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读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5 23:36:29

点击下载

作者:吕杰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礼仪读本

礼仪读本试读:

开启幸福人生大门的金钥匙

中国是礼仪的国度,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素以彬彬有礼而著称于世。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是几千年灿烂辉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连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礼仪文化蕴藏着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的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起到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清初大思想家颜元曾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在儒家学说中,礼为天下先,强调以礼治国、以礼治家。从古至今,涌现出不少讲文明礼仪、素养极高的人,像孔融、周恩来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需要文明礼仪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当今开展讲文明礼仪的宣传活动中,应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养成文明礼仪规范,争做文明市民,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风尚。

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它有三大要素:语言、行为表情、服饰器物。一般地说,任何重大典礼活动都需要同时具备这三种要素才能完成。礼仪的分类很多,可以分为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商务礼仪等,还有外事礼仪、习俗礼仪、礼仪文书等等。礼仪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体现出他的行为是否文明,是否合乎礼仪。讲得轻一点,人们之间在相互交往中,特别是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如果不注意文明礼仪,会被人家耻笑。讲得重一点,不同民族之间,如果不互相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或礼仪),有可能会挑起民族仇恨和争斗。

礼仪的主要功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礼仪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 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法律、制度属于社会规范的底线,虽然重要,但它们毕竟只是社会的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规范,而无法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仪读本》是针对基础教育为师生编辑的一本普及礼仪的读物。每篇文章均相对独立,前后又有内在的联系,在内容上,既吸收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又融入现代礼仪学的内容;既渗透德育、美育,又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对礼仪文化和礼仪修养的有力弘扬,也是对师生学礼仪、讲礼仪的积极倡导。《礼仪读本》的面世,对于加强师生的礼仪修养,提升校园的文明程度,打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具有十分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相信,只要大家手握“礼仪”这把金钥匙,就一定能够开启幸福人生的大门!2017年10月第一章传统文明礼仪概述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彬彬有礼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一、礼仪的实质

孔子在谈到礼的实质和作用时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意思是说,内敬外恭,平等有礼,能促进人的交往和友谊。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礼仪的实质在于“恭敬”,“不敬则礼不行”。古人十分重视交往中彼此要相互敬重。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主张兴办学校,要加强道德观念的教育,使人们养成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办事诚实及讲究信用等品德。

现代文明社会礼仪的实质,除了“敬”这一共性外,还应该有“平等待人、尊重别人、言行文雅、表里一致”等特定内容,以体现人们之间的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关系。二、礼仪的含义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互相尊重,在仪表、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

可以从以下不同角度对礼仪加深理解。

从修养角度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道德角度看,礼仪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标准做法、行为准则;

从交际角度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

从民俗角度看,礼仪是接人待物的一种惯例,是人际交往中必须遵行的律己敬人的习惯形式,也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对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审美角度看,礼仪是一种形式美,是人心灵美的必然外化。

礼仪集中反映一个人的个性气质、道德涵养、审美修养与文化品位。注重礼仪,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可以先声夺人,对个人、对群体起到积极的宣传效果,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礼节,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态度上、方式方法上,都需要讲究礼仪,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仅代表个人形象,同时也代表着企业或组织的整体形象,所以注重礼仪是十分重要的。三、礼仪的分类

根据使用对象、适用范围的不同,大致将礼仪分为个人礼仪、公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

个人礼仪指个体在社会的各种活动中为塑造自身形象,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仪表、行为举止等方面应遵守的礼仪。

公务礼仪指的是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在执行国家公务、履行岗位职责时所遵守的礼仪。

商务礼仪主要是指公司、企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一切从事商务活动者,在各种仪式或经济往来中遵守的礼仪。

服务礼仪指的是各类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遵守的礼仪。

社交礼仪是指社会各界人士,在一般性的交际应酬之中所应遵守的礼仪。

涉外礼仪是指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在同外国人打交道时所应遵守的礼仪。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应对各种礼仪都有所了解,在不同场合能根据具体的工作熟练地掌握并遵守不同的礼仪。四、礼仪的特征

与其他学科相比,礼仪具有自身独具的五大特征。(一)规范性

礼仪是人们在各种交际场合待人接物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性,不仅约束着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的言谈话语、行为举止,使之合乎礼仪;也是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必须采用的一种“通用语言”,是衡量他人、判断自己是否自律、敬人的一种尺度。(二)限定性

礼仪主要适用于交际场合,适用于普通情况之下的、一般的人际交往与应酬。在这个特定范围之内,礼仪肯定行之有效。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范围,礼仪则未必适用。这就是礼仪的限定性特点。理解了这一特点,就不会把礼仪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就不会在非交际场合拿礼仪去以不变应万变。(三)可操作性

切实有效,实用可行,规则简明,易学易会,便于操作,是礼仪的一大特征。礼仪的易记易行,能够为其广觅知音,使其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交际实践,并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反过来,又进一步地促使礼仪以简便易行、容易操作为第一要旨。(四)继承性

礼仪的形成和完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经过一个又一个时代,不断地去粗取精,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最后逐渐固定下来。礼仪一旦形成,通常会长期沿袭,经久不变。特别是诸如尊老敬贤、父慈子孝、礼尚往来等一些反映民族传统美德的礼仪,一代代流传至今,并将为子孙后代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五)时代性

礼仪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礼仪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时代特色。五、礼仪的原则

尽管世界各国各地礼仪习俗不同,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所谓礼仪原则就是人们在社交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一)“尊重、真诚”原则

人际交往中互相尊重最为重要,尊重是礼仪的情感基础,只有彼此间相互尊重才能保持愉快的人际关系。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处于平等地位,不管种族、国籍、肤色、社会地位如何,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礼仪上所讲的真诚的原则,就是要求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礼仪时,务必待人以诚,诚心诚意,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如此,自己在运用礼仪时所表达的对交往对象的尊敬与友好,才会更好地被对方理解接受。与此相反,倘若仅把运用礼仪作为一种道具和伪装,在具体操作礼仪规范时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或当面一个样,背后一个样,有求于人时一个样,被人所求时另外一个样,则是有悖于礼仪的基本宗旨的。将礼仪等同于“厚黑学”,肯定是行不通的。(二)“自律、自爱”原则

礼仪规范由对待自身的要求和对待他人的做法两部分组成,自律原则就是要求自身树立良好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正是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更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提高自律和自觉性。(三)“谦和、宽容”原则

谦和包括谦虚与和善。谦虚是人类的美德,和善更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石,正所谓“和气生财”“凡事以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都是这个道理。它告诉人们与人和睦相处,这是社交成功的重要条件。荀子曾说:“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言与道之致。”只有举止、言谈神态都谦恭有礼时,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教诲。

当然,强调谦和是指不过分的谦虚、无原则的妥协,甚至妄自菲薄。社交中有这么一句话“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了”,有时我们更需要在谦和中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和正常的心理状态。古人云:“有容乃大。”宽容是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外现,宽容就是心胸坦荡、豁达大度,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会容人,体谅人,有较强的容纳意识和自控能力,不能求全责备、斤斤计较,甚至过分苛求别人,咄咄逼人。对于自己看不惯、听不惯的言行,应以宽容态度给予理解。(四)“适度、从俗”原则

适度原则要求应用礼仪时,必须注意技巧,合乎规范,掌握好社交中各种情况下的不同交往准则和彼此间的感情尺度,凡事当止即止,过犹不及。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一旦交往尺度有误,很容易引起完全相反的结局。在日常交往中要注意感情适度、谈吐适度、举止适度。

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人际交往中也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局面。对这一客观现实要有正确的认识,必要之时,必须坚持人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指手画脚,随意批评,否定其他人的习惯性做法。(五)三“A”原则

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自始至终遵守三“A”原则:接受对方,重视对方,赞美对方。由于在英文里,“接受”“重视”“赞美”这三个词汇都以“A”字母开头,所以称作三“A”原则。六、礼仪的内涵

我国古代“礼”的概念,包含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三个层面:一是指治理国家的典章制度;二是古代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交往仪式的礼制及待人接物之道;三是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

现代“礼仪”一词,是由法文演变而来的,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它进入英文后,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意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这一概念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宽泛。现代礼仪概念的内涵概括为:

1.礼仪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意,以令人愉快的方式通过美好的仪表形式、规范的言谈举止表达出来,就是礼仪。

2.礼仪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规范行动,是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是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修养的体现。礼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这种表现是通过仪表及言谈举止来体现的。东汉经学家赵歧解释:“礼者,接之以礼也;貌者,颜色和顺,有乐贤之容。”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则要求“凡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当如一”。在人际交往中,无论对什么人都要一视同仁,讲究礼貌。“礼貌像只气垫:里面可能什么也没有,但是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青少年学生应该努力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愿、致意、问候、哀悼以及相互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等所惯用的形式和规范。《礼记·儒行》说:“礼节者,仁之貌也。”《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礼节”作了详细的解释:“礼节是规定社会行为和职业行为的习俗和准则的体系。任何社会单位,都有法规维持和实施的公认的行为准则,也都有为习惯和社团压力所强迫实行的行为规范。对违礼节的人,不作正式的审讯或判决,但要受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责难。不论社会的物质文化水平如何,任何一个有高层次结构的社会,都有它的礼节。根据这种礼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怎样对待别人,也知道别人会怎样对待自己。”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包括公共交际场合的谈吐举止、服饰、待人接物的方式,招呼致意的形式等。在文明社会中,礼节有着严格规定的仪式,它反映着社会的某种道德原则和对人的尊重与友善。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姿态、气质风度、个人卫生等,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仪式是礼的程序形式,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如签字仪式、开幕式、颁奖仪式等。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它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范畴,是社会人际关系中,用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心意、促进了解的一种方式,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和联系纽带。礼仪虽然对人有较强的约束力,看似“装点门面”,实则能美化人们形神统一的良好形象,使人的能力和智慧闪光,令人因温文尔雅和礼貌文明而处处受欢迎,礼仪是一封永远的介绍信。正如闻名于世的巨著《西方礼仪集萃》的编著者埃米莉·波斯特所述:“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平易近人。”

现试分述如下:(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遵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养蒙便读·言语》)《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者,未曾有也”(《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即如二程所主张:“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的仪式。我们要把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权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谈,无论过去和现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2.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的了。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动”;“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不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烦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1.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2.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3.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不是要求人们少言语,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几方面,是我国传统礼仪的精华。虽说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整洁的仪容要求,是值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如果一个人具有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

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明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更会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第二章儒家传统的伦理价值一、仁“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朱熹集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

仁的内容包含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含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二、义“义”,是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中庸》讲:“义者,宜也。”《朱熹集注》讲:“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就是说,做事遵循内心的道德约束,去做应该做的,就是义。孔子将“义”作为个人取舍的标准,提倡“见得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一观念深为后世儒家赞赏,继而被发扬光大,成为伦理“五常”之一。

此后,“忠孝”“仁义”“侠义”等随之派生而出。举一些具体事例,《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就是“义”之典型,他对刘备忠心不二,擒获曹操后能念及旧恩网开一面;再如诸葛亮,刘备逝后,诸葛亮尽心辅佐幼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水浒传》中,梁山群雄,侠义之士比比皆是,不分帝王子孙还是富豪将吏。他们所具备的除暴安良、扶弱济贫、仗义疏财等义举,在国人看来就是对“义”的最好诠释。“义”诞生于封建王朝,但它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三、礼“礼”,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其最初是祭神的仪式,后来内涵扩展,指等级社会中体现尊卑贵贱的行为规范和仪式制度等。“礼”的范围甚广,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举凡祭神、宫寝、服饰、车马、仪仗及婚丧嫁娶,乃至举手投足间,都有具体的规定,以体现贵贱有别、尊卑有序。根据传统的说法,周公制礼乐,奠定了以礼为治的教化传统,而孔子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除了倡导以礼治国,更加注重修身。“不学礼,无以立”,“克己复礼为仁”都是孔子的名言,有其特定的道德内涵。作为封建“五常”之一,“礼”对人的视听言动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颇受今人诟病,觉得是对人性的扼杀、摧残,而“吃人的礼教”也因而成了著名的文学比喻,在近代作品中比比皆是。“五常”之礼,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然而事实上,人在社会中,必定不能事事我行我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礼”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比如人们开始讲究接人待物的礼节,上下级之间的礼节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等等,除去了曾经的枷锁,多的是文明的气息。四、智“智”,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这里的“智”,不是佛家之顿悟,也不是科学智慧,而是道德智慧,即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儒家学者认为,具备了这种道德智慧,才能成为君子。如孟子认为,“智”为“是非之心”,人只要尽心,进一步充实自己的道德智慧,就能知性,知天,继而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孔子则将智、仁、勇三者并提:“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将其视作君子的美德。《礼记·中庸》对孔子的概括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天下之达德”。五、信“信”,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信”,即诚实、不欺。被儒家视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起码准则。孔子教授弟子,“忠信”并提,他说:如果人没有“信”,就如同马车没有车轮,不能远行。曾子每日三省其身,其一就是“与朋友交往时守信与否”,意思是,你和朋友交往守信了吗?“信”还被孔子推及治理国家的层面上,他认为,在“足食”“足兵”与“取信于民”三者间,首先要“取信于民”。他说:“没有粮食,不过死亡,但人生自古谁都免不了一死,而国家一旦不能取得国民的信任,就无法立足。”这种以诚信立国的观念,除了儒家,法家等门派也有主张。如著名的商鞅变法,其树立的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威信。当然,相对于法家“南面立木,下设黄金”,儒家的“信”更侧重于君子品德的修为。到了汉代,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信”被列入“五常”。“诚实”“不欺”作为一种社会公德,从此便被普遍认同了。六、孝“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扶养、顺从、送终、守灵等。中国人重孝道,将其视为传统美德。孝的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其时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了“孝”字)。到了西周,随着宗法制度建立,孝的观念被不断加强。实际上,国人奉行孝道,还有更深刻的人性根源,那就是宗教。古人信奉“灵魂”,认为先祖的在天之灵能保佑或降祸于子孙,所以孔子曾这样解释“孝”的具体内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亦始终将“孝”作为其人生哲学的基点,其门下也以“孝”为仁之本。到了汉代,统治者也力倡孝道,主张“以孝治天下”,连官员的选拔也要“孝”字当头。像我们熟知的“孝廉”就是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此后历朝历代都制定各种制度,来保证这一道德规范的实行。例如,至亲亡故,要奔丧、守丧;如果不孝,重者会被定罪,给予极严厉的处罚。古代流传下的关于孝行的文本像《孝经》、正史中的《孝义传》及《二十四孝》等,记载的都是如何实行孝道,在今天看来,有些内容不仅迂腐,而且不近人情,像“卖身葬父”“卧冰求鲤”乃至寻死等,这些在古代青史留名的事,在今天看来并不足取。

尽管如此,“孝”作为华夏民族的传统道德,已深入人心,虽然到了现代,有所淡化,但像祭祖、奔丧、守灵、戴孝及对团圆的讲求等,仍是不可动摇的。七、悌“悌”,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儒家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孟子·滕文公下》:“于此有焉:入则孝,出则悌。”八、忠“忠”是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道德标准。在先秦时期,“忠”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如孔门弟子曾参每日三省其身,第一省即“为人谋而不忠乎?”意思是,为人做事,尽心尽力了吗?“忠”,就是“尽己之心”。到了汉代以后,逐渐演变为臣民对君王的绝对关系。最早把“忠”解释为对君主绝对服从的是法家人物韩非子,他说:“人臣不要称赞尧舜禅让的贤德,不要赞誉汤武弑君的功绩,尽力守法,专心事主,这才是忠臣。”天下一统之后,“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出现了“君为臣纲”,王权的至高无上,君主的受命于天开始深植人心,下对上的绝对关系逐步确立。具体来说,就是臣民要对君王尊敬、崇拜、服从、献身、忠贞不贰,等等。随着时代的变化,“忠”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对君王诚惶诚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九、勇

常人多以为儒者便是埋头故纸堆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甚至将儒者和“迂”“呆”“腐”“酸”联了姻,认为儒家与“勇”相去甚远,其实不然。

我们通常所说的勇,大致上可分为三点来讨论,借用孟子的一句话来说便是:“勇德”为贵,“勇气”次之,“勇力”为轻。

先说勇力。古代儒家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即所说“小学”学习内容。其中射便是指射箭技术,御则是驾车技能。射与御都是武略,用于战场。可见,早期的儒者本身并不是只知读书而文弱无力的书生,儒家创始人孔子身材魁梧、力能搏牛是一明证。

勇也绝不是单单凭借勇力,还要具有勇气。先秦诸子中墨家很是特别,“墨子之门多勇士”,“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但这只是勇的表现——有足够的勇力、勇气而已。这还不是最高境界的“勇”。

那么最主要的勇德是指什么?勇德应该是在某种信念的驱动下,所体现出的无所畏惧的行为及精神。孔子不提倡匹夫之勇,相反,他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勇应该“发乎仁,适乎礼,止乎义”。

先说“发乎仁”。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仁中一定已包含了勇,而勇未必便能做到了仁。

再说“适乎礼”。孔子说:“勇而无礼则乱。”徒有勇是不够的,唯有遵循礼,然后勇才成为勇德。

三说“止乎义”。子路曾问:“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由于孔子深知子路勇有余,便回答说君子以义为上,这是因材施教,而不能说尚义而不尚勇。孔子又告诉他应该用义来约束勇,并谈到勇如果没有义来约束,则君子也罢,小人也罢,都有害无益。十、礼义廉耻

传统社会的道德标准,是治国的四大纲纪,又称“四维”。语出《管子·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即“礼义廉耻”。又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欧阳修曾对管子的“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言倍加赞赏,还在《新五代史》中阐释说:“礼义是治人的大法,廉耻是立人的大节。不廉就会无所不取,无耻就会无所不为。人若寡廉丧耻,贪得无厌,灾祸就会接踵而来。若国家大臣寡廉丧耻,恣意妄为,那么国家必定会灭亡。”可以说,管子对“礼义廉耻”的认识不输以德治著称的儒家,与孔孟之道并没有本质差别。十一、五伦

又称“人伦”,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道德关系。具体有五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即所谓“五伦”。在儒家看来,人类社会就是一张覆盖的网,由这五种关系编织而成,人就置于网下,应按部就班地生活,出了这五种关系就是大逆不道,与禽兽无异。孟子这样解释“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礼记·礼运》中则有“十义”的说法:“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是对孟子五伦说的进一步细化。“五伦”是儒家提倡的基本行为准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十二、三纲领《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几句话出现在大学的开篇,南宋朱熹云:“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三纲领”由此而来。其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人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明明德,前一个“明”为使动词,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亲”读作“新”,即革新、弃旧图新。《大学》属秦汉旧文,在儒学盛行的年代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至理学家朱熹将其概括为“三纲领”后,才成为人人皆知的“金科玉律”及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十三、八条目

与“三纲领”相对应,仍出自《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指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这段文字有八个核心词: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云:“此八者,大学之条目。”“八条目”之说由此而来,并常与“三纲领”合称为“三纲八目”。其意思是:古代那些想于天下弘扬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对于“八条目”,《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是八个核心词的核心。将“修身”与“治国”相结合,是儒家历来的传统。《大学》先是对其作了最为系统、精练的概括。到了宋代,朱熹又进一步作了发挥。至此,“格物致知”与“修齐治平”成为儒家伦理的经典命题与奋进目标。十四、孔门四科

孔子门下弟子众多,身份各异。据《论语》记载,孔子教育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所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主要指各种文献知识。孔子教育学生的主要文献有《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内容包括了哲学、政治、历史、文艺等方面;“行”主要指道德实践。孔子固然重视“文”,但更重视“行”,二者相比,“行”比“文”更重要,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且,在孔子看来,文化知识只有落实于道德实践,才真正起到了作用;“忠”是对待别人真诚、忠心,所谓“与人忠”“与人谋而不忠乎”。只有以忠心待人,以忠心事人,才能问心无愧,心安理得;“信”指与人交往的诚信。它主要是对“言”而说的,即“言而有信”的“信”,指说话信实没有虚伪。这也是与人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要是不讲信用,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了。

孔子的教育,还有“四科”之说。这是后人总结出来的说法,表示孔子的学生,按其不同的特长或专长而分成四类,类似今天大学里的分系。《论语·先进》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即是四科的内容;后面所列举的孔子弟子,则表示在这方面有突出的专长和上佳的表现。四科就其内容性质而言,相当于今日大学的伦理、语言、政治、文学等科目。当然,“孔子四科”主要是强调孔子学生在这四个方面有优长表现,并不是说教学内容只限于这四类。十五、古代的“六礼”“七教”“八政”《礼记·王政》讲“六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相见礼;“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之礼;“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之礼。“六礼”为社会典仪,“七教”为人伦礼节,“八政”即生活仪式。礼囊括了一切,社会所有成员的行为都可以从这里找到依据和评价尺度。十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世原则。

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请教说:“有没有这样一个原则,它是我们终身都应该遵守执行的?”

孔子说:“有的,那就是宽恕。”宽恕的意思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与这个原则相伴随,孔子主张: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达到;不愿意别人以某种方式对待自己,自己就首先不要用这种方式对待别人。

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过,他的所有主张中贯穿着一个基本原则。学生们都不理解这个原则是什么,只有曾参理解,曾参说,就是“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忠恕”原则的表现之一。

孔子认为这个原则,是实行仁义的重要途径。如果每个人都从这里入手,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仁义道德的人。这个原则发展到近代,就是要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的意思。一个人要办什么事,首先要想一想,假如自己处在这样的地位,将会怎么做?这样思考问题,就可能使问题得到比较正确的处理。

因而,儒学提倡的这个原则在今天仍有它的生命力。十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此句出自《孟子·尽心上》。穷,指在仕途上不得志;达,指在朝廷居于高位。意思是说,一个人若有幸参与朝政,就应以天下为己任,让民众受惠,这是积极的人生;若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那么退而修身,洁身自好,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儒家入世的主要方式是参政,称“学而优则仕”“治国平天下”,但即使是学富五车的孔子、孟子,从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孔子周游列国,碰壁无数;孟子则以布衣终老。人生阅历的丰富,让这些先哲们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孔子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又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提出“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则是对我们正文的精练概括,是对孔子人生观的补充。“兼善”(也作“兼济”)是进,“独善”属退,进退有据,人生设计虽不同,然均不离儒家圣贤之道。十八、《论语》中的礼《论语》中孔子强调的礼,主要指的是礼法、礼乐,也包括了礼仪的内容。礼的要害,在于互相尊重,以理顺人际关系。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不知礼,无以立”。意思是说:克制自己,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不懂得礼节就无法立身。孔子还提出: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提倡和实践礼仪的一些积极内容,如礼贤下士、敬老尊贤、礼尚往来、礼貌待人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对于我们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礼仪习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加强团队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敬老尊贤

敬老尊贤的道德风尚是明礼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兴旺、社会稳定、人民进步的象征。孔子特别强调敬老尊贤、长幼有序。一方面,他强烈批评一些年轻人不尊重前辈和先贤的现象。阙党地方的一位童子经常为党正传信,有人问:他是个求上进的人吗?孔子说:我看他坐在长辈的位置,又看他同年长人并肩而行,他并不是一个求上进的人,而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另一方面,孔子又是敬老尊贤的实践者,“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按理说,孔子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先走也无妨,但他在乡人聚会时,让长者先走,自己则后退席,体现了孔子礼让的品格。敬老尊贤不仅包含着敬重前辈的内容,还包含着尊敬上级领导和有知识学问、有成就的人。古人说:朝廷论爵,乡党论齿。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的成员之间,虽然政治上是平等的,但总是要讲究上下和长幼之分,懂得下级尊重上级,晚辈尊重前辈,否则就会出现秩序的混乱。深刻把握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避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低级错误。如在一些宴会中,上级领导未到或主持人未宣布开始,少数人已动筷子,先吃为快,或者领导尚未退席,下属人员一走了之等不礼貌的现象。本是一件很好的事,却因少数人不讲礼貌,弄得上下不愉快,真是“大煞风景”。

2.以人为本

孔子倡导的礼仪,突出了以人为本,并且躬身践行。孔子家的马棚烧了,他从朝廷回来,首先问道,伤人了吗?把财产损失放在其后。在《论语》中,对孔子尊重人作了精彩和细致的描述: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师是古代很重要的文化官,管音乐艺术的大乐师。在春秋战国时代,乐师与后来的太史令同样重要,因为古代非常重视礼乐文化。这个名叫冕的大乐师来看孔子。古代的乐师,多半是瞎子,孔子出来接他,扶着他,快要上台阶时,告诉他这里是台阶了。古代没有桌子板凳,席地而坐,就和后世日本的榻榻米一样。到了席位时,孔子又说这里是席位了,请坐吧。等大家坐下来,孔子就说某先生在你左边,某先生在你对面,一一很啰唆地告诉他。等师冕走了,子张就问,老师,你待他的规矩这样多,处处都要讲一声,待乐师之道,就要这样吗?孔子说,当然要这样,我们不但是对他的官位要如此;对这样眼睛看不见的人,从我们做人做事的态度上,都应该这样接待他。孔子对残疾人体贴有加,体现了孔子至诚的道德修养。实践中,我们必须把尊重人放在首位,在待人接物时,要十分注意细节文化,坚持做到准备到位,礼节到位,程序到位,标准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3.恪守秩序

孔子恪守“席不正,不坐”的礼仪,看起来十分可笑,但实际上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培育,虽是小节,但有可能影响大局。事实上这种礼节今人仍在借鉴。小到宴席的座次、会议主席台的摆设和名签的摆放,大到迎接外国元首动用三军仪仗队,可见礼仪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孔子提出的“食不语,寝不言”的箴言早已写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条令》。对于集体生活来说,这不仅出于礼貌的要求,也是讲究卫生确保身体健康的需要,更是维护集体生活良好秩序的客观要求。

4.姿仪端庄《论语》中描述了孔子履行公务的形象:孔子走进国君的宫门,呈现弯身恭敬的样子。他站立时不挡在大门的中间,走不踩门槛,通过国君座位时,神色庄重,脚步加快。提起衣服的下摆向堂上走去时,弯着身子显得小心谨慎。退出堂来,下了一级台阶,便恢复原来的脸色,显出愉快的样子。下完最后一级台阶,小跑前进,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后,又显得恭敬和谨慎。这里描写的是孔子面对国君,站立、行走的细节,正是形态、心态、神态都非常到位,不愧是践行礼仪的大师。孔子对姿态不端、不讲礼仪的做法深恶痛绝。孔子去原壤家帮助治丧,原壤伸展两腿蹲坐成箕踞状等待孔子,孔子对原壤不礼貌的行为十分反感,他说:你年幼时不讲孝悌,长大后毫无成就,老了不死,真是祸害。并用拐杖敲了敲原壤的小腿。姿态和仪容是践行礼仪的基础,学校的制度和行为文化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具体说要从坐、站、走做起,做到坐如钟、站如松、走如风。另外不要认为穿衣戴帽,是各人所好,要十分注意自己的着装和仪表,良好的着装和仪表,使人产生一种庄重、热情、向上的感觉。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时代的发展给礼仪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礼仪已经成为社交不可缺少的工具,成为检验民族素质的尺度,同时也成为团队文化和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如沃尔玛公司对服务员的微笑就提出了“三米微笑记胸怀,八颗牙齿露出来”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礼仪的学习培训,认真贯彻校园文化,认真遵守社会公共礼节的要求;必须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礼仪的楷模。十九、而立、不惑、知天命

孔子在谈到自己精神修养发展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学”,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学。《论语》中孔子说:“志于道。”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的志于学,就是志于这个道。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是指增加知识。孔子还说:“立于礼。”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他说四十而不惑,是说他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知者。孔子一生,到此为止,也许仅认识到道德价值。但是到了五六十岁时,他就认识了天命,并且能够顺乎天命。换句话说,他到这个时候也认识到超道德价值。在这方面孔子很像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觉得,他是受神的命令的指派,来唤醒希腊人的。孔子同样觉得,他接受了神的使命。有个与孔子同时代的人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为木铎。”所以孔子在做他所做的事情的时候,深信他是在执行天的命令,受到天的支持,他所认识的价值也就高于道德价值。

孔子到了七十岁就能从心所欲,而所做的一切似乎自然而然地正确。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指导,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努力,这代表着圣人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二十、气节的内涵

儒家所倡导的一种道德操守。“气”是一种精神状态,可以理解为志气、浩然之气。“气”是抽象的,但从名家言论中,我们不会觉得陌生,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士可杀,不可辱”所说的都是一个“气”字。“节”指节操,是一种道德境界。《论语·泰伯》有云:“临大节而不可夺。”孟子有“舍生取义”,所说的都是“节”。通俗来说,它是对信仰的坚守以及为此而献身的牺牲精神。在中国古代,忠君爱国是“节”的最高体现,为了保卫家国,仁人志士“殉节”“死难”“牺牲”,前赴后继。“气”“节”最初为两个概念,合二为一,则成了一个伦理范畴,通常指人处危难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正气与操守,如伯夷、叔齐的不食周粟,西汉苏武的百折不挠,南宋文天祥的视死如归,明代史可法的忠烈,近代抗日英模的坚贞不屈等,均是“气节”的表现。我们可以理解,“气节”实际上就是一种自尊自强、不随波逐流的独立精神与人格。第三章中华传统礼仪杂谈一、传统礼仪的礼与敬

1.毋不敬《礼记》一书开篇就说:“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意思是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有不敬之心,容貌要矜庄,说话要谨慎,只有如此,才能安定天下民众。《孝经》中还说:“礼,敬而已矣。”所有的礼,它的核心就是表达内心的敬意。

但这种对人的“敬”需要让人们感受到,应该通过具体的礼仪来表达。为了提示行礼者内心的敬意,几乎所有的礼仪中都安排了“拜”的礼节,包括作揖、稽首、拜、对拜、鞠躬等,尽管轻重有别,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体现内心的敬意。

儒家把“敬”的存养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通起来。小而言之,衣衫不整、语言粗鄙、容貌不端、散漫怠惰、玩世不恭,都是内心不敬的直接体现。大而言之,要把敬贯彻在对事业的无限追求,以及对祖国的无限忠贞之上。

2.雅言《礼记》中写道:“礼者,自卑而敬人。”儒家提倡人际交往时,把对方放在比自己高的位置加以尊敬,而把自己放在次要的位置。

在人际交往中,语言通常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最重要的工具。中国人强调,礼以敬为主。为了表达“敬人而自谦”的理念,中国古人创造了一套丰富的语言系统,这就是敬语和谦语。

敬称是对他人表示尊敬的称呼。古代最常见的敬称就是在他人近亲的称谓之前添加表示美好的字,例如“令”字。“令”是美好的意思,如称对方的家人为“令尊大人”“令堂大人”等。

谦称一般用于自己一方。提及对方的时候,语气要恭敬文雅,讲到自己一方,则要谦卑低调。常见的谦称就是在称谓之前加一个“家”字,如家父、家母等。

3.尊老

尊敬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但在中国儒家看来,这种孝敬仁爱并不只是狭隘的对亲人的关爱,而是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把天下人的父母长辈当作自己的长辈那样去孝敬,由此达到对全社会的博爱。

公元1722年,清朝康熙皇帝为了庆贺太平盛世,曾邀集了全国70岁以上的老人2417人,在阳春园举行隆重而盛大的“千叟宴”,以此表示对老人的关怀与尊敬。此后,清朝皇室每隔50年就要举办一次千叟宴,其中以乾隆皇帝时期的两次“千叟宴”最负盛名。

乾隆五十年,国泰民安,天下富足。乾隆皇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堪称空前。不仅有御厨精心制作的满汉全席,顶级的皇家贡品酒水一应俱全。被邀请的老人更是多达三千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的是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

据说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141岁的长寿老人。乾隆知道之后,还和大臣纪晓岚为这位老人做了一个对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上联的意思是,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70岁,再加一年,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在乾隆六十年的时候,乾隆皇帝为了庆祝自己退位于嘉庆皇帝,再次举行了千叟宴,当时与宴老者达3056人。在这盛大的御宴上,老人们喝酒做诗,大快朵颐,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后人更是写诗称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如果说人与生俱来的性情是礼仪的基础,人内在的德行是礼仪的灵魂,那么怀着一颗恭敬之心就是礼仪能够贯彻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一个纲领。中华传统礼仪是贯穿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精神内核。即使到今天,或许具体的仪礼方式有所变化,但中华礼仪的真谛,对他人心怀敬意,对社会心怀仁爱,不断树立我们自身内心的德行,这些应该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被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