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勇敢长大:理想妈妈养成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8 15:02:29

点击下载

作者:艾玛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和孩子一起勇敢长大:理想妈妈养成记

和孩子一起勇敢长大:理想妈妈养成记试读:

序致

孩子的声音

如果允许孩子们投诉他们的妈妈,他们一定会争先恐后地告诉你:“我妈妈太啰嗦!”“我妈妈不仅啰嗦,还总忘记自己说过了什么,如果你提醒她,她一定不承认,还会反问你:‘我说过了吗?没有吧。’明明有!她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听得我的耳朵都出茧子了!”“你们不知道,我妈更厉害!她在我们家简直就是女皇,我爸和我都得听她的。她总是拿不给我们做饭,不给我们洗衣服作为要挟,逼我们就范。事实上,我倒觉得做饭和洗衣服没什么大不了。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我比你们都惨!我妈,她什么都不像,她就像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每天给我布置无数作业,让我做牛做马地写呀、背呀、默呀,可她,总有办法哄我,今天说如果我好好完成作业,她就给我买iPad,明天说如果我好好完成作业,她会带我去游乐园,事实上,她从不履行她的承诺!”

…………

如果你再让他们给自己的妈妈打分,即使孩子刚给他的妈妈罗列了一千零一条罪状,他还是会给自己的妈妈打满分。

或者,你干脆问他们:愿不愿意换个不啰嗦、不健忘、不强权、不像老师只像妈妈的妈妈?这些孩子都会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他们都愿意继续之前那样的生活,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但,如果,妈妈能够稍微改变一点,变得通情达理一些,变得善解人意一些,变得温柔一些,变得……这样,实在是太美好了!

孩子的要求并不高,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的妈妈就是一位理想妈妈;在孩子的眼里,理想妈妈仅此一个!

你就是你孩子的理想妈妈!

妈妈们的声音

我听到了来自妈妈们的抱怨:“孩子太不懂事,他根本无法理解大人的一片苦心!”“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教育这个孩子了,他越来越不听话了,总是和我对着干!我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他不和我说话,除了和我吵架!我要被他气死了!”“她的成绩很好,但还是不能让我省心,我总担心要是有一天,她的成绩掉下来了,怎么办?再要是万一,中考、高考有个闪失,考不上好学校,又怎么办?”

序致“他最近沾染上了坏毛病,对人很不礼貌,我们想要纠正他,告诉他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但还是没用,非得打一顿,才会好一些,但打得多了,也没用了。孩子没礼貌,别人总会以为是我们做家长的没教育好,可是,这怎么教育呀?愁死人了!”“和孩子一起看新闻,看到那些揭露社会不良现象的报道,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讨论。还有现在社会上的那些流行语,孩子学得很快。现在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再那么纯净了,真让人担忧!”“孩子学得很累,我也知道,但不学怎么办啊?我不盯他牢一点,他就玩去了!他玩,别人在学,那他不是落后了吗?落后就要挨打。孩子还不懂事,所以,不能由着他们来。如果让他们来做主,那肯定就乱了套了!”“我家孩子只喜欢打游戏,他能把你重新设定的密码破解掉!游戏那简直就是他的命!哦,不,比命还重要!”

…………

妈妈们的烦恼三百天三百夜也讲不完!

你说,当个妈妈,容易吗?

当个妈妈已经够难的了,还要当理想妈妈?眼前的麻烦能够解决就够好的了,谈理想,似乎太奢侈了!

可是,只要对孩子能够带来帮助,让他变成好孩子,让他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妈妈们做什么都愿意!

妈妈心系孩子,却不那么明白孩子在想什么。

假如,妈妈能够心怀孩子,又能真正理解孩子……

我的声音

我是艾玛。

我是一名老师,我教了十年的书。我每天面对孩子,也面对他们的妈妈们。

我在课堂里给孩子们讲课,我在办公室里接待他们的妈妈们,我还去他们的家里做客,也经常和他们一起吃饭。有时候,我也做代理妈妈去开家长会。我和孩子们是伙伴,我和妈妈们也是伙伴。

我这辈子,只做老师。

我希望孩子们得到快乐,妈妈们也得到快乐,我们大家都得幸福!

我很快乐。

我被许多人需要。

我的父母也为我感到骄傲。

我被鼓励着去追求我的理想。

我怎能不幸福?

有一天,我也会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

我也会鼓励我的孩子去追求他的理想。

也许,一开始,我会在他的前面引领他;后来,我和他并肩前行;再后来,他比我走得快了,我会默默地站到他的身后,注视他的身影,当他取得成功,我会为他鼓掌、喝彩;当他失败,回过头,我会来到他身边安慰他。

我能为他做的一切的一切是,在他出生之时,就为他的独立做准备。用心呵护他,指引他,又给他充分的自由,做孩子心中的理想妈妈。

这本书里,就是关于理想妈妈赵佳慧的故事……

开篇

赵佳慧是一个活泼、快乐的女孩。她住在东南沿海的一个名叫赵家村的地方,她的父母起先是农民,佳慧是他们唯一的孩子。在赵佳慧五岁的时候,他们双双进了镇上的一家企业上班去了。

村里没有幼儿园,家里也没钱送佳慧去镇上的幼儿园,从小,佳慧跟着父母去地里,父母干活,她在地上打滚,或者玩泥巴,摘些野花野草,自娱自乐。后来父母去镇上上班了,每天都很晚回家,于是把她托付给她的奶奶,奶奶年纪大了,管不了佳慧,只能由得她满村子地跑,吃饭的时候,把她唤回来,吃完饭,她又跑出去了。

佳慧的父母提起佳慧的童年,总是会不由地叹息:太苦了!大人苦,孩子也苦。

但佳慧想起她的童年,总觉得有趣极了,那么自由自在,还有那么多值得回忆的故事。爸爸背着她下楼,每到楼梯口,他总会说:“碰到了,快碰到头了!”吓得佳慧双手捂住眼睛,哇哇乱叫,这是每天她最向往的最惊心动魄的时刻。还有,每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一边吃,一边聊,聊着聊着,佳慧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迷迷糊糊中,爸爸背她上楼,再由妈妈抱她到床上,他们看着佳慧熟睡中的模样,幸福地笑了……

佳慧是一个很有出息的女孩,她在村里读的小学,又去了镇上念初中,还考上了邻镇的重点高中,高中毕业时,她被省城海州的一所大学录取了,学的是外语专业。

佳慧离家越来越远了,但她喜欢自由,待人真诚、友好,总是会有许多朋友,所以,她一点都不孤独。

大学毕业那会,因为男朋友在海州,佳慧也留在了海州,进了一家外企做总经理助理。她的男朋友颜承亮是她同级的大学校友,学的是金融,他们都是校文学社成员,两人都喜欢诗词歌赋,就这样,有共同语言的两个年轻人慢慢地彼此产生了好感,成为了一对恋人。

颜承亮的家就在海州,但家境并不好,他的妈妈是下岗工人,他父亲原先是一家国企的工程师,但他在颜承亮上初中的时候,因为一次交通事故过世了。

颜承亮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他很开心也很郁闷,郁闷的缘由自然是钱。佳慧鼓励男朋友继续念书,钱的事情嘛,她不是找到工作,可以挣钱了吗?

三年读书的日子两人过得很清苦,却也乐趣无穷,佳慧照样觉得自在快乐。

颜承亮拿到了硕士文凭,被一家国有银行在省城的支行招了去。工作有了着落,颜承亮向佳慧求婚。

没有钻戒,没有婚宴,没有婚房,更没有汽车,但有两家人的祝福,这对恋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和颜承亮的寡母住在了一起。

第一章 初为人母

结婚的第二年六月,佳慧怀孕了,预产期在次年三月。

27岁的赵佳慧就要成为妈妈了!

得知自己怀孕后,赵佳慧既兴奋又紧张。虽然,她早就知道自己会成为一个妈妈,但当这一天真的摆在了眼前,似乎和少女时代的想象还很不一样。

现实是多么强大,推着你往前走,连停下来看看、想想的机会都没有。

在孩子出生前,赵佳慧在自家储藏室的一个角落看到了一本书,这本书已经很破旧了,大概是颜承亮的爸爸留下来的。

书是一位姓颜的老祖宗写给他的后世子孙的,算来至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

带着好奇,佳慧从地上捡起了这本沾满了灰尘的旧书。书的内页已经泛黄,还散发出一阵阵的霉味。佳慧差点就把它扔进垃圾筒了,不过她被扉页上写的一句话吸引住了——“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佳慧掸去了书上的灰尘,反复地,在心里边读着书的名字——《颜氏家训》。“太好了!”挺着大肚子的佳慧兴奋得几乎跳了起来。“家训,家训!”她掂量着这两个字的分量。她即将成为妈妈,她实在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好的教育。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是好教育?从“家训”这两个字里,她朦胧地找到了一丝感觉。

在这之前,她构想过许多种教育的方式,比如:她想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她觉得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送他去参加艺术特长班;她还想把孩子培养成绅士或者淑女;她觉得应该提供给孩子丰富的物质生活……她想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过,她又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家训,家训!”她想起了她自己的父母,两位善良的老人,他们勤劳、朴素,也要求佳慧正直、勤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他们对佳慧是宽厚慈爱的,同时,也是严格的。佳慧觉得她的人生因着这样的教育而变得充实、自在。从心底里,她是感激她的父母的,她也认同父母的教育方式。虽然,她的父母并不懂教育,但他们实在做得很不错!

佳慧意识到,父母的榜样、家庭的氛围,其实就是最好、最强大的教育资源。

她对这本《颜氏家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她小心翼翼地把书收了起来,回到卧室,迫切地翻开书,一字一字地读起来。

书的开头是这么写的: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着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第一节 尊重生命的价值:我们和即将到来的孩子

想到孩子即将到来,我感到兴奋,却又紧张,还有一些焦虑。

会是一个男孩还是女孩?

他(她)会长得像谁?

他(她)会是一个听话的还是调皮的孩子?

孕育生命的过程很神奇,你可以对它充满无限的想象和期待,也可以尽情勾画美好的未来。这个生命真实地存在着,它在你的身体里蜷缩着,有时候,它还会伸伸懒腰,踢踢腿,它的每一次活动似乎都在提醒着你:它存在着,不要忽略它!

这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自从知道了这个小生命的存在,我们便开始虔诚地准备着成为爸爸和妈妈,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转变,比考上大学、结婚更重要!

无论我们如何虔诚,我们都觉得不够。

颜承亮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自己的孩子,他都会喜欢。

我说,女孩更好一些吧,女孩会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不过,如果是男孩,也很不错,男孩会成为男子汉保护妈妈。

婆婆说,这个时代,男孩和女孩都差不多了。我知道,其实婆婆更希望是男孩,她的观念很传统。我想,她这样说是为了安慰我吧。

爸爸和妈妈说,我和孩子的健康最重要,男孩和女孩都一样!他们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尊重和理解婆婆,不能因为观念不同而起矛盾。

经常,我觉得自己也还是一个孩子,爸爸和妈妈虽然不在我的身边,但他们时时牵挂着我,不时会打电话询问我的饮食和冷暖。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我们又会有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孩子也会长大成人,像我们这样。

这样的轮转和繁衍,无穷无尽。

我发现,我从爸爸和妈妈那里得到的滋养会传递给我自己的孩子,不管他是男孩还是女孩。

我不厌其烦地问颜承亮:你希望我们的孩子长得像谁?

他总是一本正经地回答:长得像谁都没有关系,不管孩子是丑还是美,他都喜欢,他只希望孩子是健健康康的。他又修正道:“不管孩子是怎样的,我都爱他!”

说真的,我也不知道孩子会像谁,我原本是想讨颜承亮一些漂亮话,比如说:孩子的眼睛得像他那样大而有神,孩子的鼻子得像我这样挺拔,孩子的嘴巴最好是像我……在我的内心里,我希望我能够生一个漂亮的孩子。

可是,我们对孩子的爱不会因为他的漂亮而增加,也不会因为他的不够漂亮而减少。就像颜承亮说的,不管孩子是怎样的,我们都爱他,我们的爱始终是满满的。

同事张倩和我年龄相仿,但还没有结婚,我们在同一间办公室,她对女人生孩子这件事情,似乎带了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佳慧,怀孕辛苦吗?”“挺辛苦的。”“……其实吧,我觉得养孩子会更辛苦。现在的孩子呀,大多都很有主见。”“孩子有主见,我们更有主见,那不就扯平啦?”“哪有这么容易?你真不成熟!现在哪个当爸爸、做妈妈的不是小心翼翼的?社会竞争激烈,家长的压力大,孩子的压力更大,我觉得挺可怕的。也许将来,我会结婚但不会生孩子。”“别这么早下定论!我们得认可和尊重我们自己,也得认可和尊重我们的孩子。虽然,我们不是必须要生孩子,但是,张倩,孩子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完整、更丰富。”“孩子还会带给你一堆麻烦,你不觉得吗?你看看我们周围有孩子的人,哪个不是围着孩子转?”“我觉得孩子一旦出生,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他会有他自己生理的和心理的需求,不被我们的意愿所左右,我倒更愿意在我的孩子出生后,认真地观察他,了解他,熟悉他,和他建立平等的、友好的、双向沟通的关系,我还预感到,我的孩子会教给我许多新的东西,他会改变我……”“佳慧,打住!你越说越离谱了。到底你是孩子还是你的孩子是孩子呢?你把我说得一头雾水。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想得太美好了。等着吧,现实是残酷的。”“我要坚定不移地成为一个理想妈妈,为此,我愿意学习,愿意和孩子一起勇敢长大!张倩,有一天,当你决定想要一个孩子的时候,你也会有这样强烈的感觉的,它很美好,很神奇。”

肚子里的小生命在渐渐地成长,我的思想也在成长、成熟。我拿什么来献给我即将出生的孩子?我虔诚地准备了“尊重”二字,我尊重他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存在,我尊重这个独立个体的价值!

我迫切地想与他见面了!

理想妈妈语录:尊重孩子个体生命的价值通常,我们怀了美好的愿望来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我们希望,最好,他们能够实现我们的愿望,圆我们昔日的梦想。愿望固然美好,可是,它也牵绊着我们,让孩子和我们纠结在其中。当我们发现,孩子离我们的愿望越来越远,我们便开始恼怒。当孩子发现,我们企图把他变成我们的附属品,把我们的思想强加给他,他也开始恼怒。我们认为,孩子错了;孩子认为,错的是我们。谁都不肯认错,于是,旷日持久的战斗便开始了,热战、冷战轮番上场。我们打的是进攻战,我们想把孩子的思想攻破,让他缴械投降,服从我们。孩子打的是保卫战,他努力维护自己的思想主权完整,坚决抵制我们对他思想领土的侵略。其实,孩子想要的是拥有他自己的愿望和梦想!他最想告诉你的是,他不是你!他是独立的、自由的个体,他要成为他自己!这一点,如果我们能够在孩子出生,甚至是孩子出生前就认识到,那么,这之后的战争就不会有了。很多妈妈在经历十月怀胎的时候,想的是:“这是我的孩子,他在我的肚子里!”当孩子出生,想的是:“这是我的孩子,他是从我的肚子里出来的!”当孩子渐渐长大,妈妈围着孩子团团转,想的是:“这是我的孩子……”于是,才有了妈妈和孩子的“战争”。如果换一种模式——当妈妈在经历十月怀胎的时候,想着:“这是一个小生命,他每天都在我的肚子里长大,多么神奇!我要和他一起成长,迎接他的到来!”当孩子出生,想着:“孩子终于来到这个世界了,他多么了不起,我得好好去了解他!”当孩子渐渐长大,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转变,先是妈妈牵着孩子走,然后是妈妈和孩子并肩走,接着是孩子走在前面……请千万记得: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拥有个体生命的独立性,你应该尊重他,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完整的人,才会拥有健康、快乐和独立的人生!

第二节 孩子的人生词典:我们和他们一起写下第一个词

我在生孩子的前一天才停下了工作,这是我引以为自豪的事情。

虽然,在这之前,我已经无数次地想象了和孩子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但,这个时刻真的到来的时候,它实在太超乎我的意料了!

就在这一刻,为见到这个小生命,此前经历的辛苦和疼痛都变得那么微不足道。我庆幸自己坚持了自然生产,让孩子体验了一段曲折跋涉的经历,这是于她、于我都有益的体验。

刚生下女儿那会儿,我还很虚弱,当护士把她抱到我的面前,在我触碰到她的一刹那,她打开了我心里最柔软的一个地方。

她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

同病房的新妈妈比我早一天剖腹产生下了一个男孩,她说她怕疼,怕极了。在进产房的那一刻,她疼得几乎后悔了,如果不生孩子该多好啊!

这个病房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很快成为了朋友。她叫蓝蓝,她的父母共同经营着一家企业,她是独女,大学毕业后就在父母的企业里工作。她的丈夫是一名公务员,他很少出现在病房,蓝蓝说,他总是忙着各种各样的应酬。

当女儿在我身边安静地熟睡的时候,我注视着她,我渴望一眼看到她的未来,我又多么希望她的人生是顺利、幸福的。可是,人生是她的人生,人生的道路在她自己的脚下,她会在她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收获风景。也许她会遭遇人生的风浪,它能够摧毁她,也能够成就她。也许她会得到掌声和喝彩,它们可以鼓舞她继续前进,也可以成为她前行的阻碍。

谁也不知道我们会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本自己的人生词典,我们经历着人生,不断把新的词汇填充进这本词典,人生的经历因此显得弥足珍贵。“佳慧,你希望你女儿的这本人生字典里有哪些词?”“健康!快乐!独立!感恩!坚强!专注!勇敢!勤奋!善良!自律!幽默!自信!谦虚!坚持!分享!谦让……”“这么多?!那你准备怎么教给她呢?”“我自己首先得成为这样的人!”“太难了吧?你对你自己的要求太高了。”“我们成人也是需要改变的,需要不断地自我完善,我们因此会更快乐、幸福。”“我也希望我儿子成为你说的那样的人,可是,我觉得真的很难。”“蓝蓝,当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勇敢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够勇敢呢?”“我也不知道。父母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做得更好吧。”“如果父母不勇敢,孩子从哪里学习勇敢呢?‘勇敢’看不见,摸不着,你只是告诉孩子‘勇敢’这个词,它对于孩子来说,永远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他看到了你的勇敢,和你一起经历了,他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词才能够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词进入他的人生词典。”

蓝蓝仍然不能认同我的观点,她觉得为孩子改变自己,似乎没有必要性。她认为她的责任是将来为孩子找到好的幼儿园,好的学校,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物质条件,让他赢在起跑线上,这就足够了。

她觉得我的想法和做法倒更像是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

不,不是牺牲!因为孩子的到来,我开始更认真地反省自己,她使我发现了更多的人生意义。

因为得到了父母的爱和养育,我成为了我自己;因为对于孩子的爱,我更加积极地改变自己。这一切似乎都缘起于我们心里最柔软的那个地方,那里简直就是一个能量生产基地,源源不断地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那就是我们对孩子的爱。

在女儿的人生字典里,也许第一词就是我要与她一起写下的“爱”,而她人生的道路就从这里开始。

理想妈妈语录:我们是怎样的妈妈一位妈妈迫切地希望自己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能够做到认真写作业、认真听课。因为孩子的老师经常打来电话向她告状:她的孩子写作业和听课都很不认真!她想了许多办法,苦口婆心地向女儿讲了许多的道理,女儿还是老样子。她开始打骂女儿,她骂累了,打累了,女儿也还是老样子。她实在拿女儿没辙了。灰心丧气的她开始向同事诉苦,讲自己的女儿如何不认真,如何不听话,她如何苦恼。她的同事反问她:“你自己工作上认真了吗?”原来,这位妈妈在自己的工作上也很粗枝大叶,能偷懒就偷懒,即使旁人指出了她的问题,她也不愿意改变自己。问题就这么一直延续着,深化着。这位妈妈自己的人生词典上没有“认真”二字,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认真”,这是一件多么有难度的事情啊!当我们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不妨先看看我们自己的人生词典。我们的人生词典从我们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来,它不仅指导我们自己的人生,也指导着孩子的人生。想象一下,一位妈妈对孩子说:“你得好好学习。”而她自己每天要么打麻将,要么看电视,从来都不学习,你说,这句话会对孩子起作用吗?孩子幼年的人生经历和家长紧密相关,在孩子10岁前,孩子观察和模仿的对象是家长,家长对孩子能够起最主要的教育影响。而在10岁后,孩子开始接收越来越多家庭以外的信息,那个时候,他们更愿意和自己的同伴相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不再是最主要的。所以,家长务必要重视和珍惜早期给予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家长需要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这种认识越早越好。

第三节 经营我们的生活: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我们家本来就小,多了一口人,家里就显得更挤了。随处都是孩子用的东西,尿片、奶粉、衣服、各种各样的玩具。

张倩送来了一套昂贵的布娃娃,她信誓旦旦地要做女儿的干妈。“佳慧,你就让我占个便宜吧!”“你还不如自己去生一个呢。”“生一个太麻烦……我觉得她好可爱,瞧,她看着我呢,哈哈,干妈会给你买好多的玩具……高兴吧?”“张倩,以后别买那么贵的娃娃,太浪费了。”“浪费什么呀!谁家不是给孩子挑好的、贵的买?你看,这娃娃做得多精致,多漂亮,多华丽,孩子能不喜欢吗?”“他们哪里懂得精致、漂亮、华丽?对于他们来说,能玩在手里,塞进嘴里,任他们蹂躏,经久耐用的玩具才是好玩具。”“你怎么一点都不疼自己的孩子?亏得你怀孕的时候说得那么好听,什么尊重啊,什么成长啊,我看你呀,整个一小气鬼妈妈!你不肯花钱在自己身上倒也罢了,你还舍不得给孩子花钱,咳,让我说你什么呢?!”

颜承亮和我的观点一致,我们都认为孩子不需要昂贵的玩具,也不需要昂贵的衣服,他们也不会在意家的大小,但他们需要丰富的、充实的家庭生活。

比如说,我给女儿一块花花绿绿的干净的布,她可以随意揉搓这块布,也可以把布塞到口里,还可以用布和我玩躲猫猫的游戏……她会展开想象,得到无限的快乐,那么,这块布也就成为了一个拥有巨大价值的玩具。

再比如,我给女儿一个精贵的娃娃,当孩子抓起它,要把它含在口里的时候,我上前阻止了她,夺下娃娃,板着脸对她说:“不可以,不可以!”当她要对娃娃进行破坏性活动的时候,我又上前,救下娃娃,对她说:“不可以,不可以!”……在孩子还不会说话前,她听到得最多的是“不可以!”她失去了许多亲自体验的机会,失去了许多的快乐,甚至会感到不安全,不舒适,那么,这个精贵的娃娃实际上反倒阻碍了孩子心智的发展。

最有价值的,其实不是玩具,而是生活,是孩子和家长共同拥有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是家长对孩子的陪伴。

张倩一直对一件事情保持了很强的好奇,那就是为什么我和颜承亮总是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我嫁给颜承亮,是因为他身上的品质和他的思想。他娶了我,也是因为我身上的品质和我的思想。我们在一起经历了生活的艰辛,我们相互鼓励、彼此支持,我们心灵的契合度越来越高,情感和思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就越来越强,即使有一些分歧,我们也能够通过沟通来消除。“现在的人如果都能够像你们这样,这社会就真的和谐了!女孩子们都还是更愿意嫁给有钱人的。不过呢,真的嫁了有钱人,也未必会开心。”张倩说。“我觉得女孩子可以看得更长远一些,你嫁的这个男人会成为你孩子的爸爸,如果你和他连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都没有,家庭生活枯燥乏味,你总是抱怨,你说,你的孩子会快乐吗?钱未必不好,钱能够使幸福的生活锦上添花,但钱不是建立幸福生活的基础。”我说。“幸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可是,佳慧,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像你一样幸运的,如果我也遇到能够和我在思想和情感上有共鸣的男人,即使他是一个穷人,我也愿意嫁给他。但是,我遇不着啊!”“你给过穷人机会吗?谁都不是第一眼就能够确认自己遇到的这个男人就是自己的Mr.Right,你得去了解,给人家机会,也给自己机会。两个人在一起都是慢慢地了解,慢慢地适应,慢慢地磨合。”“可真难呐!”

和经营思想感情一样,经营生活也需要勇气和毅力,向左,向右,一切都在我们自己的选择中。

家庭生活庞大而琐碎,却处处是教育的机会。支持我们把家庭生活经营好的,一定是爱!是思想和情感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理想妈妈语录:家庭生活中的教育机会孩子的五岁生日快到了,他的妈妈开始四处寻找送给孩子的礼物,因为儿子喜欢汽车玩具,她想送儿子一辆电动小汽车。一位旁人提示她:送孩子一辆电动小汽车,不如送他一次和妈妈一起洗汽车的机会!这位妈妈纳闷了:这也是礼物?孩子会愿意和自己一起洗汽车?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虽然带了许多的疑惑,但她还是采纳了旁人的建议。儿子生日过后,当她再一次遇见这位旁人的时候,她激动万分地告诉他:“那天,孩子实在太高兴了,比他收到任何一件礼物都要高兴!他和我一起洗汽车的时候,还向我提了好多的问题,他也说了很多的话……我和儿子的距离从来没有像那天这么近……”虽然,我们和孩子每天都生活在一起,但未必我们就了解他们。如果我们能够细心留意我们的生活,把琐碎的生活变成教育的机会,带孩子进入生活的场景,我们和他们都能够得到别样的收获。

第四节 教育的文化养成:学习古人的智慧

我读了一遍《颜氏家训》后,把书交给颜承亮,他说他也很想读。

颜承亮一个晚上便把《颜氏家训》读完了,读完他触动很大,说:“这本书真让人感动!”他还说:“教育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情!”“教育是怎么一回事情?”“老祖宗的教导不能忘。”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教育家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以告诫子孙的著作。颜之推勤于治学,学识渊博,但他“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他认为,良好的教育从孩子出生前就应该开始,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他也认为,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本性,但爱得恰当、正确,却需要学习和修炼;他还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人,教孩子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他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家庭建设,也精妙地讲述了男女青年应该建立的婚姻观念。他从他自己的为学经历向后世子孙提供了学习的建议。“佳慧,我们这一代人在小的时候学习了太多无用的东西,学习只是为了考试,我们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文化的断层不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是在21世纪的今天出现的。”颜承亮说。“何以这么说?”“像我父亲那一代,他们很早就接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那个精神匮乏的年代,他们像饥饿的人,渴望精神食粮。而我们呢?我们连饥饿的状态都不曾有,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太少了!”颜承亮似乎有一些愤怒。“不过,你现在不是知道了吗?”“如果能够再早一些知道,该多好!可是,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是啊,文化断层是可怕的,特别我们这一代对自己的文化还没有重新建设起来,外来的文化已经冲了进来。也许,人们还需要经历一些挫折,才会重新去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这个代价太大了。”“代价就是孩子!”“佳慧,我突然想到了两个词,一个是文化,另一个是教育。”“说来听听。”“什么是文化?在小篆中,文是刻在龟壳上的符号,化的左边是一个站的人,右边是一个坐着的人。文化的意思,我想也就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前人的记述,使自己的行为发展了变化。”“有意思,那教育呢?”“教育是前代人对后代人的抚养和教导,是一种关系和责任。”“文化和教育,它们的联系是什么?”“我想,教育中不能缺失文化!如果缺了文化,我们只是维持着和孩子这样的一种前后相承的关系,履行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却没有使他们了解前人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没有使他们的行为得到改变和完善,这样的教育岂不是很失败吗?!”“教育做得不到位,就可能停留在形式,没有意义!如果没有意义,那教育不仅不能帮助人的发展,甚至有可能会阻碍人的发展!”“文化能够实现教育的意义!”

…………

那一晚,我们都无法入眠。我们都怀了一层担忧,但似乎也见到了一缕曙光。

理想妈妈语录:我们从哪里来小时候的我们在稍稍懂事后,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们的父母也许会和我们开玩笑:“你是我们从垃圾筒里捡来的!”于是,我们开始对垃圾筒带了敬畏的心情,远远地躲着它,生怕一不小心又回到它那里去了。一群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也会热闹地讨论。一个孩子说:“我妈说,我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另一个孩子说:“不可能!肚子里怎么能出来小孩呢?”第三个孩子说:“我姐姐说,我是从我妈妈的屁眼里出来的。”一群人哈哈大笑,但至于小孩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始终达成不了统一的意见。我们慢慢长大,经历了一些事情,逐渐成熟、长大。我们开始思考我们和环境的关系,我们会问:“我为什么会是我?”有人说:“我的父母没有钱,所以,我也是穷光蛋。”也有人说:“我的父母不爱我,所以,我也不爱我自己。”还有人说:“我根本不知道我是谁!”后来,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开始变得非常忙碌,我们开始追问:“我属于哪里?”有人说:“我属于我的事业!”也有人说:“我属于我的家庭!”还有人说:“我不知道我属于哪里。”…………从“有我”到“无我”,串联起这个过程的,正是我们的文化属性和由此产生的选择。我是在练习太极的时候,找到这条线索的。太极强调的是“圆”,圆通向满。在轻轻柔柔的一招一式之间,或进或退,都留有空间和余地,不圆即圆,不满即满。而圆满也意味着回归,从开始的这一点出发,到最后回到那里。从“有”到“无”,到最后,实现了“有”!这是人生的历程,如果我们能够建立文化的根基,那么,面对人生中的变化多端,我们也许可以更沉着冷静一些。在现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有必要找到我们自己的文化了,了解我们的文化属性,使我们的人生更充实、完整。

第五节 教育的社会养成:身边老人跌倒了

颜承亮下班回家的时候,带回来一张报纸,上面有整版关于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讨论。

颜承亮说,早上他坐公交车去上班的时候,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老人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了,他独自乘车,连个拐杖都没有。车上有乘客搀扶他上车,有乘客给他让座,当他下车的时候,也有乘客搀扶他下车。老人下车后,乘客们都说,怎么可以让一个眼睛看不见的老人独自外出呢?过个马路,多危险!“佳慧,你说我们的社会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连老人摔倒要不要扶,都还得讨论,人的良知、社会意识跑哪里去了?”颜承亮气愤地说。“不能绝对地说社会是进步了或者是倒退了,只能说,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还不全面。其实,大多数人是善良的,比如你们早上在公交车上,这么多不认识的人都愿意去帮助这位老人。媒体报道的新闻,其实可能只是个别情况,正因为是个别情况,所以才具有新闻价值。但这样的新闻讲得太多了,无形之中会传递给大家一个信号:如果你去帮助别人,有可能会被陷害!于是,本来大家都很愿意帮忙,被这么一提醒,就害怕了,退缩了。”“这也是一方面,但主要方面还在于全社会的规则和道德意识。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我不敢想象,将来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到了社会上,会变成什么样。你说,如果我们在家里教育我们的孩子出门要遵守交通规则,看见红灯要停下来,红灯变绿灯了,才能通行,但孩子到了马路上,看到别的大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她想,反正大家都在闯红灯,为什么我不可以闯?”“亮,我在想怎么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既适应这个社会,同时,又能够坚持她自己的方向。”“你是说,希望我们的女儿不随波逐流?”“是啊,我觉得这一点都不困难。社会是多元化的,不管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人们通常是带着批判的视角来评价社会,因为大家都希望我们的社会发展得更完善。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社会人来承担多元化的角色,有人唯利是图,有人正直善良……但社会发展肯定更需要有所担当的、有美好品质的人,所以,我们只要足够坚定,把我们的女儿培养成为这样的人,在未来,她会看到她的价值,感到快乐和充实,虽然,在人生的道路上,她会遇到更多的考验,但这些考验会使她更加坚定她自己的方向。”“佳慧,你说得太好了,你也打开了我心里的一个结。不抱怨是最好的态度和方式,我们得有自己坚持的方向。”“虽然我们并不富足,但我们自己过得不是也很充实、快乐吗?”“是呀,我们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佳慧,我今天看到报纸感到气愤,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我想到了我妈,还有你的爸爸和妈妈,他们都是老人,如果我们自己的父母摔倒了,旁人都不愿意去扶,那可怎么办?!光是想想,我都觉得可怕。”“当这个社会的价值观被扭曲了,受到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说来说去,这也许就是社会发展道路上必经的曲折吧。”

几乎在所有的社会事件的背后,我们都可以找到教育的影子。著名歌唱家的儿子打了人,那是家长教育失职;16岁博士逼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那是功利化的教育背景下,人性的扭曲,人情的丧失……

只要我们不误入歧途,教育便能有积极的作用,一切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觉悟和改变!

理想妈妈语录:神童为什么逼父母在北京全款买房我看过他的采访视频,所有的印象定格在他乘电梯下行,留给观众一个落寞的背影……10岁前,他每天和父亲相处,父亲是他的老师。父亲的观点是:造房子,钢筋水泥先砌上去,其他的,以后再补,这是应试教育的典范。10岁那年,他考上大学,轰动全国,成为父母的骄傲。16岁,他再次成为新闻人物,只因为他对父母提出的那个要求——明知家境一般的他,拿不读博士作为要挟,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给他买房子!瞬间,他成为了父母的尴尬,甚至是不能言说的痛。很多人批评他。很多人开始反思他所接受的教育。可是,有谁真正解读过这个孩子心里的孤独,甚至是惶恐不安?他向他的父母提出了一个不近情理的要求,是否,这正是他向父母提出的挑战和抗议——别逼我读博士了,停止吧!钻进牛角尖的不是他,是家长!他的家长租了一套房子,骗孩子说:“看,这就是我们买的房子!”孩子没有了退路,继续读博士。与其说,这是一种家庭教育模式,不如说,这是我们惯常的社会模式,我们对孩子的态度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吧!如果孩子不这么去做,那么,我们就哄他们,骗他们,吓唬他们,威胁他们。闹剧、丑剧、悲剧也就这样发生了!社会的心态浮躁了,个体的人就很难安静下来。我们,该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了!

第六节 如此娇弱的生命:我该如何呵护你

孩子的身体很柔软,也很娇弱,所以,我们总是小心细致地照顾她。

当她这样哭的时候,是她饿了;当她那样哭的时候,是她感到不舒服了;也有的时候,她哭得有一些矫情,那是她需要你抱抱她了!

女儿的体重从出生时的六斤四两,在两个月里,长到了十斤。她一天天地发生变化,一天天地长大!

这期间,也发生过一些小插曲,比如她使劲地哭啊哭啊哭,喂她奶,她不喝;检查尿不湿,没问题;抱着她,她也还哭。哭到她的嗓子快嘶哑了,而我们几个大人还是围着她团团转,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后,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婆婆第一个发现:孩子的大便太干了,想拉但没拉出来。找到了问题,就想对策,这个时候,充分显示出了老人的丰富经验,婆婆和妈妈一嘀咕,形成了一致的意见,采取了应对措施后,问题得到了解决,孩子恢复了平静。

婴儿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似乎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与婴儿交流需要成人极大的耐心,但只要你耐心,只要你足够爱他,只要你愿意,婴儿会非常快乐地与你建立沟通。其实,他们非常渴望交流,渴望有人抚摩他们的小手、小腿,渴望有人和他们说话。

他们真的还太小,什么都不知道。可也正因为如此,在他们的身上存在了无限的可能性!

不由地,我想起:“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我简直太爱这句话了!

婴儿的成长是气与形的统一,在他们身上存在着一股勃然的自然之力,这股力量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

我又想起一个成语,叫“赤子之心”,赤子就是刚出生的孩子,刚出生的孩子有一颗无比纯真的心!

婴儿的状态值得我们羡慕,那般无忧无虑,却又生机勃勃。

我握着她的手,看着她,冲着她笑;她也看着我,冲着我笑。

于是,我又对她说了一堆话:“宝贝,你是不是想快点长大?妈妈也想让你快快长大。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哦,你现在也不知道呀,不过,没关系,咱们可以有很多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咦,你是不是也喜欢思考啊?噢,你喜欢笑……”

每天,我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轻柔地抚摩她,轻柔地和她说话。有时候,我会一边放上点轻音乐,一边帮孩子做伸展运动,这都是她非常快乐的时候。

理想妈妈语录:年轻父母该如何消除面对婴儿的焦虑每个婴儿都有各自不同的脾气。有人安静,不吵不闹,当没人在他身边的时候,他会扳来自己的脚指头放到嘴巴里吸吮;有人爱哭,有事没事都哭,你安慰他,他还哭,你不安慰他,他也就这样哭着,当他不哭的时候就是他睡着了……生命就是这么神奇!有的年轻妈妈会着急,孩子太安静了,她急——不会有啥问题吧,别人家的孩子哭,他怎么就不哭呢?孩子太会哭了,她也急——孩子是哪里不舒服啊?他怎么老这样哭!别人家的孩子都比他安静!有一位妈妈向专家求救:“老师啊,我孩子有问题,这个问题持续很长时间了,我们都已经咨询过很多人了,都没有解决,可急死我们了!您可一定要帮帮我们,救救我们的孩子啊……孩子的问题是,他不爱和我们交流,他也不爱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他总喜欢一个人玩……他还特别任性,不听话,我们说什么,他都不听!你说,这样的孩子,我们怎么教育啊……我还想教他英语,我给他找老师,他见着老师就哭,哭得特别厉害,都没法学!他不爱学习,这可怎么办……”看这妈妈着急的样子,似乎孩子真的出了大问题。于是,专家让妈妈带着孩子来找她。这个年轻的妈妈和孩子的爸爸一起,非常准时地带着孩子来到了专家的办公室,专家一看,没把她给笑晕了过去。原来,这是一个一周岁左右的孩子,活泼好动,爱玩,一切正常,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于是,专家对孩子的爸爸和妈妈说:“如果现在你们的孩子很听话,很爱学习,能够和你们交流,而且很善于和别的孩子一起玩,那么,你们就真该着急了,那是真的有问题了!”80后、90后的年轻父母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照料弟弟妹妹的经历,在他们有自己的孩子之前,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去了解婴儿,所以,当他们突然间成为了父母,因为不了解婴儿的特点,他们会有焦虑症。那么,这样的焦虑该如何消除呢?最好的途径有一条,那就是在有自己的孩子之前,多通过别人家的孩子来了解婴儿的特点。国外的青少年有一种校外打工的职业,叫babysitter(照看婴儿的人),他们得独立地帮人照看婴儿,和婴儿相处。这对于青少年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课,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观察婴儿的特点和需求,练习照顾婴儿,这也有利于将来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照料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国内的中学也能够推广这样的做法,甚至专门培训青少年做“babysitter”,将极大提高未来父母的素质。

第七节 给孩子一个名字:让她长成为她自己

关于孩子的名字,早在孩子出生前,我们就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讨论。

颜骋,颜沐渲,颜戌言,颜杵予……

颜承亮提议:干脆叫颜赵女吧!

我觉得这名字虽然有蕴意,但我可不希望别人认为我的女儿是从战国来的。

颜承亮倒觉得其实名字不是那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喊多了,喊久了,就只是一个代号了,关键是孩子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最重要的。

我想他说得有道理,但名字,还是重要的,不然为什么古代的人会有名,会有字,有人死后,还会有号。“名字的重要性在哪里嘛?”颜承亮问我。“父母给孩子取名字总会有一定寓意,这份寓意也是一份心意,伴随孩子一生。”

颜承亮点点头。

我的名字是赵佳慧,当我出生的时候,妈妈让外公给取名字,外公想了很久,说:“那就叫赵慧吧,聪慧的慧。”

大家都觉得这名字不错。爸爸又想了想,他觉得光有一个慧还不够,叫佳慧吧,比聪慧更胜一筹的是更加聪慧。

哈哈,家人觉得这名字取得好!

孩子出生以后,我对这个小人既充满了满腔的爱,又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我每天都和她在一起,用无微不至的母爱呵护她;每天,她呈现给我的,都是一个全新的她!

我觉得她有趣极了!可她又不仅仅是有趣。

在她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她就成为了独立的她,虽然,我们之间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关系非常奇妙。

我希望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我希望她得到健康、快乐和独立!

她是我的,她又不是我的,当她长大了,她会离开我,去开辟她自己的天地。

母爱的伟大不仅仅是给予了这个世界一个生命,还有赋予这个生命以意义,以及使孩子走向独立的人生!

女儿使我思考更多关于生命、人生和生活的议题,这三个中文词在英文中变成了一个词:Life!

被给予生命;一生的时间;日常的生活。用英文来说这三组词应当是Life that wewere given; Life time; Daily life。

我想起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应该珍爱我们的身体。

而孝顺父母最重要的是修养自己的身心,遵循道义,做正确的事情,建立好的名声,这是回报父母最好的方式!

如此,生活有了方向,人生走向独立,生命具有了意义!

颜承亮竖了个大拇指给我,夸我能够把这么绕的话给说明白:了不起!“哪里,哪里!”我说。“承让,承让!”他说。“孩子的名字呢?”他问。“马上就有了!”我回答。“什么名字?”他追问。“颜斯语。”“解释一下。”“我想,我们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东西是传递给她人生的教导,我希望她记住这些教导,成为一个健康的、快乐的、独立的人。”

斯语:诚哉斯语。

我们真该找回那些教导了!

理想妈妈语录:美国人是如何给孩子取名的有一位美国的艺术家刚刚升级成为了奶奶,她兴奋不已,虽然身在中国,但她的心早飞到美国的孙女身上去了。孙女出生一周的时候,她和先生飞回了美国,探望了儿子一家人。很快,他们就回到了中国。她说,她非常想守在孙女的身边,看着她一天一天地长大。但是,她不会这么做,孩子应该和她自己的父母相处,孩子的爸爸妈妈需要学习和适应自己的新角色,而孩子的奶奶也应该有她自己的人生。她说:以后,她可以讲她在中国的故事给孙女听,她也可以等到孙女满六周岁的时候,把她带来中国,教她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她带着美好的愿望遥望她的孙女。其实,家人一直瞒着她一件事情,一直到孩子满月,她才知道。原来,孙女的名字是她的中间名!在国外,通常,孩子的父母会给孩子取一个家族中值得尊敬的长辈的名字。这个消息对于这位艺术家来说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艺术家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得到这份殊荣,她还念念不忘着自己名字的来由——她的名字取自她的祖父!她的祖父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大学的黑人。他吃过很多苦,百折不挠地争取自己受教育的权利。从她的祖父开始,她的父亲也接受了大学教育,而她自己,则是美国常青藤盟校达特茅斯学院的首批女生之一。她说,祖父的故事和精神激励着她,不管道路有多艰辛曲折,她都能够坚持。如今,她也希望这种精神能传给她的孙女。一个名字,一位人物,一段故事,一种精神。

第八节 孩子急切地长大:我们需要一些耐心

颜斯语已经六个月了,她已经学会爬了,她还经常手舞足蹈,她还爱啃手指头,她爱大人们发出有趣的声音,逗她“咯咯咯”地笑,她最爱的是出去散步。

这个小人太爱动了,一刻不停地动,她练习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她巴不得立即获得行动的能力和行动的自由。她太需要大人在旁边陪伴她、协助她、配合她!

原本,我打算孩子在五六个月的时候,把孩子交给婆婆带,自己回去工作。

可是,我发现,带孩子实在是一件体力和脑力并重的活,婆婆年纪大了,家务已经够她忙活了,再交给她一个孩子,我实在不敢想象。

婆婆说,不用担心,小区里很多人家都这样,年轻夫妻去工作了,把孩子交给老人,都带得好好的。如果把孩子交给保姆,那才是不放心呢!

颜承亮也不愿意让他妈妈累着,他更愿意我留在家里照看孩子。至于经济,节约点,日子也过得去。

我决定先把工作放一边,专心带孩子。与其回去努力工作,拼命挣钱,拿这些钱将来投资孩子的教育,倒不如现在陪伴孩子,给予孩子及时的照顾和教导。与钱相比,更宝贵的是时间!更何况,孩子的成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张倩打来电话,她已经跳槽去了一家大型进出口公司,她在那边立稳了脚跟,于是也想让我过去。“你在家待着闷不闷啊?”“不闷啊,有孩子在,怎么会闷呢?”“还是个毛毛头,什么都不懂,不能陪你逛街,也不能陪你说话!”

张倩喜欢时尚,喜欢咖啡馆,也喜欢酒吧,会吸烟,会喝酒。她说大学的时候,她就会这些了,她认为这是现代女性的标签,和会电脑、会英语、会开车一样重要!

她也喜欢孩子,我生下斯语的第二天,还在医院里的时候,她就捧着鲜花来看孩子了。她抱着孩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她觉得生孩子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能从肚子里出来个有眉毛、有鼻子、有眼睛的家伙,并且,她还会慢慢长大!

她坚持要做斯语的干妈,她给斯语买了很多漂亮的衣服和玩具。她说等斯语长大了,有一头乌黑的长头发了,她就给她买许多漂亮的发卡。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但是,我们需要花时间静心地体味它,然后,才能够得到更多美好的滋味。

每天早晨,上班前,颜承亮都会带斯语去楼下散步,所以,早晨的时候,斯语最盼望的是见到爸爸,尤其是爸爸抱起她,打开门的那一刻,她可欢呼雀跃了!

颜承亮以前不喜欢唱歌,可是,斯语喜欢听别人唱歌,颜承亮也便喜欢上了唱歌,女儿是她最忠诚的听众。爸爸唱歌,女儿扭屁股;爸爸唱完,女儿鼓掌。

每天晚上,下班后,颜承亮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抱女儿,把女儿举到空中,听女儿发出“咯咯咯”的笑声,再把她抱在怀里,使劲地亲啊亲,亲得女儿又发出一阵“咯咯咯”的笑声。

颜承亮说,听到女儿的笑声,他的心都醉了!

笑是孩子成长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关于身体的,关于性格的,也关于智力的。

孩子笑了,说明这个时候他觉得很舒适,很开心,当他处于身心愉悦的状态,他更容易接纳外界的信息,更愿意积极地和环境融合,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身体的成长。

如果孩子易怒,很可能是因为缺少照顾,他的需求被大人忽略了;也有可能是照顾过度,他被约束了,没有了行动的自由。

所以,我们可以从孩子的反应上来检测我们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合适。

颜斯语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她的表情开始丰富了起来,虽然,她经常安静不下来,可一旦安静下来,她就喜欢听我讲故事。

给斯语讲故事的时候,我尽可能地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因为她实在喜欢看大人的表演!

颜斯语越来越黏人了,当午睡醒来,她看不见我们在她身边,她就会咿咿呀呀地喊,好像是在叫:“你们来啊,你们快来啊!”

如果我们应和了,对她说:“就来了,就来了!”她就会安静下来。可是,当她还是看不见我们,她又会叫,甚至哭。

时常,我会翻开《颜氏家训》。

它能够使我安静下来。

我正在感受一个字——悟。

悟者,心中有“吾”(我)。

我想它说的应该是,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够了解这个世界。

当然,还有了解孩子!

我们首先得了解自己。

耐心,或许从中而来!

理想妈妈语录:什么使我们失去耐心从隔壁传来一阵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大概是他又不听话了,惹恼了家长,被家长拎到了屋外,家长喝令:“不听话就别进来了!”偏偏孩子也固执,就是不肯认错,他拼命拍打自家的门,大哭大叫,喊着:“你们给我开门,你们给我开门,我要进去,我要进去!”过了一会儿,家长肯定开门,乖乖地放孩子进屋。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一次,就会变成惯性,屡屡发生,而邻居们也早就习惯了,大家都认为:那家的孩子很淘气,很难教育!事实上,那家的孩子才三周岁!三岁的孩子应该怎么教育?他的妈妈说:“他总是喜欢在墙壁上乱涂乱抹,我给他纸,让他画到纸上,他不干。我给他讲道理,他不听,我火了,打了他一顿,他哭。他爸爸给他讲道理,他还是不听,他也火了,又把儿子打了一顿。两顿打下来,他还不改,我们更火了,想吓唬他,把他赶出家门。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们实在太生气了!”如果你问这位妈妈:这样做有用吗?孩子改了吗?她一定会告诉你:“还是老样子!”为什么会是老样子?其实,最根本的问题不是孩子爱在墙上画画,而是家长想通过自己的权威来矫正孩子的行为,在孩子那里碰了钉子,问题转化成为了孩子和家长关系上的矛盾。如果你深入他们的家庭观察,你会发现,在大多数的时候,孩子是家里的大王,家长很宠爱他,要什么给什么,只要家长的心情好,他们通常是迁就孩子的。如果家长心情不那么好,孩子撞到了枪口上,于是,就出现了前头的画面。麻烦就麻烦在家长和孩子关系的处理上!不管家长想要维护自己的权威,还是让孩子做家里的大王,这都是不平等的关系,不平等就是不和谐,不和谐就不持久,要么今天孩子挑战父母的权威,要么明天父母想要夺回自己的权威;如果父母制服了孩子,那么,孩子就变成了听话的胆小鬼;如果孩子征服了父母,孩子就会变得更加无法无天,为所欲为。任何一种情形都不好。好的方式是,在孩子和家长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和谐的、持久的关系,谁也不必听谁的,但大家都得讲道理。其实,耐心就来源于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九节 家庭的幸福之路:孩子让我们更爱这个家

家里多了一个孩子,就多了许多事。

我们在享受孩子带给我们的快乐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麻烦。有时候,家里会一团糟,尤其是当斯语生病的时候。

每个人都会有心情,各种各样的心情。

快乐的心情会把生活渲染得令更多人感受到快乐,糟糕的心情会把原本糟糕的事情变得更糟糕。

当我想保持沉默的时候,他们还在唠叨。

当我想得到安慰的时候,他却扑在电脑前玩游戏。

地板,我刚擦完,他一脚踩上去,把它弄脏了!

厨房,我刚打扫完,他一个不小心,打翻了酱油瓶。

我需要一点空间,可是他们都在我的身边。

我需要一点时间,可是孩子要我抱她。

我心烦意乱。

我上蹿下跳。

我挥舞手臂。

我发不出一点声音。

当我的世界安静下来的时候,我恢复了理智。

原来方才,只是我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了。

回过头,我去看我的家人,他们依然深爱着我;依然张开了臂膀,随时准备着给予我温暖。

家是一个港湾,只要我们的心是宁静的,家便是宁静祥和的。

我和颜承亮约定,我们谁都不可以在家里吵架,如果,我们之间有意见分歧,我们可以换一个场地沟通;如果,我们之间,有谁想要发脾气,那么,另一个人便得有好脾气;如果,我们两个人都想发脾气了,那么其中一方必须撤离现场,待恢复了平静,再回到现场。

一家人之间,没有理所应当的是非曲直,只是我们要呵护彼此的心情和感受。

另外一个策略,就是我们要给予对方一定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对方有喘口气的机会。

父母和孩子也一样,不管孩子如何,他们始终是父母的宝贝。我们也需要成为彼此的宝贝,当我们想到我们是宝贝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平静下来——被接纳是人天然的心理需要!

我喜欢“和谐”这两个字。

和谐,是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

我们都需要一个让人释然的地方。

家庭中,母子、夫妻、婆媳、母女、父女……所有的关系都会有同一个源头:血缘和由此带来的爱,我们因为爱牵连在一起,我们希望我们所爱的人是幸福的,所以,我们一起努力创造幸福!

孩子出生在这个家庭里,如果孩子是小树苗,那么家庭则是土壤,什么样的土壤培植什么样的树苗。

孩子从家庭里认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认识的第一个女性是妈妈,他们认识的第一个男性是爸爸,他们从父母身上建立对两性关系的认知。如果爸爸和妈妈是相爱的,那么,在孩子成年后,就能够相对积极地和异性相处。孩子们认识的社会关系也来自于家庭,家庭中,父母辈和祖父母辈的相处,父母和他们的朋友、同事的相处,甚至于和邻居的相处,这些都会成为孩子最初的对于人与人关系的认知。

什么是尊重?

看父母的言行!

什么是礼貌?

看父母的态度!

什么是崇高?

看父母的观念!

…………

孩子的诞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自我修正,当我们走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随之而来的,是幸福感!

在孩子的名义下,让我们彼此更相爱,让家更幸福!

理想妈妈语录:我们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家庭教育,他们通过看书学习,通过听讲座学习。很多妈妈说:“书上写的都是好的,都是对的,专家们说的也都很有道理,但我做不到。”我们真该来谈谈家庭教育是什么!家庭教育的主体不应当是孩子,而应当是家长!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涉及因果联系。什么时候我们会重视家庭教育,会去向专家学者咨询家庭教育?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现阶段,孩子身上出现了问题,家长得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另一种是现阶段,孩子身上虽然没有出现问题,但家长心里有焦虑。先来说第一种情况,眼下,孩子身上出现了问题的,比如孩子胆小、贪玩、粗心,或者干了撒谎、偷钱、打架的坏事;严重点的,孩子厌学、自闭、叛逆;最糟糕的,孩子有离家出走和自杀的倾向。家长所能够描述的孩子的问题,一般都是行为层面的,但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它的动机和成因。孩子胆小,那是因为家长太强势或者家长对孩子的保护太严密;孩子贪玩,那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家长希望孩子玩得有意义,可以陪孩子一起玩;孩子粗心,那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还太少,他还不明白粗心会带来的祸患;孩子干坏事,是因为好奇心使然;孩子的行为走向极端,是因为家庭的宽容度还不够;孩子惩罚自己,是因为厌恶自己,同时,也在惩罚家长……总而言之,孩子的行为的动机和成因都和家长有关!再来说第二种情况,在今天的社会,家长的焦虑症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竞争带给家长许多的压力,还有家长自身对孩子的期待。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多,资源少,竞争就激烈;竞争一激烈,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家长一旦急了,躁了,对自己和孩子就会缺少信心,无法做出正确、恰当的教育选择。不论哪一种情况,在教育和家庭中,家长都处于主动的位置,家长是教育的因,孩子是教育的果,家长如果能够了解自己的重要性,积极地改变自己,那么,教育的机会就来了!

第十节 和孩子一起成长:妈妈的快乐

逮着一个周末,张倩来家里看斯语。她越来越喜欢孩子,她说,在孩子的身上,她看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他们长得那么快,总是能够带给你惊喜。她也盼望着找到未来孩子的爸爸,生一个宝宝,和孩子一起长大。“佳慧,我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过时间在我们身上产生的作用。当我们长大以后,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甚至是十年,时间周而复始,我们还是老样子。可是,你看,时间在孩子身上产生的作用多么强大啊,他出生了,他睁开眼睛了,他哭了,他睡了,他笑了,他会注视你了,你会张开手臂要你拥抱他了,他会爬了,他会走了,他会说话了……我快嫉妒死他了!我也想要做一个妈妈,见证孩子的长大,不,像你说的,和孩子一起长大!我觉得孩子会改变我很多,他会让我更快乐,更充实,他会使我的人生更丰富,更有意义!”“哈哈,你不觉得这些话似曾相识吗?可是,原来的你说的是‘孩子会带来麻烦’!”“那时候斯语还在你肚子里呢!一切都在改变,我也可以改变!”

每一个女性身上都有母性力量的存在,正是这股力量鼓舞着我们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投身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得到世上最丰厚的快乐。“佳慧,你有觉得累的时候吗?”“有啊,无比得累!你想象一下,原来你做的一切可以只是为了自己,同时,还有你的父母,你的爱人,你的朋友会替你做许多的事情,突然,生活改变了,一个陌生人闯进了你的生活,从此,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你会遇到很多的难题,但无人能够代替你去完成,只能由你自己来。每一分每一秒,你都在为他忙碌。”“但你还是很快乐?”“这种快乐是天然的,早就被注定了的。”“可是,你把自己奉献给了她,你会有遗憾吗?”“不是奉献,她是我的创造,我对她担负责任,她使我获得从未有过的责任感,确切地说,她使我真正长大。”“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神奇?”“神奇是一刹那之间的感觉,大多数时候是生活化的情态,生活很具体,很烦琐,生活也很即时,它发生了就发生了,你不能因为它的美好而命令它延续,你也不能因为它的糟糕而命令它立即结束。美好的感觉要么存在于事情发生之前的期待,要么存在于事情发生之后的回味,而我们能够投入的是当下的生活,它只是一个瞬间!”“因为它是瞬间,所以,它是珍贵的,对吗?”“正确!我们的快乐就是投身当下,把当前的生活过好,这样,我们可以期待下一段的生活,也可以回味上一段的美好。千万不要活在当下,但为未来担忧,或者为过去心存遗憾。”

…………

快乐是一种选择,它来源于我们在心中对自己的评价。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自信,那么,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我们都能够得到快乐。反之,不管我们的生活如何优越,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不快乐。所以,你看,快乐无需理由,只需要自信;而不快乐,总是能够有许多的理由。

作为母亲,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我们自己,建立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使人生处于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够积极向上,一切只因为在孩子人生的起步时,是我们牵着他们的手往前走,我们向上,他们也向上!

理想妈妈语录:妈妈让孩子喜欢自己的秘密一位妈妈抱怨:“我的孩子总是埋怨我管他管得太多,他很烦我,不愿意和我说话。我这么关心他,每天围着他转,希望他过得好,他怎么就不明白呢?!”很多的妈妈遭遇到类似的问题:辛辛苦苦养育孩子,孩子却不愿意和自己说话!她们也都知道,孩子烦妈妈,认为妈妈啥都不会,只会管自己学习。其实,开头抱怨的这位妈妈是一位很善于学习,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性,在成为全职妈妈之前,她还是商场上的女性精英。在成为全职妈妈之后,除了照料孩子,她每天清早还去公园练太极拳,她的太极打得非常漂亮,经常引得路人驻足观看,她还热心肠地义务教人打太极。闲暇之余,她也利用自己以前的经验,点拨朋友的生意,她的朋友都很喜欢她,需要她。可是,就是在家里,在她的儿子眼里,她是一个乏味的妈妈,似乎,她只会做饭洗衣服,只会监督他学习。她的儿子并不了解她在家庭以外的活动。一日,旁人建议这位妈妈:早晨带儿子一起来公园看她打太极。她采纳了这条建议。儿子看到妈妈居然会打这么漂亮的太极,还有这么多人做妈妈的学生,原来,妈妈是这么有魅力的一个人呀!儿子对妈妈刮目相看。旁人又建议这位妈妈:和孩子在一起,不谈学习,谈她过去的故事,比如曾经遇到过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困难的经历。她又采纳了这条建议。她说,儿子开始愿意听她说话了。她又说,儿子开始和她说话了。后来,她说,每天,他们都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了。这位妈妈对孩子越来越了解,越来越有信心,她越来越快乐了!妈妈们让孩子喜欢自己的秘密:第一,在家庭以外的空间,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有自己的朋友,让自己得到放松和释放;第二,让孩子了解自己所从事的活动,也让孩子了解自己。

妈妈话题(一)妈妈们的美好愿望

妈妈们总是对自己的孩子怀着美好的愿望。

一位怀孕四个月的准妈妈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能够掌握四门外语!艾玛,你说我该怎么做?”

一位儿子刚满一周岁的妈妈说:“我小时候喜欢唱歌,但家里没钱送我去上培训班,挺遗憾的。但现在我们有条件了,等孩子再大一些,我会把他送去学钢琴,如果他喜欢唱歌,我也会送他去唱歌。哪怕他不喜欢,我想也得让他学会点什么,否则将来多遗憾啊!”

一位女儿已经上初中的妈妈说:“我希望我女儿能顺利考上重点高中,也希望她以后一切都顺顺利利!”

…………

可是,现实是什么呢?

四门外语?我们自己掌握了几门外语?除非你们家妈妈是英国人,爸爸是德国人,奶奶是西班牙人,爷爷是中国人;妈妈和孩子讲英语,爸爸和孩子讲德语,奶奶和孩子讲西班牙语,爷爷和孩子讲汉语。或者说,在孩子三岁的时候,你带他去英国住上两年,在他五岁的时候,你带他去法国住上两年,在他七岁的时候,带他去德国住上两年,在他九岁的时候,带他去西班牙住上两年,然后,在他十一岁的时候,回到中国来。我知道,你肯定在笑话我了。如果你非得要一个现实一些的建议,那么,我倒觉得在孩子成年前,教导他做人的规范,培养他成为一个勤奋、积极的人,训练他的独立能力,待他长大后,学业优秀,获得奖学金,考取国外的大学,去英国念大学,到法国念硕士,在西班牙念博士,然后去德国工作!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在他成年之前,请放弃让孩子学四门语言的想法,首先让他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独立的孩子吧!

让孩子长大后不再有我们曾经的遗憾?可是,没有一个人的童年是完美的,你得到这个,就会丢掉那个。你把孩子送去钢琴班学钢琴,再把孩子送去声乐班学唱歌,然后,还有美术班、书法班、英语兴趣班、围棋班、象棋班、游泳班……等孩子长大的时候,他对你说:“妈,我怎么没有过童年?”或者更糟糕的,因为孩子小时候没玩够,长大了,有自主意识想要玩了,你想管也管不住,这遗憾岂不更大了?把童年还给孩子,他们需要经历他们自己的童年,不需要拿他们的童年来给我们做补偿。

我们都期望我们自己的和我们孩子的人生道路能够平坦,我们也都希望能够心想事成,可我们又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通往成功的道路充满荆棘。面对孩子,我们总舍不得他们吃苦,不愿意他们受挫折,所以,在他们小的时候,家长总是试图替孩子做尽量妥当的安排,包括托关系、走后门,找好学校、好老师,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做。当家长为孩子做了很多,期望孩子能够如家长所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步步走向成功,回头却发现,孩子并未珍惜自己的付出,甚至毫不领情。这是为什么?孩子的人生需要他自己去走,需要他自己去经历,任何一个人通常只有在经历过后,才会明白一些道理。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去主导孩子的人生,一厢情愿地替他们做规划,你可以做一个领路人,可以旁观,可以指导,但千万不能说:“我来帮你完成!”即使孩子遇到了挫折,你也得沉住气,挫折未必是坏事。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是因为穷人家的家长没法替孩子安排什么,反过来需要孩子来帮助家长,孩子经历得多了,就懂得了道理,这样的孩子,得到机会后,更容易成功。与其让孩子在一开始顺顺利利,后面跌跌撞撞,倒不如让孩子在起先经历一些挫折,在挫折中培养承受力,更好地走好未来的路。

遇到上述妈妈们这样的问题,我总是试图隔离妈妈和孩子的关系,让两者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妈妈对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了解,使孩子对自己的妈妈也有更多的了解。

我总是对妈妈们说:孩子是孩子,你是你,孩子没法成为你,但你可以成为孩子,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

还有一点,在理解的层面,我们需要蹲下来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但妈妈的心胸和视角应是成人的高度,站在成人的高度去看孩子的未来,而今天做的,正是为了未来!我们需要看到未来,来做出对今天行动和态度的判断和选择!

妈妈话题(二)孩子让谁来带最好

“我把孩子放在老家,我妈妈帮我带,我一个月回一次家去看孩子。最近,我回家发现才两周岁的孩子有很强的攻击性,别人说,这是因为孩子缺乏安全感。我也很想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我和他爸爸的工作都很忙,我们的房子又很小,没法把老人和孩子一起接过来,我正发愁呢!”“我妈妈和我们住在一起,她帮我带孩子,家里还有一个保姆,负责做家务。周末,我们休息了,孩子由我们自己带。老人带孩子会太溺爱孩子,我家儿子一周岁还不到,但很霸道。不知道等他大点,会不会改过来。”“我们家里的老人年纪都大了,他们都在老家,我们请了保姆带孩子,保姆是我们老家的亲戚,人挺好的,对孩子也不错,我家女儿也才两岁多,胆子很小。”

…………

虽然老人有充足的时间,也有丰富的养育孩子的经验,但老人带孩子的问题在于:老人年纪大了,体力不像年轻人那么充沛,而孩子正好是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时候,他们喜欢往外跑;老人到了一定年纪,身体状况会衰退,他们需要安静的修养,但孩子通常喜欢制造很多的声音来吸引别人对他的注意力。亲子关系是在养育过程中建立的,如果年轻的父母把养育孩子的任务交给自己的父母,自己和孩子建立不了积极的亲子关系,势必会影响以后和孩子的沟通,等到父母想再介入对孩子的教育的时候,孩子未必会那么容易接纳自己的父母。另一方面,孩子是从自己的父母身上学习到如何做父母的,因为将来,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孩子,这种关系和经验是代代相传的,一旦缺失,影响的不止是一代人。

保姆带孩子的问题更明显,保姆的责任心、保姆的思想观念、保姆的文化素养都会影响孩子早期的行为习惯以及性格。通常,保姆对孩子,只能够做到“管”,而做不到“教”。我们不能把保姆这个群体一棍子打成坏人的模样,个体有差异,不应以职业来区分人。可是,要遇上好保姆,也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想我的答案,你已经有了。

谁都代替不了妈妈的角色!

我身边有一位妈妈,她很能干,在单位里担任重要的职位,她的女儿从出生开始就由她的外公外婆带,这位妈妈晚上回父母家吃饭,能见到自己的女儿。有一次,她有应酬,回父母家取个东西就要开车离开,她四岁的女儿正好看见了她,拉住她,不肯让她走,她狠狠心,把女儿推开交给她外婆,自己钻进车里,任凭女儿声嘶力竭地哭喊,她踩下油门,走了。也许,这样的场景发生过许多次,孩子需要妈妈陪伴,但妈妈却丢下她,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一记印痕:“妈妈不要我。”这记印痕,日后你拿什么去消退它呢?

我还认识一位美国妈妈,她是一名律师,工作繁重,当她筋疲力尽下班回家的时候,她两岁的儿子会兴奋地扑向她,想让妈妈陪自己玩。她会先让孩子安静下来,然后,对他说:“宝贝,妈妈工作了一天,累了,现在没有力气陪你玩,我们一起坐到沙发上,吃点甜点,喝点水;待会儿,妈妈念书上的故事给你听,好吗?”儿子钻在她的怀里,她念书上的故事给他听,儿子很享受,她也得到了休息。有时候,遇暴雨天,她干脆搂着孩子,和他一起看窗外的电闪雷鸣,认真地观察天气变化。周末的时候,她会带儿子去户外,她会看着儿子自由自在地奔跑,当儿子跑回到她的身边的时候,她会倾听他的描述,任儿子在她身上撒娇。儿子和她的关系非常亲密。

对于孩子来说,你给他金山银山,都不如给他一个好妈妈。但是未必,你一定得辞了工作带孩子,假如你能够平衡你的工作和孩子的教育,那自然是最好的事情了。对于处于工作状态的妈妈如何教育好孩子,我的建议是:

第一,白天,你把孩子托付给旁人;晚上,把孩子接回家和自己睡,利用临睡前的时间,和孩子做游戏,给孩子讲故事,建立和孩子的交流,让孩子亲近你,把这一段时间作为甜蜜幸福的亲子时光。

第二,和老人或者保姆沟通,交流孩子的行为表现,尽量达成一致的教育观点。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溺爱孩子,更不能纵容孩子,但一定要用循循善诱的方式,不可哄骗、吓唬,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

第三,重视妈妈的角色和责任,孩子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特点,不能错过教育的时机。提高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质量,陪伴他,了解他,哪怕你的时间很有限,但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关心和呵护,这会是他的成长动力。

第四,让孩子需要你,也让孩子知道你需要他,建立亲子在精神层面的默契,即使你不在孩子身边,孩子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麻烦,仍然会知道他可以找妈妈。

第五,营造动人的“生活瞬间”,哪怕你只是为孩子做一次菜,或者周末带孩子去游乐园。如果有可能,建立一个家庭的传统活动项目或者节日。童年的幸福记忆会激励我们走得更远更高,也会走得更快乐。

妈妈话题(三)在妈妈身上预见孩子的未来

如果我们能够预见孩子的未来,那该多好!

可是,我们能预见孩子的未来吗?

我想:能!

妈妈的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股力量甚至能够撬动地球!

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的背后都有一位妈妈。也许这位妈妈并不富有,也并未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她一定勤劳、质朴、勇敢、善良、正直,她的品质通过她的言行传递给了孩子。

有一位妈妈,她的女儿已经上初中了,成绩不理想,孩子在学校里很压抑,缺少自信心。这位妈妈非常苦恼,她很着急,她非常希望她的孩子能够取得进步,赶上其他学生,她还希望她能够孩子能够自信些、快乐些。她找了很多人,想了很多办法,她还经常跑留学中介机构,搜集出国留学的信息,她想国外的教育也许能够改变她的孩子,使她的孩子不那么压抑。

当她犹豫不决的时候,她来找我了。我们交流了很多次,我逐渐地了解了她和她的孩子。她是一位非常传统的女性,除了工作外,她专心地经营家庭生活,相夫教女。她的女儿,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因为成绩不好,所以缺乏自信。

我建议她:先不要寄希望于其他人或者寄希望于国外的教育,怀着逃避的心态,无论到哪里,都会遭遇困难,在这里是这样的困难,在那里会是那样的困难,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挑战自己,改变面貌,使孩子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和认识。这样,将来她无论去哪里,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都有能力和信心去应对。这个过程对于妈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妈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心态,孩子的改变不是一日之间实现的。

这位妈妈很善于听取意见,她认同了我的观念,也这样去做了。这个过程中,我们保持了密切的交流。

我觉得,妈妈们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来自于家庭的、孩子的和自己的,她们需要朋友来倾听她们的烦恼,她们也需要朋友来帮助她们化解不良情绪。

一年之后,她的女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上,她变得积极主动了;对于学校活动,她也会非常主动地参加;之前,她很排斥去国外念书,现在,她开始问她的妈妈:“什么时候送我去国外念书?现在,我想去了!”

妈妈改变一点点,孩子就会改变非常多!

从妈妈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未来。

假如你凶悍,孩子会选择怯懦;

假如你易怒,孩子会选择焦躁;

假如你懒惰,孩子会选择更懒惰;

假如你自傲,孩子会选择更狂妄;

…………

假如你冷静,孩子会选择态度平和;

假如你善良,孩子会选择待人友好;

假如你简朴,孩子会选择惜物;

假如你上进,孩子会选择勤奋;

…………

教育的机会蕴藏在妈妈身上以及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中。

妈妈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教育。

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妈妈话题(四)“看不见”的教育和“看得见”的教育

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许多“看不见”的教育,“看不见”的教育比“看得见”的教育具有更强大的能量。

一位已经念初中的男孩的妈妈和我聊天,上一个学期,她的孩子不在学习状态中,成绩倒退许多。原因在哪里?我们聊了四个多小时,从孩子的表现聊到家庭生活。

首先是关于电视的,她不看电视,孩子也跟着不看。她先生爱看电视,一回家,第一件事情是打开电视。孩子通常是待在房间里写作业,他上洗手间或者到客厅喝水的时候,会瞄几眼电视。那个时候,他们家只在客厅有一台电视机,情况倒也还好。后来,他们搬了新家,孩子的爷爷说:“在房间里也装上电视吧。”孩子的爷爷和奶奶有时候会过来和他们一起住。她不愿意违背老人的意愿,于是,他们家客厅里和房间里都装上了电视。这么一来,方便了孩子看电视,在客厅,他看客厅的电视,到了房间,他看房间的电视。看电视的习惯由此养成。

其次是孩子对爸爸的态度,爸爸每天回家的时候,见到儿子第一句话通常是:“作业写了吗?”孩子很不耐烦,对爸爸态度恶劣。爸爸看到儿子这种态度,立即进行管教;爸爸批评孩子,孩子顶嘴;爸爸被激怒了,又说不过儿子,只能实施棍棒教育;爸爸动手了,儿子感觉受到伤害了,喊着要离家出走,爸爸说:“你走吧,走吧!”有时候,孩子不说离家出走,爸爸反过来对他说:“你可以走了!”父子俩见面便吵,头痛煞了妈妈!妈妈多次和爸爸交流,爸爸却说,他小时候,他自己的父亲就是用相同的方式教育他的——儿子当然要听老子的话,不听自然就要挨打。

最后是一家人的关系,儿子处于青春期,爱顶嘴,妈妈表示理解,虽然心里难受,但包容了孩子,可是,爸爸看到儿子顶撞妈妈,他就不愿意了,替妈妈教训儿子。儿子于是责怪妈妈:“都是你!”似乎,爸爸和妈妈保持了一致,儿子成为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家庭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不要说孩子,就连我们大人也常常会对人对事产生误解,误解多了,没有及时消除,就会变成隔膜,隔膜深了,会妨碍沟通,沟通缺失了,误解就更多了。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我们总是喜欢说:“孩子小,还不明白许多事情。”

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大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做更多的事情,使得家庭关系保持良性循环的状态。

和成人比,孩子在家庭关系中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他们需要接受成人的教育和引导而成长;孩子没法选择谁来做自己的父母,他们几乎也没有能力改变父母什么。

但是,成人处在一个相对主动的位置,因为成人能够思考,能够判断,能够改变自己!成人如果开始思考了,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改变了自己,教育的希望就来了——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你能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给他;当孩子希望得到你的理解的时候,你能够和他一起坐下来,营造一个倾诉的环境给他;当孩子暴躁的时候,你能够给他一个宽容的怀抱,让他安静下来;当孩子彷徨的时候,你能够给他温暖的话语。相反,棍棒只会让孩子更暴躁,斥骂只会让孩子更彷徨。

下次,你可以试试看!

第二章 扶着孩子走路

赵佳慧放弃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妈妈,一做就是三年。

她经历了颜斯语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时期,她发现女儿的眼神、表情越来越像她了。她带颜斯语回赵家村,赵家村的人干脆喊斯语为小佳慧。她也发现,斯语依赖她,也亲近颜承亮,斯语把颜承亮皱眉的表情模仿得惟妙惟肖。颜斯语喜欢说话,她善于套用大人的话。每当她听到新鲜的词汇,她的小眼睛会骨碌骨碌转上两圈,好像是在思考这个词的意思;每当她听到有趣的话,她会捂着嘴,笑上好一阵子。实在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她会抱着自己的洋娃娃,她给洋娃娃取了个名字叫花花,她会和花花说话,给花花打扮;拿本书,装模作样地给花花讲故事。她还会给大人们讲故事,当奶奶让她吃肉,可她不愿意吃的时候,她就要给奶奶讲故事了:“奶奶,花花昨天晚上告诉我,她不想吃肉。”

小家伙真是有趣极了,她使家里经常充满欢声笑语。

颜承亮三十岁的时候,当上了部门经理,他说:“很快,咱们就可以买自己的房子了!”

三十而立,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颜斯语快三岁了,佳慧最矛盾的是,要不要把孩子送去幼儿园。

如果孩子去念幼儿园了,她就可以出去工作了。

可是,她真的很矛盾!

她琢磨着老祖宗的训导: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子生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踰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第一节 带斯语回赵家村:恬静的乡村,自在的童年

我经常带颜斯语回赵家村。我觉得农村的空气更养人!

颜承亮说我有太深刻的农村情结。

我对他说:“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啊!”

我希望斯语能够感受农村的环境,得到自由自在的成长。当她想跑的时候,她可以尽情地跑;当她晚上想看月亮、数星星的时候,抬头就能看到。春天,她会看到从南方飞回来做窝的燕子;夏天,她会听到蝉的叫声;秋天,她会看到满山的落叶;冬天,她可以一边看窗外的白雪一边听外婆讲故事。

颜承亮说:“你把农村的生活描绘得太美了,令人向往!”

实际上,农村比我说得美多了!我记得我小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和小伙伴玩,玩得久了,忘了时间,回家已经太迟了,怕爸爸妈妈打骂,于是,和小伙伴去碾坊后面躲了起来。太阳落山了,天黑下来,我们都怕了,赶紧回家。回到家才发现,原来爸爸妈妈已经四处找我好久了。他们并没有骂我,但这使我更内疚,我决定以后一定要及时回家!

颜承亮问我:“难道你希望斯语也像你一样,躲到碾坊后头去?”“没关系啊,只要她觉得快乐,她可以躲啊!你不觉得小时候犯点小错误,不是挺好的事吗?”“哪有你这么当妈的!你说说,好在哪里?”“小时候犯点小错误,长大后,就不会犯大错误了啊!人都会需要经验和教训的。”“没有哪家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犯错误!”“我不是要求斯语去犯错误。我允许她去尝试,让她自己去经历,让她自己去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她也许会走点弯路,但这样的曲折对她将来是有帮助的。”“什么帮助?”“我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个孩子从小很听话,父母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父母叫他必须好好读书,于是,他好好读书。等到他念高中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原来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玩的电脑游戏啊!于是,他开始尽情地玩游戏了,不学习了,父母怎么说,他都不听,直到高考落榜,他才开始后悔,但已经晚了。另一个孩子,小时候很贪玩,不听话,任凭父母怎么打他,骂他,他就喜欢玩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等到他到了高中,他发现,一直玩也没意思,还是学习吧,于是,他开始学习,渐渐地他发现学习是挺有趣的一件事情,使他觉得很充实,他学得越来越好,也因此,他越来越爱学,高考的时候,他考取了一所名牌大学。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一些?”

颜承亮皱着眉头,做思考状,末了,点点头。

三岁的小家伙开始爱到处跑,更喜欢跟着大孩子的后头跑。紧跟着,斯语的身上也发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她开始说脏话了!是从大孩子那里学来的。

妈妈说:“你得好好教育教育了!该打你就打!你老说我们宠孩子,你不是比我们更宠吗?你从来不肯动她一根手指头。”

我真的不想打孩子,不是我太宠她,舍不得打,我是觉得打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她现在小,你可以呵斥她,命令她,她不听,你打她,她怕疼,于是,听话了。可是,等她大了呢?

我总不能像驯养小动物一样养自己的女儿吧。你不听话,我就打你!你听话了,我就奖励你!马戏团里不就是这样训练小动物的吗?他们能够把小狗小猫调教地能做算术。

我们母女有一些习惯,就是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要相互亲昵一下,我们会用不同的方式来称呼对方:“小宝贝!”“大宝贝!”“坏家伙!”“坏家伙的妈妈!”“香香的宝贝!”“香香的妈妈!”

…………

两个人嘻哈打闹一番,说一些有趣的话。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给斯语讲故事,很多的故事,我是根据当天的生活编的:“从前,有一头怪物,名字叫做‘他妈的’,这个‘他妈的’长得很丑,四只鼻子、五个眼睛!他呀,从来不洗澡,所以,浑身上下都可脏可脏了。大家都不爱理他!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村庄,他看到这个村庄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他希望这群孩子和他一样,变成大家都不爱理的小朋友。于是,他让这些可爱的孩子喊他的名字,有的小朋友上当了,便成天‘他妈的’‘他妈的’叫,但,有一个小女孩,她没有上当,她是谁?”“颜斯语!”“回答正确!亲一个!”

理想妈妈语录:不可丢失的童话公主一位两岁小女孩的妈妈最近遇到了一桩令她困惑的事情:她的女儿喜欢听童话故事,尤其爱听公主的故事。“可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公主,如果孩子听多了这样的故事,她想得太美好了,等她慢慢长大,发现原来这只是故事,不是现实,她会不会难过?”这位妈妈说。童年不可或缺的是童话!童话在哪里?它在成年人讲述的故事里,在图画书上,它也在孩子们的想象中!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一座宝库,他们是带着潜能来到这个世界的,而这股潜能最初的表现形式是孩子们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模仿力,这是自然赋予孩子们的!孩子们喜爱一切自由自在的活动形式,在他们能够攀爬的时候,他们努力攀爬;在他们能够蹒跚走路的时候,他们努力挣脱成人的约束,想要自由行走;当他们刚学会说话的时候,他们喜欢咿咿呀呀地说上很多……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比如河面上的一片涟漪,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他们会静静地看着它们,思考它们从哪里来。其实,童年自有它自己的意象:活跃的、安静的、美好的,所有的这些都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模仿力。而我们所要做的是尽量提供他们需要的,不要拿成人的思想去禁锢童年的存在形式。在想象力和模仿力之后发展起来的是适应力,孩子们不是一成不变的,去年他两岁,明年就四岁了,他们的适应力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多而增强。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始终都会有一个童年意象,那是一个美好的、圣洁的心灵家园,会激励着我们在成年后继续发展和完善自己,它也能够帮助我们抵御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使我们更加坚强。童年不可丢,童话不可少,童年就该是童年的样子,因为只有如此,我们的人生才能够完整;只有童年足够健康,成年才具有活力。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教育:从农村到城市

每次从赵家村回到海州,斯语都会有一些不高兴,她的脚上好像安了马达,老想往外跑,把她带到楼下,她又发现,原来这里不是赵家村,她原先的那几个小玩伴也都不在。

她变得很爱哭,动不动就发火。

婆婆说:“这孩子怎么回事?”

我说:“过一阵子,适应了就行了。”

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天气晴朗的时候,婆婆和我会带斯语到楼下去散步,斯语很快就交上新的朋友了。有一个比斯语大一岁的小男孩,叫张天育,张天育的奶奶住在我们对面的楼里,张天育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平时他就由奶奶带,周末才由爸爸妈妈接回自己家。斯语喊张天育哥哥,这个小哥哥也很喜欢妹妹,凡是有好玩的都会拿来和斯语一起玩。我鼓励斯语也把好玩的拿去和哥哥玩。

有一阵子,斯语对天育哥哥失去了兴趣,她喜欢一个人玩,她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原来她是在编故事呢!

还有时候,斯语爱发呆,她会突然站在那里看呀看呀看,一动不动,顺着她视线所及,我们发现是一只蝴蝶,或者是一群蜜蜂,甚至是池塘水面上的一片涟漪!每当这个时候,我就陪着她,即使婆婆催促我们回家,我也会示意婆婆不要打扰斯语。

我想应该带斯语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有趣的、新鲜的、活跃的事物,比如动物园、海洋馆、森林公园,还有超市,还有她婴儿的时候也去过的菜市场!那里都会是斯语学习的课堂。

总之,斯语玩的项目很多,我们不会让她闲着,她也不会让自己闲着。

她的大脑正在快速地发育,她在急切地探求这个世界,我必须配合她,满足她,激励她!

我想:我应该再教给她多一些本领,幼儿园,明年,五岁的时候去吧!

带斯语去超市的时候,我会和斯语做一些约定,比如:她只能挑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再比如,她得管理好自己的东西——因为她实在太喜欢带她的粉红色小书包了,但她也经常把小书包落在某个地方。“斯语,我们今天去超市,好不好?”“好!妈妈,我要带我的小书包。”“行!但你自己管好自己的小书包,成吗?”“妈妈帮我拿。”“妈妈有妈妈的包,小书包是斯语的小书包,妈妈管妈妈的包,斯语管斯语的包。”

走多了,她累了,她也会提出要求。“妈妈,抱!”“斯语可以自己再走一会儿吗?过马路的时候,妈妈抱斯语。”“好的。”

有时,我也会故意考验她。“斯语,咱们去公交车站,还记得怎么走吗?”“记得!”“斯语给妈妈带路吧。”“妈妈,跟我走!”

斯语总是睁大了眼睛打量周围,她会提许多问题。“妈妈,那是什么?”“一所学校。”“学校是干吗的?”“小朋友学习的地方呀。颜斯语再长大一些,也要去学校里学习。”“明天吗?”“很多的明天以后吧!”“妈妈,那又是什么?”“那是一个岗亭。”“干吗的?”“警察叔叔工作的地方呀,如果有谁需要帮助,可以去岗亭里找警察叔叔。”

到了超市,斯语会想要这个,会想要那个。“妈妈,我可以买巧克力吗?”“可以呀!”“我还想买饼干。”“那就不行了,我们说好的,只能买一件东西。”“可是,我都想要。”“要么,妈妈既给你买巧克力也给买饼干,但以后咱们不能一起来超市了,因为斯语没有遵守咱们的约定。要么,斯语只选一样,遵守我们的约定,以后咱们还可以继续一起来超市。”“那,我要巧克力吧!”“妈妈,这也是红色吗?”“斯语,这是蓝色。”“红色呢?”“那个才是红色。”“我喜欢红色。”

…………

有一天,我听到了斯语对婆婆说:“奶奶,你要么带我去找天育哥哥玩,要么你陪我搭积木。”

这么个小人,也知道给人出选择题了!

斯语的性格很活泼,但也很平和,这一点让我觉得很欣慰。坦白说,我压根没有给过她暴躁的机会!

理想妈妈语录:你是否发现了孩子天然的学习力有妈妈评价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有妈妈评价自己的孩子:总黏着人,提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有妈妈要求自己的孩子端端正正坐好了,认认真真识字、看书。有妈妈打住了孩子的提问,对孩子说:“别来烦我,一边玩去!”…………我们成人的问题是忘记了孩子是怎么学习的!我们可以问问我们自己:小时候,我们爱学习吗?我们还可以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爱上学习的?学习也许只是孩子和我们在寻常生活里的一次愉快的对话;学习也许只是我们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每一次提问;学习也许只是在孩子发呆的时候,我们不去打扰他;学习也许只是在孩子有新的发现时,我们也跟着他们大呼小叫一阵;学习也许只是我们说了一句非常有趣的话,引得孩子回味半天;学习也许只是到一个我们熟悉的地方,去探求新的迹象;…………孩子身上具有天然的学习力,它的表现形式是好奇心!谁注意到了孩子的好奇心,尊重了它,孩子就得到发展的机会了。

第三节 与孩子斗智斗勇:没有坏孩子,只有好孩子

斯语一直有一个问题,就是不爱吃饭,却很爱吃零食。

婆婆心疼孩子,经常会买零食回来,但她也为斯语不爱吃饭而苦恼。

我与她商量:“妈,要不咱们少让斯语吃点零食?”“她看见零食就要吃,怎么管得住?!”“那咱们就少买点零食,或者干脆不买零食!”“……试试吧。”

我没敢和婆婆说,斯语在赵家村的有一年夏天,爸爸在自家的地里种了海东青,这是一种很好吃的瓜,斯语很爱吃,一吃就会吃很多,经常到了半夜里,斯语就会喊肚子疼,然后就是又拉又吐,必须带她去医院打针才能好。

有一次,打完针回家,我拿了一只海东青放在斯语面前,问她:“这是什么?”“绿颜色的瓜!”“好吃吗?”

斯语摇摇头。“为什么不好吃?”“吃了肚子会不舒服。”“怎么不舒服?”“疼!”“肚子疼要怎么才会好?”“打针。”“斯语喜欢打针吗?”“不喜欢。”“斯语以后还会吃很多这样的瓜吗?”“不吃了。”

当然,孩子的忘性大,下一次,她又想吃瓜的时候,我会重复我们原来进行过的对话:“斯语想吃什么?”“瓜。”“这个瓜好吃吗?”“好吃。”“怎么好吃?”“甜。”“斯语如果吃多了呢,还好吃吗?”

她犹疑一下,然后摇摇头,说:“肚子会疼,要打针,斯语会哭的。”

然后,我会给她切一小块,给她吃,对她说:“吃这么一块,可以!但不可以多吃,多吃了,才会肚子疼。”

斯语想了想,同意了。

我很少替斯语做决定,我通常的做法是帮助她推理,让她自己做决定。这需要极大的耐心,需要做妈妈的陪同孩子一起分析讨论。

斯语一直很瘦,让她吃饭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婆婆想要喂她,我没有答应。

从斯语两周岁开始,我就给她勺子,让她自己吃饭,即使吃得一塌糊涂,我也让她自己吃。

婆婆说:“你看,她吃得那么慢!”“那就让她慢慢吃。”“她吃得很少。”“那就很少吧。”“她会饿。”“那就让她饿吧。”“你不心疼?”“饿过几次,她自己会知道应该好好吃饭。”“真的不给零食?”“不给!”“咳,你这做妈的真够狠的。”

吃饭的时候,我会让斯语坐在儿童椅上,给她系上围兜,在她专属的碗里盛一小点米饭,一小点菜,旁边放一个她专属的勺子。

婆婆很纳闷:“就这么一点?”“少一些,她才会吃得津津有味嘛,不够,再给她盛。”

养育孩子好像就是一场和孩子的坏毛病斗智斗勇的过程,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断会出现问题,新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变成坏习惯,而持续的新问题又会出现,时间一久,坏习惯就会越来越多,等到做家长发现,想要去改变的时候,已经很无能为力了。

我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好习惯,那就是保持沉静和清醒,不急不躁,不愠不火,顺应孩子的特点,用她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

孩子虽然小,但他们天然地不喜欢成人强加意志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因为他们小,而忽略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发展需要,这考验的实在是父母啊!

理想妈妈语录:多给孩子出选择题妈妈们抱怨,孩子没有主见,什么事情都得来问妈妈!造成这个原因的,其实是妈妈自己。孩子小的时候,但凡做什么,妈妈都会告诉孩子:这样做或者那样做!如果孩子做不好,妈妈就代替孩子去做。时间一久,孩子理所当然地认为,妈妈的标准就是正确的标准!如果换一种做法,当你准备纠正孩子做法的时候,不如先给孩子分析他可以做的不同选择,以及不同做法所带来的不同的结果,让孩子自己去判断,自己做选择,哪怕他做错了,也不要责备他,人都是从自己的经历中习得经验的。时间一久,孩子学会了自己判断,自己做选择,有了自己的经验,做妈妈的就可以轻松许多了。

第四节 不能错过的时机:让孩子做他能够做的事情

在婆婆和爸爸、妈妈共同的资助下,我们如愿以偿,凑足了首付,在靠近郊区的地方,买了一套二手房,终于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立空间。

经过一个多月的蚂蚁搬家,我们乔迁到了新居。

搬到新房子,我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斯语有一个独立的房间,晚上她得一个人睡!

全家人提出了质疑:“是不是还太早了?”“人家两岁的都有一个人睡的。”“那晚上她把被子踢下床了,怎么办?”“我晚上多起来几次去看她呗。”“她哭,怎么办?”“斯语会适应的。”“能不能等她再大一点?”“越大越难让她一个人睡,这事越早办越好。我还要让她自己穿衣服!”“你这个做妈的,怎么……”

在全家人的摇头叹息声中,我实施了我的新措施。“斯语,你喜欢自己的房间吗?”“喜欢!”“最喜欢什么啊?”“红色的被子,还有红色的枕头。”“还有吗?”“这里的东西都是新的,嘻嘻!”“妈妈请斯语帮一个忙,好吗?”“好,什么呀?”“斯语从今天晚上开始一个人在这里睡,可以吗?”

斯语的眼里突然含了一汪泪水,好像受了什么委屈。我知道,斯语是在想:难道妈妈不要我了吗?“斯语,妈妈想斯语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妈妈特别爱斯语,斯语是妈妈的好女儿。但是,斯语慢慢会长大,长大了要去上幼儿园,要去上小学,就像那些大哥哥、大姐姐那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一个小朋友如果要长大,就不能和爸爸妈妈睡一起,要学会自己一个人睡,还要学会自己脱衣服,自己穿衣服。如果斯语去幼儿园,告诉老师,斯语是自己睡的,自己脱衣服,穿衣服的,老师一定会夸奖斯语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斯语愿意吗?”

斯语含着眼泪,点了点头。“斯语如果愿意,妈妈每天晚上在斯语睡觉前,来给斯语讲故事。”“早上呢?”“妈妈也会来看斯语!”“妈妈,那今天晚上让我一个人睡吧。”

斯语独立睡,比和我们一起睡,更让我觉得累。因为,一个晚上,我要起来很多次去看她,前几个晚上,我几乎每隔几分钟就要起来一次,回来一躺下,一闭眼睛,眼前就出现斯语掀了被子的情景,仿佛还听到了她的咳嗽声。

颜承亮说:“瞧把你折腾的!让斯语回来和我们睡吧,你也可以睡得踏实些。”“不!”

慢慢地,斯语可以自己穿简单的衣服了,但她还不会系扣子。与周围的同龄人比,她已经是一个特能耐的小人了。

颜承亮说我特像一个虎妈。我想,如果是在她六岁,或者十岁的时候,我让她一个人睡,她一定会不高兴上老长一段时间,或者,她干脆拒绝一个人睡。改变三岁孩子的生活形式要比改变六岁、十岁孩子的来得容易。

有一些时机等不来,千万不能错过!

理想妈妈语录:不是孩子能不能做到,而是我们让不让他们去做我们总是想着:孩子还小,不懂事,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这件事情。事实上,不是孩子能不能做到,而是我们有没有让他们去做!有的孩子一直到六七岁,已经开始上学了,每天早晨还要家长给他穿衣服,如果有一天,家长对他说:“你已经够大了,可以自己穿衣服了!”这个孩子可能会哭闹,会耍赖,直到你缴械投降,然后,他便心安理得地让你继续为他穿衣服。很多的事情都是同样的一个道理,你等啊等,等到你认为孩子足够大了,可以去做这件事情了,可是,孩子却不干。不要等我们认为的“长大”,也不能在我们认为孩子已经“长大”的时候,突然放手,让孩子立即、马上就会做一些事情。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在孩子的相关能力开始萌芽时,及时鼓励和训练孩子去做他们能够做的事情,在那个时候,孩子们通常会很乐意做这些事情,在他们看来是好玩,而且有家长的陪伴,会让他们觉得很安全、踏实,他们做得多了,就能独立地做好这些事情了,家长再放手,孩子也不会觉得不适应。孩子是慢慢地长大,慢慢地独立的。

第五节 甜蜜互动的诀窍:孩子,我们一起玩

斯语逐渐适应了一个人睡觉,每天睡觉前,我们仍然会有讲故事时间,故事都是现编的,讲的是和斯语有关系的故事,通常我会把这些故事编得非常快乐,斯语很愿意听我编故事;渐渐地,她会和我一唱一搭,我编一段,她也编一段。

当斯语眯缝起眼睛,快要睡着的时候,我就会把声音放慢,放轻,尽量地柔和。

早晨6点,我会准时去斯语的房间,摸摸她的小脸,在她耳边轻声说:太阳公公喊斯语起床了!

常常,斯语会揉揉眼睛,咂巴咂巴小嘴。“斯语,被子上的小花跑哪里去啦?”

斯语就“扑腾”爬了起来,找被子上的小花。

当她知道是我在故意逗她玩,让她快点起床的时候,她也会想办法逗我。“妈妈,你的衣服上有个洞!”“哪里?哪里?”“哈哈,妈妈上当了!”

一早一晚的快乐很重要,如果早晚都是快乐的,那这一天,不就是快乐的吗?

但也有的时候,斯语早上会在6点以前醒来,她会跑出自己的房间来找我们,她会推开我们的房门,爬到我们的床上。

万一,斯语在我们不方便的时候闯进来……

对了,我得教斯语学会尊重别人的隐私——从尊重父母的隐私开始!

我把斯语领到我们的房间前,对斯语说:“这是爸爸和妈妈的房间!”

我把斯语领到她自己的房间前,斯语说:“这是颜斯语的房间!”

我把斯语领到客房前,我对斯语说:“这是客人的房间,有时候外公外婆来了,外公外婆睡,其他客人来了归客人睡。”

然后,我把门一个个关上。

我再把斯语领到我们的房间前,对她说:“斯语进爸爸和妈妈的房间,得敲门。”

我做了一个示范,让斯语也练习了一遍。

我把斯语领到她自己的房间前,对她说:“爸爸和妈妈要进斯语的房间前,也要敲门。”

我向她做了示范。

我把斯语领到客房前,对她说:“进客人的房间,斯语要敲门,爸爸和妈妈也要敲门。”

我们一起练习了一遍。

当婆婆来家里的时候,斯语拉着婆婆,把我教她的关于敲门的事情也教了一遍奶奶,她还和奶奶进行了角色扮演。“奶奶你来做客人,你住在客房里。”“奶奶你来做斯语,你住在斯语的房间里。”“奶奶你来做妈妈,你住在爸爸和妈妈的房间里。”

…………

斯语还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当然,我也没有和她说“隐私”这个词,但她觉得这和游戏差不多,就好像说,我们一起来做游戏,你要这么做,我要那么做。

张倩打电话过来,带给了我们一条喜讯:她要结婚了!斯语有干爸爸了。

张倩要嫁的是一个美国黑人,她的一个客户。

周末,张倩带着她的黑人未婚夫来家里做客,斯语有点害怕黑人,躲到我的背后,不肯出来。但她又对这个不一样的陌生人感到很好奇,不时地探出脑袋来打量他。

这个非洲裔的美国人长得像乔丹,又高又壮,当然,也很黑。他叫约翰,来自美国洛杉矶,今年35岁了。

约翰很健谈,他对孩子也很有一套,不多会儿,他就和斯语混熟了,他的动作和表情很夸张,即便语言不通,似乎也毫不影响他总是把斯语逗乐。“张倩,他可真够耐心的。”“他自己也像一个孩子。”“你们以后的孩子会很幸福,因为他有一个像孩子一样的喜欢玩的爸爸。”

我说的是实话,像孩子一样地和孩子玩,这样的爸爸妈妈一定会被孩子喜欢!不是喜欢,是非常喜欢!

理想妈妈语录:我们应该如何和孩子玩出“境界”周末,阳光明媚,公园里来了一个庞大的家庭。爸爸挎了一台相机,妈妈拎了一辆儿童骑的小自行车,爷爷抱了一只足球,奶奶提了一个水壶,外公带了一包饼干,外婆拿了一件孩子的外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上阵,和孩子踢足球,爸爸负责给孩子拍照片,妈妈站在一旁指挥孩子。没玩多久,外婆急匆匆去取了毛巾来,跑到孩子的身边,拉过孩子,替他擦汗。玩着玩着,足球滚到了很远的地方,爷爷吭哧吭哧地跑去捡球。又过了一会儿,孩子好像不开心了,奶奶递上水壶,妈妈也走过来,问孩子是不是想骑一会儿自行车了。爸爸一直在抓镜头,一会儿躬下腰拍,一会儿踮起脚拍,众人时时在逗孩子,他们都希望在相机里记录下孩子最灿烂的成长瞬间。可是,孩子却时不时地向大人们发脾气,他玩得并不开心。在这个大家庭的旁边,还有很多人在玩,有妈妈带着孩子在打羽毛球,有爸爸带着孩子在放风筝,也有几个孩子在一起嬉笑打闹,或者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随处走走,一边走一边看,看到有意思的,就停下来,细细地看,间或说几句话。那些玩得简单、随意的人似乎更开心。当你想带孩子出去玩,只需要牵起他的手,对他说:“走,咱们玩去!”当孩子说:“我累了!”你不妨也说:“我也累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当孩子要求无理想要让你迁就他时,你不妨对他说:“门都没有!”事后再给孩子解释道理。当孩子遇到他的同龄小伙伴,你不妨对他说:“去吧,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去玩,我在这里等你。”…………玩本来就是为放松心情、得到快乐,所以,自然而然、随心所欲地玩才会更开心,如果我们放松了、快乐了,孩子才有可能得到放松和快乐,而这之外的其他收获,权当是惊喜。这便是玩的“境界”了。

第六节 孩子的培养之道:第一次上英语培训班

前几日,蓝蓝打电话来,她说她找了一个英语培训中心,有幼儿班,约我带斯语一起去参加试听课。

我真还没觉得这会非得让孩子学英语不可。

我自己学的就是英语,我是从初中才开始学的英语,也没见得太迟啊!在高中的时候,同班的同学中,有人是城里的,家里条件好,从幼儿园开始就学英语,可到了高中,每次英语考试都不及格。据她自己说:从小就恨死英语了!

念大学的时候,我发现一些英语特别好的同学,大多和我的情况差不多,初中才开始学英语,但特别喜欢,学得特别起劲。

我不认为早学就是好,关键因素还在于孩子自己,她愿意学,什么时候都不晚;她不爱学,在她最爱玩的时候,硬生生地逼她学,这不就使她恨学习了吗?

做什么事都先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千万别勉强!

蓝蓝可不这么认为,她说:“可千万别耽误了孩子!出多少钱,我都愿意,只要是为孩子好!我也不指望他学多少,但多少学一点,总比待在家里玩要好吧。”

我不知道为什么大人们都这么见不得孩子玩,难道玩就是浪费时间?玩多了,就一定成不了材了吗?

我觉得没有什么比成人偏颇的观念更容易耽误孩子的。

蓝蓝说,就当做几个孩子在一起聚聚吧,大家也好久没有见了!她还约了她一个同学,她的孩子比我们的要大一些,是一个男宝宝。

约定碰面的地方就在那家培训中心里面,时间是上午10点。“天育哥哥!”斯语遇见了她许久未见的好朋友,开心得不得了!

原来,蓝蓝的同学就是张天育的妈妈,她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副总。

蓝蓝介绍张天育的妈妈:“汝袂可是一个女强人啊!”

这可真是一个奇怪的名字:汝袂!挺有戏剧味道的。

我和汝袂握手,对她说:“我们的孩子早就认识了,是好朋友!斯语的奶奶和天育的奶奶住一个小区,我们以前也住在那里。”

汝袂爽朗地笑了,她说:“我也总是听天天说斯语妹妹,我们还真有缘!”

三个孩子手拉手,蹦蹦跳跳地跟着一个老师走进了一间教室,他们不时地左顾右盼,尤其是蓝蓝的儿子余骋昊,不停地调皮捣蛋,一会儿用脚踢玻璃墙,一会儿用手去拍门,蓝蓝厉声呵斥也无济于事。

老师很热情地安排我们在教室后面坐了下来,孩子们被安排围成一个扇形坐在小凳子上,但,他们的小屁股都不怎么安分。

斯语对这个陌生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她睁大了眼睛打量着四周。

参加试听课的有八个孩子,十个大人,有一部分是家长双方都来了。

上课的老师还没有来,教室里乱哄哄的,有几个孩子一直在哭闹,他们不肯坐在小凳子上,非得让父母抱在怀里。

余骋昊坐在斯语的旁边,他总爱去招惹她,斯语看到余骋昊就皱眉头,撅起小嘴,仰起头,小手叉腰,气鼓鼓的样子。斯语越这样,余骋昊就越爱招惹她。

坐在斯语另一边的是张天育,他看到余骋昊在欺负妹妹,就出面保护妹妹,挥着拳头去打余骋昊,另一个也不甘示弱地还起手来,两个小家伙就这样隔空开始打起来。

蓝蓝和汝袂坐不住了,上前抱了自己的孩子回来,一边呵斥,一边装出打的模样,余骋昊在蓝蓝怀里拼命地挣扎,想要挣脱妈妈的束缚。张天育大概是觉得委屈,哇哇地哭起来。

我也把斯语抱了回来,斯语吓得也哇哇乱哭。

我们三个妈妈着急起来:“怎么办?”“带孩子离开这里吗?”蓝蓝问。“但老师就要来上课了,现在离开是不是不礼貌?”汝袂说。“孩子哭成这样,能上课吗?”我问。“过会儿就好了吧。”蓝蓝回答。

于是,大家又坐了下来,继续留在教室里等老师。

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走进教室,她手里拎了一只粉红色的篮子,篮子里是五颜六色的教具。“小朋友们,上课了,上课了!”

小朋友们似乎没有人听到,很多孩子是被父母逼着坐到前面的小凳子上去的。但是,很多孩子坐不到两分钟,又黏到父母的身上来了,有的家长只得陪孩子坐在最前面,丝毫不顾及坐在后面的其他家长的感受。

斯语仍然在我的怀里,但她已经不哭了,看着老师篮子里的新鲜玩意。

蓝蓝逼着余骋昊坐到了前面的小凳子上,小骋昊在前面蹦来跳去,活脱脱一个小猴子,蓝蓝坐在后面气得直跺脚:“回家好好揍他一顿,都被他奶奶惯坏了!”

张天育也还是躲在妈妈的怀里。

“Hello!Hello!Hello!”

年轻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一个个招手,打招呼。“My name is Lily,Lily!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说:Lily,Lily!”

大多数时候是家长们在说,有的孩子看到爸爸妈妈们也说了,觉得好玩,也跟着说了,大多数孩子闭着嘴,有几个孩子眼角还挂着泪水。

斯语沉默着,她没有开口,我也便不做要求,但我自己跟着老师认真地念着。

年轻的老师从篮子里取出各种有趣的东西,比如一只只彩色的气球,教孩子说颜色;还有会发出声音的玩具,组织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做游戏。

课堂的活动和游戏比较丰富,不多久,孩子们就在一起玩开了,斯语和张天育也跑去和老师一起玩了。

试听课结束的时候,孩子们都已经玩得满头大汗,好不开心!

蓝蓝当即付了钱,报了名。

汝袂说:“再考虑考虑。”

我摇头。

有三分之一的家长和蓝蓝一样,马上给孩子报了名。

他们说,孩子能学到东西就好。

把孩子送进教室,让她坐上半小时,甚至四十分钟学几个单词或者几句话,倒不如让她去公园里尽情地玩耍、尽情地奔跑。孩子的天性需要被解放,他们需要成为他们自己的主人。

什么才是不输在起跑线上?

提前学会那些知识吗?三岁会说chair和六岁乃至十岁才会说chair有什么区别吗?

真正的区别是:他有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的童年!

理想妈妈语录:输不起的人是谁一位小学生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学好英语,不仅为孩子在培训班报名参加英语的补习,还在家里请了英语老师给孩子强化。她希望通过“双保险”的方式,来确保孩子能够学好、学多!她也不确定自己这样做是否有用,但她认为这样做,至少比让孩子待在家里荒废时间好。没有一位妈妈会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妈妈们担心的是自己做得不够好,耽误了孩子。妈妈们焦虑的心情使她们急于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来确保孩子能够做得足够好。可是,我们又该如何评定这足够好呢?今天的“足够好”似乎理所当然地变成了“比别人好”,这是社会的普遍心态在教育上的投射,也因为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还只能以成绩作为标准,比分数是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成人之间的攀比,无疑对于孩子来说是巨大的压力。妈妈的攀比心理越强,孩子的压力就越大。真正输不起的人,是我们做父母的。如果我们能够剥离现象来看本质,我们会发现,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不存在可比性,也无需比较,作为妈妈最应该尊重的是孩子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培养孩子,知识是其次,重要的是品质和能力。路遥知马力,一切从尊重孩子开始,你能够做的不是让孩子比谁好,而是培养孩子的品质和能力,这件事情需要静下心来才能做到。只要孩子的明天比今天好,你就赢了!

第七节 孩子习惯的养成:我们一起读书吧

周末,下着雨,斯语只能待在家里玩。

她找颜承亮一起玩搭积木。父女俩趴在地上,头挨着头,玩得可起劲了!

我坐在一旁看书,看的是三字经。

我小的时候,没有读过三字经、百家姓这一类的东西,但现在的我很喜欢它们,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

相比英文,我觉得给予斯语传统文化和文学方面的熏陶更为重要。斯语的语言发展非常快,她很善于模仿,只要她觉得有趣,她就会记住这些东西,在有适当的环境的时候,她就会拿这些东西出来“现”。

斯语玩腻了积木,跑到我身边来。“妈妈,妈妈,你在看什么呀?”“妈妈在看非常有趣的话。”“什么有趣的话?你快和我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一字一顿地说给斯语听,斯语看着我的口型,“咯咯”地笑了。“斯语,咱们说给爸爸听!”“好!爸爸,爸爸,你快过来听妈妈和我告诉你有趣的话!”

颜承亮屁颠屁颠就过来了,挨着我坐下了,又抱起斯语,让小家伙坐在我们中间。“斯语,咱们说给爸爸听,然后,看爸爸能不能记住,咱们考一考爸爸,好不好?”“好!太好喽!”斯语高兴地直拍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人,人啥来着?”颜承亮故意挠挠后脑勺,显得很为难的样子,他可怜兮兮地看着斯语,意思是:斯语,快帮帮爸爸!“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颜承亮和我为斯语鼓掌,喝彩,看到我们的鼓励,她学习的劲头更大了。

中午,我们一家人去书店,我给斯语挑选了一本有插图的三字经,我举着这本书对她说:这里都是有趣的话,咱们把它搬回家去吧!

我做了一个非常吃力的搬的动作,小家伙也很配合得“吭哧吭哧”地帮我一起“搬”。

颜承亮和我也各自挑选了我们感兴趣的书。

书橱摆放在客厅,很长很高,我们把已经读完的书放在最上一层,把这段时间读的书放在中间最方便拿的地方。

斯语的小书橱挨着我们的大书橱,也是同样的摆法,最上面的是斯语已经“听”过的书,中间是这段时间要读的书。

每天下午午睡过后,是我们家里的阅读时间。

我一本书。

斯语一本书。

如果是周末,颜承亮在家,他也一本书。

如果婆婆在,婆婆也一本书!

我非常喜欢看书,颜承亮以前不爱看书,他喜欢上网玩游戏。我和他交流了很多次,提出了两点希望:第一,家里尽量不要看电视;第二,家里尽量不要玩电脑。

他欣然答应。

虽然电视和电脑也有它们好的一面,但在孩子未形成自控力和判断力前,我更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在传统的阅读上。

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家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蓝蓝带着余骋昊来我家做客,她看到斯语正坐在地毯上,认认真真地“看”书,很是诧异,她打算考考斯语。“斯语,来,给阿姨念念这书上的故事。”

斯语摇头晃脑地“念”起了故事,念得一字不差,蓝蓝更诧异了:“怎么,你们家斯语是神童?她识了多少字了?”“哈哈,你被她忽悠了吧?她哪里识字,她还不识一个字!她这是凭记忆念给你听的。这本书,我给她念了三四遍。”“她记住了?”“啊!”“了不起!你是怎么做的?”“一边念,一边和她互动啊!”“怎么互动?”“讨论书上的内容呗。”“这么小的人,怎么讨论,他们知道什么?”“你认为他们知道,他们就能知道;你认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有你讲,他听的份,他就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蓝蓝问了我很多问题,大多关于我是怎么教育斯语的。她非常羡慕我,但她似乎还不了解我付出了多少。“佳慧,你到底是怎么教育斯语的?斯语简直就是个神童!”“根本没有什么神童,即使有神童,我也不愿意把我女儿训练成神童,她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只是我们的做法和别人家的有点不同罢了。”“什么地方不同?你让我学习学习。”“我们家里不看电视。”“那怎么行?孩子可以不看电视,大人也不看?”“如果大人爱看电视,孩子也会喜欢看。比如,晚上的时候,你对孩子说:‘你该去睡觉了!’孩子睡下了,你开始看电视了。孩子会认为:看电视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他会想方设法地和你争夺看电视的权利。”“不看电视,做什么?”“家人之间可以聊天,讲故事,看书,或者一起做个游戏什么的。家长喜欢做什么,孩子也会跟着喜欢做这些事情,时间一久,孩子会认为:阅读才是最有趣的事情!”“所以,斯语就喜欢阅读了?”“是的,她喜欢读,读得多了就更喜欢,这是一个正循环。不光是阅读,还有其他许多方面都是如此,越是寻常的生活,越容易渗透教育的影响。”“这对做家长是考验。”“教育难就难在这里,不是孩子难以教育,而是我们难以改变!”

理想妈妈语录:良好的习惯从家庭开始当我们突出地来强调“习惯养成”的时候,那是因为在这方面,我们遇到了困难,没有做好。为什么好习惯的养成是件难事?因为孩子不知道怎么做。为什么孩子不知道怎么做?因为家长没有坚持。为什么家长没有坚持?因为家长也会偷懒。为什么家长会偷懒?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养成好习惯。为什么他们没有养成好习惯?因为他们还不够重视好习惯。原来如此!一位小学生的妈妈说,她要做自我检讨。原来,她接受了一位老师的提议,让孩子暑假期间每天早晨读一个小时英语。连着读了几天后,各种各样的事情就出现了,先是孩子过生日,当天晚上睡得迟了,孩子本来已经自觉地设置了闹钟,但妈妈担心孩子可能睡眠会不够,悄悄地关了闹钟,结果第二天的英语朗读就取消了。接下去,一家人外出旅游,妈妈说,回来再读吧。回来后,孩子又去了外婆家和奶奶家……转眼,就该开学了。妈妈说,不是孩子不能坚持,而是做家长的没有坚持。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家人共同的坚持!

第八节 孩子语言的发展:在生活中学习语言

我去菜场买菜,斯语也想去。“行,咱们一起去吧!”我爽快地答应了。

斯语走在前面,蹦蹦跳跳,还不时地和我玩躲猫猫。“妈妈,我想让你找不着我!”“斯语,你过来,妈妈有话要和你说。”

我停下来,把斯语拉到跟前,蹲下来,对斯语说:“斯语,你和妈妈玩躲猫猫的时候,必须让我看得到你;你也必须时不时地回头看看我,知道了吗?”“那好吧。”

每当我正儿八经地和斯语讲话的时候,我都会握着她的手,吸引她的注意力,注视她,用非常清晰的语气把我的意思表达完全。

一般这个时候,斯语都不敢马虎。因为她知道妈妈如果不高兴了,就会不说话,妈妈不说话,她也会不高兴,所以斯语挺害怕妈妈不说话的,她喜欢听到妈妈温柔的话,妈妈高兴的时候就会说很多温柔的话。而且斯语喜欢看到妈妈笑,妈妈笑,斯语高兴,斯语高兴了,也会笑,大家一起笑,笑得厉害了,妈妈和斯语会一起在沙发上、床上,甚至地毯上打滚。如果大家都不高兴,那就糟了,笑也没得笑了,斯语会觉得很孤单。斯语才不喜欢孤单呢!所以,她绝对不能让妈妈不高兴!那就好好听妈妈说话吧,妈妈说的一定是很重要的话。妈妈说,当她说重要的话的时候,斯语一定要认真听!

斯语又跑到前头去了,她还和我玩躲猫猫的游戏。

斯语会时不时地回头看我,我会假装看不见她,并且自言自语:“咦?斯语跑哪里去啦?谁看到了我的斯语?”

斯语一边跑一边笑,每到拐角的地方,她都会停下来等我。有时候,我会快跑过去,一把逮着她,抱起她,挠她痒痒,任她在我的怀里笑啊笑。“斯语刚才是在翘首以待呢!”“什么是翘首以待呀?”“就是刚才那样,斯语站在那里,伸长了脖子,等呀等呀等妈妈,那就是翘首以待!”“翘首以待?”“翘首以待!”

斯语又跑开了,跑了几步,停下来,又在等我。“妈妈,我又在翘首以待了!”

…………

在菜市场,我问斯语:“斯语想吃什么?”“我想吃豆子。”

于是,我们一起开始找豆子。“啥样的豆子呢?”“圆圆的,绿绿的,骨碌碌会转的……我最爱吃它们。”

其实,我早就知道斯语说的是蚕豆(赵家村的人把豌豆叫蚕豆,蚕豆叫豌豆,我也习惯了赵家村的说话,但婆婆说,明明是豌豆!那,我们该告诉斯语,那是啥豆呢)。

为了考验斯语,我让斯语带领我们去找蚕豆(哦,不对,豌豆,既然斯语现在是在海州,就按照海州的说法吧。回到赵家村,按照赵家村的说法。等她长大了就会明白,就像我现在非常明白一样)。

斯语认真地在各个摊位上搜寻目标。

她经常来菜场,所以她知道蔬菜应该在蔬菜的摊位上找,肉应该在肉类的摊位上找。

但是,找来找去,还没找着。“妈妈,豆子在哪里呢?我怎么找不着它们?”

斯语平时吃的是剥开了,煮熟了的豆子,所以,她找啊找啊找,还是没找着。“妈妈,我找着了!”

原来,在一家摊位上,有卖剥好了的豌豆,豌豆盛在一个小瓷盆里。

我们买了一斤没有剥的豌豆,拎回家,让斯语剥。

从菜场回来,斯语想玩,我让她搬来小凳子到厨房,坐下来和我一起剥豌豆。“妈妈,我不会!”“妈妈教你!”“妈妈,我想玩。”“剥好了豌豆也可以玩。”“我现在就想玩。”“那谁来剥豌豆呢?妈妈也想去看书,没人剥豌豆,咱们就没得吃了!”“那我们一起剥吧。”

儿童的语言和智力发展有关系,因为语言和思维有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语言和训练孩子的思维并举,因为智慧从生活中养成!

理想妈妈语录:孩子的语言如何养成在这里,我提两个问题:第一,我们自己用的语言足够生动吗?第二,我们给予了孩子表达他们自己的机会了吗?首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我们都说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那么,我们是否有提供给他们正面的、积极的素材?信息化时代,我们遭遇了语言危机。很多人上班时,聊天工具QQ、MSN等挂在网络上,不说话,只打字。回到家,打开电脑,继续网上交流。现在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网络无处不在,你可以做到一天不开口,但同样可以和很多人聊得兴致勃勃,所以,网络语言开始兴起,我们的口语却正在衰竭。除此之外,语言还影响到我们的精神面貌,当我们在说话的时候,我们的神情、眼神、肢体动作都是语言,它们是否配合默契、生动活泼,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语言输入。我们再来探讨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由第一个问题引发的,网络生活日益丰富起来后,它势必侵占和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使得我们和家人的沟通就少了,甚至,孩子都没有很多机会和家长交流,他们被打发到一边“自己玩去”,孩子只得自言自语或者和自己的玩具说话。当你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不那么让你满意的时候,就到了我们自我反省的时候。

第九节 成人世界的镜像:我们这些妈妈们

周末,蓝蓝约我带孩子去必胜客吃披萨。

天气异常炎热,太阳几乎把人都快烤焦了,余骋昊毫不顾忌蓝蓝的召唤,自顾着光着膀子在太阳底下“嗬哈嗨”,他还一直来拉斯语,斯语似乎很讨厌余骋昊,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她拽着我的手,和两个大人一起走。

汝袂出差了,她经常得出差。

蓝蓝说,汝袂很要强,她的父母都是市戏剧团的,妈妈是演员,爸爸是编剧。他爸爸很有才华,人也长得帅,在她妈妈怀孕的时候,她爸爸和团里的另一个演员搭上了,她妈妈生下她,就和她爸爸离婚了,一个人抚养汝袂,吃了不少苦头,汝袂上大二的时候,她妈妈生病过世了。她也不愿意去找她爸爸,都是自己暑假里打工挣学费,但学费还是凑不齐,还是靠她的一个亲戚资助她读完大学的。她的老公是她大学时候的同学,追她追了三年,咳,汝袂结婚后过得挺辛苦的。“怎么了?她老公对她不好吗?”“说实话,她老公挺没用的,换了很多工作,一直稳定不下来,还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是别人亏待了他。他把气撒在汝袂身上,怪汝袂这个,怪汝袂那个。汝袂在那个家里,实在受气!我劝她放弃这段婚姻,带着孩子重新开始。她说自己的父母是离婚的,自己再离婚,让别人笑话。现在,至少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有爸爸和妈妈。只要她老公不提离婚,她就不会提。”“她太委屈自己了。”“我也这样说她啊!她不听,有什么办法?”“她也都是为了孩子。”“她真不该生这孩子!如果没这个孩子,她离婚,即使一个人过,也比现在好很多。”“汝袂也这么认为吗?”“她才不这么认为!她说,如果没有孩子,她现在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孩子是她的精神支柱,她现在就想着多挣钱,将来送孩子出国念书。”“汝袂挺不容易的,我挺想帮她的。”“我也是,都是做妈妈的。但汝袂的自尊心太强,她也很敏感。咳,说什么好呢!”

汝袂和蓝蓝比我大了一岁,蓝蓝是典型的“富二代”,她的父母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蓝蓝也在家里的企业上班,她的先生是一名公务员。她为人很热情、豪爽,没有富家小姐的坏脾气,不过,对她儿子,似乎又另当别论。

必胜客里的冷气打得很足,一走到里面,让人觉得非常舒服。

小家伙们已经饿了,但是,我们还得排队等位置。周末的时候,很多父母带孩子出来玩,有的是孩子在附近的培训学校学习,放了学,直接带孩子来这里吃午饭,所以,位置就变得紧张了。

好不容易轮到了我们,蓝蓝坚持今天她请客。

她总是喜欢做东,她说我没在工作,没有收入,就不要和她抢了,况且,吃个饭能花多少钱。

蓝蓝点了9寸的披萨,点了鸡翅,蛋糕……她的儿子抢过菜单,点上面的图片,她就替儿子报出名字,服务员在一旁记录。“这个,这个,还有,那个,那个,这个,这个,我都要!”余骋昊叫着。“斯语,你想吃什么呀?”蓝蓝问。“我想吃带巧克力的蛋糕!我还想吃冰激凌。”斯语回答。“我也要冰激凌!我要最大个的冰激凌!哈哈哈哈!”余骋昊显得很得意。“昊昊,你得有礼貌,要做一个绅士!”蓝蓝呵斥儿子。

蓝蓝的话还没说完,余骋昊又上蹿下跳起来了。“咳,如果是一个女儿该多好啊!安安静静的,像斯语这样,那我就幸福煞了!斯语,你给阿姨做女儿,好不好?阿姨给你买许多许多好吃的,还有,好玩的!”“不好!”斯语斩钉截铁地回答。“为什么呀?”“我是赵佳慧的女儿,不能做别人的女儿。”

说着说着,斯语的眼里闪动起了泪花,好像蓝蓝说的是真的,真要把她带走,去做她的女儿。

我搂着斯语,在她的耳朵边轻轻地说:“蓝蓝阿姨和你开玩笑呢!蓝蓝阿姨喜欢你,才说想要让你做她女儿的。蓝蓝阿姨不是已经有昊昊了吗?”

看着斯语和我脸贴着脸的样子,蓝蓝嫉妒坏了,她命令自己的儿子:“昊昊,过来!过来!你这孩子,和你说话,怎么听不见?”

蓝蓝拽过昊昊,对他说:“昊昊,妈妈决定了,把你送给佳慧阿姨,让你给她做儿子!”“不行!”余骋昊抗议。“你这么不听话,我不要你了!”蓝蓝说。“不行,不行!”余骋昊表示了强烈的不满。“那你听话不听话?”“听话!”

一边说着,昊昊又溜到桌子底下了,可又被蓝蓝提了出来:“起来!你这小兔崽子!我想送,佳慧阿姨还不收呢!明天,我找一家孤儿院,把你送到那里边去!我去换一个女儿回来!”

余骋昊再一次被她妈妈拎回了座位上,听到妈妈要把自己送到孤儿院,小家伙扑到了妈妈身上,打了起来。

我赶紧把他俩拉开了,余骋昊有一些愤怒,也有一些害怕,我把他抱在我的怀里,像对斯语那样,抚摩他,轻轻地和他说话。

小家伙终于安静下来了。

披萨上来了,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理想妈妈语录:我们的人生经历对孩子的影响我们的人生经历各不相同,所得到的人生感悟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也不同。我们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把我们的人生感悟传递给了孩子,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我们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孩子最初的生活环境是我们营造的,除了我们的言行,环境会传递给孩子许多信息,比如有人认为挣钱就是为了自己享受,于是,自己生活得很奢侈,对别人却很吝啬,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了这些,自然也会认为享受是理所当然的。也有人认为生活需要付出努力,既为实现自身的价值,也为家人生活得更好,同时,会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回报社会,这类家长的孩子,通常会以更积极的精神面貌努力奋斗,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试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狭隘的、自私的,那么,我们便不能期待我们的孩子是豁达的、崇高的,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远大的,那么,我们也会感染我们的孩子,使他们心怀广阔的未来。所以,不管我们过去的经历如何,不妨,我们来思考未来,并用积极的行动来影响孩子!

第十节 孩子与孩子之间:游戏也是学习

夏季到来的时候,颜承亮要去外地培训一周,乘此机会,我带斯语回赵家村小住。

斯语欢呼雀跃!

夏季的赵家村是热气腾腾,无比活跃的。

清晨,斯语可以跟着爸爸去地头摘瓜果豆类,西瓜、海东青、青瓜、西红柿、豌豆、蚕豆、毛豆……爸爸能在那一亩三分地里变着花样地种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来。

吃过早饭,斯语可以跑出去找小伙伴们玩,赵家村是一个人口不多、安静的小村子,不用害怕城市里熙来攘往的汽车,也不用担心有人贩子,赵家村里的人彼此之间都认得,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乡间小道或者田埂上跑。

中午,爸爸干完活回来吃饭,我们会敞开着门吃饭,吊扇呼呼地转,妈妈准备了一桌菜,爸爸喝上一瓶啤酒,门口如果有谁路过,大家都会打招呼,有人还会干脆走进来,看看爸爸妈妈拿什么好吃的招待女儿和外孙女。

吃过饭,斯语可以和我一起在大床上午睡,这张大床是一张很古老的苏式梁床,爸爸小时候,奶奶带他睡的是这张床,我小的时候,妈妈带我睡的也是这张床,现在,我带我的女儿也睡在这张床上,给她讲我小时候的故事。

午睡醒来,照例是我们的阅读时间,斯语“看”她的书,我看我的书。斯语还会拉来外婆,给外婆“念”书上的故事,外婆总是乐呵呵地听。

傍晚,会有一群孩子来找斯语玩,他们一起又跑出去了,去田间看青蛙,看蝌蚪!

晚饭通常是我们搬了桌子出来,在外面吃。很多人家都是这么吃晚饭的,外面比屋里凉快。但是屋外的蚊子多,这也不碍事,点一捆艾草,蚊子就会被熏跑。邻居们还会把各家好吃的菜搬来搬去地分享。孩子们在这个时候是最快活的,因为大人们都会和他们开玩笑,他们也可以提各种各样有趣的问题,即使自己家的大人不回答,别人家的大人也会抢着回答。

吃过饭,收拾完,妈妈会搂着斯语给她讲故事,这些故事是我小时候听过的,妈妈的普通话不标准,时不时地会穿插进来赵家村的方言,斯语觉得外婆说的话可好听了,她很乐意模仿。爸爸会坐在妈妈的旁边,摇着扑扇,替斯语驱赶蚊虫。有时候,会有一群小孩聚集到我们家,我便给他们讲故事。讲的次数多了,来的小孩就越来越多。孩子们都是喜欢听故事的。这些孩子回家的时候,爸爸会一个一个把他们送到他们的家门口,叮嘱他们:“下次再来我家玩!”

斯语在赵家村有几个好朋友,村头赵兵家的女儿小欣就是其中一个,小欣已经六岁了,比斯语大了一岁半,小欣马上要去小学念书了。斯语很羡慕小欣比自己懂得多,总是“小欣姐姐”长,“小欣姐姐”短的。

几个年纪相仿的孩子总是聚集在小欣家里,因为小欣的妈妈开了一家裁缝店,所以,小欣家里总是有很多废弃的布头,小欣组织大家一起来做娃娃。

小女孩们围坐在一起,安静地做布娃娃,说是做布娃娃,其实是把布头揉在一起团起来,再拿细绳子胡乱地绑一绑,一个娃娃就产生了。“我的娃娃叫小语。”“我的娃娃叫红红。”“我的娃娃叫珍珍。”“我的娃娃叫甜甜。”

…………

取完名字,她们就要开始玩过家家的游戏了。“你来做爸爸!”“我来做妈妈!”“斯语,你做小孩。”“爸爸上班去了。”“妈妈在家里做家务。”“小孩自己在玩。”“小孩哭了,斯语你哭啊,假哭!”“爸爸下班回来看见孩子哭了,他生气地叫来妈妈。”“爸爸和妈妈吵架了。”“妈妈也哭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