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本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30 06:19:14

点击下载

作者:花永兴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公共资本论

公共资本论试读:

自序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公有制理论的诞生。马克思在其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用历史唯物观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如今,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资本越来越具有社会化的公共形式。

发展公共资本,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把全人类从私有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本书第一次提出公共资本和商品交换两权分离的概念,认为商品的供给权是公共的,在商品的生产供给领域,实行按劳分配的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的需求权是私有的,在商品的需求分配领域,实行按需求量分配的原则。第一次提出需求效用的货币计量问题,并成功地运用到了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分析领域,运用到了国民经济核算领域,将微观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计量无缝衔接,使宏观经济调控的上层建筑建立在了微观生产活动的经济基础之上。《资本论》是实物货币时代的经典著作,而“公共资本论”是信用货币时代的经济理论。公有制是以公共资本为基础而形成的生产、分配制度,这种制度能够高效、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并能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公共资本就是现代社会消费者共同使用和存储的信用货币和相关衍生金融产品。公共资本的出现使现代商品社会产生了商品供给权和商品需求权的分离,这种两权分离促进了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两权分离的基础是社会财富的资本化,这些社会财富形成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生产是自然资本、公有资本、国际资本、技术资本的综合和循环。这些资本的价格是利率,利率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调节器,利率同样是人口、环境、税率、汇率、工资、消费、投资的调节器。“公共资本论”在消除垄断,消灭通货膨胀,消除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例如:本书提出导致失业的根源是投资过度,消费不足;第一次提出用直列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提出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方法。建立了和微观经济相联系的国民资产负债表、GDP核算表、现金流量表;重新设计了供需平衡的体系;修改了需求和供给表达式;GDP和国民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和编制方法;提出了劳动创造货币的信用货币发行模式;修改了货币乘数模型;提出新的核算国际收支账户的资产负债表;提出了利率调节的总供需AD-AS模型。

上述学术研究理论成果如能被认可,将对中国经济改革,对国民经济核算模式,对土地等自然资本的交易,对货币发行、通货膨胀的理论,对进出口、国际贸易,对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改革产生一定影响。希望本书的出版,能给世界经济理论界带来中国的新气象。花永兴

概论

人类社会形态的更迭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的客观趋势,根源于社会生产的基本矛盾,是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必然结果。公共资本论是在总结和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以及继承人类已有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应用类学科,是信用货币时代的经济理论,是传统经济学的延续和发展。第一节所有制理论

所有制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体系,主要描绘为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公有制涉及所有的资产占有形式,包括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占有。一、所有制的内涵

在生产力的推动下,资本越来越具有社会化的形式。从私有资本到社会资本,从私人垄断资本到国家垄断资本,现代生产力客观上要求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消除垄断,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有制。资本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机构,这就为建立社会所有制准备了物质条件。

公共资本不单是指生产资料的国有制,而是相对于私有资本而提出的公共资本。国有制不是公有制的全部,国有制相对于国际而言也是集体所有制。公有制不可能在一国实现,而至少要在全球实现。公有制是以公共资本为基础而形成的生产、分配制度,这种制度能够高效、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并能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本书对公有制进行了重新定义,并且第一次提出了量化的公有水平概念。本书认为公有制的定义为:①资本代表生产资料在全球资本市场自由交易,实现社会化的高效、合理使用;②商品在全世界实行自由、公平交易,消除垄断;③商品的价值由劳动供给产生,实行按劳分配;④货币代表国家信用,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或效用的表现,货币价值由劳动创造,货币创造通过商品交易实现;⑤国有资本实行全民平均分配;⑥全球形成统一的资本市场。

本书就是在中国经济改革理论基础上,研究如何在公有制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如何在公有和私有的对立统一中建立市场经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不是在原有体制框架内的修补和改良,而是一场社会变革。目标是建立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新型经济体制。这一理论要解决的难题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与兼容。迄今为止,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成功的新范例,迫切需要理论创新。公共资本理论是对经济学公有制理论、计划经济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二、公共资本理论

所有制理论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形成与传统所有制理论极不相同的新所有制理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点是公有制。公有制经济不是生产资料实物的公有化,而是生产要素资本化后的社会化。公有制内涵的特点不是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而是资本实现社会化后的高效率使用,产生高效益,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商品。国有经济不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一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公共资本理论认为信用货币即为公共资本。在世界财富体系中,公共资本和私有资本对应,成为私有资本的减项。每个人拥有的货币并不是自己占有的财产,而是占有别人财产的索取权。同时,自己占有别人财产的前提是愿意把自己的财产按别人支付的货币多少而让渡给别人。这种社会性的分配制度使用的货币即为公共资本。本书对公有制的具体量化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了标志公有制程度的公式,即公有化程度比率,使一个社会的公有制水平能用价值量化比率表现出来。公共资本理论并对失业概念重新阐述,提出了新的失业价值量化比率。三、分配理论

分配理论是公共资本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生产总值的价值是由剩余价值形成的,剩余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商品就是劳动产品,商品供给的等价交换就是按劳分配,垄断是不等价交换。生产要素不过是人类劳动的存量,是不变资本,只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转移。收入的分配不是按供给对实物进行分配,而是采取货币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按需分配,变行政化为市场化;按需分配不等于平均分配,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在分配政策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克服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允许和鼓励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防止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建立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家庭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在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积累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四、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引进和吸收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许多概念、理论范畴和分析工具,增强了经济学对社会现象和中国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阐释力,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的进步。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体系是人类的共同知识财富,经济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在资源短缺情况下的行为选择科学,本身有着一般规定性,它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不因为国家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因此,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大厦要在世界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第二节研究公共资本理论的意义一、研究公共资本理论的意义

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中国的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促使经济学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公共资本理论体系以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线,在所有制结构、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对外经济关系、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理论探索与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公有制的内容,对许多基本理论有了重大发展。这些理论创新,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有重大意义。二、“看不见的手”摘下“金苹果”

200多年前,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用以论证资本的优越性。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仅是把该原理陈述出来,并没有对它加以证明。有鉴于此,斯密之后的经济学者纷纷致力于这一论证。他们努力工作,以便为这一论断建立一个合乎逻辑的体系。经济学者建立这一合乎逻辑的体系的过程就是经济学发展的过程,这一合乎逻辑的体系即为经济学的内容。而经济学所讲的理想社会的说法不过是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公共资本就是这样一个对“看不见的手”合乎逻辑的表达方式。本书试图用公共资本这只“看不见的手”表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资本为人们追寻的“金苹果”,在生产资料资本化的条件下,实现理想社会的公有制,故称是“看不见的手”摘下公共资本这个“金苹果”。三、公共资本理论的建立

传统的经济学被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前者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的合乎逻辑的表达形式,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后者是在市场经济未必能使全部资源有效使用的基础上,通过宏观调控或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而得以弥补。而公共资本理论认为宏观调控的一般均衡是建立在微观基础局部均衡的基础之上的,宏观和微观应是经济学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一)计划和市场不对立

计划是管理国民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存在公共资本,公共资本是公有和私有的对立统一。公共资本运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是建立在计划之上的市场经济。公共资本理论愿意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二)微观经济是经济基础,宏观经济是上层建筑

经济学是学以致用的科学。现代经济学不应分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前者研究个体行为,后者研究总体经济关系,两者是统一体。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也不是革命与被革命的关系。微观经济是经济基础,宏观经济是上层建筑,缺一不可。(三)利率决定均衡

以贵金属货币、印刷纸币为媒介的财富流通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虚拟货币的出现,却催生了公共资本的诞生,促进了公共资本在全球的发展。公共资本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领经济活动,达到效率最优。市场的每一个个体都根据自身的利益极大化原则进行生产和交换,使宏观市场整体达到最优状态,政府积极参与公平分配,市场满足人们的最大需求。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形成公共资本的最大增值。(四)价值必须发挥效用

公共资本理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价值必须发挥效用。供给与需求形成个体均衡,总供给和总需求形成一般均衡。劳动创造价值形成供给,需求表现为效用。价格是价值和效用平衡的表现形式。资本是劳动的存量,工资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形成国民生产总值,储蓄、利息、工资、税金都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都是由劳动形成的。一切商品,包括土地、钻石等自然商品,它们都一样,本来没有价值,都是因为通过劳动才能产生价值,才能进行交易。但这些劳动产品必须通过交易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发挥效用。这样价格就成为价值和效用的表现形式,劳动创造价值形成供给,价值必须发挥效用才能满足需求。经济学的边际革命,就是计算供给和需求的边际。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就是用尽一切办法,如何使供需达到均衡,总供给与总需求一般均衡的价值存量就是公共资本。

公共资本理论坚持将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有效结合,认为资本是各种对立的变动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存量,需求与供给是对立统一的,消费和生产也是对立统一的。边际效用论可以解释需求、消费、买者的行为;而劳动价值论可以解释供给、生产、卖者的行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对立统一形成公共资本。

人就是追求收益最大化者,对于消费者或者居民都是追求商品消费中的效用极大化,并用货币价格评价商品的价值,因此价值和效用通过价格形成均衡,经济生活中的人就实现了生活目标。对消费者来说,价格反映了它的边际效用;对生产者来说,价格反映了边际成本。(五)政府不当“土豪”的代言人,应当市场的“守夜人”和“看门人”

公共资本是建立在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以及信息公开之上的。需求大于供给,导致价格上升,消费者会减少需求量,而供给者会增加供给量,从而供求重新达到平衡,市场达到出清。市场出清使每个市场参与者无论消费者、生产者、卖者都实现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经济当事人之间的行为是相互协调、相互兼容的,他们共同行为的结果导致价格的变化,使市场趋向于供求平衡的状态。商品市场会达到供求相等,不会存在生产过剩;而劳动力市场会达到充分就业,不会存在失业。虽然市场经济偶尔会偏离均衡位置,但公共资本有市场内力,价值规律会发挥作用,使它恢复均衡状态。公共资本理论认为政府不应充当“土豪”的代言人,应充当市场的“守夜人”和“看门人”的角色。

市场经济偏离均衡是常态,市场均衡是偶然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表明有效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表明有效投资不足;若货币偏于流动性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就是资本没有效率的配置。公共资本理论研究社会如何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促进消费,实现充分就业的资源配置合理利用,使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一般均衡。第三节公共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

公共资本论研究的是全球经济共同体的资本运行,政府运用何种经济政策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一、公共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公共资本论研究三大命题:①消除垄断;②消灭通货膨胀;③消除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政策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当一个国家的生产、就业和价格体系出现瘫痪等问题时,经济学家都在艰难地探索原因。历史证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并不能向其国家提供丰富的商品,经济政策的失败导致了国家经济的不稳定,只有用经济理论去指导经济,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二、公共资本论研究的方法

公共资本论推出了自己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方法,建立了和微观经济相联系的国民资产负债表、国民生产总值(GDP)核算表、现金流量表。并把这些指标和总供给、总需求联系起来,使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微观经济核算的基础之上。公共资本论重新建立了微观经济的供需核算体系,把原来建立在实物经济基础上,依赖实物的数量和价格的核算体系,转换成资本和利率的核算体系,这样就使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实现了无缝对接,消除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割裂。这样也使宏观经济学有了微观经济坚实的基础,摆脱了宏观经济学靠统计预测资料的局面,从而使宏观经济学能够完全依靠微观单位会计资料直接建立国民经济核算模型。

本书对货币供给、国债发行都予以量化,导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计算出了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具体量度。本书重新设计了供需平衡的图表,研究了利率水平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程度,提出了一套核算国民经济平衡的新模式,并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施行和作用重新作了评价。三、公共资本论的分析框架

采用结构模型实证分析,就应当先利用数据建立一个模型,在无数假设的基础上,分析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如果采用经济核算的实证分析方法,没有众多假设,我们可以直接分析各个变量间的关系及影响。通过一系列等式来描述在不同经济部门中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进而揭示经济的运行方式。公共资本论经济核算实证分析与结构模型方法相比,简化了分析方法,最主要的优点在于,采用真实的经济核算资料,它并没有限定经济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假设,而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影响途径是多样的。四、对公共资本的实证分析

公共资本论的实证分析可以分为三类:①对应实证,它考察供给变量的变动对需求变量的影响;②会计实证,它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③微观和宏观实证,它考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微观变量的变动对宏观变量的影响。

公共资本论用正规的会计资料分析考察资本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投资与总需求波动的原因。把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计量建立在会计核算资料的基础之上,力求经济核算资料的准确和可操作性。本书第一次提出用直列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五、建立利率调节途径的AD-AS总供需模型

公共资本论发现,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决定投资决策,它所反映的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途径也同样适用于资本类支出,所以也是总需求资本、总供给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用利率代替物价水平表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化传导机制。利率传导机制决定的AD-AS总供需模型,它强调影响总供需决策的是利率,改变利率的行为导致资本的收益发生变动。因此,当利用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水平时,利率水平的降低会导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投资、存货投资和消费者耐用消费品支出发生变化,而这一切又会导致总产出水平发生变化。

由于影响总产出的是利率,因而即使是在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依然会通过一定的途径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名义利率水平既包括实际利率又包括通货膨胀率,利率的这种传导机制表明,资本是通过利率水平调节总供需的。六、资产负债表途径

资产负债表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存量变动影响经济的。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借方表示总供给,贷方表示总需求。政府、银行在同企业和公众的债务交易中,更容易发生价值选择的道德风险问题。资产净值低意味着借款人可供抵押的资产少,因此加大了由交易引致的风险损失。资产净值的进一步降低还会引起更为严重的问题,从而减少投资支出所获融资的规模。资产净值低还意味着企业破产引起所有者的损失少,所有者就有更大的动力从事风险投资项目。由于投资项目的高风险加大了贷款人无法得到偿付的可能性,因此,资产净值的降低会减少贷款和资本投资。

货币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股票价格的升高,进而增加企业净值,而资产净值的增加又会刺激投资支出和总需求的增加。七、现金流量表途径

现金流量表途径指的是商品交易的现金收入与支出的差额产生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货币创造的过程。货币政策会影响名义利率水平,现金流会因此变化,进一步改善国家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之所以可以得到改善,是因为现金流提高了企业和居民的流动性,贷款人可以更加容易了解政府和企业能否履行偿债义务,从而缓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导致贷款总量增加,并刺激经济活动。

现金流量表途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名义利率水平对现金流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率传导途径对投资支出起重要作用,因此在现金流量表途径中,是短期利率水平而不是长期利率起着特殊的作用,因为对家庭和企业现金流影响最大的是短期债务的偿付,而非长期债务。现金流量表途径是影响债务市场,进而对公共资本的计量起重要作用。第一章供需的价值

经济学对经济社会的研究,是从商品分析开始的。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是能够计量的,经济学自始至终都是建立在价值计量的基础之上的。价值反映了供给,使用价值反映了需求,它们都是通过货币计量的。第一节商品的供给与需求

商品的价值具有二重性。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经济学从这里入手,分析和计算商品交换的尺度。商品既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也是供给和需求的统一体。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一)使用价值和效用

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也就是商品的效用。商品的有用性寓于商品自身之中。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是用相同的度量单位——货币来计量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由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其社会属性决定的。同一种商品可以为多个人使用,因而具有不同量的使用价值。商品多方面的使用价值,是随着人们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主要内容。在人类社会,物品的使用价值同样表现了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不同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表明它们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商品的效用。所谓效用,是指物品满足人们的欲望的使用价值。在如今信用货币时代,使用价值是用货币表示的,货币就是商品的效用刻度,效用就是货币。(二)交换价值和效用

具有劳动价值的商品一旦进入市场交换,就具有了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一种商品与其他多种商品相交换时,会形成不同的数量比例关系,因而可以有多种交换价值,而且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会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但在同一时间的统一市场上,每一种商品都有为众多交换者共同认可的统一的交换价值。

商品的效用越大,它的交换价值越大;反之,商品的效用越小,其交换价值也越小。因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不同质的东西在量上是无法进行比较的。可见,不同商品相交换,它们所具有的共同东西是效用。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价值悖论,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它几乎不能购买任何东西。相反,一块钻石只有很小的使用价值,但是通过交换可以得到大量的其他商品。

钻石和水的价格不同是因为各自耗费的人类劳动不同。水是如此充足、便宜,以至于提一下就能得到,只耗费了少量的劳动;钻石是那么珍贵,因为获得钻石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一个迷失在沙漠里的富裕商人会以很高的价格来购买水,是因为此时此地的水的获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类劳动。如果工业能成倍地生产出大量的钻石,钻石的价格也将大幅度下跌。斯密成功地从价格中分离出效用,他将使用价值和价值区分开来:水很有用,但只有很小的价值;一颗钻石几乎没有用,但有巨大的价值,这样不同的价值量是因为它们的生产供给耗费了不同量的人类劳动。(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分离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二分法对整个经济学理论发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因为这一区分的意义是:开创了经济学以供给和需求为分析计量范畴的时代。为此,200多年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利用这一观点,极大地丰富了经济学的内容。经济学家提出价格由商品的效用来决定,而不是完全由它们的价值来决定。劳动只能形成供给,由供给决定价值,价值必须发挥效用,而效用是由需求决定的,效用是有边际的,能够计量的。二、抽象劳动形成信用货币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在商品生产中,为了生产能满足人们各种不同需要的商品,就要进行各种特定形式的劳动,这些劳动的目的、对象、手段和结果都是不同的。这种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供给,具体劳动同物质要素相结合创造商品的价值。作为创造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不以社会形态的变化为转移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除了千差万别的具体劳动外,还有共同的一面,那就是它们都是人类劳动力的支出,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骨骼等的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是一般的人类劳动。这种撇开其具体形式的同质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需求,表现为效用,效用是用货币计量表现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同一交易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交易。具体劳动形成商品供给,抽象劳动形成现代的虚拟信用货币。三、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供给与需求

在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私人劳动,又同时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这是由商品生产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决定的。一方面,由于商品供给方独立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完全是他个人的私事,劳动产品也归他私人占有和支配,生产商品的供给方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而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又总是依靠别人供给的。

商品供给者之间总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每个商品供给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而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货币就是社会劳动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交换出现的,为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商品和货币在本质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即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私人劳动表现为商品供给,社会劳动表现为商品需求。如果二者交易后产生一个剩余价值,就创造了货币储蓄。从这个角度讲,货币是私人劳动变为社会劳动的代表,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公共资本。第二节效用度量的工具——信用货币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因而商品也就具有二重形式: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使用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效用,代表着商品使用的需求方,是货币的持有方。

价值形式即劳动价值,是商品的供给方。同样用货币来表现价格,价值代表着商品的劳动供给,是商品实物的生产者和供给者。信用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效用能够用货币度量,信用借贷的出现使资本成为公共资本。

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货币作为需求的代表,用来表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存量。

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一系列内在矛盾外在化了。内在于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商品交易中,发展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整个商品世界被划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生产供给方;另一极是货币持有者,即商品的需求方。一切商品都必须转化为货币,它的价值才能够得以实现。货币使商品供求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体现着商品供求之间的经济关系。

货币的本质还体现在它的职能之中。

二、货币的新职能

货币的职能随商品经济供求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完备。货币的主要职能有价值尺度、交易媒介、贮藏手段、信用借贷等,其中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而信用借贷职能是货币职能的新发展。

信用职能是货币职能的最高和最终形式,是公有制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信用借贷职能使商品持有方表现为债务方,使货币持有方表现为债权方。这种职能不仅造就了现代商品交易关系,而且同时也造就了货币本身。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的出卖同货币的取得在时间上是可以分离开来的。就是说,商品的买卖可以不用现款,而是采取信用赊销赊购方式,到一定时期后再收付货款。这时,货币就在执行信用的职能,信用比黄金更珍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不仅在商品流通领域中执行信用手段的职能,而且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用于支付租金、利息、税款、工资、国家债务等。货币发挥信用职能,是现代经济的灵魂,一方面大大减少了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简化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形式;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现代经济对信用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债权和债务关系,形成了一系列的支付关系链条,如果其中一方到期不能支付,不守信用,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会给交易造成困难,有的甚至造成国家经济危机。信用借贷职能的出现也使现代货币的发行供给走上了通过国家信用有偿发行的道路,使国家不能无偿发行货币,而必须采用有偿发行国家债券的形式发行货币。信用借贷职能的发展就是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它的出现开辟了公共资本的新篇章。

三、信用货币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货币形式开始向电子货币方向发展。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不同之处就是用电子支付方式取代了金属货币或者纸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在线电子支付过程就是交易双方通过网上银行进行的电子信息交换。电子货币之所以能够代替纸币及其他货币形式,是因为由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流通费用最低,如电子货币的标准化成本最低、使用成本最低、在网上银行计算机硬盘里保存的成本也最低。电子支付手段也同样具备货币所应有的财富的贮藏手段。

今天,网络银行的出现更是给信用货币插上了翅膀,使信用货币进入虚拟时代。所谓虚拟,就是说人类现在使用的货币连纸币印刷都不需要了,只是电脑中的一串数字了。但这种虚拟货币是建立在高度发展的信用基础之上的,体现了货币的最高社会关系形式,是真正的公共资本。网银的出现,开创了公共资本新时代。

四、信用货币的流通规律

信用货币的出现使货币成为公共资本。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为流通手段,各种以信用卡为代表的网络货币代替了金属货币、纸币流通,形成信用货币,而这些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信用货币已摆脱冰冷黄金的束缚,呈现出创造多少商品财富,就记录多少货币数量的现实。

信用货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纸币职能为基础的。由于信用货币只是价值符号,是由商品交易者直接发行、通过互联网直接流通的,所以信用货币的发行不限于它代表的金、银等实际流通的数量和纸币的印刷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信用货币发行量和流通中商品价值的供给量相适应,那么信用货币的购买力就会同它所代表的需求相等,信用货币就能正常流通,物价就可保持稳定。如果信用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供给量,就意味着信用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或象征的社会劳动变小,即发生货币贬值。在货币贬值的条件下,同样价值的商品,或者说花费了同样多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其价格会表现为更多的货币量,即价格总水平脱离价值而上涨,信用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这种因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商品价值量而出现纸币贬值和物价普遍持续上涨的现象,就称为通货膨胀。

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的流通规律的公式是:

一定时期的信用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上式中,“一定时期的信用货币量”是为需求方持有,体现了商品需求方使用价值的效用计量额度,在经济核算中表现为贷方;“商品价格总额”为商品供给,体现了商品供给方的商品交换的市场价格,在经济核算中表现为借方。会计学通过借方和贷方对经济活动进行了精确的计量。

信用货币流通规律是货币流通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信用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同它所对应的商品价值量成正比,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通过强制发行的信用货币似乎可以把经济规律废除了,国家似乎可以用自己的印记的魔棒点纸成金,可是国家发行的这部分通货,只是货币供应中的一小部分,并且其发行限于公共预算,并用于公共支出。货币供应的大部分来源是无数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劳动大众。

国家固然可以把印有任意名称的纸币、任意数量的货币投入流通,可是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必须以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商品的供给量,以保证宏观经济均衡运行。信用货币的出现使货币成为公共资本。信用货币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因而商品也就具有二重形式: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使用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效用,代表着商品使用的需求方,是货币的持有方。价值形式即劳动价值,是商品的供给方。同样用货币来表现价格,价值代表着商品的劳动供给,是商品实物的生产者和供给者。信用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效用能够用货币度量,信用借贷的出现使资本成为公共资本。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货币作为需求的代表,用来表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存量。

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一系列内在矛盾外在化了。内在于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商品交易中,发展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整个商品世界被划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生产供给方;另一极是货币持有者,即商品的需求方。一切商品都必须转化为货币,它的价值才能够得以实现。货币使商品供求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体现着商品供求之间的经济关系。

货币的本质还体现在它的职能之中。二、货币的新职能

货币的职能随商品经济供求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完备。货币的主要职能有价值尺度、交易媒介、贮藏手段、信用借贷等,其中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而信用借贷职能是货币职能的新发展。

信用职能是货币职能的最高和最终形式,是公有制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信用借贷职能使商品持有方表现为债务方,使货币持有方表现为债权方。这种职能不仅造就了现代商品交易关系,而且同时也造就了货币本身。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的出卖同货币的取得在时间上是可以分离开来的。就是说,商品的买卖可以不用现款,而是采取信用赊销赊购方式,到一定时期后再收付货款。这时,货币就在执行信用的职能,信用比黄金更珍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不仅在商品流通领域中执行信用手段的职能,而且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用于支付租金、利息、税款、工资、国家债务等。

货币发挥信用职能,是现代经济的灵魂,一方面大大减少了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简化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形式;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现代经济对信用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债权和债务关系,形成了一系列的支付关系链条,如果其中一方到期不能支付,不守信用,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会给交易造成困难,有的甚至造成国家经济危机。信用借贷职能的出现也使现代货币的发行供给走上了通过国家信用有偿发行的道路,使国家不能无偿发行货币,而必须采用有偿发行国家债券的形式发行货币。信用借贷职能的发展就是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它的出现开辟了公共资本的新篇章。三、信用货币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货币形式开始向电子货币方向发展。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不同之处就是用电子支付方式取代了金属货币或者纸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在线电子支付过程就是交易双方通过网上银行进行的电子信息交换。电子货币之所以能够代替纸币及其他货币形式,是因为由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流通费用最低,如电子货币的标准化成本最低、使用成本最低、在网上银行计算机硬盘里保存的成本也最低。电子支付手段也同样具备货币所应有的财富的贮藏手段。

今天,网络银行的出现更是给信用货币插上了翅膀,使信用货币进入虚拟时代。所谓虚拟,就是说人类现在使用的货币连纸币印刷都不需要了,只是电脑中的一串数字了。但这种虚拟货币是建立在高度发展的信用基础之上的,体现了货币的最高社会关系形式,是真正的公共资本。网银的出现,开创了公共资本新时代。四、信用货币的流通规律

信用货币的出现使货币成为公共资本。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为流通手段,各种以信用卡为代表的网络货币代替了金属货币、纸币流通,形成信用货币,而这些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信用货币已摆脱冰冷黄金的束缚,呈现出创造多少商品财富,就记录多少货币数量的现实。

信用货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纸币职能为基础的。由于信用货币只是价值符号,是由商品交易者直接发行、通过互联网直接流通的,所以信用货币的发行不限于它代表的金、银等实际流通的数量和纸币的印刷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信用货币发行量和流通中商品价值的供给量相适应,那么信用货币的购买力就会同它所代表的需求相等,信用货币就能正常流通,物价就可保持稳定。如果信用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供给量,就意味着信用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或象征的社会劳动变小,即发生货币贬值。在货币贬值的条件下,同样价值的商品,或者说花费了同样多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其价格会表现为更多的货币量,即价格总水平脱离价值而上涨,信用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这种因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商品价值量而出现纸币贬值和物价普遍持续上涨的现象,就称为通货膨胀。

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的流通规律的公式是:

一定时期的信用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上式中,“一定时期的信用货币量”是为需求方持有,体现了商品需求方使用价值的效用计量额度,在经济核算中表现为贷方;“商品价格总额”为商品供给,体现了商品供给方的商品交换的市场价格,在经济核算中表现为借方。会计学通过借方和贷方对经济活动进行了精确的计量。

信用货币流通规律是货币流通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信用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同它所对应的商品价值量成正比,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通过强制发行的信用货币似乎可以把经济规律废除了,国家似乎可以用自己的印记的魔棒点纸成金,可是国家发行的这部分通货,只是货币供应中的一小部分,并且其发行限于公共预算,并用于公共支出。货币供应的大部分来源是无数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劳动大众。国家固然可以把印有任意名称的纸币、任意数量的货币投入流通,可是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必须以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商品的供给量,以保证宏观经济均衡运行。信用货币的出现使货币成为公共资本。第二章公共资本与消费者剩余的计量

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货币的出现,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就存在古老的资本形态——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它们都是以资本形式出现的,资本的发展形势发展的反映人力资本的发展形势。在现代信用货币条件下,人力资本生产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形成货币。货币成为公共资本,公共资产又带来了新的消费者剩余。第一节货币是公共资本

任何生产活动都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货币和资本才能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以,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机器、原料、土地等。在实物货币的条件下,货币本身就是资本;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是资本量的刻度。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货币只是向别人索取劳动产品的凭证。如果不存在社会分工,社会也不需要货币,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才能成为公共资本。一、公共资本的构成

由于生产分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出现了剩余产品,人类除了生产人类自身的必需消费品外,产生了剩余价值。货币和资本在特殊的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带来剩余价值。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今天,在信用货币条件下,公共资本就是金融资本和实物资本的统一体,是剩余产品在社会中的存量。公共资本由金融资本和实物资本对应组成。其关系如下:

金融资本=实物资本

其中,金融资本包括股票、银行存款、贷款;实物资本包括存货、工厂设备、自然资本、技术资本等等。各种资本的价值都是由这些资本所代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自然资本如铁、铜、空气、水、矿藏本身没有价值,只是其中附加了人类劳动才有价值,因此,自然资本的价值就是附加了人类劳动的公共资本。二、人力资本转化为公共资本

在商品经济的初期,由于人们使用的是实物货币——黄金或白银,所以,商品范畴包括货币商品和其他生产性商品、自然商品。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建立,人类已逐渐脱离了实物货币和纸币印刷的束缚,而使用以信用货币为主的虚拟货币,货币成为价值符号。在现代经济学的描述中,把社会的商品存量称为资本。资本成为一个对立统一体,即:实物资本=金融资本,经济学把资本品的生产称为供给,把金融资本的增加和分配称为需求。资本品包括生产资本和自然资本、技术资本等,金融资本包括:货币、股票、保险、期货等。

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质。一般商品在被消费或使用时,随着它的使用价值的消费,它的价值也随之丧失或转移到新的劳动力的生产中去,不发生价值增值。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过程就是商品的生产过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其超出原有价值的那部分就是消费者剩余。劳动力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于劳动转化为商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人类社会的历史证明,劳动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开始的。劳动转化为商品,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供给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劳动是依存于人体之内的,要生产商品,就必须以劳动者的生存为前提,而劳动者的生存,又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本来保证。因此,生产和再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者所必需的资本所需要的资本的价值,这是为不断补充新的劳动力所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本就是人的劳动的价值。

在商品交易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它只代表一个流动的价值量。所以商品的价值增殖,不可能发生在货币本身,同样也不可能发生在商品出卖这个环节上,它只能发生在所购买的商品上。而根据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所购买商品的价值不会自动增殖,增殖只能发生在商品的生产上,劳动成为创造商品和资本的价值源泉。劳动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并在劳动过程中运用的体力和脑力总和。在任何社会里,人的这种劳动能力都是存在的,都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劳动要转化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劳动力的所有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②所有的劳动消费品都是商品,必须经过市场交换取得。

人力资本就是一个人拥有多少资本的价值,人的价值是通过一个人拥有多少资本的价值体现出来的。同样这些资本包括技术资本、实物资本、自然资本,因为这些资本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有的资本就是个人权益的分类和标志,代表了一个人在一个社会里所拥有的资本价值。一个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和一个人拥有的资本量息息相关的,它们表现为如下关系:

金融资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公共资本

此外,人力资本还应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所谓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是指劳动者所在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历史传统习惯以及自然条件等。在不同的国家,由于自然和历史条件的差异,纳入劳动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平均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质量和范围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国家,由于存在不同的就业政策、居住标准、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劳动的价值受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总是表现为一个变量。但是,这种变化是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的,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劳动者必需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范围还是相对稳定的。第二节消费者剩余与国民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来源就是每一个劳动者创造的消费者剩余,这些消费者剩余的总和形成剩余价值。世上所有商品的价值都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只是这些价值是通过税金、利息、工资、利润等形式分配出去。其中用于人类自身生产的耗费成为消费成本,用于资本再生产的成为投资资本。一、劳动过程是投资和消费过程的统一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入生产领域,便开始了商品的生产过程。生产过程首先表现为生产各种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劳动过程就是指劳动者有目的地使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因此,劳动过程是人类生存的永恒自然条件,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劳动过程是财富增加或资本价值增值的源泉。

生产过程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运动的过程,商品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生产目的是要生产一个比他预支的资本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所以,生产过程表现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现在,我们来分析价值增值的过程,以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由于价值增值是在价值形成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首先要把商品生产作为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创造了新的价值,又转移了生产资料的原始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工人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除补偿劳动的成本,又创造了新价值。商品生产的成本就是劳动的成本,是人类的消费需求,每一次商品交易的成本抵扣数量也就是人类生产自身的消费数量。

价值增值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就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超过劳动力价值自身生产成本的价值。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一国民众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总和,它形成总供给。每一个政府、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存量就是其资本存量,每个企业的损益流水就是国民经济的货币供给,也就是资本供给。每个人的消费支出就是个人需求,是所有商品生产成本的抵扣,把其加总,就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总需求。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商品生产就是人类自身生产的过程。工人的劳动时间总是要超过为补偿劳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工人劳动的价值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就在这里。由此可见,剩余价值就是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劳动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创造的,在流通中才能实现的价值,劳动成为商品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好前提条件,并通过流通实现了剩余价值。二、资本的两种形态

资本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实物资本,另一种是和实物资本对应的货币资本,货币资本是实物资本的表现。资本最初表现为各种实物形态,如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这些生产资料都是资本,资本的本质就是劳动的存量。在生产过程中,预付资本必须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另一部分是购买劳动的资本。由于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具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反映在资本形式上就形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购买生产资料的这部分资本,以机器、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具体形态存在于生产过程中。这部分资本价值在价值增值过程中只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工人在消费自己的使用价值的同时,把自己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增殖,只是变换了它的物质形态而已,因此,这部分资本称为不变资本。虽然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价值增值,但它是工人活劳动的载体,是剩余价值生产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因而也是资本。

购买劳动力的这一部分资本,情况则完全不同了。它的价值不是通过转移来保存,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一方面,工人以具体劳动形式消耗了生产资料,创造出新产品的物质形态,同时,也就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了;另一方面,工人的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创造着新价值,这个新价值不仅包括补偿劳动力的价值,而且包括剩余价值。可见,购买劳动力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量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价值增值,这一部分资本称为可变资本。

资本就是人类社会劳动产品的存量,是社会总供给的存量,同时也是社会总需求的存量。所有有形的、无形的商品存量都可以用货币表示为资本,货币是资本存量的刻度。所有的商品供给都是不变资本,所有的人力资本都是可变资本,所有的不变资本的货币表现值等于所有可变资本的货币表现值,因为所有的不变资本都归所有的可变资本即人所有。人力资本——人的价值是由他拥有的和未来可能创造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决定的。第三节中国公共资本市场的发展

在过去30年里,中国已经成功地建立起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公共资本市场,成功地吸收了大量公众储蓄,并且开始运用非常先进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公共资本市场的每一步发展都和人力资本的发展相关,金融资本市场流通的自由和人力资本市场流通的自由息息相关。公共资本市场的组织、运作和管理都取得很大进展,并引入了一个基本的法律、法规框架。但公共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也很严重,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一、完善公共资本市场

目前的公共资本市场结构无力支撑业务的进一步扩展,包括积极主动地选择项目、巩固公司内在管理方法和支持基于市场的退市体制。金融系统必须得到加强,以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包括新的财务工具、更多的外国参与和加入国际金融市场。造成高系统风险的原因是:金融体系各部分发展不平衡;大多数银行的状况都很脆弱;大多数市场参与者都缺少风险管理体系的经验;股价过高,本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股价差异巨大。

中国应该继续依照国际最佳标准强化对公共资本市场活动和中介机构的监管能力。建立一个符合最佳国际规则的,公正、透明和有效率的中介体系。应加强监管市场参与者的责任,强调内部协调、内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和行业规则。私有公司、行业协会和自律组织应对规则的确立担负更多责任。为了做到这一点,应该明确私有机构遵守这些谨慎规则的义务。二、提高金融资本的有效性

对于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或者其他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都应该进入公共资本市场。应以发行者和包销商一致同意的供求估计为基础,发行定价的风险也应由发行者和包销商共同承担。发展可以自由兼并和收购企业的市场,让公司能运用市场机制转移控制权,创建衍生产品市场逐步消除外国和本国股票之间的差异,加强保护股票持有者权利和提高公司治理标准。三、公共资本开放无界限,公共资本市场无国界

中央银行、证监会应与其他负责部门合作发展机构储蓄,确保在保险和养老基金行业施行同样的改革。国债市场应该与政府改革计划一致,并实现现代化。有序组织并合并不同种类的国债,建立一个基于市场的公共资本的定价体系。第三章两权分离

公共资本是由社会劳动成果的存量和流量两部分组成的,公共资本的经营方式就是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方式。公共资本论研究的基点是两权分离。所谓两权分离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商品的供给单位拥有经营权,但是没有所有权。商品的需求单位具有所有权,但不具有经营权。这种两权分离的结合是通过公共资本联系的,公共资本的出现使两权分离具备了技术条件,也使经济单位分成供给和需求两个对立统一体,两权分离就是供给单位和需求单位的分离,是经济科学的一次飞跃。第一节财产的构成

财产就是归人们支配占有的劳动产品。财产涉及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物或对象,是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对人和物的排他性占有关系。一、财产的本质

无论是公有财产,还是私有财产,作为财产必须是劳动产品,财产的价值是能够用货币计算的。财产就是能够交换的,用货币计量的劳动产品。在有货币计量后,财产一般用货币价值量和物品名、所有者名表示,如某人拥有一幢50万元房产权证。这样经济学将其分为供给和需求:50万元房子为供给,某人50万元房产权证为需求。在社会经济统计中,50万元房为总供给的组成部分,某人50万元房产证权为总需求的组成部分。会计学将其表述:资产50万元=所有者权益50万元。在经济学中,上述事项可以描述为某人拥有50万元资本。所以资本是资产与所有权的对立统一。在经济活动中,不仅资产可以交易,所有权也加入到商品交易的行列。二、财产所有权就是需求消费权

财产所有权概念的核心内涵就是需求消费权,需求消费权是主体对于物的绝对支配权。财产关系不能简单地说成是人对物的使用,因为任何人不论以何种形式,在何种社会关系下,参与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都离不开对消费资料的使用。财产法权观念和财产法权原则,旨在明确占有与非占有的界限,确立起主体一方实行绝对占有的合理性质,以维护现实的占有秩序和阶级划分,巩固现行的私有社会制度,提高经济效率。

最高的、绝对的占有,是现代公有制的特征。在现代国家还存在国家所有制,国家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在公有制范围内,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极其复杂的占有与非占有的矛盾,因而公共所有权也必须是一种最高的、绝对的不可侵犯的消费支配权。三、财产经营权就是商品供给权

财产经营权是指经营者掌握对财产的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利,包括对占有主体、客体以及主体占有客体形式的更具体的规定,财产是经营权形成商品的供给价值。

现代社会经济越发展,商品经济越发达,分工越细,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就越需要分离。无论是生产财产或是消费财产,它的使用与运行中存在着所有者不进行直接支配和经营,支配者和经营者却又不是所有者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日益普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