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分析与监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7 11:08:46

点击下载

作者:张欣、徐洁 主编 张丽 副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环境分析与监测

环境分析与监测试读:

前言

环境分析与监测是环境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是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正处于从理念到实践转换的关键时期。以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突出现实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本书在编写时本着“以项目驱动为主体、以典型任务为引领”的原则,借助实践项目训练,实现“教、学、做”的合一,立足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教材选择真实的工作项目为主线,针对性地进行环境监测“领任务—组团队—读指标—勘现场—订计划—布点位—查资料—解标准—剖方案—配试剂—学仪器—采样品—预处理—做测试—算数据—作评价”全过程的技能实践,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自学能力。

本书是国家级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网址:http://gyfxjszyk.ypi.edu.cn)环境分析与监测课程的配套教材,也是一本信息化立体教材。教材中的微课、视频、动画、拓展内容及配套资源均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来进行学习,为读者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提供方便。

本书共设五个项目,分别是认识环境监测、水与废水监测、大气与废气监测、土壤与固体废物监测、噪声监测。本书在内容上注重结合了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力求反映当前国内外的最新发展趋势,并突出了环境监测的特点。内容选取均以国家标准、环境标准、技术规范为蓝本。

本书由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张欣、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洁任主编,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张丽任副主编,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钱琛主审。编写分工如下:

项目一、项目五由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张丽编写;

项目二由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张欣编写;

项目三、项目四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洁、龚爱琴和扬州环境监测中心站汪霄编写。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陈海燕负责附录选编,张欣、徐洁负责全书的统稿、润饰。教材中的微课、视频、动画、拓展内容及配套资源主要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恳请广大同行及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8年9月项目一 认识环境监测项目引导“环境监测”这一概念最初是随着核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及周围环境的威胁,迫使人们对核设施进行监测,测量放射性和强度,并可随时报警。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频频出现,环境监测的含义扩大了,逐步由工业污染源监测发展到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的对象不仅仅是污染物及污染因子,还延伸到对生物、生态变化的监测。想一想

1.环境监测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起源背景是什么?

2.环境监测的定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3.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是什么?

4.环境监测有哪些分类?怎样理解各种分类情况,举例说明。

5.环境监测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任务一 识记环境监测基本常识任务要求

1.认识环境监测的概念。

2.了解环境监测的分类、原则和特点。

3.了解环境监测的“五性”要求。一、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间断或连续的形式定量地测定环境因子及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观察并分析其环境影响过程与程度的科学活动。它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质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医学以及某些新技术是环境监测的基础。二、环境监测技术

早期进行环境监测以化学分析为主要手段,建立在对测定对象间断、定时、定点、局部分析的结果上,已不能适应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动态和污染源动态变化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监测技术迅速发展,仪器分析、计算机控制等现代化手段在环境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种自动连续监测系统相继问世。环境监测从单一的环境分析发展到物理监测、生物监测、遥感卫星监测,从间断性监测逐步过渡到自动连续监测。监测范围从一个断面发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整个国家乃至全球。一个以环境分析为基础、以物理测定为主导、以生物监测为补充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

环境监测技术不仅仅是各种测试技术,还包括布点技术、采样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综合评价技术等,采样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将于本书特别阐述,综合评价技术可参看相关书籍,这里对目前较常用的污染物测试技术做一个概括(见图1-1)。图1-1 常用环境监测技术三、环境监测内容

从监测的环境要素来看,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水质监测(各种环境水和废水的监测技术)、大气监测(包括环境空气和废气的监测技术)、土壤与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等。

1.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的项目非常多,就水体来说有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海、各类景观水体)、地下水、各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主要监测项目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水质受污染的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氮磷等营养盐;另一类是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有机农药、苯并芘等。除上述监测项目外,还有水体流速和流量测定。

2.大气监测

大气监测主要是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及含量进行监测。目前已知的空气污染物有100余种,这些污染物以分子和粒子态存在于空气中。分子态污染物的监测项目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总氧化剂、卤化氢以及烃类化合物等;粒子态污染物的监测项目主要有总悬浮颗粒物(TSP)、飘尘(IP)、自然降尘量及尘粒的化学组成(如重金属、多环芳烃等),同时,为了了解粉尘的分散情况,还可对其粒径进行测定。此外,局部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某些特有监测项目。

3.土壤与固体废物监测

土壤的污染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引起的,一方面是工业废物(如废水和废渣)引起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引起的污染。其中,工业废物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4.生物监测

大气、水、土壤是一切生物生存、生长的条件,无论动物或植物,都是直接或间接从大气、水、土壤中吸取生长所需营养。伴随营养的摄入,有害的污染物也通过食物链被摄入生物体内,其中有些毒物在生物体内还会被富集,不仅使动植物生长和繁殖受到损害甚至死亡,还会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生物体内有害物的监测、对生物群落种群变化的监测也是环境监测的内容,具体监测项目视情况而定。

5.生态监测

生态监测就是观测与评价生态系统对自然变化及人为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时空格局的度量。它包括生物监测和地球物理化学监测。生态监测是比生物监测更复杂、更综合的一种监测技术,是以生命系统(无论是哪一层次)为主进行的环境监测技术。

6.物理污染监测

物理污染的监测包括对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等物理能量的监测。与化学污染所不同的是,这些污染不会引起人体中毒,但当此类污染超过其阈值时,就会对人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尤其是放射性物质所放出的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对人体损害可能更大。因此,物理污染的监测也是环境监测的重要部分。四、环境监测分类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它既为了解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环境质量提供信息,又为贯彻和执行各种环境保护法令、法规和条例提供科学依据。它属于环境规划和管理部门以及厂矿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按照监测目的,环境监测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1.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又称为监督监测或环境质量监测,指对确定的环境要素或污染物质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连续的监测,及时发现污染情况,评价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以及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该类监测属于“环境监测站第一位主体工作”。

2.特定目的监测

主要包括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及咨询服务监测。(1)污染事故监测 在发生污染事故时进行应急监测,以确定污染物扩散方向、扩散速度和危及范围,为控制污染提供依据。这是针对已发生的污染性事故进行的突击性监测,以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程度和危害范围,协助判断与仲裁造成事故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或消除事故的危害。采用流动监测(车、船等)、简易监测、低空航测、遥感等手段。如汶川大地震后饮用水的监测、龙江河污染事故监测。(2)仲裁监测 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执法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

仲裁监测应由国家指定的具有权威的部门进行,以提供具有法律责任的数据(公证数据),供执法部门、司法部门仲裁。(3)考核验证监测 监测人员技术考核、监测方法验证、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4)咨询服务监测 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性监测。如:建设项目新企业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按照评价要求进行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监测。

3.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

为研究环境要素或某类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演化规律、迁移模式以及对环境、人体和生物的影响,为研究控制环境污染的措施和技术要求,为研究监测分析方法、监测仪器制造而进行的各种监测。如:环境本底的监测及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对从业人员的影响研究;为监测工作本身服务的研究(统一方法、标准分析方法的研究、标准物质的研制等)。五、环境监测的原则

世界上已知化学品有700多万种,进入环境的物质已达10万种,在监测过程中,必须有重点、针对性地对部分污染物进行监测和控制,即遵循优先监测原则。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这一筛选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优先污染物。

优先监测的污染物具有以下特点:

①难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

②有科学可靠的监测方法,并能获得准确的数据;

③环境中出现频率高,含量已接近或超过规定标准,并且污染趋势在上升;

④样品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反映环境综合质量。六、环境监测的特点

①生产性:有一个类似生产的工艺定型化、方法标准化和技术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数据就是环境监测的基本产品。

②综合性:监测手段,监测对象,监测数据的处理。

③追踪性:要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就必须依靠可靠的量值传递体系进行数据的追踪溯源。

④连续性:如同水文气象数据一样,只有在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上持续监测,才有可能客观、准确地揭示环境质量发展变化的趋势。

⑤执法性:环境监测所得的数据可作为某些环境纠纷、环境管理、排污收费的重要依据。七、环境监测的要求

环境监测具有以下要求,简称“五性”要求。

1.代表性

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环境总体的真实状况,监测数据能真实代表某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和环境状况。任何污染物的分布不可能是十分均匀的,因此要使监测数据如实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必须充分考虑所测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必须首先优化布设采样点位,使所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2.完整性

完整性强调工作总体规划的切实完成,即保证按预期计划取得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有效样品,而且无缺漏地获得这些样品的监测结果及有关信息。

3.可比性

可比性指用不同测定方法测量同一水样的某污染物时,所得结果的吻合程度。在环境标准样品的定值时,使用不同标准分析方法得出的数据应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可比性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可比,也要求每个实验室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应该达到相关项目之间的数据可比,相同项目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历年同期的数据也是可比的。实现国际间、行业间的数据一致、可比,以及大的环境区域之间、不同时间之间监测数据的可比。

4.准确性

准确性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受从试样的现场固定、保存、传输,到实验室分析等环节影响。一般以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来表征。

5.精密性

数据的准确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而其精密性则表现为测定值有无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精密性以监测数据的精密度表征,是使用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它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大小。测试结果的随机误差越小,测试的精密度越高。想一想

1.怎样描述环境监测的全过程?

2.我国环境标准是如何分类分级的?

3.环境标准在环境监测中的意义是什么?任务二 识记环境标准基本常识任务要求

1.认识环境标准的概念。

2.了解中国环境标准的分类分级。一、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作的规定。

环境标准是对某些环境要素所作的统一的、法定的和技术的规定。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环境标准用来规定环境保护技术工作,考核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效果。

环境标准是按照严格的科学方法和程序制定的。环境标准的制定还要参考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的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环境标准过于严格,不符合实际,将会限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于宽松,又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造成人体危害和生态破坏。

环境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同时也是进行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评价和城市建设的依据。二、中国环境标准的分类与分级情况

一般说来,环境标准在我国分为六类两级。六类环境标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控制标准(或称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两级是指国家级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其中,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标准物质、环保仪器设备标准和环境方法标准只有国家级环境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水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等。它是为了保护人类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维持生态平衡,而对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在环境中的允许限量所作的规定。它是当时环境政策的目标、环境管理部门的工作依据,同时也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

污染物排放标准种类繁多,目前主要有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及各种专门工业企业废水、废渣、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了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结合经济技术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

环境基础标准是指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需统一规定的有关名词、术语、符号、标记、方法等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定义。它是制定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

环境方法标准是指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以试验、检查、分析、取样、保管、统计、作业等方法为对象所制定的各种标准。

国家级环境标准是指由国家专门机构批准颁发,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标准。地方环境标准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批准颁发的在特定区域内适用的标准。国家制定的国家级环境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容量各异,加之国家标准中有些项目未作具体规定,所以允许地方环保部门根据自己的地方环境特点和经济技术条件,在不适宜执行国家标准时制定地方环境质量补充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在颁布了地方环境标准的地区,原则上需要执行地方环境标准。

由上可见,国家标准是地方标准制定的依据,地方标准是国家标准的补充,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三、环境监测工作与环境标准

1.方法标准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指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技术所制定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监测要求“依法监测”,“法”就是标准。也就是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具有规范性、强制性、严格的制定程序、显著的技术性和时限性。

2.结果评价

环境监测数据的作用在于对监测对象进行评价,否则一个纯粹的数据毫无意义。通常,要进行“对标”评价。评价相应的环境质量主要是依据环境质量标准,如:长江水质、某水库水质用地表水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在某地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监测,要使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同理还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评价结论一般是“符合××××标准值要求”,或者“不符合××××标准值要求,受到了污染”。

针对污废水、废气、噪声污染等情况,则需要使用污染物排放标准。它是国家对人为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浓度或总量所作的限量规定,包括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有地方标准的要优先执行,因为地方标准比国家标准要求更加严格。排放标准还分为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排放标准,有行业排放标准的要优先执行。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如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某一行业所排放的各种污染物的容许排放量,只对该行业有约束力,如甜菜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医院污水排放标准、石油化工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因此,同一污染物在不同行业中的容许排放量可能不同。

评价结论一般是“符合××××标准值,可以达标排放”,或者“不符合××××标准值,需要经过治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想一想

1.什么是质量保证?什么是质量控制?两者的联系是什么?

2.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与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区别是什么?

3.如何评价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任务三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任务要求

1.认识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了解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一、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它包含了保证环境监测结果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质量保证的作用在于将监测数据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使其质量满足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的要求。其目的是避免错误的监测数据造成环境保护的失误。

质量保证应贯穿于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科学性。

2.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指通过配套实施各种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规程而达到保证各个监测环节(布点、采样、分析方法、分析过程等)工作质量的目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分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包括空白试验、校准曲线核查、仪器设备定期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等。在内部质量控制中,使用控制图最为方便。运用控制图的基本依据是:一个确定的分析测量系统重复分析一个均匀稳定试样所获得的结果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控制图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表示分析时间或结果顺序;纵坐标表示作为分析质量指标进行控制的统计量;中心线是统计量的平均值;上、下控制限之间表示结果的可接受范围,也是采取行动的标准。在分析工作中,当分析结果超出控制限时,表明分析误差超过允许范围,这时就要停止试验,寻找原因并加以纠正,直至恢复到受控制状态为止。在每批样品要做一个已知的控制样,同时做该批分析样品总数15%~20%的双样。

外部质量控制一般由常规监测外的有经验的人员来执行,以便对数据质量进行独立的评价。可以采用的手段有:分析测量系统性能的现场评价,分发标准物样品进行实验室间比较,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人员之间的比较等。根据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的符合程度来判断数据的可靠性。

我国为保证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根据不同的监测任务制订了相应的质控措施。(1)验收监测 监督企业生产工况,现场监测仪器设备质控措施,废气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监测质控措施,空气监测质控措施,地表水、地下水和废水监测质控措施,噪声与振动监测质控措施。(2)监督性监测

①废气:现场加采双样分析、标准样品分析,必要时做加标回收试验。

②废水:一般100%平行样分析,在废水中分布不均匀的污染物加采现场双样分析进行自控,主要污染物标准样品分析和加标回收试验。(3)环评现状监测 环境空气:采集现场双样分析进行自控、标准样品分析,必要时做加标回收试验。(4)空气自动监测

①每2年作仪器检定,每年作期间核查。

②每天零点校准、每周单点标气校准、每半年至少作1次标气多点校准、每季度流量校准,开放光程监测分析仪器,每季度应至少进行1次单点检查(等效浓度),每年至少进行1次多点校准(等效浓度),可吸入颗粒物监测仪器每周用标准膜校准1次。

③每年至少清洗管路1次,每月清洗采样头,开放光程每半年至少清洗发射/接收端前窗玻璃1次。

④有效小时值:可吸入颗粒物采样时间应不少于50min,其他能连续监测的气态污染物应为60min;有效日均值:日均值以连续24个有效小时值计算。

⑤每周巡检监测子站。(5)水质自动监测

①每2年作仪器检定,每年作期间核查。

②每月至少清洗1次取水管路、测量池、沉淀池、溢流杯、过滤芯、配水管路,每周清洗测量电极或探头。

③在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分别进行化学需氧量换算系数的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总有机碳与化学需氧量的换算系数,转换系数的更改需经省站批准。

④每周对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有机碳监测仪器作1次标准溶液核查,每月对电导率仪、浊度仪和重金属、总磷、总氮监测仪器进行1次标准溶液核查。每半年对监测仪器进行1次3~5个浓度点的多点校准。定期进行化学需氧量、氨氮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与自动监测的比对试验。每月对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进行1次比对试验,每2个月对重金属、总磷、总氮监测仪器进行1次比对试验。

⑤定期进行仪器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

⑥瞬时值有效性:每天等时间间隔测定6次;日平均值有效性:正常情况下应为6次瞬时值的算术平均值(pH值除外)。

⑦每周巡检监测子站。(6)来样分析 做10%的平行分析,必要时可做样品加标测定和标准样品分析。(7)质控考核与同步监测 一般情况下做100%的平行样品测定、样品加标测定、标准样品分析。(8)应急监测 现场监测以速度为主,但也需要质量控制、重复测定,分析标准样品;样品采集后送实验室分析,按照实验室样品分析的质量控制措施执行。二、监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的基础工作(方法的选择、试剂和试验用水的纯化、容器和量器的校准、仪器设备的检定等)、空白试验、检出限的测量、校准曲线的绘制、平行样和加标样的分析、绘制质量控制图等。目的在于提高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基本数据的正确可靠。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由常规监测之外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执行,对某些实验室的监测分析质量进行评价工作,常实施于诸多部门或众多实验室之间的协作试验中。既可以通过分析统一样品来实现,也可以用对分析测量系统的现场评价方式进行。它能提高分析结果的总体可信度,加强实验室间数据的可比性,使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三、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是一个全过程,包括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的基本产品,整个监测过程要保证产品的质量。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权威性、严肃性的根本保证和前置条件,是环境决策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环境监测数据评价主要包括准确度评价和精密度评价。

1.准确度评价(1)标准物质分析 通过分析标准物质,由所得结果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2)回收率测定 通过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标准物质,测加标回收率以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3)不同方法的比较 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测定时,看所得的结果是否一致,或经统计检验表明其差异是否显著来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

2.精密度评价(1)平行性 在相同的条件下(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方法、仪器设备、时间相同),对同一样品进行双份平行样测定,通过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来评价方法的精密度。(2)重复性 在同一实验室内,用同一分析方法,当分析人员、仪器设备、分析时间中的任一项不相同时,对同一样品进行两次或多次测定,通过所得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来评价分析方法的精密度。(3)再现性 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得的单个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来评价分析方法的精密度。

我国环境保护部办公厅于2015年12月29日颁布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项目小结

1.环境监测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间断或连续的形式定量地测定环境因子及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观察并分析其环境影响过程与程度的科学活动。环境监测是一个全过程,包括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2.从监测环境要素来看,环境监测包括水质监测(各种环境水和废水的监测技术)、大气监测(包括环境空气和废气的监测技术)、土壤与固体废弃物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等。按照监测目的又可以分为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包括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以及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

3.环境监测遵循优先监测原则,既不可能一一监测,也不必要一一监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优先污染物。

4.早期环境监测以化学分析为主,随着环境污染的发展特点,环境监测从单一的环境分析发展到物理监测、生物监测、遥感卫星监测,从间断性监测逐步过渡到自动连续监测。监测范围从一个断面发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环境监测已发展成了一门多学科、多种分析方法结合的技术,包括传统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生物监测以及自动化监测。

5.环境标准在我国分为六类两级。六类环境标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控制标准(或称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两级是指国家级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其中,能制定地方标准的只有污染物控制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但对制定内容和制定单位有严格的规定。国家标准是地方标准制定的依据,地方标准是国家标准的补充,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

6.质量保证是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它包含了保证环境监测结果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质量控制是指通过配套实施各种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规程而达到保证各个监测环节(布点、采样、分析方法、分析过程等)工作质量的目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分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包括空白试验、校准曲线核查、仪器设备定期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等。外部质量控制手段有分析测量系统性能的现场评价,分发标准物样品进行实验室间比较、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人员之间的比较等。我国为保证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根据不同的监测任务制订了相应的质控措施。

7.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的基本产品,环境监测数据评价主要包括准确度评价和精密度评价。准确度评价包括标准物质分析、回收率测定及不同方法的比较,精密度评价包括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等方面的要求。练一练测一测

一、填空题

1.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监测进行分类,根据监测目的的不同,环境监测包括    、    和     。

2.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可以简称为     级     类,其中地方可以制定的标准只有     和     两类。而数量最多的是     标准。

二、选择题

1.下述名词中属于特定环境监测的是(  )。

A.污染事故监测

B.仲裁监测

C.考核监测

D.新建企业周围环境现状监测

2.环境监测的特点有(  )。

A.综合性

B.连续性

C.追踪性

D.代表性

3.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  )。

A.单独作用

B.拮抗作用

C.相加作用

D.相乘作用

4.环境标准的目的是(  )。

A.保护人群健康,防止污染

B.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合理利用资源

C.促进经济发展

D.遏制经济的发展以保护环境

5.下列关于环境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环境标准的制定要兼顾技术和经济的因素

B.环境标准越严格越好

C.环境质量基准应不加修改地作为环境标准值

D.环境标准具有强制性项目二 水与废水监测项目引导

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人们利用它不仅有量的需求,而且有质的限制。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灌溉弃水及其他废弃物排入水体,致使江、河、湖、水库以及地下水等受到污染,引起水质恶化。水质监测以充分合理地保护、利用和改善水资源,使其不受或少受污染为目标,以地表水(江河、湖泊、海洋、水库等)、地下水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为监测工作的对象,检测水的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应水环境质量标准,为控制水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人类健康。想一想

1.我们所在校园内的地表水环境有哪些?

2.实验室废水的收集情况如何?污染指标有哪些?任务一 阅读监测任务单任务要求

1.认识监测对象。

2.了解监测任务。

本项目涉及的监测任务单见表2-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对应的监测任务,要求在规定学时内完成所有指标的测定。表2-1 项目二监测任务单想一想

1.环境监测所指水体的分类有哪些?

2.水体污染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3.水体监测的物理指标有哪些?

4.水体监测的无机物指标有哪些?

5.水体监测的有机物指标有哪些?

6.水监测需要现场监测的指标有哪些?

7.废水的监测指标有哪些?任务二 解读监测指标,制订工作计划任务要求

1.认识水体污染的类型。

2.了解水和废水监测的项目和方法。

要求各组长在组内将本次项目涉及的任务在组内进行分解,各成员将个人分配到的任务填入表2-2。表2-2 个人工作任务分配表一、水体污染及污染类型

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根据水体污染物质的特点及造成的危害,水体污染类型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体感官性污染

天然水体是无色透明的,受污染可使水色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感官。如印染废水污染往往使水色变红,炼油废水污染可使水色发黑褐色等。水色变化,不仅影响感官,破坏风景,还很难处理。除此之外,污染还会引起水体浊度变化、产生臭味,有的生活污水表面会形成泡沫。

2.水体有机污染

主要是指由城市污水、食品工业和造纸工业等排放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废水所造成的污染。这些污染物在水中进行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中,需消耗大量溶解氧,一旦水体中氧气供应不足,会使氧化作用停止,引起有机物的厌氧发酵,散发出恶臭,污染环境,毒害水生生物。

3.水体无机污染

指酸、碱和无机盐类对水体的污染。首先是使水的pH值发生变化,破坏其自然缓冲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阻碍水体自净作用。同时,还会增加水中无机盐类和水的硬度,给工业和生活用水带来不利影响。

4.水体有毒物质污染

各类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后,在高浓度时,会造成水中生物死亡;在低浓度时,可在生物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逐级浓缩,最后影响到人体。

5.水体富营养化污染

含植物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并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导致鱼类等窒息和死亡。

6.水体油污染

沿海及河口石油的开发、油轮运输、炼油工业废水的排放等造成水体的油污染,当油在水面形成油膜后,影响氧气进入水体,对生物造成危害。此外,油污染还破坏海滩休养地、风景区的景观,影响鸟类的生存。

7.水体热污染

热电厂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这种废水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可引起水温升高,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还会使水中某些毒物的毒性升高。水温升高对鱼类的影响最大,可引起鱼类的种群改变与死亡。

8.水体病原微生物污染

生活污水、医院污水以及屠宰肉类加工等污水,含有各类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流入水体会传播各种疾病。

9.水体放射性污染

是指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而造成的污染。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反应废弃物。放射性污染会导致生物畸变、破坏生物的基因结构及致癌等。核物质半衰期很长,无法处理。二、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选择

1.监测项目(1)地表水的监测项目 地表水的监测项目见表2-3。潮汐河流必测项目增加氯化物;饮用水保护区或饮用水源的江河除监测常规项目外,必须注意剧毒和“三致”有毒化学品的监测。①表2-3 地表水监测项目①监测项目中,有的项目监测结果低于检出限,在确认没有新的污染源增加时可减少监测频次。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在有监测能力(配置GC/MS)的地区每年应监测1次选测项目。②悬浮物在5mg/L以下时,测定浊度。③二甲苯指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④三氯苯指1,2,3-三氯苯、1,2,4-三氯苯和1,3,5-三氯苯。⑤四氯苯指1,2,3,4-四氯苯、1,2,3,5-四氯苯和1,2,4,5-四氯苯。⑥二硝基苯指邻二硝基苯、间二硝基苯和对二硝基苯。⑦硝基氯苯指邻硝基氯苯、间硝基氯苯和对硝基氯苯。⑧多氯联苯指PCB-1016、PCB-1221、PCB-1232、PCB-1242、PCB-1248、PCB-1254和PCB-1260。(2)污废水的监测项目 我国根据各工业行业生产特点,对排放污废水的必测项目作出了相关规定,选测项目可参照选择。具体见表2-4。①表2-4 工业废水监测项目①监测项目中,有的项目监测结果低于检出限,在确认没有新的污染源增加时可减少监测频次。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在有监测能力(配置GC/MS)的地区每年应监测1次选测项目。②重金属系指Hg、Cr、Cu、Pb、Zn、Cd和Ni等,具体监测项目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注:表中所列必测项目、选测项目的增减,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2.分析方法选择(1)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

①首先选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或行业标准方法。

②当实验室不具备使用标准分析方法时,也可采用原国家环境保护局监督管理司环监[1994]017号文和环监[1995]号文公布的方法体系。

③在某些项目的监测中,尚无“标准”和“统一”分析方法时,可采用ISO、美国EPA和日本JIS方法体系等其他等效分析方法,但应经过验证合格,其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应能达到质控要求。

④当规定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污水、底质和污泥样品分析时,必要时要注意增加消除基体干扰的净化步骤,并进行适用性检验。(2)分析方法查阅 在日常监测工作中,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在线查阅最新的监测分析方法。查一查

根据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将此次监测指标的分析方法查阅后汇总于表2-5中。表2-5 监测项目方法汇总表想一想

1.为什么要进行现场勘查?

2.勘查现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勘查现场需要收集什么资料?任务三 勘查现场任务要求

了解勘查现场的主要内容。

勘查现场指在未正式开始采样监测之前对监测对象进行实地了解收集相关资料,以便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一般在开展新项目的监测时需要。以地表水监测为例,勘查现场调查收集的主要内容有:

①水体分布区的地质、水文和气象资料,主要包括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

②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③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水体沿岸周围资源(含森林、矿产、土壤、耕地、水资源等)现状,特别是植被破坏情况应详细了解;水体功能区划情况,各类用水功能区的分布,特别是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

④野外调查交通情况,河宽、水深、河床结构、河床比降、河岸标志等,对湖泊还要了解生物、沉积物特点、间温层分布、容积、平均深度,作等深线图,了解水的更新时间等。

⑤历年的水质资料等。想一想

1.如何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取样代表性?

2.污废水的监测采样点是如何规定的?

3.地表水布点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任务四 绘制水与废水监测采样点位布设图任务要求

1.了解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方法。

2.了解工业废水监测采样点的设置方法。一、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地表水采样点的设置一般按照“面—线—点”三步法的方式确定,即要合理地设置采样点,必须根据两岸情况设置合理的监测断面,根据监测断面的宽度布设采样垂线,最后按照水体深度设置采样点。

1.河流监测断面设置

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个河段,水系两岸的城市、工厂企业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该水系受纳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求设置四种断面,即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图2-1是一个综合性的河段断面设置和布点示意图。图2-1 河段采样断面设置及布点示意图(1)背景断面 背景断面是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时,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

背景断面的具体位置应按如下原则确定:①远离工业区、城市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线,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②尽可能远离化肥和农药施放区;③尽可能设在水文条件比较稳定和河段平直的地段;④设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上游河段;⑤对于区域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的河段,应在该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断面;⑥既要避开主要交通干线,又要考虑交通必须方便,所以一般在交通线上游不远处布设。(2)对照断面 对照断面是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3)入境断面 入境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某一行政区域时的水质状况,应设置在水系进入本区域尚未受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响处。(4)控制断面 控制断面是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变化情况的断面。一般应设在排污区(口)的下游500~1000m处,即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合均匀处。控制断面的数量、控制断面与排污区(口)的距离可由以下因素决定:主要污染源的数量及其间的距离、各污染源的实际情况、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其他水文特征。此外,还应考虑对纳污量的控制程度,即由各控制断面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控制断面的布设还要结合调查范围内的环境特征,如调查范围内的重点保护水域、重点保护对象、重点水域构筑物、水文站和其他污水排入处等,都应增加布设监测断面。同时也应考虑到城镇近期和远期的规划。(5)消减断面 消减断面是指工业废水或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河段范围)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它主要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稀释净化的情况,应设置在控制断面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处。

消减断面的位置可通过扩散模式计算结果确定。但是,由于河水与废水(或污水)的充分混合常常延伸到几十千米远处,而那些水流速度大的河段还将更远。因而,对于有边界、有属辖的河段,只按计算结果设置消减断面往往不具实际意义。为此,确定消减断面的位置还应考虑具体条件,一般可设在本辖区间段的废水和污水最大程度混合和稀释处。对于一个区域,可延伸至边界水域处,当然以充分混合处为最佳;对于水量小的河流,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6)出境断面 出境断面用来反映进入下一行政区域前的水质情况,因此应设置在本区域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如果在此行政区域内河流有足够的长度,则应设上述消减断面。

2.湖泊、水库监测断面设置

湖泊、水库一般情况下只设监测垂线,如有特殊情况可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布设监测断面。设置监测断面时应考虑汇入湖泊、水库的河流数量、流量、主流向及季节变化,水体性质(单一或复杂);水体动态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岸边污染源分布和对湖泊、水库水质的影响,污染物扩散和水体自净情况;湖泊、水库内有无水生植物——源水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鱼类繁衍场所和分层状态等生态特点。然后按以下原则设置监测断面。

①在考虑其特殊性前提下,断面位置一般按不同水体类型,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设监测断面;

②受污染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应在污染物扩散途径上设监测断面;

③渔业作业区、水生生物经济区等应布设监测断面;

④以湖、库的各功能区为中心,在其辐射线上布置弧形监测断面;

⑤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⑥监测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一般与河流的规定相同,但在有可能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时,应做水温、溶解氧的探索性试验后再定;

⑦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控制断面。

湖(库)采样断面设置如图2-2所示。图2-2 湖(库)采样断面设置示意图

3.地表水采样点的设置

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应符合表2-6和表2-7,湖(库)监测垂线上的采样点的布设应符合表2-8。表2-6 采样垂线的设置表2-7 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数的设置表2-8 湖(库)监测垂线采样点的设置二、工业废水采样点的布设方法

1.布设原则(1)第一类污染物 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共13种: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放口。(2)第二类污染物 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如pH值、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氮等。

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3)进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采样点位 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4)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采样点的布设

①对整体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时,在各进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的入口和污水设施的总排放口设置采样点。

②对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监测时,在各进入处理设施单元污水的入口和设施单元的排放口设置采样点。

2.采样点位的登记

监测机构必须在全面掌握与污染源污水排放有关的工艺流程、污水类型、排放规律、污水管网走向等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采样点位。排污单位须向地方环境监测站提供废水监测基本信息登记表(见表2-9)。由地方环境监测站核实后确定采样点位。表2-9 废水监测基本信息登记表

3.采样点位的管理(1)采样点位应设置明显标志。采样点位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应执行GB 15562.1—1995标准。(2)经设置的采样点应建立采样点管理档案,内容包括采样点性质、名称、位置和编号,采样点测流装置,排污规律和排污去向,采样频次及污染因子等。(3)采样点位的日常管理:经确认的采样点是法定排污监测点,如因生产工艺或其他原因需变更时,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监测站重新确认。排污单位必须经常进行排污口的清障、疏通工作。想一想

1.为什么要进行标准解读?

2.如何进行标准解读?任务五 解读标准任务要求

了解标准解读的要点。

以《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标准为例,解读标准时可参考以下步骤:

①了解标准制定及实施时间,以便明确标准的适用性。

②了解标准的适用范围及检出限。

③明确方法原理。

④了解存在的干扰及消除方式。

⑤明确试剂配制方式,计算试剂用量。

如:6.8(1+9)硫酸即浓硫酸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9,配100mL此溶液需要将10mL的浓硫酸缓慢倒入90mL的蒸馏水中。

计算此溶液需要配制的用量,则需要往后阅读标准,会发现:

因此,6.8(1+9)硫酸用于硫酸汞溶液的配制,则按相同的方式计算出硫酸汞需要的用量,即可算出该溶液需要的用量(注:溶液配制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但配制浓度及配制比例不能更改,否则影响试验测定结果)。

将选定任务中涉及的指标试剂配制量计算结果填入表2-10中。表2-10 试剂配制记录表

⑥了解试验仪器设备。

⑦解析分析步骤。

对选定任务中涉及的指标分析步骤进行解读,填入表2-11中。表2-11 指标方法标准解读记录表

⑧结果计算及表示方式。想一想

1.水样的类型有哪些?

2.采样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3.我国对地表水和污废水的采集时间和频率的规定有哪些?

4.采集不同的指标对所用的采样容器有没有要求?任务六 确定采样方法,准备采样仪器任务要求

1.认识水样的类型。

2.了解水样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确定的方法。

3.能确定水样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一、水样的类型

1.瞬时水样

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当水体的组成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空间内变化不大,也就是说水样的组成比较稳定时,瞬时水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当水样的组成随时间发生变化时,则要在适当时间间隔内进行瞬时采样,分别进行分析,测出水质的变化程度、频率和周期;当水体的组成发生空间变化时,就要在各相应的部位采样。

2.综合水样

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起来所得到的样品称作综合水样。综合水样是获得平均含量的重要方式,有时需要把代表断面上的各点,或几个污水排放口的污水,按相对比例流量混合,得到其平均含量。

对于建造区域污水处理厂,综合水样能提供更为有用的资料。

3.平均污水样

对于周期性生产的企业,应根据排污情况进行周期性的采样。通常应在一个或几个生产或排放周期内,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别采样。对于性质稳定的污染物,可对分别采集的样品进行混合后一次测定;对于性质不稳定的污染物,可在分别采样、分别测定后取平均值。

在污水排放流量不稳定的情况下,可将一个排污口不同时间的污水样,依照流量的大小,按比例混合,称为平均比例混合水样。

4.混合水样

所谓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上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样的混合样,又称“时间混合水样”。二、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1.地表水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1)确定原则 依据不同的水体功能、水文要素和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既要满足能反映水质状况的要求,又要切实可行。(2)相关规定 按照国家《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中的相关要求,我国对地表水的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规定如下。

①饮用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每月至少采样1次。

②国控水系、河流、湖、库上的监测断面,逢单月采样1次,全年6次。

③水系的背景断面每年采样1次。

④受潮汐影响的监测断面的采样,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采集涨、退潮水样分别测定。涨潮水样应在断面处水面涨平时采样,退潮水样应在水面退平时采样。

⑤如某必测项目连续三年均未检出,且在断面附近确定无新增排放源,而现有污染源排污量未增的情况下,每年可采样1次进行测定。一旦检出,或在断面附近有新的排放源,或现有污染源有新增排污量时,即恢复正常采样。

⑥国控监测断面(或垂线)每月采样1次,在每月5~10日进行采样。

⑦遇有特殊自然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时,要随时增加采样频次。

⑧在流域污染源限期治理、限期达标排放的计划中和流域受纳污染物的总量削减规划中,为此所进行的同步监测,按流域监测执行。

⑨为配合局部水流域的河道整治、及时反映整治的效果,应在一定时期内增加采样频次,具体由整治工程所在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2.污废水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根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的规定,污染源污水监测的采样频次规定如下。

①监督性监测:地方环境监测站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每年不少于1次,如被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列为年度监测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增加到每年2~4次。因管理或执法的需要所进行的抽查性监测或对企业的加密监测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②企业自我监测:工业废水按生产周期和生产特点确定监测频率。一般每个生产日至少3次。

③对于污染治理、环境科研、污染源调查和评价等工作中的污水监测,其采样频次可以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另行确定。

④排污单位为了确认自行监测的采样频次,应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一个生产周期内进行加密监测:周期在8h以内的,每小时采1次样;周期大于8h的,每2h采1次样,但每个生产周期采样次数不少于3次。采样的同时测定流量。根据加密监测结果,绘制污水污染物排放曲线(浓度-时间,流量-时间,总量-时间),并与所掌握资料对照,如基本一致,即可据此确定企业自行监测的采样频次。

根据管理需要进行污染源调查性监测时,也按此频次采样。

⑤排污单位如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能正常运转使污水能稳定排放,则污染物排放曲线比较平稳,监督监测可以采瞬时样;对于排放曲线有明显变化的不稳定排放污水,要根据曲线情况分时间单元采样,再组成混合样品。正常情况下,混合样品的单元采样不得少于2次。如排放污水的流量、浓度甚至组分都有明显变化,则在各单元采样时的采样量应与当时的污水流量成比例,以使混合样品更有代表性。三、采样方法及采样器的选择

1.采样方法(1)表层水 在河流、湖泊可以直接汲水的场合,可用适当的容器如水桶采样。从桥上等地方采样时,可将系着绳子的聚乙烯桶或带有坠子的采样瓶投于水中汲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