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脉症治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4 05:15:10

点击下载

作者:王键,陆翔,李董男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脉症治方

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脉症治方试读:

前言

新安医学是有代表性的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之一。新安位于古徽州地域,自南宋至清末,新安医家秉承儒学之风,勤于实践探索,勤于著书立说,形成自身特色,为中医药学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800多年绵延不断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有志记载的医家800余位,医籍800余种,现存者近400种。本次《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是从现存新安医籍中选取9种在文献版本、医学学术上均具有较高价值的珍善本医籍,通过研究整理校注后出版。

此次《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书目的选定,注重学术特色与价值,同时把握以下原则:(1) 以选择未经现代整理校注出版者为主,对个别已经他人整理校注出版而确需再校注者,可选入此次书目。(2) 目前存本较少但又不失为善本者,其中也包括海内孤本,整理校注出此书对现代利用罕少版本医籍有所帮助。(3) 在中医的某一方面的学术价值较高,或对入门学习中医有所帮助者,整理校注出版对现代学习与研究有所裨益。(4) 整理校注出版此书对了解著者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思路有所帮助,或使某位医家著作的现代整理校注本得以成全。

现将选定的9种医籍情况概述如下:

1.《脉症治方》(约成书于1568年,吴正伦编撰) 该书强调治病必须脉、症、治、方四者相承,将《伤寒论》的病证归纳为“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有表热里寒、有表寒里热、有表里俱热、有表里俱寒、有阴症、有阳症”12个类型,对后世研究《伤寒论》颇有启示。吴正伦认为温疫乃“杀厉之气,严寒之毒”,系四时不正之气,传染性强,应于春秋间服药预防。此外,该书还记载了重用土茯苓治疗梅毒的案例,是一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医著。

本次校注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十种》影印“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珍藏清代康熙癸丑年(1673)刊本”为底本。

2.《程氏释方》(成书年代不详,程伊编撰) 该书共释方800余首。分为中风、伤寒、伤暑、湿证、燥结、火、疟疾、痢疾、泄泻等49门。每方“取方训义,集药为歌”。释文依据历代医籍,附以己见,阐奥释疑,有助于对方剂的理解运用;并将每方药物组成编为五言或七言歌诀,以便记诵。

本次校注以中华书局2016年版《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明嘉靖刊本《程氏释方》为底本。

3.《证因方论集要》(成书于1839年,汪汝麟编撰) 该书博采众方,尤以喻嘉言、王晋三之方为多。列有51种病证,其中内科杂症较多。作者以为伤寒六经表里条例繁多,所以未有收载。全书“证各有因,因各有方,方各有论”,理法方药规范,条理有序,是一部切合实用的方书。

本次校注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中医珍本丛书》影印“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无止境斋刻本”为底本。

4.《方症会要》(初刊于1756年,吴玉榗、吴迈编撰)该书共收46种病症,以内科疾病为主,每病有论有方,其论多结合经旨及临证体验而发,是一部较为实用的方论医书。

本次校注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中医珍本丛书》影印“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吴氏家刊本”为底本。

5.《医学入门万病衡要》(成书年代不详,洪正立编撰)该书以内科时病、杂病证治为主,兼及妇科诸疾,共收集80多个病证,汇为一册。书中辑取刘河间、陶节庵、李东垣、朱丹溪和陈自明之热病、伤寒、杂病、妇科病等前贤有关的论述,以及朱肱、许叔微、杨仁斋、虞花溪及《局方》《世医得效方》等医著,并结合本人临证心得,对辨证用方加以阐发,是一部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一定的临证实践认识的方书。

本次校注以中华书局2016年版《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清顺治十二年(1655)序刻本为底本。

6.《本草备要》(初刊本)(刊于1683年,汪昂编撰) 该书为作者的初刊本,全书由博返约,创新编撰体例,按自然属性将所载428种药物分为草部、木部、果部、谷菜部、金石水土部、禽兽部、鱼虫部、人部8部。每种分正文和注文。书中记述了“暑必兼湿”、冰片“体热而用凉”等新说,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普及性本草著作。相较于增订本,初刊本虽在药物数量及个别认识上有所差异,但对了解作者编撰该书的原创学术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次校注是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集萃》影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延禧堂藏板、还读斋梓行刻本为底本。

7.《山居本草》(初刊于1696年,程履新编撰) 该书收药1300余种,每药列入正名、别名、鉴别、炮制、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宜忌、附方等项。卷后列辨药八法,是一部集本草和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本草著作,对养生保健与食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次校注以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丙子刻本为底本。

8.《医读》(初刊于1669年,汪机撰、程应旄补辑) 该书分为药性、脉候、病机、方括四部分。为方便记诵,药性、脉候、病机三部分以四言为句,方括部分则以七言为句,缀以韵语。书内计载本草151味,辨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95种,列医方282首。所述皆为有本之论,且化繁为简,由博返约,是一本颇为实用的医学入门读物。

本次校注以中华书局2016年版《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影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江户时期覆刊本《汪石山先生医读》为底本。

9.《家传课读》(初刊于1878年,戴葆元编撰) 该书将《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临证指南医案》三书内容和方剂进行专篇论述,是以歌括方式再加工而成的一部便于初学者诵读记忆和应用的书。

本次校注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光绪四年(1878)思补堂藏板刻本为底本。

本丛书是在2015年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整理的,2016年被人民卫生出版社列入出版计划,并得到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立项支持。

在选题与校注研究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余瀛鳌、王旭东、王振国、陈仁寿等专家的大力推荐与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校注工作中难免有欠妥之处,望同道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编委会2018年1月内容摘要《脉症治方》为明代医家吴正伦所作,正文4卷,附医案1卷。约成书于1568年。

吴正伦强调治病必须脉、症、治、方四者相承,“治病必以脉为先”“脉明而后审症”“症明而后论治”“治法明而后议方”。《脉症治方》一书分为11门,分别为风门、寒门、暑门、湿门、燥门、火门、气门、血门、痰门、郁门及补门,其后附载名方92条,医案42例。全书对多种病证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中风、伤寒、中寒、瘟疫、伤暑、伤湿等外感病,及消渴、噎膈、气证、血证、痰证、郁证、虚证等多种内伤杂病,察脉审症,因症辨治,因治定方,具有一定的理论与临床价值。校注说明

一、作者生平简介

吴正伦(1529—1568),字子叙,号春岩,安徽歙县澄塘人,著有《养生类要》2卷、《脉症治方》4卷及《虚车录》《活人心鉴》等书。吴正伦幼年丧父,资颖嗜学,家贫不能从师,童年畜鸡积卵以购书读,甚至典衣以补不足。吴正伦认为“不必登第仕宦,而可以济生利物,莫如医”,于是弃儒业不事,专精医。其游于三吴,师从平湖陆声野先生,出师后名震吴越之间。后至燕地行医,由于医术高明,成功救治了多位公卿之病,誉噪京师,声闻于大内,特别是治愈襁褓中的皇子朱翊钧(后登基为明神宗)和穆宗贵妃的病,得到明穆宗的赏识。不料因此遭到宫中太医的妒忌,他们担心吴正伦“技出己上,且惧移主眷而夺其位”,竟“置毒卮中以饮”,毒杀了吴正伦,斯时吴正伦年仅39岁(古时以周岁计为“四十岁”)。

二、校注方案

该书目前存清康熙十二年(1673)癸丑澄溪倚云堂初刊木刻本及清抄本(存第一、四卷残卷),199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据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馆藏刻本影印出版。(一)版本选择

底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馆藏清康熙十二年(1673)澄溪倚云堂《脉症治方》刻本。

工作本:199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据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藏清康熙十二年(1673)澄溪倚云堂刻本影印本(简称影印本)。

校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

他校本:因底本引用《素问》《灵枢》《伤寒论》《素问玄机原病式》《儒门事亲》《内外伤辨惑论》《丹溪心法》《医学正传》《古今医统大全》《古今医鉴》等古籍文献,且多有删节及改动,故以上述著作的现代通行版本作为他校本。各本的版本选择如下:《黄帝内经素问》,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田代华点校本。《灵枢经》,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田代华、刘更生点校本。《难经》,1988春秋出版社王洪图点校本。《伤寒论》,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钱超尘、郝万山点校本。《素问玄机原病式》,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孙洽熙、孙峰点校本。《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孙洽熙、孙峰点校本。《儒门事亲》,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邓铁涛、赖畴点校本。《内外伤辨惑论》,200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李一鸣点校本。《脾胃论》,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文魁、丁国华点校本。《丹溪心法》,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王英、竹剑平、江凌圳点校本。《金匮钩玄》,200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竹剑平、王英、江凌圳等点校本。《伤寒六书》,199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刊本。《医学正传》,198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刊本。《明医杂著》,200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王振国、董少萍点校本。《古今医统大全》,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刊本。《古今医鉴》,2007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达美君点校本。(二)校注原则

1.遵循《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细则(修订稿)》,对原书内容不删节、不增补。

2.全书繁体字转化为规范简化字,文字排列为横排,加现代标点。

3.校勘原则 合理运用四校法。

4.底本中的异体字、通假字、古字、俗字,保留原字,首次出现处出注。

5.底本中字形属一般笔画之误,如属日、曰混淆,己、巳不分者,径改,不出校。

6.对生僻词语及常见词语的生僻含义,用汉语拼音加直音方式注音,简要注释。

7.底本、校本皆有脱文,或模糊不清难以辨认者,则以虚阙号“□”按所脱字数一一补入。

8.底本的讹字加以改正,出校语。底本无误,校本有误,一律不改,亦不出注。

9.底本中刻板原有的若干眉批,加注置于相应位置。

10.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本中有若干墨书字,对原印稿进行了校正,在此次校注中作为参考,并出校语。

11.吴正伦引用他书文献,多有删节及改动,故底本与他校本文字不同时,凡不失原意,皆不改动,以保存原书风貌;出入较大时,出校语;错讹者,改正之,并出校语。校注者:李董男2017年12月序

余尝读《方技传》,至扁鹊善治病,秦太医令李醯使人刺杀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庸医之嫉能葢至此乎?夫庸医者,尝以药杀①人,固囿于才,而闇于识矣。其心或本不欲误人,则犹有可原,使得秘术而传焉,不转庸为良乎?今不自耻其能之庸,徒解妒贤嫉能,是泥方误人,与阴贼害人者罪同实也,终其身为人之贼而已。又怪扁鹊者,明能洞见垣一方,而不能烛李醯之嫉忌,术足以起死人,智不能全身以远害,岂非正道之难容?从古圣贤夫皆然,固不独医师技术②之流乎?语曰:士无贤不肖,入门见嫉。名医国手,间世而仅一见;嫉能之子,往往不绝于世。越二千余年而有吴春岩先生遇毒一事。先生讳正伦,字子叙,别号春岩,今医家所传《养生类要》诸方,即其①书与其人也。先生幼而失怙,家贫不能从师,童年畜鸡积卵以购书读。谓儒业必登第仕宦,而后能济生利物,不必登第仕宦,而可以济生利物,莫如医。于是弃儒业不事,专精医。壮岁游京师,值穆宗有贵妃善病,日就困太医院,屡药不效,诏求良医疗治之。春岩公以布衣应诏,为诊脉呈方,一药而愈。太医某者既愧其方不售,而又自耻居高位,布衣疏贱,一旦技出己上,且惧移主眷而夺其位,于是忌心炽,杀机兆矣。置毒卮中以饮公,相对尽欢。公归就枕,午夜忽大笑数声。时公有次子从公,闻其声,疑公喜其方速效,鸣得意也。平明启衾,僵卧物故,死时年仅四十。然则先生术太高,效太速,来太医之忌,虽有全身之智,猝不及防。此与秦医事适相类。古今人同事亦同,正道之难容,宁独一醯之嫉忌乎?韩非子曰:秦医虽善除,不能②自弹也。乃于公益信。然彼小人者,计能贼善良,至其所为书与其所为名,卒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扁鹊虽见刺,而古今以良医闻。春岩公虽遇毒,公之书至今而流传,岐黄家多奉为绳尺,子孙葢世传之。公曾孙有冲孺翁者,曰:吾先曾祖善著书,书存数种,有《活人心鉴》,有《养生类要》,有《脉症治方》《虚车录》等书,惟《类要》一书久行于世,余尚秘青囊在我,后人责其可辞?于是研精较订,梓①其书传之,《脉症治方》此其一也。冲孺翁亦世其家学,州闾疾病②者多在门,梓未就而翁即世。翁之子侄善承翁志,并成春岩公之志,欲使是书终表见于世,而谒予问序,余颔之而未报也。明年秋,适余较士秦中,骢车行部道扁鹊之墓,感鹊技高而遇刺,又感春岩公事与鹊适相类,又喜公后人能世其家学。是书行,不仅以发明先业,循其③方以济生利物,其有功于生人者甚大,遂泚笔而为之序。余闻公殁④时,仲子居敬公讳行简在旁,年才舞象,力能持其丧归。兄弟皆读⑤书,而恒苦饘糜不继,居敬公读父书,继父业,而以资兄弟勤读。⑥⑦兄居易讳行素,弟居可讳行兆,皆举明经,官学博,最有名黉序,⑧至今比五世,而读书知医者蝉联不绝。春岩公葢泽流姚远哉!① 闇(àn按):同“暗”,愚昧不明。② 士无贤不肖,入门见嫉:典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原作“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① 失怙(hù护):指失去父亲。《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② 秦医虽善除,不能自弹也:典出《韩非子·说林下》。① 州闾: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州和闾的连称,后泛指乡里。② 即世:去世。《左传·成公十三年》:“无禄,献公即世。”③ 泚(cǐ此)笔:以笔蘸墨。④ 年才舞象:指男子15岁。⑤ 饘(zhān沾)糜:粥。《说文》:“饘,糜也。从食,亶声。”⑥ 学博:唐制,府郡置经学博士,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⑦ 黉(hóng洪)序:古代的学校。⑧ 姚:同“遥”。时康熙癸丑阳月秦中督学使者洪琮拜题刻《脉症治方》序

署卫生家言者,或曰方脉,或曰症治,犹四时错举春秋,其实各有义也。脉主内,症主外。有一脉而诸症同者,此症得此脉则生,彼症得此脉不必生。有一症而诸脉异者,某症得某脉则善,某症得某脉未必善。有脉症浅深不相应,凶吉或相反。则主脉不主症者什七,主症不主脉者什三。此脉症之不可混也。治通一症而言,方指专剂而言。有合数方治一症,名相反实相成者。有分一方治数十百症,特殊先后①别轻重者。有与闻施治之规模,而主方未善,厥效不克臻。有恪守百验之古方,而施治失宜,不惟无益甚且有害者。此方治之不可混也。故余往往语病家尤详于症,告学道人尤详于治,幸不河汉余言矣。澄②水吴子冲孺暨从弟任弘,深得医家三昧,迹其言论多与余同,而复时发余之所未逮。癸巳夏,冲孺尊人涵虚公患癃闭,余以是过从,欲①见留信宿不可得,因索其曾大父春岩公一编,袖归读之,是所谓详于脉不略于症,详于方不略于治者也。然其为幅仅二百余,未满十万②③④言,于以禘轩岐,绎长沙、河间,主婺朱氏,而馂及诸家,庶几备矣。余以是勉冲孺氏梓行之,以嘉惠来学。故虽不能序其所以然,而亦不敢默也,则亦言其论脉兼论症、论方先论治者,以告于世而已。挑灯竟读,越宿而序既成,终不待信而已,振手告别也。① 克臻:能够达到。② 迹:推究。① 信宿:连住两夜。《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于女信宿。”② 禘(tì替):推崇。③ 婺(wù务):婺州,朱丹溪里籍。④ 馂(jùn俊):原意指吃剩下的食物,此喻兼及其他。癸巳六月后学程道衍敬通氏灯下拜题刻《脉症治方》小言

医固非小技也,上之察运气之变迁,下之原方土之殊异,远之窥①两圣之奥窔,近之通群哲之源流,庶几乎切脉有必中之方,而临症无不平之治,虽技乎进于道也。已往者,先大人为余小子言,曾大父春岩公幼失怙,资颖嗜学,年舞象,已博极群书,每典衣以补不逮,尤笃好医,医日进。小试之乡曲间,罔弗验者。已而游三吴,服膺平湖陆声野先生,从之游。既告归,犹不远千里而晰疑,因著有《虚车②录》一书。方是时,公之全活人甚众,名藉藉吴越间矣。已而东游③齐,悲其人之不善摄生也,著《养生类要》诏之。北入燕,不戒而④孚,日起名公卿之剧疾,而甚则救大司马王公于已死,慨然谓运气变迁,方域殊异,非身阅寒暑足遍南北者未能知,此《医验录》所由作也。由是誉噪京师,声闻于大内。方是时,明神宗皇帝尚在襁,会不豫,一匕而痊。越月,某贵主弥留,亦应手愈。沐明穆宗皇帝奖谕①甚盛,赏赉甚丰。一夕,诸太医官公治具酒公,公坦衷人,弗疑也。酒而归,达曙遂不起。时大父居敬公以侍养,兼肄业侍侧,视之已不可治矣。甚矣,人心之险与,嗟乎!宠盛则必争,名高则必忌,朝市尽尔,方技犹然。甚矣,夫人心之险也!时先大人教小子,至此未尝②不涕下洟,发上指也。先是《类要》一书梓于齐,不啻洛阳纸贵矣。若《医验录》成于燕,及《活人心鉴》《脉症治方》成于手,便辑古格论,录师说之余,而酌以己见,尚未布诸天下也。余小子窃窥斯道,③④著述家多矣,或引前证后,而雅郑之杂陈,或葺案蒐奇,而枣芰⑤之偏隘。偏隘则阙遗而嗟其少,杂陈则芜蔓而叹其多。若《脉症治方》一书,察其脉,随审其症,教之治,又主以方,井井有条,意多辞简,彻表彻里,至大至精。下学可与遵途,而上达无能立异。倘所称汇群哲之源流,而探圣人之奥窔者,其在斯乎?先大父善读父书,凡诸父兄弟畴敢不敬其业,代有能者,惟小子瞠焉后之,胜冠时偶膺疾,因辍举子业,覆读曾大父诸书,忻然有得,而疾亦瘳。既而思小道不能致远,遂持筹游吴越淮海间,所如多合,会亲友有沉痼不起者,按脉审症而定方以治之,无有不效。此非余小子之效,曾大父之书之效也。耄而归卧南窗,念欲合梓曾大父诸书,俾其功在一时者在后世,而小子亦得以验之己者公之人,庶几不大拂乎天地之心与古今圣贤之①志尔。岁歉不继,谨以《脉症治方》先之用。俟昆弟子侄力田有秋,务成斯志云。① 奥窔(yào要):奥妙精微之处。② 名藉藉:名声盛大。③ 诏:告诫。④ 不戒而孚:不需告知即获信任。典出《周易》泰卦六四爻“不戒以孚”。① 赏赉(lài赖):赏赐。② 洟(yí夷):鼻涕。③ 雅郑:雅乐和郑声,引申为正与邪﹑高雅与低劣。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④ 蒐(sōu搜):通“搜”,寻找。⑤ 芰(jì寄):菱,喻指不值得的东西。《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① 力田有秋:努力耕田有收获。《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己酉菊月曾孙象先百拜谨书凡例

此书专以六气四因为主,盖风、寒、暑、湿、燥、火自外而致,气、血、痰、郁自内而生,虽曰变幻多端,大要皆不越此。

治病,必以脉为先。脉不明,则无由识症,而阴阳寒热,亦无从辨。故引用脉议,专以崔真人《脉诀》为主,而以王叔和《脉经》参之。其有未备者,则僣附己意。

脉明,而后审症。症不审,则无以施治。故论症专以《内经》为主,次以刘、张、李、朱四家议论为羽翼。或未备,则参以诸家之说,而直称某书云,或某云,使阅者知有根据。

症明,而后论治。治法不明,则用药无所据。故治法亦以《内经》、四子为主,然后参以诸家之说。有合经意者,则录之。未备者,则僣附己意以补之。其余概不敢泛录,恐雅郑之混也。

治法明,而后议方。方不当,则不能愈疾。故立方专取古之名方一二道为主,顺四时变症,随症加减,则庶乎无胶柱之诮矣。

按脉审症,因症酌治,因治定方,四者相承,诚于此四者无讹,而医无余理矣。书中分门别类,既已条理井然,而每门类中,又复挨次编辑。首论脉,次论症,次论治,次论方,使见者了如指掌,故即以是名书。庶阅者,可因名思义也。

症治内,或宜用别方,悉采附于卷末,以便捡阅。

妇人、小儿诸症,虽有胎产、血气、惊疳、变蒸、痘疹之异,亦不外乎六气四因。然病同丈夫者,治亦同法。余症亦各附于篇内,兹不详及。

药方,悉照今之分两,以一贴为式,所以便用也。

纂述此书,甚有便于初学。所谓下学之事也,而上达之功,亦不外此。然人命匪轻,何敢自信为议论之已精,采摭之尽当,设有疵漏,惟高明之士,幸垂正焉。春岩吴正伦识卷之一中风瘫痪疠风惊风附 伤风风门()附瘫痪疠风惊风中风()脉《脉诀》云:浮为中风。又云:阳浮而滑,阴濡而弱者,为中风。①寸浮而滑者为痰,微而弱者为虚,缓而濇者为血虚,微而迟或沉者为气虚。浮大为风,浮数为热,浮迟为寒,浮缓而濇为皮肤不仁,浮滑散大为瘫痪,浮弦急数为惊风发搐。大抵六经之脉,亦与伤寒同,但少差耳。① 濇:同“涩”。下同。症《内经》曰:风之伤人也,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偏枯(半身不遂是也),或为疠风,或为惊搐,皆风之所为也。抑考风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之异。中腑者,面如五色,恶风恶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后,或中身之前,皆易治。中脏者,唇吻不收,舌卷不转而失音,鼻不闻香臭,眼昏耳聋,大小便闭,皆难治。中血脉者,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吐涎沫。又有寒中、热中、瘫痪、疠风、惊风之类,此皆属湿热,或痰火兼血虚也。亦有气中,因七情所伤,与中风相似,若作风治,杀人多矣。盖中风者身温,且多痰涎;中气者身凉,而无痰涎,有此不同。丹溪云:真中风邪者甚少,若阴虚阳乏,痰火内炽,或内伤饮食,变为卒暴僵仆之病,类乎中风,则常有之,世医不分,悉以风治,杀人多矣。又云:真中风邪,西北人有,东南之人,只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张仲景云: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经络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辟不仁,邪在于络,肌肤不仁,在经则重不胜,入腑则不识人,入脏则吐沫难言。刘河间云:中风者,非为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亦非外中于风。由乎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①而蒸热拂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知也。或因喜、怒、思、悲、恐,五志过极,皆为火甚故也。李东垣云: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之。若壮岁体肥,则间有之,亦是形盛气衰所致,亦有贼风袭虚而伤者。说者谓昔人主乎风,河间主乎火,东垣主乎气,丹溪主乎湿,而有昔人三子各得其一之说。殊不知河间之论实具于火类之下,而不以风言,且别注中风论治甚详。东垣谓自内伤气,且曰亦有袭虚挟风,而分在腑、在脏之异。丹溪谓因于湿热,必曰外中者亦有。三子何尝偏于火气湿而言无中风也耶?愚谓风者乃六淫之一,流行于四时,浩荡于天地,上下八方,无所不至。人居其中犹鱼在水,水淡则鱼瘦,气乖则人病,体之虚者即感而伤之,但所受浅深不同,八方虚实有异耳。① 拂:通“怫”。下同。治

东垣云:中腑者多着四肢,有表症而脉浮,恶风寒,拘急不仁,或肢节废,治宜汗之。中脏者,多滞九窍,唇缓失音,耳聋鼻塞,目瞀,大便秘结,或气塞涎上,不语昏危,多致不救,治宜下之。中血脉则口眼歪斜。三者治各不同。若中血脉而外有六经之形症,则从小续命汤加减以发其表,调以通圣辛凉之剂。若中腑而内有便溺之阻隔,肢不能举,口不能言,此中经也,宜大秦艽汤、羌活愈风汤,补血以养筋。瘫痪者,有虚有实,经谓:土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此膏粱之疾,非肝肾之虚,宜泻之,令土平而愈,三化汤、调胃承气汤选而用之。脾虚亦令人四肢不举,治以十全四物,去邪以留正也。至于子和,用汗、吐、下三法治之,盖吐者如木郁则达之,谓吐之令其条达也,汗者风随汗出也,下者推陈致新也。失音闷乱,口眼歪斜者,以三圣散吐之,如牙关紧急者,鼻内灌之,吐出涎沫,口自开也,次用凉膈散调之。大抵风本为热,热胜则风动,宜静胜其燥,以养阴血为主,阴血旺则风热无由而作矣。须按此法治,须少汗,亦须少下,多汗则伤其卫,多下则损其荣,故经有汗下之戒,尤宜审之。丹溪云: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或挟火与湿热,治法以顺气、祛痰、清热、疏风、发散、吐下之类为先,补养次之,更以伤、中、感三者辨别轻重①为治乃妙。在左属死血,四物加桃仁、红花之类,甚者桃仁承气汤下之。在右属痰与气,二陈加南星、贝母、姜汁、竹沥之类。气用乌药顺气散。痰壅盛者,或口眼歪斜不能言语,皆用吐法,瓜蒂、藜芦、虾汁之类,详轻重用之。气虚卒倒,用参芪补之。挟虚,浓煎参汤加竹沥、姜汁。血虚宜四物补之,挟痰亦加姜汁、竹沥。半身不遂,在左在右,治法如前气血二药,并加姜汁、竹沥。疠风是受天地间不正之气,得之者,须分上下,气受之则在上,血受之则在下,气血俱受,则上下皆然,盖皆不外乎阳明一经。阳明者,胃与大肠也。治宜先泻湿热之剂清之,在血补血,在气补气,治用疏风散毒药治之。妇人胎产惊风,乃血虚生内热,热则生风,因七情所触而动也,宜四物汤,随症加减,益母丸、乌金丸、辟巽锭子,皆可选用。小儿惊风,有急有慢,慢惊属脾虚所主,宜温补,参术汤化下硃砂安神丸。急惊属痰热,宜凉泻,以牛黄清心丸或利惊丸主之。七情气中者,忧愁不已,气多厥逆,初得便觉涎潮壅塞,牙关紧急,宜以苏合香丸灌之,使醒,然后随证调之,辟巽锭子亦好。用者触类而长之,思过半矣。① 桃:原作“杏”,据《丹溪心法·卷一·中风一》改。方小续命汤

治诸风中风,四时加减通用。一钱,去节根五分,去芦一钱一钱,酒洗八分

麻黄 人参 黄芪 当归 川芎 杏八分,去尖八分八分,炮六分一钱五分,去芦三分仁 防己 附子 官桂 防风 甘草 白

一钱芍药五片一枚

上用姜,枣,水二钟,煎一钟,去渣,食前热服。

太阳经中风,有汗,加桂枝汤;无汗,加麻黄汤。

阳明经中风,加葛根汤。各一钱

少阳经中风,加羌活、柴胡,或小柴胡汤。八分

太阳经中风,加干姜,倍附子。八分

少阴经中风,加桂枝,倍附子。各八分

厥阴经中风,加连翘、羌活。各一钱

胎前中风,加荆芥穗、天麻、桑寄生,去桂附。各一钱各八分

产后中风,加荆芥穗、桃仁、红花、泽兰叶。各一钱

中风无汗而拘急者,加羌活、白芷、苍术,去桂附。一钱一钱七分

中风汗多而恍惚,加黄芪、茯神、远志,去麻黄、杏仁、桂附。各八分

四肢拘急,疼,加大麻、秦艽、羌活。各一钱五分一盏二盏

痰涎壅盛,加南星、半夏、姜汁、竹沥。

春月,宜倍用麻黄、川芎。

夏月,宜加石膏,倍用黄芩。姜汁浸三日,焙干

秋月,宜倍用当归,加生地黄。七分

冬月,宜倍用附子,加干姜。又方防风通圣散

四时通用,治诸风热。一钱五分八分一钱一钱一钱二分一钱二分

防风 川芎 川归 白芍药 白术 麻黄 ①②

一钱八分八分八分八分八分七分石膏 滑石 桔梗 连翘 黄芩 栀子 荆芥 薄荷七分二钱,看虚实一钱五分 大黄 芒硝 甘草① 连翘:原作“连乔”,据本书《卷一·风门·方·小续命汤》改。② 栀:原作“桅”,据文义改。三片一枚

上作一服,姜,枣,水二钟,煎一钟,食远热服。各一钱五分各七分

风痰壅盛,加南星、半夏,天麻、白附子。半盏一盏

热痰,加二陈汤,入姜汁、竹沥。各一钱五分

气虚卒倒,加参芪,去麻黄、石膏、滑石、桔梗、连翘、栀子、薄荷、芒硝、大黄。各八分

口干有热,加柴胡、葛根、天花粉。各一倍一钱五分

头痛,加用川芎、石膏,半夏。

半身不遂,在右者,加痰药;在左者,加血药,并用姜汁、竹沥。能食者,去竹沥,加荆沥传送。③各一钱各七分

抽搐,加天麻、白芷,僵蚕、全蝎。③ 僵蚕:原作“姜蚕”,据本书《卷一·寒门·方·普济消毒饮子》改。各一钱少五分

肢节寒湿疼痛,加羌活、苍术,桂。各一钱五分

肌肉蠕动,加天麻、羌活、白芷、蝎梢。各一钱

七情所伤,成气中者,加乌药、枳壳、香附、紫苏,去麻黄、石膏、滑石、连翘、芒硝、大黄。各八分

饮酒被风,头痛如破,加黄连、葛粉、半夏、苍术,去麻黄、滑石、连翘、芒硝、大黄。①

风伤于肺,喘急咳嗽,加半夏、贝母、杏仁、金沸草、欵冬花各八分,去硝、黄、滑石。① 欵:同“款”。

破伤风,在表则以辛散之,去硝、黄,加姜、葱。在里则以苦泄②之,去麻黄。汗下后,通利气血,驱逐风邪,本方煎调羌活末、全

各一钱蝎末。② 全:原作“金”,据文义改。

诸风潮搐,小儿急慢惊风,大便秘结,邪热暴甚,肠胃干燥,寝汗咬牙,目睛上撺,睡语不安,转筋惊悸,本方倍大黄、栀子,煎调各一钱茯苓末、全蝎末。各一钱

腰胁走注疼痛,本方加硝石、羌活末,煎调车前子末、海

③各一钱五分金砂末,木香末。③ 海金砂:今统用“海金沙”。下同。倍用

打扑伤损,肢节疼痛,腹中瘀血不下,加当归、大黄、桃仁,各一钱煎调乳香、没药。

头旋脑热,鼻塞浊涕时下,加黄连、辛夷、薄荷,煎服(《内经》④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浊涕下不已也)。④ 移:原作“多”,据《黄帝内经·素问》改。《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一钱

气逆者,本方去活石、连翘、硝黄,加枳壳煎调木香末。各一钱五分

小便淋闭,去麻黄,加木通、车前子,煎调木香末。

大便结燥,或秘,去麻黄、桔梗,加桃仁、麻仁、枳壳,倍当归。①三根七分

生瘾疹,或赤或白,加麻黄,葱白,升麻,牛旁子、连各一钱翘,出汗即愈,去芒硝,以其咸走血而肉凝、不得汗故也。① 牛旁子:今统用“牛蒡子”。下同。一两一两十

解利四时伤寒,内外所伤者,本方,对益原散、葱白②茎一合半两、盐豉、生姜,水一大碗,煎五七沸,温服一半,以筋探吐,吐罢,后热服一半,汗出立解。② 筯:同“箸”,筷子。各一钱五分各八分

疠风,加牛旁子、苦参,全蝎、天麻、羌活、白芷,二钱蕲蛇肉,去硝、黄。右关弦而缓带浮者是

冒风症(),本方去硝、黄、黄芩、连翘、石膏、活石、麻黄、桔梗、荆芥、薄荷,加人参、白茯苓,入粟米煎,即冒风汤也。各一钱

诸疮疡,清热散毒,加牛旁子、苦参、金银花。各一钱二分

妇人吹乳,加金银花、木通、贝母、蒲公英,川山甲③各五分六分、青皮,甘草节。③ 川山甲:今统用“穿山甲”。下同。

杨梅疮与便毒,初起或误服轻粉,用此散热解毒,加木通、白藓④各八分或一钱二两三皮、五加皮、金银花、皂角刺、土茯苓、芭蕉根钱。④ 白藓皮:今统用“白鲜皮”。下同。又方开关散

治诸中风,中痰中气,牙关紧急,痰涎壅盛者,先用此散灌之,然后随症用药。①一两去皮弦子,一钱五分一字,另研

荆芥穗 皂角 麝香① 麝香:原作“射香”,依今名改。下同。

共为末,每服方寸匕,姜汤调灌下。又方辟巽锭子

治大人诸风,小儿急慢惊风,四时皆可用。五钱,去芦五钱七钱炮,五钱炮,五钱

防风 天麻 胆南星 白附子川乌 干姜煨,三钱五钱五钱五钱,去木五钱,去芦五钱 川芎 白芷 白茯神 人参 白术 木香②五钱五钱,去梗二十一个二十一个三钱五分一两 薄荷僵蚕 全蝎 牛黄 片脑 硃砂半,另研为衣二钱 麝香② 僵蚕:原作“疆蚕”,据本书《卷一·寒门·方·普济消毒饮子》改。一斤

上件除硃砂起,以下五样,各另研,余药为细末,用麻黄,

四两二两甘草,蜜,熬作膏子,稀稠得宜。将药末和匀,印作锭子,金箔为衣,或丸,如龙眼大,蜡包尤好,藏久,每服用一锭,随症依后引下。

治大人中风,中痰,中气,厥症,并用姜汤调灌下。

左瘫右痪,荆芥汤下。③

风狂颠痫,金银汤下。③ 颠:癫狂,疯癫,今作“癫”。

大人小儿,伤寒,伤风,伤湿,并姜葱汤热调下,得微汗即解。

破伤风,温酒调下。

小儿急惊风,薄荷汤下。

小儿慢惊风,浓枣汤下。

妇人产后惊风,益母草汤下。

妇人产后,心虚恍惚,如见鬼邪,金银汤下。

妇人产后,血晕昏迷,童便煎姜汤下。伤 风脉

人迎与右寸浮大而缓,两关尺浮缓而濇。《脉诀》云:伤风之脉,阳浮而缓,阴濡而弱。症

河间云:伤风之症,身热、头痛、项强、肢节烦疼或目疼、干呕、鼻鸣、手足温、自汗、恶风。又云:伤风则恶风,理必然也,盖风喜伤卫,卫者阳气也,风邪客之,则腠理反疏,不能卫护,故自汗而恶风也。外症头疼,肢热,咳嗽,鼻塞,声重,或流清涕,或鼻塞不闻香臭者,是也。治

大抵伤风属肺者多,治法必以解表、清热、降气、行痰为主。先用解表清热,姜、葱、紫苏叶、黄芩、葛根之类,次用消痰止嗽,杏仁、贝母、欵冬花、前胡之类。若汗出,憎寒,而加头项强痛者,桂枝葛根汤主之。若无汗,烦躁不解,无表症者,双解散主之。方芎芷葛苏散

春夏伤风宜服。各一钱各七分

川芎 白芷 干葛 苏叶 陈皮 半夏 桔梗 前胡 淡豆豉 甘草三分三片三根

上用水一钟半,生姜,葱白,煎至八分,食后热服,微汗即解。一钱八分

身热不退,加柴胡、黄芩。一钱五分三分

头疼甚,加石膏、细辛、升麻。各八分

巅顶痛,加羌活、藁本。各七分

眉棱痛,加防风、蔓荆子。各一钱

肩背痛,因风邪者,加防风、羌活、当归。各八分

胸胁不利,加枳壳、香附。各八

咳嗽生痰,加桑白皮、杏仁、知母、贝母、欵冬花、金沸草分。各二钱五分各八分

喘急气壅,加麻黄、石膏、杏仁、枳壳。各八分五分

鼻塞,或流清涕,加菊花、辛夷、苏梗,细辛。又方参苏散

秋冬伤风宜服。减半

人参 苏叶 桔梗 葛根 前胡 淡豆豉 陈皮 半夏茯苓 枳壳 甘草 各等分五分七分金沸草 加黄芩 桂枝 杏仁三片三根一枚

上用姜,葱白,枣,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后热服,微汗即解。①五分各八分各一

咳嗽,加五味子,欵冬花、贝母,天门冬、瓜娄仁钱。① 瓜娄:今统用“瓜蒌”。下同。各等

久嗽肺火,加桑白皮、杏仁、黄芩、石膏、麦门冬、五味子分。各一钱

喘急气壅,加苏子、麻黄、杏仁、石膏。一钱五分

头疼,加川芎、细辛。一钱八分

发热,加柴胡、黄芩。一钱七分

潮热恶寒,加麻黄、桂枝。②八分七粒五分三分

呕吐,加藿香、砂仁,寒月再加干姜、丁香。② 藿香:原作“霍香”,据本书《卷一·寒门·伤寒·方·香苏散》改。下同。各八分

胸膈痞闷,加枳实、白术、香附。各八分

肩背痛,加羌活、当归、乌药。各八分

汗出憎寒,加桂枝、葛根。一钱五分八分三片三根

无汗,烦躁不解,加麻黄、杏仁、姜、葱。①各八分

挟食者,加白术、陈皮、枳实、山查、麦芽。① 山查:今统用“山楂”。下同。各八分

四肢疼痛,加防风、羌活、苍术。各一钱

房劳伤风,加当归、白术。各八分

痰多,嗽不止,加贝母、南星、瓜娄仁、杏仁。伤寒 中寒 瘟疫大头病附 内伤脾寒门(胃附)伤 寒脉

人迎脉必紧盛,或浮紧,无汗。太阳尺、寸俱浮,阳明尺、寸俱长,少阳尺、寸俱弦,太阴尺、寸俱沉细,少阴尺、寸俱沉,厥阴尺、寸俱微缓。又浮大属阳,沉细属阴。伤寒热盛,脉大者生,沉小者死。已汗,沉小者生,浮大者死。《脉诀》云: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为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湿,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湿热,变为湿毒。病发热,脉沉细,表得太阳,名曰痉痉有刚柔二种,有汗名柔痉,无汗名刚痉()。病太阳,关节痛而烦,脉沉,名曰湿痹。病太阳,身热疼痛,名曰中暍。病发汗,身内热,名曰风温,其症脉阴阳俱浮,自汗、身重、多眠,小便不利。症

谨按《内经》曰:凡伤于寒者,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也。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①痛而耳聋。此三阳经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阴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当依旧坏症病而治之。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②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脏腑不通,即死矣。① 府:同“腑”。下同。② 太:原作“大”,据清抄本改。

又按仲景《伤寒论》曰:冬气严寒,万类潜藏,君子当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者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疠之气也。自霜降后,至春分前,感寒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若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若天令温暖而感之,是为冬温。如春时天令温暖而壮热为病者,乃温病也。如天气尚寒,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曰伤寒。若春末夏秋之间,天气暴寒,而感之为病者,此乃时行寒疫也。如夏至后,壮热脉洪者,谓之热病也。然又有温疟、风温、温毒、温疫、中寒、中风、伤风、中湿、中暑、中暍、湿毒、湿温、痰症、脚风、内伤、食积、虚烦、阴虚阳乏,亦皆发热,状似伤寒,故世俗不辨,悉以伤寒治之,杀人多矣。且温病热病,乃因伏寒而变,既变,不得复言为寒也。其寒疫,乃天之暴寒,与冬时严寒,又有轻重不同。时气是天行疫疠之气,又非寒比也。温病乃山泽蒸气,暑乃炎日之火,风乃天之贼邪,皆伤于人者也。有中者为重,伤者犹轻也。温疟、风温,又系伤寒坏症,更感异气所变,治亦不同。且诸症似伤寒者,各有其因,岂可通谓伤寒而混治之耶?且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尚不正,岂可以言治乎?幸东垣发内、外伤辨之论,救千古无穷之弊,其功盛已哉。

又按东垣《内外伤辨》曰:夫伤寒者,其寒邪多伤于太阳之经,而后传变,故先头疼身痛而发热。其脉见于左手,人迎脉必紧盛,或浮紧而无汗。其寒热齐作而无间,晡时必剧,乃邪气盛。潮作之时,精神有余,语言壮厉,口鼻之气俱盛,手背热而手心不热,乃邪气胜。此为有余,当泻不当补也。内伤则见于右手,气口脉必紧盛,手心热而手背不热,燥作寒已不相并,但有间耳,日晡时必减,乃胃气得令。①潮作之时,精神困倦,少气懒语,身无大热,脉不紧数,但大而无力,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是阳虚也。此为不足,宜补不宜泻也。若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则阳气偏胜而变为火矣,是为阴虚火动,或盗汗、遗精,咳嗽寒热,或于午后发热,身无痛处,惟觉困倦,其脉细数无力,宜补阴降火。伤食者,因②饮食停滞而发热,气口脉亦紧盛,或右关短滑,大抵伤食则恶食,理必然也。又或噫气吞酸,或恶食气,或欲吐不吐,或恶心痞闷,按之则痛,或胃口作疼,或停食而复感寒者,则气口人迎之脉俱大也,亦头痛发热,恶寒拘急,中脘痞闷,或吐或呕,或痛者,为伤食也。③若发热脉浮缓而有汗者,谓之伤风也。必口气麄,合口不开,面光不惨,恶风不恶寒也。虚烦者,谓虚热,心中郁郁不安,故谓之烦。但只不恶寒,头身不痛,脉不紧数,此为异耳,痰症者,乃停痰留饮,凝结中脘,亦令人寒热,状如伤寒。若痰在上焦,则寸沉滑,或沉伏。痰在中焦,则右关滑大,兼气郁,则沉而滑。挟食则短而滑也。凡关脉滑大者,膈上有痰,可吐之。脚气之症,亦发寒热,或呕逆,或举体转筋,足胫焮赤而肿者,是有瘀血。症为跌扑损伤,初时不觉,过七八日或十余日,则寒热始作,但胁下及小腹必疼,手不可近。若血上冲,而昏迷不省,良久复苏,此瘀血也。温病者,春时天道和暖,若壮热烦渴而不恶寒者,温病也。若夏至以后,时令炎暑,患壮热烦渴而不恶寒者,热病也。时气乃天行温疫,四时不正之气,人感之,则长幼一般病也,亦与伤寒相似,盖伤寒因寒而得之,此乃瘟疫之气,不可与伤寒同论也。寒疫者,乃天之暴寒为病。四时之中,或有风寒之作,感而即病者,寒疫也,亦与伤寒相似,但略轻耳。冬温者,因①冬时有非节之暖,实时行之气也。若发班者,亦曰温毒也。中暍,即中热也,盖伤太阳经与伤寒相似,故曰中暍,必汗出身热而渴,或身重而疼也。中暑者,热伤于心脾之经,而不在太阳,其候面垢、自汗、身热、烦渴、脉虚或背微寒,盖暑喜伤心,心不受邪,则包络受之,包络本相火也,以火助火,故热甚而昏也,或小便不利,或呕吐头疼,胸膈痞满,或腹痛,又有伤暑之症,虽属外感,却类内伤,与伤寒大异,盖寒伤形,寒邪客表,有余之症,故宜汗之。暑伤气,元气为热所伤而耗散,乃不足之症,故宜补之,东垣所谓清暑益气是也。又有因时暑热,而过食冷物以伤其内,过取凉风以伤其外。此则非暑伤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宜辛热解表,或辛温理中之剂,却与伤寒治法相类者也。风湿者,春夏之交,病如伤寒,肢体重痛,转侧则难,小便不利,因阴雨畀湿,或引饮多,有此症,宜五苓利之,忌汗下。有疮疡者,凡疮疡初生,必寒热交作,必须视其身① 困:原作“因”,据文义改。② 大:原作“太”,据清抄本改。③ 麄:同“粗”。① 班:通“斑”。下同。

体有无疮头,仔细详辨,不可便作伤寒治之。凡脉浮数,当发热①而洒淅恶寒,若饮食如常,而有痛处,必生恶疮。常见俗医,妄名流注,伤寒遍考诸书,并无此名,何其谬哉?凡此之类外形相似,内实不同,治法多端,不可或谬。必须审其果为温病、热病及温疫也,则用河间法。果为气虚、伤食及内伤也,则用东垣法。果为阴虚及痰火也,则用丹溪法。果为正伤寒例病也,则遵用仲景法。如此则庶无差误以害人性命矣。世俗但见发热之症,一概认作伤寒治之,悉用汗药以发其表,汗后不解,遽用下药以疏其里。设是虚症,岂不死哉?故经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仁者鉴此,岂不痛欤。① 淅:原作“浙”,据文义改。治

愚考仲景治伤寒,著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若能明究其的,则三百九十七法了然于胸中也。何以言之,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有表寒里热,有表热里寒,有表里俱热,有表里俱寒,有阴症,有阳症。病各不同,要辨明而治之。其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而无汗者,表实也,宜麻黄汤以汗之;若脉浮缓,发①热恶风,身疼而有汗者,表虚也,宜桂枝汤以和之;设腹中鞕满,大便不通,谵语潮热,脉实者,里实也,宜大柴胡、大小承气之类,看虚实下之;或腹鸣自利,有寒有热者,里虚也;如表里俱实者,内外皆热也,脉浮洪,身疼无汗,宜防风通圣散汗之,若口渴饮水,舌燥脉滑者,人参白虎主之,若弦大而滑者,小柴胡合白虎主之;如表里俱虚,自汗自利者,宜人参三白汤,或黄芪建中汤加人参白术主之,脉微细,足冷者,加附子以温之;如表寒里热,身寒厥冷,脉滑数,口燥渴,白虎汤主之;如里寒表热者,面赤,烦躁,身热,自利清谷,脉沉者,以四逆汤温之;如表里俱寒,而自利清谷,身疼恶寒者,此内外皆寒也,先以四逆救里,后以桂枝治表;如阴症发热,则脉洪数②而燥渴矣,大抵麻黄、桂枝之类汗而发之,葛根、升麻之类因其轻而扬之,承气、陷胸之类引而竭之,泻心、十枣之类因中满而泄之。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半表半里者和之,表多里少者和而少汗之,里多表少者和而微下之,在上者吐之,中气虚而脉微者温之,全在活法以施治也。若表里汗下之法,一或未当,则死生系反掌之间,可不深思而明辨哉!① 鞕:原作“鞭”,据文义改。鞕,同“硬”。② 阴症发热,则脉洪数而燥渴矣:原文如此,疑有阙文。

按陶氏《伤寒启蒙》云: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则知病在太阳经也;身热,目痛,鼻干,不得眠,则知病在阳明经也;胸胁痛,耳聋,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则知病在少阳经也;腹满,咽干,手足温,或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则知病在太阴经也;引衣倦卧,恶寒,或舌干口燥,则知病在少阴经也;烦满囊缩,则知病在厥阴经也;潮热自汗,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或发班黄,狂乱,五六日不大便,则知病在正阳明胃府也。设若脉症不明,误用麻黄,令人汗多亡阳。误用承气,令人大便不禁。误用姜、附,令人失血发狂。正为寒凉耗其胃气,辛热损其汗液,燥热助其邪热,庸俗狐疑,莫此为甚。盖伤寒之邪,实无定体,或入阳经气分,则太阳为首,其脉必浮;或入阴经血分,则少阴为先,其脉必沉。浮而有力无力,是知表之虚实;沉而有力无力,是知里之虚实;中而有力无力,是知表里缓急。脉有浮沉虚实,症乃传变不常,全在活法二字,不可拘于日数。但见太阳症在,直攻太阳;但见少阴症在,直攻少阴;但见真寒,直救真寒。见此三症,便作主张,不必悉具。当知如何处治,此为活法,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在表者,汗之、散之;在里者,下之、利之;在上者,因而越之;陷下者,升而举之;从乎中者和解之,直中阴经者温补之,若解不开,不可攻里,日数虽多,但有表症而脉浮者,尚宜发散,此事不明,攻之为逆。经云: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若表症解而里症具者,不可攻表,日数虽少,但有里热症而弦实者,急当下之,此事不明,祸如反掌。经云:邪热未除,复加燥热,犹抱薪积火矣。如直中阴经真寒症,无热恶寒,不渴,只宜温补,切禁寒凉之药,此事不明,杀人甚速。经云:①非徒无益,而反害之。阴症似阳者,温之;阳症似阴者,下之;阳毒者,分轻重下之;阴毒者,分缓急温之;阳狂者,下之;阴厥者,温之;湿热发黄者,利之、下之;血症发黄者,溃之、下之;谵语者,下之、温之;中满者,消之、泻之;结胸者,解之、下之;太阳症以少阴者,温之;少阴症似太阳者,汗之;衄血者,解之、止之;发喘者,汗之、下之;咳嗽者,利之、解之;正伤寒者,大汗之、大下之;感寒或冒寒者,微汗之、微下之;劳力感寒者,温散之;温极病者,微解之、大下之,此经常之大法也。有病一经已用热药,而又用寒药,如少阴症用白虎汤、四逆散寒药者,又少阴用四逆汤、真武汤热药者,庸俗狐疑,拒能措手哉!呜呼!能发伤寒之症名,而得伤寒之方脉,如此视切,乃为良医。始知寒药治少阴,乃传经热症也。热药治少阴,乃直中阴经,真寒症也。辨名定经,明脉识症,验症用药。真知在表而汗,真知在里而下,真知直中阴经而温,如此而汗,如彼而下,又如彼而温。辛热之剂,投之不差,寒凉之药,用之必当,病奚逃乎?须分轻重缓急,老少虚实,久病新发,妇人胎产,室女经水。大凡有胎产伤寒,不与男子伤寒同治法,无胎产者治相同。妇人经水适来适断,即是热入血室,但宜和解表里。久病者过经不解,坏症也,新发者,始病也。老者血气衰,少者血气壮,缓者病之轻,急者病之重。寒药热服,热药凉服,其中和之剂,则温而服之。战汗分为四症,要知邪正盛衰类伤寒,四症照常法例治之,虽云发蒙,实登仲景之楷梯①也。① 非徒无益,而反害之:典出《孟子·公孙丑上》:“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