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光明,万物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1 09:58:45

点击下载

作者:王建军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若光明,万物生

你若光明,万物生试读:

前言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是许多人在谈到“唯心主义”时常常引用的话,王阳明也因此被当作唯心主义的代表。虽然王阳明提出的“心是万事万物的主宰”的观点属于哲学中的唯心主义,但如果狭隘地给王阳明贴上“唯心主义”的标签,就曲解了这位智者创造心学的本意,他的目的是呼吁人们认识并挖掘内心潜藏的强大力量,帮助人们修炼强大的内心,减少人生的烦恼和痛苦,增加快乐和幸福。

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心学的基本观点。在阳明心学体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个重要的命题。“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也是其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王阳明主张“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认为求“理”不在于“格物”,而在于“致知”,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是其理论体系的主体结构,是以“心即理”之说作为理论基础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强调认识过程中“知”“行”两个阶段之间的统一与联系。“致良知”是阳明心学关于认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对“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心学命题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阳明心学的发展到达了顶峰。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就是“道”“天理”“本心”,“致”就是使良知“明觉”和“发用流行”,“致良知”也就是把“良知”扩充、推及万事万物之中,予以发扬光大,从而将人的潜在道德意识转化为现实的人生价值。

王阳明认为,人心是根本问题,是产生善与恶的源头。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统一于心。他还说,人的“心”本来就有着神奇的作用,如行云流水般变动流转于万事万物之中,反映着各层次事物的客观规律。

如果人能静下心来,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将事情做得十分完美。我们心灵的能力之所以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是因为它被各种诋毁、赞誉等利害关系遮蔽了。如果能够摒弃“自我”的束缚,保持我心不动,遵循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并以此对待各种事物,心灵就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将看似异常神奇的良知妙用发挥出来。

正确认识自我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便能摆脱“自我”的束缚,获得更高的智慧。有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心灵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看到更深更远的地方。心境提高了,人的智慧、能力、素质也会随之提升。

不过,想要让心灵达到一定境界,人们需要用一颗虔诚的心去认真思考人生,犹如《大学》中所言:“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清明的境界,人才能洞察万物的规律,思考问题才能全面,处理事情才能完善。正如王阳明的劝诫:放松你的心,使你充盈的“天理”立刻就会出现在眼前。因为真正的生活在于内心,一切斗争都是心战,所以只有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点亮一盏心灯,释放内心的光芒与力量,修得强大的内心,便能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获得宁静,收获内心的充实与幸福。第一章一切力量从“心”开始

自古以来的圣人都在讲述一个真理:心为天地万物之主。

王阳明也不例外,因而他才说出,“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心学。

因此,我们不能小瞧自己的内心,它充满着人类最真实的渴望,

也隐藏着众多不为人知的力量。

洞悉了心的力量,我们将会从心中获取人生的幸福。心之所想,力之所及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中“心学”的创始者,强调个人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他认为,只要心中不忘存天理,就是立志。不忘记这一点,久而久之心自然会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说的“把凡胎修炼成圣胎”。如此将天理时刻铭记于心,逐渐达到宏大神圣的境界,也是从心中最初的意念不断坚持并发展下去。“心之所想”虽然只是停留在脑海中的意识,看似虚无缥缈,却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王阳明所言的“念念存天理”,就是用我们的意念影响我们的思维。当心存念想时,就能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倘若心无所思,则难以排除杂念,就会陷入胡思乱想之中。“心之所想”的力量远不止于此。在奋力追求成功的人生道路上,“想”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缺少这份“心之所想”的动力,抑或受外界干扰而无法将之坚持到底,则难以发挥自身潜在的能力,难以超越自我、挑战极限。

明朝后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最灿烂辉煌的一段时间,此时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读历史、地理、游记之类的书籍,立志成人之后遍游国家的大好河山。

但是父亲去世后,老母无人照顾,徐霞客的游览计划无法实现,终日闷闷不乐。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哪能为我留在家里?”母亲的支持,坚定了徐霞客远游的决心。

徐霞客有了勇气和力量,便辞别母亲开始游历。他先后游历了太湖、洞庭湖、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五台山、恒山等名胜,并且记录下了各地的奇风异俗和游历中的惊险经历。

几年后,徐母去世,徐霞客便把全部精力放在游历考察事业上。他跋山涉水,到过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攀登悬崖峭壁,考察奇峰异洞。

在湖南茶陵,徐霞客听说这里有个深不可测的麻叶洞,便决心去探访。可当地人说洞里有神龙和妖精,没有法术的人不能进去。刚走到洞口,向导得知徐霞客不会法术,就吓跑了。徐霞客毫不动摇,独自手持火把进洞探险。当他游完岩洞出来的时候,等候在洞外的当地群众纷纷向他鞠躬跪拜,将他看成是有大法术的神人。

徐霞客白天考察,晚上就借着篝火记录当天的见闻。30多年中,他走遍大江南北,对曾走过的地方的地理、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以日记体裁进行详细、科学的记录。徐霞客死后,由他人整理成闻名世界的《徐霞客游记》。

很多人都心有所想,却很少有人为了愿望而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也很少有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坚定地执行下去,因为总是会有来自外界各种各样的干扰。我们每个人都向往成功,但是心有所想的同时还要排除外界的干扰,要在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不断地朝着目标前进。虽然当我们想着“下次考试提高20分”“一个月减肥10公斤”“毕业后就要买房”的时候,自己都不太相信,因为这些都是身边无数人没能实现的目标。倘若就这样气馁了、放弃了,那我们距离成功将越来越遥远。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心之所想,清楚地告诉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努力奋斗。只有时刻保持这种“想要”的念头,才能彻底抛开所有阻挠它实现的因素。最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我想”,都变成了“我要”“我一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未必就是我们无法做到的事情。大胆地坚持心之所想,方知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不要在“心想事成”之前放弃最初的念想。成功不仅需要奋力拼搏,更需要一份坚持不懈的动力支持。坚持心之所想,最终将成为力之所及。欲成大事先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王阳明作为一代大儒,对立志与人生的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一个人若是想做出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即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都是靠着坚定的意志才能学成的。”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决定了他的高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鹄是要像大鹏那样展翅翱翔于九天之高,尽收天下于眼中的;而燕雀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自然对能够触及榆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有了高远的志向,成就事业就有了可能,所以立志是十分重要的。王阳明能成为一位洞悉心灵奥秘、响彻古今中外的心学大师,正是在其志向的引领下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即便后来遭受到种种磨难,他也没有放弃。不只是王阳明,古往今来,每个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先立下远大的志向,告诉自己要去哪里,然后才向着目标努力奋斗的。

班超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从小胸怀大志,不拘小节。汉明帝永平五年(62),班超因哥哥被聘为校书郎,而随同母亲一起来到洛阳。因为他写得一手好字,便受官府的雇用,抄写文书,以此谋生。为了将这份工作做好,班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很晚才睡。

当时,北方的匈奴时常侵犯汉朝边境,班超特别愤慨;同时,他又看到西域各国与汉朝的交往已断绝了50多年,心中非常忧虑。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写着写着,觉得这份工作实在无聊,想到自己远大的志向,忍不住站起来,将笔狠狠地掷在地上说:“大丈夫即便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为国家做贡献,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周围的人听了这话都笑他,班超回应说:“凡夫俗子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于是,他决定“投笔从戎”,去干一番大事业。

后来,他成为一名将领,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接着,朝廷采取他的建议,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他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外交家,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班超“投笔从戎”,建立了千秋功业,正因为他没有满足于抄抄写写,安稳度日。他把自己的境界和志向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做出了名垂青史的成就。可见,有明确的人生志向对一个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王阳明认为:“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亦何所底乎?”北宋哲学家程颢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宋代文学家苏轼也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法国古典作家拉罗什富科曾说:“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伟人。”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也说过:“人若有志,万事可为。”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十分推崇志向对人生的引导作用。人生非常短暂,如果你不想虚度光阴,就必须要立志,而且还要早立志、立大志。保持童心,做真实的自己

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则凡所谓善恶之机,真妄之辨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察乎?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原来是明白清楚的,可由于气量的拘束和物欲的蒙蔽,逐渐变得昏暗模糊了。如果人们只是想要穷尽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却不向自己的内心探求,舍弃了自我的良知,本心被蒙蔽,自然就看不清善恶的原因,体察不到真假的异同了。

只有当蒙蔽本心的那些物欲被清除,让本心恢复纯明,才能真正激发内心的巨大能量。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回归到纯朴自然的状态,回到初来人世时那头脑空空的初心之境。具体做法就是重返童心,做回心灵上的“儿童”,这也是李贽在王阳明的“本心”之上衍生出“童心说”的基础。

关于童心,继承了王阳明思想的明代哲学家李贽做了如下解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在他看来,所谓童心,就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不掺杂任何虚假的纯真,是人内心中的一念之本,是那瞬间萌动的“天真”。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完整的人格,心的巨大能量也就被压制了。

儿童,是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本源。心灵的本源怎么可以遗失呢?但确实有许多人遗失了童心。

当人们初临人世的时候,只是一个头脑空空的婴儿,只懂得饿了要吃、困了要睡。他们不懂得男女之间的色欲,不懂得功成名就、家财万贯的荣耀;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以一颗纯真的初心,新奇地观望这个世界,享受这个世界带给他们的每一丝欢乐。

随着渐渐长大,人们原本纯洁的心沾染上了世俗的尘埃。在人的启蒙时期,通过耳濡目染会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长大之后会学到更多的理性知识,而这些后天得来的感性的闻见和理性的道理一旦进入主人的心灵,童心也就失落了。久而久之,听到、看到的道理、闻见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而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计地去发扬光大;知道恶名是丑的,便挖空心思来遮盖掩饰。这样一来,童心也就不复存在了。

一旦失去童心,说出的话,就言不由衷;参与政事,就没有真诚的观点;写的文章,也就无法明白畅达。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自然流露,那么从他口中就无法听到具有道德修养的真话,因为童心已失,后天得到的闻见道理已入主心灵。

当你用虚假去面对世界时,世界回应你的也只能是虚假。因为人一旦以虚假为本,一举一动也就无不虚假了,由此去对假人说假话,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讲假事,肯定信以为真;给假人谈假文章,必然赞赏有加。这可真是无处不假,便无所不喜!满天下全是虚假,俗人哪里还分辨得出真伪。在这样一个虚假的世界里,看不到真相的人们难免做出错误的决定,走上错误的道路,做出错误的事情,而这一连串错误所累积而成的人生必将痛苦不堪。

如果想要摆脱这虚假、痛苦的生活,必须寻回童心。从此时此刻起,开始重返童心,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世界。顺应性情生活,找准自己的位置

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器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唯恐当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

在王阳明看来,如果一个人所在的岗位适合自己,那么即便一生都从事繁重的工作他也不认为辛苦,一生从事低下琐碎的工作他也不认为卑贱。那时,天下所有的人都高高兴兴,亲如一家……天下事就像一个家庭的事务,一些人负责衣服、食物方面的劳作,一些人经商互通有无,一些人制造器具,大家群策群力,以实现赡养父母、教育子女的心愿,都只怕自己承担的事务做不好,因而尽心尽责。

这就是顺应自己的性情生活的状态!遗憾的是,这种美好的生活很难实现,因为人们很难认清自己的性情,也就难以发现适合自己的位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的心容易被物质遮蔽,看不清世界的真相,更看不清自己——优势有哪些,劣势有哪些,也就难以取长补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在不适合自己的位置上生活,人们很容易失去自我,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或者成为金钱、名声、地位等物欲的囚徒。

当然,大多数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是因为他们好高骛远,只看到别人的成功,而忽视了自己的局限,于是盲目模仿,最终带来的只能是失败和痛苦,就像下面一段文字里那只不自量力的乌鸦一样,成为他人的玩物。

一只鹰从高崖上飞过,以非常优美的姿势急速俯冲,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能这样抓到一只羊,就不用天天吃腐烂的食物了,那该多好呀!于是,它反复练习鹰俯冲的姿势,希望像鹰一样去抓一只羊。

一天,这只乌鸦觉得练习得差不多了,就从山崖上急速俯冲,猛扑到一只羊身上,想把羊抓走。尽管它拼命拍打翅膀,仍飞不起来。它想放弃羊然后飞走,但它的爪子却被羊毛缠住了,怎么都拔不出来。牧羊人看到后,跑过去将乌鸦一把抓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拿给家里的孩子们玩耍。孩子们问这是什么鸟,牧羊人回答说:“这是一只乌鸦,可是它想充当老鹰。”

如果你是一只有强健的爪子和翅膀的老鹰,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抓着一只羊羔飞走,但如果你是一只乌鸦,你就不能这么做,因为你的爪子和翅膀是弱小的。一只用心生活的乌鸦,会为天天有腐烂的食物吃而高兴万分,因为它深知这才是它应得的,这就是顺应性情生活。

如何才能顺应性情生活?我们首先要观察自己的性情,用心体会我们经历的那些快乐或痛苦的事,从而得出结论:当我们感到快乐时,就是在顺应我们的性情生活;当我们感到痛苦时,就是在违逆我们的性情生活。我们在生活中体会到的快乐越多,我们的心就会变得越清明。

当我们的心变得通透无比时,我们就不会被引导到错误的位置上,因而能顺应性情生活:性情踏实的人从事衣食等劳作,性情灵活的人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性情细致的人从事精巧的器具制造等工作,性情温和的人从事教育工作……每个人都能找到并一直做那些让自己快乐的事,而这正是王阳明所倡导的心学核心——“致良知”——的最佳体现。相信自己最优秀

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起不敢当。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又曰:“不敢。”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于中乃笑受。

在王阳明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圣人般完美的自我;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一个奇迹,只是由于我们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真正的自我”的智慧和能力(即王阳明所说的“圣人”)被埋没了。

虽然“真正的自我”远比现实中的自我更优秀、更有智慧、更有能力,但我们自出生以来,受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太深了,使得真正的自我被遮蔽了,我们看到的通常是不完善的自我,有很多缺点,诸如心胸太狭窄,受到别人一点儿冒犯,便会暴跳如雷;遇到些许挫折,就会自暴自弃;生性懒惰,做事拖拉;意志不坚定,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认为自己能力欠缺、智商不高、不够优秀、不如别人。

虽然我们从小到大听过长辈无数次的教诲:“要对自己有信心,要自信。”可在关键时刻,我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怀疑自己:“我可以吗?我真的行吗?”在这些自我怀疑中,机遇一闪而过,于是我们又懊恼地抱怨:“如果当初坚持自己的看法就好了,自己明明是对的。”

由此可见,我们是多么需要信心这种力量,因为信心是内心强大的力量,来自生命中不屈不挠的韧性,是内心的淡定和坦然。圣人孔子曾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能做到不忧、不惑、不惧的人,内心必然是拥有强大力量的,因此,他们才能不看重外在世界的纷繁变化,不在意个人利益的得与失,保持内心的强大与坦然,独立傲然于世间。

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就是因为强大的信心而一举成名的。

在一次世界级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小泽征尔按照评委会给出的乐谱指挥演奏。在演奏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问题,就停下来重新指挥,但还是不对。再三考虑后,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于是再次停下来向评委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无一例外地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众多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小泽征尔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不住地赞叹,祝贺他赢得了整场比赛。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集体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不被权威言论干扰。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不相信自己的想法而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许多人之所以做不到最优秀的自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缺少敢于担当的勇气,所以才漫无目的地到处寻找别人的优点,而忽略了发掘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一再地否定自己,也就失去了成为最优秀的自己的机会。正如萧伯纳所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所以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心灵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尽力挖掘潜在的能力,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人生高度。只有内心拥有强大的力量,才是走向成功、快乐、幸福的保证。求人不如求己

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

自古以来,圣人指点迷津、贵人相助成功的典故比比皆是,备受推崇。不过,圣人的指点往往并不明朗,仍需要自己去琢磨推敲;贵人的帮助更不是无条件的,或是看中你的才华横溢,或是看中你的八面玲珑,即便是看中你天生的敦厚正直,也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积累、去创造。“圣人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达到。”实际上,真正的圣人和贵人,并不在于经典、神佛抑或他人,而是自己。在做学问方面,王阳明认为,虽然做学问也需要老师的指点教化,但始终不如自己去探究来得彻底。为人处世方面,只有自己肯上进,不断完善自我,关键时刻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青云直上,闯出一片蓝天。历史上诸多求人不如求己的故事,也说明了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看重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依赖他人的提携和帮助。

一书生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菩萨撑着伞走过,便说:“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观音菩萨说:“我在雨里,你在屋檐下,而檐下无雨,你无须我度啊!”书生立刻走出屋檐,站在雨中说:“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观音菩萨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是因为我有伞,你被雨淋是因为你没有伞。所以不是我度你,是伞度你。你要想得度,请找伞去!”说完就走了。

第二天,书生又遇到了难事,便去庙里求菩萨。走进庙里,发现观音菩萨像前有一个人在跪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菩萨一模一样。书生很惊讶,问他:“你真是观音菩萨吗?”那个人说:“我就是。”书生又问:“那你为什么还自己拜自己呢?”观音菩萨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啊!”

无论是神佛还是圣人,都是人们精神上的寄托和强大的动力,但失去了他们,人生并不会由此走向暗淡;贵人相助固然能够令人一夜成名甚至功成名就,但没有他们的帮助,有志者同样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圣人和贵人指出的捷径并不意味着一片坦途,甚至可能扼杀了个人的潜能和创造性思维。真正能够帮助自己的,还是自己,此所谓“天助自助者”。

道理虽然浅显,但人们往往不能彻悟,而孔子便是少数深谙此理的人之一。在面对士大夫的刁难时,他能够轻松地以此向对方还以颜色。

卫国的王孙贾曾问孔子:“与其向比较尊贵的祭祀场所‘奥’祈祷保佑,不如向并不尊贵但作为五祀之一的‘灶神’祈祷保佑,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曰:“此言差矣。如果犯了滔天大罪,向什么神祈祷也没用了。”

王孙贾想要告诉孔子,他与其跟各国诸侯往来,不如来拜访他们这些士大夫,祈求他们在君王面前替他说几句好话。孔子却认为,一个人若真的做了坏事,那他怎样祷告都没有用,任何神灵都不能保佑他。言下之意就是他不需要那些王孙贵胄帮腔求情,因为自己没有做错事,君子坦荡荡,无愧于心。

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社交网络、家庭背景在求职创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乎成为官场、职场的潜规则。“求人不如求己”的古训则略显乏力。即便如此,也应如王阳明所言:“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个人的成功应从完善自身入手,不断地主动创造条件使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而不是寄希望于他人偶然间对自己的青睐。即便是上天的眷顾,也只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挖掘内心的巨大潜能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心外无物,这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对“心外无物”这个问题,王阳明和一位朋友游南镇时曾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朋友指着岩中的一棵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可见,在王阳明看来,世界上一切问题,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上得到答案。正如他在《咏良知》一诗中写的:“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因此,“心”成为一种巨大能量的象征。美国著名作家露易丝·海在书中写道:“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有健康的身体、美好的友谊、美妙的职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成功。首先我们要相信这种力量的存在,然后释放一些不必要的障碍和生活方式,深入内心去感受这种力量,因为它知道什么对我们是最好的。如果我们愿意把生命交给至高的爱和支持我们的力量,就将拥有成功并充满爱的生命!”

现代的脑科学、心理学及生理学都认为,人的潜意识里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不同程度地被各种消极心态、消极信息所形成的“自我”压抑着,使得这些潜能在平时不能显现。但如果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人的心理处于特定的状态,压抑潜意识的消极因素解除了,内在的无穷潜能就能够激发出来。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一个运动员的握力经测量是100磅,他在常态下调动了全身的力量也不能使指针突破100磅。一个高明的催眠师将这个运动员催眠至“丧失自我”的深层意识状态,然后告诉他:“你拥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你的力量之大,连你自己也会吃惊。”当运动员在深层意识里接受这个观念后,再一次测量握力时,他非常轻松地使指针突破了110磅。

在整个过程中,催眠师并没有给他增添什么外界的实际力量,更没有给他服用兴奋剂等违禁药品,只是将他导引进一种“丧失自我”的状态中,让他心灵深处的意识接受一个他拥有强大力量的观念,就让他把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了。实际上,那种强大的力量和基本能力,始终存在于他的内心中。

由此可见,只要人们排除旧的“自我”意识的干扰,就能让真正自我的力量——心的力量显现出来。当一个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强大的人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现在,很多人过于追求外在的人生高度,追求金钱、地位、名利等身外之物,忘记了自己的心也需要一种高度。许多时候,人们把那些能够帮助自己成功的学问当作让心灵强大的法宝,疯狂地实践它们,却收效甚微。因此,人们时常疑惑:为什么我天天读卡耐基还是将人际关系处理得一团糟?为什么我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我日夜学胡雪岩仍然在贫困线上挣扎?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这些大人物的模仿未得其精髓,只学得其形,未学得其神。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和那些大人物一样的心路历程,光是模仿他们的行为是没有用的,这也进一步论证了“心”的重要性。

所以,人们在处理一个问题或做一件事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全身心投入,以全部的心力去探究其本质,于问题本身发掘内在联系,这样心性内在的巨大力量,将会帮助我们发现规律、找出答案,解决人生中的现实问题。敢为天下先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真的英雄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披坚执锐,敢担当,敢负责。天下事,总在局外呐喊终是无益,总须躬身入局,成事乃可冀。

人活一世,若只知道在修养内心上下功夫,而忽略了这功夫在实际中的应用,那么,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不知应变。因此,人必须亲自经历各种事情的磨炼,才能深得其意,才能“静亦定,动亦定”。凡人如此,圣人更是如此。

老子有“三宝”之说: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而儒家的路线正合了老子的第三宝:不敢为天下先。儒家传统思想尊崇不为天下先,这一想法保全了儒家思想,却苦了天下百姓,以至于影响了后世的儒家精神,只能规规矩矩走臣道的路子,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古风淳”。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客观环境的限制而力不从心,事与愿违。

正所谓“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一个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有理想、有抱负,而不去付诸行动,夸夸其谈又有何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真正地行动起来,将思想落到实处,这种思想才有意义。

不幸的是,自古以来,世人心中就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思想,更常出现用“枪打出头鸟”来警示众人的做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段出自三国魏人李康《运命论》的论调,对今人影响太深,大多数人已经失去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然而,上至一国之君,下至有志之士,要想成大事,就必须挺起脊梁,敢为天下先。那些真正敢于站出来行动、走前人未走之路的人将成为天下人的楷模。

人们都熟悉中国古代的医药名著《本草纲目》,它的作者是李时珍。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向人民群众学习。

在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其中的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是药名的混杂,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不明。过去的本草书,虽然做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只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百出,莫衷一是。

在父亲的启发下,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时常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许多药物的疑难问题,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

李时珍通过研究历代本草学的著作,得出了时代不断在前进,科学总是在进步的结论,认为后人必然会超过前人,科学不会总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停滞不前。他说,今人总是要“发现前人未到之处”,因而他敢于怀疑古人,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成就。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的,是经典著作还是一般专著,他都敢于批判错误,而不是回避矛盾。李时珍的广泛涉猎,使他对于自然界的变化万千的现象,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这一切都值得后人借鉴。

坐而论道可以气象万千,起而行之才会乾坤随我旋转。有志向、有目标却不能身体力行,而是寄希望于他人,何其遗憾,何其可叹!这也正是并非有才之人就可流芳百世,而敢于挺身而出、敢为天下先的英雄常为人称道、受万世敬仰的原因。当今正值改革日盛、变化万千之际,有志之士、有才之辈当坐言起行,敢为天下先,把握机会,开创一番丰功伟业,展现新时代的英雄风范。第二章在逆境中修炼强大内心

人生有苦有乐,人们不仅要尽情享受顺境时的快乐,

也要懂得品味逆境中的痛苦,不论处于什么样的逆境,始终不要放弃希望。

王阳明就是一个能够与逆境共处的人,他珍惜自己,热爱生命,

并善于在逆境和失败中迅速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寻获新的目标。

如果人们能像王阳明一样不被生活中暂时的失败、打击和磨难吓倒,

始终乐观地面对生活,就能成为内心强大的人。正确对待不如意之事

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

王阳明认为,人在遭遇父母过世这样的伤心事时,按照天理就该忧虑,因而常常恨不得一下子哭死来化解心中的痛苦,一味地愁苦,却不知道“过度愁苦以至于不能保持心态中正平和”的道理。心一旦不能中正平和,做人做事就容易失去分寸。其实,王阳明是在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不如意的事,不要过度悲伤、愁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悲观、愁苦等消极的情绪常常会让人们失去判断力。所以,一个人在悲伤、愁苦的时候,一定不要着手重要事情的裁决,尤其是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生大事,因为悲伤、愁苦会使你的决策缺少深入全面的思考。一个人在看不到希望时,仍能够保持乐观,善用自己的理智,是十分不容易的。

俗话说:“世上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这是无法避免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虽然不能决定外界的环境,但是可以决定自己的心灵选择。

当心停留在事物的积极方面时,我们将会发现事物光明的一面,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也就是说,当你善于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问题时,任何不如意之事,都像是上天赐予的礼物,能让你看到机会和得到心灵上的成长。

一个人从事销售工作的第一年,因为经验不足而常常遭到别人的拒绝,这使他的心灵受到很严重的打击和折磨,消沉到了近乎绝望的地步。

一天,他心情郁闷地来到空旷无人的乡下散步,想放松一下身心。在田埂边撒尿时,见到一只青蛙蹲在田边,无聊之下,便把尿撒在青蛙的头上。

他原以为会看到青蛙在突如其来的袭击下狼狈逃跑的情景。谁知,那只青蛙不但毫无逃走的意思,反而睁着眼睛舒舒服服地蹲在原地,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在它看来,这似乎不是一种羞辱,而是一次暖和、舒适的温水淋浴。

那个推销员看到此情此景,心头一动,闪过一道灵光:“以前我总是把客户的拒绝视为对自己的羞辱,觉得自己干的工作很低贱。我能不能改变一下自己的心境呢?就像这只青蛙一样,把无理的羞辱视为一种享受,当作一种提升自己心灵不可缺少的机会。这样,即使遭到再多的拒绝,我只要能保持冷静、接纳、乐观的心境,所谓的羞辱又怎能进入我的内心呢?”

自从悟到这个道理后,他不再害怕别人的拒绝,反而深入了解每次被拒绝的原因,用以提升自己的销售能力,他的业绩也越来越好,连续多年获得推销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推销之王”。

如果故事中的销售员没有正确对待客户的屡次拒绝,那他的消极情绪就会阻碍他继续努力工作,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每一天,生活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情绪,其实这都是由我们的心灵所决定的。在遭遇危机时,若能够正确对待那些不如意的事——不要过度愁苦,用一种接纳、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能获得一个有意义、快乐的人生。坦然地面对失败

譬如行路的人,遭一跌跤,起来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样子出来。

王阳明认为,面对失败,要保持淡定,这就好像一个人在走路时突然摔了一跤,爬起来拍拍灰尘,审视身体没有摔伤后继续走路,而不是自欺欺人装出没有摔倒的样子,更不要站在原地不敢动。

高峰与低谷、成功与失败都只是人生的一段旅程。今天处于高峰不代表日后会成功,今天的失败也不能代表日后仍然处在低谷。正是这一段段不同的旅程才成就了此时此刻的我们,塑造着以后的我们。然而,在低谷和高峰、失败和成功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每一个转折都需要我们从容面对,淡然处之,勇敢继续下一段旅程。

贬谪龙场可以算得上是王阳明仕途生涯中的一次失败,但面对失败,他没有逃避,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思考儒、释、道思想,于艰难的生命波涛中寻找立身之本。他针对程朱理学越来越脱离人的生命而知识化、外在化的倾向,尤其是其尚未暴露出来的理论体系支离破碎的弊病,以更加简易直截的功夫与“先立乎其大”的入手方法,开辟了另一条与朱子不同的成德之学,从而拓宽了主体自立自主的精神价值世界,展示了道德自律与人格挺立的实践精义及具体路径。正是因为王阳明淡定地面对自己的失败,学会从失败中汲取力量,才开创了心学。

每个人都可能面对失败。但对生活的如意或不如意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人生的际遇,而是思想的瞬间;成功或不成功,有时候也不是由个人的努力所决定,而是取决于意念的转换。当生活与感情皆陷入泥潭时,倘若连开启下一段旅程的勇气都没有,岂不是要永远陷在失败的泥潭中吗?

一个秀才模样的人悠闲地走在满是尘土的路上,这个秀才背着诗词,摇头晃脑,满是惬意的模样。

秀才出门已经一年多了,目的是进京赶考,但是他考场失利、名落孙山,心情黯淡地度过了几个月的黑色时光,整日借酒消愁,以泪洗面。两个月前,他和几个朋友共游,与一老人相谈,秀才道出了心中的苦闷。老人听后,说道:“昨天早上与你说话的第一个人是谁?”

秀才回道:“这个已经忘了。”“那明天你会遇到什么人?”“这个我哪里知道,明天还没来。”“此时此刻,你面前有谁?”

秀才愣了一下,说:“我面前当然是您啊!”

老人轻轻点头道:“昨天之事已忘却,明日之事尚未来,能把握的唯在此刻,你又何必对过去之事耿耿于怀?因为明天不可知,昨日已过去,不如放下挂念,平淡对之,你并没失去什么,不过是重新开始。”

秀才瞪大双眼,等着老人继续说下去。

老人接着说道:“既然是新的开始,又何来执着于以前?如潺潺溪水,偶被沙石所阻,但其终究万里波涛始于点滴。你可曾明白了?”

秀才微笑着点点头,此刻的他已经有了新的打算。在京城办完了一些事情后,秀才告别朋友,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他决定三年之后,再考一次。

常人说,害怕失败是因为想得太多,想得太多是因为情绪太盛,秀才考场失利后变得颓废,也是同样的道理。好在他及时醒悟——心境归于平淡,目标得以重新确立。在这个秀才身上,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放弃后的心如止水,两眼迷离,而是再度追逐的豁然。因为这种豁然,不再对过去的遗憾耿耿于怀,不再对未知的将来做不确定的畅想,心落在了此时此刻,即此时此刻需要做的事,以及如何将其做好。

作家林贵真说:“生命是个橘子,自己决定了生命,就像你选择买了这个橘子,酸甜就要自己负责了。生命是个橘子,一瓣跟着一瓣,有时一瓣瓣是甜的,也有时是酸的,但要亲自尝了才酸甜自知。”生命本是一段路,每一段旅程,都需要一个开始,都需要你自己去体验、锻炼,去接受成功与失败。

事实上,成功者能够不断获取成功不在于他们多么有智慧,而是在于他们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敢于往前迈一步,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步。王阳明之所以鼓励人们在摔跤后爬起来继续走,是因为他深知淡定地面对失败,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最快方法。用心感受生活中的苦与乐

虽则圣贤别有真乐,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虽在忧苦迷弃之中,而此乐又未尝不存。但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

王阳明在开导弟子陆原静时说:“圣贤们虽然另有真正的快乐,然而这种快乐一般人也是有的,只是一般人不知道这种快乐,反而给自己找来了许多忧愁苦闷,丢弃了真正的快乐。虽然在忧苦迷茫中丢弃了快乐,但真正的快乐并非就不存在了,只需念头明朗,在自己身上寻找,便能真正感觉到快乐。”由此可见,人人自身都有快乐,只不过大多数人看不到这种快乐,反而去外面寻找,结果却得到许多忧愁苦闷。

生活中有苦有乐。生活的波浪在高峰时,人即显得快乐;在低谷时,人便显得痛苦。而波浪永远都是忽高忽低,没有永恒的上扬,也没有永恒的下降,所以人生痛苦与快乐交织并行,二者相伴相生,既有矛盾又有联系。所谓“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就是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人生的苦乐。也就是说,人们不能只追求快乐,而讨厌烦恼和痛苦。

王阳明28岁举进士,之后他担任过刑部主事、兵部主事。正当他要为朝廷出力的时候,政治劫难降临到他头上。正德元年(1506),因营救南京科道官戴铣、薄彦徽等,王阳明抗疏,触犯了刘瑾,被罚廷杖,因此下狱,再贬谪贵州龙场做驿丞。在赴任的路上,刘瑾又派人跟踪追杀,他侥幸逃过一死。之后他又乘坐一只商船游舟山,不料遭遇飓风,船漂流至福建的武夷山。王阳明本想隐居在武夷山,却又担心刘瑾找父亲的麻烦,于是他到南京探望父亲之后,便辗转到达龙场。

身处逆境固然让人痛苦,却能磨砺人的意志,使一个人由脆弱变得坚强,变得有韧性。王阳明历经了磨难,心性比以前更坚强了。他开始了解群众疾苦,为生民立命,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成长,最终构建了心学理论的大厦。

从长远来看,痛苦其实是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人们常说的:“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哈密瓜比蜜还要甜,人们吃在嘴里甜在心上,然而,种瓜的老人却告诉我们:哈密瓜在下秧前,先要在地底下埋上半两的苦巴豆,瓜秧才能茁壮成长,结出蜜一样的果实。

人们又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风霜苦,难得蜡梅香”,成功的快乐,正是经历艰苦奋斗后才得到的。古人“头悬梁,锥刺股”,苦则苦矣,但他们下苦功实现上进之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指示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几位弟子听后立刻开悟了。

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人生是苦的,修行是苦的,由情爱产生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是圣人也不能改变,何况是凡夫俗子!去看过著名油画大师凡·高的故居的人都知道,那里只有张裂开的木床和破皮鞋。凡·高一生潦倒困苦,没有娶妻。但也许正是生活上的困窘,才使他在艺术上有颇高的造诣,成为大师中的大师,使他的作品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对待人生与修行也是这样的,时时准备受苦,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认识那苦的滋味。苦瓜本来就是苦瓜,连根都是苦的,这是一个苦瓜的真实情况,变甜只是我们虚幻的期待而已。唯有直面事物的真相,我们才能从中解脱。

当我们接纳苦,并把苦看作人生的必然历程时,苦就不再是世俗的“苦”。同样,接受乐,把乐当作生命的历程,乐也不再仅仅是世俗的“乐”。享受生命的盛宴,享受人生的高峰与低谷,感受生活中的苦与乐,由此命运就被我们掌握在手中了。在苦难中磨炼自己

困知勉行,学者之事也。

里希特在《长庚星》里曾经这样描述苦难:“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不过是灰色而已。”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苦难缺乏一种从容的健康心态。只要心情有阳光,苦难永远也不能统治我们的生命;只要梦里有美景,冬天就永远也不会来临;只要在关爱中相互扶持,“黑夜”里也有最美丽的童话。

不经历巨大的痛苦,就不会有伟大的事业。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会在心中构筑一道障碍,直至完成,这些障碍都会一直存在。然而只要心中怀有美丽的“童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发生的一切,“黑夜”里照样会开出最美丽的花。

鉴真大师在剃度一年多以后,寺里的住持还是让他做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地外出化缘。

有一天,日上三竿,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只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鞋,就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鞋干什么呢?”

鉴真懒洋洋地说:“别人一年连一双鞋都穿不坏,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双鞋。”

住持一听就明白了他的弦外之音,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看看吧!”

寺前是一块黄土地,由于刚下了一场雨,路面泥泞不堪。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问:“你是愿意做个天天撞钟的和尚,还是愿意做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呢?”鉴真答道:“我当然想做个名僧了。”

住持接着说:“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

鉴真回答:“当然。”住持接着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上又干又硬,怎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呢?”

住持没有再说话,迈步走进了泥泞里。走了十几步后,住持停下脚步说:“今天我在这路上走了一趟,能找到我的脚印吗?”

鉴真答道:“当然能了。”

住持听后拍拍鉴真的肩膀说:“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不经历风风雨雨、碌碌无为的人,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干又硬的路上,什么足迹也没留下。”

鉴真顿时恍然大悟:泥泞留痕。

苦难是炼狱,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苦难,在苦难中不断地磨炼自己,而不是将苦难看作人生不可逾越的鸿沟。为什么在各种灾难之中会有人奇迹般地活下来?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幸运,而是因为他们有着别人所没有的意志力,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挺过去,于是咬紧牙关,最终渡过了难关。

人处逆境之中,可以明智,处顺境之中,刀光剑影立于前犹不自知。人往往身处逆境,人格、本领才会得到提高,此时的磨难不是一种苦果,而成了锤炼人心的工具。一切的磨难、忧苦与悲哀,都是铸就优秀品质的资本。正像田单处逆境而成功,居顺境而无所作为一样。我们在面对苦难与忧患的时候,如果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任何事情都清楚明净,居安思危,那么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

曾看到一句话:“生活有多难,就有多勇敢。”走过的不只是经历,更多的是心的满足。从薄脆到丰盈,亦如春,万物复苏,生命经历轮回而重新绽放,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的日子里完成无限的自我超越和前进,故而我们需要倍加珍惜当下的每一步、每一个选择。只要依照本心做事,积极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那么自己的世界就是光明的。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黑夜”,然而只要你在“黑夜”里种一颗光明的种子,它总会生根、发芽,最后开出光明的花朵。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

文天祥面对死亡,潇洒题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在押赴刑场之前,壮烈地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婉约词人李清照,曾在她的《夏日绝句》中流露出对项羽的大丈夫气概的钦佩之情:“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如此情怀,壮烈豪迈,气冲霄汉,令人敬佩不已。

堪称大丈夫之人,必有顶天立地、刚正不阿之品质。王阳明有言:“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刚正不阿之人,即便是邪恶鬼神也不能使其心智迷乱,如此才能直面残酷的现实,即使身心受创,仍能奋然而起,成就一番事业。

年轻时的司马迁为继承父亲遗志,计划写一部全面记述中国历史的“史书”。在他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知识积累,开始写作这部历史巨著的时候,李陵事件发生了。当时朝廷专管刑法的廷尉杜周,为了讨好当朝皇帝,竟给无辜的司马迁判了“腐刑”(即割去男人的生殖器官)。按照当时汉朝的法律,被判了刑的犯人是可以用钱来赎罪的,但是司马家世代为史官,根本拿不出赎金,因此他只能屈辱地受刑。

遭受如此酷刑,乃人生的奇耻大辱。司马迁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痛苦煎熬,终于豁然开朗 ——周文王被纣王关在羑里,写出了《周易》;孔子一生困厄不得志,但他孜孜不倦地教育学生,并且修订了《春秋》;左丘明眼睛全盲,以巨大的毅力完成了《国语》;屈原遭人排挤诬陷,流放他乡,却写出了名著《离骚》;孙膑遭朋友庞涓陷害,被挖掉了两个膝盖骨还能忍辱负重,写出《孙膑兵法》。中国历史上这些坚毅之人的事迹给了司马迁莫大的鼓舞,他决心抛弃个人的悲痛与屈辱,效仿古人,完成自己的宏愿。

司马迁出狱后,汉武帝让他当了中书令。他以巨大的毅力忍受着朝廷上下投来的鄙视与嘲讽的目光,经过了十数年坚韧不拔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空前的历史巨著《史记》。

司马迁虽遭逢奇耻大辱,但他并不因此而屈服,并未放弃自己用一生的精力收集来的材料以及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如此坚毅顽强,绝非由个人的才能高低所决定,而是来自于“大丈夫”的道德品质的力量。黄宗羲的《宋元学案》说道:“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大丈夫之所以能“论是非、论顺逆、论万世”,是因为在其心中万事以“仁义”为先,以道德为本。

正所谓,“玉可碎,而不可改其坚;兰可移,而不可减其馨!”只有具备“玉碎而志不改”的坚毅品质,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经受住风霜雨雪的磨炼而成就人生大业。消除恐惧的良药是自信

来书云:“夫子昨以良知为照心。窃谓良知,心之本体也;照心,人所用功,乃戒慎恐惧之心也,犹思也。而遂以戒慎恐惧为良知,何欤?”

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王阳明认为,能够让人戒慎恐惧的就是良知。这里的良知,指的是人们不畏恐惧、面对恐惧的自信和勇气。

恐惧是人生命情感中难解的症结之一。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生命的进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挫折、失败和痛苦。一个人若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受到威胁时,就会产生恐惧,并为此紧张不安,从轻微的忧虑到惊慌失措。

就像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所言:“我们于空袭时,虽处很安全的地方,而总不免于怕,此即为空袭所累。确切地说,我们不是为空袭所累,而是为怕空袭所累也。更有人于无警报时,亦常忧虑警报之将来,他的累即更大。他的累不是警报,而是忧虑警报。对于忧虑警报的人,我们可以说,虽警报不来,而‘性情已困’矣。”简单地说,人们恐惧的其实是恐惧本身,而那些引发恐惧的对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骇人。

从心理学上来看,恐惧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根深蒂固的依赖情结,对他人的依赖、对物质的依赖、对思想的依赖都会带来恐惧。也就是说,当我们不够独立,不能完全做自己而必须仰仗别人时,我们的内心就会充满不安和恐惧,害怕被遗弃,害怕失去已有的一切。

当我们发现依赖其他人和事并不能帮助我们摆脱恐惧时,人们会转而向自我的心灵求救,试着培养那些可以与恐惧抗衡的力量,如勇气、信任、知识、希望、屈从、信仰及爱。这些力量不仅帮助我们接纳恐惧,分析恐惧,还能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与恐惧奋战。有了这些力量的庇护,我们就可以交出自己,避开那些阻塞生命能量流动的恐惧。

说到交出自己,许多人也许会疑惑:“交出自己,多少都会搅乱我们原有的生活,也许还会破坏我们的私人空间及人格的完整。”因为每一次敞开心扉、每一次心有所属、每一次为所爱的人付出的时候,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处于敏感脆弱的境地,从而妥协让步,把自己完全交给另一个人,这往往会让人们陷入害怕失去自我的恐惧。然而,当你真正尝试着去做这些时,你会发现你的心中只有爱,没有恐惧。

对于这一点,王阳明十分赞同。在他看来,致良知,就是要求人们用自信去面对恐惧。因为战胜恐惧的力量只在我们直接面对恐惧事物的瞬间产生。如果想得越多,潜能就被自己封锁得越严,最后只会相信自己绝无那种抗拒恐惧的能力;相反,如果你忘了恐惧,自信且勇敢地面对生活,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你会发现生活原来一直都很美好。正如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所说:“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将自己雕琢成一块璞玉

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到此已是识得仁体矣。

王阳明认为,圣人的心如镜子般明亮,丁点儿纤尘都无所容。而普通人的心就像一面满布尘埃、污垢的镜子,必须要狠狠地刮磨掉镜面上的污垢,才能清楚地照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即使偶尔沾上灰尘也要很快地擦拭掉。如果人们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致良知”了。这其实就是王阳明常说的“在事上磨炼”的功夫。《诗经》中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说,人生犹如一块璞玉,必须在切、磋、琢、磨中精心打磨,只有努力来雕琢这块璞玉,才能使它成为完美无瑕的艺术品。这和王阳明的心如污镜是一样的道理,无论是刮磨镜面的污垢,还是打磨璞玉,都是人们磨炼心性的象征。王阳明的一生历经了种种艰难险阻,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磨炼心性的过程。《传习录》中记载:王阳明的学生陆澄暂居鸿胪寺时,突然接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