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新法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16:56:05

点击下载

作者:西武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学新法则

心理学新法则试读:

序言

我有一个朋友,做事仔细,工作认真,但是工作了好几年,一直没有得到晋升。在一次聚会中,朋友向我抱怨起这件事情。看他为此事闷闷不乐,我也想要帮助他,便问道:“你在工作中有什么不足吗?虽然我知道你是一个踏实认真的人,但人总是有缺点的,说不定被忽视了的缺点正是影响你升职的原因。”

朋友想了想,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便同我探讨起他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我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工作效率太低了。虽然我也努力工作着,但不知道为什么似乎总是比其他人慢一点,所有的‘慢一点’加起来,就变得慢了很多。”“你听说过‘帕金森时间定律’吗?”听了朋友的话,我不禁说道,“如果你给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时间,你便会放慢节奏以便用掉所有分配的时间,这样的结果就是,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并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工作效率自然不会很高。要想成为一名高效人士,你就必须为每一项任务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才行。”

朋友接受了我的说法,尽量提高工作的效率,结果没过多久果然升职了。

升职后朋友请我吃饭,我应约前往,却见他又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询问后才知道,晋升之后的朋友又有了新的困扰:“我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但是工作并不是由我一个人完成的。尤其现在晋升了管理职位,很多工作都要进行协调部署。问题是我觉得手下的人员已经足够多了,为什么每项工作需要的时间没有减少,工作成本反而增加了呢?”

于是我向朋友解释:“也许正是因为人太多了。西方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就是说明这个问题的: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要多4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员多3倍,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这样下来,工作时间不减反增,工作效率当然就不行了。”

朋友听了我的解释十分满意,便问我还知道多少类似的法则。于是我将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诉他,一口气介绍了南风法则、蘑菇定律、跷跷板互惠原则等十几个著名定律。“如果能够早点知道这些道理的话,我的命运一定就完全不一样了。”对于朋友如此的感叹,我不禁重新思考起这些法则的意义。

假如能够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前人积累下来的智慧宝藏,是否就能使得更多人改变自己的命运呢?因此我把这些定律、效应和法则以故事的形式汇成一本书,希望可以给读者带来帮助和启发。1霍布森选择效应

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在贩马时,喜欢把所有马匹都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他会附加一个条件:只允许顾客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这种附加条件实际上就等于告诉顾客没有选择。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被人们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有很多现象与“霍布森选择效应”相类似。比如,有些公司的管理者口头上说要听取下属的意见,发挥群众的创造性,但在对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决策时,往往是下属们还没有开口,或者虽然提出了意见,但还没来得及进行充分的研究讨论,自己就定调拍板了。

又如,有的管理者在给部属布置工作时,本可以交代完任务就放心地让下属去干了,但他并不放心,总是要求下属应该如何去做。如果发现部属在具体工作中稍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没有完全按照他的思路去做,就很不高兴,甚至“不换脑筋就换人”。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谁就无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可能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能称得上科学准确的判断。

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2旁观者效应

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一个杀人狂杀死。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当时,在公园附近公寓里的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况和反复的呼叫声,但没有一个人下来救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打电话报警。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人性异化与情感冷漠。

然而,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没有认同这些说法。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他们认为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们进行了一项试验。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以一对一和四对一两种方式,与一假扮癫痫病的“患者”保持距离,使用对讲机通话。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中,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这样,人们就对克尤公园的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作“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简单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正是因为在一种紧急事件中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旁观者更多的可能是在观察其他旁观者的反应,因此世人不能主观地判断这些人存在病态的性格缺陷。”

如此一来,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旁观者众多却“见死不救”的事件会频频发生了。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旁观者效应”,而仅仅把其归结为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社会风气或旁观者集体性格缺陷是片面的、孤立的,也是不科学的。3刺猬法则

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互相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各自分开了。

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在人际交往中,很多人认为与人的交往越亲密越好,其实不然,如果你不注意保持距离,把握分寸,就可能会在人际交往中受到伤害。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对自身的保护。“刺猬法则”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把握分寸,坚持适度的原则,避免不顾分寸、盲目乱干。4投射效应

在某出版社的选题论证中,出现了有趣的现象,编辑们列出的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

——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他的选题是《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兴高采烈地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由于人都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与人毕竟有差别,因此,推测总会有出错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总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地喝一些飞醋;父母总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来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

一旦我们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不但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也会给别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我们不仅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应该“己所欲,勿施于人”。5定式效应

有这样一个测试题: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个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在100名被测试者中只有两人回答正确!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解答如此简单的问题反而不如一个孩子呢?这就是定势效应在作怪。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式去推想,自然得不到正确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式的限制,因而立刻就得出了正确答案。

在人们的日常交往和认知过程中,都会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式。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心理定式在人际交往和认知过程里是普遍存在的。

心理定式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但它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寻求其他“途径”。

人们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受“定势效应”的影响,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式的影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

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丑恶心态……

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邃,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人生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

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如此戏剧性的截然相反,可见心理定式对人们认知结果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因此,不管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克服思维定式,这样才能使思维更开阔、更深刻、更灵活、更敏捷,才能使我们少犯判断上的错误。6留面子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查尔迪尼曾经进行过一项名为“导致顺从的互让过程:门面技术”的研究实验,他要求20名大学生花两年时间担任一个少年管教所的义务辅导员。这是一件很费神的工作,大学生们断然拒绝了。

随后,他提出了另一个要求,让这些大学生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一次,结果50%的人接受下来。而当他直接向另一些大学生提出这个要求时,只有16.7%的人同意。

那些拒绝了第一个要求的大学生认为,这样做损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形象。为恢复他们的利他形象,便欣然接受第二个要求。再者,当实验者提出一个要求遭拒绝后,接着再提出另一个小一点的要求,这可以看作是某种让步。那么,出于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礼貌,另一方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让步。

其实,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也是一件很费神的工作,这从被直接提要求的大学生中只有16.7%的人表示同意便可以看出来。但为什么当把这个要求放在另外一个较困难的要求之后时,会有50%的人接受呢?

如果对某个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再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就比直接向他提出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这种现象被称为留面子效应,也叫“门面”效应(the“door-in-the-face”effect)。

许多人正是利用这种策略去影响他人,当他们想让别人为自己处理某件事情之前,往往会提出一个别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要求,待别人拒绝且怀有一定的歉意时,再提出自己真正要对方办的事情。由于前面的拒绝,人们往往会为了留住面子而接受随后的要求。

当然,留面子效应是否会发生作用,关键在于别人是否有义务对你提供帮助,如果既无责任,又无义务,双方素昧平生,却想让别人答应做有损自身利益的事情,这时候采用“留面子效应”也是徒劳的。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父母为你买一台收音机,你可以先提出买一台电视机。但如果你以为向一个陌生人也可以用这一招儿的话,就有点太异想天开了。7刻板印象

有个笑话:如果你的前面是一位发怒的重庆女孩,后面是万丈深渊,那么,奉劝你还是往后跳吧!这个笑话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重庆女孩的泼辣,可以说是“盛名远扬”,因此,一提到重庆女孩,首先浮上脑海的就是“泼辣”二字,丝毫不顾其中是否有被冤枉的“例外”,这就是所谓“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全体”。

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例如,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问员时,一般都选择女性,而不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来说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门访问,很容易被拒绝,因为他们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件,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

但是,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像“削足适履”的郑人,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的机会。8登门槛效应

在二手车市场,销售商卖车时往往把价格标得很低,等顾客同意出价购买时,再以种种借口加价。据有关研究发现,二手车销售商的这种方法往往可以使人更容易接受较高的价格;如果最初就开出这种价格,顾客则很难接受。

日常生活中也有这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忙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大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待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很多研究都证明了登门槛效应的存在。加拿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直接提出要求,多伦多居民愿意为癌症学会捐款的比例为46%;而分两步提出要求,前一天先请人们佩戴一个宣传纪念章,第二天再请他们捐款,则愿意捐款人数的百分比几乎增加了一倍。

心理学家认为,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大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逐步提出要求,不断地缩小与大要求的差距,人们则比较容易接受。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不断满足小要求的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意识不到逐渐提高的要求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的初衷。

此外,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种比较一致的形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是“喜怒无常”的人,因而,在接受别人的要求,对别人提供帮助之后,再拒绝别人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并不大的话,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登门槛效应又发生作用了。

不仅是对别人,登门槛效应对自己也发生作用。在1984年的日本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的意大利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子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两次夺冠,令人们大惑不解。

十年后,他在自传中解开了这个谜:“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最快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得这样的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9杠杆原理

在欧洲和非洲环抱着的地中海区域,有一座美丽的岛屿——西西里岛。2200多年前,有一位中年人对国王陈述自己研究的杠杆原理,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数学家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国王听后,大笑不止。“虽然你是我的亲戚,但是我也不要华而不实的空话,你能实际表演一下吗?”“亲爱的国王陛下,我刚才只是打个比方,那样的支点是没有的。”阿基米德解释着,“我的意思是,我能够用很小的力借助工具和机械推动很重的物体。”“好呀,那你给我们表演一下吧。”国王指着海边刚造好的一艘大船说:“随便你用什么工具和机械,只许你一个人,把这艘船推下水吧。”

几天以后,阿基米德再次来到王宫,邀请国王来到大船旁边。“尊敬的国王陛下,”阿基米德把一根绳子交给国王说,“请您拉动这根绳子吧。”

国王疑惑地看着阿基米德,拉动了这根绳子。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大船缓缓地向大海里移去。周围的人都欢呼起来,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大船平稳地滑进了大海。以前要上百人才能移动的大船,今天国王一个人就能移动了。

在故事中,阿基米德利用的是杠杆原理,他设计了一套杠杆滑轮系统,推动了大船。杠杆原理告诉我们,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就是省力杠杆,反之则是费力杠杆。

在现实生活中,调整“力臂”就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而协调关系也是一门学问。我们有时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能力强的人,一生难成气候;一些看似平常的人,却取得巨大的成功;而还有些不怎样的人,竟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

这就是,对“支点”利用得好,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利用得一般,也可能办成一些事情;如果放着“支点”不去利用,那么走向成功的希望就非常渺茫。因此,在个人的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尤其应该借用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发挥“支点”和“力臂”的巨大作用。10第一印象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道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其他人对这两个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对比,看谁更聪明一些。

实验结果发现,多数人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

留好第一印象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头三脚”的作用,所以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总是在别人的心目中挥之不去,不管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了多大的进步或者退步,对方还是对你保留着原来的印象。

由于第一印象所观察到的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是装不出来的。

由此说来,凭“第一印象”做出推断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结晶。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

第一印象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因而,一方面,我们有必要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装饰自己的形象,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搭好台阶。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懂得“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道理,防止犯上“印象病”。11竞争优势效应

上帝向一个人允诺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三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在你得到想要的东西时,你的敌人将得到你所得到的双倍。”

于是这个人提出自己的愿望:第一个愿望是一大笔财产,第二个愿望还是一大笔财产,第三个愿望是什么呢?

第三个愿望是“将我打个半死”。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对夫妻离异,根据法官的判决,丈夫必须将自己财产的一半转让给妻子,于是,为了不让妻子平白无故地得到一大笔财产,丈夫竟然将价值几百万美元的车子和房子以十美元的“地价”出售。

人们与生俱来就有这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就是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作“竞争优势效应”。

要消除“竞争优势效应”的副作用,就要推崇“双赢”理论。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有这样一个公式:“我+我们=完整的我”,绝对的我是不存在的,只有融入我们的“我”才是“完整的我”。合作为我们每一个人营造了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因此,合作才是社会的主旋律。12过渡理由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他们理所当然会帮助我们;若是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则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

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我们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这种现象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渡理由效应”。

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情合理,因而总是想方设法为这些行为寻找合理的理由,一旦找到合适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深究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人们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当我们的亲人和朋友为我们提供帮助时,我们总是会把原因归结为简单的外部原因——因为我和他们的特殊关系,所以他们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但就是这种简单的理由,使我们丧失了多少次被感动的机会,丧失了多少次向别人表示感谢的机会。

当我们明白了过渡理由效应的道理之后,也许,每个人都不应该再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13从众效应

美国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有一个人白天在大街上跑,另外一个人看到了,也跟着跑,结果整条街的人都在跟着自己前面的人跑,场面相当壮观,不清楚的人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

原来除了第一个人,大家并不知道自己奔跑的真正理由,仅仅因为第一个人的奔跑就带动了其他人的跟进。这样,满大街奔跑的人都成了别人眼里的疯子。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它是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而使个人的行为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通常人们称之为“随大流”,也就是从众效应。

虽然每个人都标榜自己很有个性,但在很多时候,我们又不得不舍弃自己的个性去“随大流”,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自己不太了解、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们一般都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是影响从众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人多”本身就是具有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意见。

此外,压力是从众行为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一个团体内,无论谁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都往往会招致“背叛”的骂名,会被其他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的错误惩罚,因此,团体内成员的行为往往会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从众行为往往缺少目的性,要想通过这种缺乏目标的“随大流”来取得成功,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只有摆脱从众效应的束缚,才能在事业上取得进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14外在理由效应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住着一群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老人根本无法好好休养。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然后告诉他们:“你们使劲地喊,我将给每一个叫喊的人一些奖励,并且谁叫的声音大,谁得到的报酬就多。”每次,他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

等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报酬,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叫喊,老人一分钱的奖励也不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从此再也听不到这群孩子大声吵闹了。

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在理由。

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并且认为学习是件很有趣的事情。用外在理由支持的行动是不会长久的,只有自动自发才是长久之计。15零和游戏原理

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零和游戏之所以倍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存在与“零和游戏”相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背后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20世纪,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出现高速增长,科技取得长足进步,这使“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所取代。

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都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计谋,不要总想占别人的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长久,“零和游戏”的现象就会重现,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16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遗忘。

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对个人来说,我们应该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的激情,我们也才可以心安理得。

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征,合理分配工作,例如让成就欲较强的员工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与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特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

同时,管理者还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努力是值得的,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17鸟笼逻辑

如果你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种选择:要么把鸟笼扔掉,要么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

道理很简单。设想你是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

为了避免此类的谈话一再地打扰你,最后,你不得不在两种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在绝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是采取最熟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为我们觉得使用自己最了解的方式更易取得成效。但当我们努力地用熟悉的解决方案去解决问题时,很多根本的问题仍然没法得到改善,甚至更加恶化。

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只有培养逻辑思维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才能避免无休止的解释。18破窗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结果怎样呢?

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后来,詹巴斗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仅仅几小时那辆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会给人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偷车试验”和“破窗理论”更多的是从犯罪的心理去思考问题,但不管把“破窗理论”用在什么领域,角度不同、道理相似: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平时一直强调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已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社会其他领域,同样存在着“破窗效应”,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把握环境的暗示和诱导作用。19帕金森定律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是聘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这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减轻了他的负担。由于助手的平庸,不会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所以这名官员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只能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1957年,历史学博士帕金森在马来西亚一个海滨度假时,悟出这个定律,并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发表在伦敦的《经济学家》期刊上,一举成名。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定律叫作“帕金森定律”。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机构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人员膨胀、效率低下的问题。帕金森教授对机构病症的独到观察与尖锐批评,仍然值得任何机构的高级人员进行参考与反省。20酒与污水定律

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麻烦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把事情弄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就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就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好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很长时间精心制作的陶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掉。如果组织中有一个破坏者,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产生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马上把他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他拴起来。21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它拥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

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与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一系列试验研究。这一系列试验研究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的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个“谈话试验”: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研究小组让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并规定在谈话过程中,专家们必须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作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许反驳和训斥。没想到,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心理学家分析,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人的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和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切莫压抑克制下去,而要千方百计地让它宣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和工作都有利。22最大笨蛋理论

1593年,一位维也纳的植物学教授带了一株郁金香到荷兰。此前,荷兰人从没见过这种土耳其栽培的植物,他们对郁金香如痴如醉。于是,教授认定可以大赚一笔,他把郁金香的售价抬得很高。一天深夜,一个窃贼破门而入,偷走了教授培养的全部郁金香球茎,并以很低的价格把球茎卖光了。

就这样,郁金香被种在了千家万户的花园里。后来,郁金香受到花叶病的侵害,病毒使花瓣生出一些反衬的彩色条块——有人把它形容成“火焰”。富有戏剧性的是,这种带病的郁金香成了珍品,以至于一个郁金香的球茎越古怪价格就越高。

于是,有人开始囤积病郁金香,又有更多的人出高价从囤积者那儿买入并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一个快速致富的神话开始流传,贵族、农民、女仆、烟囱清扫工、洗衣老妇先后都卷了进来,每一个被卷进来的人都相信会有更大的笨蛋愿出更高的价格从他(或她)那儿买走郁金香。

1598年,最大的笨蛋终于出现了,持续了五年之久的郁金香热迎来了最悲惨的一幕:所有郁金香球茎的价格很快跌到了一只洋葱头的售价,那些没有卖出的郁金香只能烂在花园里,而对于那些囤积者来说,所有的财富顷刻间都全部化为乌有。

投机行为应建立在正确把握大众心理倾向的基础上,期货、证券,甚至赌博都是这个道理。比如说,你不知道某个股票的真实价值,但为什么你愿意以二十块钱一股的价格去买呢?因为你预期会有人花更高的价格从你这儿把它买走。

马尔基尔把这一看法归纳为“最大笨蛋理论”: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你也愿意花高价买下,那是因为你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出更高的价格,从你那儿把它买走。

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无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就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出更高价格的笨蛋把它从你那儿买走,那你就是最大的笨蛋。23跷跷板互惠原则

彼特是一位会计师,一个满怀雄心壮志的企业新贵,他告诉自己,凡事一定要精打细算,绝不能浪费任何资源,绝不放弃任何机会,要让自己随时保持在优势状态,无论大小事情,绝不能让别人超越一步!他甚至还运用了一些诡秘的手腕,把许多同业人士压在自己下面,以确保自己的地位。

果然,彼特获得了丰富的收入,占尽了所有的好处,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商场大亨。可是他并不快乐,总觉得生活中好像缺了点什么,于是他越来越郁闷,越来越没笑容,最后,他得了轻微的忧郁症。

一个朋友介绍他去看心理治疗师,治疗师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只在他的医嘱上写了一句话:“每天放下身段,去帮助一个身边的人。”然后,便要他拿回去,两个礼拜后再来复诊。彼特觉得莫名其妙,但还是把处方拿回家了。

两个礼拜后,彼特又来到治疗师面前,但这次却是满面笑容地推开了门。“情况怎么样?”治疗师问,彼特开心地回答:“真是太奇妙了!当我肯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去为旁人服务时,反而会得到一种说不出的欣喜!”

这则故事为“助人为快乐之本”这一古训作了最贴切的诠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如坐跷跷板一样,不能永远固定在某一高度,只有高低交替,整个过程才会好玩,才会快乐!

一个永远不愿吃亏、不愿让步的人,即使真得到不少好处,也不会快乐。因为,自私的人如同坐在一个静止的跷跷板顶端,虽然维持了高高在上的优势位置,但整个人际互动却失去应有的乐趣,对自己或对对方都是一种遗憾。所以,“跷跷板互惠原则”是你我在同僚、朋友、夫妻……之间相处时,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24塞里格曼效应

1975年,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程序一: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控制在能够引起狗的疼痛,但不会伤害它的身体。实验者发现,这些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发觉仍然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就逐渐降低了。

程序二:随后,把这些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能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端有电击,另一端没有电击。当把它们放进笼子时,实验者发现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却连试也不试一下。

而把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第一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却发现它们能全部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跳到安全的一边。

后来,塞里格曼又重新设计了两组实验:

1.让狗在接受“无法摆脱的电击”实验之前,先学会如何逃脱电击。方法是先把它们放到可以逃避电击的笼子里,当它们接受电击时,只需轻轻一跳,就可以免受电击的痛苦。等到狗学会轻易地从笼子一边跳到另一边时,再按照前面介绍的实验程序,对它们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它们很不容易绝望。

2.改用那些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狗做实验,进行同样的处理,发现它们也不容易陷入绝望之中。

后来有许多学者采用其他动物进行重复实验,均得到了与之相同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长期经历失败的人,那些无依无靠的人,当他们发现无论如何努力,无论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就会觉得自己根本控制不了整个局面,精神支柱也会随之瓦解,斗志进一步丧失,最终会放弃一切努力,并陷入深度的绝望中。

因绝望而悲观、消沉,整天借酒消愁,甚至想一死了之的人比比皆是。要想远离绝望,就必须有成功的体验,有自由的空间,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这些都能帮你从生活的各种磨难中学到应对挫折的技能,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自己的希望,最终走上成功之路。25毛毛虫效应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Jean-Henri-Fabre)曾进行过一个很著名的“毛毛虫实验”。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与此同时在离花盆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它们最爱吃的松针。由于这种毛毛虫天生有一种跟随的习性,因此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绕着花盆一圈圈地爬行。令法伯感到惊讶的是,这群毛毛虫当天在花盆边缘一直走到精疲力竭才停下来,其间曾稍作休息,但是没吃没喝,连续地走了十多个小时。

时间慢慢过去,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两天……守纪律的毛毛虫队列丝毫不乱,依然这样没头没脑地兜着圈子。连续7天7夜之后,它们饥饿难当,精疲力竭。一大堆食物就在离它们不到6英寸远的地方,但它们却一个个地饿死了。

在对这次实验进行总结时,法伯的笔记本里有这样一句话:“在那么多的毛毛虫中,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它们就能改变命运,告别死亡。”

毛毛虫总是喜欢盲目地跟着前面的同伴爬行,科学家把这种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他们最主要的失误在于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只是按照习惯的方式盲目地行动,结果进入了一个循环的怪圈。

其实,许多人也总是喜欢跟着别人的屁股走,对别人走的路盲目跟从,随大流、绕圈子,瞎忙空耗,终其一生。尽管未知的财富可能就在眼前,他们却得之甚少,因为他们只是盲目地、毫不怀疑地跟着圆圈里的同伴往前走,就算碰到财富,也不是他们的。

人能走多高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但更重要的还是选准方向,找准目标,持久稳健地走下去,才有希望达到“顶峰”。无论跟别人有多紧,也只能成为第二,走别人走过的路,将会迷失自己的脚步。26威克效应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著名的威克教授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首先,他把一只玻璃瓶平放在桌子上,瓶的底部朝着窗户有光亮的一方,瓶口敞开,然后放进几只蜜蜂。只见它们在瓶子内朝着有光亮的地方飞去,不停地在瓶底上寻找出口,结果只能撞在瓶壁上。经过几次飞行后,蜜蜂终于发现自己永远也无法从瓶底飞出去,它们只好认命,奄奄一息地停在有光亮的瓶底那儿。

接着威克教授把蜜蜂放出,仍然将瓶子按原来的样子摆好,再放进几只苍蝇。没过多久,它们就一只不剩地全部从瓶口飞了出来。

在这个实验中,苍蝇和蜜蜂的命运截然不同。苍蝇为什么能找到出路?原来,它们坚持多方尝试,飞行时或向上,或向下,或背光,或向光,一旦碰壁发现此路不通,便立即改变方向,最后终于找到瓶口飞了出来。苍蝇靠不懈的努力在碰壁后总结教训,最终找到出路;而蜜蜂却一条道走到黑,即使面对无法逾越的瓶底也不回头,自然只能陷于困境。

在蜜蜂的思维里,玻璃瓶的出口必然会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可怜的蜜蜂没有意识到环境发生的变化,还一味地坚持业已形成的经验,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而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在意,也全然不顾光亮的吸引,在瓶中四下乱飞,结果误冲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苍蝇的头脑肯定是简单的,可是那些头脑简单的往往总会在智者绝望的地方顺利获得成功。因此,苍蝇在非常规思维中和无目标的飞行下得以撞上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幸运地获得自由和新生。

蜜蜂之误固然可笑,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也重复着蜜蜂的“经验”而浑然不觉。把“经验”当作“知识”往往是使成功变成“失败之父”的枢纽。人们往往太相信自己过去的成功和经验,并把它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进行放大,结果只能陷入误区而导致失败。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横冲直撞,因为后者的做法比前者聪明且有用得多。威克教授总结到:“这件事说明,实验、坚持不懈、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混乱、刻板和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瞬息万变的形势。”27跳蚤效应

生物学家做过这么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些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重复几遍,结果都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所以跳蚤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把这些跳蚤再次放进杯子里,同时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罩,“砰”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罩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地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它们开始根据玻璃罩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些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玻璃罩,而是在罩下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玻璃罩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玻璃罩已经去掉了,还是按原来的高度继续跳跃。一周后,那些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动——其实它们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它们已从一个跳蚤变成了一个可悲的“爬蚤”!

后来,生物学家在玻璃杯下放了一个点燃的酒精灯。不到五分钟,玻璃杯烧热了,所有的跳蚤自然发挥求生的本能,再也不管头是否会被撞痛(因为它们都以为还有玻璃罩),全部都跳出玻璃杯以外。“自我设限”是一件悲哀的事情,跳蚤变成“爬蚤”并非自身已失去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限制已经取消。

很多人不敢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因此,“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个人在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遭遇中,如何认识自我,在心里如何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或是失败,勇敢或是懦弱,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命运。28青蛙效应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过一次著名的煮青蛙实验。经过精心策划安排,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开水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突然用尽全力,一下子跃出了使它葬身的开水,跳到锅外的地面,安然逃生。

半小时后,他们使用一个同样大小的铁锅,这一回在锅里放满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锅里,这只青蛙在锅里面欢快地来回游着。接着,实验人员悄悄在锅底下用炭火慢慢加热。

青蛙不知究竟,悠然地在水中享受着“温暖”,等到它感觉到锅里的热度已经使它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一切为时已晚。它欲跃乏力,全身瘫痪,呆呆地躺在水里,终于葬身在热锅里面。

在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或强敌往往能使人奋起,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力,而慢慢地腐蚀却往往使人防不胜防,一蹶不振。当生活的重担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挫折、困难堵住了四面八方的通道时,我们往往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潜能,杀出重围,开辟出一条活路,可是在贪图享乐或是志得意满、维持功名的时候,反倒会在阴沟里翻船,弄得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人的发展需要危机感与忧患意识。人们一旦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不利的或者是相对劣势的,一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己或直接改造自己所处的环境,以达到自己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和平衡。

但是,当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很满意时,则会在相对平衡中失去潜在的积极性与进取心,从而放弃努力。这样,一旦环境因素有了变化,就会出现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又缺乏应有的适应能力,最终会被新环境所拒绝或淘汰。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对个人的要求是不断提高的,社会本身也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因而没有绝对的平衡,也没有绝对的适应,人们的生存危机总是存在的,因此,保持一定的危机感与忧患意识是尤为必要的。29贪婪的猴子

有一群猴子喜欢偷吃农民的大米,而它们又是一种很难捕捉的动物。多年来,人们想尽办法,用装有镇静剂的枪射击,或用陷阱去捕捉,都无济于事,因为它们的动作实在太敏捷了。后来,人们去请教动物学家。于是,动物学家根据这种猴子的习性做了一个实验,找到了一种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

他把一只窄瓶口的透明玻璃瓶在树干上固定好,再放入大米。到了晚上,猴子来到树下,把爪子伸进瓶子去抓大米。这瓶子的妙处就在于猴子的爪子刚刚能够伸进去,等它抓一把大米后,由于拳头紧抓着大米,爪子怎么也抽不出来。而那个瓶子又系在树上,使它无法拖着瓶子走。贪婪的猴子十分顽固——或者是太愚蠢,他们始终不愿意放下已到手的大米。第二天,当生物学家把它抓住的时候,它依然不愿放手,直到把那把米放入嘴中。

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人往往都会与猴子犯同样的错误,由于太看重眼前的利益,该放弃时不能放弃,结果铸成大错,甚至悔恨终生。想一想,世界上有多少人为了钱财,夫妻离异、兄弟反目;有多少人为了升官发财,朋友相残、同事相斥!

人类其实是很聪明的,但是,人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又往往是不理性的。人有时太贪婪,所以自毁前程;有时明知是圈套,却因为诱惑而抱着侥幸心理,最终落入他人设好的陷阱。很多时候他们不是败给自己的聪明,而是败给自己的贪欲。

因此,人仅有聪明是不够的,还需要用理智驾驭自己的贪欲,在面临危机时要果断地松开抓着“大米”的手。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放弃眼前的私利,一定会认清潜在的危险。30不可替代的懒蚂蚁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在成群的蚂蚁中,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寻找食物、搬运食物争先恐后,少数蚂蚁则东张西望,一点活也不干。

为了研究这类懒蚂蚁在蚁群中如何生存,生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这些懒蚂蚁都标上记号,然后,断绝了蚂蚁的食物来源,并破坏了蚂蚁窝,然后观察结果。实验者发现,在这个时候,那些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而懒蚂蚁则“挺身而出”,带领伙伴向它侦察到的新食物源转移。

接着,实验者再把这些懒蚂蚁全部从蚁群里抓走,他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所有的蚂蚁都停止了工作,乱作一团。直到他们把那些懒蚂蚁放回去后,整个蚁群才恢复到繁忙有序的工作中。

大多数蚂蚁都是很勤奋的,忙忙碌碌,任劳任怨,但他们紧张有序的劳作却离不开那些不干活的懒蚂蚁。懒蚂蚁在蚁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经济学家们认为,蚁群中的“懒蚂蚁”与平常的蚂蚁相比更重要,懒蚂蚁看到了事物的未来,正确地把握了当前的行动,所以能使自己在蚁群中不可替代。他们善于运用头脑观察、分析事物,能够在环境的变化中发挥行动引导的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善于思考的员工要比一个只知干活而不知动脑的人更重要。注意观察市场、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的人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能成为企业的真正主宰者。31野马和血蝙蝠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的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在攻击野马时,它常附在野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迅速、敏捷地刺入野马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食血液。无论野马怎么狂奔、暴跳,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而蝙蝠却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而去。野马往往是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奈地死去。

动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吸血蝙蝠怎么会让庞大的野马毙命呢?于是,他们进行了一次实验,观察野马死亡的整个过程。结果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远不会使野马毙命。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而不是因为蝙蝠吸血致死。

在生活中,将人们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看似灭顶之灾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由于一些人不善于清点和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