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琳(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4 19:23:36

点击下载

作者:赵尚华,张俊卿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张子琳(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张子琳(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择要介绍了著名老中医张子琳先生治疗内科、妇科及外科诸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等的临床经验、方药治法、诊余漫话等。在介绍其具体经验方药的同时,力求通过全书的布局安排和医案、医论的说明,发掘其中规律性的内容,旨在帮助读者认识和学习张老所取得的医疗成果的同时,启发并提示读者了解他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对医生来说,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可能比一方一药的掌握更为重要。张子琳老中医赵朴初为张子琳先生题词

编写说明

我院老中医张子琳先生,山西五台人。自幼从父学医,初以《医学三字经》《四言脉诀》等启蒙,继续研读《伤寒论浅注》《灵素集注节要》等深造。稍长,即随父临证见习,并诵习陈修园、徐灵胎、唐容川诸家著述,以与临床对照。父督之严,张老亦学之勤,不数年即能单独应诊,在家乡行医数十年,声誉渐起。

1957年,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现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成立,张老以年逾花甲之高龄,欣然应聘,参加我所工作。自是以后,二十余年如一日,博采众长,学习更加勤奋;临证处方,工作更加谨严。每临一证,必立医案,偶有体会,即录之书札,日积月累,卷帙成堆,约略核计,病案已有三万余例,札记不下数十万言。为了继承老中医的宝贵经验,我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特组织赵尚华、张俊卿、赵怀舟等同志,从张老浩繁的病案、札记和著录中,并参考《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一书,整理出能代表张老医疗特色的“专病论治”38种,为全面反映张老的治学风范,以“诊余漫话”形式列出医疗、处方、用药等切身体验共15条,一并公诸同好,以便临证时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2001年3月

我的祖父张子琳(代序)

我的祖父张子琳于1894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五级村。幼年时正值清末民初,在私塾中熟读五经四书,使儒学成为其毕生的行为准则。“仁爱之心”“恻隐之心”的君子风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正平和”的中庸之道,贯之终生。行医伊始,就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视病人如亲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是对圣人教诲的身体力行。《汤头歌诀》一开头就是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四君子汤及其衍生出的六君子汤、五味异功散等的“中和”药性,暗合了祖父以“中正和平”立身处世的性格,也体现着他平和仁爱的君子风度。而四君子汤系列方剂也正是祖父最常用和最行之有效的方剂。

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说:“二陈加,时医贵。”祖父将二陈汤的应用光大发扬,凡属痰饮引发的肺部疾患、胃肠疾患、眩晕、癫狂痈诸疾,把二陈汤加减应用,都有立竿见影之效。而脾胃位居中焦,对人体有转枢升降作用,脾为后天之本,《金匮要略》说:“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中州健运,清升浊降,诸症自愈。

祖父喜好书画,其国画《荷花》在山西省1953年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奖,并见诸省报:“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祖父也正是把自己融入对荷花、梅花、菊花的国画创作中。古人称“莲,君子也”,“出淤泥而不染”;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祖父生活在“风雨如磐喑故园”的年代,却能洁身自好。虽历经沧桑,饱尝人间疾苦,却能我行我素,医术不断取得进步。荷、梅、菊的一枝一叶一花,无不折射出祖父的人格魅力。二

祖父自幼学医,就着重钻研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反复诵读,仔细琢磨,受益终身。祖父巧妙应用经方治病取效者不胜枚举,这里不再赘述。而《内经》中“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养生之道,成为其一生安身立命、行医论医的座右铭。黄老之说,注重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即“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祖父一生热心为人治病,不计较个人得失;一生无怨无怒,甘当平常百姓。家乡人称祖父是“三不怕”医生,即一是用药平稳,不怕出医疗事故;二是对人一视同仁,不怕给人摆架子;三是看病治好后不怕谢不到。

祖父自幼身体欠佳,20多岁开始行医后,还常常疾病缠身,每月总得吃十几付中药。而最难缠的是胃病和牙痛。胃病发作,冲顶如奔豚状,往往好几日不得缓解。后来从《内经》“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不妄劳作”中得到启迪,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将“饭后百步,遇事不怒,完全吃素,劳逸适度”一一落实,不吃猪肉、羊肉、葱、韭、薤、蒜等荤腥食物,只吃五谷、白菜、豆腐、蘑菇、金针、刀豆、植物油等,即现代人所说的“绿色食品”。慢慢地胃病不再发作,牙痛渐趋缓解,身体也一天天健壮起来。原来,吃荤腥食物,由于脾胃失运,湿热蕴结,浊秽熏蒸,犯胃则发奔豚,聚齿则肿痛难忍。三

祖父到40多岁时,开始信仰佛教。佛教提倡“慈悲为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与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是一致的。佛教中的禅宗主张“无念”“无相”“无住”,即每个人都要认识到自我本来的真实面目,从而使生命达到圆满的境界。而人只有在自我心性中下功夫,才能使生命得到超越和高扬。祖父一生经历过辛亥革命、“七·七”事变、解放战争等社会动荡,中年时大女儿、大儿子相继去世,69岁时爱妻早逝。对这些打击,他逆来顺应,随遇而安,不把哀痛和打击放在心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豁达。正是对佛教的信仰,才使他如此坦荡。

他特别推崇民国年间四川大长老李某,其事迹曾在当时《大公报》上以特大新闻刊登过。此翁活了200多岁,潜居深山,以采药为生,曾经历了朝代的更换和战争的动乱。有人问他经过些什么事,他淡淡地说:“无非也就是乱了又治,治了又乱,天下自乱,我心独治。”山间行走如怒马奔驰,静坐卧室如老僧入定,睡觉时如坠入黑田。大概这就是长寿养生之道吧!

就在祖父病重期间,他常告诫我们这些后辈儿孙要“留有余地”,即“有钱不要花净,有力不要用尽”,也就是华佗“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的意思。并给我们讲佛经上赴斋施发的故事,“苦瓜彻蒂苦,甜瓜彻蒂甜”总要反复说上几回。大概是他进入耄耋之年后,回味自己坎坷的一生,抚摩丧亲的心灵创伤,品尝如苦瓜般人生苦涩发出的喟叹吧!而面对自己医术精湛,学而有成,子孙绵延,也就品尝出了“甜瓜彻蒂甜”的感觉了。四

祖父不仅对中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对西医知识也在不断学习容纳,使自己的学术更加完整,更有实效。遇到病人,望闻问切,四诊八纲,理法方药,一丝不苟。尤其在问诊上颇见功底。不仅要中医的“十问”,而且要问化验结果,透视结果,西医最后的诊断。处方或按中医辨证施治,或按西医辨病施治。如对高血压病人多采用张锡纯的建瓴汤加怀牛膝、生杜仲、桑寄生等据说有降压作用的药物。诊断为阑尾炎者则用大黄牡丹皮汤加苡仁、败酱草、木香、银花等。诊断为脉管炎的,则用四妙勇安汤(当归、银花、元参、甘草)再加入赤芍、红花、牛膝、黄芪、白芷、乳香、没药等。

1972年,祖父响应疏散人口的号召,回到故乡。家乡人民奔走相告,每日就诊者络绎不绝。

祖父平时注意学习,将医学前辈有效的方剂,以及各种医学杂志上报道的方剂,经本人再加工,然后付诸实践。祖父“活到老,学到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治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祖父逝世18年了,其音容笑貌却让人难以忘怀。以诚待人、乐善好仁的儒医风度,受到后来者的崇敬;其学术思想、医疗经验、所创建的经验方剂,也将受到爱好中医人士的青睐。21世纪的医务工作者,任重道远,继往开来,有责任努力发掘中医学的宝库,使之造福人类。江泽民主席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德艺双馨”的标准,我们医务工作者也应努力去做到。张光荣写于2000年6月1日

医家小传

张子琳(1894—1983),字桂崖,号弘达,山西省五台县人。父润雨,精医,工书画。张幼承家学,熟读中医启蒙书籍;稍长,受业于本县儒医刘采成先生门下,攻读《内经》《伤寒》《金匮》等经典著作。年甫二十,即为亲友诊治,屡获效验。因其父供职于大同观察使署所属医院任医官,便再往大同随父见习,更得临证指教,加之本人勤奋,研习《医宗金鉴》《类证治裁》等古今医籍,尤崇尚陈修园学术,越六年,医术大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深为诸前辈赏识。

中年丧父,乃在家开设药铺,自任坐堂医。因以辨证明晰,用药轻灵,见效显捷,善用小方剂治大病,患者多往就之。曾有妇科医生徐某之女,年方十七,

感冒

身痛,徐曾用九味羌活汤,身痛不解,又兼咽痛,后改服养阴清肺汤,身痛咽痛更甚,遂邀张诊视,见病人身热恶寒,无汗,身痛骨楚,并咽痛,脉浮紧有力,便用麻黄汤原方加桔梗、玄参二味服之。三日后病家登门告之曰:你那药方妙得很呀!药到病除,应手取效。又尝治五台县北大兴王某之子,年三四岁,忽喘促不止,村里医生视病情危急,不敢为之用药,遂请张诊治。至病家时,正遇二巫婆给患儿灌服冲有朱砂之类的“法水”。视患儿,则张口抬肩,心慌,气息不接,唇青脉微,危在旦夕。分析病情,并无热象,加之巫婆灌服“法水”(实为冷水),故为寒喘,遂以回阳救逆之剂重用附子,一剂定喘,后经调理而愈。家长感激之余,曾赠挂“洞见垣人”横匾一块。类似的事例颇多,不能尽举。而且张家两代业医,敦重德行,常告诫子孙曰:“医虽小道,关系人命,当以济世活人为旨,应量力取酬,况身居乡土,举凡族邻,尤宜斟酌。”以是,施治售药,从无重索。每届岁终,有无力偿付药债者,辄尽数勾销,或有非议者,则释之曰:“吾生于斯,长于斯,阖家养于斯,若计得失,折损者仍属区区。”从无责债求券之行,遇有邀诊者,不论远近,无分昼夜,必及时往视,于是声誉日隆。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学习政治,研究医学,无时忽辍。在县邑首创集体诊所,于地方防治灭病,卫生保健工作无不率先以赴,无计得失,深为各级领导及地方群众所推崇。1956年当选为五台县人民代表。1957年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建所,需要人才,他毅然应聘。在职14年,诸凡考训医籍,诂释疑难,总结经验,答复信访,临证治疗,以及培养中医后继人才等各项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无不致力,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多有建树。义务为群众治病乃其夙愿,1972年77岁退休,留寓省垣,但求诊者络绎不绝。山西电视台于1981年8月曾播发其生平事迹及带徒义诊发挥余热的专题报道。

张业术有自,源出正派,理论根基一本《内经》《伤寒》《金匮》之学,崇尚前辈名家徐灵胎、陈修园等“尊古无妄”之说以为标榜。临证辨析又多参合唐容川、张寿甫等古今通用、中西参合之议作稽范。向以辨证论治为本,善领病走,不为病牵,常使沉疴消于无形,而绝无执著不化之嫌。《礼记·儒行》云:“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他的业术,固有同于斯言者。

张行医七十余年,积累之医札、病志、记述甚多,惜多已失落,仅1970年以后历年登录内、外、妇、儿各科病志,约三万有奇,经验札记四十余万言,曾由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指派专人协助整理,总结证治概述30种,捷效医案100例,汇集成册,定名为《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于1978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山西日报》及香港《文汇报》均先后为此书发表书评及内容介绍。本书后增补“医话选”分别于1985年和1996年各再版一次,其发行已逾5万册,深得读者好评,其中有的案例被选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通用教材。其后,在《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1981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当代名老中医临证荟萃》(1984年广东科技出版社)、《山西名老中医经验汇编》(1992年山西科技出版社)、《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精粹汇集》(1995年山西科技出版社)各书中均备载其业术甚详。此外《名中医治病绝招续编》(1989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一书中亦收录其治则二条。“平肝清晕汤”是张老手制有独到疗效之经验方,盖本《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参以张寿甫治疗现代医学所称高血压病之“建瓴汤”方义推衍成方,用于高血压、轻度动脉硬化、慢性肝炎、神经衰弱等病证,亦即中医所谓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病因发为眩晕、

头痛

、心烦、失眠、纳呆、便秘等疾患。20年来,他以此方随证化裁施治,辄应手而痊。此方曾为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所刊刊载,后由广东中医学院主编之《新中医》杂志转载介绍于《老中医医案医话选》。同道中每有治用此方者,多见卓效。得一方以活万人,其功于医学又何必以多为胜哉!

张既精于医,又善绘事,并虔诚佛学。父为书画名手,其舅赵凤瑞乃三晋画苑俊笔,与故人常子襄、柯璜等大家齐名大河之北。张亲受熏陶,多得精传,所绘以花卉称最。受持佛学,乃以养志健身为旨。君盖以普济含灵,不务荣利,唯疾厄是救者,七十年如一日。故生前年近九旬,尤无倦意,是有赖于素行修养者至多。而身后十八载,先生验方神技、藏书印画或有所失传,然其德艺双馨的故事,三晋妇孺皆知,亦为一奇!

专病论治

感冒虽是小恙谨于微 寒热暑时分型治

感冒,系内科常见病,临床上有风寒、风热和暑湿之分。临床见证不同,治疗方法亦异。感冒虽小,临证之时亦须谨慎对待,所谓圣人不忽于细,必谨于微。张老曾多次强调“医疗工作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负责,彻底了解症状,弄清初发病的根源,然后再针对病情加之深思,选择有效的方剂对症治疗……其中追究病源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正如仲师《伤寒论·序》中所说:‘虽不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原。’知其初得病的根源,然后才进行施治,只有这样才能治之有效。”医者于此等处尤当审证求因,明辨其类,知常达变,辨证施治,方得无误。兹分类叙述如下。

一、风寒温散不谢方

风寒感冒最为常见,常常表现为恶寒发热,恶寒重而发热轻,无汗,头痛,体痛,鼻流清涕,有时咽痒,咳嗽,咯稀白痰,苔白或无苔,脉浮紧。法当辛温解表,张老习用陆懋修《不谢方》之风寒温散(防风9克,芥穗9克,苏叶9克,姜半夏9克,陈皮6克,枳壳6克,桔梗6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往往随手取效。

此外其自拟的葱豉汤加味亦平正清灵,稳妥可靠,对于较轻的伤风感冒宜之。药用:淡豆豉9克,葱白3茎,防风9克,前胡9克,杏仁9克,桔梗6克。若四时感冒,风寒兼夹气郁者可用加味香苏饮(苏叶9克,香附6克,陈皮6克,川芎6克,蔓荆子6克,防风6克,秦艽6克,荆芥6克,甘草5克,生姜3片,葱白3茎)取微汗愈;对于久病或老年病人及体质极虚的风寒感冒病人当用参苏饮,咳嗽甚者,加杏仁以降气,桑叶以泻肺。

二、风热凉散不谢方

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头晕,身热,口干渴,咽肿痛,或咳嗽,咯吐黄黏痰,苔薄黄,脉浮数或浮弦。法当辛凉解表,祛风清热,方用《不谢方》风热凉散。药用:防风6克,荆芥6克,薄荷4.5克,桑叶9克,竹叶6克,连翘9克,栀子6克,橘红6克,桔梗6克,枳壳6克,炙甘草4.5克,带须葱白3茎。前胡、川芎、白芷、升麻、葛根等可随症加入。

三、藿香正气疗暑湿

暑湿感冒多为夏秋感受暑湿而发,症见发热恶寒,头闷痛,胸闷,身倦,四肢困重,或有呕吐、腹泻,苔白腻或微黄,脉濡或濡数。治当清暑利湿,芳香化浊,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药用:藿香9克,紫苏6克,白芷6克,厚朴6克,半夏6克,陈皮6克,桔梗6克。

四、银翘加减治时行

时行感冒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流行性感冒,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并具有传染性。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近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症见发热恶寒,剧烈头痛,全身痛楚,舌红,苔微黄,脉浮数有力。治法清热解毒,疏散外邪,方用银翘散加减。药用:银花15克,连翘10克,薄荷5克,板蓝根20克,大青叶20克。若头痛者加菊花;咽痛者加桔梗、甘草;咳嗽者加杏仁、前胡;痰黄者加瓜蒌皮、浙贝。【医案】

徐某,男,43岁,干部。门诊号:75411。

1978年6月17日初诊:

素体虚弱,1周前不慎感冒,头晕,左耳鸣,发高热,体温38.5℃,至今不退。现症:四肢困痛,咳嗽气紧,口干唇焦,鼻塞干燥,恶心嗳气,食欲减退,大便干,小便黄。曾用西药消炎、退热,其病不解,又改服中药,补虚解表,热仍不退。视其舌苔白燥少津,脉浮而数,此乃外感风热灼伤津液之证。急则治其标,拟辛凉解表,清热止咳,辅以生津润燥。处方:

金银花15克 连翘12克 荆芥10克 竹茹6克 瓜蒌15克 桑叶10克 菊花10克 杏仁10克 桔梗6克 芦根15克 甘草5克 陈皮6克 前胡10克 生石膏15克 水煎服。

6月20日二诊:

上方服第1剂后,得微汗,身热已退,体温已正常。服第2剂后,精神也较振作。现症:头晕不清,耳鸣,口干苦不适,食纳不佳,轻微恶心,大便稍干,嗳气,舌苔白燥,脉不浮略数。此为表解热退,胃津受伤之证,治以养阴开胃,清解余毒。处方:

桑叶10克 菊花10克 芦根15克 麦冬10克 石斛12克 竹茹6克 陈皮6克 鸡内金6克 炒谷芽10克 地骨皮12克 甘草5克 神曲6克 瓜蒌15克 水煎服。

2剂后诸症遂平。

按:感冒是常见病、多发病,比较容易治疗。但若治疗不及时、不适当,则亦缠绵不愈而变生他病。这就要求医者谨慎从事,辨证清楚,不因病小而轻忽之。本案,头晕身热,鼻塞干燥,肢体疼痛,咳嗽气紧,舌燥少津,便干溲黄,脉象浮数,乃一派外感风热伤津之证。虽然素体虚弱,但仍应遵守先解表后治里和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前医用补虚解表之法,其参、芪量大,致使邪气内闭,而身热不退也。张老急用桔梗宣发肺气,给邪热以出路。继用银花、连翘、菊花、桑叶、荆芥等,使邪热得辛而散、得凉而清。陈皮、前胡、瓜蒌、杏仁化痰理气以止咳,石膏、芦根清热生津。药证相合,1剂而热退身凉,2剂而精神振作。复诊时,食欲不佳,恶心嗳气,口干便秘,乃热病伤津之征,头晕不清、耳鸣为余热未尽,以养阴开胃,清利上焦余邪而收功。处方用药清淡和平,先后有序。不用峻烈而收效迅速,亦是本案之特点之一。

哮证

寒热分治有成规 蒌贝定喘补前缺

哮是一种发作性的气喘疾患,又名呷嗽咳。以胸中多痰,气为痰阻,结于喉间,呼吸哮鸣,声如曳锯,呀呷有声,甚者抬肩摇身,喘不得卧为主症。痰浊内伏,是哮病之宿根,该病常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而诱发。大抵新感者多实,久病者多虚;骤然发作者,亦多实证。朱丹溪所谓“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攻邪气为急”的论述甚为允当。哮证的发作期虽然较难控制,但在千百年来的临床实践中人们已经发现并总结出了比较完善的治法,那就是寒哮治以温肺散寒、理气豁痰,常用射干麻黄汤等方;热哮治以清热理肺、化痰平喘,常用麻杏甘石汤加味。

临床上另有一种哮

喘证

,它的主症表现为:咳嗽痰多,气急喘闷,喉间哮鸣,重则摇体抬肩,不能睡卧,有轻微盗汗,脉虚而滑数,苔白黄,质多红。因其冷哮、热哮的症状都不明显,张老朴素地称之为“冷热症状不明显哮喘”,特点是服用麻黄或麻黄制剂则喘促愈甚,此证临床屡见不鲜,只有认证准确、方药合理才有可能取得可靠的疗效。张老紧紧抓住痰浊内伏的病本,以豁痰为法,选用开封中医院白锡纯医师报道的验方蒌贝定喘汤化裁加减治之,效果很好。药用:瓜蒌仁15克,川贝母9克,杏仁9克,百合15克,天门冬9克,莱菔子9克,桑白皮9克,炙杷叶9克,远志9克,冬虫夏草3克,炒苏子3克,葶苈子3克,大枣5枚。水煎服。

此方每日服1剂,早服头煎,晚服二煎。如系老年患者,瓜蒌仁、莱菔子用量酌减,冬虫夏草用量酌加。久病体衰者,葶苈子须慎用。喘证喘证当辨虚实治

喘证是以呼吸急促,甚则张口抬肩,气上冲而倚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关系生命之根本,故历来谓“危恶之候”。喘证的临床表现复杂,有的病喘数十年,数经危笃而复愈;有的则突然发作而致不救;有用补而奏效者,有用补而致毙者。喘有寒热之差、肺肾之别、痰水之殊和虚实之异,均当细辨,最关重要者虚实之辨也。张景岳曾有明训:“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欲辨之者,亦为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此乃经验之谈。

但是如何辨虚实呢?邪气盛则实,正气亏则虚。正如清人顾靖远所说:“巢氏、严氏本《内经》‘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之说,止言实热。独王海藏辨华佗‘肺气盛为喘’、《活人书》‘气有余则喘’二语,云‘气盛’则当‘气衰’,‘有余’当作‘不足’。若肺气果盛、果有余,则清肃之令下行,岂复为喘?所谓盛与有余者,乃肺中之火,而非肺之真气也,斯言诚超出前人。”而临证所见,实喘多于虚喘。古人有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外感为实,内伤为虚;新病为实,久病为虚之别。有以证分,有以脉辨,都有一定道理。但临床上尤有虚而似实,或实而似虚之病,颇为棘手。尚须综合分析,脉症合参,去伪存真,仔细辨别。大抵实喘胸满息粗,声高气涌,以呼出为快,多新病,多外感。如寒喘、热喘、痰喘及外寒内热之喘皆属实证。虚喘声低息短,慌张气怯,吸气尤难,多旧病,多内伤。如肾不纳气或脾不运气而引起的喘。除此之外,喘证尚有虚实兼见者,如上盛下虚或外寒内虚而引起者即是。临证时常以气紧和气短区别喘证之虚实。气紧者属实,痰滞也,故静息亦气紧,脉多弦滑有力;气短者属虚,无痰滞,动则尤甚,脉虚无力。

虚实不同,治法亦异。实喘易治,虚喘难疗。张老对实喘喜用经方加减治疗而虚喘则常用以下治疗方法:肾不纳气之喘而偏阴虚内热者用陈修园法,六味地黄汤去丹皮、泽泻,加五味子、胡桃仁、补骨脂、冬虫夏草,甚者更加沉香。肾不纳气之喘若兼四肢厥冷、出冷汗者为肾阳虚,用真武汤,干姜易生姜,加细辛、五味子,重者更加人参。脾不运气,喘声如拉锯,脉虚而手足不冷,无冷汗,阳气未损者,用六君子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山西民谚:“干姜细辛五味子,千年咳嗽一把抓。”张老以该配伍组合治喘每获良效。实喘经方效力宏

实证之喘,起病急骤,症状较重,张老每用经方治之,收效明显。实喘以风寒束肺、表寒里热以及外寒内饮三种为常见。

风寒束肺,症见喘促胸闷,鼻痒喉痒,呼吸不利,吐稀薄白痰,初起多兼头痛,恶寒,无汗,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治法宣肺散寒平喘,方用麻黄汤加减。药用:麻黄4.5克,杏仁9克,甘草6克,橘红9克,苏子6克,桑皮9克,茯苓9克,桔梗6克。苔腻痰多者加半夏;口黏咯痰不爽者加贝母。

表寒里热,症见咳嗽气粗,喘促上气,咯痰不利,睡不着席,口渴烦闷,甚则气急鼻扇,脉数大,苔黄少津。治法解表清热,宣肺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药用:麻黄4.5克,杏仁9克,石膏15克,甘草6克,桔梗6克,贝母9克,橘皮6克,瓜蒌8克。口渴甚者加麦门冬、花粉;痰不利者加黛蛤散;口苦者加黄芩。

外寒内饮,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干呕,背冷,咳而微喘,吐白沫痰,或痰多稀薄如水状,咳逆倚息不得卧,面色青晦,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质淡,苔白腻,脉浮紧。治法祛风散寒,温化水饮,方用仲景小青龙汤。药用:麻黄3~4.5克,白芍9克,干姜6克,细辛3克,炙甘草6克,桂枝9克,半夏9克,五味子6克。小便不利者加茯苓;口渴者去半夏,加花粉;喘憋甚者加杏仁、厚朴。【医案】

李某,女,21岁,五台县人,农民。门诊号:88398。

1972年2月22日初诊:

1月前由于感冒引起咳嗽,气喘,喉间有哮鸣声,胸憋痛,善太息,食欲一般。发病月余,多方治疗未愈。脉象沉滑。此为风寒外束,痰阻胸膈,治以散寒祛痰,通宣理肺。处方:

炙麻黄5克 杏仁10克 炙甘草5克 橘红10克 桔梗6克 半夏10克 百部10克 紫菀10克 冬花10克 射干10克 苏梗10克 瓜蒌10克 枳壳6克 水煎服。

2月26日二诊:

服上药1剂后痰喘缓解,2剂后胸爽气平。今日又来治宿疾头痛、鼻衄等症,以清热止血、疏散肝风之药治之遂愈。

按:患者年轻体壮,感冒咳嗽区区小证,治疗月余不愈。其脉沉滑,以证合脉——其沉者气郁也,外寒束肺,其正气欲出而为邪所遏之象也;其滑者痰也,感冒日久治不得法,肺伤邪聚化作痰浊。所有症状均属风寒外束,肺气壅塞之证。张老用三拗汤宣发外邪;桔梗、半夏、枳壳、苏梗通宣肺气;紫菀、冬花润肺化痰;杏仁、瓜蒌化痰理气;射干配麻黄祛痰平喘,善治咳逆上气,喉中如水鸡声。药合病情,故2剂而愈。本证若不用三拗汤表散风寒,外寒不得宣越,内痰何以祛除?所以临证时脉症合参,分清虚实,探明病因,实为重要。虚喘时方加减从

气虚喘证,呼吸急促,饮食不进,抬肩撷肚,喘声如曳锯,脉细弱无力。治以益气定喘,方用加味六君子汤:高丽参9克,白术6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半夏9克,橘红6克,干姜6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肾虚喘证,孤阳无根,呼长吸短,痰不利,气不能续,发作重时不能平卧,脉沉弱而细。治以固摄肾气,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熟地15克,山茱萸9克,山药9克,茯苓9克,五味子6克,怀牛膝9克,补骨脂6克,冬虫夏草6克,枸杞子9克,沉香4.5克,胡桃仁3个。严重出虚汗者加人参。【医案一】

张老尝治永兴村马氏,中年妇女,病喘多日,数治不愈。患者痰鸣喘息,声似曳锯,隔墙可闻,呼吸困难,呼气尤艰,有汗不冷,四肢温和,大便溏薄,脉象微弱。诊为脾不运气,病在中焦。方用六君子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人参用至9克,3剂药后即见好转。由此观之,此方用于危在旦夕的情况常可转危为安。【医案二】

于某,男,56岁,阳泉人。门诊号:88210。

1975年1月30日初诊:

气喘2年,走路则加重,吸气困难,呼气较易。近来喘促不能平卧,口干,睡眠不好。特来太原住某医院治疗,无效而出院,经本所职工介绍就诊。患者脉沉而细数无力,苔白质淡。大凡出气粗而喘为肺病,吸气促而喘为肾病。今患者吸气困难,不得卧息,近来行步亦喘,是气海不司收纳之权,急宜摄固真元。处方:

熟地12克 山萸肉6克 怀山药6克 云茯苓6克 五味子5克 冬虫夏草6克 沉香6克 川牛膝9克 补骨脂9克 胡桃仁9克 辽沙参9克 麦冬9克 远志6克 炒枣仁9克 水煎服。

2月27日二诊:

患者回阳泉服上方10剂后,气喘明显好转,仍觉吸气困难,手足发麻,以右手为甚,睡眠差,食纳、二便均好,喜冷恶热,下午口干,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无力。仍遵原法,上方加地骨皮9克,桑枝10克,黄芪9克,水煎服。

4月14日三诊:

服上方共达30剂,咳喘基本治愈,食欲、睡眠皆好。前几日感冒高烧39℃,亦未引起喘证再作,只感觉轻微的气短,改为都气丸善后。

按:本例患者之喘,证属肾虚不纳者,故用六味地黄丸去丹皮、泽泻之泻,加五味子、补骨脂、胡桃肉、牛膝、冬虫夏草、沉香等补肾纳气,引气归原。失眠焦虑加远志、炒枣仁养心安神;口干加沙参、麦冬滋阴润燥。药证相合,故使缠绵难愈之疾,终得康复。阳虚喘脱真武汤

缪仲淳说,“阳虚喘者较少”,因阳虚气喘多属危候,乃真阳上脱之象。张老认为此型之轻者乃阳虚水逆,上凌心肺而成,症见心悸,呼吸短促,出虚汗,四肢厥冷,不能平卧,小便少,浮肿,脉细弱无力。治当温阳利水,真武汤主之。若精神衰竭,出虚汗者加人参6~9克;若元阳暴脱,危急来不及煎药之际,龟龄集有起死回生之效;若病情严重,尚须用大剂人参四逆汤方能转危为安。【医案】

阎氏,女,五台县大建安村村民。

患者呼吸困难,喘息不能平卧,痰稀量多,心慌,四肢厥冷,饮食不进,大便稀溏,左脉数而似有似无,右脉伏而不见,苔白滑。一派虚象。询及既往,前医屡用豁痰理气之剂不效,后因体温偏高、脉数而误用仙方活命饮,致病情更重,几乎丧命。合参上述脉症,证属气虚阳衰,急当回阳敛气,始有一线希望。方用真武汤加人参、细辛、五味子,1剂后喘证缓解,3剂则转危为安。

眩晕

眩谓视物眼花,晕谓视物头旋,二者兼有,即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甚者不省人事,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等症。张老善治肝阳上亢和肾水不足证的眩晕。平肝清晕镇肝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临床上也以肝阳上亢证的眩晕最为常见。此类眩晕每逢用脑过多或情绪激动、神经紧张而增剧,常伴有目糊、口干、少寐、心慌等症,其脉多弦数。症状可轻可重,病程可长可短。张子琳先生治疗这种眩晕的经验极为老道,他认为证属肝阳上亢,则治当平肝潜阳。经过数十年的反复验证,他创拟了著名的平肝清晕汤,方由生白芍12克,生石决明15克,生地12克,白蒺藜12克,菊花9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组成。药仅7味,却剂无虚投,试以医案论说之。【医案一】

原某,男,80岁,退休职员。门诊号:72723。

1978年4月14日初诊:

患者八十高龄,身体素健,喜食肥甘,从不服药。近几天来忽觉头晕眼花,睡眠不好,西医诊为高血压(血压220/120mmHg),尚患有老年性白内障,服西药未见效,故想服中药治疗。诊得:食欲尚可,二便调,口干,脉弦而急。此为肝阳上亢,上扰清空,拟平肝潜阳,用平肝清晕汤加减:

生白芍12克 生石决明15克 麦冬12克 白蒺藜12克 菊花10克 生龙骨15克 生牡蛎15克 夏枯草10克 杜仲12克 怀牛膝12克 桑寄生15克 2剂,水煎服。

4月20日二诊:

上方只服1剂,头晕即止。血压下降至正常,精神已复原。

按:本案系平肝清晕汤治验案。因患者虽然素来身体强健,但毕竟年逾八旬,肾气自亏。故于方中加怀牛膝、桑寄生、杜仲,补肝肾强腰膝,以固其本。加夏枯草辛苦性寒,善治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晕,以加强菊花、决明之功用。以麦冬易生地者,以其口干明显宜重养阴也。张老云:此案主要是患者素不服药,现在药证相合,故1剂而效。【医案二】

孟某,女,64岁,太原人。门诊号:63381。

1974年4月7日初诊:

眩晕耳鸣多年,春季发作频繁,此次发病10日。外院诊为梅尼埃综合征,伴轻度脑动脉硬化。现症:头晕甚,耳鸣不止,食欲不佳,恶心嗳气,喜进冷食。头晕不得转侧,如坐舟车,稍动则恶心,呕吐,眼糊,目眩,以闭目静养为安。左手左足发热,右手右足觉冷,伴有心慌,失眠,手足抽搐,溺黄,大便尚可。脉沉弦无力。

分析:眩晕耳鸣,恶心呕吐,风阳上扰之象;手足冷热不匀,抽搐不安其病在筋;每逢春季发作频繁,其应在肝。此则肝阳上亢无疑,治宜平肝潜阳。处方:

生白芍12克 白蒺藜12克 生石决明15克 菊花10克 竹茹6克 代赭石10克 远志6克 生龙牡各15克 夜交藤12克 钩藤10克 桑枝15克 麦冬10克 龙胆草5克 炒枣仁15克 丝瓜络10克 水煎服。

4月10日二诊:

服上方2剂后,头晕减轻,已能进食,恶心轻微,但吐酸水,余无不适,脉沉弱稍弦。上方去龙胆草,加半夏10克,继服2剂后诸症均安。

按:本患者呕吐较重,故在平肝清晕汤的基础上加竹茹、代赭石降气止呕;伴有心慌、失眠,加远志、炒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四肢抽搐,加钩藤、桑枝、丝瓜络,通络止痉。药证相符,丝丝入扣,才能使多年宿疾,数剂而愈。【医案三】

郑某,男,45岁,轩岗煤矿干部。门诊号:22707。

1975年8月5日初诊:

1971年初开始头晕,日趋严重,是年7月初突然自觉天昏地旋,恶心,呕吐,急送入某医院,诊为梅尼埃综合征。缓解后见头晕,伴有耳鸣,眩晕欲仆。在行走时如果预感病发,必须立即卧伏于地,否则摔倒。有时眼睛侧视也会引起阵阵眩晕,不能坚持工作,急躁易怒,全身不适,下午尤甚。有规律的是,每逢年底必晕倒住院治疗。患者惶惶不可终日。四五年中多处求医,曾作脑电图、心电图、眼底检查、电测听、肝功能等各种理化检查,亦未能找出原因,最后诊为“神经官能症”。有的大夫诊为“虚损不治之症”。现症:头晕,耳鸣,心慌,心悸,失眠或嗜睡,口干,舌燥,食欲尚好,腰困,身疲无力,大便干,小便正常。脉沉虚弦,舌苔黄腻。此乃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之证。治宜平肝潜阳,方用平肝清晕汤加减。处方:

生白芍12克 生石决明15克 白蒺藜10克 菊花10克 远志6克 夜交藤12克 龙齿15克 麦冬10克 柏子仁10克 生地12克 炒枣仁15克 炙甘草5克 桑叶10克 菟丝子12克 枸杞子10克 水煎服。

9月3日来信问诊:

上方加减服18剂,症状多变,反复无常。现症:精神好,严重的阵发性头晕缓解,头皮麻木,头痛减轻,曾有几天浮肿亦消退。以下肢无力,两侧头胀,失眠多梦,舌干,腰酸不能久立,食纳差,阳痿,早泄为主要痛苦。舌质淡红,苔白微黄。治以补肾壮阳,平肝清晕。处方:

生白芍12克 生石决明15克 蒺藜10克 菊花10克 远志10克 炒枣仁15克 生龙牡各15克 鸡内金6克 杜仲12克 枸杞子10克 黄芪15克 五味子10克 淫羊藿10克 肉苁蓉10克 锁阳6克 怀山药12克 熟地15克 当归10克 水煎服。

10月31日来信再次问诊:

上方经3次加减化裁,共服39剂,阵发性头晕再未发生,头晕轻微,腰酸痛亦缓解,二便、睡眠均好转,但梦多,身体疲困,阳痿、早泄同前,胃纳好,较前嗜咸,口中有咸味。口咸乃是肾液上乘也,仍尊上方,熟地增至18克,肉苁蓉、五味子增至12克,加乌贼骨12克,女贞子10克,水煎服。

11月15日来诊:

前后共服药90剂,月初因精神较好,饮酒少量,随即气短,翌日稍头晕。11月4日因琐事引起暴怒,以致旧病复发。恶心,头晕,全身乏力,行走飘然,胃部隐痛,脉沉弱。其胃痛乃动怒之故,因此仍遵原法加减治疗。处方:

生白芍12克 生石决明15克 蒺藜12克 菊花10克 远志6克 炒枣仁5克 枸杞子10克 杜仲12克 五味子6克 生地10克 熟地10克 淫羊藿10克 生龙牡各15克 女贞子10克 乌贼骨12克 当归10克 砂仁5克 水煎服。

1976年2月9日来信问诊:

上方经4次加减化裁,1个多月以来,病情平稳,头晕轻微,不恶心,下午身无力,食纳、二便好,偶有失眠,轻度耳鸣,腰困,脉沉较前有力。继守原法加减,上方去生地、淫羊藿、生龙牡、乌贼骨、砂仁,加麦冬10克,山药12克,水煎服。

3月16日来信问诊:

病情逐渐好转,诸症均安,唯下午稍感不舒适,行动猛急时稍有眩晕。此为肾经精气不足之象,欲荣其上必灌其根,用景岳左归饮加减治之。处方:

熟地24克 山药10克 女贞子10克 肉苁蓉10克 枸杞子10克 茯苓10克 川芎6克 细辛2克 砂仁3克 炙甘草3克 水煎服。

4月16日来信问诊:

上方服14剂,疗效良好。近日诸症均安,稍感下午脑力迟钝,轻微头晕。比半年前显著好转。嘱其坚定信心,坚持治疗,一定能痊愈。以后减量服用平肝清晕汤加减,患者共服药200余剂。

1978年随访:

4月12日患者来信:“自服张老方后,病情虽然多变,但逐渐好转。目前除感冒引起以外,眩晕症状已经消失,有时下午尚有不适之感,胃纳良好,睡眠正常,虽然记忆力较差,但日常工作应付自如,躯体灵活,神态恬愉,我认为已得再生。”

按:本案亦系平肝清晕汤治验病例。张老常说:治疗慢性病,不但要辨证准确,而且要敢于守法。本例病魔缠身,多年不能正常工作,几成废人。辨证治疗,虽见效,但症状变化无常,如果不确信病机为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治法始终谨守平肝潜阳,标本兼顾,而随症易法,必归失败。本患者坚持治疗2年之久,服药300余剂,才使如此复杂的病证基本得愈。守法之重要,观此例可知。事实上该病例的治疗经历了初期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急则治其标;中期症状初步控制,略显肾虚端倪,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为主,辅以补肾,阴中求阳;症状胶着多变,平肝阳、滋肾阴并重,随症加减;后期补肾阴为主,平肝阳为辅阶段。此乃守中之变,张老常说:不但要敢于守法而且要善于守法,这是收效的关键。

张老曾说:平肝清晕汤乃遵《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旨,从张锡纯建瓴汤(生山药、怀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地黄、白芍药、柏子仁)衍生而得的经验方。方中生石决明镇肝潜阳,为治疗眩晕之要药,为君。生龙骨、生牡蛎重镇潜阳,兼有敛阴安神之功;生白芍、生地黄滋阴养血,合而用之,既能滋养肝肾之阴,又可沉潜上亢之阳,乃方中治本之品,为臣辅。菊花、白蒺藜清肝明目,而兼祛头风,起引经报使作用,此乃方中治标之品,为佐使之药。全方虽仅7味,却能标本兼顾,共奏滋阴镇肝,潜阳清晕之功。对于肝阳上亢之眩晕,不论其病因如何,皆能切中病机,效如桴鼓。临床使用本方还应重视其加减法,如眩晕甚者,加天麻、钩藤、玉竹等柔肝息风之品;如耳鸣甚者加磁石;如大便干者,加当归、火麻仁;如手足心烧者,加丹皮、地骨皮;如恶心者加竹茹、代赭石;如失眠者加远志、炒枣仁;如食少纳呆者去生地;如肾阴虚明显者,合六味地黄丸;如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人参;如血压偏高者,加怀牛膝、桑寄生、生杜仲。下元水涸灌其根

对于肾亏精气不足之眩晕,张老以种树为喻:“欲荣其上,必灌其根”,主张以左归饮加减治之。药用:熟地21克,山萸肉9克,肉苁蓉12克,山药9克,茯苓9克,枸杞子9克,炙甘草4.5克,川芎6克,细辛3克。服此方诸症减轻之后,可继服杞菊地黄丸以善其后。【医案】

田某,男,24岁,农民,五台县人。门诊号:45958。

1971年7月16日初诊:

头晕胀闷疼痛5个多月,曾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伴有眼睛发胀,冒金花,晚上看灯起红晕,眼干,口干,手心发热,脉沉弱。此为肝肾阴亏,髓海不足之眩晕,治宜滋肾益肝,平肝明目。药用:

生地10克 熟地10克 山萸肉10克 怀山药10克 丹皮6克 云茯苓5克 知母5克 菟丝子10克 枸杞子10克 白芍10克 柴胡1.5克 菊花10克 石决明12克 水煎服。

7月27日二诊:

服上方4剂后,头晕闷痛好转,眼胀、发花均见轻,晚上看灯时仍见红晕,眼干、口干同前,手足心热,脉沉弱。上方加白蒺藜12克继服。

7月29日三诊:

服上方2剂后,诸症痊愈,但脉仍沉弱,眼稍发花。嘱其继服杞菊地黄丸1个月以巩固疗效。按:《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本案眩晕而视物昏花,脉沉弱,实为肾精不足。肾生髓,脑为髓之海,肾不足则髓海空虚,故眩晕作;“目为肝之窍”,“肾之精为瞳子”,肝肾阴虚,精气不能上注于目,故视物昏花,眼干涩不适;阴虚阳盛,故手足心热、口干等症并作。用杞菊地黄滋肝肾,填脑髓,治昏花。加少量知母以清虚热,热不退则阴难复;加白芍、石决明平肝明目,合用为滋补肝肾,清晕明目之方。药证相合,故见效颇速。而后以丸药缓缓固本,以图全功。气虚痰眩 补养兼化

眩晕一证,类型颇多,除上述肝阳上扰、肾精不足证以外,尚有气血亏虚,痰浊中阻等型。气血亏虚之眩晕,多兼见面色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倦怠懒言,身体消瘦,或见心悸失眠,舌淡苔白,脉来虚弱细小,张老每以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加减治之。若痰浊中阻型之眩晕,多兼见头沉如裹,咽憋,胸闷,恶心,纳呆,多寐,体型肥胖,苔腻,脉弦滑,张老每用二陈汤或《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之。因此二型辨别治法相对容易,故不多着笔墨。头痛

中医学认为,外感六淫,上扰清空,或情志刺激,肝阳偏亢,或气血阴精不足,不能上荣于脑,或跌仆损伤,瘀血停滞等等,均能引致头痛。据此,临床医家也把头痛归纳为“外感”及“内伤”两类。在治疗上,外感头痛以疏风祛邪为主;内伤头痛以平肝滋阴、补气养血、祛瘀化痰等为主。一般认为:头痛,新痛为邪,久痛为虚。邪则分寒热而除之,虚则审阴阳而补之。但亦有久痛为邪所缠,或新痛因虚而发者,当以脉症而详辨之。久痛似虚 审因论治散风寒

外感头痛有风寒、风热与风湿之不同,其治法各异。张老的医案中风寒头痛居多,一般认为新病,头痛在脑后,痛连项背,遇风寒即发,常喜衣巾裹头,口不渴,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为外感风寒之头痛。但是临床所见却不尽相合,尤其是久痛为邪所缠者不易辨识。许多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实乃风寒久羁之外感头痛。张老常说:“病名为虚,不可作为治疗的根据;证情是实,有证便自有方药。”此之谓也。【医案】

赵某,男,78岁,教师,五台县人。门诊号:86271。

1970年12月24日初诊:

右侧颜面及头部剧烈疼痛多年,经县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中西医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近来发作频繁,疼痛剧烈,痛似针刺、火烙,每日发作10余次,疼痛难忍,脉象沉细。证属风寒凝滞,痛久入络。拟用散寒祛风,活络止痛之法。方用菊花茶调散加减,处方:

川芎4.5克 僵蚕4.5克 酒地龙6克 白芷4.5克 防风4.5克 芥穗4.5克 羌活1.5克 醋柴胡3克 白芍12克 炙草2克细辛1克 桃仁6克 当归9克 薄荷4.5克 水煎服。

服上药2剂后,剧烈疼痛很快缓解,随后停止发作。之后患者头痛偶再发作,服上药2剂,辄收效。

按:头痛亦有久痛为邪所缠者,此例便是。西医所谓三叉神经痛,是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发生的,以短暂而剧烈的疼痛为特征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很不容易控制,病人多为中年以上者。本案患者系由风寒之邪侵犯少阳经脉,久而入络,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方用僵蚕、白芷、防风、细辛等祛风散寒;当归、川芎、桃仁、地龙等化瘀通络,亦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白芍配甘草,酸甘合化为阴,缓急止痛,对本病火灼火燎,疼痛急切之症,实有缓急之效。柴胡、薄荷引药入少阳之经。本方标本兼顾,构思周密,故药虽轻而效甚捷。张老曾以本方治疗多人,每收同样效果。外伤头痛 重镇化瘀两法行

外伤头痛临床所见甚多,治法亦繁,各家不一。有以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立论而用补中益气为主治愈者;有以伤及髓海而以血肉有情之品峻补先天为法者。张老认为跌仆金刃伤及头部造成的损害不外形气两端,外伤每致离经瘀血的形成,若瘀血量少则可自行吸收。若证情严重,治不及时,或不得法,则瘀血留而不去,往往导致局部络脉不通,症见痛如刀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此为有形实邪所伤。治当化瘀活血,因此张老治外伤头痛的方中总可见到四物汤或桃红四物汤的成分。此外,脑为奇恒之府,藏而不泻,不宜震动,若外伤震动则神乱气越,甚而至于躁烦狂癫。此时则又当以重镇安神为主,临床观察未有形伤而气不伤者,唯轻重有别。对于神乱气越症状明显者,张老常常重用紫石英、紫贝齿二味,以收补心平肝,镇惊安神之功,是其特点。【医案一】

芦某,男,51岁,中医研究所家属。

1974年1月5日初诊:

患者1973年6月因外伤脑部受震,头痛绵绵不断,但尚可坚持工作。于1973年12月上旬,出差在外地,突然发作剧烈头痛,严重时痛偏左侧,稍轻时脑后痛,夜间加重。经各地多方治疗未效。现症:头痛而晕,烦躁,耳鸣,睡眠不宁,口苦口干,饮食好,二便调,苔厚腻,脉弦而细弱。证属神乱气越,肝风上扰。治宜重镇安神,平肝息风。处方:

紫石英15克 紫贝齿12克 苦丁茶3克 川芎6克 僵蚕4.5克 防风6克 菊花9克 钩藤6克 白蒺藜9克 羌活6克 当归9克 白芍12克 生地15克 细辛1.5克 甘草4.5克 4剂,水煎服。

1月10日二诊:

服上药后,头痛大减,仍头晕,心烦,耳鸣,消化不好,脘腹闷胀,恶心,脉沉弦,苔白腻。此肝阳稍平,脾虚湿盛未除。拟平肝健脾,消导化湿。处方:

白芍9克 珍珠母12克 白蒺藜9克 菊花9克 龙齿12克 云苓9克 陈皮6克 半夏9克 厚朴6克 焦三仙各6克 鸡内金6克 苍术6克 水煎服。

1月16日三诊:

服上方4剂后,头痛已愈,仍头晕,耳鸣,恶心,消化好转,能进食,出虚汗,身体软弱无力,脉沉弱。

上方去苍术、厚朴、焦三仙,加黄芪18克,浮小麦30克。4剂,水煎服。

1月27日四诊:

服上药后诸症均减。但今日又突然发作头痛,波及脑后及前额,以偏左为重,口干,不欲食,精神萎靡,口臭,苔腻,脉弦。以平肝息风为治。处方:

紫石英15克 紫贝齿12克 苦丁茶4.5克 蔓荆子9克 菊花9克 钩藤9克 蒺藜9克 当归9克 白芍12克 细辛1.5克 防风9克 羌活9克 甘草3克 白芷6克 麦冬9克 水煎服。

1月29日五诊:

服上药4剂后,头痛大减,只有头左侧及脑后轻微疼痛,食纳好,精神佳,仍有口臭,又加咳嗽,吐白痰,脉沉,苔白而厚腻。此乃肝阳渐平,脾湿未解。治以柔肝散风,健脾化湿。处方:

云苓9克 半夏9克 陈皮6克 白芍9克 当归9克 柴胡6克 蔓荆子9克 川芎9克 细辛1.5克 甘草4.5克 羌活6克 鸡内金6克 佩兰叶4.5克 藿香3克 苍术9克 菊花6克 4剂,水煎服。

2月3日六诊:

服上药4剂,诸症均好,只有轻度头晕,自觉腿软无力,口干,脉沉弱,苔白腻。拟健脾益阴,芳香化湿为治,用自拟加减异功散以善其后。处方:

沙参9克 云苓9克 山药9克 陈皮9克 甘草4.5克 谷芽9克 石斛12克 麦冬9克 玉竹9克 菊花9克 白术9克佩兰6克 藿香4.5克 2剂,水煎服。

1974年11月23日七诊:

服上药以后,诸症悉平,已恢复工作。近日感冒,又引起轻度头晕,左边头稍痛,口臭,口涩,有时轻度抽搐,睡眠不佳,脉沉弱。仍依前法,平肝、散风、安神为主。处方:

白芍12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蒺藜12克 蔓荆子9克 菊花9克 钩藤9克 羌活6克 白芷6克 生石决明15克 甘草4.5克 麦冬9克 菖蒲6克 远志6克 夜交藤12克 石斛12克 水煎服。

1978年3月随访:

经1974年治疗,病情日渐好转,并很快上班工作,近两年来未见头痛、头晕。

按:脑震荡后遗症,其症状多有头痛、眩晕、失眠等,往往由于症状长时间内不能消失,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治疗也比较困难。本案患者,张老即重用紫石英、紫贝齿先补心平肝,重镇安神;而其头痛而眩,左侧为重,口苦口干,脉弦,均提示肝胆郁火内炽,故以川芎茶调散合四物汤加减治疗。重镇安神,养血平肝,散风止痛三法合用,共治疗1个月左右,服药24剂,使顽固重症,得以治愈。

张老在治疗过程中,时时不离辨证论治的原则,他特别重视细心衡量邪正比例关系的变化和兼夹证的出现与消除,力求做到辨证准确入微,用药恰到好处,在治疗疑难杂病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病随药走,而逐步向愈。尤其在病程较长的病例中,体现得更为清楚。本例患者初诊以神乱气越,肝风上扰为主,故治以重镇安神,养血平肝息风;二诊肝阳稍平而兼脾湿食滞之证,乃酌减重镇之力而加和胃消导之品;三诊已能进食而虚汗又见,则去消导破气之品,入益气敛汗之味;五诊又加咳吐白痰,遂入藿、佩、二陈等药以化湿除痰;六诊之时,邪去十之八九,证见脾阴不足,湿邪将尽,遂以自拟治脾阴不足的专方——加减异功散加藿、佩等药以善其后。整个治疗过程起伏跌宕,却又一气呵成,都是在不背离原来治则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灵活应用,使药证丝丝入扣,每次诊治,都有效果。【医案二】

孟某,男,48岁,某公司干部。门诊号:26874。

1977年5月12日初诊:

1962年由于车祸,头部左侧撞伤,当时昏迷两天多,流血很多,伴左臂肱骨骨折,经抢救苏醒,但遗头痛,头晕,两手不由自主颤抖,左手较甚。去年10月头痛加重,呈持续性剧烈疼痛,两太阳穴处疼痛更为剧烈。烦躁不宁,睡眠不安,虽曾多方疗治,终未能缓解。现食欲尚可,二便如常,口干甚,舌尖红而两边紫暗,苔白,脉沉紧。此为瘀血阻滞少阳,兼有动风之势。治宜活血化瘀,平肝息风,辅以安神。处方:

当归12克 川芎21克 白芍10克 柴胡6克 石决明15克 白蒺藜12克 桃仁6克 红花5克 炒枣仁15克 远志10克 炙草5克 天麻6克 钩藤10克 菖蒲6克 白芷6克 水煎服。

5月16日二诊:

服上方3剂,头痛、头晕减轻,只有早晨较重,睡眠安定,左手震颤减轻,口不干,舌边紫暗,脉沉。效不更方,上方改天麻为10克,白芷为10克。水煎服。

6月4日三诊:

服上方10剂,头痛、头晕基本消失,只在用脑过度时偶尔发作,两太阳穴处疼痛显著好转,左手颤抖基本停止,睡眠安宁,食欲增进,舌边仍紫暗,脉沉有力。仍遵原法。处方:

当归12克 川芎6克 白芍10克 柴胡6克 石决明15克 蒺藜12克 桃仁6克 红花5克 远志6克 炒枣仁15克 生地15克 甘草5克 水煎服。

两月后随访:

上方又服6剂后,头痛、头晕、震颤、睡眠等均好,已上班,恢复工作。

按:本案头痛、手颤亦为脑震荡后遗症。头之两侧,少阳所属,痛处不移,形若锥刺,舌边紫暗,当为瘀血阻滞少阳络脉之证。瘀血阻滞,经络不畅,筋脉失养,则动风震颤。故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柴胡引药入少阳之络,使更好发挥药力。石决明、白蒺藜、天麻、钩藤平肝息风,既能止痛,又可镇痉。远志、炒枣仁、菖蒲养心安神,既能安眠,又善除烦。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活血化瘀,疏解少阳,息风安神之功,终使顽固而剧烈的头痛得以缓解。于斯,更觉中医辨证论治之重要。原方原量 散偏汤散少阳风“偏头痛”是一种常见而难愈的顽固疾病,张老治疗本症,多用“散偏汤”,常收良效。本方出自陈士铎《辨证录》卷二。其方如下:

川芎一两 白芍药五钱 白芥子三钱 香附二钱 郁李仁一钱 柴胡一钱 甘草一钱 白芷五分 水煎,空心温服,早晚分服。

张老常说:中医不应泥古不化,一般常用方应灵活加减,但有些方药则必须原方照用,连药量亦不宜变更。“散偏汤”便是其中一例。【医案】

郝某,男,36岁,平定县人。门诊号:72072。

1974年4月20日初诊:

偏左头痛已3年,伴有心烦,痛剧时失眠。近10余日来,头痛加剧,不能进食,二便如常。曾多方治疗不效,服止痛片等也已失效。脉弦,苔白。辨证为风邪上犯少阳之经,拟用散偏汤。处方:

川芎24克 生白芍15克 白芥子3克 香附6克 郁李仁3克 柴胡3克 甘草3克 白芷6克 水煎服。

4月23日二诊:

服上方2剂后,偏头痛减轻,但发作次数多了一次,脉弦。效不更方,上方将川芎改为30克,继续水煎服。

4月25日三诊:

服上方2剂后,偏头痛完全停止,余症亦均好转,脉象较前缓和。原方继服2剂,以期巩固。

1978年3月随访:

患者服药后约1年多时间,再未发作。近来因劳累等原因,偶有发作,但很轻微,不影响工作。

按:张老用药,素称谨慎,本案初诊即用川芎24克,效而未愈,二诊改为30克,则立竿见影,多年痼疾,药到病除,可见本方确有独到之处。方以川芎为君,每剂30克,其性辛温燥烈,为血中气药,上至巅顶,下至血海,行气活血,善治风寒入络引起的血瘀头痛。白芷辛窜,善行头面,助川芎祛风止痛。白芥子豁痰利气散结;郁李仁行气化滞;香附理气解郁;芍药、甘草缓急止痛;柴胡引经上行。诸药合用,共奏行气化痰、散结止痛之功效。此外,方中辛温燥烈走窜之品偏多,也是选用白芍、郁李仁柔润收敛以佐制的原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