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7 07:40:51

点击下载

作者:178508:王叔和,范登脉$$(晋){0},{1}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脉经

脉经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医经典《脉经》的古文今校,适合广大中医研究者、中医师及中医院校的师生参考使用。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系统惟一一家中央级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使您增长知识和才干。

点校凡例

底本。流传至今的《脉经》刊本主要有两大系统:一是何大任本系统(1217);一是广西漕司本系统(1209)。属于何大任本系统的有:明刊医统正脉本(1601)、赵府本、叶氏广勤书堂本(1330)、四部丛刊本、人人文库本、杨守敬本(1893)、缪希雍本(1624)。属于广西漕司本系统的有:龙兴儒学本(1327)、毕玉本(1474)、袁表本(1575)、沈际飞本(1626)、清刊伪医统本(1907)、庆长古活字本、庆安和刻本(1650)、元禄重刊本(1700)、影和刻本(1970)、影伪医统本(1975)、钱熙祚守山阁本(1841)、香港商务印书馆本(1961)等。其中,最好的版本是“仿宋何大任本”(小曾户洋《脉经总说》。文载:小曾户洋,篠原孝市,丸山敏秋编.《东洋医学善本丛书》第八册《解题·研究·索引》.大阪:东洋医学研究会.1981.350.)。本书即以日本东洋医学研究会1981年影印静嘉堂文库所藏“仿宋何大任本”(《东洋医学善本丛书》第七册)为底本。

校本。本书以出自广西漕司本系统的日本庆安三年庚寅(1650)翻刻明袁表类校、沈际飞重订本及钱熙祚守山阁本(1841)为主要参校本,其他旁校之本主要有:《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敦煌本《平脉略例》等。版本及所引书名使用简称:

日本庆安三年翻刻明袁表类校、沈际飞重订本《王叔和脉经》,简称庆本。

道光二十一年钱熙祚守山阁本《脉经》,简称钱本。

叶氏广勤书堂本(四部丛刊影印本)《脉经》,简称广本。

宛委别藏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脉经》,简称宛本。

吴勉学《医统正脉全书》所收《王氏脉经》,简称吴本。

清光绪十七年池阳周学海校本《脉经》,简称周本。

沈炎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出版《脉经校注》本,简称《校注》。

小曾户洋《脉经总说》(小曾户洋,篠原孝市,丸山敏秋编.《东洋医学善本丛书》第八册《解题·研究·索引》),简称《总说》。《黄帝内经素问》(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剪贴影印明·顾从德本),简称《素问》。《灵枢经》(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明·赵府居敬堂本),简称《灵枢》。《难经》(四部丛刊影印《难经集注》本),简称《难经》。《伤寒论》(日本浅野徽校刻《校正宋版伤寒论》本),简称《伤寒论》。《金匮要略》(何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出版《金匮要略校注》本),简称《金匮》。《针灸甲乙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影印《医统》本),简称《甲乙经》;《东洋医学善本丛书》影印明正统钞本,则称正统本《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影印兰陵堂本《黄帝内经太素》本),简称《太素》;《东洋医学善本丛书》影印日本仁和寺古钞本,则简称仁和寺本《太素》。《诸病源候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影印《周氏医学丛书》本),简称《病源》。《备急千金要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影印江户医学影北宋本),简称《千金方》。《千金翼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缩印句读清翻刻元大德梅溪书院本),简称《千金翼》。《外台秘要方》(《东洋医学善本丛书》影印宋本《外台秘要方》,简称《外台》。

敦煌写本伯2115《平脉略例》,简称《平脉略例》。

文字。底本中明显的错字,如“己”误为“巳”之类,径予改正;避讳缺笔如竟、匡、玄、徵、完、慎、敦等径予补足;属于《异体字整理表》中的异体字,按照出版物用字规范,改为正字。以上均不出校记。至于“歧伯”、“藏府”、“浮沈”、“三膲”、“甘遂圆”等之类,则严格遵照底本移录,不作统一。

序号。为方便称引,本书每节条文,均仿照日本东洋医学研究会1981年影印静嘉堂文库所藏“仿宋何大任本”,按照底本的分段加上阿拉伯数字序号。

按语。为方便读者理解原文,本书在每节标题之下加“按”。“按”的内容包括本节的“内容提要”及该节文字各条在《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著作中对应出现的情况。这一部分主要参考了小曾户洋《脉经总说》之Ⅲ《脉经的文本解析》及沈炎南主编《脉经校注》的相关内容。

目次。“仿宋何大任本”目次位于各卷之前,没有总目次。为方便读者,本次仿照日本东洋医学研究会1981年影印静嘉堂文库所藏“仿宋何大任本”(《东洋医学善本丛书》第七册),将底本各分卷前的“目次”移至卷首,制成《脉经目次》,并依《脉经校注》之例,各分卷不再保留目次。分卷目次与正文章节篇题文字或有出入者,改从正文章节篇题。

校记。底本正文里面的双行校记文字,有的可能是王叔和的,有的可能是林亿等人的,有的可能是何大任本校刻者的。今一并移到各章节后的校记里,称为“原校”。广西漕司本系统的异文,除了明显的误字外,尽量写入校记;参校本异文则从简。少数词语的词义及用法特别,也在校记中出注。[1]

校定《脉经》序

臣等承诏典校古医经方书,所校雠中《脉经》一部,乃王叔和之所撰集也。叔和,西晋高平人,性度沈靖,尤好著述,博通经方,精[2]意诊处,洞识养之道,其行事具唐甘伯宗《名医传》中。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其文约,其事详者,独何哉?盖其为书,一本《黄帝内经》,间有疏略未尽处,而

[3]又辅以扁鹊、仲景、元化之法,自馀奇怪异端不经之说,一切不取。[4]不如是,何以历数千百年而传用无毫发之失乎!又其大较以谓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兼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之惑,专之指下,不可以尽隐伏。而乃广述形证虚实,详明声色王相,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故得十全无一失之缪为果不疑。然而,自晋室东渡,南北限隔,天下[5]多事,于养生之书实未皇暇,虽好事之家仅有传者,而承疑习非,将丧道真。非夫圣人,曷为厘正!

恭惟主上体大舜好生之德,玩神禹叙极之文,推锡福之良心,鉴慎疾之深意,出是古书,俾从新定。臣等各殚所学,博求众本,据经为断,去取非私。大抵世之传授不一,其别有三:有以隋巢元方《时行病源》为第十卷者,考其时而缪自破;有以第五分上下卷,而撮诸篇之文,别增篇目者,推其本文而义无取。稽是二者,均之未睹厥真,各秘其所藏尔。今则考以《素问》、《九墟》、《灵枢》、《太素》、《难经》、《甲乙》、仲景之书,并《千金方》及《翼》说脉之篇以校之,除去重复,补其脱漏。其篇第亦颇为改易,使以类相从,仍旧为一十[6]卷,总九十七篇。施之于人,俾披卷者足以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无待饮上池之水矣。[7]

国子博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郎中臣孙奇、光禄卿直秘阁臣林亿等谨上。【校注】

[1]庆本作“宋校定《脉经》进呈諸子(一首),且在叔和序后。

[2]脩:钱本作“修”。

[3]辅:钱本作“补”。

[4]谓:钱本、宛本作“为”。

[5]皇:庆本、宛本、钱本作“遑”。

[6]以:宛本作“而”。

[7]庆本、宛本、钱本并无“臣”字。下二“臣”同。

《脉经》序

[1]晋太医令王叔和撰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沈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2]哕发下焦之间。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3][4]令末学昧于原本,互兹[5]偏见,各逞己能。致微疴成膏肓之变,[6][7]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今撰集歧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8][9]决,合为十卷。百病根原,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诚能留心研穷,究其微赜,则可以比踪古贤,代无夭横矣。【校注】

[1]庆本、钱本“撰”作“譔”。钱本“晋太医令王叔和撰”八字在序之末。

[2]间:庆本、钱本作“问”。

[3]原:庆本、钱本作“源”。

[4]互:广本作,为“互”的俗字。原本似“斥”字,庆本作“牙”,均为之误字。

[5]兹:庆本、钱本作“滋”。

[6]歧:庆本作“岐”。下同,不复出校。

[7]佗:广本、庆本、钱本并作“陀”。下或同,不复出校。

[8]决:庆本、钱本作“诀”。

[9]原:庆本、钱本作“源”。

脉经卷第一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阁判登闻检院上护军臣林亿等类次[1]

脉形状指下秘决第一

按:本篇记述24种脉象的定义,解释各种脉象。见于《伤寒论·辨脉法》的4条,见于《太阳病下篇》的1条,见于《难经》第18难的1条。[2]

1.浮脉,举之有馀,按之不足。[3]

2.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4]

3.洪脉,极大,在指下。[5][6][7]

4.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蒪蒪然与数相似。[8]

5.数脉,去来促急。

6.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9]

7.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10]

8.紧脉,数,如切绳状。[11]

9.沈脉,举之不足,按之有馀。[12]

10.伏脉,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13]

11.革脉,有似沈伏,实大而长,微弦。[14]

12.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15]

13.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16]

14.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17]

15.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18]

16.软脉,极软而浮细。[19]

17.弱脉,极软而沈细,按之欲绝指下。

18.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19.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20][21]

20.缓脉,去来亦迟,小豒于迟。[22]

21.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23]

22.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

23.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结者生,代者死。[24][25]

24.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25.浮[26]与芤相类。

26.弦与紧相类。[27]

27.滑与数相类。[28]

28.革与实相类。

29.沈与伏相类。

30.微与涩相类。

31.软与弱相类。[29]

32.缓与迟相类。【校注】

[1]原校:“二十四种。”

[2]原校:“浮于手下。”

[3]原校:“一曰手下无,两傍有。”庆本“下”作“中”。

[4]原校:“一曰浮而大。”

[5]前却:进退。

[6]蒪蒪:原本作“替替”,形近而误。蒪蒪,疾速貌。

[7]原校:“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

[8]原校:“一曰一息六七至。一曰数者进之名。”

[9]原校:“一曰如张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浮紧为弦。”庆本无“又曰”下六字。

[10]原校:“一曰如转索之无常。”

[11]原校:“一曰重按之乃得。”

[12]原校:“一曰手下裁动。一曰按之不足,举之无有。一曰关上沈不出,名曰伏。”庆本“沈”作“沉”。下同,不复出校。

[13]原校:“《千金翼》以革为牢。”

[14]原校:“一曰沈浮皆得。”

[15]原校:“一曰小也。一曰手下快。一曰浮而薄。一曰按之如欲尽。”

[16]原校:“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

[17]但:庆本作“直”。

[18]原校:“一曰按之无有,举之有馀。一曰细小而软。软,一作濡。曰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庆本、钱本无“细”字。一作濡,钱本作“亦作濡”。

[19]原校:“一曰按之乃得,举之无有。”

[20]豒:快。钱本“豒”作“驶”。下同,不复出校。

[21]原校:“一曰浮大而软,阴浮与阳同等。”钱本无“浮”字。

[22]原校:“一曰举之不足,按之尽牢。一曰按之尽牢,举之无有。”

[23]原校:“按之来缓,时一止者,名结阳;初来动止,更来小数,不能自还,举之则动,名结阴。”

[24]厥厥然:疾速上下跳跃的样子。

[25]原校:“《伤寒论》云: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

[26]原校:“与洪相类。”

[27]庆本、钱本此条在下条校语“《千金翼》云牢与实相类”下。

[28]原校:“《千金翼》云:牢与实相类。”

[29]原校:“软与迟相类。”庆本、钱本无。[1]

平脉早晏法第二

按:本篇总论诊脉法。开头部分见于《素问·脉要精微论》。

1.黄帝问曰:夫诊脉常以平旦,何也?歧伯对曰:平旦者,阴气[2][3]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均,气血未乱,[4]故乃可诊。过此非也。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馀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校注】

[1]庆本校云:“一条”。以下各节小题庆本皆有“若干条”或“凡若干条”校语,不复出校。

[2]原校:“《内经》作调匀。”庆本无。

[3]气血:庆本、钱本二字互乙。

[4]原校:“《千金》同。《素问》、《太素》云:有过之脉。”

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

按:本篇说明寸、关、尺部位及其所主。结尾17字见《平脉略例》(2行)。[1]

1.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2]尺。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校注】

[1]原校:“其骨自高。”

[2]射:预测。

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

按:本篇第1条说明“独取寸口”的理论,见于《难经》第1难。第2条叙述寸、关、尺的取法,见于《难经》第2难。第3条解释太过、不及、阴乘、阳乘、关格、覆、溢诸脉,见于《难经》第3难。

1.夫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腑死生吉凶之候者,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1]亦二十五度,为一周。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太阴者,寸口也,[2]即五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

2.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会要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3][4]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3.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之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沈。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5]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故曰覆溢。是真藏之脉也,人不病自死。【校注】

[1]原校:“蒣时也。”庆本“蒣时也”作“天时也”,大字正文。

[2]法取:庆本、钱本二字互乙。

[3]内:宛本作“中”。

[4]寸:庆本作“尺”。

[5]庆本无“脉”字。

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

按:本篇记述人体形态与其脉状的关系。

1.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脉之迟速大小长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则吉;反之者,则为逆也。脉三部大都欲等,只如小[1][2]人细人妇人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脉呼吸八至,细数者,吉。【校注】

[1]细人妇人:庆本、钱本作“妇人细人”。

[2]原校:“《千金翼》云: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性缓而脉躁,人壮而脉细,人羸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此为顺,顺则易治。凡妇人脉,常欲濡弱于丈夫。小儿四五岁者,脉自豒疾,呼吸八至也。男左大为顺,女右大为顺。肥人脉沈,瘦人脉浮。”

持脉轻重法第六

按:本篇记述如何根据脉的深浅部位区别五脏之脉,见于《难经》第5难。除末5字外,又见于《伤寒论·平脉法》。

1.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1][2]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3][4][5]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6]至骨,举之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校注】

[1]原校:“菽者,小豆。言脉轻如三小豆之重(吕氏作大豆)。皮毛之间者,肺气所行,故言肺部也。”按:“吕氏作大豆”五字原作“作”三字,盖“吕氏作大豆”之误合(原本作双行夹注内双行小字夹注),“大”又误为“火”也。庆本“皮毛”上有“浮之在”三字。

[2]原校:“心主血脉,次于肺,如六豆之重。”

[3]原校:“脾在中央,主肌肉,故次心,如九豆之重。”

[4]二:庆本作“一”。

[5]原校:“肝主筋,又在脾下,故次之。”

[6]原校:“肾主骨,其脉沈至骨。”

两手六脉所主五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

按:本篇解释左右寸、关、尺六部脉同五脏六腑的关系。第1条《脉法赞》也见于《千金方》卷28。

1.《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1]人无二脉,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

2.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2]以小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曰神庭,在龟尾下五分。

3.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3]合为府,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大仓左右三寸。

4.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左。

5.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呼吸之府,在云门。

6.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4]合为府,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

7.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校注】

[1]原校:“《千金》云:三阴三阳,谁先谁后。”

[2]原校:“一作鸠。”

[3]原校:“一作少阳。”

[4]胁:庆本、钱本作“肋”。俗书“胁”或省作“肋”,此盖传钞者据“肋”字回改。

辨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

按:本篇第1条记述如何根据脉的迟数诊断脏腑疾病,见于《难经》第9难;其中部分文字也见于《伤寒论·辨脉法》。第2条记述肺、肾、肝、心之脉的形状。

1.脉何以知藏腑之病也?然,数者,腑也;迟者,藏也。数即有[1]热,迟即生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别知藏腑之病也。[2]

2.脉来浮大者,此为肺脉也;脉来沈滑如石,肾脉也;脉来如弓弦者,肝脉也;脉来疾去迟,心脉也。脉来当见而不见,为病。病[3]有深浅,但当知如何受邪。【校注】

[1]原校:“腑者阳,故其脉数;藏者阴,故其脉迟。阳行迟,病则数;阴行疾,病则迟。”

[2]庆本、钱本“如石”上有“坚”字。

[3]深浅:钱本二字互乙。

辨脉阴阳大法第九

按:本篇以“脉有阴阳”为中心进行论述。第1条见于《难经》第4难;第2条前63字见于《难经》第4难,后50字见于《难经》第6难;第3条前186字见于《难经》第4难,接下来的63字见于《伤寒论·辨脉法》。

1.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沈者阴也,故曰阴阳。

2.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俱沈,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耎,举指来[1]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脉也。

脉有阳盛阴虚,阴盛阳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沈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沈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

[2]意也。

3.经言: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言之,寸口有六脉俱动耶?然,经言如此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沈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沈者,阴也;涩者,阴也;短者,阴也。所以言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沈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沈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沈也。所以言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沈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沈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之逆顺也。

凡脉,大为阳,浮为阳,数为阳,动为阳,长为阳,滑为阳;沈为阴,涩为阴,弱为阴,弦为阴,短为阴,微为阴。是为三阴三阳也。阳病见阴脉者,反也,主死;阴病见阳脉者,顺也,主生。[3]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数则吐血,阴微则下利;阳弦则头痛,阴弦则腹痛;阳微则发汗,阴微则自下;阳数口生疮,阴数加微,必恶寒而烦挠不得眠也。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得阳属腑,得阴属藏。无阳则厥,无阴则呕。阳微则不能呼,阴微则不能吸,呼吸不足,胸中短气。依此阴阳以察病也。

4.寸口脉浮大而疾者,名曰阳中之阳。病苦烦满,身热,头痛,腹中热。

5.寸口脉沈细者,名曰阳中之阴。病苦悲伤不乐,恶闻人声,少气,时汗出,阴气不通,臂不能举。

6.尺脉沈细者,名曰阴中之阴。病苦两胫酸疼,不能久立,阴气衰,小便馀沥,阴下湿痒。

7.尺脉滑而浮大者,名曰阴中之阳。病苦小腹痛满,不能溺,溺即阴中痛,大便亦然。

8.尺脉牢而长,关上无有,此为阴干阳。其人苦两胫重,少腹引腰痛。

9.寸口脉壮大,尺中无有,此为阳干阴。其人苦腰背痛,阴中伤,足胫寒。夫风伤阳,寒伤阴。阳病顺阴,阴病逆阳。阳病易治,阴病难治。在肠胃之间,以药和之。若在经脉之间,针灸,病已。【校注】

[1]原校:“《千金翼》云:迟缓而长者,脾也。”

[2]原校:“阳脉见寸口,浮而实大,今轻手浮之,更损减而小,故言阳虚;重手按之,反更实大而沈,故言阴实。”庆本校语作“阳脉见寸口,浮而实大,今减而小,故阳虚;按之反实大,故阴盛。”

[3]钱本校云:“林亿校《千金方》引作‘阴涩即下血’。”

平虚实第十

按:本篇论“虚实”。第1条见于《难经》第48难;第2条、第3条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

1.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脉之虚实者,脉来耎者为虚,牢者为实。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者为虚,急者为实。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故曰虚实也。

2.问曰:何谓虚实?答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何谓重实?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

3.问曰:经络俱实如何?何以治之?答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当俱治之。故曰滑则顺,涩则逆。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1]始。五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校注】

[1]始:庆本作“治”。

从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

按:本篇论脉的纵横、逆顺、伏匿。第1条见于《伤寒论·平脉法》;第2条见于《难经》第20难。[1]

1.问曰:脉有相乘,有从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从;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

2.经言:脉有伏匿者,伏匿于何藏而言伏匿也?然,谓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阴部,反见阳脉者,为阳乘阴也;脉虽时沈涩而短,此阳中伏阴。脉居阳部,反见阴脉者,为阴乘阳也;脉虽时浮滑而长,此为阴中伏阳也。重阴者癫,重阳者狂。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校注】

[1]原校:“仲景从字作纵字。”庆本、钱本无。

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

按:本篇围绕灾怪、恐怖、诈病及其脉状等进行论述。见于《伤寒论·平脉法》。

1.问曰:脉有残贼,何谓?师曰:脉有弦有紧,有涩有滑,有浮有沈。此六脉为残贼,能与诸经作病。

2.问曰:尝为人所难:紧脉何所从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肺中寒,故令紧;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紧;假令下利者,以胃中虚冷,故令紧也。[1]

3.问曰:翕奄沈,名曰滑。何谓?师曰:沈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脉滑也。[2]

4.问曰:脉有灾怪,何谓?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脉与[3][4][5]病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之时,病者因反大吐若下痢,[6]病腹中痛。因问言:我前来脉时不见此证,今反变异,故是名为灾怪。因问:何缘作此吐痢?答曰:或有先服药,今发作,故为灾怪也。

5.问曰:人病恐怖,其脉何类?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

6.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等类?师曰:其脉自浮而弱,面形乍白乍赤。[7][8][9]

7.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其脉自涩,而唇口干燥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其里痛也;行迟者,其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膝者,必腰痛里实;护腹如怀卵者,必心痛。[10][11]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因伸者,无病也。假令向壁[12][13]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目眄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此[14]为诈病。假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校注】

[1]翕奄:翕,上出而盛。奄,忽;立即。

[2]庆本无“得”字。

[3]证:庆本作“症”。下或同,不复出校。

[4]钱本无“大”字。

[5]庆本、钱本“痢”字作“利”,下“何缘作此吐痢”之“痢”同。原校云:“仲景痢字作利。”庆本、钱本并无。

[6]反:庆本作“反覆”。

[7]庆本“不”下有“能”字。

[8]涩:庆本作“弦”。

[9]唇口:庆本作“缓”,与“而”属上读。

[10]伸:钱本作“呻”。

[11]原校:“一云:呻者,病也。”庆本、钱本“云”作“曰”。

[12]眄:钱本作“紋”。原校:“一云反面仰视。”

[13]唾:庆本作“垂”。

[14]大:广本、钱本作“太”。下或同,不复出校。

迟疾短长杂脉法第十三

按:本篇续前论述如何根据脉象诊断疾病。第1条自“脉从前来者”至“为正邪”40字,见于《难经》第50难;第2条见于《伤寒论·平脉法》;第3条首9字,《伤寒论·辨脉法》里有相似内容;自“脉盛滑紧者”至“谓之新病”39字,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自“上部有脉”至“无所苦”29字,见于《难经》第4难;以下至“弦绝者死”68字见于《素问·脉要精微论》。

1.黄帝问曰:余闻胃气、手少阳三焦、四时五行脉法,夫人言:脉有三阴三阳,知病存亡;脉外以知内尺寸大小。愿闻之。歧伯曰:寸口之中,外别浮沈前后左右。虚实死生之要,皆见寸口之中。脉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1]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外结者,病痈肿;内结者,病[2]疝瘕也。间来而急者,病正在心,气也。脉来疾者,为风也;脉来[3][4]滑者,为病食也;脉来滑躁者,病有热也;脉来涩者,为病寒湿也。脉逆顺之道,不与众谋。

2.师曰:夫呼者,脉之头也。初持之,来疾去迟,此为出疾入迟,为内虚外实。初持脉,来迟去疾,此为出迟入疾,为内实外虚也。[5]

3.脉数,则在府;迟,则在藏。脉长而弦,病在肝;脉小血少,[6][7][8][9]病在心;脉下坚上虚,病在脾胃;脉滑而微浮,病在肺;脉大[10]而坚,病在肾。脉滑者,多血少气;脉涩者,少血多气;脉大者,血气俱多。又云:脉来大而坚者,血气俱实;脉小者,血气俱少。又[11]云:脉来细而微者,血气俱虚。沈细滑疾者热;迟紧为寒。脉盛滑[12]紧者,病在外热;脉小实而紧者,病在内冷。脉小弱而涩,谓之久[13]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浮滑,其人外热,风走刺,有饮,难治。脉沈而紧,上焦有热,下寒,得冷即便下。脉沈而细,下焦有寒,小便数,时苦绞痛,下利重。脉浮紧且滑直者,外热内冷,不得大小便。

脉洪大紧急,病速进,在外,苦头发热,痈肿;脉细小紧急,病[14]速进,在中寒,为疝瘕积聚,腹中刺痛。脉沈重而直前绝者,病血[15]在肠间;脉沈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脉直前而中散绝者,病消渴[16]。脉沈重,前不至寸口,徘徊绝者,病在肌肉,遁尸。脉左转而沈[17]重者,气,阳在胸中;脉右转出,不至寸口者,内有肉。脉累累如贯珠,不前至,有风寒在大肠伏留不去;脉累累中止不至,寸口软者,结热在小肠膜中伏留不去。脉直前左右弹者,病在血脉中,羦血也;脉后而左右弹者,病在筋骨中也。脉前大后小,即头痛目眩;脉前小后大,即胸满短气。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所苦。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18]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19][20]革至如涌泉,病进而危,弊弊绰绰,其去如弦绝者,死。短而急者,病在上;长而缓者,病在下。沈而弦急者,病在内;浮而洪大者,病在外。脉实者,病在内;脉虚者,病在外。在上为表,在下为里。浮为在表,沈为在里。【校注】

[1]原校:“一作得。”庆本“病”作“愈”。

[2]歧:庆本作“痈”。

[3]躁:庆本作“燥”。

[4]来:庆本作“有”。

[5]原校:“扁鹊云:病出于肝。”

[6]原校:“扁鹊云:脉大而洪,病出于心。”

[7]原校:“扁鹊云:病出于脾胃。”

[8]原校:“一作涩。”

[9]原校:“扁鹊云:病出于肺。”

[10]原校:“扁鹊云:小而紧。”

[11]原校云:“又云:洪数滑疾为热,涩迟沈细为寒。”迟紧为寒:庆本“紧”作“涩”。钱本“为”作“者”。

[12]广本“涩”下有“者”字。

[13]刺:读若舍;停留。

[14]庆本、钱本“病”上有“其”字。

[15]庆本、钱本作“瘕”。

[16]原校:“一云病浸淫痛。”庆本“浸”作“侵”。

[17]钱本校云:“按:‘阳’字误。《千金方》作‘伤’。”

[18]原校:“《太素》细作滑。”

[19]革:原本作“革革”,涉下文“弊弊绰绰”例衍一“革”字。此从《素问·脉要精微论第十七》校改。革,急。

[20]弊弊绰绰:弊弊,同“誎誎”,漂浮游动的样子。本书卷四《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第21条云:“寸口脉誎誎如羹上肥,阳气微;连连如蜘蛛丝,阴气衰。”绰绰,疑同“罩罩”、“濯濯”、“跃跃”,游动跳跃的样子。《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作“绵绵”。

平人得病所起脉第十四

按:本篇论述如何根据方位、食物、时期、环境等推知病因以及有关疾病的脉象。

1.何以知春得病?无肝脉也。无心脉,夏得病;无肺脉,秋得病;无肾脉,冬得病;无脾脉,四季之月得病。

2.假令肝病者,西行,若食鸡肉得之。当以秋时发。得病以庚辛[1][2]日也。家有腥死,女子见之,以明要为灾。不者,若感金银物得之。

3.假令脾病,东行,若食雉兔肉及诸木果实得之。不者,当以春时发。得病以甲乙日也。

4.假令心病,北行,若食豚鱼得之。不者,当以冬时发。得病以壬癸日也。

5.假令肺病,南行,若食马肉及獐鹿肉得之。不者,当以夏时发。得病以丙丁日也。

6.假令肾病,中央,若食牛肉及诸土中物得之。不者,当以长夏时发。得病以戊己日也。

7.假令得王脉,当于县官家得之。[3]

8.假令得相脉,当于嫁娶家得之,或相庆贺家得之。

9.假令得胎脉,当于产乳家得之。

10.假令得囚脉,当于囚徒家得之。

11.假令得休脉,其人素有宿病,不治自愈。

12.假令得死脉,当于死丧家感伤得之。

13.何以知人露卧得病?阳中有阴也。

14.何以知人夏月得病?诸阳入阴也。

15.何以知人食饮中毒?浮之无阳,微细之不可知也,但有阴脉,来疾去疾,此相为水气之毒也。脉迟者,食干物得之。【校注】

[1]子:庆本作“生”。

[2]广本、庆本、钱本校云:“‘明要’二字疑误。”

[3]家:庆本作“者”。

诊病将差难已脉第十五

按:本篇论述如何根据脉象进行预后诊断。见于《伤寒论·辨脉法》、《灵枢·论疾诊尺篇》及《五色篇》。

问曰:假令病人欲差,脉而知愈,何以别之?

师曰:寸关尺大小迟疾浮沈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1]平复,当自愈。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及浮沈等者,病难已。

脉经卷第一【校注】

[1]小大及浮沈等:庆本“小大”二字互乙,“及”作“反”。

脉经卷第二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阁判登闻检院上护军臣林亿等类次

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

按:本篇论述如何根据左右三部脉象阴阳(浮沉)的绝、实诊断疾病,以及运用针刺治疗的24种方法。内容与《平脉略例》(22~45行)酷似。

1.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痹,小腹中有疝瘕,

[1][2][3]王月即冷上抢心。刺手心主经,治阴。心主在掌后横理中。[4]

2.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痹,小肠有热,[5][6]小便赤黄。刺手太阳经,治阳。太阳在手小指外侧本节陷中。[7]

3.左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心脉也。苦心下毒痛,掌中热,时时善呕,口中伤烂。刺手太阳经,治阳。

4.左手关前寸口阴实者,心实也。苦心下有水气,忧恚发之。刺手心主经,治阴。[8]

5.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膝疼,口中苦,繻目,善畏,[9]如见鬼状,多惊,少力。刺足厥阴经,治阴。在足大指间,或刺三毛中。[10][11]

6.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实不安,身躯习习也。[12]刺足少阳经,治阳。在足上第二指本节后一寸。

7.左手关上阴绝者,无肝脉也。苦癃遗溺难言,胁下有邪气,善吐。刺足少阳经,治阳。

8.左手关上阴实者,肝实也。苦肉中痛,动善转筋。刺足厥阴经,治阴。

9.左手关后尺中阳绝者,无膀胱脉也。苦逆冷,妇人月使不调,王月则闭,男子失精,尿有馀沥。刺足少阴经,治阴。在足内踝下动[13]脉。

10.左手关后尺中阳实者,膀胱实也。苦逆冷,胁下有邪气相引[14]痛。刺足太阳经,治阳。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11.左手关后尺中阴绝者,无肾脉也。苦足下热,两髀里急,精气竭少,劳倦所致。刺足太阳经,治阳。[15]

12.左手关后尺中阴实者,肾实也。苦恍惚健忘,目视,耳聋

[16]怅怅,善鸣。刺足少阴经,治阴。

13.右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大肠脉也。苦少气,心下有水气,[17]立秋节即咳。刺手太阴经,治阴。在鱼际间。

14.右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大肠实也。苦肠中切痛如锥刀所刺,[18]无休息时。刺手阳明经,治阳。在手腕中。[19]

15.右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肺脉也。苦短气咳逆,喉中塞,噫逆。刺手阳明经,治阳。

16.右手关前寸口阴实者,肺实也。苦少气,胸中满彭彭,与肩相引。刺手太阴经,治阴。

17.右手关上阳绝者,无胃脉也。苦吞酸,头痛,胃中有冷。刺[20]足太阴经,治阴。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21]

18.右手关上阳实者,胃实也。苦肠中伏伏,不思食物,得食[22]不能消。刺足阳明经,治阳。在足上动脉。

19.右手关上阴绝者,无脾脉也。苦少气下利,腹满身重,四肢[23]不欲动,善呕。刺足阳明经,治阳。

20.右手关上阴实者,脾实也。苦肠中伏伏如坚状,大便难。刺足太阴经,治阴。

21.右手关后尺中阳绝者,无子户脉也。苦足逆寒,绝产,带下,无子,阴中寒。刺足少阴经,治阴。

22.右手关后尺中阳实者,膀胱实也。苦少腹满,引腰痛。刺足太阳经,治阳。

23.右手关后尺中阴绝者,无肾脉也。苦足逆冷,上抢胸痛,梦[24]入水、见鬼,善厌寐。黑色物来掩人上。刺足太阳经,治阳。

24.右手关后尺中阴实者,肾实也。苦骨疼,腰脊痛,内寒热。刺足少阴经,治阴。[25]

右脉二十四气事。【校注】

[1]原校:“王字一本作五。”庆本无。

[2]抢:音“枪”。冲撞。

[3]原校:“即太陵穴也。”庆本无“穴”字。又,庆本“太”作“大”,下或同,不复出校。

[4]原校:“一作急痛。”

[5]原校:“一作手少阳者,非。”

[6]原校:“即后溪穴也。”

[7]毒:程度重。钱本校云:“按:《千金方》‘毒’作‘热’。”

[8]繻:广本、庆本、钱本作“眯”。

[9]原校:“即行间穴也。”

[10]钱本校云:“按:《千金方》无‘实’字。”

[11]习习:同“訴訴”,恐惧不安的样子。

[12]原校:“第二指当云小指次指,即临泣穴也。”

[13]原校:“即太溪穴也。”

[14]原校:“即束骨穴也。”

[15]废弛:盲。

[16]怅怅:同“僘怳”,听不准确的样子。

[17]原校:“即太渊穴也。”

[18]原校:“即阳溪穴也。”

[19]塞:钱本作“寒”,校云:“按:《千金方》作‘塞’。”

[20]原校:“即公孙穴也。”

[21]原校:“一作愊愊。”

[22]原校:“即冲阳穴也。”

[23]肢:原本作“紹”,为“肢”字异体。此从庆本写定。

[24]掩:压。

[25]庆本、钱本无此七字。

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

按:本篇论述两手三部脉阴阳虚实、阴阳俱实俱虚等36种脉状与脏腑经脉及其虚实的配合,并列举其病状。

心实

1.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厥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1]腹满,四肢重,身热,苦胃胀。刺三里。

心虚

2.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虚者,手厥阴经也。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状恍惚。

小肠实

3.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实者,手太阳经也。病苦身热,热来去,

[2]汗出而烦,心中满,身重,口中生疮。

小肠虚

4.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虚者,手太阳经也。病苦颅际偏头痛,耳颊痛。

心小肠俱实

5.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头痛身热,大便难,心腹烦满不得卧,以胃气不转,水谷实也。

心小肠俱虚

6.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3]苦洞泄,苦寒,少气,四肢寒,肠。

肝实

7.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自忿忿如怒状。

肝虚

8.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

胆实

9.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4]咽干,头重痛,洒洒恶寒,胁痛。

胆虚

10.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頢,坐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

肝胆俱实

11.左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实也。病苦胃胀,呕逆,食不消。

肝胆俱虚

12.左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虚也。病苦恍惚,[5]尸厥不知人,妄见,少气不能言,时时自惊。

肾实

13.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膀胱胀闭,[6]少腹与腰脊相引痛。

14.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舌燥,咽肿,心烦,嗌干,胸胁时痛,喘咳汗出,小腹胀满,腰背强急,体重骨热,小便赤黄,好怒好忘,足下热疼,四肢黑,耳聋。

肾虚

15.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心中闷,下[7]重,足肿不可以按地。

膀胱实

16.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足太阳经也。病苦逆满,腰中痛,不可俯仰劳也。

膀胱虚

17.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虚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脚中筋急,腹中痛,引腰背,不可屈伸,转筋,恶风,偏枯,腰痛,外踝后痛。

肾膀胱俱实

18.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脊强反折,戴眼,气上抢心,脊痛,不能自反侧。

肾膀胱俱虚

19.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小便利,心痛,背寒,时时少腹满。

肺实

20.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实者,手太阴经也。病苦肺胀,汗出若露,上气喘逆,咽中塞,如欲呕状。

肺虚

21.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虚者,手太阴经也。病苦少气不足以息,嗌干,不朝津液。

大肠实

22.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实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腹满,善喘[8]咳,面赤身热,喉咽中如核状。

大肠虚

23.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虚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胸中喘,肠鸣,虚渴,唇口干,目急,善惊,泄白。

肺大肠俱实

24.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9][10]病苦头痛目眩,惊狂,喉痹痛,手臂,唇吻不收。

肺大肠俱虚

25.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太阴与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耳鸣嘈嘈,时妄见光明,情中不乐,或如恐怖。

脾实

26.右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太阴经也。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

脾虚

27.右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太阴经也。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

胃实[11]

28.右手关上脉阳实者,足阳明经也。病苦腹中坚痛而热,汗不出,如温疟,唇口干,善哕,乳痈,缺盆腋下肿痛。

胃虚

29.右手关上脉阳虚者,足阳明经也。病苦胫寒,不得卧,恶寒[12]洒洒,目急,腹中痛,虚鸣,时寒时热,唇口干,面目浮肿。

脾胃俱实

30.右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病苦脾胀[13]腹坚,抢胁下痛,胃气不转,大便难,时反泄利,腹中痛,上冲肺[14]肝,动五藏,立喘鸣,多惊,身热汗不出,喉痹,精少。

脾胃俱虚

31.右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胃中如空状,少气不足以息,四逆寒,泄注不已。

肾实

32.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痹,身热,心痛,脊胁相引痛,足逆,热烦。

肾虚

33.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足胫小弱,恶风寒,脉代绝,时不至,足寒,上重下轻,行不可以按地,少腹胀[15]满,上抢胸胁,痛引肋下。

膀胱实

34.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转胞,不得小便,头眩痛,烦满,脊背强。

膀胱虚

35.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虚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肌肉振动,脚中筋急,耳聋。忽忽不闻。恶风。飕飕作声。

肾膀胱俱实

36.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癫疾,头重,与目相引痛,厥欲起走,反眼,大风,多汗。

肾膀胱俱虚

37.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16]病苦心痛,若下重不自收,篡反出,时时苦洞泄。寒中泄。肾心俱痛。一说云:肾有左右,而膀胱无二。今用,当以左肾合膀胱,右肾[17]合三焦。【校注】

[1]钱本校云:“按:《千金方》无末六字。”

[2]原校:“一作汗不出。”

[3]庆本无“苦洞泄”三字。

[4]洒洒:字亦作“洗洗”、“洒淅”、“淅淅”,并同。《说文·疒部》:“,寒病也。”段注:“古多借‘洒’为。”《玉篇》或作“”。

[5]能:耐。

[6]庆本无“足少阴经也”以上十七字,“病苦”以下14字与上条合为一则。钱本无此条31字。校云:“详此条本《千金》文,林亿方引《脉经》祗有‘膀胱胀闭’二句,则后条乃校书者附录,传写已久,误以为原文而并刊之耳。今删去。”

[7]下重:下体沉重。

[8]原校:“一本作咽喉。”庆本、钱本正文“喉咽”二字互乙。钱本无校语。

[9]庆本作“倦”。

[10]广本、庆本“收”下有“捲”字,校云:“捲,一作倦,一作捲。”

[11]原校:“《千金》作病苦头痛。”

[12]原校:“《外台》作耳虚鸣。”

[13]抢:音枪。抵触。庆本作“痛”,属上读。

[14]立:庆本作“並”。校云:“並,一作立。”

[15]肋:当作“胁”。《校注》:“周本及《千金方》卷十九第二俱作‘胁’。”

[16]篡反出:脱肛。篡,肛门。

[17]庆本、钱本以上二十六字作小字校语。

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

按:本篇论述如何根据寸、关、尺脉象进行50多种疾病的诊断,使用汤液针灸治疗的方法。其中部分内容与《平脉略例》(46~81行)相似。

1.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1]风府,向火炙身,摩治风膏,覆,令汗出。

2.寸口脉紧,苦头痛,骨肉疼,是伤寒,宜服麻黄汤发汗,针眉冲、颞颥,摩治伤寒膏。

3.寸口脉微,苦寒,为衄,宜服五味子汤,摩茱萸膏,令汗出。

4.寸口脉数,即为吐,以有热在胃管熏胸中,宜服药吐之及针胃管,服除热汤。若是伤寒七八日至十日,热在中,烦满渴者,宜服知母汤。

5.寸口脉缓,皮肤不仁,风寒在肌肉,宜服防风汤,以药薄熨之,摩以风膏,灸诸治风穴。

6.寸口脉滑,阳实,胸中壅满,吐逆,宜服前胡汤,针太阳、巨阙,泻之。[2]

7.寸口脉弦,心下愊愊,微头痛,心下有水气,宜服甘遂圆,针期门,泻之。

8.寸口脉弱,阳气虚,自汗出而短气,宜服茯苓汤、内补散,适饮食,消息,勿极劳,针胃管,补之。

9.寸口脉涩,是胃气不足,宜服干地黄汤,自养,调和饮食,针[3]三里,补之。[4]

10.寸口脉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虚,去血故也。宜服竹[5]皮汤、黄土汤,灸膻中。

11.寸口脉伏,胸中逆气噎塞不通,是胃中冷气上冲心胸,宜服[6]前胡汤、大三建圆,针巨阙、上管,灸膻中。

12.寸口脉沈,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气,宜服泽漆汤,针巨阙,泻之。

13.寸口脉濡,阳气弱,自汗出,是虚损病,宜服干地黄汤、署[7][8]预圆、内补散、牡蛎散,并粉,针太冲,补之。

14.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心痛,咽酸,吐酸水,宜服附子汤、[9]生姜汤、茱萸圆,调和饮食以暖之。

15.寸口脉实,即生热,在脾肺,呕逆气塞;虚,即生寒,在脾[10]胃,食不消化。有热,即宜服竹叶汤、葛根汤;有寒,宜服茱萸圆、生姜汤。[11]

16.寸口脉细,发热,吸吐,宜服黄芩龙胆汤。吐不止,宜服橘皮桔梗汤,灸中府。

17.寸口脉洪大,胸胁满,宜服生姜汤、白薇圆,亦可紫菀汤下之,针上管、期门、章门。[12]

右上部寸口十七条。

18.关脉浮,腹满不欲食。浮为虚满,宜服平胃圆、茯苓汤、生姜前胡汤,针胃管,先泻,后补之。

19.关脉紧,心下苦满急痛。脉紧者为实,宜服茱萸当归汤又大[13][14]黄汤两治之,良。针巨阙、下管,泻之。

20.关脉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宜服附子汤、生姜汤、附子圆,针巨阙,补之。

21.关脉数,胃中有客热,宜服知母圆、除热汤,针巨阙、上管,泻之。

22.关脉缓,其人不欲食,此胃气不调,脾气不足,宜服平胃[15]圆、补脾汤,针章门,补之。

23.关脉滑,胃中有热。滑为热实,以气满故,不欲食,食即吐[16]逆。宜服紫菀汤,下之大平胃圆,针胃管,泻之。

24.关脉弦,胃中有寒,心下厥逆,此以胃气虚故尔,宜服茱萸汤,温调饮食,针胃管,补之。[17]

25.关脉弱,胃气虚,胃中有客热。脉弱为虚热作病,其说云[18]有热,不可大攻之,热去则寒起。正宜服竹叶汤,针胃管,补之。

26.关脉涩,血气逆冷。脉涩为血虚,以中焦有微热。宜服干地黄汤、内补散,针足太冲上,补之。[19][20]

27.关脉芤,大便去血数升者,以膈输伤故也,宜服生地黄并生竹皮汤,灸膈输。若重下去血者,针关元;甚者,宜服龙骨圆,必愈。

28.关脉伏,中焦有水气,溏泄,宜服水银圆,针关元。利小便,溏泄便止。

29.关脉沈,心下有冷气,苦满吞酸,宜服白薇茯苓圆、附子汤,针胃管,补之。

30.关脉濡,苦虚冷,脾气弱,重下,病,宜服赤石脂汤、女萎圆,针关元,补之。

31.关脉迟,胃中寒,宜服桂枝圆、茱萸汤,针胃管,补之。

32.关脉实,胃中痛,宜服栀子汤、茱萸乌头圆,针胃管,补之。[21]

33.关脉牢,脾胃气塞,盛热即腹满响响,宜服紫菀圆、泻脾圆,针灸胃管,泻之。[22]

34.关脉细,虚,腹满,宜服生姜茱萸蜀椒汤、白薇圆,针灸三管。

35.关脉洪,胃中热,必烦满,宜服平胃圆,针胃管,先泻,后补之。[23]

右中部关脉十八条。

36.尺脉浮,下热风,小便难,宜服瞿麦汤、滑石散,针横骨、关元,泻之。

37.尺脉紧,脐下痛,宜服当归汤,灸天枢,针关元,补之。[24]

38.尺脉微,厥逆,小腹中拘急,有寒气,宜服小建中汤,针气海。

39.尺脉数,恶寒,脐下热痛,小便赤黄,宜服鸡子汤、白鱼散,针横骨,泻之。

40.尺脉缓,脚弱,下肿,小便难,有馀沥,宜服滑石汤、瞿麦散,针横骨,泻之。[25]

41.尺脉滑,血气实,妇人经脉不利,男子尿血,宜服朴消煎、大黄汤,下去经血,针关元,泻之。

42.尺脉弦,小腹疼,小腹及脚中拘急,宜服建中汤、当归汤,[26]针气海,泻之。[27]

43.尺脉弱,阳气少,发热骨烦,宜服前胡汤、干地黄汤、茯苓汤,针关元,补之。

44.尺脉涩,足胫逆冷,小便赤,宜服附子四逆汤,针足大冲,补之。

45.尺脉芤,下焦虚,小便去血,宜服竹皮生地黄汤,灸丹田、关元,亦针补之。

46.尺脉伏,小腹痛,疝,水谷不化,宜服大平胃圆、桔梗圆,[28]针关元,补之。

47.尺脉沈,腰背痛,宜服肾气圆,针京门,补之。[29]

48.尺脉濡,苦小便难,宜服瞿麦汤、白鱼散,针关元,泻之。

49.尺脉迟,下焦有寒,宜服桂枝圆,针气海、关元,补之。

50.尺脉实,小腹痛,小便不禁,宜服当归汤加大黄一两,以利大便,针关元,补之,止小便。

51.尺脉牢,腹满,阴中急,宜服葶苈子茱萸圆,针丹田、关元、中极。[30]

右下部尺脉十六条。【校注】

[1]炙:原本作“灸”,据钱本校改。

[2]圆:庆本、钱本作“丸”。此盖避宋钦宗讳(桓)而改。下同,不复出校。

[3]原校:“三里,一作胃管。”

[4]去血:庆本二字互乙。

[5]黄土:庆本作“黄蓍”。

[6]管:庆本作“脘”。下同,不复出校。

[7]署预:庆本、钱本作“薯蓣”,广本作“著蓣”。

[8]蛎:庆本作“砺”。

[9]广本无“茱萸圆”三字。

[10]庆本、钱本“宜”上有“即”字。

[11]吸:钱本依《千金方》改“呕”字。

[12]庆本无以上八字。

[13]阙:原本作“关”,据广本、庆本、钱本校改。

[14]原校:“《千金》云:服茱萸当归汤,又加大黄二两,佳。”庆本“二”作“三”。

[15]脾:庆本、钱本作“肺”。

[16]原校:“《千金》云:宜服朴消麻黄汤、平胃圆。”庆本“消”作“硝”。下或同,不复出校。

[17]说:庆本作“虽”。

[18]正:只。

[19]升:原本作“斗”,俗书二字相混。据钱本校改。

[20]输:庆本、钱本作“腧”。下或同,不复出校。

[21]响响:与“彭彭”、“膨膨”声转义通。“响”之转“彭”,犹“享”之转“烹”。

[22]庆本、钱本“虚”上有“脾胃”二字。

[23]庆本无以上八字。

[24]原校:“一本更有四顺汤。”

[25]尿:庆本、钱本作“溺”。

[26]气海:广本作“血海”。

[27]钱本下有校语云:“按:《千金方》无‘阳’字。”

[28]原校:“桔梗圆,一云结肠圆。”

[29]原校:“《千金》云:脚不收,风痹。”

[30]庆本无以上八字。

平奇经八脉病第四

按:本篇叙述奇经八脉及其流注、病状。第1条见于《难经》第27难;第2条前191字见于《难经》第28难,后116字见于《难经》第29难。

1.脉有奇经八脉者,何谓也?

然,有阳维阴维,有阳跷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1]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2]道,以备不虞。天雨降下,沟渠溢满,鱞霈妄行。当此之时,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流溢,诸经不能复拘也。

2.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系也?

然,阳维者,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者,起于诸阴之交。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溉灌诸经者也。阳跷者,起于跟中,循外踝而上行,入风池。阴跷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而上行,至咽[3][4]喉,交贯冲脉。冲脉者,起于关元,循腹里直上,至咽喉中。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循背上,至风府。冲脉者,阴脉之海也;督脉者,阳脉之海也。任脉者,起于胞门子户,夹脐上行,至[5][6]胸中。带脉者,起于季肋,身一周。此八者,皆不系于十二经,故曰奇经八脉者也。

奇经之为病,何如?

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相维,怅然失志,容容[7][8][9]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阴跷为病,[10][11][12]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13]督之为病,脊强而厥。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

[14][15][16]瘕聚。带之为病,苦腹满,腰容容若坐水中状。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

3.诊得阳维脉浮者,起目眩,阳盛实,苦肩息,洒洒如寒。

4.诊得阴维脉沈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胁下支满,心痛。

5.诊得阴维如贯珠者,男子两胁实,腰中痛;女子阴中痛,如有疮状。

6.诊得带脉,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也。

7.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沈之俱有,阴。阴阳皆实盛者,此为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者,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17]朝于寸口,其人皆苦恍惚狂痴,不者,必当由豫有两心也。

两手阳脉浮而细微绵绵不可知,俱有;阴脉亦复细绵绵。此为阴[18]跷阳跷之脉也。此家曾有病鬼魅风死。苦恍惚,亡人为祸也。

8.诊得阳跷,病拘急;阴跷,病缓。[19]

9.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20]人癫病,小人风痫疾。[21]

10.脉来中央浮,直上下,痛者,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22][23]大人癫,小儿痫也。灸顶上三圆,正当顶上。[24]

11.尺寸脉俱牢,直上直下,此为冲脉,胸中有寒疝也。

12.脉来中央坚实,径至关者,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25]有瘕疝,绝孕,遗矢溺,胁支满烦也。

横寸口边丸丸,此为任脉。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

脉来紧细实长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26]痛。取脐下三寸。

脉经卷第二【校注】

[1]经:常。

[2]鱞霈:广本作“滂沛”。

[3]脉:广本右从“血”作,盖欲与下“冲脉”字避复。

[4]原校:“一云:冲脉者,起于气冲,并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5]原校:“一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

[6]原校:“《难经》作季胁。”庆本、钱本无。

[7]原校:“《难经》作溶溶。”钱本无。按:“容容”、“溶溶”声同义通,散懈貌。

[8]原校:“怅然者,其人惊,即维脉缓,缓即令身不能自收持,即失志善忘恍惚也。”钱本“即”作“则”。

[9]原校:“阳维为卫,卫为寒热;阴维为荣,荣为血,血者主心,故心痛也。”

[10]原校:“阴跷在内踝,病即其脉急,当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

[11]原校:“阳跷在外踝,病即其脉急,其人当从外踝以上急,内踝以上缓。”

[12]原校:“冲脉从关元至喉咽,故其为病逆气而里急。”广本“喉咽”二字互乙。

[13]原校:“督脉在背,病即其脉急,故令脊强也。”庆本、钱本“背”作“脊”。

[14]原校:“任脉起于胞门子户,故其病结为七疝瘕聚。”

[15]原校:“《难经》作溶溶。”庆本、钱本无。

[16]原校:“带脉者,带人之身体,病即其脉缓,故令腰容容也。”钱本作“回”。

[17]痴:广本作“疑”,为“痴”之省借。

[18]庆本校云:“‘此家’以下十七字疑衍。”

[19]痛:广本作“病”,属下读。

[20]钱本无“疾”字。

[21]钱本校云:“按:‘痛’字未详。《奇经考》引作‘动’,盖以意改。”

[22]《校注》:“三圆,三壮。”

[23]庆本、钱本四字作小字校语。

[24]原校:“一作芤。”

[25]矢:广本、庆本、宛本、钱本并作“失”。下或同,不复出校。

[26]庆本下有校语云:“一作任脉”。

脉经卷第三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阁判登闻检院上护军臣林亿等类次

肝胆部第一

按:本篇总述肝、胆与四时的关系。叙述了其相应之脉;其相、王、废、囚、死之月,王、困、死之日与时;其神、其主、其养、其候、其声、其色、其臭、其液、其味、其宜、其恶;肝、胆俞募以及相关病状、脉象、死生。第2条“四时经”约有22字与《难经》第15难内容相关,约有6字与《素问·平人气象论》内容相关。第3条、第5条见于《素问·玉机真藏论》;第4条、第6条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第7条见于《灵枢·本神篇》;第8条自“再至曰平”至“六至命尽”见于《难经》第14难,自“肝脉急”下79字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自“足厥阴”至结尾71字见于《难经》第24难及《灵枢·经脉篇》;第9条见于《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篇》。[1][2][3][4]

1.肝象木,与胆合为府。其经足厥阴,与足少阳为表里。[5][6][7]其脉弦。其相,冬三月;王,春三月;废,夏三月;囚,季夏六[8][9][10]月;死,秋三月。其王日,甲乙;王时,平旦、日出。其困[11]日,戊己;困时,食时、日籦。其死日,庚辛;死时,晡时、日入[12][13][14][15]。其神魂,其主色,其养筋,其候目,其声呼,其色青,其

[16][17][18][19]臭臊,其液泣,其味酸,其宜苦,其恶辛。肝俞在背第九椎,[20][21]募在期门;胆俞在背第十椎,募在日月。[22]

右新撰。[23][24]

2.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起于夜半,肝家王。肝者,东方木,[25][26]万物始生,其气来耎而弱,宽而虚,故脉为弦。耎即不可发汗,[27]弱即不可下,宽者开,开者通,通者利,故名曰宽而虚。春以胃气[28]为本,不可犯也。

右四时经

3.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歧伯曰:春脉,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濡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29]弦。反此者病。黄帝曰:何如而反?歧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黄帝曰:春脉[30]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歧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癫疾;不及,则令人胸胁痛引背,下则两胁紸满。黄帝曰:善。[31]

4.肝脉来濡弱,招招如揭竿末梢,曰平。春以胃气为本。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肝脉来急而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32]

5.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6.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有胃而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7.肝藏血,血舍魂。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敢正

[33][34]当人,阴缩而筋挛,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35]

8.春,肝木王,其脉弦细而长,名曰平脉也。反得浮涩而短者,[36][37]是肺之乘肝,金之刻木,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洪大[38]而散者,是心之乘肝,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沈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肝,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肝,土之陵木,为微邪,虽病,即差。

肝脉来,濯濯如倚竿,如琴瑟之弦,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39],病;四至,脱精;五至,死;六至,命尽。足厥阴脉也。

肝脉急甚,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40]缩,咳引少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颓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淡饮;微涩,为挛筋。

足厥阴气绝则筋缩,引卵与舌。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故脉弗营,则筋缩急;筋缩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41]

9.肝死藏:浮之脉弱,按之中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右《素问》《针经》张仲景【校注】

[1]原校:“肝于五行象木。”

[2]原校:“胆为清净之府。”

[3]原校:“厥阴,肝脉。”按:原本校语“阴”作“阳”,据广本、庆本、宛本、钱本校改。

[4]原校:“少阳,胆脉也,藏阴府阳,故为表里。”

[5]原校:“弦,肝脉之大形也。”

[6]原校:“冬,水王木相。”

[7]原校:“夏,火王木废。”

[8]原校:“季夏,土王木囚。”

[9]原校:“秋,金王木死。”

[10]原校:“并木也。”

[11]原校:“并土也。”

[12]原校:“并金也。”

[13]原校:“肝之所藏者魂。”

[14]原校:“肝气所养者筋。”

[15]原校:“肝候出目,故肝实则目赤。”

[16]原校:“《月令》云:其臭砄。”

[17]原校:“泣出肝。”

[18]原校:“苦,火味也。”

[19]原校:“辛,金味。”

[20]原校:“直两乳下二肋端。”

[21]原校:“穴在期门下五分。”

[22]原校:“并出《素问》诸经。昔人撰集,或混杂相涉,烦而难了,今抄事要,分别五藏,各为一部。”

[23]原校:“冬至者,岁终之节。甲子日者,阴阳更始之数也。少阳,胆也。胆者,木也,生于水,故起夜半。其气常微少,故言少阳。云夜半子者,水也。”庆本“胆者木也”之“胆”作“一”,盖蒙上“胆”字的重文符号误作。

[24]原校:“肝与胆为藏府,故王东方,应木行也。”

[25]原校:“春,少阳,气温和耎弱,故万物日生焉。”庆本、钱本“日”作“自”。

[26]原校:“肝气养于筋,故其脉弦强,亦法木体强也。”庆本“弦强”之“强”作“耎”,属下读。“法木体强”,庆本作“以木为体”。

[27]原校:“言少阳始起尚耎弱,人荣卫凑理开通,发即汗出不止;不可下,下之而泄利不禁。故言宽虚通利也。”凑,庆本作“二”,钱本作“腠”。

[28]原校:“胃者,土也,万物禀土而生,胃亦养五藏,故肝王以胃气为本也。不可犯者,不可伤也。”广本“亦”作“以”,庆本“也”作“之”。

[29]谓:钱本作“为”。下“此谓不及”之“谓”同。

[30]原校:“忘当作怒。”

[31]原校:“《巢源》云:绰绰如按琴瑟之弦,如揭长竿,曰平。”

[32]原校:“《巢源》云赜赜然。”庆本、钱本“源”作“原”。下或同,不复出校。

[33]原校:“不精不敢正当人,一作其精不守,令人阴缩。”

[34]夭:读若“鋈”(音悟)。《说文·金部》:“鋈,白金也。”《灵枢·五禁第六十一》:“色夭然白。”

[35]原校:“《千金》云微涩而短。”

[36]刻,庆本作“克”。按:为“刻”之换声符字,“鮨”为之变。今用“克”。下同,不复出校。

[37]原校:“一本云:日月年数至三,忌庚辛。”

[38]原校:“《千金》云浮大而洪。”

[39]《校注》:“离经,违背正常规律。”

[40]钱本“缩”上有“阴”字,校云:“按:‘阴’字原脱,今依《甲乙经》补。”

[41]或:庆本作“故”。

心小肠部第二

按:本篇总述心、小肠与四时的关系。叙述了其相应之脉;其相、王、废、囚、死之月,王、困、死之日与时;其神、其主、其养、其候、其声、其色、其臭、其液、其味、其宜、其恶;心、小肠俞募;相关病状、脉象、死生。第2条“四时经”约有22字与《难经》第15难内容相关;约有6字与《素问·平人气象论》内容相关。第3条、第5条见于《素问·玉机真藏论》;第4条、第6条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第7条见于《灵枢·本神篇》;第8条自“再至曰平”至“六至命尽”见于《难经》第15难;第9条前100字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以下54字见于《难经》第24难及《灵枢·经脉篇》;第10条见于《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篇》。[1][2][3]

1.心象火,与小肠合为府。其经手少阴,与手太阳为表里;[4][5]其脉洪。其相,春三月;王,夏三月;废,季夏六月;囚,秋三[6][7]月;死,冬三月。其王日,丙丁;王时,禺中、日中。其困日,庚辛;困时,晡时、日入。其死日,壬癸;死时,人定、夜半。其藏[8][9][10]神,其主臭,其养血,其候舌,其声言,其色赤,其臭焦,其[11][12][13]液汗,其味苦,其宜甘,其恶咸。心俞在背第五椎,募在巨阙[14][15];小肠俞在背第十八椎,募在关元。

右新撰。[16]

2.心者,南方火,万物洪盛,垂枝布叶,皆下垂如曲,故名曰[17][18][19]钩。心脉洪大而长。洪则卫气实,实则气无从出;大则荣气萌,[20]萌洪相薄,可以发汗,故名曰长。长洪相得,即引水浆溉灌经络,[21][22]津液皮肤。太阳洪大,皆是母躯,幸得戊己,用牢根株。阳气上[23]出,汗见于头。五内枯,胞中空虚。医反下之,此为重虚也。脉浮[24][25]有表无里,阳无所使。不但危身,并中其母。

右四时经

3.黄帝问曰:夏脉如钩,何如而钩?歧伯曰:夏脉,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黄帝曰:何如而反?歧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黄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歧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帝曰:善。[26]

4.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曰平。夏以胃气为本。心脉[27]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5.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6.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

[28]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29]

7.心藏脉,脉舍神。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30]

8.夏,心火王,其脉洪大而散,名曰平脉。反得沈濡而滑者,[31]是肾之乘心,水之刻火,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心,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弦细而长者,[32]是肝之乘心,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心,金之陵火,为微邪,虽病,即差。

心脉来,累累如贯珠滑利,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病;四[33]至,脱精;五至,死;六至,命尽。手少阴脉。

9.心脉急甚,为;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34]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介;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少腹鸣。涩甚,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巅疾。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少阴者,心脉也。心者,脉之合也。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发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10.心死藏:浮之脉实如豆麻击手,按之益躁疾者,死。

右《素问》《针经》张仲景【校注】

[1]原校:“小肠为受盛之府也。”

[2]原校:“手少阴,心脉也。”

[3]原校:“手太阳,小肠脉也。”

[4]原校:“洪,心脉之大形。”

[5]原校:“木王火相。”

[6]原校:“金王火囚。”

[7]原校:“水王火死。”

[8]原校:“心之所藏者,神也。”

[9]原校:“心气所养者血。”

[10]原校:“言由心出,故主言。”

[11]原校:“甘,脾味也。”庆本“味”作“气”。

[12]原校:“咸,肾味也。”

[13]原校:“或云第七椎。”

[14]原校:“在心下一寸。”

[15]原校:“脐下三寸。”

[16]原校:“心主血,其色赤,故以夏王于南方,应火行。”

[17]原校:“心王之时,太阳用事,故草木茂盛,枝叶布舒,皆下垂曲,故谓之钩也。”

[18]原校:“脉洪者卫气实,卫气实则腠理密,密则气无从出。”钱本无“卫气”二字。

[19]萌:旺盛。

[20]原校:“荣者,血也。萌当为明字之误耳。血王,故明且大也。荣明卫实,当须发动,通其津液也。”庆本无“耳”字。

[21]原校:“夏热,阳气盛,故其人引水浆润灌肌肤以养皮毛,犹草木须雨泽以长枝叶。”

[22]原校:“太阳夏火,春木为其母。阳得春始生,名曰少阳;到夏洪盛,名曰太阳,故言是母躯也。戊己,土也,土为火子,火王即土相,故用牢根株也。”

[23]原校:“月当为内;当为乾,枯燥也。皆字误耳。内字似月,由来远矣,遂以传焉。人头者,诸阳之会。夏时饮水浆,上出为汗,先从头流于身躯,以实其表,是以五内干枯,燥则胞中空虚,津液少也。胞者膀胱,津液之府也。愚医不晓,故反下之,令重虚也。”庆本无“皆字误耳”以下十六字。“五内干枯”下疑脱一重文符,属下读。

[24]原校:“阳盛脉浮,宜发其汗,而反下之,损于阴气。阳为表,阴为里,经言阳为阴使,阴为阳守,相须而行,脉浮,故无里也。治之错逆,故令阴阳离别,不能复相朝使。”

[25]原校:“言下之不但伤心,并复中肝。”

[26]循:庆本作“顺”。

[27]原校:“《甲乙》作累累。”

[28]胃而有石:庆本、钱本作“有胃而石”。

[29]腘:广本作“腘”。按:“破”之“腘”疑“腘”之换形符字,字亦作“皲”,义为冻伤皲裂。“破”盖同义复用词,指局部皮肤破损。

[30]原校:“《千金》作浮大而洪。”

[31]原校:“一本云:日月年数至二,忌壬癸。”

[32]原校:“《千金》浮作微。”

[33]广本、庆本、钱本“脉”下并有“也”字。

[34]介:亦作“礫”、“喝”,气息不畅。

脾胃部第三

按:本篇总述脾、胃与四时的关系。叙述了其相应之脉;其相、王、废、囚、死之月,王、困、死之日与时;其神、其主、其养、其候、其声、其色、其臭、其液、其味、其宜、其恶;脾、胃俞募;相关病状、脉象、死生。第3条见于《素问·玉机真藏论》;第4条开始60字及第5条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以下至结束21字见于《素问·玉机真藏论》;第6条见于《灵枢·本神篇》;第8条11字见于《难经》第14难;第9条前91字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以下9字同“脉不通”以下直至结尾43字,见于《难经》第24难及《灵枢·经脉篇》;第10条见于《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篇》。[1][2][3]

1.脾象土,与胃合为府。其经足太阴,与足阳明为表里。其[4][5]脉缓。其相,夏三月;王,季夏六月;废,秋三月;囚,冬三月;死,春三月。其王日,戊己;王时,食时、日籦。困日,壬癸;[6]困时,人定、夜半。其死日,甲乙;死时,平旦、日出。其神意,其主味,其养肉,其候口,其声歌,其色黄,其臭香,其液涎,其味[7]甘,其宜辛,其恶酸。脾俞在背第十一椎,募在章门;胃俞在背第十二椎,募在太仓。

右新撰[8]

2.脾者,土也,敦而福。敦者,厚也,万物众色不同,故名曰[9]得福者广。万物悬根住茎,其叶在巅,蜎蜚蠕动、羐骲喘息,皆蒙

[10][11]土恩,德则为缓,恩则为迟,故令太阴脉缓而迟,尺寸不同。酸[12]咸苦辛,大沙[13]而生,互行其时,而以各行,皆不群行,尽可常[14][15]服。土寒则温,土热则凉。土有一子,名之曰金,怀挟抱之,不离其身。金乃畏火,恐热来熏,遂弃其母,逃归水中。水自金子,而[16]藏火神,闭门塞户,内外不通。此谓冬时也。土亡其子,其气衰微,[17][18]水为洋溢,浸渍为池,走击皮肤,面目浮肿,归于四肢。愚医见[19]水,直往下之,虚脾空胃,水遂居之,肺为喘浮。肝反畏肺,故下

[20][21]沈没。下有荆棘,恐伤其身,避在一边,以为水流。心衰则伏,[22][23][24]肝微则沈,故令脉伏而沈。工医来占,固转孔穴,利其溲便,[25]遂通水道,甘液下流。亭其阴阳,喘息则微,汗出正流。肝著其根,[26]心气因起,阳行四肢,肺气亭亭,喘息则安。肾为安声,其味为咸[27][28]。倚坐母败,洿臭如腥。土得其子,则成为山。金得其母,名曰丘矣。

右四时经[29]

3.黄帝曰:四时之序,逆顺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歧伯曰:[30]脾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曰:然则脾善恶可得见乎?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曰:恶者何如?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肢[31]沈重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壅塞不通,名曰重强。[32]

4.脾脉来而和柔相离,如鸡足践地,曰平。长夏以胃气为本。[33]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脾脉来,坚兑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溜,曰脾死。[34]

真脾脉至,弱而乍疏乍散,色青黄不泽,毛折,乃死。[35]

5.长夏胃微濡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濡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6.脾藏荣,荣舍意。愁忧不解则伤意,意伤则闷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

7.六月季夏,建未。坤未之间,土之位,脾王之时。其脉大,阿阿而缓,名曰平脉。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脾,木之刻土,为贼[36]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脾,子之扶母,[37]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脾,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沈濡而滑者,肾之乘脾,水之陵土,为微邪,虽病,即差。[38]

8.脾脉苌苌而弱,来疏去数,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病;四至,脱精;五至,死;六至,命尽。足太阴脉也。[39]

9.脾脉急甚;微急,为脾中满,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痞气,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40]瘅。滑甚,为颓癃;微滑,为虫毒蛔,肠鸣,热。涩甚,为肠颓;微涩,为内溃,多下脓血也。

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营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营则[41]肌肉濡,肌肉濡则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42][43]

10.脾死藏:浮之脉大缓,按之中如覆杯、薭薭状如摇者,[44]死。

右《素问》《针经》张仲景【校注】

[1]原校:“胃为水谷之府。”

[2]原校:“太阴,脾之脉也。”

[3]原校:“阳明,胃脉。”

[4]原校:“缓,脾脉之大形也。”

[5]原校:“火王土相。”

[6]原校:“并木时也。”

[7]原校:“季肋端是。”

[8]原校:“脾主水谷。其气微弱,水谷不化。脾为土行,王于季夏。土性敦厚,育养万物。当此之时,草木备具,枝叶茂盛,种类众多,或青黄赤白黑色各不同矣。”广本“青”作“有”。

[9]原校:“土生养万物,当此之时,脾则同禀诸藏,故其德为广大。”钱本正文“得”作“德”,“广”下有“也”字。校云:“按:正文‘德’原本误为‘得’,又脱‘也’字,并依《千金方》补正。”

[10]原校:“悬根住茎,草木之类也;其次,则蛾蚋几微之虫,因阴阳气变化而生者也。喘息,有血脉之类也。言普天之下草木昆虫无不被蒙土之恩福也。”按:“住”原本作“仕”,据广本、庆本、宛本、钱本校改。蛾:钱本作“蠛”。庆本“阴阳”下有“之”字,又庆本“之下”二字互乙。

[11]原校:“太阴,脾也,言脾王之时脉缓而迟。尺寸不同者,尺迟而寸缓也。”

[12]原校:“一作太。”

[13]原校:“一作涉,又作妙。”

[14]原校:“肝酸、肾咸、心苦、肺辛涩,皆四藏之味也。脾主调和五味以禀四藏,四藏受味于脾,脾王之时,其脉沙(一作涉,又作妙)达于肌肉之中,互行人身躯,乃复各行,随其四支,使其气周匝荣诸藏府,以养皮毛,皆不群行至一处也,故言尽可常服也。”按:“肺”,原本作“脉”,据广本、庆本、钱本校改。四支,庆本作“四肢”。

[15]原校:“冬,阳气在下,土中温暖;夏,阴气在下,土中清凉。脾气亦然。”

[16]原校:“阳气在中,阳为火行,金性畏火,故恐熏之;金归水中而避火也,母子相得益盛。闭塞不通者,言水气充实,金在其中,此为强固,火无复得往刻之者,神密之类也。”

[17]原校:“一作其地。”庆本“地”作“池”。

[18]原校:“此为脾之衰损。土以防水,今土弱而水强,故水得陵之而妄行。”

[19]原校:“脾胃已病,宜扶养其气,通利水道。愚医不晓而往下之,此为重伤,水气遂更陵之,上侵胸中,肺得水而浮,故言喘浮。”

[20]原校:“肺金肝木,此为相刻。肺浮则实,必复刻肝,故畏之沈没于下。”

[21]原校:“荆棘,木之类。肝为木,今没在下,则为荆棘。其身,脾也。脾为土,土畏木,是以避在下一边,避木也。水流者,水之流路也。土本刻水,而今微弱,又复触木,无复制水,故水得流行。”

[22]原校:“心火肝木,火则畏水,而木畏金,金水相得,其气则实,刻于肝心,故令二藏衰微,脉为沈伏也。”

[23]占:诊。

[24]固:庆本作“因”。

[25]亭:平定。

[26]原校:“转孔穴者,诸藏之荣并转治其顺。甘液,脾之津液。亭其阴阳,得复其常所,故荣卫开通,水气消除,肝得还著其根株。肝心为母子,肝著则心气得起,肺气平调,故言亭亭,此为端好之类。”庆本“并”作“卫”。转治其顺,庆本“其”作“使”。

[27]原校:“肺主声,肾为其子,助于肺,故言安声。咸,肾味也。”

[28]原校:“金为水母,而归水中,此为母往从子,脾气反虚,五藏犹此而相刻贼倚倒,致败宅洿臭而腥,故云然也。”犹,庆本作“由”;宅,庆本、宛本作“则”。

[29]庆本、钱本“曰”上有“问”字。

[30]傍:庆本、钱本作“旁”。

[31]名:庆本作“以”。

[32]离:读若“丽”,偶合。

[33]乌:庆本作“鸟”。

[34]原校:“一作数。”

[35]代:庆本作“弱”。

[36]原校:“《千金》浮作微。”

[37]原校:“《千金》作浮大而洪。”

[38]原校:“《千金》苌苌作长长。”

[39]脾:庆本、钱本作“膈”。

[40]颓:庆本、钱本作“腘”。下或同,不复出校。

[41]庆本无“者”字。

[42]原校:“一作坚。”

[43]薭薭状如摇者:薭薭,同“腘”,跳跃的样子。摇,同“蹈”,跳跃。

[44]原校:“一云状如炙肉。”钱本“云”作“作”。

肺大肠部第四

按:本篇总述肺、大肠与四时的关系。叙述了其相应之脉;其相、王、废、囚、死之月,王、困、死之日与时;其神、其主、其养、其候、其声、其色、其臭、其液、其味、其宜、其恶;肺、大肠俞募;相关病状、脉象、死生。第2条有16字与《难经》第15难文字符合;第3条见于《素问·玉机真藏论》;第4条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第5条前23字见于《素问·玉机真藏论》,以下31字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第6条首33字见于《灵枢·本神篇》;自“再至曰平”至“六至命尽”见于《难经》第14难;第7条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第8条见于《难经》第24难及《灵枢·经脉篇》;第9条见于《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篇》。[1][2][3]

1.肺象金,与大肠合为府。其经手太阴,与手阳明为表里。[4][5]其脉浮。其相,季夏六月;其王,秋三月;废,冬三月;囚,春[6]三月;死,夏三月。其王日,庚辛;王时,晡时、日入。其困日,甲乙;困时,平旦、日出。其死日,丙丁;死时,禺中、日中。其神魄,其主声,其养皮毛,其候鼻,其声哭,其色白,其臭腥,其液涕,[7][8]其味辛,其宜咸,其恶苦。肺俞在背第三椎,募在中府;大肠俞[9]在背第十六椎,募在天枢。

右新撰[10]

2.肺者,西方金,万物之所终。宿叶落柯萋萋,枝条其杌然独[11][12][13]在。其脉为微浮毛。卫气迟,荣气数,数则在上,迟则在下,[14][15]故名曰毛。阳当陷而不陷,阴当升而不升,为邪所中。阳中邪则,阴中邪则紧,则恶寒,紧则为眎,寒眎相薄,故名曰疟。弱则发热,[16][17]浮乃来出。旦中旦发,暮中暮发。藏有远近,脉有迟疾,周有度[18]数,行有漏刻。迟在上,伤毛采;数在下,伤下焦。中焦有恶则见,[19][20]有善则匿。阳气下陷,阴气则温[21]。阳反在下,阴反在巅,故[22]名曰长而且留。

右四时经

3.黄帝问曰:秋脉如浮,何如而浮?歧伯对曰:秋脉,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而浮,其气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黄帝曰:何如而反?歧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黄帝曰: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何如?歧伯曰:太过,则令人气逆而背[23]痛温温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24]

4.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肺[25]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5.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赤白不泽,毛折,乃死。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6.肺藏气,气舍魄。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26][27]

秋金肺王,其脉浮涩而短,曰平脉。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28]之乘肺,火之刻金,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沈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肺,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肺,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肺,木之陵金,为微邪,虽病,即差。

肺脉来,汎汎轻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病;四至,脱精;五至,死;六至,命尽。手太阴脉也。[29]

7.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堕,咳唾血,引腰[30][31]背胸,苦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肝;微缓,为痿、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腰内。小甚,为飧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瘘在颈,支掖之间,下不胜其上,其能喜[32]酸。

8.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皮毛者也。气弗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皮节伤者,则爪[33][34]枯毛折;毛折者,则气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

9.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右《素问》《针经》张仲景【校注】

[1]原校:“大肠为传导之府也。”庆本“导”作“道”。

[2]原校:“手太阴,肺脉也。”

[3]原校:“手阳明,大肠脉也。”

[4]原校:“浮,肺脉之大形也。”

[5]原校:“季夏,土王金相。”

[6]原校:“夏,火王金死。”

[7]原校:“或云第五椎也。”

[8]原校:“直两乳上下肋间。”庆本、钱本“下”作“二”。

[9]原校:“侠脐傍各一寸半。”

[10]原校:“金性刚,故王西方。割断万物,万物是以皆终于秋也。”

[11]钱本下有校语云:“按:《千金方》无‘其’字”。

[12]钱本下有校语云:“按:《千金方》无‘毛’字。”

[13]原校:“萋萋者,零落之貌也,言草木宿叶得秋,随风而落,但有枝条杌然独在。此时阳气则迟,脉为虚微如毛也。”

[14]原校:“诸阳脉数,诸阴脉迟,荣为阴,不应数,反言荣气数,阴得秋节而升,转在阳位,故一时数而在上也。比时阴始用事,阳即下藏,其气反迟,是以肺脉数散如毛也。”庆本“用事”作“出争”。

[15]原校:“阴阳交易,则不以时定,二气感激,故为风寒所中。”

[16]原校:“者,其人拘也;紧者,脉紧也。此谓初中风寒之时,脉紧,其人则寒,寒止而脉更微弱,弱则其人发热,热止则脉浮,浮者,疟解,王脉出也。”

[17]原校:“言疟发皆随其初中风邪之时也。”

[18]原校:“藏,谓人五藏肝心脾肺肾也。心肺在膈上,呼则其气出,是为近;呼为阳,其脉疾。肾肝在膈下,吸则其气入,是为远也;吸为阴,其脉迟。度数,谓经脉之长短;周身行者,荣卫之行也,行阴阳各二十五度为一周也,以应漏下百刻也。”一周也,庆本作“一周身”。

[19]原校:“秋则阳气迟,阴气数。迟当在下,数当在上,随节变,故言伤毛采也。人之皮毛,肺气所行。下焦在脐下,阴之所治也,其脉应迟,今反数,故言伤下焦。中焦,脾也,其平善之时脉常自不见,衰乃见耳,故云有恶则见也。”

[20]则:庆本作“日”。

[21]原校:“言阳气下陷,温养诸藏。”

[22]原校:“阴阳交代,各顺时节。人血脉和平,言可长留竟一时。”

[23]原校:“《内经》温温作愠愠。”庆本无。

[24]原校:“《难经》云:厌厌聂聂,如循榆叶,曰春平脉。蔼蔼如车盖,按之益大,曰秋平脉。”

[25]原校:“《巢源》无不字。”

[26]原校:“《千金》浮作微。”

[27]原校:“《千金》作浮大而洪。”

[28]原校:“一本云:日月年数至四,忌丙丁。”

[29]癫:庆本作“癫”。

[30]肝:广本、庆本、钱本作“汗”。

[31]原校:“一作漏风。”

[32]钱本校云:“按:此‘其’字《甲乙经》作‘甚’。”

[33]原校:“爪字一作皮。”庆本无。

[34]原校:“气字一作毛。”庆本无。

肾膀胱部第五

按:本篇总述肾、膀胱与四时的关系。叙述了其相应之脉;其相、王、废、囚、死之月,王、困、死之日与时;其神、其主、其养、其候、其声、其色、其臭、其液、其味、其宜、其恶;肾、膀胱俞募;相关病状、脉象、死生。第2条有10字与《难经》第15难文字符合;第3条、第5条见于《素问·玉机真藏论》;第4条、第6条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第7条首33字见于《灵枢·本神篇》;第8条有21字见于《难经》第14难;第9条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第10条见于《难经》第14难及《灵枢·经脉篇》;第11条见于《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篇》。[1][2][3]

1.肾象水,与膀胱合为府。其经足少阴,与足太阳为表里[4][5][6]。其脉沈。其相,秋三月;其王,冬三月;废,春三月;囚,夏三月;其死,季夏六月。其王日,壬癸;王时,人定、夜半。其困日,丙丁;困时,禺中、日中。其死日,戊己;死时,食时、日籦。其神[7]志,其主液,其养骨,其候耳,其声呻,其色黑,其臭腐,其液唾,其味咸,其宜酸,其恶甘。肾俞在背第十四椎,募在京门;膀胱俞在[8]第十九椎,募在中极。

右新撰[9][10]

2.肾者,北方水,万物之所藏。百虫伏蛰。阳气下陷,阴气上升。阳气中出,阴气烈,为霜,遂不上升,化为雪霜。猛兽伏蛰,[11]蜾虫匿藏。其脉为沈。沈为阴在里,不可发汗,发则蜾虫出,见其

[12]霜雪。阴气在表,阳气在藏,慎不可下,下之者伤脾,脾土弱,即[13][14][15]水气妄行。下之者,如鱼出水、蛾入汤。重客在里,慎不可熏,[16][17]熏之逆客,其息则喘。无持客热,令口烂疮。阴脉且解,血散不[18][19]通,正阳遂厥,阴不往从。客热狂入,内为结胸。脾气遂弱,清

[20]溲痢通[21]。

右四时经

3.黄帝问曰:冬脉如营,何如而营?歧伯对曰:冬脉,肾也;北[22]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故其气来沈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黄帝曰:何如而反?歧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黄帝曰: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23]如何?歧伯曰:太过,则令人解,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不及,则[24][25]令人心悬如病饥,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黄赤。

4.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26]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27][28][29]

5.真肾脉至,搏而绝,如以指弹石,辟辟然,色黄黑不泽,毛折,乃死。

6.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30]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

7.凡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

[31]石也。[32]

8.肾藏精,精舍志。盛怒而不止,则伤志;伤志,则善忘其前言,腰脊痛,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

冬,肾水王,其脉沈濡而滑,曰平脉。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33]肾,土之刻水,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弦细而长者,是[34]肝之乘肾,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浮涩而短者,是[35]肺之乘肾,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肾,火之陵水,为微邪,虽病,即差。

肾脉沈细而紧,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病;四至,脱精;五至,死;六至,命尽。足少阴脉也。

9.肾脉急甚,为骨痿、癫疾;微急,为奔豚、沈厥,足不收,不得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下。洞下者,食不化,入咽还出。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下,以至小腹,肿垂垂然,上至胃管,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目无所见,视见黑花。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水,沈痔。

10.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著骨也;骨肉不相亲,则肉濡而却;肉濡而[36]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11.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圆,益下入尺中者,死。

右《素问》《针经》张仲景

脉经卷第三【校注】

[1]水:原本作“木”,据宛本、庆本、钱本校改。

[2]原校:“膀胱为津液之府。”

[3]原校:“足少阴,肾脉也。”

[4]原校:“足太阳,膀胱脉也。”

[5]原校:“沈,肾脉之大形也。”

[6]原校:“秋,金王水相。”

[7]原校:“肾之所藏者,志也。”

[8]原校:“横骨上一寸,在脐下五寸前陷者中。”庆本无“中极”之“极”。

[9]原校:“冬则北方用事,王在三时之后;肾在四藏之下,故王北方也。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10]原校:“冬伏蛰不食之虫,言有百种也。”

[11]原校:“阳气下陷者,谓降于土中也。其气犹越而升出,阴气在上寒盛,阳气虽升出而不能自致,因而化作霜雪。或谓阳气中出是十月则霜降。猛兽伏蛰者,盖谓龙蛇冬时而潜处。螺虫无毛甲者,得寒皆伏蛰,逐阳气所在,如此避冰霜,自温养也。”螺,广本、庆本、钱本作“蜾”。

[12]原校:“阳气在下,故冬脉沈,温养于藏府,此为里实而表虚。复从外发其汗,此为逆治,非其法也。犹百虫伏蛰之时,而反出土见于冰霜,必死不疑。逆治者死,此之谓也。”

[13]原校:“阳气在下温养诸藏,故不可下也。下之既损于阳气,而脾胃复伤。土以防水,而今反伤之,故令水得盈溢而妄行也。”

[14]钱本校云:“按:《千金方》无此三字。”

[15]原校:“言治病逆则杀人,如鱼出水、蛾入汤火之中,立死。”庆本、钱本“立”作“即”。

[16]原校:“重客者,犹阳气也;重者,尊重之貌也。阳位尊处于上,今一时在下,非其常所,故言客也。熏,谓烧针及以汤火之辈熏发其汗,如此,则客热从外入,与阳气相薄,是为逆也。气上熏胸中,故令喘息。”广本“貌”作“”,为“貌”的古字。则客热从外入,庆本无“入”字。

[17]原校:“无持者,无以汤火发熏其汗也。熏之,则火气入里为客热,故令其口生疮。”

[18]原校:“血行脉中,气行脉外,五十周而复会,如环之无端也。血为阴,气为阳,相须而行。发其汗,使阴阳离别,脉为解散,血不得通。厥者,逆也,谓阳气逆而不复相朝使。治病失所,故阴阳错逆,可不慎也?”血行脉中,庆本作“血从脉中”;可不慎也,庆本、钱本“也”作“耶”。

[19]原校:“阴阳错乱,外热狂入,留结胸中也。”

[20]痢:广本作“利”。

[21]原校:“脾主水谷,其气微弱,水谷不化,下痢不息。清者,厕也。溲从水道出。而反清溲者,是谓下痢至厕也。”钱本“其”作“而”。

[22]原校:“《甲乙》作濡。”

[23]解:懈惰。、礐、惰、臥、瘅、瘫、并声转义同。

[24]眇:广本、庆本作“胫”,钱本作。

[25]少:庆本、钱本作“小”。少、小同源通用。下或同,不复出校。

[26]广本、庆本无“来”字。

[27]如以指弹石,辟辟然,广本作“如以石投诸水”。校云:“《千金》作‘如以指弹石然’。”庆本作“如以石沈诸水”。

[28]广本、庆本、钱本“色”上有“其”字。

[29]黄黑:广本、庆本作“黑赤”。

[30]广本无“曰”字。

[31]广本、庆本、钱本此条作小字校语附于上条之末。又,“肝不弦,肾不石也”七字,广本作“肝但弦,心但钩,胃但弱,肺但毛,肾但石也”十六字,庆本作“肝但弦,心但毛,肾但石也”十字。

[32]伤志:庆本、钱本二字互乙。

[33]原校:“一本云:日月年数至一,忌戊己。”

[34]原校:“《千金》作微。”

[35]原校:“《千金》作浮大而洪。”

[36]原校:“《难经》垢字作枯。”庆本无。

脉经卷第四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阁判登闻检院上护军臣林亿等类次

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

按:本篇论述三部九候脉。第1条自“经言所谓”以下7字见于《难经》第18难;第2条自“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以下17字见于《伤寒论·平脉法》,自“寸口脉平而死者”以下99字见于《难经》第8难,续下至该条结束311字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第3条自“弱反在关”以下34字见于《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篇》及《辨不可下病篇》,续下51字见于《灵枢·论疾诊尺篇》,续下93字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续下至该条结束207字中有183字见于《素问·论疾诊尺篇》。第6至9条、第13条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

1.经言:所谓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每部中有天地人也。上部主候从胸以上至头,中部主候从膈以下至气街,下部主候从气街以下至足。

浮沈牢结、迟疾滑涩,各自异名,分理察之,勿怠观变,所以别[1]三部九候,知病之所起。审而明之,针灸亦然也。故先候脉寸中,浮在皮肤,沈细在里。昭昭天道,可得长久。

上部之候,牢结沈滑,有积气在膀胱;微细而弱,卧引里急,头痛咳嗽,逆气上下。心膈上有热者,口干渴燥。病,从寸口邪入上者,名曰解。

脉来至,状如琴弦,苦少腹痛,女子经月不利,孔窍生疮,男子病痔,左右胁下有疮。上部不通者,苦少腹痛,肠鸣。寸口中虚弱者,伤气。气不足。大如桃李实,苦痹也。寸口直上者,逆虚也。如浮虚者,泄利也。

中部脉结者,腹中积聚,若在膀胱、两胁下有热。脉浮而大,风[2][3]从胃管入,水胀,干呕,心下澹澹,如有桃李核。胃中有寒,时苦烦痛不食,食即心痛,胃胀支满。膈上积,胁下有热,时寒热淋露。脉横出上者,胁气;在膀胱,病即著。右横关入寸口中者,膈中不通,喉中咽难。刺关元,入少阴。

下部脉者,其脉来至浮大者,脾也。与风集合,时上头痛,引腰背。小滑者,厥也,足下热,烦满,逆,上抢心,上至喉中,状如恶肉,脾伤也,病少腹,下在膝,诸骨节间寒清,不可屈伸。脉急如弦者,筋急足挛。结者,四肢重。从尺邪入阳明者,寒热也。大风邪入[4]少阴,女子漏白下赤,男子溺血,阴萎不起,引少腹痛。

2.人有三百六十脉,法三百六十日。三部者,寸关尺也。尺脉为阴,阴脉常沈而迟;寸关为阳,阳脉俱浮而速。气出为动,入为息。[5][6]故阳脉六息七息十三投,阴脉八息七息十五投,此其常也。二十八脉相逐上下,一脉不来,知疾所苦。尺胜治下,寸胜治上,尺寸俱平治中央。脐以上,阳也,法于天;脐以下,阴也,法于地;脐为中关。头为天,足为地。[7]

有表无里,邪之所止,得鬼病。何谓表里?寸尺为表,关为里,两头有脉,关中绝不至也。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阴绝而阳微,死,不治。三部脉或至或不至,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也。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8][9]有脉,虽困,无所苦。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尺,树之有根,虽枝叶枯槁,根本将自生,木有根本,即自有气,故知不死也。[10]

寸口脉平而死者,何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11]所谓生气之原者,非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也。故气[12]者,人根本也,根绝则茎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歧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死;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

黄帝曰:冬阴夏阳,奈何?歧伯曰:九候之脉皆沈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热者,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13]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数乍疏、乍迟乍疾者,以日乘四季死;形肉以脱,九候虽调,犹死。

七诊虽见,九候皆顺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沈,以上下逆顺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著者,死。[14]

3.两手脉结上部者,濡;结中部者,缓;结三里者,豆起。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在其上,涩反在下。微即阳气不足,沾热汗出;涩即无血,厥而且寒。[15][16]

黄帝问曰:余每欲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歧伯对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变定矣。调之何如?对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减而少;脉大者,尺之皮肤亦大;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六变,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行之,可为上工。[17]

尺肤滑以淖泽者,风也;尺内弱,解安卧脱肉者,寒热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淡饮也;尺肤热甚,脉盛[18]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汗且出;尺肤寒甚,脉小者,泄,[19]少气;尺肤烜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持之而热者,[20]亦寒热也;尺烜然热,人迎大者,尝夺血;尺紧,人迎脉小甚,则

[21]少气;色白有加者,立死。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22]背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肠中有虫;手所独热者,腰以上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4.诸浮诸沈、诸滑诸涩、诸弦诸紧,若在寸口,膈以上病;若在关上,胃以下病;若在尺中,肾以下病。

5.寸口脉滑而迟,不沈不浮,不长不短,为无病。左右同法。

6.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中手长者,曰足胫痛;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

7.寸口脉浮而盛者,病在外。

8.寸口脉沈而坚者,病在中。[23]

9.寸口脉沈而弱者,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

10.寸口脉沈而弱,发必堕落。

11.寸口脉沈而紧,苦心下有寒,时痛,有积聚。

12.寸口脉沈,胸中短气。

13.寸口脉沈而喘者,寒热。

14.寸口脉但实者,心劳。

15.寸口脉紧,或浮,膈上有寒,肺下有水气。

16.脉紧而长过寸口者,注病。[24]

17.脉紧上寸口者,中风。风头痛亦如之。

18.脉弦上寸口者,宿食;降者,头痛。[25]

19.脉来过寸入鱼际者,遗尿。

20.脉出鱼际,逆气喘息。

21.寸口脉誎誎如羹上肥,阳气微;连连如蜘蛛丝,阴气衰。

22.寸口脉偏绝,则臂偏不遂;其人两手俱绝者,不可治。23.两手前部阳绝者,苦心下寒,毒喙中热。

24.关上脉浮而大,风在胃中,张口肩息,心下澹澹,食欲呕。

25.关上脉微浮,积热在胃中,呕吐蛔虫,心健忘。[26]

26.关上脉滑而大小不匀,是为病方欲进,不出一二日,复欲发动。其人欲多饮,饮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者,死。

27.关上脉紧而滑者,蛔动。

28.关上脉涩而坚,大而实,按之不减,有力,为中焦实,有伏[27]结在脾,肺气塞,实热在胃中。[28]

29.关上脉雦雦大而尺寸细者,其人必心腹冷积,瘕结聚,欲热饮食。

30.关上脉时来时去、乍大乍小、乍疏乍数者,胃中寒热,羸劣不欲饮食,如疟状。

31.尺脉浮者,客阳在下焦。

32.尺脉细微,溏泄,下冷利。

33.尺脉弱,寸强,胃络脉伤。

34.尺脉虚小者,足胫寒,痿痹脚疼。[29]

35.尺脉涩,下血不利,多汗。

36.尺脉滑而疾,为血虚。

37.尺脉沈而滑者,寸白虫。

38.尺脉细而急者,筋挛,痹不能行。

39.尺脉粗,常热者,谓之热中,腰胯疼,小便赤热。

40.尺脉偏滑疾,面赤如醉,外热则病。【校注】

[1]原校:“寸中,一作寸中于九。”

[2]风从胃管入,水胀:庆本作“风从胃管至,腹胀”。

[3]呕:广本作“沤”。

[4]漏:庆本作“为”。

[5]投:动。

[6]常:钱本作“脉”。

[7]表里:庆本、钱本作“有表无里”。

[8]尺:庆本作“足”。

[9]钱本校云:“按:‘譬如’二字似当在‘有尺’下,然《难经》文与此同,则其误已久。袁校本改‘尺’为‘足’,谬甚。”

[10]然:然、诺声转义通。答。

[11]钱校:“按:《难经》无‘非’字。”

[12]原校:“肾间动气,谓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一名守邪之神,以命门之神固守,邪气不得妄入,入即死矣。此肾气先绝于内,其人便死。其脉不复,反得动病也。”庆本正文末“内也”下有“其人便死,其脉不复”六字。

[13]日:庆本作“月”。

[14]庆本校云:“‘豆起’二字疑误。”

[15]每欲:庆本二字互乙。

[16]调:诊。音“条”。

[17]钱本校云:“按:《甲乙经》‘内’作‘肉’。”

[18]原校:“一作急。”

[19]原校:“烜然,《甲乙》作热炙人手。”

[20]尝:庆本作“掌”;钱本作“当”。

[21]钱本校云:“按:林亿校《甲乙经》引《脉经》云:‘尺紧于人迎者,少气’。”

[22]粗:钱本、《甲乙经》卷四《病形脉胗第二上》作“廉”。钱本“寸”下并有“热者”二字,校云:“按:原本‘廉’误‘麤’;又脱‘热者’二字。并依《甲乙经》补正。”

[23]原校:“一作气,又作中。”庆本无“热”字。

[24]原校:“《千金翼》云:亦为伤寒头痛。”

[25]尿:庆本作“屎”。

[26]原校:“《千金》云:必吐逆。”庆本、钱本“大小”二字互乙。

[27]庆本、钱本下有校语云:“涩脉与有力反,今并言者,浮之涩大,按之坚实,故言有力也。”

[28]雦雦:原本从“礻”。俗书“礻”旁、“衤”旁混用不别。

[29]原校:“《素问》又云:尺涩脉滑,谓之多汗。”

平杂病脉第二

按:本篇论述杂病脉象。第4条首12字见于《金匮要略·疟病篇》,“偏弦为饮”四字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第8条见于《伤寒论·平脉法》;第24条、第31条、第32条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1]

1.滑为实,为下。数为虚,为热。浮为风,为虚。动为痛,为惊。[2]

2.沈为水,为实。弱为虚,为悸。[3]

3.迟则为寒,涩则少血,缓则为虚,洪则为气,紧则为寒,弦数为疟。

4.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微则为虚,代散则死。弦为

[4][5]痛痹,偏弦为饮,双弦则胁下拘急而痛,其人遈遈恶寒。

5.脉大,寒热在中。

6.伏者,霍乱。

7.安卧脉盛,谓之脱血。

8.凡亡汗、肺中寒饮、冷水咳嗽、下利、胃中虚冷,此等其脉并紧。

9.浮而大者,风。[6]

10.浮大者,中风,头重,鼻塞。

11.浮而缓,皮肤不仁,风寒入肌肉。

12.滑而浮散者,摊缓风。

13.滑者,鬼疰。

14.涩而紧,痹病。

15.浮洪大长者,风眩癫疾。

16.大坚疾者,癫病。

17.弦而钩,胁下如刀刺,状如蜚尸,至困,不死。

18.紧而急者,遁尸。

19.洪大者,伤寒热病。

20.浮洪大者,伤寒。秋吉,春成病。

21.浮而滑者,宿食。

22.浮滑而疾者,食不消,脾不磨。

23.短疾而滑,酒病。

24.浮而细滑,伤饮。[7]

25.迟而涩,中寒,有结。

26.马仔而紧,积聚,有击痛。[8]

27.弦急,疝瘕,小腹痛,又为癖病。

28.迟而滑者,胀。

29.盛而紧,曰胀。[9]

30.弦小者,寒癖。

31.沈而弦者,悬饮,内痛。

32.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33.紧而滑者,吐逆。

34.小弱而涩,胃反。

35.迟而缓者,有寒。

36.微而紧者,有寒。

37.沈而迟,腹藏有冷病。

38.微弱者,有寒,少气。[10]

39.实紧,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时时利者,难治。[11]

40.滑数,心下结,热盛。[12]

41.滑疾,胃中有热。

42.缓而滑,曰热中。[13]

43.沈而急,病伤寒,暴发虚热。

44.浮而绝者,气。

45.辟大而滑,中有短气。

46.浮短者,其人肺伤。诸气微少,不过一年死,法当嗽也。[14][15]

47.沈而数,中水,冬不治,自愈。

48.短而数,心痛,心烦。[16]

49.弦而紧,胁痛,藏伤,有瘀血。[17]

50.沈而滑,为下重,亦为背膂痛。

51.脉来细而滑,按之能虚,因急持,直者,僵仆,从高堕下,病在内。

52.微浮,秋吉,冬成病。[18]

53.微数,虽甚,不成病,不可劳。

54.浮滑疾紧者,以合百病,久易愈。

55.阳邪,来见浮洪。

56.阴邪,来见沈细。

57.水谷,来见坚实。[19]

58.脉来乍大乍小、乍长乍短者,为祟。

59.脉来洪大嫋嫋者,社祟。[20]

60.脉来沈沈泽泽,四肢不仁而重,土祟。

61.脉与肌肉相得,久持之至者,可下之。

62.弦小紧者,可下之。

63.紧而数,寒热俱发,必下乃愈。

64.弦迟者,宜温药。

65.紧数者,可发其汗。【校注】

[1]原校:“又为阳气衰。”庆本作大字正文。

[2]原校:“又为鬼疰。”庆本作大字正文。

[3]原校:“一作热。”

[4]原校:“一作浮为风疰。”

[5]遈遈:钱本作“啬啬”。

[6]庆本、钱本作“浮而大”。

[7]涩:广本作“滑”。

[8]原校:“一作痹病。”

[9]癖:庆本、钱本作“”。

[10]原校:“一作时时呕,稽留难治。”

[11]下:庆本作“中”。

[12]热:庆本作“寒”。

[13]原校:“一作浮。”庆本正文“沈”作“浮”,校语“浮”作“沉”。

[14]沈:庆本、钱本作“浮”。钱校云:“按:《千金方》作‘沉’。”

[15]钱本无“自”字。

[16]原校:“一作有寒血。”

[17]下重:庆本作“下血”。

[18]数:庆本作“浮”。

[19]祟:原本作“崇”,据广本、庆本、钱本校改。下“社祟”、“土祟”同。

[20]肢:广本作“支”。

诊五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

按:本篇论述五脏六腑气绝的证候。

1.病人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目视而不见[1][2]人,汗出如水不止。

2.病人胆绝,七日死,何以知之?眉为之倾。[3]

3.病人筋绝,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呼骂不休。[4][5]

4.病人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视,立死。[6]

5.病人肠绝,六日死。何以知之?发直如干麻,不得屈伸,白[7]汗不止。

6.病人脾绝,十二日死。何以知之?口冷,足肿,腹热,胪胀,[8]泄利不觉,出无时度。[9]

7.病人胃绝,五日死。何以知之?脊痛,腰中重,不可反覆。

8.病人肉绝,六日死。何以知之?耳干,舌皆肿,溺血,大便赤[10]泄。[11]

9.病人肺绝,三日死。何以知之?口张,但气出而不还。

10.病人大肠绝,不治。何以知之?泄利无度,利绝则死。

11.病人肾绝,四日死。何以知之?齿为暴枯,面为正黑,目中[12]黄色,腰中欲折,白汗出如流水。[13]

12.病人骨绝,齿黄落,十日死。[14]

13.诸浮脉无根者,皆死。已上五藏六腑为根也。【校注】

[1]原校:“一作泣。”

[2]原校:“一曰二日死。”

[3]原校:“一曰八日死。”

[4]回,与“睘”、“环”、“圜”声转义通,并同“睘”。《说文·目部》:“睘,目惊视也。”《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目睘绝系。”王冰注:“睘,谓直视如惊貌。”《马王堆汉墓帛书[肆]·阴阳脉死候》:“面黑,目环视邪,则气先死。”《张家山汉墓[二四七号]竹简·脉书》:“面墨,目圜视雕雅(邪),则血先死。”或重作“回回”,义同。

[5]原校:“一曰:目亭亭,一日死。”庆本作“一日死”。

[6]原校:“一云小肠。”

[7]白汗:大汗。白音“伯”。白训大,音“伯”,与伯、霸、舶、柏、泊、甫、誧、溥、博、方、旁、滂、、蚞、蝂、靋、旁勃、磅礴、蓬勃、旁魄、盘礴、旁溥、旁薄、滂溥、滂沛、滂濞、旁勃并声转义通。又,《素问》有“白血出”(《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即大出血。

[8]原校:“一曰五日死。”

[9]原校:“一曰:腓肠平,九日死。”

[10]原校:“一曰:足肿,九日死。”

[11]原校:“一曰:鼻口虚张,短气。”

[12]原校:“一曰:人中平,七日死。”

[13]庆本无“落”字。

[14]庆本九字作小字校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