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古史钩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9 14:38:03

点击下载

作者:周兴华,马建兴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塞上古史钩沉

塞上古史钩沉试读:

前言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適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史记·周本紀》

上面的这个故事,我最早不是从书本上看到的,而是听我母亲讲的。

我很小的时候,在大山里的一个夜晚。风从门缝中溜进来,灰黄的羊油灯光在破屋中摇曳不定。母亲坐在土炕上,怀中搂着小妹妹叶叶,她给我讲:

古时候,大山里有一个妈妈,生娃娃怎么也生不下来,差点把妈妈疼死了。好不容易才生下来,妈妈认为这个娃娃不吉祥,她不想要这个娃娃。妈妈把娃娃抛在山野中,牲口过来不但不踩踏娃娃,还围成一圈,山羊给娃娃喂奶。妈妈又把娃娃抛在冰滩上,很多老鹰飞来,张开翅膀,盖在娃娃身上,给娃娃暖身子。妈妈很吃惊,认为这个娃娃命太大,是个神,就把娃娃又抱了回来。娃娃长大后,当了国王。

那时我还很小。为了躲抓兵,哥哥跑到大山里给人放羊,父母带着我从中卫逃到甘肃景泰县的深山旷野,躲进了翠柳沟的一个山沟中,那里有几户人家。父亲常年在外给人干活,挣点钱养家糊口,很少见到他的影子。母亲领着我和小妹妹,借住在山里人的一间土坯房中。大山里太孤单了,太寂寞了,夜也太长了。母亲为了哄着我睡觉,晚上总是讲些小故事,尽管好多都是重复的,可我还是听了一遍又一遍,喜欢听。

在母亲讲的许多故事中,她讲的那个妈妈把娃娃抛在冰滩上的故事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一想到小娃娃光着身子躺在冰滩上,浑身就起鸡皮疙瘩,自己就打寒颤,至今记忆犹新。这个故事伴随着我从小到老。

后来,我上了大学,学历史,读《史记·周本纪》,才看到了这个故事的原本。我非常奇怪,母亲姓丁,出生在中卫西山长流水,这里地在河西。母亲自小在山里长大,一字不识,当时家里又没有一个读书人,母亲讲的这个故事是从哪里来的?

我家祖居香山,香山地属陇右。从周宣王、秦昭王、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宋、金到明、清,宁夏境内的古长城自南向北,由固原修到黄河南岸、东岸,再修到黄河北岸、西岸,我的祖上像长城一样,也是自南向北,从香山先迁至黄河南岸的下河沿,再迁至黄河北岸的黑林村。中卫黄河北岸地在河西。史载周人发祥于陇右、河西。母亲讲的这个故事世代流传在山里,流传到一字不识的人家,流传到我的童年时期。由此可见,周人始祖后稷诞生的故事在陇右、河西流传之久远与广泛。

母亲讲的这个故事,竟然见诸于史册记载!史册中的故乡事迹,父老乡亲知道而我不知道的,究竟还有多少?史册中失于记载而湮没于荒山野岭中的历史究竟还有多少?

故乡的故事,是在故乡生根开花的。钩沉索隐,或许皆有车辙马迹焉。《塞上古史钩沉》的面世,得力于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山先生的鼎力相助,特此致谢。周兴华2008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清晨记于银川

神奇香山

原始人类的岩画世界

香山岩画的发现,始于香山石马沟的一匹“神马”。

1974年,我偶听香山群众传说:香山寺脚下的石马沟有几匹“神马”。太阳爬上山顶时,神马的影子就落在青石板上,活灵活现。太阳一过中午,神马就不见了。神奇的传闻,诱发了我的好奇,促使我决心寻找这块大青石板上的神马。

时隔不久,我探寻香山寺遗迹,走进了石马沟,终于找到了这块大青石板。当时,阳光正好从东方斜射到石面上。从远处看,图像清清楚楚:何止是一群神马,几匹神马上还骑着神人;走近看,图像逐渐模糊;用手摸,图像与岩面一样平整,无沟槽刻痕。我明白了,原来是10多幅马岩画。

正是这几匹“神马”,引来了香山岩画的大发现!

石马沟岩画的发现,诱发了我对香山及中卫境内其他大山中是否还遗存有岩画的探寻。

1977年以后,寺口子、双井子、红谷梁等村落均地处香山。1983年以后,我在县委、政府任职,分管农口,跑山区多。一碰到放羊的,我便问他们是否见到石头上刻的图画。边打听,边记录,才知道香山竟然是个岩画世界。

香山岩画区在黄河南面。该岩画区海拔1500米至2300米,香山主峰高达2361米。这里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地势开阔,水草丰美,自古至今都是良好的狩猎、放牧场所。香山岩画区现已发现的岩画点有石马沟、石羊沟、大井河、骚虎槽子、韩苏井、红石水沟、茶树沟、南长滩、李家水、暖圈沟、火石沟、小井子沟、南井沟,陈水沟、冰沟、寺口子、徐家圈等,遗存史前岩画登记的有1000幅(个)左右,其密集中心在南长滩。这里山大沟深,面积辽阔,岩画普查工作并未做完。

香山岩画,总体是大分散,小集中,内容、风格、技法与后来发现的其他岩画大有区别,地域特点显明。香山岩画为何如此神秘?它到底有多古老?

揭开香山岩画的神秘面纱,与岩画研究的不断深入紧密相关。这一晃又是二十年以后的事了。

1991年,我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依据原始社会史、原始思维、史前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艺术史、类型学等学科的相关资料及研究成果,对比经科学断代确定的岩画资料,参照动物考古知识,观察岩画的内容、风格、技法、刻痕色泽和图像保存状况,将大麦地岩画综合断代为:少量的远自公元前二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大部分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的中石器、新石器时代,少量的延续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的青铜时代。

1986年,我在中国大麦地发现了与法国洛赛尔维纳斯、奥地利维伦多府维纳斯平面造像相同的史前岩画维纳斯,为中国早期岩画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找到了同类岩画的史前证据。

2003年以来,水洞沟遗址科学发掘出土的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的莫斯特文化、奥瑞纳文化技术传统石器,为中国发现的大麦地史前“岩画维纳斯”等同类图像的断代提供了启示和证据;中国大麦地史前“岩画维纳斯”等同类图像为水洞沟遗址出土的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的莫斯特文化、奥瑞纳文化技术传统的石器提供了启示和证据。

近年来,我们在大麦地岩画区陆续捡拾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许多石制品、红陶片、灰陶片、彩陶片等。特别是岩画区内散布的勒瓦娄哇技术传统的石核,与水洞沟出土的具有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莫斯特文化和奥瑞纳文化技术传统的石制品遥相呼应。这至少证明,从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到新石器时代,中卫大麦地岩画的所在地区确实居住过原始族群,人类过着狩猎、游牧生活,这里是原始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遗存有包括岩画在内的史前遗产是必然的。

2003年,冰川地质学家周昆叔在贺兰口发现了冰川擦痕遗迹。贺兰山、大麦地等北方岩画一般用凿刻技法制成,沟槽边缘清晰,棱角分明。经我多次观察研究,贺兰口冰川擦痕为自上而下的黑色条状擦痕,它与岩画画面交织在一起。如果冰川擦痕遗迹在前,岩画沟槽刻痕在后,则岩画沟槽刻痕边缘清晰,棱角分明;反之,如果岩画沟槽刻痕在前,冰川擦痕遗迹在后,则岩画沟槽刻痕棱角低凹,坡度平缓,边缘模糊。贺兰口冰川擦痕遗迹与岩画沟槽刻痕交织的情形明显属于后者,岩画上的冰川擦痕遗迹在后,冰川擦痕打破岩画沟槽刻痕的交错痕迹清清楚楚,这为国内外首见。据冰川、家研究,贺兰山、在距今二万年至三万二千年期间。由此可以断定,的人面像等岩画产生在第四纪末次盛冰期以前,即距今二万年至三万二千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冰川擦痕打破贺兰山人面像等岩画的这一自然遗迹的存在彻底推翻了“地衣测年(丽石黄衣)”“微腐蚀直接断代法”对中国岩画产生时代(“地衣测年”为距今8000年、“微腐蚀直接断代法”为距今4000年至公元900年)失之太晚的所谓“科技测年”断代。据冰川擦痕验证,中国早期岩画产生于距今二至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可成定论。

第四纪末次冰川擦痕打破贺兰山人面像等岩画的自然遗迹以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证明,香山、大麦地、贺兰山的早期岩画产生于距今约二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多数岩画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早期岩画,大都繁盛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早期岩画也不例外。

香山早期岩画较多,岩画向我们传述了祖先的文明,将人类的文明史在现有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好多万年。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龙文化的故乡

神龙岩画横空出世

香山岩画区大井河岩画点遗存有一幅龙岩画。高昂的龙头突出大张的龙口,龙体盘曲似蛇。龙头似乎是从蛇身上长出来的,蛇身上好像还有足。这种龙,在自然界是没有的,是先民以蛇为原型创造出来的图腾形象,荷载着部落信仰,反映着原始崇拜。这幅龙岩画凿刻在一块长65厘米、宽130厘米的岩面上,距地80厘米,是原始社会的遗物(图案见《中卫岩画》H13)。

香山发现的这种龙岩画,亦即一些“环太平洋岩画带”学者所说的“蛇、‘穆杜尔’、龙”岩画,是指螺旋纹、曲线纹这类“弯曲为波浪形的”岩画图像,亦即我们常说的螺旋纹、曲线纹、波浪纹。

20世纪30至70年代,一些国外考古人员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及其滨海地区发现了此类“蛇、‘穆杜尔’、龙”岩画。有些西方学者根据岩画中此类岩画及人面像的分布走向,提出了一个“环太平洋岩画带”的观点。“环太平洋岩画带”学者根据太平洋沿岸“蛇、‘穆杜尔’、龙”、人面像等岩画的分布走向宣称:“远东文化联系的总的走向,似乎是绕过东亚大陆地区(其中包括黄河流域)。它沿着太平洋岛屿的链条向南延伸,依傍太平洋沿岸形成一个大弧圈。”他们还说北美洲沿岸岩画与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及其滨海地区岩画的“这种相似性是亚洲和美洲远古接触的新证据。这种接触仍然只是限于沿海一带而不涉及亚洲、美洲两大陆的内陆地区”。依据上述观点,他们得出了一个自称是“完全出人意料的结论”:远东地区的文明起源于前苏联境内的“阿穆尔河(即黑龙江)、乌苏里江滨海地区”土著居民“那乃人、尼赫人、乌尔奇”的祖先。发源于该地区的这种文明,是沿着太平洋两岸的岛屿传播分布的。

香山发现的龙岩画证明:螺旋纹及其涡卷纹这类“龙”“蛇”岩画并不是特”岩画。在与香山龙岩画毗邻的大麦地、区丰富多彩的内陆史前岩画中,纹和各种各样的人面像。它们都与图像完全一样。

更为奇特的是与香山隔河而望的大麦地,还遗存有一幅神龙岩画,这条龙头尾俱全,体形伸展如蛇,其具像如下:“神龙”岩画凿刻在长110厘米、宽70厘米的红砂岩岩面上。画面由一条巨龙、一个神人头像和四条小龙组成。巨龙位居中央,龙头高昂,龙口大张,两只短角上竖,一缕额发后扬;龙颈短促前曲;龙体蜿蜒曲折,呈长蛇状;龙尾尖细下卷;龙腿前后各一,粗短无爪。神人为半身头像,头顶上有芒线冠饰,面部眉、眼、鼻、口俱全,神人头像骑乘于龙身尾部。四条小龙从上到下,紧靠巨龙,第一条列居巨龙前身之上,第二条与巨龙前身缠绕,第三、四条尾部相交,列居巨龙下方。

凝视神龙岩画:神人乘龙,仿佛遨遊于茫茫苍穹之中,大有飘飘凌空之状。

类似大麦地这样的岩画神龙,国内迄今未见报道。大麦地发现的神龙岩画,可谓华夏岩画第一龙!“龙”的发现与龙文化的起源

根据考古资料,在华夏大地上所发现的称之为“龙”的资料,见于报道的迄今有:

山西省吉县柿子滩遗址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据说是龙最早的雏形。但这幅岩画未见发表,笔者未见其形。对柿子滩的这幅岩画,有人说是“龙凤呈祥”图,有人说是“女娲岩画”。据研究者称:柿子滩遗址是距今大约一万二千年至八九千年中石器时期的重要遗址之一。它位于黄河中游山西吉县境内。在这里不仅发现了不少中石器时期经过初步打磨的石器工具和绳纹陶片、牛、羊、鹿、虎兽骨等遗物,而且还发现了一处画在巨大岩石上面的“女性岩画”和“狩猎图画”。且不论柿子滩遗址石崖上的岩画是否是“龙”,但至少说明柿子滩岩画发现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范围内,为岩画与遗址的关系给人以思考的线索。

1994年~1995年,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石块堆塑龙”。“石块堆塑龙”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达20米,宽2米,昂首、张口、弯颈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查海遗址出土的两块陶片上亦有精工制作的龙纹,均为蛇形,身上布满规整的鳞片纹。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参见1995年《农业考古》第3期)。

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彩陶壶上画的“鲵鱼”形龙。画面是一只水鸟啄住一条鱼的尾巴,鱼形体较大,形象较奇特,身有大片鳞甲,鱼头两侧有突出的鳍状物,尾小分叉。研究者认为此鱼形象与中原龙山文化彩绘陶器上的蟠龙纹大致相似。近年来,很多学者认为这鱼纹就是早期的原龙纹。碳同位素年代测定距今6800年~6000年。

1987年至1988年,文物部门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仰韶文化时期三组蚌壳摆塑龙、虎图案。第一组45号墓穴中有一男性骨架,身长1.84米,仰卧,米,高0.67米,头似兽,昂首瞠目,吻很长,吐,颈部长而弯曲,颈上有一小撮小短鬣,前后各有一条短腿均向前伸,爪分五叉,有掌状分叉;其左由蚌壳摆塑一虎,牙,如猛虎下山。距45号墓南20米外第二组地穴中,摆塑成的龙、虎、鹿和蜘蛛图案,龙、虎呈首尾南北相反的蝉联体,鹿则卧于虎背上,蜘蛛位于虎头部,在鹿与蜘蛛之间有一精制石斧。再南25米处第三组是一条灰坑,呈东北至西南方向,内有人骑龙、人骑虎图案。同時出土的还有精致的石斧。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后岗类型遗址距今约6460年,此龙当时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参见《文物》1988年第3期)。

1993年6月,湖北省黄梅县焦墩遗址,发现了距今6000年左右的卵石摆塑龙。龙长4.46米,高2.28米,宽0.3米~0.65米。龙头上昂形如牛头,上有一角;龙身作波浪状如蛇形,脊部有三鰭,腹下有三足;龙尾上卷。龙身上还有各种颜色的卵石摆成的鱗。此龙昂首、曲颈、伸足、卷尾如腾飞状(参见1994年《考古学年鉴》)。

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彩陶鲵鱼纹瓶,高38厘米,口径6.8厘米。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鲵鱼又称为“娃娃鱼”。有人认为这种人面鲵鱼属于原龙纹,是中国最早的龙图,视之为龙的“史前祖先”。彩陶鲵鱼纹瓶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5000多年。

1971年春,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北山岡地下50~60厘米深处,出土了一件玉龙。这是一块打磨得很光滑的墨绿色玉龙,高26厘米,体卷曲为英文字母反C字形;头尾完整,头是长形的,嘴紧闭,鼻端呈平面状,如猪嘴;双眼凸起为梭形,如马眼,头部有鬣,鬃毛扬起,亦如马状;龙体中央有一孔,为穿绳悬挂之孔;龙尾内卷,如鸟尾。三星他拉玉龙之时代距今约5000年,为红山文化之遗物(参見《文物》1984年第6期)。

山西襄汾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遗址出土的蟠龙纹彩陶盘,盘底绘制了一条口衔麦穗的蟠龙。这里的蟠龙身体粗长,头与身体无明显界线,近似于蛇而修长,蜷曲成环状;没有足,遍体鳞甲,对称成行。其龙纹亦属蛇型原龙纹。该遗址距今4500年~3900年。

在上述考古遗址出土的群“龙”中,柿子滩岩画是否是“龙”,报道者语焉不清。若“女娲岩画”是以“人首蛇身”言之,与“龙”也许沾点边。查海遗址出土的石块堆塑龙、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蚌壳摆塑龙,头如兽首,体若长蛇;北首岭遗址出土陶器上的蟠龙、西坪遗址出土的彩陶鲵鱼龙,头类人首,身躯如鱼;其它的“龙”,头似猪、鹿、牛等动物,身躯卷曲如盘如钩。相较之下,在上述各地发现的群“龙”中,从传统资料对“龙”的文字记载与绘图看,就其体态造型而言,唯有大麦地岩画神龙、查海遗址“石块堆塑龙”、西水坡“蚌壳摆塑龙”称得上标准龙,这是无庸置疑的“龙”。

从群“龙”产生的时代而言,柿子滩岩画图像与大麦地岩画神龙均属史前岩刻,其中大麦地岩画神龙形神皆备,其“龙”的造型无庸置疑。查海遗址出土的“石块堆塑龙”与宁夏大麦地岩画神龙形态基本一样。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壳摆塑龙与宁夏大麦地岩画神龙形似神似:大麦地岩画神龙的造型与濮阳西水坡第一组蚌壳摆塑龙的造型大致相同;大麦地岩画“神人头像骑乘于龙身尾部”与濮阳西水坡第三组蚌壳摆塑龙上的“人骑龙”图案含义基本一样;大麦地岩画神龙与“神人头像”内涵与濮阳西水坡第一组蚌壳摆塑龙与其墓穴中的“男性骨架”相伴相随的文化内涵完全相类相通。柿子滩遗址距今大约一万二千年至八九千年,查海遗址西水坡蚌壳摆塑龙距今6460年。查海遗址的塑,据史前考古发现的艺术品,技术。

据此,大麦地岩画神龙应早于濮阳西水坡蚌壳摆塑龙和查海“石块堆塑龙”的年代,距今约在10000年左右。“龙”与历史传说

关于“龙”的传说,中国古代文献记载颇多,大都与三皇五帝时代的史迹有关。华夏古史上的原始信仰与神圣人物,很多都与龙、蛇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神话传说,中国传说中开天劈地创始万物之主,均被塑造为“龙”的形象。作为天地万物始祖的盘古,其形象是“龙首蛇身”。《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八十三引《补衍开辟》说:“天人诞降大圣,曰浑敦氏,即盘古氏,初天皇氏也。龙首人身,神灵,一日九变。”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引徐整所著《五运历年纪》说:“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徐整是三国吴人,可见盘古“龙首蛇身”之说源远流长。

烛龙在《山海经》中被描绘为开天劈地之神,其形象是“人面蛇身”。《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其“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其“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淮南子·地形训》说:“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也”。由上可见,烛龙人面蛇身,体形绵长,身为红色。

据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等史籍载,华夏远古三皇都是“龙种”、“龙身”。

太皞庖牺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

人祖女娲氏,“蛇身人首”。屈原在《楚辞·天问》中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释说:“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此后,祝融、共工都是“人面蛇身”。两人水火不容,共工怒而撞断不周山。祝融还“乘两龙”,祝融之子鼓也是“人面而龙身”。

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潜夫论·五德志》载:“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母曰任姒,有虹峤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上述说法,均将炎帝的身世与龙联系在一起。

人皇以后,有五龙氏。《索隐》说:“五龙氏兄弟五人,并乘龙上下,故曰五龙氏也。”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等史籍记载,以黄帝为首的五帝亦为龙种或与龙关系密切。

黄帝是人文初祖,他本身就是龙,与龙的关系是人神合一。《史记·天官书》说轩辕黄帝是“黄龙体”,“人面蛇身,尾交首上”;“黄帝龙颜”(《论衡·骨相》);黄帝“自以为云师,有龙形(《列仙传》)”;黄帝“日角龙颜”(《路史》);黄帝“作龙衮之服”(《轩辕黄帝传》)。《史记·封禅书》说:“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蚓见”;《淮南子·冥览训》载:《管子·五行》载:黄帝“得苍龙而辨于东方”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戴礼记·五帝德》说黄帝“乘龙”;龙”;《论衡·纪妖》说:舆,六玄龙”。《史记·孝武本纪》载: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七十余人……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须,龙须拔,堕黄帝之弓”;《史记·封禅书》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古今注》说:“世称黄帝炼丹于凿观山。乃得仙,乘龙上天。群臣援龙须,须坠而生草,曰龙须,有之乎?”《今本竹书纪年》载:“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等等。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高阳“乘龙而至四海”。

帝尧者,放勋。尧因其母与龙、蛇交感而生。太康《竹书纪年·卷之二》载:“帝尧陶唐氏,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盖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至,其文要曰:亦受天佑。眉八彩,须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生尧于丹陵”。

大禹“御龙行域外”。

夏后启“乘两龙”。

以上说明,崇拜龙、蛇是华夏古史上的原始信仰,远古神圣人物大多都是龙种、龙体,与龙血脉相连,关系密切。特别是炎黄族群,他们崇拜龙、蛇,以龙、蛇为图腾,或装扮成龙、蛇的样子,或纹身成龙、蛇的纹饰,或衣着龙、蛇纹饰的服装,龙、蛇是他们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象征。龙文化与炎黄古族

史前岩画与考古资料证实,中国的龙崇拜最早出现于西北地区的草原地带。

神龙岩画所在的大麦地岩画带,遗存有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的数万幅岩画,其中不乏以上公布的许多形态的“龙”图像。

辽宁查海遗址的石块堆塑龙,距今8000年。内蒙古赤峰赵宝沟出土的陶纹龙,距今7000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的彩陶龙,距今约7000年。内蒙古清水河岔河口出土的黄土夯筑龙,距今6000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蚌壳摆塑龙,距今6460年。湖北黄梅焦墩出土的河卵石摆塑龙,距今近6000年。甘肃甘谷西坪出土的彩陶龙,距今5500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距今5000年以上。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彩陶盘龙,距今5000年。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白玉龙,距今5000年。目前,在中原地区尚未发现比查海遗址更早年代的“龙”,由此证明,中国的龙文化是由西北向南演进的。

中国西北地区史前遗迹、遗址中最早出现龙文化的现象绝非偶然,这与华夏古族及其先民早期活动的区域密切相关。

三皇之首的伏羲氏生于今甘肃秦安县。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载:“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屦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氏于成纪。蛇身人首。”庖牺氏即伏羲氏,相传生于成纪,即今甘肃秦安县。“大人迹”即远古遗存下来的大脚印岩画,是说伏羲的母亲华胥氏踩了大脚印岩画后才受孕生下了伏羲。汉魏时代的曹植在《女娲画赞》中说:“或云二皇,人首蛇形”,是说伏羲、女娲(即二皇)的形象是形”。宋《太平御览》引《春秋纬·引《帝系谱》说:“伏羲,人头蛇身”,于华胥之渊,感蛇而孕,十二年生庖牺”要指陇山(今宁夏六盘山)以西、肃、青海东南和宁夏西南,新疆东部。

伏羲、炎帝、黄帝均出生于黄河上游。《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帝王世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聖德。”姬水之地名多在宁、甘境内。宁夏中卫香山古有姬家水、姬姓村落、姬姓居民,姬姓水名、地名、居民一直延续至今;甘肃临夏有姬家川,应与姬姓水名、居民有关;也有说姬水即今渭水上游。以上各说不管具体指何处,但大都在陇右地区。姜水即羌水,见《汉书·地理志·陇西郡》:“羌水出塞外,南至阴平入白水,过郡三,行六百里”,姜水(即羌水)源自陇右更无问题。据此,姬水、姜水均在今陇右及其毗邻地区,也就是说,伏羲、炎帝、黄帝均出生繁衍于陇右及其毗邻地区。

关于伏羲、炎帝、黄帝族系早期活动的区域。徐旭生说:“这以上所述文献内的材料,考古方面的材料,民间传说的材料似乎完全相合,足以证明炎帝氏族的发祥地就在今陕西境内渭水上游一带”(《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渭水源出甘肃省渭源县西北鸟鼠山,东南流经清水县后入陕西,其上游在陇右。范文澜说:“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游牧先入中部……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中国通史简编》)。以上说明,中国西北方确系伏羲、炎帝、黄帝族系的发祥地。

古代传说、记载表明,伏羲氏所处的社会形态是个狩猎时代。《尸子》说:“伏牺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在那个时代,人类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依靠猎取各种动物,特别是以狩猎到大型动物为最大幸运,为最高荣耀。伏羲氏的形象是“人首蛇形”,即是人与动物的合体,这准确地反映了伏羲时代社会经济与精神信仰的典型特征。龙是先民以蛇为原型创造的图腾形象,与蛇实为一体。烛龙的形象是“人面蛇身”。《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其“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其“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淮南子·地形训》说:“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也”。由上可见,烛龙“人面蛇身”、“人面龙身”,龙、蛇一体,体形绵长。所谓“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这应指的是烛龙氏族的“龙”图腾是红色的彩绘岩画。《山海经·大荒北经》载,烛龙居于“西北海之外”的章尾山,即在华夏地区的西北边。现今发现,传说与史籍中所说的伏羲、烛龙、炎帝、黄帝早期活动过的中国西北地区,广泛遗存有包括大脚印岩画、龙岩画、车辆岩画(轩辕)及各种动物、狩猎岩画在内的大量史前岩画,还有考古出土的许多早期的“龙”的形象的原始艺术作品。

炎黄古帝的图腾神山

《山海经》西次三经之首的“崇吾之山”与西次四经的“刚山”均在今宁夏清水河流域。西次三经多列香山及其以西之山,香山与陇西之山地域相连。《山海经》西次四经多列陇东、陇西之山。陇山北脉延至宁夏西南境,山,东南山脉延至渭河和葫芦河边,西北山脉延至兰州黄河岸边。陇山主峰为六盘山,多,大地名、小地名很多,从古至今,其名称多有变化。《山海经·西山经》载:西次三经之首的崇吾之山“在河之南”,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崇吾之山即今宁夏中卫香山。“崇吾山”《博物志》又作“参隅山”。“香山”古代称“香巖山”,“香巖山”系“参隅山”之快读,“参隅山”转音为“香巖山”。可知香山即古之“崇吾山”,魏晋南北朝称牵屯山、牵条山。《山海经·西次四经》载:“(刚山)又西二百里,至刚山之尾。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蛮蛮,其状鼠身而鳖首,其音如吠犬。”《地理今释》考证,“刚山之尾,今甘肃笄头、大方、六盘、须弥诸山,与陇州山迤逦相接,故曰尾也。洛水,今宁夏清水河,北流至灵州鸣沙堡入黄河。”《山海经》载“洛水”出于“刚山之尾”而“北流注于河”。在陇山山脉中,“北流注于河”的唯有今宁夏清水河,故清水河古代亦称“洛水(即若水)”;清水河又源出六盘山北麓,则“刚山之尾”当指今六盘山北麓。六盘山北麓即香山地区,确系清水河所出所经。所以,香山亦属“刚之尾”,统称则为“刚山”,香山系“刚山”之音转。《山海经》在“西山经”中共记载了今宁夏中卫以西的二十三座大山,第一座是轩辕黄帝搏兽的“崇吾之山”。第二座是“长沙之山”,在“崇吾之山”西北“三百七十里”,折合今里约151公里,当在今甘肃省景泰县东北,实即今腾格里沙漠沙山,此即三皇五帝时代之“流沙”所在。第三座是“不周山”,在“崇吾之山”西北“六百七十里”,折合今里约275公里,当系今甘肃省古浪、天祝境内之乌鞘岭山脉(【周按】为保持引文原貌,本书保留所有引文的原计程单位。为与相关计程勘验对比尺度一致,进行里程换算时,除使用“公里”外,还使用了“汉里(指汉代里程)”“里(指历代华里)”,下同)。第五座是烛龙之子鼓所居的以“人面而龙身”为图腾的钟山。第八座是轩辕国的都城“昆仑之丘”。第十一座是西王母所居的“玉山”。第十二座是轩辕黄帝所居的“轩辕之丘”。《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相传华夏文明之始,黄帝就开始造车,“轩辕”即“车”的代称,因此黄帝被尊为轩辕氏,亦称轩辕黄帝,后人以之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关于轩辕国的疆域,《山海经·海外西经》载:“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郭璞注:“黄帝居此丘,娶西陵氏女,因号轩辕丘。”黄帝“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北逐荤粥……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史记·五帝本纪》)。空桐山(即今崆峒山)、鸡头山(即今六盘山)均在今甘肃、宁夏陇右地区,荤粥(匈奴的先祖)是原始社会的古族,活动在今宁夏的黄河南北。以上说明,中国大西北显然是黄帝族群早期活动的地域。炎、黄帝族系是沿着祁连山地、河西走廊由西向东进入黄土高原的西部族系。

炎黄族系进入黄土高原走近黄河岸边的第一座神山就是“崇吾之山”:《山海经·西山经》载: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遥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虫焉渊。有木焉,员叶而白柎,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有兽焉,其狀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有鸟焉,其状如凫,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现对上述引文内容注释如下。

关于“崇吾之山”的地理位置:①

谭其骧注:“河”,指“黄河宁夏地区段。”

谭其骧注:“‘崇吾之山,东宁夏中宁以西黄河南岸某山。”②

郭郛注:“甘肃靖远东有屈吴山,高2858米。

崇、屈音近;吾、吴音同,崇吾山当是屈吴山。”“崇吾之山”,有人说在今宁夏,有人说远在今新疆。《山海经》记载“崇吾之山”所在方位的地理标志是“在河之南”。“河”,古史记载一般指黄河。谭其骧注:“河”,指“黄河宁夏地区段。”新疆无黄河,故“崇吾之山”在新疆之说可以休止,将“崇吾之山”的有关记载注释到新疆的皆不取。众多科研成果表明,历史地理学者将“崇吾之山”考定在今宁夏中卫黄河南面的香山是正确的。谭其骧注:“‘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当指今甘肃以东,宁夏中宁以西黄河南岸某山。”谭其骧考证限定的“某山”,其地理方位只能是今宁夏中卫香山,别无选择。郭郛注:“甘肃靖远东有屈吴山,高2858米。崇、屈音近;吾、吴音同,崇吾山当是屈吴山。”对照《山海经》“崇吾之山,在河之南”的记载,将谭其骧说的中卫香山与郭郛说的靖远屈吴山两相比较:香山紧靠黄河南岸,其准确的地理位置是“在河之南”。“其地周环约五百余里,东南接壤灵州胭脂川,西南与靖远柴薪梁、高峰子、芦沟联界。山巅高约十里,旧建香岩寺。其山地可耕牧……旧称七十二水头是也”,“前明为庆藩王牧场”。香山遗存有石器遗址,遍布史前岩画,现已发现10余处,敲凿形成的动物岩画占了绝大多数,这属岩画序列中的早期作品;屈吴山在香山南面,已远离“在(黄)河之南”的地理方位。所以,“崇吾之山”当以今宁夏中卫香山为是。

香山是祁连山余脉的东缘。黄河流出青藏高原,从黑山峡冲出峡谷,在沙坡头拐成了一个月牙形的大湾进入中卫平原,向东流去。香山就位于甘肃、宁夏黄河东南岸的这个大湾中,香山的西北角就位于中卫黄河南岸的这个月牙形湾中。这个月牙形湾,就是今沙坡头旅游区南区。据研究,“该大弯曲的形成始于黄河第Ⅴ级阶地的形成时期,成型于黄河第Ⅲ级阶地形成之后,约在距今10万年~28万年之间”(师亚芹、冯希杰:《西北地震学报》2002年04期),这正是早期智人出现并走向晚期智人的时期。这里是从祁连山地、河西走廊走进黄河边的第一块可猎可牧可耕之地。通过这一地区的古道,就是名扬中外的丝绸之路西段,即从西安经固原沿清水河过黄河到中卫,再从中卫西行,在中卫境内经荒草湖、碱碱湖、沙坡头、孟家湾、长流水、一碗泉、甘塘、营盘水进入甘肃河西走廊,通往凉、甘、瓜、沙诸州。从中卫至营盘水约80公里,在以上所列8个地方的古道两侧,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前,陆续发现了大面积的新旧石器遗址、遗迹。近年,我和朋友们又在岩画所在的大麦地、蒲塘墩、骆驼山、通湖山、水稍子、北长滩大沙坡顶、西山新发现了许多石器时代的遗址遗物,主要是大面积的石器和陶片。这块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的土地,南滨黄河,北邻沙漠,中间是丝绸之路。在这块土地上,旧发现的和新发现的遗址、遗迹均与史前岩画连接成片,遗址、遗迹与史前岩画都很密集,其中长流水旧石器遗址居中偏东,范围很大。从大量散见的地面遗物看,石器、新石器至历史时期,出,自西域东出河西走廊后,直是史前人类频繁活动的密集中心。

关于“崇吾之山”的神山四至:“冢遂”,郭郛注:2356米,中有峡谷,或即指黄河的青铜峡、峡及山间峡路,在屈吴山之北。”出进入中原的古道,首至之地是今甘肃景泰、宁夏中卫,首选之路一是从景泰、靖远渡过黄河,越过乌兰山,沿香山南麓,经六盘山(陇山)到关中;二是从中卫渡过黄河,翻越香山,经六盘山(陇山)到关中。从中卫、景泰到关中的天然通道自古以来有四条,即沙坡头南侧、东侧的冰沟道、寺口子道、清水河道,还有靖远至海原的索桥道。靖远至海原的索桥道在“崇吾之山”的南面,不在“北望”“冢遂”的视野内,与“冢遂”无关。唯有冰沟道、寺口子道、清水河道在从“崇吾之山”“北望”“冢遂”的视野内。冰沟道、寺口子道、清水河道的路口都在香山北麓的黄河南岸边,是南北流向的大山水沟,自古就是从漠北进出关中平原的天然通道,均可视为“冢遂”。其中清水河道(即高平川水、葫芦河、蔚茹水)成为汉唐以来丝绸之路的国道。“遥之泽”,郭郛注:“可能为屈吴山南沼泽地带。”【周按】应是香山南麓的沼泽地带,即今新堡子川的碱湖、碱壕。“帝”,卫一徐注:“本章经内所称之帝,皆为轩辕黄帝”。郭郛注:“本经‘帝’通指黄帝、炎帝”。“帝之搏兽之丘”,郭郛注:“自崇吾山西望而可见之山”,“可能是甘肃毛毛山……为图腾氏族首领狩猎之山。”【周按】“帝之搏兽之丘”在“毛毛山”的考证是正确的,但“毛毛山”的书写及行政区属都搞错了。“毛毛山”规范写作“帽帽山”在黄河南岸,地属宁夏中卫香山镇。“帽帽山”高耸云天,险峰罗列,从南长滩沿黄河南岸蜿蜒至沙坡头南区黑沟梁(旧称炭山,俗名火焰山)。“帽帽山”主峰在南长滩村虎峡南岸,高约2000米,为猛兽出没之所,20世纪50年代前多产豹子,是香山的险峻名峰。“虫焉渊”,郭郛注:“虫焉同蜒,可能是鼍的古地方名。”“虫焉渊可能是鳄鱼之渊—鳄鱼生活的湖泊沼泽,可能位于屈吴山脉以东,以宁夏盐池为中心的湖泊。”【周按】盐池与灵武毗邻,同属灵盐台地,古属湖泊,今尚有盐池。2005年4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与灵武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进行发掘。共挖掘出6只恐龙个体及恐龙头骨和牙齿化石,化石保存现状较为理想。这是目前亚洲发现最大的恐龙化石个体之一,其属种可在恐龙分类及系统发育关系方面建立一个新属,对展现宁夏地区史前生态景观,研究宁夏远古时期的地理、气候及恐龙种属的繁衍、迁徙、灭亡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重要科学信息。因此,《山海经·西山经》中的“虫焉”,即指恐龙。虫焉渊就是恐龙生活的湖泊沼泽。

从以上注释内容看:从“崇吾之山”山群峰中的冰沟道、寺口子道、清水河道,列若屏障”之称,主峰顶部今尚遗有香巌古寺;的“遥泽”(沼泽地带),古为湖泊沼泽,今为碱湖湿地,俗称多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从香山主峰西望炎帝、丘”,即今香山西境黄河黑山峡南长滩村的帽帽山(毛毛山),里历来奇峰险峻,为野兽出没之地,拜的神山;从香山主峰东望的“虫焉渊”,即今以宁夏灵武盐池为中心的湖泊,这里是“鳄鱼之渊”,实为恐龙生活的湖泊沼泽。现已在这里建起了灵武“恐龙博物馆”。

关于“崇吾之山”的神异动植物:

崇吾之山“有木焉……”,郭郛注:“木”即“枸橼子”。“舉父”,郭璞注“或作夸父”,毕注为“母猴”,郭郛注为“藏酋猴”,袁注为“夸父者,猿类之兽也。”【周按】大麦地岩画中有一猿猴图像,与“夸父”形象完全一样。“蛮蛮”,郭郛注为“潜鸭”,说其“体形大小居中,嘴中等长,与头部约等长,较宽而平扁……”【周按】大麦地岩画中有此“潜鸭”图像,岩画著录中称其为“鸭嘴兽”。

}关于“西次三经”二十三座大山中的图腾氏族与图腾神:《山海经·西山经》载:“凡西次三经之首,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状皆羊身人面。其祠之礼,用一吉玉瘗,糈用稷米。”据郭郛研究,西次三经二十三座大山中的图腾氏族有熊、鸟、虎、豹、马、牛、龙各氏族,但羊身人面的羊图腾神是他们的共同祖先,他们都是羊氏族的后代,他们都祭拜羊图腾神。

目前,在西次三经之首的崇吾之山及其毗邻地区,已经发现的史前岩画有宁夏中卫岩画、甘肃靖远吴家川岩画、景泰岩画,等等。

中卫岩画包括大麦地、香山和西山三个岩画区,遗存岩画万余幅,单个图像有河流、湖泊、树木、花草、岩羊、马鹿、大角鹿、长颈鹿、虎、豹、牛、狼、狗、狐狸、熊、野猪、兔、马、驴、骆驼、驼鸟、雕、鹰、雀、水鸭、鸡、龙、蛇、龟、晰蜴、蛙等,组合图像有天体图、动物图、植物图、交媾图、狩猎图、巫觋图、崇拜图、游牧图、骑乘图、饲养图、争战图、建筑图、叙事图、符号图,等等。

甘肃靖远县吴家川岩画有大角羊、鹿、马、狗、兔、狩猎等图像;黄河红山峡野麻岩画有人体、人头、动物、器物等图像;景泰县岩画以人、畜、禽、兽、图案、符号为主,以生产生活、农耕、狩猎、图腾崇拜居多。

以上岩画中的许多形象、图像都是《山海经》所记载的各个图腾氏族、图腾神的原始版本。《山海经》中复制辑录的各种图像,都来源于上古社会刻制在山林木石上的史前岩画,反映的是上古社会的内容。《山海经》记载的崇吾之山的族徽、图腾图像,在陇右地区的史前岩画中都有,其中羊图像占大多数。

香山岩画区遗存于宁夏中卫黄河南岸。黄河南面与香山岩画区毗邻的即是甘肃靖远县吴家川岩画、黄河红山峡野麻岩画、景泰县黄河岩画。

大麦地岩画区遗存于宁夏中卫黄河北岸。黄河北岸西与大麦地岩画毗邻的还有沿祁连山脉的河西走廊岩画长廊,如甘肃景泰县红水岩画、寺滩岩画、山丹硖口岩画、山岩画、嘉峪关黑山岩画等等。

上述岩画分布地带,依山形地貌划分,脉走向划分,均属祁连山余脉北方岩画。

上述地方的史前遗迹,大多与炎、[23]走廊、陇右地区的早期活动有关;上述地方产生的文化形态,多属以西王母、盘古、女娲为代表的西方昆仑神话传说谱系。

综上所述,《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述的崇吾之山地理方位及四至的地形地貌特征,完全符合宁夏中卫香山四至的地形地貌特征;崇吾之山的神异动物,在中卫大麦地岩画中遗存有图像;崇吾之山及西次三经”二十三座大山中记载的图腾氏族族徽与图腾神(神龙岩画、车辆岩画、羊岩画等),在香山、大麦地等陇右地区的史前岩画中都有。陇右、河西地区的史前岩画是活动在这一地区的原始人类的图画语言,是人类文字创生的源泉,是炎、黄古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历史见证。史前人类通过在坚硬岩石上的凿刻涂抹,以图画形式记载了他们的生存斗争、经济生活、社会实践和思想观念,再现了史前人类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香山、大麦地神龙岩画的发现,证实了中国西北地区是以龙图腾崇拜为标志的炎、黄古族的发源地,香山是炎、黄古族狩猎和图腾崇拜的神山。【注释】①谭其骧(1911~1992年),浙江嘉兴嘉善人,国际知名历史地理学家,我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先后任教于辅仁、北京、燕京、清华、浙江、暨南等大学,曾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兼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后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主持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②郭郛,1922年生于江苏泰州,1946年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理学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自然科学家。郭郛在郭璞、毕沅、郝懿行、袁珂等前人注释的基础上对《山海经》重新进行注解,著有《山海经注证》,发表研究论文八十余篇,专著六本。

彩陶映照着神农故土的辉煌

20世纪90年代晚期,我在宁夏文物局工作,听说中卫西园乡一农民家中有一批彩陶。1998年6月22日,我先到收藏彩陶的农民家中问清了彩陶来源。6月23日,我和宁夏文物商店的魏经理赶到这户农民家中。农民姓樊,是西园乡大板三队人。据他说,这批彩陶是在香山三眼井乡平田时,推土机从土中推出来的。

我们看了看,彩陶在床下放着一大堆,有一些是完整或基本完整的,残件、残片居多。彩色的有10余件,黑彩、红彩都有,多数是素面橙色,也有红色的。陶罐类占了绝大多数,还有个别陶碗和陶杯。从总体上看,这批彩陶中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的器物都有。

从摆放出来的陶器看,破烂的占了多数。文物商店不要,自治区博物馆、中卫县博物馆都无钱收购。我实在不愿意让这批出土于中卫地区的彩陶糟蹋掉或流散到社会上,场买下来,随即拉到中卫县,钱付给了我。

这批彩陶出土于中卫香山地区,是中卫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珍贵遗物,难得一见。因为在此之前,中卫地区无彩陶出土。

附:香山三眼井出土彩陶统计资料

1.双耳陶罐,侈口,橙色,口径9厘米、9.5厘米、高16.7厘米。

2.双耳陶罐,直口,橙色,口径10.4厘、腹径14厘米、底径5.5厘米、高13.2厘米。

3.双耳陶罐,直口,橙色(残件)。

4.双耳陶罐,直口,橙色,口径8.6厘米、腹径14.3厘米、底径6厘米、高12.1厘米。

5.双耳陶罐,直口,橙色,口径8.7厘米、腹径13.7厘米、底径7厘米、高10.1厘米。

6.双耳陶罐,直口,橙色,口径9.9厘米、腹径12厘米、底径6.4厘米、高9.6厘米。

7.双耳陶罐,直口,红色,口径8厘米、腹径11.4厘米、底径6厘米、高9.1厘米。

8.双耳陶罐,直口,红色,残口径约9.4厘米、腹径12.8厘米、底径5.6厘米、高13厘米。

9.双耳陶罐,直口,橙色,口径8.5厘米、腹径13厘米、底径5厘米、高12.1厘米。

10.双耳陶罐,直口橙色,口径10.8厘米(残件)。

11.单耳陶罐,直口,红色,口径6.6厘米、腹径15.5厘米、底径6.4厘米、高15.5厘米。

12.单耳陶罐,直口、橙色,口径10厘米、腹径15.1厘米、底径7厘米、高16厘米。

13.单耳陶罐,耳残,直口、红色,口径10厘米、腹径11.4厘米、底径5.9厘米、高11.4厘米。

14.单耳陶罐,直口、橙色,口径4厘米、腹径5.2厘米、底径4.1厘米、高8.5厘米。

15.单耳陶罐,橙色,残片,口径8.8厘米。

16.单耳陶罐,橙色,残片,腹径18厘米、底径6.6厘米。

17.单耳陶罐,侈口、橙色,口径14厘米、腹径37.7厘米、底径13.3厘米、高40.6厘米。颈部附绳纹。

18.单耳陶罐,侈口、橙色,口径12.9厘米、腹径30厘米、底径12厘米、高33.8厘米。颈部附绳纹。

19.双耳陶罐,侈口、橙色,口径11.5厘米、腹径31.7厘米、底径10厘米、高35.5厘米。

20.双耳陶罐,侈口、橙色,口径11.6厘米、腹径23.3厘米、底径9.1厘米、高26.6厘米。

21.双耳陶罐,侈口、橙色,口径13.5米、腹径21厘米、底径9.1厘米、高26.3厘米。

22.双耳陶罐,侈口、橙色,口径10.2米、腹径21.3厘米、底径9.8厘米、高21.9厘米。

23.无耳陶罐,侈口、橙色,口径12.1米、腹径21.3厘米、底径8厘米、高24.1厘米。

24.双耳陶罐,直口、橙色,口径10厘米、腹径21米、底径9厘米、高21.2厘米。

25.双耳陶罐,耳在下腹,侈口、橙色,口径10.7米、腹径18.4厘米、底径10.2厘米、高24.9厘米。

26.无耳陶罐,侈口、红色,口径8.9米、6.6厘米、高18.6厘米。

27.双耳陶罐,侈口、橙色,径7厘米、高13.8厘米。

28.双耳陶罐,侈口、橙色,米、底径5.7厘米、高12.5厘米。

29.双耳陶罐,侈口、红色,底径4厘米、高10.7厘米。

30.单耳陶罐,侈口、红色,口径10.5厘米、腹径11.3厘米、底径4.5厘米、高10.2厘米。

31.单耳陶罐,侈口、橙色,口径9.7厘米、腹径10.6厘米、底径5.7厘米、高10.9厘米。

32.单耳陶罐,耳残,直口、红色,口径8.9厘米、腹径12.3厘米、底径7厘米、高13厘米。

33.单耳陶罐,直口、红色,口径10厘米、腹径10.3厘米、底径4.4厘米、高9.6厘米。

34.双耳陶罐,直口、橙色,口径8.5厘米、腹径9.9厘米、底径5.3厘米、高10.3厘米。

35.单耳陶罐,直口、橙色,口径8.8厘米、腹径10.4厘米、底径5.9厘米、高10.9厘米。

36.单耳陶罐颈下凹,直口、烟黑色,口径6.8厘米、腹径9.9厘米、底径7厘米、高8.4厘米。

37.单耳陶罐,直口、橙色,口径7.1厘米、腹径10.6厘米、底径4.8厘米、高9厘米。

38.双立耳陶罐,直口、橙色,口径5.5厘米、腹径7.1厘米、底径4.3厘米、高7.4厘米。

39.无耳陶杯、直口,橙色,口径4.3厘米、腹径7.1厘米、底径4.5厘米、高7.5厘米。

40.双环耳陶碗,敞口,橙色,口径14.3厘米、底径7.8厘米、高5.7厘米。

42.无耳陶碗,敞口,橙色,口径13厘米、底径6厘米、高6.8厘米。

香山彩陶出土以后,我特别注意香山及其周边地区,看还有没有彩陶踪迹。结果,在香山南麓的海原,许多山坡上彩陶残片遍布;在香山北麓黄河北岸,从营盘水、长流水到水稍子,彩陶片丰富多彩、连续不断。香山及其周边地区遍布的彩陶,昭示着这一地区新石器文化的灿烂辉煌。

瓷窑遗址流光溢彩

1998年,我在宁夏文物局分管文物保护工作。当年6月25日,我从银川驱车到中卫下河沿调查瓷窑遗址。家门老叔周成录,家住下河沿,对这里的瓷窑遗址非常熟悉。据他介绍,下河沿最早的瓷窑在老窑沟。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沿老窑沟向南走了约1公里,就到了瓷窑遗址。

根据地面散见瓷片观察,当天我的日记记载:老窑沟瓷窑遗址“好大一片,过去普查没有发现。元代烧造可以肯定。能否再早?可能宋、西夏已开始。”随后我好几次的调查证实了6月25日的推测,老窑沟瓷窑遗址始于唐宋,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至少提供了元代青花的早期标本。

老窑沟瓷窑遗址地处香山北麓,遗址范围较大。该遗址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遍地都是瓷片、窑具,还有生产、生活遗物。沿水沟而建的瓷窑遗址约有二三十座。靠黄河南岸,这里瓷土、水源、煤炭、烧柴俱全,水路、陆路交通俱佳。

从遗址遍布的瓷器及瓷片看,碟、碗、杯、盒、灯等生活用具;器体施白釉、釉的都有,多有流釉痕,器外施釉多不到底,胎体不匀称,胎质欠细密,胎色有灰白、画在器具内外,器壁多为花草图案,有施梅花点的,釉色以褐色、装饰青花断线条纹的,此种青花发色浅淡,应为元代青花。

从器型、釉色、绘画风格看,老窑沟瓷窑主要属于以下北方民窑体系。

一是耀州窑体系。老窑沟瓷窑生产的一部分瓷器施黄绿釉,釉质细润,釉层较薄。釉色有的稍黄一些,有的稍绿一点,但不论釉层深浅均闪黄色。胎骨较薄、胎色灰白。老窑沟瓷窑生产的这部分瓷器,与唐宋耀州窑釉色类似,但均为涩圈垫烧,器外施半釉,皆素面,未见剔刻花器。耀州窑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宋、金、元时大量生产。在老窑沟瓷窑遗址中,这种施黄绿釉的瓷器,多为宋、金、元时期的遗物。

二是磁州窑体系。老窑沟瓷窑生产的另一部分瓷器以白釉黑彩或白釉褐彩为主,用绘画的技法,将图案巧妙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无论是白釉黑彩还是白釉褐彩,色彩对比都很鲜明,画风粗犷与精细并存,具有浓厚的民间情趣。老窑沟瓷窑生产的这部分瓷器,与北宋磁州窑风格类似。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在老窑沟瓷窑遗址中,宋、辽、金、元、明、清的此类遗物都有。

三是西夏窑体系。老窑沟瓷窑生产的西夏瓷器以白釉、黑釉粗瓷大碗等生活用具为多。这种瓷器,皆为涩圈垫烧,与西夏灵武窑烧造风格一样,但未见剔刻花器。

老窑沟瓷窑遗址的发现,终于找到了我在宁夏及其周边地区田野考察中所见到的一些瓷器的窑口来源——它们产自中卫老窑沟瓷窑。《长安志》说:宁夏“五方错杂,风俗不纯”。老窑沟瓷窑遗址瓷器体系的多样化,证实了历史上的中卫确属移民区域,土著居民和中原移民在生产技术与文化风格方面进行着交流融会。

我很高兴,随后将这一窑址遗址告诉了中卫博物馆,并将他们领到了瓷窑遗址,还捡拾了许多标本。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这一瓷窑遗址遭到了毁坏,用挖掘机挖掘拉运出来的窑址泥土遗物,像小山似的堆积在常乐镇水车村公路南边的田野中,遍地的古瓷片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香山陶瓷生产历史悠久。黄河南北广泛分布的彩陶,应是本地生产。沙坡头南区大湾村河渤湾秦代窑场遗址,发现窑炉7座,遗留有大量的建筑瓦片及陶罐残件。宣和林场汉代陶窑遗址,发现窑炉4座,出土了大量的泥质红陶和灰陶片。

据我调查,在老窑沟瓷窑之前,常乐镇塔寺洼子已有瓷窑两座,早已烧制瓷器,该遗址瓷片堆积很厚,俗称土窑。《道光中卫县志》载:“中邑据诸父老称:国初,此地衣冠惟布素,器用取诸本地土窑。今服多纨绮,家用饶南磁矣。”清初,景德镇瓷器才传入中卫。清朝之前,中卫使用本地瓷器。近年,我在甘肃、内蒙古、陕西的一些田野遗址中都捡拾到了中卫老窑沟瓷窑生产的大量瓷器残片。

以上说明,香山的陶器生产,发端于新石器时代。老窑沟瓷窑始于唐宋,盛于元明清,延续生产到20世纪60年代,时代跨度近1400年。老窑沟瓷窑所产瓷器流行于陕西、宁夏等地区,是西北地区的早期瓷窑之一。

“应理州”

——皇帝的草原

中卫,元代称“应理州”。

常读史,有一个发音与“应理”中,如:

岁乙丑(公元1205年),帝征西夏,拔力吉里寨,经落思城,大掠人民及其橐驼而还。”——《元史·太祖本纪》

蒙古初来侵,破力吉里寨。纵兵躏瓜、沙诸州,纯佑不敢拒。成吉思汗夺取的西夏力吉里寨,就是今宁夏中卫县城。——《西夏纪》

成吉思汗整集军队去征讨被称做唐兀惕的合申地区(他们进入该地区后),先到了力卜勒乞寨(即力吉里寨)……在短时间内攻了下来,将寨墙和基础全部平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