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2018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申论写作轻松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1 01:19:56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2018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申论写作轻松学

中公2018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申论写作轻松学试读:

前言

撷取申论写作精华 !传授文章备考技巧

◎你知道近几年申论写作的趋势吗?

◎你能巧妙地运用给定材料写出引人入胜的文章吗?

◎你熟知各类社会热点并能写出表述准确、视角独特、令人赏心悦目的佳作吗?

申论写作向来都是申论考试的重中之重,分值比重高、字数要求多、测查能力广都是其异于其他题型之处。正因此,申论写作成为不少考生“触之头痛”甚至“闻之丧胆”的一种题型。事实上,申论写作有其内在的作答规律和方法。

中公教育教材编研团队在认真探究考生作答申论写作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云南省申论考试的具体情况以及准确分析申论写作趋势的基础上,推出了云南省《申论写作轻松学》一书,帮助广大考生治愈申论写作之痛,突破申论写作瓶颈,实现申论写作轻松学!

一书三用,真题热点专题一网打尽

本书体例清晰、新颖,包括上篇——真题写作轻松学、中篇——材料作文轻松学、下篇——专题写作轻松学三篇内容,从“范文点睛”“结构思路”“开头(标题)与结尾”“论证方法”“修辞手法”“理论政策运用”“独特视角”“妙言隽语”等多个角度对文章进行细致讲评,帮助考生赏析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申论范文。

◇真题写作——把握申论写作趋势

本书上篇的“真题写作轻松学”为考生精选了七篇云南真题作文、四篇国家真题作文以及两篇其他地区真题作文,每篇文章均由真题、范文、范文精讲三部分组成。此篇内容旨在揭开云南省、国家和其他地区申论写作题的神秘面纱,使考生直面真题本质,准确地把握作答方向。同时,通过精细的范文讲解帮助考生掌握申论范文的写作手法。

◇材料作文——教你巧用给定材料

从立意到拟题,从布局到内容,给定材料对申论写作的方方面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依据给定材料”是申论写作的首要原则和基本要求。然而,相当多的考生一直未意识到给定材料对于申论写作的价值,即使意识到了亦苦于不会“为己所用”。本书中篇的“材料作文轻松学”则意在解决上述问题。此部分共收录十个主题的范文,每个主题作文均按照“给定资料—作答要求—范文精讲”的体例展开论述,教授考生如何根据作答要求有效地利用材料进行写作,给出范文并附以详细的讲解,使考生在品味美文的同时,能理解材料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

◇专题写作——热点文章双剑合璧

下篇依据申论考试题材的选取多侧重当前热点这一命题特点,在梳理历年申论考试题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热点,设置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五大专题,每个专题精选十余篇范文,每篇范文均由背景材料、习题、范文、范文精讲四部分组成,实现了热点与范文、范文与讲解的完美融合。

形神兼备,精编细评开启范文之门

本书精选的近百篇文章,均为申论佳作,我们将其称为“范文”。“范文”这个词考生都很熟悉,就是上等的好文章。但是,你们知道范文好在哪里吗?如果连文章好在哪里都不知道,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一篇范文,必须“外修于形”(形美)、“内修于神”(神美)。本书对每一篇文章的“形”与“神”均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讲评,使得考生既知何为范文,又知其为何为范文。

◇外修于形

一篇文章的“形”包括文采、标题、开头、结尾等,这些元素是阅卷者在阅卷过程中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决定了阅卷者对考生的文章的第一印象。

文采。毋庸置疑,一篇语言形式丰富的文章比一篇平铺直叙的文章更吸引人。比如“中央将节能减排工作提升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凡完不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官员和企业,都将接受问责”,这样一句话读起来虽严肃认真却索然无味,如果同样的意思表述为“节能减排如暴风骤雨,问责机制如利剑悬空”,谁都能看出它要好于前一句。原因就在于其使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丰富了语言形式,从而令文章文采飞扬。

这就是我们要从范文中学的:一是学习其使用了哪种写作手法丰富了语言形式,作用是什么;二是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写作手法,以使我们的文章可以脱颖而出。

标题、开头、结尾。题如文眼,首尾之重要性更不言而喻。这三部分是文章较为明显的位置,应该精心打造。思想内涵短时间内较难提升,但如果在形式上适当加工,也能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我们举个例子:仁圣之本 在乎制度

——完善监管制度加强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在百姓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染色馒头”“僵尸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不仅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社会稳定的大局。面对食品安全困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这篇文章的标题采用主副标题形式,主标题“仁圣之本,在乎制度”引自白居易《策林》一书,形式新颖,副标题为文章论点,表述明确;开头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鲜明地提出问题,并列举事例指出当前食品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表意清晰,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结尾写作手法与开头类似,名言警句及排比句的使用深刻地点明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升了文章的内涵,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论证方法。“使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充分”是文章档次达到“一类文”的标准之一。论证时应注意:引用名言警句或国家领导人讲话进行论证简单而有效;论据的使用必须为某一观点服务,不能单纯“为引用而引用”;为了丰富表述和论证,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以增加文采。“形”,表面直接,简单易学,是我们通过“背”就可以学来的东西,如果想短时间内提高文章写作成绩,考生可以将“形”作为重点学习的对象。

◇内修于神

在学到了文章的“形”后,还要着手挖掘其“神”,并通过灵活运用,最终形成自己的“神”。“神”主要指一篇文章的立意角度以及写作思路。

立意角度。申论文章的立意应遵从“集中、正确、深刻”三点要求,可从申论材料、作答要求、常用角度等方面提炼。若立意过于宏大,易陷入空洞、喊口号的误区;若立意过于狭窄,或导致无话可说。【示例】以《论公务员精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能够联系实际来谈。字数不超过1200字。

针对本题而言,如果从行政伦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几方面同时立论,既谈“为民请命、为民做主”,又谈“遵守纪律、服从领导、为上级分忧”;既谈“应做社会表率,与同事团结共处”,又谈“俭以养德、廉以修身”,立意论点太过分散,主题就不突出,也不会切中“公务员精神”这一题目。因此,本题立意角度应抓住“精神”前面的“公务员”这一特定对象,公务员主要是承担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责,所应具备的精神主要应从行政伦理和职业道德角度切入,专攻一点,“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更好地实现公众意愿、要求和利益,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才是切题,通俗的说法就是“公务员要为人民服务”。

正如唐代杰出诗人杜牧所说,“凡为文以意为主”。通过不断学习范文中的新立意、新视角、新思维来丰富见解、刺激思考,并最终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才是我们学习立意角度要达到的目的。

写作思路。以本书下篇中“教育改革主题”为例,文章先介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和仍存在的问题,接着指出刻板的教育制度会不断扼杀青少年发展,再举例论述应试教育的弊端,进而提出应试教育亟须改革但却并不容易,论述层层深入,对教育的现状及改革的艰巨性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样的写作思路与传统的三段式论述“如何推进教育改革”有很大不同,展现了作者的思维广度。

但是,这种全新的论述结构归根结底要建立在一个完整的写作思路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是先有写作思路后有文章结构的。我们可以先学结构,再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结构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培养一种严谨的论证逻辑,最终形成自己的写作思维。“神”与“形”不同,“神”是“背”不来的,我们学习范文的“神”,更多的是为拓展我们的思路,严密我们的逻辑,以写出“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申论文章。

懂得了“形”与“神”的学习方法,无论我们拿到哪篇范文,范文中的精华都能为我们所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篇文采斐然、不落窠臼的文章。中公教育教材编研团队2017年6月上篇真题写作轻松学第一章云南真题写作轻松学真题一2017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真题】

根据你对“给定资料7”中划线部分“但现在的时刻,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忙碌起来,而不是一直在缅怀过去、一直在不经过大脑地轻松娱乐”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结合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字数1000字左右。【范文】用心努力 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个人如此,国家也不例外。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的我国来说,需要的是忙碌,而不是一直缅怀过去、不经大脑地轻松娱乐。可当下,许多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处于不愿用心思考、做事的状态,这无疑会制约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可见,只有用心努力,才能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用心努力,是政治进步的重要前提。政治进步,需要政府工作人员担当有为、开拓创新。但近几年,由于我国大力推行反腐,有些官员因为怕出事,宁可不做事;由于上升渠道狭窄、工作枯燥,有些基层公务员敷衍塞责,使得百姓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改变这种状况,我国的很多发展战略就无法真正落实,很多惠民政策就无法让民众真正受益。李克强总理说过,“为政不廉是腐败,为官不为也是变相腐败”。推动政治进步,需要政府工作者站在民众的角度,用心思考,努力改进工作,真正实现为民、惠民。

用心努力,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在此形势下,我国政府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热潮,为个人、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几年,少数先知先觉者大胆创业创新,推出网络直播、共享单车等,推动了网络经济、共享经济的发展。可是部分人群、企业,或是苟且偷安、不思进取,或是盲目做事、急躁冒进,或是坐而论道、徒托空言,不仅无法激发个人创业创新活力,而且难以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只有顺应市场变化,用心思考,敢于创新,才能抓住机遇,促进经济发展。

用心努力,是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文化发展,需要原创,需要用心打磨作品。近年来,我国综艺市场十分火爆,然而大部分节目却不是原创,而是购买的外国版权。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虽然能获得短期利益,但无法持久,也不可能实现文化输出。同时,我国影视剧市场也很繁荣,但是很多电视剧都采用“IP+小鲜肉”模式,制作粗糙,剧情漏洞百出,演员装腔作势,虽然个别剧目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但其模式遭到诟病,也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反观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制作团队用心打造,依靠跌宕起伏的剧情、炉火纯青的演技来吸引观众,不仅收视率爆表,而且收获高度评价。可见,只有结合受众需求,用心思考,才能制作出更好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懒惰虽然柔弱似水,却常常把我们征服:它渗透进生活中一切目标和行为,蚕食和毁灭着激情和美德。”当下,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只有每个人都用心努力,以勤奋汇聚起强大的发展动力,才能推动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才能推动小康社会早日全面建成。

范文精讲

范文点睛

——论点清晰。文章开头引用俗语,并化用题干中的话,揭示了不愿用心思考、做事的危害,继而水到渠成地提出总论点,让阅卷者一眼就能看到文章的中心所在。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文章分别从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三个方面提出分论点,分析“用心努力”的必要性,以支撑总论点。整体来看,文章论点清晰、鲜明,表述准确、深刻。

——分析深入。本文采用分析问题型结构,在具体阐述分论点时,分析层层递进。以第二段为例,在提出分论点“用心努力,是政治进步的重要前提”后,文章先指出政治进步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要求,接着联系实际,揭示我国政府工作人员中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随后分析这种状况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凸显解决问题的必要性,进而引用李克强总理的话,强调为官不为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整段分析鞭辟入里,层层深入。同样,第三、四段的分析也各具特色,深入透彻,富有说服力。

结构思路

本文的整体思路是:采用分析问题型结构,开头引出话题,提出总论点,第二至四段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用心努力的必要性,结尾总结提升,收束全文。

具体来看:

第一段,先引用俗语,揭示努力的重要性,接着引述题干中的话,指出“忙碌”的必要性,随后话锋一转,点明当下许多人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揭示其危害,最后顺理成章地提出总论点:只有用心努力,才能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至四段,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提出三个分论点:用心努力,是政治进步的重要前提;用心努力,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用心努力,是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在具体论述时,文章结合为官不为现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热潮,网络直播、共享单车等新生事物,采用“IP+小鲜肉”模式的电视剧等社会热点,进行分析、论证,让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增强了可读性。

第五段,通过引用法国古典作家拉罗什富科关于懒惰的名言,揭示了懒惰的危害,接着联系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国情,对三个分论点进行总结,最后重申总论点。

开头与结尾

开头:由俗语切入,引出文章主题,继而联系当下实际,揭示存在的问题及危害,最后提出总论点,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紧扣主题,值得考生学习。

结尾:先引用名人名言,接着联系当下国情,以总结分论点的形式进行总结提升,既照应了标题、开头,又总结了前文,圆满收尾。

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第三段将先知先觉者抓住机遇推出网络直播、共享单车等与部分人群、企业消极无为进行正反对比,有力论证了“用心努力,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的分论点;第四段将采用“IP+小鲜肉”模式的电视剧与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进行正反对比,论证了只有用心制作、打磨作品,才能赢得收视与口碑的观点。

独特视角

本题要求结合对“但现在的时刻,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忙碌起来,而不是一直在缅怀过去、一直在不经过大脑地轻松娱乐”的理解,写一篇文章。如果仅仅结合这句话去写作,很容易把文章立意确定为忙碌和努力,然而,写作时,不仅要透彻理解题干中的这句话,而且要充分结合给定资料。通读给定资料可知,需要强调的不仅仅是努力,而且要用心,要避免漫无目的的忙碌。文章作者充分抓住了“用心”和“努力”这两个方面,并将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提出总论点。而后围绕文章总论点,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提出分论点,并结合相应领域的社会热点进行具体分析、论证,不仅立意独特、观点鲜明,而且内容充实、文采斐然。

妙言隽语真题二2016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真题】

参考给定资料,结合当前政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形势,围绕“众筹:金钱之外的价值”,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5分)

要求:观点明确,认识深刻,内容充实,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语言流畅。1000~1200字。【范文】众筹的价值远在金钱之外

所谓众筹就是大众筹集资金,把创意付诸实践。我国众筹行业起步较晚,但近两年发展迅猛,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形势下,众筹很可能成为人们创业的主要集资方式之一。当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通过众筹方式取得成功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众筹的价值远在金钱之外。

众筹增强自信。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因为对薪资不满,或因为工作缺少激情,从而琢磨起创业来,但因为缺少足够自信,一旦遇到头疼的问题,在创业之初便很容易放弃想法。相反,创业者如果借助众筹,把创业计划放到众筹平台进行调研,当很多人表明支持项目、有参与众筹的意愿时,创业者的自信心将在无形中增加。可以说,创业者的自信是其内在修为之一,是决定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此情况下,众筹的价值可见一斑。

众筹聚集人才。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本,市场经济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角逐上。无论是传统行业受制于“民工荒”,还是新兴行业受制于“人才荒”,都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只有汇聚志同道合的人才,才可能成就大事。李克强总理强调,创新驱动根本要靠人才,要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在当前的创业大潮中,众筹无疑是聚集人才的绝佳方法。当创业者把众筹计划发布出来时,会吸引很多有着相同想法的“同道中人”,其中不乏一些意志坚定者,将会成为好伙伴、好同事。创业之路虽然艰辛,但“众人拾柴火焰高”,便会多一些成功的可能,众筹的价值不容小觑。

众筹打开销路。产品理念好、设计好虽重要,但如果不能变为市场销量,则很可能导致亏损。可以说,销量是一个产品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志。在众筹创业中,众筹参与者基于相同的理念往往不再是单纯的投资者,而会参与到产品的市场宣传与销售环节,他们秉承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心态,使产品的市场前景更为开阔,产品销量成倍增长。俗话说:“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众人的智慧如日月。”众筹模式让很多企业的销路大开,也躲过了一些传统行业的“劫难”,其价值不可估量。

众筹拓宽了传统的初始募集资金渠道,为那些怀揣理想的创业者搭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桥梁。今天的众筹,已经不只是普通金钱上的价值,它在创业之初给予创业者以自信,在创业之时给予创业者以人才,在最终的市场竞争中,给予创业者以销路。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创业资源通过众筹平台汇集、裂变,一次次刷新着人们对众筹的价值定位,一步步推动着我国的创业创新。范文精讲

范文点睛

——观点明确,说理深入。本文题目明确指出,众筹的价值远在金钱之外,观点一目了然,也让阅卷者能够清楚判断出文章接下来的走向。文章逻辑严密,论证深入,各段充分运用各种论证方法进行说理,又能够贴近实际进行分析,使文章论证非常充分。

——结构清晰,脉络分明。文章开门见山,第一句即阐释众筹的概念,接下来阐述了众筹背景,紧接着提出文章的总论点,之后紧紧围绕总论点展开论述。文章主体部分采用横向分析的方法,分别从增强自信、聚集人才、打开销路三个方面分析众筹的价值,最后总结提升。文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结构思路

文章的整体思路是:采用分析问题型结构。第一段引出话题,提出总论点;第二至四段分别从众筹增强自信、众筹聚集人才、众筹打开销路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结尾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段,开篇点题,开头首先点明众筹的含义,进而介绍我国众筹的现状、发展前景,最后自然地提出文章的总论点,即众筹的价值远在金钱之外。

第二段,论证众筹可以增强创业者的自信。本段引用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话,点明自信的重要意义,为后面论述创业与自信的关系做好了铺垫,增强了文章的逻辑性,也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由此再深入分析论证众筹在增强自信方面的价值就水到渠成。

第三段,从人才角度去论证众筹的价值。本段列举了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的困境,由此得出人才的重要性,再引用领导人的讲话将人才的重要性延伸至更高的高度,继而说明众筹是如何聚集人才的,论述到此,众筹在聚集人才方面的价值已不容辩驳。

第四段,论证众筹对打开销路的作用。本段没有华丽的语言和丰富的事例,但却能做到论证环环相扣、分析层层深入,彰显了作者缜密的思维。

第五段,总结全文并加以提升。结尾段总结了全文,但并未就此收笔,而是进一步对众筹价值进行提升,使文章更具深远意义。

开头与结尾

开头:本文开头快速入题,毫不拖沓,而且内容丰富饱满。本段共三句话,第一句阐释众筹的概念,第二句阐述众筹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第三句非常自然地提出总论点。

结尾:本段对众筹的价值进行了总结。结尾的巧妙之处在于,第一句说明了众筹对募集资金的作用,转而再总结其对更为重要的自信、人才等方面的价值,并且对其价值进一步提升,从而使人们深刻理解众筹的巨大价值。

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本文多处使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如在第二段引用了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话,点明自信的重要意义,为本段论证众筹在增强创业者自信方面的价值打牢了基础。

举例论证:第三段列举了传统行业受制于“民工荒”,而新兴行业受制于“人才荒”的现象,由此得出确凿结论:聚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举例论证既避免了单纯说教的枯燥,又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独特视角

本题要求围绕“众筹:金钱之外的价值”写一篇文章,那么就要求作者具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发掘“众筹”除金钱之外的价值。题目还要求“参考给定资料,结合当前政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形势”。由此,作者从“增强自信”“聚集人才”“打开销路”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众筹对于创新创业的价值,既结合了材料,又没有脱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同时把众筹的价值诠释得淋漓尽致,可谓认识深刻、见解独到。

妙言隽语真题三2015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真题】

从“给定资料”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很多“习惯”发生了改变,请你以“习惯与革新之间的关系”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5分)

要求:结合“给定资料”,立意准确,观点正确,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范文】革新需从改变习惯开始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自古以来,国人就相信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日往月来,时移世易。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革新理念脱颖而出,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突破旧有的坏习惯,革新发展”已成大势。俗话说“不破不立”,革新需从改变习惯开始。

革新需要习惯的改变。革新之举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需要突破习惯思维的桎梏。纵观全球手机厂商,诺基亚曾经凭借出色的系统、合理的价格,一枝独秀,领先业界。然而,多年的骄人业绩,却令它固步自封。在触屏手机横空出世、智能系统百花齐放的关键时期,诺基亚虽然有所警醒,反思革新,但囿于昔日的成功经验,瞻前顾后,革新不足,结果一遇苹果、三星的强大攻势,便溃不成军。诺基亚的溃败提醒我们,革新需要改变习惯。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企业升级、政府转型,都需运用“归零”思想,准确把握本来目的,才能真正谱写革新的诗篇。

革新带来习惯的改变。革新意味着破而后立的发展进步。这一扬弃过程,势必激活革新发展的元素,带来全新的改变。从淘宝到京东,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可挑拣新装,身在国内却能海淘代购,昔日费时费力、逛街抢购的生活习惯被迅速打破。同时,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更令创业成本降低,众多有志青年纷纷投身于此,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与优秀的服务水平,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以大欺小”的竞争格局更是由此改变。可以说,正是革新的突破之举,从生活与工作两方面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习惯,赋予了人们发展的良机。

好的习惯与革新并不矛盾,两者都非常重要。“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幼童开蒙的《三字经》开篇便在提醒人们:人的天赋差距不大,而后天养成的习惯却决定着人生的发展。三上苦思的习惯,使得欧阳修诗文革新,著作等身;断齑画粥的习惯,则令范仲淹甘于清贫,谋国忘身。昔日,国人依靠良好习惯实现自身发展;而今,科技的进步令革新成为发展趋势。无论是马云的成功,还是乔布斯的传奇,都在告诫世人,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手段,革新已经站在习惯的肩头,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动力。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需要树立革新意识,打破旧有的坏习惯的牢笼,才能在新的时代把握发展良机,书写辉煌成绩。范文精讲

范文点睛

——论证有力。文章多处运用引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古今中外名人名家鞭辟入里的语句和形象、生动的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阅读本文可以发现,无论是诺基亚的失败教训,还是电子商务的成功经验,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例,作者通过列举典型案例,不但满足了题目中“内容充实”的作答要求,而且结合现实论证,提升了文章的可读性与观点的说服力。而第四段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等名言警句,与欧阳修、范仲淹等事例相结合,更是直接论证了好习惯的重要性。本文中的典型事例,非但不是生僻典故,反而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内容,更易获得读者认同。考生在阅读本文时,需要学习作者这种发散思维的写作方式,将日常所学真正地运用到申论写作中来。

——思路清晰。文章层层递进,首先点明革新需要改变习惯,其次分析革新会改变习惯这一不可逆转的形势,最后论证好习惯与革新的关系,说明在发展的时代,人们在保持好习惯的基础上,要勇于革新,站在习惯的肩头不断努力,才能实现发展突破。通读本文可以发现,作者的思路清晰、流畅,文章环环相扣,带着我们不断深入思考革新与习惯的具体关系,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观点。这种写作思路值得考生学习。

结构思路

文章的整体思路是:采用分析问题型结构,开头引用名言警句点明主题,继而笔锋一转,结合现实情况提出总论点;第二、三、四段,分析革新与习惯二者之间的关系,列举大量事例与名言警句进行论证;结尾再次引用名言,结合当前世界发展潮流,总结提升,流畅自然地收尾。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段,提出总论点。文章开头引用《汉书·贾谊传》中的名言,说明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般牢固,很难改变,以此点明自古以来国人对习惯的重视。然后,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革新”大势,引出总论点:革新需从改变习惯开始。

第二段,论证革新需要习惯的改变。文章引用诺基亚的事例,进行具体讲述。通过对诺基亚从辉煌到没落的描述,为我们点明诺基亚正是由于缺乏“革新”才丧失了市场地位,以此证明革新需要改变习惯的观点。

第三段,论证革新带来习惯的改变。作者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发展后,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论证了昔日习惯被革新改变的观点。生活与工作的视角较为全面,我们可由此看到革新对人类习惯的全方位突破。

第四段,分析革新与好习惯的关系。习惯需要被革新突破,但延续多年的好习惯也需要保留。作者引用名言警句,列举名人事例,论证了好习惯对人类发展的重要影响,接着列举马云与乔布斯的成功事例,证明在发展的今天,人们需要在已有习惯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发展。

第五段,总结提升。文章结尾引用名言警句再次点明文章主题,联系当前全球发展大势,肯定了革新的重要性。结尾由个人上升到国家,结合当前创新型社会热点,提出打破坏习惯,展望革新未来,提升了文章高度。

开头与结尾

开头:文章运用名言警句引入主题,是典型的引经据典式开头,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同时引出文章观点。作者对名言警句的运用并非简单列举,而是加以具体分析,确保了文章论述浑然天成,使得文章观点更加鲜明,语言更加丰富。

结尾:文章结尾再次引用名言警句,与开头相照应,增加说服力,做到了开头点题,结尾扣题。文章开头点明了科技发展的大势,而结尾则点明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大势,两相呼应,为文章增色不少。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第二段列举了诺基亚手机的发展历程,从雄霸产业到无奈没落,这一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充分证明失去了革新的力量,势必被市场淘汰。第三段讲述了电商发展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的改变,论证了革新对习惯的改变作用。而第四段则通过列举欧阳修与范仲淹的故事,论证了好习惯对人的重要作用,与下文马云、乔布斯的成功两相映衬,可以得出革新在习惯的基础上为人类发展提供动力这一观点。

引用论证:文章第四段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引用自我国传统启蒙读物《三字经》,通过引用这一名句,点明了好习惯对人的重要作用,拉开了下文习惯与革新两者关系的论证大幕。

独特视角

本文主题为“习惯与革新之间的关系”,作者虽将总论点确立为革新需从改变习惯开始,却并没有一味地贬斥习惯,而是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首先肯定了多年来习惯对人的积极影响,继而结合当前社会发展,亮明观点。申论文章写作需要我们站在政府视角,思考文章主题与政府工作有哪些关系。本文并没有依照传统写法,站在政府社会管理的角度针对革新与习惯提出自己的建议,而是高瞻远瞩地进行分析,思考革新与习惯的关系。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从侧面点明了革新与习惯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有着重要作用,恰到好处地提出了应该如何作为,使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妙言隽语真题四2014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真题】“给定资料5”划线部分写道:“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真正的大国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材料和自己的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范文】做一个价值输出的文化大国

澳大利亚报纸曾提出三个问题:“1.你们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精英愿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而不是送到美欧?2.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多看中国电影、听中国音乐、读中国书籍?3.什么时候全球消费者选购产品更多选择中国品牌?”这三个问题击中了中国经济的软肋,让我们认识到只有软实力真正与硬实力匹配,中国才会在世界上具有真正的影响力。换言之,中国需要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纵观世界,牛仔裤象征着美国人西部拓荒的勇敢进取,苏格兰格子装点着英国人的高贵优雅,风靡全球的德国制造彰显了德意志民族的严谨认真,而中国文化谦虚内敛的君子风度却没有一件商品可供寄托。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价值,二流国家输出技术和规则,三流国家输出产品和劳力。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如果无法获得世界认同,那将无法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只有赋予产品有力的价值取向,保持通畅的输出渠道,中国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同,才能展现出文明古国的应有之姿。

顺应市场需求,调整文化产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使各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广泛交流、相互融合。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展现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必然能助力世界文化的创新发展。但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颇有差异,如果不适当调整,就难以被各国接受。因此,创造中国文化产品要科学地学习西方经验,采用网络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西方文化诉求,在保持中国文化特性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助力文化输出。

赋予有力的价值取向,助力文化产业发展。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改变了中国的消费文化;“霸占”网络的英剧美剧,激发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渴求。但反躬自省,我们却很难见到中国产品带给世界的一丝涟漪。其实,无论是手机还是剧集,真正吸引我们的是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中国虽然号称“世界工厂”,但制造业往往只停留在产业链末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文化内涵更是无从谈起。为此,我国产品制造应该紧紧跟随转型升级的东风,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引入文化元素,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为中国打造一张张精致的文化“名片”。通过输出产品,传播中国文化独特的价值取向。

提升文化自信,正确看待文化交流。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只要对自身文化的价值有充分的肯定,并对这种文化价值的生命力存有坚定的信念,就能保持交流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性的力量来源,经历史长河的洗练,光华愈显。文化管理部门要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坚定交流自信,才能“拿来”外国文化,通过交融创新,不断推动中国文化茁壮成长。

二十年前,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颇为自信地安慰西方人:“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国,因为中国没有可以输出的普世价值观。”但无论是孔子学院遍地开花,还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化都随之播种四方,其普世性毋庸置疑。相信只要打造出良好的文化产品,中国价值观就会畅行世界,中国也必然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文化大国。范文精讲

范文点睛

——论证多样。文章交错使用了引证、例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从“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霸占’网络的英剧美剧”到“孔子学院遍地开花,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再到费孝通先生的名言“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与可读性。另外,文章大量使用对比论证,通过中西文化输出对比,揭示出我国文化输出的软肋,也证明了加强价值观输出的必要性。恰到好处的论证方式,不仅能使论点突出、论证有力,也让文章的论述更加鲜活生动。

——文采斐然。“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亮点的文章,难以获得阅卷者的认同。无论是文章开头部分澳大利亚报纸的三连问,还是代表国家的文化元素的一连串举例;无论是现代的文化输出产品,还是我国古代的文化交流,作者旁征博引,凸显了强大的知识储备和语言功底,令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文采斐然。

结构思路

文章的整体思路是:提出文章总论点——中国需要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而后深入分析输出价值观的必要性,并提出三条具体对策,即文章的三个分论点:顺应市场需求,调整文化产品;赋予有力的价值取向,助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自信,正确看待文化交流。文章最后重申总论点,展望未来。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段,点明总论点——中国需要输出自己的价值观。通过列举澳大利亚报纸提出的三个问题,来揭示中国经济的软肋,体现了价值观输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段,论述输出价值观的重要意义。通过文化元素与国家形象的中西对比以及国家输出产品与国家实力的对比,再次证明我国需要输出自己的价值观,紧接着阐述输出文化价值观的必要性,为接下来论述如何输出价值观的分论点的提出埋好了伏笔。

第三段,提出第一个分论点:顺应市场需求,调整文化产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各国文化相互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文化要想走向世界,必须进行适当调整,顺应市场需求,文章也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学习西方经验;采用网络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西方文化诉求;在保持中国文化特性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这一对策针对我国文化输出面临的两难问题提出,一如给定资料所说“输出的有些文化产品却是迎合西方一些人的狭隘需要”“损害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形象”,再如给定资料所言“即使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尽管资源十分丰富,也需要经过现代的阐释,方能切合当今发展的需要”。措施紧密围绕材料,适当扩展,内容新颖,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第四段,提出第二个分论点:赋予有力的价值取向,助力文化产业发展。文章通过中西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元素的对比,揭示出我国的产品缺少文化内涵,因此加强产品的文化内涵势在必行,为此,我国应该“跟随转型升级的东风,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引入文化元素,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通过中西对比及当前我国转型热潮得出措施,令文章一气呵成,顺畅自然。

第五段,提出第三个分论点:提升文化自信,正确看待文化交流。通过费孝通先生的名言引出要对中国文化有交流的自信,顺势提出文化部门应该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坚定交流自信,一方面提出了具体且有针对性的措施,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文章写作的政府角度。

第六段,重申文章论点。通过反驳撒切尔夫人的话,显示出对中国输出文化价值观的强大信心,也做出了中国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文化大国的美好憧憬,重申了文章的总论点,收束全文。

首尾相接、层层深入的结构形式,使文章能够始终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论点明确、集中,结构清晰、严谨。三条对策均是对“中国需要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这一总论点的诠释和补充,文章论证有血有肉,读来令人信服。

开头与结尾

开头:形式新颖独特,通过列举澳大利亚报纸曾提出的三个问题,来揭示中国经济的软肋,体现了我国增强文化价值观输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引出文章总论点——中国需要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这样的开头无疑增添了文章的吸引力,令读者有“继续读”的兴趣,也能使读者产生沉重感和使命感,引发对文化价值观的思考。

结尾:先抑后扬,通过引用撒切尔夫人的话,显示了其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态度,但是接下来的文化输出事例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文化的普适性,对撒切尔夫人的言论进行了有力回击,令人们对中国文化输出前景充满信心,重申了文章总论点,升华了文章主旨。

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文章第五段引用了费孝通先生的名言“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佐证要对中国文化有交流的自信。

举例论证:文章第四段通过讲述“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改变了中国的消费文化;‘霸占’网络的英剧美剧,激发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渴求”的事例来论证文化价值输出的强大影响力;文章最后一段“孔子学院遍地开花”“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都力证了中国文化的普适性。

对比论证:文章大量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文章第二段“牛仔裤象征着美国人西部拓荒的勇敢进取,苏格兰格子装点着英国人的高贵优雅,风靡全球的德国制造彰显了德意志民族的严谨认真,而中国文化谦虚内敛的君子风度却没有一件商品可供寄托”,通过文化元素与国家形象的中西对比证明我国需要输出自己的价值观。文章第四段“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改变了中国的消费文化;‘霸占’网络的英剧美剧,激发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渴求。但反躬自省,我们却很难见到中国产品带给世界的一丝涟漪”,通过中西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元素的对比,揭示出我国的产品缺少文化内涵,因此,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势在必行。

独特视角

文章在对比中展开行文。纵观整篇文章,对比贯穿始末。有文化元素与国家形象的中西对比,还有中西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元素的对比。正所谓“有对比才有差距”,正是这种对比才使得文章感情色彩强烈。从对比中感受不足,在对比中努力前行,这才是作者的真正用意和目的。

考生在作答文章论述题时,也可以尝试运用一些对比论证,在对比中显现差距,寻找动力。如中外对比、古今对比,在对比中思考,由思考产生对策,从而使文章论证出彩、论据充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妙言隽语

延伸阅读普世价值观

普世价值,顾名思义,就是普遍适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超越民族、种族、国界和信仰,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价值观,是衡量是非善恶最客观、最公正的尺度。为什么普世价值观如此强大呢?因为它是对人性的高度概括和客观总结,它体现的是全人类的一种共性。若你反对普世价值观,就等同于是在反人类。具体地说,普世价值观由三个基本要件组成:公平、正义、自由。真题五2013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真题】“给定资料2”中提到“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请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明确,思考深刻。(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800~1000字。【范文】以人为本 让工人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对于工人来说,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重要阶段。要想高质量地实现工业化,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工人。在我国,工人是仅次于农民的第二大群体。只有让工人过上小康生活,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让工人实现中国梦,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加工制造业为我国的迅速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甚至被誉为“世界工厂”。在这段时期,无数农民涌入城市,进入工厂。我们正是依靠这些低廉的劳动力,才有了中国制造业的辉煌。可以说,没有工人的辛勤劳作,就没有中国的经济奇迹。然而,进入新时代以后,工人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劳动技能低下、薪酬微薄、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内容单调枯燥;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没有上升空间、在社会上受歧视、无法融入城市。更可悲的是,他们无法像父辈一样,回到农村。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阻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会破坏社会稳定。

出现以上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中国城乡二元对立、户籍制度改革迟缓,自由迁徙受到极大限制;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无法为工人提供好的岗位;中国职业教育落后,教育质量差,无力培养高级技工,职校学历得不到社会认可,工人素质普遍低下;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很多工人都享受不到社会福利,尤其是私企的农民工;功利主义盛行,存在歧视底层劳动者的现象。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一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让劳动力自由流动,使农民工有机会在城市立足;二要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工人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机会;三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政府要与学校、企业合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升教育质量,认可职校学历,全面提升工人劳动技能;四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全覆盖,严惩不执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企业;五要加强舆论引导,改变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底层劳动者的社会风气;六要激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自身价值。

孔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以人为本,让工人实现中国梦,既是保障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相信随着户籍制度改革、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技术教育等的逐步推进,工人的中国梦一定会很快实现!范文精讲

范文点睛

——结构独特。本文既可以从分析实现工人价值的重要意义入手,写成分析问题型文章;也可以从怎样实现工人价值入手,写成解决问题型文章。这两种结构比较简单,在考试中用得最多,正因为如此,亦显得没有新意。本文舍易求难,舍俗取新,采用评论型结构,让人眼前一亮。

——逻辑严密。文章首先陈述事实,把实现工人价值与中国梦联系起来,分析工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指出其生存状况,树立靶子,进而展开论述,分析工人生存艰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最后总结提升、升华主旨,显示出逻辑的严密性。

结构思路

文章的整体思路是:开头指出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而实现工人价值能让工人实现中国梦;第二段分析制造业工人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进而揭示工人的生存状况,树立靶子;第三段具体分析工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的原因;第四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最后总结提升,指出美好愿景。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段,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指出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然后引用题干中的话“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指出我国工业化现状,揭示让工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第二段,指出加工制造业为我国迅速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依靠廉价劳动力,才有了中国制造业的辉煌,凸显出制造业工人的重要性。随后,话锋一转,揭示了制造业工人不容乐观的生存现状,并指出其危害性。

第三段,具体分析我国工人生存状况不佳的原因。

第四段,针对第三段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五段,引用名言警句,指出让工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并照应开头,接着勾画出美好愿景,收束全文。

标题、开头与结尾

标题:采用了前后承接形式,简明、精练,直接提出了总论点。

开头:通过引用领导人讲话和题干中的话,具体分析我国工业化现状、工人的地位,得出只有让工人实现中国梦,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结论,从而把改善工人生存状况上升到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见识深刻、发人深省。

结尾:先引用名言警句,揭示公平的重要性,然后指出让工人实现中国梦对保障公正、社会和谐及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最后指出美好愿景。引用巧妙、语言顺畅,既照应了开头,又升华了总论点。

修辞手法

引用:文章开头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指明工人是中国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让工人仰望星空,从而与题干中的话联系了起来。文章结尾引用孔子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指明改善工人生活状况,让其实现中国梦的社会意义。名言警句的引用,令文章更加富有文采。

理论政策运用

开头引用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取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指出,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讲话内容节选如下: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独特视角

文章选择了更具难度的评论型结构,没有就题论题,仅分析改善工人生存状况的意义,或直接提出相应对策,而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使文章上升到让工人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文章贴近材料主题,开头先引出中国梦,揭示让工人实现中国梦的意义;然后指出现状,树立靶子,进而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最后总结提升。整篇文章逻辑严密、分析深刻、对策可行、富有号召力。

妙言隽语真题六2012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真题】“给定资料6”结尾划线部分写道:“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天空才能扎根大地,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地球才能使生命扎根于地球,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生命才能扎根生命。”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体悟,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结构完整,语言畅通,不拘泥于给定材料,总字数800~1000字。【范文】了解生命 扎根生命

——保护动物福利刻不容缓

有人说:“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天空才能扎根大地。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地球才能使生命扎根于地球,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生命才能扎根生命。”然而,近期几则与动物相关的事件牵动着人们的心弦:活取熊胆汁、M县女子虐猫、H县政府屠狗 ……人类对动物福利的无知,以及对动物生命的漠视,正在逐渐影响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要了解生命,人们需认识到,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贪婪掠夺将给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而要扎根生命,则需要人们通过法律、道德约束等手段,重视对动物福利的维护,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护动物福利,要借鉴别国经验,完善我国动物福利立法。必须注意到,西方发达国家已在追求生活品质,而我国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西方国家以普世价值指导社会生活,而我国依旧保持着“人为万物之长”的认识,如果照搬西方的动物福利标准,在当前社会根本行不通。因此,现阶段我国的动物保护立法应当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人与动物在法律地位上不能平等的原则,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动物只能是客体,是特殊的物。二是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与出口无关的其他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可以结合我国的国情,综合地考虑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外在的改革压力,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国外一些区域化甚至全球化的立法经验,循序渐进地予以丰富和发展。

保护动物福利,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好宣传和管理工作。盲目的打狗捕杀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狂犬病的传播,也不能减少被狗咬伤事件的发生。而且,大规模打狗会破坏社会善良风气,当众暴力行为,给民众特别是儿童以不当示范,容易引起民众反感,导致社会争议。因此,政府要改善工作方式,做好宣传和管理工作。首先,在易暴发狂犬病疫情的区域,政府应加强对养狗主人的宣传和教育,要求他们做负责任的养主,管理好自己的狗,给狗做绝育手术,不要盲目地繁殖,更不得遗弃。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工商、兽医和公安协作,加强狗的源头管理,严格审批和管理宠物繁殖场和宠物店,不准街头卖狗。再次,鼓励本地民间人士或团体参与流浪狗的管理,政府适当出资,采用文明的方法捕捉流浪狗,进行人道收容,开展犬只绝育和领养活动。

只有了解生命,才能扎根生命。在安享动物为人类带来的收益及精神满足之时,需要善待动物,保护其福利,这不仅仅体现了对待生命的态度,也体现了道德关怀的广度。保护动物福利可以保证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处,也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只有保护动物福利,才能在人类发展与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间寻找到至关重要的平衡。范文精讲

范文点睛

——标题醒目,层层递进。本文题目采取主副标题的形式,主标题“了解生命 扎根生命”给人以层次深入、递进之感,显示出作者严谨的逻辑思维;副标题“保护动物福利刻不容缓”直指文章中心和主旨,把作者的写作意图直接表达了出来,让阅卷者一眼便能看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