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7 19:36:34

点击下载

作者:李树沛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克邵

李克邵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李克绍先生一生的理论成就与实践经验,全书共分四部分:

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其中“专病论治”充分反映了李克绍先生临床独到之处,是其临证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医家小传

李克绍,字君复,1910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龙泉乡东汤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是农民,兼有蒸茧技术,每年秋收完毕,便赴东北缫丝厂工作,翌年春暖回家,从事田间劳动,勤劳朴实,生活俭约。先生一生,勤勤恳恳,朴实无华,与幼年的家庭熏陶是分不开的。

先生7岁入学,读四年制国民小学,又升入高等小学勉强读了3年后,因生活所迫,毕业后已无力继续深造。但适值山东当局提倡读经,东汤村西头的龙泉小学,也办起了读经补习班,这个班近在咫尺,才使先生得以勉强就读。在补习班攻读了5年,主要课程是四书、五经、左传、古诗等。这些课程,奠定了先生雄厚的文学基础,也为先生以后自学中医,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先生在19岁时当上了小学教师,接连做了10年的教学工作。10年中,先生一面教学,一面学医,利用课余、晚间、假日的时间,口不绝吟,手不停抄,终于在无师自学的情况下,粗通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阅读和背诵了部分后世各家有关方药、杂病等医籍。于是在1935年年底,先生在参加烟台组织的全专区中医考试时,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

先生有了合法的行医执照后,便弃儒业医。曾在原籍自设药房开业,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此后,也曾在烟台、大连等地挂牌行医,但由于那时社会秩序混乱,所以时间都不太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先生在威海市联合诊所工作,1956年,威海市联合诊所被国家接收,改为威海市卫生所。之后,先生调到山东中医学院任伤寒教研室讲师,从事《伤寒论》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此定居济南。后又晋升为副教授、教授。曾任山东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顾问,全国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顾问,并应聘为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1984年先生参加九三学社,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传略被《中国当代名人录》收录。至先生1996年去世为止,先生从事中医医疗与教学工作达60余年。

先生学识渊博,医理精深,发表大量的学术论著,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全国各地邀请其讲学者很多,曾赴北京、天津、南阳、长春、大连等地做学术报告,所到之处,俱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并得到很高的评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先生所著《伤寒解惑论》,影响远及中国香港,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地,深得中医学术界的好评,认为本书有不少新发挥、新见解,是对《伤寒论》研究的突破,也是自有《伤寒论》以来,特别是近代一部能启蒙解惑的好书。

先生是自学成材的榜样,从医之路及其治学方法颇具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记叙之。锲而不舍 自学典范

先生弱冠之年,本是小学教员,因旧社会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极不稳定,加之叔父患热性病被庸医误药致死,才有志改业行医。但当时为什么不学西医而选择中医?令人感到意外而且有趣的是先生因受到反对中医者的启示,才决心舍弃西医而学习中医的。事情是这样的:先生学医无人指导,盲目购买的第一本医书,是日本下平用彩著的,浙江汤尔和译的《诊断学》,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西医书。汤氏反对中医,在书的序言中说:“……吾固知中医之已疾,有时且胜于西医,但此系结果,而非其所以然。徒以结果与人争,无已时……”意思是说:我当然知道中医治病,有时且比西医为好,但这只是治疗效果,而所以取得这些效果的道理,中医则讲不出来,既然讲不出道理,只用治疗效果同别人争辩,那是不能说服人的。看了这段话,先生发现连西医也承认中医治病疗效不比西医差,只不过因中医讲不出道理,才瞧不起中医。他想“结果”和“所以然”何者重要呢?余不可能知道汤氏本人如果得垂危之病后,他是愿意明白地知道其所以然而死去,还是想活着而宁肯暂时不知其所以然?作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来说,都会以救人为第一,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而不会由于暂时讲不出道理,便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弃而不顾,听任病人死去而还说“可告无愧”(汤氏语)。

先生曾说:“世上真有无因之果吗?中医能愈病,必有其所以然的道理,只是暂时尚未得到解释,或者已经有中医的解释,目前人们尚不理解罢了。即使做不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也不应作为中医不科学的一个证据。科学领域的未知数太多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不仅是中医常遇到的问题。‘行易知难’‘不知亦能行’,这是近代革命家、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哲学思想。他在《建国方略》的‘心理建设’中,以饮食为例证明不知亦能行。他指出,很少有人彻底了解饮食入腹后的详细消化过程,也很少有人了解人体正常生理需要哪些营养,以及哪些食物各具有哪些营养,但是人们还是每天都在进食的。这证明不知并不妨碍行。但汤氏却一定要抛弃中医疗效于不顾,偏偏在‘知’字上将中医一军,这是错误的。”

承认中医有良好的疗效,相信有效果必有其所以然的道理,于是先生学习中医的信心更足了。

先生无家传师承,从旧社会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员到晚年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医学者,靠的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先生早年爱好广泛,书法、音乐、戏剧、文学等,无不涉猎,而当立志学医之后,便放弃了这些爱好,把全部精力放在医学上。先生从不放过学习机会,每日晨起必读,已成习惯,无论在家或外出,都是有暇便读。兴之所至,常废寝忘食。真有古人“三余”“三上”之学风。先生读书每遇难解之处,从不放过,总是苦思冥索,直至得到了满意的解答,方肯罢休。家境清贫,买书不易,故常借书手抄。正是这样认真地边读边抄,才使青年时研读过的医学典籍,有不少一级标题章至80岁高龄还能背诵如流。先生常说:“无师求教,养成苦思的习惯;买书不易,锻炼了背书的工夫。”又说:“强记硬背,工夫并不白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种刻苦的自学方法是先生学医成功的经验之一。

先生衣着俭朴,饮食随便,情志恬淡,不务名利,始终把研究学问、追求知识作为人生中最大的乐事。他几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于中医学的研究,直到晚年,仍然手不释卷,勤于写作。正是经过终生不懈地努力,才使他在无师自学的条件下,对中医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取得了国内外中医界的承认和赞许。先生在《人才》杂志曾发表过署名文章,作为自学成材的典范,介绍他的自学经验。治学严谨 著述丰富

先生素以治学严谨著称。他最反对学术上人云亦云,不求甚解,认为这是近于自我欺骗的不良学风。他读医书,也看注解,但绝不盲从,而是认真探讨,反复论证。他常说,读书虽多而不理解,充其量不过一书贾而已。先生研究任何一部中医典籍,都先要有一个研究标准。以学习《伤寒论》为例,他主张:①名词术语的解释,必须前后一致,同一术语,不能在这里这样讲,在那里又那样讲。②必须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相结合。③必须经得起临床检验。④必须经得起辩论。学习《伤寒论》是这样的标准,学习其他典籍,也都各有其相应的标准。

先生认为中医学历史悠久,医学书籍浩如烟海,所以学习中医,首先要博览群书,然后由博返约。

先生说:过去有句成语“六经根底史波澜”,是说要想写出一一级标题有价值的文章,首先要把“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吃透、记熟,以此为基础,还须有历代的史料来加以充实和润色,才能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有证有据,波澜起伏。先生认为中医学的根底是《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这些经典著作对于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则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掌握这些,就会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想把中医学得扎实是不可能的。但这些经典著作毕竟原始性及原则性的理论较多,而且这些理论不加阐发论证,不结合临床体验,仍不易学深学透,这就要求学者除经典著作外,还要广泛地阅读其他医家著作,尤其是历代名家的著述。“读书破万卷”,每个人虽然因各种不同条件的限制,千卷、百卷也可能读不破,但这种雄心壮志是应该有的。

中医学从汉代以降距今近2000年,在这2000年中,堪称中医名家的至少也有几百家,他们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在这浩繁的卷帙中,学派不同,立说各异,互相补充者固然不少,互相矛盾者亦往往有之,若不加以分析归纳,梳理鉴别,则读得越多,就越杂乱无章,故只博读还不行,还要善于由博返约,才算真正学到手。先生认为所谓由博返约,是从全面资料之中归纳出几个重点,从不同的现象之中找出其共同的规律,这并不是一件易事,不下大工夫,学深学透是不可能的。比如陈修园在其著的《医学三字经》中,有这么几段话:“迨东垣,重脾胃,温燥行,升清气。”“若子和,主攻破,中病良,勿太过。”“若河间,专主火,遵之经,断自我。”“丹溪出,罕与俦,阴宜补,阳勿浮,杂病法,四字求。”他把李东垣的用药规律归纳为“重脾胃,升清气”;把张子和的用药规律归纳为“主攻破”;把河间诸说归纳为“专主火”;把朱丹溪的《格致余论》等归纳为“阴宜补,阳勿浮”。这就是由博返约。这样的归纳言简意赅,易于掌握,也便于记忆。

对于金元四大家,先生还从其治疗技术上又做了进一步的归纳。东垣诸方之所以补而不壅,全在于补中有行。如升麻、柴胡、陈皮、木香等气分药都是他常用的配伍之品。河间诸方之所以寒不伤中,全在于寒而不滞。其常用药如走而不守的大黄、芒硝自不必说,就是守而不走的黄芩、黄连、栀子、黄柏等,也大都与枳实、厚朴、木香等气分药合用,使苦寒之药只能清火,不至留中败胃。他虽然有时也纯用守而不走的苦寒剂,如黄连解毒汤等,但这是少数。子和主攻破,是施于经络湮瘀或肠胃瘀滞之实证,如果不实而虚,即非所宜。丹溪养阴,也是在误服金石燥烈药,元阴被劫,相火妄动的情况下才相宜,如果阴盛阳衰,亦为大忌。

先生在初学金元四家学说时,觉得四大家各不相同,究竟哪一家好呢?后来又把四大家做归纳:张子和的攻破,是祛邪以安正;李东垣的重脾胃,是扶正以胜邪。当以正虚为主时,采用东垣法,以邪实为主时,采用子和法,二者并不矛盾。刘河间之寒凉,是泻阳盛之火,朱丹溪之补阴,宜于治阴虚之火,两家都能治火,只是虚实有别。李老这样一归纳,临床就可以根据邪正虚实,取各家之长,对证选方,并行不悖。这是由博返约。

先生认为要博览群书,还要善于读书。博览群书是要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把前人的经验智慧继承下来,然而前人的说教并非都是金科玉律。先生认为,任何名家权威都会有千虑之一失。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古人,又不迷信古人,要选精去粗、瑕玉分明。他举《黄帝内经》《难经》为例,《黄帝内经》《难经》是中医理论的宝库,但这些宝贵的经典著作中,亦存在着脱离实践的糟粕。如《灵枢·经水》以中国河、江、湖、海等比拟十二经脉,意义就不大。《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认为,人从7岁起,每加9岁,如16岁、25岁、34岁、43岁、52岁、61岁,皆形色不相得者,为大忌之年,这更是形而上学。《难经·四十一难》解释肝脏为什么有两叶,认为是“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为远,犹有两心,故有两叶”。《难经·三十三难》用五行解释肝肺,不但把五行讲成教条,且说肝在水中生沉而熟浮,肺在水中生浮而熟沉。其说法也与客观事实不符。还有《难经·十九难》的“男子生于寅”“女子生于申”等,星相、子平者流引用这样的术语还可以,若在有关生命的医学著作中引用,岂不荒谬!

先生强调,读经典著作要一分为二,就是对其注疏阅读时也要有分析、有批判。有的竟不是错在经典原著上,而是错在注疏上,如果不加分析照搬不误,就会自误误人,流毒无穷。先生举《伤寒论·辨脉法》中的“风则伤卫,寒则伤荣”为例,认为不管是王叔和加入的,还是《伤寒论》原来就有,都是似是而非的不可捉摸之词,尽管这种学说已经延续了近2000年,也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再如伤寒传经之说,本来是一部平易近人的外感病学,却用什么循经传、越经传、首尾传、表里传、传足不传手等虚构之词,把《伤寒论》越讲越离奇,越讲越糊涂。如此读了不加批判,就不如不读。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尊重前人是必要的,但是“信而好古”,则会泥古而不化,只有在经过一番分析之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治学才有意义。

先生治学,又极为重视逻辑思维。兹举《素问·热论》为例,他说,一般都认为“二日阳明受之”,是受之于太阳,“三日少阳受之”,是受之于阳明。如果“受之”一词,是指受邪于前一经的话,那么巨阳又是受之于哪一经呢?又如《伤寒论》第8条曰“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可是注家都认为针足阳明是防止太阳传阳明,可是太阳病只能传阳明吗?防不防止其传少阳?凡此,都能通过思考而得出新的、更合理的解释。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欲如运枢”,“运枢”注家都讲成运动户枢,可是户枢之动在于人为,或缓或急,随心所欲。这个“欲如”还有什么标准呢?先生认为“运枢”之枢,乃指天枢,天枢是北斗七星之一,一年运行一周,其运动是缓慢的,但是不停止的,用以阐明人体阳气的运行也当如此。先生钻研问题,有“三问法”,三问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譬如讲伤寒传经,就必须弄清楚传经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传经?是怎样传经的?这三问搞清楚了,传经的问题就不神秘了。从他所撰写的《论传经》一文,可以看出,之所以能揭开“传经”这个千年之谜,除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之外,更得力于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先生学识渊博,勤于著述,历年来出版和发表了近百万字的著作和论文,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所撰《六经病欲解时的机理及其临床价值》一文,对“六经病欲解”机理的阐释,乃是自《伤寒论》问世以来,第一次科学的解释。此文曾在南阳全国仲景学说讨论会上宣读,后由日本方面汇集刊出。又如《五行的产生、应用及其前途》一文,上溯《尚书》,旁征博引,反复论证,解决了历来在五行方面的许多糊涂问题。其余诸论著,亦各有独到之处,这里不一一列举。现将其主要论著,列举如下:《金匮要略浅释》:与王万杰、刘洪祥合编,207千字,1961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伤寒解惑论》:93千字,1978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2年第2版。《伤寒论语释》:207千字,1982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伤寒百问》:70千字,连载于《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1983年第1期。1985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伤寒串讲》:140千字,连载于《山东中医杂志》1982年第1期~1984年第6期。现已集印成册。《漫话胃肠病的中医治疗》:50千字,原名《胃肠病漫话》,连载于《山东中医杂志》1981年创刊号~1983年第10期。1988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

论文:在全国各重要医刊上发表的论文达70余一级标题,计约40万字。诲人不倦 一代良师

先生教诲学生,首先是提倡辨证思维与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把讲的内容强记,所以讲课时往往是引而不发。他常说,中医的流派太多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如果不善于分析,就必然如坠五里云雾中。其次,先生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与临床结合。先生少时生活在医疗条件差的农村,广大劳动人民生病后,多任其自然发展,因此得以观察到不少疾病的初起、发展、晚期转归的全过程,所以能从临床角度把教材内容讲得更深入,更形象,使学生印象极深。有些毕业多年的同学经常提到,他们至今对先生讲授的《伤寒论》课记忆犹新,临床运用经方常获奇效。这与先生的教学有方是分不开的。

先生在教学过程中又特别强调教学相长,他常引韩愈《师说》曰:“古之学者必有师。”《礼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易·兑卦》曰:“君子以朋友讲习。”借这些古代名言以自励。先生学习既无师承,也无益友,基本上是自学。这并非他最初认识到自学比拜师访友重要,只是因所处的农村环境,不必说名医,就连普通医生也是凤毛麟角,拜谁为师?哪里访友?只好蒙头苦学了。他在自学中,遇到的难题很多,以致常苦思冥索,而一旦有悟,却又记得非常牢固,比只听人讲深透多了。所以先生对于医学中的某些问题常有与人不同的看法。这并非他喜欢标新立异,可能是因没受框框的影响,破旧就比较容易的缘故吧!所以他常说:“凡事都要一分为二,缺乏良师益友,迫使我主观努力,坏事也变成好事。”

即使有良师益友,仍应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把师友的见解化为自己的知识。先生认为,老师一定要谦虚,但老师也是普通人,不一定白璧无瑕,处处都好。学习就应采取这样的态度。转教学生,也应提倡学生采取这样的态度。先生还说:“余在《伤寒论》教学中,就有一两个问题,是在同学提问的启发下才得到解决的。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这个道理。”

先生年逾80岁高龄,仍然一心一意为培养中医接班人而继续努力工作着,不甘心休养。他平时寡言笑,但每有青年来访,请教学术问题时,便口若悬河,常谈至深夜。有人劝他注意娱乐和休息时,他总是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古人的三乐之一。临证灵活 斫轮老手

先生对中医理论学得扎实、灵活,故临床处方也有其独特的风格。善用经方,但不限经方,且常以己意自制新方。处方多轻巧而灵活,药简而效速。曾自拟治肾炎方、迁肝方、鼻渊方、肺气肿方等,药味不多,而效果却很好。尝以五苓散、瓜蒌瞿麦丸、补中益气汤分别治愈经过西医久治不愈之尿崩症;一味大黄治愈西医怀疑为肠癌、久治无效之下利便脓血症;以生脉散加味、导痰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分别治愈曾被西医诊断为癫痫的患者多例。此外,还常治愈一些疑难怪症,如以通幽汤加味,治愈一例每日下午六七点钟按时嗜睡症,一剂效,四剂愈。如此等等,难以悉举。先生常说,不治之症,临床不多,久治不愈者,有不少是由于医生技术不精造成的。

先生对于患者极度负责。对一些重病,往往食不甘,寝不安,直至患者脱离险境,才心安理得,表现出喜悦之情。对于求诊者,无论贫富,一视同仁;对于贫苦之人,尤多关照,常免费施诊舍药。

先生初学中医时,有一个想法,就是不全面掌握中医,绝不临床看病。这个想法经过实践检验,才觉得真是太幼稚了。内外妇儿,伤寒杂病,头绪纷繁,千变万化,要全面掌握,非倾注毕生精力不可。而且要学,就要结合临床,如果脱离临床,又想学得全面,岂非纸上谈兵?可是先生是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学中医的,无师指导搞临床,比无师指导啃书本难度更大。因为啃书本,先生有旧文学基础,而搞临床却没有基础。因此,对于行医来说,先生走弯路更多。弯路多,失败的教训自然也就多了。但是这些经验教训正好可以作为后学者的借鉴。

先生之学医是自背书起始的。先生接诊的第一个患者,为所在村中一个年约四旬的男性,患者自诉气短,别无他症,经过别人治疗多次无效。先生想起《金匮要略》曰:“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于是采取第一方: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甘草6克。原方与服,不想只服下一剂,症状竟完全消失。

此后,求诊的人就逐渐多起来了。先生原先设想的全面掌握中医之后再行医,实际也不可能了。在这期间,有一少妇,时而少腹攻冲作痛,先生就想到“妇人少腹所攻冲,肋腹刺痛当归芎……”有突然一时失去知觉者,又想到“乌药顺气芎芷姜,橘红枳桔及麻黄……”总之,每遇一病,都有一成方,而且不加不减,照抄应用,竟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然而,总是不效者多。也有一些病是先生在书上所没有见到过的。于是,先生开始感觉到所记得的方太少了。“医之所病,病方少”,这正是先生那时的心理写照。他说:“我记得的方子少,这是不错的。但也全部背诵了汪昂的《汤头歌诀》,《医宗金鉴》方,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时方歌括》,陈无犀的《金匮方歌括》,还有选择地记诵了一些《温病条辨》方,《医林改错》方,等等。如果这些还不够,难道说非要把历代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统统背下来不成?那是不大可能的。这时我对于能否学好中医,自己打了个问号。”

他又说“医之所病,病方少”,这证明在每次临证,都必须有一个成方可用。为了避免临时手足无措,在每次临证之前,胸中总得先储存一些成方。因此每遇病家约诊时,必先问问患者哪里不痛快?如说头痛,就把有关治疗头痛的方子默想一遍,记不清的再查一查书,务必在复诊之前胸有成竹。及至临证,又往往把所见的症状硬往所记的方子上套。就连诊脉,也往往是这方子需要什么脉,而患者的脉搏仿佛也正好是这样的脉。总之常把患者的脉症,强纳入想用的方剂范围之中。这样,方既不灵,对中医能不能治病自然产生了怀疑。还有先生所不能治愈的病,经过别人治疗,或病家自找偏方治疗,却竟然好起来了。这个“别人”,往往又是看书不多的人。这时先生逐渐认识到,过去之所谓“学”,只是皮毛,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学进去。不是中医不能治病,而是没有把中医真正学到手。有了这一番认识之后,先生的学习和临证有了新的飞跃。

先生认为,所谓飞跃指的是不再临证之前准备成方了。而是迫使自己独出心裁地去观察、研究患者各个方面,并从此开始真正注意了脉诊。患者主诉略同,但必有不同者在“独处藏奸”,这是他深刻的体会。就在这之后,他可以在无成方可用时,自制对证之方,而这些自制之方也确实取得了不少优异效果,也就在这时,他才真正尝到了中医的甜头。

柯韵伯谓:“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者,始可著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作古书注疏。”这是说,无论著书,还是为古书作注,都必须摆脱一切先入为主的框框。先生经过死套成方失败之后,也深深感到临床的“尘”太多了,只有胸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临床行医。从此以后,他从套用成方转变为从认证上下工夫。认清了证之后,不再胸中有成方,而是胸中有定法,按法考虑有无成方可用。如果找不到成方,就随手拈药组方,常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举几个简单的实例如下:

1.一个10余岁患儿,经过西医诊断为癫痫,中西医久治不愈。问病知是在夏月烈日当空的野外割草时晕倒后成癫痫的。先生认为这等于暑厥,便撇开一切治癫痫的成方不用,予以生脉散加蜈蚣、僵蚕、全蝎等入络行痰镇静药,10余剂治愈,永未再发。

2.一癫痫频繁发作的中年妇女,也是中西医久治不愈,先生诊视后,认为心下有痰饮,予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略为加减,不但癫痫治好了,就连多年的胃脘痞满也治好了。

3.一青年患中耳炎,历时半年,服药近百剂,始终无效。先生诊视,脉迟舌淡,耳流清水,不浓不臭,便排除一切治耳消炎方,予以四君子汤加炮姜、白芷,一剂效,三剂愈。

以上三案都不是什么难治之病,为什么久治不愈?因这些医生胸中只有成方,而且不善于用成方,“尘”太多了,才使患者久病不愈,处于痛苦之中。

先生自从摆脱教条,注重辨证之后,不但对于临床治病比从前有了把握,而且对于阅读医书,也觉得和从前不一样。从前他只喜欢看有方有药的著作和开门见山的医案,而对于理论性的著作和像《临证指南医案》那样需要自己加以分析的医案,就看不进去。可是对辨证有了理论之后,感情就转过来了,不但喜欢看理论性的著作,而且看医案也有了自己的鉴赏与批评能力。从此以后,他还觉得现行的各科临床讲义对于辨证的基本功,讲得不深不透,而强调分型,分型又分得太死,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教条。

据上所述,他提请热爱中医的青年同志们从中汲取两点教训:一是读书不在多而在精。学,就要学深学透,不要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二是只要扎扎实实地学,人人可以学好,不要自暴自弃。托词吟咏 表达赤心

先生喜爱文学,兼长书法,涉猎面广,故不但长于医学,且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他写了不少诗词歌赋,但就事论事,就景写景者不多,大部分都是其人生观的反映,寓有深意。现略举几例如下:七绝二首(一)慢道无才便是德,有才有德更堪夸,

试看炼石补天者,不是男娲是女娲。(二)诸葛当年辱仲达,心劳计拙亦堪怜,

闺中自有真英杰,巾帼应作奖章看。

按:这是为鼓励一女青年努力争取报考研究生而作。国庆书怀

日值庚辛,律中南吕,天高日晶,花好月圆,国庆三十三摄氏度,我已“曰老而传”。怅岁月之蹉跎,依然故我;愧贡献之涓埃,尸位素餐。然而东隅虽逝,桑榆非晚,心怀利济,志在痌瘝。无地不曝,仿秋阳之无私;有丝必吐,效春蚕之黽勉。孜孜矻矻,夕惕乾乾,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或问:“有美玉于斯,蕴椟而藏诸?”答曰:“非也,后生可喜,得其人而传旃。”

按:此文撰于1982年。从这段骈体文中可以看出,先生年虽已老,而仍自强不息,并把中医学的伟大事业寄托在下一代的青年身上。咏牡丹(西江月)

出身并非污泥,也不甘心隐逸,姚黄魏紫斗艳丽,但愿红遍大地。

值此天下有道,贫且贱焉耻也,春风得意花开千里,富贵天下共之。

按:这是1982年春末,应菏泽中医学会之邀,做学术讲座,值牡丹盛开,也正是党中央号召经济致富之期,故口占西江月,写出胸中宏愿。赏 雪(七绝)

白雪装成新世界,寒风冻就硬骨头,

我欲献身为四化,正需岁末此寒流。

按:此诗作于1980年元旦。专病论治胀 满

脘腹胀满是常见病之一。胀满和痞硬不一样,痞硬在触诊时有板硬、紧张的感觉,只局限在胃脘部;而胀满则是撑胀不堪,轻的也可能只局限在胃部,而重的则能全腹膨胀,腹皮绷紧。

由胃肠本身不健康所引起的胀满都是胃肠充气。胃肠之所以充气,则是胃内或肠腔内的食物没有完全消化好,而且向消化道下端的传送力减弱,甚至停止,使胃肠内积存过量的食物、气体或液体而膨胀。

胃肠内的食物,为什么会消化不良?又为什么传送力减弱或停止?这有多种原因。由于食物太多,超过胃肠正常的负担能力;由于肠道内有陈旧的粪便等物留滞,挡住新进饮食物的去路,这都能使胃肠内容物太多,并产生气体而形成膨胀。另外是胃肠自身有病,如肠热、肠寒或胃肠虚弱等,这使胃肠的蠕动功能麻痹或减弱,因而食物积存,出现胀满。总而言之,胀满的病理是虚实寒热都有,因而治疗的方法也有温凉补泻的不同。实胀

进食过多致使消化不良而形成的胀满,必不断地嗳出伤食的气味,或兼呕吐和腹泻,当以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等消食药为主,或者再加点枳实、枳壳等行气药,消去积食,胀满就会消失。如果是大便秘结致使食物停留的胀满,就当以大黄、芒硝等通利大便药为主,再酌加枳实、枳壳、厚朴、木香等促进气机运动的药,使肠道通畅,随着粪便的排泄,饮食物的下行,就可不胀。以上这两种胀满,都属于实证,是最容易治愈的。寒胀

由于胃肠虚寒而出现的胀满,必大便溏薄,四肢不温,舌淡不渴,喜热怕凉。这是胃肠功能衰减所致的腹胀,称为“寒胀”。当用热性药振奋胃肠机能,中医术语叫作“温中祛寒”。温中祛寒的特效药是干姜。以干姜为主,再配上一点炙甘草,叫作甘草干姜汤,主要用以振奋胃肠功能。甘草干姜汤中再加入一味炮附子,就叫四逆汤;若加入人参、白术,就叫理中汤,都是治寒胀的常用方。也可以在这些方中加入少量的辛温行气药,如砂仁、草豆蔻、木香等,效果会更好。湿热胀

热胀是胃肠有热。热胀夹湿的情况最多,常见大便酸臭,黏溏不爽,舌苔黄腻,小便黄浊。这样的胀满必须清热燥湿,再加行气药。黄连配枳实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下面介绍治湿热胀满的两个常用的有效方。(1)枳实导滞丸(东垣方)

治脾胃湿热,胸闷腹痛,胀满泄泻。

枳实15克,白术、黄芩、黄连各9克,泽泻6克,炒神曲15克,煨大黄30克,共研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空心热水送服。(2)中满分消丸(东垣方)

治腹满热胀,二便不利。

厚朴30克,黄芩、半夏、黄连、枳壳各15克,泽泻9克,干姜、茯苓各6克,白术、猪苓、人参、炙甘草各3克,共研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食前温开水送下。热胀

热胀也有不兼湿的,大便不黏不溏,脉必洪大有力,口干喜凉,当重用石膏泻胃火。清代名医李延昰曾治过一个福建人,名周东志。此人形体较瘦,食量却很大,忽然得了胀满病。一般医生都怀疑他饮食过量,给予槟榔、枳壳、山楂、麦芽、神曲、厚朴等消食行气药,病越吃越重。后来经李延昰诊治,右手脉特别洪滑,知是胃火,改用石膏、黄连、栀子、木香、陈皮、酒蒸大黄等清热泻火药,只服了两剂,就完全好了。虚胀

除了前面讲的实胀、寒胀、湿热胀、热胀等以外,还有一种胀满是在胃肠功能极衰弱的情况下出现的,这叫虚胀。虚胀的腹部外形也能像实证那样,膨满胀大,兼之患者又都迫切要求消胀,所以医生往往习惯用消食破气诸药,而不敢大温大补,以致越治越胀。怎样认识胃肠虚弱与胀满的关系呢?可以这样来体会:停食的胃胀,虽然属于过食的实证,但胃肠消化力很强的人就比较少见。而虚胀的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哪怕只多吃了一口食物,也会胀满不堪,辗转不安,甚至想法吐出才好,因而常常形成畏食。只这一点,就要从胃肠机能衰弱上去考虑,而少去考虑消食、宽胀。

虚胀的病机既然是胃肠虚弱,治疗时就应当用温补药,而禁用消食宽胀药。因为消食宽胀药只有在胃肠消化功能还不算太虚弱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消化饮食的作用,如果胃肠虚弱的程度已很重,那只能先健补脾胃,不能设想撇开胃肠的作用,只靠一包神曲、麦芽就能把所进的食物消化掉。相反,在胃肠功能极为衰弱的情况下,这些药非但不能消食,而且还能消耗胃气。有这样一些例子最能说明问题:有不少食后容易胀饱的人,初次给予一些消食行气药,效果很好。后来再胀再消导,效果就差些。如果把这些消食行气药再不断地继续用下去,胀满反而会继续加重。这就是消导药能消耗胃气的证明。在医学上叫作“虚虚”。

促成虚胀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疾病本身的发展,如久吐久泻,胃肠功能逐渐衰减而形成的。但是这样的虚胀,一般地说,还不至于达到丝毫不能进食和腹胀难忍的严重程度。二是长期服用消食药或破气药。临床上的虚胀重证,往往是因长期服用消食药或破气药,伤败了胃肠功能,改变了胃肠的冲和之气而致。

服药伤残胃气,能使脉象出现两个极端:一种脉象是极细极弱,虚不任按。这是久服神曲、麦芽等消食药,使胃气逐渐消耗到极严重的时候出现的。这种脉象容易诊断。另一种脉象是弦大鼓指,即脉管又硬又粗。这是服了过量的破气宽胀药,如枳实、厚朴等,胃气受了破气药的冲击,发生了反作用。这种脉象按之有力,容易给人造成假象,但是按之绷紧,一点柔和之气也没有,这叫“脉无胃气”,是诊断胃气受创的重要依据。

弦大鼓指是真虚假实的脉象,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能难以掌握,但是可以根据下列特点,得出正确的结论。(1)消食药、行气药丝毫不能解决问题。(2)病情进展缓慢,不是暴胀(腹暴胀大,多属于热)。(3)服宽胀药似乎略有轻松,但一会又和从前一样,甚或加重。(4)久不进食,而脉反弦大。(5)进一口食也胀满难忍。(6)胀减时,腹软无物。

弦大鼓指,毫不柔和,既然是脉无胃气,治疗时就当温补脾胃,或少佐养肝之品,绝对禁用行气消导药。

下面两例医案,是上述两种情况的说明。

医案1:吕某,女,年四旬余,患腹胀半年。曾服药治疗不效,且越治越胀。求先生诊治,患者骨瘦如柴,腹胀如鼓,腹皮薄、绷紧,叩之有鼓音。自诉每进一口食就胀满难忍,必欲吐尽才好。出示曾用过的厚厚一叠中药处方,有五六十张,都是神曲、山楂、槟榔、麦芽、五谷虫、木香等消导药物。舌淡苔薄,舌体瘦瘪。给予圣术煎,处方:

白术(微炒)30克,陈皮3克,干姜(微炒)6克,上肉桂3克。水煎服,2剂。

上方服用2剂,诸症大减。后未再服用其他药物,其病痊愈。

本案之腹胀实因过用克伐消导药所促成,故用景岳圣术煎,重用白术之补,又少加干姜、肉桂鼓舞胃气,陈皮行滞气,以补为消,故获显效。

医案2:患者刘某,中年男性,山东济南历城人。曾因生气,逐渐食欲不振,不能进食,尤其不能进硬食。略进稍硬食物,就似痛非痛,满闷发胀,嗳气不止。胃脘部按之能出现较浅的指印陷窝,小便略有不通畅的感觉。曾不断服用破气消胀类中药治疗达半年之久,无效。患者因而怀疑是胃癌,甚为忧虑。于1973年3月17日求先生诊治。舌质淡,脉沉稍数而涩。给予温补脾胃,少加疏肝理气之品。处方:

茯苓9克,炒白术9克,炙甘草3克,大枣2枚,川椒6克,吴茱萸6克,炮姜3克,刺蒺藜9克,木瓜9克,生麦芽6克。水煎服。

上方共服12剂,基本痊愈。

本证食欲不振,进食则胀闷,主症在胃;但因生气而得,怒气伤肝,则病因在肝;久服破气消胀药无效,知属虚胀无疑。故处方健脾和胃,兼以疏肝。配伍恰当,故药量不大而收效迅速。胃脘痛

胃脘痛的临床症状颇为复杂,或痛在胃脘部位,或连及两胁;有的喜按,有的拒按;有感觉烧灼热痛者,有感觉拘急或胀痛者;有痛在食前与痛在食后的不同;常年作痛与季节性发作各异。其因不外饮食不调,情志不遂,或过饥过劳。西医学认为,除少数查不出原因者归之于神经官能症外,其余大多属于溃疡或炎症,或溃疡合并炎症。中医学认为其病机多为因痰因瘀以致其痛,故中医治疗胃痛,既有涤痰、消瘀、活血等治标的方法,也有促使炎症消散和溃疡面愈合的清热、祛寒、养胃等治本的方法。由于这些方法都是通过辨脉辨证而采用的,所以不论是溃疡、炎症还是神经官能症,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下面将先生治胃脘痛的点滴经验,简述如下。涤痰止痛法

涤痰、消瘀、活血等法虽然是治标,但在这些病理产物消除之后,不但能起到止痛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溃疡面的愈合。

凡胃痛表现有口干、口黏或呕出黏液等症状者,就是胃中痰浊。其往往胶着难消,对于这样的痰,轻者用清热化痰法,仿丹溪海蛤丸方(海蛤壳、瓜蒌仁)加减。如效果不大,兼胸满气粗、大便秘结等症状者,则改用小胃丹(芫花、甘遂、大戟、大黄、黄柏)。此外,《金匮要略》中之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切勿看作是单纯治心绞痛的专方,用来治痰饮痹阻的胃痛,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药性和平,有利无弊,临床应酌情选用。消瘀止痛法“瘀”,胃肠道有瘀滞。据先生的经验,凡中医诊断为胃肠道有瘀滞的患者,通过现代医学检查,大多是十二指肠球部有溃疡存在。在对症用药之后,有的患者泻下白冻状物、烂肉状物,或黑色坚硬的粒状物,以及异常坚硬的粪块等。因此可知,这些瘀滞物实际是炎症或溃疡渗出物的积存,以及因胃肠蠕动迟缓,使部分食物或残渣不能顺利下行,又与渗出液混合积久而成。

胃肠道瘀滞形成之后,不但疼痛加剧,而且由于胃肠蠕动迟缓,能使粪便干结,而生便秘、嗳气、食少、腹痛等症。也常伴胃脘部怕风冷、畏冷食等。治疗这样的胃痛,可选用遇仙丹(黑丑、槟榔、三棱、莪术、大黄、木香、大皂荚)、大黄附子汤等有泻下作用的方剂。

如:1972年先生曾治李某,胃痛多年,经检查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中西药数年无效,据诉从前有手足多汗症,自患胃痛后,手足不再出汗而反发干,大便经常干涩不爽快。先生据此推理,这是患者素有里湿。因此仿遇仙丹方,去皂荚,用黑丑6克,槟榔、三棱、莪术、大黄各9克。水煎服。连服2剂,大便泻下白冻一大堆,腹中顿觉轻松。后酌加薏苡仁、苍术等祛湿药调理,终至饮食正常,症状消失。

遇仙丹适用于瘀积而湿偏重的胃痛,患者一般多具有大便秘结、舌苔白腻等特征。本患者的证候特点是原曾有手足多汗症,自患胃痛后手足不再出汗反发干,大便亦经常干涩不爽快,这是湿被瘀阻的证据。故以消瘀之药以化瘀止痛,继以祛湿之药清除里湿。

又如:1956年先生在威海行医时,一男性农民,40余岁,脘腹痛多年。每痛时数日不大便,脉沉紧。出示以前服过的药方,大多是枳实、厚朴、大黄等行气泻下药,其中大黄有用至30克者,但大便仍不通畅。遂给予大黄、附子、细辛各9克,一剂即大便畅下,粪中有黑色粒状物,大的如黄豆,数甚多,坚硬异常。此后腹部舒适而病愈。

以上两方都能消痰祛瘀止痛,一般是大便秘结,舌苔白腻,湿偏重的用遇仙丹;若大便秘结,脉象沉紧,肢冷舌淡,寒象明显的用大黄附子汤。用大黄附子汤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其人不呕,因为呕则病机向上,不宜下法;二是细辛用量宜重,先生常用至6~9克。细辛与附子合用,使久已处于呆滞状态的肠管活动起来,大黄才能起到泻下的作用。活血止痛法

瘀血作痛,大多是溃疡病的结果。因为溃疡面不断渗出的血能留滞而成死血,且常与渗出的津液混杂在一起。胃肠道的瘀血不但妨碍溃疡面的愈合,而且一有冷热不调,或辛辣触动,就会疼痛发作,使溃疡缠绵难愈。

有瘀血的胃痛多呈针刺样疼痛,舌上常有瘀点,脉多呈涩象,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失笑散是常用的有效方。方中的五灵脂和蒲黄既能活血,又能燥湿化瘀,所以对于痰血混杂者最为对证。此外,还有用炒五灵脂配入枯矾,共研细末,温酒调服者;有将五灵脂配桃仁,研末醋糊为丸,酒醋任下者。配制不同,其理则一,临证可以随宜选用。解热止痛法

胃脘热痛特点是:胃中灼热,舌赤脉数,时痛时止,痛重时不敢吃冷食喝冷水,甚至额上自汗,或全身冷汗、手足发凉等。这种胃痛是临床最多见的。

治疗胃热疼痛,以栀子、黄连为主药,热极出现假寒症状时,须加辛热走窜药以为反佐。如《古今医彻》之仓促散(炒栀子、生姜汁)内用生姜汁即是,此外尚用生、枯白矾各等份研末糊丸酒服者,用酒送服也是辛温走窜之意,与反佐的道理相同。总之,栀子、黄连都能解热,但栀子能导热下行,而黄连、白矾则守而不走,又兼能燥湿,宜于热而兼湿者。

治胃热作痛有几张名方,如:《统旨方》的清中汤,《张氏医通》的清中蠲痛汤,《沈氏尊生书》的清热解郁汤。

明明是胃热疼痛,但患者却胃部怕凉风不敢吃冷食、喝凉水,这就是提示医生也不能纯用寒凉药,只有加入一点温热或走窜药,才能纠正热邪对寒凉药的格拒之性,从而发挥其解热的作用。如前面所讲的几个方剂,就有栀子配生姜、配川芎、配香附等,都含有这个道理。还要补充说明一下:先生对于胃热疼痛不敢吃冷食喝冷水的,一般是寒凉药配干姜;对于胃脘部怕凉风的,则配入白芷。治胃热疼痛,服药后不痛了,只算有效;必须服至吃冷食喝冷水也不再发作,才算痊愈。

郁热胃痛经选用上述诸方治疗后,一般都能迅速止痛,但亦有少数患者痛止后不久又再次发作,再服前方效果不大,这是郁热虽解,但胃还有些秽浊郁滞未净,这时可用玄明粉3~4克,温水化服即愈。

胃热疼痛,痛而兼胀,连及两胁,脉象弦数,中医学认为这属肝火犯胃,当泻肝火,金铃子散效果最好。

此外还有温中止痛法,药用干姜、高良姜、肉桂、吴茱萸、草豆蔻等,方如理中汤。建中养胃止痛法以当归建中汤为好。腹 泻

腹泻是一种常见病,有时又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病,尤其是慢性腹泻。但只要辨证准确,用药针对性强,取得佳效也是不难的,下面举先生治例说明之。

杨某,男,50岁,山东兖州人。1982年初夏就诊。患者腹泻频繁,日数十次,持续半年余。不敢食油腻、生冷之物,西医曾怀疑为肠癌,多方治疗无效。望其舌苔黄腻,经问知大便泻而不爽。处方:生大黄30克,黄酒适量,以酒煎服。1剂后泻的次数减半,2剂即自觉痊愈。4剂之后,任食生冷瓜果,亦不再泻。后隔数月,患者前来道谢,告曰:其子结婚喜庆之日,喝喜酒数杯,亦安然无恙。

按:《神农本草经》称大黄“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本例腹泻属肠垢不尽,热泻不止,用大黄正是取其“推陈致新”的作用,又以黄酒助其药力,达到泻止病愈之目的。此方又名将军饮,在治泻法中属“通因通用”的疏利止泻法。

腹泻的原因很多。中医治疗腹泻是根据腹泻的不同特点来辨证施治。明代李士材曾总结出治泻九法,先生把这九法加以扩充,并附以简方和有启发性的医案,以供临床参考。渗利法

本法适用于大便稀薄如水泻,小便短少,腹部胀满,没有里急后重感,也没有脓血混杂。这样的腹泻病灶一般在小肠。因为小肠不能泌别水分下出膀胱,使水液直趋大肠,才致成腹泻。治疗这样的腹泻应当用利小便的药物,使水走前阴,大便才能不泻。这种方法叫作“渗利法”。《苏沈良方》有这样一段记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患了急性腹泻,请太医院里的国医治疗,丝毫没有效果。他的夫人对他说,市集上有人卖治腹泻的药,三文铜钱一剂,服过此药的人都说效果很好,咱何不买一剂吃吃看。欧阳修说,咱们这些人的体质和劳动人不一样,他们敢吃的药我们却不可轻试。可是夫人瞒着他买了一剂,搅在国医处方的药剂中,给欧阳修服下。只服了这一剂药,欧阳修的腹泻就完全好了。治好之后,他的夫人才把详情对欧阳修讲了,欧阳修也着实佩服,便把卖药人叫来,答应用很高的代价请他传方。卖药人最初不肯传,经欧阳修百般动员,才说:这方是车前子一味,碾成细末,每服6克,搅在稀米粥里服下。

车前子有利小便以达到止泻的作用,赵学敏编写的《串雅》中,有一张方名叫分水神丹,即白术30克,车前子15克,水煎服。治疗水泻,非常有效。罗国纲的《罗氏会约医镜》提到治疗水泻的秘诀是在药方中加入一味萆薢。萆薢也能渗利小便,与车前子的作用差不多。升提法

本法适用于稀便中夹有气体,泻下泡沫,排便时连续有排气声响,脉象可能见浮脉。这种现象,中医叫作飧泄。因为有气体,便把病因归属于风,治疗时必须用治风的药物,如防风、荆芥、麻黄、桂枝、葛根等。凡是风药,都能鼓舞胃气上升,胃气一升,大便就不会泄泻,气体也就消失了。《邵氏闻见录》记载:夏英公患了腹泻,太医院里的医生认为是虚证,用补脾药治疗,始终不效。有一个姓霍的老医生问明了大便的性状,说这是肠中受风,开了一个有藁本的药方,服下后,腹泻就好了。

李延昰《脉诀汇辨》记载:闽中地区有个太学生张仲辉,终年喝酒、吃瓜果,一天,忽然患了腹泻,从半夜到天明,泻了20多次。医生们先给予渗利小便的药,无效,又给予健脾药,泻得更加厉害。后来李延昰看了,六部脉都轻轻一按就能摸到,这是浮脉,认为浮脉是因感受了风邪,《黄帝内经》早就指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非使患者出汗不可,开了一张有麻黄、升麻、葛根、甘草、生姜等有发汗作用的药方。先前看过此病的医生嗤笑说:“这书呆子,好奇行险,麻黄是发汗重剂,连伤寒病都不敢轻易使用,这种腹泻证,却用麻黄,这岂不是用药杀人吗?”仲辉听了,也犹疑起来,不肯服李延昰的药。可是越停病越重,没有办法了,说道:“服下此药,听命吧!”服后得汗,腹泻很快就好了。

据以上两例可见飧泄是外风引起的胃肠功能失调。外感风邪的症状,存在也好,或已不存在只剩下脉浮也好,或脉象也看不出风邪,仅从大便看出是泄也好,用祛风药治疗都能取得疗效。不过脉浮或风邪表证明显的,服风药应当发汗。没有风邪表证脉,只是大便溏夹有气体的,服风药是提升胃气,就不需要发汗了。清凉法

清凉法是用于热泻的。热泻的特点是大便的时候,觉得肛门灼热,粪门弹响连声,粪色深黄,酸臭难闻,小便赤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苦寒泄热药才能起到泄热止泻的作用。李士材说:用清凉法治热泻,就像炎热的夏天刮起一阵凉风一样,使热气消散。这也是《黄帝内经》“热者清之”的治法。

古方治热泻用黄芩汤,即黄芩、白芍、甘草、大枣四味药,水煎服,效果很好。《本草汇言》记载:有一个患腹泻的人,不论吃什么粥、饭、蔬菜,一入口,咽喉就有针刺的感觉,吞咽时,喉中觉得很辣,腹部满痛,大便时,肛门灼热,弹响连声,脉洪大而数。给予黄连9克,白芍6克,甘草2.5克,1剂药就好了。这一处方实际就是黄芩汤黄芩改成黄连,又去了大枣,原则未变,所以效果很好。《寿世保元》还载有一方:有个患者,每次进食后就腹中鸣响,响完就泻,以致不敢进食。服了不少治泻的药方都不见效。后来有人传方,将红柿核用湿纸包裹多层,放在炭火上煨熟吃下,吃三四个就好了。这也是治的热泻,而方更简单,效果也不弱于上面所讲的黄芩汤和黄连方。疏利法

疏利法是用于肠道内有陈旧性未消化、未排泄净的食物、瘀滞或粪块。这些陈旧的物质留滞在肠道之中,就像行水管道积存有泥石浊垢等沉淀物一样,它使水不能从管道内顺利流出,而又不断地使水向外溢出。所以治疗这样的腹泻,必须像疏通管道那样,除掉肠道里的废杂物,使大便按时排泄、按时停止。排除这些废杂物的办法叫作“疏利法”。《冷庐医话》记载:谢时素有腹泻病,已有30年之久,未能治愈。后来鄞县名医周公里用礞石滚痰丸予服,服了3剂,这多年的顽固久病就痊愈了。礞石滚痰丸是治顽痰的效方,用它来治愈的腹泻也必然是肠道中有稠痰一样的黏浊物质,这样的患者大便时不但不爽快,泻出物中也可能带有这样的黏液。

肠中有像痰一样的黏浊物质所致的腹泻,中医叫作痰泻。痰泻除了极顽固的须用滚痰丸一类较为猛烈的药物以外,其余病程较短,症状较轻,只是阵发肠鸣,大便夹痰夹水的,用二陈汤加味治疗,也很有效。

还有伤食所致的腹泻,也适用疏利法。这样的腹泻常嗳出腐败难闻的伤食气味,腹中鸣响,连连放屁,泻出的稀粪之中常兼有未消化好的硬块。可用平胃散加神曲、麦芽等治疗,使积食消除,大便也就正常了。

腹泻中有一种慢性久泻,时轻时重,也是肠道有瘀滞,但用一般的疏利药物治疗总不见效。这是瘀积的时间太长了,就像我们用过的器具上有年久沉淀的积垢一样,初得时容易去掉,但时间久了就洗不掉,刮不净,所以一般的常用药不易见效。即使暂时见效,但病根未去,过一段时间又会反复,甚至会按照最初得病的季节按时复发,形成“休息痢”。在这样病情极为顽固的情况下,必须改用较为剧烈的药物,才能达到除邪务尽的目的。这些顽固的瘀滞,根据其不同的症状表现可分为积热、痼冷两大类。简述如下。

泻下黄赤、黏浊,或如鱼肠、烂肉,腹胀、腹痛、舌赤,反不敢吃凉物,五心烦热,不喜油腻辛辣,口黏口臭等症,属于积热。积热兼湿的最多。

泻下如白冻,或食谷不化,不臭而腥,脉细肢冷,喜温恶寒,属于痼冷。

治积热或痼冷,现举两个代表方如下。(1)将军饮(《古今医鉴》方)

治腹泻如痢疾,经久不愈,脓血稠黏,里急后重,日夜无度。并治休息痢,愈而复发,止而复作。

大黄30克(切片),好黄酒两大盏,同浸半日,煎至一盏半,去大黄,将酒分2次服下。(2)蜡匮巴豆丸

治多年凡吃生冷和肉类即泻者。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一个老年妇女,60多岁,患腹泻已经5年,无论吃肉食还是别的油脂性食物,或者生冷之物,吃下后就必腹泻。服过许多调理脾胃药、升提药、固涩药,不但不好,反而腹泻得更重。她请李时珍看了看,脉象沉滑。李时珍认为,这是脾胃功能损伤的时间太长,有冷性积聚结在肠道,予蜡匮巴豆丸50丸。服下以后,一连两天未大便,腹泻从此好了。以后李时珍又用此方治好了久泻的患者近百人。蜡匮巴豆丸就是巴豆一味,用蜂蜡作皮,把药封起来。这样,巴豆到达胃中的时候,有蜡皮封裹,不刺激胃,直到肠中才完全化开。巴豆是热性泻药,对顽固冷积在别药不效时,巴豆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蜡匮巴豆丸有这样几种做法:《危氏得效方》治夏天水泻,用巴豆一粒,去壳,插在针上,在植物油灯上烧,存性,再把蜡化开,包在巴豆外面,冷却后就是一丸。如果是治小儿,要把丸做得更小。用巴豆一个,烧法同前,再用豆粒大一块黄蜡,在灯上烧化,滴入水中冷却,取出,同巴豆一起捣烂,做成黍米大的小丸,每服5~7丸,莲子或灯心草煎汤送下。甘缓法

有的腹泻,次数太多,可能每天数十次,而且一觉得要大便,就必须急忙奔向厕所,稍一晚了就跑不及。中医学认为,这是脾虚下陷,当用味道甜的药治疗,因为甘味药能减缓泻下的程度,这叫作“甘以缓之”。《罗氏会约医镜》的甘缓汤就起到这样一种作用。

甘缓汤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各5克,升麻1.5克,陈皮2克,薏苡仁(炒)、芡实(炒)各6克,木瓜、白蔻仁、砂仁各3克,红枣4枚。水煎服。

如嫌人参价贵,可改用山药12克代替。本方若加入肉豆蔻3克,木香(煨)1克,亦很好。酸收法

腹泻的时间太久,虽然不是急不可待,却也频繁入厕,粪便量不多,也没有热痛酸臭等症状,这是久泻耗气,气虚不能固摄的缘故。治这样的腹泻,可在相应的处方中加入石榴皮、乌梅、五味子等酸味药,才能起到止泻的效果。《罗氏会约医镜》的酸收丸,就是这样一张方剂。其方是:

人参、山药、炒白术、炙甘草各90克,高良姜45克,诃子肉60克,石榴皮(醋炒)60克,五味子3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醋煮面糊做成丸剂,米汤送下。

又如《扶寿精方》治腹泻兼口渴,用乌梅一味,煎汤代茶常服。《肘后备急方》治腹泻证,在肠垢已经很少的情况下,仍频繁作泻,用乌梅肉20个,水一盏,煎六分,食前分2次服下。又如五味子一味,煎服治五更泻。固涩法

固涩法和酸收法有些相似。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周身无力,频泻量少,正气耗散的,用酸收法,以酸味药为主药;肛门下坠,或兼脱肛,虚坐努责,是大肠已滑,用固涩法,以涩味药为主药。但是,涩是酸的变味,滑脱也必兼气虚,所以酸收和固涩可以借用。主要是没有大便也虚坐努责,并兼有脱肛的,当用固涩法;只是气虚,有大便即泻,努责并不突出的,用酸收法。酸收是收敛正气,固涩才是固涩大肠。无论酸收还是固涩,都是在邪少虚多的情况下才可使用。也就是说,肛门不灼热,大便不酸臭,舌苔不厚腻,脉不弦数,才可使用,这样可防止治病留邪。

涩肠的常用药有罂粟壳、赤石脂、枯矾、木贼、龙骨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大肠脱肛,焙木贼存性,研末,掺之,以手按入。也可加入龙骨末。《经验方》:治水泻不止,罂粟壳,去蒂膜,一枚,乌梅、大枣各十枚,水一盏,煎七分,温服。《太平圣惠方》:治老人泄泻不止,用枯白矾30克,诃子(煨)15克,共为末,每服6克,米饮调服。《寿世保元》:治久泻,大便滑泄,用五倍子(炒)150克,研末,面糊为丸,每服5丸,米饮下,每日3次服。健脾法

凡腹泻证,大便稀溏,又兼身体疲倦懒惰,食欲不佳,腹部发满,就是脾脏虚弱。脾的正常工作是把饮食消化之后,又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医学术语叫作脾主运化。如果脾虚脾弱,不能很好地吸收,致使水谷直趋大肠,就会出现腹泻。治疗方法应当加强脾的功能,如用人参、白术、莲子等药促使其吸收,这叫作健脾法。健脾药中最好也加入一些渗利小便的药物,如茯苓、车前子等,效果更好。常用方如胃苓汤,平胃之中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其方是:

苍术、厚朴、陈皮、白术、茯苓各5克,泽泻、猪苓各3克,肉桂1.5克。水煎服。温肾法

温肾法是用温肾的药物把肾阳发动起来。肾阳也叫命门火,它对脾胃来说,正好和灶下加火一样,是脾胃热能的来源。因此,在脾阳大衰并出现命门火不足的情况下,温补肾阳就是第一要着。

怎样才知道是命门火不足呢?凡大便溏泻,饮食少,全身懒倦,没有别的严重症状,是属于脾胃虚寒,如果再兼有四肢发凉,脉沉迟细弱,大便清稀像鸭粪一样,或者每天在天明之前五更的时候,按时腹泻,这就是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除此之外,凡脾虚寒的时间太久了,用温脾药治疗不效,也大都是肾阳虚衰,也必须改用温肾药。

温肾止泻的常用药有补骨脂、骨碎补、附子、肉桂、益智仁等。又因所有的腹泻差不多都与脾有关系,所以温肾止泻药中也常加一些温脾健脾的药物。现举例说明如下。《世医得效方》记载:凡腹胀忽泻,日夜不止,诸药不效,这是气脱,用益智仁60克,水煎服即止。益智仁温脾固肾,所以有这样的效果。《本草纲目》记载:魏刺史的儿子患腹泻很久了,请了不少医生治疗,都不见效。病情逐渐危重。名医李时珍看了,用骨碎补研成细末,另用猪腰子一个劈开,把药末加入其中,放在火里煨熟,令患者吃下,腹泻很快就好了。

四神丸(《证治准绳》方):治久泻腰酸,四肢发凉,不思饮食,或五更泄泻。

肉豆蔻(面裹煨)、五味子(炒)各60克,补骨脂(酒浸一宿炒)120克,吴茱萸(淡盐汤泡沙)30克。以上共研细末,另用生姜240克,切碎,红枣100枚,清水煮烂,去皮核,与药末同捣,和丸,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饭前米饮、开水或淡盐汤送下。本方中的肉豆蔻就是用来温脾止泻的。

以上这几个方子都治久泻、寒泻。凡寒泻日久,必伤肾阳,所以都用温肾药取得满意的效果。

上面提到四神丸能治五更泻,为什么泻在五更?五更泻为什么用四神丸也有治不好的?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五更泻是肾泻中的一种,因为是半夜以后,天未亮以前,必腹泻一两次或多次,其余的时间不泻,每天如此,丝毫不爽,所以叫五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