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类证集要: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9 22:41:22

点击下载

作者:(明)王玺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医林类证集要:中

医林类证集要:中试读:

内容提要

《医林类证集要》,明代王玺编撰,成书并刊行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即“春德堂本”。全书10卷,前八卷以各科病证为门,卷一为中风、厉风等16门,卷二为伤风、中寒等16门,卷三为气、痰饮等8门,卷四为伤寒1门,卷五为积聚、脾胃等9门,卷六为胀满、水肿等12门,卷七为痈疽发背、疔疮等6门,卷八为遗泄、淋等17门,凡85门。卷九为妇人门,列月经不调、血气作痛等。卷十为老人、小儿2门,老人门列治法、食戒及酒方、粥方等,小儿门列观形、察色、听声、视手纹等诊法及疾病证治。各门一般先为总论,后列治法、灸法及易简诸方。本次整理,以明成化十八年(1482)春德堂刻本为底本。

校注说明

《医林类证集要》10卷,明代王玺编撰。王玺,明代高级武官,孤竹(今属河北唐山)人,生年不详,卒于明弘治元年(1488)。“习韬略,谙文事,勇而有谋”,武备西部边陲二十余年,官至节制甘肃诸军事平羌将军总兵官右军都督府都督。因感经典医书“书目污漫,词理雅奥”,于是“以《内经》《本草》为主,外考各医师家议说”,撰集《医林类证集要》。

书前有序、春德堂题识、凡例。正文共10卷。前八卷以各科病证为门,卷一为中风、厉风等16门,卷二为伤风、中寒等16门,卷三为气、痰饮等8门,卷四为伤寒1门,卷五为积聚、脾胃等9门,卷六为胀满、水肿等12门,卷七为痈疽发背、疔疮等6门,卷八为遗泄、淋等17门,凡85门。卷九为妇人门,列月经不调、血气作痛等。卷十为老人、小儿2门,老人门列治法、食戒及酒方、粥方等,小儿门列观形、察色、听声、视手纹等诊法及疾病证治。各门一般先为总论,后列治法、灸法及易简诸方。书后有正德本郑善夫《医林集要》序。该书为明代综合性医书中年代较早的一部,内容丰富,体例清晰,体现了理法方药一脉贯穿的中医临床思路,临床价值与文献价值并重。徐春甫、李时珍及朝鲜《东医宝鉴》多有征引。但清代以后流传不畅,各馆收藏较少,是相对稀见综合性医学全书。

本次整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明成化十八年(1482)春徳堂刻本为底本,以明嘉靖八年(1529)书林刘氏自新堂刻本(简称“嘉靖本”)为主校本。

具体校注方法如下:

1.原文中的繁体字,均改为规范简化字,并进行现代标点。

2.原文中因刻写致误的明显错别字,予以径改,不出校。

3.原文中的古字、异体字、俗写字,以规范简化字律齐,不出注。

4.原文中的通假字保留,于首见处出注说明。

5.原文中可以确认的脱文、衍文、文字颠倒,可据对校或他校资料校正,或据文义校正。

6.原文字词无误而对校或他校资料义胜或有参考意义者,酌情出校。

7.原文中文字有疑义,无对校或他校资料可据,难定是非者,出校存疑。

8.原文中字词疑难或生疏者,予以简注。

9.原文中明引前代文献,简注说明。其中引用与原文无差者,用“语出”;引用与原文有出入者,用“语本”。凡称引自某书而某书不见反见于他书者,用“语见”。

10.原书各卷前有“孤竹王玺集”题署、末尾有“医林类证集要卷之某终”,今删去。

11.原书中方位词“左”“右”作今“上”“下”义者,分别改为“上”“下”。序

盖闻禀天地之元气以生者,莫寿乎人;调人之元气以和者,莫贵乎医。医之所宗而神圣工巧[1]者,不越乎《内经》《本草》而已。是故病不[2]考于《内经》,不可以言病之源;药不见于《本草》,不可以言药之性。何则?《内经》《本草》乃生知圣人所箸[3]之书,诚万世不易之法也。然而去圣既远,降及战国汉唐以来,若越人之《难经》,王叔和之《脉诀》[4],张仲景之《金匮方》,孙思邈《千金方》,罗谦甫《卫生宝鉴》,朱彦修《丹溪心法》,刘宗厚《玉机微义》,李东垣《十书》之属,皆专门明家所论,脉病证治,靡不殚备[5],虽后之作者[6],亦莫能逾焉。但书目污漫[7],词理雅奥,未免人各自成一家之说,而使后世业医者尚不能折中众论,以为一定之见,惜乎!穷乡僻邑,后学之辈,临症之顷,以之疗疾,其不费检阅体认者,几希[8]焉。予恒慨此而未遑[9],兹赖皇威丕振[10],戎阃多暇[11],辄不揣庸陋,僭垂情于医道,由是专以《内经》《本草》为主,外考各医师家议说,有发明经旨者,爰作论断,分门析类,厘为10卷,题曰《医林集要》,俾养老慈幼者,虽未能尽脱疴起痼[12]之妙,然据众论以释经,对诸症而施剂,则庶免临渴问津[13]之患,殆亦小补云。予不敢自谓之必是,姑俟知医者而檃括[14]焉。成化[15]壬寅二月癸卯节制甘肃诸军事平羌将军总兵官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荣禄大夫孤竹王玺序

[1]神圣工巧:典出《难经·六十一难》。

[2]不:原作“示”,据文义改。

[3]箸:同“著”。宋代苏轼《和子由苦寒见寄》诗:“念昔喜箸书,别来不成篇。”

[4]《脉诀》:指《王叔和脉诀》,五代(一说北宋)人高阳生托名王叔和作,一卷,以歌诀阐述脉理,并立七表、八里、九道等名目,通俗易懂,流传广泛。

[5]殚备:全都齐备。殚,尽。

[6]作者:有学术开创之功者。

[7]污漫:亦作“污墁”,涂饰,谓错互不一,不可为据。

[8]几希:甚少。

[9]未遑:没有时间顾及。

[10]丕振:大振。丕,大。

[11]戎阃(kǔn捆)多暇:公事之余颇多闲暇。戎阃,将帅议事之所。王玺督兵于外,因称。

[12]痼:原作“”,据嘉靖本改。

[13]临渴问津:喻病至紧急才去探寻医理。

[14]檃(yǐn隐)括:亦作“檃栝”,古时用以矫正竹木斜曲的工具,揉曲为“檃”,正方为“括”,引申为矫正。

[15]成化: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公元1465年至1487年。

春德堂题识[1]

《医林类证集要》,乃节制甘肃诸军事总兵官平羌将军都督王公手集之书也。凡古今圣贤良方秘术,与夫载诸[2]遗经,纪[3]诸人舌,镌[4]诸碑石,曾收奇效者,悉采而辑之,复专以《本草》《内经》为主,外者各医师家议说与经旨药性不相背驰者,爰作论断,始于中风,终于小儿,凡10卷。然病有大小而无不经之论,药有精粗而无不效之方,张掖耆老乡士彭澧、胡霁、扬政、谢钊、周广、张玉等,惜秘藏于一人一己之私,遂各捐己资,鸠工[5]锓梓[6],以广其传,是知向所未真知之病,定见之药,今皆得以知见,俾养老慈幼者咸跻仁寿[7]之域,而无夭折之厄,不惟有以惠人于一时,将有以惠人于无穷矣。噫!王公之用心,何其仁哉?成化壬寅岁春德堂刊谨识

[1]春德堂题识:此题原无,今补。

[2]诸:于。

[3]纪:通“记”。《释名·释言语》:“纪,记也,记识之也。”清毕沅疏证引叶德炯:“纪、记二字古通。”

[4]镌(juān绢):镌刻。

[5]鸠工:聚集工匠。鸠,聚集。

[6]锓(qǐn寝)梓:刻版印行。锓,刻版。梓,木名,古时刻版多用梓木,因称书版为“梓”。

[7]仁寿:有仁德而长寿。典出《论语·雍也》。凡 例

是书论病源专以《内经》为主,复外考各医书,有发明经者亦录于次,与经相背者去之。《内经》有不载者,亦折衷诸医师家议说引论于前,以为定见,庶无惑于学者。

论药性专以《本草》为主,《本草》不收者不录。

论脉专以《脉经》《脉诀》与各医书论脉精微者为主。

论针灸专以《针经》为主,《针灸四书》[1]为主。

附录养生方、导引法,引用《巢氏病源》与《道藏经》所收者。

治法,悉考古今诸明医[2]语录曾收奇效者,附录于下,以为后学临证用药之指南。

分门,每一大证下或分数小证,如心腹痛有九种之类。

新增老人门,恐后学不知老人阳盛阴虚,而妄与壮年人同治。

[1]《针灸四书》:元代窦桂芳辑《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黄帝明堂灸经》《灸膏肓腧穴法》四书而成。

[2]明医:明于医学,指高明的医生。卷之四伤寒门

张仲景曰:《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1]占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2]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3]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小人触冒,必婴暴疹[4]。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飡[5]居亦异,是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6]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腑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大危。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旧坏证病而治之。若[7]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为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瘥,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8]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9]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10],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11],使病者殒殁,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12]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13]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14]能护其本,近取诸身[15],夫何远之有焉?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一二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一二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重病者一日一夜,当晬[16]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水,因成其祸,不可复数。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17]。

脉详见治法内。《内经》曰: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此故伤寒不治必死之证也。今见王海藏、赵嗣真[18]、刘宗厚[19]三论,用录于笃证之下。

按王海藏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以是知内外两感,腑脏俱病,欲表之则有里,欲下之则有表,表里既不能一治,故云两感者不治。然所禀有虚实,所感有浅深,虚而感之,深者必死,实而感之,浅者犹可治,治之而不救者有矣,未有不治而获生者矣。余尝用大羌活汤,间有生者,十得二三,故立此以待好生君子用之[20]。

赵嗣真曰:仲景论两感为必死之证,而复以治有先后发表攻里之说,继之者盖不忍坐视,而欲觊其万一之可活也。《活人书》云宜救里以四逆汤,后救表以桂枝汤,殊不知仲景云:太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为太阳邪盛于表,口干而渴,为少阴邪盛于里也;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身热谵语,为阳明邪盛于表,不欲食,腹满,为太阴邪盛于里也;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为少阳邪盛于表,囊缩而厥,为厥阴邪盛于里也。三阳之头痛身热耳聋,救表已自不可,三阴之腹满,口干渴,囊缩而厥,不下可乎?《活人书》引下痢、身疼痛、虚寒救里之例,而欲施于烦渴腹满、谵语囊缩、热实之证,然乎否乎?盖仲景所谓发表者,葛根、麻黄是也,所谓攻里者,调胃承气是也。《活人书》所谓救里则是四逆,救表则是桂枝,今以救为攻,岂不相背?若用四逆汤,是以火济火,而腹满、谵语、囊缩等证何由而除?脏腑何由而通?荣卫何由而行?而六日死者,可立而待也。吁!两感虽为不治之证矣,然用药之法,助正除邪,虚实实虚,补不足损有余之理,学者不可不素有一定之法于胸中也[21]。《玉机微义》云:王海藏大羌活汤,出太阳例药也。然伤寒两感,亦有兼风、兼湿不同,或表里俱虚实之例。《保命集》[22]云两感可治者,感异气也。使表中于风,内伤于寒,可治者宜加味小青龙汤。表热内寒,宜和解之。此方宜治表中于风,内有热者。则表湿里寒,表寒里湿,表里证俱见,宜扩[23]充也。大抵两感多表里俱虚,是以易老曰当切脉逆从,知其吉凶。两感之邪,三阴三阳皆有之,脉从阳可治,从阴难治,阳生阴死之谓也[24]。

摇头直视,形如烟熏[25],心绝;唇吻反青,四肢多汗,肝绝;反目直视,狂言遗尿,肾绝;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脾绝;汗出如油,喘促无已,水浆不下,形体不仁,命绝[26]。大发湿家汗,成痓,不治;发湿温汗,身青面[27]变,耳聋不语,曰重暍,不治;发少阴汗,九窍出血,曰下厥上竭,不治;发风温汗,必谵语,并不治;发风湿、中湿汗,并逆;发动气汗,不治。发少阳汗,则谵语。发汗只在头面,不至遍身,鼻衄不止者,逆;发汗不至足者,逆。诸逆发汗剧者,言乱目眩,并不治;当汗无汗,服麻黄汤数剂,七日汗不出者,不治,汗出如珠不流,不治;汗出如油,口噤肉战,呻吟喘促,不治。汗后呕吐,水药不入口者,逆。热病,脉躁盛而不得汗,不治。汗后不为汗衰,复大热,脉躁疾,狂言不食,曰阴阳交,不治。忽冒昧[28]无脉,服药后汗解则生,若无汗,脉不至者,不治。少阴厥逆无脉,服药通脉,其脉渐续则生,暴出则不治。下利厥逆无脉,灸之脉不回,身不温,微喘,不治。少阴四逆,下利恶寒而拳,发躁无脉,不治。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实者,逆。下利发热,或汗不止,厥不止,并不治。下利发热,厥逆,躁不眠,不治。少阳阳明合病,下痢,脉长大而弦,曰负,不治。阳病见阴脉,不治。厥而下利,反能食者,曰除中,不治。少阴吐利,厥逆烦躁,不治。霍乱,喘胀烦躁,不治。误下湿家,额汗喘促,或小便不利,大便自利,不治。脏结,如结胸,舌白胎,阴筋引脐腹痛,时时下利,不治。脏厥七八日,发厥肤冷,烦躁下利,无时暂安,不治。四肢厥逆,脐下绞痛石硬,必定发厥[29]。厥阴唇青,舌卷黑而耳聋囊缩,不治。头连脑痛甚,手足俱寒,不治。头汗,内外关格,小便不利,此为阳脱,不治。腹大满而下泄,不治,若脉洪紧而滑,尤可虑。阴阳毒过六七日,不治。两感,难治。狐惑咽干,声哑唇疮,不治。咳逆不止者,不治。心下疰闷,上气喘粗者,逆。张口出气,干呕,骨骸热痛者,逆。发黄而变黑,不治。口干舌黑,不治。发癍属阳,见阴脉不治,代脉不治。发斑,大便自利,不治。发癍,先赤后黯,面色黧晦,不治。赤癍,五救其一;黑癍,十救其一。吐血衄血,脉反浮大而牢,不治。咳逆上气,脉散者,不治。谵语,脉反沉微,四肢厥冷,不治。谵语直视,或喘满,或下利,并不治。谵语属阳,见阴脉者,逆。目张目陷,不治。脉阴阳俱虚[30],热不止者,不治。舌本烂,热不止者,逆。七八日以上发大热,难治。阴阳易,脉离经,外肾肿,腹中绞痛,手足拳挛,不治。寻衣摸空者,逆。伤寒,脉乍疏乍数,不治。结胸证具,烦躁,不治。伤寒禁诫

凡伤寒热病新瘥,及大病后血气未平复,脾胃尚虚弱,但宜食糜粥,宁饥,慎勿过饱,不得他有所食。若食猪肉、羊血、肥鱼、油腻等物,必大泻,难治。

食饼饵、鲙炙、脯馐、枣、粟、桃、杏、梅、李坚硬之物,不能克化,必致复危。

食羊肉,则发喘闷;食牛肉,则患痢结症;食猪羊肠,成痼疾;食犬马禽肉,发黄,难救;食烧肉,成消渴;食猪骨汁,发热,成骨蒸;食兔肉,必心痛;食鸡肉,成症虫;食鱼鲊,必发黄;食鹅肉,必霍乱;食蚶子,必危笃;食湿面,发潮热;食黄瓜、稍瓜[31],必再病;食茄子,成疟疾;食稨豆[32],滞胸中寒气;食诸生菜心,病颜色不复;食葵菜,必丧明;饮酒太早,发狂闷;饮白酒,必浮肿;汗后饮冷水,损心包,令人虚不能复[33]。

若口渴,宜服西瓜水、梨,可止渴,退余热。

瘥后未满百日,切忌犯房事,壮实者亦宜忌两月,不尔病复难疗。

若梳头太早,必发头风;洗面太早,头潮热;濯足太早,则足痹;洗浴太早,发热昏闷;躁怒,成痞疾;远行,则脚弱缓风;举动耗气,则成偏枯;思虑太重,则成气消。

不得早起,不得劳心费力,反此则病必复。

新瘥后宜当静卧,切勿早起梳头洗面,非但体劳,亦不可多言语用心,使意劳烦,凡此皆令人劳复。治 法

发 热《兰室治例》曰:邪在三阳,太阳证多,与潮热若同而异;邪在三阴,少阴证多,与烦躁相类而非。此属半表半里。属表者,即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翕翕发热,若合羽所覆,邪在外,若小便黄,非在外也;属里者,即阳气下陷入阴分,蒸蒸发热,若熏蒸,邪在内,若小便清,非在内也[34]。

解表:有发汗、解肌之别。

发汗:脉浮紧,为表实,无汗,寒伤荣,宜麻黄汤。

解肌:脉浮缓,为表虚,自汗,风伤卫,宜桂枝汤。脉浮缓,反无汗,脉紧,反烦躁,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两解:和荣卫,风兼寒脉,寒兼风脉,荣卫两伤俱实。脉浮紧,无汗,大青龙汤解肌表。发热,脉浮大,小便赤,烦渴,此表里证俱见,或汗,脉浮,小便涩,并宜五苓散。

随证治例:太阳,麻黄汤;太阳阳明,六物麻黄汤;阳明,葛根汤;太阳少阳,七物柴胡汤。

六经表:少阳[35],小柴胡汤;太阴,桂枝汤;少阴,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当归四逆汤。

合病表:阳明少阳,葛根柴胡汤;太阴少阴,真武汤;太阴厥阴,当归四逆汤;少阴厥阴,四逆汤。

助阳:发热,脉沉无力,或少阴病始得之反热者,亦属表,所以一经病有一经表药也。

温经:发热,为邪在表,当汗。脉沉细属里,而当温散。凡热而脉沉,为阳经虚。

随证治例:汗后不解,脉浮大而迟,或紧涩,或尺之[36]应,宜小建中,或加归芪,俟脉盛再汗。

下:或身热,汗出濈濈然[37],脉实者,或太阳三五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属胃也,并用调胃承气汤。或汗后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并阳明发汗过多者,宜大承气汤。内实身热,汗不出,反恶热,或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呕吐而利,俱宜大柴胡汤。非痞满,不可下;非潮热,不可下;非脉沉数,不可下;非谵语,不可下。

随病变例:太阳病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或热而脉微,恶寒者,并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如大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用栀子豉汤。因以丸药下后,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阳明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汗多者不可与。阳明病[38],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发[39]热,身重,若发汗则烦躁及谵语,若加烧针则必怵惕,烦而不得眠,若下之则胃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40]。全在随病临证加减择法。

六经里:太阳,五茯散[41];阳明,调胃承气汤;少阳,黄芩汤;太阴,桂枝加大黄汤;少阴,黄连阿胶汤;厥阴,桃仁承气汤。

合病里:三阳合病,白虎汤;太阳阳明,小承气汤;正阳阳明,调胃承气汤;少阳阳明,大承气汤。合三阴即是两感也。

随时治例:伤寒本为卒病,故用已上一表一里治例,如夏至后用麻黄知母石膏汤,或以防风通圣散加减用者,是从其时令,或地理方宜,故不可执一也。有近代诸方如正气、五积之类。

禁例:太阳经病禁忌多,阳明二禁,少阳三禁,谓不得汗、下、利小水也。举其例,则知余证用药皆有禁例也,如药禁。

针例:汗不出,凄凄恶寒,取玉枕、大杼、肝俞、膈俞、陶道;身热恶寒,取后溪;身热汗出,手足厥冷,取大都;身热头痛,食不下,取三焦俞;汗不出,取合谷、后溪、阳池、厉兑、解溪、风池;身热而喘,取三间;余热不尽,取曲池;烦懑,汗不出,取风池、命门;汗出寒热,取五处、攒竹、上脘;烦心好吐,取巨阙、商丘;身热头痛,汗不出,取曲泉;身热进退,头痛,取神道、关元、悬颅。已上出《针经》[42]。

双解:里证已急,或脉浮,或头疼,风寒表证仍在者,过经不解是也,大柴胡主之。此解表攻里法,又非前两解之比。

渍形为汗:热而脉弦细,非往来寒热,不可和,非胁[43]痛,不可和,胸满而呕,不可和,非脉缓,不可和。或表证未罢,邪气转里,里未实,是为半表半里。或自皮肤入里,或自内热达于表。《直指方》曰:凡当汗下,如有他证相妨,切须和解,俟其他证已退,却依汗下法。小柴胡汤, 《活人书》去[44]半夏,名黄龙汤,陈孔石名冲和汤,海藏名三禁汤,孙兆名黄胡汤。与四物对名调经汤,守真名三元汤。

散热生津益气:身热目痛鼻干,恶热自汗,脉尺寸浮长,白虎汤。《片玉》曰:得汗脉静,身热不退,是汗太过,胃中亡津液故也,处以生津液、益气血、养胃之药,参、术、茯苓、麦门冬、升麻、陈皮、甘草、桂、芪、归、芍、半夏、饴糖,三服而愈。或只用补中益气汤。

出血:曾氏家学治伤寒七八日不解,自胸上至头目面色[45]黑紫壅肿,寸脉浮大而数,是欲作衄而不能出也,用干栗干任两鼻[46],弹刺之,出血五六升而安。蒻叶亦可。西北方人或于两尺泽出血如射,即安,谅亦此意。

复脉:庞氏[47]云:有不因大汗下而两手忽无脉,谓之双伏,或一手无脉,谓之单伏,或下过如此,必有正汗,急用四逆辈温之,晬时有汗便安,脉终[48]不出者死[49]。脉结,用炙甘草汤。

越婢: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不可表散,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以解表邪而益胃滋津。

外迎:熏蒸于外,取汗是也。但病脉微弱迟细,动气疮淋,亡血虚烦,皆不可用此。

吐: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胸中痞鞕[50],气上逆,胸有寒也,宜瓜蒂散吐之。或心中结痛而烦,宜栀子豉汤之类。

劫:有汗下后,阴阳之气下陷,热不退,其人昏倦,不渴不食者,用来复丹、灵砂丹[51]之类。

灸:六脉沉细,一息二三至,取气海、关元。少阴发热,取太溪。

四证似伤寒,寒痰、食积、劳烦、脚气,皆从病别治。

发热反欲得衣

热在肌表,寒在骨髓。

温:脉沉迟,手足或微厥,下利清谷,此阴证发热,表未解,宜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活人书》表热里寒,先与阴旦汤,寒已,次用小柴加桂温表[52]。

身寒反不欲近衣

热在骨髓,寒在肌表。

从治:先用白虎加人参汤,热除,次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下:脉滑而厥,口燥舌干,所以少阴恶寒而倦[53],时时自烦,不欲厚衣,大柴胡下之。

恶 寒

有热恶寒者,发于阳,有汗表虚,无汗表实。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阴寒为病,口中和。阳气内陷,口干而烦。

发汗:太阳发热,无汗恶寒,阳明虽有下证,但恶寒,表未解也,麻黄汤。

解肌:太阳发热,有汗恶寒,阳明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表未尽也,已上俱用桂枝汤。

或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无汗,先用桂枝汤,然后攻痞。

和解:少阳头痛,发汗[54]恶寒,小柴胡汤。发热,微恶寒,柴胡桂枝汤。

温经:少阴恶寒,脉沉细,四逆汤、理中汤。汗后恶寒,虚也,芍药甘草附子汤。

建中:下利后恶寒而蜷,手足温者,尺寸脉微而恶寒,此阴阳表里俱虚,不可更吐下,并宜小建中汤。

下:见前“身寒反不欲近衣”。

清热:吐下后七八日不解,发热而渴,时时恶寒,表里俱热,白虎汤。

背恶寒

背恶寒者,盖背为阳,腹为阴,阳气不足,阴气盛故尔。又背为五脏之所系,阴气乘于阳也。

发汗:表实无汗恶风,麻黄汤。脉紧,寒伤荣,麻黄汤。脉浮,升麻汤。

解肌:表虚自汗恶风,桂枝汤。《保命集》曰:表未解,葛根汤。李氏用桂枝汤。严仁庵曰:风伤卫,桂枝汤。

清热:三阳合病,额有汗,口燥不仁,用白虎汤。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微恶寒,白虎加人参汤。

和解:兼潮热,柴胡加桂汤。汗出[55],寒而心痞,附子泻心汤。

温:发汗后不解,反恶寒者,虚也,阳微也,与芍药甘草附子汤,以补荣卫。在阴者四肢冷,大小便滑,温中汤、四逆等。或脉沉紧且细,内自烦躁,不饮水者,此为阴盛格阳,身冷,四逆汤、霹雳散。尺脉迟,小建中汤。身寒拘急,泄,下重腹满,皆少阴也,宜温中益阴。少阴病一二日,口中和,背恶寒,无热也,附子汤,亦宜灸之。

下:寒而潮热腹满,与小承气汤。

灸:背恶寒,口中和,须灸之关元穴。

一身尽寒

由阴气上入阳中,或阳微阴虚相搏所致,有脉沉实,为阳盛格阴。

寒 热

身之阳虚则邪客于表,与阳争则为寒;身之阴虚则邪客于里,与阴争则为热。与阴争则愤然[56]而热,故寒已而热作焉。

表里:邪在表多寒多,邪在里多热多,半在表,半在里,寒热相半。

和解:半表里,往来寒热,小柴胡主之。热多,白虎加桂汤;寒多,柴胡姜桂汤。先热后寒,阴不足也,小柴加芍药汤主之。《难知》曰:若用柴胡而移其时,妨早晚[57],气移妨血移[58],是邪无所客[59]之地,知可解也。

心烦喜呕,胁满不欲食,小柴胡汤。胸满,或泄而嗽,小柴胡去枣加五味子汤。渴而不呕,头汗出,小便不利,胸满,柴胡干姜汤。不呕,清便,寒热日二三发,桂麻各半汤。厥阴恶寒发热似疟,为欲愈,桂麻各半汤。太阳证似疟,一日再发,脉洪大者,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妇人中风,续得寒热,发热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小柴胡汤。

越婢:脉微,恶寒而热,不可更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两解:病至十余日,结热在里,复往来寒热,大柴胡主之。

下:恶热者,胃实也,调胃承气汤下之。

热多寒少

脉浮,各半汤[60];脉微弱,桂枝二越婢一汤;脉迟,小建中加黄芪,或温中。

寒多热少

不烦躁,手足微厥,为伤寒。脉反浮缓,为中风,大青龙主之,或麻黄桂枝各半汤。

仲景一书只有热多寒少之条,无寒多热少证。

恶 风

悉属于阳。有汗而恶风,为中风卫病,桂枝加葛;无汗而恶风,为伤寒荣病,葛根汤。

解肌:设反无汗,虽服桂枝,反烦不解,无里证。

发表:无汗而恶风。

温经:发汗多,漏不止,则亡阳,外不固,是以恶风,以桂附温其经而固卫。

散湿:风湿相搏,骨节疼,湿胜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恶风,必以甘草附子汤散湿而实其卫。

利痰:增寒发热,恶风自汗,胸膈满,气上冲,不得息,而头不疼,项不强,为有痰,随其虚实散利。与阳争,则气郁不发于外而为热。

针: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葛根汤。

潮 热

少阳王[61]于寅卯,太阳王于巳午,若热于此时发者,为邪未入胃,岂得谓之潮热?其候应于未申所发者,乃谓之潮热,见其邪在胃也。

和解:恶寒潮热,或溏,咳逆,小柴胡汤。阳明中风,脉浮弦,小便难而哕,腹满胁痛,无汗,嗜卧,小柴加茯苓汤。脉浮兼寒,小柴加桂汤。

攻下:汗后不恶寒,腹满而喘,阳明胃经也,大小承气汤。脉实者,大承气汤。下后潮热,大便复硬,大柴胡汤。结胸潮热,属太阳,脉不浮者,大陷胸汤。伤寒五六日,吐汗下后不解,日晡潮热,如见鬼状,循衣摸床,微喘直视,服承气汤,脉弦者生,脉[62]涩者死。

发汗:瘀热腹满,鼻干,心胁痛,身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解肌:日晡发热,脉虚者,微汗之,桂枝汤。

散热:潮热身黄,为热未实,阳明中风也,栀子柏皮汤。冬阳明脉浮,潮热或盗汗,黄芩汤。

自 汗

多主卫,此卫气不和,兼热邪所干也。

太阳中暍,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邪干于卫。汗出而濡,此其风湿甚者,湿邪干于卫气,气不能固于外,则皮肤为之缓,腠理为之疏,而津液妄泄,濈濈然润,漐漐然出也。汗后恶寒,表虚。恶风,微恶寒,表未解。汗出,不恶寒,里未和。阳明发热,汗出为热越。

解肌:发热恶风,自汗,太阳中风也,桂枝汤。

补:自汗而小便数者,不可与桂枝汤,宜芍药甘草二物[63],或小建中诸方加芪,名黄芪建中汤。

和解:身热不渴,柴胡加桂汤。

疏风:太阳病,发热,脉沉细,摇头口噤,背反张,汗出,不恶寒,名柔痓,中风也,宜小续命汤。汗多亡阳,烦躁恶风,不得卧,先与防风白术牡蛎[64]汤,汗止,次服小建中汤。

温经:发汗多,遂漏不止,曰漏风亡阳,桂枝附子汤。少阴,小便白,咽干呕吐,厥逆,甘草干姜汤。霍乱吐利,自汗,手足冷,脉沉绝,不渴者,理中汤。阴证,四肢逆冷,有汗,四逆汤。

下:阳明汗多而渴,不大便者,调胃承气汤。里未和,热越,故下之,才觉汗多,未至津液干,速下之则为建经,免致用蜜导也。

从治:吐利后汗出而厥,脉欲绝,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清暑:中暑霍乱,吐利自汗,内热渴甚者,香薷饮。此暑邪干卫,非伤寒比。

流湿润燥:多汗而濡,此其风湿甚,湿邪干于卫也。

蜜导:阳明自汗,小便利[65],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可蜜导。煎法:用蜜二合,于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欲可丸,并[66]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寸半许,当热时急作,冷即硬,纳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急去之。

扑法:汗多不止,用白术、藁本、川芎、白芷各一两,米粉一两半,为细末相和,周身扑之。

盗 汗

谓睡而汗出,觉则方止,非若杂病之虚,是邪在半表半里使然也。

解肌:出而微恶寒,小柴胡加桂汤。

散热:冬阳明脉浮,潮热,或盗汗,黄芩汤。

和解[67]

下:素有积或热在内,脉实[68]。

扑法:见前“自汗”。

头 汗

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也。瘀热在里,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身必发黄。热入血室。阳明被火。水结胸中。寒湿相搏,邪在半表半里。虚烦。

和解:汗下后,胸胁满结,小便不利,往来寒热,心烦,头汗出,柴胡桂姜汤。如往来寒热,手足冷,心下满,脉细恶寒,小便不利,此皆头汗之逆者,小便不利而成关格,盖阳脱也。又头汗出,恶寒,服小柴加桂,汗不止者为难治,喘亦然。

吐:阳明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栀子豉汤主之。

利水:心下满,头汗出,水结胸,小半夏茯苓汤。

下:瘀热在里,身黄,茵陈五苓散、茵陈汤。

手足汗

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为热聚于胃可知矣。阳明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即是中寒者也。

下:热聚于胃,可下。

温:寒聚于胃,为不可下,当温之。

无 汗

寒邪伤人,独不汗出。寒伤荣而不伤卫,卫无邪气所干,则皮腠得以蜜,津液得以固,是以汗不出也。及其传里为热,则亦便自汗。盖热则荣卫通,服三剂无汗,热病脉躁盛而不得汗,经谓阳脉之极也[69],主死。

和解:脉浮而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身必痒,桂麻各半汤。

助阳:阳明主有汗,今反无汗,身痒如虫行皮中,久虚故也,术附汤、黄芪建中汤。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赵氏释疑:干姜配生附,补中有发。无汗而解者,属少阳也。战而汗解者,太阳也。不战汗解者,阳明也。

针[70]

蒸法[71]

头 痛

太阳证居多。三阳经受风寒,伏留而不去,则名厥头痛。痛甚而手足寒者,为黄病。头顶痛属厥阴经,头角痛属少阳,额痛及鼻属[72]阳明。

发汗:伤寒,无汗发热,恶寒不恶风,麻黄汤。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须当汗解。痛甚者必衄,葛根葱白汤、荆防散、川芎石膏汤。

解肌:伤风,汗出发热,恶风不恶寒,桂枝汤,轻者柴胡加桂汤。

和解:邪在半表半里,少阳往来寒热,脉弦细,宜小柴胡汤。发热,头疼似疟,为欲愈,桂枝麻黄各半汤。

温经:厥阴少阴证,呕而吐涎沫,吴茱萸汤。夏月头痛,身冷自汗,此中暑湿,术附汤。

分利:夏月头痛恶寒,心下烦躁不快,五苓散。

清镇:自汗头痛,及风暑杂病,俱宜白虎,或少加芎[73]、荆尤妙,或竹叶石膏汤。

清上:太阳伤寒,须用酒炒黄芩、荷叶、羌活辈。

攻下:表邪入里,不大便,有热,脉沉而滑,尺寸俱长,皆可下之。有热不恶寒,反恶热,或不大便,小便赤者,胃实也,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吐:头痛及发寒热,脉紧寸大,即是痰饮,宜瓜蒂散吐之。

敷痟[74]:汗后不解,用芷、辛、乌辈同渫白[75]捣膏,贴额角。

吹搐:汗后不解,用不卧散吹入鼻内。

针[76]

项 强

发汗:太阳病,项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

解肌: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

和解:身热恶风,头项强,腹中满,手足温而渴,小柴胡汤。

下:结胸病,亦项强如柔痓状,大陷胸汤主之。

针[77]

头 眩

少阳与太阳并病,故眩者责其虚也。眩冒者,皆发汗吐下后所致,是知其阳虚也。《针经》有云上虚则眩,下虚则厥[78],与风家眩运盖同。伤寒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为[79]阳明中风,亦是头眩也。诸如此者,皆非逆也。及其诸逆,发汗剧者,言乱目眩者,死也。

和解:半表里,邪渐行于里,表中阳[80]虚,故时时目眩也。中风家多头眩,宜解肌,伤寒亦然。

温经:头眩,身动,或虚弱汗多,真武汤。

吹鼻:眩晕,鼻塞而烦,此头中寒湿,宜瓜蒂散吹鼻中,取下湿水。

胸胁满

胸满多带表证,胁满多侠[81]半表里证,邪气自表传里,必先自胸胁,已次经心腹。

发汗:胸中至表,犹近也。

和解:半表里,胁下痞鞕,冲和汤去枣,加牡蛎。或已汗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或往来寒热,柴胡姜桂汤。

调中:寒中太阴,误下之,愈不快,胀,或吐或利,理中汤加[82]枳实、陈皮辈。

吐:邪气留于胸中,聚而为实者,非上吐不可,如四日在胸,吐之则已。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则以栀子豉汤吐之。若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则以瓜蒂散吐之。

下:阳明少阳合病,下利,身热胁痛,大柴胡主之。汗后头疼,心下痞,胁满痛,十枣汤。

针:兼谵语,刺期门。

心下满

是不经下后而满者,则有吐下之殊。若下后满者,又有结胸痞气之别。虚邪留滞,则但满而不鞕痛也。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实则心下满,虚则心下悸。

和解:满而不痛,半夏泻心汤。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

分消:饮水多,心下满胀,用牡蛎泽泻汤利小水。《伤寒例》[83]云:心下满,心下悸,皆邪在胸而水停也。

吐: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邪结在胸,心下[84]满而烦,饥[85]不能食者,吐。

下:心下满而硬痛,此为[86]结胸,大陷胸汤主之。心下痞,按之濡,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阳明病,心下鞕满,不可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诸泻心例: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汗后胃不和,心下痞鞕,干噫[87]食臭,胁下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下多,痞而干呕,心烦不得安,下之痞益甚,此非热,但胃中虚,客气上逆,故硬也,甘草泻心汤。

结 胸

有下之早而成者。脉浮紧,心下硬痛,未可下之。按之则痛为小结胸,不按而痛为大结胸,《直指方》曰藏气闭结而不复流布也。结胸证悉具而加之烦躁者,为不治。药之所以能胜邪者,必待胃气施布药力,始能温汗吐下之,以遂其邪气,邪气胜,胃气绝者,安可为之?

和解:结胸有热,或烦渴,宜先用冲和加枳实,次下本药。《活人书》治水结,冲和去枣加茯苓牡蛎汤,《此事难知》用五苓合枳术汤。饮水不散而结,小半夏加[88]茯苓汤,或小柴胡去枣加牡蛎。

与水:《直指方》云:结胸,喘促狂乱,极热大燥,用地龙水一服,未效再服,自然汗出愈。又用太乙牛黄丸,竹叶汤[89]调下,以手揉其心膈,即下。

理中:邪热在上,胸膈痞结,或未辨虚实,先与理中,加枳实尤妙,先理其气,枳实理中丸、桔梗枳壳汤,韩祗和用七物调中丸。看寒热兼证随治之,不按皆痛,热结在心下。太阴证下之,胸必硬满,及用诸药不效者,增损理中丸。结胸,手不可近,用陷胸药不效,枳实理中丸,渴者加瓜蒌。

攻下:大陷胸及大陷胸丸选用。韩祗和用茯苓陷胸汤。《究源方》[90]用鹤顶丹治阴阳二结,如神。

泄热:如汗后未全解,误下之,为小结胸,烦渴脉实,宜三黄泻心汤。表全未解,亦不可用。

逐寒:无热证,此寒实结也,枳实理中丸或三物白散,严氏用槟榔散。

轻:小结[91],正在心下,按之痛,脉浮滑,小陷胸汤。无热证者,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此寒实也。

重:热实,脉沉紧,心下痛,大陷胸汤。有兼项强如柔痓状,或从心下至脐上不可近,大陷胸汤。

破瘀血:血结胸,喜忘,小腹满,小便不利,抵当汤。

水渍法:《仁存方》[92]治结胸,烦乱欲死,凝雪汤渍布,薄胸上,热除为度。当温暖[93]四肢,防厥逆也。

刺期门:严仁庵刺肺俞[94],妇人因血结胸[95],热[96]入血室,刺期门,后服小柴胡汤。《良方》用海蛤散。

灸:以黄连二寸许,为末,巴豆七粒,去壳研细,入黄连末捻匀,作饼子,按[97]脐中,以艾炷如指头大灸之,轻者一炷,重者不过二三壮,灸透,热气入腹作声,取下恶物,愈。

不痛为痞。寸脉关脉沉,心下满而不硬,按之不痛,名曰痞。不满不硬,但妨闷者,非痞也,谓之支饮。有下之太早而致者。凡痞而硬,为水停。濡者为气聚。《保命集》云:脾不能行气于四藏,结而不散,为痞[98]。

和解:不满不硬,支结者,小柴胡加桂汤。胸满而濡者,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石汤,轻者通用桔梗枳实汤主之,《直指方》加茯苓、甘草。《补亡》[99]云:常氏[100]用茯苓甘草白术生姜汤。成痿,可扶痿汤。

双解:胸满硬,按之不痛,关脉沉紧,大柴胡主之。

攻下: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十枣汤下之。其脉沉实,表证俱无,方可用。

分利:痞满,小便不利,用五苓散。

散湿:痞而不利,《直指方》用术附汤。

泻痞例:满而不痛,半夏泻心汤。泄热而缓脾,色黄,手足温,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黄连泻心汤。泄虚热,痞而恶寒,兼温通阳,方见前。干呕食[101]臭,胁下有水气者,生姜泻心汤,兼止呕逆。下利腹鸣,例见泻心,用甘草泻心汤,兼调胃。韩祗用和厚朴泻心汤。《宣明论》治痞用槟榔散。

咳 逆《保命集》云胸中气不交也。少阴经至胸中,交于厥阴,水火相搏而有声,故噫气也。

温:胃寒,先服理中汤,次服旋覆代赭石汤。水寒相搏,小青龙汤去麻黄,加附子。脉微细,宜重温燥之,以橘皮干姜半夏生姜汤、羌活附子汤。

导气:《保命集》云如圣加枳实汤。汗下后喘而噫气,如圣加人参藿香杏仁汤。世俗或用橘皮半夏汤。

清利:少阴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

泻心:便而大[102]者,宜用之。如脉浮洪,或有热而咳逆者,乃火热奔急上行,肺不得纳故也,宜甘草泻心汤。

下:有少阴因失下所致,脉散者死。便软,用泻心汤;便硬,大承气汤。《活人书》一名哕。《伤寒》[103]又谓阴阳气欲作汗,升之不上,降之不下而咳逆,此胃[104]气上逆所致也。

劫:《总录》[105]治呕哕吐逆,通正散、柿蒂汤。

嗅法:药无效,以硫黄、乳香等分为末,以酒煎,急令患人嗅之。

灸:期门。

腹胀满

伤寒五日,在皮肤、肌肉、胸,六日入胃,是在腹也,太阴证居多,经谓非太阴,腹中无虚满。

和解:腹中满痛,小柴胡去黄芩。

攻下:少阴六七日,不大便,腹满痛者,急下之,小承气汤。大实痛者,桂枝大黄汤。谵妄,脉沉数,烦渴,不拘日,调胃承气汤主之。

温:太阳病,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桂枝芍药汤主之。腹满时减者,虚也。

吐:下后心腹满,卧起不安,此妄下,邪气乘虚入郁胸中,为虚,上下不得通利,故宜吐也。要识邪气所[106]起所在,虚实之的,则温补针艾适当。

和中气:汗后胀满者,厚朴半夏甘草人参汤,此脾胃津液不足,气涩不通,壅滞而为胀满。无求子[107]用桔梗半夏汤。

少腹满

必有物聚于此而为之满。在上而满者,气也,在下而满者,物也,溺与血也。少腹满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当出不出,积而为满。

下:少腹急结者,可攻之,桃仁承气汤,轻者犀角地黄汤。

渗利:少腹硬,小便不利,为无血也,当渗之利之。

刺括:有中痧,腹虚胀,或腹中急痛,刺括委中或夺命穴[108]等处。

烦 热

为烦而热,无时而歇[109]者是也。有阴有阳,有真阳内郁,阴中伏阳之证。虚。实。

发汗:邪气在表而烦[110]。

和解: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小柴胡汤。经吐而心烦不眠,酸枣仁汤。

分利:汗后烦热而渴,辰砂五苓散主之。

可水:汗后胃干,烦不得眠,欲饮水,少少与之。

和中: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是烦之虚也,小建中补之。

下:汗多,烦热脉实[111],宜下之。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烦之实也,宜调胃承气汤。

吐:汗后烦热,心胸烦闷,宜人参散吐之,反复颠倒,心中懊,但药有轻重之不同尔。实烦而胸中窒者,栀子豉汤。气[112]浮上部,填塞胸心而满者,用瓜蒂散。

和表里,生津液:有寒者附子汤,热者白虎汤。脉浮,表未解也。渴者,热未实,上焦燥也,宜五苓生津,和表里。阴虚而邪盛,热烦于内,心中烦,不得眠者,黄连阿胶汤,以扶阴散热。阴虚客热,下利咽痛,胸满心烦,与猪肤汤,以调阴散热。

烦 躁

烦为扰扰而烦,躁为愤躁之躁。烦为内不安,躁为外不安。有邪气在表。有邪气在里,有因火劫,有阳虚,有阴盛,诸如此者,证之常也,非逆也。设或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113]。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蜷,脉不出,不烦而躁者,死。少阴病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两解:恶寒而蜷,时时自烦,欲去衣被,大柴胡主之。散荣卫风寒,太阳中风,脉浮紧[114],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

解肌:烦躁消渴,辰砂五苓散。

与水:汗后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

和:下利咽痛,胸满而烦,猪肤汤。自汗心烦,小便多者,芍药甘草汤。

下:五六日不大便,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此有躁屎,小承气汤下之。

温:阴盛而烦躁,为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证治》云:八石散治烦躁佳。《活人书》云:身冷,脉沉疾,烦躁,不饮水,名阴盛隔阳,霹雳散、火焰丹。《外台》云[115]:阴躁,欲坐井中[116],宜热药[117]温之。

退阴复阳: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者,干姜附子甘草汤。阴盛发躁,名阴躁,四逆汤。

补阳益阴: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无求子云:昔人患伤寒,身冷脉微,手足厥而躁甚,医以艾汤调硫黄末数钱与之,即时安卧,良久汗出,愈。

扶阴泄热:少阴躁不得眠,黄连鸡子汤,《总录》云鸡清散。治烦躁闷乱,绛雪。治狂躁发热,大安丸、凝水石丸。

分利:下利,咳而呕,烦躁不得卧,猪苓汤。

熨:阴毒,用火熨。

灸: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

懊 

比之烦躁而甚者也。又曰:懊者,此是心中不安也。经曰表未解,下早所致,有虚有实。

下: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必发黄。二者为邪热结于胃中,当须大承气汤、茵陈汤攻之,以涤其内热也。

吐: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而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头汗出。二者为邪热郁于胸中,当用栀子豉汤吐之,以涌其结热也。

舌上胎

伤寒,三四日已后舌上有膜,白滑如胎,甚者或涩或黄或黑,皆热气之浅深也。邪气在表者,舌上即无胎。邪气传里,津液结抟,则舌上生胎也。寒邪初传,未全成热,或在半表里,或丹田有热,胸上有寒邪,初传入里也。恶寒者,必欲呕也。腹中痛者,必欲利也。有脏结白胎者见本条在后。

和解: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小柴胡汤。脉阴阳俱紧,舌上胎滑寒,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参栝楼汤。腹痛,理中丸。

吐:阳明[118],脉浮紧,咽燥,腹满而喘,发热汗出,恶热,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吐之。

下:若热聚于胃,则舌为之黄,是热已深也。《金匮》曰: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黑滑皆然。经曰:若舌黑者,又为热之极也[119]。又曰:热病,口干舌黑者死[120]。

清热生津: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衄 血

伤寒衄者,责热在表。又曰:阳盛则欲衄。有阳明病,口干鼻燥,能食则衄。又有不应发汗而强发汗,因致衄者。有伤寒脉浮,鼻中燥,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是欲衄也。经曰: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121]。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衄者,若但头汗出,身无汗,及汗出不至足者,死。

发汗: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脉证谛当方可用,是发散经中邪气尔。衄家不可发汗,则[122]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123],不得眠,盖慎之也。

解肌:脉浮自汗,桂枝汤。

温:许氏治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及脐[124]中出,用姜附汤治本[125]。

下: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而衄者,与小承气汤下之,或凉膈加生地黄。

分利:衄而渴,心烦饮水,水入即吐者,先服五苓散,次服竹叶汤。

凉血:脉微者,为血虚。凡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失之,热蕴为衄血及吐者,犀角地黄汤、黄芩芍药汤,不止者用茅花汤。

水贴:汗后热退,血不止,用新井水湿草纸,于鼻上贴之,及头顶项上皆贴,时时易之。

畜 血

畜血[126]者,血在下焦,结聚而不行,畜积而不散者是也。又曰:热毒流于下而瘀血者,谓之畜血[127]。此由太阳随经,瘀热在里,血为热所搏,结而不行,畜于下焦之所致,小腹觉有硬满,小便自利者是也[128]。亦有年高人小便不利者,韩祗和用嚏法通之。

温经:阴证下如豚肝,当温之,芎归术汤。

凉血:阳证溢出鲜血,当清之,芩、连、生熟地黄、地骨、柴胡、芍药、甘草辈。

解肌: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发狂,血自下者愈,不愈者,宜桂枝汤。

下: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如狂,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俱宜抵当汤主之。伤寒有热,少腹满硬,小便自利,大便反黑,脐下痛,宜抵当丸主之,轻者犀角地黄汤、芍药地黄加大黄黄芩汤。孙用和用破棺丹。无求子云:阳毒入胃下血,用消蕴汤。韩祗和用地黄汤。或如外已解,但少腹急结,则畜之轻也,须桃仁承气汤以利之。

补虚消热:许氏治协热下脓血,梅煎散[129]。《难知》云:伤寒热毒入胃,下脓血,阿胶散。小便出血,《总录》用竹茹汤。

补中,散寒郁:少阴证,下利脓血者,桃花汤,以固脱散寒补正。

针:少阴证,下利,便脓血者,可刺。阳明病,下血而谵语者,必热入血室,头汗出者,当刺期门。

下 血

兼看失血门。

吐 血

当汗失汗,热毒缊[130]结而成吐血。有寒气凝血。

凉血:服桂枝汤吐者,必吐脓血,宜犀角地黄汤、黄芩汤、柏皮汤、地血散、芍药地黄汤、三黄丸。

温中:阴证三焦出血,色紫不鲜,此重沓寒湿化毒,凝泣浸渍而成,治要用黑锡丹。《略例》:上焦血,用黄芪桂枝汤;中焦血,用当归建中汤、增损胃风汤;下焦血,芎归术附汤、桂附六合汤。脉迟细,其人无热,所吐血皆紫黑,血寒则凝,宜理中汤。

下:当汗不汗,热毒深入,故吐血。瘀血甚者,抵当丸;脉实者,桃仁承气汤、三黄泻心汤、大黄散。

解错杂之邪:大下后,寸脉沉迟,尺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者,利不止,为难治,宜麻黄升麻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