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突围: 把握人生关键时期的职场进阶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6 18:27:47

点击下载

作者:木沐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能力突围: 把握人生关键时期的职场进阶术

能力突围: 把握人生关键时期的职场进阶术试读:

推荐语

木沐是我的朋友当中极其出众的一个,她在职场经验和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经常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她本人在大型跨国企业从基层做起,逐步晋升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她在网上推出的职场经验专栏累积了近20万名读者。可以说,不管在实践还是理论方面,她都有非常深厚的积累和沉淀。我相信木沐的这本书一定可以让所有在职场方面存在疑惑、追求精进的朋友大有收获。阿何 知名自媒体唯库&职场充电宝&有讲&阿何有话说创始人

这本书用接地气、有价值的经验,帮助年轻人在35岁前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步入职场快车道。这是任何一个想要在职场顺利发展、得到认可的人都应该阅读和拥有的一本书。木沐非常棒地用案例和细节分享了她在职场中如何实现有效沟通、向上管理的个人经验和深刻体会。如果你对激烈的职场竞争感到不知所措,这本书一定会让你深受启发并重拾信心。Mike Hughes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

这本书基于职业发展时间线,由浅入深地讲述了职场常有的心理活动和现实问题,是所有正在寻求职业发展却苦于无法突破的年轻人都应该细读的一本书。木沐的文笔清晰、简洁,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却能让人体会其字字真诚和谦逊。我始终相信,良好的自我管理和积极的思维方式会沉淀出卓越并值得信赖的职场个人品牌。木沐的成功,就恰恰诠释了这一点。John Chong 通用电气电能转换技术大中华区总裁

木沐的这本书,是一本实战性、专业性都很强的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指南,无论你是在校还是在职,用心体会和实践书中提出的观点及建议,都能让你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我会将本书推荐给我们的人力资源部和全体员工。这本书值得推荐,你值得拥有。艾小明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面对纷繁复杂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问题,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都感到无所适从。木沐的这本书对常见的职场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有深度的分析,能够帮助职场新人快速适应职场生活,并为打造成功的职业升迁路线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我强烈推荐你读这本书。Sam Shum 施耐德电气 中国区副总裁

在过去10多年间, 木沐一方面在职业发展中勤勤恳恳,在职场竞争中顽强拼搏, 另一方面不断总结职场及个人成长方面的体会、经验和教训,并付诸笔墨,给新人进行指导和干货分享, 这种勤奋和无私的精神让我佩服!细读她的新书, 分析和建议非常中肯, 比如如何择业、如何转型、如何跳槽、如何适应职场等,这些建议对职场新人非常有指导意义。王桂海 海斯特-耶鲁集团 中国区总裁

你想拥有一份理想的职业吗?你懂得如何在众多的选择中做出明确而理智的抉择吗?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职场中,你知道如何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来完善自我吗?若想在职场中胜出,你需要专家的点拨吗?

木沐在她的这本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要想获取成功就要认真做好规划的重要性。同时,本书还向大家提供了在职场的不同阶段需要掌握的一些重要技能及管理的实用技巧。

不论你是一位即将踏入职场的新人还是正在职场中打拼的专业人士,这本书都会令你得到一定的启示。祝愿你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示出不凡的自己!王彤 拜耳处方药中国及亚太区人力资源副总裁

很多人在职业生涯中常常困惑于这样一种悖论情境:学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木沐的这本书,解开了这个悖论,她会让你真正明白很多道理,让你学会在初入职场的黄金5年如何把握那些似是而非的关键性细节。读透那些似曾相识、理性辩证却鞭辟入里的一个个职场故事,会让你眼前一亮、醍醐灌顶。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让你成为一个不仅明白很多道理,更能过好当下职场生活的明白人。袁楚云一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你很幸运,现在看到木沐的这本职场真传!如果你正值职场初期,这本书会帮你少走几年弯路,步入职场发展的快车道;如果你正面临成长的困惑和发展困境,这本书正好能帮你快速实现职场突围。打开这本书,一起跟随木沐的视角,看清并超越前方的障碍,欣赏翻越障碍后的美妙景色!肖力榕 跃科人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自序

自利用业余时间创立公众号“职场木沐说”,至今已有一年半。我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累积发布原创文章超过250篇,为年轻人撰写了大量助力其快速成长和自我提升的内容,被读者直呼“干货满满”,更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新华网、十点读书等知名媒体争相转载。

201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得到人民邮电出版社恭竟平老师的出书邀约,感到荣幸而欣喜,但又忐忑不安。

欣喜的是,我的文字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纸质书来面对更多的读者,让每一个读到我的文字的人都能提升认知、开拓思路,从中汲取养分和力量,从而对未来的职场发展道路充满信心。这正是一年半前我开始写职场文章的初衷。

忐忑的是,出版图书要求有更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对于不是作家出身的我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心中的顾虑油然而生:我的文笔足够华丽吗?我的时间安排允许吗?我写的内容读者喜欢看吗……所有这一切我能驾驭得了吗?

然而当我真正动笔开始写第一章的时候,我不再患得患失。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知心姐姐,与那些焦虑、苦恼和迷茫的年轻人在面对面地聊天,倾听他们的烦恼,触摸他们的心灵;对他们的想法,我不仅理解而且感同身受。因为这些年轻人正在经历和承受的,正是当年初入职场、青涩懵懂的我所经历的一切。

我的职场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初也曾因为缺乏经验、不善沟通而被领导误解,工作能力被质疑,无法获得认可和重用,让我的自尊心备受打击。因为心灰意冷、沮丧至极,我曾在深夜里放声痛哭,差点愤然裸辞。

但我最终没有选择放弃,从不怕输的我痛定思痛,开始反省自身,更加用心地对待工作中的细节。为了提升对企业管理运营的认知,我毅然报考了清华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白天工作繁重、应接不暇,只能挤出下班和周末的时间复习备考。4个月后我以高分通过笔试和面试,顺利进入清华园。

读MBA期间,我有幸代表清华参加了与欧洲知名商学院的留学交换,这份经历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提高了我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帮助我在毕业后面试500强跨国公司时成功击败众多候选人,轻松拿到offer(录用信)。

站在更大的平台上,面对全新的环境,与众多优秀的人共事,我当时既兴奋又紧张,还有点担心在新的挑战面前能否胜任和从容应对。

当我对一个好心的前辈诉说心中的担忧时,他说的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态度永远比能力更重要,积极、主动和自信才会带你走得更远。”

这位前辈的鼓励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从此我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自信,经常主动承担跨部门项目或“三不管”工作,为领导分忧解难,毫无怨言。我的勤奋和用心让自己总能抓住重要的节点与机会,被公司管理层逐渐认识和欣赏,这让我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十几年的职场之路走下来,我在大型跨国企业升任至高级管理层,在培养人才、带领团队和向上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心得体会。这一切都是我亲身实践和经过验证的,也是写作这本书最重要的素材来源。

本书按照进入职场的时间顺序撰写,针对入职0~2年、2~5年、5年以上这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年轻人非常苦恼、烦心和不知所措的职场问题,以及非常容易被忽略而又特别重要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度剖析,并结合案例和故事给出有效而实用的解决方法。最后一章精选了30个最具代表性的来自读者的真实问题,以及我所给出的中肯建议,说不定其中就有你最关心的。

现在,我真诚邀请你跟我一起踏上走出成长困惑、突破职场困境的职场跃迁之路,让你长成最好的样子,期待自己的完美蜕变。木沐2019年2月2日北京

第一章 初入职场那些事 0~2年

1 “致命”的学生思维,你带到职场了吗

步入职场,才算正式进入社会这个大家庭。然而,如果没有做好心理、思维和认知的转变,不清楚职场和大学在沟通方式、为人处事等方面有哪些主要区别,生硬地将学校的那一套直接搬到工作中,特别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导致忙碌而没有方向,仿佛一下子陷入了孤岛。

究其原因,很多人在毕业前夕,对如何顺利向职场过渡这个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更没得到及时的辅导。他们不清楚在真实生活中,一个组织的运转规律和生存法则如何;在组织中,什么才是把工作真正地做好。

因为不了解这些,所以一上来就用惯性的“学生思维”想当然地指导自己在新环境中的工作,处处碰壁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到底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会阻碍你在职场上顺利开局呢?下面就从职场和学校的本质差异,以及如何躲过那些不知道的雷区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职场和学校的本质差异

职场和学校都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聚集到一起,并按照一定的规则,把人们进一步分配到不同的小群体中,学校中比如院、系、班级,职场中比如大部门、小部门、小组等。

虽然职场和学校都是社交场合,但是从底层逻辑和人际关系上看,二者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职场体现的是上下级关系,而学校不是

拿到任何一个组织的架构图,你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张金字塔似的矩阵图,除了塔尖的最高领导之外,组织中的其他人都有一个或多个领导,他们和领导之间形成上下级的汇报关系。

千万别小瞧这层“汇报关系”,组织中之所以很讲究汇报关系,就在于它可以让你认清楚谁是你的领导,你的工作必须对谁负责。

毋庸置疑,上级领导对你在职场中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小到报销请假,大到升职调薪,概莫能外。

这是你需要知道的一条铁律。

除此之外,不要忽视大部门中你领导的领导的影响力——以为只要跟直接领导处好关系就万事大吉,不需要理会领导的领导,是相当危险的想法。

虽然领导的领导并不对你的绩效做直接考评,但他可以在你的直接领导面前对你和你的工作发表直接看法。很多时候,因为他的一句话,就会影响直接领导对你的态度和绩效评估:如愿得到提拔,或者被“打入冷宫”,你往往不知道背后的真正原因。

此外,其他大部门的上级领导你也绝不可以视而不见,友好谦恭地对待他们,永远不会错。

而在学校,老师给予班级学生的教学内容是一样的,老师与学生之间也并未形成上下级的汇报关系——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的成绩说话。职场更讲究团队合作

在学校,认真读书、好好学习和考试达标是学生的基本任务。要想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必须保持专注,还要能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钻研书本知识。即使你性格内向,不擅长社交,喜欢独来独往,也不太会影响学习成绩。

然而,在职场上要想将一份工作做好,靠单打独斗基本没有可能。相反,很多时候你必须和其他部门的同事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和配合,才能最终达成目标。

因此,对于刚毕业、初入职场的人来说,要放低姿态,积极和同事交流,多请教,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尽快熟悉业务和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可以少走弯路,省时省力。所以,要主动结识同事,积极参与团队建设和社交活动,也可以通过老乡、校友等加深同事关系,形成自己的社交网络,更好地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团队合作过程中,并不是只关心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就足够了,而要留心其他部门都是做什么的,有哪些内容跟自己部门或岗位高度相关,如何跟跨部门同事进行工作配合和衔接,如何跟进和反馈项目等,这些都需要平时多留心、勤总结。职场更注重结果导向,而非过程

当工作上没有达到目标或出现失误时,很多人喜欢第一时间找借口,推卸责任,口口声声说错误是别人造成的,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思维模式特别容易发生在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身上。

一旦发生错误,他们就会说自己刚毕业,对很多东西不懂、不熟悉,所以出错或没完成工作在所难免,大家理所应当多担待一些。而如果受到了领导的批评,他们就会抱怨领导不近人情,自己一肚子委屈。他们不知道,不论过程中自己如何努力、如何用心,领导要看的是工作的结果和产出。

所以在工作中,遇到不懂或不会的问题,一定要多学、多问;出现困难或阻碍时,要及时向领导反馈并寻求支持,而不是闷声不吭地一个人低头苦干,等到截止日时只能厚着脸皮跟领导说抱歉。

另外,完成一项任务通常需要动用公司资源,包括人、钱和物。如果你不肯用心去琢磨和发现公司的资源在哪儿,如何获得和使用这些资源,那么最后在发生错误或没法完成时,又怎能怪得了别人?

以上就是职场有别于学校的最为关键的3个方面,你会发现在有些方面,职场和学校的生存逻辑不仅不同,很可能刚好相反。

毕业前夕,如果先了解和认识到这些差异,做好转变思维方式的准备,在工作中不断体会和摸索,就会减少环境转变所带来的不适,让自己尽快融入新集体,从而专心干好工作。

二、如何躲过那些不知道的雷区

初入职场,除了思维和认知误区,还有一些很容易犯的典型错误,或者说在实际工作中一不留神就会误踩的雷区。不小心踩到,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在职场中有哪些雷区,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呢?别做职场隐形人

刚加入公司,新人对业务及相关人员都不熟,特别容易被边缘化,因此要学会适度曝光自己,而不是溜边沉底、躲在角落里,否则很容易变成可有可无、毫无存在感的隐形人。

而一旦成了隐形人,公司所有有利的资源,如加薪、晋升、出国、福利都将和你没关系。当没人在意和关注你时,有好的机会又怎么会想到你呢?

不当隐形人的注意事项如下。不要躲着领导绕道走,要学会跟领导主动打招呼;开会时尽量挑靠前位置就坐,并积极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回答和呼应领导提出的问题,得到领导认同;参与并牵头组织公司及部门活动;在任何场合,学会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增加个人辨识度和曝光率。眼高手低要不得

有些人毕业后还顶着“名校”的光环,自以为高人一等,进入公司看什么都不顺眼,一上来就提各种意见,挑剔这里落后那里不合理。而一旦真的让他们做起事情来,却又嫌脏怕累,拈轻怕重。

其实有时乍一看有问题的地方,并不见得是真有问题,很可能是由一些历史原因或特殊缘由造成的,这是你短时间内并不清楚或无法理解的。此时如果贸然批评,势必会引起老员工的反感,觉得你不会为人处事,对你留下负面印象。如果你的确发现有异常之处,不妨先侧面打听或询问,等对问题有了全面了解之后再做客观判断。

另外,有些新人容易心高气傲,想一下子进入核心岗位,参与重大项目,但通常事与愿违。如果你不能调整心态并欣然接受,而是带着不满情绪盲目应付,这对你的下一步工作将非常不利。因为在领导看来,无法安心做好基础工作,更不值得将重要工作交给你。多观察,会“偷艺”

领导和老员工都是行走的教科书,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点值得你去学习和发现。

有心的你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主动观察他们如何沟通、如何工作、如何汇报、如何做PPT、如何管理项目……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记录下来,先模仿,再创新,慢慢就会内化成你自己的积累,为你所用。尽快融入团队

抱着高冷范儿或者“溜边沉底”的心态,你是很难迅速融入集体大熔炉的,而融入越晚,你未来和他人打交道的难度就越大,因为别人对你的成见已经形成,一时很难改变。

所以利用一切机会让别人认识和了解你,并尽快和大伙儿打成一片,早日变成大家的“自己人”,而不是一直被同事当作“相敬如宾”的局外人。不妨手脚勤快些,有眼力见儿,和同事一起吃工作餐,积极参加团队建设,主动承担部门工作,多找话题和大家交流沟通等。主动汇报好处多

在大学里,有些人和老师的直接交流很少,进入职场后,惯性使然,也不太愿意和领导打交道,其实这样会减少领导了解你的机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局面。

毫无内涵的逢迎当然不值得提倡,我们要学会的是适时向领导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汇报工作进展,从而听取领导的建议,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明确方向。而这同时也是向领导展示自己工作能力的最好方式。

要学会如何干好工作,更要学会如何向领导展示工作成果,这才会为你未来的职场升迁做好铺垫和准备。复盘总结提升快

每一次汇报、每一场会议和每一项任务都是学习及提高自身见识和能力的最好机会。

如果每天下班后能做复盘和总结,系统梳理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足、哪些值得学习借鉴、哪些错误需要避免,就能摆脱盲目而机械地重复,从中发现提高的空间。日后在工作中多多加以实践,失误就会越来越少,成果也会越来越多。这些无疑对个人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那些干一样忘一样,不断重复犯过的错误,从不提高工作质量的人,无疑就是亲手将自己送入平庸的队伍中。

总结毕业,一切才刚刚开始

每年夏天,都会看到公司新来的毕业生入职,他们中有的人在1~2年后获得提升,站上更大的平台,大展拳脚;而有的人则在原来的岗位上继续“岁月静好”,平庸落寞,没见长进。

我常慨叹,短短几年,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两种人发展的差异、命运的不同?最终发现是}思维、见识和行动力。

只有那些早日摆脱学生思维,尽快融入职场,善于思考和学习,用强大的行动力认真对待工作并不断挑战自己的人,才能最终实现突破和蜕变,有朝一日成为别人眼中那个优秀的人。

2 职业发展遭遇第一次挫折

经过漫长而竞争激烈的校招,在求职之路上过五关斩六将,你终于拿到了还不错的offer,心里充满了对新工作的期待和向往,伴随着紧张和不安,激动人心的职业生涯即将拉开帷幕。

进入公司,接受新员工入职培训和岗位培训后,你对公司和业务有了初步了解,但扑面而来的信息量太大,让你很难从容应付,一个月、两个月后,你感觉还是一头雾水……

随着入职时间的推移,半年后你总算对本职工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开始产生迷茫。比如领导交给你的工作,尽是些打杂琐碎的事情,哪有什么大项目和挑战性任务,这不是距离自己的职业目标越来越远了吗?到底是自己找错了工作,不适合这家公司,还是职业发展规划出现了问题?

其实,以上这些原因都不是,你手头的工作并没有跟你的职业发展目标相背离,而很可能是你自己对职业发展产生了误解,其所对应的真相是:职业发展规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根据兴趣爱好、外部环境和能力匹配度等因素做动态调整;职业发展规划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靠一腔热血和5分钟热度就希望目标立马达成,很不现实,也不科学;职业发展规划不是头顶“名校”光环,就可以理所应当或者轻而易举获得比别人好的发展机会,“一副好牌被烂打”说的就是这种人。

一、职业发展目标并非一成不变,需要动态调整

就拿人力资源经理这个职位说吧,随着职业分工越来越细,人力资源这个大类也划分出更多的细分领域,比如人才招聘、人才发展、组织发展、薪酬福利、业务伙伴等。

这些细分领域各自的工作方向和重点,既有关联性,也存在不同,甚至有较大差异。

因此进入公司,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熟悉后,你会在工作实践中对之前设定的职业发展目标有更立体和鲜活的认识,此时就可以评估一下,你是不是还愿意在既定的职业规划道路上继续发展,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将目标锁定在更聚焦和细化的领域。

比如,你之前想要做人力资源经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发现自己其实对组织发展这个人力资源下的细分领域更有兴趣,而对招聘、培训、薪酬等内容的兴趣一般,所以组织发展经理才应该是你未来最想去发展的目标岗位。

所以,只有根据工作实践和个人意愿,对职业规划做动态调整,你才会对目前的工作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才会有动力将工作做得更好。

二、职业发展目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用心和坚持

就算你仍然认可之前设定的职业发展目标,也要明白“罗马并非一夜建成”的道理,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都是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

拥有再多的理论知识,没有足够的实际经验的积累,即使把你一下子放到领导岗位上,你又怎么能在工作中高效而灵活地处理各种复杂或棘手的情形呢?

企业中之所以设定职业发展路径,就是为了帮助新人明确在一个组织中的上升路线。不同发展阶段,对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和个人能力的要求都不同,越往高阶走,能力要求越强,承担责任越大。

比如,按照职业发展路径,如果你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人力资源负责人,那么你就需要从人力资源助理开始,经历初级专员、资深专员、高级专员、主管、分部经理、经理,然后才是高级经理、总监,直至副总裁。

这里罗列了从最基层的职位开始,到成为人力资源领域最高职位一般需要经历的职业发展路径。虽然你不一定非得按部就班,但是也不太可能一次跨过3个以上的级别获得提拔。

因此,在职业发展初期,辅助资深的同事、主管或经理,从事相对琐碎的工作,是很正常的事,你不必感到委屈或者不公。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逐步了解公司业务、部门业务和岗位工作,学习别人如何开展工作、如何跟同事交流合作、如何处理和解决问题。如果还没学会这些,就安心、踏实地在基层岗位继续磨练和积累,直到你能独当一面,向领导证明自己可以接受更大的挑战。

三、职业发展初期,当心一副好牌被烂打

相当一部分从“211”“985”或海外名校毕业、拥有“学霸”背景的人,入职前以为自己肯定是公司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进入职场后,却发现周围的同事无论是学历还是资质,都跟自己差不多,甚至比自己高出不少,强大的落差感让他们无所适从。

这时候,有的人因为无法适应职场,缺乏和同事、领导的有效沟通,再加上学生思维作祟,反而失去升迁机会,慢慢停留在公司的边缘地带;有的人则因为刚愎自用使自己的职场人际关系跌到冰点,导致团队工作无法顺利展开。

本来在职业生涯中拥有良好的开端,但职场之路反而越走越窄,与职业目标背道而驰,不能不说是“一副好牌被烂打”。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如何避免“职业发展的第一挫折”。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你的高学历只代表过去,并不意味着今后无须努力也能在职场中一帆风顺。因此,少晒学历和优越感,将精力用在如何提高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上;多向前辈虚心求教,尝试多给自己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尽力达成。管住嘴,少批评

对自己的过往经历有优越感的人,会不自觉地用批判性眼光看待周遭的一切。

比如,著名的华为公司开除应届毕业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名北大高才生初入华为后,就公司的经营战略等问题,洋洋洒洒写了封“万言书”,原以为自己能得到领导的赞赏,可没想到任正非收到后直言“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要知道,如果连一个应届生都能看出公司存在“所谓”的问题,那其他同事甚至是高管怎么就没能看出来呢?没人说或是没改变,肯定有其合理原因。

所以,初出茅庐的职场人,要学会多观察、多请教,透过现象看本质后再行发言权。和领导充分沟通

既不要躲着领导走,也不要不尊重他。领导之所以是领导,肯定有他的优势或目前不可替代的原因。如果只有你质疑领导的工作能力,多半是因为自己的认知有限。学会和领导沟通,在展示自己工作成果的同时,也要主动了解他对你的要求与期望,从而得到对方的认同和支持。勇于接受挑战,突破自我

避免“温水煮青蛙”,应主动要求承担较有挑战性的工作项目。因为这个锻炼过程既能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掌控项目管理流程,更能倒逼自己多想、多听、多看、多总结和多输出。在公司中建立人际网络

公司即社会,没有谁的成功是只靠自己就能完成的。很多时候我们完成一个任务,需要很多部门、同事的配合和资源的调配。

如果你的权力和职责还没有达到能任意“使唤”别人的程度,就要施展自己的影响力将事情办成。这就需要平时多建立和同事之间的“非正式连接”了,因为将事办成、办好,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潜力的重要标准。

当你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背景,或者很幸运地加入一家优秀公司、站上好平台时,请记住:你的人生之路刚刚开始。

到底是能借势展翅高飞,还是将自己的一副好牌打烂,结局全掌握在你手里。

总结

职业发展规划本身没有错,拥有开放和谦虚的心态才是王道

如果你仔细研读那些成功人士的成长故事,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人在职业生涯早期就能将未来的路想得特别通透、规划得特别完美。只有在不断的打磨、起伏和历练中,未来的发展目标才会逐渐清晰明朗。

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刚毕业的年轻人,在毕业的一两年间,一时没有找到清晰的定位,对未来发展有些许迷茫很正常,但不管一开始做什么,只要你用心去琢磨、去体会,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反之,如果好高骛远或者患得患失,总是纠结于不能如愿获得理想岗位或者工作,不仅干不好手头上的事情,更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接受未来更大的挑战,这样又何谈去实现远大的职业发展目标呢?

职业规划没有好坏,个人实力才是实现职业规划目标的最终试金石。

3 提升工作效率,才能让你从容面对每一天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同学、老友相聚时,彼此寒暄最多的一句话恐怕是“是啊,最近挺忙的,瞎忙呗”?在他们眼中,瞎忙,成了用心、努力和勤奋的代名词,这不禁让人“细思极恐”。

在知乎上,网友曾这样描述“瞎忙”且颇为真实:当你每天忙着刷微博,混迹在各种交友平台聊天,忙着在朋友圈点赞,夜深人静之际做完所有事情,你突然发现自己除了一无所获和内心更加空虚,只剩一地鸡毛,这就是瞎忙而已。

大家抱怨着工作辛苦没得睡,究其根源,还是自己的工作效率过于低下,没有掌握高效的工作方法。接下来就来梳理15种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效率的方法。做日(周)工作计划并经常回顾

不管你习惯使用PPT、Excel还是其他办公软件,一定得给自己制订一份日(周)工作计划,包括上周工作进展和本周工作计划。

针对每一项工作或任务,都要详细标注开始和截止时间、交付物是什么、需要对接的有哪些部门和同事、有什么样的KPI(关键绩效指标)等。

这样方便自己定期回顾任务的状态,是待开始、进行中、延误还是取消,有利于自己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下一步措施。

工作计划一方面能帮助自己更系统地管理手头的工作,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或跟同事介绍项目进展时使用。会议前的高效准备

参加会议时,我经常看到一些人从会议室外风风火火走进来,匆忙坐下,一脸茫然地看着主持人,一旦被问到项目进展,就支支吾吾或语焉不详,一看就没做什么准备工作。

这样不仅会让自己变得被动而尴尬,更会给参会领导留下很深的负面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提前做好如下准备工作就极为重要。提前看看会议日程,有哪些话题和自己工作相关,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是否需要对上次未完成事项进行更新,如需要,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标注;是否需要提前搜集和准备一些数据、资料及文件,如需要,就要提前几天甚至一周开始跟相关部门协调获取;是否需要提前听取有关部门意见,如需要,提前跟这些部门交流沟通就很有必要。

如果你自己是会议组织者,提前做好会议准备就更是非做不可的事情了,否则就会陷于会场乱糟糟,你一言我一语,说得虽然热闹却跟会议主题无关,结束的时间到了,各自散去的时候,才发现这是失败的会议,完全没有达到解决问题、推动项目进展的目的。学会判断任务优先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