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好人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7 16:35:33

点击下载

作者:龙文明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龙泉驿好人行

龙泉驿好人行试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序报告文学集《龙泉驿好人行》

徐康

龙泉,不仅是“桃花盛开的地方”,而且是崇尚精神文明,讲求道德风尚,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的地方。由中共龙泉驿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发起并实施,由龙泉驿区文联组织并主编,由本土作家写龙泉好人好事的这本集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为一体的文集,便是最好的佐证。

首先要提到的是刘晓双的《厚德善行》。二十多年前,我在四川省作家协会主持巴金文学院工作时,晓双就曾三次受聘为巴金文学院专业创作员,以其小说改编的电影《吴二哥请神》荣获第十六届电影金鸡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蜚声四川文坛。我怀着浓厚的兴趣读了他这篇以“龙泉好市民”刘启贵为采写对象的《厚德善行》。文章以刘启贵“近乎于傻、近乎于癫”的助人为乐的优秀事迹为主线,写出了主人公“生命坚强、不屈不挠、乐善好施”的人格精神。作者将这位老人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事迹一件件娓娓道来。比如他巧设“鸿门宴”筹款四万元用于捐资修路的一段佳话;他自行筹资七万元,为村民修建长达千余米的提灌渡水槽,解决了上百亩土地的灌溉问题;他动员家人拿出十万元,为乡亲们新修一条水泥路……晓双还以《刘启贵义举善行长镜头》为题,娴熟地运用自己过去写作影视剧本的手法,以“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铺排了主人公的生动事迹,犹如电影里的一幕幕长镜头,没有直白的说教,没有空洞的概念,没有干巴巴的道理,而是通过形象思维的特质、清晰的思路,将主人公刘启贵出资修路的先进事迹和行为特征表现得十分自然生动。刘启贵这位“面容慈祥的古稀老人”的“大善大爱大胸怀”的形象跃然纸上,给读者以深刻的感染和启迪。

傅全章先生是我在龙泉驿熟识的另一位作者,早年他担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作家协会主席时,我就读过他的作品。如今他虽年过古稀,却堪称“宝刀不老”。他采写的“龙泉第一好人”张光荣,被誉为“桃都城里的花甲明星”。他从张光荣1966年回乡写起,一直写到1999年光荣内退,然后写“张光荣的退休生活,却有一些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什么地方呢?张光荣继续“发挥余热”:编剧本、演小品、做善事!而且,她因此被评为“龙泉好人”,在十多名当选者中名列前茅——得票最多,排名第一。这就自然地突出了女主人公的“明星”特征。傅全章写道,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女同志,毅然地选择了本来是“大作家特别是剧作家”的事——编剧本,她不仅“干上了”,还干得像模像样,有声有色。张光荣编写的数篇小品,都是从现实中发掘题材的,而且是对纠正不正之风、倡扬正气有着推动作用的题材,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哩!她自编、自讲、自演,既不为名,又不为利,非常热心,十分投入。此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这位“在生活中只当好人”的老太太,古道热肠,热爱文艺,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文中描写她救助老太婆、揭露“取虫子”的街头骗局、带病当好艺术团团长等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令人叹服。傅全章通过许多故事性的情节和细节“由小见大”,将主人公张光荣的“光荣”和可爱描绘出来,给读者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诚如他在“采访手记”中所说:“采访别人也是一个接受教育和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作者这种善于学习、严于律己的态度,值得肯定。

李云记叙了黄土镇三村村党支书黄家才这位“芝麻官”带民致富、“一年一个新台阶”的敬业事迹和奉献精神,用《小官铭》(仿写《陋室铭》)结尾,饶有趣味。李云的另一篇《新苗》,写“四川省美德少年”王跃龙,为我们树起了“一面道德模范的旗帜,一个众生学习的榜样”。

这本文学集中,篇章最多、用力甚勤的王金城值得一提。他一共写了四篇,且水准较为一致,足见其写作认真与功夫扎实。他的《独腿追梦“郎”》在一开始就提出一个奇特的问题:“假如上帝只给你一条腿,你还会有梦想吗?”从而引出了文章主人公——独腿医生陈永根。王金城在文中浓墨重彩地抒写了自幼“因患脱骨症失去大腿”的陈永根医生立志学医,以学得的医技“帮助贫穷的乡亲看病治病,守护他们的健康”这一动人的故事。的确,“他用自己残缺的身躯支撑起了整个红花村乡亲的健康之梦!”读罢文章,再参看他附在文后的照片,我对陈永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正如作者写在文末的感叹:“青山依旧青,少年已发白……龙泉山啊,你可看到,追梦儿郎心在路上!龙泉山啊,你可听到,追梦的心永远不老!”作者的呼唤,犹如清晰的钟声,长久地萦绕于读者心中。在《龙泉之“剑”》中,王金城记叙和刻画了刑警大队命案组中队长陈靖舍小家、顾大家,制服嫌犯,擒拿悍匪,在危难关头舍生忘死的故事,读之令人感动。作者在结尾处写道:“中国自古就有‘龙泉宝剑’闻名天下。而在成都的龙泉,有个刑警叫陈靖,他犹如一柄保护人民安宁和幸福的‘龙泉之剑’,剑锋出鞘,除暴安良!”这结语,既凝练又精粹,堪称画龙点睛。在《夕阳正红霞满天》中,作者充满激情地描写了德高望重的离休老中医范忠贵大爷的感人事迹。这位“十年摆摊义诊上万人次”的八旬抗日老兵,这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好人,昔日在烽火中征战南北,而今在医室里救死扶伤,看他的每一枚勋章、纪念章,都辉映着他光辉的过去;看他的每一篇医案,每一次把脉问诊,都记录着不朽的人生。读罢此篇,带给人“夕阳正红、彩霞满天”的明亮开阔的境界。王金城的另一篇《鹭伴春秋船渡爱》,写的是“老船长”彭长江在龙泉湖上为乡亲摆渡几十年的先进事迹。这件事看似平凡,实则不凡;看似平易,实则艰难而又崇高!36年的爱心摆渡,安全接送乡亲20余万人次,为龙泉湖乡亲献出了大爱。诚如作者所说:“龙泉湖的水深,恐怕不及彭长江对乡亲的情谊深;龙泉湖温泉的热度,恐怕也不及彭长江对乡亲的热情热吧!”

龙泉的好人好事太感人,作者的美文华章太动人。若是如此“评”下去,这篇文章必然拉得太长。所以,剩下的若干篇,就只能“点到为止”了。廖富香的《心怀感恩,甘于奉献》,描写年近80的付明炳,从新中国成立后参军,参加抗美援朝“跨过鸭绿江”,到现今仍然热心公益事业的感人故事。张永康的《一双手的“正能量”》,使读者通过一个抢险救人的惊险故事,感受到“正义和助人为乐已成习惯”的陈丰显和“平凡人生坚守不平凡信念”的伍真明的正能量,从而深切地体会到:社会正能量的形成,要靠几代人的培养;而弘扬正义,表彰英雄,则是崇尚正能量的重要方面。陈国英笔下的独臂慈善书画家周俊明老人,遭遇了因工失去右臂、大儿子在部队因公殉职等多重灾难,却将岁月的磨砺演化为“好人传奇”,他致力于书画,卓有成就,在“从向善到行善的人生中走出了一条人生的五彩路、光明路、幸福路”。尊丽(王蓉)的两篇作品:《桃乡车线暖心人》记叙了出租车司机丰祝,处处为顾客着想,事事使顾客舒心,文明驾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事迹,十分感人;另一篇《桃乡场上“放心店”的放心人》,记叙了“放心店”的店主张光华,不顾参军时负伤致残的痛苦与生活上的不便,将谋生的小店办成了“诚信为本、有口皆碑”的“放心店”,从而跃入了“中国好人榜”的荣誉队列。徐倩采写的《春风化雨润无声》,将东街腰鼓队教练黄朝秀热爱公益、不辞辛劳、带病工作的奉献精神描绘得真切动人。梁佐政记叙了“好书记”张文萱,在社区党总支书记的岗位上十年辛苦、潜心贡献的事迹,使我们看到了“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他的另一篇记叙初三学生刘叶辉的文章,则通过这位好学生拾金不昧的可贵品质,进一步探索青少年健康成长、美德播种发芽的根源,从而得出了“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的结论。曾明伟以《星光照耀希望》为题,记叙了“中国好人”陈奎安和他的志愿者服务团队。从组织献血到投身于抗震救灾,再到“龙泉驿区新市民志愿者协会”,组织、发展、带动志愿者10万人以上,成为对社会无私奉献的一名道德模范的事迹。向德菊的《雨中飞鸟》,记叙了主人公付章慧,面对童年失学、妹妹不幸离世等一次次打击,通过艰辛努力而最终考上大学,而后又自愿做了大学生村官,成了村里产权制度改革的责任人,以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被评为“龙泉好市民”——“如今阳光明媚的岁月里,她这只美丽的百灵鸟为着新梦依然在奋飞!”杨海云的《让微笑常驻心中》,记叙了57岁的“龙泉好人”王小勇老师,在龙泉七中以公认的工作业绩取得了大众的信任,被誉为“浑身充满正能量的人”。若是“把正能量无限传送下去……我们的世界,是不是会因此而变得更为缤纷?变得更为美好、更为温暖?”我想,答案应当是肯定的。杨海云的另一篇《桃花故里是桃源》,记叙了一对“公交(车)夫妻”潜心工作、拾金不昧、救助贫困农民和生病老人等感人事迹。作者夹叙夹议——“让善名远播,善行义举,必将温暖并照亮别人的世界”。说得真有道理。龙水蓉在《我抓小偷我怕谁》一文中,记叙了一位“瘦小身影”的送水工张同理对社会上素昧平生的被窃者寄予同情,给予关心;同时,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勇抓小偷。他“坚信雷锋精神一定能够完善这个社会”,而“我们的社会会因此而更加和谐幸福”。

一口气写完了这么多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作品的评述,似乎觉得篇幅长了,字数多了,然而却又同时感到言犹未尽,心中的感受和情愫尚未抒发尽净。产生这种想法,源于对这些真人真事的深切感受,对这些生动事迹的由衷折服。是的,龙泉是我熟悉的一块土地,巴金文学院从勘地、兴建,一直到建院后的院务工作,我前后去过龙泉数十趟,甚至上百趟。然而,对这片热土上的好人和好事,我却了解甚少,更谈不上熟悉。这次为《龙泉驿好人行》作序,才算是概略地有所了解,并为之深深感动。这便是好人好事的力量,报告文学的力量,也可以说是写作的力量,讲述的力量。这本文集,用“报告”的方式引领文学,用“文学”的手段使“报告”趋于艺术化,因而就更具有感人的魅力。我相信,待这本书出版之后,所有读到它的人们,也会如同我一样,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力量。联想到数十年前读焦裕禄优秀事迹时,曾读到过一句名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我受托写这篇序言的时候,我想借用这句话,作为该序言的标题,应当说,这是较为妥帖的。

我为这些榜样感到骄傲,为孕育这些榜样的沃土而感到骄傲。

我向树立这些榜样、“标杆”的人,向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先进者、优秀者、普通劳动者,致以深深的敬意!

同时,我向这些榜样事迹的采访者、记录者、撰写者,向龙泉的作家同行们,也致以深深的敬意。

是为序。

徐康,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曾长期担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巴金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一级作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连续四次当选全国作家大会代表,赴北京参加全国作家代表大会。现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共计发表文学作品500余万字,结集出版21部文学著作。

弘扬凡人善举 培育好人龙泉

中共龙泉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彭钚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在具体实践中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丰富载体,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为此,成都市龙泉驿区2013年6月创新启动了身边好人“十百千万”创评活动,计划用10年以上的时间,持续开展街镇乡级“万名好人”、部门级“千名优秀”、区级“百名榜样”和争创国家省市级“十大模范”的活动。目前,全区累计评选出身边好人18000余名,其中有1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5人获得“成都市道德模范”称号。在全区初步形成了尊重好人、推荐好人、宣传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氛围。

一、突出群众参与,夯实崇德向善的道德土壤

龙泉驿区明确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以身边好人“十百千万”创评活动为抓手,积极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一)注重群众广泛参与

1.从平凡善举中评选,突出普通性

在评选中始终立足“身边人、身边事”“平凡人、平凡事”“行善人、点滴事”,树立好人典型,突出好人的可敬、可信、可学,避免典型人物“高大全”的形象。

2.从各行各业中评选,突出广泛性

突出基层组织的主导作用,坚持“群众评、群众当”,通过社区(村)居民小组、企业车间班组、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推荐评议,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推荐活动。根据行业特点,细分好人类别130多个,今年已有10多个区级部门联合文明办开展了“十佳创业能手”“十佳车城先锋”“十佳优秀教师”“十佳种养能手”等评选活动。对参评人员的职业不设门槛,从水果种植、餐饮服务到造汽车,实现了行业广覆盖,扩大了群众基础,提高了社会影响力。

3.加强创评活动组织,突出有序性

全区成立创评活动指导委员会加强领导和指导,街镇乡、区级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成立由退休干部、好人代表等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负责好人创评活动的方案制订、推荐评议、公示公开等工作,确保活动公开、公平、公正,有序、有质量。(二)注重典型示范带动

1.选优树好典型

龙泉驿区通过层层推荐和网络新闻媒体征集等多种方式,拓展好人推荐渠道,推出了一大批好人典型,如坚持36年在龙泉湖免费撑船接送村民的“当代活雷锋”彭长江、17年无偿献血近万毫升的教师王小勇等。

2.助人助政引领

龙泉驿区积极为好人帮助他人、服务群众创造条件,同时,好人又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在宣传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市民、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荣登“四川好人榜”的独臂老人周俊明,发挥自身的书画特长,成立诗书画教师志愿者协会,为2100多名学生免费开展书画培训;荣登“中国好人榜”的陈奎安,成立了志愿者服务团队,常年组织和带领志愿者开展服务工作。

3.好人层出不穷

好人榜样充分发挥道德感召和带动作用,使更多的市民加入好人队伍。30多年来,行路9万公里,为山区村民治病的独脚村医陈永根,归还乘客遗失在出租车上10万元现金的“好的哥”丰祝,捡到7000元现金苦等失主的13岁学生刘叶辉,成都市“美德少年”王苓菲、王跃龙等,一批新的好人典型不断涌现,诠释着道德的时代内涵,彰显着文明的社会风尚。

二、突出宣传发动,增强龙泉好人的吸引感召(一)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提升知晓度

一是开展“五进”活动。充分发挥好人典型的示范作用,建立好人宣讲志愿服务队,以“尚美好人行,德耀龙泉驿”为主题,组织开展好人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等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2013年以来,共开展道德讲堂、百姓故事会和好人巡讲巡演等各类好人宣讲活动2800余场次,参加市民达到20余万人次。二是营造良好氛围。编印龙泉好人故事册,制作“龙泉好人”系列公益广告片。投入近60万元在城区繁华地段设立两块大型LED屏,每天滚动播放好人事迹。三是打造好人宣传新平台。发挥新媒体优势,在门户网站、政务微博等新媒体上开辟文明微博宣传好人故事;开通手机短信平台,目前已累计发布好人信息和文明提示10万余条。(二)突出宣传载体创新,增强关注度

一是开展流动道德讲堂活动。以“听身边好人故事,看车城坝坝电影”为主题,采取“政府+社会组织”模式,联合百姓宣讲团、志愿者服务组织,创建“3211”道德讲堂新模式(即表演三个文艺节目,穿插两个道德模范故事,播放一则公益短片和观看一部电影),让好人事迹宣讲伴随全年2000场的民生工程电影放映,走进每一个社区(村)院落。这一模式深受群众喜爱,受到中国文明网的关注和报道。二是将好人宣讲纳入干部培训。将龙泉好人请进区委党校课堂,把好人事迹宣讲纳入区委党校干部培训首堂课程,在群教活动中组织好人事迹巡讲巡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怀爱民之心,做道德建设的示范者、引领者。三是培育好人文化。在社区(村)打造文化广场,通过建设“道德模范廊”“孝老爱亲廊”“致富能人廊”“勤学励志廊”等,展示身边的好人好事、凡人善举,营造良好氛围。

三、突出建章立制,确保好人创评持续开展(一)强化组织保障

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区委主要领导亲自策划、主持专题会议,区委常委会研究审定活动方案、实施办法以及配套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区身边好人“十百千万”创评活动指导服务中心,建立全区、街镇乡、社区(村)身边好人三级服务网络,打造千余平方米的全区好人创评服务指导中心,建立好人服务平台。三是经费保障有力。区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好人创评活动。(二)强化机制建设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制定了身边好人“十百千万”创评活动的十年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完善了好人创评统筹领导机制、服务机制、激励机制等七个工作机制,确保创评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二是严格评选管理。制定出台了全区好人评选的基本准则和分类细则;打破好人荣誉终身制,注重发挥群众、社会的监督力量,加强好人后续管理。三是将创评活动纳入民生工程。将龙泉好市民创评活动作为“思想惠民”纳入区级民生工程和年度目标考核,做到每年有工作安排、有目标任务分解、有“五定”责任落实。(三)构建荣誉激励,引领社会风尚

一是完善礼遇帮扶。通过每年拍摄一部好人专题片、编印一本好人故事集、召开一次好人座谈会、举办一场好人文化演出等活动,落实“十个一”的好人礼遇举措。二是注重褒扬激励。树立“关爱好人、好人好报”的鲜明导向,让有德者有“得”,让有道德的人受到社会的尊重并得到回报。对好人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给予经费支持。凡是区内重大节庆活动,都邀请好人参加,让他们登上舞台,请他们讲话致辞。三是强化激励保障机制。制定出台好人表彰奖励礼遇帮扶实施办法,从创业就业、子女入学、公交出行、困难帮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让好人有好报,有德者更有“得”。

城市在发展,文明不掉队。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身边好人“十百千万”创评活动作为龙泉驿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正在全区各级各部门蓬勃开展,更多的好人典型正在大量涌现,必将为龙泉的“两城”建设提供更多正能量。

龙泉之“剑”——记“中国好人”陈靖

王金城一

凌晨1点钟,陈靖轻轻打开家门,蹑手蹑脚地进屋。

他第一眼看到的,还是和往常一样虚掩着迎接他的卧室门和从室内透出的微弱台灯光。一股暖流从他的心里涌起,顿生感慨——“这才是我自己的家啊!”

他悄悄走进卧室,看到两岁多的儿子偎依着妈妈,母子俩已经睡熟了,儿子的小手伸在被子外面,红扑扑的小脸,撅着个小嘴。这时,他的鼻子有些发酸。

他当警察的妻子在夜里总是很警醒。这时已经半睁开眼睛,轻轻撑起身子,看到陈靖身上的防弹背心一下就明白,他这是又要马上出发了。于是小声问道:“什么时候出发?”“马上就要走。”陈靖回答道。“哦,走多长时间?”“现在还说不清楚,我会给你发短信的。”“好,小心点,记着带上药。”“你和宝宝都好吧?”

听到这里,妻子点点头小声说:“好。”眼圈已经发红。

陈靖从床头柜拿出几板胃药、风湿药,关掉台灯,轻轻地出门了……

这可是他这个月来第一次回家,这一走,不知道又要多少天才能回来!

他就是成都市龙泉驿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命案中队队长陈靖。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但工作上,他却是省、市、区公安系统的“标杆”。

在字典里,“靖”字的本意是平安、宁静。无论是小时候父母为他取名字寓意吉祥,还是长大后成长为一名人民警察,保一方平安是其工作的职责,都与他名字的含义分不开。

当人民警察,也源于陈靖小时候的一次经历。

1996年的一天,读初二的陈靖正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走着,忽然他被一群街头小混混拦路抢钱,年仅14岁的他望着眼前流里流气的混混手足无措。正当他恐慌不已的时候,几个身着制服的警察从背后箭步冲来,将这群长期祸害校园周边秩序的混混厉声喝退,并将其全部抓回派出所处理。

这一幕,在年幼的陈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那时开始,他就立志长大后当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为民除害,惩恶扬善。

2000年9月,怀揣梦想的陈靖如愿以偿,考入成都市人民警察学校。经过严格正规的警校学习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成为了龙泉驿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的一名刑警。

参加工作后,他时刻牢记自己在警魂碑前立下的铮铮誓言。他亲眼看到经验丰富的老民警通宵查阅档案,最后突破嫌疑人心理防线的情景;他亲身经历后半夜在泥泞的深山里追捕嫌犯的过程;他亲眼目睹被害人家属悲痛欲绝的场景。陈靖在抓捕嫌犯行动中下达抓捕命令

一次次的经历促使他不断鼓励自己,潜心刻苦钻研刑侦业务,把平安和幸福献给人民,把苦累和危险留给自己。

宝剑锋从磨砺出。从警十余年,陈靖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他先后被评为“全省大练兵标兵”“成都市刑侦系统青年突击手”“成都市公安系统杰出青年民警”“成都市公安局优秀刑侦民警”“2012年中国好人榜好人”“龙泉驿区十大杰出青年”“龙泉驿区优秀青年干部”等,个人两次荣立三等功。二

有人说,当刑警就意味着危险与奉献,而当命案刑警,则是与命案狂徒面对面的较量!

这些陈靖都明白,而且他更坚信,自己头顶戴着的警徽代表正义的力量,代表党和人民的利益,正义定会战胜一切邪恶!

所以,他在每一次办案的“战斗”中,总是勇往直前,充满了勇者无敌的气概和胆魄,他如出鞘的利剑,锋芒所向,令罪犯胆寒!

2014年4月24日10时许,龙泉驿区锦上城小区。

从凌晨4点钟就蹲守的陈靖发现目标!楼道里,只身一人的陈靖,与赖某某等三个持枪歹徒狭路相逢。

当陈靖逼人的目光与对方相遇时,三个歹徒先是一愣,发现情况不妙,马上伸手摸包。

瞬间,陈靖立刻意识到三个涉枪案犯动作的危险性,不等嫌犯掏出枪,立即鸣枪示警,既威慑罪犯,同时也提醒小区居民及时躲避。

枪声响起,来不及掏出枪的嫌犯立刻狂命奔逃。在小区的一角,陈靖和闻声赶来支援的民警冯小东一道,与负隅顽抗的嫌犯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战胜急红了眼玩命反扑的嫌犯,将其悉数捕获归案。

这次抓捕穷凶极恶的涉枪案犯,虽然陈靖和战友在搏斗中都负了伤,但是他们用勇敢和正义战胜了邪恶,还了人民群众以安宁。同时,也因为陈靖的机智与果敢,在鸣枪震慑案犯的同时,也提醒小区群众及时做好自身防护,有效避免了伤及无辜。陈靖的勇敢和无畏,在和他一起工作的战友们中间广为流传。

2004年8月,参加工作不久的陈靖参与了龙泉驿区柏合镇桂花村涉命案嫌犯的抓捕行动。嫌疑人李远清因长期吸毒产生幻觉,在家杀死妻子后,又跑到邻近农户,入室杀伤其全家五口人。

在围捕过程中,一边是手持杀猪刀,狂啸不止的嫌犯;一边是害怕伤及群众,不准开枪的命令。在那紧急时刻,只见陈靖勇敢地站了出来,只身徒手进屋,与罪犯进行殊死较量。搏斗中,陈靖的四肢和身上多处被刺伤,流血不止,但他临危不惧,硬是凭着自身过硬的擒拿格斗本领,最终将手持锋利长刀的嫌犯制服,擒获归案。

2013年10月,陈靖带队到温江区抓捕持刀抢劫高速公路油料的嫌疑人。抓捕行动开始,他和民警冯成林一组,率先冲进出租房抓获两名嫌疑人,交由冯成林看守。与此同时,另一组民警罗小东和陈锐,被大批不明真相受人扇动的群众围攻,情况紧急。

就在他冲出房门,准备赶去支援之际,与另外两个回出租屋的嫌疑人撞了个正着。以范洪彬为首的两个犯罪嫌疑人看到情况不妙,举起钢管就向陈靖猛击过来。陈靖大喝一声,迎面冲了上去,与两个疯狂的亡命之徒展开了博斗。为了避免屋内的两个被控嫌疑人趁机反扑,配合正在看守的民警冯成林,他一直堵在出租屋门口,致使自己的头部、腰部、手部、腿部等多处受到钢管重击致伤。同时,对方也几次被他打翻在地。

面对陈靖的勇猛顽强,两个亡命徒眼看就要被“一锅端”,慌忙逃窜。一周后,分别在温江区和内江市被抓捕。

这就是忠诚的人民卫士!被人们赞誉的“刀尖上的勇者”!

仅在2008年,陈靖就先后出色地完成了涉藏维稳、奥运安保、抗震救灾的工作任务,同时带领命案中队,先后侦破了洛带镇双槐村6组荣苑小区“李小华被杀案”、龙泉街道龙阔茶楼“刘道明被杀案”等14件杀人命案,破案率高达93%。三

十年磨砺,剑露锋芒,所向披靡。每一次抓捕行动,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和险情发生,考验着陈靖和命案中队的战友们。陈靖凭着过硬的警务素质,次次带领他的团队出色地完成了各种急、难、险、重的任务。

担任中队长后,陈靖十分注重团队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团结互助、坚强有力的战斗队伍,形成“强打击、重实效、精业务、图创新”的“尖兵团队”特色。

工作中,他更是处处做好表率,时时身先士卒,带出了一个能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战斗团队。

2009年“西博会”开幕前两天,10月14日凌晨,龙泉驿区山泉镇大佛村,养鸡户杨大叔发现一辆沾满鲜血的小轿车横在路边,连忙打电话报警。陈靖迅速带领中队民警赶到现场,经过现场侦查和综合案情分析,立即兵分三路开展侦破工作。

为了抢在两天后的“西博会”开幕前破案,及时消除不良社会影响,他们三路人马团结协作,连续36个小时快速办案,终于在青羊区抓获犯罪嫌疑人张大维,破获了由张大维实施的劫车、杀人、抢劫、抛尸一系列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构成的命案。2009年8月,陈靖(左三)带领民警在洪安镇(原文安乡)调查杀人碎尸案

15日夜,龙泉警方发布通报:“10·14”劫车杀人抛尸案犯罪嫌疑人被刑拘,案件告破!

16日清晨,当陈靖和民警们押解犯罪嫌疑人到看守所两个小时后,首届“西博会”在成都隆重开幕。

2006年,陈靖带领团队跨地区连续奋战15天,成功破获“5·21”“5·22”系列杀人抢劫案。

2007年,陈靖带领团队连续奋战七个昼夜,成功破获在龙泉街道聚和社区引起轰动和众怒的“3·27”杀人奸尸案。

2010年,陈靖带领专案组连续奋战四个昼夜,快速破获“9·11”龙泉出租车司机被杀案,避免了恶性案件引起的社会不安定情况。

2011年,陈靖带领团队连续跨省奋战11天,成功破获龙泉街道怡和新城怡岭路“12·10”凶杀案。

2012年,陈靖刚从简阳市押解杀人逃犯回到单位,就马不停蹄地接手了“6·17”十陵镇江华路凶杀案,连续奋战19天后,成功破案。

……

正是有着不怕苦、不怕累,敢于“亮剑”的当代新警察精神,陈靖带领命案中队在2011年“春季攻势”中破案率高达百分之百,位列成都市之首!

从警十余年,陈靖带领命案中队这个“尖刀团队”的战友们破获命案多达100余件,其中省、厅挂牌案件10余件,他个人和中队先后20余次受到省、市、区各级的表彰奖励。四

选择当刑警,就意味着责任,肩负着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却要放弃家庭责任;意味着牺牲和奉献,奉献国家和社会,却要放弃对家庭的照顾和关怀。

这在从警12年的陈靖身上,体现得很是充分。

是的,为了办案,他曾经连续四个月在外地奔波,跑遍大半个中国没有回家一次;为了办案,他曾经无数次半夜回家,借着微弱的灯光看一眼妻儿转身就走;为了办案,他曾经连妻子分娩、儿子遭遇车祸受重伤,也没有来得及赶到医院看望一下……

面对亲人,陈靖只有无限的亏欠和愧疚。

当刑警需要“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需要战斗在守护平安的最前线。

因为共同的职业,同为人民警察的妻子韩媛媛,给了陈靖无限的理解与支持,总是在默默地支持着自己的丈夫。这样的心境,也只有具有警花和警嫂双重身份的她,才能够深深体会得到。

在诸多荣誉的背后,陈靖经常为了工作不得不放弃对家庭和亲人的照顾。

如果在平时因为工作回不了家,父母和妻子早已经习惯了。但是,陈靖甚至连妻子难产时,都没有抽个空回来陪伴一下,这让很多亲人难以理解。

同样,陈靖的父母为了支持独生儿子的工作,自从陈靖的孩子降生开始,老两口就舍弃了自己的工作和全部爱好,回家全心照看孙子,尽力为儿子儿媳分忧。

作为一名80后刑警“尖兵”,陈靖一直坚持战斗在命案侦破的第一线,碰上因工作患上的胃病、风湿性关节炎发作,也是吃点止痛消炎药,咬牙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

他说:“看到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就是我的最大心愿。做人民警察,我无怨无悔!”“陈靖”是个安宁吉祥的名字,正因为有无数陈靖这样的好警察,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才这样和平、安宁。他们忠肝义胆,警魂在心。

中国自古就有“龙泉宝剑”闻名天下。而今,成都龙泉的刑警陈靖,正如一柄保护人民安宁和幸福的“龙泉之剑”,剑锋出鞘,除暴安良!作者简介

王金城,曾荣获“珠光杯”全国影评大赛一等奖,“中国梦·音乐情——大型原创词曲展演创作活动”全国二等奖,四川省第二届优秀童谣征集一等奖,小说《鸽子花开》获全国文学创作征集优秀奖。曾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解放军报》《大众电影》《电影评介》《西南军事文学》等媒体发表诗歌(包括歌词)、楹联、新闻通讯、摄影等各类题材作品700余件。现为龙泉作家协会会员,市民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采访手记“龙泉好人”是我们龙泉好市民的典型和模范。所以,在受领采写任务之初,心中倍感压力。好在自己来自农村,又从过军,理解农村人纯朴的思想品质,了解军警人员豪迈的性格特质。于是,首先深入基层,先后三次前往山泉镇红花村采访“独腿医生”陈永根。我挎着相机,握着本子和笔,一路跟随他上山过沟,一边看他为村民看病一边进行采访,不久,《成都商报》刊登了他的摄影专题报道,引起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转发。然后,再三去大面街道,全天陪着八旬“抗日老兵”范忠贵,看他义务为群众看病,听他讲人生经历。之后再去龙泉湖,坐在“老船长”彭长江的渡船上,听乡亲讲他义务摆渡的故事,看鹭翔沙洲的景象。采写在“刀尖上行走”的刑警陈靖时,无数次地联系陈靖,都因他执行特殊任务而无法采访。最终,在他从河南省解救儿童回十陵派出所的那个晚上,终于守到了风尘仆仆的他!并在《成都商报》头版推出了他解救儿童事件的摄影报道。

采写“好人”,感受“好人”。在深入采写他们的日子里,时刻为他们的行为深深感动,他们的形象,他们的言语,留在脑海,印在心中,时常跳动着,闪耀着,就如龙泉山升起的那片阳光!

夕阳正红霞满天——记“四川好人”范忠贵

王金城一、八旬抗日老兵的“义诊日”“来,喝点水再说嘛!”看到范大爷只顾给病人看病,一直没有喝水,无奈的赖婆婆再次倒好茶水,一边递给范大爷,一边微笑着说:“快喝点水!”

这时,正在看病的李阿姨也过意不去了,赶忙站起身来,接过赖婆婆手里的茶水,递给大爷说:“范大爷,快来把水喝了,慢慢说!”

到了这时,从早上八点半开始义诊已经整整忙了三个小时的范大爷总算接过茶水,一连喝了三盖子。

八十六岁,一头银发,身高一米七八,精神矍铄的范忠贵大爷,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抗日老兵,是当年刘邓麾下大名鼎鼎的“陈谢兵团”(即陈赓与谢富治统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里的一名战士,至今腿上还遗留着战争年代的弹孔。他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离休老军医,从医六十多年。

每月10日、20日、30日,是范忠贵大爷固定的义诊日期。

每当这个时候,范大爷的身旁总少不了他八十一岁的老伴赖婆婆,她常在一旁关照着。

2014年4月20日这天早上八点过,范大爷和往常一样先吃早饭,后吃药,再和老伴一起前往龙泉驿区大面街道好日子社区恋日家园小区的简易义诊室。

八点半钟,范大爷坐下就开始忙碌着给居民看病。

来这里看病的居民们都懂,只要取了号的,随便有多少人,用多少时间,不分男女老少,也不论你是外地人还是邻居,他都会坚持看完,所以大家都很放心。

所以,大家取了号不用在外面排队等候,按照自己的号位估计时间来就行。于是,看病的居民们来来往往,人们或买菜,或做饭,或散步,或带孩子,纷纷而走,又纷纷而来。

范忠贵常常说:“人的身体宝贵,医生看病责任重大。”因此,他在看病时总是认真仔细,总是要在望、闻、问、切整套诊断“程序”之后,确诊病情,才会开具处方。开了处方交给病人,他的看病过程就算完成。由病人自己拿着处方去买药治病,他从来不会向病人卖一片药,从来没有向病人推荐过一种药品,更不会收取一分钱的费用。

他总是一身正气,远离利益关系。

病人按处方吃药康复,就是他看病的最大成果。看到居民恢复健康,幸福快乐,就是他最大的心愿,最高兴的事情。

这个“老兵”有一颗关怀他人的仁爱之心,有一个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

中午十二点,范忠贵大爷为患有抑郁症的张阿姨开好处方后,还对她进行了十多分钟的心理疏导。他对张阿姨说:“你今年五十六岁,到我的年纪还要三十年,调整好心情,准备再活四十四年,到一百岁才算达标啊!”说完,对着张阿姨和大家爽朗地笑了起来。然后补充道:“我也准备坚持到100岁啊!”

这时,站在一旁的老伴笑着提醒他:“后面人还多呢,看好了就对了。”“对有的病人来说啊,医病占一半,医心占一半!”他解释说。

耐心需要有毅力,需要有责任感,还需要有范大爷这样的热情!

把看病当职责,把病人当亲人,这就是范忠贵。在义诊过程中,无论三个小时还是五个小时,他都是始终如一地耐心细致,总是慈祥地微笑着,清朗地解说着,他带给病人的,除了一份份珍贵的药方,还有那无比幸福温暖的阳光!

为了不影响义诊日看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肾衰竭、痛风、坐骨神经痛、颈椎病等多种疾病的范大爷,每次义诊之前就把自己的药一次吃完,中途再累再饿都不吃东西。老伴心疼他,几次偷偷带了零食去义诊室,他都来不及吃,而且很少喝水,他总说怕耽误病人看病的时间。

据赖婆婆当场统计,4月20日当天,除了早晨前来取号排队的46位病人,之后又来了5位,一共看了51位病人,直到下午一点半钟才全部看完。

送走最后一位病人,范大爷才站起身来,开心地大声说道:“收工啦!”

他这才活动手臂、颈椎,蹬蹬腿脚,然后出门上厕所。

算一算,51个病人,义诊5个小时没间断,300分钟,开具处方单62张,平均5.8分钟看一位。这可是一位八十六岁老人一个平常义诊日的记录数据啊!

忙完之后,常常是下午一两点钟了,这时老两口才饥肠辘辘地回家去。回家,进门,家里冷锅冷灶!儿孙们都在上班、上学,只有自己照顾自己。

每当这时,老两口就用水饺、抄手、面条,或者包子、馒头对付。却是乐乐呵呵!

诗人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而在范忠贵大爷的天空里,我们看到的只有无限美好的夕阳,他天空的夕阳正红!

这,似乎正辉映着我们盛世中华的今天,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美丽的彩霞辉映长空!二、十年“摆摊”义诊上万人次

十年前,已经离休的范忠贵大爷住到恋日家园小区。

很多人慕名前来找他看病,他从来不拒绝任何病人。时间久了之后,他的家就像一个“小医院”,常被看病的居民坐得满满当当。

后来,他的家里实在是容纳不下那么多人了,他才到社区老年活动的亭子里“摆摊”,办起临时义诊点。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摆在亭子里,就算是义诊点的全部摆设,这一摆就是十年。

他还把每月10日、20日、30日定为义诊日,不管刮风下雨,不论酷暑寒冬,雷打不动。面对个别人的冷嘲热讽,他总是一笑而过。

义务为群众看病十多年,谁也说不清他到底看过多少病人。开出去的是无数张处方单,留下的是十多本治疗记录。无论是据“好日子”社区的工作人员,还是范大爷多年邻居的钱元红女士估计,范大爷这些年至少为上万名居民看过病。

社区居民们常说范大爷过去是省领导的保健医生,现在是小区居民的健康“医神”。

小区物管公司的陈冠富介绍说,恋日家园小区和周边几个高档社区有上万户居民,现在大人小孩生病不是找医院,而是找范爷爷。“有这么个好爷爷,真是居民们的好福气!”

范忠贵义诊的亭子十分简陋,如遇上下雨天,常常是前后雨水飘飘,四面寒风飕飕。他却一如既往地坚持工作,坚守“阵地”,耐心为每一个病人把脉,问询,开处方……从来不会因天气恶劣而中断看病。

在成都,每年的夏天天气多是闷热,地面气温时常高达三十多摄氏度,更是考验着这位抗日老兵的坚韧毅力。

亭子里一无空调,二无电扇,范大爷时常热得汗流满面,而他解暑的唯一工具就是湿毛巾。在那样恶劣的酷暑气候条件下,一次坐诊就是四五个小时,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这种时候,也常会有病人帮八十一岁赖婆婆的忙,帮着给范大爷用纸扇扇风,甚至会同时有几个人一起给范大爷扇风,出现至真至诚的感人场面。

在义诊日里,他每天都要为四十多人看病,最多一次看了五十四人。

为了帮群众看病,这个抗日老兵,还在发扬着革命的战斗精神哩!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好人”

作为一名老军人,范忠贵不但医术精湛,还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的心,始终保持着一颗感恩党和人民的心。他对人说:“我是个农家孩子,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所以要把所学知识奉献给人民群众,人民健康我就幸福!”

他这样说,也这样去做,几十年如一日地去做。

范大爷看病从不收一分钱,是恋日家园小区和附近多个花园小区居民都知道的事情。

社区居民李秀芳说,范大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总是一副慈祥的笑脸,给人无限温暖!“而且他的医术精湛,很多病人吃了他开的处方药之后,常常是疗效显著,药到病除。”

翻开范忠贵大爷的治疗记录,每一篇、每一条都让人感动,让人钦佩。

3月20日是他的义诊日,他接待了一位特殊病人——50岁的西藏人张正英女士。因为更年期综合征,张女士全身水肿,饱受病痛折磨,曾经到过北京协和医院、四川省医院、华西医院、四川省中医院等全国许多大医院就医,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范大爷经过细致诊断,为张女士开出中药为主、西药辅助的处方,让她安心治疗。

4月20日下午,张女士经过一个月的服药治疗后,打来电话激动地告诉范大爷:“我已经基本康复了,太感谢大爷您了,明天是星期天,我和家人一定要来看望您,感谢您!”

听到这里,范大爷打断了电话那头的张女士:“你的病好了就最好了,但是不要来看我,我不会见你的。”

家住恋日家园小区的何兴蓉阿姨今年61岁,被糖尿病、美尼尔综合征等疑难杂症缠身多年,经范大爷四次跟进为她开处方对症治疗,现在已经基本恢复健康。

说话间,何阿姨向着正在窗口帮人看病的范大爷投去感激的目光。

听说是在采访范大爷,站在旁边的王女士凑了过来,讲起了自己的经历。“我原来经常头疼难耐,气血不和,到成都的空军医院、省医院等大医院几乎医了个遍,花了19000多元的费用,还是没有医好。后来请范大爷看,照单用药之后疗效很好,现在基本可以说是全好了,真是药到病除,真真正正的好大爷,就是别人说的,叫做‘华佗再世’! ”

十余年时间,范忠贵大爷为上万名居民义诊,医好了无数的人,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医疗事故。这,算不算一个奇迹呢?范贵忠为群众看病

一个医生义务看病,帮助病人去除了病痛,甚至挽回了生命。之后病人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想感谢一下医生,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是,耄耊之年的老党员范忠贵大爷不兴这个!谁给他送礼,他就和谁急!

有人问他:“范爷爷,别人都为‘人民币’服务去了,您还在‘为人民服务’呢?! ”

听到这些,他往往是爽朗一笑:“哈哈哈,人民币不用贪求啊,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才最有意义!”

他对别人亲切,别人更是对他亲热。在小区的里里外外,无论是居民,还是物管公司的保安、清洁工,都与范大爷像亲人一样的亲。只要提起他,都会赞不绝口,称道他和蔼慈祥人品好,医术高超手艺好。

每次他和老伴出门散步,一路上的男女老少都在不停问候“范爷爷好!”

因为范忠贵大爷多年坚持义诊,无私奉献社会,助人为乐,他先后被评为“四川好人”“成都好人”“龙泉好人”。

2013年5月,经过层层推荐,他又被推荐到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参加“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评选,获得了广大网友热捧,累计获得十二万张网友投票。

面对荣誉,范大爷看得很开。他说:“我什么荣誉都不需要,什么名利都不需要,只要能帮助病人减轻病痛,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最大的成就!”

虽然每次义诊都是好几个小时,十分辛苦,许多年轻人都吃不消,但范忠贵却乐此不疲。他说:“只要自己的身体条件允许,就会坚持到底,干到生命最后的那一天!”

他还说:“我愿把我六十多年积累的医学知识,无私地奉献给人民群众,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回报党和人民的培育之恩!”

4月20日傍晚,我在范大爷居住的小区看到了这样温馨的一幕:夕阳下,花台边,范大爷和赖婆婆愉快地谈着话,红红的夕阳映照着大爷红润的脸庞,像是照映着他那颗永远红亮的心!

是啊,八旬老人的天空是一轮夕阳。然而,范大爷的天空夕阳正红,他照亮着片片云霞,正如他治病救人,给人以无限美好的希望之光!

此时此刻,夕阳正红,彩霞满天!

鹭伴春秋船渡爱——记好人彭长江

王金城一

一群白鹭飞来,围绕在船头的前方,欢快地上下翻飞着,像是在和人打招呼!“老船长”彭长江早已习惯眼前的美好景象,他看看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会心地笑笑,减慢船速,继续向着前方的半岛驶去。

白鹭是彭长江的好“伙伴”,它们安家在龙泉湖的沙洲和半岛,在湖光山色间翩翩起舞,在春、夏、秋、冬伴着他早出晚归,看着他摆渡一船船的乡亲出岛、回岛。

龙泉湖是彭长江自幼生长的地方,近些年来,因为周边交通较为落后,距离大城市比较远,一些发家致富的人纷纷搬走。他在城里开修车门市的儿子、儿媳几次来接他,想要他和老伴进城去享福,可他说,他对这里有感情,离不开龙泉湖和白鹭。“我在龙泉湖上为乡亲摆渡几十年了,离开后,他们怎么出行?乡亲们更离不开我啊!”

就这样,他一直坚守着这片湖岛。寒来暑往,日出日落,看着白鹭起舞,听着白鹭清唱,为乡亲出行义务摆渡。

早上出船,他的渡船上,常常塞满了鸡、鸭、鱼、蔬菜、水果等乡亲们带去集市出售的农副产品。等到回来的时候,又是放满了乡亲们买回的背篓、扫帚、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而船舱里最多的,常常是乡亲们的欢声笑语,一句句家常谈笑,让彭长江感到很满足,很幸福!

为了让出岛的乡亲能赶上早市,让出售货物能卖个好价钱,不论酷暑寒冬,彭长江坚持每天早上6点钟准时起床出船,在黑乎乎的湖面上一个人驾船绕湖岛十多公里,把在一个个小渡口等候的乡亲一一接上船,再摆渡到四号码头,让乡亲们下船去附近的简阳市石盘镇赶集。

等乡亲们都下船赶集去了,彭长江才会给自己冲上一碗泡面吃下,然后操起工具检修渡船。从船头、船舱到船尾,从发动机、救生衣到船锚,一处处仔仔细细地检查。

上午10点钟左右,赶集的乡亲们已经背着大背小篓陆续回来,这时码头上那个已经锈蚀剥离得很厉害的小亭子里,常常坐满七八十岁的等船老人,而稍年轻点的就坐到船上,或者坐在岸边的梯阶上,互相谈笑着等开船。这个时候,彭长江常常在小亭子里为老人们倒杯热水,和他们拉拉家常,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美好。

遇上过年过节的时候,出行办年货、节货的乡亲就会很多,通常会有上百人同时坐渡船,这时的码头岸边常会显得十分热闹。每逢这种时候,彭长江都会提前安排好,请人同时摆渡自家的三条渡船,保证乡亲们及时离岛和回岛。唯一不变的是,不论年节还是平时,不论人多还是人少,他都坚持一个不落地接送乡亲,而且不收一分钱的费用。

2014年5月23日,是石盘镇的赶集日,上午10点钟,不少赶集的乡亲已经回到码头。彭长江正准备起身去开船,这时,龙泉驿区地方海事处的朱晓庆、周王饶前来例行检查船舶,他立刻迎上去,带领二位检查渡船,渡船情况良好,载客情况正常,签字确认后送走检查人员,他才急急上船去,帮助乡亲们穿好救生衣,然后开动渡船,向着湖心驶去。

不料,渡船刚行驶不远,码头上有乡亲在边招手边呼喊:“喂,彭师傅,等等我!”

彭长江看到有乡亲才赶回码头,马上掉过船头往回摆渡。原来,李家媳妇今天卖完菜后,又去给婆婆买药,所以回来晚了。李家媳妇上船之后,连连感谢彭师傅。

彭长江帮李家媳妇接下背篓放好,问过后面已经没有了赶集的人,他这才放下心来,驾船把乡亲们沿着湖岛岸线,依次送回大家所在的一个个小渡口。

每一次渡船靠近渡口,彭长江总要大声提醒乡亲:“大家不要忙(着急),等船停稳,挨个(依次)下去。”

坐船的乡亲中,多数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只要有老人或病人下船,他都会先停稳船,然后快步从船头跑到船尾,搀扶着把他们送下船去,还要一再叮嘱:“岛上路陡,莫要急,慢慢走。”坐船的乡亲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步态不稳,不论春夏秋冬,彭长江每次船靠渡口都要细心关照。这次,走在最后的婆婆差点摔倒,好在彭长江在后面扶了一把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彭长江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在龙泉湖上用客船摆渡的工作。

其实,他摆渡的何止是一艘渡船,何止是摆渡乡亲赶集和回岛,他摆渡的,是对龙泉湖沿岸乡亲深深的情和爱!

而且,他对龙泉湖的爱,对乡亲的深情,远远不止这些……二

彭长江是龙泉湖的孩子,他的家就在龙泉湖边上的茶店镇长丰村。今年56岁的他,中等个头,鬓发半白,褐色的脸庞时常挂着微笑。在乡亲们的心中,他是个质朴的汉子,有着一颗龙泉湖水一样清澈明亮的心。

龙泉湖水域面积有5.5平方公里,周边岸线长达54公里。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限制,当地村民长期以来的出行十分不便,渡船是他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36年前,彭长江买了一条木船,开始在龙泉湖摆渡,在为乡亲出行提供方便的同时,自己也挣点微薄费用。开始的时候是一人5分钱,后来收2角、5角,最高的时候是1元,都是经过物价局审批的渡船收费标准。

2008年,眼看着渡船收费标准太低,费用还不够油料费、人工费和船舶维修费用,更别说挣钱。于是,一些多年在湖上摆渡的人纷纷退出,除了彭长江,这一片区其他人的渡船全部停运。

那段时间里,一大片湖区仅有彭长江一人在摆渡,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的需要,碰上节日和赶集天人多,更是有不少人排队也坐不上渡船外出办事的情况。这个情况,给世世代代习惯坐渡船出行的周边村民带来了许多不便。村民们生产的水果、蔬菜、家禽等农副产品无法运出去销售,很多村民赶集一趟需要绕行10余公里,而那些年老体迈的老人,往往是大清早出门,天黑才能回到家。

看到这些,彭长江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他日思夜想,真心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乡亲,解决他们出行的困难。可是,自己能力有限,没有钱去买下更多的渡船,也没有钱去请船工摆渡。怎么办呢?

后来,他被逼上了梁山——借钱买船!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买船为乡亲摆渡!

可是,别人也知道他没有多少钱,哪里敢借给他。他就通过亲戚关系软磨硬泡,又把自家的船拿来做抵押,作为到期还钱的保证。退出的船家看到他帮助乡亲的一片诚心,加之退出的船已经没有多少价值,便答应了他买船的要求。

于是,他把借来的有限的钱拿去付给船家张家一部分,李家一部分,不够的部分就打欠条立字据,保证以后还账。靠这个办法,他先后买了三条船,加上自家原有的共四条,其中三条专门帮助村民出行摆渡,一条作为货船运输农副产品。同时,彭长江又请来三个摆渡船工。

这样,彭长江帮助乡亲出行的心愿总算是达到了。可是,几条船的低廉收费,哪里够渡船的开支,再加上几个船工的费用,经营摆渡船亏的本越来越大。

而且,这还不算!

2013年初,已经是贴本的彭长江毅然决定,三条客船全部免费接送乡亲!

这个决定,在当地村民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人说他:“你是不是疯了,行善做好事要量力而行。”

也有人好心劝导:“政府为山区农村开通1元公交,那是政府的惠民好政策。你一个亏本的船工,何必这样没深没浅地做好事呢?! ”

然而,所有善意的劝导和无数的嘲讽都没有动摇他。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端着一盒泡面,边吃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近些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村的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要是我也不摆渡,他们怎么出行呢?”吃完泡面,他又补充道:“而且村里人经济条件不好,坐船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和孩子,我不忍心收他们的一分钱。”

在等待赶集乡亲的时候,彭长江坐在码头上,算了算他的摆渡经营情况,一年下来大约亏本3.5万元。对于这么大的“窟窿”怎么补,他的打算是,一是靠货船运输农副产品挣些钱填补亏空;二是在帮助乡亲摆渡之余,做些为钓客摆渡的小生意贴补家用。所以,为了家庭生计,为了供小女儿读高中,彭长江在接送完乡亲之后,还要为养家糊口而辛劳,再苦再累他都不敢歇下来。三

龙泉湖是白鹭等鸟类栖息的生态家园,环境优美,湖形奇特,状如游龙,形似珊瑚。因此,这里是成都附近有名的旅游度假景区,在湖边开办农家乐是个不错的选择,不少人因此发家致富了。可是,彭长江不干,他一心为乡亲摆渡。他说:“人生在世也就几十年,挣那么多钱干啥子?我都几十岁了,只要每天把赶场(赶集)的老人孩子安全接出来,再安全送回去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彭长江摆渡的龙泉湖湖区,共有28个半岛、14个孤岛,沿湖周边有长丰村、胜利村、民主村等20个村落,居住着上万名村民。在这些地方,只要提起彭长江师傅,无论男女老少,没有不佩服,没有不交口称赞的。而说得最多的,要数那句平实的赞美:“彭师傅是个大好人!”

5月23日上午,刚和老伴从石盘镇买药归来的谢荣忠大爷,一进四号码头的小亭子,放下拐杖就谈起了彭长江的事情。年已80的谢大爷因为双下肢股骨坏死,行动十分不便,他说:“我家在长丰村9组,距离石盘镇比较远,好在有好心的彭师傅,每次都是他免费接送我去买药看病,不然,我这把老骨头就太难啦。”“家里大女婿又患上骨结核,现在是强直性脊柱炎,看到我们家经济上困难,彭师傅不仅免费给我们渡船,还好几次给我车费和去看病买药的钱,说来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人啊,一个不沾亲不带故的人,却在经常关心照顾你!”

谢大爷坐渡船到小渡口时,彭长江停稳渡船,赶快跑到船舱搀扶站立不稳的谢大爷下船,然后一步一步慢慢走上陡滑的土坡,将大爷送到了坡头的林子,才转身跑回船上,调头继续送其他乡亲回岛去。80岁的谢荣忠大爷(中)是彭长江(右)的重点关照对象,不论春夏秋冬,每次船靠渡口,彭长江都要搀扶着谢荣忠下船,然后将其送上滩头树林

这天,长丰村9组队长也坐船赶集,他在船舱里谈起彭长江的事情时,连说了两个“佩服”。队长说,彭长江除了每天起早贪黑免费为村民摆渡,还对周围村里这些留守的老弱群众像亲人一样,不管哪家有事情,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只要一个电话,他都会很快开船赶来帮忙。接人送人,买药看病,他样样事情都帮忙,样样事情都免费。“对他这样的好人,我们龙泉湖的群众离不开他,希望政府部门多表彰,对他的困难也多扶持。”

彭长江有一颗质朴的爱心,有一种纯粹的品德,几十年如一日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