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江苏:沙溪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7 22:35:05

点击下载

作者:主编:徐耀新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精彩江苏:沙溪镇

精彩江苏:沙溪镇试读:

“精彩江苏”丛书总序

江苏省省长 吴政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江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交汇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无论是诸多自然景观还是各类古迹遗存,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纵观楚汉文化、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以及京口文化、江海文化、海盐文化,无一不因精彩而得以世代传承,无一不是我们讲好江苏故事的生动素材。

江苏多出文化精品。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创造了南京云锦、宜兴紫砂、扬州漆器、苏州刺绣、惠山泥人、江南丝竹等享誉海内外的艺术精品和精湛技艺。源于江苏的中国最古老剧种——昆曲,已有600多年历史,集诗、乐、歌、舞、戏之美于一身,被誉为“百戏之祖”。目前,我省共有1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4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

江苏多产文化名家。历史上名人辈出、名篇纷呈,孙武的《孙子兵法》、枚乘的《七发》、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冯梦龙的“三言”、曹雪芹的《红楼梦》、刘鹗的《老残游记》等众多鸿篇巨著均在中华文化典藏中熠熠生辉,吴门画派、金陵画派、扬州画派及上世纪60年代形成的新金陵画派各呈风神,顾恺之、张旭、沈周、龚贤、郑板桥等古代书画家,以及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李可染、傅抱石、林散之等现当代书画家均享誉世界。

江苏多有文化遗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处、各级各类博物馆292家,不可移动文物超过2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近百万件(套)。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座,大运河江苏段是沿线文化遗产最密集、类型最丰富的河段。江苏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很多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足迹,形成了雨花英烈精神、铁军精神等具有江苏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江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省文化厅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希望“精彩江苏”丛书高水平讲好江苏故事,让小小“口袋书”发挥大作用,让一代一代江苏人更好地品味缕缕书香、延续文化记忆,让江苏的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精彩,为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江苏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留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序

徐耀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杜的这两句千古名诗,表达了中国人的乡愁情结。乡愁是对故乡永远的思念和情愫,是割不断的文化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在城镇化历史巨变中要努力留住“乡愁”的方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传承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彰显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是“乡愁”的重要载体。

作为华夏长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苏孕育并保存了一批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它们的历史和特征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数量领先。江苏现有5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总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2016年,高邮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我省第13个、全国第13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0个,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名镇13个、名村8个。

文化多元。从地域上来看,江苏历史文化总体上南秀北雄、吴楚分明,使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例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吴文化的中心城市,其文化特质是上善若水、柔中蓄劲、人巧天工,赋予了中华儿女“杏花春雨江南”的家园情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是楚汉文化的中心城市,其文化特质则迥异于苏州,表现为刚强雄浑、尚武崇文、勇于竞争。

风貌各异。江苏境内山水平原交错,河流湖泊纵横,临水建城,倚山建乡,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古城古镇古村风貌。“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苏州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风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京杭大运河流经我省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沿线人口稠密、城镇密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苏州的古典园林、镇江的宋元古街、扬州的明清老巷、泰州的明清民居等令人驻足,留连忘返。

类型多样。江苏的历史文化名城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古都型(南京)、传统风貌型(苏州)、风景名胜型(无锡、扬州、镇江、常熟)、一般史迹型(徐州、常州)、近代史迹型(南通)、特殊职能型(淮安、泰州、宜兴、高邮);名镇名村也可分为五种类型:乡土民俗型(周庄、淳溪等)、传统文化型(溱潼、凤凰等)、革命历史型(黄桥、沙家浜等)、商贸交通型(孟河、礼社等)、名人故里型(陆巷等)。

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延续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大力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最重要的是传承历史文化、保持自身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千篇一律,杜绝盲目破坏性开发建设。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提炼传统文化符号;尊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发掘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彰显城乡传统建筑、城镇历史街区和乡村农耕水利、生态环境的独特魅力。

编撰“精彩江苏”丛书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是提炼江苏历史文化符号的切实举措,是创新开展江苏历史文化资源研究的具体实践,对于充分展示江苏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精彩江苏”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

期待通过丛书的传播与利用,进一步宣传好、保护好、开发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激发江苏人民群众爱国爱乡情怀,让江苏优秀传统文化永续传承、焕发新春!2017年秋于南京(本序作者系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博士、教授)

引言

千年古镇沙溪,位于太仓市的中部,南濒黄浦,东接长江,西望姑苏,北枕虞山。这里,风景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饶,市井繁荣;民风淳朴,辈出才俊,堪称“锦绣江南”之翘楚。

沙溪,先后获“国家卫生镇”“江苏省文明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民间艺术之乡”“江苏省国土绿化先进单位”“苏州市十大魅力旅游乡镇”等荣誉称号。2005年9月,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章烟蓑风笛总相宜“江南好,聚石更穿池。水槛玲珑簾幕隐,杉斋精丽缭垣低,木榻纸窗西。

江南好,翠翰木兰舟。窄袖衩衣持楫女,短箫急鼓采菱讴,逆桨打潮头。

江南好,博古旧家风。宣庙乳炉三代上,元人手卷四家中,厂盒斗鸡钟。”

吟咏着太仓著名诗人吴梅村的《望江南》,总是感到,故乡故土在历史的风花雪月里所刻下的印痕,成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最敏感、最温柔的一根琴弦……(图1、图2)第一节 地名传说

至今,一个关于“沙溪”地名由来的故事,仍在民间广为流传着……

明时,古镇日趋繁荣,民风淳朴,百姓勤俭。图1诗意氤氲的古镇沙溪图2古镇晨曦

其中有从常熟迁徙而来的曹氏三兄弟,老大号沙溪,老二号印溪,老三号团溪。三兄弟的发展各有不同。老大出入仕途,历尽坎坷;老二勤于耕作,栉风沐雨;老三长于渔猎,搏击浪涛。一家人和和睦睦,邻里关系也颇为融洽,相安无事。

且说老大,姓曹名逵,字履中,自幼熟读诗书,明嘉靖八年(1529)考中进士以后,官至山西道御史,但他生性耿介,一向疾恶如仇,对上不喜欢阿谀奉承之词,对下绝不干贪赃枉法之事,曾当庭直斥宰臣汪鋐不法,慷慨激昂,颇有古义士之风,深得同僚的敬重和百姓的爱戴。也正因如此,引起了奸臣的嫉妒和怨恨。

曹逵在朝做官的时候,有一次皇帝召见他,君臣之间谈了些国家军政大事后,皇帝偶然问起他家乡的地名。曹逵因患重听疾症,误以为皇帝是问他的别号,当时就随口以“沙溪”应答了。退朝时,一位平素与他相交甚善的同僚赶上他,悄悄地提醒他:刚才在朝上,万岁爷问的是你家乡的地名,你怎么能随随便便地将你的别号应答上去?如此答非所问,万一被奸党知晓,借端生事,兴风作浪,如何是好!曹逵听后,吃惊不小,这在封建年代里是犯了大忌的,轻则说你昏庸无能,难当大任,罢官去职,重则就是欺君之罪。

虽说曹逵不惧生死,可是他不愿任人宰割。回到家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马上修书一封,派人星夜送回老家。在信中,他言辞诚恳,说明前因后果,恳请把家乡的地名改称“沙溪”,以防朝中宵小伺机生事,祸及无辜乡亲。因为曹逵坦荡正直,体恤黎民,泽被乡梓,深受百姓感戴,所以故乡的父老乡亲甘愿为他消灾祛难,不但立即把地名改为“沙溪”,并且连同他两位兄弟的号“印溪”和“团溪”也一起成为当地的别名。

当然,翻开古镇现存的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古镇“沙溪”地名出现的历史,其实要久远得多。早在曹逵成为进士的120多年之前,出使日本、缅甸等国的沙溪先贤张洪(1364—1447)就曾在《翰林修撰张公自为生志》中记载了他的父亲是“沙溪人”。明代史学家、文学家王世贞(图3)在《云南按察司副使曹公逵墓志铭》则写得更为明了:“(曹逵)先生居沙溪,因以为号,沙溪之称由来久矣。”正说明曹逵是因为居住在沙溪之乡而以“沙溪”为号的。图3王世贞第二节 寻根探源

沙溪,在更早的时候称为“沙头”,又名“印溪”“团溪”“七溪”等。大约在距今12000年以前,沙溪一带还是一片蓝色的浅海,直至距今六七千年前,长江口外南北两侧的浅海逐渐形成沙嘴,南侧的沙嘴由镇江向东偏南方向伸展,经江阴、杨舍至福山转向东南,沿沙溪的直塘、太仓南郊、上海外冈、马桥、漕泾一带,与钱塘江北侧的沙嘴相连。这条由泥沙与贝壳残骸混合而成的砾石之丘、呈锯齿状的海岸遗迹,就是自古以来人们所说的“冈身”。

此后,又随着陆进海退的自然变迁,太仓附近的海岸线不断向东推移。大约距今5000年前,冈身以西的太仓西部地区形成陆地;至商周时期,海岸线已东延至北起常熟的梅李、徐市,经沙溪涂松、陆渡,南至上海娄塘、嘉定、马陆及南翔一线,逐渐形成现今沙溪之地。

而据清代陆松龄增订的《沙头里志》记载,沙溪一地真正形成人群聚居地,则是在唐宋时期,当时统名“涂松市”,是为沙溪镇前身。(图4)图4涂松旧影

据载,唐高宗龙朔元年(661),有一位名叫泰和的僧人在涂松修建了一座蔚为壮观的寺庙——法华庵。相传法华庵共有5000余间庵房,殿宇宏伟,规模盛大,令人叹为观止。明代太仓诗人龚挺写诗吟道:“龙朔于今知几年,相沿古刹尚依然。

东倾来去沧溟水,西障有无乌目天。

银杏木妖经霹雳,涂松路绕起炊烟。

老夫犹见烽烟日,军灶环堤血满川。”

清代沙溪诗人吕楠咏法华庵诗云:“古木立西东,森然表梵宫。

门开黄叶里,僧老白云中。

日色沉三径,秋声起半空。

万缘俱放下,略与佛心同。”

由此可见,“涂松”之名在唐代已经确定。

宋代景祐二年(1035),苏州知府范仲淹为排除阳澄湖西部低洼地区积水和解决农田灌溉需要,大兴水利,开挖了“西承阳澄诸河之水,泄泻于东海”的七浦河。

七浦之水,给沙溪这片沃土增添了生命的律动,孕育了沙溪的文明。镇地居民的生活用水、交通往来、商贸交易无不仰赖于七浦河,人们纷纷沿河造房砌屋而形成街市。至今矗立在沙溪乐荫园内的一尊南宋宝祐四年(1256)墓志铭碑《故检察主奉成忠赵公志铭》(图5),见证了至少在800年前,沙溪至涂松一带商贾云集、市声喧腾的繁盛历史。

至元代末年,张士诚(1321—1367)在姑苏称王后,在涂松修筑土城,并设立义兵营防御海盗。当地百姓苦于战乱骚扰,纷纷向西迁徙,在现今的沙溪古街定居下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发展,这里设立了河泊所,并逐渐形成了集镇。《沙头里志》(图6)记“沙头”之名始于此。

到了明代中期,由于太仓的娄江淤塞,七浦河成为苏州府和崇明县之间往来的必经通道。四方官民商贾,纷至沓来,沙溪占尽了发展先机,迅速形成“东乡十八镇,沙头第一镇”的繁盛局面。图5宋碑图6《沙头里志》书影第三节 岁月屐痕

打开尘封的历史,沙溪古镇发展的历程悠远而漫长。

据康熙《常熟县志》(图7)和同治《直塘里志》引《禹贡》记载,早在夏、商、周时期,沙溪直塘一带均为古扬州属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推行郡县制,沙溪一地则属会稽郡吴县。汉顺帝后归属吴郡,其中包括了长洲、常熟之地。

汉代时期,海虞西北南沙乡建置司盐都尉,沙溪在此管辖范围之内。

三国吴时,又将包括了沙溪一地的虞乡从吴县分出,置虞农都尉,并增设了军务防御。

晋太康四年(283),以虞乡为海虞县。元常侨立州郡,割海虞北境为南东海郡。成帝咸康三年(337),罢南沙都尉而建立南沙郡,当时两县并建,南沙在西北,隶晋陵郡;海虞在其东南,隶吴郡,沙溪为其属地。图7康熙《常熟县志》书影

宋、齐沿袭了这一管辖制度。梁天监六年(507),又将南沙、海虞二县隶属于新建立的信义郡。大同六年(540),改南沙为常熟,沙溪仍隶属之。

隋开皇九年(587),废信义郡,将海虞归并于常熟,隶属于苏州。其时改吴郡为苏州,县治合二为一,后稍分其地入常州,而常熟管辖南沙(包括沙溪地区)如故。

宋政和年间,升苏州为平江府,常熟自紧县升为望县(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将县分成十等,紧县为六等,人口在三千户左右;望县为五等,人口在四千户左右)。据宋代宝祐《琴川志》、元代至正《重修琴川志》和《沙头里志》等地方史志记载,沙溪地区的穿山、涂松即隶属于常熟县第三十七都,沙头隶属于常熟县第三十九都,直塘隶属于常熟县第四十都。

明弘治十年(1497),巡抚都御史朱瑄听从了乡贤陆容的建议,割昆山、常熟和嘉定三邑的部分地区而建立太仓州。作为常熟双凤乡三十九都的沙溪镇(图8),也由此划归太仓州。

至清雍正二年(1724),升太仓州为江苏直隶州,并析州地置镇洋县,州县同城而治,沙溪仍隶属于太仓州。

清宣统二年(1910),太仓州实行自治,沙溪镇乡董会改称为自治会。图8幽幽小巷

1912年民国建立后,废太仓州改为县治,沙溪镇自治会则改称为沙溪镇公所。

1916年,撤销沙溪镇公所,建立沙溪第五区直理镇事。1919年,撤销第五区恢复沙溪镇公所。1937年11月28日,沙溪镇沦陷,初设维持会,数日后,又建立沙溪第五区,并以中市桥(又名永兴桥、大木桥、老木桥)(图9)为界,为东西两镇治。东称印东镇,西称印西镇,各自设立镇公所,实行“保甲制”。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政府对沙溪的管理沿袭了汪伪时期的第五区和两镇分治的建制。1948年撤销第五区,改设区署,并将印东、印西两镇合并,改称印溪镇,设立镇公所。

1949年5月,太仓全境解放,建立沙溪区印溪镇人民政府,镇属区管辖。1954年8月,印溪镇改为县直属镇。同年11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废除印溪镇名,恢复沙溪镇原名。1959年5月,撤销沙溪镇建制,并入沙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2年8月,社镇分开建制,恢复沙溪镇人民委员会。1968年4月,成立沙溪镇革命委员会。1981年5月,镇召开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沙溪镇人民政府。1993年,太仓撤县建市,沙溪镇隶属于太仓市。同年6月11日,沙溪乡并入沙溪镇。2000年,直塘镇并入沙溪镇。2003年8月,归庄镇和岳王镇(图10)又并入沙溪镇,为太仓市重镇之一。图9中市桥图10岳王新农村民居

至此,沙溪镇无论是建制规模、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跨越。第二章银河濯锦尽云霞

沙溪,是一方令人留连忘返的秀丽水乡,至今完美地保存着“一河、二街、三桥、一岛”这一独特的江南水乡的古镇风貌。商业的发展和迁居文化背景的影响,历经百年的融合,那种梦幻般的清幽和诗意般的静秀,在粉墙黛瓦式的格局中彰显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图11)第一节 山河回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江南平畴少山,恰恰让江南人对青山秀水格外钟情。领略这唐诗的氤氲下有了生命初始的江南古镇风姿,不妨就从她的一座山和一条河开始……图11俯瞰沙溪古镇穿山胜迹

曾经,沙溪的纵横阡陌之间,矗立过太仓境内唯一的一座自然之山——穿山。并且,它还是从吴淞口入长江溯流而上所能见到的第一座山,故有“万里长江第一山”之称。(图12)图12穿山胜迹

穿山又名“颿(帆)山”“灵洞山”“降帆山”“降帆岩”“降帆峰”等,位于今沙溪镇凡山村。《临海记》云:山昔在海中,下有洞穴,高广各十余丈,舟帆从穴中过,通南北往来,故名“穿山”。后海水渐渐退去,成太仓境内唯一的天作之山,高17丈,周350步。山上山下有大洞、崩云磴、石佛龛、钓鳌台、天门顶、辗舆坂、立马台、夕阳坡、起云峰、龟趺趾、倚天壁、仙人岩、丛篁涧、仙洞等14景及真武庙、玉帝殿等庙宇,为一方名胜。穿山范围虽然很小,却有着众多文人骚客的沓沓屐痕。自元代至清,留下了许多吟咏穿山的诗文。正是因为这座山丘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渊源,故而历史上记载穿山的文献也较为丰富,如清代陆钺《穿山志》(一卷)、钱浚《穿山记》(已佚)、邵廷烈《穿山小识》(二卷)、《穿山小识补遗》(二卷),民国狄辰《穿山志初稿》等。

每当秋天来临,漫山遍野金灯花盛开,绚烂缤纷,蔚为壮观。引动得四方文人摩肩接踵,登高赏花,诗酒唱和,成为穿山的一大习俗。明代“吴门四家”掌门人沈周在《穿山》诗中吟咏道:“遍观天下山多少,唯有穿山山最小。

巍然一洞洞然开,未必此中无可宝。”(图13)图13沈周《竹林晚翠》

同时代的姑苏才子文徵明《穿山晚翠亭》诗生动地描绘了穿山的迷人胜景:“栏槛涵清瞰水流,四时交翠总芳辰,

春光过眼无多日,暮景荣身有几人?

绿竹苍松同晚节,落花飞絮各风尘。

高情最是庭前树,应有清风万古新。”

而被誉为“清代诗坛第一家”的太仓著名诗人吴梅村(图14)的一首《穿山》,更是在浸润了诗人对故乡这座山丘的绵绵眷恋中,抒发出他早年矢志振翮高飞的情怀:“势削悬崖断,根移怒雨来。

洞深山转伏,石尽海方开。

废寺三盘磴,孤云五尺台。

苍然飞动意,未肯卧蒿莱。”

诗人浪漫而激越的诗情,也让我们想起一个有关穿山来历的古老传说——“秦始皇鞭石成穿山”。经历了春秋、战国数百年诸侯争雄列强称霸,烽火狼烟漫天席卷之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图14诗人吴梅村

且说有一天,正当四月间,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放眼远眺,可谓气象升平。秦始皇一时心情愉悦,出宫去西山游览。此山极高,直插云际,山上树荫浓郁,怪石嶙嶒,苍然有趣。他在文官武将的簇拥下,一路观赏谈笑。忽而,他见到山道旁边蹲踞着一块活石,模样既俊俏,又怪异,大是让人不可捉摸。此时,他顿生奇想:要把这块石头赶往东海里去,让它为自己开辟一片崭新的绿洲。随即将手中的赶山鞭轻轻地向这块石头挥去。旁边的文武随从也在一旁帮衬,推挤的推挤、拉扯的拉扯。不料,这块石头虽然不大,却生就了一种倔强的脾性,任你怎么吆五喝六,它就是岿然不动,仿佛真与秦始皇较上了劲。秦始皇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却也无计可施。无奈之下,也顾不了在随从面前失态,只得屈尊,同它挽臂而行,向东海方向走去。

再说沙溪镇归庄之地,就在东海边上,境内有一处地方名叫冯家桥。这里树绿花红,碧波涟涟,田埂纵横,炊烟缭绕,一片生机盎然。秦始皇此刻无心留恋这绝胜的风景,一路上他一直在寻思:我能征服得了整个世界,难道对你这块小石头就束手无策了吗?看谁斗得过谁。不然的话,我也枉称始皇帝了。就在这时,他的眼睛突然发直:在他前面不远处的村子口,一棵老榆树下,有一个村姑在簸扬芝麻。

这村姑生得十分端庄俏丽,一身粗衣布衫却掩不住玲珑的身段,在春风之中就像一朵绽放的鲜花;而那一头飞瀑似的青丝,随着她身体的摆动,飘拂成了一张船帆,决不像后宫禁地那三千妃嫔媵嫱,终日不见阳光,脸容苍白,毫无活力。这使秦始皇颇觉诧异。更奇的是,这村姑簸扬芝麻的动作十分流畅,技艺十分娴熟,只见她轻轻盈盈地一弯腰,一直身,一扬手,就将芝麻筛扬干净了。乌黑洁净的芝麻,被盛放在一个偌大的竹匾里面,然后她双手托起竹匾,轻轻地将它一侧,颗颗细小如蚂蚁的芝麻,沿着竹匾的边沿,竟像生了眼睛,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一个长颈的瓶口。秦始皇看得入了迷,忘记了时空的流转,灵魂几乎出了窍。他多么想让这位天然去雕饰的村姑入宫,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成为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体己人。是的,他可以一声令下,身边的随从就会如狼似虎地将村姑掳走,但是他忽然又不愿意强迫这样的“尤物”。就这么痴痴地想啊想的,手不由自主地耷拉了下来,臂弯中的石头也就悄无声息地掉在了他的身旁。(图15)图15《沙溪民间传说故事》书影

其实,那村姑也早就注意到了他们,她起先并不在乎这些人为何而来,她和她的祖辈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视富贵如浮云。因此她旁若无人,自顾不暇地干着活,一心想着尽快回到村里和小姐妹们游戏聚谈。不料这一干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尤其是打头的那个人,竟像树桩一样站立在那里,目不转睛像傻呆了一样,实在有失仪态。于是她忍不住开口说了:“喂,这位大人,现在申时已过,你站在那里的时间也不短了,这里有什么可看的,还不想赶路?”

天下竟有敢在秦始皇面前大声驱遣的人!秦始皇正待发怒,忽又想到,自己位尊至极,何必与一个村姑过不去呢,于是报以一笑。这时,他才想起自己的正事。

可是当他弯身再想去挽那块石头时,却怎么也提不起来了。原来这块石头被他没头没脑地抽了许多鞭,又被他一挽一摔,早已激活了灵性,在地上生下了根,并且不断地膨胀扩展。秦始皇十分惊讶,下令属下去拔这石头,文臣武将竭力抬拔,可这石头竟纹丝不动。秦始皇见这帮下属这般无能,心中更加恼恨,遂提起赶山鞭,往这石头上连连猛抽,直抽得气喘吁吁。这石头本是一具灵性之物,怎禁得起他这般狂风疾雨般的抽打,竟被活活地抽死,就好像一个正在健康发育、灵动活泼的孩童忽然夭折了。于是这块本该继续长大的石头就定格在“山之高不及十五仞”(古人以八尺为一仞),成为山之族群中最小的一座。

始皇走了,而这块石头——一座玲珑小巧的山留了下来。这座山丘中间有个大洞,就像石梁一般,可以穿帆而过(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明正统年间,在穿山脚下,居民景升氏开凿水池时,还真的挖到过直径一尺有二的古船桅梢)。因此人们就称它为“穿山”或“帆山”。又因为穿山与冯家桥比邻相处,所以,当地的百姓也常常习惯将“穿山冯家桥”合称。穿山成了当地的胜景,老人们在夕阳之下,经常会喜滋滋地说:“幸亏当年那位簸扬芝麻的村姑,不然的话,这座山还不知被秦始皇搬到何处呢?”

令人扼腕的是,穿山在20世纪50年代初被开采殆尽,仅留下山根若许。盈盈一水

作为典型的江南小镇,沙溪如经络般密布着众多的清溪小泾。据清代《沙头里志》记载,沙溪镇区曾有黄泥泾、木杓浜、周泾、姚泾、团溪泾、柴场泾等数十条大小浜泾,而纵横全镇东西南北的,则有七浦河与横沥河两大河流。《沙头里志》中写道:“七浦关一镇命脉,其次即在乎横沥。水脉潆洄,潮汐拱秀,镇于是乎称盛焉。”

七浦河是沙溪的母亲河,又称“七浦”“七鸦浦”“七丫河”“戚浦塘”。西起阳澄湖,向东流经常熟、昆山、太仓,在太仓七丫口入长江,全长43.89公里。据史载,宋景祐二年(1035),苏州知府范仲淹,为解决苏南农田排涝和灌溉问题,主持开浚了七浦河。文徵明、归有光、王世贞、钱谦益、顾炎武等一大批明清著名文人学士的诗文里,都曾吟咏过她美丽的风姿。明代诗文家皇甫涍《七浦塘歌二首赠张隐居》写道:“水尽三江棹,花缘七浦堤。

自堪江路永,不比武陵迷。

长揖沧州兴,高人谷口依。

思君未即见,春草日萋萋。”图16七浦河

刻画了七浦塘两岸迷人的春景。(图16)

抗倭名将戚继光(图17)与这条光荣之河,也有过一段难忘的交集。传说,戚继光奉调浙江都司任参将后,招募金华、义乌兵三千,人称“戚家军”。戚家军刚勇斗猛,不畏强敌。然而,倭寇残忍凶暴,狠毒异常。两军相持不下,前方战事频繁,后勤便有点接济不上。戚将军遂派部属到江南沿海一带勘察形势,发现苏南地区虽说是土地富饶,但是吴中、吴江等地均为苏南腹地,若要将那里的粮草运出来,就必须要开辟一条合适的水道来。经再三考察,发现七浦水深河宽,便于运粮,只是部分地段有些淤积,需要挖深。于是戚将军派出戚家军精锐,并动员民众,对七浦河进行疏浚。沙溪一地,本来深受倭寇侵扰之苦,乡民们听说戚将军要将七浦筑成运送军粮的通道,便纷纷响应,自愿充作义工,担土挑泥,不辞劳累,很快就将工程完成了。从此以后,七浦全线贯通,而苏南一带也就成了戚家军后备的天然粮仓。在民众的支持下,军粮源源不断地途经七浦运往山东、浙江、福建的抗倭战场,戚家军士气大振,屡屡获胜,大壮国威军威。出于对戚将军的敬仰和爱戴,人们利用谐音,从此将七浦叫成了“戚浦”。图17戚继光像

抗倭名将与沙溪乡贤的这一段交谊,使七浦塘——这条沙溪的生命河融入了许多英雄的情愫。沙溪八景

500年前,秀美的古城太仓南码头洋溢着风雅昆曲的年代。姑苏才俊文徵明走进了这座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临河古镇沙溪。风雨古道上、炊烟袅袅中迎面拂来的是一种令人陶醉的乡土气息,清纯、晶莹、古朴、秀丽。他诗情勃发,挥毫写下了他饱览沙溪、饱览这些经过苍茫岁月打磨而就的风墙厚脊、清溪静园的印记——“沙溪八景”。

七浦听潮 旧时的七浦,河床既宽且深,水位又高,潮涨潮落,每日两回,惊涛拍岸,水声潺潺,如幽谷飞瀑,富有节律感。(图18)图18七浦听潮

天泉望月 古名“天坛望月”。沙溪西门街有一条弄堂,弄口原有一口井,井水清澈甘美,素有“天泉”之美称。“望月”之“望”,是“满”之意;“望月”,即“满月”“圆月”。每到八月中秋夜半时分,天上的月和水中的月恰巧正对影射,形成一井双月的奇观,此弄也因此得名为“天泉弄”。

万盏渔灯 古时又称“通津渔火”“团溪渔乐”。原新弄底(今长寿路中部长寿桥处)向西有一片河塘,名木杓浜,又名“团溪”(图19)。古代的沙溪,东临长江入海口处,渔业十分发达,但是七浦潮流湍急,而这片河塘既处在镇中心近侧,水面平静,又少有激流翻滚,因此不少渔民便停泊船只于此。每当暮色降临,户户船家挂起渔灯,升起炊烟,星星点点,闪烁明灭,宛如天上的繁星,呈现出一片安详宁谧的画面,而渔家儿女渔歌唱晚,充分表达出了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充分享受。图19团溪通津桥

北院荷香 北院,是指延真道院,因其地处镇北一里处,故俗称“北道院”。此处庙宇巍峨,规模宏大,前有转河,池内遍植芰荷。河上建有石桥一座,名“香花桥”。道院内外,种有榆树数十棵,高大挺拔,每到盛夏之际,绿叶伞盖,树荫浓浓,而池中荷花竟放,翠盖红裳,清香徐来,不愧为一处纳凉胜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诚此景也。每至傍晚,镇上的居民常三三两两结伴前往,徜徉于转河两岸,驻足在香花桥上,闻香赏景,其乐无穷。

松墩鹤唳 南弄街南侧往东(现为姚泾路)二号桥北堍处,原有连绵土埠,颇高仰,有古松数十株,龙鳞虬枝,苍然古朴,自然环境甚佳,时有白鹤飞来栖息其上。每到朗月明丽之夜,晚风袭来,松涛阵阵,忽高忽低,如海浪掀天,又夹杂着鹤唳声声,清幽绝俗,是为一景。

虹桥夕照 镇东原有一座高真堂,庙宇轩敞,楼阁参差,旁有一桥,体态秀美,拱如彩虹,故又名“虹桥”(原名为“北姚泾桥”)。每到红日西沉,晚霞飞金之时,屋角斜阳,照射到虹桥之身,金碧辉耀。遇到水面平静的时候,桥影倒映水中,桥拱与倒影形成满月,景色如画,醉人心脾。(图20)

竹林环翠 又称“竹林晚翠”。镇西偏南隅原有一座尼庵,名“花雨庵”。庵内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竹林环绕,在微风之中,竹涛阵阵,如天籁之音。竹林茂密,林中栖息百鸟,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晨光初露之时,或者暮色下降之际,林内百鸟齐鸣,令人心旷神怡,无穷舒畅。图20虹桥夕照

长寿钟声 灵宝长寿禅寺在镇东市,故址即今沙溪镇物业管理公司,当年为东南名刹(沙溪在太仓建州之前向属常熟县管辖,地在常熟东南,故云),建筑宏伟,里面的雕塑精美绝伦。寺内僧侣众多,香火旺盛,信徒云集,每日晨课时分,撞响巨钟,钟声远扬,响彻全镇,是亦谓为一景。(图21)图21长寿钟声

只可惜,诗人、画家文徵明吟咏下的八景诗在岁月的风雨中飘散殆尽。然而,这八景犹如艺术的留白,带给后人许多美感和遐想。第二节 闾巷兰堂“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唐人杜荀鹤的一首《送人游吴》,形象地刻画了江南人家的形态特征。幽深的小巷、清泠的水流、古朴的石桥,如诗如画,玲珑而典雅。三桥卧波

沙溪地处苏南水乡,河道纵横如网,因此桥梁也多。就桥型而言,主要有平桥、拱桥等。毫无疑问,在古镇上最为出彩的是横跨七浦塘的三座古石拱桥:新桥、庵桥、义兴桥。

新桥(图22)坐落在太平街34号东侧,原名利济桥。桥长15.3米,宽2米,横跨于老七浦河西部,为单孔石拱桥,拱若新月,如驾彩虹。原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后于清代乾隆年间重修,现为太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利济桥侧各有一对桥联:(西)“何处传书想黄石赤松□□,有谁题柱乘高车驷马而来”;(东)“印水回还看此地钟声古寺,娄江映带问何时潮接唯亭。”2000年修缮过程中,在桥南堍一段保留了青砖,让人们得以欣赏和体验历史文化遗存的风味。图22新桥

庵桥(图23)坐落在镇东市街89号西侧。旧时在长寿庵山门前(长寿庵后来易名为灵宝长寿禅寺),于是桥以庵名。这座桥始建于宋代,当时为木桥,清初康熙四十四年(1705)重修成石拱桥,清光绪十年(1884)再修此桥。现基本保持清代古桥的风貌,是太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桥北侧还保留着一个完整的桥门洞,门洞下种种装门的痕迹清晰可辨,两旁的墙面上斑驳陆离,古朴苍然。这种风格和形式,如今在苏州市下属的历史文化名镇中已经极为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历经了百年风雨,长寿庵早已踪迹难寻。站在古朴的桥身之上,俯望沙溪临水之景,沧桑世事仿佛就在眼前一一呈现。图23庵桥

义兴桥(图24)又名“曾家桥”,在高真堂弄与南弄相接处。悠长的古街总有些不老的传说。据史载明嘉靖三年(1524),当地好义之士曾彪(字希贾)独立捐资创建,当时取名“义兴桥”。此外曾彪还在茅浜和姚泾上分别建了永安桥、狮子桥,因此他被百姓尊称为“曾三桥”。时任太仓知州的刘世龙为表彰曾彪的义举,遂将义兴桥改名为“曾家桥”。沙溪民间也一直这样称呼该桥。苏州人、明吏部尚书吴一鹏曾为该桥作记,亦以“夫桥梁王政之一端,有司之要务”盛赞曾彪“好义可嘉”。不过此桥初建时,仅是一座石堍木面的平桥,直到清康熙年间才改建成目前形状的单孔石拱桥。义兴桥虽历经岁月,却像义士曾彪的化身一般,高耸挺拔,气宇轩昂,矫健而苍劲,后人凭栏相望,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图24义兴桥水乡古建

沙溪七浦河两岸4000余间古宅民居枕河而建,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绵延三里。因沙溪商业的发展和迁居居民文化背景的不同,经过了百年的融合,形成了集浙江宁绍文化和徽州文化于一体的沙溪临水建筑的奇丽风格,河棚、水桥则成为七浦河畔最为亮丽别致的风景。图25独特的河棚建筑

河棚 沙溪七浦河两岸的民居,家家建有河棚间。河棚的主要特点是精细小巧,挑河而建,面积一般只有五六平方米。由于沿河地形的差别,造成了河棚形式的多样性,有吊脚楼式的,有石头实砌的,均以木柱或石柱为支撑挑在河面上而建,既扩大了居民生活空间,又减小了七浦河潮水对房屋的巨大冲击力,远远看去像楼阁、似水榭,轻盈灵秀,形成了独特的沙溪河棚建筑艺术风格。河棚的形成是为了满足人们通舟、取水、洗涤或乘凉观景的生活需要,因此在河棚间内又开设了水桥。棚下有可供停靠的船坞,面积虽小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河棚的窗户有半窗、落地长窗,配有栏杆或美人靠,窗格有方格形、冰裂形、几何拼图形等,美观大方,花形多样。(图25)

水桥 几百年来,那一座座连着千家万户的河埠,成了沟通古镇与外界的桥梁,因而有了梦一般的名字——水桥。沙溪的水桥并不是建筑意义上的桥梁,而是人们取水、交易和出行的河埠。沙溪的水桥有驳岸和条石悬挑式两种形式,并有公用和私用水桥之分。公用水桥通常位于户外巷与巷之间,条石宽大厚实,有双向驳岸型河埠、单向驳岸型河埠、石板平铺型河埠和条石悬挑型河埠四种形式。私用水桥一般位于河棚间内,多由桥栏、桥门、桥洞三者构成。桥栏、桥门为木质结构,桥栏主要为防止小孩靠近河埠,避免落水,起安全保护的作用。石级比公用水桥稍小,微薄,宽度因家庭经济状况而异,一般家中经商的,石级较宽,双扇桥门,以便运送货物;普通人家的水桥则较窄,桥门为单扇。打开桥门,水桥就是一座通向七浦河的河埠,合上桥门,仍然是可供人站立的平地。因此,“启为埠,合为地”是沙溪水桥建筑的精华元素(图26)。图26河埠水桥

徜徉在沙溪的老街,满目可见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典型建筑。老街与七浦河并行,垂直如线,成“川”字形贯穿全镇,街河之间古民居相连成片,人走在街上,虽看不见河,却能隐约听到繁忙的河道上舟来楫往的声音。别致的临水建筑,古宅密集的老街和古朴雄浑的石桥共同刻画了一幅水乡沙溪的画卷。历史上由于沙溪商贸的繁荣,街已集合了市的功能,沿街居民多为商人,家底殷实,民居一般都有前后三进,临街多为二层楼,底楼为店铺,沿用宋代建筑的格调,大多挑梁出檐,不用木柱支地,仅以斗拱支撑房檐与墙体,简洁明快,雕刻精巧。风格迥异的厅堂、天井、宅院如繁星般散布于三里长的老街区内,古井、古树、古碑也处处点缀和映衬着沙溪的古朴与典雅。(图27)图27临水人家小巷深深

沙溪还有不少富有特色的小街巷,被誉为“沙溪一线天”的邱家弄是其中的一个,可以用“深、古、奇、窄、隐”来概括此弄的特色。

深——邱家弄长达60米。两旁过去均为独家独户的民居,都是六七进的深宅大院,由此可证原来两旁人家的物力和财力均非同寻常,也可窥见当年沙溪镇商业贸易发达的种种迹象。此弄深而显幽,因幽而引人好奇。

古——弄两旁的建筑大部分是清代的产物,十分考究。尤其是弄西侧墙基露出地面近一米高处,都是用整齐规则的花岗岩石条砌成,既美观又坚固还耐用。两面的墙壁上,斑斑驳驳,有一片片青苔点缀,墙面看上去有点倾斜却不倒。1740年问世的《沙头里志》“街衖”条中已有对此弄的记载,可见邱家弄距今至少已有270余年的历史了。

奇——在这条古弄的中部,高处有一堵青砖墙壁横亘其中,底部是用一根粗大的石条托住,连接在两边的高墙上,离地约180厘米左右。这堵墙壁深有机巧,它不仅是为了支撑和加固两旁的墙壁,更是为了防盗之用。若是小蟊贼肩扛手提赃物,即使勉强能挤过也无法从从容容地通行。两旁的墙基用坚硬的花岗岩砌成,其中一个功能也是为了防止“撬壁洞”。据镇上老人回忆,当年为使镇区达到更安全的效果,邱家弄内曾在这高墙下建有巷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