭常用的空调、电暖气片等气温和湿度调节设备,使室温保持恒定;同时,它能够不断“学习”用户习惯,并作出反馈。与国内企业相继推出智能路由器、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功能终端相比,谷歌更愿意通过Nest Labs的特殊用途,来搜集用户家庭数据;同时,通过谷歌的技术团队打造,成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一个主控中心和连接点,从而引导用户真正进入智能家居的时代。而家庭视频监控系统,将让谷歌进一步扮演“智能家居神经中枢”的角色。4.智能汽车

在2014年的CES展会上,谷歌联合通用汽车、奥迪、本田、现代和Nvidia等厂商宣布,将共同成立“开放汽车联盟”,旨在向汽车领域推广谷歌Android开源系统应用,计划将Android打造成通用汽车操作系统。同时,奔驰宣布旗下多款车型将支持Nest智能恒温器,Nest Labs的数据搜集技术,将为车载版Android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并充当车联网的基石。

有国际汽车市场调研公司预计,2020年全球市场上连接到Internet的汽车数量将从现在的2300万辆,增长6倍以上,达到1.52亿辆。而到2015年,全球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

对消费者而言,也许会有这样的感受:汽车目前在机械技术方面提升的空间已经不大,而打车软件、车内影音系统等逐渐改变汽车的使用体验,互联网也正在改变汽车。未来的汽车,可以看成是一个安装了操作系统的大型移动终端,自然也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一个终端载体。会有更多的社交基因和娱乐基因植入汽车内,因此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引领汽车未来发展的,可能是围绕汽车这个载体形成的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系统。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也在积极行动,国内的腾讯和百度推出了路宝盒子和CarNet两款车联网产品。套用目前流行的互联网思维,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对于汽车的影响可以分为车内和车外两个方面。从车外的角度来看,随着高能耗和拥堵成为城市发展的痼疾,消费者要获得更好的用车体验,就需要通过汽车外的智能感应器和汽车的数据交互实现整个城市系统的交通流量优化。

对于汽车本身而言,未来汽车的发展应该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就像智能手机通过触控技术解放了人的双手一样,未来的智能汽车将通过触控技术将显示屏内置于显示板中。利用互联网基因将社交、娱乐等功能整合到系统平台上,使得汽车间的数据共享方便驾驶者使用。

鉴于互联网公司擅长打造平台的特点,未来的智能操作系统也会形成一些由互联网公司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在汽车上整合开发者提供的各种增值服务。同时各家互联网公司在开发智能汽车系统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特色。

腾讯公司推出的路宝盒子就是一款带着极深腾讯印记的产品。这款产品除了导航电子眼提醒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驾驶打分的PK功能,通过游戏竞技的方式加强用户间的交互性,提升用户驾驶技巧。

据了解,路宝APP中的驾驶得分是根据驾车者的行驶里程、轨迹、超速、刹车频率、转弯、油耗等系数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的评分。新版路宝APP对用户驾驶得分列表进行了重构,以周为单位,展现车主本周最高得分。当车主获得本周最高分记录时,会有最高分荣誉标签,并有车手星级评定。这时,用户可以将分数分享至QQ、微信朋友圈、微博上炫耀一把,并可以在本周“最新排行”中查看自己的得分在好友、附近的人中的排名,从而了解自己的车技水平。

而百度的CarNet则延续了百度的Baidu Inside概念。百度自己提供软件功能,由合作公司来开发硬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挥百度的数据优势。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情况来看,CarNet有三个优势:一是多平台化,CarNet将通过APP方式支持Android、iOS等多种移动设备;二是方便安装,可新车预装,也可现车升级;三是整合本土优秀应用,比如百度导航、豆瓣FM、凤凰FM等应用。

从实际使用体验来看,百度主要还是希望借助手机作为一个操作中介来控制车载屏幕,离真正的车联网还有一定距离。

而在美国的智能汽车系统先驱中,特斯拉和苹果又走着不同的路径。

特斯拉一直在努力打造自有生态,特斯拉的中控是17寸平板,内置的Linux系统由前苹果工程师牵头设计。类似于智能手机的交互理念,几乎没有任何烦琐的实体按键,仅靠触摸就能实现汽车的控制,大大降低了汽车中人机交互的难度。同时汽车中控施行软硬件分离的策略,完善汽车功能的系统升级可以通过汽车内置的3G模块实现,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的扩展性。

不过无论在软件领域还是硬件领域,特斯拉都是初来乍到,虽然汽车产品已经投入使用,交互上也值得称道,但不足之处尚有很多:生态比不了传统操作系统,汽车制造更是不能与传统汽车厂商同日而语。特斯拉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但就现在来讲,其已然成为最接近未来的汽车公司。

而苹果推出的CarPlay,用户可以在汽车上使用更加直观的方式来拨打电话、操作导航、听音乐和访问信息(类似短信等)。除了触控操作,CarPlay还将允许Siri全盘控制用户汽车仪表盘屏幕,让用户使用Siri语音来完成上述提到的常见操作。

也就是说,表面上驾驶员在操控CarPlay,实质上还是在操控iPhone。CarPlay本质上是构筑在iPhone之上的界面层,提供专为汽车内置触摸显示屏而设计的用户界面。这样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就无须拿起iPhone在小屏幕上操作,只需在汽车内置的触摸显示屏上动动手指或动动嘴就可以了。

当然,驾驶员需要事先将iPhone放入预制的连接器中。这也符合苹果的控制完整产品体验的想法,毕竟苹果无法控制汽车本身的用户体验。所以苹果决定改变思路,不再追求完整的车载操作系统,集中精力进行iPhone的汽车用户界面的研发。这样就不再需要汽车厂商的研发合作,苹果将完全控制用户的使用体验。

智能汽车到底该怎么走?汽车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是最主要的主导力量。

以往的车载系统停留在简单的用户反馈上,仅作为汽车的一个功能存在:我们需要人领路,于是有了车载GPS导航;我们需要娱乐,于是有了车载娱乐系统。

但这些被分割开的功能导向无法代表未来。

对功能进行有机组合,提升交互性,这一点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而在这个整合过程中,互联网公司对于数据的掌握和对开放平台的掌握是重要的力量。但是鉴于汽车对于安全性的重大需求,互联网公司在开发智能汽车系统进行升级时将会慎之又慎。

同时,未来包括谷歌在内的一部分高科技企业正着手计算机仿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