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一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8 21:49:05

点击下载

作者:孔子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第一卷)

论语(第一卷)试读:

前言

在我国东周时期,周王室东迁后日益衰微,逐渐丧失了宗主地位,各个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开始了长期的兼并战争。

在这期间,鲁国的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痛心疾首。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和规则,他决心恢复周公建立的礼乐制度,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并用“仁”对“礼”进行改造,提出并完善了“仁学”理论。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就是对人要尊重、关心和体谅。“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孔子把孝悌看成“仁”的根本,他把“仁”运用到政治领域,就是重视人民,关心百姓的疾苦,就是“德治”。为了实践“仁”,孔子十分重视“礼”,主张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论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贡向孔子请教:“老师,什么是仁?如何做到仁?”

孔子回答:“克制自己,恢复周礼,就是仁;以周礼为标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礼,就是做到仁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政治主张,孔子经过了长达15年在各诸侯国的游说。然而,由于当时各诸侯国都忙于争霸,并没有谁采纳他以“仁”治国的政治主张。

颠沛流离十几年后,年近70岁的孔子在并未实现自己政治主张的情况下,回到鲁国,专事讲学和历史文献的整理,并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抱负倾注于笔端,成为我国历史上私学的开山鼻祖,开创了影响我国知识分子2000多年的儒家学派。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达40多年之久,门生众多。据史料记载孔子弟子有3000人,其中才华出众、品德优良者72人。

孔子去世后,他的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将孔子的言行整理成书,书名叫《论语》,内容包括孔子谈话、孔子答弟子问、弟子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弟子对孔子的回忆等,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只有心中坦荡,做事才没有担忧。

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

孔子提出仁德的标准,这就是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5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是说,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首选的启蒙读物,是我们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同一本书”,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思维之道和共同的价值观。《论语》作为一部涉及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具有深刻的内涵,对我们广大读者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一部《论语》,将孔子及其门生有限生命融入到无尽历史中,创造了我国古代光辉的人文主义精神,被后人誉为“天不生仲尼,如万古长夜”,“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作为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其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理,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洗礼和多少代人实践检验过的,是我们广大读者学习的必备精神食粮。我们广大读者阅读《论语》,能够秉承仁义精神,学会谦和待人、谨慎待己、勤学好问等优良品行,使我们成为内外兼修的未来精英。

我们广大读者阅读《论语》,就如同师从贤哲。阅读圣贤之书,与圣贤为伍,是我们精神获得高尚和超越的最高境界。

在如今社会处于转型的时期,充斥着各种各样所谓的现代文化,良莠不齐,纷繁杂芜,作为我们广大读者,应该慎重从文化杂烩中精挑细选最好的、最纯的、最精的文化知识进行学习,以便促进我们健康发展,那么《论语》就是我们最佳的选择。

作为国学经典的《论语》,并非陈旧过时,可以说能够适应任何时代的需要,且不同的时代都可以进行新的解读,都有时代的新意。我们要古为今用,活学活用,在新的时代推陈出新,进行新的解读,赋予新的内涵,不断发扬新的精神。

为此,我们特别编撰了这套《论语》读本,主要是根据广大读者学习吸收的特点,在忠实原著基础上,除了配备原文外,还增设了简单明白的注释和白话新解,同时还配有相应启迪故事和精美图片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非常易于阅读和理解,是广大读者学习《论语》的最佳读物,相信大家从中会获得新的感受和新的意蕴。

学而时习之

①②③④⑤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⑥⑦⑧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

①子:我国古代对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这里指孔子。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③时:时时,按时。

④说:同“悦”,愉快、高兴。

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也表示愉快。

⑦愠:恼怒、怨恨。

⑧君子:有德者,指道德修养高尚而有学问的人。【解释】

孔子说:“学了知识以后,要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恨,这不就是君子吗?”

孔子人生的理想有三个方面:学习、交朋友、进行自我修养。其中,他把学习放在首位。学习的内容就在于不断地求知致道、讲信修义、进德修身。

孔子反复强调“不亦乐乎”,读书做学问自始至终,都要随时随地地学习,随时随地地反省,只要勤学好问,自然就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故事】

自强不息的精神源头

“自强不息”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要求人们应当自强不息,自胜自立;同时也勉励人们穷则思变,积极改革,奋发图强。《周易》的诞生地是现在河南安阳南10千米处的羑里城,这里是商纣王囚禁周文王而演《周易》的地方。商纣王为什么囚禁周文王?周文王又是怎样推演著成《周易》的呢?这话要从头说起。

那是在商纣王的时候,周族还是渭河边上的一个部落。按照当时“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周部落首领姬昌被商政府封为“伯”。这时的姬昌还不是周文王,“文王”之名是汉代以后才叫起来的。

周伯姬昌由于修养出很高的德行,对治理国家也有很高的见地和办法,仅仅3年时间,天下就有三分之二的诸侯国归属了他。为了总结先王治理天下的德与失,姬昌认真考察先贤圣王得天下的原因,以及昏王暴君失天下的根源,他一一写下来,存放在明堂,让自己和后代牢记。

商纣王看到天下诸侯纷纷归附姬昌,心里非常忧虑,他忧心忡忡地对重要羽翼崇侯虎说:“我与周伯姬昌竞争,现在他越来越强大,如果要纵容姬昌这样下去的话,恐怕有一天他要来对付我。”

崇侯虎说:“周伯姬昌的确是个不凡的人,他所作所为都在行仁义之举,而且善于谋略。他的太子姬发勇敢又果断。中间有个儿子叫姬旦的恭敬节俭而又了解天下。正像大王您说的那样,如果纵容了他们,日后我们就有忍受不了的灾祸;如果放纵了他们,日后我们就会有国灭身亡的危险。趁他们还没有真正成大气候,应该及早想办法制服他们。”

商纣听信崇侯虎的谋划,最后,趁周伯姬昌到朝廷觐见之机,把姬昌囚禁在羑里这个地方。姬昌有家难回,有国难投,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遂下决心泰然处之。他面对着伏羲八卦,自强不息,尽自己平生学识,专注地投入推演先人伏羲的八卦。

相传在上古时,伏羲氏创造了先天易,也叫“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了连山易,也叫“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了“归藏易”,也叫“归藏八卦”。说起来,以上从伏羲到神农到轩辕,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但是也没有这一方面的专人去收集整理。

姬昌发现,伏羲的八卦包含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八”能生六十四,六十四又何尝不能生出四千零九十六来,四千零九十六再生出……如此往复,它包含了诸多偶然性、或然性及必然性。

与此同时,“易”,是用数的变化来表示的,这就有了数理在其中;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那些卦辞与爻辞,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伦道德,森罗万象,无所不包,它汇聚了先人广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智慧。于是,姬昌开始对伏羲八卦进行潜心推演。

姬昌推演八卦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数字;一个是蓍草。其中数字是与人类成长、发展、进步密切相关的,也是《易》的玄关。《系辞传》记载:“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和;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这一段话告诉人们,姬昌以1、3、5、7、9为奇数,为阳、为天;2、4、6、8、10为偶数,为阴、为地。奇数之和为25,偶数之和为30;5个奇数和5个偶数的和为55。

姬昌推演八卦所用的数字,是以天地为依据。这些数字揭示了一个最基本的数学常识概念。这10个数字的构成,是天、地、人,以至宇宙万物的千变万化所不可能离开的,它为人类揭示宇宙未知的奥秘开辟了道路。

就这样,由天才的姬昌被囚羑里的偶然事件,演化成了一部变化莫测的千古奇书《周易》的必然诞生。

后来,《周易》这部书经过周公和孔子两个伟大人物的推论解读,才留传了下来。经过历代传承,《周易》已成了诸子百家之源,被誉为“群经之首”。《周易》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处事,就应该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止。其实,这句话不但是姬昌自己身处困境,自强不息推演《周易》精神的真实写照,更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家对道德主体性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儒家所说“得众动天”、“强我中华”的进取精神。

在古代传统道德中,自强作为道德精神和规范,其主体不仅是指个人,而且也是指人民、国家和民族。“天行健”本身就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和变化,因此,“自强不息”也就意味着永不满足现状,不断改革进取,应时以变,以开创之势治国、平天下。《周易·革》记载:天地变改,四季得以形成,商汤、周武变改桀、纣的命运,既顺从了天的规律,又适应了百姓的愿望,革卦变改之时的意义是多么重大呀!

总之,自强的道德精神,包含着改革进取的内容。自强不息,变法强国,革故鼎新,改革进取的精神,它贯彻于《周易》始终,成为了中华民族贯彻古今的优秀传统。

大贤孔子的早年经历

周公制定的礼乐,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文明。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至春秋末期,整个社会礼崩乐坏,诸侯割据,连年征战,天下混乱。

至公元前551年,在鲁国陬邑曲阜东南的叔梁纥家里,一个男婴降生了,取名为孔丘,字仲尼。仲尼从小失去了父亲,只能与母亲颜徵在到外婆家所在的曲阜城生活。

仲尼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仅靠自己纺线织布、种粮种菜、饲养禽畜以及亲友的接济艰难度日。这位无比坚强的母亲,只能把自己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聪颖懂事的儿子身上。受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仲尼自幼酷爱礼仪,尤其是对祭祀等一些古老文化礼仪有着浓厚兴趣,并且经常做这方面的游戏。

公元前546年早春,一天早饭后,阳光暖暖地照着,大街上传来了悠扬的乐声和嘹亮的锣鼓声。在乐队的后面跟着一队车马。原来,这是某位贵族要进行祭祀活动,参加祭祀的贵族们兴高采烈地坐在车里。

小仲尼赶紧跑出家门和平民百姓一起,紧紧地跟在祭祀队伍的后面。穿街过巷,祭祀队伍来到了曲阜南郊。主祭官和贵族们登上了祭坛,看热闹的布衣平民则有序地站在祭坛周围。

供桌上放着烤熟的猪、牛、羊和油炸的鸡、鸭、鱼、肉等祭品。空气里弥漫着肉的香味儿。只见穿戴一新的主祭官郑重地宣布道:“郊祭大典开始!依规程敬祭天神、地神!”

这次郊祭大典大约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年幼的仲尼始终兴致勃勃地在旁边观看着。直至祭祀典礼结束了,仲尼才回到家里,但是年仅6岁的他仍然兴趣不减。刚吃过午饭,他就在院子里摆上一些坛坛罐罐,模仿起祭礼来。他又当“主祭官”,又当“参祭者”,一步不落地按照程序严格操作着。日复一日,仲尼尽情地演习着郊祭。这一切,都被细心的母亲看在眼里。

有一天,母亲把仲尼叫到身边,微笑着问:“丘儿,你长大以后,是想做管祭祀的官吗?小孩子家怎么天天学礼制呀?”

仲尼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认真地回答:“娘啊!我长大了,要当个为国效力的好大夫,不学礼制能行吗?”

母亲听到儿子有读书的要求,心中暗喜,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说:“丘儿真是娘的好孩子!从今以后,咱家里专为你设学堂,你姥爷当过教书先生,我也当教书先生,娘教你读书好吗?”“太好啦,太好啦!孩儿谢过母亲!”仲尼说完,恭敬地给母亲磕了一个头。

公元前546年,6岁的仲尼在家里跟着自己的母亲学识字。他只用了6天的工夫,就把300多个字学会了。

仲尼到了13岁起便开始入学。当时学生们所学的,主要是敬神祭祀的礼节。此外,就是对待长辈的揖让进退礼貌和一些修身做人的道理。仲尼这时候学习的知识,简单地说就是“尚古”,也就是“崇尚古制”。“古”是指古代的尧帝、舜帝、禹王、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时的政治和文化。

这些帝王都仁慈贤明,他们在位时国内的政治都安定而修明,为民造福。可是,到了仲尼这个时代,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原来,在周天子支配下的各国诸侯,互相争权夺利,纷纷与王室脱离关系,宣告独立,过去的修明政治如今都已被搞得混乱不堪了。鲁国只是东方的一个小国,势弱力小,随时有遭受他国兼并的危险。再加上国内权臣们的钩心斗角,天下纷乱如麻。

仲尼目睹这些情形,不免怀念起古代的修明政治和安定的生活,因而对古代的文化和古时候圣人的言行如《诗》、《书》、《礼》、《乐》等,都很细心地去探究。

仲尼在15岁前学习了一般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这些根本无法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由于家境贫寒,仲尼没有条件进入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高级学校深造,他就只能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了。

母亲的精心教育和家庭的深远影响,使年轻的仲尼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他勤奋好学,当时社会上要求士人必须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大科目,他都努力去掌握。他进太庙时遇见什么问什么,表现出极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仲尼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并且非常热衷于政治。他从小就树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决心步入仕途,中兴家业,出人头地。

仲尼对周公非常仰慕,以至于在梦中见到了周公。每次他梦见周公,醒后总是久久不能入睡。因为敬仰周公,他经常到鲁国各地考察学习,遇有不明白的问题就虚心向他人求教,这使他获得了大量知识。

仲尼时刻不忘随时随地研习周礼,通过不断地观摩钻研,使他对周礼的一套越来越熟悉了,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就连鲁国国君也开始注意到他了。

冬去春来,转眼间仲尼已经19岁了,出落成了一个英俊儒雅的少年,他在一年一度的初春乡射比赛中夺魁,使得他名声更响亮了。

公元前532年的一天,是仲尼结婚的大喜日子。婚后的第二年,孔夫人就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对年轻的夫妇自是高兴不已。

有了家庭的仲尼比原来更加努力地学习,他还曾经专程到宋国考察殷商的礼制,对周礼的渊源进行了研究。他明确地指出夏礼、殷礼以及周礼之间的继承关系。

鲁昭公对仲尼的言行极为赞赏,当他得知仲尼有了儿子,特地命人送去一条大鲤鱼,以示祝贺。仲尼夫妇能得到当朝君王的如此厚待,简直是受宠若惊。仲尼随即给儿子起名为鲤,字伯鱼,以表示对君王赐鱼的纪念。

仲尼渊博学识和出众的才华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和赏识,特别是鲁昭公赐他鲤鱼的消息更是不胫而走,一时间传遍了鲁国都城。鲁国执政的正卿季武子就派人前来请他,让他担任鲁国的大司寇。

仲尼恪尽职守,正直公正,工作上卓有成效,得到了众人赞誉。与此同时,他一面做好本职工作,一面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他越学越感到不满足,越学越感到自己与古代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此期间,曾点、颜路先后拜仲尼为师,做了仲尼的学生。

不久,鲁国上卿大夫孟僖子之子孟懿子来给仲尼拜年。

孟懿子说:“我父亲重病前看得明白,鲁都的官学死气沉沉,不出人才。他已面奏国君批准,允许夫子办私学,传道授业。我会遵从父命,尽力帮助夫子办学。”说着,从怀中取出了国君诏书。

这是一份具有深远意义的诏书,它标志着我国从此开启了私人办学的先河。不久,10多个前来求学的青少年就带着行李衣物和学费搬进了孔门。仲尼在阙里的街西边筑起了杏坛,建成了历史上的民间第一所学堂。

仲尼当时的办学基本方针是“有教无类”,即招生对象不分贫富贵贱和民族国别,一律同等对待。这个方针适应了春秋时期文化下移的潮流,突破了以前贵族教育体制在出身、国别、族别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迎合了广大平民的愿望,因而受到了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普遍欢迎。

仲尼幼年曾受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教导,人到中年仍是一心想向老子学习。于是,他就带着颜回、子路等几个弟子到洛阳去见老子。

仲尼说明来意,向老子求教。老子张嘴大笑道:“你们看我这些牙齿怎么样?”

仲尼看了看老子的牙齿,早已残缺不全了。老子又伸出了自己的舌头问:“那么,我这舌头呢?”

仲尼又仔细地看了看老子的舌头,立时顿悟道:“先生学识渊博,果然是名不虚传!”他又面带微笑地接着说,“如醍醐灌顶,方才大悟呀!”

仲尼师徒辞别老子,返回鲁国。在途中,仲尼喜悦极了。弟子们却都疑云重重,不得释然。

仲尼解释说:“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牙齿,意在告诉我们,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难免残缺不全;他又让我们看他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损。”

他的弟子们听后恍然大悟,方才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各人简直受益匪浅。

仲尼的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达40多年之久,学生众多,大家都叫他“孔子”。据史料记载,孔子有弟子3000人,其中才华出众、品德优良者有72人。

孔子的学生遍布当时的许多个诸侯国,多数来自鲁国、卫国、齐国、秦国、陈国、宋国、晋国、楚国、吴国、蔡国、燕国等。

孔子曾经按品行和专长对他的学生进行分类,举出第一类的佼佼者。其中品行高洁者以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为代表;表达力强以宰予、子贡为代表;擅长政事者以冉有、子路为代表;在学问研究方面以子游、子夏为代表。

这些弟子和学生们,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孔门十哲”。他们大都受到孔子的思想理论、德行和爱好的熏陶,与孔子的政治倾向基本一致。孔子的早期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和创办私学,为后来创立儒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宋濂冒大雪访恩师

宋濂是明朝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曾经被明太祖朱元璋称赞为“开国文臣之首”。他由于家境贫苦,少年时每日都是粗茶淡饭,穿着破旧棉衣,他的同学中有不少是富家子弟,穿着绫罗绸缎,但他丝毫没有羡慕的意思,而是把全部心思都用在求学读书上。

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是喜欢刨根问底。这次,他又遇到了一个问题,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闻人梦吉老师,当他赶到了老师的家时,碰巧老师不在家。

但是宋濂并没有气馁,过了几天,他再次去拜访老师,这次老师在家,却以不收学生为由拒绝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被冻得够呛,他的脚趾都被冻伤了。

当宋濂第三次拜访老师的时候,不小心掉入了雪坑中,幸好被人救起。就在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终于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

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劳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学者!

李时珍毕生追求科学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传承到明代,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背景下,更多地表现为在继承儒家精神基础上的对科技的探索和追求。

明代已经认识到了科技的力量,因此涌现了许多以科学研究为己任的大家,这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而李时珍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时珍是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他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800余种,踏遍青山绿水进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著成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本草纲目》。这种献身科学,勇毅创新,敢于赶超前人的进取精神,仍然激励着人们前进。

李时珍是湖北蕲州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受父亲的影响,他渴望自己将来也能做一个济世救人的医生。

李时珍小时候因与父亲上山采药,所以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虫一兽,他都感兴趣。但他对治疗病人所用的药物,比对疾病的兴趣更浓一些。为了满足自己这方面的兴趣和志愿,李时珍开始阅读古代那些专门论述自然界各种事物的书籍,像《山海经》、《尔雅》等,都是他阅读的重点。

此外,专门论述自然界花草虫兽的书,还有历史书、地方志、小说、炼丹书、药方书、笔记、传记、博物志等。只要他能看到的书,他就要拿来看。他还边看,边摘录,边做笔记和写心得。

就这样,李时珍在家中关门读书达10年之久,据说连大门也不出。他在27岁那年,还以医术高明,被推荐入朝,在北京当上了太医。他利用这个机会,收集到许多十分宝贵的医药资料。

李时珍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的亲身经历所记载下来的十分宝贵的资料,但他自己也觉得这些资料可能会存在不少不正确、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他深深知道,医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如稍一不慎,用错了药,那就会是害人而不是救人,这种事是医生绝对不可出现的。

神圣的责任感,促使李时珍立下志愿,要重修一本新的本草书,也就是中药学著作。在广泛阅读前人著作的基础上,李时珍决定到自然界去,做实地调查,亲自实践。

他除了在自己家乡各地巡游学习、为人治病以外,还不辞辛苦,跋涉万里,足迹踏遍几乎大半个中国,包括河北、江苏、湖南、安徽、河南等地。通过实地考察,李时珍获得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这就大大增加了写作本草书的科学性。

在巡游各地的过程中,为了研究每一种药物的效用,使读者能得到正确的知识,并在临床时准确地应用这些药,李时珍除了大量查阅前人已取得的成就并加以利用外,他还对自己认为尚未研究清楚,或还存在疑问的地方,都认真负责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最后才得出应有的结论。

为了证实鱼类有发声的功能,他特地到海边向渔夫请教学习,终于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他了解到,渔人们总是认真倾听水中的声音,如果声音如雷声般响,这就是石首鱼群来了;如果水中发出轧轧声,那是黄颡鱼群的声音。

为了证实捕蛇者捕蛇的方法,并看看白花蛇身上的花纹的结构,他特地去拜访捕蛇者,并与捕蛇者一同去捕蛇。他看到捕蛇者在石南藤下面铺上沙堆等白花蛇爬过来盘在沙堆上,便用叉子把蛇捕住。他亲自把蛇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证实这种蛇身上的确有24块方格的花纹。

为了证实铅对人体是有毒的,李时珍曾亲自到铅矿井,与工人一起下井采矿。他还看到采矿工下井以前,总是先吃许多肥肉、狗肉,并喝一些酒,然后才下井去采矿。矿工说:如果空着肚子下井,必然会中铅气的毒,日久就浑身瘫痪,面色发黄,贫血而死亡。李时珍把亲自见到的情况记了下来。

像这样的记载,在《本草纲目》中数不胜数。过去好多本草学家都没有这样认真负责的精神,所以不是记得不确切,就是缺乏记载。他在这方面大大超过前代本草学家。他记载了矿工常发生汞中毒,煤矿工人发生煤气中毒的症状都十分确切,这些在我国是最早的记载。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需要亲身实践,进行反复考证,才能取得第一手资料。在某些学科,亲身的实践有时是需要冒一定的风险的。例如搞化学试验,有时会起火、爆炸等,没有牺牲精神和勇气,是不可能取得真知灼见的。对李时珍这样一个本草学家来说,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有些药物的作用,需要亲身去实践,如他对鲮鲤,即穿山甲,曾经自己做过解剖,以观察它是否真的是以蚂蚁为食,结果发现这种动物胃中果然是充满了蚂蚁。

李时珍就是用这种亲眼所见,亲手所做来加以检验的,所以他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科学性,道理就在这里。更为可贵的是,李时珍还以自己的身体去检验某些药物的药理作用。这是需要有献身科学的精神才能做得到的。

有一种叫罗勒子的药物,据记载可以把眼睛中的异物移去,其功效究竟如何呢?是真是假,李时珍决定做试验。

他先用一个碗,碗中放些水,把罗勒子放在碗中,不多一会儿,罗勒子即吸水膨大,形成一层膜,这就说明了它在眼中也能把眼泪吸收起来,这层膜就会吸住异物,所以它确有这种作用。后来他还用自己的眼睛做了试验,效果的确不错。

李时珍的献身精神还不止此。用药试眼,最多眼睛受病。他还曾试验一种药理作用极剧烈的曼陀罗花。曼陀罗花具有麻醉作用,饮用后有如酒醉,可以用来做麻醉药,开刀做手术,都没有问题。

古书上曾经说过,曼陀罗花汤喝下去以后,人就会感到像酒醉一样,不由自主地又笑又闹,手舞足蹈。究竟是不是这样,要喝多少才能达到麻醉的程度呢?当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有自己亲身试验,才能知道多少药量合适。

为了把药量药性搞清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亲自试验了。药量一点一点地加,他自己也以身体的感受来判断用药量,最后,他终于弄清了这种药的用量,要达到“半酣”,也就是半醉的状态,人就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欢笑而不自主。他用自己的身体,把这种麻醉药的用量弄清楚了。

李时珍的本草学著作面世以后,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在国内如此,在国外同样影响深远。而他献身科学的精神,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优秀品质。

7岁的秘书省正字刘晏

刘晏,唐代著名的理财家,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曾任过县令、京兆尹、盐铁史等职。幼年天资过人,7岁时,作《东封书》深得唐玄宗的赞扬,被封为秘书省正字。

唐代著名的理财家刘晏出生在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他幼年时天资过人,读书非常用功,小小年纪就会作一手好诗文。

一天,唐玄宗李隆基到泰山举行盛大的祭天典礼,7岁的刘晏听到这个消息后,由长辈领着从家乡曹州来到泰山行宫,向唐玄宗献上自己精心撰写的《东封书》,文中赞扬唐玄宗治国的功绩,写得非常出色。唐玄宗看了,大为惊奇。一个7岁的孩子竟能写出如此文词隽永的好文章来,唐玄宗对此有些怀疑,于是,就命宰相张说当面测试,看看刘晏是否有真才实学。

刘晏从小长大,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但他很镇静,一点儿也不怯场。张说出题面试刘晏,他出口成章。又问他一些学术上的深奥问题,他也对答如流,说得头头是道。令那些在场的大臣连连称是,交口称赞。经过当面测试,证实了《东封书》确实为刘晏所作。张说兴高采烈地向唐玄宗如实禀报了测试过程,并称刘晏是神童。唐玄宗大喜,便说:“这孩子既然是个神童,就授予他秘书省正字的官职吧。”

唐朝时的秘书省是国家图书馆机构,内藏大量图书。秘书省正字,就是校正书籍中错误的官员。从乡下来到京城的少年刘晏,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他抓紧一切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藏书,使自己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学到了不少新的东西。

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殿观赏杂技演出,艺人王大娘表演了《戴竿》,节目演的是王大娘顶长竿,有一座用木头制作的假山在竿顶上,山上有个小孩载歌载舞,边跳边唱。唐玄宗看了表演,非常高兴,便命人把刘晏叫来。刘晏见过唐玄宗后,杨贵妃忙把他抱过来,放到自己的膝盖上,问:“小神童,你刚才看得这个节目好不好?”

刘晏回答说:“好,很精彩!”

杨贵妃又问:“你能不能以这个节目为题作一首诗?”

刘晏沉思了片刻,吟道:楼前百戏竞争新,惟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着人。

这首诗,首先说节目精彩、好看,笔锋一转,最精彩的是哪一个呢?是王大娘的戴竿更美妙传神,一下子把在场人的注意力引到长竿上来。接着更进一步地说,王大娘的技艺多么精湛,力气多么大,人能在竹竿的假山上做各种动作,而王大娘还能轻松自如的表演。听了刘晏的《咏王大娘戴竿》诗后,唐玄宗和杨贵妃大加赞赏,特地把象牙朝板和黄色锦袍等贵重礼品赠送给他。

不仅如此,小神童刘晏还受到宰相张说的特别关心,他常常到秘书省来看望刘晏。一次,张说来了,刘晏正在埋头看书没有看见他,张说便问道:“秘书正字,你任职以来正了多少字呀?”

刘晏一看宰相大人来了,忙起身让座,礼貌地回答:“天下的字都正,只有一个字不正。”

张说问:“哪个字不正?”

刘晏道:“‘朋’字不正。”“为什么?”

刘晏说:“朋是由两个月字组成,月是歪向一边的。”

张说连声说:“答得好,答得好!”

刘晏在书海中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但是,他从不满足,坚持认真读书,不耻下问,虚心求教。长大以后曾任过县令、京兆尹、盐铁史等职,为官20余年来,一直主管财政,两袖清风,无贪无沾,清正廉洁,为时人和世人所称道。

孝弟为仁之本

①②③④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⑤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

⑥之本与!”【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②孝弟:孝,儒家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是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弟通“悌”。

③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④鲜: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⑤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⑥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解释】

有子说:“孝顺父母,友爱弟兄,却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事务的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爱的根本啊!”【故事】

舜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东方人类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直至舜时才得以完善。以舜为主体形成的舜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源头,对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舜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以崇尚孝悌而闻名于时,以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家庭理念而恭行于世,以全新的道德文化开辟了东方人类社会的新纪元。

舜是黄帝的后裔,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舜出生以后,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舜4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瞽叟就又娶了一个老婆,舜在家中的地位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他不再是家庭中的宝贝,而是成为家庭中的累赘,成为一个多余的人。

后母壬女是当地有名的泼妇,人人都怕她三分。她与瞽叟成家后,对舜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从来就没有一个好脸色,动不动就打骂、饿饭。凡是后母身上的那些毛病,在壬女身上都可以找到。

瞽叟则事事顺着壬女,任其所为。特别是壬女生下儿子象以后,更是把舜看成是家里多余的人,备加虐待,并千方百计地想把舜赶出家门。更为严重的是,壬女还多次与瞽叟合谋想要杀掉舜。

舜同父异母的兄弟象是一个非常傲慢的人,不讲道理时时处处欺负舜。在这样的逆境中,舜逆来顺受仍然恭敬地侍奉父亲和继母,爱护着兄弟象。每当瞽叟、壬女想要害他的时候,他就躲起来。而平时一般性的打骂、惩罚,他就默默地承受。

对于舜的孝行,《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

瞽叟由于爱续妻壬女与小儿子象,常常想杀害舜。在瞽叟动杀机的时候,舜就逃避,不让自己遭到杀害。但在一般情况下,要打要骂,就随他们的便。不管情况如何,舜都不违背父母的意愿,每天都谨慎地侍奉他们,从不懈怠。

那么,舜孝敬父母、友爱兄弟,都有哪些具体的事迹呢?

有一次,象独自去放牛。由于贪玩牛跑到氏族部落的地里践踏了庄稼。尧舜时代还是氏族公社所有制,任何人都不得乱拿氏族公社的东西,也不能毁坏公社的东西。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象放牛践踏了公家的庄稼,部落酋长通知瞽叟去“请荆”。

所谓“请荆”,就是主动到部落酋长那里接受“鞭刑”。在接到“请荆”的通知后,瞽叟只得老老实实地按照规矩,把自己捆绑得结结实实,到酋长那里请求处罚,接受鞭笞。

舜从外面回来,听说父亲“请荆”,要受鞭笞之刑,就急急忙忙跑到酋长那里,请求代父亲受刑。舜的举动,使大家很受感动。酋长素来知道舜的为人,就将舜的刑罚草草了事。

壬女一直想把舜赶出家门,但又没有找到适当的理由。一次,壬女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春天到了,壬女要舜与象到两个地方去种豆子,谁的豆子出了苗就可以回家,没有出苗就不能回家。

为使舜的地里长不出豆苗,不能回家,壬女就事先把舜的豆子炒熟了。兄弟俩快要分手的时候,都已经走累了,象要求休息一下。

鬼使神差,临走时,由于两人的袋子一模一样,象拿走了舜的袋子,舜拿着象的袋子。结果,过了一段时间,舜的地里就长出了豆苗,平安回到家里。象的地里却怎么也长不出豆苗,久久不能回家。

壬女看到舜回来了,象却没有回来,已经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气得病了一场。舜回来后,看到象还没有回来,又返回到象种豆的地方,象已经饿得倒在地上。这时,舜就把饿昏了的象背了回来。

有一天,壬女要象到舜那里对他说:“家里的仓有点漏雨,父母要你回去修理一下。”

父母之命,舜当然要服从。舜到了姚墟,爬上了仓顶。正在进行仔细检查修补时,突然间浓烟滚滚。舜一看,原来是仓库下面已经着火了。于是,舜想找梯子下来,但梯子已经不翼而飞;叫壬女和象快来救火,壬女和象也已经跑得无影无踪。

舜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急得满头大汗。情急之中,求生的本能发挥了作用,舜不顾一切地往下一跳。这时候,娥皇和女英为他准备的披风,在下降的过程中张开,从而增加了空气阻力,减缓了下降速度,使舜顺利地落到地上逃过一劫。

过了不久,瞽叟对舜说:“家里那口水井,自从你打成后还没有淘过,现在淤泥多了,你什么时候抽空回去淘一淘。”舜二话没说,立即就答应了。

舜立即开展淘井工作。正在这时,瞽叟、壬女与象就往井里填泥土和石头。他们心想,这一次舜必死无疑。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舜竟然活着出来了。

原来,舜当年打井时,在井下打了一条通向邻近水井的通道。当他下到井底准备淘井之际,突然看到上面往下掉泥土和石头,知道大事不妙,于是就躲进井下通道,从另外一个井口出来了,又一次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在瞽叟、壬女与象谋害舜的过程中,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他们邀请舜赴宴,想把舜灌醉后再杀掉。娥皇和女英觉察到了他们的阴谋。因为舜是孝子,她们不能阻止舜去赴宴,以免有损舜孝敬父母的声誉。于是,她们采集了不少草药,熬成药汤,让舜在药汤里浸泡,然后让舜赴宴。

由于舜泡了药汤,身体的解酒功能大大提高,终日饮酒不醉。瞽叟、壬女与象不断地给舜敬酒,舜则来者不拒毫无醉意。没想到象在不断敬酒中,倒是把自己先给灌醉了。最后,醉酒杀舜的阴谋就这样失败了。

在这以后,舜仍然像往常一样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舜的孝道对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

孔子和孟子都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孟子甚至设想,舜做了天子后,瞽叟因杀人而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

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事迹传说在传统文化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也成了儒家“仁爱孝悌”思想的历史渊源。

周公以孝悌仁爱服天下

舜帝开创的道德文明,至西周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西周时期,以周公为代表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注重仁爱天下,强调孝悌之行。

周公是被公认的儒学奠基人,他所倡行的仁爱孝悌,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逐渐发展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公,又称周公旦,是西周初期人,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对父亲周文王姬昌非常孝顺,仁爱之心胜过其他兄弟。周文王过世后,他又以仁爱之心辅佐周天子,天下人无人不钦佩。

周武王姬发即位后,周公辅佐周武王,处理了许多政务。公元前1066年,武王讨伐商纣王。周公辅佐周武王,最后打败商纣王,灭商建周。

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禄父为殷君,让自己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辅助他治理。同时大封功臣、同姓和亲戚。周公的封地在曲阜,封号是鲁公。但周公并没有去封地,而是留在朝廷辅佐周武王。

周武王战胜纣王后,天下还没有完全统一,周武王却患了病,病情十分严重。大臣们都感到恐惧,太公望和周召公想用占卜弄清楚吉凶。

周公道:“不能让我们的先王忧虑悲伤。”周公于是以身为质设立了3个先王的祭坛。

周公向北站立,手捧玉璧玉圭,向周代3个先王的灵位祈祷说:“你们的长孙周王发积劳成疾,如果3位先王欠上天一个儿子,请让我代替周王发。现在我通过占卜的大龟听命于先王。”

周公命史官记下这些祝词,然后在3位先王灵前占卜,占卜的结果表明是大吉。又开锁查看秘密藏在柜中的占卜书也是吉象。

周公命人将册文收进密柜,然后进宫祝贺周武王说:“您没有灾祸。我刚才接受了3位先王的命令,让您只需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利益,不要担心别的。”也许是神灵保佑,第二天,周武王的病果然就好了。

后来,周武王去世,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公担心有人乘机起兵背叛朝廷,引起天下大乱,就暂时代替周成王处理政务,主掌国家大权。

管叔和他的几个弟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阴谋篡夺王位。”

周公告诉太公望、周召公说:“我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有人背叛周王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交代。3位先王为天下大事长期操劳,现在刚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我只是为了稳定周王室的事业才这样做的。”

周公派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去鲁地受封,临行前语重心长地对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在天下人的心目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忙得洗一次头要3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要3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赶着去接待贤士。即使这样,我还生怕失掉了天下的贤士。你到鲁国以后,千万不要因为地位高贵而怠慢他人。”

不久,管叔、蔡叔、武庚等人率领淮地部落起来造反。周公奉周成王的命令,带兵东征。他顺利地平定了叛乱,安抚了商的遗民。周公在两年内完全平定了淮地和东部其他地区,各诸侯国都归了周王室。

周成王长大以后,周公就把政权交给周成王。周公站在臣子的位置上,谨慎恭敬地辅佐周成王,像踏着薄冰走路一样小心翼翼。

周成王执政后,对周公不满的人造他的谣言,说他有野心,想篡权。周公无法辩解,只好去了楚国。

一天,周成王命人打开藏着秘密文件的小柜子,发现里面有一册文书,原来是周公写着“王年龄幼小,冒犯神灵的是旦,希望神灵把灾难降到旦头上,饶恕王。”

原来,周成王小的时候,曾患过很重的病,看着快不行了。周公把自己的指甲剪下来,到黄河岸边祈祷,写下这份祝词,希望自己能代替周成王去死。

这份文书藏在密柜中。周成王看了这份祝词后,感动得泪流满面,连忙派人去楚国迎回周公。周公回都城后,担心周成王年轻,忽视国家大事,就写了《多士》、《无逸》两篇文章。

周公在文章中讲述商、周的贤王勤勉治国和商纣王误国的历史,阐明了历代兴亡成败的道理,希望周成王能学习先代圣贤的榜样,做一个英明的君主。

当时天下虽已安定,但朝廷的官职制度还未安排得当。于是周公写了《周官》,划定百官的职责;又写了《立政》,规定执政者要为百姓做好事,百姓都欢欣鼓舞;并制定了一套完备的礼乐和典章制度。

周公辛勤操劳国事,积劳成疾,患了重病。临终时他说:“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以此来表示我不敢离开周成王。”

周公去世后,周成王把他埋葬在毕邑周文王的墓旁,表示自己不敢把周公当作臣子。毕邑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咸阳市北。

周成王下令,特准鲁国在举行郊祭和祭祖时,让周公享有和周天子一样的礼乐,以褒奖周公的德行。

周公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尤其是以孝悌之道辅佐周天子,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周公思想对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汉代时的儒家曾经将周公、孔子并称。

孔子践行仁爱之道

周公宣扬以仁爱治天下,强调孝悌之行,这一思想到了春秋时期的孔子这里,又有所发展。孔子创建的仁爱思想,是孔子认为的理想人格,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强调,为仁要身体力行,反对花言巧语的伪饰和卑躬屈膝的奉承。在孔子看来,仁者心地坦荡无私,无患得患失之念,所以“仁者不忧”。

在鲁国,有一位非常节俭的人,做饭用的是瓦做的炊具。有一天,他做了一些食物,自己吃了以后觉得味道很美,便装到了一个盛羹的瓦器里,特意献给孔夫子尝尝。

孔子接受以后,显得很高兴,就像接受了三牲的馈赠一样。

孔子的弟子子路问道:“阔口的瓦盆,是一种简陋的器皿,煮的食物也不过是很普通的东西,先生您为什么会高兴得这样啊?”

孔子说:“善于进谏的人,他心中常会想到君王;吃到美味的人,心中会想起父母。我并不是因为所馈赠的食物丰厚,是因为他吃到好东西就想到我啊!”

有一次,孔子到了楚国,有一位捕鱼的人,送来一条鱼,孔子不肯接受。

捕鱼的人说:“天这么热,市集又很远,没有地方去卖啊,想到如果把它丢在污秽的地方,还不如送给君子食用,因此我才敢冒昧地拿来送给您啊!”

孔子听后,很恭敬地拜了两拜,接受了这条鱼,并让弟子们把室内打扫干净,准备把它作为祭品供献给祖宗神灵。

孔子的弟子很是奇怪,问道:“那捕鱼的人,是打算把它丢弃的,先生您却用它来做祭品,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我听说,爱惜食物,不愿它腐坏,将食物施与别人,这与心存仁爱的人是同一类的。如此,哪有受到仁爱之人的馈赠,却不拿去祭祀祖宗神灵呢?”

在这个故事中,孔子看到的是送食人的心境,而非馈赠食物的厚薄,可见孔子的一颗仁者之心。

渔者将欲弃之鱼,拿来献给孔子,孔子却用来祭祀,他的做法令人不解。而且,孔子还以很恭敬的心来接受这条鱼。致使学生产生疑惑向孔子请问。孔子这才向学生解释道,一个珍爱食物,不愿随意浪费之人,与仁人君子是同一类的啊,他们所献来的食物,焉能不用来祭祀呢?

天地化育万物,何其不易。一粥一饭,半丝半缕,是多少人的血汗,若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食物就更显得珍贵。一个懂得爱惜粮食物品之人,知道体恤他人的付出,也有一颗知恩感恩之心,不忍随意践踏、浪费。这样的人,心存仁爱,是与仁人君子同样的境界。孔子将这鱼用来祭祀,也是对仁爱之人的尊重。

孔子的弟子高柴,字季羔,也叫子羔,憨直忠厚,在春秋时期,担任卫国的刑官,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一次,有一个人犯了法,季羔按刑法,下令砍掉了他的脚。

不久,卫国里发生了卫灵公之子蒯聩兴兵作乱之事,季羔因此逃了出来。当季羔逃到了城门口时,竟发现守城门的人恰是那位被他砍掉脚的人。

这位守城人一看是季羔,不但没有借机抓他,反告诉季羔说:“那边有一个缺口,可以跳出城去。”

季羔答道:“君子是不会去踰越围墙的。”

守城人停了一下,想了想,又告诉季羔说:“在那边有一个小洞,也可以爬出城外。”

季羔又答道:“君子是不会从洞里钻着出去的。”

搜捕的人眼看着就要到了,危急之下,守城的人左右看看,马上告诉季羔说:“这有一间房子,先生您或许可以先藏一下!”

于是季羔就躲进了房子里。

过了不久,追捕的人停止了搜索,季羔也得以安全了。当季羔正准备从那里离开时,心中感谢守城的人,对他说道:“我不能违背法令,亲自下令砍了你的脚,如今我在危难之中,这正是你报仇的好时机,你反而3次让我找机会逃走,这是为什么呢?”

守城人说:“砍了我的脚,是因为我犯了罪,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可那时,您按法令来治我的罪,叫行刑的人先砍别人的,再砍我的,是希望我能得到机会侥幸赦免啊!我知道案情已经查明,罪行也已判定了,可等到要宣判定刑的时候,您那忧愁的样子,都显现在了脸上,我是看在眼里的,难道您对我有什么偏爱吗?上天诞生了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本来就应该如此啊,这便是我敬重您的原因。”

孔子听说了此事,禁不住赞叹道:“季羔真是善于为吏啊,同样是执行法令,想着仁爱宽恕就可以树立恩德,若加以严酷暴虐就要结成仇怨。秉公办事,仁爱存心,这是季羔的做法啊!”

犯罪判刑,理应依法办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自然不可徇私悖理。故被砍去脚的守城人在受到刑罚之后,自知是自己违背法令所受的惩罚,心中没有可怨,季羔也是秉公处理,并无私心私怨。

然而,季羔虽判人刑罚,却也不失他的仁爱存心,于心不忍,在最后时刻,仍尽己所能,希望能帮助犯者有所减轻。在将要宣判时,心中忧愁自然形之于色,受刑者见之,也能感受到季羔的不忍。虽执法以公,但居心以仁,由此也让受刑者敬重。

被砍去脚的守城人也是一明理之人,虽被处以刑罚,但自知是自己过错,没有半点埋怨之意。在季羔受难之时,本可以借此报怨,却仍帮助季羔躲过劫难,也确是知情达理。也正因为他深知季羔的仁德,敬重季羔的为人,故3次相助,让季羔得以脱难,此举同样为人敬佩。

孔子认为,具有仁的品德的人还无所畏惧,敢于坚持真理,“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当君子在国家危亡之际、人民困苦之时,他能凭借仁智勇挺身而出,不顾惜自身生死存亡。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与齐景公要在夹谷举行盟会,孔子正任鲁国的代理国相。

孔子对鲁定公说:“臣听闻以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必定要有武力做后盾;以战争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纠纷,也要有和平解决的准备。古代诸侯同时离开国境,一定要配备应有的官员作为随从,请君上配备左右司马随行吧!”

鲁定公接受了孔子的建议,配备了掌管军事的左右司马。到了盟会的地方,除土为坛,上设席位,用土垒成三级的阶梯,以诸侯会遇的礼节与齐侯会了面。宾主互相揖让着登上坛,又互相敬完了酒。然而,齐方却暗地里让武士手执兵器,鼓噪喧呼,想要劫持鲁定公。

当此危急之际,孔子立即登上阶梯,走向前,扶着鲁定公退下坛来。

随后,孔子对着鲁国的卫士们说:“你们可以拿起兵器杀了他们。我们两国君主结盟,边远的东夷,战败的俘虏,竟敢称兵闹事,破坏两国友谊,这不是齐君对待别国诸侯的道理。边远的人不应参与中夏的政事,东夷之属不应干扰华夏的活动,俘虏不得干预盟约,兵士不得威逼友邦。以神道来说是不祥,从道德而言是违义,于人之交往是失礼。齐君必定不会这么做。”

齐侯听了很惭愧,于是挥了手让武士退避下去。不久,齐人又演奏起宫中的音乐,还使歌舞杂技的艺人嬉戏于前,以此想戏弄鲁定公。

孔子见了,立刻上前,登阶而上,还有一个阶梯来不及登便高声说:“匹夫荧惑乱侮慢诸侯,论罪当杀,请右司马赶快行刑吧!”

齐侯不料有此结果,紧张起来,脸上露出了羞愧的颜色。

在将要正式订盟的时候,齐人又故意在盟约上加了一条说:“如果不派出兵车300乘跟着我军去征战,就要像盟约中所约束的那样。”

孔子也不甘示弱,他回答道:“若不归还侵占我国汶阳之田,而要我军遵照出兵之命的,也同样受到盟约的制裁。”

之后,齐侯准备要宴会鲁定公,孔子对着齐国的大夫梁丘据说道:“齐鲁两国的传统制度,先生难道没有听说过吗?盟约已经订好,如果又要设宴来招待,不是太麻烦你们的官员么?而且牛形或象形的酒器是在宗庙与宫廷内用来祀神或宴宾的,不应当拿到野外来;飨宴的音乐,也是设于宗庙或宫廷,不应到野外来合奏。宴会上如果配齐了这些东西,那就是丢掉了先王之礼;如果不配备这些东西,那就丝毫价值也没有。没有丝毫价值,我会感到羞辱,丢弃先王的礼节,齐侯会因此背上恶名。您何不仔细考虑考虑?说到宴会,那是显示一种政治道德和政治风度的,如果显示不出来,那还不如作罢的好。”

于是,齐侯最终没有设宴来招待鲁定公。

齐侯回到国内,为当日的事颇感羞愧,便责怪他的群臣百官说:“鲁人拿君子的道义去辅佐他的君主,你们却使用夷狄的办法来教我,使我犯下不少过失。”于是,齐侯便归还了过去侵占的鲁国四邑以及汶阳的田地。

孔子身为大儒,万世师表,他文质彬彬,言行有礼,有着君子的和善风范。然而在陪同鲁定公与齐景公会晤时,面对齐人种种阴谋与无礼挑衅,在情势危急之下,他却能当机立断,勇气十足,并且据理力争。

以其不凡的机智与魄力,不仅没有让齐国有侮辱轻慢鲁定公的机会,也使齐侯归还了原来所侵占的鲁国土地,终不辱君命,圆满完成使命。真可谓是文武双全的人才!

知、仁、勇,三者缺一不可。倘若有所偏失,便难以达到圆满的效果。除了一颗仁爱之心外,待人处事也需有智慧。需用威严之时,便当以威严之势折服,这样才能制止恶行,不使其在罪恶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因此除了仁爱与义勇外,智慧也是不可或缺的。

孔子所宣扬的仁具有泛爱的特点,是对春秋时期人的价值发现的肯定。比如有一次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来只问伤到人没有,而不问马。养马者的社会地位很低,这个例子有力地说明孔子的仁适用于劳动人民。

总之,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他的仁爱思想经后儒的不断充实,已经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孔子教育弟子勇毅力行

周文王推演而成《周易》后,其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被历代发扬光大。最初将这一精神用于实践的,是春秋时期的儒家创始人孔子。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认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为此,他以仁、智、勇“三达德”为核心教育弟子,要求弟子做到勇毅力行,至死不变。这是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三达德”的养成重在勇毅力行,坚持到底。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始终贯彻这一精神要旨。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优游讲学于郊野。听说附近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老农,年已70岁,身体健康,勤劳俭朴,遇事礼让,附近百姓遇到大小事都去找他询问,有什么纠纷口角也请他出面调解,只要他说一句话,问题就解决了,便很想前去拜访他。

孔子一行找到了老农的居所。只见房屋虽小,但墙壁用泥抹得平整光亮,屋顶茅苫盖得整齐严实,屋内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孔子和弟子进入屋内,只见老人腰背挺直,正在厨房用陶鬲煮饭。见到这些不速之客,老人连忙放下炊具,躬身相迎。

孔子向老人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接着问道:“老人家,你还有什么亲人吗?”

老人答:“有一个儿子和儿媳、孙子。”

孔子又问:“你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同他们一起生活呢?”

老人说:“他们孝顺我,好的东西常常先给我享用,孙子也经常来看我,身上的衣服全是儿媳做的。现在我自己还能自理,若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就加重了他们的负担,所以就自己独立生活了。”

孔子说:“这也算得是父慈子孝了!”

老人随即取来盂,装着饭吃了起来,边吃边说:“香啊!甜啊!先生你看这饭是多么香啊!你不嫌弃的话,也请你尝尝。”

孔子高兴地接过老人送上的饭,恭敬地祭天地后,也跟着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就像在吃国君分给他的祭肉一样。

老人又为每人盛了一盂,孔子边吃边赞赏地说:“好啊,真是又香又甜的美食!”吃完饭后,他们又和老人闲聊了一阵,才起身告辞。

在路上,子路问老师:“先生,陶鬲和盂是最粗陋的炊具器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