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8 09:14:34

点击下载

作者:陶瓷兔子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

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位置作者:陶瓷兔子排版:吱吱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ISBN:9787539294223本书由北京博采雅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辑一成功者抱团取暖,失败者各自孤单选择战衣,也能选择战友

橙子又跳槽了,而她这次离职,距离放弃上一份工作,只间隔了不到八个月之久。

此时此刻,她正坐在我身边喝着一杯星冰乐,“上周已经跟未来的老板做好了初步沟通,下周入职直接接手现在的项目,这两天为了赶上他们之前的进度做了好多功课,天天看资料到晚上两三点,比高考的时候都忙。”“这么快就不求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了?”我还记得她几个月前,离开那个在业界以竞争激烈而闻名的公司时,形容憔悴、筋疲力尽的样子。

那时的她说,“压力太大了,每天都像是个连轴转的陀螺,看着进公司的每个人都那么拼,你也不能让自己闲下来,每天真的好辛苦。”

她辞职后换了一家离家很近的小私企,工作内容简单又轻松,橙子在毕业的第五年之后,终于在工作时间里得以抽出手发了第一条朋友圈,“还有三个小时下班,已经没有事情做啦,欢迎约饭。”

而现在的橙子坐在我对面,带着硕大的黑眼圈,却因为兴奋而眼神灼灼,“一想到下周一去新公司报道,居然有点像小孩子盼着开学一样激动,我是不是很可笑?”“你真的想好重回沙场了?”我问。“想好了。”她简单利落地点点头,“我以前也不知道,一个人身边的环境有多重要。”

那是一家规模中等效益一般的小私企,公司里大多数的同事连最基本的Excel都不会用,数据的汇总和计算全靠人工,资料的交接也极其低效。橙子入职的第二周,就为办公室的同事做了一个简单的宏,原本要敲十分钟计算器的数据,现在一两分钟就能做完。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方说她发现了公司有一个内部系统可以直接用来跟踪发货单,而不是每一次都需要好几个人排着队签字;比方说她跟外地的客户用三个小时开完了一场电话会议,而跟她负责同样业务的另一位同事,还因为堵车,在本市另一位客户那里没有回来。“有人排挤你吗?”

橙子摇摇头,“同事们对我倒是挺好,是我自己觉得太没有挑战了。”“鹤立鸡群不好吗?”

她苦笑一声,“最怕的是,在鸡群站久了,你还以为自己是只鹤,可是在鹤群的眼里,你不过是一只个子稍高的鸡。”“以前没觉得,现在才意识到,你周围是什么样的人,跟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真的是正相关。”她说,“我每天下班跟同事去逛逛街,回来刷刷剧看看书,十点不到就上床睡觉,虽然听上去挺享受的,可自己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直到她去参加前公司一位同事的婚礼时,她才知道自己的这种莫名的违和感是什么。

是大家都在谈论业界发展的时候她在谈论最新的八卦。

是别人在不断培养新技能的时候她在吃老本。

是人家签到了一个亿的合同时而她在教老板用Excel。

每个人都充满着勃勃生机,每个人都在成长,每个人都在战斗。唯有她站在原地,好像提前过上了退休老干部的生活。“好想回去跟这样的人并肩作战啊,好想念那个拼命又优秀的自己啊。”每个细胞都在这样说。

微信后台有个读者曾经给我写过这样一条留言:

我觉得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自己的努力,而是看投胎的造化吧,你看那些富二代,人家轻轻松松靠收房租就能活得很好,可我们努力一辈子,也不过是个房奴。

我想了想回复他,一个人的努力,虽然不可能瞬时弥补世代积累的财富差异,但至少,你付出多少努力,就能给自己换取多少选择。

不仅仅是从九块九到十九块九,不仅仅是从曼秀雷敦到纪梵希,不仅仅是从阴冷潮湿的地下室到小公寓。

努力所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选择身边交往圈子的权力,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的权力。

觉得身边的舍友同学都不够上进,你能不能给自己选择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学习?天天生活在流言蜚语漫天飞的小街坊,你能不能让自己摆脱这种生活环境,同时也摆脱这种生活习惯?不想跟“猪队友”共事,你有没有能力为自己选择更好一点的朋友和更好一点的敌人?

你是什么人,便吸引什么人,而你平时交往的那些人,也会反过来定义你。我们的努力,诚然是为了物质财富,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一个人可以继承财富,但无法继承选择。

而这些微小的选择权,会让你的每一天,都变得更美好一点。

比起单纯的财富积累,你站在何处,看到什么样的风景,身边站着什么样的人,才是努力的现实意义。

跟太阳在一起,即便是最不起眼的星星,也会努力发光。你的朋友圈,就是你朋友们的模样,而他们,便是你的模样。

你是什么人,便吸引什么人,你所选择的,同时也在选择着你,彼此塑造,互相成全。

你可以费尽心思地修饰自己的相册,但你无法掩盖自己真正的生活,你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一面镜子。

愿你可以有能力选择战衣,也有资本选择战友。

愿你身边的朋友也是同袍战友,能一起喝酒买醉,也能一起并肩战斗。你这么不自律,还想要多自由

周末去一位姐姐家吃饭,我们几个大人在客厅里看着最新的综艺节目,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姐姐家的小女儿今年六岁,生得玉雪可爱,听到电视的声音从书房溜出来撒娇。“妈妈,我也想跟你们一起看电视。”她说,“我不想做作业,太无聊了。”“那你就出来看吧。”姐姐轻描淡写地回答,“明天我和爸爸去迪士尼,你自己把作业写完。”“你不能丢下我自己出去玩。”小姑娘嘟起嘴,连眼眶都红了。

姐姐点点头,“那你周一上学去,作业没写完被老师批评,回来不许哭鼻子。”

小姑娘低着头想了一会儿,又一步步慢慢蹭回书房,“那我还是现在去做作业吧。”

旁边的朋友劝道,“小孩子都爱热闹,要不就让她出来玩吧,小学生的作业而已,就算不做也没什么。”“我也不是一定要让她做作业,主要是锻炼她的自律性。”姐姐笑笑,“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既然这样,就要为自己渴望的负起责任,也得承担不想要的代价。”

我盘算着放假第一天起就准备看完,可直到现在都没有打开的那一本大厚书,跟在座的好几个人交换了一个心有戚戚的眼神。

数不清有多少次,对假期中的自己寄予厚望:放假要好好看书,放假要好好学习,放假要学会做饭,放假要收拾屋子,放假要把之前的PPT和项目总结再修改一下……

可现实却往往是,极度缺乏自律的我们一旦没有了外力的制约和deadline的压迫,就失去了控制自由的能力。

林林总总的计划总会被“好不容易放假了再多睡一会儿吧”“老同学约饭可不能不去”“这部美剧超级好看”等等借口打败,像是不小心滚落进橱柜后的一粒蒜瓣,在潮湿和黑暗中被绿色的霉菌腐蚀殆尽。

你对待自由时间的态度,就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有位女友工作四年,职位和薪水却一直原地踏步,她计划跳槽,却苦于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技能和资源为自己背书,于是痛定思痛,在花了几千大洋辗转约到职业规划的专家和本行业的大牛做完了咨询之后,咬咬牙斥巨资买了全套的原版教材,准备去考行业含金量最高的资格证书。

她发了一条朋友圈,“我要努力考试了,考完试就跳槽,再也不用看老板脸色了。”

收获了好几十个赞。

几个月之后,我在有次逛商场的时候遇到她,说起备考的事,她叹口气,“一翻课本就打瞌睡,我看了一个小时,实在困得不行,出来逛一会儿街提提精神。”

她有些尴尬地摆摆手,“本来只想着买个唇膏的,可是一出来就忘了时间,真不想回去看书啊。”

她买来的书早已在一次搬家中被卖了废纸,又几年过去,她早已错过了最黄金的升职期,论资源人脉的积累不及前辈,却又没了新人蓬勃的战斗力。

她还在原来那个岗位上一步都没挪,在朋友圈里抱怨加班,抱怨老板不重视,抱怨同事不配合,满满都是怨气。“你要是这么不开心就跳槽啊,何必一棵树上吊死。”

她苦笑,“我倒是面试过几个公司,可是人家看不上我啊。”

她语气怏怏地讲起与自己同期进公司的另一个姑娘,早早就拿下了资格证,又报了MBA班,在周末的课上结识了现在的老板,跳槽过去月薪翻了三番。“你说她运气怎么这么好呢?我每天也遇到那么多人,为什么就没人愿意挖我呢?”她说。

虽然是疑问的语气,但她心里早就知道了答案,那答案就写在她脸上,又懊丧又落寞。

安·兰德曾经一针见血地点破这个残忍的道理:

你可以逃避现实,但是你却无法逃避“逃避现实”所带来的后果。

你可以不自律,但是却需要承担因为不自律而产生的代价。这世上有很多条路可以让你成为自己,唯独放纵不可。

自由很公平,但它并不均等。

你付出过多少努力,才有权期冀多少回报。

自由主义的宗师IsaiahBerlin提出过有关自由的两个概念,即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freeto)是指自由地去做某些事,某些地方。

而消极自由(freefrom)则是免于做……的能力。它比积极自由更加可贵,也更不容易得到。

你不想要许多许多的东西,而这些不想要,都需要你去做很多的“不想做”来交换。

不满意现在的工作,你的能力就得配得上自己的野心,然后再谈自由选择。

不想身不由己地发胖变老,就得努力在健身房拼掉半身性命。

不想被人打扰,就得用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委曲求全来换一间独立的带门办公室。

自律并不是一个什么远在天边的大词儿,它是你每一天,每一分钟,在每个明明“不想做”的时刻,咬下牙逼着自己去做的选择。

不被欲望掌控,才能掌控自由。

而你能拥有的自由,以你的自律为限。成功者抱团取暖,失败者各自孤单

前几天在微信群里,一个姑娘讲起了自己拿了奖学金之后,被全宿舍同学孤立的事儿,立刻有人接上回复:“人心善妒,尤其是对于身边原本水平差不多的人,他们根本见不得你好……”“是啊,我那天就是公号涨了好多粉特别开心地想要跟朋友分享,却换来冷冰冰的一句‘你会写点高中作文水平的文章了不起啊’……”“你这还算好的,我今年升职了,买了许多好吃的想要跟之前的团队一起庆祝,可是换来的是人家一边吃一边冷嘲热讽,说我没什么本事全靠运气……”

我正逐条看着这些聊天记录,忽然收到一条私信,来自于一个平时聊得很不错的小妹妹,她问我,“出类拔萃的代价,一定是众叛亲离吗?我觉得自己好矛盾,一方面想要变得更加优秀。但另外一方面,又特别害怕孤独,一想到今后干什么都得一个人,就觉得好悲凉。”

微信群里的聊天还在继续,每个人愤愤地诉说着自己取得一些小成就之后,遭遇来自周围人的嫉妒和冷眼,不禁有些心寒,仿佛是掉进了一个狭隘的怪圈,所谓成功路上“有你就没我”的初级阶段。

太过习惯用竞争关系去定义成功,殊不知任何一种成功,其实归根到底都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没有人能够单枪匹马地走完全程,而那些优秀的人看起来孤独,其实只是因为你们不在同一个圈子而已。

我很喜欢《甄嬛传》中,沈眉庄和甄嬛的关系。

那是甄嬛承宠之后问眉庄,“姐姐不会恨我吗?”

眉庄沉默一瞬,微红了眼眶,却坚定地摇摇头,“不恨,与其得宠的是别人,还不如是你。”

她们都很清楚,波涛诡谲的宫廷生活,唯有互相扶持,才能稳步前进,而如果你四面都是敌人,那只有死路一条。

成功的不是你,也会是别人。

你无法除掉所有的成功者,那就不妨跟他们结盟,彼此借力共同进步。

人在很多时候,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一个思维误区,觉得成功是一张面积有限的大饼,一旦别人占有了多一点,就意味着自己拥有的会少一点。

所以许多人并不乐见身边人的成功,对这些人而言,那意味着你瓜分了他们“应得”的东西,所以难免心生妒忌与不满,带着一点恶毒的念头,恨不得那个比你爬得稍高的人一不小心失手摔下,回到跟你一样的平面,让你觉得自己也没有那么糟糕。

可实际上,成功是多维的融合,而不是单项的叠加。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一直在成功的道路上坚持下去的,意志力也好,资源也罢,唯有共赢,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

竞争和合作的差异在毕业季找工作的时候尤其明显,大家都不想错过任何一场校园招聘会,但是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每一场宣讲。有的人在这个时候选择共赢,跟同学交换资料,互换笔记等等,有的人则单打独斗,在太多选择中疲于奔命,反而达不到期待中的效果。

黄铁鹰教授写的《褚橙你也学不会》中,褚时健哪怕是自己赔钱也要让渠道商获利,这并不是因为他的道德水准高出旁人,而是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才可以走得远。

褚橙可以说是大获全胜,而那些只顾自己不顾合作伙伴的创业者,则早早就倒在了距离成功遥遥无期的路途上。

成功的人总在抱团,而失败的人才各自孤单,心怀着自己的小九九,不合作也不分享,独行侠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比合作者高出太多的代价。

我有位女友,是投资公司的部门精英,公司分给她的实习生,从工作经验到一些细节习惯,她几乎倾囊相授。

有人问她,“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你就不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不怕,客户越做越大,项目事情也越来越多,我倒是希望有个人能跟我一起战斗。”她说,“况且,我在教他的同时,也在梳理自己的思路,很多小习惯之前没在意过的,仔细想起来才发现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节省时间,这也算是教学相长了吧。”

六个月过去,当她带的实习生成功转正,立刻就成为了她的得力助手,两个人的思路和方法和而不同,相得益彰,成为了公司上下有名的师徒剑。

担心被超越,就和她一起进步;担心被淘汰,就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了鲶鱼的沙丁鱼,才能一直保持斗志,竞争虽然辛苦,但是算计更辛苦。

很多时候,成功不仅仅与能力有关,还与格局有关,你若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远方的沃土良田也都跟你无关,你若只盯着手头的一点蝇头小利,便必然会错失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如果只有一块饼,别争。

想办法再做一块出来吧。你可以不够美,但不能不珍贵“什么狗屁公司,老娘不干了,哪怕是裸辞,我也一天都不想待下去了。”M在电话那头咆哮,而我上一次听到她爆粗口,还是几年前在地铁上遭遇咸猪手的时候。“你这是……被职场潜规则了?”我试探着问。“我一个连庆功晚会都没资格参加的人,哪里有人会愿意潜。”她长叹一口气,尾声居然带了一丝哭腔。

M跟团队已经在这里出差了3个星期,他们在做的项目是公司今年的重头戏,三年的合同一签,便是几百万的生意。M是朋友中出了名的加班狂和白骨精,从数据分析到客户谈判,从最初提案到合同拟定,她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我们曾经笑言,M踩着七厘米高跟鞋走进会议室的样子,就像个以一当百的将军。

而这位叱咤沙场的女英雄,现在正坐在我对面,带着一脸的颓丧之气。“我现在明白了,什么叫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是我在跟,每一个环节,该做的我全都做了,好不容易敲定了之后要跟合作客户一起办个小型的庆功晚会,我老板亲自从上海飞过来,见到我第一句话,说你辛苦了这么几天,今晚的庆功会可以缺席,好好休息去吧。”

她说到这里连眼眶都红了,“为了收集数据在电脑前一坐好几天的人是我,刚刚熬完48个小时不眠不休改合同的人是我,可是凭什么,临到庆功的时候,我连一个席位都没有?不过就是嫌我没有那几个水灵灵的小姑娘好看吗?又不是选秀,凭什么这么以貌取人。”

M自知算不上是那种让人一眼惊艳的美女,在拼才华也拼颜值的销售团队压力山大,于是更加拼了命的加班加点工作,试图用才华来掩盖容貌的不足。

她算不上很美,可也绝不难看,我想M的老板即便是被猪油蒙了心,也不会仅仅因为容貌的原因就将她一票否决。

我打量着她,皱巴巴的衬衣,硕大的黑眼圈,干纹密布的嘴唇,发黄的脸,每个毛孔都因为极度缺水而泛出闪闪的油光,不过二十几岁的年龄,苍老疲惫得像是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

她看懂了我眼神中的打量,“你是不是也觉得,我现在很丑?”

是啊,很丑。

你知道一个女人最丑的是哪个时刻吗?

就是她已经放弃了自己,任由自己变老变丑的那个时刻。

有个小姑娘聊天时曾经很困惑地问我,“我刚刚毕业一年,身边的女孩儿每天都画着浓妆来上班,每天补妆三四次,难道女人不化妆就意味着她活得很粗糙吗?那长得不够美的姑娘是不是注定没什么前途了?”

我回答她,“在正式场合,你可以不化妆,但如果你决定不画,就要保证自己能够呈现出最好的状态,而这就意味着,为了保证皮肤的水润,你每天要喝够至少六杯水,配上三种以上的水果和蔬菜,至少有半个小时的运动时间,每晚回家之后都得躺着敷二十分钟的面膜。为了保证眼眸的有神,你每盯着大屏幕五十分钟,就要做十分钟的眼保健操。为了保证唇部的润泽……”

她瞠目结舌地打断我,“这么麻烦啊,那每天得花多少时间在这张脸上啊,好看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好看并不重要,但让自己时刻呈现出最好的状态,不仅仅只是为了收获他人的赞美和回头率,也是对自己和对方的尊重。

按照网红美女的标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够好看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任自己顶着大油头、带着硕大的黑眼圈和法令纹,将生活的困苦和憔悴都摆在脸上展示给别人看。

整洁,饱满,从容,是无论美丑,都可以,而且应该保持的状态。

那是一个人的底气,传递给对方的笃定和踏实。

我的另一位女友可可去年失恋,深夜打来电话痛哭流涕,“我为了他,我都已经低到尘埃里去了,为了让他吃得好一些、用得好一些,我一年多没买过新衣服,连化妆品都只能用国产的面霜,我那么爱他,他为什么要跟我分手?”

我心知肚明她被分手的原因,却实在不忍心戳破,硬生生地咽了下去。

会跟你分手,是因为嫌你糙啊。

可可的男友是我们合作公司的项目经理,我曾经在酒会上跟他有过一面之缘,那次酒会可以携带家属,他却没带可可来,一个人站在那儿跟客户寒暄。“你怎么不带她一起呢?”我问。“她说自己没有合适的衣服,我总不能让她穿着牛仔裤T恤衫就来了吧。”他苦笑一声,“我上周给她送了条白色的小晚礼裙,她第二天转身就去退了,说不实惠,怕穿过了之后就退不回去了。”

我都能想象得到她的表情,那喜欢的眼底狠狠藏着一些世故的计算,像上次她看上的那件大衣一样,像上上次她看上的那瓶面霜一样,像上上上次她看上的那款仅仅只有二百元的包包一样。“买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呢,省下这些钱可以给我家男朋友改善好几顿伙食呢,他加班辛苦。”可可总是这么说。

可他们两人并不是刚刚毕业手头拮据的大学生,需要一个馒头掰成两块分着吃的相濡以沫。仅仅是她男友一个人的收入,就足以让两个年轻人生活得小康无忧。

他并不需要她变着法儿的改善伙食,给他买几千块的机械键盘和高档耳机,他只是希望她能在他陪客户应酬的时候穿上一件得体的外套,画上一点精致的淡妆,只是想在年会上让她穿上那件小晚礼服,优雅地站在自己身旁。

你倾尽所有给了他一车梨,可他想要的,从来都只是苹果。

他们分手之后,我在一次行业大会上又见到他,散会后他叫住我,欲言又止。“我下周就要外派到南非了……”他说,“你跟她说,今后对自己好点儿。”

对自己好一点吧,让自己珍贵一点吧。

陷入一段爱的时候,心可以低到尘埃里,身段却要极高,当你为一个人掏空了自己,那在他眼里,你就会逐渐趋于透明,淡漠成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失去你存在他身边的所有意义。

别把自己活的那么廉价,那么粗糙,那么不修边幅。

你不是任何人、任何工作的附属品,你是独一无二的你自己。

你可以不够美,却不能不珍贵。

毕竟,那三块五一瓶的廉价面霜,既不遮瑕,也不防泪。走出去,让世界找到你

我曾经跟一位业界公认拼命三郎的朋友聊起一个话题:如果你不缺钱,也不缺时间,你最想做什么?

她眼神灼灼,“去旅游,或者窝在家里看书练字,最好能开一家花店,或者像《破产姐妹》里的两个女孩一样,自己开一家小小的烘焙店也不错,还可以顺带卖手工首饰,一想起来就觉得人生好丰富。”

说完这话后的一年零三个月她离职了,有房有车有商铺,提前过上了退休老干部的生活。“我从明天起就要开始看书,这周计划第一个自驾游,我要去青海,要是有合适的店铺,我就在那边当老板啦。”

她信誓旦旦地说完这句话,被子一拉蒙头就睡过去,起床一看天已半黑,索性放弃阅读的计划,抱着iPad刷完了刚刚热播完的一部剧。

接下来的每一天,几乎都是这一天的无限重复。“我又找了一份工作,明天起也要上班了。”到了第四个月的时候,她咬牙切齿地说,“这四个月我哪儿也没去,书也没读字也没练,找店铺的事更是忘得一干二净,唯一的收获,就是长了15斤的体重。”“我是高估了‘想象’这两个字的力量,以为自己知道想要的是什么,可看来我根本就不了解自己。”她说。

这并不只是一个偶然的个例,想必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类似的事:上学时每个假期都信心满满地给自己计划了各项任务,工作后每年的年度计划1、2、3、4、5,却都从来没有完成过。

这并不仅仅是由于拖延,而是我们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才没有强劲有力的动力来完成和实现。

想要成为更好的人,却不清楚什么才算是“更好”的样子;想要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却不知道从哪个一方面开始。

换言之,内在动机是个奢侈品,只有少数人能够对某项事业抱有近乎狂热的喜爱,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方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优劣势。

而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讲,“变得更好”只是一个虚幻的方向,它拥有无数的岔道口,你站在起点这端,既无法看到每条路的尽头,也不清楚更适合自己的是哪一条。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要一直等下去,还是要一直试下去?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本能地清楚,“等下去”是一个不可行的选项,可是如果选择“试下去”,又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穷尽所有的选项?什么时候应该开始尝试?精力和时间如何分配?《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给出了我们这样一个答案:

人对自己一生的规划,无非是周密战略和意外机遇结合的产物,关键是要走出去,并行动起来,直到你明白应该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兴趣和重点放在哪里。当你真正找到了合适自己的事情,再将应急战略转化成周密战略。

想考研究生是周密战略,一个从天而降的实习机会则是应急战略。

取得工作考评的A+是周密战略,一个轮岗的机会则是应急战略。

一个人的成长,不能够只依靠前辈的经验和父母的劝告,也不能够只按照自己预想之中的轨迹进行,生活是个太过复杂的东西,在你没有想好许多因素之前,就已经被命运推着走出门去。

不要拒绝意外,因为意外是让你与世界互相试探的机会。你对什么东西有兴趣,你的天赋在哪里,如何激发自己的潜力,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这些并不是你坐在家里苦思,或者跟前辈们聊天就能获取的真知。

你要走出去,去感知、尝试、体验,才能明白自己跟这个世界的合拍之处在哪里,而这些,不是仅仅凭借坚持“周密计划”就可以达成的结果。

那么让我们来进入下一个问题:如果我接受所有的“意外”,那我会不会因为在尝试上花费太多时间,而成为一个一事无成的人?

给出这个答案的人,叫作塔勒布,他是黑天鹅理论的集大成者,在写完《黑天鹅》一书后,他又在《反脆弱》中提出了对抗“黑天鹅影响”的方法。“杠铃策略”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它的原意是同时采取两种极端行动,举健身为例,杠铃策略提倡极限运动之后毫不费力的散步,而不是一直保持中等水平的运动量。

我们将这个理论融合进周密战略和应急战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大多数的时间/精力投入中,采用能够抗拒负面风险的周密战略,维持并改善自己既定的选择。同时,拿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精力,接纳突发的应急策略,进行大胆地探索和尝试。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在大一的时候曾经在考研和毕业就工作的两个选择中摇摆不定,考研的想法稍占上风,她每天至少有四个小时都在图书馆度过,而在另外的空闲时间和周末假期,她选择了尝试不同类型的兼职。

她做过导购,做过家教,卖过保险,做过公司的前台,到酒店做过实习生,做过记者,也做过翻译。

到了大三的时候,她就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现了自己的真正的动力其实来源于工作中的价值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而不仅仅是在学术上的进步,她开始将求职转化为自己的周密战略,开始找一些大公司实习,将假期和周末的时间用来保证学习。

快到毕业季,她忽然得到了一个可以到英国读交流研究生的机会,于是提交了申请去了英国,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凭借之前求职积累下的经验,她很快为自己找到了一份实习。“我从不主宰生活,我是被生活推着走的人。”她说。

世界这么大,想要找到自己很难,弄清自己的优劣势、性格、偏好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

但如果你一直等,大概永远也无法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只是过河问路的那匹小马,也就永远无法确定适合别人的道路是否适合自己。

没有人能告诉你怎么才能变得更好,什么才叫作最有效的努力。读再多的书,听再多的经验,终究纸上得来终觉浅。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跟生活的互相试探和碰撞之后才能找到自己。

毫无疑问的是,你得先打开门。

迈出脚,世界才找得到你!别在不懂你价值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校庆60周年的时候,我正在杂志社做实习记者,于是主编将访谈历届优秀校友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几个还没毕业的学生,分给我的那一位前辈已年近花甲,毕业后白手起家创建了一家公司,这些年越发做得风生水起。

他很爽快地答应了采访,地点就定在学校附近的咖啡馆。

我们提前了四十多分钟到那儿,自以为时间已经很充分了,可就在我们忙着布景、找角度、调光线的时候,同行的摄影老师碰碰我,悄悄指了一下不远处角落里的一个人,“你看那个人,他是不是已经来了?”

看看表,离约好的采访时间,还有近二十分钟。

我们连忙走上前去招呼,前辈笑笑,“是我来早了,担心路上堵车,就早出发了一点,你们接着忙,按时开始就行。”“您是前辈,哪儿能让您等我们。”“你们的价值还不可限量,而我已经快下架了。”他哈哈大笑,狡黠地眨眨眼,“年轻人,你们的时间可比我这老头子值钱,要是浪费在等我上,连我自己都会觉得可惜。”

四年过去,我几乎已经不记得当天采访的内容,唯独记得的,是他说的这句话。

我有位高中同学,多年不联系之后辗转要到了我的微信号,在微信上拜托我,“能不能帮我订一个宾馆?我过去出差可能要住几天。”

我帮她看了公司附近的几家,将大概的情况在微信上跟她说完,她回复我:“环境挺不错的,就是地理位置不大好,你再帮我看看别的吧。”

我问,“你就不能自己下一个旅行类的APP自己挑吗?”

半晌等来一句回复,“多麻烦呀,反正是周末,你闲着也是闲着。”

还没来得及回复,她又说,“算了,那你就帮我订之前的那一家吧,明天能来机场接我一下吗?我刚看了看打车过去要一百多块钱。”

我忍无可忍回复她,“对不起,我虽然不忙,可对你没空。请你自己去下载APP订酒店吧。”

拉黑她的那一刻,感到如释重负的开心。

我曾经也是个很包子的女同学,对于这种类似的请求,不管有多不爽都会勉强答应,后来我逐渐明白一个道理:

那些不太珍惜你时间的人,本来也没多珍惜你这个人。

他们无法理解你的时间成本,便也不懂得你的付出,不管你花了多少工夫,在他们看来都是举手之劳。

他们不会觉得不好意思,甚至连一点人情的亏欠都不肯有,只会理所当然地觉得,“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呀”。

在他们眼里,你只是个廉价的熟人,你的价值还不如一百块钱的打车费。

我有个朋友,毕业之后进了一家小国企,工作任务不重,但浓浓的官僚风,上班时间大家都在喝茶看报纸刷淘宝,但往往一到下班就开始忙碌,上级不走,下面的所有人也得在办公室干耗着,每天下班都到了七八点。

年终评估的时候,她委婉地跟上级提出今后能不能早点下班的建议,处长呵呵一笑,“小李呀,办公室环境多好,又有热水又有空调,你下班不也没事干?急着回家做什么?”

她在次年的三月决定辞职,对我说,“不夸张,我真是过够了那种一眼就能看到死的生活。打印一个文稿、签个字都能拖好几个小时,所有人都觉得每天时间多得溢出来,没有时间观念,也没有什么上进心,就是数完二十四个小时日历翻页而已。”

她砸掉了自己的铁饭碗,去了一家刚刚起步的互联网公司,每天都忙得昏天黑地。聚会的时候我问她,“现在比之前下班的时间更晚了,后悔吗?”“不后悔。”她说,“我们公司的文化,就是即便加班,都要让每一分钟的加班有回报,每天都能学到好多新东西,觉得自己付出的时间得到了双倍回报。”

当然,她的薪资也得到了不止翻双倍的回报。“虽然每天累得像狗,但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好有价值,每一分钟的努力,都是被认可和重视的。”她说。

是啊,我们的生命就是由这样零碎的每分每秒构成,秒针跳过的每一步,都是不能倒流的曾经。

我们往往很难意识到时间的价值,又由于年轻,由于懵懂,由于懦弱,将时间肆无忌惮地浪费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之上。

直到韶华流过两手空空,既找不到自己,也得不到别人。

遇到懂得珍惜你时间的人,是何其幸运的事。因为人往往,是在被重视之后,才懂得正视自己;是在被激励之后,才懂得自我激发。

一生很短,要跟珍惜你时间的人在一起。逃离舒适圈之前,你真的舒适了吗

周末临近结束的时候,一位借走我藏书的小朋友打来电话,语气中是小心翼翼的歉意:“姐姐,我能不能晚两天还书给你啊?周末出门参加了好几个聚会,书也没来得及看几页……”

我立刻表现出一位“死宅”的老年人应有的大度:“没事没事,趁年轻就是要多出去玩玩嘛,开心就好。”

小朋友在电话的那头明显沉默了一下:“其实,我是真的不想出去玩的,还不如待在家里安静地看看书、学学英语。每个周末都要强迫自己出门应酬,真心比工作日都累。”

我还没来得及回应,她又补充道:“有时候吧,觉得自己周末独处的时候画个画、看会书、看看电影,一周消耗的元气马上就能恢复。可是,又觉得还年轻的时候就放纵自己在舒适圈里享受挺浪费生命的,人总是需要挑战一下自己的,你说对吧?”

我被问得语塞,不知道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近年,随着各种自我管理和励志书籍的流行,“舒适圈”开始变为众矢之的,每个人提起它时都带着一点不屑和鄙夷,仿佛这是什么让人避之不及的东西。随便将“舒适圈”放在搜索器里一搜,就会出现满屏的“跳出舒适圈”“远离舒适圈”“冲出舒适圈”以及跳出/远离/冲出的一百种方法。而每篇文章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不外乎趁年轻的时候努力拼命,不要虚度不要浪费,不要满足于已经没有挑战的领域,不要贪图安逸不动脑子将自己活成猪,等等。

可问题是,停留在舒适圈与不求上进真的可以画上等号吗?舒适圈与和它相反的空间,是否真的非黑即白?

我曾经敬仰膜拜过一位出了三本画册的姐姐,除了插画的业余爱好之外,她还有一份并不轻松的本职,不管加班多晚每天都会提笔练习上一会儿,即便只是半小时,几年来也从没间断。

我在道喜的时候不免趁机求教:“你是怎么样一直保持这种上进心的?”

反倒是她露出一点惊讶的表情:“为什么你会觉得我上进?我真的是每天都在偷懒,逛街聚餐都是能逃就逃。对我来说,与其出去跟人应酬,还不如自己待着一个人画画更轻松有趣。”

她笑着比了个鬼脸:“你们都努力让自己多方面发展跳出舒适圈,倒是我,干脆在舒适圈里面挖了个洞死赖着不走了。”“可是明明看电影、玩手机、刷微博才更舒适吧,你每天下班还要画画不累吗?”我问。

她一笑,认真地回答:“对我来说,刷微博点赞才累呢,还要考虑领导同事会不会看到,看到之后又会怎么想之类的问题,多麻烦,还是画画更轻松啊。”

哪儿有人不知道享受清闲,每天自己给自己找累还乐在其中?画画并不是个别人看来高雅又轻松的享受,她右手的食指上因长年握笔生出的老茧,和渗入指缝中洗不净的油彩还历历在目。“或许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努力吧。”当时我这样想。直到好几年之后,我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无所事事会让人情绪低落,一点也不轻松?”

其中一个叫李晓漫的作者,给出的答案很有趣,基本的大意是说,无所事事和轻松清闲的心理状态全然不同,后者是轻松享受,前者则是焦虑疲惫。

在那一瞬间,我忽然就明白了当年我还并不理解的,那位姐姐话语中的含义。

看电影、刷微博、聚餐、玩手机,看似很轻松,心中却要应对着“今天又要虚度一天了”的自责和压力。而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画,别人看来辛苦,自己却甘之如饴。而只有在这样乐在其中的状态下,做自己习惯和喜欢的事情,才能不断地向新的高度迈进。

成长的重点并不是单纯地跳出舒适圈和挑战自己,而是你在自己所谓的舒适圈中,是真的感到舒适和清闲,还是自欺欺人地无所事事?

强迫自己去参与明明不喜欢的聚会,强迫自己去做一份明明不拿手的项目。内向的人逼着自己见人就露三分笑,热情地去搭讪;外向的人逼着自己今天一定要单独待着,看完这一本不知道在讲些什么的书。

看似越上进,其实越焦虑,反而生出了一点自责和无助:“为什么我没有办法改变自己,我是不是颓废得没有救了?”

找到自己真正舒适圈的人并不会着急着逃离,相反,他们会想尽办法在圈圈的底层挖一个洞,或者在圈圈的上面垒砌高塔。舒适圈并不是一个平面的只可以发展广度的图形,而是可以无限向上下延伸的空间。与其盲目地选择改变,强迫自己去接纳明明不喜欢的人、工作和生活方式,还不如安心地停留在这个圈里,把自己的喜欢变成爱好,爱好变成特长。

毕竟支撑一个人走完长长的一生,或是真正做出什么成就的,不会是烦躁、抑郁、焦虑和自责,而是喜爱、擅长与心甘情愿。

唯有热爱才能坚持,唯有跟热爱的事情在一起才会舒适。而这种舒适,会反过来变成动力,也变成一个人用来对抗外界电闪雷鸣的小窝。

在急着跟风跳出舒适圈之前,不妨问问自己:你在自己的舒适圈里,真的感受到舒适了吗?别做那个穿蓝色牛仔裤的人

我人生中第一次被邀请参加一个行业的酒会,还是在大三实习的时候。

当我穿着自以为有点OL范儿,又很清新的白衬衣和牛仔裤,在机场见到来接我的师父老梁时,他上下打量了我一眼,脸色便黑了半截,“别告诉我你就打算穿着这个参加年会?”“有什么问题吗?”我低头看了下自己的装束,虽然算不上华贵高档,可也还算熨帖合身。“你见过谁在酒会上穿成这样?看了那么多年电视剧,不懂得门道还没看过热闹?”他黑着脸训斥我。

可是我穿这套也不难看啊,也算简约有致清新风吧,我腹诽一声,斜觑他一眼没有搭腔。

他看出我的不以为然,投给我一个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将车停在一家服装专卖店的门口,“去给你自己挑身衣服,裙装,纯色,稍微正式一点。”

我压根儿没想到他来真的,依旧嘻嘻哈哈地反驳道,“你要看内在美,酒会那么多人,穿成什么样,淹没在人海里还不一样。”“就是因为人多,才更不能随便,”他说,“没有人会在酒会上跟一个穿蓝色牛仔裤的人搭话,这跟以貌取人没关系,而是你根本没有表达出对这个行业,和对这个场合最起码的尊重,而这看起来很傻。”

前几天有个大四的小朋友在后台很郁闷地给我留言:“我觉得自己不算差,可为什么投了好几份简历都石沉大海?想遇到个伯乐真的那么难吗?”

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他将自己的简历发到了我的邮箱。

那是满满的两页纸,用的是六号字体,甫一打开密密麻麻像爬了满屏的蚂蚁,而我在那些行距错乱,黑体和斜体交错的文字中困难地找到了他引以为傲的GPA,奖学金证书,和一些在学校中参加的团体活动的经历。

他问,“怎么样?觉得我不算差吧?”

我将他简历上几个基本的排版错误写出来,回复他,“如果HR能看完你的简历,我想他们或许会给你一份面试的机会,但前提是,你展示的东西得让别人先有看得下去的欲望。”

他气冲冲地说,“现在的人就是肤浅,连一份简历都看不下去,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造成了人才的错失,不觉得可惜吗?”

我忍不住坐在电脑这头发笑,想到每年校招时候公司HR焦头烂额得灰头土脸,每天在几百份简历里挑到眼花,同时开着好几个窗口,附件太大打不开的直接放弃,眼神停留在每一份简历上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他们未必会觉得可惜,但如果你因为简历的格式问题错失了心仪的工作,你不觉得可惜吗?”我问他。“为什么人一走上社会,都变得这么形式主义,难道我把简历弄得漂亮一点,就能说明我是个更好的人选吗?”

我想了一会儿回复他,“是的,因为一个人如果连最简单的形式主义都走不好,是很难让别人相信他能做好什么其他事的。”

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便都特别喜欢玩一种叫“你猜啊”的游戏,并总期冀着自己能够给对方一个实打实的surprise。

猜猜看不合时宜的外表里是否有颗惊艳绝伦的心。

猜猜看扭扭捏捏的神态后是否掩着果断和利落。

猜猜看粗鄙傲慢的言谈中是否蕴着满腔才华。

猜猜看凌乱粗放的字迹下是否藏着井井有条的灵魂。

总期冀自己是世不二出的黄石老人,等待长了慧眼的张良来百般迁就。

可是现实不是历史故事,成年人的社会里没有那么多试探。

有优点,就要尽力展示出来,有缺点,也要尽力将它藏好。

我有个关系很好的女友,在广告界摸爬滚打七年做到了总监级别,有次聚会的时候聊起公司的琐事,她说,“其实对于新人来讲,我并不在乎他们能把内容做得有多精彩,但是基本的行距、配色、字体、配图一定得过关。”“最怕的,就是那些把整个策划案弄得花花绿绿,你批评他,他还觉得自己特别有创意的那种人。”她说。

从经典和规范开始,并不意味着对灵感和创意的束缚,相反,很多时候你得先在经典和规范中浸淫良久,才能培养出本能的审美,对色调、板式进行改良和突破。

谁不讨厌形式啊,但你得先拥有它,才能将它打败。

那些不肯屈就于规范和形式的人,往往从一开始就输了,他们须得做很多无用功,才能弥补最初的棋差一招。

别做那个穿蓝色牛仔裤的人,别做那个让对方不会看第二眼的人。

你的一张名片、一份简历、谈吐打扮、行为举止,都是为自己代言。

你无法成为别人,你只能成为那个你展示出来的人。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仅仅只是为了做事情时的得心应手,还是为了证明给那个委托你做事的人看:你是个有金刚钻的人。

愿你有个性,也懂得合群。你可以懵懂,但千万别无知

一次团建的时候我跟其他部门的一位姑娘同住,她百无聊赖地将电视频道转换了好几遍,想起坐在角落里看书的我,搭讪道,“你在看什么书,这么认真?”

我举起手中那本《成功心理学》的封皮给她看。

她立刻呵呵笑了两声,“我说,难怪出来玩还要看书呢,原来是成功学,年纪轻轻野心不小啊。”她意味深长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这是心理学,不是成功学。”我试图为作者DenisWaitley平反。“有什么区别呢,还不都一样的呗。”她摆摆手,露出个意兴阑珊的表情,“不就是教人怎么上位怎么赢怎么厚黑吗?”

第二天聚餐时,她把自己的“重大发现”当作一个笑话讲给其他人听,“我原来以为是在看什么文艺高深的读物,结果居然是成功学啊。”

坐在对面的销售部总监,是那位姑娘直接领导的领导,在去程的飞机上跟我讨论了一路的DenisWaitley,对Denis的自我评估体系推崇备至,甚至准备回去之后跟人力资源部策划一场有关自我认知的培训,听完姑娘的那句话,脸色便立刻不那么好看。

他说,“看来小P对成功心理学很有见解啊,要不你跟大家讲讲?”

那姑娘的神色立刻变得有些尴尬,“我没看过……”“你仅凭书名就能判断一本书是成功学的话,下次市场评估我们连数据都不用做了,看客户公司的名字就行了。”总监露出个标准的皮笑肉不笑的神情。

当晚,她借走我的书,翻了一会儿,讪讪地走过来冲我笑,“我开始还以为是那种三分钟教你搞定老板之类的呢,果然不一样。这作者也是的,为什么就不能取个高大上一点的书名呢。”“就是为了避开你这种,自以为是以名取书的读者吧。”我腹诽一声。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写作训练群,群里的我们基本上都是菜鸟,常常提问一些非常低能又简单的问题,有人问群主,“你会不会觉得我们这样问特别白痴啊?”

她说,“我不怕你们懵懂,我只怕你们无知。”

懵懂和无知看似孪生,本质却大不相同。

懵懂只是一个不知觉的自然状态,而无知,却是你以为自己知道。

我们常常想象世界,那些并不为我们熟悉的部分是什么样,懵懂只停留在猜测,而无知却是用自己的有限认知偏见去扭曲整个事实。

无知之人不敬畏未知,也无心体尝不同的可能性,他们的生命只是很小的一个圈子,停留在双手双脚所及的范围之内,而视线所及的其他,都是带上自己的偏见眼镜之后的景色。

很多年前,我曾经跟几位朋友讨论起贫穷,那时我还是个非常自以为是的女青年,毫不犹豫地发表意见,“世上没有穷,只有懒,没事别宅在家里,多出去找找机会,现在社会上机会那么多,只要是肯下苦功,哪儿还怕挣不到钱呢?”

有位朋友立刻反驳我的偏狭:“你这个想法的前提,是在资源和信息对称的前提下,但大多数的贫穷却恰恰正是因为信息的不均等。”

他说,“你想想那些偏远农村的人,连电脑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哪里会有接触到‘送快递’,‘开网店’等等这些工作的机会呢。”

后来,我看了一部叫作《穷富翁大作战》的真人秀,由一群香港的有钱人自愿参加,他们被收走一切通信工具、钱包及信用卡,在一个社会底层人士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一周,并且不能依靠原来的人际网络。

印象最深的是G2000品牌创始人田北辰,他抽中的体验角色是香港街头的流浪汉,流离失所好几天之后,才勉强找到了一份工作,干了不满一天就被开除,没有一分钱的进账。

田北辰在节目结束的时候说:“他们就算只是维持生活,也得每天不停地工作,而那无意义却繁重的东西非常消磨人的斗志,它会逐渐腐蚀掉你改善生活的心气儿和力量。因为起点不同,所以我们拥有的并不是一样的选择,我知道自己在做一个有期限的节目,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生。”

我这才真正意识到,当初说出那段贫穷论的自己有多无知。

到穷困的起跑线带来的绝望是不能仅仅靠斗志,靠努力和所谓的成功思维打战胜的,那些人一直在原地踏步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他们每跨一小步,都需要你我十倍百倍的力量。

我十分感谢那个毫不客气地反驳过我的朋友,如果当时他不讲出那句话,我大概还需要很多年才能明白自己的偏见和狭隘。

新鲜的信息本身就是具有冲击性的,在一个人既成的世界观的价值观里,冲击就意味着颠覆,而颠覆会带来痛苦,为了避免这样的痛苦,只好一层层加固自己的无知。

连岳在《神了》一书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成长,能让一个人挣脱丑陋的茧。可惜的是,我们并不是植物,一生下来就开始成长,永不停歇,直到死亡。我们可以在很年轻时停止成长,把生命剩下的所有时间用来美化那层丑陋的茧。这样想来让人觉得特别悲哀,我们没有在挣脱那层茧,反倒停止成长,而美化那层茧。看来化茧太难,美化茧容易。”

当一个人习惯于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自以为是,他便关闭了自己的信息道路,对近在咫尺的事实和可能性视而不见,将自己关在心智的小黑屋中闭门造车。

请承认自己的懵懂吧,世界那么大,拥有那么多林林总总的可能,但要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抱有尊重和好奇,承认自己的认知范围有限,然后才能体面地去拥抱更多的可能。

做个真实的傻瓜,也好过自欺欺人地把自己当成聪明人。什么都会一点,你也不会贵一点

我在大学做第一份实习的时候,老板是个美国人。

那年我大二,正是精力充沛好胜心强的年纪,每天恨不得把八个小时当十六个小时用,除了这一份一周只上三天班的翻译工作之外,还做着家教和另一份发传单的兼职。

我那时并不缺钱,或者说,没那么缺钱,只将这五花八门的兼职当作是自己人生的历练,即便是站在街头发传单,都带着一些沾沾自喜的满足和充实,觉得自己获得了什么不可多得的人生阅历。

一次出差的途中我跟他说起自己的生活,每天如何匆忙地去晨读、上课、做兼职,再回学校自习。满以为他会夸我努力上进,可他却十分震惊,“我以为你知道自己的价值,”他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要做这些浪费时间的事呢?”

我反唇相讥,“可这是我人生不同的体验,可以学到些不一样的东西。也不算浪费吧,况且我还年轻……”“你还年轻,可是你还能年轻多少年?在最好的年龄不去强化自己的优势,时光可不会为你回头的。”他叹口气,“Alice,你真的不知道自己二十几岁的时光有多值钱。也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宝贵。”

是的,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在我站在街头发传单自以为体验了人生的时候,在我匆匆忙忙而又浅尝辄止的时候,有人埋头憋出了一篇SCI横幅高挂,有人研究了某公司近五年的财报顺利进入五百强企业实习,有人报名了全国竞赛一举夺冠,有人拿到了那所大洋彼岸我心仪已久学院的Offer去做交换生一年。

那时候我才知道,经验和经验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而经验和经验的差距逐渐积累,真的会决定人生高度的差异。

那天我看到提问的姑娘在后台的留言,看到她去卖衣服,去做健身教练,学英语,学游泳,学跳舞,看她像我当初一样,肆无忌惮的浪费着自己的精力,忽然觉得好可惜。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目标,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是不确定自己擅长做什么。

不清楚自己的优势,也就不清楚自己的价值。

什么都喜欢,又什么都不热爱。

什么都能做,却什么都不擅长。

看似忙碌又颓废,其实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虚度时光,打造自己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辜负。

有人这样问过,“论读书,我不是成绩最好的,工作时,我也不是业绩最优秀的,我会吉他,但登不了台,我会编程,但也仅仅只是个基础水平,我英语好,可也没好到拔尖的地步。我拿什么来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是只能等着被淘汰了?”

答案是大写的NO。《暗时间》中说,“一个人设计自己的发展思路时,考虑的应该是自己独特的优势组合,而不仅仅是单项的突破。”

我并不喜欢从猫扑出来的情感作家ayawawa,但我十分喜欢她成名时的那句“比我聪明的都没我漂亮,比我漂亮的都没我聪明”。从单纯的美貌或是智商定位上看,她都称不上极致,但是她自创的美貌与智慧的组合,也的确为她成功打下了一片江山,积累了原始的粉丝基础。

在一群会做PPT的人里做画画最好看的那个。

在一群把PS用得出神入化的人群里做会写字的那个。

在一群优秀程序员中做英语最好的那个。

诚然,优势的组合比单项的突破可以带给人更多的惊喜和进步。但前提是,你认定要发展的优势组合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累加,所有的组合项,一定要构成内部间的互补和联系。

不想做一辈子的东西,就是该放弃的东西。

你愿意一辈子发传单吗?愿意一辈子做健身教练吗?愿意靠语言能力谋生吗?愿意有天自己创业卖衣服吗?

把你正在做的每一件事当作一辈子的事去思考,总有那么几件,或许不喜欢,或许不擅长,那是你很快会为自己否决掉的东西。

我们难以做出决断的原因,并不是不清楚自己潜意识里的不喜欢,而是知道自己不会长久地去做这件事,只当作生活里调味的小插曲,去点缀一下自己看上去不太独特的人生。

可插曲太多,终究还是会打乱主旋律的。

而当将其拉长到一生的时光去看时,才会郑重地考虑一个概念:生活回报的最大化。

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回报是否能成正比,你的坚持和放弃是否值得,以及,它是否能让你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不确定最喜欢什么,那就先确定最不喜欢的东西。

五年之后,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五年之后,你希望自己坐在管理层的哪个位置?你希望自己的月薪是五万还是两万?你希望自己开着哪一款车,住多少面积的房子,穿什么价位的衣服,拿哪个品牌的包包?《专注力》一书中提供了“逆向反推”这一个帮助我们集中精力的思路,我们同样可以根据这个方法来确立自己发展道路的大致反向。

如果五年后你希冀的月薪是五万,按一年平均20%的涨幅来算,第一份工作的月薪就不能低于两万五,所在的行业也必须有足够大的薪资弹性和发展空间。

那么问题就会变得简单一些:

在你目前所有可以尝试的选项中,哪一项有机会接近月薪两万五?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在这一项上又需要怎样的突破?需要达到什么样的专业度?需要哪些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技能?

不符合期望值的选项,请及时放弃它,不要考虑沉没成本,你的未来才最值钱。

如果优势与爱好不一致。《认识商业》中提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你的爱好能为你赚钱吗?”

或许我们也还可以自问一句,你愿意用自己的爱好赚钱吗?

喜欢写作的人,不一定要靠写作维生。喜欢健身的人,也不一定都要去做健身教练。

能够将自己的爱好当作主业固然难得,可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会选择将爱好和职业分离开,来保持爱好的纯粹。

爱好和优势的结合固是天赐,做个斜杠青年也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毕竟这世上最为难熬的,不是朝九晚五,而是勉为其难。

你很优秀,但请做到极致。

去日本旅游的时候,常在路边看到一些老店,装点得很不起眼的样子,不主动揽客,一副“你爱进不进”的傲娇。

但就是有人愿意等上两个小时去吃一碗手工的拉面,就是有人愿意推迟航班只为等一身定制的和服。

电影《寿司之神》中的小野二郎,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匠人,对食材有着近乎变态的要求。他的店需要提前一个月订位,最低消费三万日元。那络绎不绝的顾客,就是看中那一颗匠心。

做一件事,做好不够,要努力做到最好。

虽说“最”无止境,但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没人知道巅峰在哪。我愿一生投身其中。

止于至善,方得始终。我为什么不劝你从头再来

有个小朋友在公众号上给我留言:“我是学英语的,感觉自己的专业根本就没有前途,现在拿着各种英语资格证书的人,十个里面起码有三个,一点优势也没有。我现在上大二,申请调系的话就要从头开始,虽然感觉浪费了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从未来来看的话还算是进步了,你说对吧?求鼓励。”“那你调系的话要学哪个专业?”我问。“太理科的肯定不可能,金融啊,国际贸易啊,或者是其他语种也都可以。只要不是这个专业就行了。”“就没有一个已经确定想要发展的方向吗?”

她很快回过来几个抓狂的表情,“没有啊,我就是想换个新环境,刺激一下自己上进而已。”

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末了她说,“其实你并不是我留言的第一个公众号,我问了好多人,他们都支持我坚持自己的感觉,勇敢地去做自己啊。你是唯一一个让我放弃这个想法的人哎。虽然我承认你说的都对,但是你知道吗?姐姐你真的一点也不酷。”

一点也……不酷吗?

当然,在这个人人标榜个性宣扬梦想,鼓励放手一搏,提倡跟着感觉走的时候,所有的理智都像是一盆兜头而下的冷水,都像是万花丛中碍眼的荆棘。

我曾经有过一位朋友,我们相遇在一场有关职业发展的讲座上。

回程的路上同车,她一路大吐苦水:“你不知道在公司做行政岗多没意思多没前途,整天就是整理整理文件,帮老板送个文件啊签个字什么的,每天的日子像是模子里刻出来的。每天的生活都没新意也没激情,真无聊。”

那时候我还年轻不懂事,顺着她的话茬接下去,“那就换一份工作呗,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你果然也是这么想,”她猛地侧过身来握住我的手,“原来不只是我一个人有这个念头。”

下车之后我们交换了微信,没过两周,就看到她的朋友圈更新了一条:“换一份工作真的好像脱胎换骨一样爽,新职位我来啦。”配上一杯浓浓的咖啡和兴高采烈的剪刀手。

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几乎每一天都会被她发的朋友圈刷屏,阳台上的一株多肉长出了新芽,公司老总讲话的PPT,自己重拾英语每一天的打卡,每天的运动记录等等,正能量满满爆棚。

我以为她做出的是正确的选择。

直到约半年之后她约我吃饭,茶过三巡后对我说,“我下周就要离开去上海工作了,不一定什么时候回来,也不一定会回来。”“调岗吗?今后还回不回来?”“不是调岗,是我又换工作啦。现在这份工作对我已经没什么新鲜感了,想要换个新的环境重新开始。”她说,“你也知道我中文系毕业的,又没有什么其他的技能和特长,在一个岗位上做久了,真的很无聊。”

她就这样离开了,去了上海,又换了好几份工作,每一份都是边缘岗,每一份都不超过一年。

她在群里说,“感觉自己好失败,比我还小两岁的小朋友都是我的上司,而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

那是第一次,我意识到自己给出的“那就跳槽啊”的建议,可能是一个无比错误的选择。

无力感,大概是无关年龄,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一种感觉吧。

像个被关在玻璃瓶里的小虫,无力地往四面八方去试探,觉得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