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兵利刃:二战德军单兵武器装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3 13:36:55

点击下载

作者:军情视点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单兵利刃:二战德军单兵武器装备

单兵利刃:二战德军单兵武器装备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单兵利刃:二战德军单兵武器装备作者:军情视点排版:暮蝉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ISBN:9787122219596本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单兵利刃——二战德军单兵武器装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是1939~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整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以及所有的大国,最终分成了两个彼此对立的军事同盟——同盟国和轴心国。这次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整整有超过1亿名的军事人员被动员并参与这次军事冲突。主要的参战国纷纷宣布进入总体战争状态,几乎将自身国家的经济、工业和科学技术悉数应用于战争之上,同时也将民用与军用的资源合并以方便统筹规划。

德国是二战的发起者,同时也是轴心国一方的核心力量。在战争前期,德军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在短时间内击溃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等国。事实上,二战期间德军不仅配备了性能优良的重武器,在单兵武器装备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拥有许多划时代的轻武器和单兵装备。这些武器装备是德军在战争之初肆虐无忌的凭借,也是德军在战争后期负隅顽抗的倚仗。

本书详细介绍了二战时期德军所使用的各种单兵武器装备,包括枪械、弹药、手榴弹、轻型反坦克武器、火焰喷射器、军服、徽章、标志、单兵口粮和战地用具等。对每种武器装备都全面讲解了其研发历史、作战性能和实战表现等知识,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该装备的诞生背景、构造、性能,以及在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等。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会对二战时期的德军单兵武器装备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并对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有一个全新的感悟。

作为传播军事知识的科普读物,最重要的就是内容的准确性。本书的相关数据资料均来源于国外知名军事媒体和军工企业官方网站等权威途径,坚决杜绝抄袭拼凑和粗制滥造。在确保准确性的同时,我们还着力增加趣味性和观赏性,尽量做到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用最简明的语言加以说明,并添加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因此,本书不仅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学习军事知识的不二选择,也是供资深军事爱好者收藏的绝佳对象。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丁念阳、黎勇、王安红、邹鲜、李庆、王楷、黄萍、蓝兵、吴璐、阳晓瑜、余凑巧、余快、任梅、樊凡、卢强、

席国忠、席学琼、程小凤、许洪斌、刘健、王勇、黎绍美、刘冬梅、

彭光华。在编写过程中,国内多位军事专家对全书内容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审校,使本书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军事资料来源的局限性,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5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仅以此套丛书献给为了人类的正义而浴血奋战过的反法西斯英雄们!编者2014年7月第1章轴心主力——二战德军漫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对世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德国作为轴心国一方的主要力量,在战争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本章主要讲解二战期间德国武装力量(以地面部队为主)的相关情况,并介绍了当时德国最重要的几大单兵武器装备制造商。1.1 二战德国军事力量概览1.1.1 德国国防军

二战期间,德国的正式军事力量称为德国国防军(Wehrmacht),这是战争期间德国最重要的武装力量。德国国防军的前身为1921年1月1日成立的德国防卫军(Reichswehr),1935年10月15日正式更名为德国国防军。德国国防军有国防军陆军(Heer)、国防军海军(Kriegsmarine)和国防军空军(Luftwaffe)三大军种,总人数约2000万,其中陆军的规模最大,占国防军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德国国防军陆军、海军和空军的标志

国防军最高统帅部(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简称OKW)是德国国防军的最高指挥机关,下设陆军总司令部(Oberkommando des Heeres,简称OKH)、海军总司令部(Oberkommando der Kriegsm-arine,简称OKM)、空军总司令部(Oberkommando der Luftwaffe,简称OKL)。二战期间,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担任德国国防军总司令,其自杀后由卡尔·邓尼茨(Karl Doenitz,1891年9月16日~1980年12月24日)接任。由于希特勒喜欢干涉陆军事物,导致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总是跳过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直接指挥陆军,甚至在1941年后全盘接手了东线指挥权。而海军、空军为技术专业军种,在作战指挥上受希特勒的影响相对较小。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左)和希特勒(右)在华沙德国陆军士兵在苏联境内行军德国陆军在法国境内作战

1938~1942年期间,国防军陆军总司令为瓦尔特·冯·布劳希奇(Walther von Brauchitsch,1881年10月4日~1948年10月18日),1942~1945年期间则由希特勒亲自兼任。在希特勒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防军陆军一直充当“急先锋”的角色,使用“闪电战”战术在国防军空军的配合下以突袭的方式制敌取胜。

1939~1943年期间,德国国防军海军总司令为埃里希·雷德尔(Erich Raeder,1876年4月24日~1960年11月6日),1943~1945年期间改为卡尔·邓尼茨。由于希特勒认为水面舰艇建造速度慢且战果较小,而潜艇建造速度快且在战争中有奇效,所以国防军海军的重心在潜艇部队,U型潜艇曾在大西洋上嚣张一时。与之相比,水面舰队的战果寥寥可数。埃里希·雷德尔戎装照卡尔·邓尼茨戎装照卡尔·邓尼茨检阅海军潜艇部队

德国国防军空军于1935年德国撕毁了《凡尔赛条约》后正式成立,总司令是与希特勒关系极为亲密的赫尔曼·戈林(Hermann Göring,1893年1月12日~1946年10月15日)。在二战爆发时,德国国防军空军堪称当时世界上装备最先进和战斗经验最丰富的一支空军,在战争初期德军发动的“闪电战”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到了战争中后期,英国、苏联和美国等同盟国空军逐渐扭转了局势,德国国防军空军的力量持续被削弱,到了1944年中期基本上已消失。1940年时的赫尔曼·戈林1.1.2 武装党卫军

武装党卫军(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是德国党卫队领导的嫡系部队,由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struppe,简称SSVT)发展而来,其象征性的最高指挥官为党卫队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 Heinrich Himmler,1900年10月7日~1945年5月23日)。臭名昭著的海因里希·希姆莱

党卫队(Schutzstaffel,简称SS)亦称党卫军,是德国纳粹党中用于执行治安勤务的编制之一,1925年4月成立。在成立初期,党卫队隶属于恩斯特·罗姆领导的冲锋队,仅仅作为希特勒的卫队和对付政敌的工具而存在,规模很小。直到1929年1月由希姆莱领导后,党卫队才有了较大的发展,到1933年初已发展至5万余人。1934年6月30日,冲锋队领袖罗姆及其亲信在“长刀之夜”被处决以后,党卫队在纳粹恐怖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由希特勒重新掌管。1935年3月16日,德国恢复义务征兵制,希特勒下令成立完全军事化的党卫队组织,也就是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1940年,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改称“武装党卫军”。在鼎盛时期,武装党卫军拥有38个师和其他小型单位,涵盖装甲师、装甲掷弹兵、骑兵、步兵、山地步兵和警察部队等。希特勒视察党卫军党卫队机械化部队1.1.3 冲锋队

冲锋队(Sturmabteilung,简称SA)是希特勒于1923年创立的准军事组织,负责人为恩斯特·罗姆(Ernst Röhm,1887年11月28日~1934年7月2日),因队员穿褐色制服,又被称为褐衫队。冲锋队的标志

在成立之初,冲锋队主要从事破坏革命运动、冲击其他党派群众集会及进行街头殴斗等活动,并参加了1923年11月8日的啤酒馆暴动。希特勒被捕后,冲锋队被迫解散。1924年12月20日希特勒出狱后,委托罗姆重建冲锋队。不过,两人在冲锋队的性质及与纳粹党的关系上意见不合,罗姆在多次争吵后出走并加入玻利维亚军队。1930年底,罗姆重新被委任为冲锋队头目,党卫队也隶属于冲锋队。希特勒执政后,戈林宣布冲锋队为辅助警察,其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超过了德国国防军的人数。

德国国防军对冲锋队深感忌惮,双方的矛盾不断加剧。1934年2月28日,希特勒召集国防军和冲锋队首脑会谈,议定国防军是第三帝国的正式军事力量,冲锋队则负责入伍前的青年和退伍军人的军事训练。以罗姆为代表的冲锋队上层对这种结果非常抵触,他们主张实行“第二次革命”。随后,柏林、汉堡、埃森、弗赖堡等地的冲锋队员发生骚动。希特勒因无法控制冲锋队的街头暴力并视之为对权力的威胁,故欲除去冲锋队及其领导者罗姆。1934年6月30日夜,罗姆和150多名冲锋队头目被枪决。之后,冲锋队成为普通国民组织。二战期间,冲锋队负责维护德国本土与一部分占领区,1945年战争结束后被解散。狂热的冲锋队成员1.1.4 希特勒青年团

希特勒青年团(Hitler-Jugend,简称HJ)是德国纳粹党于1922年3月8日设立的青年组织,1933年后推行至全国,并成为该时期德国唯一的青年组织。希特勒青年团按年龄和性别分为三个组织,其构成主体为14~18岁的男性青年。10~14岁的男孩加入其附属的德国少年团,14岁后加入希特勒青年团。10~14岁的女孩加入其附属的青少女联盟,14岁后加入德国女青年联盟。

希特勒青年团的任务是对德国青少年进行军事训练,为德国的对外战争做准备,并为纳粹党提供后备党员。希特勒青年团分为7个地区:中部、北部、东部、南部、西部、奥地利地区、苏台德地区。下分为35个大区,组织结构自上向下为:地区(12000~18000人)、大区(2400~3600人)、分区(600~800人)、分部(150~190人)、支部(50~60人)、小组(10~ 15人)。1933年5月1日柏林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

1936年后,希特勒青年团变成一个强制性组织,所有青年德国男性都要加入。到了1940年,希特勒青年团变为可以执行战斗任务的辅助军,同时也会参与邮政局、铁路、消防局、电台和防空炮部队的工作。1943年,德国领导人开始把希特勒青年团变成后备军去补充前线大量的伤亡。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的骨干便是以希特勒青年团16~18岁的团员组成,这是一支有完善装备的党卫军装甲师,以杀戮和狂热而闻名。到1945年,12岁以上的团员都要征召入伍。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青年团组成了柏林最后一条防线。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正在进行射击训练1.2  二战德国义务兵役法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就立即秘密重整军备。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在柏林颁布了《国防法》公开违反《凡尔赛条约》的军事条款,宣布国防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一支在和平时期为36个师的德国陆军。同年5月,颁布《兵役法》,规定18~45岁的德国公民要服兵役,由此进入了更紧张的扩军时期。根据《兵役法》,义务兵的服役期为一年。1936年8月24日,对于1935年秋季入伍的义务兵,服役期延长至两年,同时适用于一年期兵役制的津贴条令失效,换以新的标准。

1935年秋季入伍的新兵主要为1914年次,其次是1915年次、1916年次和1917年次。而参加过一战,重新入役的“老”新兵,最年轻的为1900年次。1900~1914年之间出生的兵源由于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或准军事训练而被称作“空白”兵源。为了在战争中有效利用“空白年份”出生的兵源,军方专门针对其而组建了补充兵部队。在补充兵部队中,“空白”兵源可接受两至三个月的短期训练。从1936年开始,1913年出生的兵源加入现役,1937年时,现役部队中已经有了1912年、1908年甚至更早的“空白年份”出生的兵源。正在进行体检的德军新兵

新兵入伍后,首先要接受8~12周的基础综合训练,内容包括:武器及射击训练(所有应征新兵至少接受K98k步枪的使用训练,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接受手枪和手榴弹使用训练)、战术训练(包括掩蔽、徒步行军和固定阵地防御训练)、警戒训练(化学武器条件下的战斗训练)、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等。

基础综合训练之后就是兵种专业训练,如步兵战术训练、火炮射手训练、坦克炮长训练等。其中,步兵兵种专业训练包括以下内容:轻机枪射击训练(后期还进行冲锋枪射击训练)、各种战场条件下的步兵班战术训练、侦察训练、前哨训练、行军尖兵训练、工事和掩体修造挖掘训练。其他必要的特别训练在兵种专业训练前或同时进行,内容通常包括驾驶训练、炮手训练(炮兵、坦克兵以及迫击炮兵)、重机枪射击训练、通信器材使用训练等。

在服役期间,新兵们每年还要进行至多两次演习,每次演习持续2~4周。演习开始时间不定,但通常在秋季,也就是说在士兵的第一个和第二个服役年末期进行。表现良好的士兵可在第一个服役年满时被提升为二等兵,第二个服役年满时可被提升为上等兵,同时接受班长训练。在两年服役期内,士兵也可接受候补军官训练,但候补军官训练期不计入总服役时间。战争后期入伍参军的德国女青年1.3 二战德军地面部队编制

二战中,德军地面部队在德国的侵略战争中起到的作用最为巨大,其编制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总体来说,在战争初期,其装备较为精良,作战能力也较强。不过到战争中后期,盟军逐渐扭转了局势,并最终击败德军获得胜利。1.3.1 步兵班编制

步兵班是德国陆军的基层单位,其人员编制为1名士官和9名士兵。尽管步兵班的标准编制为10人,但德军的兵源在1942年以后逐渐减少,无法有效补充前线部队的伤亡,因此德军步兵班的战斗人员实际在5~6人之间。整个步兵班基本上是以1挺班用机枪为核心,加上一定数量的步枪来协助机枪发挥火力。

班长通常由士官出任,其个人武器最初是K98k步枪,1941年后改为MP38冲锋枪。班长个人携带2个冲锋枪弹袋,每个弹袋中有3个32发子弹的弹匣。

除班长外,余下的战斗人员分为机枪组和步枪组。其中,正常编制下的机枪组共有3人,包括机枪射手、副射手和替补人员。机枪射手的主要武器是1挺通用机枪(早期是MG34,后期是MG42),配备50发弹带(或弹鼓),另有1把手枪(早期是鲁格P08,后期是瓦尔特P38)作为个人自卫武器。另外,机枪射手还带有简易的修护工具、备用零件和清枪工具,以保证步兵班火力的稳定性;副射手通常负责供弹和更换枪管,而当机枪射手无法作战时,就必须及时替补。副射手通常携带4个50发弹鼓、一个300发的弹箱和两根预备枪管,个人自卫武器也是一把手枪;机枪组中的替补人员在其他两人出现伤亡时,也要及时替补,他除了携带一支K98k步枪外,还要负责携带2个300发的弹箱。

步枪组共有6人,其中包括组长1人,每人在腰部的弹袋中携带90发子弹(每个弹夹5发)和2~3枚手榴弹。德军步兵班中的班用机枪1.3.2 步兵排编制

步兵排包括排长、排部、4个步兵班、迫击炮组和驾驶兵。步兵连各排的排长不一定由军官出任,通常只有第一排的排长是军官,其他各排的排长都是由资深士官出任。

排部包括1名排长(携带冲锋枪)、3名传令兵(第三名传令兵在战争中后期携带步枪狙击镜)和1名医务兵。战争初期,排部除了个人携行装备外,还要携带信号枪、信号旗和信号手电筒。信号旗和信号手电筒很快就被发现用处不大,但是信号枪的用途却越来越广,除了做识别、指示、照明外,信号枪还被拿来对付机枪巢、炮阵地、碉堡等目标。

迫击炮组包括1名组长和2名炮手,组长除了携带1支步枪外,还装备有望远镜、3支标杆和10发炮弹。第一名炮手携带手枪和底座,第二名炮手携带手枪和炮管,两名炮手携带的底座和炮管都是背在背上,双手则各提1个10发的弹药箱,因此迫击炮组的总携行弹数为50发。

步兵排内设有1名驾驶兵和1辆由两匹马拖曳的标准军用马车(HF1)。1939~1941年间,部分单位还配备了由4匹马拖曳的钢制马车,后来在东线因为这种钢制马车太重,很快就被淘汰。随着战争的进行,标准HF1马车逐渐为各单位自行在战地征收的各式马车所取代。在一般行军运动时,除了个人携行武器之外,包括机枪、迫击炮、弹药和各式各样的器具、物资都是放在马车上,而一旦进入作战地区后,所有的东西都卸下由个人携行,而排用马车则编入连补给列。德军步兵排正在苏联境内行军1.3.3 步兵连编制

步兵连包括连长、连部、3个步兵排、反战车组、补给纵列、军需单位Ⅰ(CommissaryⅠ,VItrain)、军需单位Ⅱ(Commissary Ⅱ,VIItrain)、行李纵列。

在战争初期,连长通常由少校或是上尉担任,但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军的军官伤亡逐渐加大,连长也渐渐改由中尉或是少尉担任。连部共有10人,包括连士官长、4个传令兵(1个兼任军号手)、2个自行车传令兵、1个马夫、1个军医士官和1个医务兵。连部里的传令兵除了执行传令工作外,还要负责对空指示工作;反战车组由1名士官担任组长,下辖3个战车猎杀小组。战车猎杀小组每组2人,枪手负责携带反坦克枪,副枪手携带两个10发弹匣。德军步兵正在学习反坦克武器的操作方法

步兵连的总人数为201人,包括军官2人、士官21人、士兵178人,其中战斗人员共有176人。在部队机动期间,补给纵列与军需单位Ⅰ由营后勤官统一管制,军需单位Ⅱ与行李纵列由团后勤官统一管制;在阵地战期间,各非战斗单位则停留在连阵地后方3000~5000米的地带。

步兵连的武器包括手枪44支、冲锋枪16支、轻机枪12支、步枪130支、反坦克枪3支、轻型迫击炮3门、乘马1匹、马车13~18架、自行车8辆、摩托车1辆、摩托车(附挂边车)1辆、卡车3辆。德军步兵正在行军1.3.4 步兵师编制

二战初期,德国老编制的步兵师人数较多,共计约有17200人,辖有师部、3个步兵团、炮兵团、侦察营、通信营、反坦克营、工兵营以及师辎重队。

师部有158人,配有轻机枪2挺,摩托17辆,轮式车辆31辆。

每个步兵团约有3250人,配有轻机枪123挺,重机枪36挺,反坦克枪27支,75毫米反坦克炮12门,50毫米迫击炮27门,81毫米迫击炮18门,75毫米leIG18型轻步兵炮6门,150毫米SIG33重步兵炮2门,摩托车47辆,轮式车辆73辆,马车210辆,马683匹。

炮兵团约有2500人,配有轻机枪32挺,105毫米榴弹炮36门,105毫米火炮4门,150毫米榴弹炮8门,摩托车40辆,轮式105辆,马车229辆,马2274匹。

侦察营约有625人,配有轻机枪25挺,重机枪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门,20毫米防空炮3门,50毫米迫击炮3门,81毫米迫击炮4门,75毫米leIG18型轻步兵炮2门,装甲车3辆,摩托车45辆,轮式车辆30辆,马车3辆,马213匹。德军步兵进入作战阵地

通信营有474人,配有轻机枪17挺,摩托车32辆,轮式车辆103辆,马车7辆,马52匹;反坦克营约有550人,配有轻机枪1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6门,摩托车45辆,轮式车辆114辆;工兵营约有843人,配有轻机枪34挺,反坦克枪9支,火焰喷射器20支,摩托车44辆,轮式车辆87辆,马车19辆,马52匹;师辎重队约有2300人,配有轻机枪30挺,20毫米防空炮8门,摩托车88辆,轮式车辆253辆,马车245辆,马735匹。德军步兵正在作战1.3.5 摩托化步兵连编制

1941年,德军步兵正处于兵强马壮的巅峰时刻,战斗力较强。以下是当年11月1日德军发布的摩托化步兵连C型编制。

连长(Officer as Company Commander)1名,配备手枪和冲锋枪

连部(Company Headquarters)

 连部组(Headquarters Section)

  连部组长(NCO as Headquarters Section Leader)1名,配备步枪

  车辆士官(Motor Vehicle NCO)1名,配备步枪

  医疗士官(Medic NCO)1名,配备手枪

  传令兵/号手(Messenger/Bugler)1名,配备步枪

  传令兵(Messengers)2名,配备步枪

  摩托车传令兵(Messengers on Motorcycles)3名,配备步枪

  摩托车(附挂边车)传令兵(Messengers on Motorcycles with Sidecar)2名,配备步枪

  无线电操作兵(Radio Operators)2名,配备步枪

  担架兵(Stretcher Bearer)1名,配备步枪

  车辆驾驶兵(Motor Vehicle Drivers)2名,配备步枪

  连部组配属:中型越野车1辆、3吨人员敞篷卡车1辆、摩托车3辆、摩托车(附挂边车)2辆

 反战车班(Antitank Section)

  反战车班长(NCO as Section Leader)1名,配备步枪

  反坦克枪炮手(Antitank Rifle Gunners)4名,配备步枪

  反坦克枪助手(Antitank Rifle Assistant Gunners)3名,配备步枪

  弹药兵(Ammunition Bearers)4名,配备步枪

  反战车班配属:反坦克枪1支、28毫米反坦克炮1门

 战斗组–后勤(Combat Trains)

  连士官长(Senior NCO as First Sergeant)1名,配备手枪

  战斗组长(NCO as Trains Leader)1名,配备步枪

  军械士官(Equipment NCO)1名,配备步枪

  主厨士官(NCO as Chief Cook)1名,配备步枪

  助理军械兵(Assistant Armorer)1名,配备步枪

  伙房兵兼车辆警卫(Cook & Motor Vehicle Escort)1名,配备步枪

  车辆驾驶兵(Motor Vehicle Drivers)3名,配备步枪

  油料兵兼车辆警卫(Fuel Handler & Motor Vehicle Escort)1名,配备步枪

  战斗组–后勤配属:轻型车1辆、3吨野战厨房敞篷卡车1辆、1.5吨油料军械敞篷车1辆

 保修班(Maintenance Section)

  技工长/保修班长(Senior NCO as Master Mechanic/Section Leader)1名,配备手枪

  车辆技工(Motor Mechanic)1名,配备步枪,骑乘摩托车(附挂边车)

  车辆技工(Motor Mechanic)1名,配备步枪

  车辆技工兼车辆驾驶(Motor Mechanic/Motor Vehicle Driver)1名,配备步枪

  保修班配属:摩托车(附挂边车)1辆、轻型保修越野卡车1辆

 行李组–总务(Baggage Trains)

  行李士官兼总务(NCO in Charge of Baggage/Clerk)1名,配备步枪

  总务(Clerk)1名,配备步枪

  裁缝(Tailor)1名,配备步枪

  鞋匠兼车辆警卫(Cobbler/Motor Vehicle Escort)1名,配备步枪

  车辆驾驶(Motor Vehicle Driver)1名,配备步枪

  行李组–总务配属:3吨行李军械敞篷卡车1辆

步枪排(Rifle Platoons)(一共3个,每排配置如下)

  排长(Officer as Platoon Leader)1名,配备手枪和冲锋枪

  排部(Platoon Headquarters)

  排士官长(Senior NCO as Platoon Headquarters Section Leader)1名,配备手枪

  传令兵兼号手(Messenger/Bugler)1名,配备步枪

  传令兵(Messengers)2名,配备步枪

  摩托车传令兵(Messenger on Motorcycle)1名,配备步枪

  担架兵(Stretcher Bearer)1名,配备手枪

  排部配属:轻机枪2挺(预备)、摩托车 1辆

步枪班(Rifle Squads)(一共4个,每班配置如下)

  士官班长(NCO Squad Leader)1名,配备冲锋枪

  机枪兵(MG Gunner)1名,配备手枪

  助理机枪兵(Assistant MG Gunner)1名,配备手枪

  步枪兵(Rifleman)7名,配备步枪

  步枪班配属:轻机枪1挺、3吨人员敞篷卡车1辆

迫击炮组(Light Mortar Section)

  炮手士官组长(NCO as Mortar Section Leader and Gunner)1名,配备步枪

  助理炮手(Assistant Gunners)2名,配备步枪

  迫击炮组配属:50毫米轻型迫击炮1门

总计:军官4名、士官28名、士兵177名;步枪45支、手枪52支、冲锋枪16支、轻机枪18挺(其中2挺为预备而无人员操作)、轻型迫击炮3门、反坦克枪3支、反坦克炮1门;车辆19辆、摩托车6辆、摩托车(附挂边车)3辆。德军摩托化步兵1.3.6 国防军装甲师编制

国防军装甲师编有约13725人,下辖师部、2个步兵团、装甲炮兵团、装甲团、侦察营、通信营、防空营、反坦克营、工兵营和师辎重队等。

师部有军官32名,军士31名,士兵78名。装备步枪95支,手枪44支,冲锋枪3支,轮式车辆32辆,摩托车8辆。

摩托化步兵团有军官61名,军士410名,士兵1787名。装备步枪1449支,手枪574支,冲锋枪235支,轻机枪144挺,重机枪26挺,81毫米迫击炮14门,120毫米迫击炮8门,火焰喷射器18具,20毫米防空炮12门,150毫米自行重步兵炮6门,轮式车辆380辆,摩托车83辆。

机械化步兵团有军官64名,军士436名,士兵1794名。装备步枪1373支,手枪595支,冲锋枪336支,轻机枪224挺,重机枪26挺,81毫米迫击炮14门,120毫米迫击炮8门,火焰喷射器24具,20毫米防空炮25门,75毫米自行步兵炮12门,150毫米自行重步兵炮6门,轮式车辆406辆,摩托车81辆。

装甲炮兵团有军官69名,军士365名,士兵1215名。装备步枪1217支,手枪343支,冲锋枪203支,轻机枪92挺,20毫米防空炮9门,105毫米牵引榴弹炮12门,105毫米自行榴弹炮12门,150毫米牵引榴弹炮12门,150毫米自行榴弹炮6门,轮式车辆407辆,摩托车31辆。

装甲团有军官69名,军士553名,士兵1039名。装备步枪822支,手枪704支,冲锋枪228支,轻机枪252挺,20毫米防空炮6门,37毫米防空炮8门,四号坦克(长身管)52辆,黑豹坦克51辆。轮式车辆313辆,摩托车53辆。1.3.7 武装党卫军编制

二战期间,武装党卫军先后组建了38个师,另外还有7个列入计划却未组建的师,所以计划一共45个师。已建成的38个师包括: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第2“帝国”装甲师、第3“骷髅”装甲师、第4“警察”装甲掷弹兵师、第5“维京”装甲师、第6“北方”山地师、第7“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第8“弗洛里安·盖依”骑兵师、第9“霍亨斯陶芬”装甲师、第10“福隆德斯伯格”装甲师、第11“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第12“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第13“弯刀”武装山地师(克罗地亚第一)、第14武装掷弹兵师(乌克兰第一)、第15武装掷弹兵师(拉脱维亚第一)、第16“党卫军全国领袖”装甲掷弹兵师、第17“古兹·冯·伯利辛根”装甲掷弹兵师、第18“霍斯特·维瑟尔”志愿装甲掷弹兵师、第19武装掷弹兵师(拉脱维亚第二)、第20武装掷弹兵师(爱沙尼亚第一)、第21“斯坎德培”武装掷弹兵师、第22“玛利亚·特雷西亚”志愿骑兵师、第23“尼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尼德兰第一)、第24“卡斯特猎手”武装山地师、第25“匈雅提”武装掷弹兵师(匈牙利第一)、第26“匈牙利人”武装掷弹兵师(匈牙利第二)、第27“兰格马克”志愿掷弹兵师(弗来明第一)、第28“瓦隆人”志愿装甲掷弹兵师、第29武装掷弹兵师(意大利第一)、第30武装掷弹兵师(白俄罗斯第一)、第31义勇掷弹兵师、第32“一月三十日”义勇掷弹兵师团、第33武装骑兵师团(匈牙利第三)、第34“荷兰国家卫队”掷弹兵师团(荷兰第二)、第35警察掷弹兵师、第36武装掷弹兵师、第37“吕佐”义勇骑兵师、第38“尼白龙根”掷弹兵师。接受检阅的武装党卫军士兵1.4  二战德军著名地面部队1.4.1 国防军“大德意志”装甲师

1921年,德国成立了一支名为“柏林卫戍团”(Wacht Regiment Berlin)的部队,其职责是镇压革命暴动,并承担平时的检阅和保安的作用。这就是“大德意志”装甲师的前身,但成立不久就被解散。之后,在刚刚解散的柏林卫戍团基础上又成立了一支“总部卫戍队”(Kommando der Wachtruppe),这支部队驻守在柏林直到1934年。1934年,总部卫戍队改名为“柏林卫戍队”(Wachtruppe Berlin)。1937年6月,这支部队又被重新被命名为“柏林卫戍团”。在柏林奥运会等活动中,维持会场安全秩序的任务一直都是由柏林卫戍团担当。1939年4月12日,希特勒亲自下令将柏林卫戍团改名为“大德意志”步兵团。“大德意志”师军官正在研究作战计划

在二战初期,“大德意志”步兵团留在本土进行编制和训练。至1940年5月,全团编制包括:第1步兵营、第2步兵营、第3步兵营、第4重装备营、“大德意志”步兵训练营、卡车连、第43机械化工兵营、机械化侦察连、第40后勤支队。1940年5月10日,隶属于古德里安第19装甲军的“大德意志”步兵团在第10装甲师炮兵和工兵支援下,穿越卢森堡向比利时的要塞前进,这是该部队在二战中首次出战。“大德意志”步兵团在敦克尔克以南击败了远征军和法军,29日又攻陷了贝格尼斯。然后挺进法国中南部,进驻里昂。之后又参加进攻南斯拉夫,攻打贝尔格莱德。1941年,“大德意志”步兵团参加对苏联的入侵,受中央集团军群第2装甲集群的第24摩托化军节制,与第3、第4装甲师等王牌并肩战斗,莫斯科会战中它是最靠近莫斯科的部队之一。“大德意志”步兵团在图拉和廖奥尔遭到重创并数次重组。1942年4月,整编为摩托化步兵师。“大德意志”师在库尔斯克“大德意志”师参加了1942年的一系列重要战役,年底在莫斯科以西的阿哲维和卢特斯切斯萨村蒙受重大损失。1943年在贝尔科洛地区再遭重创,重组为装甲掷弹兵师。随后,该师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以及紧接着的库图佐夫战役。1943年9月,“大德意志”师跟随德军退过顿内茨河,在战斗中被进一步削弱,最后调回法国休整。1944年,该师再次返回东线,在南部战场和罗马尼亚作战。7月底,转战到北部,在波兰和东普卢士作战。12月,其装甲团第3营全部换装了新型的“虎”式重型坦克。1945年5月,“大德意志”师被强大的苏军消灭,仅有少量的士兵逃到西线向英军投降。正在行军的“大德意志”师1.4.2 国防军第7装甲师

第7装甲师的前身是1938年10月10日在图林根的格拉组建的第2轻装甲师,该师于1939年9月1日首次出现在波兰战场上,指挥官为斯图姆中将。当时,第2轻装甲师与第3轻装甲师组成第15摩托化军,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第10集团军。波兰战役结束后,根据战争中取得的经验,德军第1~4轻装甲师改编为正规装甲师,编号依次为6~9。1939年10月18日,第2轻装甲师正式更名为第7装甲师。1940年2月12日,埃尔温·隆美尔(Erwi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少将接过了第7装甲师指挥权。

1940年5月10日,德国开始实施入侵西欧的“黄色方案”。当时,第7装甲师隶属于A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第15摩托化军。在战役开始后,第7装甲师越过德国和比利时边境向阿登(位于比利时和卢森堡交界的一片森林覆盖的丘陵地带,并一直延伸到法国境内)前进。5月12日,第7装甲师抵达芒斯,并花费了两天时间巩固桥头堡,随即全速向英吉利海峡进军,在5月30日完成了对敦刻尔克盟军的合围。随后,第7装甲师撤出前线,短暂休整至1940年6月5日。战役的第二阶段,该师于6月8日抵达柔恩,完成了合围法国第9集团军和第10集团军。到6月25日停战时,第7装甲师已经进攻到法国西南部。该师仅有2600余人阵亡、受伤和失踪,42辆坦克损毁,由此获得“魔鬼师”的称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