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的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15:32:27

点击下载

作者:闵龄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道中的道

道中的道试读:

前 言

作为万物之灵,人生活在大地上,仰望天空观节令,必然需要掌握生存、发展之道。庄子说:“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

万物由道而生,由道而存,那么万物之理必由道,由此可见合道则生,合道则成。所谓合道,即合乎道,合于道,就是合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合理、合法。合理、合法则万物因之而和谐,有和谐则生灭有常。

道是一个形而上的实体,孕育和推动宇宙万物。它无形、无象、无声,恍兮惚兮,若有若无,超越时空而又确实存在。道是无限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它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如此当安时处顺,逍遥自得。

人生即是道场,每个人都希望做自己的主人,顺其自然地活着,学会把道的智慧用在自己的为人处世上。因为道本身就是无穷的,包含着一切智慧。以道来处世,应对各种形形色色的人,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轻松和愉快。所以,运用道的道理,便会使人气大升,让你在职场、商场以及交际中大放异彩。

心中有“道”,所以气度非凡,凭借强大的正能量震慑场面、影响他人,左右事态的发展。无论与人相处,带领队伍,还是说话办事,从道家思想中修习“道法自然”“不争”“无为”等智慧,都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期,获得非凡的成功。

本书不仅指出了道的修习要领,更是将道的智慧与之结合,并采用生动的事例和典故来详细地做出说明、给出指示,让你在修炼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道的智慧融会贯通,给你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本书通透解读道家的生存智慧,明辨万物变化的玄妙之机,提出人处世的进退方略,实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其中每一个故事都将给予你一个感悟,在不断感悟中,也许你内心的能量会不断增大,你的家庭和事业也会有新的突破。每一次领悟,每一次提升,都会让你在人生之路上看到不同的风景。从现实起步,从小处着手,在点滴中改变自己,你会发现人生可以更自在,幸福其实就在身边。 第一章道者诗性生存,回归本真才是快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生活本应该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赚钱之外,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追求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一家团圆的天伦之乐、体育运动、音乐、读书等。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忘了这些美好的事物,一味地将自己投入工作之中,从而错过了人生中很多迷人的风景。

现代社会,很多人迷失了真正的自我,找不到真正的幸福。很多人加班加点地工作,可是回家后不仅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反而经常吵架。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呢?勤奋工作是应该的,但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生活快乐了,人生才会和谐、幸福。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先于天地产生之前就存在了。它寂寥无声,广阔无形,独立存在而永恒不变。它循环往复运行,从不停止。它是天地产生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为“道”,勉强称它为“大”。广大无边则周行不息,周行不息则辽远无穷,辽远无穷则往往复复返回初始。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老子意在告诉我们,人的生活习惯必须合道,符合自然规律。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白天睡大觉,晚上怎么也不睡;上班的时候不努力工作,下班了却拼命加班。也有一些人,为了眼前的幸福,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为代价,经常熬夜,没日没夜地干活。事实上,这么做,只能把自己推向痛苦和烦恼之中。

美国哲学家亨利・梭罗说:“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有理由享受生活的乐趣。”何必把自己投入到无止境的工作之中,投入到永不满足的欲望之中呢?静下心,抛开世俗的喧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让自己回归到本我之中,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只顾自己的一己私利,多考虑考虑别人,家人也好,朋友也好,自己也好。总之,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就算你把自己累垮了,也没有人会同情的。

有一对夫妇,每天都在为工作和生活忙碌,他们似乎没有了快乐,没有了幸福,也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只知道眼前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努力工作,赚取更多的钱,换得更好的物质生活。

就这样,在熬过一个漫长并寒冷的冬季后,他们实在忍受不了眼前的生活了,他们无法承受如此疲惫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因为妻子似乎已经得了狂躁症,而丈夫也处于一个很不稳定的状态。

一个周末,天气晴朗,他们决定抛开一切烦恼,忘掉一切不愉快,把工作放在一边,远离办公室,开着车去郊外兜兜风,散散心,驱除内心的抑郁。

他们准备在一块草地上午餐。妻子说:“记得我们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没有房,没有车,但是每天下完班你就会准时回家,给我做上一顿美味的晚餐,我们租的房子虽然小,但是我觉得特别幸福。每天晚上,我们吃完饭,你都会牵着我的手去外面散步,回来以后,我听音乐,你看书,我觉得特别幸福。”

妻子顿了顿,继续说:“可是现在,你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虽然我们有了车,有了自己的房子,但是你每天要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我回来早了你也不在,我只能在外面随便吃一点,然后也继续工作,挣点钱改善生活,等到你快回家的时候我再回家。我觉得自己一点幸福的感觉都没有了,虽然房子很大,但是我的心是空荡荡的,疲惫不堪。”

丈夫看了看妻子,点了点头,在妻子的额头上亲了一下,对妻子的话表示理解。于是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通过分析,他们发现,他们现在的生活之所以如此麻木、如此疲惫,都是因为超负荷的工作导致的。他们发现他们的物质条件虽然好了,可是他们的爱好,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幸福生活却没有了,他们俩成了不停地工作的机器。

于是,丈夫提议,准备为自己减速,减少工作强度,每天准时回家,不再过分地追求物质生活,多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

他们这样约定,也这样做了。不久之后,他们竟然发现自己快乐了不少,幸福了不少,他们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每天他们都按时回家,周末就一起出游,但他们的工作却一点没有落下,两个人在事业上反而有了新的提高。

这对夫妇要是没有认识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重要性,并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那么可能他们就不会找到幸福惬意的感觉,在工作上也不会有新的提高。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幸福的感觉和金钱并不是成正比的关系,更多的时候,他们来自我们内心的一种满足,一种适可而止的状态。

老子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意思就是圣人会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行为。懂得适可而止,懂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道理。

有个成语叫作“揠苗助长”,其实也是告诫人们做事不可强为,要适度。现在很多人所处的状态其实就是在“揠苗”,殊不知,这样的结果终将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或许现在体现不出来,但是等到以后,等到我们老了,可能就会吃到苦果。

无休止地加班、熬夜,高强度地工作,或许年轻的我们能够经得起,但是时间长了,必将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想要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是没有错的,但是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

老子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在老子看来,想有为的必将失败,想占有的必将失去。就是说,有些事我们不能强求,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那么我们就不要心急。如果以牺牲将来的利益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幸福,那么必然是不可取的。正如有些家长教育孩子,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孩童,便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结果天才没有培养成,却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我们都要讲适度原则。过犹不及,凡事做得不失分寸,恰到好处,那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应如此,工作的时候切勿急功近利,在我们不断追求物质条件改善的基础上,也要多让自己的内心获得平静和安逸,多给自己一份安心和快乐、幸福和知足。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仅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也是一种心灵的状态,生活中做到了,那么就能收获幸福的生活,美满的家庭;心灵上做到了,那么就能让心得到解放,让心获得自由。认识自我,适时做擅长的事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或许,你没有别人那么英俊潇洒,但你身体强壮;或许你不会琴棋书画,但你思维敏捷;或许你没有聪慧的才智,但你为人诚实,拥有别人没有的美德……上帝在造人的时候,从来不会亏待任何人,只是看你有没有发掘并利用自己优点的能力。

庄子说:“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意思是说,所谓的至理正道,就是各得其所。所以,在一起的不算是并生,旁出枝生的不算是多余;长的并非多余,短的并非不足。鸭子的腿虽短,但长了就一定会有麻烦;鹤的腿虽长,截去一段也同样会很痛苦。事物原本的长是不可以随意截短的,事物原本的短也是不可以随意续长的,这样各种事物也就没有必要有忧患了。

庄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优点对人的发展是起帮助和推动作用的,缺点则起到一种阻碍作用。所以,优点越多的人,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缺点越多的人,成功的几率就越小。不过,有优点不是成功的必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运用和发挥;有缺陷也不是失败的必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避开和改善。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要我们看清楚自己,适时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但西施的出身并不怎么样,只是一个乡间女子。后来因为越王勾践在与吴国的战争中失败,在选拔美女敬献给吴王夫差的时候才发现了她,西施的美貌也因此被大家所熟知。

西施虽然长得很美,但身体一直不好,胸口经常会疼痛,所以她经常会用手捧住自己的心口,她的眉头也会因为不舒服而稍稍皱起。西施是大美女,这一动作并没有让她变丑,反而让她看起来更加美丽了。

西施有一个邻居东施,长得本来就不怎么样,但是因为勤劳所以大家也挺喜欢她的。可是,她每天看着大家对西施的那种眼神,就觉得嫉妒,心里想,凭什么西施那么受欢迎,我却不能够呢?于是她想了很多办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像西施那样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成为所有男人眼中的女神,可是,却一直没有成功。

无奈之下,她开始观察起西施的平时生活,看她是如何迷惑大家的。她经常在门口等着,西施每次出门回来她都仔细观察一番,不久之后,终于被她发现了奥秘:她发现西施每次回来的时候,眉头总是皱着,而且用手捂着胸口。她开心得不得了,心想,这也太简单了,原来她就是靠这个来迷惑大家的。于是,她就开始学起西施捂心,脸上也换上愁眉苦脸的样子。

之后,她就开始学着如此走路了。大家看到以后,心里都很是奇怪,因为她身体一向很好,也没有听说得什么病,怎么就突然成这样了呢?在大家看来,她还病得不轻。过了几天,发现她没有什么异样,后来,大家才知道她根本没有什么病,而是在模仿西施走路的样子。

原来她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是一个勤劳的女孩,大家也都挺喜欢她,但她现在矫揉造作的样子,不仅掩盖了她的优点,更将她的丑十倍百倍地放大了。于是,大家看到她之后都跑得远远的,都怕看了她之后影响自己的情绪。

由于东施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盲目地去模仿别人,结果不但没有得到大家的喜欢,反而让大家越来越讨厌她了。

其实,上帝是公平的,它赋予每个人一些亮点和暗影。如果我们总是拿别人身上的长处和亮点与自己的短处和暗影相比较,就永远找不到自己的亮点,只会沉于阴暗面,没有进取之心。而懂得适时地亮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就能够获得大家的尊重,使自己的信心增加,使生活放射出本该有的美丽和色彩。

从前有个挑水工,他有两只水桶,一只是完好无缺的,另一只则有一条裂缝。每天早上,挑水工都拎着这两只水桶去打水。

但到家的时候,有裂缝的水桶通常已经漏掉了一半的水,所以,那只完好无缺的水桶常常嘲笑这只有裂缝的水桶,而有裂缝的水桶也常因它的嘲笑而感到十分自卑。

终于有一天,在挑水工打水的时候,有裂缝的水桶忍不住,难过地哭了。它呜咽着对挑水工说道:“真对不起,因为我的裂缝,使你每天浪费了很多力气和时间。”

挑水工听后安慰它说:“不,那不是浪费。不信,你可以看看这条回家路上的那些鲜花,它们就是最好的证明。”说完,挑水工又高兴地拎着水桶往回走了。就在挑水工往回走的时候,有裂缝的水桶发现,不知何时,这条荒凉的小路上竟然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而且都是自己的这一边有,那只完好无缺的水桶那边却一朵花都看不到。

挑水工边走边说:“我在这条路的两边都撒下了花种,正因为你的裂缝,才使它们每天都得到充足的水分,才开出了美丽的鲜花。若没有你,这条路可能会一直荒凉下去呢!”

有裂缝的水桶听后,高兴地笑了,从此以自己的裂缝为骄傲,再也不自卑了。

可见,有些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自身的长处,并适时地将长处发挥到了正确的地方。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就写道:“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就是说要抓住自己的本质,看清事物的根由。换言之,就是用道来洞察这个社会,以道来看待自己。如果正确地认识了自己,那么自然就会走上大道之路,自然可以顺其自然地活在这个社会上。

洞察了自己的优缺点,就是正确地认识了自我,这样的我,用老子的话来说才能找到“众妙之门”。什么是众妙之门?就是天地万物无穷奥秘的总门,理解了这个,还怕自己在这个社会上不能立足吗?还怕自己的事业不能更上一层楼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在社会上闯荡多年的人,都应该努力发掘自己的长处,一旦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那么工作自然会得心应手。

当然,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优势之后,还要将其在合适的时间展现出来,掖着藏着总是没有用的,但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我们的优势就会成为一种刻意的卖弄。所以,我们要在合适的时机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并将它发挥到极致。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别人,了解别人那是聪慧的表现,但更重要的就是自知,一个人不光要看到自己的优点,还要在优点面前保持头脑的清醒,不能让长处遮蔽自己的眼睛,也不能让短处掩盖了自己的长处,如此,才能在自知中不断提高自己,使长处得到有效的发挥。道法自然,顺势而为

在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不幸福归因到环境上去,他们抱怨上天不公,抱怨自己没有好的生活,总是苛求这个,苛求那个,使自己对生活失去了乐趣和憧憬。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他们有了美满的家庭,成功的事业,但不知道知足,还是以自己的快乐生活为代价不断向名利和地位去索取,最终把自己陷到泥沼之中。

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也从来不知道满足是什么滋味。我们只有一次生命,但很多人无休止地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上,等年纪大了,蓦然回首,却发现留给自己的只是叹息和无奈,其他什么也没有留下。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水没有一种固定的形状,因而能因物赋形。无论多小的缝隙,水都能钻过去;无论多么不规则的石头,水都能绕过去。

老子意在告诉人们,要想摆脱困境,生活得逍遥自在,就要学习水的智慧―顺势而为。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你的人生方能乘风万里。

从前有一位得道高僧,他是一座大寺庙的住持,由于年事已高,所以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大师在一番挑选之后,终于把目标落在了慧远和慧明两个徒弟身上。但是一时间也没有考虑好到底谁来接自己的班。

这一日,晴空万里,大师把两个徒弟叫到自己身边,说道:“我年事已高,命不久矣。今天,我准备在你们两人之中挑选一个接班人。”徒弟一听,立即拜倒在地上。师父接着说道:“我一时之间也无法抉择,这样吧,你们谁能从寺院悬崖下面攀爬上来,那么谁就是我的接班人。”

于是,慧明和慧远师兄弟来到悬崖下面,此悬崖少说也有七八十米高,而且极其险峻、陡峭,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坠崖事故。慧明身体很强壮,开始磨刀霍霍往上爬,但是没爬多少,就从上面滑了下来。他没有气馁,一直不断地坚持往上爬,一次又一次,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但是还是没有放弃。

终于,慧明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实在没有了力气,而且全身都是伤,只能在旁边坐下休息。这时候轮到慧远了,慧远的身体比慧明差多了,可能爬不上几米就会掉下来,大家也开始为他担心起来。慧远也像慧明一样开始往上爬,可是爬了两步就掉了下来,慧远也没有放弃,掸了掸灰尘,继续往上爬,刚爬上两步,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便看到了小溪流。

慧远没有继续往上爬,而是爬了下来,往山下走去,大家都表示不解,难道慧远就这样放弃了吗?大家纷纷摇头,对慧远表示失望,大师却面无表情,只是看着慧远。在大家的视线里,慧远没有走多久,就停在了一条小溪流旁边,慧远随着小溪而上,虽然越走越远,但是大家都开始明白慧远要干什么了。

慧远沿着小溪不断往上走,绕过了一个山谷之后,没有费多少力气,就到了崖顶,向大家示意。然后再次下山,来到大家面前,在大师面前站定。这时候,大家都以为大师会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懦弱,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大师却微笑着宣布慧远是新一届住持。众僧只能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大师看着大家不解的目光,于是解释道:“这个悬崖,相信你们也能看出来,不是人力能够攀爬上去的,但是只要你往上爬几步后低头看,那么就能发现一条上山之路。‘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告诉我们要伸缩退变,顺势而行啊!”

一个人,若为名利所诱,那么心中就只有前面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大师心中,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不正是他的中意之人吗?名利两字,困倒了多少世人啊!“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德”的内容,是完全依从于“道”的啊!在老子看来,道是永恒的,是永远不变的真理,顺道而行才能长久。乘风万里,顺势而为,不就是顺道而行的体现吗?

很多人都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也许没有找到答案。相对于蜉蝣、夏花而言,我们的生命是如此长久,相对于地球宇宙而言,我们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老子告诉我们,生命的由来是有所归依的,那就是道。道是永恒的,是实在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让我们摆脱空虚,使我们的生命充实起来。“惟道是从”、顺势而为,才是正确的选择。

顺势而为,其实是“道法自然”的体现。按照自己原来的样子来运行就是道法自然的实在意义。很多时候,我们都将自己的本性掩藏了起来,好的我们要说成坏的,不喜欢的又要表示喜欢,不能真正为自己活着,不能潇洒快乐地活着。顺势而为,就是让你回归本真,回归自然,顺着道的发展来发展,顺着势的进行而进行。

落实到生活中,怎么做才是顺势而为呢?其实,老子早就在《道德经》中给我们做出了指示,那就是“不争”。“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什么意思?就是真正的勇士不会逞其勇武,显出凶狠的样子;真正善于作战的战士,不会轻易就暴躁发怒;善于打胜仗的将帅,不和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反处于众人之下。这就是不与人相争的德行,就是善于利用别人的力量。能够做到不争和处下,就是合乎“道”的极致了。合乎于道,那么自然就是顺势而为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就是因为处于低下的位置,谁敢说这不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呢?不争,所以天下莫能与之争。如果你要想领悟道的精髓,那么就首先得明白不争的含义。顺势而为,不是让你借着别人的势胡乱作为,而是让你学会用最好的办法去做事,去赢得大家的信赖,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如意,心灵更加愉悦。“富贵人间梦,功名水上鸥”,让我们的心归于平静,如明月般皎洁,如天空般淡泊,如此才能与人无争,与世无争,顺势而为,做真正的自己。抛弃名利万事皆闲,找回失去的自我,认识自己,走出困局,踏上顺势而为、“惟道是从”的人生新道路。不断调整心态,因环境而改变

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钻牛角尖,把自己的不如意归因到命运上去。其实,真正的智者无论到哪里都能很好地融入进去,因为他会因环境而改变。顺其自然地活着和面对生活,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人生路上,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面对眼前的艰难险阻我们既不能畏惧、妥协,也不能只是忙着赶路,应该适时停下来,看一看身边的风景,随时审视所走的方向是否正确,再努力朝着目标前进。

因环境而改变,体现了道家的思想,老子说,“道法自然”“惟道是从”,其实也是因环境而改变的意思。中国有句俗语叫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这也是看一个人能否适应环境。适应环境不是让你失去自我,而是把自己调整到一个良好的状态,有效地融入集体中,给大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

一位年轻人,总是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处处与自己作对,无论是自己的家人,还是公司的同事,他都觉得在针对自己。年轻人不知道该如何将生活过下去,觉得生活很无聊,活着没有意思。

一天,年轻人实在感觉太压抑,便到小区外面走一走。离小区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河流,很是干净,平时也有一些老人坐在河边钓鱼。年轻人正好溜达到路边,看到一个老人钓起了一条鱼,年轻人便驻足看着老人,老人显然也留意到他了,于是叫道:“小伙子,想买鱼吗?”

年轻人一听,就朝着老人走过去,说道:“大叔,不是,我就想看看您钓鱼。”说着就坐到了老人旁边。年轻人一直皱着眉头,老人也留意到了,便说:“小伙子,你知道钓鱼钓的是什么?”年轻人显然被老人的问题给问倒了,回答说:“钓的不是鱼吗?”老人哈哈大笑,说道:“我钓的不是鱼,是自己的心情啊!”

年轻人表示很不解,钓的是心情,老人继续说:“小伙子,是不是不理解啊?我给你讲讲我以前的事你就明白了。”“以前啊,我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当时真是生不如死,我的很多同事也是在那个时候离开了人世,知道为什么吗?我心态好,我适应环境啊,我到了哪里就和哪里的同事打成一片。那个时候虽然我也不好过,但是相比其他人,我已经不错了。”说完哈哈笑了一声,继续说道,“后来,平反了,我也回到了原来的岗位,生活条件也慢慢变好。虽然我是个老人,但是走到哪里都很受大家欢迎,到喝白酒的地方我就和大家一起喝白酒,到打扑克的地方我就和大家一起打扑克。后来,我就和大家一起钓鱼了,没什么,就是身边几个老人影响的,与他们在一起啊,我开心,所以我钓的是自己的心情。”

年轻人听完以后,若有所思,便对老人说:“大叔,我觉得自己身边的人都针对我,怎么办?”老人哈哈大笑:“都针对你?开什么玩笑,我看不是别人针对你,是你针对别人吧,别想太多,大家干吗你干吗,该玩的玩,该乐的乐就行了。”

年轻人这回理解了,突然感觉如醍醐灌顶,发现自己目前的状态都是自己造成的,在公司,大家都去聚会,自己不去参加;在家,老婆做了面条,自己非得吃米饭,越想越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老人似乎看出了年轻人的想法,便说:“小伙子,只有人去适应环境,哪有环境适应人的啊!”

命运的主人是自己。这就要求我们自己要能做自己心态的主人,因为只有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才能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环境有时候不容我们改变,所以只有我们去适应环境,不可能让环境适应我们。

老子说:“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意思就是说圣人无心于为,所以不会失败;不予把持,所以不会失去。圣人走到哪里,都可以活得很潇洒,没有其他原因,就是适应环境。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如果不懂得适应环境,那么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到头来却一无所获,自己也疲惫不堪,为什么?其实就是因为不懂得适应环境。生活可以精彩也可以一塌糊涂,关键还是看自己怎么去选择,只有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主动积极地融入环境中去,与大家打成一片,那么才能活得精彩。

老子曾对水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有修养的人像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在大家所讨厌的地方,所以更接近真理。其实,水就是因环境而改变的典型。冷了,就结成冰,温度高了,就化成水蒸气,无处不在,就算以液态的形式存在,水也是柔弱不争的。虽然它不争,但是它想去哪里就可以流到哪里,不受形体的约束,可谓是至柔至善至美的典型。

聪明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走到哪里都是受人欢迎的,他的境界就是顺其自然,“惟道是从”,因为他知道只要随道而行,就能自然快乐,就能长久不衰。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我们普通人“得一”后会怎么样呢?必然是受人欢迎,不争而有,幸福并且快乐。

现实中的我们显然不能像圣人那样,那么我们该如何适应环境而做出改变呢?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去主动地适应这个环境。环境是什么样的,那么我们就调整成什么样的状态,就像加夜班一样,如果某一天突然让你加,可能你会很不适应,但是如果你状态调整过来了,连续加几天的话,那么自然就能适应了。在适当的时机功成身退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一种人,总是摆老资格,动不动就向大家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仿佛地球要是没有了他就不转似的。这种人不仅居功自傲,而且目中无人,很容易得罪人,遭到大家的嫉恨。

俗话说:“物极必反。”一个人要是老觉得自己了不起,必然会走向衰败,虽然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却总是不以为然,结果使自己走上了绝路。一个人在其一生的历程中,会有巅峰,也会有低谷,不可能永远保持在巅峰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收敛,要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保持得盈满,不如罢止。锻击得太过于锐利,不可长久保持。金玉满堂,没有人能守得住。富贵便骄傲,就给自己带来灾祸。功成名就应引身而退,这是合乎自然规律(天道)的。“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主张建功而不居功自傲,打天下、建天下而不占有天下、独享天下,不把天下万物作为一姓之财,囊中之物。世上多少人善于获取权势,干一番事业,却不知道如何放弃权力,结果酿就了一场又一场的悲剧。

汉朝的大功臣韩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韩信的悲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不懂得功成身退。汉朝的天下,一半可以说就是韩信打下来的,如此大的功劳难免会遭人嫉恨。功高盖主本就是大忌,韩信还不懂得收敛,更是居功自傲,使得大将灌婴、樊哙等人都对他有很大的意见,韩信却不自知,最终走上了绝路。如果韩信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那么可能刘邦的屠刀就不会架到他的脑袋上。

三国时期的许攸,也是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最终自取灭亡。许攸可谓是一个很有才智的人,名士孔融曾评价他说:“许攸,智计之士也。”许攸是袁绍手下的谋士,在官渡之战中,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建议,可是基本被否决,使得许攸气愤不已。

战局僵持的时候,许攸向袁绍提议说派兵奔袭许昌,许昌乃是曹操的大本营,如果拿下许昌,那么曹操后方不稳,必将大败。可是袁绍多疑,对许攸的提议不置可否,本来袁绍就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所以对这项正确的建议没有采纳。许攸见袁绍昏庸,便连夜投奔了曹操。

曹操见许攸来投奔,大喜过望,鞋子都不穿就直接出门来迎接。许攸对袁绍的很多部署了如指掌,便对曹操提了突袭袁绍屯粮之地乌巢的建议。曹操马上采用,大获全胜,最终歼灭了袁绍大军。

许攸在这次大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他居功自傲,态度十分恶劣,还经常当着大家的面说:“要不是我许攸的功劳,曹操怎么能获得成功?”非但如此横行,他还经常直呼曹操为曹阿瞒。曹操对此非常恼怒,可是许攸毕竟有功,所以也没有对他怎么样。许攸见曹操客气,反而变本加厉,肆无忌惮,曹操终于忍无可忍,找了个借口便将许攸给杀了。

无论是韩信,还是许攸,都是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所以才招来了杀身之祸。历史上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辅佐越王勾践的文种,帮助朱元璋踏平北元的蓝玉。当然也有很多人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得以保全。

范蠡可以说是功成弗居的典型。在帮助勾践获得成功之后不贪恋高位,而是带着西施逍遥于江湖之中,没有死于勾践的屠刀之下。明朝开国大将徐达也是深谙此理,在获得赫赫战功之后并不自傲,而是处处小心,时时在意,谦虚谨慎,所以在朱元璋大开杀戒的时候才能幸免一死。

老子说:“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如果你有功劳,那么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并不能因为你的谨慎,你的谦虚而使你的功劳减少,相反,会为你博得一个好的名声。如果居功自傲,那么就很容易遭到大家的非议和嫉恨,你的功劳也会因此被抹灭,并成为一种别人对你下手的借口。所以说,功成要身退,要不居功,这样功绩才不会离开你。

功劳有时候是留给后人评说的,并不会因为你的炫耀,你的提醒从而增大几分,也不会因为你的不居功减少几分。就像武则天的无字碑一样,如果她强行刻上她的丰功伟绩,反而会将她的功劳抹灭几分,而她的不居功,则留给后世无尽的思考与评论。

在大自然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草木开花之时的灿烂和美丽,可是一旦它们结了果实,花就会谢掉,秋天硕果累累,但丰收之后就只剩空空的树枝,没有美丽,也没有果实占据枝头。这就是天之道,而人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懂得了保全自身之道。

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身的价值,那么在自己功成名就之时,便该退隐,因为自己的价值已经得到体现,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不需要再证明自己什么。如果老是处在舞台中心,那么难免会有摔跤的一天。

老子提倡无为,功成身退,功成而弗居就是无为的表现。一个遵守大道,理解大道的人必然会懂得这个道理,因为他知道这才是符合天道,符合社会发展的。如果在自己建功立业之后不但不退隐,反而居大功,占高位,那么必然会导致事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对集体,还是对个人,功成身退都是最好的选择。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功成身退很多时候也是一种保全之道。功高震主是大忌,难免会遭人嫉恨和提防,因为你的功劳对别人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威胁。如果这个时候不自知,不功成身退,那么就很容易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你的功劳,你的地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会阻挡别人的升迁之路,进财之道,为了他自己的利益,别人难免会对你下手,如果你懂得在合适的时机退隐下来,那么不仅能成为别人眼中的楷模,还能保全自己。

在《道德经》中,老子曾多次提出“功成身退”这一概念,其实就是为了告诫我们:功成名就,当退则退,切勿因为自己对权位的贪恋而不肯退隐,如此只能引祸及身。如果实在退不下,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到“为而不恃”,不居功自傲,时时小心在意,处处谦虚谨慎,这样才是符合天道的,才能够保全和长久。清心寡欲,适可而止

当我们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总会觉得好多东西别人拥有,而自己却没有。走在大街上,你会看到别人穿着名牌服装,带着名牌手表;去别人家做客,你会发现别人的房子比自己的大,装修比自己的好。你因之而烦恼,因之而羡慕,无法让自己快乐。

你心里总是不满足,你的不满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看到的世界造成的。你苦恼万分,却又无能为力,因为你知道如果你想得到它就需要付出很多代价。这个时候,你有想过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的世界吗?你有想过自己或许也是别人羡慕的对象吗?

每个人都有很多欲望,当心中的欲望不断膨胀的时候,人就很容易被欲望吞噬。因为我们看到别人的东西总是比自己的好,为了得到那些让自己艳羡的东西,便不顾一切地追求。等得到之后,又开始追求新的东西,永不满足。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二章中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意思是,色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声音喧嚣令人听觉失灵;五味错乱令人败口;痴心于奔驰游猎令人心狂;一味追求稀有宝货让人操行受损。所以,圣者只求饱腹不求悦目,应当去除“五色”等那些奢侈享受,而取“为腹不为目”的方针治理国家。

五色:青、赤、黄、白、黑;五音:角、徵、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老子从色、声、味以及打猎、藏宝的角度说明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感官刺激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老子认为正常的生活是为腹而不是为目,务内而不逐外。物欲的生活,但求安饱,不求纵情于声色之娱。老子的这个说法现在看来好像有点过时,哪能仅仅安于温饱呢?没错,人应该有点追求,要努力追求好的生活。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不要“纵”,要适可而止。

狄德罗是法国18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文学作品常富含深刻的哲理,他曾在一篇名为《与旧睡袍离别的痛苦》的文章中讲过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个好朋友送给他一件精美的睡袍,这件睡袍无论从质地还是做工来说,都是高档货,狄德罗当然非常开心。当天晚上就把它穿在身上,并在镜子前照了好久,过了一会儿之后,狄德罗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呢?不是袍子的问题,而是狄德罗感觉到与这件睡袍比起来,自己的被子实在太过破旧了,简直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所以狄德罗感觉到很不舒服。

第二天,狄德罗一大早就出门了,不为其他,就是为了买一套新的被子回来。狄德罗在商店逛了好久,终于买回一套和袍子相配的被子,虽然花了不少钱,但还是满脸欣喜地回了家,换掉自己的旧被子。狄德罗很是开心,可是过了一会儿,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原来当狄德罗把被子挪开的时候,就出现了破旧的床单和已经使用多年的旧床,以前旧床和旧被子一起用,没有觉得什么,但现在换上了新被子,却突然觉得很突兀,很不自在。

狄德罗考虑了一下,一张好床可不便宜,可是,他眼中的不满意和对新床的那种需求和欲望早已胜过一切,他还是下定决心把床给换了。就这样,他买了一张新的床。狄德罗的欲望并没有停止,当他看到床上的物品都是崭新的时候,便又对桌子、椅子等家具起了意见。于是,在不久之后,他的家具也焕然一新。

看起来,家里都换上了新的家具,狄德罗总该收手了吧,可是他没有。当他看到家里的所有家具都焕然一新的时候,便又对墙壁、天花板、橱窗等起了意见,于是,他又对自己的家重新装修了一番。

时间和精力花去了不少,当工程竣工以后,整个屋子真的比原来漂亮了不少,好像除了他这个人是旧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新的了。生活用品变新了,家具橱窗变新了,但狄德罗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钱也快花没了。

狄德罗对这件事深有感触,发现自己为了那件睡袍,竟然更换了那么多东西,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后人把它称之为“狄德罗效应”:就是人们在单一地拥有了某件特别的新物品之后,总会想办法配置更多新物品与之相协调,从而完全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处境。其实,这何尝不是欲望的增长过程呢?

正是由于狄德罗没有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过于“为目”,所以才使自己的生活陷入窘境。可见,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不善加克制的话,很容易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最后,可能会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甚至会因此而丢了性命。

所以,老子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主张,老子认为,人应该保持平凡,坚持朴实;减少私念,降低欲望,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一个懂得知足的人,他的内心是平静的,他懂得平淡是福,他能够笑看输赢得失,他拿得起也放得下。“知足之人不知穷,不知足之人不知富。”钱财再多又有什么用?使内心归于平静,让自己从内心之中获得幸福才是真理。

其实,老子所说的“为腹不为目”便是寡欲的最好体现。我们的眼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因为大千世界都可以装在我们的眼睛里,而我们的身体却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只要我们吃饱穿暖就行。剩下的时间为什么要浪费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之上呢?你可以用它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或是对父母尽孝,或是陪陪自己的妻儿……

寡欲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一个思想传统,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儒家都是提倡的。孟子曾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吃饱穿暖,是生理欲望的满足,而生理欲望总是有限度的,不会膨胀,而如果是人心的欲望,那是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俗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最好的体现。贪得无厌,不仅对自己不利,还可能对别人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老子提倡寡欲。宠辱不惊,心安则快乐《菜根谭》中写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现实生活中的人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看不开荣辱,所以心灵不得安宁,活得很累很疲倦。总是在意这个,在意那个,从来不知道为自己活着,所以整日忧愁、烦恼,没有什么快乐可言。

生活中,我们总是把自己看得太重,总是喜欢将荣辱加之于自身,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所以一直活在别人的眼中,活在别人的世界里。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加导致我们的攀比之心升起,出现很多嗜好及烦恼,所以活得很累,活得很不自在。

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所说的荣辱,指的是人们对待外界和外物的态度。当你把外界看淡了,就不会受其所扰了。可是,生活中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对这些所谓的外物那样执着和重视呢?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让自己受到宠辱的惊扰呢?其实主要还是源于心态。

很多人面对赞誉或诋毁、支持或对抗都怀有一颗非此即彼的心,总要争一个谁是谁非,结果,为了无关紧要的争执而失了宁静心。

某一个下雨天,有位学生匆匆地来找集纳教授。原来,这位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因为学术上的问题,遭到另一名学生的攻击和讽刺,这令他十分气愤。可他不知道如何出这口气,究竟是该直接找那个学生理论,还是应该找其他的教授来评理?于是,他匆忙来找集纳教授,希望能帮他出个主意。

看着学生满腔怒火地讲完事情的经过,集纳教授不动声色,反而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很多时候都不能完全理解他人的言行。其实,我认为批评和侮辱,跟泥巴是一样的东西。你看,今早过马路时,我的衣服上不小心溅上了泥巴。如果我当时立即去擦拭,那么衣服上沾到污渍的面积会更大,而且整件衣服都会被搞得一团糟。所以,我没有去理会它。来到学校后,我把大衣挂到一边,继续做我该做的事,等泥巴晾干了再去处理它。现在应该已经干掉了,你瞧,只要我轻轻弹几下,难处理的泥巴自己就消失了。”

说着,教授用手指轻轻弹了弹衣服上的泥渍,果然,泥巴真的处理干净了。

学生看后恍然大悟,明白了教授告诉他的方法。他惭愧却欣喜地谢过教授,轻轻松松地回到了课堂上。

学生恍然明白的正是宠辱不惊的深刻道理。教授没有训导他,没有斥责他,也没有支持他,而是用一个泥点的小道理敲醒了他,让他懂得了面对争端和纷扰最需要的是什么,让他学会了面对反对和不解时,什么才是最有力的武器―宠辱不惊的心。

那么,什么是宠辱不惊呢?老子说:“宠为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也是说得宠为上,得到宠辱感到惊恐,失去宠辱也感到惊恐,这就是说,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不安。一个宠辱若惊的人,他的心必然是不能平静的,因为他要时时揣测别人的心意,这样的人是不会快乐的。只有懂得了为自己而活,做到宠辱不惊,那么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东汉时期,有位隐士叫申屠蟠,年少时因为家境贫寒,受人雇用做了漆工,每天辛苦劳累不说,还经常受到旁人的冷眼。可是,坚强的申屠蟠并没有因为受到侮辱和歧视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于是他坚持在工作之余刻苦读书,学习了各个方面的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才华得到了在州府做征召工作的同乡蔡某的赏识。后来,蔡某上书,极力推荐申屠蟠。上书中,蔡某说申屠蟠聪明且有志向,虽深陷困境,却依然发愤苦读,即使受尽欺凌与侮辱,仍能坚定自我,保持本性,不为外事所扰,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就这样,朝廷任命申屠蟠为陈留郡的主簿。这时候,那些曾经唯恐躲之不及的申屠蟠亲友们都纷纷前来道贺,谄媚地恭维他。可是申屠蟠说了一番话,让众人都惊呆了:“为朝廷效命本是每一个臣民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我自认为德识才学实在浅薄,担不起这样的大任,所以,我决定拒绝赴任。”

本来想依仗他的那些亲友,为他的决定感到费解,也纷纷劝说他改变主意。可是申屠蟠依然坚持自己的态度,避开了众人的规劝和打扰,最后干脆隐居了起来。

在隐居的日子里,他坚持学习,充实自己,却没有再次出仕的打算。一个远道而来探望他的朋友问起他拒绝赴任的原因时,申屠蟠说:“我早已看出了天下的乱象和朝廷的昏暗腐朽,所以才潜心治学,以避免引火烧身。而那些人只看到了为官者的风光,却不知身处官场的危险,他们只懂得争取宠幸,却忘了其背后的伤害。”

友人听后心里不禁暗暗佩服他的淡泊和宠辱不惊。

果然不出申屠蟠所料,几年之后,朝廷风波不断,很多官员受到连累,接连遭遇不测,而申屠蟠这个曾经拒绝权贵的人,却依然能够逍遥地隐居在小镇之中,过着自在的生活。

这样一个曾经因贫穷遭人嘲笑,后又因放弃为官让人不解的人,获得的却是真正的自我和洒脱,因为他没有为世事的功名和利禄所惑。而他之所以去学习,去勤奋,实际上争取的只是内心的丰盈和充实,不关乎外在的追逐与虚荣。所以,他才能自始至终都活得自在逍遥。

老子讲宠辱若惊,事实上,是在告诫我们要宠辱不惊,为什么要做到宠辱不惊呢?为了达到内心的一种平静,追求道的真理。宠和辱都是外在的,无论是得宠还是受辱,都只是别人对你的态度而已,对你自身而言并没有什么伤害或者实质性的改变。人很多时候应该为自己活着,最大的满足并不在外在,而是内心,内心的满足,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重要的。

宠辱不惊,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智慧。人生在世,生活中难免会有起有落,有荣有辱,有毁有誉,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是人生际遇,不足为奇。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只要活得坦然,活得无愧于心,活得豁达大度,那么什么事是过不去的呢?如果自己境遇好,那么也不要看不起别人;自己如果遭遇不好,受人侮辱,那么也不要自暴自弃,或者激愤不已,而应该懂得“贺者在门,吊者在闾”的道理。

范仲淹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状态。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想要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得到平静,那么就不能把外在事物看得过重,而应该放平自己的心,心安才能快乐,宠辱不惊才能成就大事业。心中有道,自由自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因为外界各种各样的事而影响自己的本心,比如,你想干一件什么事情,总是会有很多人给你意见,有些人支持,有些人反对,总之,会让你失去评判的标准,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应该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就是这个社会熙熙攘攘的状态,为了利益,做出常人不可理解的事情来,而我们经常也卷入其中,难以自拔。事实上,名利钱财等都是身外之物,就算自己走了,这些也是带不走的,那么,我们何必为了这些东西绞尽脑汁,从而做出有违本心的事情呢?

老子说:“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意思是,众人都有闲情逸致,唯独我感情失落。难道我原本生就愚笨人的心肠了,真正的混混沌沌啊!一般人那样明明白白,唯独我迷迷糊糊;一般人会察明察暗,唯独我闷头闷脑。恬静如大海之退潮,飘逸似苍空之无涯。众人都有自以为是的一套学说,唯独我冥顽不灵好像孤陋寡闻;唯独我跟人家不同,看重的是吸收“天下母”的素养。

老子认为,回归本真、回归自我才是人得以快乐生活的最好选择。一个人活在世上,只要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开心、幸福就足够了,为什么非要去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呢?

塞翁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老头。塞翁这个老头心态一直很好,无论外界怎么样,他总是能够乐呵呵的,但有时候,他也会让大家觉得不可理解,塞翁却觉得“俗人昭昭,我独昏昏”,自己乐在其中。

塞翁养了很多马匹,当时的马还是很值钱的。有一天,塞翁发现自己的马竟然走失了一匹,便向邻居们打听有没有见过自己的马。可是,大家都说没见着,塞翁听了之后也没什么反应,回到家照常过日子。可是邻居们可就不这么想了,因为一匹马还是能卖不少钱的。大家都觉得塞翁必然会非常难过,于是纷纷都去他家里安慰他。邻居进了塞翁家之后发现塞翁一点没有不快乐的样子,都觉得不可理解。塞翁看到大伙来了,还一脸惊诧的样子,得知大家来意后说道:“没事的,乡亲们,我就是丢了一匹马而已,没准还会带给我什么福呢。”大家一听这话,更是觉得不可思议,都觉得这个老头精神不正常了,马丢了还说能带来福,怎么可能呢?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也把这件事情淡忘了。可是,有一天,那匹丢失的马突然又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一匹匈奴的骏马。邻居们听说这事,都觉得不可思议,纷纷向塞翁道贺。但是塞翁这个时候却又说:“白白得了一匹马,说不定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没准还会给我惹出什么麻烦。”大家一听这话,又觉得这个老头不可思议了,明明自己家白白得了一匹宝马,还说不是好事,这不是莫名其妙吗?

塞翁有个儿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自己家的马竟然带回来一匹宝马,顿时开心不已,见这匹宝马嘶鸣嘹亮,自有一番神威,更是激动得不行。于是每天他都以骑这匹马为乐,总是在乡亲们面前炫耀。一天,他骑马的时候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还摔断了腿。于是邻居们纷纷前来探望,安慰塞翁。可是没等开口,塞翁却说:“没什么,就是摔断了一条腿,没有性命之忧,没准是福气呢。”大家听完,觉得塞翁这个老头太不正常了,自己儿子摔断了腿,却还说是福。又过了不久,匈奴大兵来犯,青年人都应征入伍。那时候去打仗可不是说着玩的,去了可能就一辈子回不来了。但是塞翁的儿子却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后来消息传来,说该村子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塞翁的儿子就这样逃过了一劫。

故事中的塞翁可谓是“俗人昭昭,我独昏昏”的典型。在有些时候,总是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不无道理,可能大家当时不明白,但事后又觉得这么做才是对的。就像美国作家房龙《宽容》一书里面的寓言,在寓言中,一个先驱者为了寻找幸福的新世界而受到大家的敌视,最终惨遭不幸,但是最后证明他是对的。如果你觉得这件事情是对的,是值得做的,那么请坚持下去,给自己一点“俗人昭昭,我独昏昏”的勇气和魄力。就像鲁迅一样,在大家都不理解的时候呐喊一声,给世人一记警钟。追求道的人,必然是独异于人的,因为他的思想会随他对道的理解变得越来越宽宏,自然,他的思想和行为处事会开始“独异于人”。

老子主张的“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的处世态度,虽然和众人不同,却不是标新立异,惊世骇俗,而是因为自己“贵食母”,“母”代表“道”。“贵食母”意即守“道”,而还我本来面目,永远回归到生母的怀抱―道的境界中去,并不是让你成为一个另类,与大家格格不入。

老子是想让我们做一个真正的自己,独特的自己。世人皆为利往来,那么我们就抛下利和欲,做一个为自己考虑的人。众人追求功名利禄,可能会呈现丰盈之状,但是收获不了内心的饥渴和需求,境界提不上去。而追求道的人,会像老子一样,永远不会丰盈,因为道是永无止境的,是永远不会达到顶端的。

心中有道,那么看这个世界便是一个有道的世界,活在这个世界上便是潇洒的,是自在的。如若心中无道,一直追求物质,追求名利,追求权位,那么身心必将疲惫不堪,自取烦恼。 第二章行事顺随,不失真性的自我认知与救赎瞭望世界,从认识自己开始

道家认为,一个人的能力与智慧不是来自于对他人的洞察和了解,而是来自于自我的认知,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聪明的,但是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算得上开明,才是真正的强者。

造物主赋予人类的不仅是发达的头脑,健硕的身躯,还有所有动物都不具备的自我认知、自我超越的能力。人的自我概念是透过一个人对自己的描述来呈现的,有人对自己的描述是肯定的,自我价值感很高;有人似乎永远对自己不满意,有很多负面的评价,常常自责或贬低自己,自我概念偏低。

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时代开始,人们就不再满足于对自然的追问,转而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命题。虽然上天赋予了我们这种潜在的能力,却很少有人能运用和发挥出来,大多数人在不自知中度过了一生。其实,古代贤者对自我的感悟,已经引领我们踏入了自我认知之门。通过几千年的传承,人们已经将自我认知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自我认知的第一道门是我与“我”的关系。“我是谁”这个问题,无论是在哲学领域还是宗教领域,都是需要首先做出回答的问题。如何解释“我是谁”这个问题,决定了我们的生命是否可以更充盈。

其实,我们的身体里,有个世代相承的灵魂,它需要借助我的身体来完成一生的修为,这个灵魂就是真正的“我”。对这个灵魂的塑造和升华就是“我”来到人间的最大使命。

当你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时,你就会感到充满了力量,像迷途孩子找到家一样喜悦和安宁。在人的一生中,审视和修炼这个你,便成了你的必修课。而且这种修炼无时不在,在工作时、学习时、与朋友共处时、独处时……

但是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往往存在差距,尤其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无法达到自我认定的标准时,就会出现难过或自责的情绪。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条件已经很好,却生活得不快乐,这就是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不符的结果。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达到心底的期望,就会产生挫败感。

理想我和真实我的差距,使人对自我概念产生了负向评价,这样的人往往只强调自己的缺陷或过度承担过错中的责任,把自己放在一个犯罪者和受害者的位置上,不仅让自己痛苦不堪,还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在自我概念中探索自我的价值,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激励自己:

①喜欢和欣赏自己。

②重视自己。

③对事物抱有积极的思考态度。

④勇于尝试,敢于改变。

正如日本管理学界的大师稻盛和夫所言:人生就是精神实现的过程,就是让你的灵魂经过你一生的修炼,比你刚来到世间时得到一些提升。所以,正确地认识和欣赏自己,才能完成整个历练的过程。(2)自我认知的第二道门是“我”与他人的关系。“利他”是每个人生活不能脱离的词汇,无论是财富的吸引还是目标的实现。每个人的人生是否精彩,与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他人”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什么样的“他人”会出现在你的世界里,则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在。因此,看清你与他人关系的内在本质才是解决你与他人关系的根本办法。

要想了解如何建立与他人的联系,首先要知道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对于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种依附类型:

①安全型:自认为有价值,对别人也是接纳和信任的,并有意建立和维持与他人间的亲密关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