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7 21:22:41

点击下载

作者:王春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试读:

总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这一系列重要讲话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全面阐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重大原则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是指导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

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要求我们不仅方向明确,也要路径清晰,不仅要快速推进,更要注重成效,蹄疾而步稳。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依然存在改什么、怎么改以及孰先孰后的问题;具体到改革的各个领域、层次、板块,具体到改革的策略与方法,依然存在争议、误解甚至盲区;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依然存在如何落实、具体路径等问题。为此,既需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也需要在理论上小心论证。而后者,为社会科学工作者乃至学术出版人提供了机遇,也是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党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秉承学术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的宗旨,辛勤耕耘,努力进取,时刻关注重大现实理论问题研究,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每一个历史节点,从党的大政方针到具体制度的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都发出了自己应有的声音,切实起到了党和国家重要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跨越中国历史三峡的重要时刻,中国社科院尤其要发挥自身理论优势,为改革释疑解惑、谋划布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由中国社科院牵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具体组织实施,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书系选取了、15个专题,约请国内该领域重要学者主持撰写,形成系列丛书。我们的设想是:

1.所有专题都必须是当前深化改革实践中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

2.所有写作者必须是对这些问题深有研究的学者。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卓有建树,是某些重要理论观点甚至学派的创始人或者代表,还长期关注社会实践,参与党和国家某些重要政策的制定或论证。

3.各专题的写作者对十八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讲话的渊源以及理论与实践基础有深刻研究、深透认识。

4.书系总体为应用对策研究,要求有观点、有论证、有调研、有数据、有方案,实证性突出。

根据上述标准,我们选取的、15个专题包括:改革开放与中国经验、经济体制改革、财政制度、企业绩效革新、人口问题、城镇化、国家治理现代化、依宪治国、文化市场、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这些专题覆盖了十八大报告所论及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等主要方面,都属于改革中的关键点。各专题的写作者多数来自中国社科院,也有部分来自中央编译局、清华大学等国内重要研究机构与高校,全部是各领域的顶尖级学者。这些学者已有的学术积淀,以及他们长期为党和国家政策制定担当智识支持的经历,保证了书系的权威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从各专题的成稿情况看,作者问题意识强,对当前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反映多,理论探讨深入。书中提出的对策方案,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总体而言,书系内容翔实,讨论深入,对现实有参考意义,基本达到了我们的要求。当然,学无际涯,改革无止境,诚挚欢迎学界同道讨论批评。

书稿初成之际,得知书系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题出版重点图书”,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不胜欣喜,也很受鼓舞。2014年是中国的马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正当扬鞭奋蹄,开启新程。

是为序。王伟光2014年2月5日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一新概念,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的时代高度,是新时期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认识上的重要飞跃,也是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在认识和实践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积极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携手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百年”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现代化国家。“两个百年”目标的提出,勾画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蓝图。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国梦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近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暴露,党的十八大报告以“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系统退化”,准确概括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沙尘蔽日、雾霾遮天不是中国梦,河湖干涸、污水遍地不是中国梦,垃圾围城、土壤污染不是中国梦。如果一味追求GDP增长,让环境变得不适合居住,让健康人变成病人,那就不但不是中国梦,而是变成中国人的一场“噩梦”。生态环境的恶化如果继续下去,必将危及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甚至中华民族的兴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狠下决心尽快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而扭转这一趋势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并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标志着我国已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生态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这条中国道路的目标指向。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我们要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

走这条道路,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走这条道路,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走这条道路,就是要建设美丽中国,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发展模式的全方位变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必须最大限度地凝聚中国力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参与、全民行动的工作格局,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态文明在涓涓细流汇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成为现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为此做出不懈努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分别相继实施了一大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近十多年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继出台了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水利、林业、城市生态建设战略规划或发展报告。国家有关部委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形式、机制在不断创新。2013年,中央批准环保部将生态建设示范区系列创建活动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项目。可以预见,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任浙江省委书记时讲过: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不能算是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这段话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公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成立。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会集了一大批资源环境领域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智囊智库、支撑服务和桥梁纽带作用。近年来,浙江、江苏等地相继发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制定规划和指标体系;贵阳在全国第一个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启动生态文明示范企业评选活动,山东、河北、陕西等多个省区市和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也先后成立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机构,许多高校学生还自发组建推广生态文明理念的学生社团,在城镇社区和广大农村组织开展了生态文明社区和生态文明村建设。当前,许多民间生态、环保、绿色的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在全国各地蓬勃涌现。

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是我们的伟大梦想和光荣使命。我们要自觉肩负起历史重任,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以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只要我们沿着中国道路,把蕴藏在13亿人民群众中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凝聚中国力量,就一定能够实现美丽中国梦,迎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祝光耀(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摘要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根本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科学指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内涵、本质、特征、原则目标和途径方式做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旨在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努力提高全社会践行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本书以深刻理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梦为主线,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入手,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进行系统阐述。书中分专题设置国土开发、生态安全、资源节约、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科技教育、生态文化等内容,涵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和战略部署,从整体上系统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关系以及如何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与全过程的理论性和政策性问题。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长远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由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者共同编写,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研究与交流部负责框架设计和编写统筹工作。它的出版发行将对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拓展深化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发挥积极作用。

Abstract

Taking the spirit of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nd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as fundamental guidance and a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 delivered by CPC Central Committe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s scientific guide,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Beautiful Chinese Dream makes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content,nature,characteristics,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as well as channels and mea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t aims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trives to improv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whole society to practic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us 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to th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 basic framework of the book is outlined here. Its main line is about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mo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constructing a Beautiful China together with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eautiful Chinese Dream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 book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n such subthemes as territorial development,ecological safety,resource conservation,industrial development,technological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culture are elaborated,covering important areas and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book systematically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overall layout of “Five in One” on the whole,and elaborates on theoretical and policy questions regarding how to deeply and comprehensively incorporat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to various aspects 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economic,political,cultural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u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to a prominent position,incorporating it into the overall layout of “Five in One” in the cour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deep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reform by centering on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 It also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accelerate system building to promote ecological progress,improve institutions and mechanisms for developing geographical space,conserving resources and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modernization featur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re is 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form Focus Group set under the Central Leading Team for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highlighting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s long-term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Beautiful Chinese Dream is co-written by theoretical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who are engaged i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and Communication Section of China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search and Promotion Associ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framework design and compiling coordination of the book.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book will exert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deepening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all walks of life nationwide.第一章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为提升发展质量和空间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导,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提升,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畴。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合,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只有政府、企业、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美丽中国才能在潺潺溪水汇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成为现实。第一节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演进一 生态文明的内涵1.什么是生态文明

当前,理论界与学术界各种表述并存,有把生态文明当生态的,有把它当文明的;有当环保的,有当林业的;有当两型社会的,有当人类文明新时代的;有当经济的,有当文化的,等等,表述多种多样,莫衷一是。准确理解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前提。胡锦涛同志曾深刻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环保部周生贤部长的表述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我们党新的价值取向和中华民族的生态伦理道德。在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建设、重大项目选项中,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是平等和相互依存的,绝不是主宰与被主宰、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应该敬畏和呵护好自然。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生态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即自然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一种概念,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状况。建设生态文明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不是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活状态,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就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一切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一种伦理道德与意识形态,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2.生态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现代文明包括四大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包括五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离开生态文明,现代文明就失去根基;忽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现代化建设就会失去原动力和基础。

五大建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根基,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应该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建设的自然载体和环境基础,并渗透、贯穿于其他建设之中而不可或缺,一切发展建设都应以不损害生态环境为底线。生态文明建设缺失或滞后,会造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失衡,经济建设将不可持续;由于一部分当代人与另一部分当代人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关系失衡(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也将有失公平和偏颇;由于生存和发展条件恶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的社会建设也是难以实现的。当然,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五个建设一起抓,五个轮子一起转。3.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同时强调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在资源利用上,要把节约放在首位,实现资源利用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环境改善上,要把保护放在首位,防止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在生态建设上,以自然恢复为主,主要让大自然自我调节、自我修复。面对我国资源环境瓶颈和粗放型发展方式,要着力推进上述三个发展,尽可能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二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我党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全球视角来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把生态文明与时代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和目标指向中去考量,创造性地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论断,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础上,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吸收中华民族深刻而又丰富的生态思想和古代传统文化理念而形成的创新成果。1.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必然性

人类发展史既是一部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原始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很小,人与自然维持着朴素的、原始的共生关系,但生产力极其低下。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生态系统总体上可以自我调节和修复,人与自然整体上维持着相对平衡的融洽关系,局部地区也出现了人口增长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状况。在工业文明阶段,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也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全面紧张。生态文明则是在人类深刻反思传统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和探索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理论与实践成果。

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诫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曾经盛极一时的,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和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由繁荣走向衰败直至相继消亡,其原因虽不完全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与生态环境变化相关,具体地说,就是过度砍伐森林、过度垦荒、过度放牧和盲目灌溉造成土地生产力的衰竭。我国的生态文明理念,正是在充分总结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具有里程碑意义。2.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人类因过度追求享受所付出的代价越来越严重。美、英、日等工业国家连续发生“八大公害”事件,损失巨大、震惊世界。比如,1943年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导致上百名65岁以上老人死亡。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由于工业生产和家用取暖过度燃煤,发生了严重的“毒烟雾”事件,短短四五天,就造成上千人死亡,成为历史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灾难之一。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熊本县氮肥企业排放未经处理的含汞废水,经食物链富集造成甲基汞中毒,受害者高达12615人,其中死亡1246人。公害事件频发,以及世界石油危机,引起人类对传统工业化道路弊端的警醒。有3部代表性的著作,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1972年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提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和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的报告,都警示人类要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20世纪中叶后,以四次世界性环境与发展会议为标志,人类对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认识经历了四次深刻的变革。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世界各国开始共同研究解决环境问题。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确立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原则。环境宣言原文引用了毛泽东主席的话:“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开幕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第一次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进行认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志着环境保护事业在全世界范围启动了历史性转变。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由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倡导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成为国际环境与发展合作的基本原则。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这次大会。

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提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必须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会议。

201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会议发起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进程,提出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我们憧憬的未来》这一成果文件。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国际发展合作面临困难的形势下,会议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时任总理温家宝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在大会正式开幕式后第一个发言,作了题为“共同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新篇章”的重要演讲。

四次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四大会议主题,从“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到“启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反映了人类社会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人类文明进步的新高度来清醒把握和全面统筹解决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全方位着眼着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为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论指导,也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进程的巨大贡献。2013年2月,在联合国环境署第二十七次会议上,通过了宣传《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这是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在国际社会得到进一步的认同与支持。也有人说,生态文明是人类追求永续发展的一种高级文明形态,可称之为“第四文明”。

为什么世界各国、全球在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上的认识能够达到一致?因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地球生物圈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意识形态、政治制度、阶级、种族、宗教信仰等藩篱。全球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进程,有利于人类社会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生态文明。在这一进程中,我国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识也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引领,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进行总体部署,体现了中国的进步,也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担当和责任。三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理解

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贺信中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这就从战略高度上再次肯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发出了发展绿色GDP的政治信号。

第一,生态文明是最高的道德文明。现在,人们考虑利益多于道德,考虑个人多于别人,考虑家庭多于社会,考虑富人多于穷人,考虑人更多于其他生物。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很少对其他生命存在感恩心理,对于给我们提供“衣、食、住”条件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很少存在“怜悯之心”,很少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更缺少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如果有一天,全社会能够对不会说话的一草一木给予关注,不是简单地利用它们,而是呵护它们;对野生动物的态度不是吃掉它们,而是欣赏它们、关爱它们,那么,人类社会就进入了一种高度道德文明的生态社会。

第二,这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甚至是挽救地球生态系统的最佳选择。人类走过了原始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目前正在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农业文明基本解决了“吃饱穿暖”问题,工业文明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居适行捷”问题,后工业文明或者信息革命带来的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便捷性,即进入“信息爆炸”时代。然而,工业文明以及近代人类技术能力进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类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必须考虑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发展与消费方式。

第三,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代价也是惨重的,这就是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中国在扮演“世界工厂”角色的同时,环境污染也由境外转移到了境内;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又将污染从城市赶到乡村;现在又有污染企业“北上西进”的明显趋势。要遏制这种趋势,必须从战略高度上认识生态环境问题。“先污染,后治理”,等有了钱再来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第四,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准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象征。在地球所有生命中,人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食物链上的成员,而是在制造甚至控制着食物链,并对其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施加前所未有的影响。目前,发达国家人口不到15%,却占据了85%的资源和污染排放,如果全人类都这样发展,地球生命系统将变得难以承受。因此,没有生态文明指导的物质文明和技术文明是不可持续的文明,是人类不得不抛弃的文明。

第五,生态文明是一种行动。强调生态文明不是停步不前,简单机械地回归自然,而是用整体、协调、循环原则和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方式,从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谐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代与代之间的公平性。那种以人类为中心或者以“我”为中心的狭隘的发展理念,甚至是为了发展“可以适当破坏一下自然”的做法都是很危险的。第二节新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和实践

生态文明是指在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反映,包括有利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同时发展的自然观、发展战略、人口战略、生产模式和制度观念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一个从简单的环境污染治理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方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这两个过程也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启示。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生态文明建设

尽管“大跃进”和“文革”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但总体来看,环境问题还是局部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还处于起步阶段。1.1978年以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就自然环境而言,70年代初,我国大部分[1]海域环境质量较好。五六十年代进行的大面积农业垦荒并没有对自[2]然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就社会生产而言,我国的生产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比如,五六十年代,森林工业发展缓慢,各种木材和竹材的产量分别为1980年代初期的13%[3]和7%,对当时的森林资源还不会构成很大的影响。用于农业生产的每亩耕地施用化肥量,1957年为0.2千克,1965年为1.2千克,仅为[4]1978年5.9千克的3%和20%,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从资源消费上来看,我国人均消费能源总量1965年为264.3,远低于1994年的[5]1029.8千克标准煤,对环境的影响要小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2.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已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进行了包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美化环境、保持水土、调控资源等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只不过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这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处于萌芽和起步状态,在认识和实践上呈现出以下内容和特点。

一是自然灾害频发和后发国家的发展要求使得我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呈现出一维性认识,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革命的中国人民,有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有长期奋斗的决心……创出一条征服[6]自然的道路”、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7]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成为当时国家发展生产的重要思路。这种思路显然只强调了人与自然对立和斗争的一面,没有意识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但是,在生态环境问题尚处于局部状态和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当时最重要的历史任务是提高物质生产以满足强国富民的生存需要。因此,这种一维性认识具有历史必然性。

二是赶超型发展战略和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仅从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角度来认识生态环境建设。例如,在五六十年代的抗旱和水土保持运动中,提倡“变水害为水[8]利……使江河为人民服务”,“所有水土保持措施,都必须从解决当[9]前的生产生活着手”;在森林建设上,要求“为了尽快地增加森林覆盖率和供应国需民用,在树种的选择上必须着重发展杨树、洋槐、[10]桉树、泡桐、柳树等速生树种”。这种功利性的认识是上述自然观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是,这种认识没有从自然生态自身的角度来审视人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忽视了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三是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有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建设只侧重于人居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环境保护工作也仅限于以搞好生产和生活环境、改善城乡卫生面貌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因此,当时的国家机构中没有独立的环保部门,而只是在卫生部门设立一些临时性的机构进行环境卫生工作。

四是在计划经济的统一体制下,生态文明建设手段单一,主要是采取行政手段和发动群众运动。最集中表现就是这一阶段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都是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出台的。一些具体防治手段,如“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各种环保运动手段都具有明显的行政命令特征。这也是本期没有制定和使用环境保护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根本原因。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

和其他事物一样,生态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历史进程。尽管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70年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有萌芽性质,但毕竟迈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步。

一是第一次参加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导致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转折,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在社会主义中国也有,而且非常严重。这“为1973年召开的全国第一次[11]环境保护会议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思想基础”。

二是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促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起步。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政府公开承认中国也存在环境污染。这次会议揭开了中国当代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序幕。

三是成立了第一个环保机构——国务院环境领导小组,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基础。197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的主要部门也相继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全国环境保护机构的建立使我国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开始步入正轨。二 改革开放后的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后的20余年中,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资源战略,我国经济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突出。这一时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以此为标志,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论域,得以全面展开,为之后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1.生态环境状况

这一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很严峻。在环境污染上,工业污[12]染总绝对排放量还在增加,环境污染的恶化由点向面、由轻到重[13]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加剧[14]生态破坏。在生态自然资源方面,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退化;森林、草原和海洋水产品资源退化减少的现象继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15]坏,有15%~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的平均水平。2.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依旧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促使我国发展战略转变为以经济、人口和资源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时期,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深化认识和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必然。

一是逐步改变过去单一的“向自然开战”的自然观,强调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发展经济。1981年,国务院做出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强调人口和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注意经济规律,同时也要注意自[16]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自然观的变化反映了国家发展观抛弃“大跃进”的理性回归,成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初哲学基础。

二是改变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功利性认识,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17]经济发展同等重要,将之上升到国家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的层面。1992年8月,政府提出“转变发展战略,走持续发展道路是加速[18]我国经济发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2002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19]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小康社会价值目标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高度,“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是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为了强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1998年,国家专门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要求将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工程项目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把防[20]治污染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纳入预算,保证落实。可以说,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为下一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

四是首次将人口问题引入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对人口、经济、自然资源综合平衡发展的认识。199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一起列为会议的主题。朱镕基在会上指出:“人口和计划生育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必须把人口问题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21]把人口问题直接和生态环境建设置于同一视野,深化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五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中经济和法律手段突出。比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就试图通过调整产[22]权和分配机制来有效使用和保护自然资源。1994年,政府提出建[23]立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逐[24]步建立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机制。与经济手段相协调,国家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手段,修改后的《刑法》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环境保护监督渎职罪”的规定,首次将破坏环境定为犯罪。3.生态环境建设成就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得以全面展开,并取得关键性发展,为下一阶段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基础。1978年通过的《宪法》第一次对环境保护做出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1979年,国家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综合性的环保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走上法制轨道。这一时期,国家陆续颁布许多重要的生态保护法规。如《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中国环保法律体系。

二是健全了各级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巩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基础。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198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改为直属国务院领导。1998年,政府将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部级)。环保部门的设立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基础。

三是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1991年,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在我国召开,通过并发表了《北京宣言》。同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此外,我国还加入了修订后的《维也纳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环保公约。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三 进入21世纪后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这标志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即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1.生态环境状况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取得很大成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加剧势头得到控制,局部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但问题[25]依然存在,“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生态问题呈现有进、有退、更为复杂的局面。自然灾害频发,各项损失巨大,仅2008年初的冰[26]雪灾害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2.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之后,生态文明建设认识和实践发生了质的变化,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

一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要求下,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胡锦涛指出:“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27]建设”,建设自然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28]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自然资源保护”,“我们所要建设的[2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

[30]程”,党的十七大还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新修改的党章。这种对自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国的自然观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向“建设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质性转变,标志着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已完全融入国家的发展理念中。

二是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并且有了明确的内涵和任务。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式提出来,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31]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被赋予明确的内涵和任务,将更有力地推动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是将生态文明作为“四个文明”的现代化建设之一,并置于“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中。继党的十七大之后,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必须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这标志着在着力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生态文明被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四文明”,与其他三个文明建设同等重要。2008年12月,胡锦涛在讲话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32]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09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是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后的第五大建设,进而使“四位一体”建设演进到“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这样的高度,在我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发生显著变化。经济手段由微观扩展到宏观。比如,按照“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33]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的思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专门提出,要下大力气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用经济的宏[34]观手段调节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2008年,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宏观经济手段,实施了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绿色税收等在内的一系列宏观环境经济政策。这标志着这一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宏观经济手段已经完全贯彻于社会生产的整个过程。在法律手段上也有新的变化。过去的法律手段只规范企业等生产单位,而对政府的宏观规划却没有制约。2003年9月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评价范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政府规划,为政府规划要先进行环境评价提出了法律要求,明显扩大了生态环保法律所约束的范围。3.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就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推进,这一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生质的飞跃。

一是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建设,完善环保组织体系。2008年环境保护部的成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组织保障。2008年7月,国务院对环境保护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做出规定,强化了环保组织部门的职能配置,提高了环保组织部门的行政能力。

二是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包括:2005年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预防和处理机制;2006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立了健全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国家颁布了800余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建立了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