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8 05:44:00

点击下载

作者: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研究中心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4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

2014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试读:

前言

会计工作在任何组织中都是必需且重要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人员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相应的待遇也水涨船高。当然工资是和个人的能力相挂钩的,能力越高,工资也就越高。

关于会计职称考试

会计职称是衡量会计人员业务水平高低的标准,会计职称越高,表明会计业务水平越高。会计职称分三类: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职称有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中级职称有会计师;高级职称有高级会计师。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又叫会计职称考试,是由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全国性统一考试制度,共分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职称三个级别。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每年考试一次,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会计专业初级、中级资格考试合格者,即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发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证书全国范围有效。

从事会计工作的前景

会计知识更新速度快,需要学历、证书、经验、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机结合,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学历和证书是进入这个行业的敲门砖,进入该行业后,则关键看综合运用能力。会计需要很广的知识面,如需要法律、经济、政治、市场、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会计做得越久,经验越丰富。另外,会计可以从事的行业比较多,对口的行业有如下几种。

●各类企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对于会计新手来说,不要想当然认为有个两三年工作经验就好找工作了,仅会做凭证,会报税、出报表是远远不够的,这在财务领域来说是属于较低层次的,唯有从财务管理、预算、分析、决策等全方位提升,才能使职业生涯提高一个层次。

●专业的财务公司:以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代表的专业财务公司,也是大量吸收财务人员的一个就业领域。从某个角度看,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能使个人快速成长的学校,其培训、工作和管理机制会令从业者学到许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念,审计从业经历也会为将来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独特的视角。

●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这类公司都是和钱打交道,需要财务人员的专业思维,拥有丰富的会计从业经验并取得证券分析师资格后,收入会相当丰厚。

●政府机构:政府机构的会计负责核查政府机关的财务状况,并对公司和个人的某些财务情况(比如税务)进行审计。在政府财务部门工作的会计和审计要保证财政的收入和开支符合法律规定,他们属于国家公务人员的编制。

如果是在公司做会计的话,比较经典的职业发展路线是: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经理→首席财务官(CFO)→首席执行官(CEO)。

编写本书的初衷

前面介绍了会计工作的广阔前景,正是因为这样,每年报考的人数很多,2012年会计职称考试报名人数为190万人,2013年参加报名的人数是200多万人,而考试的通过率很低。据统计,2012年的考试通过率如下:

●初级报名人数为125.3万人,其中通过人数为20.48万人,通过率为16.34%。

●中级报名人数为59.5万人,其中通过人数为5.16万人,通过率为8.67%。

这主要是因为会计考试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既有需要记忆的,也有需要计算的,难度比较高,使得考生难以抓住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再加上缺少对考试环境的认识与了解,考生应试压力较大,所以历年的考试通过率都比较低。

因此,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复习要点和复习方法,熟悉考试环境、提高应试能力,我们特组织了国内优秀的会计职称考试专家,在深入研究与剖析历年考题的基础上,以考试大纲为蓝本,以考点和考试重点为主线,精心编写了本书。

本书优势

本套丛书内容全面,理论联系实际,例题丰富,可供会计职称考生参考,是广大应考者顺利通过考试的必备书籍。本套丛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跟大纲,迅速突破

本套丛书严格按照最新考试大纲编写,充分体现了教材的最新变化与要求。在详细讲解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每章配有精选例题及解析,通过简明扼要的考点讲解,引导考生全面、系统地复习,掌握考试要点。

2.同步演练,有的放矢

在每章最后都有一套测试题,并附有答案和解析,供考生自学,检验巩固学习成果,以便考生能尽快适应考场,在真正的考试中顺利通关。

3.海量习题,贴近实战

众所周知,勤动脑、多练习,方能百战百胜。本套丛书在习题的选取上,以历年真题为主,让读者通过习题演练了解考情和考试重点;在学习教材基础知识、分析真题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自测检测复习效果,了解自己的不足。

4.简单易懂,便于自学

考虑到大部分考生是在职人士,主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故本套丛书语言通俗,在题目的讲解上,对每道习题都进行了详尽、严谨的解析,便于考生自学。

5.图表演示,加强记忆

针对教材中知识点众多、难于记忆的问题,本套丛书在写作过程中,尽量把考点用分类图或者表格来表示,让读者一目了然,快速记忆。

6.模拟试卷,最后冲刺

在每本书的最后,我们都设计了一套模拟试卷,和真实考试的题型、题量、分值分布完全相同,考生在学完全书后,可以用该试卷进行自测,以提前适应考场环境。

本书由中央财经大学的吴琼老师组织编写,同时参与编写的还有黄静、金宝花、梁凯、景建荣、胡雅楠、焦帅伟、李凯、王雅琼、周洋、雷凤、李亚伟、农江斌、王凯迪、吴琼、张增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会计职称考试,在新的人生道路上续写辉煌!第1章 总论

本章知识框架图

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本章内容难度不大,从历年考试情况看,很少成为考试的重点,在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考查,分值在1分左右。本章重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考试在复习本章时重点关注上述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

本章知识点精讲1.1 财务报告目标1.1.1 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目标是指提供财务信息或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表)的目标。它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最高层次,对会计发展起着导向作用。

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将投资者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凸显了投资者的地位,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1.1.2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相应的具体内容如表1-1所示。表1-1 会计基本假设1.1.3 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企业应依据权责关系,而不是现金的收付时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的期间。

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兑现的收入和已经产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货支付的现金及其时点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1.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具体内容如表1-2所示。表1-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3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1.3.1 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如表1-3所示。表1-3 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续表1.3.2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是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会计的计量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具体内容如表1-4所示。表1-4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续表本章预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资产按照持续使用带来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进行计量,则该计量属性是()。

A.公允价值 B.现值 C.可变现净值 D.摊余成本

2.下列有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六要素和会计计量属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融资租赁当作自有资产入账,体现了谨慎性的质量要求

B.出售无形资产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属于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C.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就是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D.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3.下列说法中,能够保证同一企业会计信息前后各期可比的是()。

A.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在同一会计期间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相互比较

B.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需变更,应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C.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D.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4.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要求。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可比性

5.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自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遵循的是()要求。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可比性 D.重要性

6.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体现的是()。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及时性 D.可理解性

7.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A.发出商品 B.委托加工物资 C.待处理财产损失 D.商代加工的半成品

8.下列项目中,能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发生变动的是()。

A.溢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B.摊销无形资产价值

C.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 D.发放股票股利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要素范围的是()。

A.销售商品收入 B.出租无形资产收入

C.转让投资性房地产收入 D.接受现金捐赠收入

10.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收入和利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收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也可能源于日常活动

B.收入会影响利润,利得也一定会影响利润

C.收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源于非日常活动

D.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利得不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1.关于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损失是指由企业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B.损失只能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不能计入当期损益

C.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D.损失只能计入当期损益,不能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

12.企业在取得资产时,一般应按()计量。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公允价值

13.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首先是以()假设为前提的。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C.持续经营 D.货币计量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利得、损失的表述,正确的有()。

A.利得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利得

B.损失是指由企业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C.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利得

D.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损失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有()。

A.历史成本 B.可变现净值 C.公允价值 D.重置成本

3.某工业企业的下列做法中,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的有()。

A.鉴于某项固定资产已经改扩建,决定重新确定其折旧年限

B.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全部予以转回

C.因客户的财务状况好转,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3 0%降为15%

D.鉴于本期经营亏损,将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工程借款的利息支出予以资本化

4.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A.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

B.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C.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D.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5.在企业会计实务中,下列事项中能够引起资产总额增加的有()。

A.分配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B.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的净收益

C.计提未到期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的利息

D.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实际收到的现金股利

6.关于所有者权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权益享有的剩余权益

B.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利得和损失属于所有者权益

C.所有者权益金额应单独计量,不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D.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计入利润表

7.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A公司下列()支出不能作为费用要素确认。

A.销售原材料的成本50万元

B.采用经营租赁方式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20万元

C.水灾导致一批商品发生霉烂的损失30万元

D.用银行存款40万元购买工程物资

8.关于利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B.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C.利润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D.利润金额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的计量,不考虑利得和损失金额的影响

9.下列各项关于对可比性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B.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C.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D.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10.下列项目中不应作为负债确认的有()

A.因购买货物而暂欠外单位的货款

B.按照购货合同约定以赊购方式购进货物的货款

C.计划向银行借款100万元

D.因经济纠纷导致的法院尚未判决且金额无法合理估计的赔偿

三、判断题

1.利得和损失一定会影响当期损益。()

2.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3.谨慎性要求企业尽可能低估资产、少计收入。()

4.判断一项会计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性,主要取决于会计制度的规定,而不是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所以,同一事项在某一企业具有重要性,在另一企业则也具有重要性。()

5.在企业负债金额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当期净资产的增加额一定是企业当期获得的利润数额,净资产的减少额一定是企业当期发生的亏损数额。()

6.企业的办公费和业务招待费,不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因此应于产生时直接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7.企业为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应高估负债和费用,低估资产和收益。()

8.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其确认和计量主要依赖于资产、负债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9.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既可采用历史成本属性计量,也可采用其他属性计量。()。本章预测试题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与分析】B 以现值计量,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现值常用于长期资产的计量。

2.【答案与分析】D 融资租赁当作自有资产入账,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质量要求;出售无形资产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属于利得,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交易原则,以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自愿支付的金额计量;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上述选项中,只有D选项属于正确答案。

3.【答案与分析】B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主要包括两层含义:(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选项A,体现了不同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要求;选项C,体现了及时性要求;选项D,体现了谨慎性要求。

4.【答案与分析】A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5.【答案与分析】B 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所有权不属于租入方,也就是说在法律形式上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出租方,但从经济实质上看是租入方长期使用并取得经济利益,所以企业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要求按照自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对其计提折旧。

6.【答案与分析】D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7.【答案与分析】C“待处理财产损失”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属于企业的资产。

8.【答案与分析】A 选项A,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初始确认时需要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据此判断其会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发生变动。

9.【答案与分析】D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选项D,应计入到营业外收入,属于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利得。

10.【答案与分析】C 选项A,利得源于非日常活动;选项B,利得不一定会影响利润,比如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选项D,不管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还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最终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1.【答案与分析】C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的损失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两类。

12.【答案与分析】A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以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否则必须以历史成本计量。

13.【答案与分析】C 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因此,本题的最佳答案是C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与分析】CD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答案与分析】ABCD 会计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3.【答案与分析】AC 可比性要求强调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应保持前后各期的一致,不得随意改变。因此,选项B、D属于人为调节利润,都是可比性要求所不允许的。选项A固定资产因扩建而重新确定其折旧年限,属于新事项下新的会计估计,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选项C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

4.【答案与分析】BD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后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选项B和D体现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答案与分析】ABC 选项D,应是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股利”,属于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不会引起资产总额的增加。

6.【答案与分析】AB 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7.【答案与分析】CD 选项C,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属于损失;选项D,属于资产要素,并不是费用要素。

8.【答案与分析】AB 利润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的确定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9.【答案与分析】BC 选项A体现的是及时性要求;选项D体现的是可理解性要求。因此,本题的最佳答案是BC选项。

10.【答案与分析】CD 负债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中产生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选项C属于计划中的行为,选项D属于或有负债,CD都不符合确认负债的条件,均不应作为负债确认。因此,本题的最佳答案是CD选项。

三、判断题

1.【答案与分析】×利得和损失还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所以不一定会影响当期损益。

2.【答案与分析】√ 题目的说法正好是损失的定义。

3.【答案与分析】×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4.【答案与分析】×某一会计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所以,一个事项在某一企业具有重要性,在另一企业则不一定具有重要性。

5.【答案与分析】×净资产就是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所以,净资产的增减变动的影响额还可能是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的变动。

6.【答案与分析】√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7.【答案与分析】×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企业财务信息不能为了谨慎性而牺牲可靠性和相关性,必须真实地、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

8.【答案与分析】√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依赖于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9.【答案与分析】×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以历史成本计量。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报告目标,准则允许以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否则,不允许采用其他属性计量。因此,本题的说法错误。第2章 存货

本章知识框架图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涉及存货的确认和计量,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会计差错等章节相关。本章内容难度不大,在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为主,有时还会涉及综合题,分值在3分左右。考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需要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本章知识点精讲2.1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2.1.1 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

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如表2-1所示。表2-1 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2.1.2 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使存货到达目前场所和状态所产生的其他成本三个组成部分。企业在日常核算中采用计划成本法或售价金额法核算的存货成本,实质上也是存货的实际成本。(一)外购的存货

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等通过购买而取得的存货的初始成本由采购成本构成。采购成本的具体内容如表2-2所示。表2-2 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二)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如表2-3所示。表2-3 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2.2 存货的期末计量2.2.1 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产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2.2.2 存货期末计量方法(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存货减值迹象判断的具体内容如表2-4所示。表2-4 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如表2-5所示。表2-5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如表2-6所示。表2-6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本章预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1日,主营业务是销售笔记本电脑,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采用单项比较法。该公司2010年12月31日A、B、C3种品牌的笔记本电脑成本分别为:130万元、221万元、316万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128万元、215万元、336万元。该公司当年12月31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659 B.667 C.679 D.687

2.某公司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时间为6月30日和12月31日,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假设该公司只有一种存货。2009年年初存货的账面成本为20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6万元;2009年上半年度因售出该项存货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2009年6月30日存货的账面成本为18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5万元;2009年下半年度因售出该存货又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2009年12月31日存货的账面成本为22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23万元,则2009年末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中“存货跌价准备”年末余额和2009年度资产减值损失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分别反映为()万元。

A.0,-7 B.0,-4 C.0,0 D.-6,1

3.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8年2月1日,甲企业发出实际成本为15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成半成品。2008年4月30日,甲企业收回所加工的半成品并准备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同时,甲企业根据乙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10万元和增值税1.7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企业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79.7 B.161.7 C.160 D.150

4.甲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捐赠给乙公司10台自产的机器设备,单位成本为4万元,当时的市场售价为5万元,由于此次捐赠行为,企业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为()万元。

A.46.8 B.48.5 C.40 D.50

5.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数量为10吨。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20台Y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Y产品20台,每台售价10万元(不含增值税)。将该原材料加工成20台Y产品尚需加工成本为95万元,预计销售每台Y产品将产生相关税费1万元。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9万元,预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将产生相关税费0.1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期末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万元。

A.85 B.89 C.100 D.105

6.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B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12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110万元,假设不产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产品的市场价格也有所下降,甲公司估计,用库存的B材料生产的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300万元降至270万元,产品的成本为280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投入16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万元。2009年12月31日B材料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120 B.100 C.110 D.160

7.M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5 000元,数量为100件,此前未计提减值准备。该批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N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50件甲产品。该合同约定:M公司为N公司提供甲产品50件,每件售价110元(不含增值税)。将该原材料加工成50件甲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510元。估计销售每件甲产品尚需产生相关税费0.2元。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件售价为48元,估计销售原材料尚需产生相关税费0.1元。期末,该原材料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为()元。

A.20 B.200 C.190 D.105

8.甲股份有限公司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共有两个存货项目:甲产品和乙材料。乙材料是专门生产甲产品所需的原料。甲产品期末库存数量有15 000件,账面成本为675万元,市场销售价格580万元。该公司已于2007年5月18日与乙公司签订购销协议,将于2008年8月23日之前向乙公司提供30 000件甲产品,合同单价为0.05万元。为生产合同所需的甲产品,甲公司期末持有乙材料300公斤,用于生产15 000件甲产品,账面成本共计400万元,预计市场销售价格为555万元,估计至完工尚需要产生成本230万元,预计销售30 000件甲产品所需的税金及费用为130万元,预计销售库存的300公斤乙材料所需的销售税金及费用为30万元,则甲公司期末存货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45 B.0 C.35 D.55

9.X股份有限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按单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2008年末该公司有库存A产品的账面成本为500万元,其中有60%是订有销售合同的,合同价总计为35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35万元。未订有合同的部分预计销售价格为21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30万元。2009年度,由于该公司产品结构调整,不再生产A产品。当年售出A产品情况:订有销售合同的部分全部售出,无销售合同的部分售出10%。至2009年年末,剩余A产品的预计销售价格为150万元,预计销售税费30万元,则2009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60 B.42 C.40 D.20

10.A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按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商品的成本为1 000万元,已计提跌价准备200万元;2007年5月出售甲商品500万元;8月购入甲商品400万元。2007年末,甲商品的预计售价为980万元,估计尚需产生销售费用1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则A公司由于甲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2007年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为()万元。

A.200 B.100 C.-100 D.-50

1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外地购入原材料6 000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 200元,增值税税款为1 224 000元,另产生运输费60 000元(可按7%抵扣增值税),装卸费10 000元,途中保险费为18 000元。原材料运到后验收数量为5 996吨,短缺4吨为合理损耗,则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A.7 068 000 B.7 088 000 C.7 283 800 D.7 079 000

1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发出一批实际成本为24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公司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对外出售。2009年5月30日,甲公司收回乙公司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并验收入库。甲公司根据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乙公司支付加工费12万元、增值税2.04万元,另支付消费税28万。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该批应税消费品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252 B.254.04 C.280 D.282.04

13.甲企业发出实际成本为14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成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根据乙企业开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4万元和增值税0.68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6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企业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44 B.144.68 C.160 D.160.68

14.2011年11月1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商品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012年1月15日按每件2万元向乙公司销售W产品100件。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该产品100件,每件实际成本和市场价格分别为1.8万元和1.86万元。甲公司预计向乙公司销售该批产品将产生相关税费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批产品在201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为()万元。

A.176 B.180 C.186 D.190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有()。

A.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B.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且该产品无销售合同

C.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D.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B.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C.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市场销售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D.用于出售的材料,通常应当以市场销售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3.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下列项目中构成企业存货实际成本的有()。

A.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B.入库后的挑选整理费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小规模纳税人购货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4.下列税金中,不应作为存货价值入账的有()。

A.一般纳税人购入存货时支付的增值税(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B.进口商品应支付的关税

C.签订购货合同时交纳的印花税

D.收回后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支付的消费税

5.下列各项目中,应计入企业存货成本的有()。

A.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B.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进损益

C.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D.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制造费用

6.企业期末存货成本如果计价过高,可能会引起()。

A.当期利润增加 B.当期销售收入增加

C.当期所得税增加 D.当期所有者权益增加

7.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有()。

A.从存货的所有权看,代销商品在出售以前,应作为委托方的存货处理;但是,为了加强受托方对代销商品的管理,受托方应在资产负债表上同时反映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

B.外购存货运输途中发生的损耗必须区分合理与否,属于合理损耗部分,可以直接作为存货实际成本计列

C.如果期初存货计价过高,则可能会因此减少当期收益

D.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从存货的整个周转过程来看,只起着调节不同会计期间利润的作用,并不影响存货周转期的利润总额

8.下列情形中,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的情况有()。

A.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B.已过期但是有转让价值的存货

C.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D.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9.下列各项中,企业在判断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时,可作为存货成本确凿证据的有()

A.外来原始凭证 B.生产成本资料 C.生产预算资料 D.生产成本账簿记录

10.对于需要加工才能对外销售的在产品,下列各项中,属于在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在产品已经产生的生产成本

B.在产品加工成产成品后对外销售的预计销售价格

C.在产品未来加工成产成品估计将要产生的加工成本

D.在产品加工成产成品后对外销售预计产生的销售费用

三、判断题

1.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存货跌价准备只能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量。()

2.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也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3.考虑到重要性的要求,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通常不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但金额较大时也可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4.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于包装物发出时,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5.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6.以前期间导致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在本期已经消失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恢复减记的金额。()

7.导致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如果不是因为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的消失,而是其他影响因素造成的,也可以将该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四、计算分析题

A股份有限公司将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产品所用原材料委托B企业加工。6月21日A企业发出材料实际成本为35 950元,应付加工费为5 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10%,A企业收回后将进行加工应税消费品甲产品;8月25日收回加工物资并验收入库,另支付往返运杂费100元,加工费及代扣代缴的消费税均未结算;9月6日将所加工收回的物资投入生产甲产品,此外生产甲产品过程中产生工资费用10 000元;福利费用1 400元,分配制造费用22 200元;11月30日甲产品全部完工验收入库。12月5日销售甲产品一批,售价300 000元(不含增值税),甲产品消费税税率也为10%。收到一张3个月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面值为351 000元。A股份有限公司、B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1)编制B企业、A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会计分录;(2)编制A公司缴纳消费税的会计分录。

五、综合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机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2008年3月1日,甲公司总会计师对2007年度的下列有关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1)存货

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中包括:150件甲产品、50件乙产品和300吨专门用于生产乙产品的N型号钢材。

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的单位预算成本均为120万元。其中,150件甲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每件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为150万元,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118万元;50件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每件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118万元。销售每件甲产品、乙产品预期产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不含增值税)均为2万元。

300吨N型号钢材单位成本为每吨20万元,可生产乙产品60件。将N型号钢材加工成乙产品每件还需要其他费用5万元。假定300吨N型号钢材生产的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

甲公司期末按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司对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按成本总额24 000万元(120×200)超过可变现净值总额23 200万元[(118-2)×200]的差额计提了8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②甲公司300吨N型号钢材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此前,也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③甲公司对上述存货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判断甲公司存货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编制有关调整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本章预测试题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与分析】A 当年12月31日存货的账面价值=128+215+316=659(万元)。

2.【答案与分析】C 2009年末,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即存货未减值,则“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为0;2009年上半年售出该项存货时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冲减主营业务成本2万元,同时,中期末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万元;2009年下半年度售出该项存货时又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冲减主营业务成本2万元,而至年末时,由于存货不再减值,则尚应冲减存货跌价准备1万元,故累计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为0。

3.【答案与分析】C 委托加工产品收回后连续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不计入委托加工产品的成本,而可以抵扣即借记“应交税费一一应交消费税”科目。因此,甲公司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150+10=160(万元)。

4.【答案与分析】B 会计处理为:

借:营业外支出 48.5

贷:库存商品(成本)40

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0×17%)8.5

5.【答案与分析】A 因为该原材料是为专门的销售合同所持有,所以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应以合同售价为基础计算,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20×10-95-20×1=85(万元)。

6.【答案与分析】B B材料是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所以应先考虑产品是否发生了减值。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70-10=260(万元),小于其成本280万元,所以B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市场价270-完工尚需发生的成本160-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0=100(万元)小于B材料的成本12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所以B材料期末账面价值为100万元。

7.【答案与分析】A 专门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原材料是否发生减值,要首先判断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发生减值。如果所生产的产品有销售合同,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合同约定价格为基础来确定。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10×50-0.2×50=5 490(元),甲产品成本=5 000+510=5 510(元),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小于成本,发生减值。因此该原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10×50-510-50×0.2=4 980(元)。原材料成本5 000大于其可变现净值4 980,所以应计提减值准备5 000-4 980=20(元)。

8.【答案与分析】B 该公司的两项存货中,甲产成品的销售合同数量为30 000个,库存数量只有一半,则已有的库存产成品按合同价格确定预计可变现净值,即0.05万元。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5 000×0.05-130/2)=685(万元),成本为675万元,可变现净值大于成本,因此,甲产品没有发生跌价。

用材料生产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15 000×0.05-130/2)=685(万元),用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400+230=630(万元),可变现净值大于成本,所以用材料生产的产品也不需要计提减值。

9.【答案与分析】B 2008年年末,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50-35=315(万元),成本=500×60%=300(万元),未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10-30=180(万元),成本=500-300=200(万元),发生减值20万元,因此2008年年末X股份有限公司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20万元。2009年剩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50-30=120(万元),成本=200×90%=180(万元),减值6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60万元。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60-(20-20×10%)=42(万元)。

10.【答案与分析】C 甲商品2007年年末成本=500+400=900(万元);计提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200-100=100(万元)。

2007年年末甲商品可变现净值=980-10=970(万元)。因存货可变现净值970万元高于存货成本900万元,应冲回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

因此,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为-100万元(5月份销售存货时转出的存货跌价准备应冲减主营业务成本)。

11.【答案与分析】C 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产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应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因此,原材料的入账价值=1 200×6 000+60 000×(1-7%)+10 000+18 000=7 283 800(元)。因此,本题的最佳答案是C选项。

12.【答案与分析】C 本题考查的是第2章的相关内容。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委托外公司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对外出售的,消费税应当计入收回的物资成本。本题中,甲公司收回应税消费品的入账价值为:240+12+28=280(万元)。因此,本题的最佳答案是C选项。

13.【答案与分析】A 本题考查的是第2章的相关内容。由于委托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因此消费税不计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而是计入应交税费,所以半成品入账价值=140+4=144(万元)。因此,本题的最佳答案是A选项。

14.【答案与分析】B 2011年12月31日W产品的成本=1.8×100=180(万元),W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100-10=190(万元)。W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根据存货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原则,W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应为180万元,选项B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与分析】ABCD 4个选项均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2.【答案与分析】ACD 持有存货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3.【答案与分析】ACD 资源税属于所购存货的相关税费之一,应计入未税矿产品的采购成本,选项A正确;存货入库后的挑选整理费应计入管理费用,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应计入存货成本,B选项不正确;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属于“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应计入采购成本中,选项C正确;一般纳税人购货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应计入存货成本,小规模纳税人购货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计入存货成本,选项D正确。

4.【答案与分析】AC 选项A,一般纳税人购入存货时支付的增值税符合抵扣规定的,应作为增值税进项税列示;选项C,印花税则应计入管理费用。

5.【答案与分析】ACD 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益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6.【答案与分析】ACD 选项B,当期的销售收入与当期的市场情况有关,与存货成本的计价没有直接关系;期初存货的成本+本期购入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期末存货的成本,其中期初的存货成本和本期购入的存货的成本是一定的,如果期末存货成本计价过高,则说明发出存货的计价偏低,也就是销售成本偏低,这样当期的利润会偏高,进而所得税费用会增加,留存收益增加,所有者权益也会增加,所以选项ACD正确。

7.【答案与分析】BCD 关于选项A,对于代销商品,在出售以前,受托方应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受托代销商品成本抵减了代销商品款后的净额反映在存货项目中。对于选项C,如果期初存货计价过高,可能使企业当期发出产品的成本偏高,从而减少当期收益。选项D,因为企业计提跌价准备后,在存货销售结转成本时还会将其结转,抵减营业成本,所以对利润的影响不变。

8.【答案与分析】ACD 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所以选项B不正确。因此,本题的最佳答案是ACD选项。

9.【答案与分析】ABD 选项C,生产成本预算资料属于预算行为,不属于实际产生的成本,不能作为存货成本确凿证据。

10.【答案与分析】BCD 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对外销售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

三、判断题

1.【答案与分析】×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是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答案与分析】×超出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该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

3.【答案与分析】×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期刊进行分摊。

4.【答案与分析】√ 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销售费用;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一方面应反映其销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应反映其实际销售成本,计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

5.【答案与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2章的相关内容。如果企业持有的同一项存货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的数量,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因此,本题的说法错误。

6.【答案与分析】√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需要注意的是,导致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的消失,而不是在当期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的其他影响因素。如果本期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的影响因素不是以前减记该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则不允许将该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7.【答案与分析】×如果本期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的影响因素不是以前减记该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则企业会计准则不允许将该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因此,本题的说法错误。

四、计算分析题【答案与分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