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2013年·本科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1 12:47:16

点击下载

作者:麦可思(MyCOS)研究院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2013年·本科版)

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2013年·本科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2013年·本科版)作者:麦可思(MyCOS)研究院排版:昷一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1-01ISBN:9787302309543本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媒体评论

新华社:在选择大学和专业、做人生职业规划这个问题上,家长、学生、老师通常无法凭借充足的信息帮助学生做长远规划。而麦可思提供的数据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结合就业市场需求来择业和求职。《第一财经日报》:麦可思(MyCOS)公司完成的“中国大学应届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勾勒出了整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图景。《中国青年报》:热门专业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什么样的专业才不会“毕业即失业”?麦可思(MyCOS)公司新近完成的“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都是供大于求,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都在万人以上。《中国教育报》:麦可思是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人民政协报》:翔实有效的数据,专业超前的分析,问题矛头的直接指向……作为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权威人士,王伯庆和他的麦可思也受到了媒体和有关部门的关注。《环球时报》:MyCOS,China's leading labor consulting firm.专家推荐

打开《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一书,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扑面而来——政治思想教育专业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是多少?该专业工作半年后平均月薪是多少?汉语言文学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是什么……我从事职业咨询许多年,咨询过无数大学生;但直到伯庆兄和他的麦可思公司出现,才惊叹中国在这个领域真正出现了具有科学与学术意义上的专业服务。事实是,麦可思已经成为国内大学在招生、专业设置、就业指导方面的核心决策依据,成为无数高考生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工具。

——徐小平,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著名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咨询专家

第一手的信息、翔实的数据,是眼前这本求职与职业规划指导书的最大特点,由此称这本书为大学生求职地图,或者职业GPS,一点不错。而今天大学生求职,在茫茫人海中,需要的正是一份找到职业方向的地图,以及准确定位职业选择的GPS。阅读它让你的求职过程事半功倍。

——熊丙奇博士,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专家

麦可思(MyCOS)公司所进行的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填补了中国高等教育调查中的一项空白,在就业市场和大学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意义重大。我愿意向所有大学毕业生推荐本书。

——赵炬明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院校研究所所长,中国院校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选择职业的关键词是“适合”,你的职业生涯如何考虑,本书的数据和分析值得好好参考。——吴垠博士,市场调查专家,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副总裁本书数据介绍

麦可思是被多方公认的、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高等教育培养质量评估专业机构,为中国高校、各级政府教育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企业和学术研究机构等提供基于数据库的教育数据咨询服务。在大学生就业和培养研究方面,麦可思是目前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专业机构之一。

麦可思曾在2006年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全国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进行了调研,收回6000多家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有效问卷,对大学毕业生在毕业1年内是否能胜任职业所需的各项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进行了评估,了解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招聘需求和能力需求。

同时,麦可思从2007年起,引进美国的O*NET系统,以此职业分类和能力模型为基础进行调研,已经连续6年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社会需求,完成了对职业信息系统的本土化,拥有了具有第三方公信力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基于数据库,麦可思研究团队作为唯一作者,已经连续4年撰写并发布了就业蓝皮书,即2009—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同时也为社会蓝皮书、教育蓝皮书、留学蓝皮书等提供了数据支持。麦可思的大学生就业研究报告已被政府部门和高校广泛参考和引用。同时,麦可思数据自发布以来,得到了包括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人民政协报》、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及中国教育在线等上千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和肯定;同时,麦可思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也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引用;麦可思的各省的就业专题报告得到了各省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此外,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和南京大学等一流大学在招生网上均引证了麦可思的权威数据。

本书数据主要来源于麦可思2012年最新完成的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抽样达到59.6万余人,回收问卷约25.6万份,回收率约43%;共覆盖中国2093所高校及其分部、分院,其中“211”院校为110所,非“211”本科院校(部)为971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科);共调查了604个本科专业;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05个职业,占全国所有职业分类的93.7%(《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12版》);覆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323个行业,覆盖全国所有行业分类的98.8%(《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12版》)。

本书特色

独家就业信息

本书以大量的图表提供了独家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包括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月收入期待底线与毕业半年后的实际月收入对比,就业流向(职业流向、行业流向、单位流向及地区流向),工作能力满足度,求职成功渠道和自主创业状况调查等,所有信息均来源于大样本专业调查所得到的第一手真实数据,对于指导大学生择业与求职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独家职业信息

本书以举例的形式展现出常见职业的真实一天,包括土木工程技术员、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师、记者和通讯记者、律师助理和司法助理、个人理财顾问以及会计等,用以帮助大学毕业生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对就业选择作出正确的判断。前 言

本书自2009年首版以来,受到大学生和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们的热烈欢迎。这本以数据为依据的书被称为“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宝典”。为什么大学生和就业指导老师们喜欢这本书呢?因为本书有大学生求职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

这本书有你计划就业的地区、职业、行业的薪资与需求行情,如雇主提供的最高薪资、平均薪资、其他人的最低薪资要求、平均求职成本、投出多少份简历才能得到一份工作邀请等。本书可以为你提供求职所需要的策略、技巧、信息和方向,既是一本大学本科毕业生必备的求职手册,又是中国唯一得到麦可思数据及授权的本科生求职辅导书,更可作为你求职道路上的“GPS系统”,在求职的曲径迷宫中引领你走向成功的新起点。

本书在2009年版(原名《决战大学生就业》)和2010年版的基础上,于2011年针对本科毕业生和从事本科就业指导老师的需要首次进行了改进;2012年版为本科版的第2版,数据来源于麦可思2011年全国调查中的17.1万份本科毕业生的有效答卷;2013年版为本科版的第3版,数据来源于2012年全国调查中的17.6万份本科毕业生的有效答卷,是基于麦可思最新调查研究数据所编写的最新版本。图表目录

表1-1 2003—2010年我国高校生毕业时就业情况统计

图1-1 中国2011届本科毕业生选择读研的最主要原因

图2-1 霍兰德6种人格类型

表2-1 6种人格类型与适合的职业范围

表2-2 现实型——土木工程技术员的真实职业环境一览表

表2-3 研究型——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师的真实职业环境一览表

表2-4 艺术型——记者和通讯记者的真实职业环境一览表

表2-5 社会型——律师助理和司法助理的真实职业环境一览表

表2-6 企业型——个人理财顾问的真实职业环境一览表

表2-7 常规型——会计的真实职业环境一览表

表2-8 应届本科各专业门类毕业生从事相关/不相关职业的各项就业指标比较

表2-9 应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最高的前10位职业

表2-10 应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最低的前10位职业

表2-11 应届本科毕业生从事专业门槛最低职业时最重要的3种基本工作能力

图2-2 5大类基本工作能力

表2-12 基本工作能力定义及序号

表2-13 应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10大高薪职业

表2-14 应届本科毕业生从事10大高薪职业比例最高的5个专业

表2-15 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后所从事的10大高薪职业

表2-16 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后所从事的10大高薪职业类及薪资涨幅

表2-17 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内职位晋升比例最高的10大职业类

表2-18 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内职位晋升次数最高的10大职业类

表2-19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10大热门职业

表2-20 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内转换职业中最热门的前10位职业

表2-21 本科法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22 本科工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23 本科管理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24 本科教育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25 本科经济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26 本科理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27 本科历史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28 本科农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29 本科文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30 本科医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31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所在的10大高薪行业

表2-32 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后所在的10大高薪行业类及薪资涨幅

表2-33 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内职位晋升比例最高的10大行业类

表2-34 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内职位晋升次数最高的10大行业类

表2-35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所在的10大高薪行业中薪资最高的5种职业

表2-36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10大热门行业

表2-37 本科毕业生毕业后3年内转换职业中最热门的前10位行业

表2-38 本科法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39 本科工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40 本科管理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41 本科教育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42 本科经济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43 本科理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44 本科历史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45 本科农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46 本科文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47 本科医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行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48 不同类型单位的制度、文化和发展前景比较

表2-49 不同类型雇主招聘本科生的比例(附各项就业指标)

表2-50 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后在各类型用人单位的薪资

表2-51 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后在各规模用人单位的薪资

表2-52 本科法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单位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53 本科工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单位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54 本科管理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单位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55 本科教育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单位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56 本科经济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单位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57 本科理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单位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58 本科历史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单位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59 本科农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单位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60 本科文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单位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61 本科医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单位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图2-3 “211”本科应届毕业生就业城市类型

图2-4 非“211”本科应届毕业生就业城市类型

图2-5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地级城市

图2-6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副省级城市

图2-7 应届本科毕业生在4个直辖市的就业情况

表2-62 本科法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城市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63 本科工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城市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64 本科管理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城市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65 本科教育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城市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66 本科经济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城市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67 本科理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城市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68 本科历史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城市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69 本科农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城市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70 本科文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城市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71 本科医学专业门类主要专业的城市流向(附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表2-72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所在地薪资最高的50个城市

图3-1 2011届“211”院校毕业生初次求职成功的渠道分布

图3-2 2011届与2010届“211”院校毕业生初次求职成功的渠道分布前3位对比

图3-3 2011届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初次求职成功的渠道分布

图3-4 2011届与2010届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初次求职成功的渠道分布前3位对比

表3-1 应届本科毕业生主要职业初次求职成功首要渠道

表3-2 应届本科毕业生主要行业初次求职成功首要渠道

图3-5 中国2011届不同类型本科院校毕业生获得的求职辅导强度

图3-6 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求职服务接受程度

表3-3 本科主要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期待VS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图5-1 201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流向分布

图5-2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者VS其他就业者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图5-3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动机分布

表5-1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者和受雇就业者基本工作能力水平比较

图5-4 创业工作要求的5项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比较

表5-2 自主创业者&其他就业者满足度最低的5项基本工作能力

图5-5 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帮助最大的活动

图5-6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来源

图5-7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地区分布

图5-8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地区分布&工作所在地分布

图5-9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所在地

图5-10 在家乡创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家乡地区类型分布

图5-11 在家乡创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家乡地区类型分布&生源地分布

图5-12 在外省创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生源地类型

图5-13 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外省创业的地区类型分布&生源地分布

图5-14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项目与专业相关性

图5-15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专业门类分布

图5-16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最多的10大本科专业类

图5-17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集中的前10位行业

图5-18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者的10大职业角色

图5-19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风险因素第1章冲锋!一切为了就业1.1 700万大学毕业生的最后一战

四年光阴转瞬即逝,宁静的校园在照片中即将定格为美好的回忆。校园内外,就业决战的号角已吹响,一场激烈的“战斗”摆在眼前——昔日的同窗今朝成为求职战场上的竞争对手,而你如同四年前高考时一样,已做好了准备,只等放手一搏。

即将面对就业的你,也许在心中早已勾画好了未来。然而,你是否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将要面临的又是何等严峻的求职考验呢?你又该怎样做好充分的规划和准备,成功跨越就业难关?

就业难并非危言耸听,有数字为凭,如表1-1所示。表1-1 2003—2011年我国高校生毕业时就业情况统计

据教育部最新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2012年则增至680万人,创历史新高,约为本世纪初毕业生规模的7倍。在2010—2015年的整个“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仍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年均700万左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介绍,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依然非常大,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不仅技术工人短缺,普通工人也短缺。就业难主要是大学生就业难。即使高校毕业生大部分可在离校后半年至一年内实现就业,但就业质量仍有待提高,大学生就业观念与现实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部分专业和一些特殊群体是就业的难点。

你也许应该扪心自问:我是否已经做好了求职的准备?我是否真的清楚自己的竞争优势和职业目标?

这里,建议大家通过下面的小测试来评估一下自己目前的求职者段位。为了使你的回答更真实,请在看到问题后遵从自己的第一反应尽快作答,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回答完毕后,计算总分并对照分析找到自己所处的“求职段位”。

测试:你是第几段位的求职高手?

1.是否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

2.是否使用过职业测评或未来希望借助职业测评来了解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

3.是否已经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

4.(如果上一题选择“否”,请跳过此题)对于你已经锁定的职业目标,你是否了解它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所要求的技能、任职资格和兴趣以及自身的性格?

5.是否清楚自己希望从事的行业?

6.是否清楚自己希望就职的工作单位所属的企业类型(国企、民营、外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

7.是否准备在毕业6个月以前就开始求职?

8.是否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求职帮助?如大学组织的招聘会、辅导求职策略、辅导面试技巧、辅导简历写作等(就业心理辅导课程除外)。

9.了解招聘信息的渠道是否超过3个以上?

10.求职前是否有过与专业有关或无关的实习经历?

测试分析:你的“求职段位” 求职门外汉(0~3分):你的情况已经很危险,甚至连自己的职业方向在哪里都不清楚,尚未做好准备的你又怎能天真地期待那11%的失业率不落在自己头上呢? 求职菜鸟(4~7分):你对自己的职业方向依然有些迷茫,求职准备也还不够充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不得不为你捏一把汗。要想得到更多的机会、增加求职胜算,你还需要更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更有针对性的准备哦! 求职达人(8~10分):你似乎已经为自己规划好了职业发展之路,准备充分的你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在等待机会了,你要做的只是在求职实战中更好地展示自己。

对照上面的测试分析,现在的你正处于哪一个阶段呢?

或许我们曾经只是一味地抱怨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愤愤不平于企业以“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将我们挡在门外……但实际上“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求职绝不是从制作简历才开始的

小周是东北某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新招收的硕士毕业生,通过了淘汰率极高的公务员考试,刚刚被中国贸促会录取。他能在北京找到这样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足以成为许多同学眼中的就业成功者。

但没有一种成功是偶然的。是的,从读研究生的第一天起,小周就在分析自己性格的基础上,拟定了一份求学与求职的详细计划。自认为性格内向的小周,却是一个非常有毅力、能安下心来把事情做好的人,他结合自己的行政管理专业,又辗转请教了几位已经毕业工作的师兄师姐,初步判定自己比较适合两种职业:高校行政管理者和公务员。

由于当年本科毕业时已经对求职难有了深刻体会,小周从上研究生之初就开始为两年后的求职实战进行精心的准备工作。这期间,他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并且自学法律,考取了律师资格证。集中精力快速、高质量地完成了论文之后,他在毕业半年前开始全力投入求职。

收到中国贸促会的面试通知,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在面试中虽然无法立即得到肯定的答复,但小周自我感觉发挥得很好。事实也的确如此,后来一位考官告诉小周,他对知识的把握和镇定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正是单位想要的人才。在十几名北京名牌高校学生中脱颖而出的小周,最终顺利地被中国贸促会录用。

小周的成功经验,不妨简单地归结为“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充分的求职准备”,二者少其一,结果往往都会事与愿违。然而,成长中的弯路则更像是一面镜子。

盲目考研,你还是得面对就业

某科技大学电信系研究生小吴,本科毕业时曾在国内电信设备生产巨头华为有限公司应聘成功。当年小吴本科毕业时正值中国电信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内电信设备生产商的大幅扩展以及外资电信巨头的大量涌入,造成了电信人才走俏;一些重点大学学生在毕业半年前基本就与用人单位签约了,名牌大学学生更是不在话下。然而,峰回路转,短短3年,当小吴研究生毕业时,再次去华为应聘,却遭到了拒绝。原因很简单,3年之后,随着电信市场的成熟以及高校的扩招,电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已大不如前。

无独有偶,南京某知名高校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小马,临近毕业,投出了大量的简历,等待了很久之后,终于接到南京市一所著名中学民办分校的通知,参加该校的语文课试讲。试讲的21位应聘者中有8位是研究生,其他均是本科学历,而该校只招收两名语文老师。招聘的结果却是与她前后场试讲的苏州大学本科生接到了录取通知书,而她则遭到了拒绝。

从这两个例子看来,继续深造并不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光辉的前程。其实是否选择读研究生,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理想和规划,如果你的职业理想是当一名统计分析师,那么硕士研究生学历就是必须跨越的门槛;如果你的专业是物理学,而你也希望今后能够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那么少说也要攻读到博士学位,你所积累的学识和研究经历才能够让你走到科学的最前沿……如果你正计划考研,那么是否已经问过自己读研的动机?究竟是学术研究的需要,还是对“高学历好就业”心存幻想?

图1-1是根据麦可思公司2012年最新完成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结果,统计出本科毕业生选择读研究生的最主要原因。图1-1 中国2011届本科毕业生选择读研的最主要原因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

在上图中,我们发现有超过半数者是出于职业发展的长远考虑而读研的,还有超过一成的本科毕业生,由于希望去更好的大学甚至是因为就业困难等动机而选择读研。

那么,以考研“曲线就业”的美梦是否真的可以如愿以偿呢?

实际上,近年来研究生毕业后也同样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中国大学扩招是1999年开始的,4年后的2003年研究生开始扩招,2006届硕士生也开始面临就业困境,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只是被读研推迟了3年而已。

事实上,从调查报告中无法反映出的一个读研学生的心理也许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求职,我害怕经受求职的挫折,更害怕社会的复杂,不如逃避这种对未来的规划和选择,继续做我擅长的、已经做了很多年的事情——读书。

然而,正如上文中的例子,缺少职业规划而选择读研并不是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迟早要为自己或盲目、或逃避的选择而付出代价。“先就业,再择业”错在哪里?

谁说找到工作就万事大吉了?没有职业方向的就业,面临的烦恼会更多。

小雅大四求职时采取了“海投”的策略。广撒网还是有收获的,她拿到了几份录用信,小雅挑选了一份市场营销的工作。这份工作吸引她的主要原因是薪资待遇不错,而且能留在北京。可是经过大半年的工作,小雅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选错了职业,策划、产品推广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等因素使得性格文静内向的她时常感到沉重的压力。

其实像小雅这样的情况,看似是“择业”,但事实上,并不是建立在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之上的,于是这种选择就变得盲目了。这其实不能称之为“择业”,她更像是在迷茫中“被选择”。而比这种“盲目”更糟糕的是“先就业,再择业”。

志鹏在毕业前期,一直是以“先择业”为指导方针的,但是因为就业市场供大于求,而他又缺乏择业的判断标准,同窗好友、至爱亲朋们七嘴八舌的“高见”搞得他一头雾水。临近毕业,眼看着同学们陆续找到了东家,而自己却高不成,低不就,面对父母期盼的眼光,志鹏有点急了。这时,正巧有家国有企业对他颇有意向,抱着“先就业再说”的想法,志鹏成了某国企市场开拓部的经理助理。但是在他工作了1年以后,仍然觉得不适应,整天面对文件和会议,一点儿工作的激情都激发不起来,这时的志鹏很后悔当初没有“先择业,再就业”。

显而易见,如小雅和志鹏般找到一份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无法激发工作的热情,于是得不到好的回报,这更易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很快便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当中。

如果能对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多一些了解,对职业多一些认识,或许我们就会对求职多一份把握和自信。明确的职业目标、具体的规划和求职准备,会帮助我们更快地走进属于自己的事业。1.2 毕业生,你的职业需规划

在开始准备求职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为自己确定一个职业目标,这便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那么,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这里先为大家补上一节理论课。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在一生的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根据美国组织行为专家道格拉斯·T.霍尔(Douglas T.Hall)的观点,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即在对个人和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标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简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下列3个方面寻找平衡点:

• 个人性格特点和兴趣

• 具备的能力、条件和专业知识

• 社会需求和市场

为什么必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假如有人告诉过我,我有朝一日能够成为教皇,那么以前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地学习。

——教皇约翰·保罗一世

看了这句名言,你能明白教皇大人想告诉我们什么吗?也许你觉得他想说的是他从没想过自己的未来,从未做过任何职业规划,但是由于努力祈祷,于是终于有一天,上帝扔了一顶教皇的帽子在他脑袋上——大概就像苹果往牛顿的脑袋上砸一样。这难道是真的?我们不妨看看保罗一世在成为教皇之前的人生经历:

出生于贫穷的工人家庭,在当地神学院完成青少年时代学业;

大学就读于宗座格列高利大学(The Pontifical Gregorian University),一所以格列高利教皇命名的大学,在天主教徒眼中的地位仿佛是美国的哈佛、英国的牛津;

曾任所在教区神学院的副院长,并教授教会法规、宗教艺术等课程;

在所在教区代理主教;

曾任威尼斯教区主教;

曾任宗教法院枢机主教;

……

看到了吗?这是何等明确的一条职业路线!也许你想当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教皇,我们也不必再提那句已经被用到泛滥的“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是你至少从教皇的事迹里面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天上掉好东西的日子不是说来就来的,就算终于有一天你期盼了大半辈子的好东西掉下来了,你也需要为之做好准备——如果天上掉下的是教皇的帽子,你也许需要具备适合那顶帽子的头脑;如果天上掉的是红苹果,你最好在脑子里已经酝酿好了一个只欠最后一击的奇思妙想;如果天上掉的是大馅饼,你恐怕应该早就练就好了一个怎么也撑不破的胃。

在下面这个真实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优秀与平庸仅隔一线。你是否有一个明确而长远的目标?当然,还需要有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

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对当年毕业的天之骄子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1995年,即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一批1970年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现在大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着,但都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他们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既然职业生涯规划如此重要,那么为什么我们又常常会忽略它呢?美国职业生涯规划大师雷恩·吉尔森在他的经典著作《选对池塘钓大鱼》中提到,“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做,很多人觉得这样做太麻烦,很多人对自己确定的目标和计划没有信心,很多人将目标制订得过于长远,这使立刻看到成果变得不可能,从而导致他们丧失了勇气”。

可以看到,这些导致我们忽略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并不是不可克服的,我们需要的,仅仅是制订规划时的耐心、毅力、勇气与方法。

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攻略

职业生涯是与个体的现实条件、环境密切关联的发展过程。这种关联表现为“人”与“职”的匹配与适应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主要的表现为身体素质、智力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最终又表现为能力与性格上的差异。职业是在社会分工过程中形成的,每个职业都有其自身的性质和内容,对于任职者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个体的差异和职业的多样性的存在,使每个人都不可能适应社会上的每一种职业。因而,在职业和职业性质与就职者个性特征之间的合理配合对组织和个人双方都有好处。同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各种职业及其要求具有相对稳定性,另外,个人特征在一定时间里也保持相对稳定,这也正是人与职业可能匹配的前提。

撇开枯燥的理论不谈,我们不妨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看做恋爱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如何在茫茫“职海”中寻找到与自己真正“相匹配”的职业呢?

你开始皱眉,很难吧!

可是,秦奇却做到了。

秦奇大学毕业两年,在湖南省一家知名的报社做新闻版编辑,在他看来这是一份富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工作,回顾求职经历,他将成功归功于大学“做对了4件事”。

第1件事是从江西一个县城考入湖南某大学中文系。对于未来,秦奇有两个选择:首先是努力学习学校课堂的知识,3年后回到生他养他的小镇做一辈子的老师;其次是另寻出路,留在城市。要强的秦奇选择了后者,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他大学里做对的第1件事。对此,他用职业规划的术语将这第1件事戏称作“明确目标”。

第2件事是重新审视自我。秦奇发现自己的长项和爱好并不在于教书,他比较喜欢搞一些文字工作,比如写新闻。这件事用职业规划的术语可以解释为“认识自己”。

第3件事是秦奇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去思考自己未来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也是他的职业定位。最终他认识到,在一个大家都在往当老师这方面发展的高校里,搞新闻工作,一定会引起重视,加上具有中文专业的基础以及学校的院报、广播台等很多资源都可以被利用来很好地锻炼自己……在对职业定位的思考中,秦奇还充分考虑到了市场的因素,对此,他的心得是: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定位都是从自己出发的,但是如果不把自己放到社会的大环境中,看自己适合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就不一定能成功。比如有人认为自己对考古很有兴趣,但是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是很少的,你朝这条职业道路发展,那必然会很艰难。“投身实践”是秦奇做对的第4件事。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是真正有多少人愿意做这早起的鸟儿呢?秦奇不无感慨地说:“我是从大一开始去报社实习的。读了4年大学,共实习了5次,都是直接去敲总编辑的门。对我这样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没有一点儿社会关系,只能靠我自己。通过几次实习,我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这甚至直接影响到我找工作;同时,我也获得了许多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

秦奇的职业发展无疑是成功的,并且他过去的经历让我们看到这成功背后的必然性。或许,用心的你已经领悟到效仿秦奇职业规划的4部曲,拿到心仪的录用信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

• 发现职业兴趣,设定职业理想——询问自己的内心、倾听家人和朋友对自己的评价,还可以选择职业测评工具,发现职业兴趣,进而勾勒出未来职业生涯的理想图画。

• 自我评估和环境分析——通过自我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且结合现实情况清晰的把握,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实践。

• 了解职业环境,确立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实习、向从业者咨询或上网查询,了解真实职业环境,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所要求的技能、任职资格、职业性质及岗位特征等。只有在对个人进行全面分析以及对环境有较深入的了解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结合个人职业理想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 制订、实践学期行动计划——为职业目标的实现设定短期的计划,可根据具体的职业要求,寻找自身的差距,制订提高能力的行动计划,严格执行。主要行动目标在于提高自身与理想职业相匹配的能力。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可能因为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因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与梦想擦肩而过、浪费青春。

也请你不要误解“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含义而舍弃职业生涯规划,要知道,在你的事业发展道路上,变化即机遇是你在按着既定目标探索的过程中迎来的,没有既定的规划,是无法争取新的机遇的。几米在其作品《失乐园》中曾经说过:“在追寻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途经意想不到的美丽花园,望见异常璀璨的星空。”

所以,我们离自己的成功并不遥远,只差一个我们都能做到,却常常被忽略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我们都能有这样的认识和意识,那么遵循一般的制订计划与设定目标的方法,作出一份属于自己的规划其实并不困难。而你也定会收获“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

Tips:选择职业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 清楚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

• 清楚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的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劣势、补偿、机会和前途。

• 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1.3 你是谁

既然要为自己量身打造职业生涯规划,当然应该首先从了解自己开始。

叩问你的内心

找一个心静的时间,一张纸、一支笔、一杯清茶或是咖啡,推开心灵之窗,面对真实的自己。

• 我是谁(角色、个性和能力)?面对自己,真实地写出每一个想到的答案,按重要性进行排序。

• 我喜欢做什么?回忆自己真心向往过的、想干的事,并一一地记录下来,进行排序。

• 我能够做什么?将自己确实具备的能力和自认为还可以开发出来的潜能一一列出来,认真排序。

听自己最真诚的回答,在对以上3个问题的回答中,排在前面的答案是否有相似的,从中你会找到自己真正的职业兴趣和倾向所在。

聆听他人的声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我们自恃有敏锐的洞察力,但是,当要对自我作出评判时,可能我们就不那么敏锐了,尤其是自己心理上的不自觉逃避,会放大优点,回避缺点。

这时候自有“旁观者清”,你不妨试试从亲人、朋友或老师的眼里了解自己,可能会意外收获另一个更真实的自我呢。

爸爸妈妈是最了解我们的人,尽管他们似乎总爱念叨我们的短处,其实他们永远都在为我们着想,毕竟他们有着更丰富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外加评论以供参考。

同学、老师看到的是学习中的你,从他们的角度,也许更能发现你学习中的作风与性格;而好朋友也许能让你打开心扉诉说心事,他们更了解你想要的东西和你固执的一面。

总之,听听身边朋友们对自己的客观评价,我们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借助职业测评

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家人和朋友的评价,都是主观的认识,你还可以借助科学工具,如职业测评,来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发现这些特质与职业的契合点。

职业测评自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现在,已经是成熟的技术了,它的科学性也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测试者只需回答若干问题,就可以判断出所属的职业类型,以及在这个职业类型中所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可以直接查看职业环境。

这些内容,将会在本书第2章的2.1.1节中详细地为大家介绍。1.4 走近心仪的职业

确定职业目标的前提是尽可能充分地了解职业,并据此判断该职业是否真的如你心中所向往的一样。

比如停留在片面认识和单纯想象中的你,肯定并不知晓记者职业光鲜背后的无奈:工作时间特殊、无法按时接送孩子上学;工作环境复杂,经常为采编新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身在危险的第一线……

但是,如果记者身上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是你认同的第一价值观,那么即使有再多超出想象的困难,你还是会乐在其中。

其实,左右你是否愿意从事该职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你需要一个立体的评价体系来帮助你了解想从事的职业。

职业内容

职业内容能告诉我们一项工作的职责是什么,工作当中会运用到哪些技能等。只有了解了职业内容,我们才能结合自身特点来判断自己是否对这个职业感兴趣。

职业的工作方式和环境

不同的职业工作方式和环境是完全不同的,这涉及每个职业从业者日常的活动范围和环境、接触的人群等问题。比如有的职业需要长期久坐,如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师;有的职业需要经常和他人交流,如销售代表;还有的职业工作条件和环境很恶劣,甚至危险,如炼钢工人要在高温环境里工作,建筑工人要在户外频繁地进行高空作业等。这些更具体的细节将有助于你对该职业的认识和判断。

职业能提供的工作满足感

工作中的成就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从事该职业的积极性和热情,你需要了解自己是否能够从这项工作中获得满足和价值感以驱动你持续地付出劳动。

职业要求的知识和任职资格

当你对以上3项内容都有所了解以后,一定会想知道,怎样才能从事这个职业,即需要怎样的知识技能准备、需要怎样的能力和知识结构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这也是我们下一步为实现目标制订具体行动计划的“标杆”。

……

我们将在第2章2.1.2节,为你展现由上述内容所构成的“真实职业环境一览表”。1.5 量身打造你的职业目标

其实想确定一个较明确的职业目标,并且获得为之奋斗的动力,不妨来尝试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畅想一下3年后你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那个时候你将拥有些什么?“我住着自己的小户型,刚买了1辆新车!”“哇哦!那车是什么牌子的呢?”“路虎!”“太酷了!它值多少钱呢?”“70多万元吧。”“这就是说,你在3年后年薪至少要在100万元以上?”“是啊。”“那么,2年后,你的年薪大概应是多少呢?”“50万元吧。”“所以你现在的收入水平应该是……”“我现在必须每年有10万元收入!”“现在有没有?”

……

或许,通过这种倒推法,可以帮你更好地辨别自己设定的职业目标是否恰当、可行。

曾有批评文章指出:“当下,大多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都处于模糊状态,完全凭着空想构建自己理想化的海市蜃楼。”

的确,如果要让你的目标真正具有指导性,那它必须是务实的、可行的,且适合自己的。其实,解决目标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前两节中所提到的环节:首先探索真实的自己,然后获得对环境的切实把握。

并非3年后的100万元年薪高不可及,问题是你首先能否回答与100万元年薪相匹配的职业发展状况,你的职业和3年后所处的职位如何?进而,再回溯到今天,你应该为这个目标做何种准备并付出多少努力?当然,也并不是不可以将职业生涯的目标量化成货币,关键在于你可曾意识到年轻时代追求自我的成长比享受物质上的舒适更加让你后劲儿十足、受益终生?

总而言之,“求职”这道选择题,还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现实考验。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做任何决定之前,你都应该尽可能地掌握充分的信息,“Right Data For Right Decision”。

这也是本书所能提供给你的最大帮助。1.6 本书使用指南

在第1章里,我们讲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4个章节中,我们将从麦可思的调查研究结果出发,为你的职业规划和求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第2章,我们首先探讨如何选择真正适合你的职业,即通过职业测评等发掘职业兴趣和性格,再根据我们提供的职业环境考察了解各个职业真实的一天,并据此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和喜欢,然后初步确定职业目标。我们将根据麦可思2012年最新调查得到的真实数据,为你详细展现各个专业的毕业生们在不同职业、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城市以及不同类型和规模用人单位的就业与薪酬状况,为你的择业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第3章,我们详细阐述求职的具体过程,让你对求职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帮你应对求职中会遇到的种种难题:不仅有主要职业、行业初次求职成功首要渠道,还有基于调查结果所得的各个专业、职业以及大学和各省市的月收入等实用信息供你参考。此外,还包括如何制作求职简历、如何应对求职面试、合理的薪资期待及最后聘书的选择问题等,在本章中你将获得更多有益的提示。

第4章,为你介绍职场上的相关法律法规,让你警惕求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陷阱,学会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第5章,是我们专门讨论本科生自主创业问题的章节。内容主要基于麦可思对大学生创业者的调查研究结果,对创业这一特殊的“职业”,有针对性地提供了大量的独家信息,如:创业的动机、创业起步的资金来源、创业地点和行业的选择、创业者的专业背景和职业特点、对创业有益的一些准备活动以及可能会导致创业失败的风险,还有创业常见问题与相关法律法规等实用提示。

希望通过本书,你能获得一些关于职业规划的有益启发,并且能借助我们所提供的各种参考信息,更好地准备求职,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第2章五步跨入理想职业本章内容导图

阅读完第1章,你是否开始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情,想要在求职的舞台上走出一片天地了呢?自本章起,我们将分解职业规划的每一个关键步骤,以帮助你更清楚地认识自己需要付出的努力。

首先,你便要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即适合的职业。

于是问题来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适合”,或许这才是你我的困惑所在。

尽管从书本、互联网上可以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相关信息,但终究没有机会让我们对各行各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不要说逐一亲身体验过了,其实很难说清什么才是适合的。

鉴于此,我们从两个角度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 从主观上你的内心出发,什么职业才是你愿意做并喜欢做的,并且能够胜任的?

本章为你准备了职业类别测评,帮助你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范围。

• 从客观的职业环境和就业环境出发,什么职业才是真正符合你的要求、适合你的呢?

本章为你提供职业真实环境介绍、各专业的就业流向以及各行各业的需求和薪资状况,让你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锁定职业目标、把握求职方向。2.1 你的性格适合什么职业2.1.1 职业类别测评

职业类别测评是一项很有意义同时充满乐趣的工作,它帮助你读懂自己的性格,为你和你真正喜欢的职业牵线搭桥,让你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

关于职业测评,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的实验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信的理论:他把人格按职业需求分为6大类型:现实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社会型(Social)、企业型(Enterprising)及事务型(Conventional),具体内容如图2-1所示。他的研究表明这6大类型之间有着有趣的联系与对应关系。图2-1 霍兰德6种人格类型

图2-1所列出的人格类型也许正是符合你身边某位朋友的人格类型。从粗黑线条来看,他具有一个典型的研究型人格特征,同时,与研究型相邻的现实型和艺术型也得到了较高的分数,而相对的企业型的得分最低。研究结果显示,通常相邻的3组人格类型会有相似的职业选择,研究型的人会兼具艺术型和现实型的特点,可以首选研究型的职业,但也可以很好地从事艺术型和现实型的工作;而对角的一组类型往往是最不相容的。如果让图中这位朋友从事企业型人格适合的工作,他很可能郁郁不得志。经实践检验,霍兰德的研究结果已经被证实对职业规划确有有力的指导作用,并被广泛使用。

已经发现了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的你,一定很想知道哪些是与自己相匹配的职业。表2-1可以帮助你找到与自己人格类型相匹配的职业范围,并且在每一种职业范围中我们都为大家列出了一些具体的职业作为参考。表2-1 6种人格类型与适合的职业范围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职业信息数据库。

当然,仅仅了解与自己性格相匹配的职业范围并不能帮你锁定具体职业目标,实际上判断一个职业是否真的为心中所爱,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必须建立在对职业环境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2.1.2 揭开职业的神秘面纱

要想了解一个职业的真相,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让我们有机会体验它真实的一天。

该职业每天都做些什么?不同的职业,想必差别挺大……

我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完成这些工作内容?户外作业还是室内久坐?独立进行工作还是团队协作、需要经常与人交流吗?

……

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我用到哪些技能和知识?数学推理能力,还是阅读、写作能力?经济学与会计学基础,抑或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积累?

……

在工作过程中,我所感受到的工作氛围和风格是怎样的?我喜欢吗,适合吗?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我的内心是否觉得充实和满足?该职业的价值观和兴趣是否真的符合我心目中的标准呢?

……

是的,如果能回答上述这些问题,那么你也就完成了对某一职业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或许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机会让你逐一观摩或通过实习去体验自己所向往的那些职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但是麦可思成功开发的中国职业信息系统,借助多种维度,包括:对从业者的职业要求(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的性格、智体能力、技能、知识结构和任职资格,工作方式和环境),从业者追求的工作满足感(工作兴趣、价值观、企业氛围),可以为大家模拟并呈现一个立体的职业全貌。即使不是亲身体验,也能让你身临其境地感知从业的真实一天。甚至,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真实的招聘广告(举例),以此为提示让你知道如何有的放矢地准备求职。

在这个系统中,涵盖了中国大学毕业生通常所能从事的621种职业的职业环境,本章仅通过几个常见职业的举例,即土木工程技术员、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师、记者和通讯记者、律师助理和司法助理、个人理财顾问及会计,引领大家走进职场的真实世界,如表2-2~表2-7所示。表2-2 现实型——土木工程技术员的真实职业环境一览表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职业信息数据库。表2-3 研究型——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师的真实职业环境一览表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职业信息数据库。表2-4 艺术型——记者和通讯记者的真实职业环境一览表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职业信息数据库。表2-5 社会型——律师助理和司法助理的真实职业环境一览表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职业信息数据库。表2-6 企业型——个人理财顾问的真实职业环境一览表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职业信息数据库。表2-7 常规型——会计的真实职业环境一览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