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6 17:37:35

点击下载

作者:李云英 刘森平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耳鼻喉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

耳鼻喉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耳鼻喉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李云英,刘森平主编.—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

ISBN 978-7-117-18025-2

Ⅰ.①耳… Ⅱ.①李… ②刘… Ⅲ.①耳鼻咽喉病-中医学-临床医学 Ⅳ.①R276.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09759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耳鼻喉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

主  编:李云英 刘森平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5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8025-2

策划编辑:张永太

责任编辑:孔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第3版)编委会

学术顾问:邓铁涛 颜德馨 路志正 张学文 吴咸中

陈可冀 王永炎

总策划:吕玉波 陈达灿

总主编:罗云坚 刘茂才 陈志强

副总主编:禤国维 黄春林 杨志敏 邹 旭 张忠德

卢传坚 刘 军 黄 燕 李 俊

常务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小云 邓兆智 冯维斌 刘伟胜 刘旭生

刘金文 刘森平 许尤佳 李 达 李云英

杨海韵 杨霓芝 吴万垠 邱 波 张梅芳

范冠杰 范瑞强 林 琳 林定坤 罗笑容

黄健玲 黄培新 黄穗平 葛志红 詹宇坚

蔡炳勤 谭志健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燕 王立新 王树声 邓 宏 龙顺钦

卢富华 代喜平 白建平 白遵光 包 崑

司徒红林 刘 敏 池晓玲 许银姬 孙 伟

杜宝新 李 工 李红毅 李柳宁 杨丽新

杨荣源 肖 静 吴占河 吴焕林 何军明

何羿婷 何德平 宋 苹 张北平 张海波

张敏州 陆 华 陈 延 陈 海 陈文勇

陈秋雄 林启展 罗湛宾 庞 龙 赵 玲

胡永珍 夏纪严 徐大基 徐荣谦 郭 军

唐咸玉 黄学阳 黄清明 黄清春 崔徐江

庾 慧 梁凤鸣 梁伟雄 梁雪芳 韩 云

程 兰 蔡业峰 雒晓东 廖月红 黎小斌

主编单位:广东省中医院

编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广东省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岳阳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

澳大利亚悉尼皇家亚历山大儿童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院

河北石家庄平安医院出版者的话第3版

为满足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的需要,提高中医专科学术水平与临床疗效,促进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我社于2000年组织编写了大型《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15个分册),各分册均多次重印,后于2005年进行了修订再版(16个分册)。本丛书自问世以来,因其体例新颖,特色鲜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重点突出,体现了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先进性,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在中医界产生广泛影响,为推动中医专科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了贡献。

本丛书自2005年第2版刊行至今已8年,在这8年中,医学科学又在不断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不断出现。为紧跟日新月异医学发展轨迹,把专科专病临床诊治的新进展、新成果介绍给读者,以满足各层次的专科临床医师、进修医师、临床医学研究生、本科生的临床需要;为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高中医医院专科学术发展水平与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特将《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第2版进行修订。本次修订汲取丛书第2版的成功经验,进行适当补充、修改、完善和提高,力求使本书成为中医专科专病同类图书中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享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专著;成为中医临床工作者身边必备的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医参考书。

本次修订的组织工作,在第2版的基础上对主编和编委进行部分调整。为保持本丛书的权威性和代表性,特邀请国医大师、院士及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或主审,邀请全国16家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单位200余位专家参加了编写修订工作。各位专家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中医专科专病的实践和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既能传承和发挥中医药治疗专科专病的特色和优势,又勇于创新,在疑难病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各位专家治学严谨,厚积薄发,在编写修订过程中,搜集整理了古今中外大量丰富翔实的医学文献,根据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学习研究心得,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力求全面科学地体现当代专科专病临床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特色,融汇中西,贯通古今,为广大读者提供高、新、精、效的专科专病学术专著。

本次修订,在第2版基础上,仍保持16个专科分册,即呼吸科、心血管科、消化科、泌尿科、神经科、内分泌科与风湿病、血液科、肿瘤科、妇科、儿科、男科、外科、皮肤性病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分册。在保持第2版总体框架的前提下对丛书栏目名称和设置进行部分调整,部分专科增加常见病种和中医优势病种;“评述”改为“评述与展望”,增加展望内容;“名医专家经验方”和“名医专家论坛”改为“名家名医经验方”和“名家名医论坛”,增选国医大师等名医名家医论和经验方,提高收选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删去“古籍精选”栏目,将古代医家经典论述融入正文之中;增设“循证参考”栏目,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性和较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以指导临床实践;对西医及中医现代研究等相关内容进行精简、提炼和更新,充实了临床治疗方面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在保持“难点与对策”栏目内容新颖、实用的同时,进一步充实并强化了“对策”方面的内容,给出解决难点的措施与建议。

本丛书从第1版到本次修订,经历十余年。在此期间,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医医院重点专科(专病)发展势头良好,中医药服务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的出版和修订,恰逢其时,满足了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发展的需要。经过3次修订,全书框架体例更加科学合理,全书内容日臻成熟和实用。特别是一些新颖而富有创意的栏目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如“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循证参考”、“评述与展望”等栏目,体现了作者多年临床经验与独到的学术见解;“医案精选”、“名家名医经验方”、“名家名医论坛”,荟萃了名家名医临床实践的精华;“现代研究”等则反映了当代医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诚然,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是当前继承、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并勇于创新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将秉承全心全意为广大读者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的宗旨,热切期盼本丛书的修订再版,为把专科专病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中医专科专病人才的培养、为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为人类健康保健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7月王序

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是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核心内容。中医药学作为一门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其理论和诊疗技术都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形成并不断创新发展的,临床实践是创新发展的源泉,临床疗效则是检验创新成果的试金石。近年来,我们大力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促进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提高临床疗效,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方面的优势,提高中医药在维护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

广东省中医院是我国最早建立、规模最大的中医医院之一。多年来,广东省中医院在中医内涵建设和优势病种临床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0年组织全院专家学者编写了一套《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既突出了中医特色,又紧跟现代医学进展,受到了好评。这套丛书此次为第三次修订,在前二版基础上,更加突出了构建现代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信这套丛书的修订出版,能够为做强做大中医优势病种、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和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故乐为之序。2013年9月25日邓序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批评过了头,中医一再受到波及,曾一度落入低谷。所幸民众已经逐渐认识到: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西医应当互补,互相不能取代,经历一二百年可能会走到一起,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我曾经提出一个口号“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双向接轨”,简称为“与世界双向接轨”,而不是我们单方面的接轨。中医界要有信心、有志气、有骨气、有智慧、有能力,去创造中医事业的美好未来。

然而就目前来看,中医界的现状还是不太乐观,中医临床、科研西化的倾向还很明显,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临床科研评价体系,很多情况下要照搬西医的评价体系和研究方法,离“自立自强”还是有差距的。其实,历史上中医也有过实验研究。晋唐时代,医生为了观察黄疸症状的变化,逐日用白布浸染病人小便后晾干,加以比较就可以知道每日黄疸病情的进退;8世纪陈藏器关于脚气病的病因,认为本病与食白米有关……应该说,中医有很多创造是走在世界前面的。

我认为,对科研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动物实验一途,不能说不搞实验的中医就不是科学研究,临床研究也一样是科研,而且是更重要的科研!回顾一下中医学的发展历史,凡是做出卓越成就的中医学家,都是通过大量的、细致的临床研究而获得成功、推动中医学术发展的。

众所周知的汉代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他的主要著作《伤寒杂病论》,可以说就是他的科研成果。这一科研成果是从哪里来的?从临床中来!张仲景的科研方法,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上升为理论,确立“以脏腑论杂病”和“以六经论伤寒”两大临床辨证系统,这使中医临床医学有了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到今天我们还要深入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理、法、方、药,可见其影响深远。张仲景的科研就是临床科研,这种方法过时了吗?落后了吗?我看一点也不落后,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至今仍未被超越。

清代的温病学家吴鞠通,他留给后人的研究成果是一本《温病条辨》。这本书是怎么来的呢?他在《自序》中说:“……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可见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的汇总,但这种汇总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在他自己的“三焦辨证”理论框架中,经巧妙剪裁而成,这其中的取舍,又离不开他的临床心得。这种文献的汇辑、总结提高,也是中医的科研方法之一,至今仍然是先进的,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温故一样也能出新——创立新的学说。

上面只是其中的代表,可以说,历代在中医学术上做出巨大成就的医家,无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因此,大家不要忽视继承,不论是临床经验的继承、还是文献的继承,都是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基础,学术大厦将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当然,我们不仅要继承前人的成果,还要重视整理、继承当代人的研究成果,不能厚古薄今。

在这方面,广东省中医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所有着80年历史的中医院,有“南粤杏林第一家”之美誉。曾于2000年集全院专家之力,并与国内名校、名中医院之临床专家合作,编写了一套《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该书既继承几千年来之学术传统,又总结近、现代中医名家之先进经验与理论,辅以西医之诊断治法,务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一套能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中医临床水平、内容丰富而又新颖的著作。丛书出版后,数次重印,好评如潮。这套丛书自2005年第2版刊行至今已有8年,在这8年中,医学科学不断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不断出现,为紧跟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轨迹,把专科专病临床诊治的新进展、新成果介绍给读者,更是为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高中医医院专科学术发展水平,促进中医事业发展。广东省中医院的领导和专家决定将这套丛书进行第3版修订。此次修订,吸取了前2版编写成功经验,在保持第2版特色的基础上,全面系统收集、总结、整理、研究中医专科专病治疗规律,遵循科学依据,准确地运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来确定对专科专病实施最有效的治疗,因此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实用、更加完善。在形式上增加了“循证参考”和“评述与展望”栏目,更突出了先进性和前瞻性,真正做到了“传承古今,融汇中西”!

这套丛书凝聚了广东省中医院和国内知名中医院各位专家学者的心血。丛书的一次次修订,体现了他们善于吸收古人和当代的先进成果、不断进取的精神,中医事业的发展正需要这种精神。相信第3版丛书将为中医医、教、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故乐为之序。2013年5月再版前言

本丛书自2005年第2版刊行至今已8年,在这8年中医学科学又在不断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不断出现,为紧跟日新月异医学发展轨迹,把专科专病临床诊治的中西医新进展介绍给读者,同时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突出中医特色与优势,力求反映当代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水平。我们拟对本丛书进行适当的补充、修改、完善和提高,并予再版。

本版在保持原版总体框架的前提下进行修订。仍沿用第2版分为16个专科专病分册:呼吸科、心血管科、消化科、泌尿科、神经科、内分泌科与风湿病、血液科、肿瘤科、妇科、儿科、男科、外科、皮肤性病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部分专科增加常见病种和中医优势病种,如皮肤性病科增加“特应性皮炎”,泌尿科增加“尿酸性肾病”,妇科增加“异位妊娠”和“卵巢早衰”等。每个分册又以西医病名为纲,以增加中西医之间的接触点、亲和力。每个疾病内容包括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医案精选、名家名医论坛、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预后与转归、预防与调理、现代研究、评述与展望15大部分。其中“概述”、“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着重更新补充了本病目前最新的西医诊断标准、临床特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核心的“治疗”部分,分辨证治疗、其他治疗、西医治疗、名家名医经验方等,外科补充了“手术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尽量使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在临床实践中达到某种程度的协调,切实反映现代中医治疗的实际情况。同时部分病种在“治疗”部分增加了“循证参考”,以冀能对临床以及科研工作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在编写体例上,在第2版基础上删去了“古籍精选”,丰富了“名家名医论坛”等内容,着重突出著名中医药专家尤其是国医大师们关于该病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体现了“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精神,供后学者学习和借鉴,提高临床实用性。“现代研究”包括了中西医最新观点、新理论和临床、实验室研究成果,反映了多学科的交叉、沟通、渗透,以期充实中医专科专病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

本丛书颇具特色的内容是“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评述与展望”,这几部分着力对中医诊治过程中有关难点、重点问题做了讨论,分析评价了该病的中医药治疗特色及中、西医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主要阐述一些目前诊治中存在的问题或尚不成熟但有发展趋向的观点,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拓宽思路,深入研究。

本丛书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书中所引述的各类医学文献的一些内容,为了体例统一和方便阅读,对原文作了一些删改,敬请原著者谅解,并向原著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书较第1版、第2版的编写更贴近临床,并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加大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适合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和医学生深入阅读和临床参考,也可作为培养专科专病人员的辅导读物。期望本书的再版能为广大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及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本丛书涉及面广,疾病的诊疗又非常复杂,书中如存有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套丛书第1版、第2版的作者为本版的编写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部分原作者由于工作变动,未能参加本版的编写工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编委会2013年7月编写说明《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耳鼻喉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于2000年10月第1次出版,2005年再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也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肯定,对中医耳鼻喉专科建设、临床经验的总结及疗效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认识到耳鼻喉科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耳鼻喉疾病的防治日益受到患者的重视,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受丛书编委会委托,我们对该书进行了再版修订,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殷切期望。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本着突出中医优势病种的宗旨,本次再版在前2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个新病种。本书内容立足临床,侧重治疗,强调实用,对每一种疾病均在前两版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临床工作的进展情况,系统介绍其近年来在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疗法、新成果,力求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其中“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反映了国内外最新诊断标准;“治疗”跟踪了国际、国内的最新治疗指南,阐述了中西医治疗的最新原则和方法,中医特色鲜明,西医内容精当;“难点与对策”则将困扰临床医生诊断与治疗的难点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作者临床心得提出相应对策,参考价值较高;“经验与体会”是作者们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见解独到深刻;“医案精选”、“名家名医经验方”、“名家名医论坛”则是中医耳鼻喉科前辈、专家们临床实践的结晶;“现代研究”部分则反映了中西医现代研究的新进展与新动态。

本书较第1、2版的编写更贴近临床,并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加大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适合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专科临床医师和医学生深入阅读和临床参考,也可作为培养专科专病人员的辅导读物。期望本书的再版能为广大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及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对同道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能有所帮助和启迪。本书在撰写过程中,限于时间和撰写者水平,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道们和广大读者在使用本书过程中不吝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我们今后不断地对本书进行修订和完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全国许多著名专家、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更得到了全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专家干祖望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主任委员刘大新主任的支持和指导,在此一并致谢!编 者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黏液,而非血液或脑脊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国内外文献对此病的命名极不统一,如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水以及胶耳等,但均是根据本病病理过程中的某一特点命名。至1991年,根据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意见,本病称为分泌性中耳炎。

本病儿童发病率比成人高,是儿童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以耳胀痛、耳内堵塞感、听力下降、耳鸣为特点。临床上按起病急缓、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较急,患耳胀闷堵塞感,或胀痛,伴有低音调耳鸣、听力下降、自声增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而恰当的治疗,或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达2个月以上转为慢性。儿童患者常因未被注意而延误诊断转为慢性,导致听力下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以隐匿的渐进性耳聋为主,常伴有耳鸣、耳堵塞感。

分泌性中耳炎属于中医学的“耳胀、耳闭”范畴。病因病机(一)中医

中医学认为耳胀为病之初,多由于风邪侵袭,经气痞塞而致;耳闭为病之久,由于邪毒滞留而致,并与脏腑虚损有关,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

1.风邪侵袭,经气痞塞

风邪侵袭,或夹寒、夹热、夹湿,循经上犯,结于耳窍,以致耳窍经气不宣,而出现耳胀之症。

2.痰热壅肺,上犯耳窍

风邪侵袭或风热之邪犯肺,肺失清肃,热灼津成痰,痰热困结于肺,循经上犯,停聚耳窍而为病。

3.肝胆湿热,上蒸耳窍

素有肝胆郁热之人,复感湿热之邪,湿热交蒸,循经上结,积于耳窍而为病。

4.痰浊困结,气机不畅

多因风湿之邪郁久,肺失宣肃,则肺气不利,水道不通,湿浊循经上犯,停聚于耳窍;或饮食劳倦伤脾,脾失运化,湿困于脾,则阳气不升,湿浊上犯蒙蔽清窍而致。

5.邪毒滞留,气滞血瘀

如耳胀失治,或反复发作,以致邪毒滞留,气血瘀滞,脉络受阻,耳窍为之闭塞不通;或因脾肾虚损,精气不足,不能上注,耳窍失养,以致闭塞失用,均可引起耳闭之症。

耳胀为病之初期,多由于风热邪毒侵袭而致,治疗及时,则容易痊愈。儿童易患此病,常因同时伴有感冒、咳嗽等症,容易漏诊。耳闭则为病之久者,局部气血瘀阻,全身多伴有脾肾亏虚,多为虚实夹杂,治疗比较困难。(二)西医

西医认为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主要的病因学说有:

1.咽鼓管功能不良

包括咽鼓管阻塞与咽鼓管的清洁与防御功能不良。咽鼓管阻塞的原因有很多,如:上呼吸道感染、增殖体及扁桃体肥大、慢性鼻-鼻窦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咽肿瘤及其他头颈部肿瘤、放射线治疗、腭裂等。此外,近年的研究发现咽鼓管上皮内具有表面活性物质样的板层体结构,能产生表面活性物质。这种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可能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有关。细菌感染引起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增高可致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咽鼓管的清洁和防御功能不良可能是由于急性中耳炎细菌外毒素引起咽鼓管纤毛运动暂时性瘫痪,或急性中耳炎期间,咽鼓管管腔内的分泌物亦可影响黏液纤毛的输送功能,并阻塞气道。

2.感染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认为:本病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各家对中耳积液所作细菌培养阳性结果为22%~52%。常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其次,有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毒性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特别是病变发展为慢性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病毒方面,多种呼吸道病毒已直接从中耳积液中分离出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也证实中耳积液中有多种病毒的DNA存在。此外,衣原体、支原体及真菌亦有见报道,但其在分泌性中耳炎(SO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抗生素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当,如用药剂量不足,疗程太短;症状已有明显好转,即予停药;或单纯依赖抗生素治疗,需做鼓膜切开者,未及时进行,这些都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4.变态反应

分泌性中耳炎中有20%~90%属变态反应,但变态反应在分泌性中耳炎形成中的作用争议较多,中耳具有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补体功能。有认为炎症性变态反应可使咽鼓管阻塞,引起上鼓室、鼓窦和气房渗出液和漏出液的聚积。

5.全身性疾病

免疫功能、新陈代谢紊乱等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因咽鼓管黏膜水肿,亦可发生分泌性中耳炎。低丙球蛋白血症等亦常为其诱因。临床表现(一)症状

1.耳聋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起病之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以后听力逐渐下降,常伴有自听增强。如仅有部分鼓室积液,低头或躺下时听力有改善。个别病人自觉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听力下降,常常被误诊为“暴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隐蔽,听力逐渐下降而病人说不出发病的时间。小儿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婴幼儿可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则常表现为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等。如果单耳患病,则长期听力下降而不易被发现。

2.耳痛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时常有耳痛或耳胀痛,也常常是儿童患者早期唯一主诉。慢性患者多无耳痛或有时耳内隐痛,或合并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窦炎时,才出现耳痛。

3.耳胀闷感

耳内胀闷感、堵塞感是成人常见症状,常用手按压耳门可获暂时的缓解。

4.耳鸣

耳鸣多为低音调、间歇性。头部运动时,中耳积液流动也可感觉耳内有水流声。(二)体征

鼓膜检查 鼓膜完整,早期鼓膜充血、失去正常光泽,紧张部或整个鼓膜内陷,光锥消失或变形,锤骨柄向后、上方移位,锤骨短突凸出。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琥珀色或黄色,常可看到液平面或水泡,液平面中部稍凹,形如发丝,与地面平衡,且随头位而变动。水泡常呈圆形或椭圆形,于吹张后较为明显。如鼓室渗液较多,鼓膜可外凸,鼓膜活动度受限。慢性期鼓膜呈内陷位,增厚,失去光泽,颜色黯淡,表面显现乳白色斑块,活动性差;如鼓膜与鼓室壁发生粘连,则表面显现凹凸不平之状。(三)常见并发症

分泌性中耳炎晚期并发症有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肉芽肿、鼓室硬化、胆脂瘤等。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一)音叉试验

林纳(Rinne)试验阴性。韦伯(Weber)试验偏向患侧。(二)纯音听力测试

一般为传导性耳聋,晚期可为混合性耳聋。(三)声阻抗检查

鼓室图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在无法检查听力的儿童中有较大的诊断价值。表现为平坦型(B型)或负压型(C型)。平坦型(B型)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镫骨肌反射均消失。(四)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可行乳突、鼻咽或鼻窦照片,进一步检查病灶或排除肿瘤。(五)诊断性鼓膜穿刺术

对于不典型病例,可行鼓膜穿刺以明确诊断。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对鼓膜的仔细观察,必要时结合纯音测试、声阻抗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如鼓膜穿刺抽出积液,即可确诊。鉴别诊断(一)突发性耳聋

是指突然发生的、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的听力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到最低点,可伴有耳鸣或眩晕。纯音测试检查为严重的神经性耳聋,重振试验阳性。声阻抗检查鼓室图为正常型(A型)。(二)化脓性中耳炎

是指中耳黏膜化脓性炎症。起病初期耳痛明显,可呈跳痛或刺痛,脓成后,鼓膜穿孔,脓液溢出则疼痛即可缓解。耳科检查:鼓膜穿孔,脓液从穿孔处流出。(三)鼻咽肿瘤

分泌性中耳炎常为肿瘤的唯一临床表现或早期症状。因此对患分泌性中耳炎的成年病人,应注意鼻咽部有无肿瘤,特别是鼻咽癌,须详细检查鼻咽部以免漏诊。(四)神经性耳聋

听力呈进行性下降为主,耳胀阻塞感不明显。耳科检查:鼓膜完整,标志清晰。纯音测试为神经性耳聋,声阻抗鼓室图为A型。(五)脑脊液耳漏

颞骨骨折并脑脊液耳漏而鼓膜完整,脑脊液聚集于鼓室内,可产生类似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明确的病史和颞骨骨折的阳性体征有助于诊断的确立。(六)胆固醇肉芽肿

可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晚期并发症。本病病史较长,鼓膜呈深蓝色,颞骨CT扫描可见鼓室及乳突有软组织影,少数有骨质破坏。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早期,多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等,治疗以疏散风邪为主,较易治愈。如积液较多,以清热祛湿或化痰祛浊为主。病程较长者则宜配合行气活血通窍之法。对于顽固积液反复难愈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一)内治法

1.辨证论治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急性期以祛风通络,化痰、利湿通窍为治,慢性期以行气化痰,活血祛瘀通窍,兼健脾固肾为宜。(1)风邪侵袭,经气痞塞

证候特点:

耳内作胀、不适或耳内胀痛,耳鸣如闻风声,耳内有回声感,听力下降。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检查:外耳道干净,耳膜微红,或轻度内陷,鼻窍肌膜红肿。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法:

1)偏风热者,疏风清热,散邪通窍

推荐方剂:银翘散。

基本处方:金银花12g,连翘12g,防风10g,蝉蜕6g,地龙9g,荆芥10g(后下),前胡10g,芦根15g,桔梗10g,甘草3g,石菖蒲9g。每日1剂,水煎温服。

加减法:咳嗽、痰黄者,加桑白皮12g、浙贝母12g、鱼腥草15g除痰清宣肺热;鼻塞、涕稠,加辛夷花10g、白芷9g疏风通鼻窍。

2)偏于风寒者,祛风散寒,宣痞通窍

推荐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减。

基本处方:荆芥10g(后下),防风10g,羌活6g,独活10g,柴胡10g,川芎5g,枳壳10g,茯苓12g,桔梗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温服。

加减法:如中耳有积水,可加车前子15g、泽泻15g利水渗湿;鼻塞、流涕,加辛夷10g、白芷10g、苍耳子10g疏风通窍。(2)痰热壅肺,上犯耳窍

证候特点:

耳内胀闷堵塞,耳鸣如机器声,听力减退。全身可见咽干、咳嗽、痰黄稠、鼻塞、流涕黄稠、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检查:见耳膜红或外凸,或见耳膜后有一水平暗影,随头位改变而移动。

治法:

清热泻肺,化痰通窍

推荐方剂:

葶苈大枣泻肺汤加通气散加减。

基本处方:

葶苈子12g,桑白皮15g,黄芩15g,辛夷花15g,柴胡10g,天竺黄10g,地龙10g,浙贝母10g,石菖蒲10g,车前草15g,甘草5g,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温服。

加减法:

鼻塞明显加白芷10g、苍耳子10g以通鼻窍;咳嗽甚者加前胡15g、桔梗10g、北杏10g宣肺止咳;咽喉不适加桔梗10g、瓜蒌皮15g、射干10g利咽化痰。(3)肝胆湿热,上蒸耳窍

证候特点:

耳内胀闷堵塞,耳鸣如机器声,听力减退。全身可见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胸胁苦闷,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见耳膜红或外凸,或见耳膜后有一水平暗影,随头位改变而移动。

治法:

清泻肝胆,利湿通窍。

推荐方剂:

龙胆泻肝汤。

基本处方:

柴胡10g,龙胆草8g,黄芩12g,山栀子10g,泽泻12g,车前子10g,生地10g,木通6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温服。

加减法:

耳闭塞甚者加苍耳子10g、石菖蒲10g以通窍;大便秘结加大黄10g后下以通腑泄热。(4)痰浊困结,气机不畅

证候特点:

耳内胀闷,耳中鸣响,听力下降。头脑昏涨,脘腹胀满,口中黏腻不渴,或咳嗽,痰稀白,或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滑或白腻。检查:鼓膜淡黄色或琥珀色,或呈灰白色、混浊。可见液平或气泡,并随头位改变而移动。

治法:

行气化痰通窍。

推荐方剂:

二陈汤合通气散加减。

基本处方:

法半夏10g,陈皮5g,茯苓15g,薏苡仁20g,香附10g,川芎5g,柴胡10g,石菖蒲10g,辛夷花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

鼻塞、涕多者,加苍耳子、白芷各10g以通窍;咳嗽、痰多,加白芥子10g、莱菔子10g祛顽痰,畅气机;头昏头重者,加羌活10g、藁本10g祛风化湿;兼脾肺气虚者,加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0g健脾益气或用参苓白术散。(5)邪毒滞留,气滞血瘀

证候特点:

耳内胀闷堵塞感,日久不愈,甚者如物阻隔,听力逐渐下降。耳鸣如蝉或嘈杂声。全身症状不明显,可兼有脾虚、肾虚的症状。脾虚者,疲倦,面色白,饮食减少,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缓。肾虚者,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肾阴虚明显则兼见五心烦热,咽干舌燥,舌红苔少,脉细数;肾阳虚者,则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检查:耳膜凹陷明显,甚至粘连,或耳膜增厚,有灰白色沉积斑。耳膜活动度较差。

治法:

行气活血通窍

推荐方剂:

通窍活血汤加减。

基本处方:

柴胡10g,川芎5g,香附10g,牡丹皮12g,郁金10g,地龙10g,石菖蒲10g,桃仁10g,红花5g,茯苓15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温服。

加减法:

兼肺脾气虚,加党参15g、北芪15g益肺健脾;兼肾阳虚,加杜仲15g、菟丝子15g、巴戟天15g补肾壮阳;肺脾肾虚明显者,减红花、桃仁;兼肾阴虚者,加服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

2.中成药(1)龙胆泻肝丸:

功能清肝胆,利湿热。治疗肝胆湿热型分泌性中耳炎。每次6g,每日3次。(2)耳聋丸:

功能清肝泻火,利湿通窍。适于肝胆实证之耳胀耳闭。每次2丸,每日2次。(3)通窍耳聋丸:

功能清肝泻火,通窍润便。适于肝胆湿热之证。每次6g,每日2次。(4)补中益气丸:

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适于脾虚湿困之证。每次8丸,每日3次。(二)外治法

1.针灸(1)体针:

以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的方法。耳周取听宫、听会、耳门、翳风,远端可取合谷、内关。每次选2~3穴,中强度刺激,留针10~20分钟。脾虚者,加刺足三里、脾俞等穴。肾虚者,加刺三阴交、关元、肾俞,用补法。(2)耳针:

取内耳、神门、肺、肝、胆、脾、肾或耳壳上的压痛点,每次1~2穴,针刺或埋针。埋针期间,每天可按压埋针处3~4次,加强刺激。或用王不留行贴压3~5天,经常用手轻按贴穴,以维持刺激。(3)艾灸:

虚寒患者,局部可取听宫、听会、翳风,远处可依辨证分别取合谷、内关、足三里、脾俞、三阴交、肾俞等穴艾灸,每日1次。(4)针刺“耳中”穴:

用2寸长毫针,经外耳道口刺入鼓膜后下部。该方法治疗鼓室内没有积液者较佳,有积液者较差,听力恢复也不多。

2.穴位注射

取耳周穴如耳门、听宫、翳风等,选用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入0.3~0.5ml,隔日1次。

3.穴位磁疗

在翳风、听宫、耳门、听会等穴贴上磁片,或加电,以疏通经络。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4.鼓膜按摩

方法是用手指尖按压耳屏,或用手指尖插入耳道口,一按一放,反复多次,使外耳与中耳保持气压平衡,减轻鼓膜内陷。每次按摩10~20下,每天2~3次。或用西格尔镜放入耳道后,缓缓打气,边打气边观察鼓膜活动情况,用力适中,不宜用力过猛,每次打气10~20下。

5.滴鼻

使用具有疏风消肿,通窍作用的药液滴鼻,使鼻窍及耳窍通畅,减轻堵塞,促进耳窍积液的排出。

6.咽鼓管通气

常用捏鼻鼓气法。即捏鼻、闭口、鼓气,使气进入耳窍内,此时鼓膜可有向外膨胀的感觉,如此反复数次,每日行2~3次。其次可用咽鼓管金属导管吹张法。但若有鼻塞、流涕者,不宜行此法。

7.鼓膜穿刺抽液

如有中耳积液,在常规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于鼓膜前下方刺入,抽取积液。(三)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积极治疗病因及预防感染,临床上用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药物有抗生素、减充血剂、抗组胺药和类固醇药物等。

1.全身药物治疗

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如选用红霉素,成人1~2g/日;罗红霉素0.15g,每日2次;阿莫西林0.5g,每6~8小时1次,每日剂量不超过4g;或头孢类等。可给予抗过敏药物,减轻炎症反应,如抗组胺药氯苯那敏4mg,每日2~3次;开瑞坦10mg,每日1次;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每日1次等。必要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10mg,每日3次。也可应用黏液稀化剂如盐酸氨溴索片30mg,每日3次;标准桃金娘油300mg,每日2~3次。

2.解除咽鼓管功能障碍及鼓室负压

可应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如1%麻黄碱盐水、麻苯滴鼻液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消退后可行咽鼓管吹张。还可行理疗如鼓膜按摩、红外线、超短波、氦氖激光照射等。

3.清除鼓室积液

常用鼓膜穿刺抽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类固醇激素药物,使积液稀化易于排出;积液较稠者,可行鼓膜切开术,然后用负压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反复穿刺不愈,病情迁延,胶耳者,可行中耳置管术。

4.鼓室探查术或乳突手术

上述各种治疗无效或病变演变为胆固醇肉芽肿性中耳乳突炎、粘连性中耳炎,应行鼓室探查术或单纯乳突开放术,并根据术中所见,再进行适当的手术。

5.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等。(四)名家名医经验方

1.干祖望——耳聋宣肺汤治风邪侵袭,经气痞塞之耳胀

组成:

麻黄3g,杏仁10g,甘草3g,防风5g,苍耳子10g,薄荷6g(后下),僵蚕10g,菖蒲3g,路路通10g。

主治:

耳聋(相当于急性咽鼓管炎或卡他性中耳炎)。症见听力下降,耳中胀塞不舒,时觉微痛,吞咽时耳内轰轰作响。鼻道通气不畅,有少量清涕,烦躁不安,常以手捂耳及按压耳屏,却不能减轻。舌苔薄白,脉浮。(严道南.干祖望治疗五官科疾病的独特方法[J].中医杂志,1985,(1):15)

2.谭敬书——通耳窍方治气滞血瘀之耳闭

组成:

柴胡10g,香附10g,川芎10g,石菖蒲10g,当归15g,红花5g,泽兰10g,法半夏10g,茯苓10g。

主治: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加减:

肺气虚合玉屏风散;兼脾气虚,加党参、白术;兼肾阴虚,加熟地、枸杞子;兼肾阳虚者,加附子、肉桂。(杨思澍.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787)

3.干祖望——三子六君汤治脾虚湿困之耳闭

组成:

党参10g,白术6g,茯苓10g,陈皮6g,法半夏6g,白芥子6g,苏子10g,车前子10g,胆南星3g,天竺黄6g,葛根10g,菖蒲3g,甘草3g。

主治:

卡他性中耳炎。症见耳中作胀,听力下降,头昏,中耳腔黏液抽而复生。检查鼓膜混浊,光锥缩短。舌苔薄,脉平。(黄荣宗,阮时宝,吴大真,等.名医妙方精华千首[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41)(五)单方验方

1.茯苓、泽泻各15~30g,石菖蒲10~15g,水煎服,治疗中耳积液。

2.参须京菖茶 参须3g,京菖蒲3g,茶叶3g,每日1剂,沸水冲泡,代茶饮,以味淡为度。治疗体虚耳窍不通,听力下降。

3.柿饼3枚,粳米30g。柿饼切细,加粳米煮粥,空腹食之,主治耳部有堵塞感。医案精选(一)干祖望医案——脾气虚弱,痰浊困结证

凡某,男,20岁。

1992年8月7日初诊。客岁5月感冒之后开始耳中憋气,听力下降,取用穿刺,俱有积液出。抽液七八次之多。所苦者抽后不久又积。现在每当抽出之后听力可暂为提高一时,近来听力又下降,耳内有憋气感,自声增强。

检查:右鼓膜充血,伴以8个针刺小红点,舌薄苔,脉平。

[辨证] 脾气虚弱,痰浊困结。

[治法] 健脾益气,祛痰化浊。

[方药] 六君子汤加味。党参10g,白术6g,茯苓10g,白芥子6g,陈皮6g,法半夏6g,菖蒲3g,天竺黄6g,苦丁茶10g,甘草3g。(7剂)

1992年8月18日二诊。药进7剂,自感十分舒服,惟听力又下降一些。憋气消失,自声改善。检查:右鼓膜充血已无,下陷而有菲薄感。舌薄苔,脉平。药已奏效,仍以健脾化痰为主,兼以通窍。

党参10g,白术6g,茯苓10g,焦米仁10g,陈皮6g,山药10g,菖蒲3g,白芥子6g,路路通10g,甘草3g。7剂。(陈国丰.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7-68)(二)干祖望医案——风邪侵袭,经气痞塞证

胡某,男,17岁。

1991年7月9日初诊。两耳憋气已3周,右重左轻,偶有阵发性失听。一向鼻塞难通。匝月以来严重,因感冒而加重,听力下降,自声增强。

检查:鼻黏膜充血,有分泌物潴积。两鼓膜轻度内陷,右侧光锥移位。舌苔薄,脉实。

[辨证] 感冒徘徊匝月不去,手太阴肺经之伏邪亦不言而喻。王孟英谓:“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笼葱。”乃以外邪循经犯耳,致耳窍经气痞塞。

[治法] 宗《温热经纬》“耳聋治肺”之法。祛风散寒,宣肺通窍。

[方药] 麻黄3g,杏仁10g,荆芥6g,路路通10g,菖蒲3g,桔梗6g,桑叶6g,荷叶一角,防己6g,甘草3g。(7剂)

1991年7月16日二诊。药进7剂,时越匝周,憋气改善,左耳明显,右耳木然。失听一半已消。自声增强者也基本正常。检查:鼻黏膜充血,两耳如前。舌苔薄,脉平。加味三拗汤不辱使命,所求者俱得矣。再扫余波,改取升清开窍。

升麻3g,葛根6g,菖蒲3g,路路通10g,防风6g,太子参10g,桑白皮10g,桔梗6g,六一散12g。7剂。(陈国丰.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5-66)(三)谭敬书医案——风热袭肺证

吴某,女,11岁。

1周前感冒,继而左耳痛、耳堵两天,伴鼻塞流涕、咳嗽痰黄。

检查:左耳鼓膜充血,呈樱红色,稍凸,光锥消失,鼻黏膜充血,鼻道有脓性分泌物。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

[辨证] 外感风热之邪袭肺,肺卫失调,宣降失常,肺窍不通,邪气沿络入耳,闭塞络脉,加之肺失通调,水液上犯,积聚中耳,导致耳堵闷,耳痛,耳鸣,听力下降,自声增强,耳膜充血、内陷,积液症等,并伴有咳嗽、咯黄痰、鼻塞、流涕等肺卫风热证。

[治法]  《证治概要》:“耳聋耳鸣,属于风热上壅者,多于外感热病中求之。”因此,治疗当以疏风清热宣肺、通窍泻肺利水法。

[方药] 荆芥10g,防风10g,桑白皮10g,葶苈子10g,苍耳子10g,白芷10g,车前草10g,败酱草15g,甘草3g。(3剂)

服3剂后,耳痛明显减轻,黄涕减少,检查鼓膜充血明显好转,仍有轻微咳嗽,伴少许黄痰,苔黄腻,脉数,外感已解,宗原方去荆芥、防风,加杏仁、浙贝母各10g,黄芩10g,焦三仙各10g。继服3剂而告痊愈。(夏仁慧.李书良从肺论治耳病经验[J].中医杂志,2000,41(9):526-527)(四)蔡福养医案——脾胃虚弱

李某,女,21岁。

1997年10月20日初诊。患者诉右耳胀闷伴耳鸣1年余。听力下降,伴头晕、乏力、纳差,倦怠,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舌淡苔白,脉缓弱。

检查:右侧耳膜混浊失泽,内陷,音叉测验提示为传音性耳聋。

[辨证] 据症诊为耳闭(慢性卡他性中耳炎),证属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浊上困。

[治法] 治当以补中益气汤:培脾土补中气,升清阳降浊邪。

[方药] 黄芪15g,白术12g,陈皮10g,升麻6g,柴胡6g,党参15g,当归15g,茯苓20g,菖蒲12g,通草10g,山楂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6剂)

6剂后自觉耳内发热、堵塞闷胀减轻,听力改善。检查耳膜内陷减轻。唯夜间失眠多梦。舌脉同前。上方加五味子15g、枣仁15g,继服6剂,听力大增。诸证好转,遂改为补中益气丸缓进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仝选甫.蔡福养教授治耳鼻喉病验案三则[J].中国民间疗法,1999,12(12):6)名家名医论坛(一)干祖望主张分泌性中耳炎从痰论治

干祖望认为所谓分泌者,就是中耳腔内积聚了分泌物,无论它是浆液性或黏液性甚至血样液体,均相当于中医所称的痰饮。这种积液,是败津腐液所化,积潴于体腔、空窍等处的疾病。它的形成有不少原因,性质也有不同类型,但积潴鼓室内的,仅有风邪之痰、湿浊之痰、脾虚之痰和肾虚之痰。凡此四种,都是耳中痰浊积聚,郁结而积潴。本来两耳为空清之窍,宜“虚”而忌“实”。痰浊一经留潴空窍,则窍即失去“空清”特色,当然闭、闷、胀、鸣、聋等聚集而来。故治疗上分为:

风邪之痰:

凡病起不久,尚在急性阶段,耳中阻塞,听力下降,如在擤鼻或按摩后可以暂时缓解者,大多为风邪之痰。所以理应消痰为主,二陈汤是必用之剂,王氏二陈汤尤为有效。风邪之痰,更有风热、风寒之分。不论风热、风寒,都是来于肺经,因此俱可从宣肺入手。偏风热者,应疏风清热消痰,可用桑菊饮或银翘散合二陈汤。偏于风寒者,应疏风祛寒消痰,可用荆防败毒散合二陈汤。

湿浊之痰:

此型最多见于亚急性阶段,而且多有夹热者。治疗当取清热利湿化痰法。可用五神汤合并二陈汤。若是饮食所伤而致者则当修复脾胃及消痰。

脾虚之痰:

久病多时,闭塞失聪,当补脾健土,利气化痰,常用代表方有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又如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等,也可择宜取用。

肾虚之痰:

局部表现与脾虚之痰相同,惟有在全身症状及脉诊上可资鉴别,本型大多为肾阳虚,治当从温阳补肾入手。常用代表方附桂八味汤、右归饮之类。

上面四者皆为“痰浊一聚,郁结为患”,故不论哪型,都应兼取理气化瘀,开窍破滞的药品。(二)王士贞教授主张整体与局部辨证结合治疗小儿耳胀病

1.以辨证治疗为要,注重局部辨证

王士贞教授认为治疗小儿耳胀首先要辨清发病之新久、虚实,辨证用药。本病初期耳堵塞感较甚,耳内微痛,或兼见头痛发热、鼻塞涕浊,或兼见咽红痰黏、口干口苦。局部检查可见鼓膜潮红或有液平面,鼻黏膜红肿,此多为风邪外侵,热邪困结于内。故初期治疗宜疏风祛邪,助中耳积液消散,常用柴胡、菊花、蔓荆子、蝉蜕、地龙、白术、土茯苓、泽泻为基本方,辨证加减运用。方中柴胡、菊花、蔓荆子三药合用,轻清上行,善解头目官窍之风热,其中柴胡宣透疏达,清泄少阳之邪,疏理气滞,调畅气机;菊花疏散风热兼能清肝,甘寒而不伤阴;蔓荆子凉散头面之邪,清利头目尤胜。地龙、白术、土茯苓、泽泻利湿通窍除积液。小儿耳胀病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后经抗生素及激素等治疗,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等副反应,出现脾胃运化失常的表现,病久而成脾胃气虚,水湿运化失常,且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胃易伤,故小儿耳胀病常伴饮食不香等脾胃气虚并湿困证。因此,王教授对此类患儿,强调健脾利湿、升清化浊为主,以促使中耳积液消退。同时,健脾益气方药可增强患儿免疫功能及抵抗力,防止耳胀复发,常用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以健脾利湿,托邪外出。浊涕黏白者,除用苍耳子散外,还常配用藿香、佩兰,两药芳香化浊之力较强,又有和中功效,对久病脾虚者尤为适宜。

2.耳、鼻、咽喉诸窍疾病并治

耳胀病位虽在中耳,但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除中耳病变外,常合并鼻窦炎及咽喉炎。故王教授在治疗本病时,强调耳、鼻、咽喉诸窍疾病并治,通过治疗耳部及其相关疾病,达到彻底治愈耳胀之目的。常选用柴胡、菊花、蔓荆子、蒺藜、石菖蒲等疏风散邪、清头目利耳窍;辛夷、白芷、苍耳子芳香通鼻窍;藿香、佩兰芳香化浊,醒脾通窍;玄参、射干、毛冬青、岗梅根、黄芩等清利咽喉。诸药合用,耳鼻咽喉诸窍通畅,耳胀病除。难点与对策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由于病程长,积液难消,听力下降,以致影响患者生活、学习、工作。因此如何尽早消除积液,提高听力是治疗上的难点。难点一:如何消除积液对策:

咽鼓管阻塞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及中耳积液难消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同时不要忽略解除引起咽鼓管阻塞的原因,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息肉、慢性扁桃体炎、鼻中隔偏曲等。特别是儿童患者,往往伴有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应同时予以积极治疗。根据目前各医家研究认为,反复、顽固积液者,宜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解决咽鼓管阻塞的病因,使咽鼓管开闭正常,恢复中耳通气,积液消除是其中重要一环。

鼓膜置管术是西医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能解决中耳通气的问题,但并不是治本之法,且容易产生一些并发症。因此在治疗上仍应以从根本上消除积液为治。中医认为中耳积液乃水湿痰浊停聚于耳窍,治疗上宜利水渗湿,化痰祛浊。中药中不少利水渗湿、化痰祛浊的药物具有消炎抗过敏,促进咽鼓管纤毛运动功能的作用,可根据辨证适当地运用。痰热蕴肺为主者,可用桑白皮、葶苈子,或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湿热为主者,可用车前草、茵陈蒿、滑石、黄芩,或用黄芩滑石汤;痰浊困结者,可用二陈汤或温胆汤;湿浊重,可用泽泻、茯苓、猪苓、生薏仁、防己、藿香、佩兰、白蔻仁等或用五苓散化气利水,效果也不错。祛湿不离行气,因此,除用化痰祛湿之外,一定要加入行气之品,气行则水行。此外,耳为人之窍道,窍宜通,故应不忘通窍,加入石菖蒲、辛夷等通窍之品。只要辨证准确,用药恰当,中耳积液就能得到清除。难点二:如何提高听力对策:

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中耳黏膜发生增生性改变,黏膜肥厚,结缔组织增生,结构粘连,可致听力下降,难以恢复。因此如何阻断这一病理进程,提高听力,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另一难点。治疗上宜加强活血祛瘀之药,配合局部理疗,如高效磁疗仪局部照射,促进耳周血液循环、炎症吸收,耳周穴位注射或针刺治疗,以疏通经络。病延日久往往肺脾肾虚,故应注意补肺、健脾、固肾,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另一方面亦可防止祛瘀之品攻伐太过,损伤正气。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活血祛瘀中药有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炎症病灶消退及组织修复的功能,并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经验与体会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中医中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有较大的优势,只要临证诊断辨证准确,同时兼顾鼻咽喉等器官疾病的治疗,采用内服与外治等多手段的综合疗法,就可使临床疗效大大提高。(一)诊断要仔细

本病儿童多发,早期常因合并有上呼吸道炎症,而且主诉不清,常易漏诊,因此,对儿童患者应常规检查鼓膜,必要时配合鼓气耳镜及声阻抗检查,了解中耳情况,使之得以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免发展为慢性,影响听力,并进而引起语言发育及行为方面障碍。

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一般不难。但有时须与神经性耳聋、突发性耳聋鉴别。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变化很大,通过仔细观察即可以确诊。如果看到鼓膜液面水平线,确诊自然不难,但有些积液的病例看不到液平线则要靠观察鼓膜的颜色、厚度、位置的变化(主要是内陷的程度)来判断。鼓膜的颜色变化:沿着锤骨柄有放射状血管充血。鼓膜可呈淡红、橙红、油黄色或毛玻璃状,或可见有气泡。慢性者呈乳白色或灰蓝色、不透明。鼓膜厚度的变化:早期鼓膜可因肿胀而变厚;后期鼓膜高度内陷,鼓膜与鼓室内壁接近处变薄,周边部混浊,或鼓膜增厚。鼓膜位置的变化:典型的鼓膜内陷标志是锤骨短突突出,锤骨柄横位,光锥变形。积液多时,鼓膜可向外凸出。成人分泌性中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