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2019面试题型专项突破系列·组织管理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5 16:14:15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2019面试题型专项突破系列·组织管理题

中公2019面试题型专项突破系列·组织管理题试读:

中公教育核心研发团队

李永新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深入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广大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

张永生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与辅导专家,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写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深度辅导教材,教学风格既严谨深入又风趣幽默,给人以智慧和启迪,帮助众多考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

邓湘树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教学辅导经验。辅导课程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幽默生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刘辉籍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研发团队核心成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多年。长期深入研究国家公务员面试,并对面试教学做出重大革新,其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刘彦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与辅导专家,面试研究院院长。对于面试理论与人才培训有深刻的见解。善于在看似复杂的现象中抓住问题的本质,推崇培训中人生体悟重于道理说教的培训理念。丰富的人生经历、独特的处世理念给学员以人生智慧的启迪。

李琳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对公务员考试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有着准确的把握。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提升学员的基本能力,以帮助众多考生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圆梦公考。

张红军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授课深刻、系统、精彩,深受考生欢迎。

郑义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研发团队核心成员,高级政工师、作家、松花江文化讲坛客座教授,中公教育公选考试辅导专家,公务员申论、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辅导专家,中公教育申论、面试教师培训师。人生阅历丰富,有30多年的行业相关工作经历;文化积淀深厚,发表专著及文章300多万字。其讲授的面试和申论课程,独具风格和魅力,深得考生好评。

李文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面试研究院二院院长。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研究,主讲面试理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解知识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授课艺术。

段超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面试高级VIP班主讲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善于用哲理故事讲解深刻道理,善于用名言警句传授答题思路,用幽默风趣调动学习气氛,由浅入深、举一反三,帮助学员成功赢得面试。

杨国平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对中央及地方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备考辅导经验,授课幽默、风趣,方法多样,对于申论及面试理论等知识的讲解深入浅出。

赵九洲 中公教育讲师

中公教育面试教师,面试研究院三院院长。多年来致力于公务员面试的教学与研究,参与了VIP班、特训班等各类大型公务员面试辅导班的授课工作与讲义教材的编撰。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个性化辅导、针对性强的特点,深受广大考生欢迎。中公教育研发团队其他成员介绍详见:www.offcn.com

夯实面试理论 提升作答水平

专项备考已成为公考面试的有力武器

从目前的公务员面试考查趋势来看,“干什么,考什么”已经成为面试命题的一项重要原则,在结合部门的特点和职位职能特征的基础上,命题人会从个性特征、真实能力和品德修养等角度考查考生,多方位地了解考生的思维方式、能力结构、行为习惯、性格特点等是否与职位要求相匹配。

在公务员面试的具体实践中,要实现对考生能力的全面检测,对考生进行准确评价,面试题目是考查的重要工具,是达到面试目的的关键要素。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各类面试题型的作答方法,做到准确流畅地作答是考生备考公务员面试面临的较大挑战,也是中公教育师资团队在课程研发、教材编写上努力突破的重点。我们总结了多年的授课经验后认为,专项备考是公考面试的有力武器。所谓“专项备考”是指在梳理公务员面试考查要素和解题方法的基础上,优化知识结构,由易至难地进行专项讲授,使应试者循序渐进地提升各项能力,夯实基础,掌握方法与技巧,提升实战水平。

考生要想进行专项题型的备考,就需要一本针对专项题型突破的图书进行辅助学习。因此,中公教育师资团队从考生需求出发,围绕考生需要掌握的面试知识要点、重点题型,整合中公教育“专业专项”课程的授课精华,精心编写了2019中公版面试题型专项突破系列丛书,包括《综合分析题》《组织管理题》《情景应变题》《人际关系题》《自我认知题》《面试新颖题》,六本教材。对综合分析题、组织管理题、情景应变题、人际关系题、自我认知题、面试新颖题六大题型,进行了深入论述和深入浅出的讲解。

为更契合考生的备考习惯,在本书编撰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凸出“实用性和高效性”的原则,无论在图书的内容还是版式上,都做了很多精心设计。具体特色如下:由理论到技巧,构建备考完备体系

公务员面试信息零散、知识繁杂,内容众多,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六大题型的专项突破,不仅需要扎实的面试基础理论作支撑,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并配以必要的真题练习。为此,我们遵循“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一般教学规律,按照“基础理论—真题突破—素材积累”的顺序对内容进行编排,逐渐形成了以考试形式为“经”和以考试内容为“纬”的完备体系,帮助考生科学备考。强调答题关键,突出个性化答题

区别于标准化的笔试竞争,面试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在此情况下,胜利的关键不是达到标准,而是超越对手、脱颖而出。因此,面试试题不仅要求考生在答题内容上要结合具体职位,符合招考部门的职位要求,在答题结构上也要做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然而,很多考生在答题时,由于面试思考时间有限,准备不充分,导致在答题中普遍存在思路不清晰、层次不明确、要点不突出、阐述不深入的毛病,为帮助考生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每类题型的作答要点,本系列丛书不仅对各种题型的基础理论、解题技巧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而且还重点强调了不同题型的答题关键,让考生真正实现个性化答题。分册设计,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由于个人知识储备、能力的不同,不同的考生对每类题型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考虑到考生的不同需求,为方便考生学习,在装帧设计上,我们按照不同题型,采用分册设计,每类题型单独成册,分为《综合分析题》《组织管理题》《情景应变题》《人际关系题》《自我认知题》《面试新颖题》,共六本教材。如果备考时间充裕,考生可逐一学习六本教材的内容,有效提升自己的作答水平;如果时间较短,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自己不擅长的题型,认真学习其中的一本或几本,做专项题型突破练习,提高备考效率。中公教育研发团队2018年7月第一章认识组织管理题本教材含相关考点体验课程,高清精选视频在线学听课地址:c.offcn.com第一节组织管理能力概述一、组织管理能力概念

组织管理能力,指对自己、他人或部门的活动制订计划、调配资源、组织实施、控制监督的综合能力以及各方的利益出现冲突时,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有效解决的协调能力。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计划是参照、组织是执行、协调是方法,三种能力相对于一项工作或者任务来说,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切实可行的计划、严密的组织实施、科学的工作方法,三者共同作用才能使工作顺利、高效地完成。(一)计划能力

计划能力,就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和工作作出安排的能力,是一种拟订关于未来的蓝图和一定行动的建议、说明和框架的能力。虽然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但是这并不等于不需要计划。计划是纲,纲举则目张。行为如果没有计划指导,被管理者必然表现为无目的的盲动,管理者则表现为决策朝令夕改、随心所欲、自相矛盾,结果必然是组织秩序的混乱,事倍功半,劳民伤财。在现代社会里,可以这样说,几乎每项事业、每个组织乃至每个人的活动都不能没有计划蓝图。

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应当满足这样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清晰的目标、明确的方法与步骤、必要的资源、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成功的关键。(二)组织能力

所谓组织能力,是一种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最优化运作,从而完成目标工作的能力。良好的组织能力是公务员完成工作的保证。一个人的组织能力包括很多方面,而其中,管理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解决冲突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来培养这几个方面的能力,从而来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三)协调能力

所谓协调,就是围绕工作目标,积极主动地协商和调解各人员、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从而克服不协调的因素、理顺关系、消除“梗阻”,使相互之间达到协作、配合,促使工作按计划、有组织、有控制地展开,以期使工作计划得到高效率、高质量的落实。

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协调的不只是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有事务的安排、工作的进度等,而做好协调工作也是门艺术,需要我们从全局利益出发、抓住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公务实践与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处事能力。大家都知道,公务员掌握着社会公共管理的权力,不同的职位承担着相应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责,他们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可以说公务员的素质优劣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政务水平。重视国家公务员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务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时期、新阶段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公务员不仅要具备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通用的能力素质,还要具备岗位所需的基本工作技能,比如,公务员需要在相应的工作环境下,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当的组织形式、工作方法,实行科学的分工和授权;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并把这些资源应用到实现工作目标的活动中去,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有赖于强大的组织管理能力。

此外,对于党政领导而言,组织管理能力是他们打开工作局面、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工作目标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三、组织管理能力在公务员面试中的考查(一)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人们探求客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发展规律的活动。调研和决策是作为当代公职人员的重要职责,相对于决策,调查研究是其首要任务。科学的决策来自于对事情的正确判断,而正确的判断则来源于对客观实际周密的调查研究。因此,调查研究是公务员现实工作中的高频工作,调查研究类试题也是公务员面试中出现的考查考生组织管理能力的高频题型。

例如,市高新工业区拟创办一个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基地,你是该高新工业区的工作人员,领导让你去高校做摸底调查,你会怎么做?如何确保调查数据的有效性?(二)宣传

宣传的目的在于传播国家的方针政策、推广先进的科普知识及思想理念等,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一种渠道。宣传要做到内容丰富、范围广、效果好,宣传形式可多种多样,比如培训、讲座、贴标语口号、设立咨询点、巡回宣传等。在公务员面试中,经常出现的宣传活动有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等。

例如,农民工买票和乘车时经常忘记带身份证,因此,单位领导安排你做一次能够提高农民工出门带身份证意识的宣传活动,请问你怎么组织?(三)培训

培训活动一般是由政府或社会机构组织参与、符合社会实际需要、为达到社会进步和福利的改善而开展的各类活动,它也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一般公务员面试中常考的培训活动有入职培训、技能培训、就业培训等。

例如,海事局新进一批公务员,领导让你组织他们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请问你怎么组织?怎样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四)会议组织

会议是人们怀着各自相同或不同的目的,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其主要内容是与会者之间进行思想或信息的交流。会议也是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必要的管理手段,因此,会议组织工作是公务员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在公务员面试中,经常出现的会议包括一般的工作例会、研讨会、座谈会、茶话会、年终总结大会等。

例如,年终,为答谢外宾对我市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市政府要举办一个茶话会,邀请一些对城市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宾参加,领导把此次茶话会的策划、执行工作交由你负责,你会怎么做?(五)接待

接待是机关的常规性工作,是机关行政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接待的类型有多种,在公务员面试中经常考查的有公务接待、视察接待、技术考察接待、参观接待、会议接待等。

例如,你市邀请了20多位专业摄影师来进行文化采风,为期两周。领导安排你负责相关的接待工作,你将如何做好接待及组织工作?(六)新媒体活动

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而逐渐兴起的,新媒体的形式越发多样,如微博、微信、博客。由于互联网新媒体具有便捷、高效、实用等诸多优势,因此公务员的工作中也开始利用这些新媒体来开展各类活动。因此近几年的公务员面试中,逐渐出现了新媒体活动类问题,主要涉及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的管理问题。

例如,为了更好、更便捷地为群众服务,你所在单位要开设微信公众平台,领导安排你去落实此事,你该怎么做?(七)活动策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繁杂。因此,国家对公务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表现在公务员面试中,就是对考生组织管理能力的考查已不限于让考生做调查研究、宣传等一些传统的工作任务,而是出现了各类有可能在工作中涉及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活动,比如捐赠活动、慰问活动、创业大赛、知识竞赛、招聘等。

例如,铁道部门为了组织“爱路、护路”活动,要组建村民自助会,拟在其中选出三人当队长。若由你负责举办此次活动,请问你怎么组织?第二节组织管理题概述一、题型概念

组织管理题,就是在特定情境下,让考生组织或处理与公务实际相关的各种事宜的题目。其在公务员面试中一般有两种表现:一是创设一种情境,要求考生在这种情境下负责组织一项活动,或者为某项活动的组织做好准备工作;二是假设正在从事某项工作或者开展某项活动,但是在工作、活动过程中,由于资源、环境的限制或者工作上的冲突,导致在完成这项工作时,面临一定的压力和困境,问考生面对这种压力和困境将如何继续工作或者组织活动。真题样例【样例一】你是文化局的工作人员,现在本市配备有自助借书机,但是使用效率不高,无人问津。领导让你调查一下,你怎么开展此次调查?【样例二】单位要举办走群众路线的教育活动座谈会,主要对象是青年干部,领导让你组织,你怎么做?【样例三】为了提高安全应急水平,海事局决定对新录入的100名员工进行跳水、水上求生和援助等能力的培训,预计为期7天,划拨经费30万。领导将此事交给你,你怎么组织?真题样例【样例四】某社区的图书馆藏书量偏少且书籍偏旧,导致居民的借阅量很低,图书馆几近闲置。为了提高图书馆利用率,领导安排你去协调处理,请谈谈你的工作思路。【样例五】如果要恢复老年大学,你作为老李,如何解决办学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场地受限、师资缺乏等问题,以确保老年大学的正常运转?【样例六】一个新建火车站,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备,导向标较少,一些旅客经常迷路,火车站广场经常出现拥堵现象。你作为该火车站的工作人员,领导把此事交给你处理,你怎么做?

上面六道题中的前三道题就属于第一种表现形式,重在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有计划、有组织、高效地安排时间和资源,将活动有序组织好;后三道题属于第二种表现形式,重在考查考生能否排除困境、解决问题。二、题型分类

对于组织管理题,我们根据其考查侧重点的不同,结合在近年来的公务员面试中主要考查的类型,分为调研类、宣传类、培训类、会议组织类、接待类、新媒体活动类、活动策划类。三、题型特征

随着公务员面试向“专业化”的发展,组织管理题在命题上也呈现出了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给考生设定了具体、特定的角色,比如民警、社区工作者、教育局工作人员等;二是要求考生负责组织的活动或者需要协调解决的工作,会与考生所报考的岗位职责紧密相关,是考生在未来工作中有可能要处理到的或者有可能遇到的工作,比如考生报考的是铁路公安系统,题目就有可能是让考生“针对铁路沿线的居民,组织一次铁路安全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第三节组织管理题答题策略一、组织管理题答题方法(一)阶段性答题法

阶段性答题法,就是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和过程,依次就每个阶段要做的事情,一一进行阐述。

1.明确目标

明确目标,就是明确为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组织一项活动之前,考生需要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也就是活动组织的意义和目的。当然不是每一项活动我们在开篇破题的时候都要论述其意义或者目的,因为很多题在题目本身中就已经明确地说明“为了……而让你组织一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就没必要再把题目复述一遍,而只需要明了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以最简洁的方式开篇,如“为了达到这次活动组织的目的,我会这样来组织本次活动……”因此,考生在开篇破题的时候,视题目情况灵活把握。【例如】学校准备邀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来大学开展讲座,校长让你组织,请问你怎么做?【中公专家点拨】

对于此题,我们可以这样开篇:学校要邀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来我校演讲,这对我校知名度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让全校师生感受莫言的风采、激励大家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为确保本次讲座能够顺利进行,我会这样安排……【点拨:这样的开篇,点明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也表明了自己对于本次活动重视的态度。】

2.计划筹备

计划筹备,就是动手前想想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做好准备工作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所以在组织活动之前,计划和相应的筹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首先要在脑子里面想好在事情正式开展之前,需要提前准备好哪些事情,这是一个“动脑”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计划;其次要将自己想好的这些事情一一准备好,比如,某次活动过程中需要签字笔、横幅,那就需要提前买好签字笔、制作好横幅,这就是一个“动手”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筹备。

那么到底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做好计划和筹备工作呢?一般来说,人、财、物、时间、地点等这几个要素是每个活动都必不可少的。当然,对于地点和时间,考生可以灵活把握,看是否需要在答题过程中体现。通常对于活动的组织、效果的实现等有重要影响或者有特殊意义的时间和地点,需要我们在答题过程中阐述,否则,就没必要每次答题时都要提到时间和地点。对于提及的时间和地点,则要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保证自己在答案中提到的每一点都是有意义的,能够为自己的答案增色。【例如】学校准备邀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来大学开展讲座,校长让你组织,请问你怎么做?【中公专家点拨】

本题的“计划筹备”工作可以这样答:我会做好讲座前的准备工作。一是成立筹备小组,讨论拟定本次讲座的地点、时间、演讲主题、具体流程和邀请嘉宾等,发给莫言先生进行协商,并最终确定整体方案。二是将方案发给领导审批并向学院领导发放邀请函。三是准备好讲座所需的PPT等影视资料,制作有关莫言生平及代表作品、相关评论的宣传单,购买好茶水、现场赠送的鲜花等。四是做好这次讲座的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分为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内,在校园网、校报开设莫言讲座专题,在师生比较集中的食堂门口、教学楼大厅发放宣传单、张贴讲座海报,写明讲座人、具体时间、地点等;对外要邀请有影响力的媒体前来报道采访,并明确告知讲座时间、地点等信息。五是调配好多功能厅的音响设备。六是安排专门人员做好现场录像和安保工作。【点拨:不同的活动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不一样的,但不求全面,只求有亮点。这段的回答中亮点有两个:一是事前与莫言的协商,这一点体现了考生考虑事情全面、周到;二是提到前期宣传,这也充分说明考生具有很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并且具有效率、效果意识。】

3.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就是阐述如何将准备好的人、财、物有效地协调、组织起来。在阐述具体如何实施或开展活动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思路,最常用的有工作小组法和活动流程法。(1)工作小组法

工作小组法,就是组建不同的工作小组或职能小组,由各个职能小组负责不同的工作,相互协调配合,一起把工作完成。这个思路可以适用于各类活动的组织。【例如】你是某高校就业办的工作人员,领导现在让你负责组织一次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调研,你打算怎么组织?【中公专家点拨】

针对此题,我们就可以按照调查方式的不同,组建问卷调查组、实地走访组、网络调查组等工作小组,让各小组分工负责展开调研。(2)活动流程法

活动流程法,就是按照一个活动现场的正常的实施流程来讲。比如作答的主题是关于新闻发布会,就可以按照媒体及嘉宾签到、主持人开场白、新闻发言人发言、记者提问等这些环节来作答。【例如】学校准备邀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来大学开展讲座,校长让你组织,请问你怎么做?【中公专家点拨】

现场活动阶段可以这样来答:按照方案确保讲座能够有序进行。派专人做好媒体的引领和接待工作,将记者带入专门划定的区域。在讲座开始前,向到场的师生播放准备好的多媒体资料;莫言先生要由学院领导引领到场,做好欢迎仪式,安排学生代表向其赠送鲜花,学校领导带头热烈欢迎并做简短的发言;莫言先生开始讲座;由于师生中有很多对莫言先生比较崇拜,为避免场面混乱,要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和安保工作;莫言先生讲座完毕后,与师生进行互动,及时解决师生们的疑问;讲座结束后要确保大家安全、有序地退场。讲座中要安排专人进行全程录像。【点拨:这段的回答实际上就是采用了“活动流程法”,按照本次讲座从媒体、莫言的到场到讲座完毕,对活动每个环节中需要注意的点一一进行阐述。】

4.总结提升

事后要总结,但不一定都要汇报。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大多数活动即使在事前考虑得非常周到,但是仍然有可能会由于出现突发的状况或者方案执行不力而对于活动造成影响。所以在活动结束后,应该做总结工作,这是因为必要的总结既可以避免在以后工作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也有助于自己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将这次活动取得的成绩做个小结,对于好的方面要继续保持,对于表现好的人要予以奖励等。但在答题时,很多考生非常喜欢向领导汇报。其实总结是要做,但并不是每件事都要向领导汇报。那么到底哪些该汇报,哪些不该汇报呢?这就要依题目而定。如果题目中提到“领导让你负责组织一次……”,这种情况下,事后一般要向领导汇报一下。但如果题目中并没有提到领导,只是说“如果由你来负责,你会怎么组织?”这种情况下,就完全没必要向领导汇报了,自己只需要做好事后的总结工作即可。【例如】学校准备邀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来大学开展讲座,校长让你组织,请问你怎么做?【中公专家点拨】

结尾段:一方面收集师生对讲座的反馈意见,将本次讲座的文字和视频资料进行整理并呈交校长;另一方面就本次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进行总结,汲取经验、完善不足。【点拨:结尾段简洁明了,既有汇报,又有经验总结。】(二)要素答题法

要素答题法,就是选择活动中的重要的点来讲。一般来说,完成一项工作或者组织一个活动,有六大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即时间、地点、人物、内容(主题、目的)、方式(工作的具体步骤、过程、采用的方法等)、效果(预期的效果以及事后的总结等)。

在上述的六大要素中,人是活动的主体,物是活动的依托,方式是活动目标的实现途径,效果是活动的预期和最终结果。所以,无论是哪类活动,这四个要素是重点也是必须要提到的。而对于时间和地点,则根据题目而定:对于活动的组织和效果的实现有重要影响和意义的时间、地点,在答题过程中需要说明,并且要阐述理由,让考官明白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和地点;如果时间、地点对于活动的组织和效果的实现并没有特殊影响,则可以略去不谈,以保证答案的简洁明了。【例如】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针对这个问题,领导让你去做一个初步调查,你将如何获得真实的信息?【中公专家点拨】

对于此题,我们就可以采用“要素答题法”。

领导安排我去做一个关于当地交通拥堵问题的初步调查,这个调查所得数据的真实性将会直接影响到领导对解决该问题的政策制定,所以,我会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一是目标的明确性,二是调查方式的多样性,三是调查对象的广泛性。【点拨:开篇点明了这次调查的重要意义,明确调查所要实现的效果——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首先,我会与领导进行前期沟通,了解此次调查的具体目标,初步确定此次调查的核心目标:了解当地交通拥堵的基本情况,包括拥堵路段、时段、范围、拥堵基本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等。【点拨:这段实际上是对活动内容的交代,即对调查内容的概括。】

其次,在调查方法上,我会组织小组成员通过调用交管部门数据信息、实地体验走访和座谈会的方式来保证获取第一手资料。【点拨:本段交代了活动的方式,即调查方式。】

再次,调查对象选择一定要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以保证信息真实有效。基于以上目标,我会选取以下调查对象:当地交管部门、司机代表、市民群众代表以及交警,并成立调研小组,以不同对象为单位分别进行调查。【点拨:这段是对活动对象的描述,即调查对象。】

对于当地交管部门,要向其调取本地近几个月来的路况监控录像,锁定本地拥堵高发路段及时段,并将调查到的数据与政府相关政策进行比对,主要调查交通拥堵与交通线路规划、政府相关政策如车辆购置政策等的相关性。

对拥堵高发区采取实地调研,组织小组成员搭乘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去实地体验,实地察看拥堵路段的基本情况,并分别以天、周、月为单位进行对比,主要调查拥堵与交通工具、出行方式、上下班高峰期之间的相关性。

对司机采取抽样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可选取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私家车车主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对公交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深入其单位发放问卷,对私家车车主以小区为单位发放问卷,主要调取司机对当地交通拥堵情况的基本看法以及拥堵给司机带来的个人影响。

对交警以及群众主要采取开座谈会的方式获取信息。以当地交警部门为单位,组织由执勤交警、交管问题专家、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主要讨论一般性拥堵与突发性拥堵问题的成因以及对政府解决该类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点拨:上述的四段,分别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调查内容,并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能够从最大限度上保证收集到的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全面性。】

最后,所有信息收集完毕后,要组织每个小组进行讨论,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并共同制作出关于本地交通拥堵情况的调研报告,向领导汇报拥堵的基本情况、拥堵问题成因、反映出的交通管理问题以及相关建议,以便领导做参考。【点拨:结尾段把握了调研活动的最后环节——调研报告的制作和完成,使整个调研活动善始善终。】二、组织管理题答题注意事项(一)忌模式化,凸显专业化

公务员面试本身就是为了选拔能够胜任岗位的人才,因此,重视考生与所报考职位之间的匹配度自然也是公务员面试未来的发展趋向。组织管理题基于其情境的可创设性,因而也就具有了根据岗位职责来灵活创设相关情境的便利性。所以,对于此类极易答出模式化痕迹的题目,考生要想答得出彩,还需要在岗位职责上下功夫,答出“专业化”的水准,从而抛去模式化,向考官展现出自己与职位之间的精准匹配度,让考官相信你就是该职位的最佳人选。【例如】单位新招一批大学生,为了使其尽快适应工作、提升工作技能,领导要安排他们轮岗实习。若由你来负责这项工作,请问你怎么做?【中公专家点拨】

这是一道普通组织管理题,对于此题,在回答的时候,我们就要抛开模式化,向专业化靠拢。假如这是国考面试中的一道多部委统考的题目,那么考生就要根据自己报考的部门,结合部门和岗位特色,答出专业化。下面我们以海关和铁路公安系统为例,就本题破题做一下对比,让考生对“专业化”有更直观的体会和了解。

海关系统破题答法: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其职责是坚守国家对外交流的大门,保卫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新招的大学生是对海关队伍的充实,他们的加入有利于海关系统更好地履行海关职责,服务人民。为了让他们能快速成长,提高职业素质,尽快适应并投入到海关服务当中,在日后的工作中体现“忠诚公正,兴关强国”的海关精神,我会依照领导指示,对他们展开海关文化、海关基本职能、海关各部门具体工作流程等各方面的实习培训。【点拨:如果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对海关职责、具体的工作等没有相应的了解,就难以凸显出“专业化”特色,也就难以给考官留下太深的印象。】

铁路公安系统破题答法:铁路警察工作在最基层,直接和来自五湖四海的群众打交道,既要严格执法也要热情服务,铁路警察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人民警察以及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此次实习经历将为他们未来的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因此我会安排好这批新人的轮岗实习工作,以便他们尽快从大学生转变成一名优秀的铁路公安干警,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点拨: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来破题,比泛泛而谈更能说服考官你就是这个岗位最合适的人才。】

要做到“专业化”,需要考生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进行职位调研。在面试备考过程中,对于自己所报考的职位要做充分的调研,通过报考部门、单位的网站等了解包括工作性质、核心职能和职责、单位领导人重要讲话等有效信息以及对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报考职位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第二,了解报考单位近年来的公务员面试情况。这包括面试的形式、面试的题型、答题时间等,尽量找到报考单位近几年的面试真题进行研读,掌握其命题规律,做针对性的备考。

第三,注意观察生活,通过生活获取经验。在面试考场上说得再华丽,但若只是空谈,提出的方案不符合生活实际、没有可操作性,也是没有办法赢得考官的青睐的。所以,考生在平时要学会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注意体会生活,从中获取经验,在答题的时候能够融入真情实感,让考官感觉到你的回答是接地气的,而不是夸夸其谈。

第四,个性化的答题语言。无论答哪一类型的面试题目,语言的精炼、个性都是面试亮点。这与考生的语言功底、平时的积累有着很大关系。而所谓个性化的语言就是讲真话,实事求是,把自己的实践经验用精炼的话语表达出来,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组织方案的可行性的同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优美的语言相结合,二者相得益彰,使自己的答案独具风格,别有一番韵味。(二)忌罗列要素,要突出重点、细化关键

组织管理题,可以说是公务员结构化面试题型中相对容易答的题目,因为只要考生掌握了一般活动组织的流程,那么在面试考场上就基本不会出现“无话可说”“大脑一片空白”等情况。但也恰是因此,想要将此类题答得出彩,却又比其他题型更难。所以,考生在回答此类题型时,往往会将自己在备考过程中所识记的活动组织的要素一一罗列,比如,组织调研活动,很多考生不仅将调研的意义、目的、内容、对象、时间、地点等所有的要素都一一罗列出来,还将所有的调研方式,包括问卷调查、文献调查、实地采访、网络调查等都一一列出来。这种答题方法看似内容全面,却可能导致两个问题:一是淹没重点,陷入模式化,让考官听完之后没有印象;二是罗列的要素并不一定适用于题目本身,比如题目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做调查,如果此时采用网络调查法,显然不符合实际,不能很好地实现调查效果。

所以,考生在回答组织管理题时,要切忌罗列活动的所有要素,而是要根据具体的题目、题目中具体的活动、活动的具体目的,突出重点、细化关键。

要做到突出重点、细化关键,需要考生在答题时紧密结合题目,一是选择活动中重要且能够凸显活动特色的要素进行阐述,比如组织一次研讨会,研讨会与一般会议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讨论的主题的“专业性”,通常是由相关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参与,因此,考生在回答组织研讨会的题目的时候,就可以结合研讨会的“专业性”这一特色,对与会人员、会议规模等这些相关要素做重点阐述。二是要把握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答这类题目时,细节的把握往往就是答题的亮点。比如,让考生负责做好接待来单位参观学习的兄弟单位的工作,而前来单位参观学习的兄弟单位的工作人员中有年龄比较大的,这时就要考虑多关心、多照顾年纪较大者,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从上、下车到饮食、住宿等方面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特别注意。于细微处见真情,这些适当的细节阐述,不仅能够展现考生较强的计划组织能力,同时还能充分体现考生的沟通、协调等能力,使考生能够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三)忌逻辑混乱,合理使用序数词或顺序关联词

逻辑清晰、条理清楚是回答公务员面试所有题型时都要注意做到的,对于组织管理题而言,这一点同样重要。一项活动的组织就整个流程来说,必然是要经过计划、筹备、实施及善后这样几个环节的,且其顺序是不可颠倒的。很多考生在回答此类题时,为了避免模式化,便刻意地避开这样的组织顺序,而是将计划、筹备、实施等环节颠来倒去,一会儿说实施一会儿说计划,让考官听得稀里糊涂。其实反模式化是没有错,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反模式化而反模式化。对于组织管理题,不走模式化道路,并不是体现在不按照计划、筹备、实施、善后这样的顺序来答,而是应该体现在细节、个性化的答题语言,专业化的答题内容等上面。所以,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切忌为了避免模式化而使得答题逻辑混乱。

此外,作答组织管理题时,“第一”“第二”等序数词和“首先”“其次”等顺序关联词的使用非常重要,这些词能够帮助考生向考官传达要点,使考官能够及时听到考生答题的得分点。但是,很多考生在使用这些词的时候往往将“第一”“第二”等序数词与“首先”“其次”等顺序关联词混淆使用,比如,“首先”之后是“第二”,或者在“第一”“第二”等下述的内容中又出现“第一”“第二”,这样不仅不能实现使用这些词语想要的效果,反倒让考官听得更加混乱。所以,考生在使用这类词语时,一定要注意前后统一,使考官听得清楚、明白。第二章调研类问题本教材含相关考点体验课程,高清精选视频在线学听课地址:c.offcn.com第一节调研类问题概述一、公务实践与调查研究工作(一)公务实践分析

·重庆医改为何经历“七天之痒”

2015年3月25日起,重庆医改方案开始施行。

张××的妻子是有6年病史的尿毒症患者,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3月25日下午,张××从重庆××人民医院拿到妻子的透析缴费单,竟以为“拿错单据”:“以往一次透析,除去医保报销,个人支付80多元,但这次要支付180元。到交费处询问后才知道,是重庆市统一涨价。”为此,张××与病友们为表达诉求聚集到上清寺请愿。除了他们,在上清寺请愿的人还有很多,其中大多是患有尿毒症或类似的需要长期进行治疗的特殊患者。有些人听说消息后,甚至从周边区县赶过来。当日的请愿造成交通堵塞一百多分钟。

4月1日下午3点,重庆市相关部门召开全市电视电话会议通知,本次价格调整停止,恢复到3月25日前的标准,并要求医院对新标准执行以来多收取的费用在两周内退还,低于原标准部分,做记账处理。

从3月25日到3月31日,重庆医改仅仅持续七天便宣告结束。专家分析,重庆医改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只进行了价格改革,本应配套改革的医保等政策没有进行,并且在价格改革中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导致了病人负担增加,抵制情绪增强,最终导致了医改失败。医改相关推动部门在向公众道歉时也说:“这次医改,我们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听取公众意见不够广泛,对需长期治疗、经济负担重的特殊患者考虑不周。”

调研和决策是作为当代公职人员的重要职责。科学的决策来自于对事情的正确判断,而正确的判断则来源于对客观实际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在政府工作实践中,为什么一些决策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什么一些决策明明是想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但最终却导致“好心帮倒忙”?仔细分析起来,关键的原因是决策之前很多事情没有做到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掌握真实情况,以致决策没有充分反映群众的意愿,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可见,在作出决策之前,先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政府日常的工作内容之一。(二)《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中对调查研究能力的规定

当下,多元信息使人知道的更多,但也带来更多的未知,这使行政决策面临更多的困难,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更加凸显。尤其是作为国家公务员,调查研究是其工作的一项基本能力,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等方针的具体体现,在《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中对于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有明确的要求: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讲真话、写实情;

◎坚持群众路线,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产生的影响;

◎积极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发展的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善于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指导、推动工作。

因此,我们必须强化调查研究是“谋事之道、成事之基”的意识,认真学习和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理论,提高自身调查研究能力。二、调研类问题在面试中的考查方式

调研,通常指通过各种考察、调查方式,得到受访者的态度和意见,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事物总的特征的活动。调研的目的是系统客观地收集信息和研究数据,为决策做准备。

在公务员面试中,调研类问题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给定一个情境和主题,要求考生在给定情境下,针对与情境中所述主题相关的问题进行调研;二是题中说明要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调研,让考生负责做好调研前的准备工作。其中前一种形式是考查的重点。

调研类问题,其题中所述的情境和主题的内容涉及面较广,需要调研的问题一般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且在近年的公务员面试中,很多都是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如食品安全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养老问题、城市交通中的红绿灯设置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工作作风问题等。真题样例【样例一】某高校科研小组每年向同一家公司采购化学原材料,金额高达600万元,你认为其中存在哪些问题?如果领导派你对这家公司进行审计,你会如何调查?【样例二】市高新工业区拟创办一个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基地,你是该高新工业区的工作人员,领导让你去高校做摸底调查,你会怎么做?如何确保调查数据的有效性?第二节调研类问题答题策略一、调研类问题答题思路(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调查研究的起点,实践证明许多大规模的、复杂的调查研究工作,如全国人口普查、社会阶层结构变迁调查等,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做准备工作,现实中有很多调查之所以失败或者不能得出一个客观、正确的结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认真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准备阶段要做好两件事,即设计调查方案、按照方案做好各项筹备工作。调查方案的设计是一个“想”的过程,重在全面、逻辑清楚,能够考虑到调查涉及的所有事项,力保具有可行性;而筹备工作更多的是“动”的过程,有很多事项需要分工落实下去,要成立调查小组、制作调查问卷等等。(二)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工作量最大、情况最复杂、实际问题最多,因此,调查人员要亲临第一线集中精力做好调查工作,注意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采用最合适的调查方式和方法,力争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少的人力、最好的质量完成现场调查任务。这个阶段的工作做好了、做到位了,展开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三)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审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和思维加工,这个阶段是调查研究的深化、提高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阶段,这个阶段要做大量的动脑、动手工作,调查能否出成果、质量高低等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个阶段工作的好坏。(四)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是调查出成果的阶段,主要工作是评估和总结调查工作,并撰写调查报告。认真做好这个阶段的各项工作,对于今后调查工作的改进、发挥调查的社会作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由于撰写调查报告是总结阶段特别重要的一项工作,所以,在此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调查报告的结构及写作步骤。

1.调查报告的结构

实际上调查报告并无固定的结构和体例,但是所谓“定体则无,大体则有”,其基本的内容还是大体相同的。一般来说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应当包括如下三部分:

前言:这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对全文起着总领和引导作用,主要任务是向读者介绍本次调查的背景、目的、意义等。

主体:这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对调查对象基本现状的客观叙述,主要回答“是什么”;

◎在上面叙述的基础上,分析现象或行为,主要是发现问题,并回答“为什么”;

◎在叙述和分析基础上,提出必要的对策性意见或方案,主要回答“怎么办”。

结束语:这是调查报告的结尾部分,这部分可以有多种写法,可以是概括全文、深化主题,也可以是总结经验、形成结论,还可以是指出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2.调查报告的写作步骤

撰写调查报告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如此,才能写出一份富有逻辑、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二、调研类问题答题关键要素

答题思路就是答案的整体框架,有了框架,还需要有丰富的内容来充实这个框架。解答调研类题目,需要掌握调研目的、调研内容、调研主体、调研对象、调研方法以及调研结果这六大关键要素。(一)调研目的

确定调研目的,既是整个调研活动的开始,又标志着整个调研活动有了灵魂。调研目的一般在题干处都会提及,如了解、分析或者解决××问题。因此,对于调研的目的,是否需要在答案中体现,需要根据题目来判断,若题中已提及,就没必要将题目复述一遍;若题中并没有提到,考生可以简单描述一下。(二)调研内容

调研内容,就是为了实现调研目的而在调研过程中需要调查、了解清楚的具体问题。调研的具体内容需要考生根据调研目的去提炼,并在答题过程中一一阐述清楚。一般调研的内容包括题中所述的某个问题或现象的现状、问题产生原因(背景)、存在的问题(危害、不良影响)等。(三)调研主体

调研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是由党政机关、单位和团体组织的调研群体。在个别题目中会出现调研主体数量不足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其他力量,如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四)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的多样化能够保证调研活动本身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考生在作答的时候应快速确定调研活动的具体对象,如问题的利益相关方、政府主管单位、问题的研究者和其他旁观人士等。(五)调研方法

调研方法是实现调研的途径。开展调研,应根据调研的内容,针对不同的调研对象、情况采取适宜的方式,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性,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一般调研过程中常用的调研方法有如下几种:

1.网络调查法

网络调查完全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面向世界各地的网民,并且速度快。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调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调查方式。大家基于在虚拟环境中参与调查的考虑,参与的自由性、互动性更高。在涉及网络使用情况、问政于民等类似调查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网络调查形式。但一定要注意,不是所有的时候都适合采用网络调查,比如在农村展开一项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的调查,当地村民平时并不接触网络,这种情况就不宜采用网络调查,否则收效甚微。

2.文献调查法

文献法是收集、调查与课题有关的文学和声像资料,其主要用于了解研究对象的历史和基本情况,为进一步调查和比较分析做准备。文献法适用于研究综合性的课题,文献的种类有书籍、报纸杂志、文件、文档、工作记录、汇报总结、统计数据等。

文献调查的步骤:文献的搜集→文献的分析和鉴别→文献的整合。

3.访问调查法

访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与受访者之间直接的互动,调查者通过直接和受访者交谈等面对面的方式了解情况、获取相关信息。由于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所以通过访问调查了解到的相关信息会更丰富、更具体、更生动。

4.实地观察法

实地观察法就是调查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观察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方法。实地观察法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直观性和可靠性,因为在实地观察的时候,被观察者是处于一种自然状态,是很难造假的,因而可靠性很高,而且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灵活性很大,是采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法。

5.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就是调查者事先设计有统一结构的问卷,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查问,其用途十分广泛。在调查的对象较多的时候可以采用,对调查者而言省时,对调查对象而言有时间从容思考,保证回答质量。比如,我们进行居民生活状况等这种涉及全区、全县等规模较大的调查时可采用。

问卷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或簿记式。设计问卷,是询问调查的关键。完美的问卷必须具备两个功能,即能将问题传达给被问的人和使被问者乐于回答。要完成这两个功能,问卷设计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有明确的主题。根据主题,从实际出发拟题,问题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结构合理、逻辑性强。问题的排列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符合应答者的思维规律。一般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

◎通俗易懂。问卷应使应答者一目了然,并愿意如实回答。问卷中语气要亲切,符合应答者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敏感性问题采取一定的技巧加以调查,使问卷具有合理性和可答性,避免主观性和暗示性,以免答案失真。

◎控制问卷的长度。回答问卷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问卷中既不浪费一个问句,也不遗漏一个问句。

◎便于资料的校验、整理和统计。(六)调研结果

调研结果通常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对调研所涉及的问题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和结论;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三是把调研所得用文字表述出来,写成调研报告或论著等,用以推广经验,总结教训,指导工作,提供决策依据。调研往往是以调研报告的呈现作为结尾的,调研报告能够涉及的内容包括问题描述、现状描述、原因分析、影响分析、预测分析、解决对策等。在作答时,可以以此种方式作为结尾,也可以呼应调研目的或者提出期望的方式作为结尾。三、调研类问题真题精讲【真题】市住建局拟对当地公租房的收费情况进行调研。如果将此项工作交予你负责,你怎么做才能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审题关键】公租房 收费情况 调研 真实性

参考答案

公租房是我国保障性住房中的新军,是解决城市“夹心层”住房困难的有效途径。但其价格的合理制定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因此此次的调查结果将会对调整公租房价格,保证困难群体利益,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参考。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此次调查我会主要抓三个方面,即调查对象的有效性、调查方式的多样性、调查内【1】容的全面性。

首先,确定好调查对象。公租房的价格制定问题主要涉及建造成本与困难群众购买力之间的界定,因此此次的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当地的住房保障机构、已经申请和打算申请公租房的群体。另外公租房价格也要以市场中的商品房价格为参考,因此社会上的租售单位也可作【2】为此次调查的对象。

其次,在具体的调查中,由于不同对象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调查方式和内容方面上也要不同。对住房保障机构,主要采取上门座谈记录的方法,而内容上主要了解当前公租房价格的制定标准、平均成本、群众是否能够按时缴纳租金、不能按时缴纳的数量比例、申请公租房的人数有多少等方面;对售房单位,则主要采用电话访问、抽样实地访谈的方式,调查当前市场中的房屋租售价格,不同地区的差异数值;群众方面,由于人数众多,因此会采用多种方法同时展开。比如深入公租房小区进行抽查走访,同时发放问卷统一收集,或者在公租房申请相关网站上设置电子问卷。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群众的收入状况、家庭结构、成员年龄、是否能接受当前保障房价格、理想价【3】格等方面。

最后,把收集到的信息统一汇总,邀请群众代表、经济专家、企业负责人、政府相关人员进行共同的研讨,力求最终得出一个价格的浮动范围以及未来制定相关政策的方法和参考依据。把这些内容形成【4】一个最终报告,呈交领导。

当然,在整个工作中,对于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如人员的调配及职责、整个工作预算开销等,都要事先准备并申报。总之,做一项调研工作,只要我们能从效果出发,做好对象、方法和内容的展开,才【5】能让研究有方向,最终才能得到一个有效的结果。专家点拨【1】明确目标:阐明了本次调查的重要意义,明确了调查的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做出简单的规划。【2】确定“人”:本题在回答过程中采用了“要素答题法”,【2】【3】【4】分别就本次调查工作中的重点要素一一进行说明。本段说明活动中的重要主体——调查对象,并阐明了选择每类调查对象的原因。【3】确定“方式”“内容”: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调查不同的相关内容。调查方法包括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网络调查法等。【4】确定“效果”:这段是对调研结果的整理,亮点在于组织相关人士一起研讨,得出最终的报告。体现考生思维的严谨、周密性。【5】观点的补充和总结:结尾段,是对上述内容的一个补充和总结,体现考生较高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对调研工作的正确认识。四、调研典型案例

为了帮助考生朋友们进一步认识调研工作在公务员工作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了解完整的调研过程,同时将我们在前面学到的调研类问题的答题思路、答题方法等与公务员工作实际相结合,以便考生在答题中能够结合具体的调研主题做出个性化、专业化的回答。在此,我们将向大家展示一个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经典调研案例。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由此产生了一批特殊群体,即“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大众给予关爱。

所以,为了了解清楚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引起社会对他们的广泛关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息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