鲷与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4 09:50:07

点击下载

作者:莫邦富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鲷与羊

鲷与羊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鲷与羊作者:莫邦富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5-08ISBN:9787313168368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写在《鲷与羊》出版之际《鲷与羊》一书交由海龙社出版,此事对于作者而言意义非凡。

迄今为止,我在日本已经出版了50多册书,自己写的东西变成铅字,作为单行本在市场上流通,对我而言已经习以为常。因此现在每当新书出版之时,我早已不再有处女作付印时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了。但是这本书不同,它仍然给我以格外的欣喜。因为这本书是我收回著作权尝试再次出版的第一部作品。

1998年,这本书由河出书房新社出版发行,书名是《中国人所看到的不可思议的日语》。

主题是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执教之时就一直在酝酿的。1990年代后期,看到日本的中文学习人数剧增,我想:“不久,这些中文学习者都将成为中日交流的大使,为了让他们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我想在语言学习阶段就有必要强调一下:中国和日本两国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国家。”

于是,怀着多少要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相互理解做出一点贡献的想法,从1997年开始,就以“通过语言来看文化的差异”这一题目开辟了专栏,在aruku出版社发行的《月刊日本语》上面连载。1998年,以这些连载为蓝本,又添加了一些内容写就了《中国人所看到的不可思议的日语》一书。2002年,该书作为日经商务人士文库之一被收录出版文库本。

几年前,有不少读者来电垂询:“我想阅读这本书,去哪里可以买到?”我一一回复他们,“问问出版社,应该能买到”、“网上搜一下就能找到”。最后书店也打来电话找这本书。我觉得奇怪,就跟出版方联系了一下,对方告知:“由于出版方针发生变化,决定不加印了。”

同时,我不断收到一些要求我以“我所看到的不可思议的日语”为主题的演讲邀请。2008年7月,在东京都举办的中文日语演讲比赛,也要求我用这个题目做特别演讲。这显然是受到拙作《中国人所看到的不可思议的日语》一书的影响。演讲结束以后,听众和在大学学习中文的大学生都来咨询要买这本书。

但是,市场上已经买不到这本书了。今天日本的出版界为攫取利润都讲究一本万利,我对此感到颇为不满。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为何不能认真应对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呢?

中文中有个成语叫“细水长流”。扑面而来的滚滚洪水会转瞬间不见了踪迹,而那涓涓的细流却能在山间长流不息,我想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商业领域。看看我此前的操刀之作,也可以这么说。译著《中国可以说不》正是短时间奔涌而至的洪水,一度洛阳纸贵,但是畅销的时间极为短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人所看到的不可思议的日语》正属于细水长流的类型。可是,今天日本的出版界逐渐失去了应对“细水长流”类型书籍的经济实力,无法脚踏实地地去满足读者的需求了。出版界遭遇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狂风暴雨,我无意批判他们。出版社为了各自寻求生存之道,也正在进行各种探索。

但是,从作者的角度来说,既然读者和市场需要这本书,满足他们的需求就是我的责任。于是,我决定自己采取行动。痛下决心收回了该书的出版权,再次寻找有意出版的地方。我对书的内容非常自信,所以坚信这本属于“细水长流”类型的图书一定能够再次送到读者手边。

幸运的是我的判断没有失误。不久就有出版社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同意出版这本书。该出版社就是海龙社,在添加了一部分新的内容之后,本书得以重新和读者见面。

谨对愿意出版本书的海龙社下村忍子社长和爽快答应担当本书编辑的藤波定子女士表示衷心的谢意,对迄今为止一直孜孜不倦四处寻找本书的各位读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就不会让我下定决心重新出版这本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各位读者的热情支持,这本书才得以涅槃。

本书想通过饮食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鱼、肉等相关联的词汇和表述,以穷尽中日文化的差异。本来我想以三部曲的形式出版的,续篇为通过考察山峦等地理词汇与表述,以及梅花、樱花等植物词汇和表述,多重视角地来分析中日文化的差异。也就是说本书是作为三部曲的第一部来执笔的。

可是,本书出版以后,我为其他类型书籍的执笔所累,疏于对其续篇的研究和执笔,一直拖到今天。值此海龙社出版本书之际,再次激发了我挑战先前遗留课题的欲望。我想总有一天能把续篇送给各位读者朋友。

最后,地久天长,希望读者能够一直喜欢这本书,就此搁笔(不,是停止敲键盘)。2009年6月20日莫邦富源自海味的文化和源自山珍的文化鲷和骆驼——各自的关键词1 与日语的不期而遇

时间飞逝,与日语相逢已近四十年。对于年轻时曾梦想做一名诗人的我来说,和日语的相逢完全是一场偶然的邂逅。

20世纪70年代前期,我被下放到中国与苏联边境的黑龙江边。那个时期的中国,城市青年人被分配到乡下,这被称之为“下放”或“下乡”。作为1623万离开城市的青年人当中的一员,我被下放到了有“中国的西伯利亚”之称的黑龙江省,并且是黑龙江省最为偏远的地方——与原苏联(现俄罗斯)接壤的黑龙江之滨。

当时,只允许两年探亲一次。1973年早春时节,我回上海探亲,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日语相遇了。有一天下午,我到如今已经成为城市副中心的徐家汇的一家书店去,想要看一看有没有刚出版的诗集。当我看到书店门口堆积如山的书籍时,便好奇地拿起了一本,这便是我和日语的邂逅。

日本人是如何使用仅有“a、i、u、e、o”这五个元音的语言来表达人类丰富的情感的呢?我感觉到一种神秘的魔力,立马下定决心要学习日语。

日后,我在拙作《这就是我所热爱的日本吗?》(日本岩波书店出版,2014年末,“岩波现代文库”出版了该书的文库本,并改名为《この日本、愛すればこそ》(中文译名暂定为《莫谈日本只因有情》)一书中,记述了当时的心情。“刚满20岁的文学青年的想象力如天马行空般丰富。真希望有一天,我能伫立在东京银座的街头,倾听情人路过时的喃喃细语、初老绅士的轻声叹息和异国霓虹灯下的交相问候。如果能够亲自感受一下讲日语的国度和人民所生活的这个社会,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呀。而且,说不定我能写出许多充满新鲜感和异国情调的诗歌。”

但是,正如上面所写的那样,当时,我的想象力并没有超越在都市成长起来的青年人的知识范围。实际上,当我开始专业学习日语,特别是以后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站上讲坛开始教日语之后,我才深深地被日语中所潜藏的农耕文化的芳香和海洋文化的基因所吸引,通过对中日两国语言的比较,深化了我对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理解,也加深了对祖国中国和母语中文的热爱。语言所特有的魔力让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能伫立在东京银座的街头,倾听情人路过时的喃喃细语、初老绅士的轻声叹息和异国霓虹灯下的交相问候……2 遨游在日语的海洋、品味语言的芳香

前几天,我从中国出差回来,在东京自己家的书斋里浏览外出期间积攒的报纸等,享受片刻闲暇的时光。看到2009年4月10日《朝日新闻》晨报一篇上题名为《在都市周边找寻日本故里》的连载文章。有一则标题为《昔日候鸟栖息地,今日遭遇突变》的新闻这样写道:“鹬、白鸻在居民楼和住宅区附近飞舞,平时很少出现在海边的赤味鸥也时常可见。福冈市的和白海滩以候鸟的栖息地而闻名。冬天有近万只栖息于此,春季退潮后亲子一同赶海,热闹非凡。“56岁的片冈佐代子4年前从东京搬到这里,从她家里可以俯视整个海滩。她被海边的鸟儿所吸引,穿过巷子来到了海滨。因地处博多湾深处,此处的大海风平浪静,住宅区和海滨之间甚至连海堤都没有。大海退潮之后裸露的沙质海滩绵延几百米,远处是一片寂静的大海。她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远浅’一词的意义。”“远浅”一词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我嗅到了多年来在日语研究中所追逐的题目的气息。

我虽然明白“远浅”一词的意思,但是不能立刻找到确切的中文译文。查阅了词典,我的疑惑也如实地突现了出来。比如1979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日汉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浅滩(离大海或河岸很远)或近海浅滩。”大概因为没有相对应的专有名词,所以才加上了“离大海或河岸很远”的注释。在2002年日本小学馆出版的《日中辞典》(第二版)中,或许是为了尽量把它翻译得像专有名词那样,遂将其译为“平浅滩”。

但是这两种译法如果反过来翻译,也就是从中文还原翻译成日文的话,就无法译回“远浅”一词了。

中文辞典中没有“平浅滩”一词。也许它是一个用于与海洋相关的专业术语,但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等工具书中却没有收录,这个词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是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另一方面,不管哪本中日词典都把“浅滩”翻译成了“浅濑”。“远浅”在日语中是一个很普通的词汇,一旦要译成中文,却变成一件极为棘手的事。

说到“远浅”,我们会想起诸如“远浅之海”、“有明之远浅”(佐贺县有明海)、北海道的“远浅站”等词汇或地名;会联想到洁白的沙滩、平静的波浪等。如果将“远浅”限定为春天和初夏的背景下的话,视野里甚至会浮现赶海、拾贝壳等风景。赶海甚至被用作描述春天的专用词汇,但也可以视为迎接夏日的风景诗吧。

我甚至从“远浅”一词中感受到了大海的气息,它飘逸到了毗邻东京湾的我家的客厅。

就这样,在日常生活当中,对日文和中文进行比较,享受探索所带来不时的乐趣已经悄然成为我的生活习惯。

要说起这种生活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必须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的时候谈起。

从那时开始,我就开始探索日文和海洋文化的关系、挖掘潜藏于中文里的畜牧文化的基因。3 《起风了》与鲷鱼

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电影是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登上历史舞台的。在改革开放初期,观看日本电影是了解外部世界的一条捷径。

当时,我还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日语,疯狂地迷恋上了日本电影。有一天,和表妹一起去看电影,这部电影以堀辰雄的小说为蓝本,名字叫《起风了》。

现在已经记不清电影的具体细节了,只记得在电影中,年轻的男主角喜欢上女主角节子,礼拜天经常去她家里玩。虽然当时是战争年代,但是由于节子的父亲是外交官,男主角每次去她家里总能受到一番款待。他不无感慨地说:“能够见到节子自然是很高兴,每次都能享用到普通老百姓无法享受的美味佳肴对我来说也是致命的诱惑。”

男主角接着说“上个礼拜天,在节子家吃了鲷鱼。”我不由得惊叹道:“在战时还能吃到鲷鱼!”但是,当时坐在我旁边的表妹眼睛一直盯着屏幕,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讶。

现在我早已熟知这一道理——“在翻译介绍外国的文学作品或电影等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其背景的文化差异”,但是当时我还是第一次觉察到这一点。

把电影《起风了》当中的台词译成中文的是我所认识的一位有名的中国女翻译家。她的译文忠实于原文,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但是,正是因为台词翻译得过于忠实于原文,才让我感到很不满意。因为中国人对于鱼中珍品鲷鱼没有丝毫概念。4 在日本鲷鱼是喻示吉祥的鱼中珍品

在日本,鲷鱼被视为名贵食材。因其味美色佳,在婚礼等喜庆宴席上,为取其谐音,图个吉利,鲷鱼几乎是必备菜肴之一。实际上,就算是去餐馆吃饭,鲷鱼这道菜也是价格不菲的。

我们通过观察日本人的语言习惯,也能发现“鲷鱼”的地位显赫。比如日语中有“即便臭了也是鲷鱼”(原文为“腐っても鯛”这样的说法。《角川国语中辞典》(角川书店)解释为:“鲷鱼乃鱼中之王,即便腐臭了仍然具有其他鱼类不具备的优点,据此引申出有身份的王宫贵胄纵然家道衰落,仍然气度非凡的意思。”《国语大辞典》(小学馆)则解释为“通常指淡红色,体侧带有散在小斑点的真鲷。因外观漂亮,味道鲜美,在日式菜中被视为鱼中之王,深受重用。读音又和‘可喜可贺’(日文为‘めでたい’)一词谐音,自古以来被用于喜庆宴席”。

日本的古书、古典当中有许多关于鲷鱼的记载。从这些记载当中也可以“窥斑见豹”地体察到鲷鱼自古以来就深受日本人喜爱的事实。鲷鱼身为“鱼中龙凤”被视为可“通达神灵”,甚至被视作“身居高位者的食物”

元禄八年(1695),时年74岁的人见必大(人名)编写了一部名为《本朝食鉴》(全12卷)的书,此书作为江户前半期的食谱类书籍获得了“内容详尽,涉猎广泛,利用价值高”的美誉。书中有一章为“八、江海有鳞”。在该章节当中,关于可食用的河鱼和海鱼有不少饶有趣味的记载。

其中关于鲷鱼的记载,可用现代文笼统地概括如下:“鲷鱼在日本所产之鱼当中乃百鱼之王,外形端正,颜色俊美。居于水中之时,可见红色鱼鳞熠熠生辉。自古用作寺院祭祀之物,也供奉给身居高位者食用,由产地直接进献。所以在宗教仪式和宫廷宴会上经常位列菜单当中”。

甚至有这么一说,吃鲷鱼,能通达神灵,可延年益寿。因此一般家庭也争相效仿,在弱冠、结婚等宴席上,使用鲷鱼成为一种固有的习俗。

鲷鱼身为“鱼中龙凤”被视为可“通达神灵”,甚至被视作“身居高位者的食物”。从这些记载当中不难想象鲷鱼是何等珍贵。作为“鱼中之王”的威严被分毫不差地描绘了出来。

回溯历史,查阅《古事记》、《万叶集》等现存最古老的书籍,也可以发现很多关于鲷鱼的记载。特别是下面这首出自《万叶集》的和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很好地阐释了鲷鱼是如何成为古代日本人美食的。

酱醋调配蒜,独好鲷鱼宴。

稀粥雨久花,让人徒生厌。

这是吟咏“醋、酱、蒜、鲷鱼、雨久花”的和歌(《万叶集》十六、有因缘的杂歌3829)

岩波书店出版的日本古典文学大系列《万叶集》的现代文翻译是这样的:“酱醋中添加大蒜做佐料,正期待一顿鲷鱼盛宴,切勿给我看雨久花做的羹。”

看看和歌中吟咏的食用方法和佐料,似乎同现代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并无二致。使用真鲷鱼头制作的“鱼头汤”至今仍是具有代表性的鱼类菜谱之一。

因此,可以说没有任何鱼能像鲷鱼一样如此深受日本人的喜欢和爱戴。5 五彩斑斓的鱼让人目不暇接

可是,即便是普通的鲷鱼,在中国人的饮食生活当中也是很少见的。如果不相信的话,我们不妨做一个小测试。

写下一个“鲷”字,问一问身边的中国人这个汉字的读法。正确的读音应该是“diāo”,恐怕大多数中国人都读不出来吧。

查阅一下在中国经常使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鲷”解释为“鱼类的一种”。在简单介绍其形状之后,又轻描淡写地补充道:“生活在海中,一般指真鲷。”

我曾听到过一位中国女留学生发牢骚。她来我家里玩,妻子做了鱼款待她。在风卷残云之后,她不无感慨地说:“好长时间没吃鱼了。我每次去超市买东西,最让我头疼的就是日本的鱼真是太少了。”妻子和我听了之后百思不得其解。日本四面环海,要说到点缀餐桌的鱼的种类,应该是中国的好几倍。可是,她却放言“在日本可妆点餐桌的鱼真是太少了”。妻子反问道:“哪有那种事!去超市的话,不是有各式各样的鱼吗?”

她接着回答道:“的确种类是不少,但是,不是淡粉色的鱼,就是淡青色的鱼,尽是些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鱼,完全没有想吃的欲望。”

虽然留日时间比较短,生性好强的她的确是一语击中要害。

我和妻子忍不住笑出声来。在中国的餐桌上,榜上有名的多是些带鱼、黄鱼等白色鱼肉的鱼。颜色鲜艳、淡粉色的鲷鱼和淡青色的鲐鱼则很少吃。因此大多数留学生在刚抵达日本的时候,去超市看到冷柜里面放着的五彩斑斓的鱼,不由得心生抵触,就失去了购买的欲望。

可是,有人却认为这是商机。在东京JR上野车站附近,有一条名叫阿美横町的购物街。在购物街两侧商务楼的地下有好几家中国食材店。店家看到随着最近几年中国留学生的剧增,这些留学生又唯独钟爱白色鱼肉的鱼,于是便大量采购黄鱼、带鱼。于是,口碑越来越好,许多中国留学生都来这些商店买东西。买卖自然是越做越好,店家为了迎合中国留学生的爱好,又把童子鸡(不足5个月的雏鸡)、大闸蟹、甲鱼、鱿鱼干、被视为淡水鱼之代表的鲫鱼等作为基本商品备存。

但是,由于这些商店里的店员和店主态度蛮横,毫无服务精神,使人感到一踏入这些商店,就仿佛乘坐时光机器,又回到了从前。这两三年,在新华侨集聚的池袋、大久保等地新开了几家商店。根据竞争原理,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也许多少好些了吧。6 翻译之难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表妹对鲷鱼没有丝毫的概念,对于日本电影当中突然冒出来的鲷鱼,她认为不过是国人常吃的黄鱼、带鱼而已。所以并未显露出丝毫的感动和惊讶,而是继续看《起风了》。

我对于电影台词的中译文的不满之处正在于此。

的确这句译文忠实于原文,遵守了翻译的基本准则。诚然忠实于原文是翻译的基本准则,但是翻译又必须把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百分之百地传达给外国人,此处主要指传达给观众。别忘了实现“达”这一目的也是翻译的基本准则。这句电影台词没有考虑到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习惯,只达到了“形似”,如果用是否百分之百地传达原文信息这一标尺来衡量的话,尚未达到“忠实于原文”这一目标。

也就是说,原文中青年人吃到鲷鱼后的感动、战时许多日本人经历过的物资穷困之苦并未传达给像表妹那样的外国人。同样这句台词背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没有充分表现出来。

如果让我来说的话,我认为这种情况下,即使牺牲了形式上的忠实,也应该追求实际的效果。如果让我来翻译的话,我想这么翻译:“上个礼拜天,在节子家里吃了顿鲷鱼大餐(或“上个礼拜天,在节子家里吃到了如今已经难以弄到手的鲷鱼。”)

的确,原文中没有“鲷鱼大餐(很难弄到手)”这样的句子,但是,如果能通过加译把原文中的信息尽可能多地传达给中国观众的话,我们难道不应该放弃形似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神似吗?!

看人挑担不吃力。在一旁对别人的翻译说三道四容易,一旦自己来翻译的话,说不定会犯更大的错误。可见,以外语为媒介介绍其他国家的文化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7 隶属畜牧文化圈的中文

在此,我想强调一下日语的特点。因为日语深受海洋文化的熏陶,与之相关联的词汇就非常多。反之,中文是在拥有浓厚畜牧文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语言。从中国人日常所使用的词语中很容易就能找到同牲畜有关的要素。比如把“即便臭了也是鲷鱼”这句谚语译成中文的话,就成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说明某种事情的时候,虽然中文和日文都使用了汉字。但是,一种语言是借用海洋中的鱼来表达,一种语言是借用陆地上的家畜来表达。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

可以说这种语言表达的差异是由于文化背景或文化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也就是说日本文化属于“海洋文化”,中国文化属于“畜牧文化”。

中文当中有许多像“羊群里头跑骆驼”这样的谚语和表达方法。它们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非常类似。

我想通过“即便臭了也是鲷鱼”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两个典型的事例来说明语言之间的差异。当然此处所出现的“鲷鱼”和“骆驼”只不过是一个关键词而已。至于是“鱼”、是“马”,还是“骆驼”都无所谓。只因恰好有“即便臭了也是鲷鱼”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两个可以形成鲜明对照的例子,我才以此为例切入本书的正题。此处只不过是把“鲷鱼”和“骆驼”权且当作代表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关键词而已。日本文化属于“海洋文化”,

中国文化属于“畜牧文化”。白鱼和凝脂——美女的代名词1 海螺般的小嘴和白鱼一样的手指

在前一章节当中,分别通过“鲷鱼”和“骆驼”指出了日语中所包含的海洋文化的要素和中文当中所含有的畜牧文化的色彩,下面将从不同角度继续进行验证。

读小说或诗歌等文学作品时,有时会遇到对于人的容貌的描写。我的日语是在上海的大学学习的。有一段时间,我胡乱读了不少日本的文学作品。在当时的中国,因为没有教授日本文学的老师,所以我没能够系统地学习。可是当时说不定第二天就要被赶上讲坛教日语,我自己不得不摸索着学习日本文学。

当时我的读书生活大概是这样子的:刚阅读完井上靖的作品,马上又开始品味二叶亭四迷的作品;数日沉溺于夏目漱石的《哥们》之后,又转身投入有吉佐和子的《非色》的世界。现在想想当年的岁月,真的是奢侈在书斋了。

可是,这种乍一看毫无头绪(实际上也是)的读书生活,让我发现了有趣的东西,经历了相应的感动。

比如,在描述漂亮女子的朱唇和她洁白、纤细的手指时,二叶亭四迷在他的《浮云》当中是这样描写的:“手腕像细芦菔一样纤细,玉指洁白宛如五条并排的银鱼,手里握着一把团扇,遮住海螺般秀气的小嘴,漏出一种娇羞的神态。”

把女性的樱桃小嘴比作“海螺般秀气的小嘴”,这是中国作家万万想象不到的,把手腕比作“细芦菔”、手指比作“五条并排的银鱼”也是中国人脑海里没有的描写方式。与其说是惊叹于作家二叶亭四迷的观察能力和描写技巧,倒不如说是为在海洋文化强烈影响下生存的日本人的智慧所折服。当然,中文当中并非没有使用水产品,特别是海中鱼类来描写美女或其他人的例子,但是以我的读书经验(当然,仅限于中国文学),至少我没有碰到过《浮云》当中这样的表述。手腕像细芦菔一样纤细,玉指洁白宛如五条并排的银鱼,手里握着一把团扇,遮住海螺般秀气的小嘴,漏出一种娇羞的神态。2 从蠕动的鲍鱼联想到男性的睾丸

可是,这样的例子在日本文学当中不胜枚举。以下就是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我这几天在不断地寻找雇主,每天回到家里都累得像瘫软的鱼肠子……”(林芙美子《放浪记》)“从牡蛎壳那样布满层层褶皱、松垮瘫软的眼皮底下散发出一丝柔弱浑浊的目光,恍惚地投射在火炉上……”(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在细腻的肌肤之下,脸颊的肉像水母一样蠕动着,用手摸上去感觉不到任何的弹性,让人觉得毛骨悚然。”(圆地文子《冬红叶》)“宫子趁甲谷不注意,半边脸上突然露出如鱼鳞般鲜明的嘲笑。”(横光利一《上海》)“因为这是一位长得像老虎鱼一样,额头和颊骨都暴突出来的中年男性。”(远藤周作《海和毒药》)“用海螺般的拳头猛击了我的脸骨。”(正宗白鸟《光秀和绍巴》)“握住草野的那只手像是碰到了龙虾一样恨不得马上缩回来。”(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右侧的睾丸像是鲍鱼一样上下蠕动……”(谷崎润一郎《键》)“总之,那是一张日本人的脸。完全跟刺虾虎鱼一样……”(伊藤整《鸣海仙吉》)

如果让我把这些句子翻译成中文的话,恐怕要大伤脑筋了。因为中国人很难从睾丸的浮动联想到鲍鱼的蠕动。

我多少也算是个懂日语的人,但是我实在难以想象长着刺虾虎鱼那样额头和颧骨的男人究竟是怎样一副模样。3 杨贵妃之美

中国人生活在畜牧文化色彩浓厚的环境中,他们对于拿家畜和其副产品来做比喻的描写会倍感亲切。在日本,要说起最知名的中国诗人,恐怕非唐代(618-907年)的白居易莫属了。他在《长恨歌》中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一句盛赞了绝世佳人杨贵妃入浴时的绝代风姿。

也就是说,可以把女性洁白、美丽的肌肤比作凝脂。所谓的凝脂指的就是凝固的油脂。中国人用它来比喻洁白、柔软的肌肤。

中国古代的诗人、文学家用“凝脂”一词来盛赞女性白皙、柔滑、有光泽的肌肤并非是肆意而为的。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很容易找到诸如“肤如凝脂”之类的描写。

在中文当中使用“腻理”一词来表示女性的肌肤柔滑细腻,同时这一词汇也用来形容女性面貌姣好。“膩”字原指“油腻”、“柔滑”之意,所以有时把肤色油润的样子也称作“肪腻”。

用此类词汇来表现女性美丽的肌肤,这如实地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这种表述也同畜牧文化有很大的关联。

虽然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迅速提高,但是十几年前,我家里也曾把“猪油”当做食用油来使用。我的事务所有一位负责管理电脑的中国人,他现在还时常说:“想吃一顿猪油炒饭。”他很怀念猪油特有的香气和味道。

使用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来赞美漂亮女人身体的某一部位,在这一点上,中日两国人民是不谋而合的。不同的是,日本人用海里的东西来打比方,中国人则使用身边的家畜或其加工品来比喻。

还有一个例子。

此前,我曾在周刊上读过这样一段文字:“我的皮肤像鲨鱼皮?别信口开河了。开什么玩笑,我要是鲨鱼的话,你就是鲻鱼。”这是一位妻子被丈夫挖苦皮肤像鲨鱼,她生气之后做出的反击。

那么,究竟什么样子的皮肤算是鲨鱼皮肤呢?三浦朱门《箱庭》中有一小段文字对此做出了说明。“大腿光秃秃的,毛孔密密麻麻地微微隆起。所谓的鲨鱼皮肤大概指的就是这种皮肤吧。”

也就是说,日本人把粗糙、干燥的皮肤称作“鲨鱼皮肤”。

而中国人把这种皮肤叫做“鸡皮肤”。顺便说一下,在遇到冷空气或受到惊吓,人的皮肤也会反射性地收缩,汗毛倒立,看起来疙疙瘩瘩的样子叫做“鸡皮疙瘩”,和日语当中的“鸟肌”意思完全相同。使用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来赞美漂亮女人身体的某一部位,在这一点上,中日两国人民是不谋而合的。4 关键词——羊

进一步深究中国人的这种想法的话,会发现它和羊、鸡、马等家畜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特别是“羊”字地位显赫。

看一看用来形容女性漂亮的“美”字。现在说美人、美女、美丽、美貌主要是“漂亮”的意思,而在古汉语当中,它主要是“味道鲜美”、“好”的意思。这种使用方法至今在中文当中仍有保留。

比如把“好吃”说成“美味”、把精通美食的人叫做“美食家”、把“好吃的饭菜”称为“美餐”。给他人介绍对象是为他人做好事,所以会得到“成人之美”的赞誉。他人所展示的好意叫做“美意”,好事、善事称为“美事”。美好的声誉是“美称”,值得称颂的事情是“美谈”。“美”字由“羊”和“大”两部分组成。造字之时,大概是出自“羊大为美,主给膳也”的想法吧。“養”字也是源自同样的想法。由“羊”、“食”两个字组成的“養”字,除了“供给食物、照顾”的意思外,还有“养育”、“饲养”、“保养”、“培养”、“供养”等意思。

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真的是无“羊”难谈呀。5 羊亦是财产

看到别人日子过得比自己富足,不由得心生“艳羡”之情,仔细观察此处的“羡”字,里面仍然含有一个“羊”字。

对古代的中国人来说,羊也是财产。

读一读中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很容易发现在古代中国,拥有很多羊就是有钱人的标志。所以从价值观内藏于词语里面这层意义上来说,“羡慕”、“眼羡”的“羡”字都含有一个“羊”字。

那么,主要意思是“好”之意的“美”字为何又衍生出“美女”、“美貌”等“漂亮”的意思呢?此处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思考一下吧。

那些生活安定、以家畜肉等高营养的东西为食物的人常被当做资产富足的有钱人。在古代中国,也把有钱人称为“肉食者”。与不吃肉的人相比,经常吃肉的人血色好、肤色美、发育状况良好。于是,营养充分的人看起来就漂亮、外表好看。或许这样一来,代表“好”之意的“美”字就衍生出“美丽”的意思了。

代表价值观的“义”、“善”等文字也是出自同样的考量。我们接着思考一下,“羊”和“善”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古代中国人在饲养羊的过程中,发现羊性格非常温顺,对主人言听计从。于是在造字之时,就取“羊”字作偏旁,用来代表“善”这一价值观念。

如实地赞美漂亮女性是很常见的语言现象,没想到的是,文化环境的差异却对它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当觉察到这一点时,我忍不住再次惊叹,原来平时我们不经意间所使用的表达方法、词汇竟然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对古代的中国人来说,羊也是财产。愁煞人的鱼和家畜1 不可译的词汇

学了日语之后,我明白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除了发音等稍微需要一点先天性才能的领域之外,能否学好外语、用好外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母语水平。

第二件事,无论外语水平和母语水平有多么高,两种语言之间绝对有许多无法精确翻译的词汇。

无论口译者还是笔译者,无论他的水平有多么高,无不被这些词汇伤透了脑筋。

可是,不翻译却想蒙混过关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许多情况下,这些词语往往很好地反映了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这就对译文的准确性和易懂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和服、日式房屋、与茶道相关的术语,就是这类词汇的代表。

比如“土間”、“襷”两个词。这对日本人来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两个词汇了。我在中国也一直翻译日本的小说、电影剧本,但是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词汇比这类词汇更让我伤脑筋的了。

这类词汇的翻译非常难。因为中文当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与海洋、鱼类相关的词汇也是如此。本书开篇部分所提到的“远浅”一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 愁煞外国人的『出世鱼』

从海洋文化和畜牧文化的视点进行论证的话,这些让人烦恼的词汇堆积如山。以鱼的名字为例来看一看。

日本人餐桌上常见的鲻鱼(ボラ。音译为宝拉),全长80厘米。它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名称。刚孵化出来的小鱼叫“奥宝考(音译,日文为オボコ)”或“斯巴犀利(スバシリ)”;长到18-30厘米时叫“娜腰细(ナヨシ)”或“伊娜(イナ)”;成熟后,回到海里时叫“宝拉(ボラ)”;个头极大的成鱼又叫“涛岛(トド)”。

顺便说一句,据说“とどのつまり”(归根结底)一词中的“とど”就源自“涛岛”。

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出世鱼“宝拉”的名称都会随之发生变化,最后成为名叫“涛岛”的大鱼。据此产生了“とどのつまり”这一词语,意思是“归根结底”。

这类词语并不仅仅限于“宝拉”这种鱼,在日语中,把成长阶段不同、名称发生变化的鱼叫做“出世鱼”。除了鲻鱼之外,还有鲈鱼和沙丁鱼、鰤鱼等等。

还有小型金枪鱼叫做“扫机(ソジ)”,大型金枪鱼叫做“喜碧(シビ)”。读一读《本朝食鉴》,里面有更复杂的记载:最小的金枪鱼叫“马机卡(マジカ)”,颜色乌黑的称作“扫机(ソジ)”。“加考(ジャコ)”和“新考(シンコ)”是对斑鰶幼鱼的称呼。如果长到10厘米左右就被叫做“考哈达(コハダ)”或“此纳西(ツナシ)”。“哇咔系(ワカシ)”、“伊纳达(イナダ)”、“哇拉萨(ワラサ)”、“部里(ブリ)”都是鰤鱼的别称。在东京,这些名字依次用来称呼大小不同的鰤鱼。好像各个地区之间有竞争意识一样,在大阪,对于大小不同的鰤鱼则依次称之为“次拔丝(ツバス)”、“哈马奇(ハマチ)”、“麦基劳(メジロ)”、“部里(ブリ)”。“哈马奇”是鰤鱼的幼鱼,全长40厘米左右。本来是关西地区对鰤鱼的叫法,现在用来指养殖的鰤鱼,这一用法也扩展到了全国。

鲈鱼美味可口,栖息于近海,春夏之际就会溯流而上。其幼鱼叫做“赛高(セイゴ)”,稍大一点的叫做“福烤(フッコ)”,完全长大的才能称之为“鲈鱼(スズキ)”。

写到此处,各位读者也许会佩服我日语知识的丰富。听说现在正在学习中文或将来立志要做日语教师的读者当中有许多知识女性,想想被她们所崇拜也不是一件坏事,我不由得心中窃喜。

可是,就是这么一条小鱼却给它起了这么多的名字,好像是劝告外国人不要学习日语一样。这些叫法真是愁煞外国人了。一想到自己竟然同这么折磨人的日语相伴到现在,我真佩服自己的忍耐力,甚至有一点想要表扬自己了。3 词汇丰富的中文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畜牧文化之子——中文之时,我们会发现中文对于鱼的表达仅停留在简单、熟悉的词汇群里。不过,一旦谈到家畜的话,中文的“繁琐”并不比日语差。不,对自己的母语不能出言不逊,还是称作词汇丰富吧。

根据年龄的不同,牛有许多不同的叫法。

比如有㸻(一岁牛)、㸬(两岁牛)、犙(三岁牛)、牭(四岁牛,同“㸮”)、(五岁牛)、犊(小牛)等。

并且根据毛色、公母、是否阉割、大小等,又有不同的叫法。一起看看下面的汉字:“牷”(祭祀用的纯色牛)、“牯”(母牛或阉割的公牛)、“犉”(色黄唇黑的牛)、“牰”(黑眼牛)、“”(有花斑的牛)、“”(花纹牛)、“犍”(阉割牛,又称“犆”、“犗”)。

因为这些都是些不太常用的汉字,逐一举例的话,出版社的编辑和印刷厂的工人要叫苦连天了,所以举例到此为止。

在古代,马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有许多军事用途,它比牛的价值更为重要。马字旁的汉字比牛字旁的汉字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岁的马叫“”,两岁的马称“駒”,三岁的马为“駣”,八岁马是“”。根据年龄的不同,马的叫法也各不相同。

马的颜色种类比牛多,根据颜色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叫法,下面是其中一部分例子。

驪(黑毛马)、騮(有黑色鬃毛的红马)、騂(赤黄色马)、駰(黑白相间的马)、騅(深灰色马)、骐(青黑色马)、骆(黑鬃毛白马)等等。

还有许多与马相关联的、有意思的表达。用“馾”表现马的睡姿,用“駠”代表马摇头的动作,用“䭺”表示马吃惊的样子,用“䭻”来描述马疾驰的神态,用“駫”来形容马健硕的外形,用“駜”来指代马肥硕的样子。

其词汇的丰富程度让中国人也一筹莫展,要是不查字典的话,连中国人都读不出来。“吉”、“美”、“详”、“善”中的“羊”字也有许多称呼。

羔(乳羊)、羜(出生后五个月的小羊)、䍮(出生后约一年的羊)、羝(公羊或三岁羊)、羒(白色公羊)、羖(黑色公羊)、(长六尺的大羊)、羠(阉割羊,又称“䍨”、“羯”)、䍬(毛呈花斑的羊)。

牛除了可以被用来当作肉食之外,还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牲畜,马具有较高的军事使用价值,羊则被视为“吉”、“祥”、“美”的代表。而猪(中文的“豕”是家猪和野猪的总称)则不同,除了用作肉食之外,并未获得和马、牛、羊一样的美誉。非但没有获得好名声,反而成为“肮脏”、“愚蠢”的代名词。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吧,同马、牛、羊相比,猪的称谓区分得并不是很详细。但是,即便如此,从日语的角度来看,也是数量惊人。举例如下:

豯(生后三个月的猪)、豵(生后六个月或一年的猪)、豝(二年猪)、豜(三年猪)、(母猪或老猪)、豶(阉割的猪,又称“”)、豥(四个蹄子全白的猪)、(小猪)、䝏(求子猪)、(黑头白猪)。

日本人耳熟能详的“豚”,原来意思指的是“小猪”。中国人把“豚”写作“猪”,这个“猪”本来意指一个毛孔中长着三根毛的猪。马具有较高的军事使用价值;羊则被视为“吉”、“祥”、“美”的代表;而猪则不同,除了用作肉食之外,并未获得和马、牛、羊一样的美誉。4 难坏日本人的中文

这次怎么着也该轮到想要学习中文的日本人犯愁了。中文不仅发音困难,词汇也复杂,让人永远都记不完。

的确如此。但是也不必担心,前文所列举的家畜的名字,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够准确地使用。“文革”时,我下乡农村,干了很多年农活,养过猪,放过羊,自诩对农村的事情略知一二,但是面对这些词汇也是束手无策。

要全部记住这些词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处所列举的大多数词汇都没必要去记。但是作为汉字常识,在了解中日文化、中日两国词汇的特征方面,多少知道一点是有好处的,了解一下就足够了。

学习外语不仅要流汗,有时还需要流泪。不论是学习中文,还是学习日语,可以说无一例外。不过,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难死人的外语也终能修成正果。迄今为止我已经被日语虐过无数遍,但每一天我仍然坚持不懈地奋斗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纵然旅途有千里之遥,也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前行。坚持是最重要的。你能分别叫出猪肉和鱼肉各个部分的名称吗?1 食肉的历史短暂

日本人肉食文化的历史比较短。

据《日本书纪》记载,由于佛教的兴盛和影响,天武天皇四年(675)四月十七日,圣上颁布诏书禁止食用牛、马、狗、猴、鸡,“触犯者,罪之”。到了圣武天皇时代(736年左右)又制定了“禁止屠杀家畜,违者严惩不贷”的法令。

因视食肉为罪行,结果导致与畜牧业相关的产业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并未成长起来。抛开个别例子不谈,可以说日本的肉食历史开始于明治维新以后。

据画家、兰学家司马江汉(1738-1818)的《江汉西游日记》记载,1788年在长崎出现了可以吃猪肉和生牛肉的餐馆。江户末期1867年,横滨的中川屋嘉兵卫在江户(今天的东京)开设了日本第一家屠宰场,并开始销售牛肉。

进入明治以后,有许多日本人认为,吃牛肉是文明开化的标志之一。

明治初期,作家假名垣鲁文在他的《牛店杂谈·安愚乐锅》中辛辣地指出“不吃牛肉者为顽固不化之徒”。

因为有这样一段饮食的历史,所以至于牛肉的哪一部分比较柔软,哪一部分肥肉多,日本人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并没有详细分开称呼的习惯。

十几年前,铃木义司的四格漫画《桑瓦力先生》在《读卖新闻》晚报上连载,我一直非常喜欢他的漫画。2004年作者去世,那位活灵活现的、快乐的桑瓦力先生也从我的生活当中消失了,为此,我还暗自神伤了许久。

1997年5月9日的漫画以当时轰动一时的和牛养殖诈骗为题材。漫画当中登场的大叔也是受骗者之一,他投资的是“牛身上的特定板块”。桑瓦力先生看到漫画上面的“特定板块”,不由得笑出声来,说道:“哈哈哈,投资了牛腰肉板块呀。”在第四格漫画中画了一头牛,整头牛被分成各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被标出不同的名字。

各个部分的名称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因为所有的名字都是用外来语来标注的。大概铃木先生认为,和真正的日语——和语比较起来,外来语标注更能让日本读者简明易懂吧!

顺便说一下,从靠近头部的地方开始,牛肉的各个部分依次叫做牛颈肉(ネック)、肩肉(肩ロース)、牛排肉(リブロース)、上腰肉(サーロイン)、里脊(ヒレ)、臀肉(ランプ)。2 家畜肉细分名称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中文和英语等以肉食为主的民族的语言类似。虽然笼统地称作家畜肉,但是在购买、食用之时,应属于哪部分的肉,常被视为一个问题。我的母亲以吃了猪头肉、槽头肉会诱发疾病为由,一直固执地不把这两样东西摆上餐桌。

由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可以看到中文当中有细分家畜肉各个部分名称的习惯。

臚(腹部前端肉)、腓(腓肉)、腴(腹下肥肉)、肪(腰部肥肉)、脟(肋肉或肠肉)、膉(脖子肉)、脄(背脊肉)。

这些词汇,自古以来就被使用。

像这样的表达方式,在现代中国人的使用语言当中也能找到。

去市场的话,经常能听到以下这些词汇。

蹄髈(猪大腿的最上部)、里脊(脊椎骨嫩肉)、槽头肉(猪脖子肉)、口条(猪舌或牛舌,又叫门腔)、五花肉(肥瘦间隔的猪肉)、排骨(带肉的肋骨,又可细分为带里脊肉的大排和以胸部肋骨为主、略带肋骨肉的小排)、肋条(带肉的肋骨)、肘子(带皮的蹄髈)。3 鱼肉的复杂叫法

关于家畜肉,日语中并没有这么多的叫法。但是,当目光转向鱼的话,其叫法则划分得很仔细,以至于无法找到相对应的中文。

在1997年6月15日《读卖新闻》刊载的广告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丰田的广告中画着一条老头鱼,鱼的各个部分都标着不同的名字。比如:脸颊和身上的肉称“柳(やなぎ)”、尾鳍叫“舻肉(とも)”、卵巢肉标为“布(ぬの)”,胃部称作“水袋(みずぶくろ)”。

正如中文中细分家畜的各个部分一样,日语中也把鱼的各个部分分开称呼。

比如:尾肉(おにく)、肚腩肉(トロ)、中肚腩(中トロ)、上身(うわみ。鱼摆在菜板上,上侧的肉)、下身(したみ。鱼摆在菜板上,下侧的肉)、腴(つちすり。鱼腹部的肥肉)、血合肉(ちあい。三文鱼切成三片,当中一片带较多红色血的部分,又称“黑身”)、腹须(はらし。一、鲣鱼或金枪鱼的腹部肉。二、把鱼切成三片,再把它竖切两分后腹部的肉)、海中(かいちゅう。鱼的腹鳍以下的部分)、半片鱼(沿着鱼骨一切两半后的每一半)、割(さく。分割的大块鱼)等叫法。

大家不妨想一想,我把血合肉、中肚腩译成中文时,是何等地费脑筋。每次在翻译这些词语的时候,我都觉得被日语折磨得不成样子,以至于每次都狼狈不堪。

幸运的是,鱼的个头毕竟不如牲畜大,各个部分再怎么细分也有个限度。以海洋文化为背景的日语词汇和中文词汇略有差异,但是却展现了它发达的一面。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鱼卵了。4 中国人搞不清楚的鱼卵

有一天,我去朋友家玩,他请我吃饭。餐桌上摆上了鳕鱼卵这道菜。朋友看见我不动筷子,不由奇怪地问道:“鳕鱼卵味道很不错,你为什么不吃呢?”

当时我明显地感觉到脸一红,因是我的老朋友,就如实地告诉了他:“并不是我不喜欢,我小的时候母亲就不让我吃鱼子。她吓唬我说‘吃了鱼子的话,脑子会变坏,就会学习不好’,所以不知从何时起,即便桌子上摆上鱼子,我也不动筷子了。”朋友扑哧笑了出来:“你老大一个人了,怎么还跟孩子似的。”笑声里带着善意的嘲弄。

中国人,特别是上海男人经常做家务。我很讨厌大男子主义,有时间也去超市买东西。但是来到日本十几年,我还真没主动地去买过鱼子。除了我受母亲特殊教育之外,鱼子对于其他中国人来说,也应是吃不习惯的吧。

现在还好,刚来日本时,鱼子的各种称呼都让我抓狂。中文中所说的鱼子,在日语当中根据鱼的种类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叫法。这远远超越了我在大学所学日语的范畴。

要想知道在日本生活、学日语的中国人(尽量找日语说得比较好的人)是否是个日本通,有一个鉴别方法。那就是考一考他知道多少鱼子的叫法。比如可以用下面这几个问题来测试一下你周围的中国朋友,看看他们是否知道正确的说法。

①产卵前的鱼子块。主要指成熟后一粒一粒分离开的大马哈鱼子。或者此类鱼子的腌制品。

②鲻鱼子腌制后,晒干凝固后的东西。

③鲱鱼子。对腌渍或晒干后的东西的叫法。

④从大马哈鱼卵巢中取出的整块鱼子,每块单独腌渍的东西。

⑤雄鱼体内乳白色的精巢。可食用。

⑥对鳕鱼成熟的鱼子或将其进行腌渍后的东西的称呼。

⑦章鱼子。

⑧用辣椒和香料腌制过的明太鱼的子。

⑨叉牙子。

⑩对形状如小米粒般大小的鱼子的统称。如比目鱼、鳕鱼等的鱼子。

如果有中国人能够全部说出以上所举出的鱼籽(严格来说应该称为鱼子、卵巢、精巢等,中国人几乎不会这么仔细区分)的名字,那他可真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日本通了,但是我估计没有人能够全部答对。如果你知道哪位中国人得了满分,请务必告诉我。

说不定,日本人也未必能全部答对。不,应该不至于如此吧。以日语为母语的人绝不会在这类骗小孩子的把戏中兵败滑铁卢的。为慎重起见,答案公布如下:

①鲕(はららご)

②咸鱼子干(からすみ)

③干青鱼子(かずのこ)。腌渍后的叫腌渍青鱼子(塩かずのこ),晒干的叫干青鱼子(干しかずのこ)。

④咸鲑鱼子(すじこ。也叫すずこ、すじひき)

⑤鱼白(しらこ)

⑥咸鳕鱼子(たらこ)。因腌制后发红,又称红叶子(もみじこ)。

⑦紫藤之花(ふじのはな)

⑧明太子(めんたいこ)

⑨鰤子(ぶりこ)

⑩粟子(あわこ)

可是,如果不出几道题为难一下日本读者,我恐怕会被误认为没有学问。那么,我就用日本人不擅长的汉字来出招了。以下汉字指什么?我来举办一次莫邦富式的考试。

a.散子

b.鮞

c.波良羅子

d.唐墨

e.鱲子

f.鰊の子

g.加豆乃古或加登乃古

h.海藤花

答案如下:a、b、c读作“はららご”;d、e读作“からすみ”,顺便说一下,“唐墨”原先指中国文房四宝中的墨,鯔的鱼子经腌渍、晒干后酷似唐墨,所以获得这个美誉;f读作“かどのこ”,和g一样都用来指干青鱼子。《本朝食鉴》等古典中有加豆乃古或加登乃古的说法。h读作“かいとうげ”,指的是章鱼子或腌渍章鱼子,因鱼卵相连,酷似紫藤花,所以得此名称。常用于调味佐料或清汤。

我虽在超市里对鱼子一类的东西不闻不问,但是却买腌渍后的大马哈鱼子。“イクラ”是俄语“ikla”的音译,指的是腌渍后的大马哈鱼或鳟鱼的鱼子。好像一粒一粒从卵巢脱离出来的叫做“イクラ”,保持原状的叫做“筋子”。从俄语中移植过来的这个外来语,因为符合日本人的饮食生活,现在被广为使用,作为真正的日语而获得了市民权。

大概日语中这类词汇的发达同“好捕鱼鳆”、“食海物自活”(《三国志·倭人》)这一习惯密不可分。查阅了不少词典,重新体会了这一点,并且切身感受到日本谚语所说的“雪路不要急着走,鱼子汤要慢慢喝”的道理。

大雪之后的马路还没有被踩结实,不好走,走的人多了才容易行走。鱼子汤中的鱼子容易沉到锅底,最后的锅底干货多,比一开始喝的汤要有内容。

正如这个谚语的意义那样,迄今出版了许多日语辞书和书籍,所以对于日语并非是母语的我这样的人,也能参考这些书籍,写成了这些文字。我要对这些前辈们付出的努力致以敬意。要想知道在日本生活、学日语的中国人是否是个日本通,有一个鉴别方法。那就是考一考他知道多少鱼籽的叫法。中国人的忌口,日本人的补品1 日本人无法理解的发物

2008年10月的某个早上,起床后左脚刚着地,一股剧痛袭来。我明显地感觉到脸上血色全无,因为当天下午在地方上安排了一场演讲。照这个样子的话是没法行动了,我慌忙地试着揉了揉脚,并贴上了膏药。

脑海当中也浮现出给主办方某大型IT企业打电话,告诉他今天没法进行演讲的想法。但是想到万一当天取消演讲的话,未免太给对方添堵了,就暗下决心:即便爬着去,也要准时赶到会场。

一边和剧痛斗争着,我一边往车站赶。平时四分钟就可以抵达最近的车站JR(日本铁道公司)锦丝町站,那天打了的士还用了近三十分钟。汗水湿透了衬衫,这才意识到恐怕以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在东京车站的换乘了。

于是,向锦丝町站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车站工作人员询问了我的去处,用车站备用的轮椅迅速把我送到了站台。后面几站的车站人员通过接力赛的方式护送我一路移动。

没想到我竟然以临时残障人员的身份体验了一把铁路部门为其准备的设备和服务。除了在伊东车站这场接力赛稍有不顺之外,我对铁路部门的完美应对佩服得五体投地。

演讲结束以后,在主办方某大型IT企业人员的陪同下急忙赶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诊断说“你这是痛风”。

朋友听说后,劝我要少吃海鲜。日本的医生则告诉我尽量避免喝酒、吃鱼子类的东西。两者的说法有微妙的差别。

这使我想起了十几年前的一段往事。1997年7月,香港回归的报道告一段落之后,我终于回到东京,恢复了往常的生活。大概是由于疲劳过度的原因吧,身上到处起了一些红色斑点,奇痒难当。妻子看到后向我下达严厉指示:快去医院就诊。那天晚上以后,生猛海鲜就从我家的菜单上彻底消失了。作为上海人的妻子,根据她的医学知识,认定生猛海鲜有可能诱发皮肤病,特别是海鱼等决不能再放上餐桌。

的确,在中国通常把海鱼等看作是容易诱发疾病的发物,吃中药期间或出现荨麻疹、皮肤病等症状时,有尽量避免食用发物的习惯。

中国文化中有医食同源的说法。对于生病的人先用食疗的办法治疗,如不奏效,再使用药物医治。早在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前221年)就出现了倡导这一做法的医生。

源自同一种考量,根据时机、情况、身体状况等,有的食物不宜在某个时间食用。中文中称之为“禁口”或“忌口”。

孕妇、病人、身体欠佳者,不宜食用生冷食物,包括发物在内大致可分为七种“禁口”。其中的发物主要指鸡头、猪头、海产品、牛肉、羊肉、虾蟹等一部分淡水鱼贝类,范围很广泛。

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渗透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一方面为了强身健体可以从食物当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要因时因地地避免吃一些对身体不好的东西。这种思维方式及习惯和医食同源互为表里,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生活当中。妻子所采取的措施正是这种饮食文化的表现。在中国通常把海鱼等看作是容易诱发疾病的发物。中国文化中有医食同源的说法。2 敬而远之的猪头肉

这么说来,我在成人之前从来没有吃过猪头肉。母亲家境相对富裕,来到上海时候,被迫过上一种相对拮据的日子。但是即便生活不太富裕,她还是倔强地坚持着,从来没买过猪头肉。

理由是猪头肉容易诱发疾病。不仅猪头肉上了我家菜谱的黑名单,猪脖子周围的“槽头肉”也决不会买回家。据说这种肉也会诱发疾病。没钱就少吃几次肉,但是买的肉的质量绝对不能差。这就是母亲的生活哲学。

我在这种环境之下长大,理所当然就被灌输了“猪头肉和槽头肉还是不吃为妙的想法”,成家立业之后,我也固执地坚守着母亲的教导。去中国的菜场看一看就会明白,猪头肉和槽头肉确实价格低廉。但是我从来没有被低廉的价格所诱惑而去买过。

在和妻子谈恋爱的时候,周末也会去她家里。她家有五个兄弟姐妹,经济状况所限,有时做菜不买精肉,而是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猪头肉。

吃饭时,如果对猪头肉不动筷子的话未免太失礼,又考虑到必须要给未来的岳父岳母留下好印象,思前想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夹起一块猪头肉送到了嘴里。生平第一次吃猪头肉,或许是味道调得妙,竟然出乎意料地好吃。

但是,直至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后,我家的餐桌上还是没有出现过猪头肉这道菜。时至今日,更没有吃过一次槽头肉,不知道味道究竟如何。

这些事情在日本人看来可能比较滑稽,但是对许多中国人来说,这些正是中医养生的基础。反而,有些日本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却觉得不可思议。3 雪上加霜的滋补方式

大学时,在上海学习的日语教材中有一处提到了水俣病问题。当时水俣病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熊本县水俣一带,为了给那些身体出现异常情况的人滋补身子,不断地让他们吃活蹦乱跳的鲜鱼。当然,到了后来才知道这种滋补方式其实是让身患水俣病的人雪上加霜。

记得读到教科书上关于水俣病的章节时,我被彻底震惊了。我虽然没有问周边的同学,但是大概他们应该和我一样疑惑不解。那就是:为什么给身体欠佳的人吃海产品呢?那不是更容易诱发疾病吗?所以迄今我仍对教科书中的这些内容记忆犹新。

随着我读的日语书越来越多,并且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了解,我逐渐明白那时的惊讶是我对日本文化无知的表现。4 夏日的风——景诗鳗鱼

日本人居住在四面环海的岛国,自古以来他们就有从海味中摄取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的智慧。

对于日本人来说,鱼贝类产品不仅是他们的生活食粮,还是宝贵的蛋白质来源。鳗鱼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从绳文时代的贝冢当中出土了鳗鱼的骨头,在《万叶集》当中也有诗人大伴家持吟咏的和歌曲。

致石麻吕

日品九味衣带宽,

石麻吕君听我言。

消除苦夏有良方,

多食奈良海边鳗。

劝石

人瘦尚可肥,

命丢不可医。

莫为食鳗鲡,

溺水小河里。

从这两首古诗歌中可以知道,古代日本人就把鳗鱼作为有营养的食物来食用了。本来用来应对苦夏的鳗鱼被当做滋补品来食用,这一饮食习惯到了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已是世人皆知的事情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饮食习惯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文化年间(19世纪初)每逢土用丑日吃鳗鱼的习惯已经成为日本的夏日风物诗而固定了下来。

我家定居日本不过十几年,现在每逢土用丑日,也把烤鳗鱼烧摆上了餐桌。入乡随俗,家住在海边,盛夏时节必吃鳗鱼。

中国人也吃鳗鱼。从医食同源的角度出发,也劝结核病患者或为寄生虫而苦恼的人吃鳗鱼。但是,对鳗鱼的评价,并未达到迷信的程度。

1980年代初,我在北京参加了为期一年的进修。我的一位亲戚在北京某大学教书,他告诉我:北方人不太吃鳗鱼,北京的鳗鱼很便宜。进修所在大学的食堂饭菜实在不敢恭维,每逢节假日,我和同事就利用休息时间,一起买来鳗鱼、螃蟹等自己做饭吃。去大学附近的菜场一看,的确鳗鱼、螃蟹价格很便宜。

但是,如今中国流行美食文化,鳗鱼的价格恐怕是今非昔比了。日本人居住在四面环海的岛国,自古以来他们就有从海味中摄取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