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无痛治百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7 19:18:38

点击下载

作者:薄智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腹针无痛治百病

腹针无痛治百病试读:

前言

《腹针无痛治百病》是一本面向大众的科普性医学读物,目的在于通过浅显易懂的非医学专业语言,使更多的人了解腹针与疾病治疗的关系,同时使广大的非医学专业人群也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情况,指导普通人群对疾病的一般保健和养生,提高全民保健意识。

鉴于腹针治疗疑难杂症的特殊效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着重收集了作者在治疗过程中腹针可靠的临床常见疑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头痛、肩周炎、失眠、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本书共七章,第一章阐述腹针的一般原理,第二章至第七章以病种为章节,分别阐述每种疾病的病因、机理、治疗及腹针治疗情况,为了加深理解,每种疾病附上相应腹针治疗的具体病例,最后配以药膳食疗以帮助大众进行饮食保健。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必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如有错误疑漏之处,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以利重印再版时修订提高。编 者2012年7月第一章腹针基础理论与操作原则第一节 走向世界的无痛针灸新疗法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璀璨的明珠,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治疗方法,一直应用到现在,是远古时代的先民们,经过长期经验总结逐渐形成理论,并得以传承的医学。

针灸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属于物理疗法的一种,也是见效快,疗效好,简便易行的中医疗法。研究用针与施灸之技巧的方法,称为针法与灸法,对于常见疾病,在临床时,通常使针与灸两者并用,因此,通常称为针灸。

针灸的疗效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肯定,治疗时传统针灸要求针刺的穴位产生酸、麻、胀、痛的感觉,医生把这种感觉称为“得气”。针刺传导到病变的部位时称为“气至病所”。腹针疗法的优点是,腹针不存在传统针灸刺激的酸、麻、胀、痛之感,而是一种无痛、安全、高效的针灸方法,腹针疗法适用于各年龄段的人群,是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和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为针灸的推广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前景。

腹针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腹针理论认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因此,神阙系统可能是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系统,也可能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对人体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

腹针疗法是继承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和结合现代医学对经络的研究成果,是薄智云教授经过20多年的反复临床实践,整理出来的通过针刺腹部穴位治疗全身慢性病、疑难病为主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

腹针疗法根据经脉是多层次的空间立体结构的理论,结合疾病的变化规律,通过针刺腹部穴位,治疗全身慢性病、疑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疗法,根据腹针理论,腹壁浅层有一个影响全身的经络系统,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应答关系非常明确的穴位。医生只需按照要求于腹壁的浅层刺激相关的穴位,就可以迅速产生相应的疗效,正是由于腹针疗法的部分穴位只处于腹壁浅层,针灸疗法刺进内脏的危险性便完全不存在。

腹部是人体重要的部位,许多重要的脏腑都集中在腹部,为腹针对脏腑的调整提供了许多便利。腹针便是通过调理脏腑、经脉和局部来治疗疾病的整体疗法。中医是把人体看成统一的有机体,认为许多的疾病都与内脏系统失去平衡相关。在治疗时强调“治病必求于本”,也就是治疗时必须治疗内脏,因为内脏是疾病的根本所在。而腹针也是依据中医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治疗。因此,其适应证广,对于常见病、慢性病、疑难病疗效显著,对多年脑中风后遗症等各类偏瘫病人上、下肢的功能恢复。尤其是近年来临床常见的腰、颈椎病,腹针的治疗也有独到之处,且复发率低。

随着世界对中国针灸的了解和传播越来越广泛,腹针无痛针灸新方法,正逐步为世界了解认知,并愿意接受腹针的治疗。第二节 腹部还有一个“大脑”

说起大脑,人们就会联想到所有动物的头颅,当然人类也不例外。因为人们都知道,那是生命的中枢,而且人们的智慧也由大脑存储的知识和信息量的多少来决定,这是一个常识问题。但是,在20世纪的90年代,却有许多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认为:人还有一个大脑那就是——腹脑。

一、美国科学家称:“人有两脑——颅脑与肠脑”

美国科学家声称,每人生来有两个脑,即颅脑与肠脑,两脑相互作用与影响;由此而来否定了每人只有一个颅中脑的观点。

鲜为人知的肠脑是指肠神经系统,位于食管、胃、小肠与结肠内组织的鞘中。能独立活动的肠脑含有神经细胞、神经传递质、蛋白质和复杂的环行线路。许多胃肠疾病如结肠炎、过敏性肠综合征等,都源自肠脑内产生的问题。

科学家研究明确了两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颅脑面临惊恐释出的应激激素会冲击胃发生痉挛;惊恐又引起交感神经影响肠脑的血清素分泌量;应激激素的过分刺激还会导致腹泻。当情绪压抑时,食管神经受到高度刺激会感到吞咽困难;颅脑释出的应激激素还会改变胃与食管之间的神经功能,其结果导致胃灼热。

1998年,美国学者Dr.D.Gershon对这个腹部调控系统做了一番深入的研究,出版了研究结果:The Second Brain译名为《人体第二脑》。

对腹脑的存在用了很多科学的生化分析,证明了它与颅脑功能相等,亦有神经内分泌功能、记忆、情绪及综合分析等功能的存在,同时对某种神经物质产生较颅脑更为丰富,例如体内的SEROTONINA占了95%是由腹脑产出。

二、科学家研究人类的“第二大脑”

新华社2000年11月5日电(记者王东)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人类除了大脑之外,还有“第二大脑”,那就是肚子。

据11月德国《地球》杂志报道,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许多感觉和知觉都是从肚子里传出来的,肚子里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这—“第二大脑”也被称为“腹部大脑”,它拥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比骨髓里的细胞还多:有科学家认为,通过观察人的肚子能了解人的思想,也就是说“人的决定是从肚子里作出的”。

报道说,人体的神经传递物质大多产生于腹部的“第二大脑”。这套神经系统能下意识地储存身体对所有心理过程的反应,而且每当需要时就能将这些信息调出并向大脑传递,这也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理性决定。这也正应了在德国流行的一句俏皮话“在肚子里选择最佳方案和作出最佳决定”。

此外,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尔·格肖恩介绍说,这个“第二大脑”也会生病,并导致神经机能病。另据获悉,许多科学家已将一些病症的起因归为“第二大脑”的神经系统没有发挥功能,例如,神经性恐惧症和抑郁症等。

三、薄智云教授论述神阙经络调控系统

神阙经络调控系统即人体“第二大脑”。1993年第4期薄教授在《北京中医》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神阙布气说与腹针关系》的文章。在文章中提出:“以神阙为核心的经络系统是形成于胚胎期的调控系统,也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因此,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并明确指出:“以神阙为轴心的大腹部不仅有一个已知的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而且还拥有一个被人们所忽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即脑系统)。”

1972年,薄教授在针灸治疗中发现针刺腹部气海、关元穴治疗急性腰痛所出现的神奇疗效,引发了他对腹部的极大兴趣,开始了对腹针的研究,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有许多惊奇的发现,特别是临床疗效的快捷,常常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历经20多年的艰辛努力,终于把“腹针疗法”从理论及方法上完整地研究成功。他提出的“神阙经络调控系统”,不仅是“腹针疗法”的核心理论,而且也与世界上科学家们所提出的“人体有‘第二中枢’、腹部是人体 ‘第二大脑’”的论述所共识。“神阙经络调控系统”即人体“第二大脑”的研究,完善了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理论,揭示了经络理论对人体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和科学价值。

许多西方的医师在了解了腹针疗法的特点和疗效后,都会惊奇地说道:“国外的科学界才提出腹部是人类的第二大脑,中国的医生连控制第二大脑的方法都研究出来了,中国人真聪明。”第三节 中医如何认识“腹部的大脑”

近代西方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西方医学的发展。西医是建立在物质结构和微观实证学说基础上的;而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物质运动及系统论学说基础上,考虑系统相对稳态的医学自然科学。因此,西医微观的研究使我们对更细微的物质层面有了深入地了解。而中医则从宏观整体状态入手动态地观察人体的疾病现象,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临床依据。这些都为我们进行腹部大脑的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中医的脏腑理论是以五脏为中心构建的五个生理、病理子系统,脑主神明是另一个总控制系统。古代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解剖学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水平,中医分析的水平还较低,但中医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方法论,通过临床的仔细观察,发现了许多存在于人体整体水平的系统规律,形成了“以表知里,司外揣内”的系统诊断、治疗方法,构建了医学理论指导临床两千多年的成功范例。

中医对腹部是人类第二个大脑的认识,在概念上可能是比较模糊的。但对腹部脏腑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却比西方医学深刻得多。我们从中医的“脏腑主神”、藏象理论中便能了解到中医对腹部大脑研究的深入。

一、中医对大脑的认识

脑,位于颅腔之内,由髓聚而成。《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亦说:“诸髓者,皆属于脑。”

中医认为,脑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器官,如受到损伤,可致人于死命。所以《素问·刺禁论》说:“刺头,中脑户,立死。”张景岳在注释这段原文时说:“脑户,督脉穴,在枕骨上,通于脑中。脑为髓海,乃元阳精气之所聚。针人脑则真气泄,故立死。”

关于脑的生理功能,《内经》认为主要与头部的感官功能、肢体的某些运动及精神状态有关。如《灵枢·海论》说:“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口问》亦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内经》认为,脑的病变,可表现为耳鸣、目眩、肢体活动不利及精神状态失常。

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脑与神志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阐述。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夷条中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观点。清代医家汪昂的《本草备要》中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的记载。清代的另一个著名医家王清任则在《医林改错》中明确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他说:“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人脑,名曰脑髓。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王清任在这里明确指出了大脑与人体言、听、视、动的关系。

应当指出,虽然某些医家提出了脑与神志活动有关,即脑主神志,但中医学的藏象学说早已把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实际上是把脑的这部分功能归属于五脏,如“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等,并且认为与心的关系最密切,这是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中医学亦常把神志功能失调看成是五脏的病变,如血不养心可见失眠、多梦、健忘;热陷心包可见神昏谵语;痰迷心窍可见神志不清、哭笑失常,痰火扰心可见狂躁妄动;肝郁气滞可见心烦失眠、多疑善虑等。治疗这些病证也常从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人手。

可见,中医学多用藏象学说理论来治疗神志方面的疾病,这是中医学理论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说明在古代中医便对腹部的脏腑与大脑在功能上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二、神——脏腑所主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观点。而在中医的理论中“神”却由脏腑所主,因此必须对神的含义、神的形成和神的分类等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才能正确地理解中医理论中脑与腹部的关系,进而对中医“脑为元神之府,由腹部的脏腑所主”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1.神的含义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精神状态和思维活动。《内经》中所说的“心藏神”、“心主神志”的神,就是指这一方面而言;其二是指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所表现于外的征象,是对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即通常所说的“神气”。

概而言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神以精血为物质基础,是血气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内守则调节人体各部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维持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

2.神的生成 神并不是什么超物质的东西,它的产生是有物质基础的。《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这是说明神是在男女两精相得形成胚胎之际产生的,所以说,神成于先天之精气。《灵枢·平人绝谷》又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言及神虽成于先天之精气,又必须依赖后天水谷精气不断充养。由于精气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所以当人体精气充足、血脉充盈,则身体健壮,精力充沛,面色红润光泽,双目炯炯有神等;反之,如精气不足,血脉空虚,脏腑功能失调,则精神萎靡,面无光泽,目无神采,这是神气衰败的表现。

3.神的分类 神有广义狭义之分,二者的产生有早晚之不同。广义的神属先天,神、魂、魄三者在“两精相搏”结成胎儿时就已赋予,随着人体的发育而逐渐成长。狭义的神即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如意、志、思、虑、智等,是人在出生之后,在接物处事后,逐渐成熟的具体表现。《灵枢·本神》曰:“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不但指出魂魄的含义,而且也指出神可按其先后天及表现作用的不同而分成若干种。

4.五神脏理论 五神脏理论是心神和五脏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的规律性概括。“神”在藏象学中的含义是很广泛的,它既是神志、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的主宰,也是机体思维活动、精神意识的外在表现。如人体的神色、体态、情志、智能、言语等无不是“神”的支配与外露,人体的生长壮老、生理、病理均与“神”息息相关。《灵枢·卫气》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素问·三部九候论》称五脏为“神藏五”,将神、魂、魄、意、志分属于五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志”与“五神”相通。

精神活动与脏腑功能相关,是藏象学的独特见解。神(包括神、魂、魄、意、志)是在心的主导下藏于五脏之中的,所以,精神活动是维持五脏功能正常的必要条件。

五脏不同的藏舍功能产生不同的情志,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在病理状态下,七情的剧烈变化,或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剧烈的精神创伤,也会伤及相关脏腑,如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七情过度刺激主要是影响气机功能出现病变,《素问·举痛论》云:“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所谓“怒则气上”是说怒可使肝气上运,血气亦随之而上升;“喜则气缓”,是说心情舒畅,气血和调,营卫通利,但过喜反能使心气涣散而不藏;“悲则气消”,是说悲能伤肺耗气;“恐则气下,”是说恐可使肾气受伤而气陷于下;“惊则气乱”,是说惊则气无所依,神无所附;“思则气结”,是说思虑伤脾可使气留而不行。正如薛生白所说:“气之在人,和则正,不和则邪,故百病皆生于气。”

从发病学的观点看,精神情志的过度活动能致人发病,且外界刺激有差异,人的反应有不同,即使对同一刺激发生的反应,随着个体的差异,亦可表现为不足或有余。不足为虚,有余为实,并因相关之脏不同,而病变表现亦异。

例如心藏神功能失常可出现食欲减退,睡眠不安,肌肉消瘦,毛色枯焦等证。《灵枢·本神》云:“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若心的功能不足或过亢,可表现为有余或不足。《素问·调经论》云:“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临床上因心血不足可表现为健忘、失眠、多梦;大出血的病人可表现为神志恍惚,甚则意识不清;心火亢盛病人,邪在心包可表现神昏谵语,均说明心藏神功能失常。

不仅情志过度刺激可导致五神脏病变,外邪入里亦能使神魂魄意志受到影响而出现病变。如《素问·刺热论》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灵枢·热病》亦曰:“热病数惊,瘛疭而狂。”说明热病对肝魂心神的影响,而出现狂言惊骇。又如阳明主胃,多气多血,若阳明热甚则易致发狂,故《素问·阳明脉解论》云:“足阳明……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外感热病传至阳明,亦易产生精神病变。

三、中医藏象理论

藏象学说的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虽然是基于古代的解剖知识、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但毋庸置疑地是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采用阴阳五行学说的“取象比类”方法去观察研究脏腑的生理、病理现象;采用阴阳之间的制约互根等关系,以及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去探索生理病理现象的内在机理。因此,藏象学说所阐释的脏腑生理功能,必然超越了人体解剖学的脏腑范围,形成了独特的脏腑生理和病理的理论体系。藏象学说中的心、肺、脾、肝、肾、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内脏名称相同,但由于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故在其生理、病理方面的阐释,却不完全相同。如心的藏神、肝的疏泄、脾的运化、肺的通调水道、肾的藏精等,均难以用现代人体解剖学中同名内脏的生理功能去进行阐释。因此,藏象学说所阐释的五脏生理功能,并不局限于人体解剖学中的某一脏器,而是以“取象比类”的方法概括而成的五个系统生理、病理的概念。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六脏。

五脏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故《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五脏的职能,虽然各有专司,但心脏的生理功能起主宰作用,故《内经》中有“心者生之本”和“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之说。五脏之间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平衡的,是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为基础来进行阐释的,五脏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1.心 位于胸腔,膈膜之上,两肺之间,偏于左侧,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延续至今,认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即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或称心主神明,心藏神)。心与形体诸窍等的联系是:心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等。

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内经》将心包络作为独立的脏器,与三焦腑相为表里。并提出了心包络的生理功能和其经脉的循行。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所谓膻中,即指心包络。并指出心包络代君行令,为“臣使之官”,人之喜乐,由此而出。

历代医家皆认为心包络是心之外围,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内经》认为,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若外邪侵心,则包络当先受病。实际上,心和其他脏器一样,皆能受邪。而《内经》中还有关于心能受邪的论述。如《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又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2.肺 肺在脏腑中的位置最高,故《素问·痿论》称“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称“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从而肺有“华盖”之名。

肺为人体的“气之本,魄之处”(《素问·六节藏象论》)。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特别是肺的呼吸功能,具有辅助心主血脉,促进气血向全身布散的作用。同时,呼吸运动本身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标志。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3.脾 脾位于中焦,在左胁之下,形如刀镰。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且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脾与胃相为表里。脾与胃同居中焦,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张介宾在《类经·十二官》中注释曰:“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故皆为仓廪之官。”机体的消化运动,主要依赖于脾胃的生理功能,才能使水谷得以受纳、消化和吸收其精微,输布全身,以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养料,亦为气血津液的生成提供必要的精微物质,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4.肝 肝位于膈下,腹腔之右上方,右胁之内。肝为藏血之脏,而主疏泄,体阴而用阳,主动上升。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藏魂,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胆附于肝,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肝与胆相为表里。肝的阴阳属性,《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称之为“牡脏”。《灵枢·阴阳系日月》和《素问·金匮真言论》分别认为肝属于“阴中之少阳”和“阴中之阳”,而《素问·六节藏象论》则认为肝是“阳中之少阳”。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气。

5.肾 肾位于腰部,脊柱之两侧,左右各一,故《素问·脉要精微论》称:“腰者肾之府。”肾,是机体的一个重要脏器,在藏象学说中认为肾脏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根,而为“先天之本”。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宰全身的水液代谢。肾在体合骨,故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和二阴;外荣于发;在志为恐和惧;在液为唾。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且肾与膀胱的气化相通,相为表里。此外,在《灵枢·本藏》和《灵枢·本输》中以肾主水液为依据,认为肾合膀胱、三焦,即肾与膀胱、三焦相为表里。如《灵枢·本藏》曰:“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灵枢·本输》曰:“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

与之对比,西医认为:颅脑面临惊恐释出的应激激素会冲击胃发生痉挛;惊恐又引起交感神经影响肠脑的血清素分泌量。应激激素的过分刺激还会导致腹泻。当情绪压抑时,食管神经受到高度刺激会感到吞咽困难;颅脑释出的应激激素还会改变胃与食管之间的神经功能,其结果导致胃灼热。

中医在完成于两千年前的《内经》这部经典著作中已经有了比西医更详尽的记载。虽然,西医可以更详尽地描述其中的过程,但观察到的却是与中医所记载的同样的临床现象。因此,中医对腹部大脑的研究可能在临床试验和功能的观察上具有更多的优势。

不难看出,中医对大脑的认识,虽然没有现代医学对大脑的研究那样的精细,但中医的整体观念对其肝脏气血经络基本功能的理解相对比较准确。如果结合现代解剖学的知识进行研究一定会产生质的飞跃。特别对于五脏的功能研究,中医也是注重动态的观察,因此,便有了比西方的科学家更早的发现和内容更加丰富的描述。而“神”作为五脏与大脑之间的动态“介质”,则只能从中医的思维中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暂时还难用西医的语言进行正确的表述。第四节 从经络的起源谈腹部大脑的形成

在中医理论中,我们的先哲利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建构了一个人们在患病或治疗时能够感知的,能够观察到部分临床现象的系统——经络。把许多的临床症状都用经络处于不正常的状态来进行解释。“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便是人们用以说明经络是否状态正常的简单判断标准。

如果在哪个部位出现疼痛或不适,说明与那个部位相关的经络系统的气血流动不通畅;如果没有任何疼痛和不适的感觉,说明经络系统处于气血流动通畅的正常状态。这个系统是古人发现的,由脏腑摄入营养物质后转化成能量(气血)向全身传输营养的系统。同时也是把外在的信息情况向人体内部传递的系统。“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表现在生命物质运动的状态中。“气”、“血”的运动是人体内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和转移。

中医认为“气”、“血”是通过经络来传输的。如果承认经络就是人体间隙维,组织液就是经络物质,那么,人体内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物质运动的转移就是在这里完成的。传在经络,感在神经是经络感传机理的现代科学说明,这正是现代生理学的结论。

在中医的理论中,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因此,我们从经络的形成开始讨论比较容易加深“腹部存在人类最早的大脑”的理解。

一、腹针对脐的认识

中医学中,采用药物外敷脐部治疗疾病已超过2000年,日本汉方医学使用腹诊也有数百年的历史,笔者使用腹针疗法治疗全身性疾病亦有30多年,下面仅从脐的形成与中医经络的角度,对以神阙为核心的系统输布气血的功能进行剖析,以期阐明腹部诊治与腹针的原理。

1.脐的形成与神阙的功能 神阙位于脐窝中央,脐窝是由新生儿时脐带残端变干后,脐带腹壁表皮相连处出现裂口,逐渐与腹壁脱离,遗留创面愈合后形成。因人体在母体内是通过脐带获得营养逐渐形成的,所以脐是禀受先天的最早形式,因此,神阙具有向四周及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1)脐带是胎儿从母体摄入氧气、营养物质的通道。脐带的一端和胎儿腹壁的脐轮相连,另一端附着于胎盘的子体表面上,内含两条脐动脉及一条脐静脉。其间充以脐状物,它具有保护脐带血管和推动血循环的作用。母体的气血则通过脐带中的血管提供给胎儿,并随着胎儿在母体内逐渐发育,以脐为中心向胎儿全身输布气血的经络不断得到完善,最后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给养系统。因此,神阙向四周及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在先天即已形成。(2)胎儿出生后,脐带作为一个废弃的组织将会在新生儿期干燥、脱落,营养的摄取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通过呼吸吸取氧气,通过食物的消化、吸收摄取各种营养。虽然,胎儿期从脐带供给营养的方式中断了,被一种新的方式所取代,但脐周系统向全身提供气血的通道及经络并未完全消失,而是随着营养摄取方式的改变,脐部输布气血的功能降到了一个次等的地位并减弱,一些血管与周围的血管建立新的关系,一些组织闭锁;一些成为结缔组织索,在新的环境下部分地融入了新的气血调节系统,从而被人们所忽略。但是,这一固有的输布气血的关系依然存在。这如同旧河改道,有时旧的河道仍然有用。如以脐为中心呈“X”状扩散转移,在恶性肿瘤和感染的转移播送中,均可遇到,这便是与淋巴管以脐为中心的分布相关。

因此,以神阙为轴心的大腹部不仅有一个已知的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而且还拥有一个被人们所忽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这个系统形成于胚胎期,虽然目前我们尚无解读其密码的能力,但也可以从中医的临床应用中略见端倪。

2.神阙布气说与腹针的关系 中医认为:腹诊具有审病因,析病机,断病位,辨病性,定病症,立治法,测预后的作用,在诊治疾病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脐位于大腹中央,又名神阙,系血脉之蒂,生命之蒂,故腹诊多与脐诊与脐周相关。而针刺经络时又与神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使腹部形成了一个以神阙为核心的诊治体系。(1)俞根初先生曰:“按腹之要,以脐为先。”说明了脐诊在腹诊中的重要性。中医认为:脐位于大腹中央、身体正中,又名“神阙”,系血脉之蒂,为精、神、气、血往来之要,与冲任关系密切,并为人体上、下、左、右交会之中心,乃生气所系,内通五脏而关系于肾。故触脐上下任脉之硬坚,而知脾肾之虚;触脐周硬满压痛,知脾胃之不和。动气脐上知下焦虚寒,阳气浮越;脐上筑动,知阴精亏损,虚阳浮越;脐上动气知下虚已极,摄纳无权。当脐动气知脾肾虚寒,命门火衰;当脐筑筑跳动脉来滑数知肠热蕴结,阳明气逆;脐跳当脐或左旁,或上冲脘中,其势如新张弓弦,按之弦劲搏指,知木亏水旺,冲阳上冒。动气在脐下,脐跳弦紧或弦细,腹部拘急,知寒邪内郁,寒伤冲脉。从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脏腑与神阙的相关性。(2)如果把任脉与天枢穴联结成一个以神阙为轴心的坐标的话,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许多重要的穴位集中在纵轴坐标与横轴坐标上,因此,可能与神阙输布气血的功能有关。天枢位于脐旁的横轴坐标上,从解剖投影角度来看与大肠并不贴近,但却能反应与治疗大肠的疾病;关元是纵轴上的一个点,而小肠在腹腔内占有很大的体积,但小肠的疾病却能从关元穴得到诊治。此外,膻中、巨阙、中脘、气海、石门、中极等穴都具有类似的特性,而且数千年来,这种特性在针灸临床上一直被广泛地应用。这些可能与胚胎发育早期的脐肠管、脐尿管、卵黄柄、尿囊、脐动脉和脐静脉等一样,随着胚胎的发育逐渐闭锁,出生后虽成为结缔组织索,但与脐环却形成了一个固有的联系形式。因而,其中不少的穴位和其所主脏腑的联系有时出现一种与脐环连接的放射带。这可能与胚胎发育期脐环与脏腑沟通的渠道有关。(3)经络系统的形成,是脏腑形成后产生的又一向全身输布气血、营养四肢百骸的系统。随着胎儿的成形,脏腑功能的逐步完善,脏腑为主的经络系统逐渐形成,并部分地与脐环系统融合。新生儿期摄入方式的改变,促进了脏腑功能的健全,同时也加速了经络系统的完善,逐渐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络系统。在经络系统形成的过程中,虽然较多地受到了脐环(神阙)系统与脏腑分布特点的影响,而在腹部分布了较多的经脉,但更多的则是根据全身机体的需要而自身发展与完善起来的一个巨系统。因此,可以认为:①经络系统形成于脐环(神阙)系统之后,可能是脐环系统生成的子系统。但母系统的功能在胚胎后期及新生儿期随着子系统的壮大而渐次收缩,逐渐地降到了一个从属的地位。而子系统则可能是母系统促成脏腑之后,由脏腑之气输布产生。母系统与子系统的联系则是靠脏腑为纽带。我们从先天脐尿管闭锁不全或后天性脐尿管瘘及卵黄管残留症的形态结构上可以得到令人信服的推演。②可能一些已知的和未知的微针系统则是由经络系统完善后,功能高度精密分化派生出来的一些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则是依附经络而产生,如头针系统、耳针系统、眼针、手针、鼻针等。③由于神阙系统形成过程中的特殊性,决定了通过腹募诊治脏腑疾病的重要性,而有许多腹募是脏腑与神阙系统联系的枢纽。因此,神阙系统对机体的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优势。(4)从前腹壁的局部解剖来看,前腹壁的浅静脉数量很多,互相联络成网,尤以脐区最为明显。前腹壁的浅静脉大体上以脐为界,分为上、下两组,但在脐区有广泛的吻合。因此,前腹壁的浅表静脉构成了上、下腔静脉及其大属支,形成阻塞时建立侧支循环的潜在途径。此外,脐旁静脉从门静脉左支沿肝圆韧带到脐,在脐区与上、下组浅静脉相交通,因此当肝硬化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高压时都可看到以脐为中心的静脉曲张。

前腹壁的浅淋巴管亦以脐为界,分为脐上部和脐下部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在脐区广泛吻合。脐上部的淋巴向上注入腋淋巴结的胸肌群,脐下部的淋巴向下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此外,肝的淋巴管可沿肝圆韧带到脐,与前腹壁的浅淋巴管相交通,形成以脐为中心呈“X”状的连接,因此,在恶性肿瘤或感染的转移播送中,均可见到这种从胸部乳腺,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的现象。这种情况与脐静脉曲张都属于我们所提到的重走旧道。

此外,前腹壁尚有丰富的动脉、深静脉、深淋巴管、肋间神经、腰神经等,为腹部的诊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而腹部深似井,能直接地对内脏神经产生影响也是腹针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种优势。由于脐部既没有皮下组织,也没有腹膜外脂肪组织,便于药物的渗入与吸收,无疑也为敷脐疗法的运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腹部分布大量的经脉

经络是全身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人体获得营养物质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系统中,脏腑是产生气血的系统,经脉是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人体的大部分经脉是通过腹部传输到各个部位(图1-1)。

1.腹 足阳明胃经别,“入于腹里”;足阳明胃经筋,“上腹而布”;足太阴脾经,“入腹”;足厥阴肝经,“抵小腹”。任脉,“循腹里”;任脉络,“下鸠尾,散于腹”。

2.脐 足阳明胃经,“下夹脐”;足太阴脾经筋,“结于脐”;手少阴心经筋,“下系于脐”;冲脉,“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督脉,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同任脉)。

3.肝 足厥阴肝经,“属肝”;足少阳胆经,“络肝”;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足少阳胆经别,“散之上肝”。

4.胆 足少阳胆经,“属胆”;足厥阴肝经,“络胆”。

5.脾 足太阴脾经,“属脾”;足阳明胃经,“络脾”。

6.胃 足阳明胃经,“属胃”;足太阴脾经,“络胃”;手太阳小肠经,“抵胃”;足厥阴肝经,“夹胃”;手太阴肺经,“循胃口”。图1-1 腹部经穴图

7.大、小肠 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手太阴肺经,“络大肠”;足太阴脾络,“入络肠胃”;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手少阴心经,“络小肠”。

8.膀胱 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足少阴肾经,“络膀胱”;三焦,“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

9.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手厥阴心包经,“络三焦”;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

三、腹部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内脏器官

1.腹部的外形 由于人们的体质不同,因此腹部的外形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通常可以看到两种极端的腹型,它们都呈梨形。一种是基底朝上,其宽度大体与宽阔的胸廓下口相等,也就是两侧第10肋骨前端之间的距离(肋距),超过两侧髂前上棘之间的距离(髂前上棘间直径)。这种腹型常见于矮胖体型者,这种人的骨盆窄,膈和肝居高位,盲肠位置较常人为高,小肠系膜附着线几乎处于水平位。另一种常见于瘦长体形,是底朝下,其宽度与大骨盆的上口相等,因此肋距小于髂前上棘间直径。此种体型的人,膈和腹腔内脏的位置较低,肝常从肋缘下露出,盲肠下降至骨盆腔,小肠系膜附着线近垂直位。对这种体型的病人在脐周针刺时应先触及肝、脾。

此外,腹部的形状尚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肝脏肿大可导致右季肋区和邻接区的不正常膨隆,卵巢囊肿或子宫肿瘤患者首先呈现下腹部;特别是耻骨上方的膨隆,随着病情发展,再徐徐向上延伸。全腹膨隆重则常见于腹水、回肠麻痹、机械性肠梗阻和晚期腹膜炎。

2.脏器的位置及其体表投影 脏器的位置虽主要取决于体质,但亦受下列因素影响。(1)年龄:幼年时肝脏相对较大,老年人的韧带松弛,脏器位置相对下降,一般地说,年龄愈大,腹腔各器官的位置愈低;(2)体位:平卧体位时器官的位置较直立体位时为高。(3)器官生理情况的不同阶段:如肠管活动的状况,子宫在妊娠时的变化,膀胱和直肠的充盈程度等等。(4)腹肌的张力。(5)皮下脂肪及内脏周围疏松组织的发育程度。(6)内脏胚胎发育的阻碍:如肠旋转不全就可出现内脏异位,发育没有到达最后阶段,就会出现活动盲肠等。

尽管脏器的位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生种种变化,但在临床的实用上仍要求对脏器作出体表的大约定位,供诊治时参考使用。一般成年人(20~50岁)的主要脏器在前腹壁的体表投影如图1-2。图1-2 腹体脏器体表投影

四、脐部的解剖

脐是前腹壁皮肤一个内陷的瘢痕,由致密的瘢痕组织构成,上皮的深面与脐筋膜、腹膜相连。脐位于前腹壁正中线上,其高度大约在剑突和耻骨联合上缘之间的中点,相当于第三与第四腰椎之间的高度或第四腰椎的高度。腹白线的腱膜组织在脐的部位构成一个环状开口,称为脐环,脐带即通过脐环。胎儿娩出后,脐带脱落,形成脐,脐环也即闭锁。在脐这个部位,既没有皮下组织,也没有腹膜外脂肪组织,因此,脐和脐环是前腹壁上的薄弱点,同时也为药物的渗入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

胚胎时期通过脐环的结构有:卵黄柄、尿囊、脐尿管以及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在脐环的下半因有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尿管,在脐环的上半圈有脐静脉。随着胚胎的发育,卵黄柄、尿囊和脐尿管逐渐萎缩成纤维束,脐环逐渐缩成一个小口。出生后,结扎剪断脐带,形成脐痂,迅速愈合并形成上皮,从而使脐环处形成内陷的疤痕。在疤痕形成过程中脐动脉和脐尿管残余及其周围纤维化程度高,充填以致密的纤维性组织;而脐静脉纤维化较差,有时甚至没有闭锁,因此脐环上缘组织融合较差。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第1个月末),将来演化为前肠和后肠的“U”形肠样的顶部和卵黄囊之间以卵黄囊——肠管(又称脐肠管)互相连接,随着胚胎发育卵黄囊也在增大(到第2个月达最大,约5mm),脐肠管虽然也在增粗增长,但速度缓慢,因而相对缩小呈柄样,称卵黄柄。在胚胎的第2个月末,卵黄柄与肠管的联系逐渐退化消失,如持续存在,则在脐带脱落后于脐形成窦道或瘘管,即临床上所谓的卵黄管残留症。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约在胚胎的第7周),膀胱位于脐区,以后沿前腹壁后面逐渐下降,而其上部逐渐缩小成一管状结构称脐尿管。随着胚胎的发育脐尿管腔逐渐闭锁,出生后闭锁成为结缔组织索,称为脐尿管索。如出生后管腔仍然保留则脐部瘘管可间歇地排出尿液,临床上称此为脐尿管闭锁不全或先天性脐尿管瘘。后天性脐尿管瘘也是基于脐尿管发育存在潜在缺陷,多因男性尿道梗阻诱发。

随胚胎不断增大,体壁逐渐关闭,到第3个月末,除脐环处外,其余的体壁均已关闭,与此同时羊膜也迅速增大,完全占据绒毛膜内的空间,全部胚外体腔消失。

为此羊膜把胚胎与胚胎外组织相连的结构包绕成一圆柱形长带状即脐带。脐带一端连于胎盘,另一端连于脐环周围且与腹壁皮肤相延续,脐带中的主要结构为卵黄柄、尿囊、脐动脉和脐静脉,同时羊水也增加,胎儿置于羊水中。

由于消化管的生长速度大于体腔的增长速度,因此肠管的大部分向外突出置于脐带中,从而起了一种代偿作用,到胚胎的第5个月,体腔的容积迅速增大到足以容纳腹腔内脏时,肠管退回到体腔。

脐带中的脐静脉、脐动脉是胎儿与母体间进行物质交换通道(图1-3)。图1-3 胚胎期通过脐环的结构

五、腹针对机体稳态的影响

维持机体的稳态,这是医学的共性。中医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外病及里,里病外显。此外,还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社会心理对人体的影响。而人体作为一个外界的承受体与内脏的反映物则是通过经络调节使机体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人们认为: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对机体反应性的依存程度不同。一般认为,针灸刺激引起的机体反应,依赖于机体本身固有的生理性功能(稳态)。对于经络这个中医的调控系统,过去没有已知的与经络相应的解剖结构,是西医接受针灸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1.近年来,国内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注入针灸穴位,并用Y照相机跟踪同位素在体内的活动,证明了针灸经络系统的存在。有人还描述了血管与组织间有一不为前人所知的电发生长距离输送系统,并指出这代表着一个除血液循环外的另一循环系统,并命名为血管间隙闭合回路(ⅥCC)。考虑在特定位置,组织间隙通路可形成经常被利用的离子流的间隙通道,它很可能与针刺术语中的经络非常一致。人们还从生理的、生物物理的、形态学基础的研究方面对经络与穴位的特性进行实验,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虽然每一种方法只能从一个侧面对经络实质进行解释,但把大家获知的结论归纳,便足以说明经脉循行线绝不是一种单一的线性结构,而是沿着隐性感传线下面的一种多层次的、复杂的、空间的结构。这一多层次的空间结构是发生各种生理和生物物理特性的依据,亦即经络“行气血、营阴阳”的物质基础。

现代医学手段对经络研究的认证与参与,有利于揭示人体的奥秘,对针灸的发展会有一个极大的飞跃。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应用现代医学的手段和方法,去研究以人为对象的科学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人体的信息是模糊的,模糊的人生活在模糊的世界里,理应将模糊的事物仍去模糊地理解、模糊地处理。因此,腹针对机体稳态的影响,仍应从中医的角度去理解。但我们并不主张把数千年遗留下来的、某些因远古人们对人体解剖认识的局限造成的失误也进行照搬,而应当把那些宝贵的经验与遗留的谬误割裂开来,进行重新的梳理与归纳,使人们对中医的内涵更容易去理解与接受。腹针对脏腑的定位尊重解剖,在理论上则以中医的生理、病理为依据。

2.从腹部的解剖实体来看,腹腔内大量的重要器官与前腹壁丰富的深动脉、浅动脉、静脉、淋巴管、肋间神经、腰神经等,为人体内脏的正常生理和向全身运行气血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腹针对全身的调节提供了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使我们在施治时可采用不同的深度去影响与刺激不同的外周系统,从而达到调节局部或整体的作用。腹针可深刺直接对体腔的内脏神经及周围组织产生影响,这是腹针治疗不可忽略的一种优势。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外病及里,里病外显,上下内外无不息息相关。而且把这些相关的关系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如五官与内脏的归属,皮、肉、筋、骨、肌与五脏的关系,风、寒、暑、湿、燥、火对脏腑的影响等,我们无论从生理的,还是病理的现象上都可以从中医理论上得到尽善尽美的解释,从而使我们可以在中医理论的框架内,辨证施治,使我们的治疗井然有序。腹针中,脏腑的分布合于后天八卦,《黄帝内经》《难经》及《易经》对脐及脐周部位同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有详尽的论述,而且根据我们使用腹针30多年的临床观察体会到,这种古老的模糊分类法,不仅大致符合人体内脏器官的解剖结构,而且在辨证施治中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3.内脏系统的失衡和在体表的反应相关,是中医的基本概念,即“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们也常把这种阴阳、脏腑失衡的体表反应作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有人用信息理论予以解释认为:内脏是产生信息的信息源,又是外在信息输入的靶器官;而体表既是内脏反应的信息源,又是内脏信息反馈的靶器官;大脑则起着信息转换、存储、识别的作用;经络是信息传输的通道。而脏腑的疾病也正是通过体表的针刺反馈进行着逆向调节。耳穴诊治、头针、第二指掌骨全息律等大多是使用了这一原理。腹针则有所不同,不是单一的信息反馈重演。我们认为:这与腹部的生理特性有关。(1)在一般的微针系统中,压痛敏感试验,是一种主要的测试方法与施治的选穴手段,而腹部由于胃肠的收缩蠕动及膀胱的充盈、排空等使内脏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使内脏痛觉较模糊、弥散、定位不精确而不宜于上述方法的使用。(2)在一般的微针系统中,皮肤的形色变化也是一种主要的观察方法,而内脏的不断运动与腹部较厚的覆被,使形色反映在腹部皮肤上造成了较大的困难,故此种诊治的方法在腹针中的意义也不大。此外,电测定也因腹部皮肤的松弛、容易出现探测时的皮肤抵抗与表皮面积太大而无法使用。因此,腹部的诊治与一般的微针系统方法较少雷同。(3)腹诊时,仅是把腹壁出现的抵抗、压痛、悸动、肌肉张力的强弱等,作为观察指标,而上述的指标又因客观因素对检测的干扰很大,不宜作为直接施针的依据。再者,我们虽然可以看到不少关于腹诊的论述,但很多是日本汉医的经验,而日本汉医腹诊的认证与中医有不少内涵的区别,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对证的转换。所以,腹针是把外在的表象加以归纳整理后,进行分析判断,使之在以神阙系统为中心的脏腑学说指导下,宏观地进行调节。

4.运用腹部穴位治疗脏腑的疾病,数千年来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通过调整脏腑的功能来治疗杂病、难病之类的慢性病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以借鉴。这些与外科的手术指征一样,应进行严格的筛选。外病及里,且伤之不深,当治以标,若病已久,久病及里,则当标本同治。里病外显,其病在本则腹针治其本而标症悉除。大约“腹者有生之本,百病根于此”一语,可能也是相同的道理。近年,真田比吕志从脾虚和瘀血辨证针刺中脘、关元治疗变形性关节炎,松山纪行应用中脘、列缺治疗拇指疼痛,都合于腹针的原理。而疾病对机体的稳态影响,较大程度地表现在对腹部内脏内外环境的影响,因此,用腹针来调整便显得非常必要。

5.国内外的研究证明,针刺治疗作用的机理是:以诱发了非伤害性的传入冲动活动作为穴位组织中的特异性信息,这个冲动通过已有的神经通路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在不同水平上与来自机体不同部位的病理性(伤害性)传入的阈上和阈下的刺激活动相互作用,同时激活抗伤害系统的不同成分,影响内源性阿片、神经递质和其他物质的生成和分泌过程,使神经刺激的传导正常化。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操纵和指令功能,并通过它的调节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和其他活动过程。并且已经证实,针灸可导致周围神经、脊髓、丘脑、边缘系统及大脑皮层等各水平的生物电参数改变。而腹针对机体稳态的影响则可能在各水平上与来自机体大致相同部位的病理性(伤害性)传入互相影响,同时在各相应的水平激活抗伤害系统的不同成分,使神经刺激的传导正常化。我们曾用腹针使双拇指失去屈伸功能11年的患儿与脑血管意外多年的手屈伸功能障碍患者在很短的2~3次针刺后,使其功能大部分恢复。据此分析,这可能是腹部针刺引起内脏活动,与大脑皮质运动4、6区分布的地方有关,因此,其应答关系较为明确,并为腹针治疗全身疾病提供了相应的支持。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把肩周炎看成腹部所见的一种内脏体壁反射而进行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要重视胃内停水的腹症,也有一定的道理。

也有人从生物电和神经体液的角度解释针刺调节体内环境稳定的原理。认为神经体液和针刺的生物电机制可以相互补充。提出了生物电内环境稳定原理是针刺的一个重要部分。生物电内环境稳定与其他类型的内环境稳定,如生物化学的、热的和其他的共同形成第一级内环境稳定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结合这些内环境稳定形成第二级环境稳定,从而保持身体内部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腹针对脏腑功能的调整较佳,利于调节神经体液体内环境的稳定,故可提高内脏在应激状态下,相对稳定的能力。

腹针疗法的针刺部位特点,决定了其对治疗内脏疾病及全身性慢性疾病的相对优势。这一优势不仅拓宽了原有穴位的主治功能,而且为探索新的穴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因此,腹针疗法是对已有疗法的补充或替代,任何一种针刺方法都有其独到的地方,这就如同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相对的适应证,这样才是对腹针的客观评价和对针灸的科学态度。第五节 腹针“不痛”的原理

一、经络的功能《灵枢·经脉》篇曾经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又可理解为经络系统有三方面的功能:在生理方面,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功能;在病理方面,有抗御病邪、反映病候的功能;在防治疾病方面,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功能。下面就分三点讨论。

1.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灵枢·本藏》论经络的作用是“行血气而营阴阳”。其运行血气的动力,首先要联系到“宗气”。其次要联系到出自“脐下、肾间”的“原(元)气”。《难经·八难》着重指出:“脐下、肾间动气”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它是由肾脏中所贮藏的“精气”转化而成,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此外,营气和卫气的产生则是依赖于饮食,是由“水谷之气”转化而成:营气是一种具有营养作用的物质,它可以变化为血液;卫气是一种具有保卫作用的物质,它能够抵抗病邪的侵犯,有调节体温,管理汗液分泌,充实皮肤和营养肌肉等作用。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还可以散布到脉外的体表。这样,由于元气和宗气的参与和推动,营气、卫气在经络中得以周流不息地运行,并渗透散布到各器官组织中去。这就是经络“行血气”的功能。

经络将气血输送到全身各部,“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从而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七窍,皮肉筋骨均能紧密配合,协调一致。“营阴阳”,除了指经络遍布全身内外,营养所有的器官外,还包含有协调阴阳的意义。如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由于经脉的联系得以保持相对的平衡,同时气血盛衰和机能动静等也都有了正常的节律。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是经络的主要功能,两者之间是紧密结合的。

2.抗御病邪,反映病候 在疾病情况下,经络有抗御病邪、反映病候的功能。《素问·气穴论》曰“孙络”能“以溢奇邪,以通营卫”,这是因为孙络的分布范围最广,最先接触到病邪,而营卫——特别是卫气,就是通过孙络散布到全身。当病邪侵犯时,孙络和卫气发挥了重要的抗御作用。临床上发现的体表反应点,一般均可从孙络的“溢奇邪”、“通营卫”的作用来理解。穴位(包括反应点)是孙络分布的所在,也是卫气所停留和邪气所侵犯的部位,即《素问·五脏生成》所说“……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正邪交争,在体表部位可出现异常现象。如果疾病发展,则可由表及里,从孙络、络脉、经脉……逐步深入,并出现相应的病候。温病学派运用“卫、气、营、血”概念来分析热性病发展过程的浅深关系,其理论依据也是以经络运行营卫血气的生理功能为基础。经络及其所运行的营卫血气,是有层次地抗御病邪,同时也有层次地反映病候。

经络反映病候,可分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和整体的。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经络的实证。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及功能减退等。这些都属经络的虚证。如果经络的阳气(包括卫气、元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怕冷等症状,这就是《素问·疟论》所说的“阳虚则寒”;经络的阴气(包括营气、血液)不足而阳气亢盛,则会出现五心烦热(阴虚内热)或全身发热等症状,这就是所说的“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可见寒热虚实的多种证候都是以经络的阴阳气血盛衰为根据。

经络与经络之间,经络与脏腑之间,在反映证候上也是互相联系。如《伤寒论》一书所总结的热性病的“六经传变”规律,疾病的发展由表入里,可以从太阳经传至阳明经或少阳经,也可以由三阳经传人三阴经。在经络和脏腑之间病邪也可以相传,如太阳病可出现“热结膀胱”和小肠的腑证,阳明病也有“胃家实”证等。

关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经筋等各有所属病症,是各经络所反映的证候,同时又是该经络穴位所能主治的适应证,两者是一致的。由此可以理解,运用针灸等治法激发了经络本身抗御病邪的功能,从而使有关的病症好转。抗御病邪、反映证候,是正邪交争的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