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类疏:分类、译注、浅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9 10:19:36

点击下载

作者:张忠铧

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类疏:分类、译注、浅析

论语类疏:分类、译注、浅析试读:

前言

一、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后世尊称其为“孔子”。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宗室,后来为了躲避宫廷祸乱,由宋国投奔到鲁国,并在鲁国定居。孔子生活在“礼坏乐崩”、社会动荡的春秋时代,三岁丧父,经历过艰难的童年生活。他自幼受到周文化的熏陶,成年后以好礼、知礼闻名。孔子自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并自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对自己人生的总结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终身秉持“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收徒讲学,周游列国,以弘扬仁道、传承古代文明为己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而奋斗终生。可惜,当时的人们并不理解孔子的所作所为,认为他只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逆时代潮流而动的人,甚至讥讽他是专为讨好别人的栖栖“佞人”。即便如此,孔子仍然坚定自己的信念,正如他对隐者的回应:“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孔子内心最真实的告白。

孔子在世之时,就已同时面临世人的赞誉和诋毁。一方面,赞誉者认为“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另一方面,嘲笑、讽刺甚至诋毁孔子的人和言论也屡见不鲜,但正如孔子的学生子贡所言:“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子贡的这番话可以看作是对古今诋毁贬损孔子的言论最有力的回答。二、《论语》其书《论语》堪称中国人的“圣经”,它是一部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事迹的语录体文集,成于众多人之手,全书共二十篇。《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可见,《论语》的“语”是话语、箴言、经典语句的意思;“论(lún轮)”是论纂、编纂的意思。南朝梁人皇侃(488—545)认为《论语》的“论”字可读为“伦”,并由此得出四种解说:“一云:伦者,次也,言此书事义相生,首末相次也。二云:伦者,理也,言此书之中蕴含万理也。三云:伦者,纶也,言此书经纶今古也。四云:伦者,轮也,言此书义旨周备圆转无穷,如车之轮也。”

一般认为,《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由于没有固定的编者,此书也就没有相对严格、统一、系统的编纂体例,每条语录就是一章,若干章合编为一篇,甚至有些章句重复出现。篇与篇,章与章,乃至篇与章之间,也缺乏逻辑联系,只是大致上被归为一类。这无疑对后世人们想要系统化、科目化地理解和利用《论语》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阻碍。《论语》也是一部教导如何正心修身、待人处世、为政治国的人文教科书,一本全面剖析、深入解读人性的生动教材。书中有“效法天地,允执其中”的尧君;有“无为而治,恭己正南”的舜帝;有“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的大禹;有“温、良、恭、俭、让”“不怨天,不尤人”的孔夫子;有“不践迹,亦不入于室”的善人;有“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仁以为己任”的志士仁人;有“内省不疚”、坦坦荡荡的彬彬“君子”;有“患得患失”、浑浑噩噩的戚戚“小人”;有“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处世之道;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殷切忠告;有“学而时习”“温故知新”的学者本色;有“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气节;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谆谆教诲;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严厉质问;也有令人遐思“偏其反而”的唐棣之华等等。《论语》更是一座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文化高山,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一泓清新明澈、汩汩流淌的文化源泉。它通过简明、精确、优雅的语言勾勒出人性的黑白“素描”: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我们不要做什么样的人,人们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为何人们性相近而习相远等等。它就好比一位娴熟的工匠,用“道德仁义”这个金刚钻,将人们原本朴实、淳厚的人性玉石精雕细琢,加工修饰,以期成为有用之才。它就像一面历经千年风雨而历久弥新的古镜,或明或暗,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于无声寂静之中照见人性的优点和缺点,提请人们给予关注,加以改善。三、关于《论语》分类

如前文所述,由于《论语》的成书历经不同时代多人之手,虽然原书对于章节的前后顺序、首末编排也不乏深意,但整体上仍容易让人产生略显凌乱、不知所云的感觉,长久以来似乎并没有一个较为明确、公允、可行的分类方式对它进行全方位的疏通整理。

为了便于现代读者系统化、科目式地阅读,笔者在总结近现代部分学者零散、片断式分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耗时近五年,将全部论语(512章,含重出章节共6章,实际为506章)遵循“先上下,后内外”的思路划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

侧重于“向内”,下编侧重于“向外”,每一编统摄五个类别,每一个类别构成一篇,由此将《论语》原书二十篇分类疏理为本书的十篇(即十个科目)。

上编五篇,包括:为学(75章)、修身(81章)、明仁(39章)、知礼(49章)、行孝(12章),计256章。主要侧重于格物致知、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即“向内”。

下编五篇,包括:为政(37章)、治国(38章)、论人(66章)、处世(60章)、砭时(55章),计256章。主要侧重于待人处世、为政治国、针砭时弊,即“向外”。

纵观《论语》五百章,每一章句都好比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通过本书的分类编纂,切磋琢磨,终于可以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联成一串更容易提纲挈领、拿捏品鉴的珍珠项链。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里,笔者也深感仍未得见其真,自知所作出的努力也只是沧海一粟,惟盼尽一己微薄之力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视角更好地欣赏、感悟、探寻《论语》这座文化高山。

本书适合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阅读,包括正文和注解两大部分。正文选用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本(共512章),并参考其他版本校勘,正文前端以英文大写字母编码,正文后端以方括号缀以阿拉伯数字标明原文序号,以便读者对照索引。例如,“A1”表示本书正文第一篇“为学”的第一章语录,该语录后端的“[16.9]”,表示《论语》原文“季化第十六”之第九章(参见附录),反之亦然。读者可依此类推,互为检索。本书正文主要按照孔子语录、孔子弟子语录、历史人物、政客及时人语录、其他记录的先后顺序排列,部分两可的语录,按语录内容和重点,酌情调整。注解内容又可分为【题解】、【注释】、【译文】、【浅析】四个组成部分。【题解】部分,通过列举具有代表性的语录章句,突出该项分类的主题要点和核心思想;【注释】部分,以解释名词术语为主,兼有历史背景、名物典制、礼仪习俗等方面的解释,对于历来有歧义或多种解释并存、并通的章句,限于篇幅,只列出其中两种说法;【译文】部分,以直译为主,兼用意译,为便于行文顺畅和读者理解,个别章句翻译时补入一些内容,并适当采用圆括号分隔标示;【浅析】部分,主要依照正文含义,参考古今先贤智者的疏解、评判,并结合笔者心得,反复推敲,对每章逐一做出简要的重点提示、义理概括和类别归属。对于同一章句包含多个主题思想的,只取其中一种含义,以便读者快速了解正文主旨。

笔者的水平有限,虽自认为已尽最大努力,但书中不免仍会存在错误、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不吝批评指正。张忠铧2014年3月上编

一 为学

题解本篇共辑录《论语》原文七十五章(编码为A),包括孔子语录50章(A1-A50),孔子弟子语录15章(A51-A65),政客及时人语录5章(A66-A70),其他记录5章(A71-A75)。主要内容涉及:认知态度(如“我非生而知之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目的(如“君子学以致其道”“学而优则仕”)、教育理念(如“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教育原则(如“吾道一以贯之”)、教学内容(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学方法(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方法(如“温故而知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学与思的关系(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奋好学(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门四科十哲(如“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等。详见下文。(一)孔子语录A1.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6.9]【译文】孔子说:“一生下来就知道(一切)的人,(堪称是)上等(智慧的人了);(相比之下,那些主动)通过学习而知道的人,(就属于)次一等(了);(进而言之,那些因为)感到困惑才肯去学习的人,又(属于)次一等。(最后,还有一种人,是虽然)感到困惑而不肯去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注定)成为下等人了。”【浅析】本章孔子论述求知为学的四个层次或境界,重在困而学之,学而知之,取“为学”义。A2.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人,(只不过是一个)爱好古代(优秀)文化,勤敏追求(新知)的人。”【浅析】本章孔子自谦不是生而知之者,重在修学好古,敏以求之,取“为学”义。A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20]【译文】孔子说:“(那些口头上)知晓它的人不如(内心里真正)爱好它的人,(那些内心里真正)爱好它的人不如(那些终身学习,并)以它为乐的人。”【浅析】本章孔子论求知的三个逐渐加深的层次或境界,包括知之、好之、乐之,重在快乐学习,乐学无忧,取“为学”义。A4.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9.8]【译文】孔子说:“(你们认为)我有(天生的)知识吗?(我)没有(天生的)知识啊!(曾经)有一个粗鄙的人来问我,(我对他提出的问题)一无所知;(于是)我就从问题发展的两个极端去分析,竭尽(所有可能性)来弄清楚(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浅析】本章孔子论述答疑解惑的“两端”法则,重在逻辑推理,执两用中,取“为学”义。A5.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17]【译文】孔子说:“仲由!(让我来)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知道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浅析】本章孔子论正确的认知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重在不自欺,不欺人,取“为学”义。A6.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7.8]【译文】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言六弊(的道理)吗?”子路回答说:“(我)没听(说)过。”孔子说:“坐下!(让)我来告诉你。(如果一个人过于)好仁却不好学,弊端在于(容易)受人愚弄;(如果一个人过于)好智却不好学,弊端在于(容易)放荡不羁;(如果一个人过于)好信却不好学,弊端在于(容易)危害自身;(如果一个人过于)好直却不好学,弊端在于(他/她的)话语(会让人感到)尖酸刻薄;(如果一个人过于)好勇却不好学,弊端在于(容易)胡做非为;(如果一个人过于)好刚却不好学,弊端在于(容易)狂妄自大。”【浅析】本章孔子论述“六言六蔽”之理,认为只是做到好仁、好智、好信、好直、好勇、好刚还不足够,重在好学,取“为学”义。A7.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4.8]【译文】孔子说:“早晨才闻知大道(真理),(哪怕是)当晚死去,也是值得的。”【浅析】本章孔子论闻道、悟道的重要性,认为“道”至高无上,甚至超过身家性命,重在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取“为学”义。A8.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15.3]【译文】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作为你们的老师)是(靠)多学习(知识)而又能够记得住的吗?”(子贡)回答说:“对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其实我有一个基本原则来贯穿(我的教学)。”【浅析】本章孔子自述其治学之道,认为不在于多学、多背、多记理论知识,重在融会贯通,一以贯之,取“为学”义。A9.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译文】孔子说:“参呀!我(所弘扬的)道(始终)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曾子说:“是的(弟子明白)。”孔子出去后,门人便来问曾子:“(老师所说的‘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在我看来,)夫子之道,(其核心在于)忠、恕(二字)罢了。”【浅析】本章孔子自述其一贯之“道”,曾子解读为“忠”“恕”二字,重在仁民爱物,民胞物与,取“为学”义。A10. 子曰:“有教无类。”[15.39]【译文】孔子说:“我对人人都有所教诲,无论他/她是(贫富、贵贱、善恶等)哪一类人。”【浅析】本章孔子论教育理念,认为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重在有教无类,取“为学”义。A11.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7.7]【译文】孔子说:“(凡是)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予教诲的。”【浅析】本章孔子自述其教育原则,重在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取“为学”义。A1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11]【译文】孔子说:“(谁能做到)温故知新,(他/她)就可以做老师了。”【浅析】本章孔子论为师之道,重在温故知新,为人师表,取“为学”义。A1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译文】孔子说:“(哪怕是)三个人一同行走,(其中)必定有堪为我师的人!(慎重地)择取人家良善(的方面)而学习,对于人家不善(的方面)就(努力)改正。”【浅析】本章孔子论向善自新之道,重在以人为镜,从善如流,取“为学”义。A1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7.24]【译文】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对你们的教导)有所隐瞒吗?(说实话)我对你们没有(一丝)隐瞒。(事实上)我没有什么事不是与大家一起行动的,这就是我孔丘(为人处世的原则)。”【浅析】本章孔子自述教学心声,认为自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重在言传身教,无私无隐,取“为学”义。A15.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8.17]【译文】孔子说:“(有一种人,对待)学习总像赶不上似的,(赶上了)又恐怕失掉它。”【浅析】本章孔子论求学上进的可贵心态,重在学无止境,不进则退,取“为学”义。A1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译文】孔子说:“学过之后按时温习所学,不也(令人)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令人)快乐吗?(纵然)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在心里)暗生怨恨,(我)不也(仍然)是君子吗?”【浅析】本章孔子论学习、朋友和君子,重在学而时习,君子不愠,取“为学”义。A1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15]【译文】孔子说:“(只知道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知道一味地)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倦怠。”【浅析】本章孔子论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不可偏废,重在学而能思,思而能学,取“为学”义。A18.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5.31]【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去思考(心中的疑惑),(结果)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浅析】本章孔子自述学习体会,认为过度苦思,无益身心,重在劝学,取“为学”义。A19.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9.15]【译文】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然后(才把)音乐(篇章)整理出来,《雅》和《颂》(的编排整理)各得其所。”【浅析】本章记孔子“正乐”(即整理音乐篇章)一事,重在拨乱反正,各得其所,取“为学”义。A20.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14]【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饮食不贪求饱足,(对于)居住不贪求安逸,敏于做事而慎于言语,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学习,以便)匡正自己,(这样的君子)可以说是好学了。”【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好学,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重在敏于事,慎于言,取“为学”义。A21.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5.28]【译文】孔子说:“(我想,)十户人家(聚居)的地方,(当中)必定有如我一样忠信的人,(只不过,他/她)不如我好学罢了。”【浅析】本章孔子自信好学过人,重在为人忠信,勤奋好学,取“为学”义。A22.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7.17]【译文】孔子说:“(如果)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学习《易经》(的道理),便可以不犯大的过错了。”【浅析】本章孔子自述学习计划,认为五十学《易》可无大过错,重在洗心以易,退藏于密,取“为学”义。A23.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7.1]【译文】孔子说:“(我的原则是)阐述而不创作,信赖而且喜好古代文化,私下里(常拿自己)跟老彭比一比。”【浅析】本章孔子论述治学理念,秉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原则,重在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取“为学”义。A24.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7.28]【译文】孔子说:“大概有一种(自己)不知而妄作的人,我没有这种毛病。(我要求自己)多听闻,择取良善(的优点)而遵从;多观察并记在心里(揣摩品味)。(像我这样,应属于)次一等的智慧吧!”【浅析】本章孔子论治学之道,应避免“不知而作”的毛病,重在默观省察,博闻强记,取“为学”义。A25.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7.2]【译文】孔子说:“(把日常见闻)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而不厌烦,教诲他人而不倦怠,(我时常扪心自问)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浅析】本章孔子自述教学心得,重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取“为学”义。A26.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译文】孔子说:“要说(我是)圣人与仁者,我怎么敢当!只不过是为人努力而不厌烦,教诲他人而不倦怠,可说是如此而已。”公西华说:“这正是弟子们学不到的。”【浅析】本章孔子自谦不敢以圣者、仁者自居,重在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取“为学”义。A27.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2.16]【译文】孔子说:“批判(那些)异端(邪说),这就可以消除(异端邪说的)危害了。”【浅析】本章孔子论批判异端,重在坚守中道,维护正义,取“为学”义。A28. 子曰:“辞达而已矣!”[15.41]【译文】孔子说:“(对于)言语修辞(的原则),(我想)能够(明白)表达意思就行了。”【浅析】本章孔子论言辞表达,重在言简意赅,文约义丰,取“为学”义。A29.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15.16]【译文】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不(动脑筋)想想:‘怎么办,怎么办’的话,我也不知道(该对他/她)怎么办了。”【浅析】本章孔子论学习方法,认为应多动脑筋思考为什么、怎么办,重在独立思考,上下求索,取“为学”义。A30.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等到他/她发愤(渴求搞懂却搞不懂)的时候,先不给他/她启示;不等到他/她渴求表达(却说不出)的时候,先不帮他/她阐发。(以四方的屋子为例)教他/她认识一角却不能自行推知(剩余)三角的,(这个时候)便不再重复教他/她了。”【浅析】本章孔子论教学启发之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为学”义。A31.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3.16]【译文】孔子说:“(我认为)比射箭不一定非要射穿箭靶子(才好),因为(每个)人的力量(大小)有不同级别,(所以,射不主皮)这是古时的规矩。”【浅析】本章孔子论射艺,认为斗力争胜不符合“古之道”,重在正志正心,学习射礼,取“为学”义。A3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8.12]【译文】孔子说:“(一个人)读了三年书,却不贪求做官,(保持这样的气节)不容易做到啊。”【浅析】本章孔子论学者品德,不唯“官”是图,重在人生百途,何必为官,取“为学”义。A33.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9.19]【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还差一筐便可成功,(如果这时懒得做下去而)停止,那是我自己要停止的。又譬如在平地(上堆土山),虽然是刚倒下一筐土,(如果下定决心)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啊!”【浅析】本章孔子论成功之道,应避免功亏一篑,功败垂成之憾,重在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取“为学”义。A34.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9.22]【译文】孔子说:“(农民种)庄稼长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即使出了苗,)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是有的。”【浅析】本章孔子以农事喻人事,凡事贵有成,最忌半途而废,重在慎终如始,善始善终,取“为学”义。A35.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9.30]【译文】孔子说:“(你)可与(他/她)一同学习,未必可与(他/她)一同取得成就;(你)可与(他/她)一同取得成就,未必可与(他/她)一同依礼行事;(你)可与(他/她)一同依礼行事,未必可与(他/她)一同通达权变。”【浅析】本章孔子论权道之难,重在与时俱进,通权达变,取“为学”义。A36.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8.8]【译文】孔子说:“(首先)兴起于《诗经》,(其次)立身于礼节,(最后)达成于音乐。”【浅析】本章孔子论教学内容,包括诗、礼、乐三者,重在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取“为学”义。A37.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2.2]【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浅析】本章孔子论诗,重在思想纯正,情真意切,取“为学”义。A38.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3.5]【译文】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熟读《诗经》三百篇,(这时)授权他处理政务,却不能达成目标;(或者)派他出使四方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这样的人)虽然书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处呢?”【浅析】本章孔子批评死读书的“书呆子”,空有一身理论知识,却不能胜任内政外交职责,重在学以致用,经世济国,取“为学”义。A39.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20]【译文】孔子说:“(对于)《关雎》这首诗,(我的评价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浅析】本章孔子论诗,认为《关雎》一诗体现了中正祥和之美,重在有情有义,不淫不伤,取“为学”义。A40.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8.15]【译文】孔子说:“(从)太师挚开始演奏,(到)结尾演奏《关雎》之曲,音乐(如潮水般)充盈于耳!”【浅析】本章孔子论音乐,认为太师挚的音乐演奏气势宏大,重在耳濡目染,陶冶性情,取“为学”义。A41.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7.9]【译文】孔子说:“年轻人,(你们)为什么不去研究《诗经》?研读《诗经》可以激发兴趣,可以观察人事,可以让人合群,可以学习讽刺技巧。从近处说,教人如何侍奉父母;从远处说,教人如何侍奉君主。(如果这些都学不到,至少还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浅析】本章孔子论学《诗经》的重要性和好处,重在涵养天性,通情达理,取“为学”义。A42.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2.9]【译文】孔子说:“我与颜回讲学(的时候),一整天他(对我所阐述的观点)从不提出异议,如同(一个)愚人。(等到讲学结束)退下后,(我)省察他私下的表现,(发现他对于我所讲的内容)也能有所阐发,(可见)颜回不是愚人。”【浅析】本章孔子论颜回,大智若愚,重在静观省察,默识心融,取“为学”义。A43.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9.20]【译文】孔子说:“(在我的学生当中)听我说话而始终不倦怠的,(大概)只有颜回一人吧!”【浅析】本章孔子论颜回,赞其从不厌烦孔子的教诲,重在深解义趣,喜闻乐见,取“为学”义。A44.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9.21]【译文】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呀(他死得太早了)!(在学习方面)我只看见他不断地进步,从未见过他止步不前!”【浅析】本章孔子论颜渊,叹其短命,赞其好学,重在人生有限,学海无涯,取“为学”义。A45.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17.10]【译文】孔子对伯鱼说:“你研究过《周南》和《召南》了吗?人(如果)不研究《周南》《召南》,那就犹如正对着一堵墙壁站立(必定一无所见,寸步难行)!”【浅析】本章记孔子教子,劝其学《周南》《召南》,重在兴于《诗》,立于礼,取“为学”义。A46.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3.25]【译文】孔子论《韶》乐,(说:)“(它所体现的)善美到了极点,(它所体现的)善也到了极点。”论《武》乐,(说:)“(它所体现的)美到了极点,(它所体现的)善却未达到极点。”【浅析】本章孔子论音乐鉴赏,在于美、善两个角度,重在尽善尽美,取“为学”义。A47.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7.14]【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为它的美妙所打动,)(竟然)长时间尝不出肉味,说:“不曾想欣赏音乐竟(让我)到了这种境界。”【浅析】本章记孔子对音乐的热爱,如痴如醉,食不甘味,重在乐而不淫,取“为学”义。A48.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5.22]【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归去吧!归去吧!我们那里的学生们志高才大,斐然成章,还不知道怎样去教导和培养他们呢。”【浅析】本章孔子论人才教育,重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取“为学”义。A49.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3.23]【译文】孔子告诉鲁国太师演奏音乐的道理,说:“音乐(演奏的原理)是可以知晓的:开始演奏时,翕然热烈;继续演奏时,纯然和谐,皦然清晰,绎然不绝,(就这样)完成(音乐演奏)。”【浅析】本章孔子论音乐演奏之理,如行云流水,重在起承转合,和谐自然,取“为学”义。A50.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9.31]【译文】(古诗说:)“唐棣树的花,翩翩摇摆。怎能不把你思念?(只是)因为家室离得太遥远。”孔子说:“他/她这还不是真的(在心里面)思念啊,(若是真的思念)又怎么会(觉得)遥远呢?”【浅析】本章孔子论诗言志,意思深远,或言权变,或言明道,重在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取“为学”义。(二)孔子弟子语录A51.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译文】(孔子席地而坐,)颜渊、季路(于两旁)侍立。孔子说:“何不说说各自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与朋友共同享用,(就算)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善良,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养,朋友得到信任,年轻人得到关怀。”【浅析】本章记孔子之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重在尊老爱幼,修已安人,取“为学”义。A52.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9.11]【译文】颜渊感叹着说:“(老师的学问)越是仰望,越觉得高大;越是专研,越觉得艰深;(有时候)看似就在眼前,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总能)循循善诱,用丰富的文献使我博学,用礼节来约束我,(让人充满学习的渴望而)欲罢不能。(我感到)已用尽全力,似乎能独立了。要想再向前迈进,又无从下手了。”【浅析】本章颜渊赞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重在循循善诱,博文约礼,取“为学”义。A53.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15]【译文】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横,(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不如贫穷却乐于学道,富有却爱好礼节。”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就是这个(精益求精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过去),你就能推知将来。”【浅析】本章孔子论贫富,赞扬子贡能够告往知来,可与之言《诗》,重在乐道好礼,无谄无骄,取“为学”义。A54.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5.13]【译文】子贡说:“(在我看来)老师关于文献方面的学问,可以听闻;老师关于人性和天命方面的言论,还没有听闻过。”【浅析】本章记子贡通过学习发现孔子罕言性与天道,重在明心见性,性静情逸,取“为学”义。A5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5.15]【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可以得到‘文’的谥号?”孔子说:“(孔文子为人)勤敏好学,不耻下问,所以给他为‘文’的谥号。”【浅析】本章孔子论孔文子谥号为“文”的原因,重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取“为学”义。A56.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6.12]【译文】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老师您的学说,是我能力不够。”孔子说:“(如果真是)能力不够的人,走到中途才(会因为力量耗尽而不得不)停下。(可是)现在你却停在原地(还没有开始行动)。”【浅析】本章孔子批评冉求不思进取,画地为牢,认为“力不足”只是借口,希望他端正学习态度,重在劝学,取“为学”义。A57.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译文】子路问:“听闻(正确)就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听闻(正确)就行动吗?”孔子说:“听到就(立刻)行动。”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行动吗,您说‘有父兄在(不能听到就行动)。’冉求问听到就行动吗,您说‘听到就行动。’(两人的问题相同,而您的答复却相反,)我有些困惑,敢问(这其中的缘故)。”孔子说:“冉求(的性格)退缩,所以我要推他前进;仲由(的性格)敢作敢为,所以我要让他退一退。”【浅析】本章孔子论行动之道,认为性急者(如子路)宜缓行;性缓者(如冉有)宜速行,重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取“为学”义。A58.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11.25]【译文】子路叫子羔去做费县县长。孔子说:“(这样做)是误人子弟!”子路(不服气地)说:“(费县那地方)有老百姓,有土地和五谷(需要派人管理),何必一定要读书,才叫作学习呢?”孔子说:“所以我厌恶(像你这样不好好学习而只知道)强词夺理的人。”【浅析】本章孔子批评子路为佞人,认为他让子羔去做官是误人子弟,尤其对子路狡辩“读书无用”的观点颇为反感,重在学而未优,不宜出仕,取“为学”义。A59. 子游曰:“在我看来,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19.12]【译文】子游说:“(在我看来,)子夏门下的学生,叫他们做做洒扫、应对、进退一类的事务,是可以的,不过这只是(学道的)细枝末节罢了。没有学到根本,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子夏听了(子游)这话,说:“噫!子游说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项?后讲述哪一项?(孰先孰后)就如同草和木,是有所区别的。君子之道,怎可(随便)歪曲呢?(要说传道)有始有终(不分先后)的,大概就只有圣人(能做到)吧!”【浅析】本章记孔门弟子对于教学方法之争,子游认为“学”有本末之别,子夏认为“教”有先后之分,重在有始有终,殊途同归,取“为学”义。A60.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7]【译文】子夏说:“(对于妻子)看中的是品德而不是容貌姿色;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全力以赴;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种人)虽说没(经过正式)学习,我也一定能说他已经学习过了。”【浅析】本章子夏论未学之“学”,认为一个人德行的好坏与他是否接受过正式的学习教育没有必然的联系,重在贤贤易色,好善好德,取“为学”义。A61.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19.5]【译文】子夏说:“每天更新(自己原本)(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练习自己)所掌握的(本领),(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好学啊!”【浅析】本章子夏论好学,认为学者应日知所无,月习所能,重在温故创新,取“为学”义。A62.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19.7]【译文】子夏说:“(一般而言)百工居住在作坊里(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他/她们(具体的)工作任务,君子(不同于百工,他/她们主要是)通过学习获得(更高层次的)道。”【浅析】本章子夏论君子的学习目标,不同于百工的工作,重在学以致道,任重道远,取“为学”义。A63.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19.13]【译文】子夏说:“(如果)做官有余力就应去学习;(如果)学习有余力就应去做官。”【浅析】本章子夏论学与仕的关系,重在行有余力,仕优则学,取“为学”义。A64.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9.7]【译文】牢说:“(我记得)孔子说过:(正因为)我不曾被国家起用,所以(反而有时间、精力)学些技艺。’”【浅析】本章记孔子自认为多才多艺的原因在于“不试”,重在依于仁,游于艺,取“为学”义。A65.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6.13]【译文】(有一天,)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您在老师那里有(得到)与其他学生不同的传授吗?”伯鱼回答:“没有。(老师)曾经一个人站在庭中,我(当时正)快步过庭。他问我:‘(你)学《诗经》了吗?’我说:‘没有。’(他便对我说:)‘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于是)我退下去学诗。过了几天,(老师)又一个人站在庭中,我又快步过庭。他问我:‘(你)学礼了吗?’我说:‘没有。’(他便道:)‘不学礼,就没法立足(于社会)。’(于是)我退下去学礼。我就听到这两项。”陈亢回去后很欢喜,说:“(我本想着)问(伯鱼)一个问题,(结果)得到三个答案。闻知学《诗经》(的重要性),闻知学礼(的重要性),又闻知君子(孔子)对他儿子(伯鱼)的态度(较为疏远)。”【浅析】本章记陈亢与伯鱼问答,陈亢窃喜于“问一得三”,重在学诗立言,学礼立身,取“为学”义。(三)时人、政客语录A66.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9.2]【译文】达巷的人说:“孔子真伟大!学问广博,却找不出他(赖以)成名的专长。”孔子听说后,就对学生们说:“我有什么(专长)呢?赶马车呢?(还是)做射手呢?(如果一定要从中选一个,我看)我(还是选择)赶马车好了。”【浅析】本章时人赞孔子博学,又惜其无所成名,重在大成若缺,无名可名,取“为学”义。A67.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9.6]【译文】太宰问子贡:“(您的老师)孔夫子是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能呢?”子贡回答:“(我想)这是上天要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能。”孔子听到,便说:“太宰知道我呀!我小时候生活贫贱,所以(为了生活)学会不少鄙陋的技能。(对于)君子(来说)这些技能算多吗?(我看还)不算多啊。”【浅析】本章孔子自谦既非“圣者”,亦不“多能”,重在勤学苦练,集腋成裘,取“为学”义。A68.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19.22]【译文】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您的老师)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人们常说的)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其实)并未失传,仍在人间。贤者(能够通过它)识取大(用)处,不贤者(也能够通过它)识取小用处,(总之)没有不适用于文武之道的地方。我的老师难道会不学习吗?(所以)又何必要有固定的师傅(来专门传授我的老师孔子)呢?”【浅析】本章子贡论孔子之学,得益于文武之道,重在识有大小,学无常师,取“为学”义。A69.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6.3]【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好学?”孔子回答:“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人(拿别人出气),(同样的过错)不再犯第二次。不幸(的是他)短命死了,如今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听过好学的人了。”【浅析】本章孔子论颜回好学,重在不迁怒,不贰过,取“为学”义。A70.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11.7]【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当中谁好学?”孔子回答:“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幸(的是他)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浅析】本章孔子论颜回好学,惜其短命,重在闻一知十,无人可及,取“为学”义。(四)其他A7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7.25]【译文】孔子(主要)从四个方面教育(他的)学生:文献、德行、尽忠、立信。【浅析】本章记孔子的教学内容,不离文、行、忠、信这四者,重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取“为学”义。A7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7.32]【译文】孔子与别人一同唱歌(的时候),如果唱得好,必定请人家再唱一遍,而后又跟他唱和一遍。【浅析】本章记孔子的好学品质,与人歌善,反复唱和,直至学会,重在快乐学习,学无常师,取“为学”义。A73.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7.18]【译文】孔子使用雅言(通行语)的时候,包括读《诗》、读《书》、行礼,都用雅言。【浅析】本章记孔子的语言表达,即使用雅言(通行语)的情形,在于《诗》、《书》、执礼这三者,重在正言若反,直言不讳,取“为学”义。A7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5.14]【译文】子路听闻(一个道理时),(如果)尚未能付诸行动(去体验),(他就)唯恐又听闻(一个新的道理)。【浅析】本章记子路好学品质,一有闻善,勇于必行,重在实践出真知,取“为学”义。A75.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11.3]【译文】(孔子门下优秀的弟子代表)在德行方面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言语方面有:宰我,子贡。在政事方面有:冉有,季路。在文献学习方面有:子游,子夏。【浅析】本章记著名的孔门弟子,他们被后世称为“四科十哲”,重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取“为学”义。

二 修身

题解本篇共辑录《论语》原文八十一章(编码为B),包括孔子语录55章(B1-B55),孔子弟子语录22章(B56-B77),政客及时人语录2章(B78-B79),其他记录2章(B80-B81)。主要内容涉及:修行目的或境界(如“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正直做人(如“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人生修行的阶段和目标(如“吾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修行方法与次第(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智仁勇三位一体(如“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品质(如“君子不器”“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如“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三知(“知命”“知礼”“知言”)、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钢,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改过自新(如“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自我反思(如“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详见下文。(一)孔子语录B1.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译文】孔子(自我总结)说:“我十五岁时立志追求学问;三十岁时能够自立(门户);四十岁时(能做到)不再迷恋于外界的(各种)诱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六十岁时(能做到)倾听各种(正面或负面的)言论而顺其自然;七十岁时(能做到)随心所欲,(但是)任何念头(都)不(会)超越规矩。”【浅析】本章孔子自述人生感悟与心得,重在修身不辍,终生好学,取“修身”义。B2.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译文】孔子说:“志向在于弘道,根据在于明德,依靠在于仁义,悠游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浅析】本章孔子论修行,重在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取“修身”义。B3.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9.26]【译文】孔子说:“(你)可以(用武力)夺取三军的主帅,但不可以夺走(哪怕是)匹夫(坚定的)志向。”【浅析】本章孔子论匹夫之志,不可夺也,重在意志坚定,不屈不挠,取“修身”义。B4.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28]【译文】孔子说:“(总要到了)寒冷时节,然后才知道松柏树是(坚持到)最后凋零的。”【浅析】本章孔子以“松柏后凋”比喻君子气节,重在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取“修身”义。B5.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9.29]【译文】孔子说:“智者不会迷惑;仁者不会忧虑;勇者不会畏惧。”【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之道,应做到智、仁、勇“三位一体”,重在仁者无敌,取“修身”义。B6.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14.28]【译文】孔子说:“(对于)君子所应达成的三个目标,我没有一个能做到:仁义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他老人家对自己的描述啊。”【浅析】本章记孔子自谦之辞,言其尚未达到君子之道(智、仁、勇)的要求,重在谦谦君子,乾乾日强,取“修身”义。B7.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15.32]【译文】孔子说:“(作为)君子(应当多)谋虑(如何)修道而不(应当只顾)谋虑衣食(住行)。耕田,经常饿着肚皮;学习,经常得到俸禄。(作为)君子(应当)为不能觉悟大道而忧虑,而不(应当过于)忧虑(当前的)贪困(生活)。”【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品德,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重在安贫乐道,尊道贵德,取“修身”义。B8.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7.3]【译文】孔子说:“(人们的)品德不修正,学问不讲习;听闻仁义(道理)却不能(付诸)实践,(自身)有缺点(却)不能改正,(这些才)是我所忧虑的啊!”【浅析】本章记孔子之忧,在于修德、讲学、徙义、迁善四者,重在闻义能徙,不善能改,取“修身”义。B9.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时,就应当孝顺父母;出门在外时,就应当顺从师长(的吩咐),一言一行都要谨慎而且守信,要懂得博爱众人,还(要多)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照这样)实行之后,(如果)还有余力的话,(最好)再去学习文献知识。”【浅析】本章孔子论道德修养,劝告弟子出孝入悌,谨慎诚信,重在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取“修身”义。B10.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9.16]【译文】孔子说:“(作为)君子出外公平就当(想着尽力)侍奉公卿,入门(回家)就当(想着尽力)侍奉父兄,(参与)丧事(的时候)不敢不尽礼数,不为酒困,(扪心自问,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浅析】本章记孔子自谦之辞,言其在忠敬、孝悌、丧悼、慎酒等方面仍须完善,重在克己奉公,不为酒困,取“修身”义。B11. 子曰:“君子不器。”[2.12]【译文】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只具有一定限量的)容器(就够了)。”【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不器之理,常言道“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重在君子学道,大器晚成,取“修身”义。B12.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14.23]【译文】孔子说:“君子(所追求的是)向上通达(于大道),小人(所追求的是)向下通达(于私利)。”【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与小人之别,重在外圆内方,能上能下,取“修身”义。B13.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追求)道义为上,小人以(追求)利益为上。”【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与小人之别,重在见利思义,利乐有情,取“修身”义。B14.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5.21]【译文】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多于要求别人),小人严格要求别人(多于要求自己)。”【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与小人之别,重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取“修身”义。B15.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7.37]【译文】孔子说:“君子(的胸怀)坦坦荡荡,小人(的心思)经常忧心忡忡。”【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内省不疚,无怨无尤,故坦荡荡;小人不仁不义,患得患失,故长戚戚,重在胸怀坦荡,无忧无惧,取“修身”义。B16.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15.37]【译文】孔子说:“君子(应当)看重大信,却不(应当)拘泥于小信。”【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之贞,处大事不糊涂,重在贞胜蒙难,固守正道,取“修身”义。B17.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14]【译文】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看重的是)勾结而不是团结。”【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与小人之别,重在和衷共济,周而不比,取“修身”义。B18.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译文】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和谐(美满)而不是完全赞同;小人(看重的是)完全赞同而不管是否和谐(美满)。”【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与小人之别,重在求同存异,和衷共济,取“修身”义。B19.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13.26]【译文】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从不骄傲自满,小人骄傲自满而不能泰然自若。”【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与小人之别,重在修己安人,泰而不骄,取“修身”义。B20.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4.11]【译文】孔子说:“君子(经常)思虑道德(修养),小人(经常)思虑乡土(资产);君子(经常)思虑法制,小人(经常)思虑实惠(利益)。”【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怀德怀刑,小人怀土怀惠,重在遵纪守法,弘道明德,取“修身”义。B21.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2.16]【译文】孔子说:“君子(热衷于)成人之美,不(会)成人之恶。小人则相反。”【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与小人之别,重在宜成人之美,勿成人之恶,取“修身”义。B22.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5.18]【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君子(应当)把义作为(修身的)本质,按照礼数规范行为,出言谦逊(随和),用诚信来成全(事业)。(能做到这些的才是)君子啊!”【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修行,应从义、礼、逊、信四者入手,重在仁以为本,义以为质,取“修身”义。B23.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译文】孔子说:“君子的言语力求谨慎迟重而行动(却)力求敏捷。”【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应当谨言慎行,重在言讷行敏,取“修身”义。B24.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4.27]【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说出的)言语超过其行动(能力)为羞耻。”【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应避免言过其行,言行不一,重在先行其言,取“修身”义。B25.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译文】孔子说:“君子(真正)忧虑的是自己没有才能,不忧虑他人不了解自己。”【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不患人不知,但患己无能,重在卧薪尝胆,自强不息,取“修身”义。B26.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5.20]【译文】孔子说:“君子忧虑的是到死去的时候都没有(留下)好名声被世人所称道。”【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不应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度一生,空有“君子”之名,重在务实进取,名副其实,取“修身”义。B27.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8]【译文】孔子说:“君子(为人)不庄重就不够威严;所学也不会得到巩固。(君子做人)要以忠信为主,不要跟(德行)不如自己的人交友。(君子偶尔)犯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应庄重自持,忠诚信实,重在慎重交友,有过则改,取“修身”义。B28.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9.25]B29.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5.30]【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犯了过错却不肯改正,这就真成了(名副其实的)过错了。”【浅析】本章孔子论改过,人非圣贤,难免有过,重在知过能改,改过自新,取“修身”义。B30.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4.23]【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因为(对自己的行为)有约束而出现过失的(情况),比较少见。”【浅析】本章孔子论自律,认为能自我约束的人较少犯错误,重在约之以礼,取“修身”义。B31.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6.27]【译文】孔子说:“君子(如果能)博学于文献知识,并用礼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认为应做到博文、约礼,重在无叛无乱,取“修身”义。B32.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2.15]B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7.33]【译文】孔子说:“(按照)文化知识(的标准),大概我同别人(的水平)差不多。(但是按照)躬行君子(的标准),那我(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浅析】本章孔子自谦尚未达到躬行君子的水平,重在脚踏实地,不务虚名,取“修身”义。B34.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18]【译文】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的)质朴超过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反之,如果)文采超过质朴,就会(显得)轻浮。(因此,)文采和质朴(这两者)要协调融洽,然后(才可说是)君子。”【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应避免质胜文、文胜质两个极端,重在文质彬彬,取“修身”义。B35.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6.19]【译文】孔子说:“人的生存(离不开)正直,(虽然)不正直的人也可以生存,那(不过)是他侥幸免于(各种祸害)。”【浅析】本章孔子论人生,要么直道而行,光明磊落;要么苟且偷生,侥幸过活,重在正直为人,取“修身”义。B3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17]【译文】孔子说:“(如果)遇见品德贤良的人,就该思虑着(如何)向他/她看齐;(如果)遇见品德不贤良的人,就该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的缺点)。”【浅析】本章孔子论“思齐自省”之道,重在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取“修身”义。B37.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4.22]【译文】孔子说:“古时人们的言语不轻易说出口,那是因为担心自己的行动赶不上(所说的言语)。”【浅析】本章孔子论古人出言审慎,重在言不苟出,行不苟为,取“修身”义。B38.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14.20]【译文】孔子说:“(那些)说话大言不惭的人,(届时)要落实行动就很难。”【浅析】本章孔子批评大言不惭、轻诺寡信的行为,重在慎思慎言,取“修身”义。B39.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14.10]【译文】孔子说:“(要求一个人身处)贫穷(的境况)却没有怨恨,这很难做到;(要求一个人身处)富贵(的境况)却不骄傲,这比较容易做到。”【浅析】本章孔子论贫富,有难有易,重在无怨无骄,取“修身”义。B40.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5.15]【译文】孔子说:“(应当)多要求自己(做得更好)而少苛责别人(做得不好),这样就可以远离(别人对你的)怨恨了。”【浅析】本章孔子论“远怨(近仁)”之道,应当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以恕人,重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取“修身”义。B41.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16]【译文】孔子说:“(我)不忧患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忧患我不了解别人。”【浅析】本章孔子论知己,不患人不知,患我不知人,重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取“修身”义。B4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4.30]【译文】孔子说:“(我)不忧患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忧患自己没有(足够让人家了解自己的)能力。”【浅析】本章孔子论知己,认为不患人不知,但患我不能,重在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取“修身”义。B43.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4.14]【译文】孔子说:“不要忧患没有社会地位,(而应当)忧患(没有)立足(于社会)的本事。不要忧患没人了解自己,(而应当)去追求足以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本事。”【浅析】本章孔子认为不必为无地位、无知己而忧虑烦恼,重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取“修身”义。B44.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9.27]【译文】孔子说:“(要说那)穿着破衣裳烂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裘的人并立,而不(感到)自惭形秽的人,(恐怕)只有仲由罢!(《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这有什么不好?’”子路听了(老师的赞赏,很高兴),便总是吟诵这两句诗。孔子又说:“(如果)只是做到(子路自我满足)这个样子,怎么能够好得起来?”【浅析】本章孔子赞赏子路,不以贫富动其心,不以恶衣为耻辱,重在为人正直,不忮不求,取“修身”义。B45.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16.6]【译文】孔子说:“陪侍君子谈话时有三种(常见的)过失(需要注意):(首先,)不到该他/她发言时而发言,这叫急躁;其次,该他/她发言时而不发言,这叫隐瞒;(最后,)不察看(君子的)脸色而发言,这叫睁眼瞎。”【浅析】本章孔子论言语之道,应避免躁、隐、瞽三种过失,重在言之有据,慎重发言,取“修身”义。B46.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6.7]【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条(重要的)戒律: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在好色;待他/她到了壮年,血气方刚,戒在好斗;待到年老,血气已经衰弱,戒在好得。”【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三戒,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重在惩忿节欲,克己复礼,取“修身”义。B47.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16.8]【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一要)敬畏天命,(二要)敬畏王公大人,(三要)敬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知敬畏,(进而)轻视王公大人,(进而)侮辱圣人之言。”【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重在心存敬畏,感恩惜福,取“修身”义。B48.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6.10]【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考(要引起重视):观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明白了没有;倾听的时候,要思考听清楚了没有;示人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形貌态度,要思考(是否)谦恭;说出的言语,要思考(是否)忠诚;做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敬业;碰到疑难,要思考(怎样向人家)提问;(心里积压的)愤怒(快要爆发)时,要冷静思考(发怒的)不良后果;看见可得利益(收获)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合乎道义。”【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思诚之道,不离九思,重在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取“修身”义。B49.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20.3]【译文】孔子说:“不懂得命运(无常),就不可能成为君子;不懂得以礼待人,就不可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言语(艺术),就不可能(做到)知人。”【浅析】本章记孔子对世人的忠告:知命、知礼、知言,重在乐天知命,穷理尽性,取“修身”义。B50.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6.13]【译文】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浅析】本章记孔子对子夏的告诫,认为儒有君子小人之别,重在君子弘扬道义,小人贪图名利,取“修身”义。B51.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2.13]【译文】子贡问(怎样成为)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行你要说的话,(实行)后再说出来(,能做到这样,就是君子了)。”【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忌讳言而不行、自食其言的行为,重在先行其言,言行一致,取“修身”义。B52.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14.29]【译文】子贡讥讽、批评别人。孔子知道了,便说:“子贡(他自己)就称得上贤良吗?我(才)没有这闲工夫(论人事非)。”【浅析】本章孔子批评子贡诽谤他人,重在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取“修身”义。B53.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11.20]【译文】子张问做善人的道理。孔子说:“(假如善人)不踩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也难以更进一步。”【浅析】本章孔子论善人之道,虽然能自觉行善,不造恶业,但仍须进德修业,重在玉不琢,不成器,取“修身”义。B54.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祇以异。’”[12.10]【译文】子张问提升品德,辨别迷惑的道理。孔子说:“(如果能)以忠诚信实为主,向道义靠近,这就可以提升品德。(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会)希望他/她好好活着;(如果你)厌恶一个人,又恨不得他/她马上死去。想想看,你既要他/她好好活着,又要他/他马上死去,这就是(爱与恨的)迷惑。《诗经》上说:‘这样(矛盾的行为),确实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只不过让(旁观者感到)奇怪罢了。’”【浅析】本章孔子论崇德、辨惑,告诫人们应避免爱恨无端,欲生欲死的行为,重在忠信徙义,感恩惜福,取“修身”义。B55.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15.6]【译文】子张问行事通达的道理。孔子说:“(如果你能做到)言语忠诚信实,行为笃定恭敬,纵是到了偏僻鄙陋的部族国家,也能通行无阻。(反之,如果你的)言语不能忠诚信实,行为不能笃定恭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通行无阻吗?站立的时候,(仿佛)看见“忠信、笃敬”这几个字就在眼前;(哪怕是)在车厢里(赶路时),也(仿佛)看见它刻在前面的横木上;(总之,要时刻提醒自己)然后才能通行无阻。”子张(有感于老师的教悔,于是)把这些话书写在腰间的大带上。【浅析】本章孔子论言行,认为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应谨言慎行,重在言忠信,行笃敬,取“修身”义。(二)孔子弟子语录B56.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4.35]【译文】孔子(有所感叹,)说:“没有人理解我呀!”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理解您呢?”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子贡,继续)说:“(我从)不埋怨老天爷,(也从)不怨恨别人,向下(追求)学问,向上(追求)通达(天道)。能够了解我的,(恐怕)就只有老天了!”【浅析】本章孔子感叹无人理解自己,认为知其者唯有上天,重在下学上达,无怨无尤,取“修身”义。B57.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7.19]【译文】孔子(充满感慨地)说:“从今往后,我不想再说话了。”子贡说:“您如果不说话,那我们这些学生还有什么可传述的呢?”孔子(反问子贡)说:“老天说什么了吗?(老天不曾说过一句话,但是)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常生长,老天说什么了吗?”【浅析】本章孔子感悟天地无言之德,不愿再言,重在人言有尽,天道无穷,取“修身”义。B58.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呢?”孔子说:“(如果有的话,我想应该)是‘恕’吧!(如果是你)自己(都)不愿意(接受)的事物,就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浅析】本章孔子论宽恕,认为但能容人且容人,重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取“修身”义。B59.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5.12]【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凌驾于我之上,我也不愿凌驾于别人之上。”孔子说:“赐呀,(依我看)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浅析】本章孔子评子贡之言,认为他尚未做到“不欲人加我,我亦无加人”,重在与人为善,平等相待,取“修身”义。B60.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19.20]【译文】子贡说:“(事实上)商纣王的不善,不像现在(传说的)这么厉害。所以君子厌恶居于下流,(一旦居于下流)全天下的坏名声(无论是否属于这个人)都会归集到他/她身上了。”【浅析】本章子贡论君子,鉴于纣王,恶居下流,重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取“修身”义。B6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19.21]【译文】子贡说:“君子(所犯)的过失,如同日食、月食。当过失发生的时候,人们都会见到;等到过失改正后,人们又都(一如既往地)仰望(日月)。”【浅析】本章子贡论君子之过,好比日食、月食,重在仰观俯察,改过自新,取“修身”义。B62.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17.24]【译文】子贡说:“君子也有所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是的,君子也)有他/她所厌恶的事。(君子)厌恶(背后)传播他人坏处的人,厌恶以下犯上毁谤上级的人,厌恶(只知)勇而无礼的人,厌恶勇于贯彻自己的主张却顽固不化的人。”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回答说:)“我厌恶将别人成绩窃为己有却自作聪明的人,厌恶毫不谦逊却自以为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隐私却自以为率直的人。”【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认为君子也有厌恶的人和事,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重在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取“修身”义。B63.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5.2]【译文】(孔子一行人)在陈国断绝了粮食,随从人员都生病了,爬不起床来。子路一脸愠怒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得没有一点办法的时候)吗?”孔子(对他)说:“君子纵然(长期)处于穷困之中(仍要坚守气节),小人(一旦)处于穷困之中便无所不为了。”【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固穷守志,小人穷则乱为,重在穷则变,变则通,取“修身”义。B64.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3]【译文】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应当)以仁义为上。(如果)君子有勇无义就(容易成为)乱臣贼子,(如果)小人有勇无义就(容易成为)土匪强盗。”【浅析】本章孔子论勇与义的关系,认为无义之勇不可取,要么令人为乱,要么令人为盗,重在有勇有义,以义为上,取“修身”义。B65.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4.12]【译文】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完人。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像臧武仲一样智慧,像孟公绰一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一样勇敢,像冉求一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来成就这个人的文采,就可以说他/她是完人了。”(孔子又)说:“(其实)今天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如果能做到)见利思义,在别人危险时不惜豁出生命进行求助,(经过长久苦难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样的人)也可以说是完人了。”【浅析】本章孔子论成人(完人),应当集智慧、不欲、勇敢、才艺、礼乐于一身,重在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取“修身”义。B66.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14.42]【译文】子路问如何成为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的身心),做到严肃恭敬。”(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的身心),(就会)使周围的人们(感到)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如果能好好)修养自己(的身心),(甚至可以)使所有百姓都(感到)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这就连)尧、舜都担心做不到呢!”【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之道,修己以敬,以安人,以安百姓,重在修己以敬,身正民从,取“修身”义。B67.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19.4]【译文】子夏说:“即便是小技艺,也必定有可取之处;(因为)恐怕它妨碍远大事业,所以君子不致力于它。”【浅析】本章子夏论君子,志存高远,不为小道,重在君子不器,取“修身”义。B68.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19.8]【译文】子夏说:“小人对于过错必定(想办法)加以掩饰。”【浅析】本章子夏论小人,知过不改,文过饰非,重在改过自新,取“修身”义。B6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19.9]【译文】子夏说:“君子有三种变化:在远处观望他/她时:(能感受到)庄严可畏;接近他/她时,(能感受到)温和可亲;倾听他/她的言谈时,能感受到严厉不苟。”【浅析】本章子夏论君子三变,重在庄敬自持,能刚能柔,取“修身”义。B70.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19.11]【译文】子夏说:“(在)大节(的要求)上不能超越界限,(在)小节(的要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理解)的。”【浅析】本章子夏论大德、小德,重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取“修身”义。B71.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19.1]【译文】子张说:“(作为)士人(如果能做到)见到危险不惜献出生命,见有所得要思虑(是否合乎)仁义,祭祀的时候思虑恭敬,居丧时思虑哀伤,这就称得上士了。”【浅析】本章孔子论为士,应从如何对待危、得、祭、丧这四个方面完善自我,重在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取“修身”义。B72.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12.4]【译文】司马牛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君子从不忧愁,从不恐惧。”(司马牛)说:“(做到)不忧愁,不恐惧,就可成为君子了吗?”孔子说:“(一个)在内心自我反省而不感到有任何愧疚(的人),有什么可忧愁和恐惧的呢?”【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认为君子不忧不惧,无怨无悔,重在内省不疚,问心无愧,取“修身”义。B73.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12.21]【译文】樊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游逛,说:“请问怎样提高道德品行、消除怨恨之心、辨别困惑。”孔子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先去付出劳动实践,然后再考虑得到酬劳,不就提高道德品行了吗?批判自己的错误,而不去批判别人的错误,不就消除(他人对你的)怨恨之心了吗?因为一时(冲动产生了)愤怒,(进而失去理智)忘掉自身安危,甚至连累自己的亲人,这不是困惑吗?”【浅析】本章孔子论崇德、修慝、辨惑之道,劝告人们先事后得,无攻人恶,重在戒急用忍,惩忿节欲,取“修身”义。B74.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1.13]【译文】有子说:“(只有)所立的誓言符合义,这样的誓言才可兑现。(只要)态度谦恭合于礼,就可避免耻辱。此外,依靠关系深厚的人(谋划事务),也就可靠了。”【浅析】本章有子论人际交往之道,重在信近于义,恭近于礼,取“修身”义。B7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4]【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人谋划办事是否做到了尽忠职守?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了诚信?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浅析】本章曾子论省身之法,不外乎谋事、交友、传道三个方面,重在反思自省,完善自我,取“修身”义。B76.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8.4]【译文】曾子患了疾病,孟敬子前来慰问他。曾子(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将死的鸟,它的鸣声(一定)是悲哀的;将死的人,他的话(一定)是善意的。(处在上位的)君子为人处事应注重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就可以远离粗暴和怠慢;使自己怕脸色端正,就容易让人信任;说话的时候,多考虑言辞和语气,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和错误。至于礼仪方面的细节,自有主管人员(负责)。”【浅析】本章曾子论君子之道,应在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这三个方面用功,重在恭敬持重,不重不威,取“修身”义。B77.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8.5]【译文】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愿意)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愿意)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即便)被人冒犯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浅析】本章曾子论友人,德才兼备,大智若愚,重在宽容大度,犯而不校,取“修身”义。(三)政客、时人语录B7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12.8]【译文】棘子成说:“(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便够了,要那些文采(仪节、形式)干什么?”子贡说:“可惜啊,先生是这样看待君子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我看来,)文采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本质如同文采一样重要。(如果去掉有不同花色的毛,)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看起来)就没有什么两样了。”【浅析】本章子贡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重在文质彬彬,表里如一,取“修身”义。B79.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14.25]【译文】蘧伯玉派了一位使者拜访孔子。孔子(按照礼节)给使者座位,询问说:“(蘧伯玉)他老人家平时都在忙些什么?”(使者)回答:“他老人家一心想少犯过错却还没能做到。”(拜访结束后,)使者告辞出来。孔子说:“这真是好一位使者!这真是好一位使者!”【浅析】本章孔子赞蘧伯玉的使者,言语得体,重在君子寡过,省身克己,取“修身”义。(四)其他B80.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译文】孔子(的为人)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浅析】本章记孔子威仪,重在阴阳合德,浑然一体,取“修身”义。B81.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9.4]【译文】孔子(力求)杜绝四种毛病:不臆测、不绝对、不固执、不唯我。【浅析】本章记孔子克己自修之法,重在居仁由义,无私忘我,取“修身”义。

三 明仁

题解本篇共辑录《论语》原文三十九章(编码为C),包括孔子语录19章(C1-C19),孔子弟子语录17章(C20-C36),时人及政客语录2章(C37-C38),其他记录1章(C39)。主要内容涉及:仁的概念(如“克己复礼为仁”)、行仁的根本(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行仁的好处(如“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行仁的方法(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者的品质(如“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克己复礼的方法(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志士仁人及其使命(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等。详见下文。(一)孔子语录C1.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译文】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长乐,仁者长寿。”【浅析】本章孔子论智者与仁者之别,乐山乐水,一动一静,重在浊静徐清,安动徐生,取“明仁”义。C2.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30]【译文】孔子说:“仁(离我们很)遥远吗?(每当)我想践行仁,仁就来到(我这里)。”【浅析】本章孔子论仁,重在为仁由己,欲仁仁至,取“明仁”义。C3.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13.27]【译文】孔子说:“刚直、坚毅、朴实、慎言,(这四种品质)接近于仁。”【浅析】本章孔子论近仁之法,不外乎刚、毅、木、讷这四者,重在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取“明仁”义。C4.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译文】孔子说:“(一位真正的)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求生而损害仁,而是宁肯杀身也要成全仁。”【浅析】本章孔子论志士仁人,不应贪生怕死,求生害仁,重在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取“明仁”义。C5.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15.36]【译文】孔子说:“当行仁义之时,哪怕是老师,也不同他推辞谦让。”【浅析】本章孔子论仁,认为仁义面前,人人平等,重在当仁不让,取“明仁”义。C6.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4.1]【译文】孔子说:“居住的地方要有仁德之人(为邻)才好。选择住处(如果那地方)没有仁德之人,(去那里居住)怎能算明智呢?”【浅析】本章孔子论仁,认为智者应择仁而处,重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取“明仁”义。C7.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4.2]【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处于穷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处于安乐中。仁者(善于)安守仁,智者(善于)利用仁。”【浅析】本章孔子论仁,认为不仁者久约必滥,久乐必淫,重在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取“明仁”义。C8.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译文】孔子说:“唯有仁者能够(公正地)喜好人,(唯有仁者)能够(公正地)厌恶人。”【浅析】本章孔子论仁,认为只有仁者能做到爱憎分明,重在仁者无私,仁者无敌,取“明仁”义。C9.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4.4]【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立志于修行仁德,(这个人)就不会有恶劣的行为了。”【浅析】本章孔子论为仁的好处,认为为仁可以去掉或消除恶行,重在劝人向善,取“明仁”义。C10.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5]【译文】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人都渴望的;(但是)不用正当的方法获得,(君子宁愿)不接受。贫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抛弃,(君子宁愿)不摆脱。君子(如果)舍弃仁德,怎样去成全其名声呢?身为君子哪怕是一顿饭(这么短)的时间里也不违背仁德,紧急仓促之时必然是这样(不违仁),颠沛流离之时也必然是这样(不违仁)。”【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为仁,无论富贵贫贱、饮食作息、造次颠沛,时刻坚守并践行仁道,重在为仁由己,不离不弃,取“明仁”义。C11.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4.6]【译文】孔子说:“我还未见过(真正)喜好仁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对于)喜好仁的人,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对于)厌恶不仁的人,他/她自身的为仁(还不够完善),(只是想)不使不仁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试问)有谁能够在一天之内尽力修行仁德呢?我从未见过能力不足以(修行仁德)的人。也许有,(只是)我未曾见到罢了。”【浅析】本章孔子感叹未见有好仁者、恶不仁者,重在身体力行,实践仁道,取“明仁”义。C12.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7]【译文】孔子说:“人们的过错,各属于一定的(错误)类型。观察(人所犯)的过错,就知道他/她是哪种人了。”【浅析】本章孔子论人之过,各有所属,重在观过知仁,取“明仁”义。C13.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6.7]【译文】孔子说:“颜回(这个人)呀,他的心思(可以)长久地(保持)不违背仁德,其他人只能够某日某月(短期内不违仁)罢了。”【浅析】本章孔子赞扬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重在日积月累,为仁不辍,取“明仁”义。C1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14.4]【译文】孔子说:“有美德者必定有美言,有美言者不一定有美德。仁义之人必定有勇气,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义。”【浅析】本章孔子论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重在德者必有言,仁者必有勇,取“明仁”义。C15.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14.6]【译文】孔子说:“(身为)君子却不够仁义的人或许会有的,但(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小人能为仁的。”【浅析】本章孔子论仁,认为君子偶有不仁之时,重在未有小人而仁者,取“明仁”义。C16.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5.10]【译文】子贡问如何为仁。孔子说:“(常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住在一个国家,就要(懂得)侍奉那些大官中的贤者,结交那些士人中的仁者。”【浅析】本章孔子论为仁之道,应事于贤者,友于仁者,重在择仁而处,择善而从,取“明仁”义。C17.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6.22]【译文】樊迟问怎样才算聪明。孔子说:“致力于做符合人民利益的事,对待鬼神敬而远之,可以说是聪明了。”(樊迟)又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先(考虑如何)解决困难,而后(才考虑个人的)收获酬劳,这就可以称得上仁了。”【浅析】本章孔子论智、论仁,重在敬而远之(智),先难后获(仁),取“明仁”义。C18.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13.19]【译文】樊迟问如何为仁。孔子说:“(仁者)平时自处时谦恭敦和,办事公干时勤勉敬业,待人接物时忠信诚恳。即使(仁者)来到(文化落后的)夷狄之国,(这些行为准则)也是不能舍弃的。”【浅析】本章孔子论为仁之道,不外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三者,重在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取“明仁”义。C19.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18.1]【译文】(因为纣王昏庸残暴,所以)微子离开他,箕子被降为奴隶,比干(因为直言)劝谏(激怒了纣王)而被杀。孔子说:“殷商末年有三位(不了起的)仁人啊。”【浅析】本章孔子论殷代三位仁者——微子、箕子、比干,重在忧国忧民,舍己忘身,取“明仁”义。(二)孔子弟子语录C20.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1]【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而使言行符合礼节的要求就是仁。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仁人。(当然,要不要)修行仁德全靠你自己,(难道)还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修行仁德的细节(有哪些)。”孔子说:“不符合礼节的事不要观看,不符合礼节的话不要听信,不符合礼节的话不要说,不符合礼节的事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努力)实践您这番话。”【浅析】本章孔子论为仁之道,视听言动,非礼莫为,重在为仁由己,克己复礼,取“明仁”义。C21.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2]【译文】仲弓来问如何为仁。孔子说:“出门(做事)如同去接待贵宾(须庄重);役使百姓如同承担盛大祭祀(须谨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国家(做官为政)没有怨恨,在家(修身齐家)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然不够聪敏,也要(努力)实行您这番话。”【浅析】本章孔子论为仁之道,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重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取“明仁”义。C22.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6.26]【译文】宰我问道:“有(一位)仁德的人,假如告诉他/她,‘井里掉下一位仁人’,他/她会(毫不犹豫)追随仁人(跳下去救他/她)吗?”孔子说:“为什么你要这样(假设)呢?(碰到危难时)君子会去施救,却不可以被陷害;可以欺骗(这位)君子,却不可以愚弄他。”【浅析】本章孔子论“井有仁者”,认为君子可逝不可陷,可欺不可罔,重在仁者不愚,取“明仁”义。C23.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够做到博施(恩惠)给百姓,而且能够周济大众,(这个人)怎么样?可以说是达到仁了吗?”孔子说:“何止是达到了仁,一定是圣人了!尧、舜或许都难以做到啊!(一位真正的)仁者,(不但)希望自己获得成功,也要让别人获得成功,(不但)希望自己事事通达,也要让别人能事事通达。能够基于自己获得眼下的事实作为例子一步步去实践,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浅析】本章孔子论圣、论仁,博施济众(圣),立人达人(仁),重在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取“明仁”义。C24.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译文】子贡说:“(我想)管仲(应该)不是仁人吧?(当年)桓公杀掉了公子纠,他(非但)不能以身殉难,还去辅佐他。”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人民到今天还享受着他的功德。(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头散发,衣襟向左边开(沦为落后民族)了。难道要他像普通男女那样拘泥于小气节、小信用,(一时想不开)在山沟中自杀而没有人知道他吗?”【浅析】本章孔子论管仲之仁,非匹夫匹妇所能比,重在匡扶正义,利国利民,取“明仁”义。C2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7.15]【译文】冉有说:“老师赞同卫君(的为人)吗?”子贡说:“好吧,我(代你)去问问他。”(子贡)进到孔子屋里,说:“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子贡)说:“他们有怨悔吗?”(孔子)说:“他们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又怨悔什么呢?”(子贡)走出来,(答复冉有)说:“(根据老师说的话,我认为)老师不赞成卫君。”【浅析】本章孔子赞伯夷、叔齐为古之贤人,重在仁者无怨,求仁得仁,取“明仁”义。C26.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14.16]【译文】子路说:“(当年)齐桓公杀了他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因此自杀,(但是他的另一个师傅)管仲却活着。”(接着又)说:“管仲(未能慷慨赴死)不仁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间的盟会,不用武力(就阻止了战争),(这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管仲的仁德,这就是管仲的仁德!”【浅析】本章孔子肯定管仲之仁,认为他有弘仁利生之功德,重在九合诸侯,不以武力,取“明仁”义。C27.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19.15]【译文】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的为人),是难能可贵的了。然而(我认为他)还未做到仁。”【浅析】本章子游评论子张,认为其未仁,重在为仁由已,修己安仁,取“明仁”义。C28.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9.6]【译文】子夏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学问广博且志向笃定,发问恳切且思想务实,(那么,这个人的)仁德就(蕴含)在其中了。”【浅析】本章子夏论求仁之法,重在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取“明仁”义。C29.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12.22]【译文】樊迟问为仁之道。孔子说:“博爱世人。”(又)问明智之法。孔子说:“了解人性。”樊迟未能理解(孔子的话)。孔子(接着)说:“选拔正直之人,把他们放在邪恶之人的上面,(久而久之)能够使邪恶之人正直。”樊迟退了出来,碰见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询问明智之法,他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多么富有深意啊!舜得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人才),把(仁者)皋陶提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远离了。汤得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仁者),把(仁者)伊尹提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远离了。”【浅析】本章孔子论仁、论智,重在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取“明仁”义。C30.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5.19]【译文】子张问:“楚国的令尹子文多次担任令尹的官职,(但每次都)面无喜悦之色;(后来又)多次被罢免,(但每次都)面无愠怒之色。(工作交接时)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令全部(如实地)告诉接位的新令尹。此人如何?”孔子说:“可称得上是忠了。”子张说:“称得上仁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是仁呢?”(子张又问:)“(当年)齐国大夫崔杼以下犯上杀掉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舍弃不要而离开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说道:‘(看来,这里的执政者)同我们的崔子差不多。’(于是他)离开。到了另一国,又说道:‘(看来,这里的执政者)同我们的崔子差不多。’(于是)又离开。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称得上是清了。”子张说:“称得上仁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是仁呢?”【浅析】本章孔子论政治人物,或许之以忠,或许之以清,但不知其仁,重在忠未必仁,清未必仁,取“明仁”义。C31.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7.6]【译文】子张问孔子为仁之道。孔子说:“能践行五种品德于天下的人,可谓仁人了。”(子张说:)“请问是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有功劳,慈惠就能够差使他人。”【浅析】本章孔子论为仁“五字诀”,恭、宽、信、敏、惠,重在以仁为本,本立道生,取“明仁”义。C32.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12.3]【译文】司马牛问为仁之道。孔子说:“仁者的言语谨慎。”(司马牛)说:“言语谨慎,这就可谓仁了吗?”孔子说:“(说时容易)做时难,说话能够不谨慎吗?”【浅析】本章孔子论仁者言讱之理,认为仁者深知世事难为,心存敬畏而不轻易放言,重在仁者知难,不出妄言,取“明仁”义。C33.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14.1]【译文】原宪问什么是羞耻。孔子说:“(如果)国家政治清明,(可以去)做官得俸禄;(但如果)国家政治黑暗,(仍然去)做官得俸禄,这就是羞耻。”(原宪又说:)“没有好胜、自夸、怨恨、贪欲这四种毛病,可以说是达到仁了吗?”孔子说:“(能做到这样)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能否算达到)仁我就不知道了。”【浅析】本章孔子论耻、论仁,认为邦无道,谷则耻;虽克伐怨欲不行,亦不知其仁,重在为仁由己,表里如一,取“明仁”义。C34.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译文】有子说:“(一个人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见的;(再进一步)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我)从来没有(见)过。(身为)君子(应当)致力于根本(德行),根本确立了,正道就会随之产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大概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所在吧!”【浅析】本章有子论为仁之本,认为君子务本,本立道生,重在自然亲爱(孝),推爱及物(仁),取“明仁”义。C35.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19.16]【译文】曾子说:“子张仪表堂堂,(但是)难以与他一并进修仁德。”【浅析】本章曾子评论子张,认为难与他共学为仁之道,重在以友辅仁,取“明仁”义。C36.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译文】曾子说:“身为士,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她)肩负重任,而且(到达目的地的)道路遥远。(士人)把弘仁于天下作为自己的使命,(这难道还)不沉重吗?(弘仁之路漫漫)至死方休,(这难道还)不遥远吗?”【浅析】本章曾子论士,任重道远,死而后已,重在传道弘仁,取“明仁”义。(三)时人、政客语录C37.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5.5]【译文】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说:“何必要有口才呢?强嘴利舌地同人家争辩,屡次被人憎恶。我不知道他是否称得上仁,但为什么(非要)有口才呢?”【浅析】本章孔子论冉雍,不知其仁,重在仁者不佞,佞者不仁,取“明仁”义。C3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5.8]【译文】孟武伯(向孔子)问道:“子路有没有仁德?”孔子说:“不知道。”他又问。孔子说:“仲由啊,如果是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叫他负责兵役和军政的工作。但不知道他是否仁。”(孟武伯继续问:)“冉求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冉求啊,千户人口的大邑,拥有百辆兵车的采邑,可以叫他当县长。但不知道他是否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啊,穿着整齐的礼服立于朝廷之中,可以叫他接待外宾(办理涉外事务)。但不知道他是否仁。”【浅析】本章孔子论弟子的才能,各有所长,但不知其仁,重在为仁由己,取“明仁”义。(四)其他C39.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9.1]【译文】孔子很少谈论利益,重视天命,重视仁德。【浅析】本章记孔子罕言私利,重在知命弘仁,取“明仁”义。

四 知礼

题解本篇共辑录《论语》原文四十九章(编码为D),包括孔子语录11章(D1-D11),孔子弟子语录7章(D12-D18),孔子礼仪实践24章(D19-D42),时人及政客语录3章(D43-D45),其他4章(D46-D49)。主要内容涉及:礼的本质(如“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的重要性(如“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无礼的危害(如“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礼的沿革(如“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礼仪实践与表现(如“入太庙,每事问”“食不语,寝不言”“寝不尸,居不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席不正,不坐”“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子于是日哭,则不歌”“齐必变食,居必迁坐”)等。详见下文。(一)孔子语录D1.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8.2]【译文】孔子说:“(过度)恭敬而没有礼的约束就会让人劳倦,(过度)谨慎而没有礼的约束就会让人胆怯,(过度)勇敢而没有礼的约束就会让人胡作非为,(过度)直率而没有礼的约束就会让人尖刻伤人。(如果)君子厚待自己的亲族,(那么)老百姓就会培养仁德。(如果君子)不遗弃他的老同事、老朋友,(那么)老百姓就不至于对人冷漠无情。”【浅析】本章孔子论无礼的危害,认为没有礼节约束的恭敬、谨慎、勇敢、直率并不可取,重在约之以礼,以礼节情,取“知礼”义。D2.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9.3]【译文】孔子说:“(我认为)用麻布做礼帽,是符合(昔日的)礼节的。如今都用丝来做,这样(做的好处是)节俭,(所以)我(愿意)跟从大家的做法。臣子拜见君主(的时候),先在堂下行礼,是符合(昔日的)礼节的。如今(臣子们)都在堂上行拜礼,这样太骄纵了。虽然违背大家(如今的)做法,我还是(坚持昔日的做法)在堂下行礼。【浅析】本章记孔子对待礼俗变迁的态度,有从众,有违众,重在尚俭戒骄,取“知礼”义。D3.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14]【译文】孔子说:“周代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两朝,多么丰富多彩呀,我赞同周代的(礼制)。”【浅析】本章孔子赞美周代礼制完备,文采郁郁,重在文化传承,取“知礼”义。D4.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3.9]【译文】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龙去脉,(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龙去脉,(但是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由于文献(历史典籍和贤人)不足的缘故造成的。若是文献足够的话,我就可以援引来作证了。”【浅析】本章孔子论古代礼制,由于文献不足,部分内容无法讲述,重在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取“知礼”义。D5.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10]【译文】孔子说:“(如今举行)禘祭的礼仪,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下去了。”【浅析】本章孔子论禘祭之礼,有感其失,而不想再继续观礼,取“知礼”义。D6.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3.11]【译文】有人向孔子请教禘祭的理论。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的人对于治理天下,就像把它们展现在这里一样清楚吧!”(孔子)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浅析】本章孔子论禘祭之礼,有感其意义重大,而不便妄评,取“知礼”义。D7.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3.12]【译文】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好像(祖先)在眼前一样;祭神的时候就好像神在跟前一样。孔子说:“如果我不能亲自参加祭祀活动,(感觉)就好像不曾(举行)祭祀一样。”【浅析】本章孔子论祭祀之礼,重在恭敬虔诚,亲力亲为,取“知礼”义。D8.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3.4]【译文】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提出的问题意义重大呀!对待礼,与其奢侈,宁可节俭;对待丧礼,与其(外在)仪式(完备),宁可心中悲哀。”【浅析】本章孔子论礼之本,宁俭勿奢(礼),宁戚勿易(丧),重在礼思俭,丧思哀,取“知礼”义。D9.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3.17]【译文】子贡想免去(鲁国)每月初一祭告祖庙时用作牺牲的一只活羊。孔子说:“赐呀,你爱惜那只羊,我爱惜那种礼。”【浅析】本章记孔子与子贡“爱羊爱礼”之辩,子贡欲废,孔子欲存,重在权衡利弊,宁俭勿奢,取“知礼”义。D10.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11.8]【译文】颜渊死了,他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孔子的)车子卖掉来替颜渊置办外椁。孔子说:“不管(自己的儿子)有没有才能,对各人来说都是自己的儿子。(当年)我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只有内棺,而没有外椁。我不能(卖掉车子)步行来替他置办外椁,因为我也曾做过大夫,(按照礼制)是不可以徒步行走的。”【浅析】本章记为颜渊治丧,孔子以“从大夫后,不可徒行”为由,婉拒颜父“请子之车以为之椁”的请求,重在丧事宜俭,量力而为,取“知礼”义。D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11.11]【译文】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用厚礼安葬他,孔子说:“不可以。”学生们(没有听从孔子的话,最终)还是厚葬了颜渊。孔子说:“颜回呀,你(生前)对待我好像对待(你的亲生)父亲一般,(而)我却不能够像对待(我的亲生)儿子一般对待你。(厚葬)不是我的主意呀,是你这些同学干的呀。”【浅析】本章记为颜渊治丧,孔子认为颜渊家境贫穷,厚葬非礼,重在师生情深,取“知礼”义。(二)孔子弟子语录D12.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7.21]【译文】宰我说:“(父母死了)守孝三年,为期也太久了。(身为)君子(如果连续)三年不去习礼仪,礼仪必定会败坏;(连续)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必定会失传。陈年的谷物既已吃完了,新鲜的谷物又已产出,打火用的燧木又经过了一个轮回,(守孝)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说:“(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便吃白米饭,穿花锦衣,你能心安吗?”(宰我)说:“(我能)心安。”(孔子气愤地说:)“你心安,你就去干吧!(真正的)君子服丧期间,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闲居家里也不觉得安适,所以才不(会像你)这样干。如今你既然觉得心安,便去干好了。”宰我退了出来。孔子(无奈地)说:“宰予真不仁呀!(父母把)儿女生下来,(养育呵护)三年以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父母死后,子女)替父母守孝三年,这是天下同行的丧礼。宰予(出生后)难道就没有在他父母的怀里得到过三年的爱护吗?”【浅析】本章孔子论君子守丧三年之礼,宰我以礼坏乐崩为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