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辅导教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5 02:51:32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辅导教材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辅导教材试读:

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而自从有了教育活动,就有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当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超越了经验和习俗的水平,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性认识时,教育便成为教育之“学”。因此,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的任务主要有三项:

1.揭示教育的规律

揭示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事物之间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阐明教育的各种规律。

2.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对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提供超越日常习俗认识和传统理论认识的新解释,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通过对教育规律的揭示和教育问题的解释,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进而成为沟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1)特点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相关著作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混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政治著作、语言记录中。

①《论语》《论语》一书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②《理想国》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等书中。

③《学记》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比国外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还早三百来年。(3)评价

该阶段所有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只可以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特点

在这一阶段,教育学已具有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逐渐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天性,开始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论述教学问题。如夸美纽斯提出了一切知识都应以感觉为开端:赫尔巴特根据心理活动的统觉作用,提出了教学的四个步骤。但是,他们对自己理论的论证方法,不是依靠与自然现象相类比,便是采用思辨式的演绎和推理,未能运用实证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尚未达到真正科学化的高度。(2)相关著作

①《大教学论》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②《普通教育学》

1776年,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后来,赫尔巴特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普通教育学》曾一度风行世界,对许多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逐渐兴起,这些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对教育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教育学从这些学科中吸取有关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利用社会学所常用的实证方法和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学向着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化。同时,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对于社会和教育的认识也就各不相同。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科学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学,形成了许多门类和派别,呈现多元化的趋势。(1)实验教育学

①概述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②基本观点

a.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

b.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c.把教育实验分为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

d.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③评价

a.贡献

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近百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b.局限

像教育目的这样涉及到价值的判断和选择的问题就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当实验教育学及其后继者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惟一有效方法时,它就走上了教育学研究中“唯科学主义”的迷途,受到了来自文化教育学的批判。(2)文化教育学

①概述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

②基本观点

a.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

b.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c.教育的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亦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

③评价

a.贡献

文化教育学深刻地影响着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都能给人以许多启发。

b.局限

第一,文化教育学的思辨气息很浓,在许多问题的论述上具有很强的哲学色彩,这就决定它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限制了它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它一味地夸大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其客观规律的存在,也使它的许多理论缺乏彻底性。(3)实用主义教育学

①概述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人。

②基本观点

a.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

b.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

c.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

d.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e.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f.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③评价

a.贡献

实用主义教育学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b.局限

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并因此受到批判。(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

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②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

③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④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⑤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

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5)批判教育学

①概述

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

②基本观点

a.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并非是推进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公正的强有力手段和途径,相反,它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是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

b.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

c.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

d.批判教育学认为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因此教育理论研究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使之从无意识的层面上升到意识的层面。

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是指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谢弗勒有关定义方式的区分为我们研究纷繁多样的教育定义提供了一个逻辑的视角。但事实上,任何一个“教育”的定义往往同时具备“规定性”、“描述性”和“纲领性”,这恰恰凸显了“教育”定义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歧义性。(1)中国有代表性的“教育”定义

①《教育大辞典》

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另外,教育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

广义的教育是泛指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

④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培养。

⑤项贤明的《泛教育论》

教育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开发、占有和消化人的发展资源,从而生成特定的、完整的、社会的个人之过程。(2)西方有代表性的“教育”定义

①柏拉图(隐喻)“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

②夸美纽斯(“生长说”)

夸美纽斯认为,人人具有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但这些种子不能自发地生长,需要凭借教育的力量,“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③洛克(“白板说”)“人心是白纸”,通过教育能使儿童掌握知识和德行。

④卢梭(“自然教育”)

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归于自然,培养自然的人、自由的人。“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⑤裴斯泰洛齐(“完整的人的发展说”)“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

⑥斯宾塞“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来看,可以把教育看作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教育即为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

⑦涂尔干(“作为活动的教育”)

教育是成年人作用于后代的活动,这些后代还没有为参加社会生活做好准备。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儿童在身体、理智和道德方面达到一定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儿童的整个社会和他将投身其中的社会环境对他的要求。

⑧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⑨乌申斯基

教育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教育中,学校、负实际责任的教育者和教师是教育者;广义的教育是无意识的教育,大自然、家庭、社会、人民及其宗教和语言都是教育者。他认为:“完善的教育可能使人类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

⑩斯普朗格(“作为文化的教育”)“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教育概念的内涵

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存在着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教育概念的外延

教育的外延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分类:

①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可以将教育分为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②依据教育的实施机构,可以把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教育的结构

教育的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教育的内部结构是指教育作为种培养人的活动,其微观的结构构成,即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的外部结构是宏观层面的、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其宏观的结构构成,也称教育系统的结构。(1)教育活动的结构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也称教育中介、教育措施)等基本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教育内部结构的运行,是教育者借助教育手段、以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其结果是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2)教育系统的结构

教育作为社会的个子系统,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人口等其他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结构。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2.教育的功能

功能通常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教育的功能就是由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决定的、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1)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这是根据教育作用的对象不同对教育功能所进行的分类。

①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之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构成教育的个体功能。它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如师资水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新旧、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及其运用,都构成影响个体发展方向及其水平的重要因素。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所以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

②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它通过培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构成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严格地说,它不是教育自身的功能,而是教育培养的人参与社会生活而发生的功能。因此,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这一分类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是根据教育作用方向的不同,对教育功能所作的分类。正向功能是“贡献性”功能,负向功能是“损害性”功能。

①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则是阻碍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②对任何社会、任何时期的教育来说,正向和负向的功能都存在,只不过比重不同而已,多数时期的教育以正向功能为主。但历史上也有某些时期呈现负向功能。(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这是根据教育作用呈现的形式不同对教育功能所进行的分类。这一分类也是默顿提出来的。

①默顿指出,显性功能是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而隐性功能与显性功能相对,指这种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觉察到。

②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

③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如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学校照管儿童的功能等,都是隐性功能的表现。

④显性与隐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功能。(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上层建筑

教育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具有上层建筑的特点,即教育是上层建筑。一定社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过来为政治和经济服务。上层建筑说强调教育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变革,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本质特点。主要论点有:(1)教育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为政治经济所决定。(2)教育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而教育同生产力的关系则是间接的、有条件的。(3)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中,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教育是生产力

教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教育就是生产力。教育已间接或直接地参与了物质生产过程。主要论点有:(1)教育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不仅进行精神生产,而且进行着劳动力再生产。(2)教育就是生产力。教育变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教育本身,就是培养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之要素的人。(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产性和永恒性。生产力说强调教育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教育能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事业是生产事业,而不是消费事业,生产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3.教育具有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中的各种因素都不能单纯地决定教育的本质,而是平行地、并列地发生作用。教育同时具有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教育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增殖和更新它的质态,形成教育的多质的、多层次的、多水平的本质属性。

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者按照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便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就是促使个体社会化。这一观点是从教育的内部矛盾八手来揭示教育的本质。

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6.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1)代表人物

法国的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沛西·能。沛西·能认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这就是说,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2)评价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是教育学史上第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它的提出虽有定的经验基础,但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仅仅着眼于外在行为,未能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未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2.心理起源说(1)代表人物

美国教育史家孟禄。(2)主要观点

孟禄认为,原始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3)评价

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实质上二者无本质区别。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模仿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即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3.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很多,主要集中在前苏联和我国。(五)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通常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统称为古代社会的教育,尽管这两种社会制度的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制度和组织规模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但也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1)教育(主要指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2)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在西方还具有鲜明的宗教性;(3)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4)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5)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采用个别教学;(6)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固于狭小的天地里,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

2.近代教育的特征

16世纪以后,特别是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手工劳动、作坊生产被现代大工业取代,使得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中分离出来。(4)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3.现代教育的特征

现代社会虽然包括不同政治形态的教育,即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但与现代社会基本特征与要求相适应,表现出诸多共性:(1)现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2)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担负着培养生产者的任务。(3)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统治阶级所垄断,而是逐渐走向大众化,体现民主性和普及性等特征。(4)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泛地采用。(6)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限制,走向多种形式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这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尤为明显。(7)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教育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于人的生。创造适合于每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成为全球的共同议题。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1.教育独立论(1)概述

教育独立论作为一种思潮,在我国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蔡元培。(2)基本要求

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可大致归结为:

①教育经费独立;

②教育行政独立;

③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④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3)基本观点及评价

1922年3月,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了《教育独立议》一文,阐明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主张教育脱离政党、脱离教会而独立,要求把教育事业完全交给教育家办理,反映了资产阶级教育家要求摆脱军阀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在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教育事业的强烈愿望,这在当时无疑具有一定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意义。然而,要求教育脱离政治而独立,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

2.教育万能论(1)概述“教育万能论”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以法国18世纪的唯物论者爱尔维修为代表。爱尔维修认为对于人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育。按照他的看法,“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是万能的,它甚至还能创造天才。”

②核心思想

爱尔维修”教育万能论“的核心思想是否定遗传因素的作用,认为人非生而有善恶贤愚之别,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人的性格取决于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

3.人力资本论(1)概述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是相当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是人的资本形态。(2)主要观点

①倡导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尤其重视教育投资的作用,认为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

②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等多种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会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对个人而言,可以提高个人所得。

③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愈高,其工资收入愈高;对社会而言,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筛选假设理论(1)概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力资本理论日益深入人心,教育不断扩张,但教育的扩张并没有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相反,经济不景气,产生了“文凭膨胀”、“高失业率”等问题,人力资本理论开始受到怀疑。伯格、斯蒂格利茨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论点向人力资本理论发起了挑战。他们否认人力资本理论主张的教育能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等观点,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个筛子,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把教育的作用归之于其筛选的功能,最终形成了筛选假设理论。(2)基本观点

①教育是一种表示个人能力的工具,它揭示了已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

②筛选理论把教育水平看成是反映个人能力或未来生产率高低的有效信号。在当代社会,教育制度扮演着一种起信号作用的过滤器的角色,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既是求职者表达个人能力的信号,又是雇主鉴定求职者能力的装置。如果教育作为一种信号能准确地向雇主传达员工未来的生产率,雇主就愿意按教育信号来选择员工并支付相应的工资。(3)评价

筛选假设理论是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的。它承认教育与工资的正相关,指出这种正相关是通过筛选作用而实现的。但认为教育只反映了个人的能力,并没有增加个人的能力。由于这种理论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故也被称为“文凭理论”。

5.劳动力市场理论(1)概述

劳动力市场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皮奥雷、多林格、戈登等。他们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与工资关系分析的基本前提不正确,关于教育水平与个人收益成正相关的论断不全面,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2)基本观点

劳动力市场是由以下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两个市场之间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它们之间的人员很少相互流动:

①主要劳动力市场

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具有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权利平等、有晋升机会、管理有程序等特点;

②次要劳动力市场

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则往往是工资低、待遇差、就业不稳定、条件低劣、要求苛刻、晋升机会少的工作。(3)理论解释

按照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的观点,教育与个人收入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个人的生产力本身并不相关。一个人的工资水平取决于他在哪一种劳动力市场工作,而此人在哪一种劳动力市场工作又与他的性别、年龄、种族及教育程度有显著的关系。因此,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而与教育程度本身并不直接相关,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它推动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必然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教育的结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都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任何社会,谁掌握了政权,谁就会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具体到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大多通过制定教育法律、颁布教育方针政策、规定教育目的、明确教育内容、任免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控制教育经费的分配和使用等手段,把教育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培养为本阶级服务的人。(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谁有受教育权利以及受什么样的教育,都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正是由于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教育的方针政策、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等,都是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才有了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教育本质观。在这个意义上说,在阶级社会中,任何“超阶级”、“超政治”、完全中立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正如文化教育学派所指出的,人是种文化的存在,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即“文化化”的过程。教育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1)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即影响着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如美国的教育努力培养“民主”社会中确能适应生活需要的理想公民,而英国着重培养品行,以养成绅士风范。(2)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上。教育离开了人类积累的文化,就没有传授的内容,自然也不能称其为教育。(3)文化对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有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有了某种进步,教育也或迟或早地会发生相应的变革。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总体水平上是同步的。当然,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只是一种可能,只有在适宜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中介作用下,才能变为现实。(1)科学技术能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育能力。科学发展水平会影响到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对教育工具的使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2)科学技术也能够影响到教育对象。一方面,科学的发展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更符合这种规律,并使学习者扩展自己的受教育能力。另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技术上的广泛应用,能够使教育对象的视野和实践经验得以扩大。(3)科学技术还会渗透到教育影响的所有环节之中,为教育措施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需的思想要素和技术条件。科技迅速发展迫使课程体系不断变化,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完善,教育方法的不断变化与拓展。

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人口与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以及人口分布的地理环境等都对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并直接影响教育的规模、速度和内部结构。(1)人口数量对教育发展有较大影响和制约

表现为:

①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人口的高增长必然要求扩大教育的规模;

②人口数量影响着教育结构;

③三是人口数量特别是人口的增长率影响着教育质量。(2)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表现为两个方面:

①直接影响

直接影响是指入学者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总影响。

②间接影响

间接影响是指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进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对教育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①人口结构的类型

人口结构包括:

a.自然结构

自然结构指人口的年龄、性别等方面。

b.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

②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a.人口的年龄结构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学校教育系统中的比例;

b.人口的文化构成对教育需求和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c.人口的民族结构对教育的影响更为复杂,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校和不同的教育内容,以满足不同民族对教育的不同需求。(4)人口地域分布的不平衡也会带来教育机构布局的不平衡

人口的疏密度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形式。(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当代经济发展已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增长的模式;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2)教育担负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是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①社会再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再生产而实现,而劳动力再生产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教育和训练。教育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培养、训练生产所需要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上。

②普通教育旨在传授般的文化知识,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进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背景。

③职业教育旨在传授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劳动能力的提高,可使他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提高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对生产的改造能力,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

④现代教育正是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专门劳动力的培养,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对政治的作用不仅表现在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而且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在当代表现得尤为突出、重要。(1)教育传播科学真理,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启迪人的思想意识,提高人的民主观念,来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只有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的公民,才能建立民主的社会和民主的政体。(2)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民主化是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和追求,它表现为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即八学机会的平等、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是一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3)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民主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的政治素养,推动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提高执政者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更重要的是真正的民主教育本身能直接影响每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民主的教育中增强民主意识,成为推动政治民主的中坚力量。

3.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文化为中介,客观上起着文化的传承和普及作用。正因为教育的独特作用,才使得人类积累的文化代代相传。(2)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

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必须对浩瀚的文化做出选择,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去伪存真,向学生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文化。这既能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更能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和批判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教育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①内在的教育过程本身

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②外在的交流活动

如互派留学生、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等,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批判和融合功能,也就是在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使文化得到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另外,教育不仅直接生产新的文化,如新的作品、新的思想和新的科学技术,还通过培养创造性人才,来从事文化创造活动。

4.教育的科技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1)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不仅传播科学技术,而且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由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前提和条件。教育以其极为简约的方式和广泛的形式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是促进科技革命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能够直接生产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等学校通过创造和发明新的科学技术从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3)科学技术的创新依赖于人才的创新,而人才的创新无疑依赖于教育。正因为教育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有如此重要的功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教育等系列重大命题。

5.教育的人口功能(1)人口质量的含义

人口是生活在定社会、地区的人的总体,通常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指标。其中人口质量是一个用以表明人口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概念,通常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2)教育的作用

教育不仅对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有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活动,其直接的效果就是改善人口质量。当今的教育不只着眼于培养少数专业性、高科技人才,而是通过普及义务教育,实施人才开发战略,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毋庸置疑,良好的教育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1.现代化与教育变革(1)现代化

现代化是指一个社会基于既有传统,并全面变革旧有传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发展现代文明的过程。它包括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既包含以工业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以民主为核心的政治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其中,人的现代化特别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是教其前提和核心。(2)教育现代化

①含义

教育现代化是指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现代化。

②内容

a.观念层面现代化

观念层面的现代化不像物质与制度那样具体,却渗透于教育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它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公平与效益统一观等。

b.制度层面的现代化

义务教育的普及化、教育制度的民主化、学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育的终身化、教育评价机制的科学化、合理化等都属于制度层面的教育现代化。它要求我们建立结构优化、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制度体系;教育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教育组织合理化,调控方法理性化。

c.物质层面的现代化

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包括现代化的教育设备、教育内容以及现代化的教育组织形式等。教育内容现代化究其实质来说,最为核心的就是课程现代化,它要求课程结构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且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保持基础性又反映时代的最新成果。其次,是教育方法、手段、设备现代化。

2.全球化与教育变革(1)全球化的含义

全球化是指自近代以来,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为动力,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及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实现物质和信息的充分沟通,不断取得共识,在众多领域制定共同遵守的额规则,采取共同行动的过程。(2)全球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和教育学的影响

①特征

全球化的显著特征是各国间的合作与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相互的竞争亦随之激化。与此同时,人类文明也正在重构新的表现形式,异质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传统与现代问的矛盾日益凸显。

②影响

在全球化浪潮之中,不同背景下的教育学彼此之间不仅借鉴着对方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关注一些威胁人类生存的共同性问题,进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教育论题。(3)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教育变革的基本路向

①正确把握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明确教育发展的定位

教育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问题是关涉21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

a.教育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全球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的融合,是使全球教育思想转化为我国教育实际,并进而体现出本土特征的过程。

b.“本土化”直接指向近年来我国教育学术界被“西化”的现状,其目的在于克服“西化”,重建中国教育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是其经典表述。只有在坚持中国特色教育的基础上,才能与国际教育学界开展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②辨识全球化对教育带来的影响,有意识抵御全球化的风险

要认清全球化进程产生的消极影响和风险:

a.不要对全球化抱有太多的幻想,要认识到现有的全球经济体制本身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经济全球化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对教育来说也同样如此。要以批判的眼光重新看待西方的教育学,克服抄袭多于创造,甚至全盘抄袭的弊端。

b.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认识到全球教育规范或标准的相对性,在这一前提下寻求教育多元发展的框架。即在某些情况下要注意摒弃同质化趋势,尊重教育的多样性,承认教育发展目标和组成部分的多样性。

③拓展全球视野,加大国际理解和全球意识教育

要鼓励和支持教育的国际化和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教育,必须破除国别限制而顺应教育全球化的时代趋势,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其核心是加大国际理解和全球意识的教育。

④道德教育面临挑战

全球伦理、普适伦理与各民族不同文化的传统伦理之间必然产生一些冲突,这些冲突使得道德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全球化要求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化新人。

3.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1)知识经济的含义及特征

①含义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②特征

a.知识经济以知识作为最直接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b.知识经济的劳动主体是与时代相适应的有知识的人;

c.知识经济是以智力为支撑的经济;

d.知识经济的内在动力是提升知识和技术领域的创造力;

e.知识经济的价值取向是崇尚能力本位。(2)知识经济与教育的关系

知识经济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具体分析如下:

①教育对知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a.教育是知识经济的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

b.知识经济依靠大批知识型劳动者。知识经济的核心和推动力是掌握现代科技的人。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知识型劳动者,是知识经济对未来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②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要求是全方位的。知识经济的“创新”本质,要求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创新意识,建立教育创新体系。具体表现为:

a.抓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

b.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新的人才观和发展观,重塑教育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c.构建教育培训网络体系,营造学习型社会,以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

4.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1)信息社会的含义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生产、科研、教育、医疗保健、企业和政府管理以及家庭中的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2)信息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①带来了教育模式的巨大变革。使课堂教学突破了面授形式、纸笔形式,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②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超越时空限制,使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可能,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

③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能够使研究者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高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④教育管理便捷化。

5.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1)多元文化的含义

①多元化是指一个集团群体、社会共同体、区域联合体等系统中共存的且有一定联系的诸种文化。它的核心原则是所有文化都应得到尊重,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对其持一种宽容的态度。

②由于文化的含义是多层次的,所以多元文化的含义也是多层次的,它不仅指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也意味着单一民族国家中的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以及必要的吸收。

③1995年,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首在澳大利亚召开了全球文化多样性大会。该组织提交给大会的报告对多元文化的内涵做了总结:多元文化包含各族群平等享有文化认同权、社会公平权以及经济受益需求。(2)多元文化对教育变革的影响

①概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变革以反种族歧视、反性别歧视、反残障歧视和反传统课程设置等权力诉求运动为表征,旨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使不同民族、种族、宗教、阶层、性别和特殊群体的学生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改革课程设置,将多民族的和世界的观点整合于传统课程之中,引导学生了解并接受有关族裔间的差异;发展学生个体的多元性,培养他们适当的态度和技能,以应对各种形式的歧视。

②影响

a.多元文化促成了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有助于确立平等、接纳和宽容的态度和价值观;

b.多元文化促进了教育民主的发展,使人们关注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

c.多元文化促进了教育模式的多元化,表现为教育目标的多元化、课程内容的多元化、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多元化以及办学形式多样化;

d.多元文化推进了教育的不断变革。(3)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旨在保证弱势儿童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促进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平等与尊重。其内容具体包括:

①倡导教育公平,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见,帮助学生走出自身文化的局限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解决偏见的行动能力;

②对学习者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尊重,培养学习者在面对不同文化时的抉择能力,批判能力和反思能力;

③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1)发展的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有一定顺序的。如身体的发展是按照“从头部向下肢”和“从身体的中心向边缘部位”进行。儿童的思维是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记忆是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等。(2)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不同的特征,如:

①童年期(6、7岁至11、12岁)

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情感特征是不稳定且形于外。

②少年期

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已有很大的发展,对情感的体验开始向深与细的方向发展,但很脆弱。

③青年初期

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情感比较丰富细腻、深刻而稳定,理智感在情感生活中占主要地位。(3)发展的差异性

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即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4)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和同一年龄阶段不同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个体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高峰,第个高峰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出现在青春发育期。另外,人的语言、思维、记忆等发展都存在不同的关键期。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的对象是人,主要是正在成长的年青一代(儿童)。为了有效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威长和发展,必须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诸如教育任务要求之高低、教学内容的多少与深浅、教育方法的选择等,都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来确定。(1)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3)教育要适应儿1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4)教育要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恰当把握儿童语言、思维、人格发展的关键期,积极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当然,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并不等于迁就儿童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其身心发展的水平。(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1)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

这是根据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多寡而作的分类。

①单因素论

单因素论是从某一个侧面提出和论证了某一因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但又片面地夸大某一因素的独特作用,忽视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其他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如:

a.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的高尔顿和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b.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

c.教育万能论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爱尔维修。

②多因素论

多因素论是从两个或多个侧面提出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主要有二因素论、三因素论、四因素论等观点。

a.二因素论

二因素论把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分为两大类:

第一,生物因素,

包括人的遗传因素、个体先天特点及生理结构等方面的总和;

第二,社会因素,

包括环境与教育等方面,着重突出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b.三因素论

三因素论是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的观点。它认为个体的发展受遗传、环境与教育三方面的影响,这三个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三因素说自从20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后,直至加世纪80年代,一直是我国教育理论中有深刻影响的一个基本观点。

c.四因素论

四因素论是在三因素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主观心理因素,即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这也是我国教育理论界比较盛行的观点之一。

d.五因素论

五因素论是指在四因素基础上再加一个反馈调节因素。(2)内发论与外铄论

这是根据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源于内还是源于外而作的分类。

①内发论

a.主张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者一般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被称为个体发展动因上的内发论。

b.18世纪以来,主张内发论者更重视人的自然发展顺序,认为教育应顺着人的自然生长顺序而施加影响,如卢梭。

c.在心理学中,则表现为成熟论。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格赛尔用他著名的同卵双生子爬梯比较实验为成熟论提供了实证性证据;发生认识论的创始者皮亚杰,在其理论的初创时期也倾向于内发的成熟论。

②外铄论

主张人的发展主要是由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学校的教育与训练等决定的,被称为个体发展动因上的外铄论。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3)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①含义

当今,对人发展动因完全持一方观点者已不多了。人们更多地注意到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与转化,以及各自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被称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人们的思维已逐渐摆脱线性模式,看到互动作用,而且对内因和外因的内涵也有不同认识,开始把主体自身的实践活动看做是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理论观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