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图表解(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1 21:22:21

点击下载

作者:钟赣生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药学图表解(第2版)

中药学图表解(第2版)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药学图表解/钟赣生主编.—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中医基础学科图表解丛书)

ISBN 978-7-117-17380-3

Ⅰ.①中… Ⅱ.①钟… Ⅲ.①中药学-中医学院-教学参考资料 Ⅳ.①R2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2013)第112507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药学图表解第2版

主  编:钟赣生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4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7380-3

策划编辑:李丽

责任编辑:李丽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2版编写说明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药学也是全国中医院校的骨干课程,中医、中药专业本科生毕业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综合考试、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全国中医专业留学生毕业联合考试的考试科目。但是,中药学的内容繁多,枯燥乏味,难于记忆,对于高等中医院校的学生而言,可以说其学习、掌握的难度仅次于外语课程,是最难学的科目之一。因而本书的编写采用图表解说的形式,设计各种形象直观的图表进行讲解,使理性认识感性化,复杂问题条理化,以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中药学的理解和记忆。本书属于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实验班二期规划教材之一。《中药学图表解》(第2版)的编写,本着既要有系统性,又要重点突出,还要形象直观的原则,在保持《中药学图表解》(第1版)框架结构不变的基础上,以现行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为蓝本,根据中药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有关章节及其重点、难点内容,设计成各种形象、直观的图表进行解析。本书不仅是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学习参考书,也是教师从事中药学理论教学的教学参考书,还是应试生参加中医、中药专业本科生毕业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全国中医专业留学生毕业联合考试的中药学考试科目的辅导书。同时,对于从事中医临床及基础研究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每味中药的性能功用图表解说一项下分别标有“★★★”、“★★”、“★”,分别表示该药属于教学大纲中的掌握药、熟悉药、了解药的范围。若单味药下没有★号表示者,说明该药属于教学大纲中的参考药范围。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中药学理论教学及研究的经验与体会的总结。中药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而以图表的形式对中药学的主要内容进行解析是一种新的尝试,加之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因此疏漏及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冀今后修正提高。钟赣生2013年4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总论绪论一、中药的含义

中药是对我国传统药物的称呼,是和西药相对而言的。其发明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产地来看,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产于中国的。

2.中药的认识和使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3.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因此,人们习惯把凡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它对于维护我国人民健康、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本草书籍所载中药已逾3000种,经目前整理则达12807种。二、本草的含义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占80%多),且植物药的使用也最普遍,故有“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因此,自古相沿把中药称作“本草”。三、草药的含义

草药系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四、中草药的含义

中草药一词,实则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由此可见,草药、中草药与中药、本草没有质的区别,为避免混淆,应统一于中药一词的概念中。五、中药材的含义

中药材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所采集的植物、动物、矿物经产地加工后形成的原料药材,可供制成中药饮片、提取物及中成药。六、中药饮片的含义

中药饮片系指中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七、中成药的含义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的剂型,标明药物作用、适应证、剂量、服法、注意、规格等,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的药物。中成药是中药复方或单方使用的成品药剂,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八、民族药的含义

所谓民族药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其药源与中药基本相同,它是在吸收中医药学及国外医药学相关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又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具有本民族医药学特色和较强地域性的药物,如藏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彝药等,广而言之,民族药与中药同样都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九、中药学的含义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中药称为本草,自然也就把记载中药的典籍中药学称为本草学,传统本草学近代始称中药学,它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中药学又形成了临床中药学、中药栽培学、中药资源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成药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本教材中药学的内容主要介绍临床中药学学科相关知识。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中药学课程是我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1世纪)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同时也创造了医药。中药的发现和应用以及中药学的产生、发展,和中医学一样,都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实践过程。

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由于饥不择食,不可避免地会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的植物,以致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等中毒现象;同时也可因偶然吃了某些植物,使原有的呕吐、腹泻、昏迷等症状得以缓解甚至消除。经过无数次的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辨别食物和药物的经验,也逐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这就是早期植物药的发现。进入氏族社会后,由于弓箭的发明和使用,人们进入了以狩猎和捕鱼为重要生活来源的渔猎时代,人们在吃到较多动物的同时,也相应地发现了一些动物具有治疗作用,这就是早期动物药的发现。至氏族社会后期,由于种植、饲养业的发展,发现了更多的药物,用药的知识也不断丰富,从而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因此可以说,中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故《淮南子·修务训》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它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实践过程,也是药物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和需求也与日俱增。药物的来源也由野生药材、自然生长逐步发展到部分人工栽培和驯养,并由动、植物扩展到天然矿物及若干人工制品。用药知识与经验也愈见丰富,记录和传播这些知识的方式、方法也就由最初的“识识相因”、“师学相承”、“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二、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与应用,对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酒能通血脉、行药势,并可用作溶剂,也是后世加工炮制药物常用的辅料之一。随着人们医药知识的日益丰富,用药经验和药物品种的逐渐增多,为从单纯的用酒治病发展到制造药酒准备了条件。甲骨文中即有“鬯其酒”的记载。据汉·班固《白虎通义·考黜篇》注释:“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可见,“鬯其酒”就是制造芳香的药酒。酒剂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故后世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酒剂的发明与应用对推动医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进入奴隶社会,手工业逐步发达。夏、商时期,人们已较广泛地使用陶制器皿,同时对食品加工的知识也不断丰富和提高,为汤液的发明创造了条件。相传商代伊尹始创汤液。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资治通鉴》谓伊尹“闵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浊重,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伊尹,商初人,既精烹饪,又兼通医学,说明汤液的发明与食物加工有密切关系。汤液的出现,不但服用方便,提高了疗效,且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复方药剂的发展。因此汤剂也就作为中药最常用的剂型之一得以流传,并得到不断的发展。

周代在一些非医药学专著中,出现了关于医药的文字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下》谓:“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又谓:“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据汉代郑玄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所谓“五药”,并非指五种具体药物,可能是当时对药物的初步归纳。《诗经》是西周时代的文学作品,也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具体药物的书籍。书中收录100多种药用动、植物名称,如苍耳、芍药、枸杞、鲤鱼、蟾蜍等,并记载了某些品种的采集、性状、产地及服用季节等。《山海经》是记载先秦时期我国各地名山大川及物产的一部史地书。记载药物120多种,其中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并明确指出了药物的产地、效用和性能。服法方面有内服和外用的不同。所治病种达31种之多,包括内、外、妇、眼、皮肤等科疾患。而其中有关补药和预防的记载,反映了当时我国古代预防医学思想的萌芽。可见当时药物的知识已较丰富。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医家,以朴素的、唯物的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人和自然的统一观,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我国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中药学的发展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藏气法时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等,奠定了四气五味学说的理论基础;《素问·宣明五气》“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是中药归经学说之先导;《素问·六微旨大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等,是后世中药升降浮沉学说的理论依据。同时,《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五脏苦欲补泻及五运六气与用药的关系,对中药的临床应用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成书年代与《黄帝内经》同时或更早的1975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虽然并非药物专著,但用药已达240余种之多,医方280多个,所治疾病涉及内、外、妇、五官等科。其载药数目之多,复方用药之早,所治疾病之广,足见先秦时期用药已具相当规模了。它是最早涉及药物炮制、制剂等内容的医药专著。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内外交通的日益发达,特别是张骞、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西域的番红花、葡萄、胡桃等药材不断输入内地,少数民族及边远地区的琥珀、麝香及南海的荔枝、龙眼等已逐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从而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西汉初年已有药物专书流传民间,如《史记·仓公列传》称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公乘阳庆传其弟子淳于意《药论》一书;《汉书·楼护传》谓:“护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汉书·平帝纪》云:“元始五年(公元5年)徵天下通知……本草以及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遣至京师。”可见秦汉时期已有本草专著问世,并有众多的本草讲授者,本草学的发展已初具规模,遗憾的是专门的本草文献未能留传下来。

秦汉时期本草代表作为《神农本草经》。

1.书名《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第一部药学专著)。

2.作者

该书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充实和完善过程。(它是由若干位医家陆续编写而成。)

3.成书年代

一般认为该书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公元前1—公元1世纪),一说是该书成书于东汉末年(公元2世纪)。(其成书的具体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公元2世纪)

4.载药数目

全书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

5.分类

按药物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上品120种,功能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无毒或毒性很弱,可以久服;中品120种,功能治病补虚,兼而有之,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下品125种,功专祛寒热,破积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

6.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①《本经》序论中简要赅备地论述了中药的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辨证用药原则、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并简要介绍了中药的产地、采集、加工、贮存、真伪鉴别等,为中药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书中新载药物大多朴实有验,至今仍然习用,如常山抗疟、苦楝子驱虫、阿胶止血、乌头止痛、当归调经、黄连治痢、麻黄定喘、海藻治瘿等。

③《本经》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编写基础,是我国最早的珍贵药学文献,被奉为四大经典之一,它对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7.版本情况《本经》成书之后,沿用五百余年,原著在唐初已失传,但它的内容仍然保留在历代本草之中。现存的各种版本都是经明清以来学者考订、辑佚、整理而成的,其中著名的有孙星衍、孙冯翼同辑本、顾观光辑本和日本森立之辑本。四、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1年)

自《神农本草经》成书以后,历经后汉、三国、两晋至南齐时期,由于临床用药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外通商和文化交流,使西域南海诸国的药物如乳香、苏合香、沉香等香料药输入我国,新的药物品种逐渐增多,并陆续有了零星记载,对原有的药物功效也有了新的认识,增加了药物的治疗面。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部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与原来的记述不尽相同,因此,南朝梁代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整理注释经传抄错简的《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又增加汉魏以来名医的用药经验(主要取材于《名医别录》),撰成《本草经集注》一书,“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小字加注的形式,对魏晋以来三百余年间中药学的发展做了全面总结。(一)代表作

1.书名《本草经集注》。

2.作者

梁·陶弘景所辑。

3.成书年代

公元500年左右。

4.载药数目

730种。

5.分类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所载730种药物的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各类中又结合三品分类安排药物顺序。改变了“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木不分,虫兽无辨”的现象。

6.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①“序例”部分首先回顾本草学的发展概况,接着对《本经》序例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②对药物的形态、性味、产地、采制、剂量、真伪辨别等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强调药物的产地与采制方法和其疗效具有密切的关系。

③首创“诸病通用药”,分别列举80多种疾病的通用药物,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川芎等,治黄疸通用药有茵陈、栀子、紫草等,以便于医生临证处方用药。

④考定了古今用药的度量衡,并规定了汤、酒、膏、丸等剂型的制作规范。

⑤为便于保存文献资料原貌,陶氏采用朱写《本经》文,墨写《别录》文,小字作注的方式(朱墨分书);对于药性,又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这在全凭手抄药书的时代,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它是最先对《本经》进行注释的本草书籍。

⑥本书是继《本经》之后的第二部本草名著,它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的雏形,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

7.版本情况

本书流传至北宋初即逐渐亡佚,现仅存敦煌石窟藏本的序录残卷,但其主要内容仍可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和《本草纲目》中窥测。近代有尚志钧重辑本。(二)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

1.《雷公炮炙论》 南朝刘宋时代(公元420—479年)雷斆(斅)著。它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系统地介绍了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提出药物经过炮制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便于贮存、调剂、制剂等。此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书中记载的某些炮制方法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该书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2.《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名医别录》、徐之才《药对》。五、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

隋唐时期我国南北统一,经济文化繁荣,交通发达,外贸增加,印度、西域药品输入日益增多,从而推动了医药学术的迅速发展,加之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成书之际,正处于南北分裂时期,对北方药物情况了解不够,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有必要对本草做一次全面的整理、总结。(一)代表作

1.书名《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它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或称第一部药典)。

2.作者

由长孙无忌、李领衔编修,由苏敬实际负责,23人参加撰写。

3.成书年代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

4.载药数目

844种(一说850种),新增药物114种(一说120种)。

5.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①本书由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分为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九类。

②在编写过程中唐政府通令全国各地选送当地道地药材,作为实物标本进行描绘,从而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并茂(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③本书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尊重经典又不拘泥,在保持《本经》原文的基础上,对古书未载者加以补充,内容错讹者重新修订。

④书中既收集了为民间所习用的安息香、龙脑香、血竭、诃黎勒、胡椒等外来药,同时又增加了水蓼、葎草、山楂、人中白等民间经验用药,且药物分类也较《本草经集注》多两类。

⑤本书内容丰富,取材精要,具有高度的科学价值,反映了唐代本草学的辉煌成就,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的格局。

⑥它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快流传到国外。如公元731年即传入日本,并广为流传,日本律令《延喜式》即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的记载。

⑦由于《新修本草》是由国家组织修订和推行的,因此是它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八百余年。

6.版本情况

本书现仅存残卷的影刻、影印本,但其内容保存于后世本草及方书中,近年有尚志钧重辑本问世。(二)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

1.《本草拾遗》(1)作者:

陈藏器。(2)成书年代:

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3)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①作者深入实际,搜集了《新修本草》所遗漏的许多民间药物,对《新修本草》进行了增补和辨误。

②此书扩展了用药范围,仅矿物药就增加了110多种,且其辨识品类也极为审慎,全书增加药物总数尚无定论,然仅《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引用就达488种之多,为丰富本草学的内容作出了贡献。

③根据药物功效,提出宣、通、补、泻、轻、重、燥、湿、滑、涩十种分类方法,对后世方药分类产生了很大影响。“十剂”分类法为中药按临床功效分类的发端。

2.《食疗本草》(1)作者:

由孟诜原著,经张鼎改编增补而成。(2)主要成就:

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营养学和食治经验,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食疗专著。

3.《海药本草》(1)作者:

李珣。(2)主要成就:

主要介绍海外输入药物及南药,扩充了本草学的内容,也反映出唐代对外来药物引进的情况和认识水平。

可见,唐至五代时期对某些食物及外来药都已有专门的研究,扩充了本草学的内容。

4.《药性论》(《药性本草》)(1)作者:

甄权。(2)主要内容:

有关药性理论的专著。

5.《蜀本草》(1)作者:

五代(公元935—960年),翰林学士韩保昇等受蜀主孟昶之命编成。(2)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①它也以《新修本草》为蓝本,参阅有关文献,进行增补注释,增加了新药,撰写了图经。

②该书对药品的性味、形态和产地做了许多补充,绘图也十分精致,颇具特点,李时珍谓“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于陶(弘景)、苏(敬)也”。故本书常为后人编纂本草时所引用,是一部对本草学发展有影响的书籍。(三)唐代已开始使用动物组织、器官及激素制剂。六、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宋代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由于临床医学的进步,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药物数量的增加,功效认识的深化,炮制技术的改进,成药应用的推广,使宋代本草的发展呈现了蓬勃的局面。(一)宋代官修本草

宋代本草书籍的修订,乃沿唐代先例以国家规模进行。

宋代的官修本草有

①开宝元年(公元973年)刘翰、马志等奉命在《新修本草》、《蜀本草》的基础上修改增订宋代第一部官修本草《开宝新详定本草》。

②次年发现其仍有遗漏和不妥之处,经李昉、制知浩等重加校订,较《新修本草》增加药物133种,合计983种,名《开宝重定本草》,苏颂称本书“其言药性之良毒,性之寒温,味之甘苦,可谓备且详矣”。

③经过八十多年的时间,嘉祐二至五年(公元1057—1060年),又出现了第三部官修本草,即《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此书由掌禹锡、林亿、苏颂等人编写,以《开宝重定本草》为蓝本,附以《蜀本草》、《本草拾遗》等各家之说,书成21卷,较《开宝本草》增加新药99种,合计载药1082种,采摭广泛,校修恰当,对药物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④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由苏颂将国家向各郡县收集所产药材实图及开花、结果、采收时间、药物功效的说明资料,以及外来进口药的样品,汇总京都,编辑成册,名曰《图经本草》,亦称《本草图经》。所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全书共21卷,考证详明,颇具发挥。本书与《嘉祐本草》互为姊妹篇。

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陈承将两书(《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图经本草》)合编起来,附以古今论说及个人见解(名《别说》),故名《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图经》。上述诸本草均已亡佚,然其内容仍可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等后世本草中。

⑤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出版的《经史证类大观本草》(简称《大观本草》)。

⑥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出版的《政和新修证类备用本草》(简称《政和本草》)。

⑦南宋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出版的《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绍兴本草》)。(二)宋代本草代表作

1.书名《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简称《证类本草》)。

2.作者

唐慎微。

3.成书年代

公元1082年。

4.载药数目

1558种(1500余种),较前增加476种。

5.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①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撰成。

②各药之后附列大量方剂(附方3000余首)以相印证,医药紧密结合。方例是药物功能的直接例证,每味药物附有图谱。这种方药兼收、图文并重的编写体例,较前代本草又有所进步。

③保存了民间用药的丰富经验。

④每药还附以制法,为后世提供了药物炮炙资料。

⑤广泛引证历代文献,保存了《开宝本草》、《日华子本草》、《嘉祐本草》等佚书内容。本书不仅切合实际,而且在集前人著作大成方面作了极大贡献,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宋代以前方药的宝贵文献,使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格局臻于完备,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⑥《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沿用五百多年,从《大观本草》、《政和本草》,以及《绍兴本草》,直到金元时期(公元1302年)出版的《经史证类大全本草》等,都是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基础上,稍加修订补充而成的官修本草著作。这些著作,历代不断地复刻重刊,直到明代《本草纲目》问世后,才逐渐地代替了它。作为本草学范本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不仅完成了当时的历史使命,并为《本草纲目》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直到现代,它仍然是我们研究中药必备的重要参考书目之一。(三)宋代国家药局的设立

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重大事件。1076年,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熟药所,其后又发展为修合药所(后改名为“医药和剂局”)及出卖药所(后改名为“惠民局”)。药局的出现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中药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并制定了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献。

此外,“秋石”是从人尿中提取的性激素制剂,它的制备方法最早见于《苏沈良方》。《宝庆本草折衷》则有“猪胆合为牛黄”的记载。而宋代用升华法制取龙脑、樟脑,蒸馏法制酒等,皆反映出这一时期中药制剂所取得的成就。(四)金元时期

1.金元两代没有出现一部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这一时期的本草,一般出自医家之手,内容简要,具有明显的临床药物学特征。如刘完素的《素问药注》、《本草论》,张元素的《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李东垣的《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王好古《汤液本草》,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等。

2.金元时期本草的主要特点

一是发展了医学经典中有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物性能的理论,使之系统化,并作为药物记述中的重要内容。

二是大兴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风。他们在宋人基础上,以药物形、色、味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这一努力的结果,丰富了中药的药理内容,但其简单、机械的推理方式,又给本草学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

3.元代忽思慧于1330年所著的《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专著,书中对养生避忌、妊娠食忌、高营养物的烹调法、营养疗法、食物卫生、食物中毒都有论述,记录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和蒙元宫廷食物的性质及有关膳食的烹饪方法,至今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元代中外医药交流 回回药物院的建立,更促进了中国医药和阿拉伯医药的交流。(五)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药性理论发展较大,这一时期研究药性理论著名的医籍有寇宗奭的《本草衍义》、王好古的《汤液本草》、张元素的《医学启源》及《珍珠囊》等。七、明代(公元1368—1644年)

明代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医药知识不断丰富,沿用已久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已经不能够完全符合时代的要求,需进一步的总结和提高。(一)代表作

1.书名《本草纲目》。

2.作者

李时珍。

3.成书年代

初稿1578年,定稿1592年,出版1596年。

4.载药数目

1892种(新增374种,改绘药图1160幅,附方11096首)。

5.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①本书既收载了醉鱼草、半边莲、紫花地丁等一些民间药物,又吸收了番木鳖、番红花、曼陀罗等外来药物,大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

②本书以《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蓝本,在文前编辑了序例,介绍历代诸家本草,证经史百家书目、七方、十剂、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引经报使、配伍、禁忌、治法、治则等内容,全面总结了明以前药性理论内容,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

③其百病主治药,既是临床用药经验介绍,又是药物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的楷模。

④本书按自然属性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62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这种按“从贱至贵”的原则,即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基本上符合进化论的观点,因而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它比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一书要早170多年。

⑤《本草纲目》中的每一味药都按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分别叙述,详细地介绍了药物名称的由来和含义、产地、形态、真伪鉴别、采集、栽培、炮制方法、性味功能、主治特点。尤其是发明项下,主要是介绍李时珍对药物观察、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新发现、新经验,这就更加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

⑥对药物的记载分析,尽量用实物说明和临床验证作出审慎的结论,内容精详,实事求是,突出了辨证用药的中医理法特色。

⑦本书在收集历代本草精华的同时,对其错误之处也做了科学的纠正,如对“葳蕤、女葳二物而并入一条”、“南星、虎掌一物而分二种”、“以兰花为兰草”、“以卷丹为百合”等都做了准确的更正。并通过他的临床实践和药物研究,对某些药物的功效作了新的概括,如土茯苓治梅毒、延胡索止痛、曼陀罗麻醉、常山截疟、金银花疗痈等,都做了证实和肯定。

⑧由于本书不仅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而且还广泛介绍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等多学科知识,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本草学范围,自1596年在南京印行后,很快风行全国,17世纪即流传到国外,先后被译成朝、日、拉丁、英、法、德、俄等多种文字,成为不朽的科学巨著,是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范本,是我国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在世界科技史永放光辉,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二)官修本草

刘文泰奉敕修订本草,编成《本草品汇精要》,收药1815种。本书绘有1385幅精美的彩色药图和制药图,是古代彩绘本之珍品。该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三)专题本草

1.炮制方面

缪希雍的《炮炙大法》是明代影响最大的炮制专著,书中所述的“雷公炮制十七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炮制方法不断完善的同时,炮制技术也不断提高。明末的《白猿经》记载了用新鲜乌头榨汁、日晒、烟熏,使药面上结成冰,冰即是乌头碱的结晶,比起19世纪欧洲人从鸦片中提出吗啡——号称世界第一种生物碱还要早一百多年。

2.食疗方面

朱橚的食疗专著《救荒本草》(公元1406年)为饥馑年代救荒所著,书中将民间可供食用的救荒草木,按实物绘图,标明出产环境、形态特征、性味及食用方法。本书既扩大了食物资源,又丰富了植物学、本草学内容,有一定科学价值。

3.药用植物方面

李中立于公元1612年编著的《本草原始》,对本草名实、性味、形态加以考证,绘图逼真,注重生药学的研究。

4.地方本草方面

兰茂(公元1397—1476年)编著的《滇南本草》,是一部专门记载云南地区药物知识的地方本草。它是我国一部优秀的地方性本草代表作。八、清代(公元1644—1911年)(一)清代本草研究的特色

一是由于医药学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补充修订《本草纲目》的不足,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二是配合临床需要,以符合实用为原则,由博返约,撷取《本草纲目》精粹,编撰成节要性本草,如汪昂《本草备要》、吴仪洛《本草从新》、黄宫绣《本草求真》等。

三是受考据之风影响,从古代文献中重辑《神农本草经》,如孙星衍、顾观光等人的辑本;或对《本经》进行考证注释发挥,如张璐《本经逢原》、邹澍《本经疏证》等。

四是清代的大批草药专著,也为综合本草提供了新的内容。仅《本草纲目拾遗》引用,就有《百草镜》、《草药书》、《采药志》、《草宝》、《山海草函》、《李氏草秘》等十余种。此外,还有《生草药性备要》、《草药图经》、《草本便方》及《天宝本草》等。

五是清代专题类本草门类齐全,其中也不乏佳作。如张睿(张仲岩)的《修事指南》,为炮制类专著。它是张仲岩将历代各家有关炮制记载综合归纳而成,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各种炮制方法。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书中每种植物均详记形态、产地、栽培、用途、药用部位、效用治验等内容,并附有插图,为我们研究药用植物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郑肖岩《伪药条辨》,为优秀的辨药专书;唐容川《本草问答》、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的十余篇药理论文,都属药理专著;章穆的《调疾饮食辨》、丁其誉的《类物》、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等,则属较好的食疗专著。(二)代表作

1.书名《本草纲目拾遗》。

2.作者

赵学敏。

3.成书年代

公元1765年。

4.载药数目

921种,其中在《纲目》之外新增药物716种。

5.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①按《纲目》16部分类,除人部外,把金石分为两部,又增藤、花两部,共18部。

②补充了太子参、鸡血藤等临床常用药,以及马尾连、金钱草、独角莲、万年青、鸦胆子等疗效确切的民间草药。

③收集了金鸡勒、香草、臭草等外来药,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

④它不仅拾《纲目》之遗,而且对《纲目》已载药物治疗未备、根实未详者,也详加补充。卷首列正误34条,对《纲目》中的错误之处加以订正。

⑤保存了大量今已散失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⑥他在《本草纲目》的基础上创造性发展了本草学,出色地完成了我国本草学第6次大总结,他是继李时珍之后我国又一位伟大的药物学家。(三)以《纲目》为基础,删繁就简,切合实用的本草著作

①刘若金的《本草述》(1666年)。全书32卷,依《纲目》分类法,集691种常用药,重点介绍药性特点及临床应用,引证各家论述,参以己见,是一部很有影响的著作。

②杨时泰将《本草述》再次精简整理,编辑成《本草述钩元》。

③汪昂的《本草备要》(1694年),全书8卷,从《纲目》选录478种临床常用药,概述性味、主治功用,附图400余幅,在凡例和药性总义中阐述汪氏见解,卷帙不繁,内容精练,广为流传。

④吴仪洛的《本草从新》(1757年)为补订《本草备要》而作,载药721种,除介绍性味、主治外,对辨伪、修治也有论述,内容更加完善,深受医家喜爱。

⑤严西亭的《得配本草》(1761年),全书10卷,附药考1篇,选自《纲目》647种药,除论述药性主治外,重点详述各药之间的相互配伍应用,是一部探讨中药配伍规律的本草。

⑥黄宫绣的《本草求真》(1769年),10卷,载药520种,上篇详述药物形态、性味、功用等,下编阐述脏腑病证主药、六淫病证主药、药物总义等内容,也是切合临床实际的本草。本书采用的按药物主要功效进行分类的方法,不仅较《本经》三品分类、陈藏器“十剂”分类更为先进,而且对当代临床中药学的功效分类亦有重要影响。

⑦王子接的《得宜本草》、黄元御的《玉楸药解》都是属于由繁返约的本草。(四)《神农本草经》辑复本

现行《神农本草经》辑复本版本有以下几种。

1.孙星衍、孙冯翼合辑本(1799年),3卷,载药365种,取材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并校以《太平御览》等,每药正文之后,增加了《吴普本草》、《名医别录》及其他文献资料,是一部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重辑本。

2.顾观光辑本(1844年),4卷,也取材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按《纲目》所载“本草经药物目录”编排,除考证书中条文外,对药物也作了一些校勘,虽不如孙本完善,但突出了用药原则,是本书特点。

3.日本森立之辑本(1854年),3卷,考异1卷。书中药品次序、文字均系采自《新修本草》,并参考了《备急千金要方》、《医心方》及日本《本草和名》等书而辑成,载药357种。因《新修本草》所收《神农本草经》的资料最接近原书内容,故森立之所辑原文也最可靠,同时所附考异1卷,引证广博而严谨,很有学术价值,这是迄今较为完善的辑本。

4.此外,还有明·卢复、清·黄奭等辑本,对学习研究《本经》都有参考价值。(五)注释发挥《神农本草经》的著作

1.明末(1625年)缪希雍即写成《神农本草经疏》。全书30卷,载药490味,据经以疏义,缘义以致用,互参以尽其长,简误以防其失,以《本经》、《别录》等主要文献为依据,结合临床实际,注释、订正、阐明药性,多有发挥,并附各家主治、配方、禁忌等内容,是一部很有影响的本草学著作,故前人有“经疏出而本草亡”的赞誉。

2.继《神农本草经疏》之后,清代有邹澍的《本经疏证》(1837年)、《本经续要》(1840年),作者以《本经》为主,以《别录》、《唐本草》和《图经本草》为辅,取《伤寒》、《金匮》、《千金》、《外台》各书古方,交互参考,逐一疏解。他以经方解释《本经》,用《本经》分析古方,注疏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研究《本经》和汉唐经方、古方颇有影响。

3.张璐的《本经逢原》(1695年),4卷,以《本经》为基础,载药700余种,阐述药物的性味、效用、真伪优劣等,论述中选用诸家治法及本人治验心得,是一部侧重实用、宜于临床参考的著作。

4.张志聪的《本草崇原》(1767年),3卷,收《本经》药物290种,每药先列《本经》原文,然后注释,包括别名、产地、历代医家见解、临床应用等内容,阐述纲要详尽,且多有发挥。

5.此外,《本草经解》、《神农本草经合注》等,都是很有影响的《本经》注疏专著。九、民国时期(公元1911—1949年)

1.“改良中医药”、“中医药科学化”、“创立新中医”等口号风行一时,形成民国时期中医药学发展的一大特色。这一时期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特点是中西医药并存。虽然国民政府对中医药采取了不支持和歧视的政策,但在志士仁人的努力下,中医药学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依然继续向前发展,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2.中药辞书的产生和发展是民国时期中药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成就,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当推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公元1935年),全书约200万字,收录词目4300条,既广罗古籍,又博采新说,且附有标本图册,受到药界之推崇。虽有不少错讹,仍不失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

3.这一时期,随着中医或中医药院校的出现,涌现了一批适应教学和临床应用需要的中药学讲义。如浙江兰溪中医学校张山雷编撰的《本草正义》,该书分类承唐宋旧例,对药物功效则根据作者实际观察到的情况及临证用药的具体疗效加以阐述,且对有关中药鉴别、炮制、煎煮方法等亦加以论述,目的在于让学生既会用药,又会识药、制药,掌握更多的中药学知识。属于这类教材的还有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秦伯未的《药物学》、浙江中医专门学校何廉臣的《实验药物学》、天津国医函授学校张锡纯的《药物讲义》等,对各药功用主治的论述大为充实。

4.民国时期,随着西方药学知识和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近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的迅速传播和发展,初步建立了以中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药用动物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等新的学科。在当时条件下,其成果集中在中药的生药、药理、化学分析、有效成分提取及临床验证等方面,对本草学发展所做的贡献应当充分肯定。十、当代(公元1949年10月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政治稳定,经济繁荣,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许多先进技术被引进到医药学中,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扬,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使中医药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本草学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从1954年起,各地出版部门根据卫生部的安排和建议,积极进行历代中医药书籍的整理刊行。在本草方面,陆续影印、重刊或校点评注了《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残卷)、《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等数十种重要的古代本草著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亡佚本草的辑复也取得突出成绩,其中有些已正式出版发行,对本草学的研究、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在此六十多年间,国内出版的中药新著数量繁多且种类齐全,从各个角度将本草学提高到崭新的水平。其中最能反映当代本草学术成就的,有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作为中药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依据,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了中药在当代医药卫生事业中的地位,也为中药材及中药制剂质量的提高,标准的确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代中药的水平。《中药大辞典》(1977年出版,2006年修订再版)第一版由江苏新医学院编写,第二版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共收载中药6008种,原植(动)物或药材均附以墨线图。全书内容丰富,资料齐全、系统,引文直接标注最早出处,或始载文献,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全国中草药汇编》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现已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会同全国九省二市及北京的有关单位的代表组成编写组,负责编写整理及绘图工作,于1975年9月和1986年7月两次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分文字与图谱两部分。文字部分分上、下两册;正文收载中草药2202种,附录1723种,连同附注中记载的中草药,总数在4000种以上,并附墨线图近3000幅。为配合正文而编绘的《全国中草药汇编彩色图谱》选收中草药彩图1156幅。本书是在大量征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全面地整理了全国中草药关于认、采、种、养、制、用等方面的经验与有关国内外科研技术资料,内容翔实,重点突出,便于应用。《中华本草》(公元1999年)由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中的6位中医药界代表和委员提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中药专家编纂而成。该书既系统总结历代本草学成果,又全面反映当代中药学科发展水平,学科涉猎众多,资料收罗宏丰,分类先进,项目齐全。全书收录正药8980种,附列药物571种,在全面继承传统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增加了化学成分、药理、制剂、药材鉴定和临床报道等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了以往的本草文献,可以说该书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先后3次组织各方面人员开展了大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调查)。通过普查,基本上摸清了天然药物的种类、产区分布、生态环境、野生资源、蕴藏量、收购量和社会需要量等。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编著出版了全国性的中药志及一大批药用植物志、药用动物志及地区性的中药志,蒙、藏、维、傣、苗、彝等少数民族药也得到科学整理。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第3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使目前的中药材总数达到12807种。普查中发现的国产沉香、马钱子、安息香、阿魏、萝芙木等,已经开发利用,并能在相当程度上满足国内需求,而不再完全依赖进口。从2009年9月至2012年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过组织开展地方调研、部门调研和专题研讨,编制了全国中药资源实施方案和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成立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机构,2012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将在全国10个省的205个县全面展开,从而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及中药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药的现代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瞩目成就,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等分支学科都取得了很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药鉴定工作广泛地开展,特别是在本草考证、基原鉴定、性状及经验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药做了大量化学研究工作,发现了不少抗癌药物、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抗寄生虫病药物、抗菌抗病毒药物、防治肝炎的药物,还对常用传统中药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研究,有的还以酶或受体等生物学指标筛选化学成分,获得较好的成绩。中药药理学研究成绩也很显著,在系统药理学、血清药理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中药炮制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理论和经验,对古今炮制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应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及药理学、免疫学等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探索炮制原理,寻找制订合理的炮制方法,改进炮制工艺,制定饮片质量标准等方面。中药制剂的研究在工艺、剂型、药理、药效、毒理、质量控制、临床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

当代中药教育事业的振兴,结束了中医药没有正规大学的历史,使中医中药由家传师授的培养方式转入了国家高等教育的轨道,造就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1956年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南京等地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使中医教育纳入了现代正规高等教育行列。1958年河南中医学院首先创办了中药专业之后,成都、北京、南京、湖南、云南等中医学院也相继增设了中药专业。自1978年恢复培养研究生制度后,全国不少高等院校及药学科研机构开始招收中药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研究生。我国的中药教育形成了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多层次培养的完整体系。为了适应中药教育的需要,各种中药学教材也多次编写修订,质量不断提高。

我国医药学源远流长,内容浩博。我们在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还要动员多学科的力量,使丰富多彩的中药学取得更大的成就,使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优秀中药逐步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作出更大的贡献。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况见下表(表1-1):表1-1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况表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天然的动、植、矿物。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藏是否合宜,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和疗效。《本经》中即说:“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阴干、曝干”指产地加工方法,“采造时月”指采收季节时间,“生熟”指炮制与否及炮制方法,“土地所出”指药材的产地,“真伪陈新,并各有法”指品种的真伪及存放时间和方法。《用药法象》也谓:“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味则性味不全。”

可见,研究药物的产地、采集规律和贮藏方法,对于保证和提高药材的质量和保护药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一、道地药材的概念

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二、道地药材形成的原因(为什么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性)

1.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

2.我国疆域辽阔,地处亚洲东部,大部分地处北温带,并有大兴安岭北部的寒温带、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及华南低纬度的热带,加之地貌复杂,江河湖泽、山陵丘壑、平原沃野及辽阔的海域,形成了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水土、日照、气候、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尽相同,甚至南北迥异,差别很大,因而为多种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就使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自古以来医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就是这个缘故。

3.古代医药学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不一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4.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受到人们的称道。三、如何正确对待道地药材

1.道地药材是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上党人参绝灭,人们遂贵东北人参;川芎在宋代始成为道地药材;三七原产广西,称为广三七、田七,云南产者后来居上,称为滇三七,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

2.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重视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材开发和应用,对于保证中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云:“凡用药必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强调了气候水土自然对药材的生产、气味的形成、疗效的高低都有密切的关系。历代医药学家都十分重视道地药材的生产。从《本经》、《别录》起,众多的本草文献都记载了名贵药材的品种产地资料,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古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

3.然而,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国内外中药材需求的日益增加,再加上很多道地药材的生产周期较长,产量有限,单靠强调道地药材产区扩大生产,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临床的需求。实际上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不可过于拘泥道地药材的地域限制。但是研究道地药材的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创造特定的生产条件,对发展优质药材生产,开拓新的药源都是必要的。

4.当前,对道地药材的栽培研究,从道地药材栽培品种的地理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