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6 16:56:25

点击下载

作者:付宏华,赵园园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现代物流管理

现代物流管理试读: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也越来越取决于物流管理的发展水平。现代物流本身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物流管理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物流管理的质量、成本、效率对企业的整体战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后只有那些具有物流管理优势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而教材建设是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教材作为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教育能否为各行各业第一线培养出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教材旨在满足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和相关专业开设物流管理课程的需要。在内容上,它既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上的“必需”、“够用”,又重点突出了“实际操作与技能”;既能使学生学得懂、用得上,又能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相对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和基本管理能力。同时,本教材立足高新视角,取材内容丰富,研究范围广泛。在体例设计上,每一章后均附有案例学习、思考题、实践项目,便于学生复习和进行相关的技能锻炼;同时选用了大量的物流管理案例,供师生课堂讨论或学生课外阅读。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物流与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基本职能与设施设备、物流组织与物流管理。

本教材由山东英才学院付宏华、赵园园担任主编,殷永生、王在涛、曹俊生担任副主编。各章编写分工为:第一章(付宏华),第二章(赵园园),第三章、第四章(曹俊生),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殷永生),第八章(王在涛),第九章(赵园园),第十章(王在涛),第十一章(赵园园),第十二章(付宏华),最后由付宏华、赵园园进行统稿与总纂,山东大学刘庆林教授主审。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刘秋平教授的大力支持,纪如伯、马丽、詹捍东和郑真真等老师参与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在此一并感谢。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专家、学者的著作、教材、案例,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和诸多客观原因,书中不妥及谬误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第一章 物流管理概述■知识目标1.掌握物流、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2.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发展及主要特征。3.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要素、功能、效用与价值。4.了解绿色物流概念的内涵,掌握绿色物流的概念。■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物流企业的组织形式,找出问题并简单改进。2.能够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物流业务模式。第一节 物流的概念、分类、特征以及行业组成一、认识现代物流业

人类社会自开始生产与商品交换以来,就存在着与生产和流通相适应的物流活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与耗用往往存在着时间及空间上的差异。在生产、消费的同时,人们需要将物品运至特定地点存储起来以供再生产、交换和消费。原始物流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以及技术、技能的局限性,当时的物流活动处于分散的无组织状态。在我国,虽然出现了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而且中华民族在创造人类文明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展着物流活动,但是物流的概念仍然没有完全形成。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工业文明的兴起、社会化生产的出现、生产与消费的分离趋势不断扩大,流通的地位初见端倪,物流活动的发展越来越壮大、活跃。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的产生,仓储库房的使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物流活动的功能要素逐渐增多。由于政府与企业的重视,大量条件良好的交通网络与交通枢纽逐步形成,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人们也开始逐渐认识到传统物流活动基本包括物品的运输、储存、搬运、分拣、包装和加工等过程。

现代物流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源自于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等盟军为保证作战的需要,围绕战争期间军需物资的供应建立了军事后勤部门,对军用物资的运输、补给、调配等进行全面管理,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不仅是盟军在军事上的胜利,也是其军用物资物流系统的巨大成功。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为实现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为追求越来越高的生产效率,不断促进社会化生产的精细分工,这使专门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军事管理中的“后勤管理”方法被引入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其范围涉及原材料的流通、分配、采购、运输、库存控制、储存、分销和顾客服务等方面。由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西方掀起的“放松管制”和“传统企业回归主业、集中力量于核心业务”的呼声中,大量的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产生并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电子商务,更为现代物流提供了新的挑战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物流企业是独立于生产领域之外,专门从事与商品流通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企业的基本职能和任务是根据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以服务生产为目的,通过有计划的采购、销售、仓储、运输等经济活动,完成商品在生产单位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与消费者之间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保证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正常进行。具体来讲,物流企业是以物资流为主体功能,同时必须伴随着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它包括仓储业、运输业、批发业、连锁商业和外贸等行业。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其生产资料市场经过发展,现已形成了适合其本国国情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它们认为,“物流”是“除生产、销售外获得利润的源泉”,是“降低成本的最后处女地”,更有人认为“物流”是继劳动和自然资源之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不可忽视的第三利润源泉。由于现代物流产业本身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因而今后国际上最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一定是在物流上具有优势的企业。一个在物流上具有优势的企业一定是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发展的水平,物流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化,需要人们更深入、更规范、更细致的探讨,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物流学至今还是一个初见端倪并且没有被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它的各种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特点、深层次含义以及现实意义都需要一个漫长的探讨过程。正如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说:“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虽然“黑大陆”主要是指人们尚未认清的领域,或者人们在探明了这块大陆之后,发现它是一块远非人们预料的富饶之地,但它更有可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物流专家提出的“物流冰山”之说认为:在企业中,绝大多数物流发生的费用是被混杂在其他费用之中,而能单独列入企业会计项目的,如直接支付的运费、仓库保管费、装卸作业费和包装费等,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是可见的,常常被人们误解为是物流费用的全部,其实它只不过是浮在“水面”上的,能被人所见的“冰山”一角而已。因为在企业内部占压倒多数的物流成本,未作为物流费用单独计算,而是混杂在制造成本、销售成本及一般经费之中,难以明确掌握。

确实,从大“冰山”的角度看,我们现在很多学科还不能满足物流研究的需要,人们现在看到的只是物流的一点表象,只是大海中巨大“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真正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认真挖掘的。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的、交叉的、融合性极强的新学科。二、物流的概念

物流从字面理解就是“物资”的“流动”或“流通”。实际上物流概念中的“物”一般不仅指具有实体形态的物资材料、商品货物等,在商品经济形态下,商品物资的转移是商品交易的表现,也就是说,表面是商品物资的转移,实质是商务的操作过程与资金的转移。我们这里的“物流”对象应该是包括了有实体形态的商品物资,还有相关的商务信息与对应的资金。“流”一般指流动,那么是在哪一个领域的流动呢?如果仅仅认为是流通领域,即伴随商品交换而发生的移动,那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在生产领域中有物料按工艺流程发生移动,而在消费领域中也有物料按消费者生活需要发生移动,如商品的分拣、配送和用后回收等。当然这种流动或移动是有规律的,大致是经历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分别有批发商、零售商),然后到消费者及回流的过程,我们也把这个一环扣一环的过程称为“供应链”。因此,“物流”总的来说就是发生在供应链的物资流与相应的商务信息流和资金流。“物流”(Logistics)的英语字面意义从属于军事范畴,即所谓的“后勤”。物流管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应用于企业管理,其初期的研究和传播附属于市场营销名下。“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一词组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美国传入日本后,被直译成“物的流通”。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在考察报告中首次正规引用“物流”这一术语。1989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结束后,“物流”一词在我国才日益推广开来,而学术界对物流管理的概念及理论的研究始终不够深入、系统。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于1962年对物流做了一个精要的概括:“所谓物流,即以最高效率和最大成本收益,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从商品的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对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最终成品及其相关信息的流动与储存,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我国在2001年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

根据国家标准的物流定义,物流一方面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也具有社会属性。也就是说,物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性。这里包括商流所有权转移和物流的实体转移。根据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这表明,物流是一种满足社会需求的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它同时也表明,不属于经济活动的物资实体流动,不属于物流范畴。物流包括空间、时间和形态性质三个方面的效用,而这些是通过物流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的。三、物流的分类(一)主要的物流分类方法

由于物流对象、物流目的、物流方向及物流范围的不同,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标准对物流进行分类,目前有以下几种主要的物流分类方法。(1)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宏观物流是指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的参与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大生产、大集团,宏观物流也就是研究社会再生产总体物流,研究产业或集团的物流活动行为,即从宏观的角度,以长远性和战略性为观点,全面系统地研究物流、管理物流。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针对某一种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都属于微观物流。在物流活动中,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和生活物流等皆属于微观物流。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微观物流的运行状况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2)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社会物流是指企业外部物流活动的总称,即国民经济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为实现商品流动而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包括企业向社会的分销物流、购进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等。企业物流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为实现物质实体流动的各种活动,是以企业经营为核心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企业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投入—转换—产出,对于生产类型的企业来讲,是原材料、燃料、人力、资本等的投入,经过制造或加工使之转换为产品或服务;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讲则是设备、人力、管理和运营,转换为对客户的服务。物流活动就是伴随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发生的,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的活动。(3)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国际物流是指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它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发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的物的流通。国际物流是伴随和支撑国际经济交往、贸易活动和其他国际交流所发生的物流活动。由于近十几年国际贸易的急剧扩大,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以及区域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国际物流业成了现代物流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多国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多,在某些国家生产某些零部件、配件,再由另一些国家组装或装配整机,这种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也需要依靠国际物流。区域物流是指某一行政区域或经济区域的内部物流。由于区域物流都处于同一法律、规章和制度之下,都受相同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都处于基本相同的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之中,因而都有其独特的区域特点。研究区域物流应根据区域的特点,从本区域的利益出发组织好物流活动,既要考虑到区域物流效率的提高,物流成本的降低,又要保障该区域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4)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一般物流是指物流活动的共同点和一般性。物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涉及全社会、各企业。因此,物流系统的建立、物流活动的开展必须有普遍的适用性。一般物流研究的着眼点在于物流的一般规律,建立普遍适用的物流标准化系统,研究物流的共同功能要素,研究物流与其他系统的结合、衔接,研究物流信息系统及管理体制等。特殊物流是指在专门范围、专门领域、特殊行业,在遵循一般物流规律的基础上,带有特殊制约因素、特殊应用领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劳动对象、特殊机械装备特点的物流。特殊物流活动的产生是社会分工深化、物流活动合理化和精细化的产物,在保持通用的、一般的物流活动的前提下,能够有特点并能形成规模,能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物流便会形成本身独特的物流活动和物流方式。特殊物流的研究对推动现代化物流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特殊物流可进一步细分如下:按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有水泥物流、石油及油品物流、煤炭物流、腐蚀化学物品物流、危险品物流;按数量及形体不同,有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产品物流,重大件物流等;按服务方式及服务水平不同,有“门到门”的一贯物流和配送等;按装备及技术不同,有集装箱物流、托盘物流等;对于特殊的领域,有军事物流、废弃物物流等;按组织方式,有加工物流等。(5)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为其他公司提供所有的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物流经营方不参与商品的买卖,只是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中专门的物流服务,诸如商品运输、存储配送以及增值性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分为三个层次:基本业务(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附加值业务(订单处理、货物验收、仓库再包装、仓库再加工、代理货物保险、送货代收款、货物回收与替代)和高级物流服务(库存分析报告、库存控制、建立分销中心、设计供应链)。(6)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它的调集和管理组织可以通过整个供应链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不仅控制和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务,而且对整个物流过程提出策划方案,并通过电子商务将这个过程集成起来。因此,第四方物流成功的关键在于为顾客提供最佳的增值服务,即迅速、高效、低成本和人性化服务等。发展第四方物流需要平衡第三方物流的能力、技术以及贸易畅通,为客户提供功能性一体化服务并扩大营运自主性。第四方物流的特点之一就是提供了一个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法,集中所有资源为客户完美地解决问题,如供应链再造、功能转化、业务流程再造等。特点之二就是通过整个供应链来获得价值,即利润增长、营运成本降低、工作成本降低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等。第四方物流的提出引起了物流业界的争议,但作为设想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二)企业物流的分类(1)企业供应物流。企业供应物流指的是为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过程,即商品生产者、持有者至使用者之间的物流。对生产企业而言,供应物流需将原材料配送给工厂,它的主要客户是工厂,它处理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商品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由于原材料与零部件的数量之间有固定的比例关系,因此,供应物流的功能就是强调原材料的配套储存、分拣、及时配送、加工和预处理等。对于流通领域而言,供应物流是指为商品配置而进行的交易活动中,从买方角度出发的交易行为中所发生的物流。由于供应物流占用大量的企业流动资金,因此,对其严格管理使其合理化对于企业的成本至关重要。

供应物流不仅要保证供应的目标,而且还要以最低成本和最少消耗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满足限定的条件,因此,难度很大。现代物流学是基于非短缺商品市场这样一个宏观环境来研究物流活动的,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供应数量的保证是容易做到的,而企业竞争的关键则在于如何降低这一物流过程的成本。为此,企业供应物流就必须解决有效的供应网络、供应方式和零库存等问题。

供应物流的重心是采购。企业生产或经营活动所需的货物都通过采购获得,它是企业物流管理的起点。有效的货物或服务的采购中,“按需采购”既是前提又是原则,即尽量做到以最小的费用、最低的价格购进企业所需的最合适的各类货物。采购工作是组织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主要保证,能及时地反馈市场信息,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建立现代企业采购物流管理系统应该遵循“强化管理,理顺职能;明确职责,规范业务;杜绝腐败,降低成本;高效运作,增加收益”的原则,特别是注意采购管理系统的采购与预算关系,供应商开发与管理,采购物流管理,采购绩效评估,采购信息,采购制度(采购工作标准、运作程序、作业流程)及采购战略规划等。(2)企业生产物流。企业生产物流指的是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工厂产品库的产品发送为止的全过程。生产物流是制造产品的企业所特有的,它需要与生产流程同步。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等按照工艺流程在各个加工点之间不停地移动、流转,形成了生产物流。因此,生产物流合理化对工厂的生产秩序和生产成本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制造型企业的物流系统有两种:一种是为制造活动提供支持的物流,它的功能要求与供应物流相同;另一种则是为制造商的产品分销提供支持的物流。国内外的应用实例都表明,大制造商自己直接建立分销网络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其市场覆盖面广、分销能力强,市场信息的收集与传递需要及时,因此,要求在区域市场上运输和配送商品的能力很强,需求预测及订单处理功能应完善。

过去人们注重的是生产加工过程,现在人们在研究生产加工过程的同时更加关注生产流程如何安排,从物流角度看如何做得更合理,生产活动环节如何有效衔接,如何缩短生产的物流时间,如何选配合适的机械装备等,特别是注意工厂布置、工艺流程、装卸搬运、生产物流的物流节点等。(3)企业销售物流。企业销售物流指的是企业为保证自身的经营利益,伴随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市场环境是一个买方市场。因此,销售物流活动便带有极强的服务性,以满足买方的要求,最终实现销售。在这种市场前提下,销售往往以送达用户并经过售后服务才算终止。因此,销售物流的空间范围很大。企业销售物流的特点就是通过包装、送货和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实现销售,这就需要研究送货方式、包装水平以及运输路线,并采用各种诸如少批量、多批次、定时以及定量配送等特殊的物流方式达到目的,因而其研究领域是很宽的。(4)企业分销物流。专业批发业务的物流作业具有大进大出和快进快出的特点,它强调的是批量采购、大量储存以及大量运输的能力,大型分销商需要大型的仓储和运输设施。另外,分销商属于中间商,需要与上游和下游进行频繁的信息交换,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息接口和高效的信息网络。(5)企业回收物流。企业在生产、供应以及销售活动中总会产生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这些东西的回收是需要伴随物流活动的。在一个企业中,若回收物品处理不当,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质量,同时还会占有很大的空间,造成浪费。

要提高对废旧物资的认识,如废旧物资残存着物资的使用价值,有些物资在某一应用方面的价值丧失后,其另一方面的使用价值仍然尚存;有些废旧物资经简单加工可恢复其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有些废旧物资经深加工有可能发挥其他更有作用的使用价值。(6)企业废弃物物流。企业废弃物物流指的是对企业排放的无用物进行运输、装卸和处理的物流活动。四、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现代物流的特征可以理解为物流的现代化特征。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它也表现了许多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具有不同属性,物流的现代化特征或者说现代物流的特征具有科学属性、技术属性、经济属性、管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因此,在划分现代物流的特征属性过程中,人们往往是很难区分出现代物流的特征属性的。例如,有时难于区分科学属性和技术属性,有时难于区分经济属性和管理属性。现代物流的各种属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交叉、相互包含,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形成了复杂多变的现代物流。

另外,如同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是一个进程一样,现代物流的特征是发展的、动态的,因此,现代物流的特征也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比较准确地分析现代物流的特征,我们在现代物流的科学属性、技术属性、经济属性、管理属性以及社会属性范围内分析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目的是探讨现代物流的本质,探讨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区别的同时进一步探讨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征。(1)科学系统化。现代物流的发展经历了从Physical Distribution到Logistics再到3PL和4PL的历程,物流已经成为一门学科。物流的科学化表现为在发达国家拥有专门的物流科研机构和从事物流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并已经建立了完整、系统、全面的物流科学研究、教育和培训体系。

在物流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物流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不断地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不断地采用和应用其他学科的成果(如分销管理、运输管理、物资管理和其他技术学科),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与此同时,物流又与其他学科如市场营销、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融会贯通,促进了整个管理科学的发展。

物流系统化是系统科学在物流管理中应用的结果。系统科学在物流管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利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建立物流系统,包括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2)自动智能化。自动智能化是指物流作业过程的设备和设施自动化,包括运输、装卸、包装、分拣、识别等作业过程,例如,自动识别系统、自动检测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和自动跟踪系统等。物流自动化可以方便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与跟踪,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管理和监控水平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包括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如AGVS)、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如GPS)等。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物流管理从人工化的手工业,到半自动化、自动化、直至智能化,从某种意义上看,智能化是自动化的继续和提升。智能化中包含更多的电子化成分,如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等,智能化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物流管理的自动化,例如,库存管理系统、成本核算系统等。(3)标准化。在物流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从企业物流管理到社会物流管理都在不断地制定和采用新的标准。从物流的社会角度看,物流标准可以分为企业标准和社会标准;从物流的技术角度看,物流标准可以分为产品、技术和管理等标准。(4)精益化。精益生产方式是由日本企业创立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涉及准时化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并行工程、团队作业等工作方式,其特点就是多品种、小批量、低消耗和高质量。

精益的核心思想是用尽可能少的生产要素创造尽可能多的满足用户需求的价值。精益思想在物流管理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提高价值。(5)网络化。现代电子技术和产品在物流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物流自动化、智能化、实时化和可视化,电子化从计算机静态管理到点对点信息交换的动态管理,形成网络信息交换。在讨论物流网络时,“网络”有两种含义或理解:一是指物理网络或实体网络;二是指信息网络(利用电子网络技术进行物流信息交换,根据物理网络的发展需要,企业应用网络技术建立起信息网络)。

为什么会形成物流网络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交通运输网络的建立使工商企业的公司网络和业务网络的形成成为可能,企业规模的扩大、用户增加、市场扩大、包括空间的扩展和占有率的提高,形成了企业的业务网络和公司网络,使得物流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各种限制和贸易壁垒的取消与解除,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国内市场以及全球市场,使得区域性的、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分销和物流配送网络逐步形成。(6)个性化。物流个性化指的是个性化需求和个性化服务。(7)专业化。社会分工导致了专业化,导致了物流专业的形成。物流专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中,物流管理作为企业一个专业部门独立存在并承担专门的职能;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出现了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提供着各种不同的物流服务,并进一步演变成为服务专业化的物流企业。(8)协同化。在传统的供需关系中更多的是买卖关系,而在现代物流中,供需关系包括了更多的协同因素,甚至成为战略合作关系。现在的企业竞争实质是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物流的协同化是指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以及企业内部围绕着核心企业的物流协调同步运作。传统的合作和协作是不同的,合作是横向的,协作是纵向的,协同是协作各方利益均沾的共同目标。(9)规范法制化。物流规范化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了各种物流规范,包括非物流企业内部的各种物流规范、物流企业内部的各种规范、物流行业的企业行为规范以及物流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在法律体系中,建立针对物流企业和物流产业的各种法律法规,以及在相关的法律中对物流做出相应的规定。(10)社会化。社会化是指社会中的任何组织机构对物流的需求不再单纯地由自己内部完成而是由社会的其他专门的物流组织机构完成。物流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在一定社会分工条件下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生产方式。随着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不仅社会物流需求社会化,而且物流组织机构也需要实现现代化,从而实现真正广泛意义的物流社会化。(11)国际全球化。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国际分工导致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由此产生了货物和商品的转移,从而带动了国际运输和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物流的国际化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他领域的国际化产生了国际物流的需求即国际化的物流;二是物流领域自身的国际化。

全球化是国际化的产物。全球化加快,加强了物流国际化,是国际化的更高层次。国际化主要是立足本国的国际物流,而全球化是跨国经营,包括与目的国企业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投资,在目的国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物流业务。在国际化阶段,国际化物流业务是间接的或者说是通过与其他的企业合作完成的。由于物流跨国企业的出现,国际化物流业务是可以直接实现的,跨国物流企业可以利用公司的全球网络独立完成国内和国际物流业务,实现综合化物流业务。五、现代物流业的行业组成(1)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是现代物流业的主体行业,包括以下内容。

①铁道运输业,主要是货运部分,从事的有整车运输业务、集装箱运输业务、混载运输业务和行李托运业务。铁道运输的优势在于能承担低成本的中长距离大宗货运。

②汽车货运业,分别有一般汽车货运和特殊汽车货运。后者指专运长、大、重或危险品、特殊物品的货运业。汽车运输的优越性在于可以提供短距离下迅速、便利,即“门到门”的服务,相比其他运输方式更能承担小批量、多频次的配送业务。因此,在发展物流业的形式下,汽车运输业也会面临强势的发展。

③水道运输业,分别有远洋、沿河、内河三大类别的船舶运输。

④航空运输业,它主要解决价值较高、运输速度要求快的物品在较远距离的运输活动。大多与其他运输方式配合使用。(2)仓储业。仓储业的业务指为客户提供产品储存、维护及保养服务,对产品进行保质保量,通过储存达到保证物资的供给。这是工商企业的物流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保有库存达到保证生产和销售的连续进行。虽然这是一个传统物流活动内容,但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代物流业的存储环节还有更大的发展前景,除了保管货物,还要承接大量流通加工业务,如分割、分拣、组装、标签贴敷、商品检验、备料发送等。另外它和运输业还不同程度地承担了物流中分量很重的装卸业务。(3)通运业。通运业在物流中起了很重要的沟通中介作用,例如集装箱联运业、运输代办业、行李托运业、集装箱租赁经营业和托盘联营业等。(4)配送业。配送业的业务指短距离、小批量的送货上门。这是物流活动中链接到消费者的不可忽视的环节,它还包括了速递业,这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将容纳大量劳动力的行业。(5)物流软件业。物流软件业是一个新兴的软件产业,主要结合现代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发展趋势,为物流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提供专业化的管理、操作软件,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精度。(6)其他。物流产业还包含一些其他配套产业,主要有物流设施设备供应商、物流管理专业化教育培训业、物流管理咨询服务业以及物流业务代理服务业等。这些配套产业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设施设备、人力资源、智力支持以及中间服务。第二节 物流的要素、功能、效用与价值一、物流要素

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等是构成物流的基本要素。(1)流体。流通中的物质实体构成了物流的流体。流体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性流体是指其物理、化学、生物属性方面的运动,在物流过程中要根据物质实体的自然属性合理安排运输、保管、装卸等作业。社会性流体是指流体所体现的价值属性,以及生产者、采购者、销售者、客户之间的各种关系,有的流体还肩负着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使命,表现出政策性。(2)载体。物流中的载体是指流体借以流动的设施和设备,分为两类:一是指基础设施,如公路、桥梁、水路、铁道、港口、机场、码头等;二是指载体设备,如车辆、船只、飞机、集装箱、托盘等。(3)流向。流体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叫流向。一般来说,物流的流向有四种:一是自然流向,即根据产销关系所确定的商品的流向,也就是商品要从产地流向销地;二是计划流向,指根据流体经营者的商品经营计划而形成的流向,即商品从供应地流向需要地;三是市场流向,指根据市场供求规律由市场确定的流向;四是实际流向,指物流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流向。

对某些商品而言,可以同时存在以上四种流向。物流科学应通过流向研究,找出规律性,达到合理配置物流资源的目的。(4)流量。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的数量表现,称为流量。与流向对应,流量也分为自然流量、计划流量、市场流量和实际流量四种。从物流管理角度看,理想状况的物流应该是在所有流向上的流量都均匀分布,这样的物流效率最高,组织也最容易。(5)流程。流程是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径的数量表现。理论流程往往是可行路径中的最短路径,路径越长,物流成本越高,故应设法缩短流程。实际流程可按四种口径来统计,即流体统计、载体统计、流向统计和发运人统计。(6)流速。流速是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程上的速度表现,它是衡量物流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流速快、时间短,成本就越低,物流创造的价值效用也就越大。二、物流功能(一)物流的总体功能

物流的总体功能如下。(1)组织“实物”进行物理性流动。这个物理性流动的动力来自以下五个方面。

①生产活动和工作活动的要求;

②生活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要求;

③流通活动的要求;

④军事活动的要求;

⑤社会活动、公益活动的要求。(2)实现对用户的服务。实现对用户的服务是物流的总体功能,某些物流领域,可以有“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等作用,但是所有的物流活动,无一例外地具有服务这个共同的功能特征。(二)物流的具体功能

物流的具体功能主要有包装功能、搬运功能、装卸功能、运输功能、储存功能、保管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和信息功能等。

上述功能要素中,运输及保管分别解决了供给者及需求者之间场所和时间的分离,分别是物流创造“场所价值”及“时间价值”的主要功能要素,因而在物流系统中处于主要功能要素的地位。

信息功能支持物流运作,尤其支持大范围物流网络的运作,起到支撑平台的作用,是促进物流合理化和优化的功能要素。

在网络经济时代,特别看重配送功能,这是因为配送最体现物流系统的最终的总体服务功能,可以说是完善服务功能的要素。

流通加工功能是物流过程中形成物流增值效应的主要功能要素,包装、搬运、装卸、保管在物流过程中是增加成本的功能因素,这些功能的存在对于完善物流系统、完善物流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些活动也必然增加成本支出,是影响成本的功能要素。三、物流效用

物流过程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投入增加了产品的效用,具体表现为增加了产品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品种效用、批量效用、信息效用和风险效用六大效用。(1)空间效用。空间效用表现在通过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劳动克服商品生产和消费在地理空间上的分离。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生产优势和生产结构,而产品的消费却可能遍布在另外的地区甚至是全国、全世界。正是商品流通所耗劳动创造的空间效用使我们可以享受瑞士生产的咖啡,购买法国的时装,使用微软公司的Windows 2000。(2)时间效用。时间效用表现为通过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劳动克服了商品生产和消费时间上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表现为多种情况,如农产品之类的商品只能间断性生产而不必连续消费,又如一些时令性或集中性消费商品,其生产又是长期连续的,更多的情况是虽然生产和消费都是连续的,但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有一定的时间差,这种时间差表现为商品生产与消费的时间矛盾。商品流通过程如储存、保管等投入的劳动恰好可以解决这种矛盾,表现为商品时间效用的增加。(3)品种效用。品种效用表现为通过物流过程中的劳动克服商品生产和消费品种方面的不一致。因为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消费者需要的是多种多样的商品,而专业化生产使某一生产厂家所提供的商品具有单一性,物流则可以集中多家生产商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这方面的劳动投入表现为商品品种效用的增加。(4)批量效用。批量效用表现为通过物流过程中的劳动克服生产和消费批量的不一致。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而很多时候消费的需求量都是很有限的。商品流通中所消耗劳动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将生产的大批量分割成最终的小批量需求,在此表现为由整到散的分流过程;反过来的情况也同样存在,即生产尤其是工业化社会中无论生产资料的生产还是生活资料的生产都呈现出一种趋势,即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与大批量流水生产共同存在。所以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虽然生产批量较小,但需求是大量集中的。这时物流中的劳动就要用于分散和货源加以集中,从而表现为从散到整的集流过程。所有这方面投入的劳动成果都表现为批量效用。(5)信息效用。信息效用表现为物流企业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如买卖双方的信息、产品说明和使用情况、发展情况、用户的意见、供求信息和技术发展趋势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筛选、整理、分析,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同时指导自己的工作,也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供求双方,形成一种知识学习的作用。(6)风险效用。风险效用表现为商品流通过程中存在和隐藏着许多风险,如质量风险、信贷风险、政策风险和财务风险等,让商品流通双方谁来承担这些风险责任可能都会是一种讨价还价的“扯皮”过程,会极大地增加交易费用甚至阻碍商品流通的真正完成。由专业物流企业来承担这些风险无疑会极大地提高供求双方的信心,同时加快流通和再生产的过程。四、物流价值(一)物流的宏观价值(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之一。这是从物流对国民经济的动脉作用这一点而言的,物流通过不断输送各种物质产品,使生产者不断获得原材料、燃料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又不断将产品运送给不同需要者,以使这些需要者的生产、生活得以正常进行,这些互相依赖的存在,是靠物流来维系的,国民经济因此才得以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不仅要解决生产关系问题,而且必须解决资源的实际运达问题,物流正是保证资源配置最终实现的重要环节。物流还以其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2)物流是企业生产的前提保证。从企业这一微观角度来看,物流对企业具有以下几种作用。

①物流为企业创造经营的外部环境。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必须有这样一个外部条件:一方面要保证按企业生产计划和生产节奏提供和运达原材料、燃料、零部件;另一方面,要将产品和制成品不断运离企业,这个最基本的外部环境正是要依靠物流及有关的其他活动创造和提供保证的。

②物流是企业生产运行的保证。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靠生产工艺中不断的物流活动,有时候生产过程本身便和物流活动结合在一起,物流的支持保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③物流是发展企业的重要支撑力量。企业的发展,靠质量、产品和效益,物流作为全面质量的一环,是接近用户阶段的质量保证手段,更重要的是,根据“第三利润源”的理论,物流通过降低成本,间接增加了企业利润,通过改进物流可以直接取得效益,这些都会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总之,物流无论对国民经济的全体还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企业,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特定条件下,物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特定的国家或特定的产业结构条件下,物流在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中能够发挥带动与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能够成为国家或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主要的就业领域,能成为科技进步的主要发源地和现代科技的应用领域。例如欧洲的荷兰、亚洲的新加坡、美洲的巴拿马等,特别是日本,它以流通立国,物流的支柱作用显而易见。(4)物流现代化可以改善国民经济运行的水平,实现质量的提升。物流关系到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由于“粗放式”生产还很普遍,作为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的“物流平台”问题更为突出,如各种物流方式分立,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物流技术落后等问题,如果能够得到全面、系统的改善,就可以使国民经济运行的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5)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在各个领域重新整合后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如运输资源的产业化就形成了物流运输业,仓储资源的产业化就形成了仓储业等。与此同时,这些物流资源,也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流通业等,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新的物流服务业,它也是一种复合型产业。因此可以说,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二)物流的微观价值(1)物流的时间价值。“物”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间本来就存在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称作“时间价值”。时间价值通过物流获得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缩短时间创造价值。缩短物流时间可获得多方面的好处,如减少物流损失、降低物流消耗、增加物的周转、节约资金等。从全社会物流的总体来看,加快物流速度,缩短物流时间,是物流必须遵循的一条经济规律。

②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经济社会中,需要和供给普遍地存在着时间差,例如,粮食的生产较集中,但消费是一年365天,天天有所需求,因而供给和需求之间出现时间差。物流便是以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去弥补、改变这种时间差,以实现其“时间价值”。

③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加速物流速度,缩短物流时间,以尽量缩小时间间隔来创造价值,但是,在某些具体物流中也存在人为地、能动地延长物流时间来创造价值。例如,秋季集中产出的粮食、棉花等农作物,通过物流的储存、储备活动,有意识地延长物流的时间,以均衡人们的需求;配合待机销售的囤积性营销活动的物流便是通过有意识地延长物流时间、有意识地增加时间差来创造价值的。(2)物流的场所价值。场所价值指的是“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物”的不同场所,创造的价值称作“场所价值”。

物流创造场所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空间差。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场所价值”。以下是几种具体形式。

①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之一,往往是通过集中的、大规模的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一个小范围集中生产的产品可以覆盖大面积的需求地区,有时甚至可覆盖一个国家乃至若干国家。通过物流将产品从集中生产的低价位区转移到分散于各处的高价位区有时可以获得很高的利益。物流的“场所价值”也依此决定。

②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和上面相反的情况在现代社会中也不少见,例如,粮食是在一亩地一亩地上分散生产出来的,而一个大城市的需求却相对大规模集中,一个大汽车厂的零配件生产也分布非常广,但却集中在一个大厂中装配,这也形成了分散生产和集中需求,物流便依此取得了场所价值。

③从低价值生产流入高价值需求创造价值。现代社会中供应与需求的空间差比比皆是,十分普遍,除了大生产所决定的之外,有不少是自然地理和社会发展因素决定的,例如,农村生产粮食、蔬菜而异地于城市消费,南方生产荔枝而异地于各地消费,北方生产高粱而异地于各地消费,等等。这么复杂交错的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差都是靠物流来弥合的,物流也从中取得了利益。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分工和全球供应链的构筑使企业选择在成本最低的地区进行生产,通过有效的物流系统和全球供应链,在价值最高的地区销售。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为此提供了条件,使物流得以创造价值,得以增值。(3)物流的加工价值。“物”通过加工而提高附加价值,取得新的使用价值,这是生产过程的职能。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不断注入,增加了“物”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其价值。在流通过程中,可以通过流通加工的特殊生产形式,使处于流通过程中的“物”通过特定方式的加工而增加附加值,这就是物流创造加工价值的活动。

物流创造加工价值是有局限性的,它不能取代正常的生产活动,而只能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一种完善和补充。但是,物流过程的增值功能往往通过流通加工得以体现。所以,根据物流对象的特性,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加工活动,可以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在网络经济时代,物流作为基于用户的服务方式,依托信息传递的及时和准确,得以有效组织加工活动,因此它的增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4)物流的利润价值。物流活动的合理化,可以通过降低生产企业的经营成本,间接提高利润,这只是物流利润价值的一个表现。对于专门从事物流经营活动的企业而言,通过有效的经营活动,可以为企业创造“第三个利润源”,也就是说通过物流企业的有效服务,可以为生产企业创造利润。

许多物流企业,在为用户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成为自己的“利润中心”,可以成为企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中的许多物流活动,例如连锁配送、流通加工等,都可以直接成为企业利润的来源。(5)物流的服务价值。物流可以提供良好的服务,这种服务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树立企业和品牌的形象,有利于和服务对象结成长期的、稳定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这对企业长远的、战略性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物流的服务价值,实际上就是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的价值。(三)物流的价值发现(1)物流系统功能价值的发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采用了托盘、叉车等后勤系统,这个系统贯穿了军事物资从单元组合(集装)的装卸活动开始,高效连贯地搬运、运输、储存、再运输、搬运,直到按指定军事目标到达目的地为止的整个过程,有效地支撑了庞大的战争机器。这就促使人们认识到物流作为一种系统的活动能够实现以往由许多活动才能完成的各项功能,使人们认识到物流系统功能的价值。(2)物流经济活动价值的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量军事技术和军事组织方式转移到了民间,物流系统的思想方法和相关技术、相关管理方式实现了“军转民”,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就使人们认识到,“物流”不仅有重要的军事价值,而且也具备重要的经济活动价值,可以在经济界广泛地采用,可以为企业增加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像价值工程、物流等在战争期间形成的形态,都成功地实现了向经济领域的转移,从军事活动的价值转变为经济活动的价值。(3)物流利润价值的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面对的是一个“无限的市场”,只要能够快速地、顺利地实现产品向用户转移就能够获取利润。企业界采用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方式之后,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在产业革命以后,经济领域对于人力、原材料这两个利润源泉的挖掘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虽然现代社会仍然可以用新的方式来开发这两个利润源泉,但是,寻找新的利润源泉却变得日益迫切。“物流”作为“第三个利润源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发现的,这是对物流效益价值的发现。(4)物流成本价值的发现。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实际上,这是以石油为首的能源、原料、材料、劳动力价格的各方面上涨。传统的第一、第二利润源泉已经变成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发现物流领域有非常大的降低成本的空间。当企业和经济界有效地利用物流系统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方式之后,有效地减轻了原材料、能源、人力成本上扬的压力,从而使人们认识到“物流”还具备巨大的降低成本的价值。物流的这一价值发现,大大提高了物流在国际上的声誉。石油危机期间,许多经济学家预言全世界的长期经济衰退并没有出现,这和经济领域中成功地发掘物流的降低成本价值有相当的关系。(5)物流环境价值的发现。物流系统的开发、物流合理化的广泛推行和系统物流管理的普遍实施,在有效地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在合理的、更节约使用物流设备的情况下完成资源配置任务;物流系统化以后,物流装备可以得到全面的、系统的开发,装备的效率大大提高而同时装备的能耗大大降低。这些努力汇集起来之后,人们惊喜地发现“物流”对改善环境、降低污染,实施可持续发展有重大作用,这就使许多受现代“城市病”困扰的工业化城市对用“物流”这种系统经济形态来改善分立的、混乱的交通,减少交通阻塞、运输损失,降低污染,改善企业外部供应环境格外重视和关心。(6)物流战略价值的发现。20世纪80年代后,企业普遍从过去那种狭窄的、短期的、微观的视野,从当前利益和当前成本的考虑转向了长期的、战略性的考虑。这个长期的、战略性的发展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支持因素:一个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建立的稳定的、高效的“供应链”,以增强企业的本体能力;另一个就是贴近用户的服务,而这个服务是远远超出所谓“售后服务”水平之上的全面贴近用户的服务。在物流领域出现了广泛配送方式、流通加工方式以及更进一步的“准时供应系统”、“即时供应系统”、“零库存系统”等,这些都成功地使企业获得了更长远的战略发展能力。(7)物流对国民经济价值的发现。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危机过后,人们在分析和总结东南亚各国与各地区的情况时发现,以“物流”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新加坡等国有较强的抗御经济危机的能力。物流作为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起到完善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质量和抗御危机的作用。(8)物流对新经济价值的发现。在网络经济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发展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网上的虚拟运作和实际的物流相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经济形态。这一点在电子商务中反映得更为明显。五、物流经济活动的双重性

物流既是增值性经济活动,又是增加成本、增加环境负担的经济活动。对物流双重性的认识,应当是研究物流管理的一个基本点。应在尽量降低物流成本占用、尽量减轻物流造成的环境负担的基础上,使物流活动能够增值。(1)物流占用成本。无论是国民经济领域还是企业领域,物流都是构成成本的主要领域,即使是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仍相当可观。(2)物流增加环境负担。物流对环境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个负面影响随着物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物流合理化而降低。物流管理的责任,就是要在保证物流满足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前提下,尽量减轻环境负担。第三节 物流管理的形成及其发展一、物流管理的意义

物流是物料或商品在空间上与时间上的位移。社会物流即社会再生产各过程之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实物流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指将信息、运输、库存、仓库、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它的任务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物流管理不仅仅是对实物流通的管理,也包含了对服务这种重要的无形商品的管理。物流管理涉及所有类型的组织和机构,包括政府、工厂、医院、学校、金融机构、批发商和零售商,等等。物流管理的一大特点是强调对各项物流活动进行集成化的管理,贯穿产品价值和实现的全过程。二、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物流管理的任务可以概括为6 Rights。

以正确的成本(Right cost),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正确的地点(Right location)、正确的条件(Right condition)下,将正确的商品(Right goods)送到正确的顾客(Right customer)手中。

物流管理的核心在于创造价值。良好的物流管理要求供应链上的每一项活动均能实现增值,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及其供应商创造价值。物流管理所创造的价值体现在商品的时间和地点效用上,以及保证顾客在需要的时候能方便地获取商品。(一)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物流活动的成本在GDP中占有相当的份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物流成本的估算,物流成本(包括运输、仓储和库存维持等费用)占GDP的10%以上,在各国经济中均占有显著的地位。如果某国能以较小比例的资源完成各项物流活动,则显示该国的物流效能较高。我国大陆地区的物流总成本占全国GDP的16%以上,与全球的平均值12%相比,高4个百分点以上,约5000亿元。显然,增加的这笔费用将转嫁为商品价格的提高、企业利润的降低以及国家税收的减少。有效的物流活动对人民生活水平、企业经济效益、国民收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物流支撑着经济生活中的大多数交易行为,是所有的商品交易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正是有了物流活动的保障,交易行为才能在正确的时间和空间内最终得以实现。同时,物流创造了货物和服务的时间与地点的效用。(二)物流在企业中的作用

顾客导向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指导思想,物流的本质在于创造价值,而物流系统的输出正是顾客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流管理视为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以最低的物流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为顾客创造最大的价值是企业赢得竞争的主要途径。

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和地点(Place)是企业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要素(4P)。成功的市场营销要求企业拥有良好的产品、合理的价格、有力的促销手段,以及保证产品顺利输送到正确的地点。物流活动直接服务于地点要素,保证顾客在需要时能方便地购买到产品。

物流总成本是指实现物流需求所必需的全部开支。考虑物流总成本是一种系统方法,它是有效管理物流过程的关键。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库存管理、运输、批量、仓储、订货处理和信息六个方面。权衡是物流管理的一个核心概念。物流的任务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由于物流活动成本之间经常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需要就物流的各个活动之间进行成本的权衡。例如,客户服务水平显然受库存状态影响。为提高服务水平,最好是有庞大的库存,而庞大的库存的代价却是库存成本的提高。企业为实现长期盈利最大化的目标,必须不断调整顾客服务水平,迎合顾客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将其有限的资源在市场营销四要素以及各项物流活动中合理配置,在不断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总成本。

企业物流受到了发达国家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普遍认同与高度重视,被认为是“企业脚下的金矿”以及当前企业“最主要的竞争领域”。从中国仓储协会对中国家电、电子、日化、食品等行业具有代表性的450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可以看出,物流费用占产品销售费用的比例较高,比例在15%以上的占总数的48.5%。根据现代物流理论中的杠杆原理,物流费用每降低2个百分点,利润提高近一倍,因此能否降低企业的物流费用对企业经营业绩影响较大。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逐渐认识到物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调查的结果,仅9%的企业认为物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较低或很低,而42%的企业认为物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较高或很高。认为物流对企业发展影响一般的占总数的49%,由此说明物流在中国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潜力巨大。三、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物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炼。物流方面的工作对盟军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明确的贡献。随着企业对物流管理在降低成本、改善经营绩效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等方面所起作用的认识的逐步提高,以及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企业中物流管理职能和职责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本节将对物流管理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中的演进阶段做一概述。现代物流管理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职能管理(1960—1970年);内部一体化(1980—1990年);外部一体化(1990年至今)。(一)职能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企业逐步认识到,物流管理并不仅仅是对运输、采购、仓储等活动的分割式的管理。在此阶段,物流活动被集成到两大物流管理职能当中,即物料管理和分销管理。物料管理是对与物料流入企业有关的所有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其具体管理范围包括采购、原材料、在制品库存控制、厂内运输和生产计划等。分销管理负责控制产成品从工厂到顾客的有效率的输送,管理范围包括运费控制、仓储、包装、顾客需求预测、成品库存控制和顾客服务等。

以集成式的物料管理和分销管理职能取代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各项物流活动分割式的管理,无疑是一大进步。这种职能式的管理使物流成本在两大职能中变得清晰而易于独立核算,为企业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奠定了基础。(1)本阶段企业管理中出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变革。

①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为企业管理人员快速准确处理在物料管理和分销管理中产生的复杂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个典型的例子。MRP成功地解决了根据最终产品需求生成零部件需求计划的问题,将原材料和零部件物流与产成品物流联结起来,使人们的思路从追求实际意义并不很大的优化方法转到比较现实的轨道上来,利用计算机技术把生产库存管理得更好。同时,计算机系统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地识别和控制包括物流成本在内的各项成本,为物料管理和分销管理的集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②顾客服务理念的流行。企业降低运输和分销成本的努力往往会对顾客服务产生负面影响。企业通过减少仓储设施、压缩库存、减少分销系统中存货的铺设等措施来降低成本时,很可能也降低了顾客服务水平。分销成本占到了大多数消费品总成本的50%左右,然而如何正确地控制分销成本却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物流经理们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来自改善对顾客服务方面的压力。为实现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并降低运作成本的目标,强化分销管理逐渐成为重要的企业战略。

由于很多企业对顾客服务的目标和标准缺乏正确的认识与实施的一贯性,导致库存、运输和仓储成本的上升。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逐步形成较为正确而全面的顾客服务理念与服务标准体系。企业开始关注顾客服务目标与分销成本之间的权衡关系,成本—效益权衡模型广泛用于确定合适的顾客服务水平,ABC分析工具也广泛地应用于对顾客的分类管理,顾客服务的研究证明了集成式的分销管理确实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2)物料与分销经理的职能。物流活动的集成使经理人员的管理权限放大,对物料和分销经理人员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了。分割式的管理在组织内部形成了成本管理的组织障碍,物料和分销经理管理权限的扩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障碍。物料经理统管采购、生产控制、物料进厂运输、原材料和在制品仓储、库存计划与控制和废弃物料的处理等。分销经理统管送货、分销设施、库存计划与控制、销售订单服务等。其管理只能要求这些经理人员掌握财务、数据处理、计划编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针对物料经理和分销经理的在职培训也十分流行。由于分销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充分显现出来,分销经理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变得尤为重要和突出,一些企业中直接由副总经理来主管分销。(3)演进的动因。来自企业外部的压力导致分销经理的角色不断发生变化。两个明显的演进动因是分销过程高昂成本和政府对运输业管制的放松。

①分销管理中的高昂成本。20世纪70年代,分销成本变得十分高昂。其原因包括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两位数的高利率,以及20世纪70年代中期末发生的石油危机。这促使企业管理者集成物流管理,通过改善物流运作降低成本。

②放松对运输业的管制。政府对运输业管制放松的结果是大量专业运输公司的出现,以及优秀运输公司经营规模和范围的扩展,企业与承运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由松散的交易关系转向长期协作的合同关系。企业对运输服务的选择范围更大了,价格谈判更为灵活和复杂。到20世纪70年代末,越来越多的经理人员将物料管理与分销管理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物流的含义变得更加广泛了。(二)内部一体化

20世纪80年代初,分销管理与物料管理逐步集成起来,并产生了全过程物流管理的概念。这种涵盖从原材料采购与运输到产成品分销的所有物流活动及相关的信息与控制系统的物流管理模式称为“集成式物流管理”或“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它不仅包含了以往的物料和分销管理的全部内容,还涉足传统的市场营销和生产管理的一些职能(如生产计划、销售预测、原材料与在制品管理和顾客服务等)。这一阶段物流管理的集成仍限于企业内部,故称为“内部一体化”。(1)影响内部一体化物流管理的主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物流管理人员所面临的变革加速了。放松管制使企业在市场中可获取的物流服务更加丰富;第三方物流企业成为各种物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通信与信息处理能力大大增强,众多企业采用了EDI、条形码和个人电脑;顾客服务变得更加重要,企业将物流视为赢得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

①放松管制后物流服务的扩展。货主将运输业务逐步集中到为数不多的几家运输公司,在加强协作的同时,增强了货主讨价还价的能力,也提高了运输活动的质量。另一方面,运输公司为争得足够的业务,努力改善其运营绩效,提供优良的顾客服务、增值服务、合理的运输费率。在传统企业逐步削减用于“非核心”能力投资的同时,一些专业运输公司扩展其运营范围,涉足各种运输方式、仓储、包装与流通加工等业务。这些能力使社会物流总成本大大降低。

②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传统企业将一些原本由企业自己来实施的物流活动交给外部的专业公司来承担,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可以将有限的资源进一步集中到其核心业务与核心能力上,降低大量投资于物流设施与设备而带来的财务风险,同时也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物流运作。

③沟通与信息技术。20世纪80年代,企业非常热衷于提高快速沟通、货运跟踪与信息交换的能力。信息成为提供物流服务的关键要素,也是企业物流活动进一步集成的催化剂。快速的信息处理与信息交换使供应链实现“以信息换取库存”,几乎可以实时获取的库存和销售数据帮助生产商与零售商更加精确地预测未来的需求,从而降低为应付需求不确定性而设置的安全库存量。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集成物流管理职能,还可压缩物流活动的周期时间。

EDI的广泛应用,为企业提供实施分销资源计划(DRP)和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JIT)与库存控制所需的重要信息。

④资源计划(DRP)。DRP注重对产成品的分销进行管理,帮助管理人员对产成品在复杂的分销系统中的输送与调配做出正确的计划。配置DRP系统需要获取第一手的销售数据并输入到生产系统的主生产计划中去。将市场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集成起来,可以降低库存投入,减少运输成本,加速库存周转,并提高存货可供率。DRP的实施对企业的物流管理职能有深远的影响,它使销售预测和生产计划等职能进一步集成并融入分销管理当中。

⑤准时化生产。企业管理活动的集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JIT生产计划得到广泛应用。JIT作为一种企业哲学理念,强调追求卓越、不断降低库存并提高产品质量。JIT的采购管理要求供应商依据生产商的生产计划,在需要的时候提供符合质量和数量要求的产品。供求双方的JIT关系是一种长期密切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JIT使物流活动的集成跨越了单个企业的界限,实现业务流程的改善和更高的效率。

⑥顾客服务。顾客服务继续保持着在物流管理模式影响因素中的主导地位。对顾客服务的认识也演变为以最节省成本的方式使供应链实现增值,这种增值由包括顾客在内的所有供应链成员共同来分享。(2)物流经理的职能。随着物流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物流经理获得了更多的升职机会,他们的管理权限跨越了物料管理或分销管理而涵盖了所有的物流活动。物流经理在企业中级别的提升对经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物料管理、生产计划、分销管理集成到物流经理的管理权限之内。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56%的企业设置了副总经理级别的物流管理职位。这使得物流管理人员更好地参与公司战略决策的制定。物流经理需具备更为全面的物流管理知识和经验,以及在其他主要职能部门(如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的工作背景。(3)演进的动因。

①企业重组。为增强竞争优势、避免恶意收购,许多企业进行了重组,剥离不良资产,剔除业绩不良的经营业务,精简组织机构。一些企业的物流部门在企业购并的过程中被并入其他企业的物流部门,或者被废弃。

②市场国际化。美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加强了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获得了成本优势。在国内市场日趋成熟和饱和的情况下,国际市场为许多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美国企业的产品越来越多地打入欧洲和亚洲市场。这种国际化的市场对企业的物流部门实施更长距离和更大范围的物流活动提出了更高的成本控制要求。

③时间和质量。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努力从单纯追求成本最小化,逐步转向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成本提供最大的价值。通过缩短产品从生产线到达市场的时间,企业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和风险,并扩大市场份额。在物流过程中引入质量概念,意味着企业不断改进顾客服务。顾客服务质量上的改进,如按时送货的改善、订单满足率的提高、准确的票据、订货提前期(又称订货周期)的缩短,以及整个物流系统生产率的提高等,是竞争对手所难以模仿的。

上述因素促使企业决策者寻求更新的技术和途径以进一步提升物流绩效。然而,经营业务的全球化、新技术的高成本,以及稀缺的人力资源等因素使得单个企业的努力往往半途而废。许多企业将目光转向外部一体化。(三)外部一体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功能的集成强调实现本企业运营绩效最优化。到了20世纪90年代,供应链管理将功能集成的概念从单个企业拓展到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单个企业的活动只是价值创造过程的一个部分。通过降低成本和风险,将企业资源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平衡和调配等手段,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从而增强供应链以及其成员企业的竞争力。许多企业认识到,市场竞争不仅仅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也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只有使整个供应链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成员企业才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在20世纪90年代,企业经营业务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强劲增长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跨国企业更加注重通过海外建厂和全球采购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努力拓展海外市场。竞争的压力促使企业提高顾客服务质量和物流系统效率。国际贸易的增长导致企业的物流管理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许多企业扩展其物流机构,在物流部门中专门设置负责国际物流业务的分部,另一些企业则在海外设立一些相对独立的物流分部负责当地市场的物流运作,大量的跨国性或区域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这种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成员。这一时期信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单个企业的物流管理更深刻地融入到供应链管理当中。第四节 绿色物流一、绿色物流的概念

绿色物流是继绿色制造、绿色消费之后,在国际上又一新兴的绿色热点概念。目前在国际上对于“绿色物流”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但通常认为,所谓“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又称“环保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其目标是将环境管理导入物流业的各个系统,加强物流业中保管、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个作业环节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有效遏止物流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具体说来,绿色物流的目标不同于一般的物流活动。一般的物流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物流企业的赢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这些目标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是单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被称为“经济物流”。而绿色物流除了追求经济利益目标之外,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经济效益又具社会效益的“双赢”目标。二、绿色物流的内涵

企业物流包括企业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的全部活动,它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逆向物流构成。绿色物流就是在闭环的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储藏、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废弃物处理等物流活动中,采用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地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因此绿色物流的内涵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集约资源。物流的本质就是通过集约、优化各种资源,提高流通效率,压缩流通成本。这个过程同时也节约了资源消耗,提高了资源效率,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节能环保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是物流的本色。(2)绿色运输。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始终。在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对环境可以造成四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交通工具大量的能源消耗;二是运输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有害气体、产生的噪声污染;三是运输易燃、易爆、化学品等危险原材料或产品可能引起的爆炸、泄漏等事故;四是大量的运输导致道路需求面积的增加。所以,运输环节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可以通过交通工具的搭配,有效利用车辆,提高配送效率,在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的基础上,努力优化配送路线,提倡共同配送和多式联运方式,提高往返载货率等;减少公路运输,尽量采用铁路运输或海运;使用“绿色”运输工具,采用小型货车等低排放运输工具,保证运输车辆尾气排放量达到标准。(3)绿色仓储。原材料和产品的保管与存储需要的主要设施就是仓库。仓储管理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原材料和产品的保管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养护,如喷洒杀虫剂等一些化学药品,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二是一些原材料或产品,如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三是由于仓库布局的不合理,提高了车辆的重复运输率和空载率,造成资源浪费。(4)绿色包装。包装可以保证产品的价值和形态以及起到美化产品的作用。但包装过程也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一方面是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如白色塑料污染,这类材料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滞留时间很长。另一方面是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很多包装材料在一次性使用后就被消费者遗弃,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绿色包装就是要求包装符合环保的要求,节省用料资源,尽量减少包装废弃物;利用可回收可再生资源,如绿色的集装箱等。(5)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指所有与资源循环、资源替代、资源回用和资源处置有关的物流活动,它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常被发达国家作为建设循环型经济的重要举措。实施逆向物流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有完善的商品召回制度、废物回收制度以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制度。三、物流过程引发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一)物流过程引发的环境问题

随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物流活动的频繁化以及物流管理的变革,会增加燃油消耗,加重空气污染和废弃物污染,浪费资源,引起城市交通堵塞等,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任何形式的环境污染都根源于物质的不适当流动,且流动的量达到了一定规模就超过了环境的负载能力。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时不能不考虑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而形成的巨大的社会成本。物流过程中引发的环境问题存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

1.运输造成的环境问题

在运输活动中汽车运输以其机动灵活、覆盖面广,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优势而在物流运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然而汽车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最为严重。(1)大气污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要排放大量的尾气和产生大量的扬尘。目前,已从汽车尾气中分离出八十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是铅,同时还含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臭氧等气体。在大、中城市中,汽车尾气的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60%以上,这些气体混合在空气中,被人类特别是儿童吸入,会造成人体内部缺氧,危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眩晕、恶心、虚脱,重者昏迷、呼吸变慢、意识丧失进而死亡。汽车产生的扬尘覆盖在金属制品的表面上,遇到雨水的侵蚀,金属制品很容易锈蚀。在空气中漂浮时间较长的扬尘,不仅能吸附病菌,还能吸附大量有害物,被人体吸收后,轻者可导致呼吸道疾病,重者影响心脏。(2)噪声污染。统计显示,汽车所产生的噪音已经占到了城市噪音的85%!汽车行驶在道路上时,内燃机、喇叭、轮胎等都会发出大量噪声,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科学家们认为40dB是正常的环境声音,在此以上就是有害的噪声。一般来说,40dB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到影响;70dB可影响50%;而突发动噪声在40dB时,可使10%的人惊醒;到60dB时,可使70%的人惊醒。睡眠被长期干扰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致产生神经衰弱症等。在高噪声环境里,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60%以上。人短期处于噪声环境时,即使离开噪声环境,耳朵也会发生短期的听力下降,但当回到安静环境时,经过较短的时间即可以恢复。一般情况下,85dB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dB以上则可能发生危险。统计表明,长期工作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噪声除了损伤听力以外,还会引起其他人身损害。噪声可以引起心绪不宁、心情紧张、心跳加快和血压增高。噪声还会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易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在强声环境下,患高血压的人增多。不少人认为,20世纪生活中的噪声是造成心脏病的原因之一。(3)废弃物污染。物流运输工具所引起的废弃物处理问题,如废旧轮胎、废弃机油和柴油等,如不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不仅是环境污染的潜在隐患,而且还有可能渗入土壤和水体中,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源的污染。

2.存储保管造成的环境问题

存储保管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原材料和产品的存储保管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养护,如喷洒杀虫剂等一些化学药品,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二是一些原材料或产品,如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包装造成的环境问题

包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一是所选材料本身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例如,用于家用电器、工业仪器仪表等物品的包装物的白色发泡聚苯乙烯塑料,其特点是体积大,重量轻,不易腐烂,不易分解,被人们用后抛弃,引起铁路沿线、江河航线、城市及风景点到处是白色泡沫,严重影响环境和市容卫生,被人们称为“白色污染”。二是物流过程包装功能过剩或重复包装造成的资源浪费。据相关资料报道,目前我国每年仅包装盒用纸量就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了168万棵碗口粗的树,过度包装严重浪费了有限的资源。

4.流通加工造成的环境问题

流通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料、废弃及噪音,对环境产生危害。而且流通加工中心一般规模较小,生成分散,技术简单,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难度大,如果处理不当,对城乡环境和居民生活会产生直接影响。

5.物流信息造成的环境问题

在物流过程中,物流信息是现代物流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引导、调节物流的数量、方向和速度,使物品按预定的目标和方向流动。但是,虚假的、重复的、过时的信息造成的无效或低效的物流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例如,对于易霉变的物品,假如对气象信息掌握错误,就有可能使易霉变物品由于存储、保管、运输和包装不当而引起霉变,这些霉变的物品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二)物流与环境保护

在物流过程中所造成的种种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企业而言,不仅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成本,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地深入人心,消费者对企业的接受与认可不再仅仅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与服务,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即企业是否节约利用资源、企业是否对废旧产品的原料进行回收、企业是否注重环境保护,等等。所以,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及时放弃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行为,采取措施积极解决物流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哈佛大学的Nazli Choucri教授深刻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有效发展,它就不能忽视日益明显的环境信号,继续像过去那样经营⋯⋯对各个企业来说,接受这一责任并不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因为符合并超过政府和环境组织对某一工业的要求,能使企业减少物料和操作成本,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实际上,良好的环境行为恰似企业发展的马达而不是障碍。”

环境问题既然来源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为企业而言,可以建立一套物流环保体系,保证物流活动各个环节的绿色化。例如,企业在运输环节采取的环保措施有:(1)合理配置配送中心,制订配送计划,提高运输效率以降低货损量和货运量;(2)合理采用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输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尽量选择铁路、海运等环保运输方式);(3)评价运输者的环境绩效,由专业运输企业使用专门运输工具负责危险品的运输,并制定应急保护措施。在废料处理环节中可采取的环保措施有:(1)厂商要加强进料和用料的运筹安排;(2)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资源可得性和回收性能,减少生产中的废弃物料的产生等。

物流活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不仅仅得到了企业的关注,同时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也都开始对物流与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首先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相关的协议、法律体系作为制度保障,例如,《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里约环境和发展宣言》(1992)、《工业企业自愿参与生态管理和审核规则》(1993)、《贸易与环境协定》(1994)、《京都协议书》(1997)等;中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要求产品的生产商必须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造成的污染负相应的责任,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将会受到严厉惩罚。例如,美国1990年颁布《空气洁净法令》(The Clean Air Act),对排放破坏臭氧层的有害物质和气体的厂商课以重罚。又如,1997年许多国家在日本城市京都缔结《京都议定书》,议定书规定38个工业国在2010年的这类气体排放总量,必须比1990年的减少5.2%。其宗旨就是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改善全球环境,造福人类。欧盟规定轮胎生产商每卖出一条新的轮胎必须回收一条旧的轮胎进行处理或再利用。同时,一些国家的法律对一次性电池生产厂商也做出了类似的规定。由此可见对环境行为进行管制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各国政府也都积极发挥了引领和导向作用,在宏观上对物流活动进行环境管理控制,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物流活动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货车运输量的增加。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例如,治理车辆的废气排放,限制城区货车行驶路线,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收取车辆排污费,促进低公害车的普及等。(2)限制交通量。通过政府指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统筹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最终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3)控制交通流。通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定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四、绿色物流在各国的发展

和很多与环保相关的问题一样,绿色物流首先从发达国家兴起。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限制物流的环境影响。例如,欧盟国家、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法规限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日本在《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中明确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提出发展循环型经济的目标,积极扶持逆向物流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都积极响应这一行动,施乐、柯达、美孚、惠普等大型跨国公司都实施了逆向物流的项目,并且收益显著。(一)美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美国的经济高度发达,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推行自由经济政策,其物流业务数量巨大,而且异常频繁,这就决定了美国对绿色物流的更大关注。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远景目标十分明确。美国在其到2025年的《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可靠和充足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的,性质是环境友善的。”一般企业在实际物流活动中,于物流的运输、配送和包装等方面应用诸多的先进技术,如EDI、JIT、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为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二)欧洲绿色物流的发展

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提高物流绿色化的先锋。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就开始探索一种新的联盟型或合作型的物流新体系,即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它的目的是实现最终消费者和最初供应商之间的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即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改变原来各企业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通过合作关系实现原来不可能达到的物流效率,从而减少无序物流对环境的影响。欧洲的运输和物流业组织—欧洲贷款组织(FFE)很重视绿色物流的推进和发展,对运输、装卸和管理过程制定出了相应的绿色标准,加强了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与规划作用,同时鼓励企业利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重点在于规划和兴建物流设施时,应该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要限制危害人类生态最强的公路运输的发展,大力推进铁路电气化的运输)来经营物流活动,加大对绿色物流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对运输规划进行研究,积极开发和试验绿色包装材料等。(三)日本绿色物流的发展

日本自1956年从美国全面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后,大力进行本国现代化物流建设,将物流运输业改革作为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课题予以研究和发展。把物流行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生命线的日本,从一开始就没有忽略物流绿色化的重要意义,除了在传统的防止交通事故、抑制沿线的噪声和振动等问题方面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与控制作用外,还特别出台了一些实施绿色物流的具体目标值,例如,利用加大货物的托盘使用率,缩短货物在停留场所的滞留时间等,来减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另外,为解决地球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社会问题,日本政府与物流业界在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积极实施在干线运输方面推动模式转换(由汽车转向对环境负荷较小的铁路或海上运输)和干线共同运行系统的构建,在都市的运送方面推动共同配送系统的构建以及节省能源行驶等。在2001年出台的《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中,其重点之一就是要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地球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系统。(四)绿色物流在我国的发展

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绿色物流发展比较缓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物流观念没有普及,甚至还十分陌生。观念模糊对发展产生的障碍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职能部门不了解,则难以制定出绿色物流整体发展策略;第二,经营者对绿色物流的认识不够,他们只注重产品本身,如果是绿色产品,要有绿色标志,实行绿色营销等,而忽略了绿色物流。(2)相关法律制度缺失,导致绿色物流发展无章可循。(3)物流行业发展滞后,没有形成规模。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物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道路、信息网、码头、物流配送场所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设施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物流业存在规模效益,数量多可以降低单个产品在物流中的费用。(4)物流管理人员匮乏。有资料表明,现阶段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多由计算机和管理方向专业的人员担任。我国高校对这方面关注程度不高,人才缺口达百万左右,从根本上影响着绿色物流的实施进程。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首先,我国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据73个城市的调查,超过限额的城市已占70%左右;其次,目前我国水资源匮乏及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全国有三百多个城市缺水,每年因供水不足影响工业产值1200亿元以上;再次,我国城市道路噪声14年来居高不下,全国有47%的城市区域受到噪声的污染;最后,垃圾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市每年的生活垃圾产量在1亿吨以上,全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高达六十多亿吨,占地66万余亩。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并已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必须在环保方面承担起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就是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将物流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使物流活动有利于环境的良性循环。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尽力把绿色物流的推广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积极开展绿色环保物流的专项技术研究(如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以减少交通阻塞、节省燃料和降低排放等),促进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开发,进行回收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讨,以及积极出台相应的绿色物流政策和法规,努力为物流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章小结】

现代物流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为实现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为追求越来越高的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化生产精细分工,使专门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方向不同以及物流范围不同,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标准对物流进行分类。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是:科学系统化、自动智能化、标准化、精益化、网络化、个性化、专业化、协同化、规范法制化、社会化、国际全球化。物流管理组织随着企业的物流活动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物流组织架构,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案例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与三个JIT海尔是第一个被美国评为五星级服务的中国内地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增强成本控制,海尔对自己的物流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从供应链概念中延伸出来一个比较典型的物流模式和管理方法—“一流三网”。“一流”指的是订单信息流,即要生产订单,不要生产库存,没有订单不生产。“三网”即计算机信息网、全球供应资源网和全球配送资源网。(1)计算机信息网。物流操作基本上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平台运作,这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全球供应资源网。海尔的供应是全球化的。海尔已经是一个国际性的企业了,在国外有很多工厂,使用当地的资源、人力、资金,在当地市场进行销售。其供应资源网络符合经济全球化趋势,能够进行更合理的资源配置。(3)全球配送资源网。海尔的供应是全球化的供应网络,市场是全球化的市场,它的配送也必然要求全球配送,这就形成了全球配送资源网络。JIT就是及时制,海尔的JIT模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JIT采购。何时需要就何时采购,采购的是订单,不是库存,是用需求拉动采购,这就对采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供应网络十分完善,可以保证随时需要随时能采购得到。海尔进行JIT采购的具体做法如下。①全球统一采购。海尔产品所需的1.5万个品种的原材料基本上都是进行统一采购,而且是全球范围的采购,这样不仅能实现规模经济,而且可以寻找全球范围内的最低价格。海尔的JIT采购是在全球范围内按最低价格进行统一采购,采购价格的降低对物流成本的降低有直接的影响。②招标竞价。海尔每年的采购金额差不多有一百多亿元人民币,它通过竞标、竞价,要使采购价格下降5%。每年下降100亿的5%,就可以直接提高利润,使其价格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③网络优化供应商。海尔通过IT平台在全球选择和评估供应商。运用网络来优化供应商比单纯压价要重要得多,因为它的选择余地更大,国际化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以供选择。海尔的JIT采购实现了网络化、全球化和规模化,采取统一采购,而且是用招标、竞标的方式来不断地寻求物流采购成本的降低。(2)JIT生产。JIT生产也是生产订单,不生产库存。在顾客下了订单以后,开始生产,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安排生产计划。只要原料供应的进度能够保证,生产计划就会如期完成。海尔的操作平台采用ERP模块,它由市场需求来拉动生产计划,由生产计划来拉动原料采购,再要求供应商直送工位,一环紧扣一环,其基础就是ERP的操作平台。有IT技术和ERP平台作为支柱来实现JIT生产,这就决定了生产速度会快,成本会低,效率会高,相反,如果靠传统模式去实现JIT生产难度就会很大。海尔完全是物流的一体化,包括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的一体化,物流部门的组织结构已经调整过来,由物流部门来控制整个集团下面的物流。(3)JIT配送。海尔物流在中国内地建有四个配送中心,在德国有配送中心,在美国也有配送中心,通过这些总的中转驿站—配送中心来控制生产。不做JIT采购就做不了JIT生产,而要做JIT生产和JIT采购,就必须有JIT配送。怎样做到按照生产的需要在当地做配送,随时需要随时送到,而且数量、规格要符合需要,这就对物流提出了高要求。货物配送时间要扣得准,实行JIT生产、JIT采购、JIT配送的目的就是要达到零库存。零库存不是库存等于零,而是在于库存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相对来说库存量就越少。所以JIT配送是这一切的基础,采购、生产与配送必须同时具备JIT的条件,因此叫同步流程。流程再造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三个方面。

案例思考题1.怎样看待海尔的“一流三网”?2.怎样理解海尔的三个“JIT”?【复习思考题】

1.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试述物流的划分。

3.试述物流的要素、功能与效用。

4.什么是物流的价值?

5.现代物流经历了哪些发展过程?

6.思考绿色物流的发展趋势以及推动绿色物流发展的必要性。【实践技能训练】

通过到实训车间、物流公司等进行参观学习,认识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活动内容,选出代表陈述自己对现代物流的认识。

将5~8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通过收集间接资料,撰写某个区域物流发展现状的小型报告或分析物流活动对某个企业的重要作用。第二章 物流的基本职能■知识目标1.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职能。2.掌握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及合理化要素。3.掌握仓储在物流中的作用及合理化标志。4.掌握配送在物流中的作用及合理化标志。5.了解常用的物流信息技术。■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现代物流基本职能,进行物流作业合理化分析。2.能够简单分析运输、仓储等职能在物流中的作用。

21世纪,物流产业正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推动力,并对全球经济体系产生了革命性的深远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货物流量,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潜在的物流市场。因此,学习、研究、丰富和不断地发展物流理论与行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本章就从物流的基本职能和内容着手,来探讨物流功能及其实现。第一节 现代物流的基本职能

物流的基本职能是指物流活动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以及通过对物流活动最佳的有效组合,形成物流的总体功能,以达到物流的最终经济目的。一般认为,物流过程应该由采购、生产、包装、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废旧物的回收与处理,以及与上述职能相关的情报信息等所构成。也就是说,物流目的是通过实现上述过程的职能来完成的,上述职能的综合见图2-1。图2-1 物流过程简图

物流的基本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包装。包装具有保护物品、便利储存运输、促进销售等基本功能。包装存在于物流过程各环节,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在制品、半成品的换装;物流过程中的包装、分装、再包装等。一般来讲,包装按照在流通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工业包装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企业外部物流的始点,它的作用在于按单元包装,便于运输和保护物品;商业包装的目的在于刺激和指导消费,便于消费者购买等。同时,为了实现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的目的,包装的研究还包括包装形式和包装方法的选择,包装单元的确定,包装形态、大小、材料、重量和包装标记、储运标志的设计等。(2)装卸搬运。装卸搬运是指在一定的区城内,以改变物品存放状态和位置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它是伴随输送和保管而产生的物流活动,是对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的中间环节。在物流活动中,装卸搬运作业的频率比较高,也是导致物品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装卸搬运的研究,主要是对装卸搬运方式的选择、装卸搬运机械的选择,以及通过对装卸搬运物品灵活性和可运性的研究,提高装卸搬运效率。(3)运输。运输职能主要是实现物质资料的空间移动。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生产与消费发生在同一地点几乎成为不可能。运输功能本身就是为了解决物质资料在生产地点和需要地点之间的空间差异,进而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实现物质资料的使用价值。运输,包括企业内部的运输以及城市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国与国之间的运输等。所以,实现物质资料的空间位移,运输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物流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是物流的一个支柱。对运输的内容主要侧重在:运输方式及其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线路的确定,以及为了实现运输安全、迅速、准时、价廉的目的所施行的各种技术措施和运输合理化等方面。(4)储存保管。储存保管是物流系统中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职能。一般来讲,它是通过仓库的功能来实现的。由于生产与消费的各自规律性,要使生产与消费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也是很不现实的。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半成品的储存,生产的连续性就可能受到破坏;或者由于经济运输的需要,或者为了预防突然事件的发生等,都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储备。所以,物质资料的储存,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也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连续不断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有物质资料的储存,就必然产生如何保持储存物质资料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至于发生损害的问题,为此就需要对储存物品进行保养、维护,并以此为目的开展一系列的技术活动和保管作业活动,需要对保管设施的配置、构造、用途及合理使用、保管方法和保养技术的选择等做适当处理。可见,储存保管是物流的重要职能,它与运输构成了物流的两大支柱,在物流活动中也是处于中心地位,其他物流活动都是围绕着储存保管与运输进行的。(5)流通加工。在流通过程或生产过程中,为了向用户提供更有效的商品,或者为了弥补加工不足,或者为了合理利用资源,更有效地衔接产需矛盾,往往需要在物流过程中进行一些辅助性的生产加工活动,这些加工活动,通常被称为流通加工。对流通加工的研究,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例如,流通过程中的装袋、单元小包装、配货、挑选、混装等;生产外延流通加工中的剪断、打孔、组装、改装、配套等;因经济管理的需要所进行的规模、品种、方式的选择和提高加工效率的研究等。(6)配送。配送是物流的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它几乎包括了物流的所有职能,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一范围内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来讲,配送是集包装、装卸搬运、保管、运输于一体,并通过这些活动完成将物品送达的目的。配送问题的研究范围一般包括:配送方式的合理选择;不同物品配送模式的研究;围绕配送中心建设的相关配送中心地址的确定、设施的构造、内部布置和配送作业及管理等问题。(7)物流信息。物流整体职能的发挥,是通过物流各种职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各种职能的作用事实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就需要及时交换情报信息。情报信息的基本职能在于如何对情报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索、使用(包括其方式的研究),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目的在于保证情报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以达到促进物流整体功能的发挥。第二节 运输一、运输的概念及其在物流中的作用(一)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指劳动者通过使用运输工具和设备,实现人与货物在空间维度的有目的的位移。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也即对“物”进行空间位移。运输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较大范围的活动,而搬运是在同一地域之内的活动。

物流过程是由采购、生产、包装、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储存、流通加工等过程共同组成的。没有了运输,也就没有商品的流通过程,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无法实现,社会再生产也不可能正常进行。(二)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根据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的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既改变了物的时间状态,又改变了物的空间状态。运输是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承担了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任务,运输再结合搬运、配送、储存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在现代物流观念未诞生之前,甚至就在今天,仍有不少人将运输等同于物流,其原因就在于运输是物流中的主要责任担负者。(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运输是生产过程的继续,这个继续虽然是以生产过程为前提的,但如果没有了运输,生产过程则不能最终完成。所以,虽然运输不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不增加社会产品数量,不赋予产品以新的使用价值,只是变动其所在的空间位置,但这一变动能使生产继续下去,使社会再生产不断推进,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运输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是社会再生产的必备环节。(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场所效用指的是同种“物”由于空间场所不同,其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也有所不同,其效益的实现也不尽相同。由于改变场所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产出投入比,这就是“场所效用”。通过运输,将“物”运到场所效用最高的地方,就能发挥“物”的潜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这个意义来讲,也相当于通过运输提高了物的使用价值。(4)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物流被认为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成为物流的主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运输理所当然地成了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①运输是运动中的活动,它和静止的保管不同,要靠大量的动力消耗才能实现这一活动,而运输又承担大跨度空间转移的任务,所以活动的时间长、距离长、消耗也大。消耗的绝对数量越大,其节约的潜力也就越大。

②从运费的构成来看,运费在全部物流费中占最高的比例,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在其中占接近50%的比例。有些产品运费高于产品的生产费,所以节约的潜力是巨大的。

③由于运输总里程大,运输总量巨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节约。二、各种常见的运输方式以及特点(一)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又称为火车运输,是现代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我国目前有大约50%左右的货运量依赖铁路,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大动脉的作用。(1)铁路运输的优点:承运能力大,适合大批量低值商品的长距离运输;铁路运输受气候和自然条件限制较小,在运输的准时性方面占有优势;铁路运输可以方便地实现直达运输、集装箱运输及多式联运。(2)铁路运输的缺点: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较大、建设周期长;运输时间较长;铁路运输中的货损率比较高;不能实现最终的“门到门”运输。(3)铁路运输的适用范围:大宗低值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散装货物(如煤炭、矿石)、罐装货物(如石油化工产品);适于大量货物一次高效率运输;对于运费负担能力小、批量大、运输距离长的货物运输来说,运费比较便宜;铁路运输,安全系数大。(二)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主要是指使用汽车或其他车辆,在公路上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它主要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运和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及铁路、水运优势难以发挥的短途运输。由于公路运输有很强的灵活性,近年来,在有铁路、水运的地区,长途的大批量运输也开始使用公路运输。(1)公路运输的优点。①速度快。据国外资料统计,一般在中短途运输中,汽车运输的运送速度平均比铁路运输要快4~6倍,比水路运输快10倍。②灵活、方便。汽车除了可以沿公路网运行以外,还可以深入工厂、矿山、车站、码头、农村、山区、城镇街道及居民区,空间领域大,这一特点是其他任何运输工具所不具备的。③项目投资小,经济效益高。一般公路运输的投资每年可以周转1~2次,而铁路运输3~4年才周转一次。④操作人员容易培训。⑤可以提供“门到门”的直达运输服务,速度快。⑥近距离中、小量的货物运输,运费比较便宜。⑦能灵活制定运营时间表,运输中的伸缩性极大。⑧运输途中货物的撞击少,几乎没有中转装卸作业,因而货物包装比较简单,节省成本。(2)公路运输的缺点:装载量小,运输成本高;燃料消耗大、环境污染比其他运输方式要严重得多。(3)公路运输的适用范围:近距离的独立运输作业,主要为中短途运输(25千米内为短途运输,200千米内为中途运输);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实现最终的“门到门”运输。(三)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是指利用船舶在江、河、湖泊、人工水道以及海洋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在现代运输方式中,水路运输是一种最古老、最经济的运输方式。(1)水路运输的优点:利用天然水道,进行大吨位、长距离的运输;运量大、成本低;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水运对货物的载运和装卸要求不高,因而占地较少;对于海上运输而言,它的通航能力几乎不受限制。(2)水路运输的缺点:船舶平均航速较低,影响了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水路运输生产过程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特别是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因而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及不平衡性,不能适应需求变化大、时效性强的商品运输。(3)水路运输的适用范围:承担大批量货物;承担原料、半成品等散货的运输;适合远距离、大运量的外贸货物运输;水路运输生产过程相当复杂,具有点多、线长、面广、分散流动、波动大等特点。(四)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简称空运,是指用飞机或其他飞行器载运客货的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1)航空运输的优点:高速直达性;较高的安全性;经济特性良好;包装要求低。(2)航空运输的缺点:易受气候条件等的限制;可达性差,通常情况下,航空运输难以实现客货的“门到门”运输,必须借助其他运输工具转运;运载量小,一般大型运输机的运载量低于100吨。(3)航空运输的适用范围:国际的客货运输;适用于高附加值、重量轻和小体积的物品运输;适于时效性强、需求紧急的货物运输。(五)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主要利用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差而完成商品(多为液、气体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它是由埋设在地下的管线和地面上加温、加压等配套设备所组成。管道运输一般指输送气体和液体货物的大型管道,如天然气管道、石油管道等。(1)管道运输的优点:运量大;占地少,运输管道埋于地下的部分占管道总长度的95%以上,因而对于土地的永久性占用很少,分别仅为公路的3%,铁路的10%左右,对于节约土地资源,意义重大;管道运输建设周期短、费用低,运营费用也低;管道运输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道运输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2)管道运输的缺点:管道运输的缺点主要是灵活性差;此外运输量明显不足时,运输成本会显著地增大。(3)管道运输的适用范围:管道运输主要担负单向、定点、量大的流体状货物(如石油、油气、煤浆、某些化学制品原料等)的运输。三、运输合理化(一)合理运输的概念与意义

合理运输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物质产品的运输活动。

货物在发运地之间,往往有多条运输路线和多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一个区域的货物运输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货物、纵横交错的运输线路、千家万户的运输单位和各种运输方式。组织合理运输就是在保证货物适合社会需要的条件下,根据各种运输工具的特点和能力,结合货源的分布、货流的规律和货物的特性,做到经最少的环节、用最少的时间、走最短的路程、花最低的费用、以最高的效率,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地把货物从发运地送到目的地。(二)影响合理化运输的因素

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起决定作用的有以下五个方面。(1)运输距离。在运输时,运输时间、货损、运费率、车辆或船舶周转等运输的若干技术经济指标,都与运距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运距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2)运输环节。每增加一次运输,不但会增加起运的运费和总运费,而且必须要增加运输的附属活动,如装卸搬运、包装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会因此下降。(3)运输工具。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其使用的优势领域,对运输工具进行优化选择,按运输工具特点进行装卸运输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所用运输工具的作用,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一环。(4)运输时间。运输是物流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环节,尤其是远程运输,在全部物流时间中,运输时间占绝大部分,所以,运输时间的缩短对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有决定性作用。(5)运输费用。运费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物流系统的竞争能力。实际上,运输费用的降低,无论对企业来讲还是对运输公司来讲,都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三)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充分利用运输能力。充分利用运输能力就是在不增加运力的条件下,提高运输的效率。可以通过合理积载、配载、合理包装等来实现。(2)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运输社会化的含义是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现专业分工,打破企业自行运输体系的状况。(3)铁路公路合理分流。这一措施的重点是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尽量利用公路。这种运输合理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于比较紧张的铁路运输,用公路分流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加大这一区段的运输通过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公路速度快且灵活机动的优势,实现铁路运输服务难以达到的水平。(4)尽量发展直达运输。直达运输是追求运输合理化的重要形式,其对合理化的追求要点是通过减少中转、过载、换载,从而提高运输速度,省却装卸费用,降低中转货损。

直达直线运输,也称作“直线直达运输”,是指在商品运输过程中通过精简中转环节,越过非必要的批发仓库,把商品从产地或供应单位直接运达消费地区、销售单位或主要用户的一种作业措施。“直线”运输是指在选择运输路线时,按照商品的合理流向,采取最短的里程,消除迂回、对流等不合理运输方式,使商品运输实现直线化。在实际运输过程中,直达运输和直线运输往往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并缩短了运输里程。(5)合理配载。合理配载是指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物资及载运方法以求得合理化的一种运输方式。配载运输也是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的一种有效形式。

不合理配装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车辆容积和载重吨位不能充分利用;不可混装的货物进行了混装。

不合理配装易对货物造成机械损伤。如将重的货物压在了轻的货物上,将具有棱角的或其他突出物的商品与其他一般商品配装,造成商品运输过程中的损伤等。(6)“四就”直拨运输。“四就直拨”是商品运输中所采取的就工厂直拨、就车站(码头)直拨、就仓库直拨、就车船直拨等作业措施的简称。目的是减少中转运输环节,力求以最少的中转次数完成运输任务的一种形式。例如,就工厂直拨,是指商业物资批发部门从工厂收购产品,经在厂验收后,不经过中间仓库和不必要的转运环节,直接调拨给要货单位,或直接送到车站、码头,运往目的地。(7)发展运输技术设备,提高运输信息化。依靠科技进步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途径。如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电子化技术的应用,会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和保证运输的准确率。(8)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更趋合理化。有些产品,由于本身的特性问题,很难实现运输的合理化,如果进行适当加工,就能够有效解决运输合理化的问题。如将造纸材料在产地预先加工成干纸浆,然后压缩体积运输,就能解决造纸材料运输不满载的问题。第三节 仓储一、储存的概念与作用(一)储存的概念

储存是指商品离开生产领域后,在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处于流通领域时所形成的临时性的“停滞”。(二)储存作用

仓库和堆场是用于储存、保管货物的场所,它伴随着剩余产品的产生而产生。

仓库在物流体系中是惟一的静态环节,也有人称之为“时速为零的运输”。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方式出现了个性化、多样化的改变,生产方式也变为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方式。物流的特征由少品种、大批量变为多品种、少批量或多批次、小批量,仓库的功能也从重视保管效率逐渐变为重视流通功能的实现。因此,现阶段的仓库,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蓄水池”,已由过去的静态管理逐步向动态管理转变。储存相当于物流体系的一个节点。在这里,物质实体在化解其供求之间的时间上的矛盾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时间上的效益(如时令上的差值等)。因此,储存是物流中的重要环节,储存功能相对于物流体系来说,既有缓冲调节的作用,也有增值与增效的功能。

储存在现代物流中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储存是物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供应链角度看,物流过程由一系列的“供给”和“需求”组成,在供需之间既存在物的“流动”,也存在物的“静止”,这种静止是为了更好地使前后两个流动过程衔接,缺少必要的静止,会影响物的有效流动。仓储环节正是起到了有效“静止”的作用。(2)仓储能保证货物进入下一环节前的质量。货物在物流过程中,通过仓储环节,在进入下一环节前进行检验,可以防止伪劣货物混入市场。因此,为保证货物的质量,把好仓储管理这一关,以保证货物质量、数量是非常重要的。仓储管理的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证货物的使用价值。通过仓储来保证货物的质量的关键环节,一是货物入库时的质量检验,二是货物储存期间的保养维护。因此,在仓储过程中,应严把入库质量关,严禁不合格货物或不适合储存的货物进入仓库;对已入库货物要严格保养维护,以确保储存环节货物质量的完好和数量的完整。(3)储存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货物的仓储不仅是商品流通的必要的保证,也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没有了储存,流通过程便会终止,再生产过程也将因此而停止。因此,储存发挥的是“蓄水池”的功效。(4)储存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货物在仓库内的滞留,表面上是流通的停止,而实际上恰恰是保证了商品的流通。仓储的发展,在减少生产和销售部门的库存积压,调剂余缺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加快仓储环节的收发效率,将直接影响到货物流通的时间。在国外发达的国家,把物流领域的成本降低看做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即强调把好商品成本的最后一关。因此,作为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仓储费用的降低是节约整个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5)仓储为货物进入市场做好准备。仓储可以使货物在进入市场前完成整理、包装、质检、分拣、加标签等加工,以便缩短后续环节的作业时间,加快货物的流通。二、仓库分类

仓库是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仓库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是用来存放货物包括商品、生产资料、工具或其他财产,及对其数量和价值进行保管的场所或建筑物等设施,还包括用于防止减少或损伤货物的土地或水面。从社会经济活动看,无论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都离不开仓库。

从不同侧面考察仓库时,可以得出仓库的不同分类方法。例如,我们可以从仓库的用途、货物的特征、库场结构、建筑材料、位置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对仓库进行分类。(一)按用途分类

仓库按在商品商流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采购供应仓库,主要用于集中储存从生产部门收购的和供国际进出口的商品。这类库场一般设在商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或商品运输枢纽的所在地。(2)批发仓库,主要用于收储从采购供应库场调进或在当地收购的商品。这类仓库贴近商品销售市场,是销地的批发性仓库,它既从事批发供货,也从事拆零供货业务。(3)零售仓库,主要用于为商业零售业作短期储货,以供商店销售。在零售仓库中存储的商品周转速度较快,而库场规模较小,一般附属于零售企业。(4)储备仓库,一般由国家设置,以保管国家应急的储备物资和战略物资。货物在这类仓库中储存的时间往往较长,并且为保证储存物资的质量需定期更新储存的物资。(5)中转仓库,处于货物运输系统的中间环节地,存放那些待转运的货物。这类仓库一般设在铁路、公路的场站和水路运输的港口码头的附近。(6)加工仓库,在这种仓库内,除商品储存外,还兼营某些商品的挑选、整理、分级、包装等简单的加工业务,以便于商品适应消费市场的需要。(7)保税仓库,指的是为国际贸易的需要,设置在一国国土之上,但在海关关境以外的仓库。外国货物可以免税进出这些仓库而无须办理海关申报手续,并且,经批准后,可在保税仓库内对货物进行加工、存储、包装和整理等业务。以上各类仓库中,采购供应仓库、批发仓库以及零售仓库在物流供应链中形成了前后衔接的关系。(二)按保管货物的特征分类(1)原料仓库,用于保管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的仓库。(2)产品仓库,用于保管完成生产但尚未进入流通的产品的仓库。(3)冷藏仓库,用于保管需要冷藏储存的货物(一般多为有特殊要求的农副产品、药品等)的仓库。(4)恒温仓库,指为保持货物存储质量将库内温度控制在某一范围的仓库。(5)危险品仓库,指专门用于保管易燃、易爆和有毒危险品的仓库。(6)水面仓库,指利用货物的特征以及宽阔的水面来保存货物的仓库。(三)按仓库的构造分类(1)单层仓库,这是最常见的,且使用很广泛的一种仓库建筑类型。这种仓库没有上层,不设楼梯。(2)多层仓库,一般建在人口较稠密的,土地使用价格较高的市区,它采用垂直输送设备(如电梯或倾斜皮带输送机等)实现货物上楼作业。(3)立体仓库,又称高架仓库,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单层仓库,它利用高层货梁堆放货物。一般与之配套的是在库内采用自动化的搬运设备,形成自动化立体仓库。当采用自动化的堆存和搬运设备,便成为自动化立体仓库。(4)筒仓,用于堆放散装或袋装小颗粒或粉状货物的封闭式仓库,一般置于高架之上。货物如粮食、水泥和化肥等。(5)露天堆场,用于货物露天堆放的场所。一般堆放大批量原材料,或不怕受潮的货物。三、库存商品的质量管理(一)货物的入库

在货物入库环节最重要的任务是做好验收、入库交接及货物在库内的堆码工作。

1.验收

验收是指仓库在物品正式入库前,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手续,对到库物品进行数量和外观质量的检查,以验证是否符合订货合同规定的一项工作。由于到货的来源复杂、渠道繁多、产地和厂家不同,又都经过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环节的装卸搬运等原因,有可能使货物在数量、质量上发生变化,这就决定了对到货进行验收的必要性。

验收的主要任务是查明到货的数量和质量状态,防止仓库和货主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供货单位的产品质量和承运部门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验收过程中发现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可能发生在各个流通环节,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对问题进行处理,有利于分清各方的责任,并促使有关责任部门吸取教训,改进今后的工作。

2.入库交接(1)入库交接必须在入库物品经过点数、查验之后,方可安排装卸货、入库堆码、办理交接手续。办理完交接手续,意味着划清运输部门、送货部门和仓库的责任。(2)编制货物储存计划。货物储存计划是通过合理规划库区,对库存进行分类保管,建立保管秩序对货物进行定置管理,实现“物得其所,库尽其用”的储存管理目标。简言之,货物储存要依据的就是“分类分区、定位管理”原则,即存放在同一货区的物品必须在性质上不抵触;保管条件不同的不应混存;消防措施不同的不能混存。

3.货物的堆码

堆码是指根据物品的包装、外形、性质、特点、重量和数量,结合季节和气候情况,以及储存时间的长短,将物品按一定的规律码成各种形状的货垛。堆码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对物品进行保养维护和提高仓库利用率。

堆码的基本要求有“合理、牢固、定量、整齐、节约、方便”等。具体来说就是:货垛间距符合作业要求以及防火安全要求;大不压小,重不压轻,缓不压急,确保“先进先出”;货垛堆放整齐,垛形、垛高、垛距标准化和统一化,货垛上每件物品都摆放整齐、垛边横竖成列;物品外包装的标记和标志一律朝垛外,以节约仓容,提高仓库利用率;妥善组织安排,做到一次作业到位,避免重复搬倒,节约劳动消耗;合理使用苫垫材料,避免浪费;选用的垛形、尺度、堆垛方法应方便堆垛、搬运装卸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垛形要方便理数、分票、查验物品,方便通风、苫盖等保管作业等。常见的堆码方法有散堆法、重叠法、纵横交错法、压缝法等。(二)货物的在库管理

对库存商品的养护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这是保管保养的核心,要特别重视物品损害的预防,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防止损害事故的发生。特别要预防发生爆炸、火灾、水浸、污染等恶性事故和造成大规模损害事故。在发生、发现损害现象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损害扩大,减少损失。(1)控制好仓库温、湿度。应根据库存物品的保管保养要求,适时采取密封、通风、吸潮和其他控制与调节温、湿度的办法,力求把仓库的温湿度保持在适应物品储存的范围内。(2)定期进行物品的在库检查。由于仓库中保管的物品性质各异、品种繁多、规格型号复杂,进出库业务活动每天都在进行,而每一次物品进出库业务都要检查、验收、计量或清点件数,加之物品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物品可能发生数量或质量上的损失,因此对库存物品和仓储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与检查是非常必要的。(3)搞好仓库的清洁卫生。储存环境不清洁,易引起微生物、虫类等繁殖,危害物品。因此,对仓库内外环境应经常清扫,彻底铲除仓库周围的杂草、垃圾等杂物,必要时还要使用药剂杀灭微生物和潜伏的害虫。对容易遭受虫蛀、鼠咬的物品,要根据物品性能和虫、鼠等的生活习性及危害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三)货物的出库

仓库必须建立严格的商品出库和发运程序,在仔细核对出库单证的同时,要严格遵循“三先出”原则,尽量使出库工作一次完成,防止差错事故。同时,需托运物品的包装还要符合运输部门对于包装的要求。四、储存合理化(一)储存合理化的概念

储存合理化的含义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储存的功能是对需要的满足,实现被储物的“时间价值”,这就必须有一定储量。但是,储存的不合理又往往表现在对储存功能实现的过分强调,这是过分投入储存力量和其他储存劳动所造成的。所以,合理储存的实质是,在保证储存功能实现前提下的尽量少的投入,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关系问题。(二)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

1.质量标志

保证被储存物的质量,是完成储存功能的根本要求。只有这样,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通过物流之后得以最终实现。在储存中增加了多少时间价值或是得到了多少利润,都是以保证质量为前提的。所以,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中,首先应当反映使用价值的质量。

现代物流系统已经拥有很多有效的维护物资质量、保证物资价值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也正在探索物流系统的全面质量问题,即通过物流过程的控制,通过工作质量来保证储存的质量。

2.数量标志

在保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有一个合理的数量范围。目前管理科学的方法已经在各种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对合理数量范围作出决策,但是较为实用的还是在消耗稳定、资源及运输可控的约束条件下,所形成的储存数量控制方法,此点将在后面库存管理章节中进行叙述。

3.时间标志

在保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储存时间,这是和数量有关的问题,储存量越大,消耗速度越慢,则储存的时间必然长,相反则必然短。在具体衡量时往往用周转速度指标来反映时间标志,如周转天数、周转次数等。

在总时间一定的前提下,个别被储物的储存时间也能反映合理程度。如果少量被储物长期储存,成了呆滞物或储存期过长,虽然反映不到宏观周转指标中去,也标志着储存存在不合理。

4.结构标志

结构标志是指从被储物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花色的储存数量的比例关系对储存合理性的判断。尤其是相关性很强的各种物资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能反映储存合理与否。由于这些物资之间相关性很强,只要有一种物资出现耗尽,即使其他物资仍有一定数量,也会无法投入使用。所以,不合理的结构影响面并不仅局限在某一种物资身上,而是有扩展性。结构标志重要性也可由此确定。

5.分布标志

分布标志是指不同地区储存的数量比例关系,以此判断和当地需求比对需求的保障程度,也可以此判断对整个物流的影响。

6.费用标志

费用标志是指仓租费、维护费、保管费、损失费及资金占用利息支出等,这些都能用于判断储存的合理与否。第四节 包装一、包装的概念与作用(一)包装的概念

包装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为了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所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也包括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标志的工作过程。简言之,包装是包装物及包装操作的总称。是生产物流的终点,也是社会物流的起点。

商品包装具有从属性和商品性两种属性。包装是其内装物的附属品,包装所选用的容器、材料、包装技法都从属于内装货物的需要。商品包装是附属于内装货物的特殊商品,本身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其价值包含在具体商品的价值中,随着商品的销售而实现,而且优良的包装,不仅能保护货物,还能提高商品的艺术性和精美度,影响人们对商品的评价,从而提升商品的价值。(二)包装的作用

1.保护功能

保护功能是指包装具有保护货物,防止出现运输过程中的残损的功能。商品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物理、机械、化学、电化学、生物学等质量变化,使已经形成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我国每年在这方面的损失有近百亿元。所以,必须对商品进行科学的防护包装,以增加商品抵抗各种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从而保证和提高商品的质量。为实现商品包装的这一功能,必须从加强商品包装材料、包装技法和对包装容器的合理选择等方面进行研究。

2.方便功能

方便功能是指包装具有方便运输、方便装卸、方便使用、方便销售等功能。商品包装是商品流通的工具之一。商品从出厂后要经过分配调拨、运输装卸、开箱验收、储存保管、展示销售等一系列流通环节,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无不对运输的便利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合理的包装、合理而固定的重量与尺码,可以提高机械化的水平;包装外的各种标志(运输标志、包装储运指示标志、危险货物标志等),能起到正确的警示和指导作用,便于提高运输、装卸的安全性。为了提高商品包装的这一功能,必须加强对运输包装、集合包装、包装尺码系列标准、包装标志内容与要求等的研究。

3.容纳功能

容纳内装物是包装的重要功能。只有容纳功能才能使货物具备一定的形态。容纳功能,使得散装货物变成件装货物,这样才能有利于货物运输、保管、装卸时的理货与交接,才便于运输和保管;容纳功能,使得货物的成组装成为可能。成组装是把许多相同或不同的货物个体或一些包装物组合在一起,作为一整个运输单元的形式。这种成组化形式可以化零为整、化分散为集中,能大大提高运输、装卸和销售的效率;容纳功能,能节省储运空间;容纳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包装容积,还能够方便装卸,提高运输效率和库房利用率,还能节省包装、储运费用。

4.促销功能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波动,商品价值由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所决定,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消费者承认的价格必须与商品质量相符合,并受同类商品市场竞争机制和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包装是商品的外衣,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可以起到“掩蔽”或“放大”内在商品价值的作用。销售包装具有“沉默的推销员”的功效。许多出口商品由大包装改为小包装后可换回更多的外汇,这种种现象都说明改进商品包装可以增加商品价值,这并不违反商品价值规律,只是通过商品包装使其原有价值被人们重新认识。商品包装的这方面功能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已逐渐被重视。尤其是在出口商品包装上,面临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这方面大有发展的余地。二、包装的分类

包装的分类就是把包装作为一定范围的集合总体,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或者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一)按包装在物流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划分(1)商业包装。商业包装,或称销售包装、消费者包装或内包装、小包装,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促进销售。一般来说,在物流过程中,商品越接近顾客,越要求包装起到促进销售的效果。因此,这种包装的特点是造型美观大方,拥有必要的修饰,包装上有对于商品的详细说明,包装的单位适合于顾客的购买以及商家柜台摆设的要求。(2)物流包装。物流包装,又称为工业包装或运输包装、外包装、大包装,是指为了在商品的运输、存储和装卸的过程中保护商品所进行的包装。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商品和防止出现货损货差。由于国际贸易中的运输条件较为复杂,为了保证货物安全到达,货物的运输包装必须科学合理,符合下列条件。

①要适应商品的特性,防止货物破损、变质、污染等损失发生。

②要适应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要求。如海运包装要求包装牢固、防挤压、防碰撞;铁路运输要求包装防震,而航空运输要求包装轻便等。

③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客户的要求。此外,如果客户对包装提出某些特定要求,也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予以满足。

④要便于各环节有关人员进行操作。这就要求包装设计合理,包装规格、重量、体积适当,包装方法科学,包装标示清楚,以适应运输包装标准化的要求。

⑤要适度包装,在保证包装牢固的前提下节省包装费用。运输成本的高低往往与运输包装的重量、体积有着直接的关系。包装费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选用的包装材料要轻便、结实、适度。(二)按照包装材料的不同划分

按照包装材料的不同,可将包装分为纸制品包装、塑料制品包装、木制容器包装、金属容器包装、玻璃陶瓷容器包装、纤维容器包装、复合材料包装和其他材料包装。(三)按照包装保护技术的不同划分

按照商品包装保护技术的不同,可将包装分为防潮包装、防锈包装、防虫包装、防腐包装、防震包装以及危险品包装等。三、包装合理化(一)包装合理化的概念

包装合理化一方面包括了包装总体的合理化(这种合理化往往用整体物流效益和微观包装效益的统一来衡量),另一方面也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技术以及包装方式的合理组合及运用。(二)包装合理化的要素

一般认为,包装合理化的要素如下。(1)从物流总体角度出发,用科学方法确定最优包装。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使用,要经历漫长的流通过程,在此过程中还要经过搬运装卸、堆存、运输等若干环节,这就对包装提出了要求。从现代物流观点看,包装合理化不单是包装本身合理与否的问题,而是整个物流合理化前提下的包装合理化。(2)防止包装过弱或包装过剩。包装强度过弱、包装材料不足等因素,易导致货物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残损;但如果包装物强度过高,保护材料选择不当而造成包装过剩,也会造成较大的浪费。(3)不断改进包装,实现物流包装标准化。物流标准是指为实现标准化,提高物流效率,将物流系统各要素的基准尺寸体系化。其基础就是单元货载尺寸。单元货载尺寸是运输车辆、仓库、集装箱等能够有效利用的尺寸。采用这种运输包装系列尺寸,可以使货物恰好不多不少地码放在托盘上,既不致溢出,也不留有空隙。卡车的车厢规格,也最好按单元货载尺寸的要求制造,使装载货物时既不超出也不余空。(4)包装大型化。随着交易单位的大型化和物流过程中搬运的机械化,单个包装亦趋大型化。如作为工业原料的粉粒状货物,就使用以吨为单位的柔性容器进行包装。包装单位大型化可以节省劳力,降低包装成本。(5)包装机械化。包装机械化从逐个包装机械化开始,直到装箱、封口、捆扎等外包装作业完成。此外,还有使用托盘堆码机进行的自动单元化包装,以及用塑料薄膜加固托盘的包装等。包装机械化对于节省劳力,货物单元化,提高销售效率,是不可缺少的。(6)绿色包装。包装的寿命很短,多数到达目的地后便被废弃了,随着物流量的增大,垃圾公害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对“资源有限”认识的加深,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受到了重视。今后应尽可能地积极采用绿色材料做包装,推行包装容器的循环使用,并尽可能地回收废弃的包装容器予以再生利用。第五节 装卸搬运一、装卸搬运的概念与作用(一)装卸搬运的概念

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全称装卸搬运。有时候或在特定场合,单称“装卸”或单称“搬运”也包含了“装卸搬运”的完整含义。

在实际使用中,物流领域(如铁路运输)常将装卸搬运这一整体活动称作“货物装卸”;在生产领域中常将这一整体活动称作“物料搬运”。实际上,活动内容都是一样的,只是领域不同而已。

在实际操作中,装卸与搬运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伴随在一起发生的。因此,在物流科学中并不过分强调两者差别而是作为一种活动来对待。

搬运的“运”与运输的“运”,区别之处在于,搬运是在同一地域的小范围内发生的,而运输则是在较大范围内发生的,两者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中间并无一个绝对的界限。(二)装卸搬运的作用(1)装卸搬运在物流活动转换中起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装卸搬运功能包括对输送、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进行的衔接活动,以及在保管等活动中为进行检验、维护、保养所进行的装卸活动。装卸搬运是物流过程中的“节”,它是对运输、储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活动进行联结的中间环节。若没有装卸搬运,物流过程就会中断,无论是宏观物流还是微观物流都将不复存在。装卸搬运在物流过程中频频发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确是一项十分艰苦而又繁重的工作。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发展装卸搬运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势在必行。(2)装卸搬运在物流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装卸活动的基本动作包括装车(船)、卸车(船)、堆垛、入库、出库以及联结上述各项动作的短程输送,是随运输和保管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

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它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各项物流活动,每次装卸活动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例如,美国与日本之间的远洋船运,一个往返需25天,其中运输时间13天,装卸时间12天。装卸活动所消耗的人力也很多,所以装卸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较高。以我国为例,铁路运输的始发和到达的装卸作业费大致占运费的20%左右,船运占40%左右。因此,若要降低物流费用,装卸是个重要环节。(3)装卸搬运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关键。装卸搬运在整个宏观物流中虽然只是“节”,然而从局部、微观的角度来研究它时,它本身却又是一个令人不可忽视的系统。科学、合理地组织装卸搬运系统,可以减少作业环节与装机容量,优化工艺线路,以达到与先进的技术装备配套。通过装卸搬运机械化的实施,既可降低装卸搬运成本,节约费用,又可降低工人作业强度,保证装卸搬运质量。

此外,进行装卸操作时往往需要接触货物,因此,这是在物流过程中造成货物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的主要环节。例如,袋装水泥纸袋破损和水泥散失主要发生在装卸过程中,玻璃、机械、器皿、煤炭等产品在装卸时最容易造成损失。由此可见,装卸活动是影响物流效率、决定物流技术经济效果的重要环节。二、装卸搬运的特点

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

装卸搬运是物流每一项活动开始及结束时必然发生的活动,有时被人忽视,有时又被看做其他操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例如,一般而言的“汽车运输”,实际就包含了相随的装卸搬运;仓库中泛指的保管活动,也含有装卸搬运活动。

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

装卸搬运的附属性不能理解成被动的,实际上,装卸搬运对其他物流活动有一定决定性。装卸搬运会影响其他物流活动的质量和速度,例如,装车不当,会引起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卸放不当,会引发货物下一步运动的困难。许多物流活动在有效的装卸搬运支持下,才能实现高水平。

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

任何其他物流活动在互相过渡时,都是以装卸搬运来衔接,因而,装卸搬运往往成为整个物流的“瓶颈”,是物流各功能之间能否形成有机联系和紧密衔接的关键,而这又是一个系统的关键。建立一个有效的物流系统,关键看这一衔接是否有效。比较先进的系统物流方式—联合运输方式就是为解决这种衔接而实现的。三、装卸搬运的分类(一)按装卸搬运施行的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

可分为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汽车装卸、飞机装卸等。仓库装卸配合出库、入库、维护保养等活动进行,并且以堆垛、上架、取货等操作为主。

铁路装卸是对火车车皮的装进及卸出,特点是一次作业就实现一车皮的装进或卸出,很少有仓库装卸时出现整装零卸或零装整卸的情况。港口装卸包括码头前沿的装船,也包括后方的支持性装卸搬运,有的港口装卸还采用小船在码头与大船之间“过驳”的办法,因而其装卸的流程较为复杂,往往经过几次的装卸及搬运作业才能最后实现船与陆地之间货物过渡的目的。

汽车装卸一般一次装卸批量不大,由于汽车的灵活性,可以减少或根本减去搬运活动,而直接、单纯利用装卸作业达到车与物流设施之间货物过渡的目的。(二)按装卸搬运的机械及机械作业方式分类

可分成使用吊车的“吊上吊下”方式,使用叉车的“叉上叉下”方式,使用半挂车或叉车的“滚上滚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及散装方式等。(1)吊上吊下方式,采用各种起重机械从货物上部起吊,依靠起吊装置的垂直移动实现装卸,并在吊车运行的范围内或回转的范围内实现搬运或依靠搬运车辆实现小搬运。由于吊起及放下属于垂直运动,这种装卸方式属垂直装卸。(2)叉上叉下方式,采用叉车从货物底部托起货物,并依靠叉车的运动进行货物位移,搬运完全靠叉车本身,货物可不经中途落地直接放置到目的处。这种方式垂直运动不大,主要是水平运动,属水平装卸方式。(3)滚上滚下方式,主要指港口装卸的一种水平装卸方式。利用叉车或半挂车、汽车承载货物,连同车辆一起开上船,到达目的地后再从船上开下,称滚上滚下方式。利用叉车的滚上滚下方式,在船上卸货后,叉车必须离船;利用半挂车、平车或汽车,则拖车将半挂车、平车拖拉至船上后,拖车开下离船而载货车辆连同货物一起运到目的地,再原车开下或拖车上船拖拉半挂车、平车开下。

滚上滚下方式需要有专门的船舶,对码头也有不同要求,这种专门的船舶称滚装船。(4)移上移下方式,是在两车之间(如火车及汽车)进行靠接,然后利用各种方式,不使货物垂直运动,而靠水平移动从一个车辆上推移到另一车辆上,称移上移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需要使两种车辆水平靠接,因此,对站台或车辆货台需进行改变,并配合移动工具实现这种装卸。(5)散装散卸方式,是对散装物进行装卸的方式。一般从装点直到卸点,中间不再落地,这是集装卸与搬运于一体的装卸方式。(三)按被装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分类

以此可分成垂直装卸和水平装卸两种形式。(四)按装卸搬运对象分类

以此可分成散装货物装卸、单件货物装卸、集装货物装卸等。(五)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

可分成连续装卸与间歇装卸两类。连续装卸主要是同种大批量散装或小件杂货通过连续输送机械,连续不断地进行作业,中间无停顿,货间无间隔。在装卸量较大、装卸对象固定、货物对象不易形成大包装的情况下适用采取这一方式。

间歇装卸有较强的机动性,装卸地点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主要适用于货流不固定的各种货物,尤其适于包装货物、大件货物,散粒货物也可采取此种方式。四、装卸搬运合理化

要使装卸搬运合理化,首先必须坚持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其次是按照装卸搬运合理化的要求,进行装卸搬运作业。(一)提高货物装卸搬运的灵活性与可运性

提高货物装卸搬运的灵活性与可运性是装卸搬运合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中,我们已经讲到有关装卸搬运的灵活性问题,要求装卸搬运作业必须为下一环节的物流活动提供方便,即所谓的“活化”。因此,不断提高活化的程度是装卸搬运灵活性的重要标志。

装卸搬运的可运性是指装卸搬运的难易程度。影响装卸搬运难易程度的因素主要有:物品的外型尺寸;物品的密度或笨重程度;物品形状;损伤物品、设备或人员的可能性;物品所处的状态;物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等。装卸搬运物料的可运性可用物品马格数值的大小来量度。

所谓“1个马格”,是指可以方便地拿在一只手中,相当密实,形状紧凑并可以码垛,不易损伤,以及相当清洁、坚固、稳定的物品。一马格物品最典型的例子,是一块经过粗加工的10立方英寸大小的干燥木料。如果10件同一种物品可以方便地拿在一只手中,则每一物品为1/10马格。不断降低马格数值,就意味着物品不断提高了可运性。因此,采取措施降低马格数,是提高装卸搬运可运性的重要标志,也是装卸搬运合理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二)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能量消耗

这里涉及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省力化原则:能往下则不往上、能直行则不拐弯、能用机械则不用人力、能水平则不要上坡、能连续则不间断、能集装则不分散。

在装卸时考虑重力因素,可以利用货物本身的重量,进行有一定落差的装卸,以减少或根本不消耗装卸的动力,这是合理化装卸的重要方式。例如,从卡车、铁路货车卸物时,利用卡车与地面或小搬运车之间的高度差,使用溜槽、溜板之类的简单工具,可以依靠货物本身重量,从高处自动滑到低处,这就无须消耗动力。如果采用吊车、叉车将货物从高处卸到低处其动力消耗虽比从低处装到高处小,但是仍需消耗动力,两者比较,利用重力进行无动力消耗的装卸显然是合理的。

在装卸时尽量消除或削弱重力的影响,也会求得减轻体力劳动及其他劳动消耗的合理性。例如,在进行两种运输工具的换装时,可以采取落地装卸方式,即将货物从甲工具卸下并放到地上,一定时间之后,或搬运一定距离之后再从地上装到乙工具之上,这样起码在“装”时,要将货物举高,这就必须消耗改变位能的动力。如果进行适当安排,将甲、乙两工具进行靠接,从而使货物平移,从甲工具转移到乙工具上,这就能有效消除重力影响,实现合理化。

在人力装卸时,一装一卸是爆发力,而搬运一段距离,这种负重行走,要持续抵抗重力的影响,同时还要行进,因而体力消耗很大,是出现疲劳的环节。所以,人力装卸时如果能配合简单机具,做到“持物不步行”,则可以大大减轻劳动量,做到合理化。(三)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机械,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装卸搬运机械化是提高装卸效率的重要环节。装卸机械化程度一般分为三个级别。

第一级是用简单的装卸器具;第二级是使用专用的高效率机具;第三级是依靠电脑控制实行自动化、无人化操作。以哪一个级别为目标实现装卸机械化,不仅要从是否经济合理来考虑,而且还要从加快物流速度、减轻劳动强度和保证人与物的安全等方面来考虑。

另一方面,装卸搬运机械的选择必须根据装卸搬运的物品的性质来决定。对冠以箱、袋或集合包装的物品可以采用叉车、吊车、货车装卸,散装粉粒体物品可使用传送带装卸,散装液体物可以直接向装运设备或储存设备装取。

规模效益早已被大家认同,在装卸时也存在规模效益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次装卸量或连续装卸量要达到充分发挥机械最优效率的水准。为了更多地降低单位装卸工作量的成本,对装卸机械来讲,也有规模问题。只有装卸机械的能力达到一定规模,才会有最优效果。追求规模效益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集装实现间断装卸时一次操作的最合理装卸量,从而使单位装卸成本降低,也可通过散装实现连续装卸的规模效益。(四)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

在装卸搬运过程中,必须根据货物的种类、性质、形状、重量来确定装卸搬运方式。在装卸时对货物的处理大体有三种方式:第一是“分块处理”,即按普通包装对货物逐个进行装卸;第二是“散装处理”,即对粉粒状货物不加小包装而进行的原样装卸;第三是“单元组合处理”,即货物以托盘、集装箱为单位进行组合后的装卸。实现单元组合,可以充分利用机械进行操作,其优点是:操作单位大,作业效率高;能提高物流“活性”;操作单位大小一致,易于实现标准化;装卸不触及货物,对物品有保护作用。但这种装卸搬运方式并不是对所有货物都适用的。(五)改进装卸搬运作业方法

装卸搬运是物流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合理分解装卸搬运活动,对于改进装卸搬运各项作业、提高装卸搬运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采用直线搬运,减少货物搬运次数,使货物搬运距离最短;避免装卸搬运流程的“对流、迂回”现象;防止人力和装卸搬运设备的停滞现象,合理选用装卸机具、设备等。在改进作业方法上,尽量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排队论的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人机系统等,实现装卸搬运的连贯、顺畅、均衡。(六)创建“复合终端”

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为了对运输线路的终端进行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改造,创建了所谓的“复合终端”,即对不同运输方式的终端装卸场所,集中建设不同的装卸设施。

例如,在复合终端内集中设置水运港、铁路站场、汽车站场等,这样就可以合理配置装卸、搬运机械,使各种运输方式有机地联结起来。“复合终端”的优点在于:第一,取消了各种运输工具之间的中转搬运,因而有利于物流速度的加快,减少装卸搬运活动所造成的货物损失;第二,由于各种装卸场所集中到复合终端,这样就可以共同利用各种装卸搬运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第三,在复合终端内,可以利用大生产的优势进行技术改造,大大提高转运效率;第四,减少了装卸搬运的次数,有利于物流系统功能的提高。

装卸搬运在某种意义上是运输、保管活动的辅助活动。因此,特别要重视从物流全过程来考虑装卸搬运的最优效果。如果单独从装卸搬运角度考虑问题,不但限制了装卸搬运活动的改善,而且还容易与其他物流环节发生矛盾,影响物流系统功能的提高。(七)防止无效装卸

无效装卸是指消耗于有用货物必要装卸劳动之外的多余劳动。一般装卸操作中,无效装卸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多的装卸次数。物流过程中,货损发生的主要环节是装卸环节。而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装卸作业又是反复进行的,从发生的频数来讲,超过任何其他活动,所以过多的装卸次数必然导致损失的增加。从发生的费用来看,一次装卸的费用相当于几十公里的运输费用。因此,每增加一次装卸,费用就会有较大比例的增加。此外,装卸又会大大阻碍整个物流的速度,装卸是降低物流速度的重要因素。(2)过大的包装装卸。包装过大、过重,在装卸时实际上反复在包装上消耗较大的劳动,这一消耗不是必需的,因而形成无效劳动。(3)无效物质的装卸。进入物流过程的货物,有时混杂着没有使用价值或对用户来讲使用价值不符的各种掺杂物,如煤炭中的矸石、矿石中的表面水分、石灰中的未烧熟石灰及过烧石灰等。在反复装卸时,实际对这些无效物质反复消耗劳动,因而形成无效装卸。

由此可见,装卸搬运如能防止上述无效装卸,则能大大节约装卸劳动,使装卸合理化。第六节 配送一、配送与配送中心(一)配送的含义

配送是指将从供应者手中接受的多品种、大批量货物,进行必要的储存保管,并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分货、配货后,将配好的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安全、准确地送交需求用户的一项物流活动。配送活动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需求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2)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3)配送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方式。(二)配送中心的含义

配送中心是从事对特定用户送货业务的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选和组织,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服务场所和组织。配送中心的主要工作是进行货物配备、供应或销售。它以现代装配和工艺为基础,对庞大的商品种类实行严格的管理,为了保证供应,避免脱销或缺货,它利用销售出库管理系统和采购入库管理系统不间断地进行订货、进货、配送作业。

配送中心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流通结点,是产生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物流设施,在流通中发挥着调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差异、场所差异的作用,并有利于提高库存集约化及作业管理效率化,提高对顾客服务水平,保证满足顾客需求的安全库存,降低运输成本,实现多样化的流通加工中心的整体功能。

配送中心的功能一般有采购功能、存储功能、配组功能、分拣功能、分装功能、集散功能、加工功能等。二、配送的作用与分类(一)配送的作用(1)配送是实现流通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流通社会化。配送是促使流通格局和流通形式的改变,使原来小生产方式的流通向社会化流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实现流通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配送向各方用户所提供的送货上门的社会性服务取代了一家一户的“取货制”,取代了层层设库,户户储运的分散、多元化的物流格局,使原来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流通体制向社会化大流通转变。配送所实行的集中社会库存、集中配送等社会化流通形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小生产式的流通方式,转变其分散的、低效率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化的商品流通。(2)配送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提高保证供应程度。长期以来,层层设库、行行设库,库存结构分散,库存总量偏高的现实,使库存问题成为经济领域中一个沉重的包袱,是流通社会化难以逾越的一大障碍。而配送为从根本上解决库存问题找到了一条出路。配送使库存从小生产形态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形态,从分散的供应库存形态转变为集中的流通库存形态。依靠配送企业提供的准时配送,用户企业就不需要保持自己的库存或者只需要保持少量的保险储备,从而实现企业多年追求的“零库存”或低库存,解放出大量的储备资金,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态,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集中库存能形成比单个企业保险库存大得多的保险库存,为各个层级提供的安全系数也大得多,因而提高了保证供应程度。配送不但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供应,又能使用户企业避免出现呆滞和超储备库存。此外,配送企业通过其有效的服务,采取准时配送、即时配送等多种服务形式,保证用户临时性、偶然性和季节性的需求,使用户摆脱库存压力,减少储存量。配送在解决库存问题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3)配送有利于实现运输的合理化。商品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上的分离决定了商品生产出来之后只有通过运输才能进入消费领域,到达消费者手中。最终消费所具有的消费者分散、消费品种多样化、数量少的特点造成了商品运输批次多、批量小、送货地点分散的状况。如果为用户送货是有一件送一件,需要一点就送一点,势必会产生大量的重复、对流等不合理运输,造成运力的浪费。配送通过将多个用户的小批量商品集中起来发货的方式,在货源上集零为整,扩大了运输批量,提高了车辆的载重率和利用率,使运输能以最经济的方式组织和进行。(4)配送是为消费者提供方便、优质服务的重要方式。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对商品及与之相应的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商品品种全、质量好,而且要求服务方便、周到。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越少,生产规模越大,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越多,而各个分散的消费者日常消费需要的却是广泛的商品品种和较小的数量。通过流通过程中的配送各环节,就可以在商品品种上加以结合,变单一为多样;在数量上加以分散,化大为小、化整为零,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调节商品生产与消费在方式上的差别。在配送过程中辅以必要的流通加工,并将配好的商品送到顾客手中,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完善、优质的服务。(二)配送的分类(1)按实施配送组织者的不同,配送可以分为配送中心配送、仓库配送、商店配送、生产企业配送。(2)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可将配送分为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多品种、小批量配送,成套配套配送。(3)按配送的时间和数量分类,可分为定时配送、定量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即时配送。(4)按配送的组织形式分为共同配送、集团配送、独立配送。三、配送的一般流程及要素(1)备货。备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2)储存。配送中的储存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

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看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储备及保险储备结构和数量。配送的储备保证有时在配送中心附近单独设库解决。

配送暂存是在具体执行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量储备准备。由于总体储存效益取决于储存总量,所以,这部分暂存数量只会对工作方便与否造成影响,而不会影响储存的总效益,因而在数量上控制并不严格。

还有另一种形势的暂存,即在分拣、配货之后,形成的发送货载的暂存,这个暂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3)分拣及配货。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的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4)配货。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问题,这就需要配装。和一般送货不同之处在于,通过配装送货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及降低送货成本,所以,配装也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现代配送不同于以往送货的重要区别之处。(5)配送运输。配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和一般运输形态的主要区别在于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频度较高的运输形式,一般使用汽车做运输工具。与干线运输的另一个区别是,配送运输的路线选择问题是一般干线运输所没有的,干线运输的干线是惟一的运输线,而配送运输由于配送用户多,一般城市交通路线又较复杂,如何组合成最佳路线,如何使配装路线有效搭配等,是配送运输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6)送达服务。配好的货运输到用户还不算配送工作的完结,这是因为送达货和用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使配送前功尽弃。(7)配送加工。配送加工是流通加工的一种,但配送加工有它不同于一般流通加工的特点,即配送加工一般只取决于用户要求,且加工的目的较为单一。

配送的一般流程比较规范,但并不是所有的配送都按上述流程进行。不同产品的配送可能有独特之处,如燃料油配送就不存在配货、分放、配装工序,水泥及木材配送又多出了一些流通加工的过程,而流通加工又可能在不同环节出现。四、配送合理化(一)配送合理化的标志

对于配送合理化与否的判断,是配送决策系统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尚无一定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和判断方法,按一般认识,以下若干标志是应当纳入的。

1.库存标志

具体指标有以下两个。(1)库存总量。库存总量是指在一个配送系统中,库存从各个分散用户转移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库存数量加上各用户在实行配送后库存量之和应低于实行配送前各用户库存量之和。此外,从各个用户角度判断,各用户在实行配送前后的库存量比较,也是判断合理与否的标准,某个用户库存量上升而总量下降,也属于一种不合理。库存总量是一个动态的量,上述比较应当是在一定的经营量前提下。在用户生产有发展之后,库存总量的上升则反映了经营的发展,必须扣除这一因素,才能对总量是否下降做出正确的判断。(2)库存周转。由于配送企业的调剂作用,以低库存保持高供应能力,库存周转总是快于原来各企业库存周转。此外,从各个用户角度进行判断,各用户在实行配送前后的库存周转比较,也是判断合理与否的标志。

2.资金标志

总的来讲,实行配送应有利于资金占用降低及资金运用的科学化。具体判断标志如下:(1)资金总量。用于资源筹措所占用的流动资金总量,随储备总量的下降及供应方式的改变必然有一个较大的降低。(2)资金周转。从资金运用来讲,由于整个节奏加快,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同样数量的资金,过去需要较长时期才能满足一定供应要求,配送之后,在较短时期内就能达此目的。所以资金周转是否加快,是衡量配给合理与否的标志。(3)资金投向的改变。资金分散投入还是集中投入,是资金调控能力的重要反映。实行配送后,资金必然应当从分散投入改为集中投入,以便增加调控作用。

3.成本和效益

总效益、宏观效益、微观效益、资源筹措成本都是判断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不同的配送方式,可以有不同的判断侧重点。例如,配送企业、用户都是各自独立的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则不但要看配送的总效益,而且还要看对社会的宏观效益及两个企业的微观效益,不顾及任何一方,都必然出现不合理。又例如,如果配送是由用户集团自己组织的,配送主要强调保证能力和服务性,那么,效益主要从总效益、宏观效益和用户集团企业的微观效益来判断,不必过多顾及配送企业的微观效益。由于总效益及宏观效益难以计算,在实际判断时,常以按国家政策进行经营、完成国家税收和配送企业及用户的微观效益来判断。对于配送企业而言(投入确定的情况下),则以企业利润反映配送合理化程度。对于用户企业而言,在保证供应水平或提高供应水平(产出一定)的前提下,供应成本的降低,反映了配送的合理化程度。用成本及效益对合理化进行衡量,还可以具体到储存、运输等配送环节,使判断更为精细。

4.供应保证标志

实行配送的重要一点是必须提高而不是降低对用户的供应保证能力,这样才算实现了合理。供应保证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1)缺货的次数。实行配送后,对各用户来讲,该到货而未到货以致影响用户生产及经营的次数,必须下降才算合理。(2)配送企业集中库存量。对每一个用户来讲,配送企业所形成的保证供应能力高于配送前单个企业的保证程度,从供应保证来看才算合理。(3)即时配送的能力及速度是用户出现特殊情况的特殊供应保障方式,这一能力必须高于未实行配送前用户紧急进货能力及速度才算合理。

特别需要强调一点,配送企业的供应保障能力,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概念,而不是无限的概念。具体来讲,如果供应保障能力过高,超过了实际的需要,属于不合理。所以追求供应保障能力的合理化也是有限度的。

5.社会运力节约标志

末端运输是目前运能、运力使用不合理,浪费较大的领域,因而人们寄希望于配送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成了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运力使用的合理化是依靠送货运力的规划和整个配送系统的合理流程及与社会运输系统合理衔接实现的。送货运力的规划是任何配送中心都需要花力气解决的问题,而其他问题有赖于配送及物流系统的合理化,是否合理判断起来比较复杂,可以简化如下:(1)社会车辆总数减少,而承运量增加为合理;(2)社会车辆空驶减少为合理;(3)一家一户自提自运减少,社会化运输增加为合理。

6.用户企业仓库、供应、进货人力物力节约标志

配送的重要观念是以配送代劳用户。因此,实行配送后,各用户库存量、仓库面积、仓库管理人员减少为合理;用于订货、接货、搞供应的人应减少才为合理。如果真正解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配送的合理化程度就可以说是达到一个高水平了。

7.物流合理化标志

配送必须有利于物流合理,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是否降低了物流费用?(2)是否减少了物流损失?(3)是否加快了物流速度?(4)是否发挥了各种物流方式的最优效果?(5)是否有效衔接了干线运输和末端运输?(6)是否不增加实际的物流中转次数?(7)是否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物流合理化的问题是配送要解决的大问题,也是衡量配送本身的重要标志。(二)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对于配送的决策优劣,很难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例如,企业效益是配送的重要衡量标志,但是,在决策时常常要考虑各个因素,有时要做赔本买卖。所以,配送的决策是全面、综合的决策。在决策时要避免由于不合理配送出现所造成的损失,但有时某些不合理现象是伴生的,要追求大的合理,就可能派生小的不合理,所以,这里只单独论述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但要防止绝对化。(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配送是利用较大批量来筹措资源。通过筹措资源的规模效益来降低资源筹措成本,使配送资源筹措成本低于用户自己筹措资源成本,从而取得优势。如果不是集中多个用户需要进行批量筹措资源,而仅仅是为某一两户代购代筹,对用户来讲,不仅不能降低资源筹措费,相反却要多支付一笔配送企业的代筹代办费,因而是不合理的。资源筹措不合理还有其他表现形式,如配送量计划不准、资源筹措过多或过少、在资源筹措时不考虑与资源供应者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等。(2)库存决策不合理。配送应使集中库存总量低于各用户分散库存总量,从而大大节约社会财富,同时降低用户实际平均分摊库存负担。因此,配送企业应依靠科学管理来实现一个总量低的库存,否则就会出现单是库存转移,而未解决库存降低的不合理。

配送企业库存决策不合理还表现在储存量不足,不能保证随机需求,失去了应有的市场。(3)价格不合理。总的来讲,实行配送的价格应低于不实行配送时的价格,即用户自己进货时产品购买价格加上自己提货、运输、进货之成本总和,这样才会使用户有利可图。有时候,由于配送可以有较高服务水平,价格稍高,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这只能是在个别的情况下。如果配送价格普遍高于用户自己进货价格,损害了用户利益,就是一种不合理表现。同时,价格制定过低,使配送企业在无利或亏损状态下进行,也是不合理的。(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一般的配送总是增加了环节,但是这个环节的增加,可降低用户平均库存水平,因此不但抵消了增加环节的支出,而且还能取得剩余效益。但是如果用户使用批量大,可以直接通过社会物流系统均衡批量进货,较之通过配送中转送货则可能更节约费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直接进货而通过配送,就属于不合理范畴。(5)送货中不合理运输。配送与用户自提比较,尤其对于多个小用户来讲,可以集中配装一车送几家,这比一家一户自提,可大大节省运力和运费。如果不利用这一优势,仍然是一户一送,而车辆达不到满载(即时配送过多过频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则属于不正常。(6)经营观念的不合理。在配送实施中,有许多时候经营观念不合理,使配送优势无从发挥,同时损坏了配送的形象,这是在开展配送业务时尤其需要注意克服的不合理现象。例如,配送企业利用给送手段,向用户转嫁资金和库存困难,在库存过大时,强迫用户接货,以缓解自己的库存压力;在资金紧张时,长期占用用户资金;在资源紧张时,将用户委托资源挪作他用获利等。(三)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国内外推行配送合理化,有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简单介绍如下。(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通过采用专业设备、设施及操作程序,取得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配送过分综合化的复杂程度及难度,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2)推行加工配送。通过加工和配送结合,充分利用本来应有的中转,而不增加新的中转求得配送合理化。同时,加工借助于配送,目的更明确,而且和用户联系更紧密,更避免了盲目性。这两者有机结合,投入增加不太多却可追求两个优势、两个效益,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经验。(3)推行共同配送。通过共同配送,可以以最近的路程、最低的配送成本完成配送,从而实现合理化。(4)实行送取结合。配送企业与用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协作关系,配送企业不仅成了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而且成为用户储存据点,甚至成为产品代销人,在配送时,将用户所需的物资运到,再将该用户生产的产品用同一车运回,这种产品也成了配送中心的配送产品之一,或者可以开展代存代储,免去了生产企业库存包袱。这种送取结合,能使运力充分利用,也使配送企业功能有更大的发挥,有利于实现合理化。(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配送做到了准时,用户才有资源把握,才可以放心地实施低库存甚至零库存,才可以有效地安排接货的人力、物力,以追求最高效率的工作。另外,保证供应能力,也取决于准时供应。从国外的经验看,准时供应配送系统是现在许多配送企业追求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手段。(6)推行即时配送。即时配送是最终解决用户企业担忧、大幅度提高供应保证能力的重要手段。即时配送是配送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具体化,是配送企业能力的体现。即时配送成本较高,但它是整个配送合理化的重要保证手段。此外,用户要实行零库存,即时配送是重要保证手段。第七节 流通加工一、流通加工的概念

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它的重要职能是将生产及消费(或再生产)联系起来,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完成商品所有权和实物形态的转移。因此,流通与流通对象的关系,一般不是改变其形态而创造价值,而是保持流通对象的已有形态,完成空间的他移,实现其“时间效用”及“场所效用”。

流通加工则与此有较大的区别,总的来讲,流通加工在流通中,仍然和流通总体一样起“桥梁和纽带”作用。但是,它却不是通过“保护”流通对象的原有形态而实现这一作用的,它是和生产一样,通过改变或完善流通加工的概念对象的原有形态来实现“桥梁和纽带”作用的。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加工,使物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状的变化。流通加工内容包括装袋、定量化小包装、拴牌、贴标签、配货、挑选、混装、刷标记、剪断、打孔、折弯、拉拔、挑扣、组装、配套以及混凝土搅拌等。例如,常见的食品的流通加工有:(1)鱼、肉、禽类的冷冻;(2)生奶酪的冷藏;(3)鲜牛奶的灭菌和摇匀;(4)生鲜食品及蔬菜的速冻包装、真空包装。

流通加工和一般的生产型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方面并无显著区别,但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方面差别较大,其差别的主要点如下。(1)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以此来区别多环节生产加工中的一环。流通加工的对象是商品,生产加工对象不是最终产品,而是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2)流通加工程度大多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一般来讲,如果必须进行复杂加工才能形成人们所需的商品,那么,这种复杂加工应专设生产加工过程,生产过程理应完成大部分加工活动,流通加工对生产加工则是一种辅助及补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流通加工绝不是对生产加工的取消或代替。(3)从价值观点看,生产加工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及使用价值,而流通加工则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做大改变的情况下提高价值。(4)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从事流通工作的人,能密切结合流通的需要进行这种加工活动。从加工单位来看,流通加工由商业或物资流通企业完成,而生产加工则由生产企业完成。(5)商品生产是为交换为消费而生产的,流通加工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消费(或再生产)所进行的加工,这一点与商品生产有共同之处。但是流通加工有时是以自身流通为目的,纯粹是为流通创造条件,这种为流通所进行的加工与直接为消费进行的加工从目的来讲是有区别的,这又是流通加工不同于一般生产的特殊之处。二、流通加工的地位及作用(一)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1)流通加工有效地完善了流通。流通加工在实现时间、场所这两个重要效用方面,确实不能与运输和储存相比,因而,不能认为流通加工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流通加工的普遍性也不能与运输、储存相比,流通加工不是所有物流中必然出现的,但这绝不是说流通加工不甚重要,实际上它也是不可轻视的,是起着补充、完善、提高增强作用的功能要素,它能起到运输、储存等其他功能要素无法起到的作用。所以,流通加工的地位可以描述为是提高物流水平,促进流通向现代化发展的不可少的形态。(2)流通加工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流通加工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加工方式,往往以简单加工解决大问题。实践证明,有的流通加工通过改变装潢使商品档次跃升而充分实现其价值,有的流通加工将产品利用率一下子提高了20%~50%,这是采取一般方法提高生产率所难以企及的。根据我国近些年的实践,流通加工仅就向流通企业提供利润一点,其成效并不亚于从运输和储存中挖掘的利润,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3)流通加工在国民经济中也是重要的加工形式。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和运行方面,流通加工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加工形态,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及生产分工有一定的意义。(二)流通加工的作用(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利用流通加工环节进行集中下料,是指将生产厂直接运来的简单规格产品,按使用部门的要求进行下料。例如,将钢板进行剪板、切裁;钢筋或圆钢裁制成毛坯;木材加工成各种长度及大小的板、方等。集中下料可以优材优用、小材大用、合理套裁,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北京、济南、丹东等城市对平板玻璃进行流通加工(集中裁制、开片供应),玻璃利用率从60%左右提高到85%~95%。(2)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用量小或临时需要的使用单位,缺乏进行高效率初级加工的能力,依靠流通加工可省去进行初级加工的投资、设备及人力。

目前发展较快的初级加工有:将水泥加工成生混凝土;将原木或板材加工成门窗;冷拉钢筋及冲制异型零件;钢板预处理、整形、打孔等加工。(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由于建立集中加工点,可以采用效率高、技术先进、加工量大的专门机具和设备。(三)流通加工合理化

1.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概念

流通加工合理化是指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不仅要做到避免各种不合理,使流通加工有存在的价值,而且要做出最优的选择。

为避免各种不合理现象,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需要做出正确抉择。目前,国内在进行这方面合理化的考虑中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果。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加工和配送结合。这是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业务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之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配货作业,这就无须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使流通加工有别于独立的生产,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加工,可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做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表现出较大的优势。(2)加工和配套结合。在对配套要求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单位,但是,完全配套有时无法全部依靠现有的生产单位,进行适当流通加工,可以有效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的桥梁与纽带方面的能力。(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前文已提到过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这本来就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通过加工有效促进销售,使商流合理化,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考虑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相结合,通过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强化了销售,是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的一个成功的例证。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例子。(5)加工和节约相结合。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节约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的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对流通加工企业而言,与一般生产企业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流通加工企业更应树立社会效益为第一的观念,只有在以补充完善为己任的前提下才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只是追求企业的微观效益,不适当地进行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这就有违于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属于流通加工范畴。

2.不合理流通加工的形式

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领域中对生产的辅助性加工,从某种意义来讲它不仅是生产过程的延续,实际是生产本身或生产工艺在流通领域的延续。这个延续可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即一方面可能有效地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但是,也必须估计到另一个可能性,即对整个过程的负效应。各种不合理的流通加工都会产生抵消效益的负效应。

几种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如下。(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流通加工地点设置即布局状况是使整个流通加工是否能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如果是为衔接单品种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设置在需求地区,才能实现大批量的干线运输与多品种末端配送的物流优势。

影响流通加工地点的不合理的因素还有其他的一些。例如,流通加工与生产企业或用户之间距离较远、流通加工点的投资过高、加工点周围社会环境条件不良等。(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对象、流通加工工艺、流通加工技术、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确定实际上取决于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分工。分工不合理,本来应由生产加工完成的,却错误地由流通加工完成,本来应由流通加工完成的,却错误地由生产过程去完成,都会造成不合理。

流通加工不是对生产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所以,一般而言,如果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产过程延续或轻易解决者都不宜再设置流通加工,尤其不宜与生产过程争夺技术要求较高、效益较高的最终生产环节,更不宜利用一个时期市场的压迫力使生产者变成初级加工或前期加工,而由流通企业完成装配或最终形成产品的加工。如果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就会出现与生产夺利的恶果。(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有的流通加工过于简单,或对生产及消费者作用都不大;有时流通加工比较盲目,不但不能解决品种、规格、质量、包装等问题,却增加了环节,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表现形式。(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流通加工之所以能够有生命力,重要优势之一是有较大的投入产出比,因而有效地起着补充完善的作用。如果流通加工成本过高,则不能实现以较低投入实现更高使用价值的目的。除了一些必需的、从政策要求即使亏损也应进行的加工外,高成本的流通加工都是不合理的。第八节 物流信息一、物流信息概念

物流信息指的是在物流活动进行中产生及使用的必要信息,它是物流活动内容、形式、过程以及发展变化的反映。在物流活动中,物流信息流动于各个环节之间,对物流信息的有效管理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交流和使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成为现代物流的灵魂,互联网技术所推动的信息革命使得物流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飞跃,物流信息化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物流信息化的形式具体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储存的数字化等。没有物流的信息化,关于物流现代化的任何设想都不可能实现,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物流的面貌。

在高新技术不断应用的今天,物流与商流相辅相成,与信息流共同服务于生产、分配和消费等各领域,在发达国家,物流已成为道路运输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产业部门。因此,物流系统化、物流信息化、网络化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将成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从广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且包含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等。商品交易信息是指与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有关的信息,如销售和购买信息、订货和接受订货信息、发出货款和收到货款信息等。市场信息是指与市场活动有关的信息,如消费者的需求信息、竞争者或竞争性商品的信息、销售促进活动信息、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信息等。在现代经营管理活动中,物流信息与商品交易信息、市场信息相互交叉、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零售上根据对消费者需求的预测以及库存状况制订了订货计划,向批发商或直接向生产厂家发出订货信息。批发商在接到零售商的订货信息后,在确认现有库存水平能满足订单要求的基础上,向物流部门发出发货配送信息。如果发现现有的库存水平不能满足订单的要求则马上向生产厂家发出订单。生产厂家在接到订单之后,如果发现现有库存不能满足订单要求,则马上组织生产,再按订单上的数量和时间要求向物流部门发出发货配送信息。由于物流信息与商品交易信息及市场信息相互交融、密切联系,所以广义的物流信息还包括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广义的物流信息不仅能起到连接整合从生产厂家、经过批发商和零售商最后到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的作用,而且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EDI、EOS、POS、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的基础上能实现整个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物流信息对供应链各个企业的计划、协调、组织和控制活动进行更有效的信息处理。总之,物流信息不仅对物流活动具有支持保证的功能,而且具有连接整合整个供应链和使整个供应链活动效率化提高的功能。

正是由于物流信息具有这些功能,使得物流信息化在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立物流信息系统,提供迅速、准确、及时、全面的物流信息是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我国有远见的物流企业都在积极关注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发或引进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以求把本企业的业务活动提高到新的水平并且尽快地融入一体化的全球物流网络。

从狭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如供应、生产、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有关的信息。在物流活动的处理与决策中,如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路线的确定、每次运输批量的确定、在途货物的追踪、仓库的有效利用、最佳运输路线的确定、库存时间的确定、订单管理、如何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等,都需要详细和准确的物流信息,因为物流信息对运输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仓库作业管理等物流活动具有支持保证的功能。二、物流信息技术

在物流运作过程中,特别是在配送中心内部,物流编码是特别重要的,例如,储位编码和货品编码,就是非常典型的物流编码。当一个配送中心规划好各储区储位后,为了方便记忆与记录,规范了储位编号、品名、序号、标签记号等信息,这在确保信息采集预处理方面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将上述信息符号化,才能简化信息采集系统,否则,物流信息系统将无法工作。(一)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物流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条码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物品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借助自动识别技术、POS系统、EDI等现代技术手段,企业可以随时了解有关产品在供应链上的位置,并及时做出反应。当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的ECR、QR、自动连续补获(ACEP)等供应链管理策略,都离不开条码技术的应用。条码是实现POS系统、EDI、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等领域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条码的类型

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达一定的信息。“条”指对光线反射率比较低的部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计算机处理信息。通常对于每一种物品,它的编码是惟一的,对于普通的一维条码来说,还要通过数据库建立条码与商品信息的对应关系,当条码的数据传到计算机上时,由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操作和处理。因此,普通的一维条码在使用过程中仅作为识别信息,它的作用是通过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而实现的。

条码的码制是指条码条和孔的排列规则,常用的一维码的码制包括:EAN码、39码、交叉25码、UPC码、128码、93码及Codabar(库德巴码)等。

不同的码制有它们各自的应用领域,例如,EAN码是国际通用的符号体系,是一种长度固定的条码,所表达的信息全部为数字,主要应用于商品标识;39码和128码为目前国内企业内部的自定义码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条码的长度和信息,它编码的信息可以是数字,也可以包含字母,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图书管理等,如表示产品序列号、图书编号等;25码主要应用于包装、运输以及国际航空系统的机票顺序编号等。

2.条码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条码的组成次序为:保护框(前)、空白区、数据符(中间分割符,主要用于EAN码)、(校验符)、空白区、保护框(后)(见图2-2)。图2-2 条码结构示例图

3.常用的条码体系

常见的条形码有两种体系,第一种是国际通用的EAN商品条形码体系,适合制造商、供应商和零售商共同使用,包括商品条形码(EAN-13码与EAN-8码)、储运条形码(DUN-14码与DUN-16码)、EAN-128码。第二种是企业内部管理使用的条形码,包括ITF交叉二五码、Code39码、Codabar码、Codel128码。

4.条码的意义

条码技术对物流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条形码是一种简易、自动识别的符号,可利用相关自动化设备自动阅读,从而简化跟踪、监管、录入作业。因此,条形码识别技术是目前最普及的识别方法,无论制造业、商业或服务业,在商品制造、销售与运输过程中均能见到条形码识别系统的应用。在自动化的物流系统中,条形码识别技术更可以辅助物品装卸、分类、拣货、库存,使作业程序简单而且准确(见图2-3)。图2-3 条码符号位置应用示例图

具体来说,条形码具有以下几种特殊优点。(1)高速自动输入数据。以键盘方式输入13个数字,约需要6秒。而接触式扫描器扫描条形码只需要一两秒,若用固定式扫描器,“瞬间”即可完成读取。(2)高读取率。读取率是指对条形码扫描的总次数中能够有效识读的百分比,这取决于包装纸、纸箱、标签纸的印刷精度及条形码扫描器的光学分辨力。(3)低出错率。利用校验码可以使出错率控制在几十万分之一内。(4)非接触式读取。以手持试扫描器接触阅读条形码,省力化效果不明显。而使用非接触式扫描器,能够读取输送带上迅速移动的物品上贴的条形码,叉车驾驶员可以读取高处或远处的货架或托盘上的条形码,这些能力在物流作业现场是非常有用的。(5)操作简便。任何种类的条形码扫描器都很容易操作。(6)设备投资低。条形码扫描器可使用七年以上,每年一到两次的保养费也很低;而印制条形码标签的费用也很低,若在包装上直接印制条形码,几乎不增加任何费用。

扫描条形码可以自动、迅速、正确地收集数据,目前在商品流通、储存、销售的很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物流是各种经济活动中必需的职能。由于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使商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这就使得订货频率增加。订货者与接单者之间必须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以实现物流职能的省力化、合理化、自动化与效率化。(二)销售点数据收集系统(POS系统)

销售点数据收集系统通常是指零售层次上通过能够自动读取信息的设备,将所销售物品的条形码进行扫描,直接读取和采集商品销售的各种信息数据,然后通过通信网络或计算机系统将读取的信息传输到管理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和使用,或直接将数据发送给相关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可根据销售情况补充库存。POS系统中是应用条形码最多的地方。

零售业是利用条码技术最为成熟的行业,我们在超市中最常见到的就是国际通用的惟一代表一种商品的EAN、UPC条码。EAN商品条码在国际上的广泛使用为零售业实现现代化销售奠定了基础。目前,在大型超市中销售的产品的包装上基本都已经印刷了惟一代表商品信息的EAN代码,在产品被销售的时候,销售人员利用光学扫描仪对商品EAN代码进行扫描,将商品信息读入超市的销售系统。同时,对已经采用了POS系统的零售企业来说,POS系统会从商品数据库中查找相应的名称和价格等信息,对顾客购买的商品进行统计,大大加快了收款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POS系统还可以及时地将所销售的商品的库存情况统计起来,使得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准确地掌握各种商品的流通信息,根据情况变化安排库存,从而提高零售企业的资金使用频率和竞争力。(三)射频技术

射频技术是依据电磁理论,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的一种技术。

1.射频数据交换技术

射频数据交换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标识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对运动的或静止的标签,进行不接触的识别。这种识别技术是射频技术,通过在物流对象上面粘贴的标签,用射频技术进行电磁波扫描,就可以把物流对象物的相关信息,从标签上识别并进行直接读取,并经过计算机网络将信息传输到管理中心。这种技术一般应用在相对比较小的空间,进行双向信息传递。

例如,其在仓库中的一个重要的运用就是用于叉车驾驶员和订单分检人员等移动操作人员的实时信息传递。利用射频数据交换技术,叉车驾驶员可以不必根据事先打印出的操作指示进行操作,而是实时获得操作指示和操作顺序。在物流操作中,射频数据交换技术还可以用来进行仓库存货分拣、计数和标签打印等工作。

2.射频识别技术(RFID)

射频识别技术是射频技术的另一种应用形式。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在集装箱通过专用设备或在运输设备上时,对集装箱以及其运载物品进行识别。

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名称是(无线)视频识别,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这项技术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用于识别己方的飞机。最简单的RFID系统由标签、解读器和天线三部分组成,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其他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其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到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与传统的条形码相比,RFID具有以下一些非常明显的优点。(1)读取方便快捷。数据的读取无需光源,甚至可以透过外包装来进行;有效识别距离更大,采用自带电池的主动标签时,有效识别距离可达到30米以上。(2)识别速度快。标签已进入磁场,解读器就可以即时读取其中的信息,而且能同时处理多个标签,实现批量识别。(3)数据容量大。数据容量最大的二维条形码(PDF417),最多也只能存储2725个数字;若包含字母,存储量则会更少。而RFID标签则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扩充到数十K。

目前针对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领域存在两种编码体系;一种是由日本ID中心提出的UID编码体系,支持这一阵营的有日本电子厂商,信息企业和印刷公司等,总计已达到352家。另一阵营是由美国的“EPC(电子产品代码)环球协会”提出的EPC电子产品编码标准。沃尔玛等一百多家美国和欧洲的流通企业都是EPC的成员,同时,由美国IBM公司、微软公司、Auto-ID Lab等进行技术研究支持。目前RFID在国外已经渗透到了商业、工业、运输业、物流管理、医疗保险、金融和教学等众多领域。例如,帮助保护美国的药物分销网络不被造假者利用,以及确保孩子的安全等,每天有3.7万笔交易要处理;通过对10万个花篮贴上RFID电子标签,大大提高了处理速度,使定购准确率提高到99%。(四)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国防部发射的24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地理位置定位、导航和授时系统,24颗卫星分别分布在高度为2万公里的6个轨道上绕地球飞行,每条轨道上拥有4颗卫星,在地球任何的一个点,任何时刻都可以同时接收来自于4颗卫星发出来的信号。所以说全球定位系统可以覆盖全球。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接收系统三大子系统构成。与其他定位导航系统相比,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1)连续覆盖全球地面。由于有24颗卫星分布在6条轨道上,所以地球上任何一点、在任何时刻都可以连续实时接收方位和时间信息,从而保证全球、全天候连续实时导航与定位的需要。(2)系统功能多,精度高。全球定位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的信息。(3)系统速度快。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接收机可以在一秒以内完成定位和测速工作,工作速度极快。(4)系统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全球定位系统采取了伪码扩频技术,因而其卫星信号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都极强。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应用如下。(1)采用GPS技术的车辆监管系统。车辆监管系统是将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以及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套高科技系统。利用这一监管系统,安装有GPS接收器的移动目标的位置、时间、状态等信息就可以实时传递至监督中心,然后可以在具有地理信息显示和查询功能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出移动目标的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对移动目标的监控和调度。(2)采用GPS技术的职能车辆导航设备。职能车辆导航设备是指安装在车辆上后,通过GPS接收机实时获得车辆的位置信息,可以以电子地图为监控平台,并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车辆的行驶轨迹的设备。有时,这种导航设备还有语音提示功能。使用这种导航设备,无论对行驶线路是否熟悉的司机都可以在提示下顺利到达目的地。(3)采用GPS技术的货物跟踪管理系统。货物跟踪管理系统是指物流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获得有关货物运输状态的信息(如货物品种、数量、在途状况、交货期限、始发地、目的地、货主信息以及运送车辆和人员等)的方法。(五)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IA)是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推理的概念和方法,并与推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的象征性表示有关。智能这一术语涵盖了许多认识技能,包括解决问题、学习、理解语言的能力,以及普遍地从人类身上观察到的被认为是聪明的方式的行动能力。

人工智能是一个包含多领域的综合性术语,包括计算机辅助教育、语言合成和识别、游戏执行系统、自然语言翻译器、机器人和专家系统(ES)。尽管人工智能的应用是很有限的,但是它在物流方面的应用潜力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人工智能已经被用来模仿客户交付的反应;模仿运输成本和各种运输模式、位置和路线安排的时间;确定哪些仓库应服务哪些工厂和哪些产品,以及库存水平的高低;模仿各种可靠度水平的客户服务反应;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在不影响最优方案结构的条件下,输入能够变动多少。

专家系统是利用知识和推理技术来解决通常需要人工专家能力的问题的一个计算机程序,是一个通过利用一系列有关任务和任务领域的知识进行推理,实现在执行某项专业任务时的能力的人工智能程序。专家系统是模仿人类专家的计算机程序,使用人类专家开发和拥有的方法和信息。专家系统可以解决问题,作出预测,提出可能的处理方法和建议,其准确性与人类专家不相上下。(六)地理信息技术(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指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用于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用于物流分析,如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物流系统的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站场设施定位模型等。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应用在电子地图、网络规划设计、交通管理及军事应用四个领域。(七)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是指一种为实现大量传输而在企业之间采用标准化文件格式,通过计算机进行商务文件交换的一种方式。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使两个企业信息交换电子化,从而代替了传统的数据通信交换方式。通信和信息标准对于EDI系统至关重要。

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的优点是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可以增进企业内部和外部渠道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外部的信息数据收集能力。电子数据交换系统通过更快的信息传递和减少数据输入次数来提高效率,并提高数据输入的精确度。

通过EDI传输的主要数据类型如下:(1)贸易数据,如报价、采购订单;(2)托运货物详细资料,如货运清单、交货单;(3)技术数据,如产品说明书;(4)闻讯答复,如订单处理情况;(5)资金数据,如财务账单、发票、报表等。【本章小结】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已经成为企业日益重要的“第三利润源”,企业用于物流的费用支出已越来越大。物流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生产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被有些企业视为“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因此,如何从物流系统中“节能降耗”,也成为众多企业和学者探讨的重要课题。本章试图从物流过程的基本功能出发,探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职能过程的实现及合理化的途径,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合理组织物流过程、更好实现物流功能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案例华润物流物流业被称成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我国从国务院到各地市政府都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关的物流发展政策和措施保证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全国上下掀起一股“物流热”。随着买方市场和竞争格局的形成,企业对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在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的同时,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物流职能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比较迅速。华润集团目前已拥有五家上市公司、20家一级利润中心,产业涉及零售、电力、地产、食品、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应母公司的业务重组及发展需要,2001年1月,华润物流有限公司由华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名成立。华润物流坚持以仓储加配送业务为主的发展方向,凭借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一站式物流服务。华润物流的服务网络遍及全国,拥有多家具备国际货运一级代理资格和无船承运人资格的全资子公司。在香港,华润物流管理四座纯干货仓库、两座冷冻仓库、一个多用途码头以及货柜拖车队和配送车队,提供仓储配送中心管理、供应链管理、货运、货柜中流作业服务;在内地,华润物流主要经营综合物流服务、货仓、货运、快速消费品及工业产品的分销和物流管理服务。华润物流实行了一种“1+3”的物流模式,即用为集团内部提供“第一方”物流服务和为客户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两条腿”走路。企业物流:华润物流的“1”“1”即为企业内部提供“第一方”物流服务。华润物流是华润集团整体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是与集团其他产业同步发展、协同作战的一个公司。零售业是华润集团的主业,而零售业又是一个对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需求量很大的行业。华润超市在香港和内地共经营333家,如此大的规模,需要一个大的物流体系来支撑,华润物流将帮助集团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社会物流:华润物流的“3”“3”即社会化物流服务,是为客户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华润物流在香港和内地建立了多家合资船公司、货运公司等大型货运仓储企业,并在主要城市建立了一批全资货运公司、业务代表处,形成了一张覆盖面广泛的运输服务网络。其业务范围包括码头与集装箱管理、仓储管理、配送、货运代理、速递、供应链管理、船舶修理等。2001年华润物流经过长达半年的准备,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的塑料、有机硅两大部门网上招标和审核中,成功获得GE塑料和半导体产品在中国区域七个城市(包括香港、上海、深圳、广东南沙、厦门、天津、大连)的全面物流服务合约,有效期两年。此次中标,是华润物流第一次为跨国公司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物流服务,是其由传统的货运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可贵尝试。

案例思考题1.华润物流的“1+3”模式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通过本案例分析物流的职能及物流发展的思路。【复习思考题】

1.物流的基本职能及物流合理化的目标。

2.物流管理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实践技能训练】

参观当地的物流企业,了解其物流运作过程,分析其实现的物流职能,并提出物流合理化建议。第三章 物流技术装备与设施■知识目标1.掌握物流技术装备与设施的种类。2.了解物流的相关技术装备与设施。3.掌握托盘、集装箱等设施的优缺点及其标准化问题。4.理解物流设备与设施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及作用。■能力目标1.能够做到正确地区分各类物流设施与设备。2.能够分析现代物流相关技术装备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根据它们的优缺点进行简单的装备选择。3.能够对简单的物流装备进行规范操作及正确使用。第一节 集装箱一、集装箱的定义

关于集装箱的定义,历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存在一定的分歧,现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集装箱的定义作以下介绍,ISO对集装箱下的定义为“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反复长期使用;(2)适合一种或多种方式运输,途中转运时,箱内货物不必换装;(3)可进行快速搬运和装卸,特别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4)便于货物装满或卸空;(5)内容积为1立方米或1立方米以上。

目前,中国、日本、美国、法国等世界有关国家,都全面地引进了ISO的定义。除了ISO的定义外,还有《集装箱海关公约》(CCC)、《国际集装箱安全公约》(CSC)、英国国家标准和北美太平洋班轮公会等对集装箱下的定义,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我国国家标准GB1992-85(《集装箱名称术语》)中,引用了上述定义。

集装箱设施的出现,给存储带来了新概念。集装箱本身便是一栋仓库,不需要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库房,对改变传统存储作业有重要意义,是储运合理化的一种有效方式。集装箱的主要特点是“集小为大”,而这种“集小为大”是按标准化、通用化的要求进行的。这就使中小散杂货件以一定规模单元进入运输、流通领域,形成规模优势。集装箱的效果实际上是这种规模优势的效果。(1)促使装卸合理化。与单个物品的逐一装卸处理相比较,集装箱装卸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第一,缩短装卸时间,这是由多次装卸转为一次装卸带来的效果;第二,使装卸作业劳动强度降低。过去,中小件大量散杂货装卸,劳动强度极大,且由于强度大,工作时间易出现差错和货损。采用集装箱后,不仅减轻了装卸强度,而且集装箱的保护作用可以更有效地防治货物装卸时的碰撞损坏及散失丢失。(2)使包装合理化。采用集装箱后,物品的单体包装及小包装要求可以降低,甚至可以去掉小包装,从而节约包装材料。由于集装的大型化和防护能力的增强,包装强度也大大提高,更有利于保护货物。(3)由于集装整体进行运输和保管,方便了运输及保管作业,便于管理,有效利用运输工具和保管场地的空间,改善环境。(4)集装的最大效果是将原来分离的物流各环节有效地联合为一个整体,使整个物流系统实现合理化。现代物流的发展是离不开集装的,可以说集装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5)采用集装箱分别堆存,可避免箱子的随意摆放,并且减少了倒箱次数。二、集装箱的标准

为了有效地开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必须强化集装箱标准化,应进一步做好集装箱标准化工作。集装箱标准按使用范围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公司标准四种。(1)国际标准集装箱,是指根据ISO第104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来建造和使用的国际通用的标准集装箱。国际标准:将20ft的标准集装箱作为国际标准集装箱的标准换算单位,称为“换算箱”或“标准箱”,简称TEU(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一个20ft的国际标准集装箱换算为一个TEU,一个40ft的集装箱简称FEU(Forty-foot Equivalent Unit),1FEU=2TEU。(2)国家标准集装箱。各国政府参照国际标准并考虑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国的集装箱标准。

表3-1是我国集装箱的标准。1978年国家标准局颁发的《货物集装箱外部尺寸与重量系列》中明确规定:集装箱的重量采用5t、10t、20t和30t四种,相应型号为5D、10D、1CC、1AA。5t和10t主要用于国内运输,20t和30t主要用于国际运输。表3-1 我国的集装箱标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