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物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9 05:22:53

点击下载

作者:吉沅洪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片物语

图片物语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图片物语:主题统觉测试(TAT)心理案例分析/吉沅洪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ISBN 978-7-5675-9899-7

Ⅰ.①图… Ⅱ.①吉… Ⅲ.①心理测验-案例-分析 Ⅳ.①B841.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03707号

图片物语

主题统觉测试(TAT)心理案例分析

著  者 吉沅洪

责任编辑 刘佳

责任校对 王卫

装帧设计 卢晓红

出版发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  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邮编 200062

网  址 www.ecnupress.com.cn

电  话 021-60821666 行政传真 021-62572105

客服电话 021-62865537 门市(邮购)电话 021-62869887

地  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校内先锋路口

网  店 http://hdsdcbs.tmall.com

印 刷 者 上海盛通时代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787×1092 16开

印  张 24

字  数 313千字

版  次 2020年2月第1版

印  次 2020年2月第1次

印  数 5100

书  号 ISBN 978-7-5675-9899-7

定  价 98.00元

出 版 人 王焰(如发现本版图书有印订质量问题,请寄回本社客服中心调换或电话021-62865537联系)再版序

时隔十年,《图片物语:心理分析的世界》得到再版,我真心感到无比的喜悦。再版时,书名与旧版稍有不同,新的书名是《图片物语:主题统觉测试(TAT)心理案例分析》。随着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飞速发展,投射测试在国内的接受度越来越高,适用面也越来越广阔。在这十年中,主题统觉测试在日本也出现了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主题统觉测试和叙事疗法的贴近与融合上。

在投射测试的谱系中,绘画、沙游等方法相对而言并不依靠语言,而主题统觉测试需要通过语言叙述表达出浮现在内心的意象,在这一点上跟罗夏墨迹测试很相似。并且,主题统觉测试和罗夏墨迹测试往往被并称为投射测试的代表。但是,在心理临床实务中,一直以来主题统觉测试的使用频度远远不如罗夏墨迹测试。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有以下四个原因:1.至今缺乏建立分析和解释的常模;2.分析和解释需要比较丰富的心理临床经验;3.测试的实施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4.从测试中能够获得的结论相对比较不明确。

令人欣喜的是,在最近这十年中,有关主题统觉测试的研究正在逐年增加!主题统觉测试的“测试性·客观性”与“物语性·主观性”被重新探讨,并获得了新的发展。所谓主题统觉测试的“测试性”,是指在投射测试的文脉中,强调作为测试的“客观性”层面。在超越文化和社会的前提下,从各个图版的特点出发,基于各图版的“典型”故事这一常模,去理解来访者的故事。而所谓主题统觉测试的“物语性”,是指在心理咨询的文脉中,从叙事取向出发,强调测试的“主观性”层面。在测试者和来访者的关系背景下,来访者作为“讲述者”,由于咨询师作为“听者”所采取的态度,以及当时的情形、环境,因此认为来访者的物语(故事)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并且咨询师当时的反应也必然是主观的,基于直观感受、基于临床经验的。在近年的叙事治疗(narrative therapy)心理临床理论框架及实务工作中,来访者自身对物语的见解越来越得到重视。与传统的主题统觉测试分析解释系统不同,从叙事治疗角度的观点来认识,可以得到一个新的突破。那就是,来访者在人生重要决定场景中的选择模式,通过在TAT的看图说话中得以展现,特别是在这个物语中,当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叙述和来访者自身发生有意义的连接的时候,便会出现极具临床治疗效果的瞬间。

TAT的指导语首先是这样说的:

这是一个看图说话的测试。测试并不难,但要你想象并描述一下画面表现了什么场景,场景中的人在思考着什么。并请你想象,到图画场景发生为止,过去发生了什么,将来会发生什么。

在指导语的后半部分,“并请你想象,到图画场景发生为止,过去发生了什么,将来会发生什么”,TAT对故事的时间结构化的形式,事实上和叙事治疗中把生命中的故事按照某种时间轴进行结构化相似。但是,主题统觉测试中的排列顺序基本以因果关系为中心,也就是说,以眼前的图版为现在,推测现在的原因为“过去”,预想现在的结果为“未来”。所以说,主题统觉测试的叙事结构是以因果关系为基础的故事选择与排列。而熟知叙事治疗的读者知道,叙事治疗虽然非常重视把生命中的故事重新排列,但这个顺序并不一定是按线性的时间,也并不一定是按可以测量的时间,对叙述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排列的过程中,“故事的发生事件之间都被赋予了有意义的关联”。也就是说,在需要某种时间结构的“故事”中,顺序是如何被重新排列的,又是按照什么样的意义连接去叙述的,才真正反映了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也有研究者发现,TAT的故事与自我叙事之间,在情节以及主题上具有一致性,故事的发生顺序甚至可能遵循了来访者内心中的情节和主题。

还需明确的一点是,主题统觉测试是由测试者从31枚图片中选出多张(默里的手册中是20张,而现在的心理临床中基本控制在10张以内)来实施的。也就是说,来访者讲故事的图版是由咨询师(测试者)来选择决定的,再由来访者进行故事的创作。因此,所有的故事都是在两者关系中产生的,甚至可以说是由两者共同创造的。

主题统觉测试是作为投射测试使用,还是作为促进心理咨询的一个治疗媒介来使用,这并不矛盾,甚至可以在实施中并重“测试性·客观性”与“物语性·主观性”。当我们想要更大程度运用“测试性”时,需要依赖临床经验中,对“典型”故事的总结和对比。而当我们想更加重视“物语性”,创造和分享故事来增进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从叙事的角度,去帮助来访者从时间轴的角度去重新理解故事的每一段连接,以达到重述生命故事的效果。吉沅洪2019年12月于日本大阪序一《图片物语:心理分析的世界》就要出版了,作者是我的师妹,现执教于日本广岛市立大学的吉沅洪博士。20年前,我在日本筑波大学心理学系留学时,师从日本著名的咨询心理学家松原达哉教授。1993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了第3届全国高校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松原教授带领日本大学生心理咨询学会专家代表团前来参加,介绍我认识了当时正在跟他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吉沅洪,从此就开始有了这份浓浓的学友情。作为她的师姐、同道,出于我们俩对中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事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欣然接受为她的新书作序的邀请。

吉沅洪是在名古屋大学心理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的,是日本临床心理学大家田畑治先生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十多年的交往让我感受到这个师妹在日本受到多位老前辈的悉心栽培,在临床心理方面的基本功全面扎实,尤其在心理学投射测验方面和跨文化研究方面以及艺术治疗方面取得的成果已经得到了日本心理学界的认可。最近几年,每年的日本心理临床学会的年会上都有她主持的主题研讨会,这对于一个漂居海外多年的中国学者是非常不容易的。

最让我感动的是,吉沅洪博士在日本担任副教授以来就开始致力于中日之间的学术交流,2004年作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客座教授主讲一门课程,同时开始频繁出现在国内的各种学术会议上。从那时开始,我们的交流增加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友情也在增长。我越来越感觉到吉沅洪博士对推动中国心理学发展的热情和动力。在2005年的华人心理学家大会上,我主持了吉沅洪的工作坊,她把投射测试和绘画治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地展示了艺术治疗的魅力。2007年首届表达性心理治疗大会、2008年世界心理治疗大会(WCP)、2009年第二届表达性心理治疗大会期间,吉沅洪博士都以自己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在日本临床心理学界的影响力,邀请到很多日本临床心理学界的资深教授来中国,报告了精彩的研究成果和举办了许多技术娴熟的工作坊,让中国大陆与会者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有用的方法。

最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吉沅洪博士在日本立即启动了她所具有的影响力,说动了日本心理临床学会的多位理事,以学会的名义将阪神大地震的心理援助专家派往四川灾区。2008年5月26日,日本临床心理学家组成的心理援助小分队到达灾区开始举行志愿者的培训。吉沅洪既当专家,又当翻译,忙得不亦乐乎。该项援助得到了两国领导的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北海道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谈中向日本政府提出了对四川灾区提供心理援助的要求,日本外务省机构JICA启动了灾区心理援助骨干人才培养的项目,以3亿日元的项目经费,持续援助5年,并以第一批来灾区援助的日本临床心理学家灾区援助小分队为援助的领导力量。这两年他们与中国心理学学会、中国妇女联合会合作展开了多次活动,已经先后7次前往灾区开展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该项目还在进行中,有很多感人事迹在此不一一叙说了。

我曾经读过沅洪博士赠送给我的她于2007年出版的《树木-人格投射测试》,这本专著把她十多年的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整合了大量的研究资料,极具可读性和操作性,为广大读者喜爱,出版社已经三次重印。这次《图片物语:心理分析的世界》一书继承了作者一贯的风格,对TAT投射技术做了周详的介绍,该书的操作性和指导性更强,有望成为心理咨询师使用TAT的工具书。我十分理解作者的心情,在国外发现有很好的心理咨询技术的时候非常迫切地想把它介绍到国内来,让更多中国的心理咨询师了解和掌握,这样有助于帮助国内的咨询师专业化成长。这种拳拳之心值得我们钦佩,也让我们有理由期待吉沅洪博士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优秀著作。樊富珉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2010年4月于清华大学伟清楼序二投射测试在中国

唐代有这样的诗句:“鉴己每将天作镜,隐情常以海为杯。”(杜荀鹤《和朋友见题水居山阁八韵》)除却诗人的豪情,我还感受到这个诗句非常深刻地描述了了解人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是心理学面临的挑战。心理测试是用来了解人的方法,心理测试有两种,一种是问卷测试,另一种就是投射测试,而前者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获得可验证的结果,但是该测试了解人的相关因素则是以近期的为主,而了解远期的、深层的心理因素则是投射测试所长,两者各有优劣,都应该得到使用者的重视。但是由于投射测试复杂难懂,不易掌握,现在使用者不多。

从网络文献检索系统查阅,中国二十年来关于投射测试的研究还是很少的,我共计搜索到了相关论文有十多篇,其中还包括没有发表[1]的硕士论文,而其中对于TAT的研究则更少。

1991年,张延同等用TAT-RC对衰退型精神分裂症和正常人33例做了投射测定,结果前者对各个图片的反应量低,联想能力差,只是看图说话且故事情节简单,其压力和欲求也较常人低下,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这样的验证性研究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较早的关于TAT研究的论文。到1993年,张延同等对主题统觉测试做了修订,改变成了中国版,主要是考虑到图片上人物的中外文化差异,将图片人物和测试方式都进行了修订:测试修订版全部将图片上的人物改成了中国人的形象,画面场景亦按当时的中国社会文化背景进行适当改绘,但性别、年龄、行为等尽量与原来的图片保持一致。修订版测试左侧为图片,右侧为描述短句,测试过程只要求来访者在联想的基础上选择来访者认为比较符合心理投射内容的描述语句,在答案纸上做出标记,主试按计分键评定,采用联想选择法投射技术,简便易行;修订版采用了半结构化,又具备投射测试的基本要求,测试结果能够进行[2]标准化处理,建构常模。这是一个勇敢的探索研究,遗憾的是这样的探索并没有引起大家对于主题统觉测试应有的兴趣,因此这次修订的成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属遗憾。不过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将图片内容改变成更具中国人的特点,比较容易接受。而将测试方法变成联想选择进行测试,这样做基本失去了投射测试的本质特征,虽然操作简便易行,但是投射测试对人物的深度了解的优势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1998年,马前锋等人对日本团体主题统觉测试作了研究,开发出中国版的团体主题统觉测试,来访者选择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共2792人,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各年龄阶段的常模,研究表明该研究[3]的信度效度都比较高,可以在各类学校推广使用。遗憾的是这个研究同样没有得到各类学校推广应用团体主题统觉测试的热烈响应。

1999年,陈祉妍对人格投射测试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作出了评估,陈祉妍引述:“与美国1982年同类调查相比,我国投射测试少有人使用。罗夏墨迹测试、TAT测试、Bender格式塔测试等均排在25名以外。”陈祉妍指出,投射测试在我国的盛衰虽然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我国还受到专业人员的水平和可使用的修订过的资源的限制。因此对于投射测试的推广需注重国外已有测试的修订和推广,还要注重对专业人员的系统培训。

进入21世纪,国内对于投射测试的应用逐渐地开始活跃,也许是国内的许多学者看到了投射测试在国内发展的薄弱环节,开始着力介绍推广投射测试,注意培养更多的人使用投射测试,主要表现在相继有一些著作出版,如苏州大学童辉杰2003年出版的《投射技术》对投射技术做了介绍,张延同的《揭开你人格的秘密-房、树、人绘[4]图心理测验》,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房、树、人的心理测试疗法,西[5]南师范大学杨东和本书作者吉沅洪的《实用罗夏墨迹测验》,陈侃[6]的《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等等,然而对于TAT测试研究则仍然没有发现有相关的论文论著发表,华南师范大学项锦晶的硕士论文《主题统觉测验潜在人格维度研究——边缘人格的潜在欲求与压力特点探索》,是一篇很有意义的研究论文,发现了边缘性人格中障碍者的内在的欲求—压力特点,和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参考判别指标。由上面这些情况,我们姑且乐观地估计说国内关于投射测试进入了一个推广学习的时期,现在是培养使用投射测试方法的咨询师的时代,大家都很有信心地相信投射测试一定能以其自身的魅力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个时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吉沅洪撰写的《图片物语:心理分析的世界》一书,不仅是填补了关于TAT测试的一项空白,更是满足了国内广大咨询师学习TAT心理测试方法的需求。《图片物语:心理分析的世界》全面介绍了TAT测试,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将TAT的所有图片都做了介绍,包括相关的主题故事,常见的故事分析方法,特异现象,作者把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进行罗列比较,这对于学习TAT测试技术具有极大的帮助,该书不仅是学习TAT投射测试的良好教材和参考资料,也可以成为咨询师进行TAT测试的重要工具书,帮助咨询师在使用TAT测试时更准确地解读来访者的故事。这既有利于推广TAT测试的应用,更能够推动中国关于TAT测试的研究。

然而,TAT投射测试使用者的培训往往是该测试法使用的瓶颈,TAT测试有很多的优势,而其优势发挥的关键在于使用者,培养TAT测试的使用者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该项工具的使用,就如同著者所说:“把投射法心理测试比作X光线检查的是弗兰克(Frank,1939)。 要做到熟练,需要看过很多很多X光片。甚至可以熟练到只是随便扫一眼,就能辨别种种差异。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要熟练得能把外行怎么也看不出的差异看出来才行,怎么样才能熟练到这种程度呢?当然不仅需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影像特征,心里还要刻有一个健康器官的影像。这个健康器官的影像,不是具体的某个人的器官影像,而一定要是超越了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具有一般性的器官影像。”这就要求使用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训练。

TAT测试创始人亨利·默里在编制主题统觉测试的时候受到了荣格精神分析和罗夏墨迹测验的影响,因而TAT测试的理论基础是荣格精神分析的投射理论,荣格运用词意联想、梦的解析、主动想象等方法了解人的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人的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是由一些不确定的情结或人格的片断构成,以一些原型的图像存在着,荣格认为“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TAT测试就是用31张图片来激发人们心理投射反映,要求来访者“想象并描述一下画面表现了什么场景,场景中的人在思考着什么,并要你想象,到图画场景发生为止,过去发生了什么,将来将会发生什么”。这个测试打开了通向潜意识的大门,就是来访者在讲述的故事中投射出来访者的人格特征,这种投射分析法需要咨询师具有细腻、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很好地把握来访者在故事中表述出来的相关信息,把握来访者的真实情况。

学习投射测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从国外培训研究生的经验来看,丰富的案例教学和督导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因而对于我们的学习者来说,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施用TAT测试,积累丰富的个案经验是熟练掌握此项测试工具的有效途径。首先学习者自己要多体验,自己担任来访者接受测试和心理教育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其次,TAT测试运用之后要及时寻求督导,不断地积累测试个案的经验,有机会多观察专家的测试和分析过程,也是测试者成长必需的体验;再次,经常与同行进行讨论、分析,甚至如果可能与来访者进行验证性的讨论,都是很有帮助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使用投射测试的咨询师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多接触艺术作品,经常品味绘画、雕塑和其他文学作品,这对于保持感知觉的敏锐性是很有帮助的。总之,投射测试分析是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当一个心理咨询师学习和掌握了TAT测试方法之后,具有比较广泛的用途,TAT的独特魅力将帮助咨询师在心理服务领域中自由地往来于人的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洞悉人性,带人走出迷思和困惑,无限接近心灵的真实世界。TAT测试的用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诊断工具,帮助咨询师理解来访者的人格特质并确定咨询计划和方向;二是作为理论原理和媒介,进行心理治疗;我还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认为TAT还有第三方面的作用,就是作为鉴别工具,帮助进行人才选拔。

一是作为诊断的辅助工具,帮助咨询师理解来访者的人格特质。TAT测试具有一系列的图片作为刺激物来引发来访者的想象、联想,这比问卷测试更能够深入地理解来访者深层次的内心,咨询师在运用TAT测试的时候对于来访者更加容易暴露或描述自己的感觉和认知,打开自己潜意识的大门,咨询师则能从来访者叙述的故事中相对客观地把握潜意识里的一些重要信息,从而理解来访者的本质特征。

二是TAT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理论原理和媒介,对来访者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治疗。

TAT测试具有治疗效果给了很多心理咨询师以启示,从而开发出TAT心理疗法,就是用很多图片来让来访者进行自由选择,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图片,来述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和由此产生的联想,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咨询师理解来访者的内心特点,更重要的是来访者在选择图片的过程中自己对自己有新认识,对自己的问题会从不同角度进行认知整理和整合,这样的过程有利于来访者潜意识的意识化,从而产生良好的咨询与治疗效果。

本人2006年在接受瑞士荣格学院的教授训练的时候体验过教授运用TAT测试技术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罗伯塔·洛彻(Roberta Locher)教授将几百张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图片呈现在我面前,让我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和自己不喜欢的图片各两张,选出来之后,将图片放在自己的面前,开始对咨询师(教授)讲述自己选择这些图片的理由,讲述自己为什么喜欢和不喜欢这些图片,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想象自己看到图片的感觉与自己生活的什么场景、经历或经验有关系,或者有连接,或者有相似等,教授反复、细致地与我交谈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慢慢地就进一步讨论我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等等,很快就发现了需要改变的问题,使我受益匪浅。罗伯塔·洛彻教授那时非常成功地运用TAT测试的理论原理进行了一次咨询展示,现场所有参加学习的咨询师都觉得这样方法借助图片作为媒介,与来访者建立关系之后,能够比较快地进入来访者心理深处,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咨询的进程迅速,的确具有TAT测试打开通向潜意识大门的魅力。

三是作为鉴别的工具,帮助人才选拔。在人力资源领域,人才选拔是心理测试的广阔舞台,现在很多地方开始在人才选拔中运用心理测试,公务员考试,企业招聘,军队招兵等等,但是问卷测试的弱点越来越明显,主要是由于学习效果,如果一个人多次做过同一个问卷测试,其测试效果就比较容易偏离真实的状况。因而投射测试的需求越来显现,投射测试比较容易突破阻抗,了解人的真正本质和特征。比如说第一张图版就是测试面对某个课题和困难,或陷入困境时,接受测试的人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的。从我的经验来看,TAT测试在人才选拔中是十分实用的。

另外,有关心此书出版的同行专家询问伦理问题,即此书将所有的31张图片全部刊出,毫无保留,会不会对于测试的使用和推广带来不良影响,我与著者有所讨论,并征询其他专家的意见,他们都认为没有什么妨碍,在美国和日本的专业书籍中,TAT测试图片很早就全部公开发表,想必在国内的出版也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反而会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和使用。

本人受邀为此书写序,诚惶诚恐,著者多年来活跃于国内外心理咨询领域,尤其对于投射测试和跨文化心理学有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认真拜读本书的原始稿受益匪浅,我获得先学为快的机会,本着学习的精神写出了自己以上的一些体会和感受权代序言,希望不会贻笑大方,而对于读者有所启迪。陶新华 博士 副教授苏州大学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2010年3月25日[1] 主题统觉测试(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在本书中多用简称。——作者注[2] 张延同等,主题统觉测试的中国修订版(TAT-R,C)的编制与常模,心理学报,1993年第3期,第314—323页。[3] 马前锋等,学生团体主题统觉测试研究,心理科学,1998年第21卷,第126—130页。[4] 张延同,揭开你人格的秘密——房、树、人绘图心理测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5] 杨东,吉沅洪等,实用罗夏墨迹测验,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6] 陈侃,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广东高教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部分 主题统觉测试(TAT)的使用解说引论 投射测试和主题统觉测试(TAT)的治疗意义第一节 投射测试概论一 何为投射测试

提到投射测试,一般来说总是从“投射测试是什么?”这一问题开始,按照它的历史、种类、基本假设等顺序来进行介绍,但是在这里我们并不打算介绍这些概论性知识,这些知识想必已经在其他的书中大量提及。我要强调非常重要的一点,必须在这里郑重说明,那就是在现在的临床心理治疗中,用到很多种投射测试,每一种投射测试都有各自的理论依据,像片口(1974)提到的那样,投射测试是在没有统一的理论依据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正如投射测试在不同的场合被分别称作“检查”(test)、“方法”(method)、“技术”(technique)。在本书中,我将着重从投射测试的“科学性”和“关联性”这两个概念出发进行以下的论述。

在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相关字典中,大体是把投射测试解释成性格或者人格测试的一种,然后再对它的特征进行说明。总之,从广义上来说投射测试被看作一种“检查”。真的就是这样吗?

田中(1992)论述投射测试为:“用专业术语说,projective technique,或者projective method,也就是投射技术或投射方法。另外,很多时候,投射测试指的是和问卷测试法、作业测试法并列的一种人格测试形式。”这里笔者抱有疑问的是:把投射测试描述为“技术”(technique)和“方法”(method),这两个术语是同一个意思吗?另外,投射测试是一种性格“测试”,真的是这样吗?换句话说,关于什么是投射测试,分别用了“技术”、“方法”、“测试”这样十分模糊的言语描述。笔者的意图不是对这种语意不详的术语进行指出和批判,而是强调,在临床心理学上因为没对这三个概念进行严格区分,造成了混淆。同时这一点也反映了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临床心理学是科学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这里不进行直接的论述,不过临床心理学家认为:“临床心理学的历史,无疑是在不断探寻人类各种活动和‘心’这个神秘的东西之间的联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要用这么绕口的言语来论述呢?这是因为笔者想强调,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学中假设了心理不可被观察,但有实实在在存在的实体的“心”这一概念,并试图通过具体的科学的方法论使这种假设成立。

那么让我们回到投射测试上来。对于它的技术、方法、检查这三个模糊概念的区分,田中也很重视,又做了如下论述:“为了了解投射测试是什么,首先必须明确技术、方法和测试的区别。”(田中,1992)但是在这里,田中明确地指出了区分“技术、方法和检查”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涉及“技术”和“方法”的区别。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田中对于技术、方法和检查的论述。

田中首先引用字典中的定义来说明了投射测试的特征。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投射测试的特征有如下三点:(1)被施加的刺激具有非结构性或者模糊性;(2)得到的反应的自由度很高;(3)是推测和反映人类内部人格状态的程序。

这里田中(1992)直接引用了字典定义中的说法“被施加的刺激”。“被施加的刺激”得到“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的话,那么就可以称之为“投射测试”了。

正如田中叙述的那样,如果投射测试中被施加的刺激标准化的话,那么谁都可以以一定的形式实施,以一定的方式得到反应并以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换句话说,能够被称作“检查”的方法一定要具有高度的客观性、可信赖性和妥当性,也就是所谓的科学性。另外,在论述的最后,田中以罗夏墨迹测试为例,做出了“这样的区分没有被严格地遵守”的总结。例如,对于罗夏墨迹测试,贝克(Beck.S.J.)称之为罗夏墨迹检查(test),而克勒普弗(Klopfer,B.)则称之为罗夏墨迹技术(technique),就是例证。

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投射测试,基本上是在进入20世纪后,特别是1920年开始到1950年期间发展起来的。例如,1921年被称作投射测试代名词的罗夏墨迹测试,1952年由科赫(Koch,C.)开发并在绘画测试中得到广泛使用的树木人格测试等纷纷出现。如果进一步追溯的话,荣格的“语言联想法”是在1906年开发出来的。另外,“投射测试”开始作为专业术语得到使用,是从1939年弗兰克(Frank,L.K.)的论文开始的。在论文中,把投射测试表述为projective method,也就是投射方法。与此相对的,主题统觉测试和罗夏墨迹测试被称作projective test,也就是投射测试。二 投射测试和心理治疗

笔者认为,投射测试和心理治疗,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就同[1]样的话题,河合隼雄站在心理临床的实践角度上,对投射测试和心理治疗的关系做了如下论述:

说到投射测试这个技术,测试者和受测者的人际关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结果的解释难免会掺有主观因素。反过来,可以说正因为这样才有意义。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这样的话,测试和心理咨询基本是一样的。的确是的,测试和咨询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不过,测试利用了图版和课题(图画等)等媒介,这一点是不一样的。(河合隼雄,1999)

笔者对此完全同意,这些论述在原理上没有任何错误。河合隼雄又继续说道:“心理咨询的时候,尤其是以心理治疗为前提的受理面谈时,如果态度变得稍稍马虎一点,那么在治疗者可以把握的范围内建立来访者的人格形象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忽略重要内容的情况。”他强调了在受理面谈中使用心理测试的重要性。换句话说,河合隼雄认为,虽然根据心理测试得到的结果带有主观性,但是如果把结果对象化之后,就会得到具有客观性的结果。

对于这样的论述,笔者表示部分的赞同。如果从训练咨询师的角度出发,还有若干不同观点。河合隼雄的论述,乍一看是以心理治疗为重点的论述。河合认为心理疗法和心理测试基本一样。笔者把这样的论述理解为在心理疗法和投射测试中,来访者和咨询师/测试者相对立的基本态度是一样的。从这个角度说,在受理面谈中,“态度变得稍稍马虎”这个才是问题吧。忽略这个问题以心理治疗为重点,在流程中导入投射测试,笔者是反对的。因为会导致使用投射测试时,测试者的态度也同样可能变得马虎的危险。河合隼雄的思考,乍一看是以心理治疗为重点,其实很值得怀疑的是,带有回避心理治疗风险的想法。一想到把投射测试的使用方法手册化和普遍化,这种担心就令人感到愈发沉重。实践中的心理治疗绝不是像理论那样开展的。更重要的是,从训练咨询师的角度出发,关键是锻炼咨询师的态度而不是技法——至少笔者是这么想的。

对于笔者这样的观点,可能有反驳:督导会不会对心理治疗中的来访者带来不利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想强调,正因为这样,督导是不可缺少的。在督导中,讨论咨询师的态度,讨论导入投射测试是有利还是有弊,笔者认为这些在现在的咨询师的训练中是必不可缺少的要素。

最后介绍一下河合隼雄关于投射测试和心理治疗的关系的一段论述,这段颇有指示性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也反映了本章的目的: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由谁、何时进行心理测试,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些问题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产生。目前为止,著作也好,论文也好,有过于把治疗和测试分开来探讨的倾向,因此为了论述它们之间微妙的关系,我想有必要提醒一下两者其实是紧密关联的。(河合隼雄,1999)第二节 表达和关联性

通过投射测试的种种方法,来访者的各种思考层次的生命特征,在临床心理学家和来访者共同理解的体验世界中得以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次咨询中来访者的表达和对于这种表达能够产生共情的临床心理学家之间的“关联/关系”相互结合,共同促成了来访者内心世界的展露。本节将论述“表达”和“关联性/关系”这两个概念。

笔者从开始从事心理治疗到现在大约近20年了。这个过程中,作为咨询师的笔者体验过若干转折,这些转折都是在和来访者的交流过程中体验到的。现在,也确实感觉到自己正在迎来又一个转折点。同时,自己对于临床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着眼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里讨论的表达和关联的内容可能有些抽象,但对于笔者而言,却是有着很切实的和具体的体会。一 表达

所谓表达,很容易被理解成在实施心理治疗过程中来访者表达的内容。例如,如果理解成罗夏墨迹测试中来访者所表达的视觉认知内容,就不会觉得有丝毫的不妥,这也可以说那些内容是以咨询关系为前提的表达。笔者通过心理治疗的实践深刻地体会到,把“表达”本身的重要性简单而明确地诠释出来并非易事。举例而言,以关系为前提,例如来访者的绘画作品是来访者在和咨询师的关系中的表达,咨询师则应结合两者的关系对作品进行解读。这样的思考和理解方法理应是正确的。但是笔者现在确实地感受到,以这个思考为出发点的测试和分析会产生某些不妥。其实达到这个思考水平的测试和分析的过程,对于心理治疗而言才是真正重要的。因此,笔者在这里想讨论的是纯粹的“表达”本身,这个“表达”既不以关联为前提,也不被表达和关系的关联所束缚。

当然,表达时刻和某个事物相关联着。即使是一个人写日记,那也是把自己那天看到的事物以及和周围人联系作为某种意象而表达出来的一种行为活动。对于这点笔者充分认同,但是在这里笔者仍然想要指出的是,对于“表达是什么?”不是从自己的角度而是采取从表达本身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态度。也就是说,尝试着使自己自身成为表达,然后去观察表达的创造性结构。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会注意到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表达。笔者一直认为这样的洞察力对于心理治疗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很遗憾的是我们却经常忽略它。例如处于青春期的来访者来咨询时,有时穿的是学校的校服,有时穿的是自己的衣服。这个时候,衣服着装本身就是一种表达。可是,这种变化在心理治疗中经常会被忽视。为什么会被忽视呢?这是由于治疗师们从心理临床治疗者的角度看问题而导致的。人作为一个主体,从根本上只能接受主体感兴趣的表达。对于来访者穿什么样的衣服来接受咨询不关心,即使注意到那样的变化也无法深入到来访者内心的表达世界中去。可是对于来访者,从表达的角度来看,校服和自己的衣服的差别是很大的。这也可以说是来访者每次都是以不同的存在形式来接受咨询的。这令人想起心理治疗的“一次性”特征,从本质上而言,人类的所有行为活动都是“一次性”的。咨询师把连续来接受咨询的来访者看作是每次都一样的来访者的话,这是十分奇怪的。即使是同一个来访者,每次来接受咨询时都是不一样的存在。只有站在不同存在的角度,从表达的角度和来访者接触的时候,才能够察觉到来访者的表达的创造力。

从表达的角度看,世间万物都可以说是表达。在这里想再次着重强调的是,不以咨询联系为前提,放下关系和表达的关联,纯粹考虑“表达”本身。流动的河川不是为了让人们看到它的流动而流动,它就是在那里那么流动着。山峦也不是为了让人们看到它的雄伟而耸立,它就是那样在那里存在着。这就是表达。笔者深切感到在实施心理治疗中要以重视表达本身为前提的必要性。

例如,某个来访者走进咨询室,述说自己因为害怕见人怎么也不敢外出。咨询师听到这样的诉说,就可能想到“这是对人恐怖症”;或者来访者诉说为了洗手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的时候,咨询师就想到“这是洁净强迫症”。这种情况,可以说对人恐怖症和洁净强迫症也是一种来访者的表达。不一定直接判断为一定要消除的病症,可以把这样的症状看作是来访者的一种表现,这样的思考方式,在心理治疗的实践中并不少见。但是这样的思考方式是存在局限性的。因为会出现只看到和病症有关的表达,而不知不觉忽略了其他的事物的情况。总之,只重视症状很容易导致症状之外的东西都被忽略掉。确实,症状也被认为是和咨询师联系的一道窗口。但是,这只是一种理解病症的方法,只不过是从咨询师的角度理解来访者的方式。来访者不是为了和咨询师保持联系而产生并拥有症状的。

在这里可能会有人进一步问:“可能在意识范围内是这样的,但是来访者在无意识中是想通过症状而和咨询师拥有关系的吧?”但是,笔者觉得怎么也无法理解——怎么就能判断出这一点呢?这是所谓的经验主义吧?原本“无意识”和“心”一样,是不具体的而且是被假设出来的事物。为了不引起误解再补充说明一下,根据来访者表达的症状,维持着和咨询师的关系,这个对于心理治疗具有的重要性,笔者是一直了解和赞同的。笔者想要强调的是,咨询师不要急于把表达中体现的症状和咨询师联系起来,而是应该拥有把来访者当作活生生的人来接受和理解的态度。听到来访者叙述害怕见人,不是马上联想到“对人恐怖症”,而是应该如同发生在自己身上那样,确实理解这一症状的存在和理解那种恐惧对来访者的日常生活带来的痛苦和烦恼。“理解”这样的表达,意味着自己也能体会来访者的日常生活的意象。也就是说,意象是“确实存在”的。换句话说,意象对于咨询师来说是“存在”的鲜活的体验。理解来访者的咨询师的态度,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的谦虚。

笔者确实感到从咨询师的世界观中脱离出来,纯粹从表达的角度来理解来访者的言语是很有必要的。来访者前来咨询是表达,来访者的言语也是表达。进一步说,这里放着的书柜和桌子、植物以及窗外的景色,都是在那里存在着的。同时,书柜也好桌子也好,植物和窗外的风景,都是一种表达。从表达的角度看,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并没有关系,所有的一切都是表达。这样的话,也就没有了赋予特定称谓的必要了。人类事物就是那样存在着的世界。于是“我”也消失了,甚至没有必要称呼“我”了。

但是,人类是没有办法在那样的世界里生存的,也就是没有办法在“我”消失的世界中生存。这,才是人类。来访者来接受咨询,可以说就是为了告诉咨询师这一点。现在的“我”活着的烦恼,如果能够从这样的烦恼中解脱,这个现在的“我”就消失了吧,也因此从苦恼中解脱。不过,“我”的消失也意味着“死亡”。确实心理治疗就是通过体验“实际存在”,使得“我”获得新生的过程。然而即便如此,笔者仍然感到在心理治疗中“死亡和再生”这样的词汇,有些咨询师太轻易地泛用了。

消失的“我”在等待新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定会出现和周围的人类事物的“关系”。笔者认为,那中间会出现和创造性紧密关联的契机。例如,来访者会问:“为什么您愿意当我的心理咨询师呢?”“为什么我会遇到您呢?”这样的问题就是讯问关系的提问。这样的提问,反映了目前为止的来访者消失了,来访者通过在和咨询师的关系中,创造出并确实感受到新的“我”。二 关系

说到“关系”这样的词汇,在心理治疗中很容易联想到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关系。但是,来访者不仅仅是和咨询师联系在一起的,还在和父亲、母亲、朋友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咨询师也一样,他们也拥有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总之,来访者也好咨询师也好,都和各种各样人的紧密联系而生存在世界上。甚至,发生联系的不仅仅是人类,还有与饲养的狗、大自然等等产生联系。再进一步,不仅是直接联系,间接的比如和图像、画面也会产生联系。比如说,通过电视中的新闻知道世界各地的事件。像这样,看到事件的新闻后,也会通过意象的作用让自己和那个事件产生联系。又比如,即使我和那个人没有任何联系,但有时还会在梦中见到那个人。

这样一想的话就能明白所谓关系是没有界限的。总之,世间万物可以说都有关系。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关系这个概念,笔者建议把这一概念称为“关系性”。“关系性”是什么,这个问题非常难解释清楚。因为用语言描述的话就会变得很片面。而如果一定要描述的话,那就是所有事物的关系的综合吧。因此本节的内容要更准确地表述的话,笔者想与大家探讨的是“心理治疗中的关系”。三 表达和关系中呈现的意象

如前所述,所有的事物都是表达。读者在看本章的时候,首先要放下表达和关系的关联,重视表达本身。那样的话,就会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表达;而且明白所有的事物都是关联着的。那么,表达和关系在投射测试以及心理治疗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当然,前面的问题可能有点绕远了,但是笔者认为,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出发来思考投射测试和心理治疗。

在这里一定要强调的是,在投射测试和心理治疗中,所有的表达和关系是在两者的关系结构中反映出来的。甚至可以说,都是在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关系中得到反映和表达的。在这样的关系中,来访者和咨询师是一一对应的。在投射测试和心理治疗的结构中,例如来访者为什么想要了解咨询师的私人事情,或者咨询师为什么想要知道来访者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两者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都需要从心理治疗的实践角度,而不是教科书式的理论角度来理解和接受。投射测试和心理治疗,如果从表达和关系的角度来看的话,是把来访者的“关系”从物理和心理的角度剥离分化出来了。正因为剥离分化,来访者积极地与咨询师建立关系,并通过把意象具体化,把被剥离和分化的表达和关系在与咨询师建立的关系中再表述出来。在咨询实践中,绝对不能忘记投射测试和心理治疗是以来访者的行为和活动为基础而得以展开的。

在投射测试和心理治疗的两者关系中,通过意象的功能能呈现其他更多的表达和关系。比如说,来访者的母亲虽然不是以“实体”形式存在,而是以确实存在的母亲意象,存在于投射测试和心理治疗的两者关系之中。

例如,有这么一个因与母亲的关系有问题而来求询的来访者的案例。在这种情况下,来访者在叙述母亲的事情的时候,咨询师一边倾听一边形成母亲意象,这样有助于咨询师更好地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和心理体验。如果咨询师不能很好地形成母亲意象的话,那么来访者的陈述就可能变得没有意义,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由于没有实际见过来访者的母亲,那就不能形成母亲的意象吧?如果这样认为的话,这样的观点也很朴实。但是,这样的观点却低估了意象功能的作用。意象功能并不是实体和事实的传达。咨询师通过倾听来访者的描述来了解母亲——这不是把实体意象化的过程,而是通过来访者的言语,体会确实存在的母亲意象。

实际上,来访者和他/她母亲的关系,无论咨询师采取怎样的态度倾听,它都确实和来访者紧密相关。咨询师一定有必要预先知道来访者叙述的母亲是怎样的母亲。笔者感到只有采取这样的态度,才能反映咨询师的谦虚。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咨询师不能忘记,在这里叙述的“现在”是“现在这里”,这样的言语叙述反映的是在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关系中的,是在心理治疗中建立起来的关系。倾听来访者的话语,来访者所叙述的母亲才能作为“确实”存在的母亲意象传达给咨询师。而且,有时候来访者和咨询师交谈传达的不仅是单独的母亲意象,也是普遍存在的母亲意象。

倾听表达和进行表达这样的行为,是意象实体化。通过限定构造,可以确认意象的大体方向和附有的含义。从表达的角度来看,它就是那样的存在的,但是它是带有特定方向并在关系中产生的。第三节 叙述意象的技术一 叙述意象的技术的特征1 把意象言语化“意象言语化的技术”指的是,来访者把内心浮现出来的意象,用言语的形式表达给测试者/咨询师。而测试者/咨询师则一边倾听,一边思考来访者内心的情况。

在绘画法和箱庭技术中,表达意象不一定需要语言这样的媒介。例如树木人格测试中,绘画出来的树木就是最有力量的意象。不过在“用语言表达意象的技术”中,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浮现的意象,必须要通过语言这样的媒介来表达。测试者倾听来访者的言语叙述,间接地推测来访者内心的意象,而不能像沙盘和绘画那样的一目了然和直观地对意象进行整体宏观的把握。

由于表达意象的技术中不能缺少语言这样的媒介,所以不得不重视“意象被言语化,然后被传达”这样的程序。如果把这个程序用图表来描述的话:

上述程序不是信息实际传递的过程,而是用来直观地显示意象表达技术中生成意象的逻辑顺序。另外,这个过程也不仅仅是单向的,也有来访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内心的意象发生变化或者意象更加明确化的情况发生,也有的是由于测试者帮助了来访者的表达,此时,就会发生箭头方向反过来的情况。甚至,来访者在表达意象的时候,也会有通过声调和动作等非言语的方式,将意象传达给测试者的情况出现。不过,这个图表可以作为基本假设反映通过言语表达和传递意象的技术的基本特征。2 倾听意象表达

在叙述意象的技术中,除了语言是不可缺少的媒介这个特点外,还有一个特征是在现场存在倾听“意象表达”的人。换句话说,一定会有倾听来访者叙述的测试者存在。这个是和“语言表达意象的技术”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使用文章完成法和罗氏逆境图画反应测验(Rosenzweig Picture-Frustration Study,通常称为PF study)等研究中,运用“语言表达意象的技术”时,来访者在回答测试时不一定有测试者在身边。甚至有来访者独自把答案填写进去,这样反而能够得到明确答案的情况。与此相对的,使用叙述“意象言语化的技术”时,身边一定会有测试者存在,倾听和体会来访者说出的意象,时不时地提问。参与这个叙述意象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想象在实施文章完成法中,来访者在没有测试者的房间中一个人回答测试的情景,但是却很难想象在实施罗夏墨迹测试时,来访者一个人回答罗夏墨迹图版的情况,因为那是非常奇怪的。像这样在探讨叙述意象言语化的技术时,“有测试者倾听叙述意象的情境”,这是这个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本质部分。因此我们一定要考虑来访者的叙述以及测试过程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思考“叙述意象的技术”时,一定要注意:①意象和语言的关系;②一定要有倾听者的存在,这是非常重要的。3 倾听叙说

叙事治疗的根本是“叙说”,然而想要很明确的表达与理解,还是有很多难点的。比如说,当一个来访者告诉我们:“我想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可以肯定地说在这个来访者心中的“坚强的人”和倾听叙说的人心中的“坚强的人”的概念一定是不同的。“坚强”意味着身体的坚强和精神意志的坚强等多方面,即使是精神意志的坚强,它的内容也是多样的。当我们更进一步地询问:“你所谓的坚强是什么呢?”如果他/她告诉你:“坚强就是,你能够把你心中的感觉,包括讨厌,都明确告诉对方。”那么我相信两个人对“坚强”的概念在这一瞬间得到了了解和统一。语言的难点不仅仅在内容的把握上,我在绘画治疗中也常常遇到同样的问题。比如说树木人格测试,我常常感觉到从来访者的语言中得到的印象和从其绘画中得到的印象往往会很不同。同样一句“我想成为一个坚强的人”,一个画着参天大树的人这样说,和在画纸的角落里画着一个萎缩的小树的人这样说,拥有的含义和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不同的。

我曾经在一个研讨会上听过这样一例个案。有个咨询师让两个四十多岁的白血病患者都做了一个树木人格测试。A是第一次住院治疗,刚住院才一个多月。常常看着窗外发呆,和人说话也似乎心不在焉,周围的医护人员都很担心她。可是在树木人格测试中,我们看到了和她的语言表现以及行为外表很不同的一面。她的树木画着树冠,树干很挺直,树枝上还结着果实。而另一个人B,她已经第三次住院治疗了,对医院的环境也很习惯,和人的交流完全没有问题,有时甚至还鼓励别的患者。可是在她的树木人格测试中,她的树干又细又长,树干的尽头是开放着的,树枝也秃秃的,树叶都快要掉光了似的。这两个人的树木人格测试的结果和语言、行为外观给人的感觉恰好是相反的。事实上,A经过了骨髓移植治疗,顺利出院了;而B在3个月以后过世了。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B的测试结果,一般来说会很难觉察到B的真实状态。当我们看到了那个缺乏生命力的树木时,对B的治疗就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语言和行为外观告诉我们的信息和绘画告诉我们的信息不同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绘画作为另一个交流沟通的窗口打开,同时语言的交流也会变得慎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绘画可以是叙述的补充方法和手段。4 从叙事看主题统觉测试(TAT)

在实施主题统觉测试(TAT)的20张图版时,会出现某种特定情节反复出现的情况。plot(剧情/情节)这样的特别用语,是近年来兴起的叙事研究中的用语。plot和story(故事)一定要区分开。后者是把事情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客观的记叙。与此相对的,前者是从来访者的角度看到的,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带有特定含义的一种联系。因此事情发生不一定要遵守时间顺序,以什么样的顺序和什么样的意义叙述出来,剧情反映的是来访者自身构成的意义世界。另外,在这个plot中,每个来访者会无意中反复使用个人特有的模式。

这种观点正和默里的人格学很接近。本来作为叙事研究的背景的建构主义,从系谱图上说,可以追溯到和默里的人格学同样的生态学式的心理学,所以其相似也就不足为奇了。“叙事”(narrative)这样的概念的出现,为TAT的解释开创了新天地。根据《牛津英语大词典》第二版(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我们可以得知narrative这个词汇是由narrate这个动词派生出来的,并源自拉丁语中的narrarre(叙说、叙述)的过去分词,而且和动词gnarus(知道、了解)有关。说起“叙事”,我们自然会想到故事,也就是story。story这个单词和拉丁语的historia(叙说过去)相同,而且希腊语中的historia有着“通过调查了解”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些词汇都包括着“述说事实以及过去的事情”、“了解事情”的含义。

例如,主人公想要自立,但是母亲直接或者间接的干涉使其无法实现——这样的故事情节反复出现了三四次。这种情况也不一定意味着现实中的母亲的干涉确实存在着,也可以解释成每当遇到人生中需要做出决定的重要情景时,这个来访者每次都是自己考虑最终作出选择。这样的话,TAT不仅仅是一种投射测试,在临床上同样也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技术。这里所说的模式,不是指来访者内心具有的某种程序,而是那个人一次又一次地形成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模式。从默里的人格学角度来看的话,“此时此地”是和这个人的过去和未来具有有机联系的。在临床上使用主题统觉测试时,这一技法能够使来访者意识到自己反复使用的模式,并有助于咨询师在咨询和治疗中重新建构和叙述故事。

另外,关注来访者叙述的“语调”也很重要。来访者的语调,不仅仅是通过故事情节反映的。就像文章一定要注意文体,说话时选择的语调,对于判断来访者和叙述的物象之间拥有怎样的关系也会发生影响。例如说到“去游乐园”,说话的语调可以是快乐轻松的,也可以是疲倦厌烦的,同样还可以是平淡的,就好像只是叙述客观事实的,可以有这样那样的很多种情况。虽然叙述的是同一个事情,对不同的来访者完全有可能是根本不同的方向。像这样的情形中,使用主题统觉测试时,不仅要重视故事的内容和情节,也要好好把握说话的语气。整体上是怎样的语气,出现什么样的主题,会相应使用怎样的语气等等,注意这些内容,对理解来访者会很有帮助。5 促进叙述的绘画

绘画不仅仅可以打开交流沟通的另一扇窗口,而且还可以促进叙述。我在受理面谈的时候,常常可以感受到这一点。我受理面谈的50分钟一般是这样使用的:在前30—40分钟,我先倾听来访者的叙述,有意识地收集关于来访者的家庭情况以及成长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在最后的10—15分钟,请来访者画一个树木人格测试。在面谈的前半部分来访者叙述的时候,他们在叙述中很容易带出各种各样的感情,比如非常寂寞悲伤的情绪,以及找不到合适的问题解决方式,就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似的感到很无助。当这个时候,到了时间,我会打断他/她:“对不起,我有个请求,能不能麻烦你画一棵树?”很神奇的,有些来访者愁眉苦脸的表情会一下子缓和下来,有的甚至会表现出好似放下了什么。当绘画这个课题突然加进来的时候,不少来访者虽然表现出惊讶,但在思考画一棵什么样的树的过程中,常常也会出现思维的转变。

有一位女性来访者,她在谈到家人的时候,经常会止不住地流泪。但是在绘画树木的时候,表情渐渐平静下来,以非常自然的语气说起:“听说今年的苹果虽然丰收了,但是由于台风,有的地区损失很严重。那些掉下来的苹果,都会被收去做苹果汁。听新闻报道,制作苹果汁的机械都不够用了呢。”还有的来访者会述说:“想起以前我家的院子里有这样一棵苹果树。在重建房子的时候,把那棵树砍了。在那以后,发生了很多事情,孩子摔跤受伤啊,家人遇到交通事故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