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沟通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1 05:11:15

点击下载

作者:成正心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活学活用沟通心理学

活学活用沟通心理学试读:

前言

沟通是应用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就今天的现实情况来看,各类社会群体或个体之间的沟通已经变得非常快捷和便利,这是科技发展催生的结果。但是,今天人们面临的沟通问题也在不断地变化,而且变得越来越艰巨。仅凭我们的个人经验,我们也能体会到,沟通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是一个需要付出心力的问题,是一个不得不加以重视的问题。

沟通与人的心理活动紧密相关。例如,一个人在紧张的环境中,沟通的效果往往是不佳的,因为紧张会封闭人的开放性思维,从而导致新信息无法进入;再例如,过于繁杂的信息必须经过有结构的组合,才能更好地被对方所理解,因为人的心理认知的限度是有规则的,过于繁杂的信息很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对某些信息加以选择性忽视,而结构严密的组合则会被对方视为“一个”完整的信息加以认知。

以上种种迹象都表明,沟通需要从了解人的特定的心理模式开始——这就是我们写作这本书的目的,这本书就是从心理学专业研究的角度,对沟通活动进行的一次系统解读。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区分清楚“沟通”这一活动的定义。

人们通常习惯性地将沟通理解为交谈、交流,至多包括另一种形式的交流——文字。这只是沟通的一般情况。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对“沟通”的认知,是从狭义的角度加以定义的。一个广义上的沟通,不仅包括言语上的交流、文字信息的传输和理解,它在范围上应该是包括一切能够引起人们思维意识变化的信息刺激及其相应的信息解读。例如,马路上的红绿灯标识或斑马线,马路边上的广告标牌,工厂车间中的安全标识、制度文件等,它们都是因为沟通而存在,都属于沟通活动的范畴之内——我之所以特别强调广义的沟通,是因为人们经常狭义地理解沟通活动,把它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以至于在那些真正需要严肃对待的广义的沟通活动中,人们常常无法把沟通的知识和原理有意识地加以运用,甚至有违沟通的基本原则。

本书是从广义沟通的角度着手解读沟通原理和技术的。这些原理和技术,既适用于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沟通,也适用于社会群体及组织管理中的沟通活动。简言之,我们讨论的是沟通的本质属性及它的合理方法。

这里简单地对这本书的内容加以说明,以便读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它。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其一是沟通的基本心理机制,其二是沟通的一般过程或者说关键环节,其三是沟通的一般策略。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构成本书的第1章,第2、3、4章,第5、6、7、8章。

本书的每一章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其中第1章是全书的基础——也是了解沟通活动的基础,它旨在向读者阐述一个沟通的基本点:沟通的开始是从外界刺激的产生到接受,再到反应的过程。而第二个部分,即本书第2、3、4章的内容,则进一步深入解读了沟通过程中注意力、信息加工和信息解释这三个关键环节的心理规律和问题点。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了解到沟通过程中怎样才能引起对方的注意,怎样才能使对方更准确地理解你传递的信息,以及如何避免对方对你的信息产生误解。第三个部分,即本书第5、6、7、8章的内容是沟通策略及其实际应用。这包括如何设计信息,使信息更容易被他人所理解,也包括如何反馈他人从而与沟通对象保持有效的沟通氛围,还包括如何通过沟通改变对方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这通常被用于说服他人或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冲突方面。

现在,欢迎读者进入本书的世界。实际上,这本书为读者呈现了一次完整的沟通活动中所有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并给出了有效的指导性方案。希望读者朋友在这本书中获得沟通的智慧。

由于笔者学识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望读者朋友提出宝贵的建议。  第1章沟通在言语之外:刺激反应

将沟通简单地理解成语言交流是一个糟糕的认识——沟通的背后是复杂的感觉系统和外界刺激之间的互动反应,它遵循的是“接受信息刺激—心理反应—行为”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刺激沟通,就是心理刺激和唤醒学心理,用心理不要把沟通仅仅理解成语言、文字或者肢体上的交流,它有更丰富的内涵。最有效的沟通是各种信息刺激手段的有效组合。有效的沟通,就是有效的心理刺激和心理唤醒。如何衡量一项沟通活动是成功还是失败?一个最恰当的评价标准,就是你所提供的刺激是否能够激起对方的反应,符合你的预期。

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世界进行着沟通。

早晨被闹钟叫醒,闹铃这种声音刺激是对于时间的沟通;

在公交车站等公交车,有那么多的车人们却不会乘错,是因为有公交车站牌的指导,这是一种视觉刺激,是对于路线的沟通;

工作的时候,又会通过各种途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肢体语言与上司、同事沟通;

下班在回家的路上,可能会注意到路两旁闪烁的霓虹灯广告,这是商家通过一些视觉的刺激对潜在消费者进行的沟通。

很多人认为,沟通不就是指口头或书面交流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心理学认为,沟通就是信息的传(刺激)与受(被刺激)——发送者凭借一定的渠道,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西游记》有这样一个片断:

唐僧将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之后,又被妖怪捉去。

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孙悟空,刚开始说了很多好话,但孙悟空就是无动于衷。

最后猪八戒想出了一招激将法,对孙悟空说:“妖怪骂你胆小如鼠,你要来,就剥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啃了你的骨头,吃了你的心!饶你猴子瘦,他也要把你剁碎着油烹!”

这一招果然管用,孙悟空气得抓耳挠腮、暴跳如雷,随即跟着猪八戒救师父去了。

好说不听,反而要用“骂”的方法才能让孙悟空去救唐僧——原因就在于,“骂”的话和这个态度对孙悟空产生了强大的心理刺激。

所以,沟通不仅仅是语言交流,不仅仅是讲道理或者其他任何一种简单的交流,沟通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刺激和唤醒活动。

有效的沟通,就是有效的心理刺激和心理唤醒。

从心理刺激的角度看,一项有效的沟通活动通常都具备下面这些特定的含义。(1)所有可刺激对方的事物,都是沟通的要素

心理学研究认为,图示的影响要比语言的沟通效果好得多。所以,工业组织的管理沟通中,图示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但是,除了图示这种视觉刺激之外,我们还会发现温度、色彩、气味,甚至包括环境等,都是沟通中必不可少的刺激要素,更别提文字或者语言这种具有特定信息的要素了。

心理学家们对这些特定的要素如何影响沟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明白这些特定的沟通要素如何影响沟通效果,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一个重要内容。(2)刺激物必须在对方心理上激起预期的反应

如何衡量一项沟通活动是成功还是失败?一个最恰当的评价标准,就是你所提供的刺激是否能够激起对方的反应,符合你的预期。

这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你有清晰的目的,二是要让信息传递得准确。

生活中的很多沟通活动看起来似乎是在沟通,但其实不是。

举个例子,两个人开始讨论一件事情,后来发生争执。从现实来看,这种争执到最后总是会脱离事物本身的讨论范围,而演变成一种攻击。

在这种类似于“攻击”的状态中,沟通实际上已经不存在,所存在的只是为了刺激对方而刺激对方。偏离目的的沟通刺激在很多沟通活动中大量存在,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并且总是降低沟通的效果。

那么如果一个人始终围绕着目的展开沟通,是不是就一定能够让沟通更有效?答案仍然是非也!这还要看对方如何对你提供的信息刺激做出反应。比如,本来你是很认真地说一句话,而对方很可能并不当一回事。这些问题都涉及被沟通者对信息(刺激)的心理反应方式。(3)有效的沟通需要高水平的信息传递技巧

一次有效的沟通活动,会涉及多种多样的心理技术,即如何以符合心理规律的方式刺激对方,并让对方产生预期的反应。

据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轿车被送到白宫时,造车工人也被介绍给总统认识。当总统兴高采烈地和前来参观的人握手寒暄时,这个生性腼腆的工人就默默地站在一旁。最后他们要离开时,罗斯福找出这位工人,叫出了他的名字,并和他亲切握手,热情致谢。这位工人一生都记得那一刻的感动。

在这个过程中,罗斯福的语言(表达意思)、肢体(展现热情)、动作及叫出名字这样的特定行为(表现态度)等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多种心理技术融合的沟通模式。

客观地说,沟通不是一个简单的对话交流,不是一个可以轻率处理的任务。沟通可能有大有小、有复杂有简单。例如,组织管理领域的沟通、品牌宣传领域的沟通、政治生活中的沟通等就比较复杂,而朋友之间、亲人之间的沟通等就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无论是复杂还是简单,都是一个心理刺激和唤醒的过程,它都涉及人们深层的心理刺激和反应机制。感觉感觉好,一切都好学心理,用心理沟通是否产生足够的说服力,首先取决于感觉,然后才是理性的思考。试图通过雄辩的分析、论述或者辨论展开沟通,最多让人哑口无言,但绝不会让人信服。所有的沟通活动,其最终效果的好坏,其实取决于一种复杂感觉的结果判断。我们每一个人会依据自身的感觉行事,感觉甚至会大于理性所带来的影响。

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说:“对所有的人来说,思想和行为都源于一个出处,这个出处就是感觉。”历史上无数哲学家,都曾坚信人类是感觉的动物,心理学也认同这样的观点。

从人的心理来看,感觉对沟通成效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所有外部的刺激,最终都会在对方的心理上产生某种心理感受(感觉),并决定对方的行为反应。

所以,如果你在沟通过程中给对方造成了消极的感觉,那么沟通的结果很可能是无效,或者适得其反。

举个例子:

同样一项工作,假如领导这样布置:“你必须完成!”这种生硬的命令口吻给人以强迫的感觉,员工即使有其他建设性意见、疑问及顾虑也不再敢提,甚至找理由拖延。如果换一种口吻安排:“你看承担这项工作有哪些困难需要帮忙解决?”下属便乐意接受,自然也会精心付诸执行。

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可以佐证感觉对于沟通成效的决定性影响。例如:

朋友之间有生活上的交往本来很正常,各种各样的随意的玩笑都可以说,但是当他们突然间因为某些事产生矛盾之后,任何一句玩笑都可能被理解成一种恶性的攻击。

某些意思由父母说出来,要比由老师说出来或者朋友说出来,效果差很多。同样,一个企业最高领导人说出来的话,即使是某种温和的交流,也可能被理解成自上而下的说服,而由外部人员进行的沟通,效果反而可能要好得多。

类似上面的情况,表明人们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有时候甚至是非理性的,但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之间的沟通成效。所以我们能看到,当父母发现孩子叛逆而不听从劝导时,找同龄人说服的效果反而更好;我们也同时发现,很多企业聘请职业培训师进行意识训练,只是因为他们说的话——即使他们并非权威,却至少给了员工客观的感觉,因而也产生了较大的说服效果。

心理学研究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所有的沟通活动,其最终成果取决于一种复杂的感觉——当一个人接受信息刺激时,他实际上会在自己的心理上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感觉判断,然后据此做出反应。

在一部电影中,张曼玉扮演一位保险业务员,好不容易见到目标客户后,对方却给了她一枚硬币,说是给她回家的路费。

当时她很生气,在她扭头要走的一瞬间,她看到客户的办公室里挂了一张小孩的头像,于是她对头像深鞠一躬说:“对不起,我帮不了你了。”

客户大为惊讶,忙问究竟。于是头一单生意就这样谈成了。原来这个客户最爱护他的儿子,所以把儿子的头像挂在办公室里天天看。

电影并非真实生活,却反映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们每一个人会依据自身的感觉行事,感觉甚至大于理性所带来的影响——那些宣称用雄辨的理性去说服别人的人,其实是狂妄无知的,因为说服一个人的决定性力量在于个人是否能唤醒对方的心理感觉。

任何一个刺激,如果无法从心理感觉上唤醒而只是引起大脑的思辨,那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让对方哑口无言,但决不会让对方信服。相反,如果你能让人产生积极的感觉,那么即使在理性的考虑上有所欠缺——比如打或骂对方的目的是使其认识到错误并积极向上,人们一旦在心理上被唤醒便会付诸相对更积极的行为。所以,感觉才是最重要的沟通要素。

那么,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感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回到心理学对感觉的研究上来。

所有沟通活动产生的某种特定感觉,都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接受刺激的特定感官系统,二是对感官系统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加工。

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如图1-1所示。图1-1 沟通的内在反应过程

以上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刺激反应流。当一个人说出一句话(听觉刺激)、做出一个动作(视觉刺激)时,都会经由对方特定的感官系统激活其内在的(潜意识层面)心理印记,然后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独特的潜意识体验,最终才在意识层面上做出某种判断。

我们将在下面的内容中,具体而深入地解读这个心理反应过程及它为什么是这样的,以便我们发现沟通的真正本质。但是,在这之前有必要重申的是,感觉的性质不是由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决定的,而是由客观世界中信息刺激的性质决定的——直白点说,你在沟通中给对方造成的任何一种糟糕的感觉,都可以通过改变刺激方式调整过来。听觉闻声知其人,见人听其声学心理,用心理声音对于沟通的含义远远比事实上嘴里吐出的词语内容更丰富、更深远。深厚、宽音域的迷人声音能够强化个体的美好形象,而尖锐刺耳的声音却在悄悄毁坏个体的形象。

听觉系统是我们接受外界刺激的最主要的功能器官之一,所接受的是声音刺激,并对其做出反应。

美国著名黑人男演员摩根·弗里曼,不仅以精湛的演技博得了全世界影迷的肯定,而且以他那独特的富有磁性的声音让很多观众更加着迷。单在2005年,他就为两部知名电影《强战世界》和《企鹅宝贝》担任了旁白。

影评家们认为,摩根的声音饱含沧桑感,并能使人产生一种可信的感觉。无论他究竟说出什么话、表达什么意思,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沧桑感使人确信——那是一个睿智而且慈详的长者的话语。

声音的含义远远比事实上嘴里吐出的词语内容更丰富、更深远。一种动听的声音应该是饱满的、充满活力的,并且能够调动他人的感情,所表现的也是说话者的自信。相反,某种软弱无力的声音反映出的很可能是一个人精神状态中的疲惫程度。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选了18名成年人作为实验对象,要求他们每两个小时提供一次声音样本(即说一些话,并录下来),然后对言语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比如停顿的长度和完成说话任务所需的时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疲劳程度的不断加深,被试语速放慢,音调的变化增多,同时语气减弱,对负责说话能力的肌肉的控制变得很差。

实验证明,一个人的声音可以衡量出他的疲劳程度。倘若24小时不睡觉,人的声音就会没精打采。这一研究在沟通中显然可以这样理解:当你疲劳的时候,声音会发生变化,因而也会给人造成某种困倦、缺乏热情的感觉,进而会破坏沟通的预期效果。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58%通过视觉,35%通过听觉,也就是声音信息来实现,我们声音中的特定语汇则只占7%。35%的听觉沟通是通过声音来实现的,这些声音信息包括音质、音量、语调、语气、停顿等语音表达方式。

下面这个简表,为你提供了关于声音的心理刺激特征及其造成的不同感觉(见表1-1)。表1-1 声音的刺激要素、特征及感觉结果

有目的地运用声音的以上要素,可以让你的沟通更出色。

研究发现,很多优秀的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都拥有独具特色的声音,他们用声音传递出信任、成熟及可靠的信息,因为悦耳、舒服而让人“过耳不忘”。这也是能保持高的电视观众收视率的原因之一。

最经典的案例表现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身上。

克林顿总统的声音独特、沙哑、浑厚,他很擅长用这种略带沙哑的声音去和人民沟通。西方心理学家认为,他的表演天才足以有资格拿奥斯卡大奖。在大选前,他铿锵有力、朝气蓬勃,听起来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可靠的,能带来朝气并能实现人民愿望的总统。

但是,在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里,他强化了沙哑的声音,用疲惫的语调恳求民众:“请让你们的总统工作。”听起来让人们不得不动恻隐之心,以至于一个女观众在被采访时,几乎哭着呼吁媒体和美国人民:“请不要这样对待我们的总统!”

声音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沟通媒介,通过它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能创造有益的氛围。深厚、宽音域的迷人声音能够强化个体的美好形象,而尖锐刺耳的声音却在悄悄毁坏个体的形象。在沟通中用声音传达信息是独一无二的,其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才有“闻声知其人,见人听其声”这样的说法。视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学心理,用心理在沟通过程中,人们对信息进行理解与判断的途径有55%是靠视觉实现的。通过视觉,你可以感受沟通对象的大小、动静和颜色等变化,这是视觉独一无二的作用。视觉是我们最敏锐的感觉。没有视觉发挥作用,我们将无法准确地感受事物的大与小、美与丑等相关的沟通。

民间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走进饭店要了酒菜,吃罢从口袋拿钱时发现忘了带钱,便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说:“不碍事,不碍事!”并丝毫不怠慢地把他送出了门。

一个无赖看到了这整个过程,于是他也依葫芦画瓢般照做了一番。但店老板却脸色一变,揪住他,说非剥他衣服抵账不可。

无赖很不服,便问:“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赊账,我就不行?”

店家说:“人家吃饭,筷子在桌子上找齐,喝酒一盅盅地筛,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揩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筷子往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上条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揩嘴,分明是个居无定室、食无定餐的无赖之徒,我岂能饶你!”

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

看完这个故事,让人们惊异的是店家的观察力:第一个顾客看似自然、习惯且有教养的举手投足方式,却和店老板做了一次无声的沟通;而不懂此内情的无赖,最终得到店老板的惩罚也就非常正常了。

像第一个顾客的表现一样,人们通过视觉可以观察到他人的表情、动作和姿态等非语言信息,这通常对沟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视觉本身是一个生理词汇,指的是光作用于个体的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产生兴奋,然后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产生的感觉。通过视觉,人们可以感受到外界事物的大小、颜色和动静等的变化。在人们甚至包括动物在内的信息获得过程中,至少有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而在沟通过程中,人们对信息进行理解与判断的途径有55%是靠视觉实现的。因此,视觉是被研究最为广泛的感觉道。

有这样的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是:在桃花映衬下,少女更加光彩照人,但此情此景只能留在诗人的脑海中,再也找不到了。尽管诗中难掩惆怅之情,但带给诗人视觉上的感受却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记忆。试想,假若没有这种视觉上的沟通,诗人情何以堪?所以,视觉之于沟通不可缺少。

在2010年世博园的众多国家馆中,波兰馆的点睛之处即在外观,所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是:具有丰富直观画面感的外形抽象且不规则,表面布满了镂空花纹;步入展馆又是一道道色彩变幻的光线,使人产生一种奇幻美妙的感觉。

这种镂空花纹还带给人们中国剪纸艺术的感觉,波兰政府总代表拉沃米尔·麦曼表示,这是波兰和中国文化的共通之处中的一种。另外,该设计团队对展馆的理念表达是:“当代世界充满了视觉体验,视觉形象和沟通形式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样的视觉形象无疑让我们与波兰这个国家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沟通。有研究认为,视觉在整合其他感觉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个体通过视觉获得的表象的量是最多的,并且还可以将零碎的东西经过整理得出结论而反馈给行为指挥中心——脑。

正如我们经常听到的“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些词所强调的正是视觉在我们沟通中的重要性,这也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宁愿相信自己看见的,也不愿相信他人告诉的一些即使是真实的事物。

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物之间的沟通,视觉发挥作用所占的比例往往大于其他部分。古罗马演说家西塞罗也说,视觉是我们最敏锐的感觉。没有视觉发挥作用,我们将无法准确感受事物的大与小、美与丑等相关的沟通。

视觉让我们可以观察周围世界的一切,让我们与世间万物有了沟通的桥梁。这一点,用泰戈尔的话来说就是:“当他微笑时,世界爱上了他。”——正是微笑的脸给了人们视觉上的刺激,让人们理解这一刺激的含义。而相反,苦瓜脸、铁板脸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刺激则是不可靠近的,即此时不利于开展沟通活动,人们自然明白远离为首选。触觉来一个亲密的拥抱学心理,用心理触觉在沟通中可以被用来表示善意、亲密、温柔及体贴之情。没有触觉上的沟通,有时的确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但触觉并不是随意的,是以符合道德规范为基础的。一件新衣服,从拿起到穿到我们的身上,这个接触过程,是一次舒服与否的沟通过程。

人们和万事万物沟通,除了看、听,还需要很多其他的感觉,触摸便是其一。所谓触觉,以人为例,狭义上指的是刺激轻触皮肤经感受器(即能感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之转换成神经过程的结构)反应而引起的一种肤觉;广义上还包括增加压力使皮肤部分变形所引起的肤觉,也即压觉。而对动物来说,触觉则往往是其重要的定位手段,这一点可以以猫的胡须为例来证明。

每一只猫都有一副威武的胡须,对人来说,猫的胡须或许看起来很好看,但对猫来说,却是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猫的胡须左右总的长度和身体的宽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它的胡须根部有着极灵敏的感觉神经,并且稍碰触物体便有反应,因此猫的胡须更多的是其感觉器官的补充。当猫在黑夜捕捉老鼠时,用来探路和平衡身体的工具便是胡须。假若失去了胡须,猫便会到处磕碰,无法灵活地追赶老鼠,甚至丧失生命。

猫的胡须,是它与外界的一种沟通介质,并且是通过碰触来实现的。不仅猫如此,还有很多动物也用触觉来实现彼此或者与外界的沟通,比如蜜蜂通过“蜂舞”来传递有关蜜源的距离和方向的信息,其中一个重要的刺激就是触刺激;鱼类的侧线器官也是其远距触觉装置,对其辨别外界有重要作用。

这些触觉在动物界的沟通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回到人类的沟通活动,或许我们经过所看、所听能进行正常的交流,但仍然有很多的交流在触觉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才能事半功倍。

有研究发现,在医院中,如果每天对早产的婴儿抚摸45分钟,不仅会使他们比没有得到抚摸的婴儿成长得快,而且还能促进他们智力的成长。

另外,当医生用温暖的手抚摸病人的额头,尽管是看其是否在发烧,但病人会因此感到欣慰;当一个人将充满爱的手搭在处于困境的朋友肩上时,可以让朋友感受到一股鼓励的力量;同样地,当这只手搭在紧张和焦虑不安的朋友肩上时,对方会随即感到放松。

对病人的抚摸是一种沟通;搭在朋友肩上的手是一种碰触,也是一种沟通——所传递的是“不要紧张,不要害怕,还有我们”的信息。因此通过触摸,人们可以和他人进行交流,这个人是我们所渴望给予或者接受爱、关注、安慰和热情的人。也可以这样说,触觉在沟通中可以被用来表示善意、亲密、温柔及体贴之情。

为了确定哪类神经对引起情绪反应有重要作用,海伦·奥伦森和瑞典及加拿大的同事对一名身体大部分的主要触觉神经已经完全丧失的患者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一类称为C型触觉纤维的特化神经仍完整无缺。因此,尽管该患者失去了触觉神经,但当用一支柔软的画笔轻抚其胳膊时,她仍然能感觉到一丝快感。研究人员通过特殊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这种令人愉快的轻抚,使得参与情绪处理的脑区得到了激活,因此推断这些纤维便是感情触觉的感受器。

从这个研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触觉在患者的情绪感受中所留下的力量。人体皮肤表面可以接受很多的感觉信息,因为这里分布着很多类型的感受器细胞,并且每一种感受器对来自外界的、作用于皮肤的不同的刺激均会产生反应,可以说皮肤是我们人脑的外层,或者是人脑的延伸部分。比如摩擦皮肤时,对此最为敏感的是一种叫做迈斯纳小体的感受器;而当某个小物体持续按压人们的皮肤时,反应最为剧烈的则是梅克尔触盘。

触觉是人类的第五感官(其余几种也将在本章涉及),也是最为复杂的感官。当我们试穿一件新衣服时,衣服和我们身体的整个接触过程,便是一个沟通过程——或者感觉合身、舒服,或者感觉太紧、太宽、不合适,于是便为我们买还是不买做了指导;当一个孩子因惊吓而有所畏怯、恐惧时,很多人便会把他抱起来,紧紧拥抱着他,并且还会抚摸或者亲吻孩子的头,这样的触觉沟通让孩子意识到的是一种被保护的感觉;当人们拥有亲密恋人时,相互拥抱、相互亲热,同样是通过触觉上的沟通将爱情的暖流注入了对方的心中。

有些人甚至认为“没有触觉”的社会是一种病态的社会,纵然这种观点有些极端,但不可否认,在与人的沟通交流中,没有触觉上的接触,有时的的确确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但这并不是说人们因为沟通而可以毫无禁忌地随意给予他人触觉上的刺激,而需要在沟通中,给予触觉刺激应该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把握好距离和尺度。嗅觉风情迥别,但气味相投学心理,用心理嗅觉,是一种气息相通与否的沟通,是一种无形的交流。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种独特的味道,人们能否相互吸引,最初便源于此,然后才通过交谈、触摸等方式开始加深了解。嗅觉上的适应,或许会让我们因适应而无感觉,但这种适应其实也是一种沟通。

尽管沟通和各种感觉有着联系,但很少有人注意或者认同沟通和嗅觉也有着联系。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但心理学研究证明,嗅觉的确影响着个体的沟通效果。

谈到嗅觉,人们很自然地认为和味道离不开,但味道不仅和嗅觉有关,也和味觉分不开,而味觉是下节的重点,在本节中将重点叙述以气味为基础的嗅觉。

2008年,心理专家组织了一次“嗅觉”相亲大会。所有参加者都用眼罩遮住眼睛,并戴上面具。男士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女士则用“嗅觉”来找自己所喜欢的味道的男士,或者也可以说是属于自己味道的男士,然后可以轻拍对方三下,以此来表示邀请其参加随后的活动,并在随后的活动中进一步确定双方是否合适。

以“嗅觉”作为相亲的开场,这样的方式在国内很少见,活动中的参加者表现出惊异,并且在“嗅”的过程中感觉很奇特。心理专家说,这样的“嗅觉”是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也是记住一个人最持久的方式。

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种独特的味道,人们能否相互吸引,最初便源于此,然后才通过交谈、触摸等方式开始加深了解。

嗅觉,在生理意义上由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组成,并共同发挥作用。全球女气味艺术家西塞尔·图拉斯研究发现:从理论上来说,人类的嗅觉可以分辨出1.5万种不同的气味,但人们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用“好闻”或“难闻”来形容这种感觉;倘若要更精确地描述的话,人们充其量也只是打个比方,比如“这个闻起来像苹果,那个有狗的味道”。人们仅仅和气味产生了模糊的沟通,却不知气味背后的意义所在。

德国独立杂志MonoKultur曾经出版了非常特别的一期,即其中使用了12张既无文字也无图片的白页,拿到此期杂志的人们非常诧异,甚至有人认为出版印刷出现了错误,但看到解释时人们才有所顿悟。原来这12页纸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闻的,每张白页都用特殊技术“封存”了某种能引起强烈情绪反应的特殊气味。而这些气味的提供者便是西塞尔·图拉斯。因此,图拉斯曾形象地说99%的人在用眼睛和耳朵感知世界,而她用的是鼻子,也就是嗅觉。

通过调动嗅觉而进行的沟通,有时甚至比所看、所听到的更准确,但很多情况下嗅觉并不是单独产生作用的。比如,当我们说某个人睡得真香时,则是将主观感觉和嗅觉沟通联系了起来;当我们说某个人名声很臭时,则是将视听觉和嗅觉联系了起来。因此,当我们的话语中带有描述嗅觉的词汇时,很自然地便与嗅觉联系了起来。

时至今日,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都在满足着人们的视觉、听觉需求,然而由于气味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对它依然没有多少了解。不过,在小说《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中,人们仿佛透过纸张闻到了各种气味,来了一次嗅觉上的深度沟通。

小说中的男主角格雷诺耶是嗅觉天才,他善于用各种气味伪装自己,比如一种不引人注意的气味——任何时候都像一件衣服一样披在身上的气味,其固然还有人的似乳酪酸味,却更像透过厚厚的一层干瘪老人身上的亚麻和全毛衣服散发出来的味道;他还用香水散发出一种激发同情的香味;还有用新鲜鸭蛋和发酵面粉做成糊糊,以便让涂了油脂的亚麻布含有香味,仿造出的是一种精子气味,从而引起了某种程度的关注。

小说中的格雷诺耶制造出的各种气味,成功地吸引了人们,并为他随后的行为做好了铺垫,这是利用嗅觉实现的与各种人的沟通,甚至可以说格雷诺耶表现出风情迥异,但却因气味而相投。

我们不可忽略的是与嗅觉有关的沟通,是一种无形交流,并无意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或许你能很容易地想到不想要嗅觉的情况,比如因臭虫的臭而想避免这种臭味上的感官刺激,但很明显,正是这种沟通才让你有了想躲掉的反应,相反,假如没有,则很可能因臭虫而受到其他的伤害。

不过,我们同样不可忽略的是,正如古语所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样的嗅觉上的适应,或许会让我们因适应而无感觉,但不应忘记最初的嗅觉交流和共鸣,否则香或者臭又有什么区别?味觉味道不对?变质了!学心理,用心理记忆中妈妈的味道,也是味觉和我们的一次精神上的沟通。味觉必然和吃分不开,而与吃有关的一切话题,很可能是最大众化、最多的一种沟通。人们因味觉而有所反应,表现出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高兴与不高兴,这对他人来说,便成了认识、了解我们的利用点。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便是味觉。

谈到味觉,则必然和食物,和“吃”相联系。没有“吃”、没有“尝”也就无所谓食物是什么味道了。当然,个体能“吃”、能“尝”靠的是味觉感受器的作用。正像前面提到的,味觉和嗅觉常常相联系而共同发挥作用。

不过,味觉和嗅觉本身并不同。味觉指的是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感觉,是一种近感;而嗅觉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结果,是一种远感。

味觉在我们日常沟通中的作用和嗅觉一样,经常被人们忽略。其实,大如国际交往,小如家庭交谈,无一不显现了味觉在沟通中的重要意义。

以中国参加世博会为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参加可以追溯到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在中国展出的物品中,有一陶坛老酒——泸州老窖,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受到青睐。情急之下一位老窖人打翻了一些酒,打翻的酒的香味一下子在会馆中散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品尝,结果泸州老窖征服了巴拿马。

酒香——从嗅觉上吸引了宾客的注意力,接着人们开始品尝——从味觉上开始感受,最终征服了所有人,让人们从嗅觉和味觉上有了一次震撼的体验,这个过程恰恰证明的是味觉及嗅觉在沟通中的力量。

这个例子可以说是我们用味觉打开了和世界的交流,不仅如此,同样的交流还显现在我们的小家庭中,正如下面的例子。

在电影《饮食男女》中,郎雄老先生扮演的角色——台北最了不起的名厨,在妻子去世之后肩负起了抚养三个女儿的责任,三个女儿个性充满了叛逆,各自有着各自的问题。但老父亲的一手厨艺却维系着全家的和睦,吃晚饭也成了全家团聚沟通的时刻,这也让每一顿晚饭充满了不同的味道。原本是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然而各种意外——闪电结婚、投资失败、未婚先孕等——都让大家的味觉随着“意外”而“味同嚼蜡”或者是“翻江倒海”。

尽管老父亲所做的那一道道美味因“意外”而感觉味道大变,但这些美味所征服的不仅是中国观众,还有外国人。因此,这个电影告诉我们的是,人与人之间是可以通过菜肴来沟通感情的。

电影中透过各种各样的菜给人们带来了味觉上的刺激,仿佛我们也是剧中人物之一,也体验着这些食物带给我们的味觉刺激。研究表明,从味觉的生理角度来分类,基本上有四种,即酸、甜、苦、咸,他们是食物直接刺激味蕾而产生的。但是人们所体验的味道远不止这四种,可能还会延伸出辣、涩,甚至某些不正常的味道。

人们因味觉而有所反应,表现出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高兴与不高兴,这对他人来说,便是有了认识、了解我们的可能。一句“我不喜欢吃葱,我讨厌葱的甜味”,一句“我不吃辣的,因为我身体不好不能吃”,所传递给对方的沟通信息是“他不爱吃葱”、“他原来身体不好”,虽然不是实实在在的味觉刺激,但这样的言语沟通的核心依然由味觉决定,也即是对方味觉感受的表白,并把这种感受告诉了我们,这样对彼此展开交流一定是有利而无害。

有人说,妈妈做的饭,永远是子女心目中最能触动五感的一个主题。35岁的苏迪非常认同这句话。她说,记忆里妈妈的饭菜总是让自己馋得流口水,远嫁外地的她恨不得马上飞到母亲身边,让妈妈为自己做那些自己最爱吃的饭菜,那种味道很幸福,是任何饭店里的佳肴都无法相媲美的。

心理专家认为,像苏迪一样,很多人都在记忆中留下了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之所以如此美妙,是因为它关联着我们对童年的依恋,也是对童年的一种眷恋。这些味道,连接着我们成长的缩影和记录,是我们与心的一种沟通。

但是,因味觉而产生的沟通并不总是有效的,有时也会出现味觉疲劳、味觉消杀等情况下的沟通。比如,当我们感冒时,会感觉所吃的东西索然无味;当我们吃了苦的东西后再喝水时,会感觉水是甜的;当我们吃的东西很甜,随后再吃一些甜的东西时,可能会觉得这随后的东西不如原来吃的时候甜了。

味觉,连接着我们的沟通——可能是国与国的沟通,可能是家庭之间的沟通,也可能是我们与自己记忆的沟通,还可能是……诚然,一个味道上的简单反应,便反映了我们的沟通如何——或者味道正好,或者可能已经变质,或者可能已经适应等,无论是怎样的状态,我们应该正视的是味觉所带来的沟通信息和信号。痛觉痛苦,让人远离伤害学心理,用心理痛觉上的刺激,不仅让我们感觉非常难受,更重要的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沟通,所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远离伤害,懂得保护自己。我的心很痛——这是一种抽象的对疼痛的沟通。看见他的伤口,我很难受——这是一种间接性的对疼痛的感觉,亦是一种交流。痛苦,没有人能长久地忍受,因此远离疼痛、远离伤害,便是我们与痛沟通的最终目的。

前面我们提到了触觉在沟通中的作用,同样地,我们也有一个这样的常识:有时一些接触,尤其是物理性接触会导致疼痛感的产生。这种疼痛,便是人体痛觉的反应。

所谓痛觉,指的是身体对有害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而对有害刺激的界定,通常为那些在强度上足以导致个体组织损伤或者避免导致损伤的刺激。

几乎所有人都有过疼痛的感受,这种感受可以说并不好受,有时人们非常希望不要有疼痛感。但问题是人们这样的想法不可能实现,再就是假如真的没有疼痛感,对人们来说就一定有利而无害吗?

答案并非完全肯定——或者是,或者不是。说“是”,是因为当人们没有疼痛感时,仅仅从经济这一角度来说就能弥补大量的损失。比如,在美国,因慢性的、持续的疼痛而花费的药物治疗和不能工作所导致的损失便达70亿美元(1994)。而说“不是”,是因为感觉到这些疼痛会对人们的生存产生重要的保护作用,从而远离伤害。

美国曾经报道了一例“没有痛觉”的婴儿。当这个婴儿出生后,护士给她扎针采血,她没有哭而是安睡如常;长牙时,她把自己的手指咬得鲜血淋淋也依然很“平静”;她用手“又戳又抓”自己的眼睛,甚至导致左眼角膜严重受损、左眼肿的是右眼的两倍,她也依然没有哭……种种的奇怪表现,让婴儿的父母恐惧,而最终医生的解释是她患的是“先天性无痛症”,是一种遗传性感觉自律神经障碍,使得痛感的传导受到阻滞,从而不会对任何有伤害性的刺激产生反应,不会躲避,甚至伤害自己而不自知。

这样的疾病让这个婴儿感觉不到疼痛,或者说她失去了对疼痛感的沟通。对疼痛没有感觉,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反应,也不可能有所谓的沟通,这带给个体的无疑犹如“灭顶之灾”。

因此,能否感受到痛是我们人体所需要的一种重要的防御信号——以警示个体远离伤害。所以正常来说,我们可能随时会遭遇疼痛的“袭击”,也随时准备好保护自己。

当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我们身体时,我们能感受到不同的疼痛,比如刺痛、烧伤痛、胀痛、撕裂痛、绞痛等。这些疼痛感一旦产生,便也是个体和身体沟通、交流的开始。不仅如此,不同的人对不同痛觉的感受敏感度并不一样,比如在前线打仗的战士可能感觉伤口并不怎么疼痛,而有的人可能对刺入皮肤的注射针所带来的疼痛便忍受不了。前后的差异显而易见。

另外,人们和痛觉之间的交流,有时只要看到发生在他人身上的疼痛事件便能有所感触,也能产生犹如疼痛者本人所承受的那种疼痛。

电影《唐山大地震》便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份锥心的痛。失去挚爱的亲人,是一种痛;救女儿还是救儿子的“单一”抉择,是一种痛;眼睁睁看着亲人在自己面前死去却无能为力,也是一种痛;还有片尾那30年来坚持着只能探望“名字”的骑车人,他的痛苦也若隐若现……面对这些,换作是我们自己,也许所能说的也只能是:“是啊,真痛苦啊!”

看到他人经历的痛,让我们产生的感慨是“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珍惜”。这种痛觉上的刺激,一方面让我们感觉非常难受,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所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远离伤害,懂得保护自己。

总的来说,对疼痛的感受不仅和所发生的当时背景、情景有关,而且也和个人的反应习惯有关,比如有的人反应深刻、颇有感触,而有的人则可能冷漠、无反应。不过面对痛苦,人们总是希望它尽快过去、尽快得到解决,这也是人们沟通的目的所在。所以一些缓解痛苦的方法便成为必需,比如放松、分散注意力、催眠等。潜意识谁在不知不觉中被说服学心理,用心理潜意识可以越过意识而产生直接的反应,以实现沟通。潜意识并不总是对我们的沟通有利,有时便可能是我们沟通中的一道阻碍墙。我们需要和潜意识来一些亲密沟通,从而避免被不知不觉说服。一个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而潜意识就是这个“沉睡的巨人”,我们欠缺的是和“它”的沟通。

一个人对刺激的反应能力如何,均由大脑来控制来实现。而大脑能否控制好,则通过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来实现。其中,此节我们的重点是潜意识。

潜意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解释为,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之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而存在的一种思想。简单来说,当一个人开始学骑自行车,整个学习的过程及刚刚上路的时候,都是意识在发挥作用;而当彻底熟练并形成了习惯时,则便是潜意识来操控了。

不过,意识和潜意识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人们分不清到底是受意识的影响,还是潜意识控制的结果。但是与潜意识相比,意识所发挥作用的部分非常小,正如弗洛伊德所比喻的“是冰山上的一角”。因此,在我们的沟通中,当各种各样的感觉刺激作用于头脑时,人们所做出的某种反应很大程度上便可能是被潜意识说服的结果。

张洁再次和好友吵了一架,其实原因很简单,好友想劝张洁不要再迷恋网络,因为她的身体已经吃不消,甚至不得不靠药物维持才有精神。但张洁不仅不领情,反而还非常刻薄地说了好友一顿,好友很伤心也很无奈地离开了。事后,张洁自己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

像张洁这样事后懊恼的人很多,问题在于人们口中所说的“自己”在哪儿?其实,这个“自己”就是人们自身的潜意识。或许人们会认为此时是意识在发挥作用,但实际上潜意识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也就是说除非一个人的生命结束,否则潜意识终究能说服人们去做或者不做某些事。

然而,人们有时并不能感受到潜意识对自己的影响,比如上例中的“自己”的刻薄话语,很可能和内心潜意识的某种被压抑的感受有关,比如童年受过的创伤、曾经受到父母不断否定的眼神,以及对童年顺从经历的无意识反抗等。不仅如此,潜意识还可以越过意识而产生直接的反应,以实现沟通。

当我们的手指碰到火或者像火一样的东西时,我们会产生迅速退缩的反应,这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中已经有了对火的经验;当看到一只欲扑向自己的恶犬时,我们来不及思考便会做出拔腿狂奔的反应,这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已经直接做出命令;当我们每天回家走同样的路时,这个过程便慢慢印在了我们的潜意识中,而假如某天正想着公事,很可能在走到家时还没反应,甚至回想不起来是如何走回来的,也不记得何时走过了本想进去逛一下的某个店面,这正是潜意识控制的结果。

因此,在某些类似的情况中,我们接收到了某些感觉上的刺激,即使意识有所表现但很大程度上来不及反应——告诉我们应如何做,而是潜意识——越过了意识——直接做出了快速的反应。

很明显,潜意识的力量如此庞大,在沟通中可以兼顾很多东西,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不过,潜意识并不总是对我们的沟通有利,有时便可能是我们沟通中的一道阻碍墙。

电影《爱德华大夫》中,男主角爱德华大夫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精神病科专家,被推举为格林玛纳斯精神病疗养院的新任院长。然而,从他接任开始,他便表现出了让人不理解的一面。

当爱德华大夫出现在餐厅时,女主角医生康斯坦丝随即被他的魅力所吸引,接着他们在餐桌上愉快地交谈着,康斯坦丝向爱德华大夫介绍户外的游泳池,并随手用餐叉在桌布上画出了弯曲的泳道,但对此爱德华却表现出很不安,面部抽搐起来,并说这些东西看起来令人感到厌烦。

像正常的情节一样,男女主角相互爱慕,并开始交往。然而在一次彼此热烈的拥抱时,爱德华突然看到了康斯坦丝睡衣上及床上的条纹图案,然后便惊恐地推开了她。

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很多次,这些不得不让康斯坦丝怀疑起来。经过辗转求证,并在她老师的帮助下才发现,爱德华大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压抑了和潜意识的沟通,或者说他的潜意识有意隐藏了那些让他不安的信息——真正的爱德华大夫被害的信息。

潜意识一直在爱德华大夫的头脑中发挥着作用,并且从来也不会有伤害他的动机,即使有时它并不能让他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布赞曾指出:“一个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而潜意识就是这个‘沉睡的巨人’。”我们能感受到这个“巨人”在我们身上所具有的力量,但同样地,我们所欠缺的是和这个“巨人”的沟通,比如使他平静下来、集中注意力感受其所在,以及对他说感谢的话等。否则,我们所应看到的更多的是和潜意识积极、主动地沟通,而不是不知不觉中就被说服。体验一场身临其境的感官盛宴学心理,用心理体验,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官感受的沟通过程。感觉到爽快是一种体验,并且有时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出来。体验,是我们对自身感觉的一种验证、佐证,并引导着我们与自身的沟通。体验,让我们对刺激由虚变实,让我们的绝大部分反应符合自己的身心所想。

面对刺激,我们可能因潜意识而做出某种反应,并且这种反应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而有些刺激,让我们产生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这种感觉既不是不可控制的潜意识所为,也不是意识的清晰反应,而是由心理的某种体验决定的。

我们体验到了什么?体验到的东西首先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真实感,并能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使我们随时想起、回忆起这个曾经感受过的“东西”。这种体验,是我们对自身感觉的一种验证、佐证,并引导着我们与自身的沟通。

以试车的体验为例,不妨先看看下面的例子。

2007年7月,尽管北京的天气有些炎热,但保时捷全球路演北京站仍然吸引了大批的保时捷车迷。尽管车迷们已经从宣传海报中大致了解了此次上市的新款保时捷跑车的性能、特色,但能够亲自试驾才是对自己最深刻的体验。保时捷(中国)总经理毕少朴对此深有感触。

毕少朴说:“我非常幸运有机会试驾保时捷的每一辆车。”他还说:“从我拥有第一辆保时捷开始,直到现在,每天早晨起来开车时,仍然有那么多的激情,仍然享受它所带给自己的乐趣。另外,对我来说,保时捷是一种信念,能带给我更多的自信。”

一般来说,一款新车在上市前,往往会做大量的宣传活动,比如性能方面的画报,喜欢车的人们对这些画报表现出无尽的喜欢,并且被宣传中所描述的各项功能所吸引。但是仅限于此,因为无论人们再怎么想象,也不可能真正体验到坐在里面、发动引擎、奔驰在路途中的畅快感受,因此唯有体验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通过体验,人们感受到了那份兴奋、那份游刃有余等,这是画报所不能表达的一种感觉。

这便是体验,是一种身临其境的真正感官感受的沟通过程。也许当人们问试驾的车手有何感觉时,或许他们的言语仅限于“太爽了”等之类的词,但真正的爽快体验也许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

因此,在我们的沟通生活中,这种体验有时便引导着我们的选择——只有体验到了才会选择,否则即使对方描述得“天花乱坠”,人们也可能无动于衷。

当我们游走于各个商场时,看上某件衣服,导购可能随即为我们找到尺寸合适的一件让我们试穿;当走到食品区时,我们也可能看到导购端着某种新口味的食品让顾客免费品尝;当我们想买某种健身器械时,导购也会让我们亲自操作、运用一下……

所有这些“试穿”、“试尝”、“试用”等都是为了让人们有所体验,与自身的感官进行一次亲密沟通。当然,前提是人们对对方产生了兴趣,否则没有兴趣,人们自然也不想去体验。

由于人们因体验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很多企业在与顾客的交流沟通中实施了一种体验营销——通过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以便能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性能或品质,最终让顾客主动喜欢并购买自己产品的营销过程。

茶叶的包装颜色是否会影响人们的味觉体验。对此,研究者进行了研究。研究者把同样品质的绿茶分成四份,分别装进了红、绿、蓝、棕色的茶罐中,然后请人饮用。结果发现:

80%的人认为,红色茶罐里的茶气味较浓郁、回味无穷,档次较高;

96%的人认为,绿色茶罐中的茶气味清新、品质纯正、颜色比较清澈,是新茶;

87%的人认为,蓝色茶罐中的茶有酸涩感,风味也一般;

92%的人认为,棕色茶罐里的茶比较醇厚、浓郁,品质也纯正,是陈茶。

人们在体验茶的味道时,因包装不同而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这种体验带来的不同结果给了销售商们一些包装颜色上的启发。

体验,让我们对刺激由虚变实。在沟通活动中,我们因刺激体会到了什么,又通过体验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无疑将影响着我们的反应。一旦体验与我们清晰的意识相结合,我们所做出的反应不能说所有,但绝大部分将是符合自己身心所想的结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