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克罗尼西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3 11:00:42

点击下载

作者:丁海彬编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密克罗尼西亚

密克罗尼西亚试读:

前言

自1840年前后中国被迫开关、步入世界以来,对外国舆地政情的了解即应时而起。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受林则徐之托,1842年魏源编辑刊刻了近代中国首部介绍当时世界主要国家舆地政情的大型志书《海国图志》。林、魏之目的是为长期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国人“睁眼看世界”,提供一部基本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让当时中国的各级统治者知道“天朝上国”之外的天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部著作,在当时乃至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国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那时起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以主动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姿态,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先后出版过相当数量的不同层次的有关国际问题、列国政情、异域风俗等方面的著作,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它们对时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今世界,资本与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在国际间流动和传播,“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面临不同以往的“大变局”,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快的步伐全面步入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不同的是,我们所面临的已不是林则徐、魏源时代要不要“睁眼看世界”、要不要“开放”问题,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世界发展大势下,如何更好地步入世界,如何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对外部世界有比以往更深切、全面的了解,我们只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也才能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不迷失方向,保持自我。

与此时代要求相比,已有的种种有关介绍、论述各国舆地政情的著述,无论就规模还是内容来看,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要求。人们期盼有更新、更系统、更权威的著作问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研究机构和国际问题综合研究中心,有11个专门研究国际问题和外国问题的研究所,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有能力也有责任担当这一重任。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提出编撰“简明国际百科全书”的设想。1993年3月11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先生在科研局的一份报告上批示:“我想,国际片各所可考虑出一套列国志,体例类似几年前出的《简明中国百科全书》,以一国(美、日、英、法等)或几个国家(北欧各国、印支各国)为一册,请考虑可行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根据胡绳院长的批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2月28日发出《关于编纂〈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和〈列国志〉立项的通报》。《列国志》和《简明国际百科全书》一起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按照当时的计划,首先编写《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待这一项目完成后,再着手编写《列国志》。

1998年,率先完成《简明国际百科全书》有关卷编写任务的研究所开始了《列国志》的编写工作。随后,其他研究所也陆续启动这一项目。为了保证《列国志》这套大型丛书的高质量,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999年1月27日召开国际学科片各研究所及世界历史研究所负责人会议,讨论了这套大型丛书的编写大纲及基本要求。根据会议精神,科研局随后印发了《关于〈列国志〉编写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陆续为启动项目拨付研究经费。

为了加强对《列国志》项目编撰出版工作的组织协调,根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同志的提议,2002年8月,成立了由分管国际学科片的陈佳贵副院长为主任的《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成员包括国际片各研究所、科研局、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有关同志。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成《列国志》项目工作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了《列国志》工作室。同年,《列国志》项目被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新闻出版总署将《列国志》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

在《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列国志》各承担单位尤其是各位学者加快了编撰进度。作为一项大型研究项目和大型丛书,编委会对《列国志》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资料翔实、准确、最新,文笔流畅,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备。《列国志》之所以强调学术性,是因为这套丛书不是一般的“手册”“概览”,而是在尽可能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所得和个人见解。正因为如此,《列国志》在强调基本要求的同时,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没有对各卷的具体内容及学术观点强行统一。应当指出,参加这一浩繁工程的,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科研人员以外,还有院外的一些在该领域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

现在凝聚着数百位专家学者心血,共计141卷,涵盖了当今世界15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数十个主要国际组织的《列国志》丛书,将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希望这样一套大型丛书,能为各级干部了解、认识当代世界各国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情况,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提供有益的帮助;希望它能成为我国外交外事工作者、国际经贸企业及日渐增多的广大出国公民和旅游者走向世界的忠实“向导”,引领其步入更广阔的世界;希望它在帮助中国人民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能够架起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一座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桥梁”。《列国志》编辑委员会2003年6月序[1]于洪君

太平洋岛国地处太平洋深处,主要指分布在大洋洲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的20余个国家和地区。太平洋岛国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8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在近代西方入侵之前,太平洋岛国大多处于原始社会时期。随着西方殖民者不断入侵,太平洋岛国相继沦为殖民地。二战结束后,这一区域主要实行托管制,非殖民化运动在各国随即展开。从1962年萨摩亚独立至今,该地区已有14个国家获得独立,分别是萨摩亚、库克群岛、瑙鲁、汤加、斐济、纽埃、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图瓦卢、基里巴斯、瓦努阿图、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帕劳。

太平洋岛国所在区域战略位置重要。西北与东南亚相邻,西连澳大利亚,东靠美洲,向南越过新西兰与南极大陆相望。该区域还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扼守美洲至亚洲的太平洋运输线,占据北半球通往南半球乃至南极的国际海运航线,是东西、南北两大战略通道的交汇处。不仅如此,太平洋岛国和地区还拥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专属区,海洋资源与矿产资源丰富,盛产铜、镍、金、铝矾土、铬等金属和稀土,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近年来,该区域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国和新兴国家战略博弈的竞技场。

太平洋岛国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和亚太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的传统友谊和文化交往源远流长,早在19世纪中期就有华人远涉重洋移居太平洋岛国,参与了这一地区的开发。近年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日渐加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拥有最大规模的外交使团。同时,中国在经济上也成为该地区继澳大利亚和美国之后的第三大援助国,并设立了“中国-太平洋岛国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技术合作论坛”等对话沟通平台。2014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斐济与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一致决定构建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共筑命运共同体,为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掀开历史新篇章。

由于太平洋岛国地小人稀,且长期远离国际冲突热点,处于世界事务的边缘,因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被视为“太平洋最偏僻的地区”。中国的地区国别研究长时期以来主要聚焦于近邻国家,加之资料有限,人才不足,信息沟通偏弱,对太平洋岛国关注度较低,因此国内学界对此区域总体上了解不多,研究成果比较匮乏。而美、英、澳、新等西方学者因涉足较早,涉猎较广,且有充足的资金与先进的手段作支撑,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多出于西方国家的全球战略及本国利益的需要,其立场与观点均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难以完全为我所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在全球的利益分布日趋广泛。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交往并扩大互利合作,是日渐崛起的中国进一步参与全球化进程,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客观要求,也是包括太平洋岛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殷切期待。更全面更深入的地区研究,必将为中国进一步发挥国际影响力,大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11年11月,教育部向各高校下发《关于培育区域和国别以及国际教育研究基地的通知》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希望建设一批既具有专业优势又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也多次提及国别研究立项和“民间智库”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大学新设国别研究机构。

在这种形势下,聊城大学审时度势,结合国家战略急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自身条件,在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南太平洋岛国研究所”的基础上,整合世界史、外国语、国际政治等全校相关学科资源,于2012年9月成立了“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中心聘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电视台国际问题顾问、博士生导师李绍先研究员等为兼职教授。著名世界史学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王玮教授担任中心首席专家。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驻华大使苏赛亚等多位太平洋岛国驻华外交官被聘为中心荣誉学术顾问。在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以太平洋岛国历史与社会形态、对外关系、政情政制、经贸旅游等为研究重点,致力于打造太平洋岛国研究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和重要影响的国家智库,力图为国家和地方与太平洋岛国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中国和太平洋岛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提供智力支撑和学术支持,为国内的太平洋岛国研究提供学术交流与互动的平台。

中心建立以来,已取得一系列可喜成绩。目前中心已建成国内最齐全、数量达3000余册的太平洋岛国研究资料中心和数据库,并创建国内首个以太平洋岛国研究为主题的学术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定期编印《太平洋岛国研究通讯》,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在研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2014年,中心成功举办了国内首届“太平洋岛国研究高层论坛”,论坛被评为“山东社科论坛十佳研讨会”,与会学者提交的20余篇优秀论文辑为《太平洋岛国的历史与现实》,由山东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12月正式出版。《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11期刊载了中心研究人员的12篇学术论文,澳大利亚《太平洋历史杂志》(The Journal of Pacific History)对中心学者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这表明,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的研究开始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中心成立伊始,负责人陈德正教授就提出了编撰太平洋岛国丛书的设想,并组织了编撰队伍,由吕桂霞教授拟定了编撰体例,李增洪教授、王作成博士等也做了不少编务工作。在丛书编撰过程中,适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新版《列国志》编撰出版工作启动。考虑到《列国志》丛书所拥有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研究中心积极申请参与新版《列国志》编撰出版工作。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人文分社宋月华社长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人员编撰的太平洋岛国诸卷得以列入新版《列国志》丛书,给中心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为了使中心人员编撰的太平洋岛国诸卷更加符合新版《列国志》的编撰要求,人文分社总编辑张晓莉女士在编撰体例调整方面给予了诸多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因其特殊的地缘特征,太平洋岛国战略价值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在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作为中国大周边外交格局一份子的太平洋岛国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新版《列国志》太平洋岛国诸卷的出版,不仅可填补国内在太平洋岛国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也为我国涉外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出境旅行人员提供一套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普及性兼顾的有关太平洋岛国的图书。一书在手,即可明了对国人而言充满神秘色彩的太平洋诸岛国的历史、民族、宗教、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基本情况。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也将以新版《列国志》太平洋岛国诸卷的出版为契机,将太平洋岛国研究逐步推向深入。

[1] 原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第一章 概览第一节 国土与人口一 名称区分及国土面积

在系统介绍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之前,首先要对密克罗尼西亚岛群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做一区分。太平洋上共有三大岛群,分别为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美拉尼西亚(Melanesia)和波利尼西亚(Polynesia)。三大岛群总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

密克罗尼西亚岛群由马里亚纳群岛(Mariana Islands,分属北马里亚纳和关岛)、加罗林群岛(Caroline Islands,分属帕劳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瑙鲁岛(Nauru Island)、巴纳巴岛(Banaba Island)、吉尔伯特群岛(Gilbert Islands,属基里巴斯)组成,在南纬4°~北纬22°、东经130°~东经180°之间,绝大部分岛屿位于赤道以北,其南方是美拉尼西亚岛群,东方是波利尼西亚岛群。该岛群呈两弧状,中隔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 Trench),以珊瑚岛为主,有很大的环礁和珊瑚,也有火山岛。组成该岛群的岛屿一般都很小(“密克罗尼西亚”的希腊语原意即“小岛”),共有2500多个,其中只有100多个有人居住。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The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英文简称“FSM”,中文简称“密联邦”)位于赤道以北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岛群的加罗林群岛上,全国共由607个岛屿构成,其中65个岛屿有人居住。密联邦陆地面积702.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南北宽约900公里,东西延伸约2700公里。二 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

密联邦共分4个州,西部两州与中国的时差为2小时,东部两州与中国的时差为3小时。从西向东分别为雅浦州(Yap)、丘克州(Chuuk)、波纳佩州(Pohnpei)和科斯雷州(Kosrae)。波纳佩州为全国最大的州,该国首都帕利基尔(Palikir)即位于该州。表1-1介绍了2000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各州的情况。表1-1 2000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各州情况

雅浦州位于西加罗林群岛上,西距帕劳454公里,东北距关岛858公里,东与丘克州的直线距离约为1300公里(经关岛为1886公里)。除主岛外,另外还有3个较大的外岛、7个小岛和134个更小的岛。全州陆地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约有1.12万。该州首府及商业中心为位于本岛西南部的海湾城市科罗尼亚(Colonia)。

丘克州位于东加罗林群岛的西端,处于雅浦州和波纳佩州之间,东距波纳佩州705公里,西北距关岛1028公里。全岛除主岛韦诺(Weno)外,还有6个较大的外岛和98个小岛。该州陆地面积约为127.5平方公里,人口约有5.35万,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主要居住在主岛。该州是密联邦人口最多的一个州,较多的失业人数对该州社会秩序有所影响。其州首府为该岛东部的韦诺市。

波纳佩州是密联邦首都帕利基尔所在地,素有“热带天堂”的美称。该州人口数为3.45万,陆地面积为346平方公里,首府为科洛尼亚(Kolonia)。该州位于太平洋赤道区以内、火奴鲁鲁和马尼拉中间,乘飞机从火奴鲁鲁、关岛均可到达。全州共有11个市,州长是行政首脑,由选举产生。州内有国际机场,该机场距首都6公里。中国浙江省与波纳佩州于1999年9月25日建立友好关系。

科斯雷州位于加罗林群岛最东端、关岛和夏威夷群岛之间,向南距离赤道590公里。该州下辖5个市,人口数量约为7700人,州面积为109平方公里。首府是托福尔(Tofol),位于科斯雷岛东北部。三 地形与气候

密联邦多山地,各州的大岛均属于火山岛,为环形玄武岩地质结构,主岛外围的小岛多为环状珊瑚礁岛。该国现无活火山,无地震。波纳佩岛是密联邦最大的岛,全岛总面积336平方公里,岛上最高峰约791米,为该国最高峰。

密联邦的气候属于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12月至翌年3月为旱季,4月至11月为雨季,年降雨量约2000毫米,年平均气温27℃,一年四季气温变化不大。大约每6~8年出现一次由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导致的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的厄尔尼诺现象。该国是台风的发源地。波纳佩州有记录的最早的台风发生在1957年12月,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91年11月25日,其风速高达32.9米/秒。波纳佩州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四 人口、民族、语言

密联邦人口为10.69万(2000年),其中丘克州人口占一半以上。人口中密克罗尼西亚人占97%,亚洲人占2.5%,其他人占0.5%。人口密度约为152人/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占22%。人均预期寿命为71.23岁,文盲率为11%。

密联邦的主要民族是密克罗尼西亚人。据考证,密克罗尼西亚人的祖先于4000年前从东南亚陆续迁来,随后有部分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融入。密克罗尼西亚人可分为很多支系,如丘克人、波纳佩人、莫特劳克人、科斯雷人、雅浦人等。

密联邦4个州之间是广阔的水域,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各州之间的地理分割产生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些文化和传统今天仍然得到严格的遵守和维护,例如全国仍然存在8种迥异的土著语言。这8种语言都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分别是雅浦语(Yapese)、游里希语(Ulithian)、沃雷艾语(Woleaian)、丘克语(Chuukese)、波纳佩语(Pohnpeian)、科斯雷语(Kosraean)、努库奥罗语(Nukuoro)、卡平阿马朗伊语(Kapingamarangi)。各州方言不通,彼此交流需用英语,官方语言为英语,有一些老人会说日语。五 国旗、国徽、国歌

密联邦国旗启用于1979年11月10日,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旗面为浅蓝色,中间镶有4颗白色五角星。浅蓝色象征该国辽阔的海域,4颗星分别代表该国的4个州:科斯雷州、波纳佩州、丘克州、雅浦州。

密联邦国徽启用于1986年,呈圆形。中心图案为椰子浮在海上。圆面上有代表该国4个州的4颗星。绶带上用英文写着“PEACE,UNITY,LIBERTY”(和平、统一、自由),绶带下的“1979”是联邦成立的年份。圆周上部和下部用英文写着“GOVERNMENT OF THE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政府)。

密联邦国歌为《密克罗尼西亚的爱国者》(Patriots of Micronesia),又名《横跨密克罗尼西亚》,启用于1991年。具体内容为:

我们在此承诺,以我心与我手,全心全意奉献,给你,我们的祖国。全心全意奉献,给你,我们的祖国。

现在让我们一同歌唱,让联盟得以稳固,横跨密克罗尼西亚,我们手牵手。横跨密克罗尼西亚,我们手牵手。

我们共同努力,用真心、声音和双手,直到我们使这些群岛,成为另一个应许之地。直到我们使这些群岛,成为另一个应许之地。第二节 民俗、宗教与节日一 民俗(一)崇敬传统领袖

雅浦州、丘克州和波纳佩州三州宪法均承认本州传统领袖的地位及其相关的世俗传统(科斯雷州无传统领袖)。当地传统领袖享有相当大的权力和威望,其他民众应对其十分恭敬。重大传统节日上,传统领袖均入座贵宾席,晚辈要单腿跪着用长竿从树上摘取用鲜花编成的花边帽和花环给其戴上,并需低头(不能用眼看)向其敬食和敬献萨考酒。晚辈不得在传统领袖和长者面前喝酒抽烟。在雅浦州还有专门的男人屋,即用草搭建的长方形高脚屋,男人们围坐在屋内,其中一端坐着传统领袖,中间放有烤肉用的2~3个大火盒。该屋是传统领袖训话或商量本族大事的屋子,女人不得入内。(二)雅浦聚会所

在位于密联邦最西部的雅浦州,每个村庄都有保存完好的聚会所,当地人称其为“派拜”(Pe’bai)、“法鲁”(Faluw)。派拜是人们的活动场所。法鲁沿海设立,既作为男人的工作场所,同时还是学习传统手工技艺的场所。直至今日,女人仍然不得接近法鲁。这些美丽而传统的雅浦建筑完全使用当地材料手工建成。(三)雅浦传统航海

雅浦人认为,独木舟连接了大海和陆地。独木舟完全由树叶帆和人力驱动,由信风、星星和海流指引,是过去岛民的交通工具和食品运输工具。近年仍有雅浦的航海人士乘传统独木舟到达日本、夏威夷和塔希提岛,以此传播这一几近失传的航海本领,加强彼此间的人文交流。每年11~12月,雅浦传统航海协会(The Yap Traditional Navigation Society)都举行一年一度的独木舟节,节日持续3天。(四)禁忌

土地 土地是密克罗尼西亚人最重要的家庭私有产业。进入当地居民的私有土地应提前获得许可,最好有当地向导陪同,否则可能被视为冒犯和侵权行为。

妇女 妇女受到特别尊重,不得同其随便开玩笑。在公共场所,妇女要轻声慢语,少讲话。雅浦州的男人屋是传统领袖训话或商量本族大事的屋子,女人不得入内。雅浦州外岛男女均不着上衣,传统舞蹈的女表演者一般裸露上身,人们不得予以特别关注或随意拍照。外国女游客游泳上岸后不得穿比基尼泳装招摇过市。

周末 科斯雷州通常在周末,特别是星期天,进行宗教活动,禁止在公共场所饮酒或进行其他文体娱乐活动。二 宗教

密联邦绝大多数人为基督教徒,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徒(50%)和新教徒(47%),新教徒大多受美国公理会的影响,另有3%的其他宗教信徒或不信教者。

波纳佩州的3.5万名基督徒中,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各占50%;丘克州和雅浦州的信众中,约60%为天主教徒,40%为新教徒;科斯雷州的基督教徒约有7800人,其中95%是新教徒。宗教活动出席率较高,教会得到信众的广泛支持,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历史上发生过不同宗教或教派信众之间的不睦,但现在宪法保障信仰自由,信众之间和平相处。三 节日

密联邦节日较多,平时周六、周日休息。

密联邦的节日主要是宗教节日和历史纪念日。宗教节日包括耶稣受难日、感恩节、圣诞节等,历史纪念日包括马丁·路德·金诞辰纪念日、总统纪念日、密联邦宪法日和独立日/国庆日、各州解放日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1月3日的独立日/国庆日和5月10日的宪法日)。各个节日的具体名称和日期如表1-2所示。表1-2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节日第三节 特色资源

密联邦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不仅拥有秀丽的热带风光,而且保存着南玛都尔古城、石币银行等历史古迹。2013年密联邦入境外国游客13737人次,游客主要来自美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各国。一 历史遗迹(一)南玛都尔古城(Nan Madol)“南玛都尔”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环绕群岛的宇宙”。废城遗址位于波纳佩岛的东南岸,是由约40万根加工过的玄武岩巨石柱(有的重约2吨)构成的。100多座建筑的遗迹如今仍散落在堤礁边上,它们建成于公元500~1500年,包括贵族住所与陵寝、佣人居住区、客房及分布在各个小岛上的储藏设施。古城曾是邵德雷尔王朝(The Saudeleur Dynasty)的首都,也是当时的政治和宗教中心。(二)石币银行(Stone Money)

在雅浦群岛上,仍然存在着古代商品交易使用的石币。这在当今世界是独一无二的。石币为扁圆形,中间凿有洞,外形像铜钱。最大的石币直径达3.5米。当地居民按石币直径大小和形体厚薄论币值高低。石币不便随身携带,买卖双方谈妥货物价钱后,买方将货主带到路边自己的石币处“付钱”——石币仍留原地,只以记号标明主人的更替。(三)彭派普史前岩画(Pohnpaip Petroglyphs)

彭(pohn)的意思是“上”,而派普(paip)的意思是“巨石”,那么波纳佩州的彭派普(Pohnpaip)史前岩画也就是“巨石上的岩画”的意思。巨石约5米高,舒缓倾斜,面积约为30平方米。岩画内容有剑、太阳、月亮、人群、鱼和人的足迹等。岩画的作者至今无人知晓,据说是很久以前从其他岛屿来的人。(四)勒鲁遗迹(Lelu Ruins)

科斯雷州的勒鲁遗迹被称为太平洋岛国的奇迹之一,波纳佩州的南玛都尔古城和密联邦其他地方的遗迹与此类似。该遗迹曾作为古科斯雷的首府,其墙壁由整齐排列的巨大玄武岩石板(高约6.1米)构成。勒鲁遗迹有可能是19世纪后期的大都市遗迹,尽管这些玄武岩石板、水槽、街道、坟墓和居住区遗迹的矿床的成因可以追溯到13世纪。(五)门科遗迹(Menke Ruins)

科斯雷州的门科遗迹建有面包树女神森拉克(Sinlaku)的庙宇。据说,在传教士于1852年到达前,森拉克女神一直居住于此,后来逃至雅浦岛。考古学家比尔兹利(Felicia Beardsley)认为,该遗迹可能是密联邦最古老的遗迹,或许比科斯雷的勒鲁遗迹和波纳佩的南玛都尔古城历史更为久远。二 自然景观(一)波纳佩州

除以上知名历史遗迹外,波纳佩州还有著名的瀑布和山洞景观。庞泰洞穴和瀑布(Pahn Takai Cave and Falls)拥有300米长的洞穴和50米高的瀑布。凯佩罗瀑布(Kepirohi Waterfall)高20米,宽30米。南浦河瀑布和丽都都尼瀑布(Nanpil River/Liduduhniap Waterfall)是姊妹瀑布,也是游泳胜地。赖派庞瀑布(Lehn Paipohn Waterfall)流入波纳佩第一大湖,是观赏波纳佩州丰富的植物和鸟类资源的绝妙去处。萨瓦迪克瀑布和萨瓦拉普瀑布(Sahwartik/Sahwarlap Waterfall)是另一处姊妹瀑布。(二)科斯雷州

科斯雷州的斯普因瀑布(Sipyen Waterfall)是游泳者和摄影者的所爱。观赏扫龙瀑布(Saolung Waterfall)应事先取得附近主人的同意。维亚鸟洞(Wiya Bird Cave)是成千上万只金丝燕的唯一居所,鸟粪为岛民的园艺植物提供养分。詹姆斯·鲍西斯海洋公园(James Palsis Marine Park)向游客展示密联邦最为独特的生态系统(红树林、潟湖、大叶藻),是科斯雷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也是潜水、远足和野餐的好去处,有卫生间和淡水设施。尤特维-瓦隆海洋公园(Utwe-Walung Marine Park)向游客展示密联邦最为古老和多样的红树林资源,还有最为奇特的湖泊、小岛和红树林水道。2005年,该景点在太平洋地区首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Biosphere Reserves)。

科斯雷州州立博物馆(Kosrae State Museum)位于托福尔市,展示科斯雷遗迹中出土的各种珍贵历史文物和其他特色文化物品,该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巨蛤农场(Giant Clam Farm)曾作为国家水产基地养殖超过3米长的巨蛤,现在农场由一家公私合营公司密克罗尼西亚管理和营销公司(Micronesia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Enterprises,简称MMME)运营,产品出口欧美。该公司还培育用以出口或在礁石上养殖的珊瑚,并养殖其他海产品。所产珊瑚和巨蛤的10%被重新放回大海,用以维护生态平衡。该公司位于勒鲁长堤之上,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设施,易于到达,员工友好。耶拉卡树林(Yela Ka Forest)是世界上保护最好的原始热带雨林,林内迄今无路可寻,内有世界罕见的淡水沼泽,卡树环绕周围,被密联邦保护主义者盛赞为“密克罗尼西亚红杉”,访问该区域需征得耶拉环境管理当局的许可。

除此以外,科斯雷州的景点还包括芬考山步道(Mt. Finkol Hiking Trail),这里拥有高688米的科斯雷最高峰和全球海拔最低的雨林区。芬考是世界上最潮湿的地区之一,游览此处需要导游指引,且要求游客身体强健,全程需要7~8个小时。托尔金笔下《霍比特人》中的巨型榕树在此密布,游人可以饱览无余。奥玛山步道(Mt. Oma Hiking Trail)拥有科斯雷独特的自然景观,包括各类动植物、瀑布和洞穴。奥玛山比芬考山略低,景色同样令人过目难忘。(三)丘克州

在丘克州的同纳卡瓦山登山步道(Mt.Tonaachawand Hiking Trail),游人可以一览韦诺最高峰——229米高的艾拉斯峰(Iras),这座山是传说中的苏万尼拉斯神(Souwoniras)和他儿子的家园。该山坐落在维肯河(Wichon)和瀑布之侧。据说迄今仍存的维肯会议厅就是韦诺长老们当年会见楚克族长的长子普玫(Poomey)之地。丘克州还有古战场和日本灯塔,灯塔由日军建于20世纪30年代,登上去游人可一览韦诺美景,其他岛屿、环礁和沙洲也尽收眼底。三 首都帕利基尔

帕利基尔(Palikir)是密联邦首都,约有人口7000人(2015年)。历史上波纳佩曾在部落首领统治之下,而帕利基尔当时是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尽管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早在16世纪就发现了波纳佩岛,但西班牙人直到1886年才对其开始殖民统治。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后,德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加罗林群岛。一战时该地区由日本控制,二战时日本在科洛尼亚附近建设了机场,二战后岛屿由美国管理。1979年密联邦成立后,决定把帕利基尔地区建设为首都,1989年正式定都于此。美国为此投资了1500万美元,建设了政府办公楼、居民设施和总统官邸。如今的帕利基尔虽然不大,却是密联邦的核心枢纽。

帕利基尔位于波纳佩岛西北核心区。该岛由高山和低矮的珊瑚环礁组成,是密联邦最大、最高、最潮湿和最美丽的岛屿,周围由茂密的森林环绕。该市向东10公里即是波纳佩第一大市(同时是该州首府)科洛尼亚。多罗旺山/托托洛姆山(Dolohmwar/Totolom)海拔791米,是该岛最高峰。

帕利基尔气温终年保持稳定,平均低温在24℃左右,平均高温在31℃左右。年均降雨4798毫米,降雨量每月基本平均分布。

帕利基尔的主要经济形式是渔业(包括鱼类加工和水产养殖)和种植业。当地主要的农作物包括芋头、地瓜、树薯、蔬菜、大米、可可等,主要水果有椰子和面包果。服装和鱼类、香蕉、黑胡椒等主要出口到日本。进口产品包括食物、制成品、饮料和机械设备等。主要的经济活动除鱼类捕捞外,也有小规模的磷酸盐等采矿活动。帕利基尔虽然名义上经济独立,但事实上严重依赖与美国签订的《自由联系条约》的财政支持。因多依赖进口,帕利基尔物价较高,2012年通货膨胀率为2%。第二章 历史第一节 远古时期

早在四五万年前,由于冰川时期海平面降低,密克罗尼西亚人的祖先通过陆桥开始从东南亚来到这里定居。一万年前,大冰河时代结束,海平面上升,南太平洋不同岛屿上的居民开始形成独自的文化。早期居民有着深色皮肤和卷曲的头发,以狩猎和采集为生。

至9000年前,园艺技术从亚洲传播过来,种植业和猪、鸡、狗等家畜的饲养代替了原始的生活模式。大约5000年前,来自日本、中国、菲律宾群岛的蒙古人种来到雅浦岛及其周边岛屿。他们有浅色皮肤和黑色直发。随后有部分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迁入。在欧洲殖民者侵入前,社会处在原始公社制解体阶段,阶级分化已经非常明显,乃至出现早期奴隶制。但是,母系氏族制度仍然普遍存在,氏族首领多为女性,女性祖先崇拜依然盛行。第二节 密克罗尼西亚帝国

密克罗尼西亚帝国是在欧洲殖民者侵入前,该地区分散的首领管理系统进化成的一个更集中的以雅浦为中心的经济和宗教帝国。它与大洋洲以汤加的汤加塔布岛为中心的图依汤加帝国(Tu’i Tonga Empire)同期。一 邵德雷尔王朝时期

波纳佩的殖民前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建设期或定居期(Period of Building or Period of Peopling,大约1100年之前)、邵德雷尔王朝时期(The Saudeleur Dynasty,大约1100~1628年)、酋长统治时期(Period of the Nahnmwarki or Kings,大约1628~1885年)。

根据波纳佩岛居民的口头传说以及考古发现,邵德雷尔王朝大约建立在12世纪中期,波纳佩岛首次有了政府治理。王朝的第一位统治者奥罗索帕(Olosohpa)在波纳佩岛东部海岸建立了大型的石造政治和宗教中心南玛都尔,从此开始了世袭统治。据说在奥罗索帕之后邵德雷尔王朝一共存续了12代共16位君主。岛上的土地所有权和宗教仪式都掌握在邵德雷尔君主的手中。不同地方的社区各自负责不同的工作,譬如独木舟的建造、装饰品纺织、作物的种植等,并需要定期向王族纳贡,延迟或者不缴纳者将会受到严厉处罚。

邵德雷尔王朝统治着波纳佩岛和岛上的居民,统治者把土地租给地主,由地主监管农民的农作物种植。农民要经常向统治者贡奉贡品,贡品主要包括面包果、芋头、山药、海鲜。朝贡最初只是季节性的行为,慢慢却演变成平民的大部分收成都被统治者占据。平民不得不服劳役,忍受饥饿,最终沦为奴隶。民众的不满引发了至少两次对统治者的暗杀行动,但这只是造成统治者的更替。民众还通过蔑视王权和偷盗贡品来反抗压迫。

当大航海时代欧洲人第一次到达这里时,王朝已经开始进入衰退期。邵德雷尔家族逐渐失去了对地方领主的掌控,一位叫勒庞·帕利基尔(Lepen Palikir)的将军甚至在王城里谋杀了君主。国家动乱频频,宗教矛盾也愈发尖锐。邵德雷尔王朝的第一代统治者奥罗索帕实际上是一位来自外岛的酋长,因此在其后的几个世纪里邵德雷尔君主都强制向全岛推行其先祖的异地宗教仪式,打压波纳佩岛本地的传统神祇。最后宗教矛盾终于爆发,邵德雷尔君主放逐了一位颇受本岛人尊敬的祭司南萨普威(Nansapwe),此举使得邵德雷尔王朝最终丧失了民心。那位被放逐到科斯雷岛的南萨普威之子伊索克勒克(Isokelekel,被半神话了的英雄战士)在若干年后,率领族人浩浩荡荡地杀回波纳佩岛。伊索克勒克在途中并未受到有效的抵抗,顺利地攻入南玛都尔王城。邵德雷尔的末代君主佩雷敦萨(Pereidensapw)战败后狼狈地逃入深山之中,失去了踪迹。邵德雷尔王朝自此灭亡。

伊索克勒克推翻邵德雷尔家族的统治之后,便一改前代的做法,将土地分封给不同的贵族首领,让他们与自己的后裔共同治理波纳佩岛。象征着中央集权的宏伟宫城南玛都尔因而失去了它的地位,渐渐地被波纳佩岛的统治者们所弃用。二 南玛都尔的衰败

南玛都尔曾是邵德雷尔王朝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至1500年一直是邵德雷尔王朝的首都。该区域人口超过1000人,极盛时期的人口可能是其数倍。虽然住有大量贵族,但其主要居民是平民。邵德雷尔王朝迁都于此,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和监视潜在的敌人。

南玛都尔没有淡水,也没有粮食生产,需要派人进入内陆去获取水和食物。这对于邵德雷尔王朝的统治者不是问题,因为其臣民能够向他们进贡这些东西。邵德雷尔王朝被推翻后,居住在南玛都尔的后人因寻找水源和食物不便,不得不抛弃南玛都尔而另寻他处。南玛都尔从此人口骤减,最终被废弃。三 经济变迁

在殖民统治之前,密克罗尼西亚人大都可以独立生存。岛民之间进行物物交换,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满足他们的日常所需。雅浦帝国(Yap Empire)时代,贸易区从雅浦岛的加吉尔地区一直延伸到楚克潟湖以西的那马维特群岛。

在19世纪,随着外国商人、捕鲸人、流浪汉和其他外国人的到来,密克罗尼西亚人的生活方式被改变了。金属工具比起密克罗尼西亚人通常使用的石制和木制器具拥有更高的价值和更好的质量,得到快速普及。

商人们来到密克罗尼西亚寻找可以卖到亚洲市场的物品,他们收集海参、海龟壳、鸟蛋和贝壳,以较好的价格卖到中国市场。据资料显示,那时仅波纳佩州每年出口的海龟壳就达500~600磅。

最后到达密克罗尼西亚的商人对椰干兴趣盎然。椰干贸易始于19世纪50年代中期,很受当地人的欢迎,主要原因是当地居民能源源不断地从椰干贸易中得利。密克罗尼西亚人用卖椰干的钱购买进口物品,第一次在外国商人的影响下完全参与了商品现金交易。即便是外国商人离开之后,椰干贸易仍然是偏远村庄和小岛居民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甚至影响了小规模的人口分布。

与欧洲人的接触促成了密克罗尼西亚的社会变化,对当地部落也有各种影响。波纳佩和雅浦成为殖民统治和商务活动的中心。这些中心周边的城镇也因此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人们从偏远地区和岛屿移民而来。随着货币经济的引入、私立及公立学校的建立,这些中心地区取得了类似西方模式的社会和政治的发展。第三节 殖民统治时期一 西班牙统治时期

在16世纪,欧洲人进入这片土地,最先是葡萄牙人寻找东印度群岛经过此地,接着是西班牙人到达现在的加罗林群岛,并在此建立了西班牙的政权。

为了发展东印度群岛和美国之间的跨太平洋贸易,西班牙开始探索新领土。1686年,一名西班牙人以海上探险的资助者卡洛斯二世(Carlos Ⅱ)的名字将关岛南部海岛命名为加罗林群岛,这个海岛也就是现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所在的岛屿。随后,一些西方的旅行者来到这里。1732年,西班牙传教士的到来引发了西班牙人与当地居民的激烈冲突。西班牙大帆船运载着从美洲和亚太地区收集的丝绸、金银、香料和其他亚太岛民的农产品先到墨西哥,然后运回西班牙,与其他欧洲国家进行贸易。

西班牙最初只是把这里和周边的地区作为与东亚进行贸易的基地,直接的统治在南太平洋岛国进展缓慢。直到1885年,西班牙才占领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所在地,并把它并入西班牙东印度群岛的统治范围,使其接受菲律宾的管理。此时德意志帝国已经占领雅浦,对西班牙的行为提出异议。教皇里奥十三世(Pope Leo )对两国间的统治纠纷进行仲裁,他最终支持西班牙对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所在地的占有,同时给予德国人一些贸易权利。直到1886年,西班牙人才定居下来并建立了殖民地,也就是现在波纳佩岛上的科洛尼亚。

1886年,西班牙人在加罗林群岛的雅浦岛建立管理总部。1887年,第二个西班牙管理总部在波纳佩州设立。但德国人的公司早于西班牙人几十年就在马绍尔和加罗林群岛的贸易往来中占据了优势,也给这里的椰干贸易注入了活力。当西班牙人接管加罗林群岛时,这里的经济被德国的贸易公司如赫士姆公司、加鲁特公司、DHPG公司等控制着,德国人以西班牙人没有对加罗林群岛进行实际控制为由挑战西班牙人的统治要求。教皇的裁决结果是这两个欧洲国家的统治在这个群岛共存,西班牙殖民统治官员控制政府,德国贸易机构控制经济。

西班牙官员在雅浦的统治没有遭到重大的反抗,部分小规模的抵抗来自当地的牧师,因为后者开始丧失在社会中的传统威望和职权。但当1887年西班牙殖民统治者抵达波纳佩时,却立即遭到当地居民的抵抗。西班牙统治者对传统酋长的态度缺乏灵活性,对当地文化缺乏了解并采取蔑视的态度,加上将当地工人的工资据为己有,这些都激起了索克斯市和耐特市的居民对西班牙统治者的反抗。反抗者杀死了西班牙的统治者和追随者。天主教牧师和士兵们为马德尼尼市的一所教堂奠基引发了第二次反对西班牙人统治的抗争,当地的反抗者们很快杀死了建设教堂的工人和士兵。二 美西战争及德意志帝国统治时期

美国船只“缅因”号(Maine)被派到古巴保护美国的商业利益,却在哈瓦那港爆炸,同时,美国对古巴独立战争进行干涉,这些导致1898年美西战争的爆发。这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缅因”号神秘沉没后,西班牙曾寻求和解,却遭到美国的拒绝。美国下达最后通牒,要求西班牙放弃对古巴的统治。西班牙首先发表作战声明,战争正式打响。两国之间的战争持续了10周,以西班牙失利告终。1899年2月6日,美西《巴黎和约》得到美国国会批准,西班牙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把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割让给美国。美国占据了西班牙在南太平洋的众多殖民地。

19世纪早期,拿破仑的入侵致使西班牙帝国开始没落。在美西战争中的失利使西班牙帝国几近终结。太平洋中由西班牙占据的东印度群岛仅剩下大约6000个小岛。这些小岛人烟稀少,经济艰难,难以管理统治。西班牙在战争中丧失两个舰队后,更难以对这些地区进行防卫。因此,西班牙政府决定出售这些岛屿。

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于1899年2月12日签订了《西德条约》。西班牙获得2500万比塞塔(西班牙基本货币单位),相当于100万英镑,而密克罗尼西亚则进入德国的统治时期,行政上隶属德属新几内亚。虽然岛上的德国官员从来没有超过20人,但是他们引进了农业科学以及西方的土地所有权观念。

在波纳佩的西班牙统治者较少关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成功的殖民统治者,德国人把对密克罗尼西亚的管理权交给新几内亚的德国统治者。德国人在加罗林群岛划分了四个行政区:丘克、帕劳、波纳佩和雅浦。科斯雷岛被并入波纳佩行政区。行政区政府设有地区长官和其他几个官员。德国人为了加强法律的执行,将警察制度引进了新几内亚。

德国人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改革。为了给加罗林群岛的殖民统治筹集经费,德国人向该岛年满16周岁的居民征收人头税。为了鼓励农业的发展,德国人引进了土地登记制度,特别是在波纳佩地区。为了增加椰干的出口,他们要求密克罗尼西亚人将所有未经耕作的土地都用于种植椰子。德国人把所有男劳动力都安排到公共建设项目,如码头、公路和公共建筑去劳动。他们还在雅浦岛挖掘了一条隧道来缩短两端间的交通距离。当德国人在帕劳发现了磷酸盐矿以后,政府官员还在密克罗尼西亚征募劳动力到矿山工作。

德国人还引进了社会改革。在德国人到来之前,岛上的酗酒问题很严重。这个问题甚至在9~10岁的孩子中广泛存在。德国人因此颁布了禁止向密克罗尼西亚人出售酒类的命令。德国人还通过采取没收和禁止向当地人出售枪炮和弹药的措施解决了当时的地方冲突问题。不顾禁令销售酒类和枪支者被驱逐到密克罗尼西亚偏僻的地区。

在德国人的殖民统治时期,几次剧烈的台风席卷了整个加罗林群岛。台风毁坏了椰子树和其他农作物,迫使德国人把居民从偏僻的地势较低的珊瑚岛安置到地势较高的岛上去。椰子树的损坏导致椰干的产量连续几年下降。雅浦的一些居民被疏散到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上,与早在19世纪就定居在那里的同乡们会合。还有一些居民被安置到反抗德国人统治最强烈的索科斯市(位于波纳佩)。反德起义的领导者被处死,其余起义者被驱逐到帕劳的一个小岛上。

一战前,雅浦是德国主要的海军通信中心,也是重要的电缆电报国际枢纽。1914年9月,该中心被日军占领。1914年10月,一艘日本[1]战船驶入楚克潟湖,受到周边岛屿日本定居者的欢迎。潟湖被周边群岛环绕和保护,只有三四条深水道可供船只从外洋驶入,所以这是一个天然军港和锚地,易守难攻。日军大兴土木,在岛上建立军事设施,组建地区指挥部,并将这一水域定为外国船只不得入内的禁区。

同年,在日本海军占有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之后,德国的行政管理宣告结束。三 日本统治时期

19世纪末,日本的贸易商和探险家来到加罗林群岛的中东部。1882~1883年,榎本武扬曾指挥一艘日本武装快艇“龙骧”号停靠波纳佩和库赛埃(Kusaie,即今科斯雷岛)。这是日本战船第一次停靠密克罗尼西亚水域。库赛埃国王给予日本船员热烈的欢迎,并声称库赛埃居民带有日本血统。几年后,在1887年和1889年,一名来自小笠原群岛的日本牧场工人两次来到波纳佩,后被西班牙人驱逐。

1890年,为了发展日本在密克罗尼西亚的商业利益,两名日本商人创立了南海贸易公司(Nanto Shokai)。他们购买了一艘帆船,并于6月到达雅浦,在那里他们与一名爱尔兰籍美国传教士丹尼尔·奥基弗(Daniel O’Keefe)成为朋友。两天后,他们又乘船到波纳佩。在西班牙实施严格管控的环境下,他们经营了一家售卖日本货物的小商店。但由于资金不足,他们在12月回到日本。这艘帆船随后被卖给了Ichiya公司,该公司在楚克和波纳佩建立了两处贸易站。1892年,一些日本商人在水谷的带领下来到楚克并建立了一个贸易站。一些日本人开始与楚克人交往,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森小弁(Koben Mori),他和一些日本人成为Hiki 商会的国外常驻代理人。该商会是一家日本贸易公司,在摩恩(Moen,即今韦诺)建立了贸易站。在1900年《西德条约》签订一年后,这些在摩恩的日本人被遣返回国,只有森小弁和另外一个日本代理商分别留在了楚克和波纳佩。在德国统治时期,森小弁成为一家德国贸易公司的国外常驻代表。直到1907年,德国政府才允许日本人在楚克进行贸易。之后,日本一家村山商会(Murayama Shokai)在托尔(Tol)建立了贸易站。少数日本人开始来到楚克定居,从事农耕和捕鱼。德国殖民管理机构考虑到日本帝国的影响,使日本定居者与欧洲定居者享受相同的权利。但在楚克潟湖,有日本人向密克罗尼西亚人出售枪支和酒,这两样东西都是当时密克罗尼西亚的统治者德国殖民者所禁止出售的,这因而损害了德国统治者的利益。日本商人因此被德国人驱逐出楚克,但很快日本人又回到密克罗尼西亚继续从事贸易活动。在德国殖民统治即将结束之际,一些日本公司不断与德国公司竞争,企图控制当地的贸易。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为了限制德国势力在当地的发展,英国寻求日本的支持,这正好满足了日本的扩张之心。1914年日本人从德国人手中夺取了这些岛屿,并从1920年起在国际联盟的授权下开始了它的正式行政管理。日本人反客为主,赶走了德国人,不顾当时美国的极力反对,成为楚克及其周边岛屿的实际占领者。1922年,根据《凡尔赛条约》,日军在波纳佩驻扎,在科洛尼亚建立南太平洋地区行政首都,在其委任统治的南太平洋群岛设置行政机关南洋厅,所在地为帕劳群岛的科罗尔岛,并在其下设有支厅。密克罗尼西亚进入了日本南洋厅的委任统治时期。

在20世纪20~30年代,为了解决当时国内的人口和经济问题,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大量居民来到岛上,主要定居在楚克和波纳佩。当时,大约有150人住在波纳佩,主要从事贸易和政府行政工作。到1930年,又有70名日本人来到波纳佩,少数人定居在周边的楚克、雅浦和科斯雷。到20年代晚期,为满足日本政府和商业的利益,约有100名日本商人在楚克的托罗斯(Toloas)定居。日本人在当地建立小学,使当地的日本人和楚克人可以接受教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日本移民主要是冲绳人。1930年,一家金枪鱼罐头公司在波纳佩建立,此后大量的日本人从北海道等地迁入。一部分人从事渔业,另一部分人建立起农业公社。1931年,日本政府说服24个日本家族在帕利基尔建立农业公社,但是他们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如何适应热带气候,如何把农产品运到科洛尼亚销售等。当地殖民政府迅速改善运输系统,并在整个波纳佩建立供电系统,此外还向定居者提供大面积土地,因此,日本移民开始进行水稻的培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