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华经典指掌文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9 07:19:44

点击下载

作者:孙通海译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庄子--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庄子--中华经典指掌文库试读:

逍遥游

》篇有集中而形象的描述。庄子认为,一个人只有破除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在利益面前“无己”,在事业面前“无功”,在荣誉面前“无名”,才可能“乘天地之正”(掌握自然规律),而“御六气之辩”(驾驭天气变化),走上自由之路。

其四,书中也反映了一些生活中的辩证认识,其中描述最多、表现最为充分的,是关于“无用之用”的命题。这一命题的论述,例证视角广泛,内涵丰富,既包含“善于大用”、“物尽其用”的思想,又含有“有失必有得”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理念。有的学者把庄子的这类认识称为“庄子处世哲学”,并冠以“滑头”二字。其实,这种看法既忽视了社会生活本身具有的客观规律和人们对这一规律性认识的必要性,也忽略了庄子所处的生活环境。当时庄子正处于昏君乱臣当道的战乱时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在重税与苦役双重压榨下的百姓,能够避免尸横草野已是万幸了。对此,庄子不仅寄予无限的同情,还能从认识论的高度,提供“处浊世避患害之术”(王先谦《庄子集解》),何“滑头”之有?这反倒正是庄子的伟大之处。

 庄子的美学观点

庄子的美学观点与儒家的美学观点恰成鲜明的对照。庄子认为,世代的衰微与性情的丧失,就在于物欲的膨胀和艺术、智巧等的出现与发展,他指出:“文灭质,博溺心。”《缮性》认为只有抛弃了音乐,毁掉了文绘,才会使耳目恢复聪明;只有破坏了机械,才能获得真正的技巧;只有把流行的种种人为的装饰统统抛掉,人类才会返璞归真。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文艺术。然而庄子在生活实践和艺术(文章写作)实践中,却无法摆脱潜在的固有的审美意识,特别是他杰出的艺术气质,使得《庄子》一书在否定艺术审美的同时,也体现了他特有的美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对待美与丑的关系,如同对待有与无、是与非、大与小等等关系一样,庄子认为它们彼此是不确定的、没有区别的,一切在于主观的感受,美的可以说是丑的,反之丑的也可以看成是美的。《山木》中所载逆旅小子的话,“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就反映了这一观点。这种认识,实际上取消了美的质的规定性和美的客观性。

其二,对自然之美的特殊认识与追求。庄子虽然从理论上反对艺术,反对雕琢情性,要求无知无欲无为,但由于他具有丰富的情感,对艺术有着精湛的见解,并且对大自然有着极深厚的亲和力,特别是他不仅摆脱了繁重劳动与自然审美的对立,而且超越了儒家从功利和伦理出发的以道德比附自然的局限,使得他能够达到一种不以物累形的超出实践功利目的的悠然潇洒的身心状态,来观察自然,并融入到自然中去,逍遥于广阔的时空,达到以天合天的物我和情景天然凑泊的境界。这样,庄子在否定艺术美的同时,也发现和肯定了自然之美;在否定雕琢之美的同时,也发现和肯定了素朴之美;在否定五声五色的声色之美的同时,也发现和肯定了无声无色之美。

其三,庄子虽然斥责文害情性,但他在创作上却竭力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抒发愤懑之情,因而开创了超常之法和风格上的瑰奇之态。这在《庄子》书中,有充分的表现。在创作手法上如此,对无声之乐、至乐、天籁的描写与赞美也是如此。例如《天运》中论《咸池》之乐,所描写的“卒无尾,始无首”,听之“始于惧”,“次之以怠,卒之于惑”的音乐审美心理变化过程,就鲜明地反映了庄子以超常的心态、超常的感受,对超常修道活动的一种怪奇浪漫的艺术再现。在庄子的文章创作中,他既是怪奇创作思想手法的开创者,也是非中和审美观念的开山祖。

 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特色《庄子》一书,可以说是一部杰出、深刻、优美、生动、充满着怪奇创作手法、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的散文集,它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无与伦比,是值得我们永久开发的艺术宝藏。现仅就较为突出的几点略加介绍。

其一,开创了“寓言”“重言”“卮言”三言并用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法。庄子不仅提出了三言之名目,还对三言在行文中的作用、自身的艺术风格特色,以及运用它的背景原因等,作了明确的说明(请参阅《寓言》首段及《天下》论庄子学派一段,这里不再详述),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三言创作论”的理论建构。不仅如此,这一理论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完美的实践,《庄子》一书所取得的举世称誉的成就,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对“三言创作论”的完美实施。

其二,善于创造宏伟、雄奇、怪诞的艺术意境。由于庄子自身对自然之道的深邃认识、在养生体悟上所达到的很高境界,加以丰富的想象力,所以一旦天机触发,笔椽大开,手下绝非等闲之人、等闲之物、等闲之景。如《逍遥游》写鲲鹏的气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人间世》写栎社树之雄奇,“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人间世》《德充符》等篇塑造了一系列形体残缺、奇丑无比的人物,他们往往都是“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令人匪夷所思的怪诞人物,而正是在这样丑陋的形体上,寄托了庄子最美好的理想。

其三,善于用讽刺的手段、幽默的笔触去揭露黑暗、抨击邪恶,尤其是针对当权者的虚伪与趋炎附势之人的卑下,尤为入木三分。如《外物》写庄周家贫,向监河侯借粮,而监河侯却回答说:“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虚伪奸诈的面孔暴露无遗。又如《列御寇》写得志小人曹商,因替宋王办事受赏,竟在庄子面前炫耀说:“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漫画化的曹商,其卑下可怜之相跃然纸上。此外,对于世上的龌龊现象,庄子时而又用轻松幽默的笔触、白描式的小说笔法,不留一点褒贬痕迹,介绍给读者。例如《外物》中所写“儒以《诗》《礼》发冢”一段则是,确实是“奇事奇文,读之令人失笑”(刘凤苞《南华雪心编》)。

其四,《庄子》一书,其笔法之多端、变化之繁复,非常突出。除总体大局上有“三言”的布置安排外,在具体情节的进展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往往穿插使用诸如叙事、议论、引证、比喻、描绘等手法,使文章鲜明生动、曲折含蓄、富于变化,意味无穷。正如清代学者林云铭评价《逍遥游》所说的,“忽而叙事,忽而引证,忽而譬喻,忽而议论。以为断而非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雾空濛,往反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异观”(《庄子因》)。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反映在庄子思想和庄子文学成就两大方面。从思想方面看,由于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的学说,在当时,形成了与儒、墨鼎立的形势,而后作为儒、道、释三大家之一的思想文化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作为老庄哲学思想,他们提倡的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旷达超脱,以及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为人处世上的清廉正直和真实无虚的理想人格的塑造,都是有益于人的道德思想境界的提升的,对儒学提倡的敬业献身精神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当然,老庄思想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因为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相反相成的,倘若一味地追求“无为”的境界,脱离作为社会人应该尽到的社会责任,也将走向反面。

如果说庄子的哲学思想尚须有积极与消极的鉴别,而庄子在文学艺术领域所开创的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及创作手法,则纯是积极进步的,为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诸如风格的多样化、创作手法的丰富性,特别是针对社会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与艺术表现上的浪漫主义手法,都有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庄子思想对历代的学者、作家都有很深的影响。诸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鲁迅等人,他们从不同层面汲取有益的成分,成就了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卓著地位。我们相信,现在和未来的人们,将继续源源不断地从《庄子》书中获得更多的教益。

 本书编写情况

本书以中华书局版清代郭庆藩《庄子集释》为底本,个别文字于义不通,据先贤考订及古本改正。本书之题解、注释及译文参考和借鉴了先贤的诸多研究成果,恕不一一说明。今人著作中,主要参考和借鉴了陈鼓应先生《庄子今注今译》、陆永品先生《庄子通释》,受益良多,谨致谢意。

本书为系列丛书之一种,鉴于篇幅的限制,采取了如下办法,即内篇全文录用,根据段落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及其影响的大小择善选录了外篇的几篇。所选段落均在题解中说明。

 孙通海  

2016年5月  逍遥游

本篇是《庄子》的首篇,以“逍遥游”命题,恰好道出了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何谓逍遥游?用原话说就是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无所待,以游无穷的生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完全掌握宇宙的自然规律,获得精神上与物质上的绝对自由。显然,这种超越时空、超越物我的“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生活,千百年来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梦境中。而《庄子》一书,让人久读不厌、顿开茅塞、获益匪浅的,不是绝对自由的提出,而是论述的过程。这个过程犹如一出多幕多场景的大戏,展示了庄子对大自然的独到领悟,对世俗万态的深刻洞察,对万事万物认识的卓越才智。

本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起笔写鲲鹏腾飞九万里的大美。相比之下,次写小虫小鸟的浅薄无知,点出小大之辩。接下来,从虫鸟到人,也分为几等。与鲲鹏照应,人中有仙杰,有能够“御风而行”的列子。一高一低,一扬一抑,最后逐一被“有所待”所否定,最终点明只有“无己”“无功”“无名”的无所依赖的生活才是逍遥自在的真正含义。

第二段主要写了两组对话。一借尧让天下给许由,许由婉言谢绝,点明“无所用”。一借肩吾向连叔转述接舆的“神人狂言”,而连叔道出神人的超越自然力、超越世俗功名的品质,从另一角度点明了世俗的功名事业不值一提。最后用两句话来画龙点睛,一说越人光头,帽子纯是无用之物;一说尧见了神人,把天下都遗忘在脑后了。

第三段,惠子向庄子请教,庄子便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讲要善于用大,故事内容虽是讲药方和葫芦的用途问题,言外之意却在人心上,在逍遥游境界的追求上。另一个故事从相反相成的角度讲善于用大的问题,落脚到“无所可用”才能成就立身上的“无所困苦”的大用。

文章的构思新颖奇特,行文汪洋恣肆,波澜起伏,仪态万千。读者如入茂林,如入海滩,如入无际的星河,时有惊喜的发现。一〔1〕〔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3〕〔4〕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1〕北冥(mínɡ):北海。冥,通“溟”,浩瀚无边。

〔2〕鲲(kūn):大鱼名。

〔3〕垂:通“陲”,边陲,边际。

〔4〕海运:海动,海风刮起。【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形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部广阔,不知道有几千里宽。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鸟啊,当海水激荡、飓风刮起的时候,就要迁往南海。那南海,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池。

 〔1〕《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2〕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4〕〔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6〕〔5〕,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 《齐谐》:书名。出于齐国,记载诙谐怪异之事,故名《齐谐》。

〔2〕抟(tuán):环绕。一作“搏”,拍打。扶摇:旋风,海中飓风。

〔3〕去以六月息:乘着六月之风而去。此“息”作“风”解。一说一去半年才歇息。此“息”作“休息”解。二者均通。

〔4〕息:气息,风。

〔5〕苍苍:深蓝色。

〔6〕其:抑或,还是。【译文】《齐谐》这本书,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书里有这样的话:“当鹏往南海迁徙时,一击水就飞行三千里,环绕旋风升腾九万里,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的。”野马般的气雾,飞扬的浮尘,这都是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的结果。看那天空湛蓝湛蓝的,那是它的本色吗?还是由于它无限高远的缘故呢?倘若从上往下看,大概也是这种光景吧。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2〕〔3〕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4〕〔5〕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1〕且夫:发语辞,提起将要议论的下文。厚:深。

〔2〕坳(ào)堂:即“堂坳”,屋中的低洼处。

〔3〕胶:粘连。

〔4〕培风:凭风,乘风。

〔5〕夭阏(è):阻碍。夭,折。阏,遏,止。【译文】水的蓄积不够深厚,那就没有能力负载大船。在堂前的洼地上倒上一杯水,那么放入小草还可以当船,放上杯子就胶着不动了,这是水浅而船大的缘故。风的势头不够强劲,那就没有能力负载巨大的翅膀。所以鹏飞九万里,由于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才凭借着大风飞行;由于背靠青天而没有阻碍它的东西,然后才能图谋飞往南海。

 〔1〕〔2〕〔3〕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4〕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6〕〔7〕〔5〕,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蜩(tiáo):蝉。学鸠:小斑鸠。

〔2〕决起:疾速而起,奋起。

〔3〕抢(qiāng):冲,撞。枋:檀树。

〔4〕奚以:何以。之:往。为:句末语气词。

〔5〕适:往,到。莽苍:郊野的苍茫景色,代指郊外。

〔6〕果然:吃饱的样子。

〔7〕宿舂粮:即“舂宿粮”,舂捣一宿之粮,准备过夜的吃食。【译文】蜩和学鸠讥笑大鹏说:“我们从地面疾速飞起,碰上榆树、檀树的枝条就停下来,有时飞不上去,就落到地面罢了,何必要飞上九万里高空前往南海呢?”到郊野去,只需携带三顿饭食,回来后还是饱饱的;去百里以外的地方,就要准备过夜的粮食;去千里以外的地方,那就要预备三个月的口粮。这两只小虫小鸟又怎么会知道!

 〔1〕〔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3〕〔4〕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5〕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7〕〔8〕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1〕知:同“智”。

〔2〕年:年寿,寿命。

〔3〕朝菌:朝生暮死的菌类生物。晦朔:旧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为“晦”,每月的第一天为“朔”。这里指一个月内的昼夜交替。

〔4〕蟪蛄:寒蝉。因为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无法了解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5〕冥灵:大海灵龟。一说树木名。

〔6〕大椿:大椿树,传说中的神树。

〔7〕彭祖:传说中的长寿人物,一说活了七百岁,一说活了八百岁。

〔8〕匹之:与他相比。匹,比。【译文】智慧小的不如智慧大的,寿命短的不如寿命长的。怎么知道是这样呢?朝菌不知道昼夜的交替,寒蝉不知道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这都是由于寿命短促的缘故。楚国的南边有一只灵龟,以五百年的光阴当作一个春季,又以五百年的光阴当作一个秋季;远古时期有一棵大椿树,更以八千年的光阴当作一个春季,再以八千年的光阴当作一个秋季,这是因为它们的寿命太长了。然而彭祖至今还以长寿闻名于世,众人和他相比,岂不是很可悲吗?

 〔1〕〔2〕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3〕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4〕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5〕〔6〕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7〕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9〕〔8〕,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10〕也?’”此小大之辩也。

 

〔1〕汤:商汤,商朝第一代国君。棘:夏革,商朝大夫,为商汤之师。

〔2〕穷发:寸草不生的地方。

〔3〕修:长。

〔4〕太山:即泰山,在今山东省境内。

〔5〕羊角:形似羊角的旋风。

〔6〕绝:超越,穿过。

〔7〕斥鷃(yàn):池泽中的小雀。斥,池塘,小泽。

〔8〕仞: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

〔9〕至:极至,指最高的境界。

〔10〕辩:通“辨”,分别。【译文】商汤问棘也有这样的话:“在寸草不生的北方,有一片广漠无涯的大海,那是天然形成的大池。池里有一条鱼,它的身子宽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的身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它乘着羊角般的旋风,直升到九万里的高空,穿越云雾,背负青天,然后一心往南飞去,将要到达南海。池泽中的小雀讥笑大鹏说:‘它将要往哪儿飞呢?我腾跃而起,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也是飞翔中很极至的境界了!而它还想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1〕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2〕〔3〕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4〕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5〕。

 

〔1〕 “故夫”三句:知,同“智”。效,胜任。比、合,适合,符合。征,信。

〔2〕 “其自视”二句:其,指上述三类人。此,指斥鷃、蜩、学鸠。

〔3〕宋荣子:宋钘,战国时期宋人。犹然:嗤笑的样子。

〔4〕数数然:汲汲追求名利的样子。

〔5〕未树:不曾树立的,指超越自我的境界。【译文】所以说,那些才智可以当个一官半职的,品行可以亲合一乡人心意的,德性合乎国君要求而又能取信于百姓的,他们的自我感觉,也与这些小雀们并无区别。宋荣子禁不住嗤笑他们。像宋荣子这样的人,全世界都赞扬他,他也不为此受到激励;全世界都非议他,他也不为此感到沮丧。他能确定自我与外物的区别,分辨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他对于世俗的功名,不曾汲汲去追求,尽管如此,仍有更高的境界没有树立。

 〔1〕〔2〕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3〕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4〕〔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6〕,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列子:列御寇,战国时期郑人。御风:乘风。

〔2〕泠(línɡ)然:轻妙的样子。

〔3〕彼:指列子。致:求,得。福:福报。

〔4〕乘:因循,随顺。正:规律,本性。

〔5〕御:与“乘”同义,顺从。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变”,变化。

〔6〕无穷者:虚指无限的境界,实指无限的自然界。对主体个人而言,是指达到绝对自由自在的境界。【译文】列子乘风漫游,轻松美妙极了,过了十天半个月才回来。他对于福报的事,并没有汲汲去追求。列子虽然可以免于步行,还是要依靠风力才行。

如果能够把握天地的本性,顺从六气的变化,畅游于无穷的世界,他还有什么必须依赖的东西呢!所以说:至人无一己的私念,神人无功业的束缚,圣人无名声的牵挂。二〔1〕〔2〕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3〕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4〕〔5〕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6〕。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7〕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9〕〔8〕,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10〕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11〕。”

 

〔1〕尧:名放勋,号陶唐氏,儒家视为上古时代理想中的圣明君王。许由:字武仲,传说中的高洁隐士。

〔2〕爝(jué)火:炬火,小火。息:同“熄”,灭。

〔3〕泽:润泽。

〔4〕夫子:指许由。立:立位,登位。

〔5〕尸:主,主持。

〔6〕缺然:欠缺的样子。

〔7〕宾:宾从,附庸。

〔8〕鹪鹩(jiāoliáo):小鸟名。

〔9〕偃鼠:即鼹鼠,白天隐于土穴中,晚上出来觅食。

〔10〕庖(páo)人:厨师。

〔11〕尸祝:祭祀时,主祭人执祭版对神主(尸)祷祝,所以称主祭人为尸祝。樽俎(zǔ):“樽”是盛酒的器具,“俎”是盛肉的器具,都是厨师必备的东西,所以用来借指厨师。【译文】尧想要把天下让给许由,对他说:“日月都出来了,而火烛还不熄灭,它要和日月争辉,这不是很难吗!适时之雨已经普降,而人们还在汲水灌田,这对于禾苗的滋润,岂非多此一举吗!倘若您登上大位,天下就会安定,而我还在占着您的位子,自己感到太不够格了。请让我把天下交给您吧。”

许由说:“您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得到了治理,这时还让我来代替您,我将要求名吗?名这东西,不过是实的附庸,难道我将要充当附庸吗?鹪鹩在茂林中筑巢,只需占用一根树枝就够了;鼹鼠到河边饮水,只不过喝饱肚皮就够了。您请回吧!我要天下做什么呢?厨师虽然不尽职守,主祭的人不会替他去烹调。”

 〔1〕〔2〕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3〕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4〕“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5〕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6〕〔7〕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8〕信也。”〔9〕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10〕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11〕〔12〕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14〕〔15〕〔13〕,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16〕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17〕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1〕肩吾、连叔:皆为虚构人物。

〔2〕接舆:陆通,字接舆,楚国狂士,隐居不仕。

〔3〕径庭:指差别很大,相距甚远。径,门外路。庭,堂前地。

〔4〕藐姑射(yè):传说中的神山。

〔5〕绰(chuò)约:轻柔安逸的样子。处子:处女。

〔6〕神凝:精神内守,凝聚专一。

〔7〕疵疠(cīlì):恶病,指灾害。

〔8〕狂:通“诳”,谎言。

〔9〕瞽(ɡǔ)者:失明的人。与乎:与之,参与其中。此指观赏活动。文章:色彩纹路。

〔10〕是其言:指上面所说“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的话。是,此。

〔11〕时:通“是”。女:通“汝”,指肩吾。

〔12〕之人:指神人。

〔13〕旁礴:混同。

〔14〕蕲(qí):期,求。乱:治。作“动乱”解也通。

〔15〕弊弊:操劳的样子。

〔16〕大浸:大水。稽:至。

〔17〕尘垢秕糠:庄子认为道在万事万物之中,此指道之粗者。【译文】肩吾向连叔问道:“我从接舆那里听到的,尽是不切实际的大话,说出口收不回来的话。我惊骇于他的言论,犹如天上的银河那样漫无边际,与常人的认识相差悬殊,不合世情。”

连叔说:“他说了什么话呢?”

肩吾说:“他说:‘藐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清透,容态轻柔婉约如同处女;不吃五谷杂粮,只是吸风饮露;乘着云气,驾着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精神凝聚专一,能够使万物不受灾害,五谷丰登。’我听了这些话,所以认为纯属谎言而根本不信。”

连叔说:“当然啦,对于失明的人无法让他和别人一样观赏花纹的美丽,对于失聪的人无法让他和别人一样聆听钟鼓的乐音。岂止形体上有失明失聪呢?人的心智也有啊。上述的话,也是针对你而言的啊。那个神人啊,他的德性,将要混同万物,浑如一体,世人期望世间得到治理,但是有谁愿意劳劳碌碌去管世间的俗事呢!这样的人,万物不能伤害他,洪水滔天也不能淹没他,酷暑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枯焦,也不能让他感到炽热。他扬弃的尘垢糟糠,都能造就像尧、舜那样的伟人,他怎么肯把俗间杂务当回事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