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中医药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7 05:52:49

点击下载

作者:李庆生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命科学与中医药学

生命科学与中医药学试读:

内容提要

该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生命科学与中医药学科建设及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由云南中医学院李庆生教授主持,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昆明医学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11位中青年教育及科技工作者历时4年完成。

该书从五个方面与角度对“生命科学发展与中医药学科建设”命题进行了研究,即:生命、学科、中医药学科的基本知识;生命科学发展、研究概况及其与中医药学的基本关系;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简析;生命科学发展对中医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影响与启示;适应生命科学发展的现代中医药学科建设思路。

围绕“生命科学发展与中医药学科建设”命题,本书在教学理论或实践方面主要有以下创新点:

1.从学科学和科学学的角度,对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医药学科的沿革与现状作了分析,为生命科学和中医药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2.从学科学和科学学的角度,为现代科学与传统科学的知识互融、人才培养的综合训练提供了可探索的模式。

3.从学科学和科学学的角度,提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学科知识与技术的互融与支撑;中医药人才应当具有学习和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术的能力。

在现代学科学建设方面本书主要有以下创新点

1.从现代学科学的角度,率先对生命科学、中医药科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较系统的研究。

2.对现代学科学的建设作了探索和系统完善。

3.首次系统地对中医药学科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在生命科学作为当代主导学科的条件下,现代中医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主要的思路与范式。

在多学科研究方面的创新点

1.率先对多学科、多领域的学科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索形成交叉研究的方法与范式。

2.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有关知识系统地整合后运用于现代中医药学科的建设中。

该书具有较强的文献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既可以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教育及行业主管部门决策的参考资料;既是中医药行业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的必备参考书,又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工作者、现代多学科研究工作者的必阅资料。其主要适用对象为:教育及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人员、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药研究工作者、生命科学研究工作者、现代多学科研究工作者。

编写说明

该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生命科学与中医药学科建设及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该研究由云南中医学院李庆生教授主持,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昆明医学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十一位中青年教育及科技工作者历时四年完成。

该书从五个方面与角度对“生命科学发展与中医药学科建设”命题进行了研究,即:导论,生命科学发展、研究概况及其与中医药学的基本关系,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简析,生命科学发展对中医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影响与启示,适应生命科学发展的现代中医药学科建设思路。

该书的编写以相关的文献收集、分析为基础,重点对生命科学、学科学、中医药学科的关系作了综合的全面分析,提出了我们的观点与思路;既对生命科学、学科学、中医药学科的有关基本概念及其关系作了分析与阐述,也对实践中的一些成果作了简要的介绍与回顾;既综合分析了相关的资料并疏理了脉络,又提出了现代中医药学科的建设思路。因此,本书不仅是一个专题研究的成果报告,也是相关领域信息的集成体,具有一定的资料性。

该书可以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教育及行业主管部门决策的参考资料;既是中医药行业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的必备参考书,又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工作者、现代多学科研究工作者的必阅资料。

该书的主要适用对象为:教育及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人员、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药研究工作者、生命科学研究工作者、现代多学科研究工作者。

该书的编写是一个集体合作研究的工作过程,具体的分工及实际承担任务情况如下:

一、全书的统稿、修改、定稿:李庆生

二、各部分执笔

第一章 导论:李庆生、孙雯霞

第二章 生命科学发展、研究概况及其与中医药学的基本关系

第一节概述:李庆生

第二节 微生物学发展沿革、现状与未来展望、第三节植物学发展沿革、现状与未来展望、第四节动物学发展沿革、现状与未来展望:钱子刚、胡云章、孙航、杨上川

第五节 关于生态学的研究:袁嘉丽

第六节 生命科学发展及其研究与中医药学的基本关系:李庆生

第三章 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简析:王志红

第四章生命科学发展对中医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影响与启示:李庆生

第五章 适应生命科学发展的现代中医药学科建设思路:李庆生

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李庆生、钱子刚、孙雯霞、王志红、袁嘉丽、胡云章、孙航、杨上川、李永强、吕峰、李静平。编著者2002年9月.昆明第一章导 论

中医药学科的建设,是整个中医药事业发展,尤其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主线。在生命科学为主导学科的时代,作为传统生命科学的中医药学的学科建设,必须适应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

生命科学是20世纪初现端倪、21世纪起主导作用的科学。其学科发展及其研究的未来前景越来越为世界瞩目。生命科学既研究各种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本质,又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命科学除了作为医学、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环境等科学的理论基础外,已向数学、物理学、化学、工程技术、哲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渗透,促使许多综合性边缘学科的形成与出现,日益显示出它成为一门领导科学的趋势。

生物学高新技术的研究正在转变为巨大的生产力,影响和带动各相关学科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作为生物学高新技术的重组DNA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牧业、食品与医药行业,以及遗传病的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引起各方面发生根本变化。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其必将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诸方面产生更大的影响。

中医药学作为以研究生命活动及其现象为对象、以防治疾病和养生延年为目的的科学,其属性属于生命科学的大范畴。在生命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传统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涵及其实际效用,是其基石之一,无疑是作出了贡献的。同时,现代学科意义上的“生命科学”,与形成于2000多年以前的传统的生命科学——中医药学,又有着许多实质性的不同和差异。尤其是在现阶段,这种不同和差异客观存在,是目前还无法消除或弥合的,还需要将二者作为既相联、又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来加以考察和研究。

现代生命科学的不断形成与发展,给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提出了挑战。面对越来越丰富的生命科学研究成果,需要认真研究中医药学与生命科学相互借鉴、利用、促进的关系,才能使传统而古老的中医药与现代科技体系更好地互融,促进自身的发展。

根据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着重研究生命科学对中医药学科建设及发展的促进作用,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具有现代科学“质”的中医药人才。

从“生命科学与中医药学科的关系”这一命题的研究范畴与逻辑体系出发,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与基本概念。第一节 关于生命科学一、基本概念“生命科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别。

广义的“生命科学”,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看法和概念。其体系、方法、手段界定均不十分确定,内部逻辑体系不十分严谨,一般泛指所有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活动。

狭义的“生命科学”,则是在经历了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学科交叉与融合,以传统的生物学为基础,包含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两大部分,以生物技术为手段,有着较为严谨的内部逻辑结构的科学体系。

本论所言的“生命科学”,是狭义的,是从科学学划分的角度,从当代学科发展趋势及21世纪学科划分的前瞻性出发来确定的。它与约定俗成的、广义的生命科学不同。

生命科学是从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群体乃至生态系统水平各个层次上研究人和生物的物质构成、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生命活动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无论结构、功能、代谢、繁殖、遗传、发育、进化,还是有利于个体和种族生存的反应和活动,都是生命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

生命科学以生物学为基础和主体,包括了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以分子生物学为其核心;同时,还包括以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农学、林学、医学等应用学科。

生命科学的研究在各个领域和层次上都有其发展前沿,各个方面的研究都有其应用前景。总的趋势是向交叉综合的方向发展,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技术、经济、哲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与人体微量元素研究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相互支撑。

全世界人类基因组计划在近年取得迅速和突出的进展,使得人类基因组计划进入一个后基因组时代、蛋白组计划、生物信息学的新时代。2001年2月12日,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6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由31,647个碱基对组成,共有3~3.5万个蛋白编码基因。(《科技新时代》.2001,3.P.25)所有这些,将构成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前沿和主流。同样,生物信息学的成果将高度地拓展生命科学新的研究领域和加速其研究的进程。多种多样数以千万计的生命模式(如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的模式)的数字化,将是加快生命科学信息化步入一个崭新的水平和时代的必由之路。二、生命科学与分子生物学

1953年,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共同提出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模型(double helix model),揭示出生物信息复制和转录的奥秘。其后,Crick又提出了“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明确了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从此,分子生物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生命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它不仅带动了生物学乃至整个科学的发展,而且为医药、工农业以及国防方面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核心、主体。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的现象和本质,实质上是将微生物、植物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动物在某种程度上统一起来,寻求一切生物间共同的分子层次上的生命规律,从而掌握这些规律,更好地提高生命质量。换言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是所有生物学现象的分子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分子生物学涉及和代表了整个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以“中心法则”为理论框架。该法则以DNA双螺旋学说为基础,认为:通过DNA的复制,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通过转录和翻译,遗传信息传给RNA和蛋白质从而决定生物的表型。这是生物学最基本的规律,正是通过这个规律,才把从微生物到人的整个世界统一为一个大的生物系统。

目前,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已经渗透到了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使生命科学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有的学者戏言,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分子生物学对于生命的本质、生物的进化、个体的发育、细胞的衰老与死亡以及疾病的发病机理、肿瘤的发生、遗传缺陷、免疫排斥反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阐明,已使医学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三、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可以说,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世界与人类。当前,世界正面临着一场以三大前沿学科(即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八大技术(即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光纤通讯、海洋开发、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广泛研究和利用为特征的技术革命。

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生物技术不仅对生命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正在影响和促进着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与变革。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Biotechnology)或生物工艺。它是由一位匈牙利工程师Karl Erely于1917年首次提出并用于实际生产的。当时,他提出这一概念并实际应用的实例是:用甜菜作为饲料进行大规模养猪,利用生物转化过程将原料转变为产品,从而形成了“生物技术”。因此,有的学者给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或生物工艺定义为:“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体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生物技术逐步成为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等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生命科学每一个新成果的取得,都蕴含着生物技术的新发展,都是以生物技术的新突破为基础的。

目前,生物技术已形成以生物工程为主要手段的技术体系。生物工程又以遗传工程(基因工程)为主体,形成了包括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以及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在内的一个技术体系。

基因工程的诞生是基因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绘就,对于人类认识自身,推动生命科学以及制药产业的发展,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正在影响着国民经济生产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对农业、林业、畜牧业、医学和能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

在运用生物工程(或言生物技术)研究和发展生命科学的过程中,生物控制论正在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生命科学从形态分类开始到现在的分子水平都是以描述、定性和分析性为主要特征的。另一方面,为了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还必须从宏观、定量和综合的方面去揭示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微观的研究中,还需要从整体上,从控制机理方面去探索可能存在的各种控制原理,以及在此过程中基因、环境因素、中间产物与终点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全面弄清复杂的遗传信息的表达问题。因此,需要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与方法,着重从定量、动态和综合的观点进行研究,研究各组成部分间的联系,重视信息在实现功能中的作用。四、生命科学与医学

任何一门应用性科学,都有相应的基础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医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科学,也有相应的基础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和理论基础就是生物学。

医学科学的发展,受到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重大影响,其中尤以生物科学的影响更为明显。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常把生物科学称为生命科学,从而强调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本质的学科。生命科学的进展,一直对医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发展史来看,医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需要生物学作出回答,进而促进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学的每一个新理论、新概念或新成就的出现,也都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和提高。

例如:吕文·虎克最先发现细胞;到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分别宣布细胞是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组织单位。德国科学家魏尔啸后来对细胞的病理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创立了细胞病理学。法国的巴斯德对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作了研究。德国的科赫采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并发现结核杆菌。贝林则对当时毒性很强的传染病白喉研制出抗毒素血清。这些成就对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再如:由于微生物学的进展,对传染病学和外科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在传染病方面,巴斯德首先使用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创立了免疫学。外科学的防腐和无菌问题,在巴斯德之前,人们对其本质并不了解,以致维也纳的产科医生塞麦尔威斯认为产妇发生产褥热是由于医生的手和产科器械带进了“感染因素”而引起的。英国外科医生利斯忒根据巴斯德的发现,认识到外科伤口中的腐烂和分解过程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采取消毒措施,降低了外科病人的死亡率。

近些年来,由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的进展,对医学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实际效果。人们利用生物工程制备各种廉价的疫苗、抗体、激素和干扰素等,研制用于治疗某些疑难病症的药物。这些都是生命科学对医学发展的重大支持。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已使医学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主要成就有三:第一、阐明疾病的分子机理;第二、基因诊断和治疗;第三、医药生物制品。分子生物学对医学的贡献,范围极为广泛,进展十分迅速,它给医学带来的深刻影响必将引起第三次医学革命。正如美国学者所言,在今后的20年中,医学的进展将超过过去2000年的全部医学成就。

根据这一观点,有的学者列举了近年的若干成就,如:细胞免疫学、分子免疫学、免疫遗传学等学科的进展使异体器官移植成功率迅速提高,世界上异体移植已突破万例。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生物在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都是基因按一定程序正常表达的结果,若基因表达失调,便是细胞去分化并进行无限制增生的基础,也是细胞癌变的原因之一。

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通过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基因预防根治遗传疾病的可能。生物膜的研究阐明了各种生命活动,如体内物质运转、代谢和调节控制、神经传导、细胞识别、激素和药物的作用等都与生物膜的结构和作用有密切关系。

现代医学中目前面临的许多重大难题,如癌症、心血管病的防治、长寿防衰的机理等,仍然要靠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方可取得进展,首先必须在生命科学的各个层次上加以解决。这种层次可依次划分为:个体、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织单位,但“细胞水平”并不是最后的层次,还需要从分子水平和量子水平加以研究,这就是分子生物学和量子生物学的课题。

如果我们把生物个体这个层次横向扩延,那么就可以看到,个体并不是孤立的,一个生物的个体与周围环境和其他生物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全面地认识生命,我们还必须从宏观角度去研究生物体与环境、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生物科学的研究,必须以生物个体为中心向两极延伸,即向微观的和宏观的方向,各按其层次进行深入的研究。而这些基本问题的阐明,将为医学难题的解决提供必要的基础。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将是着手解决医学问题的前提。

在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与医学最直接相关、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基因研究及基因病的防治。其主要原因在于:基因病是“万病之源”。科学的发展巳认识到“人类所有疾病都是基因病”或“基因改变是大多数疾病的主因”。对基因病的系统研究,现已发展为基因病学。

根据基因病的概念,人类疾病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单基因病。即由于单个基因变异而生。巳确定的单基因病己有三千多种,例如镰形细胞贫血症、地中海贫血症、白血病、血友病等。第二、多基因病。一种疾病涉及多个基因的变异,并与特定的环境密切相关。已发现的多基因病也有三四千种,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病、肿瘤以及精神和神经性疾病等。第三、获得性基因病。基因是可以遗传的,但基因在发育过程中也会受干扰而变异,例如病毒、细菌和一些环境污染。

现在,医学各学科的研究都离不开基因,新的诊断、药物开发离不开基因,新兴的基因组工业更离不开基因。正因为如此,“基因鉴定”术被列人各国HGP之中,“基因专利”之争以及由此诱发的疾病家系、隔离群、染色体改变材料等基因资源之争,已成为世界贸易大战的主要战场。

要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解决医学问题,推进医学的发展,需要在现有基础上,重视以下工作。

1.有计划地进行生物医学科学的研究

认清当前生命科学发展的有利形势,因势利导,投入充分的人力物力,周密组织,深入地有计划地进行生物医学科学的研究,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2.运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成果促进医学发展

必须充分运用其他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成果,促进医学的发展。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微电极检测、自动生化分析仪、纤维内窥镜、自动监护系统、计算机体层扫描、核磁共振仪、计算机专家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

3.重视医学方法论的应用与研究

要准确而充分地占有事实材料,就必须应用严密的观察检测方法;为了创立新思想、新观点,就必须有科学的假设和预测;为了证实某种假设和观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就要进行科学的、周密的,同时也是巧妙的实验设计;要使大量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论,就必须进行科学论证的逻辑推理。

4.生物医学要与哲学、社会科学相结合

目前,我们正处于医学模式转变的时代。要使医学科学顺利发展,必须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如医学伦理学、医学逻辑学、医学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社会学、医学管理学、保健组织学等等。加强对这些有关学科的研究,将使我们正确理解人类的健康问题和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防治规律,让医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我国的四化建设服务。五、生命科学与中医药学

传统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涵及其实际效用,是生命科学的基石之一。

传统中医药学完全迥异于现代自然科学体系,尤其是异于现代医学的认识角度、方法论以及对其所收集到的特殊生命现象,如经络学的认识,丰富了生命科学的认识成果和内容。其特殊的整体观、阴阳的辩证对立统一观、五行制化观等方法论,克服了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代表的单一(直式)因果律的直线性思维的不足,蕴涵并运用了复杂多元的循环因果律,对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提示的作用。其认识到的一些特殊的生命现象,正激发和引导着生命科学新的研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而古老的中医药只有与现代科技体系更好地互相借鉴、融合,融入生命科学体系,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近几十年来,在“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西医”、“中西医结合”的号召下,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对中医作了大量研究,中医的许多理论都得到了现代科学的支持与进一步的阐明,如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生物学的分支如时间生物学、生物全息律、人体科学等研究中医药学,都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目前,我国的中医药工作者与分子生物学工作者已经开始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有的项目和成果已获得国际承认。其典型代表项目如:锌指基因、C-jun、C-fos、CCK基因的发现,砷剂治癌(白血病)、针灸镇痛、针灸戒毒在分子层次上的阐明,以及中药化学、药理学的分子研究、中药的生物工程研究等。

要实现中医现代化,就必须发展、完善和重新构建中医药理论;就必须以现代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为基础,使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生命科学)成为现代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该项工作的切入点,就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充分引入和运用生命科学的核心和主体——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借鉴其新的研究方法,扩展理论框架,拓宽研究思路,研究和发展中医药学。中医药学的理论框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很好地与现代科学技术互融发展,为分子生物学的引入与应用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第二节 关于学科一、基本概念《辞海》认为“学科”一词有两方面的含义:①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②教学的科目,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这两点基本概括了“学科”一词的字面含义。也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所谓学科,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李振吉.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中医教育,1999,(6):1)

若从科学学的角度仔细斟酌和推敲,就会发现,“学科”的含义甚为复杂,远不像辞典解释的那样简单。学者们对此的认识和表述尚无确切的统一之辞。一般而言,从动态和社会活动的分析,多数学者认为:一个“学科”,必须是具有完整体系的一门科学,还具有通过教育手段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特点。一门科学是一群人的产物,这些人从事某些活动(观测、实验、思考),这些活动又导致某些相互作用,而这些相互作用又只有通过交流(文章、口头交流、书籍)才能实现。当这种交流活动具有通过教育手段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特点时,这一门科学才能被称为一门学科。

因此,学科是教育领域内及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特定领域内、相对独立的科学知识体系,可按其科学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层次的不同分为若干分支(等级)。它的划分、界定与建设如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活动及其质量。持此观点的代表者,当推比利时的阿玻斯特尔教授。他推崇著名科学家贝尔纳的科学社会学的观点,从贝尔纳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看成一种动态的社会活动,我们简称阿氏观。

另外,有的学者认为,一门科学是一个历史的、能动的体系,它以特定的方式改造自己。一门科学决不仅仅是一系列论题、文章或教科书,它还包括一系列行动、目的、组织和发展。

根据科学活动的实际效用与目的的不同,可将科学学科分为两大类:基础科学学科,以探寻和揭示客观规律,建立模式为目的;应用科学学科,以遵循客观规律,改变客体为目的。

我国有的学者从创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学科进行观察分析,认为学科建设是一种创造活动,理应融进创造性思维,学科的创立具有客观标准,需要建立学科评价指标体系。二、学科的逻辑要素与基本要求

当我们评价学科的逻辑体系及其界定时,或许可以借助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对科学体系评价的观点,即:以哲学观点、科学理论、技术手段三要素作为评价的依据。这三个要素相互支撑,缺一不可,不可互代。的确,一个学科没有哲学观点,就缺乏基本的方法论基础,缺乏理论的广泛真理性;没有科学理论,就不能阐释该领域内各种经验事实和实验结果的基本原理,就无法认识和把握其内在规律;没有技术手段,就不能再现其科学现象和事实,就无法运用其科学理论去进行实践。只有具备这三个要素,才能建立科学的学科逻辑体系。(一)学科应具备的要素与标准

一般而言,作为学科,至少应具备以下学科要素和标准:(1)有明确的科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2)有相应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手段;(3)有相对独立的范畴、原理或定律,有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学科体系结构;(4)有一群人从事研究、传播或教育活动,并有代表性人物,有代表性的论著问世;(5)发展中学科具有独创性、超前性,发达学科具有系统性、严密性;(6)其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无法用其他学科替代;(7)能经受实践或实验的检验(证实)和否证(证伪)。(二)学科的层次性、发展性和交叉性

从逻辑构架看,学科具有层次性、发展性和交叉性。

1.学科的层次性

学科的层次性是指学科可以按研究的范围大小和抽象程度高低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哲学、科学学、医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即分属5个不同的学科层次。从层次的相互关系看,它们是由高到低、由抽象到具体的树状分布关系,即:哲学→科学学→医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哲学研究涉及范围最广,抽象化程度最高,而神经生理学仅研究神经这个特殊系统的生理学现象,其研究涉及范围最窄,问题最具体。

2.学科的发展性

发展性是指学科从孕育、发生、成长到成熟有一定的过程和阶段。研究学科要注意各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形态。以物理学为例,经典物理、量子物理、粒子物理、超导物理、超光速物理即表示物理学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代表学科,它们依次对应的是:老年学科、发达学科、发展中学科、探索中学科、潜在学科。学科的发展性大体上由潜学科、发展学科、发达学科三个阶段构成。

也有学者指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育过程,总要经历下述阶段:准科学、前科学、常规科学和后科学。这是指同一层次而言。在学科发展史上,不少学科还要经过不同层次的发育。如古代科学层次、近代科学层次、现代科学层次,或者传统科学层次、现代科学层次等等,尽管在每一层次中,毫无例外的也要通过上述全部阶段。”(张仁.试论中医学在学科发育中的阶段.医学与哲学.1989,10(10):32)

3.学科的交叉性

交叉性是指学科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既需要汲纳其他学科的知识丰富和发展自身,更能够以自身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养分,或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开创科学研究的新领域,获得更新的综合性的科学认识,形成更强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当前,基础科学研究中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间的交叉已逐渐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并可能带来科学发展的新突破。历史表明,学科交叉研究在整个科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上,人们一直把科学分成专门的学科,而实际上,自然界并没有学科的界限。学科交叉体现了科学的综合化发展的趋势。科学上新理论的突破、新学科的产生、新技术的出现,常常是在现行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

目前,学科交叉的作用与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利于创新思路的产生。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紧密结合,开创了不少带有学科交叉性质的研究和应用交叉科学理论及方法开展的研究,有益于创新思路的产生。一个很典型的实例是:上海医科大学著名显微外科专家陈中伟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胡天培教授联合,共同设想利用伤残上肢残端再造“指”来调控电子手,以减少动作失误,使假肢使用更加方便。

②有益于改进和提高研究手段,产生新思路和新技术路线。如:现代化的测试技术的形成与提高,促进了生物学与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交叉结合,在植物光合作用转能的研究中开辟了新的局面。应用电于计算机图形学辅助药物设计,可以很好地说明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为新药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③学科交叉的研究对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沃森和克里克两位不同领域科学家的携手合作,实现了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联姻”,成功地确定了核酸的空间结构。微观领域的分子生物学和宏观领域的生态学交叉使分子生态学迅速发展。利用核酸技术,包括DNA杂交、RNA杂交和PCR技术来研究微生物,特别是针对一些不易培养的微生物,研究它们在环境中的存留状况、分布特点种类划分及生态学特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对相关领域研究也起了推动作用。

从生命科学的学科交叉研究中可以看出,真正形成的学科交叉研究,有一定的过程。即:可以把学科的交叉研究,按照其层次递进的研究方式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最初级的学科交叉研究。它纯属于学科内部的研究问题,但要借助相关学科的高新技术手段,来获取用经典的或生物学的方法无法获得的指标、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处理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得出单一学科所无法得到的正确结论。

第二层是综合性研究。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互相结合,针对同一问题,从不同侧面去探求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这需要研究人员共同对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果加以综合,以求获得整体性综合性的结论。这种结论是任何单学科领域的研究都不易或不可能得到的。

第三层是一种深层次的学科重大理论交叉研究。这类研究,从问题的提出就体现了不同学科的学术理论之间的碰撞、互补和衔接。一般情况是,从单一学科出发,或只借助某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不能取得理论性突破。它需要其他学科新理论的参与,共同设计研究方案和解决途径。创新思想在这类学科交叉研究中体现得最为突出。上述三类学科交叉研究,有着层次上的递进关系,第一层是方法上的互补,第二类是研究人员的结合,第三类是学术思想的互融。三、学科分类的沿革概况

学科分类,就是要依据对学科系统基本特征的分析,确立正确的学科分类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各门学科进行区分和排序,建立符合学科发展实际的分类体系。作为一种专门的知识体系和方法,学科分类也是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有必要简要考察学科分类思想的历史发展。(一)古代学科分类思想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认识活动层次低,所以只有一门科学——自然哲学。它包罗了当时的各种知识。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包含在自然哲学里的力学、天文学、数学、逻辑学、语言学和道德学等方面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这些知识虽然还不能够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但却产生了在哲学内部把这些知识系统化的要求。

古代西方许多学者都尝试对知识进行分类,其中较早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认识四等级说”。即:两个世界:现象世界,理念世界;六个对象种类:善本身、隶属于善的理念、并非直接隶属于善本身的理念(数理实体)、实际事物、事物的肖象;四个认识能力的等级:理性、知性(理智)、信念(相信)、想像(猜测);相应的知识和学科:知识(含辩证法——哲学或辩证科学、科学、数学)、意见(含常识、幻觉——错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分类体系在古代西方影响最大。他以人的活动为准则,对自己的哲学进行分类为:理论哲学——纯认识活动的学问;实践哲学——研究人的行为的学问;创造哲学——关于创作、艺术、讲演等活动的学问。

古希腊原子论者伊壁鸠鲁认为,哲学是要认识自然规律,使人们过幸福的生活。从这一点出发,他把哲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物理学,也就是关于自然的学说,这类学说的任务是要“确切地发现最基本的事实的原因”;第二类是关于认识世界方法和道路的学说,他称之为规范学,也就是逻辑学;第三类是伦理学,是关于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的学说。

在我国,早在殷周时期就出现了知识分类的萌芽。《周礼·地官司徒·保氏》云:“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相当于现在的6门学科。

孔子时代似乎已将学术分类。《论语·先进》说:“德行:颜渊、问子自、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在这里,孔子已分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领域,可谓4门学术。

汉代以后,知识分类往往是和图书分类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古代分类思想的重要代表,当为汉代刘向、刘散父子奉诏校书提出的“七略分类法”。“七略”,即: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略”实际只有六略,因为首略“辑略”是序,故不用来分类图书。“略”指大的门类,共分6门。每个大类下,又细分小类,每略含几个到十几个小类不等,共38个小类,称为“种”。这就形成了我国早期较为成熟、条理脉络清晰的知识分类体系。

七略分类法以六艺略冠于诸略之首,充分体现出它的尊儒思想,这是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的。这一分类体系可以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

我国古代分类的另一大系统是四部分类法。其创始人当属西晋的文学家、音乐家、目录学家荀勖。后来,唐代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学者在撰写《隋书·经籍志》时,将四部分类法大体定型。清代《四库全书》予以完整化、系统化。四库全书总目采用四分法,以经、史、子、集为纲,下列44个门类,力图做到条理分明,类目合理。

我国南宋时著名学者郑樵认为:“类例既分,学术自明”,反映出他看到传统分类法之弊,欲标新立异提出一套新分类方法的创新思想。他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也是很深刻的。他提出“有专门之书,则有专门之争;有专门之学,则有世守之能”,已直指学科独立发展的方向。他的分类方法,已包含现代学科分类思想的萌芽,可惜由于不属“正统”而未能成大气。他的分类既不是六略也不是四部,而是十二大类。即:1.经类、2.札类、3.乐类、4.小学类、5.史类、6.诸子类、7.星数类、8.五行类、9.艺术类、10.医方类、11.类书类、12.文类。(二)近代学科分类思想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到19世纪,随着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发展,各个科学领域的认识逐步丰富,逐渐形成了近代学科的分类方法及其相应的思想。依据学科体系分类出发点的不同,对近代学科体系结构的描述可分为三大类。

1.以人的主观认识能力作为学科体系分类的出发点

代表人物是培根(F.Bacon)和达兰贝尔(J.d’Alembert)。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科学的发展表现了人类理性的能力。因此,主张以人类理性能力作为学科结构的分类原则。在他看来,人类理性有三种能力,即记忆能力、想像能力和判断能力。与这三种理性能力相对应的,有三类科学:历史学、诗学、哲学(神学)。在培根的分类法中,历史学和诗学占有重要比重,哲学中既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也包括神学。这反映了当时自然科学刚刚走向独立时所处的地位和状态。此时的社会科学学科大部分尚处在萌芽之中,学科地位不明确。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百科全书”十分欣赏培根这个知识分类体系,井把它载人法国的《百科全书》。达兰贝尔像培根一样,把科学分为历史科学、力学科学、艺术科学三大门类。他对培根分类结构的唯一更改,是调换了艺术科学和哲学科学的位置。因为在他看来。想像力是比判断力更复杂的能力,田此简单的学科应当排列在比较复杂的学科前面。

2.以客观认识对象作为学科体系分类的出发点

代表人物有圣西门(C.H.Saint-Simon)、孔德(A.Comte)、黑格尔、恩格斯等。

18世纪,法国学者圣西门从客观研究对象出发,并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提出了自然科学学科分类方法。他把所见到的自然现象分为:天文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理现象,并认为在天文现象之前有提供研究现象基础的数学。所以圣西门学科分类的顺序是: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继圣西门之后,法国哲学家孔德对圣西门的学科体系作了补充,第一次提出把社会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排在生理学(生物学)位置之后。

孔德认为,学科的发展必须经过“神学(虚构)——形而上学(抽象)——科学(实证)”三个阶段。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已达到或正进入实证阶段,唯独社会学还没有。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发展思想带进学科分类,以“绝对精神”的演化发展来说明各门学科的相继产生。“绝对精神”的演化从逻辑阶段开始,发展到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与这三个阶段对应的是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而在自然阶段,它的演化发展又有机械性阶段、物理性阶段和有机性阶段,出现的相应学科有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动物学等。在精神阶段,演化又分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等阶段,出现的相应学科有人类学、心理学、精神现象学、国家学说、艺术、宗教、哲学等。虽然黑格尔的体系是唯心主义绝对精神的发展,但它以颠倒了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门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发展顺序。

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自然科学许多重要领域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使自然界的普遍联系被揭示出来,在客观上产生了按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特点进行分类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科学分类的合理思想,分析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新进展,提出了科学分类的原则和依据。分类原则主要有两点。(1)客观性原则。这一原则认为,应当把客观物质世界的特殊矛盾运动和由此而规定的各种运动形式的区别,作为区分各门学科的基本根据,换言之,要依照物质运动形式对科学进行分类。(2)发展性原则。这一原则认为,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形式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种运动形式向另一种运动形式发展转化的。进行学科分类,必须看到这种运动形式的发展转化所形成的各种不同学科。

恩格斯把学科构成和分类建立在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之上,对现代科学分类观有重要影响。根据分类原则,恩格斯把整个客观物质世界区分为5种运动形式,与其相应有5门(类)学科。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对应着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

3.以知识研究成果为学科体系分类的出发点

代表人物有哈利斯(B.T.Harris)和杜威(M.Dewey)。

知识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是书。图书分类研究,是学科分类研究的重要方面。19世纪下半叶,美国新黑格尔派哲学家哈利斯以17世纪初所发表的知识分类的原则为准则,把全部图书按照当时美国高等学校设置的课程学科,分为100类。把培根的知识分类次序倒转过来,改为哲学、文艺和历史,并按照这个次序安排100类的次序,称为倒转培根法。

哈利斯在学科分类研究中,对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交叉渗透作了有益探讨。例如他以“社会机体”为纽带,把社会科学各门学科联成一个整体;以“自然机体”为纽带,把自然科学各门学科联成一个整体。他认为,“可把语文学看作精神世界与自然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环”;指出“天文学是数学科学和自然史的混合”。

在哈利斯分类法基础上,美国学者杜威进一步改进,创立了著名的杜威十进分类法,简称DC法。十进分类法用阿拉伯数字十进制号码表示学科的类别和层次,每门学科及其分支都有数字代号,一目了然。具体地说,十进分类法实际上是把哈利斯分类法100类归纳为十大类,并保存其顺序,只作个别调整。二级类目也差不多完全与哈利斯法的100类相同。以此来适应阿拉伯数字的标记符号,井循此展开。在归纳、列举过程中,把涉及全部知识而不能归入任何一门学科的图书总为一类,并列在其他学科知识门类之首,称为总论类。(三)现代学科分类思想

19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一方面,由于新的实验技术和巨大而精密的观察工具的产生,人类的“视野”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都扩大了10万倍以上,同时由于各门学科本身的发展,人类对客观世界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生物个体、地壳、天体一直到宇宙的各个层次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使得科学的分化愈来愈细,学科愈来愈多;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日益深刻地认识了物质世界和各门学科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丰富内容,传统学科界限不断被打破,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性学科等交叉学科大量兴起,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综合,而且综合的趋势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科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纵横交错的网状系统。现代科学发展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促使人们去进一步探索新的学科体系结构。

关于现代学科体系结构的探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科学家们为此作了多方的探索,提出了不少的学科分类方法,并在不断地完善着。

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献联合会(BSD)的分类体系及教科文组织的大学学科分类,将学科分别划为9大门类和7大门类。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中,将学科划分为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医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5大门类。

美国科研系统常用学科分类将学科划分为生命科学、心理学、物质科学、环境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7大门类。

美国科学基金会的科技统计调查表将学科划分为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科学.生命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其他科学8大门类。

1984年,日本文部省学术国际局的研究课题分类表将学科划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综合领域7大门类。

德国政府研究与开发项目学科分类法将学科划分为结构科学、社会科学、文化科学、语言科学、理工科学、物化技术科学、天文与地球科学、生物医学科学、农业科学与食品科学、空间与环境科学10大门类。

多年来,我国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对学科分类和科学的体系结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多方面探索。陈克晶、吴大青在《科学分类问题》一书中,将现代科学分为5个基本部类。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科学分类问题也作了深刻研究,并根据学科的最新变化,不断地调整其学科结构模型。

1988年10月,国家科委综合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司联合发出“关于制定《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的通知”。经过4年努力,《中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于1992年11月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1993年7月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对学科分类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标准为学科下的定义是:“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提出了学科分类的六项原则:①科学性原则;②实用性原则;③简明性原则;④兼容性原则(考虑国内传统分类体系的继承性和实际实用的延续性,并注意提高国际可比性);⑤扩延性原则(为萌芽中新兴学科留有余地);⑥唯一性原则。

该标准学科分类依据是:根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派生来源以及研究目的、目标等五方面进行划分。

该标准收录学科的条件是:应具备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团体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开展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问世等条件。

该标准将学科分为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5大门类。5大门类下共设58个一级学科。这58个学科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了解它们,有助于了解现代学科的概貌。

中国国家标准中的学科分类与代码

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

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

310 基础医学

320 临床医学

330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340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350 药学

360 中医学与中药学

410 工程与技本科学基础学科

420 测绘科学技术

430 材料科学

440 矿山工程技术

450 安全工程技术

460 机械工程

470 动力与电气工程

480 能源科学技术

490 核科学技术

510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

520 计算机科学技术

530 化学工程

540 纺织科学技术

550 食品科学技术

560 土木建筑工程

570 水利工程

580 交通运输工程

590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610 环境科学技术

620 安全科学技术

630 管理学

710 马克思主义

720 哲学

730 宗教学

740 语言学

750 文学

760 艺术学

770 历史学

780 考古学

790 经济学

810 政治学

820 法学

830 军事学

840 社会学

850 民族学

860 新闻学与传播学

870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880 教育学

890 体育科学

910 统计学

该标准的学科大门类划分,基本上采用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年鉴的5大部类分类方法。5大部类分类法的优点是简明、清晰,缺点是没考虑交叉。该标准注意到大量交叉性学科存在的事实,突破性地选择一些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列入一级学科如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等。该标准将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归入综合学科,位置列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这是我国学科分类思想的一个重要进步。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该标准对交叉性学科考虑仍十分粗糙,没有从分类法思想革新上予以考虑,而只是承认了少量知名度高的交叉性学科的地位,大量交叉性问题没有解决。例如:将心理学归入生物学,人文地理学归入地球科学,科学社会学归入管理学,未来学归入管理学等等,都值得商榷。许多跨度大、交叉性强的新学科仍难找到自己在该体系中的位置。但是,无论如何,该标准作为国家标准,毕竟为我国的学科分类奠定了法制基础,形成了初步框架。第三节 关于中医药学科

与学科学的形成规律一致,中医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并且正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一、中医药学科的主要特点

由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历程与特殊性所决定,从总体上看,中医药学的学科分化与成熟有着许多特点。

1.理论的构建与实践的应用互融互动,互证一体

以经验事实为主要依据而整理形成的中医药学,其理论的引用阐释与实践的探索是密不可分、高度统一的。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医药学科的划分,尤其是在古代,是以直接的经验积累的来源作为依据,自然形成的具有较为明显的潜学科和发展中学科的特征。作为潜学科层面的中医药学科,其理论的构建与实践的应用高度统一,并以实践应用的实用性为主。

2.医疗实践与药事实践密不可分,相互促进

医药同源,是中医药学起源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中医药学科形成与发展的特点之一。医疗实践与药事实践的并行互进,古代的医药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有用的药物,也形成了许多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以药试病”,从临床诊治的实践中筛选出大量的有效药物,也认识了许多的用药宜忌,进而发展成为以《伤寒论》中记载的“承气汤”的试用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理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均属攻下之方,分别主治燥实证、痞满证、痞满燥实证。这三大证,均属病情复杂之证,其病的轻重程度不一样,这三个方剂的攻下之力也不一样。在临床上,三证的表现常常交织互见,诊断难明。这时,就需要先用攻下之缓剂“试之”。若攻下之力与病情相符,中病即止;若病重,方剂力弱,则再续用攻下之峻剂治之。“以方测证”,则是临床诊断标准与药物治疗规律结合的基本模式。依此形成的“方剂辨证”,也就成为医疗实践与药事实践的结晶之一。《伤寒论》中的“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即是“方剂辨证”的典型代表。

3.理论构架的开放程度高,学科的交叉性与互补性强

在2000多年前,经过数千年的医事实践,我们的先人观察到了无数的生命活动现象,以及与这些生命活动现象相关的自然界的相应变化;积累了大量的与自然灾害、人体疾病作斗争,防病治病、预防康复的经验。运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方法,对这些经验认识进行理性的整理与分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理论为主体框架的中医药理论体系。

由于直接引用古代中国哲学的思想与方法作为理论的主线,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理论构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学科的交叉性与互补性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中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借用当时一些重要的哲学思想和概念来解释医药学经验、阐明医药学问题。这些哲学思想和概念,既是中医学的认识方法和说理工具,又与具体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相结合,成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特有的科学内容。如:“元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和概念与具体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结合,形成了人体之“精气”、“五脏阴阳”,药性之“四气五味”等理论与学说。(2)中医药学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我国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军事学、数学及冶金、酿造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都对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气象学知识促进了中医六淫病因学的产生,地理学知识的应用使中医学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治疗学思想,许多治疗方法的提出和方剂的组合则受启于兵法常识。

因此,有的学者认为:“中医药学是包括传统中医药、针灸、养生保健理论与临床经验技能的学科整体。它在我国高教事业中的内涵,不仅包括上述学科整体中各个不同层面的下级分科,而且应该涵盖以各种科技手段从不同专门领域研究发掘中医药的各新兴分支学科。所以,中医药学科概念内涵不能局限于传统中医药范围之内,而必须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治疗体系为核心部分。在这一明确内涵中,中医药学科才能具有高度的涵盖性和创新性,能够同我国高等教育的其他学科一样,不断拓宽研究视野,不断增添新的分支学科和知识内容,增加课程设置。同样,能够动态地反映中医药学对人类卫生事业举足轻重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图娅.关于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的几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