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礼俗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9 13:44:26

点击下载

作者:问渠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天学点礼俗常识

每天学点礼俗常识试读:

五礼

。另又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等人之礼。

在中国的传统民俗中有许多

报喜

的礼俗。早在先秦时代,生男孩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叫“弄瓦”之喜。璋是朝臣佩戴的美玉,瓦是纺织机上的器件,以此表达对生男生女的祝愿。在湘西地区,女婿要备上酒、肉、糖、鸡到岳父家报喜。如果提公鸡,表示生男;提母鸡表示生女;双鸡则表示双胞胎。生孩子除报喜之外,还要在自家门口挂出生子的标志。在晋北地区,生男孩在门外贴一对红纸剪的葫芦,生女则贴一对梅花剪纸。东北满族人家生子后,生男在门口悬挂小弓和箭,祝孩子长大精于骑射;生女挂红布条,象征吉祥。

婴儿出生一个月后,要为婴儿举行

满月

礼,又叫弥月礼。生子满月,值得庆贺;产妇出月,也应该纪念。在民间,满月礼多有馈赠,一般是婴儿的女性长辈送礼,并多是小孩的礼物。在清代的宫廷和民间曾有礼仪叫“添盆”,到满月的时候,亲戚和宾客盛集,在盆中烧了香汤,撒钱于汤水,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馈赠礼仪。在绍兴一带,外婆家送的礼物中必有圆镜、关刀和长命锁。圆镜照妖,关刀驱魔,长命锁保命。

满月除了亲朋送礼贺喜和主家设宴款待客人以外,还有

剃胎发

的习俗。剃胎发也叫“铰胎头”“落胎发”。剃胎发也有一定的规矩,在许多地区,满月剃头需舅舅来参加,舅舅没来,需以一个蒜臼表示。在山东郯城,婴儿剃头是请邻家三个年轻姑娘手持剪刀在小孩头上比画三下,然后由小孩的母亲铰发。一些地区有时要在婴儿的额顶留发,叫“聪明发”,脑后要蓄“长根发”。婴儿的胎发又称“血发”,除了要留一些表示对父母的孝敬外,有的地区将胎发用红布包好,缝在小孩枕头上,有的则把胎发用彩线缠成团,挂在床头辟邪。

婴孩出生一百天,要做

百日礼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说:“一百日,曰婴儿百岁”。现今在西北、中原一些地区称百日礼为“过百岁”,而在北京则称之为“百禄”。

举行百日礼在设宴请客方面与过满月基本是一样的,不过最有特点的是“百家衣”和“百家锁”。百家衣是集各种颜色的碎布头连缀而成的;百家锁是金或银、镀金或镀银的佩戴物,上面有文字或图案,文字多是“长命富贵”一类祝福的吉语。和百家衣一样,百家锁是集百家金银打造或是由许多人家集体送的,都是祝福婴孩长命百岁的象征物。

抓周

也叫“拈周”“试周”。其方法是在小孩周岁这天,摆好各种象征物品,随其抓取,以此来试验小儿将来的志趣、喜好等。这种以象征物来测卜孩子的志趣、前途和将来的事业的方法,并没有什么科学的道理,可信度也相当低,但注重这种传统的父母家人,对婴儿所选择的物件,还是比较在意的。

抓周的仪俗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抓周是周岁礼的主要内容,在一些地区还要在孩子周岁时祭拜祖先和神灵,亲戚朋友送礼。

中国的传统婚嫁礼俗最突出、最典型的是“

六礼

”,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于汉时盛行,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纳采:即俗称的“说媒”“提亲”。纳彩就是将彩礼送到女家,表示求婚。纳采的礼物一般用雁,象征恪守信义,并以此表示儿女已是谈婚论嫁之时。后来纳采的礼品大大丰富了,如合欢、鸳鸯、嘉禾、羔羊等。女方若不同意,可拒绝收礼。

问名:女家收下了礼物,双方相互探问待婚男女的姓名、年龄、生辰、籍贯、三代等,以便对对方有一个初步了解。

纳吉:通过“批八字”、算命相来进行。如八字不合,婚即止;如八字合,则派人通告喜讯,故名“纳吉”。

纳征:又叫“纳聘”“纳币”,也就是俗称的“下彩礼”。纳征的时间,一般定于新娘正式过门前一天。

请期:指“请吉日将迎”。即男家下聘后,又派媒人“请”女方家长择定吉日成婚。婚期的确定一般是请巫师依据双方出生年月日时来卜算宜于嫁娶的佳期。

亲迎:结婚时男方必须亲至女家以礼迎娶,故称“亲迎”。六礼中,亲迎是整个婚礼过程的高潮,迎亲的队伍往往十分庞大,场面壮观,喜庆色彩浓郁。

茶在中国各族彩礼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明代许次纤在《茶流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古代婚姻中讲究“三茶六礼”,“三茶”指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入洞房时的合茶。这说明,茶在婚礼中已不是一般的日用礼品,而成为代表整个婚礼、彩礼的必备礼品。至今,在我国的许多农村,依然把订婚、结婚称为“受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把彩礼称为“

茶礼

”等等。

新娘蒙

红盖头

的习俗,源自神话传说。天下最初只有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只得配为夫妻。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扇与苫同音。苫者,盖也。以扇遮面,终不如丝织物轻柔、简便、美观。因此,执扇遮面就逐渐被红盖头蒙头代替了。

轿子大约从唐朝开始出现和使用。南宋孝宗曾为皇后制造一种“龙肩舆”。这种舆上面装饰着4条龙,用朱红漆的藤子编成坐椅、踏子和门窗,内有红罗茵裤、软屏夹幔,外有围幛和门帘、窗帘。可以说,这是最早的“采舆”(即

花轿

)。这以后,历代帝王都为后妃制造采舆,而且越来越华丽。

用轿子娶亲这种仪式出现在宋代,并逐渐发展成为民俗。这时,婚礼中的亲迎已改在早晨进行,新郎要披红插花,所以新娘坐的轿子也改成鲜艳的花轿。

我国上古时期新婚夫妇有“共牢”“合卺”的风俗。共牢,即举行婚礼时,新婚夫妇共吃祭祀后的同一份肉食,象征自此以后夫妻尊卑相同;合卺,即新婚夫妇各用一爿瓜瓢喝酒漱口,表示自此以后夫妻相爱相亲。合卺发展到宋代演变成喝

交杯酒

。王彦辅在《麈史》中记载:“古者婚礼合卺,今也以双杯彩丝连足,夫妇传饮,谓之交杯。”据说喝完交杯酒后,要“掷杯于地,验其俯仰”,“盏一仰一合,俗谓之大吉”;后来干脆“以盏一仰一覆安于床下,取大吉利意”。

掠夺婚

是以强行“掠夺”的方式达到成婚目的的一种婚姻仪式。它是在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历史阶段中产生的,《易经》中就载有我国先秦时期的掠夺婚。我国云南的景颇族、傈僳族和傣族都还留有掠夺婚的习俗。一般夺婚之前,男女双方已有爱情关系,相互约定时间和地点,男子抢夺时,女子装出呼救的姿态,通知家人和邻里营救,这时男子或设法逃走,或把女子抢走,再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付出一定的彩礼。“

赘婚

”是男嫁女娶、夫从妻居的婚姻形式。它在远古社会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个体婚过渡时期就出现了,它是贫困家庭让自己子弟到女家从事无偿劳动,以换取妻子的婚姻关系,即所谓“家贫无有聘财,以身为质”。唐宋时,未婚女子娶夫称赘婿;寡妇娶夫称“接脚婿”,或“招夫”。元代的“赘婚”有两种:一是终身在妻家作赘,赡养女方父母,称“养老”;一是有年限地到女家服役,称“出舍”。我国南方的壮、瑶、傣等少数民族都实行过“赘婚”,在有些山区,至今还普遍存在“赘婚”的习俗。

古代媵、妾制

媵、妾制是古代统治者的一夫多妻制。媵制的起源很早,它是原始社会族外婚向对偶婚演变中的一种过渡形式,即一个女子出嫁,须同姓娣侄和奴仆随嫁。春秋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实行媵制,战国以后,媵制渐渐衰落。后世有妻死,由妻妹续弦的婚俗,就是媵制的遗风。

妾是指未经明媒正婚的女子,先秦妾来源于被掠夺的女奴、罪犯的妻女和贫家出卖的妻女。后代的宫女、富家的婢女都是先秦妾的余脉。

少数民族婚俗

阿昌族婚俗——偷鸡头与抬锅盖

藏族婚俗——情卦和抢帽子

傣族婚俗——卖鸡肉找对象

景颇族婚俗——花草树叶做情书

侗族婚俗——踩脚后跟试情意

满族婚俗——秤杆揭盖头

哈尼族婚俗——隔墙谈情与牛粪抹衣

维吾尔族婚俗——五阶段成婚

苗族婚俗——草标密码和揉耳朵示爱

锡伯族婚俗——闹洞房解衣扣

蒙古族婚俗——骑马迎亲与抱木枕头

瑶族婚俗——串情人咬手背

彝族婚俗——泼水迎亲和摔跤婚礼

壮族婚俗——隔街相望找情人

赫哲族婚俗——婚礼上吃猪头猪尾巴

普米族婚俗——逮新娘和锁媒人

基诺族婚俗——耳朵里插鲜花

门巴族婚俗——舅舅试新郎

京族婚俗——踢沙折枝试情意

独龙族婚俗——饮茶定亲

裕固族婚俗——马踏新房射新娘

保安族婚俗——三天不吃男家饭

德昂族婚俗——赠烟盒、撒大米茶叶

鄂温克族婚俗——驯鹿与神像

塔吉克族婚俗——撒面粉、喝盐水

布朗族婚俗——偷女婿和偷新娘

仡佬族婚俗——盘郎和过门要换三双鞋

土族婚俗——水泼接亲客

达斡尔族婚俗——说亲先吃闭门羹

柯尔克孜族婚俗——捆绑成夫妻

纳西族婚俗——冷水淋头和酥油贴脸

东乡族婚俗——新郎偷厨和戏公伯

拉祜族婚俗——宴席结婚不办离婚办

畲族婚俗——考厨师和调新郎

傈僳族婚俗——恋爱暗号多又多

土家族婚俗——香袋和哭嫁歌

哈萨克族婚俗——姑娘追和啃羊骨

朝鲜族婚俗——踩麻袋和推木雁

黎族婚俗——爱你多深,咬你多深

布依族婚俗——浪哨对歌和丢花包

佤族婚俗——杀鸡看卦和侧卧谈恋爱

白族婚俗——树枝探缘、草鞋定亲

民间寿礼中经常要送个

寿桃

,这个风俗起源于一个传说。

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据说,孙膑18岁就离家到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这一去就是12年。一日,孙膑猛然想起今年母亲该过七十大寿了,而自己12年未报母亲养育之恩,心中顿觉羞愧不安,于是向师父告假回家探母。鬼谷子欣然应允,并摘下一个桃给孙膑,作为送给他母亲的生日礼物。孙膑马不停蹄地朝家赶,终于在母亲生日这天到达家中。老母亲正为多年没见着孙膑伤心着呢,听家人禀报说少爷回来了,不禁喜出望外。孙膑拜见母亲后,便将师傅送的桃捧到母亲面前。母亲接过桃,就吃了一口,立刻容颜大变,白发变成了黑发,昏花的两眼变得十分明亮,掉了的牙又重新长出,脸上的皱纹一扫而光。原来这个桃是仙桃。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后,也想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上鲜桃祝寿,让自己的父母长寿健康,多享几年福。但是鲜桃并非一年四季都有,于是人们就用面粉做成寿桃,蒸熟了作为送给父母的寿礼。这个风俗慢慢传遍了中原地区,一直流传到今天。

生日吃

寿面

的习俗源于西汉年间。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汉武帝与众大臣聊天,在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时,他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大臣东方朔听后大笑起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对皇帝无礼。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岁,人中1寸长,彭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长8寸,那他的脸该有多长啊?”众人闻之也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人长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生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寿面”。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悬棺葬

”就是利用木桩或天然岩缝把棺木悬置在悬崖峭壁之上,或者把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之中的一种葬法。古代主要分布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在当地称之为“挂岩子”。悬棺的形制主要有船形和长方形两种。

福建的悬棺葬历史最为久远,大约在夏代以前就出现了,遗存下来的只有武夷山的千仞绝壁上的一处。至今保存最多、最集中的是四川省的珙县麻糖坝的悬棺。台湾高山族的阿美人到现代还实行悬棺葬。

殉葬

就是用人或物陪葬。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便习惯于把随身使用的工具、武器以及生前喜爱的日用品和死者埋葬在一起。奴隶社会时期,常常将奴隶杀死或活埋,用来殉葬。封建社会里,妇女则成为殉葬的牺牲品。在《西京杂记》的记载中,周幽王的坟墓有l00多名女子陪葬。秦代人殉制发展到极点,最为残酷。汉以后,人殉作为一种制度,已不存在。明初曾一度恢复人殉,到明英宗时废止。在古代殉葬礼制中,物殉是一种普遍现象,崇尚厚葬,历代不绝。

稿葬

亦作“藁葬“,用稻、麦类的秸秆编成的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是穷人的葬法。

墓志

是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置墓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民俗礼制,其作用与立于土表的墓碑基本相同,但墓志因在下放棺前埋于墓中,更易保存。

我国最初的墓志没有固定的形式,有的上圆下方,类似墓碑,但多数是方形的。我国现已出土的墓志石刻中,最早的是东汉延平元年(106年)的《贾武仲妻马姜墓志》。隋代以后,墓志的形制、文体逐渐定型。一般由两块尺寸相同的正方形石板组成,上石叫志盖,下石称志底。志盖上刻有死者的姓氏、籍贯和官衔等等,志底则刻其生平事迹。“志”多用散文体叙死者生平事迹,“铭”多用韵文,是对死者的赞扬、悼念或安慰之词,也有二者兼用的,称墓志铭。

每逢清明或其他一些纪念日,人们去祭奠已故的亲人时,尤其是老人们,总要烧一些纸钱。

烧纸钱

的来历有这么一个传说。

汉朝时期,有个姓尤的秀才,寒窗苦读十几年终未能获取功名,于是向蔡伦学习造纸。蔡伦死后,尤秀才继承蔡伦的造纸术,并且比蔡伦更胜一筹,造出的纸又多又好。但当时用纸的人很少,造出的纸卖不出去。为此,尤秀才茶饭不思,没几天,竟闭上眼睛死去了。左邻右舍知道后,都过来帮助料理丧事。尤秀才的妻子哭着对大伙说:“家境不好,没有什么可以陪葬,就把这些纸烧给他做陪葬吧。”于是,专门派一个人在尤秀才的灵前烧纸。到了第三天,尤秀才突然坐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叫着:“快烧纸,快烧纸。”所有在场的人都被吓坏了。尤秀才却说:“我真的活了,是烧的这些纸把我救了。这烧的纸到阴曹地府就变成了钱。我用这些钱还了债,赎了罪,阎王老爷就把我放了回来。”这件事传出后,一位有钱的老员外对尤秀才说:“我用金银陪葬,不比纸值钱得多吗?”尤秀才说:“金银只能在阳间使用,不能带到阴曹地府去。不信,打开棺材看一看,陪葬的金银保证分毫没动。”员外听了点头称是,并买了尤秀才家大量的纸。于是,买纸的人一下子多起来,尤秀才的纸供不应求。其实,这是尤秀才和他妻子设下的一个计策,为了多卖一些纸,才上演了这出死而复生的戏。从此,给死人烧纸的风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

过去,送葬的亲人(如儿女)一般要穿一身黑衣服,再用一只麻袋弄成披风样式,从头顶披戴到腰间,这种打扮被称为“

披麻戴孝

”。有关它的由来有这么一个传说。

从前,一位老婆婆有两个儿子,儿子成家后都不孝敬老娘,为了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反哺之情,老婆婆想出了一个办法。她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死后,不需你们花什么钱,用破草席把我一卷,埋了就行。不过你们要从今日开始,天天看看屋后面槐树上的乌鸦和树林里的猫头鹰是怎样过日子的,直到我闭了眼为止。”

兄弟俩经老娘一提醒,出工收工时便不由自主地注意了起来。原来,乌鸦与猫头鹰都是很细心地喂养自己的孩子,这些小家伙总是张大嘴巴,嗷嗷待哺。当小乌鸦长大后,妈妈飞不动了,就让它待在家,衔来吃的填在它嘴里,等小乌鸦老了,又有自己的孩子喂养它,反哺之情,代代相传。而猫头鹰却不一样,妈妈老得不中用了,就把妈妈吃掉。兄弟俩越看越内疚,渐渐地改变了对老母的态度。可偏偏这个时候,她老人家过世了,兄弟俩后悔莫及。为了记取乌鸦与猫头鹰善恶孝逆的教训,安葬那天,他们模仿乌鸦羽毛的颜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猫头鹰毛色,披一件麻衣。

从此以后,这个风俗就逐渐流传开来。有些地方的百姓比较穷,穿不起一身黑衣服,就裁一条黑布戴在胳膊上。

在我国北方野外的墓地上,人们常常能看到一簇簇绿绒似的柏树,民间俗称坟柏。每当严冬,荒芜的原野上点缀着星罗棋布的坟柏,颇有激励后人奋发图进的生气和肃穆庄严的景象。“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的《蜀相》一诗道出了

坟墓周围种柏树的由来

。史书记载,公元234年,当时正值三国鼎立,蜀国军师诸葛亮率兵伐魏,在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渭水对峙,病死军中。诸葛亮以身殉职后,遗体葬在定军山。刘禅亲自下诏,在墓地种54株柏树,象征诸葛亮终年54岁,以表彰他的赫赫战功及表示其永垂不朽。那些坟柏在这里生长了1700多年,至今仍有22株活着。后人仿效此法,于是坟柏在民间流传开来。

春联

,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到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张贴春联的风俗由来已久。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五代时后蜀宫廷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后主孟昶曾题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清代,贴春联的习俗更为盛行。桃符为大红纸张所书写的春联所取代了。

门神

传说唐太宗有一天生了病,梦中听到“鬼”叫,睡卧不宁。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知道后,全身披挂,手执兵器,侍卫门旁。当夜唐太宗便没有再做噩梦了。后来,民间将两员大将的容貌画下来,贴于门上,用以驱魔避邪。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中国,每逢春节,有除夕“

守岁

”的习俗。人们把每年农历最后一天的夜晚叫除夕,并把它作为长一岁的界日(指虚岁),而这个晚上又是旧岁辞去、新年到来的一夜。人们举家欢庆,彻夜不眠,围坐守岁,辞旧迎新,以求新的一年里大吉大顺。这一习俗即所谓除夕“守岁”。据记载,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尧舜时代,就有了庆贺新年的风俗,“守岁”也随之应运而生。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徐君倩曾留下这样的诗句:“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髹钗重,为待晓光催。”北宋时期的苏轼也说过:“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

在除夕之夜,还有不少文人墨客以“守岁”为题材即兴赋诗,抒发感慨。其中,唐代诗人高适的七绝《除夜作》颇为有名。诗云:“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

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压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辟邪驱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总而言之,压岁钱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贺年片

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它是从名片演变而来的。古时候把名片叫做“名刺”。东汉王充所著《论衡·骨相篇》就有记载:“韩生谢遣相工,通刺倪宽,结胶膝之交……”其中所说的“通刺”即是名片。到了宋代,互赠贺年片就很盛行了。贺年片发展到清代康熙年间,开始用红色硬纸片制作。当时更时兴一种拜年,将贺年片装到锦囊中送给对方,以示庄重。

现代贺年片上印着精美的图文,则是受外国的影响。

舞狮

为我国民间喜庆节日的传统习俗,大约始于汉代以后。中国原不产狮子,《后汉书》载汉章帝时月氏国(西域的一个小国)贡狮子,当时叫“狻猊”。从那时人们便把雄健、威武的狮子视为吉祥、勇敢的象征,又模拟狮子的形象和动作,逐渐形成狮舞,庆典喜日以此为乐,并驱魔避邪,故有“避邪狮子”之称。唐代宫中已有盛大狮舞表演,叫“太平乐”或“五方狮子舞”。明清时期,狮舞更广泛流行,且花样更多,形成了许多流派。

舞龙

来源于对图腾的崇拜。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蛇身、鹿角、鹰爪、马脸,浑身金灿灿的,两鬓宛若飘带。在民间传说中,它是消灾降福的“龙王”;雕刻在宫殿建筑上,它是帝王政权的象征;在工艺图案中,则是一种美丽的装饰。

舞龙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宋人吴自牧著的《梦粱录》中,记述了南宋临安(今杭州)元宵灯节的情景:“……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以此算起,舞龙距今也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人们所以要舞龙,与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识有关。他们认为龙是管雨的,就用舞龙来祈求神龙,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