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心头重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0 05:06:35

点击下载

作者:斯里兰卡,阿鲁老和尚,Alubomulle,Sumanasara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卸下心头重担

卸下心头重担试读:

前言

无论是谁,都希望有意义地生活,有意义地安度人生吧?

那么,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现在的活法称得上“有意义”吗?也许我这么说你可能不明白。虽然这句话看上去简单易懂,但究竟怎样的一种活法才能叫作“有意义”的活法呢?如何才能实现“有意义”的活法呢?若大家只是粗略考虑一下,肯定无法回答吧。

在这里,我将会告诉你一个轻松判断的方法。请大家考虑下面这个问题:临睡前,你能说出“今天是快乐的一天”吗?

如果你回答“是”,那么你今天是过得充实且有意义的。然而,也有很多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足够幸福,是不是能够说出“嗯,今天很快乐”这句话。这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让我与你一同思考这个问题,了解佛陀留下的“佛教真言”,帮你感知充实与幸福,度过有意义的每一天吧!

也或许你会这样想:“所谓‘佛教真言’是助人成佛的吧?跟我们这些活在当下的人有什么关系呢?”诚然,这样去想没有什么问题。释迦牟尼的中心思想也确实是解脱、彻悟与涅槃,但这些的确是“有意义”的活法所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选择了最正确的路,才能到达生命的最高峰。因此,我们最好借鉴佛陀的智慧来回答“该怎么活”这个问题。若能牢牢遵循释迦牟尼的教诲去活,不论是谁都可以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释迦牟尼的开示,是“超越了尘世间人与人的关系、神圣而优越的”。佛陀的言说,不同于凡人的话语,佛陀是通过与普通人大相径庭的思考之后,得出了如此具有超凡智慧的言论。

然而事实上,释迦牟尼的开示并没有太多专业术语修饰,简单明了,不论是谁,不论水平高低,都能轻而易举地理解。因为佛陀传授其智慧的能力也远在众生之上。

释迦牟尼既解答了人们的提问与疑惑,又阐述了许多道理。有时被问及一些无关紧要甚至毫无意义的问题时,佛陀便以不作回答作为回答,因为佛陀从不说没有意义的话。

所以,可以说释迦牟尼的开示全是有意义的,对我们很有帮助,没有徒劳无益的无用功。佛教中,徒劳也是一种罪过。

不同的人为了各自“有意义的人生”而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活法。然而,他们自私地追求自己的活法,都称不上是真正“有意义的活法”。

为什么?因为尘世间公认“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在特定场合下也是无用的。此外,世人还把感官的享受错当成了幸福。但实际上,感官的享受没有任何价值。更不要说,感官享受使人偏离正道,是产生“徒劳”的祸根。

因此,人们盲目追求的活法,都称不上幸福的活法。流连于现实社会价值之中,这样的人生到头来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由此我们明白,释迦牟尼所描述的“正道”,是活得有意义的唯一方法,只有跟随这个方法前进,才能真正获得有意义的人生。

然而,这条正道并非可以盲从的。这是一段自始至终以“自己”作为目标,令人激动的生命旅程。倘若发现了这条正道,便能够体会到一种无上的喜悦之感,这是尘世间任何所谓的“成功者”都无法体验到的。

祈愿三宝护佑。阿鲁老和尚

众生快乐歌

任何存在的众生,不论是弱或强,是高大或壮实,矮小或中等体积,瘦小或肥胖,那些可见到或不可见到,及那些已出生的,或那些等待诞生的,愿一切众生快乐!

每天都是好日子经

过往之事不可追,未来之事不可求;往昔一去不复返,来者不见空自忧;当下片刻诸现象,常想常念常观想;迷惑动摇皆抛弃,智者修此当下时;今朝之事今朝毕,明朝生死谁人卜;如若修得此种行,纵然生死不能扰;佛祖释迦如是云,昼夜不惰勤精进;世人若能修此行,每天都是好日子。

第一章 卸下你心头的重担

拥有幸福、有意义的人生

人应该怎样活着?

怎样的人生,才能让我们说出“有意义”三个字呢?释迦牟尼对这个问题也有解答。现在,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下释迦牟尼的答案。“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很难单独来回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道路,都拥有只属于自己的活法。那些人生道路顺利的人,意气风发地奋斗着;那些人生道路不顺利的人,不知所措地彷徨着。那些彷徨的人在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的路”与“别人的路”千差万别,大家都竭尽全力、各自精进。道路虽然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好与坏的分别。

但是,若我自私任性地决定了自己的路,这条路一定称不上“正确”。每个人自私任性的活法最终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困扰,甚至让自己陷入不幸之中。烦恼、痛苦、纷争,此起彼伏,人们的心情始终不能舒畅,“快乐地活着”便成了一纸空谈。所以,每个人基于自私任性而主观选择的路都不是“正道”。

于是,释迦牟尼便开始教给世人真正的“正道”,用超越当时世人的智慧指出了这条正确之路。

佛陀将人的正确活法归结为八种,称作“八圣道”。但“道”的意思比较暧昧不清,因此又可以称为“八正道”,因为这是每个立志修行的人必须走的正确道路。这是凡人智慧的极限,但对于每一位实践它的人,不论谁都能走向完满的幸福。践行“八正道”的六大好处

围绕释迦牟尼所传谕的“八正道”来展开阐述,会形成对“有意义的活法”的讨论。“八正道”是一个人彻悟的必经之路,任何亲身践行之人都能因此变得出众,可谓超凡的教谕。

践行“八正道”,会对一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下面,让老和尚来阐述一下它的六大好处吧。

①生眼

尘世的众生因为无明而无法理解真理。但若能践行“八正道”,便能生出未曾有过的“眼”,看见不曾留意到的事物。

②现智慧

拥有了新的“眼”,便能拥有至今为止都不曾有过的新智慧。

③使心灵清明而安稳

你有注意过这些事情吗?学习之后本该变聪明的头脑,却因为无法跟上知识增加的速度而开始混乱。学习提高了社会地位,但身上相应的责任也变得更为重大,自己也只好更加辛苦。虽说地位提高、责任变重都是努力学习的必然结果,但我们的心却不能因此得到平静。

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学者,头脑的灵活程度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开始衰退,不得不承受健忘、口齿不清的痛苦。所以说,即便你用尘世的知识填满了整个大脑,也无法得到精神上的安定。

但践行“八正道”,就能带给你一颗平静而安宁的心。

④接触超越尘世的智慧,也就是接受超越世俗的知识

⑤走向彻悟

⑥体验解脱与涅槃“解脱”与“涅槃”都代表一个人已经到达了“彻悟的境地”,但它们之间仍有微妙的区别。彻悟之人,生时可称为“解脱者”,死后被叫作“入涅槃”。彻悟与涅槃,在含义上,没有非常大的区别。

佛祖的讲经内容包含了这六大好处,佛祖的言谈教化对每个人都能产生帮助,是极为有意义的。尽知苦,消除苦

佛祖口中言及“佛教”,那“佛教”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人们践行佛教“正道”的目标当然是为了尽知苦,然后消除苦。

为了避免产生误解,佛教从不将其目标称为“获得幸福”。因为“幸福”二字的含义因人而异,会有人怀疑,若是将“获得幸福”作为目标,努力精进,是否会获得一些不那么高尚的“幸福”呢?

比如,当被告知涅槃是非常幸福的时候,我们是否会不自觉地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幸福联系起来呢?老人们或许还会觉得,涅槃的幸福感受,就应该跟平时陪孙子孙女玩,享受天伦之乐差不多吧!

但事实上,佛教所说的“幸福”与我们想到的“幸福”有着天壤之别,佛教的“幸福”无法用世间的概念框限,它是一种更高级的存在。

但是,“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体验到的,它与幸福相对,不论谁都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苦的感觉。因此,我们将佛教的目标称为“消除痛苦”会更加具体,也更加准确。

而且,佛教所说的“苦”也不仅仅是我们已知的那些内容,更包含了我们所未体验到的、存在于另一个空间中的东西。发现所有的这些“苦”,并将它消除,才算是达到了佛教的目标。“人最终会去向何方?”这也是一个超越了尘世间人们的知识与概念的问题。世俗的思想也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佛教的目标是消除痛苦,换言之,它的目标也是获得幸福。“获得幸福”虽然对于佛教的目标而言不是最合适的解释,但佛教之“正道”确实是获得幸福的必经之路。佛教意义上的幸福无处不在

佛教不追求一时的幸福。佛教所追求的幸福,是一种超凡、终极且不会随着任何场合变化而变化的境界。这一点,普通人也许无法完全理解。因为那些超越自身认知范围之外的超验知识,尘世间的众生是没有能力去完全理解的。因此,佛陀殚精竭虑,想要将到达佛教幸福境地的方法传谕世人。

佛教,从古至今就是以全人类为说法对象的。它的教义科学而客观,即使是不同民族,在佛教当中受到的对待也是相同的。

佛祖的说法任何人都无需加以妨碍。因为释迦牟尼既非只跟日本人说法,亦非只跟欧洲人说法,他的说法针对全人类。佛祖传法的目标:众生幸福

只要提起“传法”二字,很多人就认为是集中到某个人所在的地方,举行类似竞选讲演一般的活动,但这是其他宗教的做法。佛教的传法与竞选讲演是截然不同的活动。竞选讲演时,若看到许多人愿意附和自己的意见,候选人的内心会很喜悦。因为当选了,他也会获得利益。

但无论多少人信仰佛教,佛陀也不会得到任何利益。相反,遵循他的教诲并努力践行的人却能得到很大收益。有传说曾提到,实际上佛陀也曾很讨厌说法,因为听的人悟性不高却又偏爱纠缠不休,佛陀觉得对这些人说法很麻烦,甚至一度想放弃说法。创造宇宙的主神梵天闻知后,便恳求佛陀虽然传法会令你很为难,但你要怀着一颗仁慈的心去说法。”佛祖无奈,只得继续说法。

在我看来,对于已经断去一切执念、欲望与烦恼的佛祖而言,宣讲佛教的目的绝不是希望获得任何回报,因为他得到的只有与日俱增的疲劳而已,并且释迦牟尼不太喜欢别人对自己行礼拜。“有时间来礼拜我,不如把时间花在修行之上吧,这也是对我的一种尊敬。”所以说,我们与其把精力放在纠结仪轨形式的正误上,还不如脚踏实地去实践佛法,这才是对佛陀真正的敬意。从不修行,一味敲锣打鼓举办仪典,结果只是给佛祖添麻烦。

但是,尽管释迦牟尼已经到了不仰仗任何事物的境界,但内心还怀着那份纯粹的对生命的怜悯与关怀,所以他时刻担心还在痛苦中挣扎的人们。佛陀曾这样想:我所到达的境界,所体验到的幸福与得到的安宁都是有方法可循的,我要把这些方法教给众人,让他们能够独立修行,达到彻悟。这被称为“佛陀的慈悲”。

释迦牟尼最初派阿罗汉们传教之时,说过以下的话:诸比丘!去游行!此乃为众生利益、众生安乐、哀悯世间,人天之义利、利益、安乐。

正如你从这些话中明白的一样,佛教并非只为了一部分人而存在,它是为了众生的幸福而存在的。

除了人之外,传说还有许多的神明也皈依到佛祖座下听其说法。因此不只是人类,佛教也是为了诸神的幸福而存在的。

人生的痛苦来自徒劳

生老病死皆有苦

佛教中“有意义”的定义是:获得幸福,消除痛苦的语言、行为、思想与实践。任何活法,如果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痛苦”,那就称不上“有意义”。

所谓“徒劳的活法”,就是一个人作为尘世社会的一员,重复做着别人都在做的事情,重复做着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上学、工作、结婚、生育后代,直至老死。这样的人生充其量不过是被情感摆布的罢了。除此以外,徒劳的人还做过一星半点别的什么事情吗?按佛教的标准,这些人的人生都沉湎于这些事情,终是一场徒劳,无论多努力,最终都无法避免在无明中死去。不论他们生前社会地位如何,不论生前是医生、议员,还是律师,死了就都没有分别了,人的生命都不过是生、老、病、死的过程。

因而,佛教并不看重尘世间普遍的活法,并认为这种活法是徒劳的。但如果我们能以“消除痛苦,增加幸福”为目的,那便是“有意义”的活法了。盲目追求成功就是徒劳

世俗社会常将一个人在世俗的成就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这些成就包括了诸如生育后代、积累财富、学习知识以及创造发明等活动。

但是,是不是只要完成以上这些事情的人,他们的人生便是成功的呢?尘世的成就应该会成为这些人成功的证据吧?拥有上亿的年收入,或成为知名学者,世人一定会将这个人称作“一个成功的人”吧!退一步说,即使他并不那么声名显赫,即使他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么如果他好好抚养后代,安分守己地工作,领取退休金养老,就这么活着,也会觉得这样的人生很知足吧?因为他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成就。

但是,对佛教而言,社会上的成就与名誉只是一场过眼云烟。世事无常,社会的名誉更是如此,对于死去的人而言,这些都毫无用处。

比如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养大,最后孩子还是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甚至还有些不肖子孙讨厌自己的父母,父母病倒了也不来探望。如果是这样,作为父母还能够自豪地说出“我儿子很厉害”这句话吗?

佛陀说,任何行为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结果,有因必有果,所以佛陀常规劝人们按照道德的标准来行动。这一点不只局限于工作。你的行为不论何时都会产生结果,不是这样吗?你说的、做的、想的都会产生与之对应的结果。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所以不论任何事情,一定要严守道德标准。但大家要牢记一点:佛教并不提倡“因为世事无常,所以工作无所谓”这种观点,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解。佛教不认可徒劳的活法

徒劳的活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佛陀曾这样来形容这种情况:少壮不得财,并不修梵行,如池边老鹭,无鱼而萎灭。

这段话看上去就像在嘲笑尘世的活法一样。在一片池沼干涸无鱼之后,白鹭飞走,去寻找有鱼的池沼。但是许多老白鹭年老体衰,飞不动,便只好在没有鱼的池沼边凄凉地度过余生。生活散漫的人以后的结局就是如此。

想要实现有道德的活法,人们必须从小学习并养成习惯。若非如此,便只能浑浑噩噩地活着,既无法工作,也不能挣钱,最后只能凄惨地死去。佛教绝不认可这种徒劳的活法。虽说人活着,不一定非要积累财富,但若是连道德的标准也丧失的话,那对自己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学习轻松、幸福的活法

学习、工作、结婚、生子,最后死亡,这是一条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之路。但释迦牟尼教诲我们:“比起这般散漫的人生,还有其他更有意义的活法。”

无知的人常说:“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没什么不满的。”但是,我们总会产生一些不满,对生活有所抱怨。即使好好地做着一份很体面的工作,稍有理性的人也会不时产生一种非常压抑但又无法排解的烦闷感觉。即使家庭和睦,但还是对人生有困惑,觉得“欠缺点什么”。而佛教能让你明白那些有所欠缺的东西,也就是“有意义”的东西。

大家若能在孩提时代就打下良好的基础,开始构建有意义的人生,那么学习、工作也就不在话下了。“学习的确很无聊,但自己拥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东西,相比而言,学习还是很轻松的。”怀揣如此想法,学习自然能变得轻松高效。工作也是如此,你不用每天拼命地做也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而且在不经意之间,这些事情就能做得很好。

然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像“学习即人生”“工作即人生”这一类想法,其实只会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悲惨。因为这样的人生其实有所欠缺。下面我说的话,若你能理解,说不定就能找到你所欠缺的东西,也就是我所说“有意义”的东西。

自爱的人不会让自己受苦

你爱自己吗?

世上简直没有人配得上“正直”二字,更不用说我们都是些伪善者了。我们所做的事情相互矛盾,矛盾自然也不会带来什么好的结果。

前面提到的“伪善”一词其实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为了更好地说明它的意思,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请问:“你喜欢自己吗?”或者说,请问:“你真心地关心过自己吗?”请务必认真思考后再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喜欢,又何谈有益于社会呢?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去爱自己的父母和子女呢?所以,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真诚地关心自己。

但是,真心地说出“我喜欢自己”这句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人们才会用很多伪善的语言企图蒙混过关。

有不少人会说“嗯!我喜欢自己”“对,我关心自己”,也会有人回答“比起自己,我还是更关心我的家人”。在如今的年轻人中,还会出现类似“我不知道”这样的答案。

事实上,很多人言行不一,嘴上说着“我喜欢自己”,可在实际生活中又毫不犹豫地去干一些自甘堕落的事情。男女关系混乱,成天吃喝玩乐,肆意挥霍浪费,这样的人难道也有资格说“我喜欢自己”吗?至于那些终日外出玩乐不着家的人,他们所说的“比起自己更关心我的家人”之类的话,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了!自爱者自守

不要再说“博爱”这种漂亮话了,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最爱的就是自己吧!每个人真正最爱的都不是身边的人,而是自己。对身边人的爱与对家庭的爱都无法超过对自己的爱。自古有之,无可辩驳。

我们都知道,真正自爱的人不会让自己陷入不幸、烦恼、痛苦、混乱与责难之中,因为他们爱自己,所以他们自守。

要知道,人们要做到自守才是真正不容易的。不吸毒、不赌博,就不会被人责难,自然也不会有烦恼,更不会有后悔与混乱。做到这些便是自守了。自爱的人会有一份好的工作,对这个世界也有很大的益处。自爱的人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下面我将列出几个特征,帮助大家都拥有“自爱”的活法。

①守护家庭成员

如果家庭成员遭遇不幸,自己必须要去承受痛苦。

②维护人际关系

如果连身边的人都讨厌自己的话,渐渐地,自己也会开始讨厌自己。因此要想做到自守,一定要构建并维护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③恪守道德规范

不守道德的人会去犯罪,这样的人根本谈不上“自爱”。

④对他人有帮助

如果能做到活着对他人有帮助的话,别人自然也会来守护自己。这便是自爱所能产生的结果。

⑤奉献快乐、喜悦

我不认为总是奉献是可怜的。但生活中,常有人抱怨:“我为了这个家辛辛苦苦操劳,到头来什么好处也没得到!”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可怜的。因为他始终没为自己做过些什么,他走了一条完全错误的路。人若以“自爱”为出发点,又怎会觉得自己可怜?不仅不会,而且还会让自己的立场更加坚定,总能以一种“这样真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⑥感受幸福生活

要过上梦想中的幸福生活,首先要重视自己,要爱自己。只有自爱,才能正确地生活,才能拥有梦想般的辉煌人生。

如果每个人都怀抱一种信念,相信“不论跟什么比,最喜欢的还是自己”,那么他的内心便会平和,家庭也会幸福。国家安泰,世界和平,一切都会实现。认识自爱的重要性

在思考“自爱”这个问题的时候,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桥萨罗国国王——波斯匿王的故事或许可以供我们参考。他悉心听取佛祖的教诲,对于“自爱”有着很好的理解。

波斯匿王统治的国家疆域辽阔,手下还有当时印度最强大的军队。不但如此,他还有许多妃子与仆从,家族人口多达数百人。作为一个国王,波斯匿王要统治如此辽阔的国家、统率如此强大的军队、管理如此庞大的家族并非易事,但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只要遵循佛祖关于“自爱”的教诲,一切都会变得顺利。希望和平统治的国王都有一个共同的课题,那就是自爱。

波斯匿王知道自爱的重要性,于是经常与王后末利探讨这一话题。夫妇二人恩爱异常,国王便问王后:“你最爱的人是谁?”王后回答说:“我自己。”听到这个答案,波斯匿王觉得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不过随后,通晓佛学的王后便让波斯匿王自己回答这个问题,结果波斯匿王的答案也是如此,他最爱的人就是自己。“那么,你有什么资格觉得心里不舒服呢?你最喜欢的不也是自己吗?”当波斯匿王诚实地面对自己时,在他心中也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了王后之上。

释迦牟尼是这样评论这件事的:更为可爱者,其他之诸人。亦是可爱己,是故为自爱,勿以伤害他。

释迦牟尼就是要告诉我们:“若能真正感受到自爱,就请好好自守。这样,便不会造恶业,造恶业便是对自我的毁灭。”造恶业不是爱自己的表现

参照自己对自爱的理解与践行,波斯匿王认为,造恶业者口口声声说“我喜欢自己”,实际上的表现却充满了对自己的厌恶。果真如此,那造恶业者的自爱难道不是错觉吗?

可是,在社会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存在。他们不顾及家庭亲人,肆意放纵玩乐,嘴上还硬说自己“很自爱”。事实上,他们这样做并非是真正爱自己,相反,他们是在讨厌自己。因为他们正在做的都是恶行,都会有恶报。

佛祖也认同波斯匿王的想法,一个人无论生前拥有多尊贵的头衔、多庞大的家族,死的时候也带不走,能带走的只有我们今生行为所带来的结果罢了。知自可爱者,勿自连结恶。以行恶行人,难得于安乐。所囚于死魔,以舍生命者。有何是彼物,彼行而取何。功德恶之二,是人此世作。此为彼身物,彼行而取此。如添影之形,此二从随彼。是故以行善,为善积未来。功德于后世,乃人渡津头。

我向大家阐述的佛陀之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是佛陀日常说法传道中言及的内容。佛陀告诉我们,自己现世的善行会让来世受益。所以要多行善业,多积功德。知耻者能自守

波斯匿王曾向释迦牟尼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造恶业者是将自己投入危险之中,造善业者是对自己的坚守。佛陀也认同他的看法,并进行了如下的阐释:善哉自制身,善哉自制语。善哉自制意,善哉制一切。自制知耻者,云为守护人。

要将自己的身、口、心管住,不令其造恶业,如此便能做到自守。“知耻”也应当如此。当自己遭遇不幸、处境惨淡的时候,我们会觉得羞耻,不是吗?人应该做到知耻,要明白不幸与失败是丢人的、是可悲的。

世俗的幸福与苦同在

两种对佛教的错误看法

世间难免存在对佛教的误解。

其一,是认为佛教具有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

其二,是认为佛教不过是一种迷信思想,不过是为获得某种利益、祈求家庭安宁、希望生意兴隆的行为。这种看法在日本很常见。

前往地狱的火车上,邪见是搭乘头等座的“车票”。为了平息这种邪见,我们首先要来区分一下世间期待的“幸福”与佛教意义上的“幸福”。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差异呢?世间所期待的幸福在于功成名就

首先,我们考虑一下,什么才是世间所期待的幸福?

是家财万贯、收入稳定,还是相貌堂堂、气宇不凡,或是身强体健、长命百岁,抑或是家庭幸福、心想事成?或许还有人说,是享受人生、手握重权、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人们所说的“世间的幸福”也不过如此吧!

为了得到这些幸福,人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很多人通过正当途径如愿以偿,但也有许多人在通过正当手段无法成功时,不惜违法犯罪。或许他们认为只要达到目标那就是幸福,过程不必在意。

没有成功的人与没有竞争力的人,往往流连于占卜、迷信与宗教中,企求权力、财富、婚姻、家庭、事业等好处。在现实社会中失败之后,便投身于所谓的信仰,奔走于利益之中。这种现象在日本社会中很普遍,结果导致日本各地出现的新兴宗教最后都成了“利益教”。

日本的有些宗教也会额外带给你“死后入天国,永远得幸福”的承诺。人们本来只是为了祈祷而去的,结果听了不少多余的话,最后还被告诉说“你以后会健康长寿,死后能上天堂”。但是,真的有人能通过祈祷得到幸福吗?世间的幸福会带来烦恼与痛苦

财富、权力与家庭确实能给尘世的人带去喜悦。但是,那些带给人喜悦的东西,还会附带着烦恼一同前来,不仅如此,痛苦、消沉、堕落、失败、不幸与恶业等也会随之而来。

若果真如此,大家还有什么可烦恼的呢?困扰我们的烦恼、痛苦不正是伴着期待中的幸福一起来的吗?工作和孩子能带给自己幸福吧?但是每个人还是会为了工作、为了孩子而烦恼不已。

官居总理、部长的高位,你应该觉得幸福了。但是,这个“幸福”会带着许多的“伙伴”一同前来:没时间睡个安稳觉,整天精神高度紧张、焦虑担心地过日子……这样真是够呛。

同时,为什么会有人去杀人、去抢劫?其实,这也是伴随幸福而来的“伙伴”造成的。因为恼怒妻子提出离婚,丈夫杀死了妻子;为了讨好新交的情人,妈妈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案件并非是我无中生有的。除此以外,还有为了钱财去抢劫的人。这些可怕的幸福“伙伴”总是与幸福相伴前来。杀人、战争,世间所有的罪行,其根源都是因为人们过分执着地追求世间所谓的“幸福”。

所以有时候比起你现在执着地追求的“幸福”,那些随之而来的不幸、痛苦带来的感受可能更为强烈。佛陀教导追求真正的幸福

释迦牟尼口中的“世间所期待的幸福”,并非仰仗迷信、祈祷与祝福等方式求来的。佛陀教诲我们,幸福基于理性,需认真努力才能得到。“为了生意兴隆,去祈祷吧!”这种话绝不可能出自释迦牟尼之口。佛陀只会教导世人“要付出汗水,每天要早起,不要贪睡,不要一味玩乐,不要赌博”之类。

佛教虽然主张由女性管理家庭财产,但若是妻子沉湎于美食与购物而无法自拔,家中的财政大权就决计不能交给她。若是刚拿到薪水便被妻子花光,岂不是只能预支下个月的薪水了吗?这样花钱,又如何积累财富,变得富有呢?因此,佛陀才会教导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对方是否有理财能力、是否珍惜钱财之后,才将家庭财产交托于她,才能使一个家庭渐渐富有起来。

佛教也认为,若是人们心中抱有愤怒、憎恶、忌妒、贪念、懒惰、无知等负面情感,即使努力了,也只会适得其反,让努力付诸流水。人们满怀着愤怒与憎恶的心情去工作是不会有任何成绩的,相反还会出现赤字,最后甚至被公司解雇。同样,父母怀着愤怒与憎恶的心情去养育子女,子女往往未长大成人便舍弃自己而去。这还能算作是幸福的吗?

所以,我们努力的时候,一定要压抑住负面情感,让愤怒、痛苦、忌妒与贪恋远离自己。

但是,即便我们理性地生活,付出努力并取得成功,死后财富、家庭与权力也还会离我们远去。因为“世事无常”,这些东西也是如此,不能常住,有得到便有失去。越是有强烈的执念,越是会落入悲伤与消沉的深渊。所以,我们一定要怀着一种“世事无常”的态度去生活。正如佛陀教诲的那样:放下祈祷,不带肮脏的情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幸福。所有的痛苦皆源自内心

从佛教的角度去考虑幸福是什么的话,便能明白世事无论好坏,皆源自内心的道理。释迦牟尼曾明确阐述过,所有造成失败与不幸的原因都是源于我们自己的内心。虽然我们时常会忘记这些道理,但世上成功的秘诀与失败的原因仍在于我们的“心”。在尘世中,我们用心生活、用心说话、用心工作。

佛陀在罗列过我们失败的原因后,又用“无他”二字将其概括起来,意思是毫无遗漏。同时,释迦牟尼还描述了所有成功人士的内心情况,并向知识分子们提出论战:“若有遗漏,还请赐教。”的确,佛教就是一处取之不尽的宝藏,一门无与伦比的心理学。为了幸福,需要调整自己的心

获得幸福的方法,释迦牟尼早就告诉我们了,那就是调整自己的心。通过调整自己的心,便能将众人期待的利益收入自己囊中,所以佛教中没有“不是所有的梦想都可以实现的”这种说法。但若我们只是张大嘴巴、守株待兔的话,就不要指望神灵会来眷顾自己。

基于理性,消除内心的恶念,带着一颗清明的心去努力,收获的成功将远大于自己所希望的。比如希望能赚到1000万日元的时候,若是你做到内心清明且努力,便能收获5000万,乃至1亿日元!因为越少执念,越能消除追逐利益带来的副作用。

所谓利益的副作用,便是不幸、烦恼与痛苦这些“伙伴”。尘世之中,即使生活丰裕殷实,也难免有痛苦相伴。赚了大钱却不知如何理财,甚至连自己有没有交税都弄不清楚,总有一天,会有税务局的人上门来逮捕你,因为你还拖欠着巨额的税金。或许是你还没察觉,或许是你早已忘记,但这些副作用所带来的不幸确实很严重。这就是“执念”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那些想成为亿万富翁,但又深谙佛教的人,是很清楚的。他们努力做到内心无执念。因为不论人们曾经创造出多美好的社会,不论曾经积聚过多丰厚的财物,这些东西如同养育的子女一般,终会离开自己。若能怀着“这不是我的”这种心态来追求尘世间的利益,人便不会十分固执,“副作用”也会逐渐减退。曾经有一个人指明了这种消除不幸的幸福之道,那就是释迦牟尼。生死问题是幸福的关键

在领略佛教意义上的人生观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世间的人们是如何看待生死问题的。世间的人生观多种多样,我将列出最普遍的三种与大家探讨。

①人生结束于死亡,再无后续

若是笃信这种人生观,便会有这样的想法:即使自己身犯重罪、嗜杀成性也没有关系,反正活着的时候没有充分享受该有的“幸福”便是一种损失。若是人生总有尽头,人类终有死亡,没有循环、没有后续,那不去杀人劫财获取些利益,岂不成了遗憾?这种人生观断不可让弱者与无法成功的人知道。换言之,人只要营造一个自己幸福的世界便已足够,至于他人,都与自己无关。如此一来,这种人生观必然会导致一个十分危险的结果:人人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对他人不闻不问。这可谓危险的人生观。

②人死后皆能归去极乐

这种人生观说的是,人死后都能成佛。不论是曾经杀人放火、偷盗抢劫的人,还是那些认真做事、努力精进的人,总之大家都可以成佛。

若是人死后皆能成佛,那些做尽了坏事的家伙,一旦罪行败露,自我了结便好了。因为死后他们也就成了佛。又或者是认真工作,过着平凡生活的人也无妨,也可以死后成佛。不论是哪种人,反正死后都能成佛。

推论一下,笃信这种人生观的话,人是否应该越早死越好?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不论是做坏事还是努力创业,都很辛苦。认真工作、养育子女也是一种持续的辛苦。如果这样,早死早成佛倒还真成了好的选择了。

所以这种想法也很危险。结果危险,想法也危险。危险的想法,从来都不可能正确。

③人死后去“永恒的天堂”或“永恒的地狱”

这种人生观其实就是在说,人死后必会走向二者之一,或是“永恒的天堂”,或是“永恒的地狱”。

坚持这种人生观的人,若不愿按照某种教诲修行,后果会很可怕。这就意味着死后要去“永恒的地狱”,永世不能翻身,于是人们只能每天心惊胆战地过日子。若是坚持这种想法,便意味着失去了自由,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世界上有太多这类的言说,若不死一回,我们又怎知哪个才是正确的?不死一回就无法明白,这种教诲内容过于暧昧、晦暗不明,让人糊涂,实际上一点用处也没有。也就是说,这种人生观的教诲其实很无所谓,可有可无。

另外,会让人恐惧的教诲也是危险的。

因而,这些言说尽是歪理,这一点非常容易让人明白。这种教诲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便会导致永恒的结果,缺乏合理性、科学性与伦理性。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因为不允许犯罪,那即便犯了极小的罪行,也该下到永恒的地狱去吗?但是另一方面,这种观点又解释说:“若是信仰神的话,这点罪行并不算什么。”若是这样,为什么又要专门指出不得撒谎?若是神真的可以原谅全部的罪恶,那撒谎和杀人,应该也没有任何区别,不是吗?这样岂不自相矛盾?所以说,这些缺乏合理性、科学性与伦理性的说法都不正确。佛教生死观:生命皆有轮回

下面我要谈谈佛教中的生死观。生命皆有轮回。

万事万物皆由因缘而生。正因为有“因”与“缘”,任何现象都不会在出现相应结果之前消失。无论物质还是我们的心,皆由“因(原因)”与“缘(条件)”组成。由因缘和合而生之物,时隐时现,周而复始,循环无尽。无论物质还是内心活动,绝不会平白无故消失得不着痕迹。

比方说,人们嘴上会说“东京变了”“农村变了”之类的话,但农村也不会因此而消失不见吧!这只是因为东京、农村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着。而同时,人们的内心也在不停地变化。

世事无常。各种现象都是由因缘而生,消失的现象会成为新现象的“因”。所以,所谓“无常”,便是指一种连锁反应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旧现象不断消失,新现象不断出现。因为任何现象都是无常的,那些消失的现象便会成为新的原因,最后导致必然的结果。

假如说,这里堆着许多干柴。干柴是无常的,所以会燃烧,烧尽之后就没了干柴,但是产生了烟与火。烟与火,又造成了火灾,结果我们自己的身体也受到了伤害,吸入了许多烟尘,遭了殃,得了大病,之后又有了更多的结果。

也就是说,因缘是连锁发展的,新的因会不断产生新的果。生命也是如此,由因到果,不断地轮回。因果的交替出现是连锁反应,不会停止。这是佛教中最难理解的内容,但若是直接说出来,也就是一个简单明了的道理。

按照这个道理解释,人即便迎来死亡,也是作为另一种生命,以一种新的形态继续存在。生命凝聚着惊人的能量。即使人死后身体与内心都被肢解、分离,也一定会成为新的因,产生新的果。懂得生死轮回,就能懂得幸福的真义

人们若是从出生到现在都过着一种很随便的生活,不幸降临到头上就无法避免了,这是谁都能预见到的。所以,要严守道德。佛教说:生命是轮回的。其实这句话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严守道德,是为你着想,为你好的。这不是威胁,只是提醒。

是严守道德还是违法犯罪,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生命的轮回依旧会存在。严守道德的人会得到相应的果报,破坏道德的人也会有相应的恶报在等待他。但是,一个人若还存有些许理性,便能明白“还是应该要严守道德”。所以,佛教是世界上真正确定伦理道德有效性,并将这种有效性传至尘世间的宗教。

无论是否有来生,有道德的社会能让每个人都感到幸福。无论是否有彼岸世界,只要当下的世界充满道德,我们便能幸福地生活,在一个没有杀人、盗窃,也没有抢劫的世界里幸福地生活。所以释迦牟尼之道,是给予人们幸福的,是幸福之道。

在佛教的世界里,人们即使获得了幸福也不会傲慢。因为有道德,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十分谦虚、谨慎。学佛之人心中都很敞亮:傲慢是恶业,这份恶业会让自己失去幸福。当人们都享受着工作带来的幸福,更加谦虚不傲慢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变得更美好了。生死无常,幸福也无常

若能活得有道德、有理性,人们便能得到所期待的幸福,便能过上比那些愚痴的人更富裕、更平和安乐的生活。

如果我们能摒弃内心愤怒、憎恶与忌妒等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便能对身边的人有所帮助,不会被旁人猜忌和怨恨,会被称赞:“那人的性格真好!”性格好了,便不会有什么缺点,自然也不会受到他人的责难了。但是,请一定要时刻牢记“幸福无常”四个字,因为我们不断努力才能维持那一份幸福。严守佛教教义去生活的人,都明白“幸福无常,即使当下拥有,也可能会失去”这个道理,所以严守佛教教义的是没有“懒汉”的。他们时时刻刻都十分努力。佛教的幸福超越现世

佛教所追求的幸福,并非只存在于现世之中,还有人们死亡之后最终能获得的完满和幸福。

虽然生命轮回不息,但生命存在于各个空间维度之中,上一世为人,下一世就不一定了。若是生在一个不守道德亦不知道德的地方,一切就都太晚了。若是来生转世成了狮子,便不得不犯下杀戒。因而,若是转世投生在一个完全没有道德的世界之中,会很麻烦吧!

因而,我们必须明白生命可以轮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天真地说:“死了也能复生啊?啊!太好了。”事实上,生命的轮回是人需要面对的最为恐怖的事情。

因此,理性的活法会帮助我们摆脱这种恐怖,为自己的人生节省很多时间。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时间,努力拭去内心的“尘垢”,做一个内心纯净的人。这一点对世人而言十分重要。

假如人们能按照佛教教义去工作生活,马上就能获得成功,同时内心充实、富裕。所谓佛教徒,是无论何时何地也不会想着要一门心思赚大钱的。他们的想法非常类似:人生无常,自己的结局不过是老去、死亡,没有必要赚取数以亿计的钱财,钱财是带不走的。于是,他们便会放弃执着于赚钱的想法,有了更多时间上的富余。若是这些富余积攒的功德也不能够拭尽内心的尘垢,那轮回将会变得多可怕啊!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追求完满、永恒的幸福,也就是“涅槃”。以上就是佛陀向我们指引的通往幸福之路。在世间获得幸福,并在死后获得“涅槃”这种超越的幸福,“活着”这个行为也算是圆满完整了。人人都能追求无上的幸福

至此,我把之前所说的话归纳一下,大家就能明白什么是“有意义”的活法了。“有意义”的活法,它的目标是直指幸福的。它是一条完全成功,没有“副作用”的道路。而佛教意义上的活法,还要高一层,是追求世间幸福之上的幸福。

佛教所倡导的,是“从幸福到幸福”“每天要把幸福提高一层”,人们若能坚持这样做,便能获得至高的幸福,这样的活法才能称得上是“有意义”的活法。

现在,“今天是快乐的一天吗?”这个问题已经很简单了吧?有理性的人是不会浪费今天的一分一秒的。

为每一个小小的成功喜悦

失败的做法①:预测今天的运程

关于通往幸福的路,之前我已大致叙述过。接下来,我将围绕这一点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为了不浪费今天这一天,为了过上幸福的人生,更为了成功,我们应该怎样活呢?

首先,我们先看一些尘世失败的活法。

第一种是经常预测今天的运程。这种现象不仅在日本,甚至在那些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也很常见。但事实上,这完全是一种强词夺理又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不论你被告知今日是吉是凶,都会影响你的心情,导致失败。若被告知今天大吉,便会得意忘形,结果导致失败;若被告知今天大凶,便会意志消沉,还是导致失败。像这样预测了运程,无论结果如何,你的结局不都一样吗?

需要依靠运程预测来活着的人,说明他没有自信、缺乏勇气,判断力也不够,且不喜欢认真思考。若将预测运程当成一种玩乐,以游戏的心态看待,那倒也无妨。若你真把自己的生命完全托付在运程的预测结果之上,那便是既可悲又可怜了。

能决定自己一天吉凶的人,是明白“自己今天应该怎样过”这个问题的人,而不是占卜师。所以,其实一切都很简单,想着今天要过不幸的一天,人们即使真遇上了不幸也会觉得还能接受。同样,人们想着今天要过幸福的一天,若真的幸福了,便会非常快乐。所以说,今天一天是否成功完全取决于自己。

虽说如此,但你今天能否拥有好的结果,仅凭自身行为是不够的,还与社会和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因而,也会出现有人采取了正确的行动,却没有获得预期美好结果的情况。

佛教徒都很清楚,仅凭自己一人之力并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即所谓有因才有果。但那些非佛教徒的人往往会很懊恼:明明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结果还是这般不尽如人意?

有的时候,我们认真细致且按照科学规律来耕种田地,结果台风袭来,所有的努力都毁于一旦。所以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就可以明白:仅靠自己一人的行为和努力,并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甚至极有可能出现结果与预期想法背道而驰的情形。同样,即使妈妈们再努力学习,遍览世界上各种育儿读物,也不能完全保证自己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孩子自身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无论今天的结果如何,预测都是没有必要的。那些理解因缘法则又有理性的人能完全不依靠运程预测而幸福生活。佛教是完全不赞成占卜预测的。失败的做法②:制订无法完成的计划

制订计划的时候非常焦虑的人,也很难得到幸福。

早晨醒来的时候,人的大脑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因为满脑子都是今天非做不可的事,人完全冷静不下来。

整日里焦虑地想着“今天到底有哪些事非做不可”的人,能算得上是成功之人吗?这样的人往往一大清早就开始对着家人大呼小叫,“早饭怎么还没好”“我的包这样怎么上班”等等。在一个充满愤怒的早晨开始一天的工作,会怎样呢?显然,这一天的工作都不会顺利了。

另一种人,制订了自己一天的计划,却如此贪心,以至于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完成这个计划。这样的人也注定会失败,因为他们制订了“这些事情一天之内要完成”的计划,最终却没法完成。一天只有24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没法完成计划,就会成为一场闹剧。因为这些人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很贪心,结果又不能悉数完成,到了晚上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没做的事情被留在了计划簿上,顿时感到意志消沉、垂头丧气。由此,我们也可以说,这种人的这一天也是失败的一天。

还有一种人,娇惯着自己与生俱来的惰性,把许多本该今天完成的事拖拖拉拉不完成,结果明日复明日,都拖到了明天。本该今天完成的事拖到明天做,但明天又有明天必须完成的工作。这样拖延懈怠的人往往会后悔,经常发出感叹,觉得早点完成就好了,他们人生的纸张上写满了“后悔”的字样。因此,今天制订的计划,我们一定要在今天完成,今日事,今日毕。佛陀反反复复地提醒人们“要有理性”,为的就是这一点。

即便努力完成了今天应该做的工作,一天之内也还是有太多非做不可却无法做完的事,那我们就必须考虑一下轻重缓急,适当放弃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若是每天都有太多非做不可的事,便请考虑一下它们的优先顺序,好好安排自己一天的工作计划。这一点还是很容易明白和做到的。

如果说,今天大约有24件事非做不可,但你并没有时间把它们全都做完。你可以把它们按照“轻重缓急”一一编号,从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开始,一件件地做,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样的生活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到了晚上,你可以让自己挺起胸膛,骄傲地说:“今天我做完了20件事情,虽然还没有全部完成,但我已经尽力完成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全部。”失败的做法③:懊悔过去,焦虑未来

世间还有一种失败,就是被过去的失败、怨恨、愤怒与懊悔等负面情感绊住了双脚,不得前行。

例如,有人前一天在公司里面碰到了不顺心的事,便会时刻牢记,念念不忘,心里始终记着那人居然这样说我,为了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心生懊恼。更糟糕的是,这个人当天还怀着这份懊恼的情绪去公司上班。这样,他的今天也会因为心情不佳而品尝失败的苦果。昨天也失败,今天也失败,两个失败叠加在一起,他今天的心情更差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十分注意,引以为戒。被昨天的怨恨、愤怒与懊悔等负面情感绊住了双脚,我们得到的只是与日俱增的不幸而已,没有任何好处。同样,如果我们沉醉于过去的成功之中,也会导致巨大的失败。

另外,还有一种人,总是一味做着未来成功的梦。这种人也不会得到好结果。总是想着未来的事,就会让我们暂时放下自己手边的工作,但实际上放下的那些都是现在非做不可的。这样的人生也会失败。这些人会失去能力,导致今天也掉进巨大的失败旋涡中。

巨大的成功只是镜花水月,看得见捞不着。所以,大家就不要打什么“征服世界”的主意了。成功的做法:为每个小成功而喜悦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在佛教之中成功的活法的意义。

能连续成功做好每件看似微小的事情,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这种人的人生在尘世的社会之中便可以算是巨大的成功。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一个大成功,而是由每个微小的成功搭建起来的成功。如果我们能够累积微小,就一定能成功。小成功的连续,便是佛教所谓的理性的活法了。

每天为一个小的成功而欢喜一下,也未尝不可。早晨做早餐的时候,做出来的鸡蛋卷形状非常漂亮,那我们就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也是一个成功。赶上了公交车的时候,我们为“赶上了,很成功”而高兴。就像这样,我们要做到为每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成功而高兴。生活就会很喜悦,很快乐。

所以,理性的人就会这样满怀喜悦地活着。若我们一味幻想,不活在现实中,临死就会后悔,根本谈不上“喜悦”二字。

可能有人会有这种想法:“今天的菜,我火候控制得恰到好处,味道真好。怎么样,我厉害吧?”若是我们为这种事情喜悦的话,会不会遭什么果报?不会,当然不会!能做到这个程度,说明你的性格已经变得能够获得幸福了。这才是成功的秘密。失败只是眼前的一个瞬间

就算你失败了,也只是一个瞬间而已,并不意味着你今生所有的事情都失败了。

比方说,做鸡蛋卷的时候不小心烫伤了手指,很失败,但若是鸡蛋卷做得色香味俱全,我们也该为此感到高兴吧?这样做的话,意味着失败在这个瞬间已经结束了,下个瞬间我们又会为另一个成功而努力。

我们应该做到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为今天每一个瞬间的成功感到高兴,这才是正确的活法。当然,这也取决于每个人的性格,所以若还不能做到这种程度,请先试着改变自己的性格,去为每一件小事高兴,这样,人生便能简单地获得成功。

把每天分割成一个个小片段去好好利用的人,不会产生贪欲、愤怒、无知、忌妒、憎恨等负面情感。现在世界上,人们所谓的痛苦,不都来自这些负面情感吗?这些人会痛苦,是因为他们有欲望却不知自制,有怒气却不知忍耐。所以,请大家试着把每天分割成一个个小片段,为每一个小片段的成功而喜悦。这样做了以后,大家便不会再有这些负面情感,会开始学会喜悦,开始享受快乐。

有人有这样的计划:努力去掌握一流厨师的技术,这辈子要做出许多美食供大家品尝。这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轻易实现。但若他只是考虑“今天的早饭要做得好吃”的话,那倒也无妨。因为所计划的就是眼前的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那些说着“这辈子要做许多美食”的人,绝对是被欲望、炫耀、愤怒等负面情感驱使了,他们虽然制订了必须长期坚持的计划,却是一种造恶业的人生。

如果大家都想着过好每一个瞬间,自然不会有这样的事。这次的鸡蛋卷做得好,你会想着下个也要这样、再下个还要这样,当第四个完成之后,会为自己做的四个鸡蛋卷而感到非常高兴。

平时,大家做完料理给别人吃的时候,都会顺便问一句:“好不好吃?”其实这样问的人,都想得到别人肯定的回答吧?这么一来,吃的人就会感受到压力。而且,主人盯着他的脸等着他回答,这种行为是很失礼的。

试想一下,那些埋怨“我好心做给你吃,你谢都不谢我”的人,是不是一开始就怀着憎恨、炫耀、愤怒与傲慢等负面情感做这些料理呢?你怀着一颗如此不纯净的心来做料理,做出来的料理又怎么会好吃呢?这样的料理不可能让人感受到喜悦,反而会成为害人的毒药。

所以,如果我们每天能为每一个小片段的成功而欢喜,这便足够了。这样做,既能做出更加美味的料理,又能有益于品尝者的健康。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种不造恶业的活法。与身边人一起享受幸福

开心活着的人,不会造恶业。

虽然他们的活法看上去与世间所有人的活法并无差别,但实际上他们非常注意积德行善。

信佛的人与常人在日常生活上很相似。早晨起来,先洗漱,再吃早餐,之后赶电车,上班、下班,到家后洗澡……他们的生活也只是这样子。

但事实上,信佛之人的生活与常人还是有区别的。佛教的活法,使人不造一丝恶业。虽然他们与大家做着相同的事,但平时很注重积德行善,所以他们的内心一尘不染。

于是,受到这些人的影响,他们身边的人也会很享受与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的时光。跟他们在一起,人们感到轻松愉快、喜悦无比。

如果他们已经成家,他们的孩子会愿意在家里等着他们下班回家。即使妈妈哄着孩子睡觉,孩子也会希望等着他们的爸爸回家。当他们听到开门声的时候,便知道是爸爸回来了。于是,孩子们便会跑过去跟爸爸打招呼、撒娇。这样的人生不是很快乐吗?这样的人生会为这些人的内心节省下许多空间,少了一些烦恼、焦躁的情感,让自己时刻都能从容不迫。

己所乐,施于人。自己感受到快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己能觉得快乐,便把这种快乐传染给身边的人,让他们与自己分享喜乐。实践这样的做法,我们今天就能过上快乐的一天。

第二章 徒劳是对生命的挥霍

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

何谓徒劳?

我们一直都在使用“徒劳”这个词,那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徒劳是指与目标相背离的行动,或者说是人们在达到目标之前所绕的弯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重视自己的目标,那“徒劳”一词就跟“浪费”的意思差不多了。虽然我们嘴上说着要达到某个目标,但在努力达成的途中做了别的事,走了别的路,那么之前所耗费的精力就全浪费了。

但是人们的徒劳大多是不经意间发生的,自己并没有察觉到。即使我们的目标已经是尽可能地告别徒劳,也还是会做许多徒劳的事情。人们从不会想着要“徒劳一下”而故意去做些徒劳的事情,但当他们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还是会感到自己做的徒劳之事实在太多了。明明想着要认真地好好地活一回,但在人们自己都不曾注意到的时候,已经做了许多徒劳的事情。

但是,也的确会有一种人,面对“徒劳”却明知故犯。

以上便是“徒劳”二字的定义。错误的目标会产生徒劳

不论做什么事,若是没有一个目标的话,便称不上是“徒劳”。也就是说,是先有了目标,之后才有徒劳。

但是,我所说的目标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尘世的人所考虑的目标与佛教意义上的目标。两者之间略有出入。

尘世的人们所考虑的目标简单明了,并不需要大范围地去考察、探索。每个人在各自的生活领域中都有各自不同的目标吧?若能达成这个目标,便不是徒劳了。为达成目标而绕的弯路也只是浪费而已。

所谓简单明了的目标,就是孩子们去学校上课,大人们去公司做事,并保证家里的收支情况稳定、没有赤字,仅此而已。若是能制订一个合理化的目标,并一步步地去完成,要如愿完成也并不困难。

所以我们不能沉湎于尘世的幻想之中,每天只是做白日梦,夸夸其谈,而是要做到充满理性地去达成每一个分阶段的小目标。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坚持这样做,达成各种目标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要实现成功的人生,理性是非常重要的。若是人们失去了理性,一切就都成了徒劳。只想着没有用和不合理的事情,即使制订了目标也不可能成功实现。所以,不要把“征服世界”这种病态的想法作为自己的目标。所谓理性的目标,其实就是小而简单的目标,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能够顺利达成的目标。因为徒劳,往往达不成目标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虽然我们制订了目标,但往往不能很轻松地达成。

学生应试的目标就是为了考试能够及格,结果却没能及格;职员进入公司的目标是想为公司做出贡献,结果却没能做出贡献。这些失败,都是很令人难过的。这些都并非什么远大、宏伟的目标,只是微不足道的小目标。但是即使是小目标也会失败,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或许我们在主观上很认真地准备并且为了完成目标付出许多辛苦和努力,但事实上我们付出的努力是一种徒劳,绕了弯路,精力都被浪费了。

职员去了公司不眠不休地努力工作,结果因为事情做不好而被上司责骂,工作又怎么会顺利呢?连完成工作这么小的目标,人们都无法达成,但本身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努力事实上都是徒劳,是浪费而已。

但是,我还是想问,职员真的是一直在努力工作吗?那些考前临时抱佛脚,结果考试成绩没及格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虽然怀着一颗要努力学习的心,但又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了徒劳上。他们是否真的在认真学习?或许只是看上去好像一直在认真学习,实际上是在开小差,浪费时间而已。这种情况往往他们自己不会察觉到。抚育小孩这项工作,对于父母来说没有那么棘手,只是件很单纯的工作而已。孩子到了一岁之后,他们就能说一些简单的话,也能简单地听懂一些父母说的话,比起驯养狮子、老虎这些动物要简单一些。但即便如此,也还是有父母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耗费的心血也全都浪费掉了。这些心血都变成了徒劳,因为没有达到最终的目标。

如果人们所谓的“目标”不能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那目标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达到目标完成任务,无论你如何自吹自擂自己有多努力,都只是徒劳的行为而已。

为达到目标,有人倾尽全力,不眠不休,十分辛苦。但是若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那么,那些付出的努力也就都付诸东流了。所以“徒劳”一词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很多时候都是徒劳,导致即使是在尘世也不能取得成功。

在此,我希望大家记住这一点:所谓成功,是十分单纯而且简单的,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并没有为自己设定什么宏大而雄伟的目标。但即使如此,一般的小目标我们都无法达成,那是因为我们不知不觉之中,一直在做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对于自己的目标,设定前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有一个明确的考量才行。不然无法达到目标,就会有失败。脱离现实的目标也会产生徒劳

如果有人一味考虑脱离现实的目标,那个人只可能是精神不太正常。我将这种现象归结为一个字——“病”。我们所谓的目标,必须是在理性思考基础之上的。

这个社会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沉湎于空想的世界中,考虑着达成一些不现实、不具体甚至非常奇怪的目标。像这种人,我认为他们精神上不是很正常,所以没必要与他们进行过多的交流。沉湎于妄想,设定一些千奇百怪的“宏伟”目标,结果当然是无法达成,这样,之前自己的所有努力也都成了徒劳。

我们所谓的正常的“目标”,通常是一些具体的东西。例如:吃点好吃的、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找个安静的地方读书、多挣些钱,等等,这些才是正常的目标。虽然上述这些目标都是尘世的目标,但是都符合常理,所以不坏,当然也不是“病”。

人们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其实很简单。但是有些遗憾的是,即使是这么简单的目标,也有人会达不到,产生失败。罪魁祸首还是因为人们做了徒劳的事情。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利于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若是能做到,我想这个问题应该能迎刃而解。在家的目标

与之前阐述的“世间人所考虑的目标”不同,“佛教所说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在佛教经典之中,关于在家众的目标有以下三点:①追求当下的幸福②追求死后的幸福③追求死后的解脱

在佛经中,“幸福”“快乐”“实现幸福”这些词汇经常出现,但是佛经中从来不使用“成功”一词。当佛教需要表示“成功”的意思时,往往会用“有意义”来代替,因为这里牵涉到了尘世的目标与佛教的目标之间的区别。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在家时的三个目标吧!在家的目标①:追求当下的幸福

在家的三个目标之中,第一个便是“当下的幸福”。

尘世的目标与佛教的目标到底有什么不同?

例如,大学毕业生为了能进入大型公司工作,毕业之后经历了各种考试,层层筛选,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一家大型公司。这种情况按照尘世人们的观点,就算是已经达到自己的目标了。但是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真的觉得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幸福吗?或者,我换种方式来问,你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就一定能获得幸福吗?

又例如,少年邂逅一位出色的女生,便想与她长相厮守,结为伴侣。这位少年经过多番努力之后,终于如愿以偿,与这位女生结婚,这样少年也算达成了自己的目标。但是,不尽如人意的是,那位女生性格很差,既好挥霍又没有上进心。那么这样的婚姻生活岂不是一团糟了吗?这样的成功能算是一种幸福吗?

佛教所考虑的幸福,并非单纯地追寻自己的目标,同时还要考虑“这样做是正确的吗”“这样做能算幸福吗”等问题。这一点就是尘世的目标与佛教的目标的区别。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记住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每个人不一定非要去达成自己的每一个所谓的人生目标。

有时人们偶尔失败一下,也不是一件坏事。曾经有一对夫妻正准备出国旅游,结果却因为其他原因误了航班,这真是太糟糕了!算是一次失败吧?但是,新闻报道说,他们本来要搭乘的航班遇上了劫机,那这次失败不是反而因祸得福了吗?

生活中的我们,总是向着自己尘世中的各种目标不断挑战,但我们应该牢记:活着最重要的不是盲目地达成各种目标,而是时刻保证让自己无论在何种境地下,都能平静而幸福地活着。读不读大学、进不进大公司都不是什么大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人生是否幸福。在家的目标②:追求死后的幸福

在家的目标之中,第二个是“死后的幸福”。

按照尘世的观点,人死后的幸福应该与现在的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一切考虑、一切计划的制订都是以“我没死”为前提的。

但是,这样并不能解决所谓的问题。因为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要说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法则,就只有一条,就是有生就有死,生死相伴。无视这条法则所制订的所有计划都谈不上是理性的。我们为自己的人生规划蓝图时,必须考虑自己死后的幸福问题。在家的目标③:追求死后的解脱

在家的目标,第三个就是“追求死后的解脱”。

所谓解脱,就是把“生”的问题通通解决掉。我经常会被人问到:“既然你活着,那总有些什么目标吧?”这个时候,我会回答说:“没有。”世界上从没有人是有着与生俱来的、从出生就决定的所谓“活着的目标”。若是果真有如此伟大的人生目标,每个人应该生下来就已经知道了,又何必要去问别人自己活着的目标呢?人们所需要做的事情,便是出生,活着,老去,最后死亡。大家只需要遵循这些自然法则就可以了,所谓与生俱来的“活着的目标”之类的东西,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然而正因为如此,佛教才会想着要去设立一个目标,这并非只是顺着自然法则随波逐流,而是希望人们感受到丰裕、幸福与安康,同时不断前进。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在家的三个目标。出家的目标:追求解脱

以上三个佛教的目标,为什么要被限定于“在家”之中呢?

那是因为,对于那些出家人来说,“当下的幸福”与“死后的幸福”并不重要,他们要追求的只有“解脱”而已。

佛陀所说的目标极为宏大,与尘世所说的完全不同,是无限宏大的人生目标。

但人们只是按自然法则,如此放任自流地活着,当然无法实现解脱的目标。人类的一生不可能只是指望着解脱。所以,“解脱”只是佛陀给自己制订的一个目标,随后佛陀便面朝目标,付出努力。在佛教经典之中,具体详尽地记叙了关于达到“解脱”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多只与出家有关。

那么,关于在家的幸福,佛经之中又是如何记叙的呢?事实上,佛经之中也确实记载了关于这一点的内容。以下几条应该是与各位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吧!日升又寝床,狎近人妻女,从事于斗争,耽著无益事,又结交恶友,从事于悭贪。

若是做了这些被禁止的事,人就会堕落。幸福的生活、安宁的内心以及尘世的富足生活都将离你远去。幸福也是佛教的追求

请大家试着理解上面所阐述的“尘世的目标”与“佛教的目标”之间的区别。因为两者的区别极其细微,所以请大家留心确认,稍不留意,就会出现误读。比如,尘世的人们会认为佛教否定挣大钱这种行为。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从佛教的眼光来看,人的富贵贫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此外,人们还有这样的观点:东南亚各国目前的贫穷状态都是佛教造成的。但是,容我问一句:佛教为什么要指使人贫穷呢?我的理解是,贫穷是因为世界上的少数人霸占了地球上大部分的资源,同时又不停地浪费而造成的。

佛教徒们才不会贪图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呢!所以他们当然也不会巧取豪夺他人的钱财。佛教徒即使被那些缺乏道德良知,被无知与欲望冲昏了头脑的人夺走了自己的钱财,也不会有“他不仁我就不义”这样的念头,并不顾道德付诸行动。“做一个有钱人”是尘世上大部分人都会考虑的目标,但佛教徒会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去思考:“做个有钱人固然好,但是实现了以后,我就真的觉得幸福了吗?”从这一点来看,佛教的目标与尘世的目标之间还是有着非常微妙的区别的。从佛教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就应当是“做有钱人”重要的是“又有钱,又幸福”;“做学者”重要的是“又有知识,又幸福”。

尘世所说的目标,尽是些“学业有成”“生意兴隆”“出行安全”之类的东西,当然也有佛教团体通过贩卖护身符做生意赚钱,这就与佛教的本来面目背道而驰了。佛教认为,“幸福”是贯穿人们一生的必要目标。也就是说,“这样的目标能让我幸福吗”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佛教并不强调众人都将目光集中于被大众关注的“学业有成”之类的目标上,无论知识、技术、艺术,只要凭个人的喜好让众人自由选择就可以了。

佛教所担心的问题是:人是否幸福。学者也好,农民也好,只要他们幸福就好了。只有商人生活富裕,其他人生活贫困窘迫之外还会遭遇不幸,难道不奇怪吗?从事喜欢的行业,追求自己的幸福

释迦牟尼曾明确指出:各人自择各业。想做公务员的人就去做公务员,想做自由职业者的人就去做自由职业者,想种土豆的人就去种土豆。在佛陀的眼中,三百六十行,行行皆平等。

但是有一点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佛陀虽然认为行行皆平等,但这并不是说欺骗他人钱财、威胁他人生命的职业也是可以被容忍的。有些职业,在佛教中是被禁止的,例如制造武器或者占卜之类的职业。人们若只是将占卜作为业余爱好或是娱乐活动是不要紧的,但若是真把占卜当成一种职业的话就有些不妥了。除此之外的任何职业,佛教几乎全认同可以从事。

在这里容我问大家一个有些偏离本章主要内容的问题:“你的收入是遵循正道得到的吗?”

换句话说,就是遵循正道得到的收入光彩,因为那确实是自己应该获得的东西。如果确实是这样,那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你就去从事你喜欢的工作,然后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不对的

经过具体实践之后,我们就会明白:尘世与佛教的目标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人们只是为自己设定了尘世的目标,便会盲目行事,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比如,为了让自己生意兴隆,商人便会不顾及家人,四处借钱,最终很可能因为做假账而落得个身陷囹圄的下场。

也有一些报道说,某些运动员为了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而违规服用禁药。那些被逮捕的大公司总裁,一定都是只怀着达到目标就好的想法而违法的。虽说他们亲手建立自己公司的目标达到了,但结果又被开除出亲手建立的公司,名誉扫地,当然幸福也等于同时失去了。

尘世的人们若是将“生意兴隆”设定为自己的目标,很有可能到处树敌,甚至犯罪。

但是,若是换作佛教的目标,这种可能性近乎为零了。佛教虽然认可“生意兴隆”“收入丰厚”这些目标,但禁止信徒从事会树敌或者犯罪的买卖,因为这样做违背了正道。没有必要为了自己生意的兴隆而将家人置于危险之中。

佛教意义上的生意兴隆,绝不会盲目到做什么涉及犯罪的行为。也许之前把年收入的目标设定为五亿日元,但一年之后可能只收入一亿日元,尽管这样,这个人还是很幸福的。与其收入五亿,却因为被逮捕而一无所有,不如通过合法途径获得一亿收入,然后一如既往地生活来得幸福。佛教与尘世的做法就是这样不同。今生、来世都应感到幸福

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来世的问题吧!所谓“来世”也就是自己死后的事。可能一提到“死后”二字,大家脑中就会浮现出宗教世界的景象,大概没多少人会在办公室里讨论什么“死后的世界”这一类问题吧!在我们当下所处的这个尘世社会中,“死后”这个问题会被认为是属于宗教的范畴。

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也会谈论死后幸福的问题,但是不同宗教之间会有些区别。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自己每天上学上班的日常生活与死后的世界是完全不同、完全无关的两件事,甚至还会对于死后的世界怀有“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看法。但是,佛陀口中的“死后幸福”与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佛教中所谓的“死后幸福”,不是从每周去教堂做礼拜或去寺庙烧香中获得的,也不是从经常做慈善、做公益中获得的。

佛教中有三个目标——“现世的幸福”“死后的幸福”与“死后超脱”,这三者并非毫无关联,而是三位一体的。佛教认为,生育子女、保护家庭、上班工作、社会交际以及构建人际关系等日常生活与“死后幸福”“解脱”紧密联系。

佛教提出的这三个目标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并非只有宗教才特别提出来。而“佛教是宗教”这一概念只是现代社会的理念,佛教并没有把自身特别地归入宗教范畴中。平凡生活中的“现世”“死后”和“解脱”三个阶段若用行车来比喻的话,先是普通的道路,随后开上了首都高速公路,最后又上了东名高速公路,三条道路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遵循佛陀的正道便能获得来世的幸福

遵循正道而获得现世幸福的人,自然而然也能获得来世的幸福。这里的“正道”这个词表示“释迦牟尼所教的方法”“正确的方法”,而非法律、法规的意思。

所以,人们从孩提时代开始遵循释迦牟尼的教诲去做便是按正道行事。若能按释迦牟尼的教诲去生活,便能消除徒劳。如果是学生,按照释迦牟尼的教诲去做,上学也能真正学到知识,应试学习也会取得好的成绩。

有的学生会问:“学习的时候应该怎样才好?”释迦牟尼对于这个问题只回答了三个字:“认真听。”

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不认真听讲。以前的学生,只要认真听讲,便能学到很多知识;现在的学生,不得不通过阅读来辅助学习。即便如此,还有许多学生戴着耳机,边听音乐边看书,连书都不愿意认真专心地阅读。

接下去,释迦牟尼又针对学生考试说了四个字:“认真复习。”随后,佛陀还教诲说:“要对教给自己知识的人怀有敬意。”这样子去做,学生懂得尊敬老师,老师也会关心、爱护学生。而学生也就不用感受很大的压力,可以专心学习。因为喜欢老师,所以学生去学校见老师、学习知识就没有任何痛苦,这才是所谓的“正道”。

由于无法完整地表述正道,释迦牟尼就像这样,将正道一个个具体地表述出来。

像这样,遵循正道就能在学习上取得成绩,在工作上获得成就,毫无痛苦地死去。这样做,不论是谁都能拥有佛陀的智慧,也会有“试着去解脱”这样的想法。这样,便实现了三个目标的三位一体。

徒劳已成为世间的常态

停不下来的徒劳

至今为止,我所说的都是有关目标的内容。总之,让我们一起来为自己设立目标吧!若是目标设定好了,就必须努力去达成。

但在佛教中,考虑自己目标的同时考虑自己是否幸福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反过来说,就是我们应当为自己设立一个能让自己幸福的目标。

只是怀着“我要和那人结婚”这个目标是不够的,考虑“我若与那人结婚了,会幸福吗”这个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两者之间微妙的差别,会对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是,我们往往无法达成设定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经常会失败。看来,无论如何,人所做的都会产生徒劳,徒劳无止境。究竟徒劳是怎样产生的呢?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原因。“享受”徒劳的6个例子

下面我要举几个因为喜欢而去徒劳的例子。

①因为强烈的无知,对于眼下的状况以及将来的事,甚至给周围的人带来的麻烦都无法感知到。

这种人很常见吧?他们既不学习也不工作,什么都不做地过着每一天。最近有一个新词专门称呼这类人——“NEET”。“NEET”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究其根源,便是人类的无知。

有不少人,嘴上说着“不进公司工作的话,自己一辈子就浪费了”,实际上却什么事也不做,就这么以自我为中心地活着。不论自己变得多么不幸,给父母带来多大的负担,他们也毫不在意,仍然我行我素。

将近而立之年却还要做“啃老族”,这会让把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父母多担心啊!但连这个问题都弄不明白,我们又怎么能说现代人一定头脑聪明呢?国际化、信息化的都市之中却还有人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住在装有电脑和游戏机的“洞穴”里面,这种行为明显就是徒劳。但是,这一类人却很喜欢享受这种徒劳。

②精神不够坚强,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

患有人群恐惧症或者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精神不够稳定的人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徒劳。精神不够稳定的人往往会逃避各种事,时而平静时而狂躁,有时甚至无法控制自己去殴打他人。

因而,他身边的人如他的母亲,便会以“我的孩子神经有问题,不能让他出去”之类的理由把他关在家里,不让他出门。

一个人无论内心有多不安,也不可能因为神经有问题而出去打人甚至杀人。佛教中将这种情况都归结为心出了问题,而这是一种妄想,是可以通过冥想等佛教方法来控制、治疗的。

曾经有个友人打电话与我谈心。他说:“我现在精神状态很不稳定,对父亲都怀有不满,但我已经无法克制自己了,说不定有天会把我父亲给杀了。”

听了这番话,我立刻回绝他说:“你以后不要再联系我了!你若是对自己的父亲都怀有这种想法,别说是人,你简直都不是东西!别再给我打电话!”说完我便“啪”地挂了电话。我甚至不把他当个病人对待。过了一段时间没有发生什么,又过了不久,他又开始主动给我打电话了。

我们怎么能把有精神问题的人说的话当真呢?那样的人只是在为自己逃离现实社会找借口而已。他们虽然极度缺乏自信,但是我们也不能赋予他们犯罪的权利啊!他们自己都知道这样是不对的,所以还想把自己归于“有病”的类别里。

但是,最好还是不要让他们去逃避、去躲藏,避世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特殊待遇就是区别对待。虽说可能会有人有精神上的问题,有人有身体上的问题,但他们终究都是人,是我们的同类。因为社会上有区别对待的想法,才会对他们采取特殊待遇。但是特殊待遇的结果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问题恶化。

③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只考虑自己一时的快乐。

只考虑自己的事情,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都是“盲人”。因为他们看不见周遭的事物,眼里只有自己。即使视力不好的人,也能考虑各种问题,去研究世间万物,因为他们都是“看得见”的明眼人。但是,无论一个人视力多好,以自我为中心,终究只能归类为“盲人”。

这种人所做的事都只是为了贪图自己一时的快乐,不考虑以后也不考虑别人,所做的一切也只是徒劳。

④以自我为中心,只想着做表面文章。

这是“虚荣”的问题。人们若是只考虑虚荣,搞“面子工程”,所做的一切必然都是徒劳。

⑤以自我为中心,只想着去攻击、去竞争。

这是“愤怒”的问题。无论何时想的都不是“大家一起好好干”,而是只想着“我要比那家伙做得快”。当然,这也只是徒劳。

⑥依赖于自己的环境。

这个是欲望依赖症的问题。这种人无论做什么都提不起干劲,也走不出自己所处的环境,他们不去没有熟人的新环境,总是一副需要点依赖才能活下去的状态。这样的人,他们也确实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去设立目标,获得成功。他们所做的一切也都只是徒劳。

但是对于有以上行为的人来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乐在其中而不自知的。因为这种享受徒劳的人本身的想法就非常奇怪,不可理喻,所以与一般人实际上没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大家都不太会在意。徒劳有时是不由自主的

尘世的普通人应该在意愿上都不想做徒劳的事,所以,就有了不由自主的徒劳,有一些甚至做了都没有发觉。这里,我就举日产汽车公司的例子来说明情况。

日产汽车公司在长期的徒劳之后终于到了倒闭的当口,这时,公司雇用了卡洛斯・戈恩。曾经一度被嘲笑为“没有明天”的日产公司自从戈恩来了之后,局面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事实上,戈恩在公司里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他只是让员工不再徒劳做无用功而已。但这也并非意味着,当时日产公司的全体员工所做的全都是徒劳。这些员工拥有一流的工作能力、极强的竞争意识与渴望成功的强烈信念。但是,他们经常做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这些都是徒劳的。

以前,日产公司仅仅改变一次车子型号,就可能要花上一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一个方案从提出到实施,要从员工到中层领导,再到高层领导。随后,关于这个方案是否采纳又要召开多次会议,花费许多金钱。当方案最终被否决时,相关的负责人心情会非常低落。这样,改变车子型号不是没有任何意义了吗?所谓设计,是由艺术家精心思考后创作的东西。但是日产公司仅仅对这个设计有一点点的不满意就提出来,然后否决掉。这样做难道可行吗?

戈恩到公司上任之后,立刻拜托相关设计负责人制作方案,并直接审核通过。这样,就减少了非常多的徒劳。

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其实不想徒劳,白白浪费精力和时间,但事实上却在做着徒劳的事。日产公司的员工也一样,并非一开始他们就想做徒劳的事,只是不自觉地所做的一切就成了徒劳,这就是不由自主的徒劳,要努力避免这种情况。正确的目标能避免徒劳

尘世中,“不由自主的徒劳”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其一,是对于认识的目标与认识目标的视角不明确,造成误解,导致做了很多徒劳的事情。因此,首先我们必须有一个坚定明确的目标。

戈恩曾用“销售量”作为明确的目标。“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就不会不景气”“早晨起来看新闻,股票上涨了,经济好转了,生活变好了”之类的暧昧语句并不好,好像张着嘴的白鹭等着鱼从天而降。即使张着嘴等待,鱼也不会从天而降,只有自己踩着泥地去水里捕捉。所以,重要的是要确定自己的视角,明确自己的目标,这样便能消除徒劳。

其二,是缺乏对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资源、资产、资金等)的合理配置。对于日本,我在这一点上也深有感触。我的祖国斯里兰卡因为资源贫乏,完全谈不上资源配置的问题。但日本从不缺乏物资与人才,只是没有得到良好的配置。

所以,首先要明确一个认识目标的视角;其次要考虑在这个视角下,为了达到目标,我们配置的资源与能力是否完备。

没有能力,即使开始实施目标也不会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某人某天突然冒出一个“总之,我要开一间饭店”的念头,然后借钱建了个小店,开张营业,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在实施计划之前,我们必须计算好自己的人力与物质资源,了解自己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然后才能选择用何种方式经营会比较好。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合理有益的想法。

不认真考虑这些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缺乏理性,人生会变得越来越徒劳。这就是不由自主的徒劳,本意并不想徒劳,结果所做的事都是徒劳。不被情感左右也能避免徒劳

我常常说理性很重要,但实际上,人的主导权常常是把握在情感的手上的。一些人的人生因为情感而改变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个世间只有一小部分人是理性地活着。这种人充满理性,在生活中发挥他天才般的能力。这样的人不会输给任何人,也从不停下他们前进的脚步。

但是,余下的大多数人都是被情感指使着的,他们成了情感的奴隶。我们虽然需要重视喜、怒、哀、乐等情感,但情感不仅会妨碍好结果的诞生,而且会成为徒劳的原因。被情感奴役的十种状态

那么,被情感奴役的人又有怎样的特征呢?下面,请允许我举出十个例子来向大家说明这个问题。

①以自我为中心,并非为实现目标而行动,一味主张自己的看法。

也就是说,这类人首先考虑的是自我表现。他们只想着“怎样做才能让人家对我留下深刻印象”“周围的人会不会觉得我好”等问题,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达成目标上。接下去,这样的人就会拼命地详细阐述自己的情感,并让周围的人都理解自己,而把重要的事安排在此之后,即这些人只有兴趣宣传自己,根本就没兴趣做事。

②在意他人,因别人的行为而消沉,或攻击对方,或与之竞争。

被“愤怒”的情感所奴役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很在意身边人的一举一动,不论与自己是否有关。这种人把每个人都当成敌人,内心充满愤怒、傲慢,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破坏。

这样的行为其实就是资源浪费。与其花时间在意他人,不如把这些时间花在自己的工作上。在意他人的行为全是徒劳。

③模仿跟风,跟着大众走重复的路。

大家是不是会想起一些因模仿周围人行为而做的事情呢?比方说,某处的庙会上,有一个卖炒面的小摊贩。若是这个摊位一天能挣三万日元,那第二天就会有十个卖炒面的小摊贩,都做着一样的炒面。结果,小摊贩们互相竞争,大家都挣不了钱。

大公司也是一样。一个品牌的液晶电视卖得好,其他品牌的电视制造商就会跟风推出相似的液晶电视。一家公司的DVD卖得好,别的制造商就大量生产DVD,即使最后这些产品都成了垃圾也在所不惜。就这样,同一种模式的竞争总是在各行各业延续。

大家都在做,于是我去模仿着做同样的东西。这样的做法有什么意义?简直是头脑不清楚。甚至有些商业类公司还会把这种事趾高气扬地刊登在杂志上:“本公司历来以销售计算机为中心,但最近数码相机人气高涨,本公司决定也开始出售数码相机。”当我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不但不会钦佩这些公司,反而觉得他们的做法简直太无知!而且大家每天在上下班的电车里都能看到这种内容的商业杂志,实在太奇怪了。

简单来说,这些尘世的人并没有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智慧,而只是一味跟风模仿他人。其实跟风做事就是懒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这样跟风的做法,大家都没有挣到大钱。因而,在这个社会上,成功之后又获得幸福的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并非大多数。成功并非属于大众。

所以,跟风做事的人不会成功。这样做只是因为这些人无知。因为自己缺乏自信,所以只能模仿别人。

④思维混乱,精神上不能冷静。

这也是无知的一种。对于不能冷静的人,最好不要把工作托付给他们。这样一切工作也都会变成徒劳。若按我的做法,不能冷静下来工作的人来接受工作的话,我会明确地说:“不用了,抱歉!”然后自己去完成。为什么我能够如此平静地说出那样的话呢?因为那句话里面包含的信息是告诉那些人努力学习吧。我们要明确地认识到:若是不能冷静的话,即使自身有能力,工作还是不能顺利进行,一切都是徒劳(虽然有时候这种做法会显得有些不是很体贴)。

我不希望大家直到死都活在无知之中,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在遭遇困难的同时得到成长。

若是不能冷静的话,从事特别像有关计算机控制类的工作,就会很危险,有时候会不去按必须按的按钮,而那些不能按的按钮又可能去按。所以,一定要时刻保持冷静。

⑤非常紧张,或者把简单的小目标无限放大。

人在做事的时候不能紧张。紧张的话,所做的一切也都会成为徒劳。还有,本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工作,但如果连自己都畏难却步的话,那也很可能做一些徒劳的事。比方说,老板告诉店里打工的新人“这样东西卖十个出去”,但是新人不知道该怎么跟客人交流沟通,觉得非常不安,满脑子都是“十个,卖不卖得出去”之类的担心。然后新人就会觉得,“卖十个东西”这件事真是非常困难。这样,他所做的一切都会失败。

我认为,他应该想着“别说十个,二十个我都能卖出去”。我们一定要学会将自己的目标大化小,让自己的目标看上去容易达成。如果心里总是想着“怎么可能卖得出十个啊,不可能啊”之类的事,接下去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徒劳了。

⑥喜欢被褒奖,想着让别人认可自己的努力。

若是我们把得到别人的褒奖作为最终目标的话,便要做徒劳的事情了。其他人十分钟就能完成的工作,自己前前后后拖了三个小时还没有完成。周围的人跟自己搭话,也完全没有时间应答;工作期间既不喝茶也不休息,每分每秒都在全力地做着,只是因为想被别人认可自己的努力。但事实上,工作完全没有进展,所做的事也都只是徒劳。

⑦抱怨连天,一开始就没有干劲,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

我们身边一定有这样一种人,没事就喜欢说:“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他们光会这样说,但是他们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抱怨。

他们不明白,是因为他们对眼下实际要做的事情都怀有一种批判的感情,觉得做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包括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如此。不管是现在非做不可的工作,还是别的什么应该要做的事情,无论何时何地都处于一种置身事外的状态,心中充满了抱怨。

简而言之,就是这些人对于所有的工作都没有进取心,所以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这也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徒劳。

⑧快乐为重,自己的快乐与愉悦都当成工作的中心。

不把工作放在主体位置上,受情感的支配,带着过分快乐的情感去工作。有些父母教孩子的时候可能会采取这种模式:为了教他一点点的东西,先陪他玩一个小时。但是这样做其实非常浪费时间,也并非是世界通用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父母即使有了孩子,也会控制他们玩耍的时间,让他们尽早开始学习,这样的做法在一些国家比较常见。

我也曾尝试去反驳“以玩乐为中心教育孩子”这种思想,我会跟孩子们说:“记住,2+2=4,记住了才能玩!”但有时,我也会让孩子决定是一口气学两个小时,还是劳逸结合,学五分钟休息五分钟。这样做的话,就能使孩子尽早学习,并把玩乐作为对他的奖赏。

但若是学习中玩乐变成了中心,便会浪费许多的时间。因为信息进入孩子脑中的速度变得很慢,脑部开发也会变得迟缓。工作的时候,职员若是把快乐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工作也会完成得非常慢。被快乐或愉悦的情感所左右,只能一味地体验到快乐,学习与工作都会成为徒劳。

⑨因为懒惰,选择简单高效的方法。

经常有人装着很聪明的样子问:“是否有更简单更高效的方法呢?”这种人实际上只是单纯的懒惰而已。

之后,就有人按照懒惰的人发现的又简单又便利的方法去做了,结果很可能是不得不重做好几次,反而增添更多麻烦。只为早点看到结果而偷工减料,这样会导致失败与返工,最后造成时间与财产的损失,一切都成了徒劳。

所以,大家最好不要只为了偷懒而寻找所谓又简单又高效的做法,这样只会让工作越变越复杂。

现代社会,大家都讨厌走路,离不开地铁了吧!但是,换乘的时候要多走很多路,一些站点甚至要走两百米左右,这样就真的方便出行了吗?结果不还是要走!若人们只是想马上就能想出简单的办法,便有可能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因为懒惰与无知而产生的“有效率的方法”只会让一切都变成徒劳。

⑩性子急躁,总想着快点结束。

急性子也会让人生变成一场徒劳。只想着要快点把工作结束,本身就是一种徒劳。尘世的人们都怀有一个简单的目标,急性子的人往往无法交出满意的答卷。情感导致烦恼

虽然对于情感,我给的评价非常负面。但被情感奴役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很轻松地改正的,因为情感“甜如蜜”。

情感给予愤怒、欲望与爱等刺激,然后在人们的心中激起一种名为“快乐”的幻觉,让人们很难逃避。

但是“情感等于烦恼”,情感其实也是一种徒劳。虽然有时候徒劳也能感到很快乐,在佛陀的眼中,这其实是一宗罪过。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牢记。

经常会有人问:“重视喜、怒、哀、乐有什么不好的?”但实际上,情感即烦恼。因愤怒、憎恨、忌妒等引起情感冲动,最后导致徒劳。这种徒劳便是罪过,不是什么好东西。

例如,本来用一升汽油便能跑完的路,结果足足用了三升汽油,这样做便是徒劳,在佛陀的眼里,这便是罪过。环保即使不从生态角度出发来考虑,只要人们省下许多徒劳,便能把环境污染问题解决大半。徒劳不是一种好的行为,只会污染人的内心,让人造恶业。

一张纸,虽说便宜,但我们也不能把它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如果我们能做到将每一张纸都好好利用,不浪费,那么我们的头脑便会变得很好。

所以,被情感所左右的活法,徒劳但可能很快乐,但我们必须记住,它同时也是被恶业所玷污的活法。仪式过多,也是一种徒劳

不仅是尘世中的普通人,即使是宗教中也有许多徒劳的事。

宗教,表面上追求的是“来世的幸福”与“死后的天堂”,但实际上,宗教的世界也是被情感所支配的。有时“信仰”被放在了教主的宝座上,而理性却无处容身。

佛教的世界,正被仪式、礼节、祭祀、行礼与礼拜等徒劳的行为破坏着。行礼的要求、上香的次数、手持念珠的方法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似乎要隐藏些什么,实际上一切都是徒劳。

数天前,我有机会去拜会禅宗的修行僧。大家合掌的姿势都很漂亮,但我对于合掌的姿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若是合掌的话,只要这样不就行了吗?”结果大家都露出了鄙夷的表情,义正词严地告诉我说:“合掌的时候就是这个姿势,手就得这么放。”虽然我觉得他们合掌的礼节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仅注重形式反而会荒废一些非做不可的重要事情。

在世界上传播如此广泛的基督教,比起他们的教义,一些信徒更重视那些宗教祭典与仪式。最近,佛教也开始注重仪式了,在我看来,也就是徒劳开始多了起来,甚至连修行也成了一种仪式,信众们嘴上说着“在本寺修行”,实际上也只是一种仪式。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在修为的修行也是徒劳。比起仪式,践行更重要

释迦牟尼已经注意到宗教的徒劳,并悉知宗教的徒劳。

当年,释迦牟尼涅槃,准备坐化于娑罗双树之下时,不论人、神都前来行礼,供奉祭品。因为是佛陀归西,所以当时供奉的物品十分奢华。如此对如来并非适宜之尊敬供养。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凡大小之行,皆以法随法而住,持身正直,随戒、法而行。“奉上鲜花与线香,演奏太鼓,举办奢华的祭典,这不是对我的尊敬!”释迦牟尼是这么说的。我们要遵循释迦牟尼的教诲,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于佛陀的尊敬了。释迦牟尼曾说:“与其举行典礼,不如去实践。”也就是说,根本没有必要去搞一些豪华的祭典。

宗教的祭典是为了大众的娱乐而举行的,若从“培养优秀的精神”这一点来看,这只是徒劳。祭典虽愉快,却并不能扫除内心的尘垢。

虽说事实的确如此,但是在现实中,比起冥想,佛教徒也是更喜欢祭典的。所以宗教中也有徒劳。

摆脱徒劳的生活

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还有明天”挂在嘴边,把本该今天做完的事一拖再拖,拖到明天。但是,这个明天是不是真的存在呢?“还有明天”并不是佛教的行事标准。若按这种说法,我们犯下的徒劳与失败也不必很在意。今天做了一些徒劳之事也无妨,反正还有明天。

但是,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今天碌碌无为的人明天还是会照样碌碌无为。就算嘴上说着“还有明天”,明天也只不过是接着做无用功罢了。

今天已经失败的人可能明天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但很有可能在别的地方又摔倒了。今天失败,明天也失败,虽然结果都一样,但若是没有了明天呢?一个人的人生失败与否就在今天被彻底确定了。所以要明白,“我还有明天”只是失败时人们自我安慰的“咒语”而已。“得过且过”很危险“眼下好,便好”,这种思想也很危险。“明天怎样无所谓,今天开心就好”,这种想法是与佛陀的教诲相违背的。

为什么“还有明天”与“眼下好,便好”这两种思想都不符合佛陀的教诲呢?因为他们都无视因果法则,是无知的表现。

今天的行为会影响明天的结果。今天玩得很疯,明天可能就会吃苦头。所以,我们做事情一定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因为明天就是今天的结果,今天延期的话,明天一定会吃苦头。所以佛教提倡“今天要努力过充实”。但也不能有“因为没有明天,所以金天怎样都行”这种念头。不记昨日,不想明日,只过今日

也有一句话特别能表达佛教的活法,那就是“每天都是好日子”。不记着昨天的烦恼,也不想着明天的未知,只是踏踏实实地把今天过得充实,这就是佛教的活法。要明白,我的今天不能重来,所以要拒绝徒劳,有效率地活。“每天都是好日子”的活法,能让人活得淡然而高效,既不空想明天,也不被昨天绊住双脚。但我这样说,并非是明天不存在的意思,今天的行为与明天还是有着直接联系的。善养自己的心

佛陀还特别指明了一些具体的徒劳,包括:尘世的财产、健康、寿命、知识、权力等。这些东西随着人死亡会马上消失,若我们的人生目标仅限于此的话,那在佛陀的眼中,这场人生又与徒劳何异?

尘世的人为了得到权力、财富、知识、健康、长寿非常努力,很辛苦,但这些其实都是徒劳。要说我的理由,那就是这些东西会随着死亡而消失,没有一样是可以长久留住的。

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一直累积,直到死后再用。所以我们从小到大,从年轻到老迈都必须要做到善养自己的心。我们生活的目标并非长寿,而是要善养自己的心。为了摆脱徒劳地活着

那么,世间的人怎样做才能消除徒劳的状态呢?

我想,我们在获取财富的时候,重要的是要遵循正道,这样便不会有任何危险了。利用得到的财富享受灯红酒绿时,大家也要记得积德,为他人多考虑一些。重要的是,在挣了大钱之后,自己当然可以适当奢侈一下,但同时也不能忘记别人。

随后便要做到灭去自己内心的执念。“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怎么可以用在别人身上?”这种执念一定要摒弃,这样对摆脱徒劳很有帮助。如果能做到把钱用在别人身上,那样子来实现的生意兴隆便没有徒劳,是货真价实的生意兴隆。

还有一点,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谈及的所谓“知识”其实并不是什么高贵的东西,只是为了满足“获得收入的欲望”与“获得知识的欲望”而生的东西。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获取知识,而要做到活学活用,最后能理性地学习并运用知识。

有这么一种说法:人们挣了大钱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用的每一分钱都是为了让内心更加澄明。同样,学习的人只是抱着为了让自己脑子变好的目的是不够的,即使成功取得学位,死后也什么都没有留下。

所以,重要的是,要做到活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并且理性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因为知识只是用于发现“诸事无常”,即佛教所谓的因果法则。活用知识,便能很好地理解释迦牟尼所说的因果与无常的含义。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知道,人不仅仅要学习科学知识,更要从中发现无常的含义。这样的做法也能消除徒劳。

在佛陀的眼里,有意义的工作非常多,例如活用知识,把理性的光辉挥洒在那些被迷信与信仰牵绊的人身上;为了众生的利益去活用知识。诸如此类,有意义的工作其实很多。

若人仅仅只是为了追求知识而拼尽全力的话,内心就会变得傲慢无比,充满尘垢,死后还会下地狱。这样子做,很危险!所以如同有人存钱去天堂一样,大家也要会搭建一架通往佛教极乐世界的梯子。知识分子,也能运用知识分子的身份,搭建一架通往天堂的梯子,因为他们也对尘世的人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若大家都能按照我说的话,像这样调整自己的活法,便能消除徒劳,获得“现世的幸福”“来世的幸福”与“解脱”这三种幸福。过程并不是很复杂,只要对自己日常生活做出一些小的调整,便能消除徒劳。助你摆脱徒劳的十三个问题

现在,我来列举一些消除徒劳时必须注意的问题。若你的答案都是“不是”“没有”的话,那你的人生就真的是一场空、一场徒劳了。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对下面的问题给出一个肯定的答复。普通人如果注意到这些问题的话,徒劳的人生也会变得有意义起来。● 我的活法,对我自己有好处吗?对我身边的人有好处吗?● 我的活法,能使我内心纯净并成长起来吗?● 我每天都能做到积德行善吗?● 我今天造善业了吗?● 我做到每件事情都事无巨细、全力以赴了吗?

用扭瓶盖打个比方吧。若是瓶盖扭得不是恰到好处会花很多时间,认真扭上去就能让瓶盖咬紧螺口,但若是随便一盖便会出现瓶盖不紧的现象,甚至会掉落,非从头再来不可。这样就浪费了时间,一分一秒的浪费也是徒劳,所以我们做每件事都要认真完成,而不是草草地敷衍了事。● 我每天都在不断学习并积累经验吗?

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当中学习并积累经验,这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若我们不能很好地做到的话,人生便会成为一场徒劳。● 我屈服于欲望、虚荣、傲慢、忌妒、失落以及愤怒等负面情感了

吗?

还没有达到彻悟的人,难免会留有多余的情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有情感很好,但我们决不能屈服于情感之下,受感情的掌控。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生气,但不能屈服于生气,被生气左右了行为和思想。● 我没有贪恋感官的刺激,而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充实感了吗?

比方说,你能做到不满足于听音乐时带来的刺激性快乐,而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充实的感觉吗?若能的话,便是没有徒劳的人生了。但“今天很兴奋,很快乐”,这样的人生又是徒劳。● 我努力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时间了吗?

人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用到资源,时间、人力、水、空气都是资源,但我们必须做到最小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需要花时间,但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不论是否能够成功,都要问一问自己是否尽了全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能够非常高效、干劲十足地过好每一天吗?

偷工减料是极大的徒劳!只想着轻松,反而成了造成徒劳的原因。同时,让自己的头脑与身体动起来,让自己保持在一个活跃的状态上,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对世间万物都仁慈博爱吗?

若没有对于生命的热爱,一切都是徒劳。无视生命的人,他的罪孽会加重。● 我能够明白岁月如梭,人生的每分每秒都不可能重来这个道理

吗?

人生和CD播放器不同,没有回放,没有重来。● 我能够明白,比起混乱、兴奋或紧张,“心安若素方为幸福”这

个道理吗?

内心稳定而纯净地活着,这就是消除徒劳,获得幸福人生的基本。这些内容请一定牢记,若想让你的人生成为没有徒劳的人生,就一定要做到这些。

第三章 知足才能常乐

只留必要的,放下该放下的

消除生活的压力

我们人类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包括不可缺少的东西与无关紧要的东西。为了能够有意义地活着,我们一定要把这两者区分开来,否则生活会很辛苦。

接下去我将探讨的思想,内容简单,但对生活很重要。大家若能认真记住,或许人生从此变得幸福;若能理解,也能摆脱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麻烦。

事实上,我们都是生活在各种麻烦交织的环境之中,但这些所谓的“麻烦”大多都可以摆脱。为了能帮助大家达到这样的程度,接下来我说些简单的思想,大家最好思考一下。

大家若能理解,便能轻松消除压力,开启智慧。压力太大带来劳累与疾病

现代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压力带来劳累和疾病,既有身体和生理上的,也有精神和心理上的。于是人们便不能正确去看待、思考事物,也不能作出正确明晰的判断。我的意思不是说那些人还处于公司培训阶段不能胜任工作,而是被别人拜托了工作之后不知如何是好,无法完成。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是缺乏智慧。为什么人们会没有智慧呢?因为背负了太大的压力。

接下来我将说一些重要的内容,若大家能好好理解,便能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成为不但对自己,而且对周围的人都能有益处的人。

人所不可或缺的四样东西

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一共只有四样:①食物②衣服③居所④药

请不要因为它们看上去很普通就掉以轻心。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的学问——生活的学问,幸福的学问。缺了这四样东西的话,你一定会很困扰吧?这是支撑生命绝对必需的四根柱子。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药

同时这些东西也是出家人所不可或缺的,因为这些东西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在巴利语中,对出家人来说,下面这些词表示的意思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稍有不同。

第一个是“食”。这里是“托着饭钵得到的食物”的意思,因为这是“别人往我的饭钵里扔,或者丢的事物”。

第二个是“衣服”,但出家人就称其为“衣”。

第三个是“居所,夜归之宿”,虽说是“居所”,对出家人来说并不代表雄伟的寺院,只是“夜归之宿”而已。因为出家人早上四处活动,晚上为了休息必须住在某个地方。所以“夜里睡觉的地方”这层意思很明显,出家人只要满足这个要求就行了。

第四个是“药”。所谓“药”,就是“得病时能起到帮助作用的东西”,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仅仅是指“药”这一类东西。不是更多就会更好

出家之时,首先要举行一个出家的认定仪式,仪式结束后便会告诉新僧这以上四样必不可缺的东西。释迦牟尼所说的都是最低标准,并且他说:“你的人生就此改变,一定要记住这些。”

关于“食”,即手托饭钵,不论别人扔什么进来,都要觉得满足。如果是别人特别为自己做的饭,那就应当特别对待。确定了这个最低标准,日后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一定要努力做到。

释迦牟尼也曾说过,“日食一餐,七日不食亦不会死。应将生命维持在一种将死未死的状态”。这些代表着最低限度,并不等同于其他宗教里那些“要活得穷”的教诲。出家人要学会明白“有这些便足够了”这个想法,而不能抱有“再多一些的话会更好”这种没有限制的想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