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8 07:18:53

点击下载

作者:华斌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试读:

总序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

名人是充满力量的榜样,特别是当我们平庸或颓废时,他们的言行就像一触即发的火药,每一次炸响都会让我们卑微的灵魂在粉碎中重生。

名人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狂喜。当我们迷惘或无助时,他们的高贵品格就如同飘动在高处的旗帜,每次招展都会令我们幡然醒悟,从而畅快淋漓地感受生命的真谛。只要我们把他们视为精神引领者和行为楷模,就会不由自主地追随他们,并深刻感受到精神的强烈震撼。

当我们用最诚挚的心灵和热情追随名人的足迹,就是选择了一个自我提升的最佳途径,并将提升的空间拓展开来。追随意味着发现,发现名人的博大精深,发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发现最真实的自我;追随意味着提升,置身于名人精神的荫蔽之下,我们就像藤蔓一般沿着名人硕大粗壮的树干攀援上升,这将极大地缩短我们在黑暗中探索的时间,从而踏上光明的坦途。

不要说这是个崇尚独立思考的年代,如果我们缺乏敬畏精神,那么只能让个性与自由的理念艰难地生长;不要说这是个无法造就伟人的年代,生命价值并不在于平凡或伟大。如果在名人的引领下,读懂平凡世界中属于自己的那本书,就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追溯名人成长的历程,虽然每位人物的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并非完全靠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我们说的名人当然是指对世界和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伟大人物,他们包括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哲学家、企业家等。滚滚历史长河,阵阵涛声如号,是他们,屹立潮头,掀起时代前进的浪花,浓墨重彩地描绘着人类的文明和无限的未来,不断开创着辉煌的新境界和新梦想,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政治家是指那些在长期政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政治远见和政治才干、掌握权力,并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作用的领导人物。军事家是指对军事活动实施正确指引或是擅长具体负责军事行动实施的人,一般包括战略军事家和战术军事家。

政治家、军事家大多充满了文韬武略,能够运筹帷幄,曾经叱咤风云,纵横天地,创造着世界,书写着历史,不断谱写着人类的辉煌篇章,为人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科学发明家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并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士。他们从事着探索未知、发现真相、追求真理、改造世界和造福人类的大学问。他们都有献身、求实、严谨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都具有一颗好奇心。从好奇心出发,他们希望探知事物规律,具有希望看到事物本质一面的强烈意识与探索激情。还有就是他们都有恒心,他们在科学研究中不断努力,努力,再努力,锲而不舍,具有永不止步的追求精神。

文学家是指以创作文学作品为自己主要工作的知名人士和学者等。其中,诗人是指诗歌的创作者,小说家指小说创作者,散文家指散文创作者,而文学家则是指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领域均取得一定成就的创作者,他们是人类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艺术家是指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和娴熟创作技巧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具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工作者。进行艺术作品创作活动的人士,通常指在绘画、表演、雕塑、音乐、书法及舞蹈等艺术领域具有比较高的成就,并具有了一定美学造诣的人。他们是生活中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极大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哲学家、思想家是指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具有独创见解并能自成体系的人士。思想主要是用言语和符号来表达的,而致力于研究思想并且形成思想体系的人就是哲学家、思想家。他们用独到的思想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且在此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与宇宙,以此解决人们思想认识上矛盾迷惑的问题。他们是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我们的人格,探讨所有人类重要的问题和观念,并创造出一种思考和思想的能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步伐,推动着人类思想和精神不断升华,使人类不断摆脱低级状态,不断走向更高境界。人是有思想和精神的高级动物,因此,哲学家和思想家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是我们人类的伟大导师。

企业管理家是最直接创造财富的人。他们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使得人们更加幸福。财富虽然只是一个象征,但它与人们的生活、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盛等息息相关。企业家也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们在追求财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冒险、合作、敬业、学习、执著、诚信和服务等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我们追踪这些名人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就会发现他们在做好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能够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灵感和启发,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并进行持久的人生追求,去争取获得巨大的成功。

影响名人成长的事件虽然不一样,但他们在一生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辛勤奋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则大同小异。正如爱迪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他们的初衷与希望永远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他们永远会克服一切障碍,达到他们期望的目的。”

爱默生说:“所有伟大人物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因此,伟大人物的成长也具有其平凡性。正如日本著名歌人吉田兼好所说:“天下所有伟大人物,起初都是很幼稚且有严重缺点的,但他们遵守规则,重视规律,不自以为是,因此才成为名家并进而获得人们的崇敬。”所以,名人成长也具有其非凡之处,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简介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赢政,嬴姓,赵氏,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庄襄王死后继承秦王位,后灭六国,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王位25年,帝位12年,后病死,终年49岁。葬于今陕西临潼东北。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继承秦王位,此时由丞相吕不韦和宣太后男宠嫪毐专权。公元前238年亲政,嫪毐乘嬴政外出之机,举兵叛乱,嬴政一举粉碎叛乱,诛杀嫪毐,幽禁太后。第二年,他免除吕不韦相职,后逼杀吕不韦,任用了尉缭、李斯等人。

此后,嬴政继承自秦孝公以来变法革新、奖励耕战的一系列政策。接着,他采取李斯等人的策略,以重金收买关东六国权臣,离间其君臣关系,采取远交近攻,从公元前230年起到公元前221年止的10年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和混战不已的局面,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赢政统一天下后,创立了“皇帝”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幻想秦王朝统治能够延续千秋万代。赢政规定国家一切政务都由皇帝裁决,中央和地方重要官吏全由皇帝任免,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随后,秦始皇废除了自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秦国原有法律条令为基础,并吸收了六国法律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了统一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等地,防止他们分裂复辟活动。

在经济上,赢政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他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和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能得到政府承认和保护。他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并以秦半两钱为流通货币。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他又实行“车同轨”的制度。他命令修建了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直达九原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他还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赢政以秦国通行文字为基础制定了小篆,并颁行全国。嬴政为了控制思想,采纳了李斯建议,将秦国历史、医药、卜筮和植树以外的书都下令焚毁了,并禁止私学。方士卢生和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和滥施刑罚,赢政闻知后便派人追缉,并将有牵连的儒生全部坑杀于咸阳。这两件事史称“焚书坑儒”,严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发展。

公元前214年,嬴政派兵南定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同年又派大将蒙恬率兵北击匈奴,收复了内蒙河套一带地区,并迁来内地老百姓,建筑城邑。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使秦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至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了象郡。

赢政在位时期徭役繁重,刑罚苛严,百姓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他征发民力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还征发民力将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的长城连接了起来,使得长城向东向西延伸,筑成了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这就是伟大的万里长城。它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公元前210年,赢政进行最后一次巡游,随行有丞相李斯、中车府令宦官赵高和他最喜欢的小儿子胡亥。在返回途中,他在平原津病倒。他自知不行了,便命令李斯和赵高起草诏书并连同国玺递送给长子扶苏。当李斯草拟好诏书呈交嬴政审阅时,但嬴政已经死去了。赵高担心扶苏继位对自己不利,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他假造遗诏,导致扶苏自杀而死,赵高拥立胡亥为帝。

自古以来,对秦始皇的评价褒贬不一,但纵观秦始皇一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实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功绩不可泯灭,影响十分巨大。

13岁被立为秦王

那是秦昭襄王四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将安国君立为太子。安国君成为太子之后,便把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立为了正夫人,号称华阳夫人。但是,这位华阳夫人一直没有生育子嗣。因此,后来安国君成为国君之后,就从他其他夫人所生的20多个儿子中间选择了一个叫异人的立为了太子。这个异人成为太子前也吃了不少苦。

由于异人的生母夏姬不受安国君宠爱,因此在生下异人之后,就难得再见安国君一面了。夏姬偏偏又是个简单平凡的女人,没有争斗的心计,所以也无法引起安国君的注意与垂爱。

在当时,各诸侯国都继承了互相交换王子做人质的传统,这种交换贵族人质就是为了防止互相发动战争。因此,异人这个在他祖父秦昭襄王眼里无足轻重的孙子,便被派往赵国做了人质。异人的那个长期得不到丈夫关爱的母亲,根本无法在丈夫耳边提起他这个远在他乡做人质的儿子,渐渐地秦国人也就不在意这个王子了。

秦国从来就是视人命如草芥,他们对待太子也是如此。异人被送往赵国首都邯郸,“赵”这个国家的名字就寓意着一群人周围有一个不受欢迎的闲逛的人,那么这个不受欢迎的人就是异人。赵国是在先前一个大的诸侯国晋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此前几个世纪,晋国长期内部纷争,终于四分五裂,赵国是大夫赵襄子跟韩、魏两家瓜分晋国后建立的。

对于人质而言,在邯郸的生活是很窘迫的,因为只有除了赵、秦之外的其他国家,才能充当赵国和异人的故国秦国之间的调停人,这就意味着秦、赵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根本没有受到上宾待遇,而是受尽了赵国人给他的冷眼。异人缺少出行的车马和日用的财物,几乎没有仆人,也没有盘缠,生活困窘,十分失意。

生不逢时的异人,仅凭他自己的能力,是无法摆脱任人摆布的命运的。就在异人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他遇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商人吕不韦。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当时的卫国面积不算大,吕不韦出生的时候,卫国已经开始衰败了。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满足一窥天下的愿望,他毅然决然地来到了赵国的繁华之地邯郸。初入邯郸时,他便被这里的繁华吸引住了。

邯郸繁荣的集市、巍峨的宫殿、如云的美女……一时间,吕不韦竟然看傻了眼,他开始流连于声色场所,过着歌舞升平的日子。但是,他在享受了邯郸的五光十色之后,忽然觉得生活又没有了趣味。于是,他便开始寻找快意人生的突破口。

吕不韦是一个商人的后代,他自己也从事着商业买卖。他血液里流淌着的是商人的血,头脑里充斥着的是商人的细胞,精明得很。他对怎样赚钱极为精通,他知道要做大买卖就要冒大风险,没有风险的买卖是不会赚大钱的。在邯郸,他用他那猎鹰般的眼睛,找到了新的猎物,这就是政治。他想抓住政治,使自己步步高升。

人在社会,自始至终都无法脱离政治而存在,再不愿涉及政治的人也要被它左右。往往一项政令、一个政客、一个政治事件,就可能改变人们的道路。吕不韦看清楚了,一个政坛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

吕不韦虽然在弹丸之地出生并长大,但他却有不一般的远见卓识。他明白政治可能带给他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好处。在那时,商人从政简直比登天还难,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低下的阶层。

在那时的社会,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商人能做官。但是,在绝顶聪明的吕不韦眼里,这些都不是问题。他此时需要的只是一个台阶,一个中间人,让这个人使他与政治接轨。

就在这时,吕不韦看到了穷困落魄的异人,他感到非常怜惜,于是便自言自语道:“奇货可居。”他把这位被秦国遗忘的人质王子看作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远大前程。

于是,深谋远虑的吕不韦开始寻求自己父亲的帮助。当他回到家问自己的父亲:“一个人务农能有多少回报呢?”“大概是投资的10倍。”“那么投资珠宝奇石呢?”“大概是100倍。”“那么,帮助国君建立基业呢?”“那就不可估量了!”

吕不韦说:“我要是去务农,即使再勤勉,最多不过吃饱穿暖。但是,如果我能建立一个国家,让国君登基,那么,我就可以富有到足以给子孙世袭封土!”

父亲将信将疑地说:“是!”

于是,吕不韦开始投资异人了。吕不韦当然知道他所要投资的资本可能会有去无回,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加之他对自己政治灵敏度的自信,使得他愿意铤而走险。于是,他决定进行一次政治赌博。

吕不韦深深地知道,投资这个项目的风险极大,如果他选择对了,那么他的投资就是一本万利,如果选择错了,那么他就会倾家荡产,甚至性命堪忧。然而,巨大的诱惑使得吕不韦甘愿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来投资这个并不被世人看好的异人。

那是公元前262年的一天,吕不韦去见异人,他一见到异人,便说:“我可以光大你的门庭。”

异人毫无疑问是思考过这些问题的,因此,他笑着说:“你还是先光大你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

吕不韦说:“你是不知道,我的门庭是要等到你的门庭光大之后才能光大啊!”

异人明白吕不韦所说之话的含意,于是,就请吕不韦与他坐下交谈,谈话内容也是非常深入。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20多人,你又排行在中间,并不受秦王的宠幸,并且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作人质,即使哪一天秦王死去了,安国君继位为王了,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以及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

异人说:“是这样,但是该怎么办呢?”

吕不韦说:“你很贫困窘迫,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贵重东西来献给亲长和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

异人当时并没有抱什么希望,但他觉得自己只有这样一个出路。于是,两人便达成了政治同盟。异人叩头拜谢,并向吕不韦承诺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以此来作为答谢。”

于是,吕不韦便拿出500金送给了异人,作为异人日常生活和结交宾客之用。随后,他又拿出500金买了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了。

吕不韦先是找到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并对他说:“您的姐姐因为受到大王的宠爱而得到荣华富贵,你们也因此连带着得到了诸多的好处。但是,秦王现在老了,一旦有什么不测,您姐姐没有儿子,就成不了太后。那么,她还有什么尊贵可言呢?那么,谁还会来维护您的利益呢?”

阳泉君当然也知道利害,只是苦于没有良策,正好有吕不韦为他出谋。吕不韦对他说:“让异人认了华阳夫人为干娘,只要华阳夫人能够帮助异人成为太子。那么,母凭子贵,华阳夫人也就会永享富贵,您这位干舅舅自然不会受怠慢。”

阳泉君听得心悦诚服。接下来,吕不韦又找到华阳夫人的姐姐,对她说:“您妹妹终将年老色衰,终将会失去大王的宠爱,如果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儿子,又怎么能够找到一个长久的靠山呢?异人是不受关注的王子,他母亲又不受他父王待见,您若能在危难之中相助,他能不感恩戴德吗?”

华阳夫人的姐姐听了这番见地,简直如获至宝,她立马就去游说华阳夫人说:“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会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儿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又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那么,你丈夫在世时你会受到尊重,丈夫死后,你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你最终也不会失势,这就能得到万世的好处啊!你不在容貌美丽之时树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宠爱失去后,那时想和太子说上一句话,还有可能吗?现在异人贤能,而他也知道在众王子中自己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可能被立为继承人的,特别是他的生母又不受宠爱,他就会主动依附于夫人。夫人如果真能在此时提拔他为继承人,那么,夫人一生在秦国就都会受到尊宠啊!”

华阳夫人听了,认为确实是这样。她就趁安国君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很称赞他。接着就向安国君哭着说:“我有幸能够填充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儿子,我希望能够立异人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

安国君非常宠信华阳夫人,听后便答应了,便和夫人刻下玉符,决定立异人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送了厚礼给异人,并请吕不韦当他的老师。因此,异人的名声在诸侯中就越来越大了。

吕不韦看到大功告成,他又从邯郸诸姬中选了一位美女,准备给异人做王妃。这位美女十分聪明伶俐,简直妩媚异常,这就是赵姬。吕不韦告诉赵姬,要她怎样才能当上王妃。赵姬听了,就欣然应允了。

有一天,异人在吕不韦家中做客,吕不韦让赵姬前来献舞伴酒。异人见到赵姬天姿国色,舞姿动人,就心生爱慕,于是举杯为吕不韦祝酒,并向吕不韦索要赵姬。

赵姬假意推辞,而吕不韦进行了劝说。于是,吕不韦将赵姬献给了异人,异人高兴地把赵姬娶回了家。到了公元前259年,也就是秦昭襄王四十八年的正月,赵姬生下了一个男婴。于是,异人和赵姬让吕不韦给孩子起个名字。

吕不韦认为孩子生于正月,于是就将这个孩子取名为“正”。那时的“正”在古书上经常写作“政”,所以就称为“嬴政”了。异人得了儿子,很是高兴,便立了赵姬为夫人。

那是秦昭襄王四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57年,秦国派大将王龁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为了报复秦国,赵国孝成王想杀死异人进行泄愤。因此,异人一家面临着灭顶之灾。

吕不韦得到消息后,便想方设法阻拦赵王杀异人。吕不韦对孝成王说:“异人是秦王室的宠子,华阳夫人要立他为太子。如果赵国杀了异人,秦国必定以此为借口进攻赵国。我看还不如将他放回秦国,使他登上王位,异人必定感恩于赵国,这对赵国是有好处的。”

可是,孝成王并没有接受吕不韦的意见。于是,吕不韦就与异人密谋,拿出600斤的金子来贿赂守城官吏,使异人逃出赵国,再让异人在出征的秦军帮助下返回秦国。吕不韦的计谋终于成功了。

因为华阳夫人是楚国人,吕不韦就事先叫回到秦国后的异人,穿着楚国服装去面见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果然大为感动,便正式收异人为义子,并给异人改名为“子楚”。

赵王得知异人逃走之后,就想加害赵姬母子。赵姬是邯郸富豪家的女儿,娘家人就把赵姬母子藏了起来,赵姬母子最终幸运地躲过了这场生死劫难。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终于当上了国君,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自然被立为王后,子楚便水到渠成地当上了太子。这时,秦、赵关系有所缓和,赵国便将赵姬母子送归了秦国。

可是,安国君即位时年纪已经很大了,所以当上国君没几天就依依不舍地撒手人寰了。子楚于是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后世所称的秦庄襄王。

子楚的生母夏姬和他所认的母亲华阳夫人于是被尊为太后,他的正妻赵姬于是成了秦国的王后,而他的儿子嬴政便被立为储君。此时,获益最大的人还是吕不韦,子楚任吕不韦为相邦,封文信侯,食邑10万户。

子楚在吕不韦的辅佐下,使秦国的国力日益强盛。子楚知道吕不韦精明异常,便渐渐对他警惕起来。而吕不韦也有所察觉,于是,他便与赵姬密议,想要除掉子楚,立嬴政为王,让赵姬当太后。

于是,赵姬便夜夜献宠,对子楚使尽百般妖媚之术,这样使得子楚变得贪欢成瘾,不久便衰弱不堪,只做了3年国君便魂归西天了,可惜一腔抱负还没来得及施展啊!

那是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登上了秦国的王位,他立赵姬为太后,封吕不韦为相国,并称吕不韦为“仲父”,就是相当于父亲的意思。

承袭先秦坚实基业

13岁便登上秦国王位的嬴政,由于他幼年时期在赵国经受了太多的痛苦和折磨,刚刚即位的他,便萌生了报仇的强烈愿望。他认为,作为一个光荣的王室子孙,他既要继承祖先的伟大功业,把它发扬光大,又要实现自己的伟大目标。

事实上,先秦所建立的基业为嬴政横扫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秦国的强大和商鞅的变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是商鞅变法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也对嬴政夺得天下和治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商鞅是卫国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商鞅年轻的时候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

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时说:“商鞅十分年轻有为,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的国家,否则将来你会后悔的。”

可是,魏惠王却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自然也没有采纳公叔痤的建议。后来,公叔痤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没有采纳公叔痤的建议,也自然不会将他杀掉,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当时黄河和崤山以东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淮河、泗水之间有10多个小国。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间用武力相互征伐吞并。

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会盟,被诸侯们疏远,像夷狄一样对待。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和大臣进献富国强兵之策。

这时的公叔痤已经去世,商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发布求贤令,便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他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孝公。商鞅第一次用帝道游说秦孝公,秦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不感兴趣。而且他还通过景监对商鞅进行指责,说他是个狂妄之徒,不可任用。

又过了5天的时间,商鞅再次会见秦孝公,用王道之术游说,可是这次秦孝公又没能接受他的建议,并再次通过景监责备商鞅。此后,商鞅又和秦孝公进行了第三次会见。这次,商鞅用霸道之术游说,终于获得了秦孝公的肯定,但秦孝公也没有立即采用。

此时的商鞅已领会秦孝公心中的意图。因此不久之后,二人又进行了第四次的会见。这次,他见秦孝公时畅谈的是富国强兵之策,秦孝公听时十分入迷,膝盖不知不觉向商鞅挪动,二人畅谈数日毫无倦意。景监不得其解,向商鞅询问缘由。

商鞅说:“秦孝公意在争霸天下,所以对耗时太长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学说不感兴趣。”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但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因此,秦孝公召开朝会命朝臣商议此事。

当时秦国一些重臣不同意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而秦孝公也是个进步人士,觉得老派人物落伍了,便积极地支持商鞅变法。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从而,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也为实行变法进行了舆论准备。

变法是要用到权力的,因此,秦孝公给商鞅封了左庶长的职位。有了这样的职位,商鞅才能指挥人。

商鞅担心自己刚到秦国,人们难以信服,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在国都的南门立了一根3丈长的柱子。跟人说,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将给谁10金。

刚开始时没人相信,没人动。可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赏金涨到50金时,一个人跑去搬木头,结果商鞅给了那人50金。这样,人们开始信任商鞅变法。

商鞅是个不徇私情的人,他惩治了自己的老师公子虔、公孙贾;他也不畏权贵,对秦国犯法的王公大臣也不手软,这在秦国引起了很大轰动。后来人们开始奉公守法,法律畅通起来。

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百姓富足起来,将士们也勇猛作战,秦国国库的银两、粮食储备一天天增多,孝公也沉浸在商鞅变法的喜悦中!两年以后,孝公将都城迁到了咸阳。

公元前342年,周天子和诸侯派人向秦祝贺。第二年,秦乘魏在马陵之战失败之机讨伐魏国,商鞅用诈谋虏取了魏公子昂,打败了魏国。魏国只好割地求和。孝公十分高兴,因此封了15座城邑给商鞅,称号为“商君”。

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培养贤才,其中最大的成效在于经济。商鞅废除了战国时期沿用的“井田制”,取而代之“开阡陌封疆”。“封疆”就是奴隶主贵族受封井田的界线。“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法律规定:人们可以开垦荒地。因此,农民有极大的积极性来垦荒,直接推动农业的发展。而且还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钱的买地,没钱的开荒,土地管理统一化。

这样直接瓦解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大幅度地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秦国在打破原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秦国经济飞速发展,成长为六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其次,是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匹多的人,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招募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为了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了凡是一户有两个儿子的人家,到了他们成年时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

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收徭役和户口税,发展封建经济。一系列的措施直接促进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这就为始皇帝后来南北征战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提供了充实的兵源。

还有统一度量衡。度量衡的统一在方便政府办事效率,保证国家税收的同时,也为后期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提供了蓝本。这些经济上的改革带来了秦国经济的腾飞,为始皇帝统一六国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

在政治方面,商鞅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建立封建专制制度,推行郡县制。这些措施直接影响到始皇帝统一六国后所运用的组织形式,为始皇帝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做了最好的形式上的铺垫。

商鞅奖励军功,实行20等爵制。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军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有功劳的贵族子弟,可享受荣华富贵;无功劳的,虽家富,不得铺张。这同样严重侵犯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原有旧贵族可以直接承袭军衔,而商鞅这一变法,不上战场就当不上将军,没有军功就甭想晋级,杀不死敌人你就没有俸禄领。有这样的奖惩措施,士兵们便自然而然骁勇善战。

法令还禁止私斗,私斗指的不是民间打架斗殴,而是指奴隶主为争夺土地而展开的斗争。通过这样的法令限制了奴隶主势力的膨胀和扩张,加强了中央集权。经过军事改革,大秦帝国军队战斗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随着秦国国力的增强,在对外战争过程中,秦国屡战屡胜。

公元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相会,这次会见意义非凡,它结束了秦国长期以来不与中原诸侯会盟的被动局面,秦国迈出了对外交往的关键性一步,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秦国运用彪悍的武力夺去了农业文明较发达的巴蜀之地以及畜牧业发达的西北地区。军事上的扩张,领土的开拓为秦统一六国做好了准备。

商鞅在政治上的改革还有一个在今天看来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而在当时却影响很大的方案。这就是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这一方面方便了城乡的基层行政单位的运用,另一方面也震慑了平民百姓,让他们不敢轻易动杂念,互相监督。

居民以5家为“伍”, 10家为“什”,将什、伍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9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10家同罪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同时还规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的人住宿,否则店主也要受到连坐。这些法律有一定的规范和震慑作用,但也十分严酷。一人犯法四邻遭殃。

商鞅对始皇帝帮助最大的政治改革就是推行县制。商鞅在全国设置了县这个行政单位,把封建领主对自己地盘的政治特权统归了中央。这一套政府职能单位的设置直接配合了“废井田、开阡陌”政策,用政治的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化。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

随着秦国领土的扩大,秦在新占领的地方设了郡,渐渐地郡的范围越来越大。因为郡有边防的军权,郡内形势比较稳定,秦统治者看到这个现象,认为郡也是个不错的行政管理工具,便在郡下设了县。郡县制开始在秦国盛行,他为后来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这个制度提供了基本的模板和经验。

商鞅改革的效力不仅影响了当时,也对秦后世的统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始皇帝能够一统天下,除了他本身的雄才大略之外,与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国力的增强是脱不开关系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始皇帝的成功也是得到了先辈荫庇的。

除了商鞅的变法,还有一点就是秦国丞相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事实上,远交近攻将秦统一六国的神话,变成可能实现的现实。它为秦统治者提供了能灭掉六国的方案,也让始皇帝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明确的战争策略。可以说,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为始皇帝统一江山开了路。

范雎是战国时的魏国人,小时候家境贫寒,后来进入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在出使齐国时被须贾诬陷,经历了多重磨难后来到了秦国,并且得到了秦昭王的赏识。

公元前266年,范雎出任秦国国相,辅佐秦昭王治理国家。他承袭了秦国的治国传统和志向,将统一六国作为奋斗的目标,他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名相。

范雎对秦昭王说:“我们秦国地理位置险要,天下没有能赶得上的。我们有精兵强将,兵器装备也是无人能敌得过的。虽然我们凭借着骁勇善战的将士和良好的武器装备能像猛狗抓小兔一样将他们收服,但是,如果没有兼并他们的好方法,我国称霸的事业就不能成功。这难道不是我们做臣子的失误吗?”

听了范雎的话,昭王一下子来了精神,心里暗叹知音到了。秦昭王走下座位,来到范雎面前,对他说:“先生请详细说说看!”

范雎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接着说:“我听说之前的提法是,绕过韩、魏去攻打齐国,我认为这不是好的战略。如果我们出兵少,打不过齐国,如果我们出兵多必定拖累自己,大王您不如采取‘结交地理位置远的国家,而攻打我们的邻近国’的策略,这样,大王您得到的土地,无论多少都是您的了。大王您放弃近的、容易打的国家,而去攻打远的、难打的国家,不是很荒唐的做法吗?”

秦昭王一听,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他兴高采烈地说:“我就听先生您的建议了!”接着便封了个大官给范雎,就是客卿,可以直接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主管军事。

就是通过这次谈话,秦国确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的确立,不仅对秦国逐一兼并六国乃至最后的统一奠定了战略基础,还为后世的战争、外交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实用的方案。

范雎还提出了远交近攻的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就是,就近重创韩、魏两个国,以此来解除心腹之患,从而壮大秦国势力。

第二就是,向北图谋燕国,向南谋求楚国,扶持弱小的国家来抵制强大的国家,争取中间地带的支持,抑制各国的发展。

第三就是,联合韩、魏、赵、楚来威逼最远,且最强大的齐国,让齐国不敢和秦国竞争。

第四就是,在形成绝对的优势之后,消灭韩、魏等国,最后灭齐。实际上始皇帝灭六国的步骤就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操作的。远交近攻为始皇帝一统江山提供了最为实用的战略方案。

公元前268年,秦昭王按照范雎的建议,派五大夫王绾率领军队讨伐魏国,攻占了怀地。两年以后,又派兵攻下了邢丘。就在这种形势之下,范雎又提出了攻打韩国的计策。

他先是向昭王分析攻韩的重要意义。他说:“我们秦国和韩国相互接壤,就像织在布里的线纵横相连,韩国对于秦国来说就像树里的虫子一样,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不除不行。天下太平还好,如果天下稍有风吹草动,没有比韩国更大的威胁了。所以,大王您要先收服韩国。”

秦昭王也觉得韩国是个极大的威胁,不除恐有后患,于是便问范雎:“该怎样做才能收服韩国呢?”

范雎胸有成竹地说:“如果大王您派兵占领了韩国的政治、经济、交通、军事的交通要道荥阳,就可以阻断韩国对巩、成皋地区的统治,韩国上党的军队没法支援这一地区的战事。这样一来,韩国被截成了三节,韩国能不对秦国俯首称臣吗?”秦昭王拍案叫绝。

那是公元前265年,秦国首先派出了军队,先后占领了少曲、高平、陉城、南阳、野王等地方。韩国被斩断了,整个上党地区被完全孤立了起来。秦国在这一系列战争中,获得了韩国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它战争损失的补偿。得了这些战争补偿的秦国,实力没有因为战争而削减,反而得到了十分有利的扩充,它大大加速了秦国对赵、楚两国的进攻的步伐。

正是远交近攻的策略,才使得秦国一步一步兼并了六国,最终在嬴政手里,完成了统一大业,远交近攻战略对统一六国具有非凡的意义。没有远交近攻的策略,嬴政还不知道要在统一六国的路上摸爬滚打多少载呢!

因为秦国在军事上节节胜利,范雎也越来越得昭王的倚重,开始让他在内政上大展拳脚。范雎提出了“强干弱枝”的治国方略,就是加强中央集权。

范雎对秦昭王说:“我在山东居住时,听说齐国只有孟尝君,没人知道有齐王。而秦国有太后和穰侯魏冉,没听说过秦王。所以说,能治理国家的、趋利避害的、能执掌生杀大权的人才能称为王。现在什么事都是太后做主,穰侯外出进行国事访问也不奏报,地方上做事也不奏报国君,国家就像没有君王一样。国家权力怎能不倾斜,国王的号令怎会有人听从?我听说能治国的人,是那些在内政上能发挥威力,在外交上人们能够重视的人。现在,穰侯依仗着太后的权势,削弱了您在外界的地位,他一用兵诸侯都害怕得不得了,他不用兵,诸侯们都感恩戴德,他在君王的左右广设间谍,恐怕在大王故去之后,拥有秦国的就不再是大王的子孙了。”

这一说,可是给秦昭王提了醒。这是秦昭王没有想到的,虽然他对宗亲贵戚的势力膨胀看在心里,急在心头,但是他却没有考虑到后果是如此的严重。听范雎这么一说,就下定决心要除掉外戚、宗亲的势力。就在这一年,昭王罢免了魏冉的相位,打发到他的封地去了。后来又将太后的权力也夺了回来,不许太后参与政务,接着,他又封范雎为国相。这样,以秦昭王为首的中央政权得到了集中。

范雎推行的“固干削枝”方针,从根本上强化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封建割据走向封建大一统,这对秦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和嬴政最终完成统一大业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是顺应历史发展的一次重大社会变革。

通过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使得秦统一六国的构想可以落到实处;通过“强干弱枝”使得秦国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这些都为始皇帝开疆扩土,统一六国以及建设秦帝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始皇帝的功勋和先辈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铲除嫪毐和吕不韦

嬴政少年即位,还不具备处理国政的能力。因此,秦国朝政由太后赵姬和相国吕不韦执掌。这时秦国的大事实际上操纵在吕不韦一人的手中。

公元前241年,楚、赵、魏、燕、韩5个国家又一次联合起来抵制秦国扩张。他们推举楚王为“盟主”对秦军予以反击。吕不韦面对这种境况,决定采用重点打击,分化六国连纵的方法,使得六国联军瓦解。秦国于是开始憎恨楚国这个“盟主”。

吕不韦明白要削弱或灭掉楚国,一定要除掉楚国的智囊春申君。于是百般刁难楚国,楚国国王不免会迁怒于提出计策的春申君。春申君为了平息楚王的怒火,四处网罗美女来供楚王享乐。说来奇怪,春申君送入楚宫的女子甚多,加上原有的楚国妃子,楚国后宫充盈,但楚王却一直没有子嗣。春申君一筹莫展。

有一天,春申君的宾客李园求见春申君。事后将自己的妹妹献给了春申君。不久,李园的妹妹怀孕。一天李园的妹妹趁着春申君为楚王无子而烦恼的时候,向春申君提出了“保证能长久宠于国君”的良策。这就是将怀了身孕的自己送到楚王身边。

有人传说,李园是吕不韦派去楚国的奸细,出这个点子的就是吕不韦。就像传说中吕不韦当初让自己的爱妾赵姬怀孕嫁给异人一样,故伎重施,因为李园及其妹妹都是赵国人。而吕不韦的基业在赵国建立,他的食客也多数是赵国人。

后来,李园的妹妹确与楚王结合后生下了儿子。楚王自然高兴,封李园的妹妹为皇后,封小王子为太子。此后,李园鸡犬升天,受宠程度超过了春申君。楚王死后,李园成功除掉了春申君,直接控制了楚国的政权。吕不韦借着李园之手除掉了秦国的眼中钉。这是嬴政初登王位时,吕不韦为嬴政削弱楚国所做的一件大事。

吕不韦在位期间,对韩、赵、魏三国进行了比较集中的攻击。嬴政五年,在吕不韦的帮助下,秦国在靠近齐国的魏地成立了东郡,这样秦国就有了与齐国接壤的地区。

秦国可以凭借这一地区直逼关东各国。这场战役由秦国大将蒙骜指挥秦军大举进攻魏国,攻占了酸枣、桃人、雍丘等地而完成。这对魏国国都大梁造成了严重威胁。

第二年的时候,秦军又占领了魏地朝歌和濮阳,并把濮阳并入东郡来管理。这一下可引起了各诸侯国的惊恐。东郡不但与齐国接壤使齐国开始惴惴不安,而且也把六国割裂成南北两部分。六国再想连纵抗秦,简直是困难重重。

吕不韦很有战略眼光,他知道这些年来,秦国因为六国联合吃了不少败仗,所以秦国要取得六国就要破坏几国的连纵。经过吕不韦10年的征战讨伐,秦国大幅度地削弱了六国的势力。

吕不韦不仅有治国的才能,也有任人唯贤的气量。他手下养了3000食客,为秦国网罗治国英才,后来的丞相李斯就是出于吕门,而他最为出名的用人策略是甘罗拜相。

在嬴政还是秦王的时候,秦国与燕国结盟,秦国要派人到燕国当相国。吕不韦想启用张唐。张唐死活不答应,谁愿意到一个穷沟沟里当什么相国,万一秦国和燕国打起来,老命都不保了。

回到家中,吕不韦闷闷不乐,甘罗看到了就询问吕不韦原因。甘罗是秦将甘茂的孙子,也是吕不韦的宾客。吕不韦就原原本本地将这件事告诉了甘罗。

甘罗听了,便呵呵一笑说:“相爷,这事就交给我吧!我能劝服张唐去燕国。”

吕不韦一开始还有一些不太相信,便说:“你若能劝服张唐,我就拜你为上卿。”

甘罗胸有成竹地找到张唐,开门见山地问:“先生,我与白起的功劳哪个大?”

张唐说:“这还用问吗?当然是甘罗大。”

甘罗又问:“文信侯与当年的范雎谁的权力更大?”

张唐说:“自然是文信侯的权势大!”

甘罗笑笑说:“当年白起攻打赵国范雎不肯,结果逼得白起自杀,现在文信侯要您去燕国,您却推辞不去,这样做岂不是很危险吗?”这下可把张唐吓傻了,便答应去燕国做相国。

甘罗回到相府,将事情的原委同吕不韦交代清楚。并对吕不韦说:“张唐去燕国不是出于自愿,我们不能大意,您不如先派我去趟赵国。”吕不韦领略了甘罗的才华,便答应他去赵国。

赵王正在为秦、燕联盟的事而愁苦,听说秦使来到赵国,急忙迎接。等接到一看,竟是个小孩子。赵王惊讶地问:“你今年多大了?”

甘罗说:“12岁。”

赵王又接着问道:“难道秦国没有年纪稍微大些的使者吗?怎么会派你来呢?”

甘罗丝毫不示弱:“我们秦国的用人原则是,年龄大的人办大事,年龄小的人办小事。我最小,自然派我来赵国了。”

赵王一听不敢再小觑甘罗。于是恭敬地问:“先生来到我们国家是为了什么呢?”

甘罗说:“大王您知道我们国家与燕国结盟的事了吗?”

赵王说:“是的。”

甘罗又接着说道:“秦、燕两国结盟,这对赵国是极为不利的,这个您清楚吗?”

赵王点头:“那您认为应该怎么办呢?”

甘罗微笑着说:“秦燕结盟不过是想扩张河间的地盘,若您能拿出河间5城交给秦国,那么,我可以说服秦王不与燕国结盟,而与赵国联盟。这样,赵国就可以攻打燕国了。”

赵王一想也是,如果秦、燕两国联合作战,河间是肯定保不住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以献河间5城来求得安宁。于是,他便将河间5城交给甘罗带回了秦国。

甘罗回到秦国将在赵国得到5城奉到秦王面前,秦王高兴地说:“你的智慧比你的年龄要高出很多啊!既然这样就不要让张唐去燕国了,我们与燕国绝交,派兵攻打燕国。”这样燕国的30座城又落到秦国手里。赵国又把11座城池献给了秦国。

此后,秦王拜甘罗为上卿。秦王的善于用人,固然与秦王的远大抱负和魄力有关,但也不无吕不韦的关系。如果没有吕不韦的信任和推荐,甘罗纵使有千般能耐也无法脱颖而出。

吕不韦用人不避年少,使得秦国家家望子少有所成。其他国家的人才看到吕不韦这样慧眼识珠,也纷纷前来投靠,这进一步壮大了秦国的人才队伍,为秦国的强大作出了贡献。

也是由于吕不韦广纳人才,秦国宫中与吕不韦有裙带关系的人数众多,吕不韦形成了庞大的势力。这庞大的势力严重威胁到嬴政的统治,造成了嬴政沉重的心理负担,再加上吕不韦得意忘形,编写了《吕氏春秋》为自己歌颂功德。

全书贯彻了吕不韦的思想文化观念及政治主张。《吕氏春秋》综合了各家学说之长,指导秦国统治阶级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并实现长治久安。

它对各家学说实际上是有所吸收,有所扬弃,主要是吸收其中比较合理、进步和有利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内容。因而它是“杂而不杂”,宗旨明确。《用众》篇说: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夫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吕氏春秋》对先秦各家各派着重审视其优长,偏重于汲取其精粹,力图超出门户之见,它说:

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责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入者,皆天下之豪士也。

由于《吕氏春秋》有这种兼容并包的眼光,所以能取精用宏,融汇百家,以道贯之。《吕氏春秋》继承发扬了道家齐万物思想,认为“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统一后,才能“齐万不同,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一穴”。统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批判吸收的过程。

所以,《吕氏春秋》对各家思想都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例如,儒家主张维护君权,这种思想被《吕氏春秋》吸收了,但它是以独特的面貌出现的:主张拥护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权国家。《吕氏春秋》主张的是兴“义兵”, “义兵至,则邻国之民,归之著流水,诛国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远,得民滋众,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吕氏春秋》中认为,一味地反对战争是没有意义的,并且也是不对的。正义的战争,也就是“攻无道而伐不义”的战争,不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还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这实际是为秦国统一中国的战争进行辩护。《吕氏春秋》的问世令嬴政内心的妒意与担忧越发深重了。找到机会清除吕不韦在秦国的势力是嬴政一直在探求的。因此,两个人开始在暗地里较量。

有一次,吕不韦向秦王嬴政上奏道:“王既已掌天下,应当大赦天下罪人,使万姓欢悦。”

嬴政摇头一笑,回吕不韦说:“相国,罪人只能坐牢,不能赦!”

秦王坐上王位后,凡事皆亲政。吕不韦觉得秦王年幼,又自恃是前辈,事事都要发表自己的高见,可是这样让嬴政很不愉快,他下定决心给吕不韦一点儿警告。

有一天,朝贺过后,嬴政命黄门摆酒,邀请吕不韦进宫坐饮,说道:“相国,你是本王的仲父,本王敬相国如敬父母。仲父年纪大了,应好好地在府中享乐,朝堂之事,少操些心。”

吕不韦自然不情愿退居,于是便慷慨地说:“大王,我今年才39岁,正是少壮为国出力的年纪啊。待我王到了15岁以后,我自然什么也不闻不问了。”

嬴政嘻嘻地笑着,端着酒杯,说道:“相国,我和你猜枚,输一次,饮3斗。”

吕不韦说道:“哎呀!我的大王,你可不能过多饮酒。饮酒过多,戕害贵体。”

嬴政不以为然道:“我8岁那年就饮酒,我母后教我的。父王在时,也教我饮酒。”

吕不韦听到嬴政这样说,觉得嬴政现如今和往日不同,便不敢再多言。从此,在他心中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因为他与赵太后保持着非同一般的关系,日子虽然过得快活,但终究是见不得光的。这样偷偷摸摸的日子,吕不韦是不想再过下去了。

嬴政一天天地长大,吕不韦唯恐自己和太后赵姬的事情败露,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从而灾祸将会降临在自己头上。况且赵太后一天天年老色衰,吕不韦也厌倦了。但是,这也不是一件好办的事情,弄不好赵太后就会怀疑。

于是,吕不韦终于想出了一个金蝉脱壳的好办法,这就是找个替代品,而这个替代品就是嫪毐。于是,他把一向纵情声色的嫪毐收为了自己的门客。这显然是一着险棋,如果处理不好便会激怒太后,从而惹来杀身之祸。

嫪毐原本是个市井无赖,他偶然得到了一个偏方,试用奇效,至此开始了药贩生涯。后来,他和吕不韦家里的一个丫鬟熟络并私通,被发现后,他被召为吕相府中舍人。此时吕不韦正为脱离太后赵姬而烦恼,因此,嫪毐的出现为吕不韦彻底解决了这个焦灼的难题。

吕不韦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使得嫪毐引起了赵太后的注意,赵太后有意将嫪毐据为己有。这个时候的赵姬,或许也感到了吕不韦的力不从心,或许也是寻求新鲜、刺激的心理,加上她骨子里对男人的失望和不以为意,竟也不深究其中的原因。反正儿子即将长大成人,有了一定的见地和根基,她不用再操心了。

要得到嫪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然要吕不韦想办法。怎样进入王宫就是个大问题。王宫禁卫森严,即使达官贵人也不能随便出入,更何况是平民百姓。吕不韦想到了要嫪毐冒充宦官进入宫中的做法。他与赵姬买通了主管宫刑的官员,将嫪毐送到赵姬身边,供赵太后享乐。嫪毐是有胡须的,因为没有净身,他的胡须会不断地长出来,每过几天嫪毐都要忍受短暂的痛苦,将自己的胡须清理干净。

就这样嫪毐开始侍奉赵太后,赵太后对嫪毐也是相当的满意。后来,竟然怀了嫪毐的孩子,她恐怕别人知道,于是便假称算卦不吉,需要换一个环境来躲避一下,就迁移到了雍地的宫殿中居住。从此,嫪毐终于富贵发达,不但被封为长信侯,还和太后赵姬生了两个儿子。

嫪毐封侯之后,以山阳为他的居住地,以河西太原郡为他的封地,所得赏赐丰厚异常,雍城的一应事情取决于嫪毐,宫中事无大小也都取决于他,家中童仆宾客多至数千人,投奔嫪毐求官求仕的宾客舍人也有千余人,一时门庭若市,成为咸阳豪门。

嫪毐果然不负所托,如今已经发展成了能与吕不韦抗衡的势力。同时,嫪毐与吕不韦也势同水火。嫪毐与太后一起密谋,一旦秦王去世,就由他们的儿子继承王位。

但是,嫪毐毕竟是市井小人,小人得志,难免会忘乎所以,往往得意妄言。有一天,嫪毐与王公大臣们饮酒赌博,醉酒之后,与人争执起来。只见他圆瞪双目,大声呵斥道:“我是当今国王的继父,你这穷小子竟然敢与我对抗!”

争执者听后赶紧就逃走了,然后把这话报告给了秦王,说:“嫪毐实际上不是宦官,他与太后私通,已经生下了两个儿子,而且他还密谋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

嬴政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愤怒异常,立即派官员调查虚实,想尽快把事情真相全部弄清楚,后来得到密报,说嫪毐本来不是阉人,确与太后有奸通且生子的丑事,而且这件事情还牵连到相国吕不韦。但他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

秦王政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38年,嬴政21岁。按照礼仪,他必须在祖宗的宗庙里接受冠礼。这是长大成人的标志。秦国的宗庙在雍城,那是秦国过去的都城,历代秦王在这里经营了将近300年,宗庙都在这里。秦王从咸阳来到雍城,举行了冠礼仪式。他头戴王冠,身佩长剑。这意味着他即将亲理朝政。

这时,有人把秦王派人调查的事情告诉了嫪毐。嫪毐十分惶恐,自从他被封为长信侯以后,又得河西太原郡为毐国。他恣意享受着宫室车马衣服苑囿,过着优裕的王侯生活,他怎么能突然失去这一切?于是,嫪毐决定铤而走险,先发制人,利用秦王在雍城的机会发动叛乱。

这一天,趁着嬴政宿雍城蕲年宫行冠礼,嫪毐便偷取了秦王御玺和太后玺,召集部分地方士兵、宫中侍卫、骑兵和自己的门客,企图攻打嬴政在雍城的行宫蕲年宫。

秦王嬴政听到消息,立刻采取了果断措施,命相国昌平君、昌文君领咸阳士卒平息叛乱,两军战于咸阳。吕不韦假冒秦王下令:“凡有战功的均拜爵厚赏,宦官参战的也拜爵一级。”

嫪毐的3000龙虎兄弟,每人一把锋利的长剑,一个大盾牌,一条长戈,一匹好马,轰隆隆冲出府来,其声如吹怪树,如滚巨石,所有反者,心中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秦宫。

这时,相国昌平君、昌文君指挥7000铁骑,从咸阳西城三门如狂风一般扫入城中,当秦军的前锋,杀到朱雀大街中心时,正遇上嫪毐的先头部队,嫪毐反部尽是咸阳地区的亡命之徒。他们平日在咸阳市上,无恶不作,今天,他们更加猖狂。他们一遇上秦军,都发出如雷的恶声冲上去。

血战即盘天绕地地开始了。嫪毐拿着一柄剑,东劈一下子,西划一下子,没有伤着人。后来,昌平君、昌文君的兵马一层层地逼攻上来,嫪毐所率的亡命之徒,一个又一个地翻下马去。嫪毐亲眼望见,凡是中了戈、戟、矛、剑的人,都是身上一颤,接着就“啊呀”地一声落下马去,再也不动了。

这时,秦王嬴政率领着又一路军队赶到,直把嫪毐之众击退半里多地。将军蒙恬,一支神戟,龙马践踏处,这些反秦的狂奴,接二连三地坠下马鞍,人马都被鲜血喷成赤色。秦王嬴政手拿着宝剑,杀入敌阵,一干众将护着他那万乘之尊,他高呼杀声,毛发皆动,战马狂嘶。

500多亡命徒一声喊叫,都冲上来,把嫪毐护在中心,退向东方,又西向北拐,逃出咸阳北门。一路上他叫道:“我平日所练家将,甚是精悍,为何今日一遇秦王之师,都如兔子见高空之鹘?可恨蒙氏弟兄,为王卖力不懈。”

事实上,嬴政也早已对他母亲的情人恨之入骨,便令谕全国:“生擒嫪毐者赐钱百万,杀死嫪毐者赐钱50万。”

不久之后,嫪毐的死党全被秦军的剑、斧、戈、戟镇伏下去。映着初升旭日的金光,秦王嬴政跃马横剑,被蒙武接入秦阳门。宫中欢声雷动,钟鸣鼓响。

这场战争,嫪毐的1万徒众,死伤3000多人,秦军也死伤了2000多人。嫪毐的门客、好友,被斩首300余人。所余叛众,尽皆降伏乞命。

后来,嫪毐和他的一批死党在咸阳东50公里的地方被当地县令率兵擒住,押入咸阳。这天,嬴政在殿前设座,左有相国昌平君、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