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PPT高手: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8 12:46:55

点击下载

作者:马馺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成为PPT高手: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

成为PPT高手: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试读:

前言 重新认识PPT

从逻辑到制作,找到正确的思维路径才更重要。

总有人调侃说我是中国最贵的PPT内容提供商。从2013年到现在,我专职从事PPT工作已经6年了,这期间还成立了一个专门制作PPT的公司——MassNote,并参与制作了百度世界大会、华为开发者大会、京东金融等产品发布会的PPT。2018年年末,吴晓波年终秀和罗振宇跨年演讲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讨论热潮,也让我一下子成为了成功人士“背后的男人”。这其实是我第二次为吴晓波老师制作年终秀PPT,也是第四次为罗振宇老师的跨年演讲PPT操刀。在这6年中,我们公司接到了200多份订单,其中不乏马云、汪峰、徐峥等著名IP的PPT。我开始深刻地感知到,PPT正从一个普通的办公软件,变成一种生活和思维模式。为什么PPT越来越重要

有没有发现,人们越来越爱用“我给你看个东西”这样的句式来开始一次谈话。随着互联网改变人们的视听习惯,单纯的语言交流已经很难充分满足人们对信息的传达了,人们越来越依赖视觉的辅助来增强沟通的效果。因此,PPT演示逐渐成为了我们日常交流的一种辅助方式。试想一下,当你拜访一个新客户或者参加一个公司的面试时,如果不给他们看点什么,那么会感到手足无措吧?这个时候如果手里有一个PPT,一定能成倍地增长你的信心。

人们已经习惯了同时接受大量的信息,而且听觉记忆力大大不如视觉带来的效果。这也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布会和公开演讲都十分重视PPT辅助的原因。需要强调的是,本书中所提到的关于PPT的思维方法,不仅适用于我们最为熟悉的MicrosoftPowerPoint,你还可以把它应用到所有同PPT功能相似的这一类软件,例如苹果公司推出的,在Mac OS操作系统下运行的软件Keynote,相对较为小众的Prezi和Focusky等等。为什么你的PPT总是做不好

曾经有很多人问我,你PPT做得这么好,有没有什么模板让我用用?

套用模板似乎成为了现代人做PPT的常规操作。双击打开一个常用的PPT软件,单击选取一个看得顺眼的模版,根据模版格式,填入相关内容,然后调整内容顺序,添加图片效果,完成。这些“常规操作”,在我看来都是错误的。因为当你打开软件,选取模板后,就会习惯性地将自己的思路局限到模版已经给出的板块划分中,被模板“套路”。

事实上,面对一项新的任务时,你应该做的是根据你面向的观众考虑你的PPT内容,再整理你的叙述结构,而不是依赖任何一个模版。

三等PPT看技能,技能新颖,观众看得有趣;二等PPT看逻辑(方式),逻辑舒服,观众看得进去;一等PPT看思维,思维睿智,观众看得信服。PPT技能的确重要,但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媒体的普及,人们能随时随地看到各种平台、各种工具的技能展示,所以PPT的那些技能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靠技能酷炫取胜的PPT大部分都已进入瓶颈,而且随着智能化发展,或许未来我们自己不需要费时间学习各项技能,机器就可以帮我们搞定。传统的PPT认知和操作显然不再合乎时代,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PPT。PPT为演讲而生

PPT的全称是PowerPoint,是一款演示型文稿软件,这意味着当你制作一个PPT的时候,你不仅需要考虑“说”,更要考虑“演”,否则你手中的PPT就和Word文档没有什么区别。

PPT需要“说”。它是用来提高沟通效率的工具,而所有沟通的目的都是让观众认同你的观点,比如:销售经理沟通是为了了解客户需求,让产品完成目标销售;产品经理沟通是为了整合资源,把解决方案变成实际产品。

PPT需要“演”。PPT是一个非连续性阅读的软件,这对我们平时的阅读习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比如读一篇文章,你可以一目十行,可以利用余光看到后面的内容,但是PPT的演示根本不会给人“看到后面”的机会。所以,如果你希望PPT被完整地看完,就需要营造演示场景,让观众有主动阅读的意愿。这要求我们有故事化演绎的思维,将观点演化成吸引人的故事,利用PPT的视觉呈现将故事的情景构建出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PPT服务于演讲,而不是一份可以独立的文字报告。反观现在我们很多人的瓶颈,其实都在于过分重视它的“文稿”功能,而忽略了它的“演示”功能,这才使得作品和作品本身的定义越来越背道而驰。被认同是PPT的主要目的

PPT就是把一个人脑子里的惊叹号呈现在屏幕上然后放进观众脑子里的过程。就像我们说如何把大象放到冰箱里一样:第一步呈现出来,第二步放到观众脑子里。

很多人在制作PPT或是理解PPT时有误区:认为将内容呈现出来就是PPT的全部,而忽略了还要把它装到观众脑子里。

如何做好这第二步,我们不仅需要运用技能,更多的是要打磨PPT,带有逻辑地制作你的PPT,让它像一部电影,吸引观众投入其中;将独立于模板的思维贯通到PPT的每一个细节,让观众感同身受,触及内心。是PPT制作者,更是产品经理。

虽然很多人称呼我为“最贵的PPT内容供应商”,但我更愿意称自己为产品经理。因为在我看来,从构架到创作再到演示,做PPT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产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你面对的观众是哪一类人?他们需要你解决什么问题?你的分享预期效果是怎么样的?

如果能把这三个问题想清楚,那么你就能梳理出一个不错的PPT逻辑了。而这个逻辑梳理的过程,需要用到:关系思维——认知观众,找到自己的人设;预期思维——以结果导向,打造演示场景;简化思维——化繁为简,高效制作与传递;传播思维——缩短与客户之间的认知,通过制造记忆点强化介绍的传播效益,让PPT刷屏;设计思维——从结构到色彩再到字体排版等,让PPT成为最佳作品。

以上这些内容,本书都将为你呈现。

作家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中说过:“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一个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在这个“注意力为王”的时代,如何通过PPT将自己快速打造成注意力的中心,收获更多自信?希望你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第一章 关系思维:快速和观众建立联系,获得共鸣与认可关系思维主要是以目标对象为核心的思维方式。通过找到观众与PPT之间关系,我们可以快速和观众建立联系,它就像是一把钥匙,帮助开启我们和观众之间的沟通之门,进而获得观众的共鸣和认可。找到你的观众

做PPT时你最怕碰到的事是什么?

对我来说,做PPT最害怕的事,就是连夜赶工几十页,辛辛苦苦地查资料,反复演示反复讲,最后上台却发现——根本没人关心没人看。这个结果是最无奈的,而且杀伤力极大,经历两三场类似的打击,任谁都会越来越没有信心。为什么观众不爱看?是我们的内容不够完善吗?或者是我们的动效不够炫酷?还是我们对细节处理得太粗糙?

或许应该先反思一下:我们考虑过观众没有?在做PPT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的观众是谁?他们是怎么样的人?

我曾经负责给京东金融,也就是现在的京东数科,做过一场发布会,发布会的主角是他们的第一张“小白卡”。小白卡,简单来说就是京东白条联名信用卡。它跟以往的信用卡不太一样,是一款既可以省钱又可以信用叠加的新型信用卡。在制作这场发布会的PPT时,我们的团队与京东金融的团队反复沟通,反复刻画观众的人物肖像。我们发现,这张卡包含的消费理念和积分兑换模式非常适合年轻人,于是双方团队最终决定把这次演示的观众定位在年轻群体身上。

找到观众以后,我们就围绕着“如何让年轻人记住这款专门为他们打造的信用卡”制作PPT主线。不同于其他信用卡的发布会,我们没有在PPT中干巴巴地展示卡内的优惠活动,也没有眼花缭乱的功能展示,而是给观众营造出了不同的场景,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在场景中找到自己,然后看到场景中的自己如何应用这张卡。

比如,在早上上班的路上,你就有机会使用信用卡,此时如果你手中有一张京东小白卡的话,你将如何操作?而这样的操作将如何帮你省时、省钱,甚至帮你赚钱?我们通过这样的情景化案例让观众一下子了解了这款信用卡,并且接受度很高。

找准观众定位并不难,这可以说是我们最原始的生存技能。在我们还是孩子时,就懂得如何在不同的关系中建立不同的话语体系。

我在坐电梯时,听到邻居家的小男孩对他爸爸说他想买一双球鞋,因为下个星期他要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他是学校的主力,这双鞋可以使他发挥得更好。他还强调绝对不会买了球鞋就知道打球而耽误了学习。

两天后的晚上,我回家时又在电梯里看到了这个小男孩。而这次他是在跟奶奶央求买那双鞋。他说那双鞋自己特别喜欢,不买的话,他就吃不好睡不着。奶奶心疼孙子,当下就答应了。

其实我们从小就知道面对不同对象时,要如何传达我们的想法。小男孩知道爸爸和他一样,对装备好坏这件事都比较在意,同时他还打消了爸爸对他可能会贪玩的顾虑,并且模仿大人的方式理性地与爸爸沟通;而对奶奶就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了,学习装备什么的都不是奶奶最关心的,奶奶只关心孩子高不高兴,所以跟奶奶沟通,打打感情牌,耍耍赖就好了。

同理,如果你的观众是严谨的投资人,你就要注重价值的分析,而不是浮夸的未来展望;如果你的观众是一群有激情、有梦想的人,你就要从大局观入手,注重阐释未来发展空间;如果你的观众是一群学者,则要更加关注细节、顺序以及清晰明朗的格式;如果你的观众是一群非常感性的文艺青年,那么就要强调共鸣、案例,注意情绪的烘托。做给谁看,谁就是你的观众。

无论是给老板做一个汇报,还是给客户做一次介绍,或者是发布一个新的产品……在开始制作PPT之前,观众就已经被清晰地划分出来了。所以做PPT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把信息高效地传达给观众。

不同类别的观众,关注点各不相同。如果PPT没有从观众的关注点切入话题的话,PPT的内容就很容易被忽视掉。

举例来说,当你跟领导汇报时,你是否需要介绍行业趋势?当然不用。因为他深耕行业多年,对行业趋势的了解可能会比你深得多,他想要看的是你对趋势的看法,以及如何制定相应计划。

当你面对你的客户做介绍时,你需要给他普及你公司的历史吗?一般不用。如果一定要说,也尽量一笔带过。因为他们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过去的事,而是你的产品与服务能否满足他的需求。还有那些高新技术的原理解析、硬件材质以及兼容性,也要因人而异地去介绍。这些内容可能会获得技术型客户的青睐,而其他客户可能更喜欢了解硬件背后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体验。找到观众,是梳理PPT逻辑的依据。

当演讲人相同、产品相同,而面对的观众群体不同时,PPT的逻辑梳理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从华为Mate20在伦敦和上海的发布会中感受一下,一个善于洞察观众的PPT是什么样子的。

在伦敦,华为的PPT用了5-6页的篇幅回忆了华为以往每款产品中用到的领先世界的技术。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华为是近几年才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的,而这场发布会是继华为P7发布会后第二场在伦敦举行的产品发布会。对于伦敦市场或者说海外市场的用户来说,华为的产品普及度其实不太高,所以这场发布会先着重树立一个具备创新精神的IP,然后再去输出产品。比如它提到了2013年的华为Mate1是世界上第一部6.1寸大屏智能手机;华为Mate10是世界首部拥有AI智能芯片组的手机……

而上海的Mate20发布会正好相反,创新的内容被一语带过,反而着重强调了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外媒对华为产品的评价。之所以这样演示,是因为中国消费者比较关注外媒对产品的评价,而这些利好评价也成了Mate20在中国市场最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不仅如此,在上海的发布会上,华为还特别介绍了它的个性化手机界面,以及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手机配件,比如推出了不同材质的手机壳等等。

每个人对PPT的期许是不一样的,不同角色的观众所关注的点也是不同的。联邦德国的文学史专家、文学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于1967年创立“接受美学”理论:它提出每一个观众都有自己的期待视阈,多位观众也就是接受者的心理并不是真空的,而是早就有了预置的结构。这种预置结构由接受者以前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决定。当它与作品的结构相撞击,才产生了观众对作品的评判。这个理论用在PPT中再恰当不过了。因此我们对于PPT的观众画像越准确,PPT内容就越能直达人心。因为观众是PPT的核心,观众思维应该贯穿PPT构思的始终。了解观众需求

生活中有一类“老好人”,他们貌似没有脾气,说话没有立场,谁也不得罪,对人特别友善,可是时间一长,大家就会对这种人失去兴趣。因为他们说的东西往往没有任何价值,而他们自己也很纠结,总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其实做PPT时也会出现类似“老好人”的问题。PPT的观众有时会有很多类,比如同事、领导、客户,甚至媒体等不同人群,有些人希望能兼顾每类观众,所以他们会针对每种类型的人群都讲一些东西,导致PPT目的不清晰,谁都听不懂。也有的人在做PPT的时候喜欢追求大而全,所有内容都往里面塞,缺乏重点。最后在场的人都听得昏昏欲睡,有的人早早离场,十分尴尬。

这些讨好型PPT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迎合所有人的需求,总想顾及所有人,但是结果却是谁也不满意;第二种是摸不清真实需求,什么都想传递给对方,但往往并不是对方想要的,以至于吃力不讨好。

那么,怎么避免这两种情况呢?针对第一种情况,给听众分级,按层级满足需求。

总想迎合所有的人是因为没有分清谁才是最重要的观众,或是没有区分好不同观众的重要程度。

下面做一个小测试。假如你现在被要求在公司做一次业绩汇报,下面坐着级别不同的人,比如你的部门同事、跨部门同事、领导,以及公司老板。如果要按重要程度给这些人排序,你会怎么排?

首先,业绩汇报一般都是做给公司老板看的,那么显然老板最重要;其次是部门领导,因为是他在带领着你们完成部门目标;接下来是跨部门的同事,因为任何一个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协调各部门资源;最后,是同部门同事。

之所以要给听众分级,是因为这决定了PPT最终呈现的内容配比。

如果公司领导是你的核心汇报对象的话,那么可能PPT上70%的内容都是讲给他听的。而领导最想听的可不是你们干了多少活,这个过程有多艰辛,而是你们部门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带来了多少业绩。

所以,在PPT的前几页,你要先总结过去取得了哪些成绩,即使没有金钱上的收入,你也可以讲一下在品牌知名度、用户口碑等其他方面的提升和亮点。如果过去的成绩不好,就要说明一下原因以及接下来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案。

接下来20%的内容都是讲给部门领导听的了,因为是他带领你们创造了这些业绩。身为部门领导,其实他也想在公司领导面前表现个人领导力以及对公司战略的落地把控能力。

所以,你可以在汇报中穿插一些曲折的小故事来满足他的需求。举个例子,本来你们年初是按照策略A执行项目,但过程中发现效果不理想,也不如竞争对手,甚至还有了下滑的趋势,当时部门领导发现了这个趋势后及时分析问题,调整了方向,采用了策略B,最终才顺利完成了业绩目标。

通过设置这样一个反转的情节,一方面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避免走神,另一方面也可以凸显部门领导的领导力和把控力,表达对领导的钦佩。

如果时间还足够,剩下10%的内容可以提一下跨部门的同事和同部门的同事。比如设计部门的小王在项目中承担了PPT的视觉设计工作,最后客户很满意,用户体验也很好;在文案方面,参考了同部门同事小李的优秀经验,获得了不错效果……诸如此类的,可以用一两句话提一下同事的贡献,表示感谢。

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拍马屁吗?其实并不是。你只有满足了这些听众的真实需求,给出了他们想要的答案,才能在未来工作中获得他们的认同和帮助,工作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如果时间有限,你可以灵活地调整内容的配比,只需要顾及公司领导一个人,或是公司领导和部门领导两个人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你要学会对听众进行分级,优先顾及最重要的听众。

当然,不同的场合,听众的构成也会不同,但是这套分析方法是通用的。学会了基本思路,以后就可以灵活应对了。所以,其实做PPT不只是个纯技术活,它背后是有心理学、营销学知识支撑的。我们在学习制作PPT的过程中,相当于顺带学习了心理学和营销学的部分知识。针对第二种情况,利用KANO需求模型。

什么都想给对方,结果对方却并不买单,其实是因为没有洞察观众背后的真实需求。举个例子,你给朋友讲了一个笑话,朋友说好冷啊,结果你递给了他一件羽绒服。朋友是真的冷吗?当然不是,他只是觉得你的笑话不好笑而已。

想了解观众真实的需求,就要认识一下著名的分析工具——KANO需求模型。它将用户需求分为五个层级: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无差异需求和反向型需求。

首先,要满足用户的基础需求。比如说你买一个杯子是为了喝水,喝水就是基础需求。一个手机发布会,手机的功能、外形和技术的展示是观众希望看到的最基础的内容,而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特效或是特邀嘉宾的演唱。

其次,期望型需求就是用户对你以及所展示内容的期待。依旧用手机发布会做例子,用户可能会对你手机的某一个功能有所期待,比如拍照功能是否能做到AI美颜?或者手机摄像头是否是广角或者是长焦?

兴奋型需求,也叫魅力型需求,是用户意料之外的惊喜。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时,他说今天要发布三款产品:一个可触摸宽屏的iPod、一个移动电话、一个上网设备。然后配合一个很炫酷的旋转动画效果,魔术般地把三个产品合成了一台iPhone。这一幕成为当晚最亮眼的环节,让观众兴奋不已。

无差异需求,就是无论提供与否,对用户体验并无影响。比如在制作产品汇报PPT时,究竟是把数据做成饼图还是柱图,其实并无不同,只要讲清楚就好。领导对这种数据呈现形式没有太大要求。

反向型需求,即是说用户并没有这个需求,但你却提供了,反而起了反作用。比如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正在台上天南海北地跟大家讲历史,大家本来正聚精会神地边听边看知识点,结果PPT上每一页都会有华丽的过渡动画,打乱了在场所有人的思路,就容易引起台下观众的不满。

这五种类型的需求中,我们可以侧重挖掘用户的期望型需求,并放大亮点。我们一定要针对不同观众的期望型需求进行内容的设计。比如发布会演示时,我们常常把台下的观众分为三类:核心粉丝、合作伙伴、媒体机构。

对于核心粉丝,以吴晓波老师年终秀的发布会为例,观众的诉求大多是要听到今年的变化和最新的趋势等干货。所以我们在制作PPT上涉及大量对于国运的思考、对现在创新模式下新生群体和产业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见解。比如当谈到信息化变革的时候,吴老师分享给大家的是:5G将创造智能互联的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对于合作伙伴,因为他们的诉求比较理性,想要的是你能给我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这时就要展示一些未来的合作模式以及过去合作的成功案例。比如在2016年“6·18”前夕,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南非开普敦与沃尔玛、宝洁、联合利华、玛氏等全球顶级的零售商和品牌商的CEO一起,召开了一场云集全球消费品界CEO的商界峰会。他面对这些合作伙伴时演示的PPT,就更多地倾向于展示阿里巴巴的生态圈,其核心目的就是讨论如何在中国加强品牌商供应链,推倒传统零售的“柏林墙”,用数字化方式让品牌企业真正获得中国消费者。

对于媒体机构,他们更多的是想要热点事件传播,这就需要在PPT中时不时地穿插一些曲折故事或是最新的爆料。比如当初雷军在小米发布会时曾表示,小米的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当时台下的很多媒体观众都被这个大胆的行为震撼,争相报道这一重要新闻。通过他们的强势传播,小米得到了很好的营销效果。

如果你暂时还分析不出观众的真实需求,那么不妨提前找一些不同的观众做个小调研来辅助自己的判断。如何让观众听得进去

我们想要成为一瞬间的焦点很容易。比如在公共环境下突然大吼一嗓子,你瞬间就能成为200平方米内的焦点。但这种吸引注意力的方式对于PPT制作是没有用的,因为当人们发现你的举动和他们并无关联时,他们会立刻将注意力转移走。我在《哈佛商业评论》看到过一组调查数据,数据显示大约90%的受访者承认在会议中做白日梦,73%的受访者承认他们利用会议时间做其他工作。

如何才能让人们注意力集中地听我们的内容呢?

所有的观众都更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所以想要获得更高的关注,需要培养一项能力——同理心。同理心是一种能够了解、预测他人行为和感受的社会洞察能力,它更是一种“破冰”的底层逻辑。比如管理团队需要同理心,你需要了解每一个队员,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销售也需要同理心,你需要说出你的产品对消费者有什么样的帮助;至于PPT的制作及演示演讲,更需要同理心,我们需要让观众觉得我们在说的是跟他有关的事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将同理心运用到制作PPT中?有以下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找到共同点。

同理心就像一把尺子在帮你衡量内容与观众的距离,和观众的距离越短,你对观众的吸引力就越强。

2017年,马云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和当地中小企业主做了关于全球电子商务平台的演讲分享,其演讲可谓是燃爆了整个现场,让观众频频赞叹。这场成功的演讲中其实包含了很多小心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就是马云找到了观众与他的共同点。

他在演讲开头通过PPT演示,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个平凡人做到现在这样的成就的,然后对大家说:“没有多少人相信我们可以做到,18人的团队中中仅3人了解电脑,剩下的15人完全不了解电脑和网络。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我们更没有关系人脉,我们都来自普通家庭,不是富豪,没有任何政治背景,我们甚至没有多少才华。如果我们可以成功,那世界上80%的年轻人都可以成功!”他通过白手起家的故事鼓励美国人拥抱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时代。

为什么马云要这么去演示?因为他要制造一个和台下观众的共同点。我们都知道美国人一直钟情于美国梦,而底特律又因为经济衰败、产业空洞化,有大量蓝领工人下岗。这时的底特律人正需要一个和他们一样的平凡人去激励他们重拾美国梦。马云利用同理心一下抓住了观众的情怀,很好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同样的还有罗振宇。2016年,他在名为《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开场上,讲了台风“海马”的事件。跨年演讲开始的一个半月前,演讲的所在地深圳曾经发布了“海马”台风的预警信号,然而第二天,台风预警取消了——虚惊一场。于是在开场上,他开玩笑地说:“一场称职的台风是这样的:停课停工,然后调转风向,擦身而过。”他的一个玩笑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把观众带入了回忆中,他们在想台风即将到来的那几天,他们周边有没有因为台风而受到什么影响。

随后,他抛出了好几个当年众所周知的重要事件,比如阿尔法围棋(AlphaGo)、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等,这些话题并不是随便选取出来,而是有一定普及程度,一定能引起大流量舆论的话题。他通过这几件自带“神转折的事件”来引导观众思考,在这种不可控的浪潮中,资本市场、实体经济等切合观众自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上有什么趋势和变化。就这样,一场“与观众息息相关”的跨年演讲开始了。

第二个方法,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观众,你最想听到什么?

我的一个朋友是历史老师,他要在社区办一场关于秦汉对比的历史知识分享,我去帮他做一下PPT指导。我先让他讲了一遍知识分享的内容,发现其中有一页PPT里铺满了古文,而他大概是这么讲的:九卿等俸禄一年2160石,诸侯相一年1800石……

当时我就懵了,满脑子都是“我是谁?我在哪?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于是我问他,那天都有谁来听?他说,谁都能来听,可能是学生,可能是退休大妈,也可能是某个历史爱好者……总之,来的人对历史的认知层次参差不齐。

我说,那就不能这么讲,太不接地气了。我们可以先找一个官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