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简明拔罐疗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8 04:23:13

点击下载

作者:洪杰,洪嘉婧,杨东雨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常见病简明拔罐疗法

常见病简明拔罐疗法试读:

前言

中医外治疗法随着中医的发展而逐渐被人们熟知,不但历史悠久,疗效显著,更由于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而深入到各个家庭之中。中医外治疗法自古就备受历代医家推崇,放眼当下,中医外治疗法不仅成为每个家庭必修的养生防病的绿色疗法,而且在全世界的养生和疾病防治领域也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中医外治疗法,是我国人民历经千年,在与疾病长期斗争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医外治疗法像一块璞玉,逐渐地被冲刷成珍贵的宝石被人们所传颂。中医外治疗法大多来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这就说明了这种疗法,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一直本着简、便、廉、验的原则造福于民。

这套常见病简明外治疗法系列图书也以简、便、廉、验为标准,达到完善家庭中医外治疗法的学以致用的目的,从家庭的角度出发,从几十种中医外治疗法中精选出常见、实用、自我操作性强的8种:刮痧、拔罐、敷贴、药浴、按摩、松筋拍打、艾灸和反射区疗法。这8种疗法因通俗易懂、方便操作、疗效明显而被人们广泛应用,而且这8种疗法也非常适合家庭使用。本书以中医经络学说为指导,通俗、直观地讲解各种中医外治疗法,让读者一学就会。在每本书中,列举精选的几十种常见疾病,详解具体治疗方法,力求让读者看得懂,会操作。每种常见病配合病例说明,既直观,更实用。

作者认真研读相关医学著作和中医经典著述,讲究科学性和实用性,努力让更多的家庭用得放心。读者在阅读和应用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中医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书中将常见病按内科、外科、伤科、妇科、皮肤科、儿科分类,更方便读者的查阅。针对某种疾病的多种外治疗法,读者可依据自身症状来选择。书中所列的外治法,以上手容易、疗效显著为特点,可以让读者在家轻松地祛病或保健。

中医外治疗法已经普及到普通家庭,这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中医文化及中医防病治病疗法的认可、接受和应用。希望通过本套图书,让中医外治疗法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更希望这套图书能为读者和他们的家人的健康带来福音。

教你三秒钟一招取穴

取穴对于中医外治法十分重要,取穴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效果。穴位应用,强调的是准确取穴,能否有简单直接的取穴方法,让没有中医学基础的人也能快速地找到穴位。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就是常用的取穴定穴方法。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以手指的长短、宽窄为依据定穴,因为此法只限于自身使用,故又称“指寸法”。

★ 1寸长度的定位法(又称拇指同身寸法或中指同身寸法)

拇指同身寸是指寸法

取穴

之一,以拇指屈侧指节横纹两端间距离为1寸量取穴位。《千金要方》:“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适用于四肢部的取穴方法。

中指同身寸也是指寸法取穴方法之一,以本人中指第1、2指节横纹桡侧端间距离为1寸量取穴位。《太平圣惠方》:“今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纹,相去为一寸。”适用于四肢直寸与背部横寸取穴。

具体取穴时,可将拇指与中指屈曲对接,形成环状,伸直其余手指,使中指桡侧面得到充分显露,取其中节上下两横纹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腧穴的纵向比量和背、腰、骶部腧穴的横向取穴。

★ 1.5寸的定位方法

一般我们把示指、中指并拢后,以中指第2指节横纹为标准,两指的宽度定为1.5寸。

★ 2寸的定位方法

中医针灸学课本上规定3横指为2寸,也有把示指指端到第2指节横纹的长度定为2寸,还可以把拇指指端到第1、第2掌骨指蹼连接处定为2寸。

★ 3寸的定位方法(又称横指同身寸取穴法)

横指同身寸定位法(又叫一夫法):是指将第2、3、4、5指并拢,以中指的第2指间关节横纹为基准做一条横线,两端的距离为3寸,适用于上下肢、下腹部的直寸和背部的横寸定穴的方法。

现在,通过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确定了定位的标准尺寸,这样1寸、1.5寸、2寸、3寸就都有了。如果穴位是2.5寸,就1.5寸再加1寸;如果是4寸,就可以用“一夫法”加1寸;如果是5寸,就把“一夫法”再加2寸;要是6寸用2个“一夫法”就可以了。

以手指的长短、宽窄为依据定穴,因为此法只限于自身使用,故又称“指寸法”。

体表标志取穴法

根据人体表面的一些自然标志来取穴。固定的标志有五官、眉毛、发际、乳头、肚脐、指(趾)甲及骨性标志等,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髎,鼻旁0.5寸取迎香,两眉头连线中点取印堂,两乳头连线中点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两骨分歧处,如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取巨骨,胸剑结合部处取中庭。

需要采取某种动作姿势才会出现的活动标志有皮肤的皱褶、肌肉的隆起或凹陷、肌腱的显露,以及某些关节凹陷等。如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取。又如,屈肘关节,肘横纹头取曲池穴;上臂平举抬肩,肩峰前下凹陷中取肩髃;取养老时,应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当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取之。咬牙时,下颌角咬肌隆起处取颊车;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方纹头取后溪;弯曲膝关节取足三里、阳陵泉等。

常用简便取穴法

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取穴。如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交点取百会穴;拇指向示指并拢,虎口处肌肉隆起最高点取合谷穴;两虎口自然平直交叉,示指尖所抵达处取列缺穴;屈膝,掌心盖住膝关节髌骨,手指垂直向下(示指紧靠在小腿胫骨前嵴外缘),中指尖所达之处取足三里。列缺穴简便取穴表 常用骨度分寸

续表全身骨度分寸全身骨度分寸

第一章 认识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拔罐疗法是具有民间特色的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拔罐疗法是以一系列特制的罐具,采用燃烧或抽吸等方法,使罐内空气排出而形成负压,从而吸附在人体体表的穴位或治疗部位上,对局部皮肤形成吸拔刺激,造成体表局部充血或瘀血,用物理方式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拔罐疗法具有器具简单、操作简便、易懂易学、无痛无毒、疗效迅速、适用面广等特点,深受临床医生和百姓的欢迎,特别适合家庭医疗保健和自我保健者学习使用。

拔罐疗法起源于中国,早期被称为“角法”或“角吸法”,最早记载于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也有对“角法”治疗的论述。“角法”是用兽角(如牛角、羊角等)为工具,即将兽角磨成有孔的筒状,再用制成罐状的兽角拔脓血以治疗疮脓肿的方法。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记载了用竹筒煮罐治病和用刺血拔罐等疗法治疗痈疮。其后,宋代的苏轼和沈括所著《苏沈良方》,描述了“火筒”法治疗久咳的方法。明代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中有煮筒拔罐疗法。刘渊然著《济急仙方》中记载有竹筒吸毒法。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拔罐疗法的出处、适应证、使用方法和器具形状等都有描述:“火罐,在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腹痛,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自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渗入,少顷火力尽则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水汽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特别是《医宗金鉴》中,记载了拔罐配合针、药的综合疗法。《理瀹骈文》中更记载了用拔罐治疗风寒头痛、破伤风、黄疸、眩晕等病症的方法。从此,拔罐疗法被广泛用于治疗人体各系统的常见疾病。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

拔罐疗法的保健和治病作用,主要通过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和其他保健机理来实现的,总结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物理刺激

拔罐疗法通过排气使罐内形成负压而吸附于体表,这种强大的负压吸拔力属于一种物理刺激。吸拔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人体体表接受的刺激强度。这种物理刺激被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感知,经过传入神经纤维传至大脑皮层,反射性地调节兴奋和抑制的过程,使人体整个神经系统趋于平衡。轻而缓慢的拔罐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重而迅急的拔罐手法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这种兴奋和抑制的过程,加强了对人体五脏六腑和各组织器官的调节功能。有实验证实,当在胃俞穴拔罐时,胃蠕动呈亢进状态;当在足三里穴拔罐时,胃蠕动则呈减缓状态。同时,由于吸拔力的物理刺激,牵拉了皮肤、肌肉、神经、血管及皮下腺体,可引起一系列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和管壁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温热刺激

拔罐疗法(特别是竹罐、药罐和火罐)产生的局部温热刺激可使人体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和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从而引起机体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例如疼痛症状,主要是皮肤的游离神经末梢受到伤害性刺激后,释放出一系列致痛物质所引起的。拔罐疗法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加快,及时排出代谢废物,直接改善了局部内环境,减少或消除了致痛物质的刺激,从而缓解痉挛,减轻疼痛。除此之外,拔罐的温热作用还可使局部血管紧张度和黏膜渗透性发生改变,淋巴液循环加速,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加强,形成一个良好的抗病环境。

负压效应

拔罐产生的负压使局部体表迅速充血、形成瘀血,使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能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由于负压的吸拔力迫使皮肤毛孔充分张开,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促进体内毒素的外排,从而达到除病祛邪、邪去正安的目的。

拔罐疗法的功能

拔罐疗法的保健和治病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发汗解表

通过吸附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扩张以及良性刺激对神经反射作用,达到发汗,祛除风、寒、湿邪的目的。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风寒邪气随气出”。临床证明,拔罐后汗液排泄增加,可以排泄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乳酸、肌酐等,使外入之病邪从外而解;同时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和有害物质的排出。

舒筋活络

通过拔罐的吸附作用,加上良性刺激对神经反射的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甚至破裂,局部和相应脏器组织的血流量(气血)加速而得以畅通,这就是中医学所称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功能。拔罐疗法还能增强关节、肌腱弹性和活动性以及周围血液循环,促进气血畅通,起到舒筋活络、通络止痛的作用。

消肿止痛

拔罐疗法由于能祛除病邪,吸拔出有害物质,增强血流量,故可使邪去而肿消、络通而痛止,从而达到了“消肿止痛”的目的。实践证明,缓慢而轻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迅急而重的手法则有兴奋作用。

吸毒排脓

拔罐疗法所产生的负压吸力很强,用以治疗痈疖疮疡、恶血瘀滞、邪毒郁结等外证有特效。未化脓时,采用针、罐,可使毒邪排出,气血畅通,瘀阻消散。已化脓时,可吸毒排脓,清疮解痛,促进疮口愈合。

温经散寒

由于火罐吸附皮肤形成温热刺激,通过经络传导给相应的内脏器官组织,使体内寒邪得以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温经散寒通络”的治疗效果。

行气活血

寒则气凝,瘀则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由于寒、气、血互为因果,从而形成气滞血瘀的病变。拔罐的“吸拔”、“温通”和良性刺激产生的神经反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人体气血畅通,从而达到行气活血的目的。

增强皮肤渗透性

拔罐可以使表皮角质层断裂,部分细胞间隔破坏,故能提高皮肤的渗透作用。这样既有利于驱除外邪,又可为皮肤局部用药打下基础。由于拔罐使真皮各级血管扩张、渗出使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故有利于药物吸收并起到增强药物疗效的作用。

愈合伤口,减轻瘢痕

拔罐可促进局部皮脂分泌、加快皮下组织酸性产物的渗出及汗腺中溶菌物质的排出。同时皮脂分解、脂肪酸形成可使皮肤局部酸度增加,使皮肤局部自洁、抗感染能力增强,刺激生发层细胞生成,有丝分裂速度加快,有助于伤口愈合,并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强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肉萎缩,恢复人体活力。

调节体温

通过较大面积施用拔罐疗法,可使血管扩张,达到降温作用,这就是中医所谓的“清热泻火”功效。这是因为皮肤的温热感受器接受刺激,通过调节人体体温中枢,使产热和散热维持平衡。反之,阳虚病人的体温低于正常,拔罐后随着组织分解产物进入血液,可使代谢加快,产热增加,体温升高,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温补阳气”的功效。

调节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阴阳失调,百病丛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由此可说明保持和调整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是防病治病的基础。拔罐可刺激皮肤神经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使其通过反射途径传导到神经中枢,提高兴奋或抑制兴奋,使之阴阳趋于平衡,从而加强大脑皮层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与控制功能,使局部皮肤相对应的内脏及组织代谢旺盛。

提高免疫力

拔罐可使表皮瘀血出现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胺的物质。它可以随体液(气血)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机体正常功能,使机体代谢旺盛,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从而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

根据拔罐施治方法不同,其作用强度亦有差异。如用火力、水煮或水蒸气排气法拔罐,对局部皮肤温热刺激作用强,尤以大火罐或竹罐疗法显著。特别是拔出大水疱后,通过渗液的再吸收过程,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活力。

拔罐疗法的特点

拔罐疗法是运用特殊的罐具,借助热力或其他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吸附在患处或穴位上,引起皮肤充血或瘀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疗法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实践中,长期与疾病作斗争而逐渐总结、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物理疗法。在临床中以其

操作简便

使用安全

、方法独特、疗效显著、操作多样、治疗范围广而被广泛应用。操作简便

拔罐疗法所需器具简单,价格低廉,并因其操作简便易学,易于掌握,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而被群众所采用。使用安全

拔罐疗法是利用拔罐操作时产生的罐内负压使罐具吸附于体表,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排出体内有害物质,并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方法,操作安全且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无痛苦,避免了药物治疗给机体带来的损害或不良反应。

方法独特,疗效显著

拔罐疗法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治疗疾病,在取穴和操作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可治疗多种疾病,体现了异病同治的中医治疗特色,且疗效确切,尤其在缓解急性疼痛方面效果显著。

操作多样,治疗范围广泛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拔罐疗法由简单的操作逐渐多样化,可以配合药物、针刺、割治、艾灸以及频谱、磁疗、药熏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还可以进行留罐、闪罐、走罐等多种操作方法,扩大了其主治范围,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到急慢性损伤均可以采用拔罐疗法来治疗。

拔罐疗法的适应证及

禁忌证

适应证

拔罐疗法的适应证十分广泛,临床各科均可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各科。1. 内科:感冒、气管炎、哮喘、腹泻、便秘、胃肠炎、胆囊炎、消

化不良、肾炎、头痛、高血压病、三叉神经痛、冠心病、神经衰

弱、更年期综合征等。2. 外科:胃肠痉挛,泌尿系结石,颈、肩、腰、腿痛,肌肉痛,落

枕,肩周炎等。3. 妇科:痛经、月经不调、带下病、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

后病等。4. 儿科:小儿百日咳、伤食、消化不良、遗尿等。5. 皮肤及五官科:痤疮、荨麻疹、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

痒症、结膜炎、鼻炎、牙痛、口腔溃疡、咽炎等。6. 保健和美容功效: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养颜美容。禁忌证1.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

管脆性试验阳性等。2. 精神失常、精神病发作期、狂躁不安及破伤风、狂犬病等痉挛抽

搐不能配合者。3. 身体极度虚弱、形体消瘦、皮肤失去了弹性而松弛者。4. 皮肤病皮损部位,传染性皮肤病、皮肤严重过敏、局部破损溃烂

者。5. 恶性肿瘤患者。6. 有重度水肿,病情严重,中度或重度心脏病、心衰、肾衰、肝硬

化腹水者。7. 妊娠期妇女的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合谷、三阴交、昆仑等穴

不宜拔罐,其他部位刺激不可过于强烈。8. 五官及二阴处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拔罐。9. 外伤、骨折、静脉曲张、大血管体表投影处、心尖搏动处及瘢痕

处不宜拔罐。10. 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不宜拔罐。11. 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尤其是其胸腹部不宜施行真空拔罐。12. 患者在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时不宜拔罐。

拔罐常用的器具

常见的拔罐器具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常见的拔罐器具的种类有以下几种:1. 竹罐:由竹管制成,一端以竹节为底,另一端为罐口。罐口必须

打磨平整光滑。竹罐有轻巧、价廉、不易破碎、取材容易、制作

简便等优点,但易爆裂漏气。2. 玻璃罐:玻璃罐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由玻璃制成,形如

球状,其优点是边缘光滑,尤宜走罐;质地透明,可及时观察吸

拔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情况,便于掌握拔罐时间。但易摔碎损

坏,且传热较快,使用不当易烫伤皮肤。3. 陶罐:形如腰鼓,用陶土烧制而成。陶罐吸附力强,但不透明,

难于观察罐内情况,且易碎。4. 药罐:把配制好的中药煎沸,然后把竹罐浸于药液中,用时取出。

使用药罐具有火罐与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5. 负压罐:用青霉素、链霉素注射剂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

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

应用。6. 真空罐

(1)构造:包括罐体、抽气枪与附件等部件。附件主要是指拔罐方便软管、外盒与托盘。罐体构造包括罐口、罐底、排气口、排气阀门杆、胶塞等。抽气枪构造包括抽气柄、抽气枪枪嘴套、抽气内胶环等。

(2)整体规格:罐体产品规格有8种,1号罐罐口外径36毫米,罐口内径25毫米;2号罐罐口外径42毫米,罐口内径30毫米;3号罐罐口外径46毫米,罐口内径35毫米;4号罐罐口外径50.5毫米,罐口内径40毫米;5号罐罐口外径56毫米,罐口内径44毫米;6号罐罐口外径66毫米,罐口内径55.5毫米;7号罐罐口外径86毫米,罐口内径75毫米;8号罐罐口外径92毫米,罐口内径83毫米。

(3)特点:真空罐罐体透明,重量轻,又可通过橡皮球(阀门)调整罐内负压大小,且无玻璃罐容易破碎、不便携带的缺点,有无需用水,操作方便等优点。缺点是无温热感、不能行走罐。

拔罐的辅助器具

燃料

拔罐时通常用95%的乙醇棉球(乙醇燃烧迅速,无油烟,形成的负压大,吸力强)作为拔罐时的燃料,可装于酒精灯或小口瓶内,以便点火。

点火工具

1. 准备好火柴或打火机,拔火罐时用于点火。2. 准备好镊子,拔火罐时夹持乙醇棉球。蘸乙醇时以不滴为度,过

多则易滴到病人身上而烫伤病人。

介质

拔罐疗法可以不用介质,但有些特定的拔罐法需要介质作为润滑剂,以防止皮肤划伤,如施走罐手法。经常用的介质有液状石蜡、甘油、按摩乳、凡士林、松节油、植物油等。如进行刺血拔罐或使用挑痧拔罐法,还应准备消毒液,如75%乙醇或1%的苯扎溴铵。

药物

药物用于浸泡罐具(主要是竹罐)或涂于患处,以加强拔罐的疗效。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黄连、香附、元胡、生姜等,达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的目的。

其他工具

应常备梅花针、皮肤针或三棱针。可先在需要刺络拔罐处,用梅花针、皮肤针叩刺,再用火罐、竹罐拔出血。

常用的拔罐方式

拔罐方式是指在临床中待罐体吸附于皮肤之后,根据病情的需要,对于皮肤采取不同的手法,不断改变罐体对皮肤的刺激量和刺激范围,使之达到治疗有序、补泻有度、强身祛病的功效。临床常用的拔罐方式有以下几种。

火罐法

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罐内的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而吸附于皮肤上的罐法,称为火罐法。火罐法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罐同时使用。单独使用时称为单罐法,多罐同时使用时称为多罐法。采取单罐法还是多罐法一般根据病变的范围来决定。

若病变范围比较小,或压痛点只有一点,即可用单罐法。若病变范围比较大,或疼痛敏感点较多。可采取多罐法治疗,根据病变部位的体表形态,吸拔数个乃至十数个火罐。

采用多罐法时,根据治疗需要除纵横排列吸拔法外,还可采用“三角形”吸拔法或“梅花形”吸拔法,间距可疏可密,罐型大小掺杂。此外,多罐法拔罐时应采用先上后下、由外向内的吸拔顺序。罐具的型号应采用上小下大,吸拔力上小下大,不可颠倒。

火罐法又具体分为投火法、闪火法和贴棉法3种,其中闪火法适用于各种体位,投火法和贴棉法适用于侧位和横拔位。1. 投火法:将点燃的乙醇棉球或纸片投入罐中约2秒钟后,立即将

罐具扣在需拔穴位上。此法适用于侧向横拔,不可移位,否则会

因燃烧物下落而灼伤皮肤。2. 闪火法: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

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需拔穴位上。操作时要注意乙醇不要蘸太

多,避免火焰随乙醇流溢烫伤皮肤;火焰也不宜在罐内停留太久,

以免罐具太热而烫伤患部。3. 贴棉法:将蘸有乙醇的棉花贴于罐底或中部,点燃1~2秒钟后

立即扣在需拔穴位上。此法多用于侧向横拔,同样不可蘸乙醇太

多,以免灼伤皮肤。

使用投火法和贴棉法排气时,常配合吹、拍、摇的方法,使罐内火力均匀。吹法,是用嘴轻吹罐口,将少量空气吹入罐内,使火力均匀而较弱,吸拔力较小;拍法,是用手轻拍罐口,将少量空气压入罐内,使火力均匀而较旺,吸拔力适中;摇法,是手持罐具轻轻摇动,罐内空气流通,使火力均匀而旺盛,施罐后吸拔力较强。

走罐法

走罐法是指罐具吸定皮肤以后,再反复推拉、移动罐具,以扩大施治面积的一种拔罐方法。操作时应选用罐口适宜、罐口边缘较厚且光滑无破损的玻璃罐或有机玻璃罐。可在罐口或吸拔部位涂上一层薄薄的润滑剂,如液状石蜡、凡士林,或根据病情选用风油精、红花油、风湿油、药酒等,以便于罐滑动。拔罐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用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上往返推动,一般背腰四肢部宜上下移动,胸部应按肋骨方向移动,腹部可旋转移动。操作时前进方向的罐口稍向上提起,后半部着力。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

这种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处,由于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邪侵袭等造成的病症皆适用。

闪罐法

闪罐法是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送入罐底,再立即抽出棉球,将罐拔于病人患处,随即再将罐取下,反复操作,直至皮肤潮红发紫出现痧点为止。这种反复的牵拉、松弛,使皮肤血液反复灌注、输布,再灌注,从而改善了血液循环,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外感风寒、肌肉痿软、皮肤麻木、机能减退等虚弱病症及中风后遗症等。由于此法不会在皮肤上留下瘀斑,所以较适合于面部使用。闪罐法操作时,应注意闪火入罐时要快速送入罐底。火切不可在罐口停留太久,以免罐口太热而烫伤皮肤。如果反复闪罐,罐体温度过高,应换另一个罐继续操作。

留罐法

留罐法是拔罐中最常用的一种罐法,又称坐罐法,即将罐拔住后,在治疗部位上留置一定时间,直至皮肤出现潮红、充血或瘀血现象。一般留罐5~10分钟(吸力强的可以留罐时间短些,吸力弱的可以留罐时间长些)。这种方法是临床常用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各种病症,主要用于寒邪引发的疾患,脏腑的病变,久病不愈,病位局限固定且较深者,如经络受邪、气血瘀滞、外感风寒、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症。在皮肤娇嫩细腻、罐吸拔力大、红外线灯照射等情况下,不可留罐时间过长。

水罐法

在火罐内装入温水,闪火后迅速将水罐扣在治疗的穴位或部位上。用于外感风寒、高烧无汗、咳嗽、胃痛、风湿痹症、腰痛等病症。

刺络拔罐法

刺络拔罐法是指刺络放血与拔罐配合应用的一种拔罐方法。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在刺络(刺血)后再进行拔罐,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梅花针在局部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乳痈、跌打损伤致软组织损伤瘀血等。应用此法必须严格消毒,一般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血迹。如有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白血病患者,不可使用刺血拔罐。

二是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平口小刀浅刺。刺激量分为轻刺、中刺、重刺3种,轻剌以皮肤红晕为度,中刺以微出血为度,重刺以点状出血为度。然后,在刺络(刺血)处拔罐,留罐时间10~15分钟,以出血量5~10毫升为度。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干渗血,3~6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这种方法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较重,如腰腿痛、风湿痛、肌肉劳损、神经性皮炎、丹毒等病症。对虚寒体质的患者一般不用此法。

针罐法

针罐法又称留针拔罐法,是指用毫针刺入穴位并行针得气后留针,并以针刺处为中心进行拔罐。留罐10~15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轻轻起下,然后将针起出。针罐法一般采用玻璃罐,这样可随时观察罐内的情况。在操作中应注意,针柄不宜过长,以免触及罐底陷入体内。如在胸背部施针罐法应特别注意,因为罐内的负压可使针刺的深度改变,从而引起气胸。亦可针刺穴位“得气”后出针,不按压针孔,立即在出针的穴位上拔罐,并吸出少许血液或组织液。

此法有针刺与拔罐的双重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多用于单独拔罐疗效欠佳的顽固性痛痹、各种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等症。

药罐法

药罐法分为煮药罐、贮药罐和酒药罐3种。

煮药罐法:操作时,用纱布将中药包好,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煎沸后,将竹罐放入煮10分钟左右,再将罐夹出,迅速用干净的干毛巾捂住罐口,以吸取药液,降低罐口温度,保持罐内的温度。然后,趁热迅速将罐扣在患处或穴位上,手持罐稍加压按约半分钟,使之吸牢即可。此法将拔罐与中药疗法结合在一起,发挥罐与药的双重作用,又有温热作用,多用于风寒湿痹症。但操作时要熟练,否则可致吸力不足。

贮药罐法是在真空罐中装入1/2~2/3的药液,如紫苏水、生姜汁、风湿酒等,然后用注射器或抽气枪抽去空气,使罐吸拔于皮肤上。

酒药罐法是将泡好的药酒滴入罐内,按前述火罐法操作。

温罐法

温罐法指在罐具吸定后留罐的同时,在治疗的部位上加用红外线仪器、白炽灯、周林频谱仪等照射,或用艾条温灸患部及罐体四周,既可提高疗效,又可防止患者着凉的方法。此法兼有拔罐和热疗的双重作用,多用于寒凉潮湿的季节,或有虚寒、湿寒的病症。

指罐法

指罐法是在需要拔罐治疗的穴位或患处,先用手指点按穴位或点揉患部后进行拔罐治疗的方法。此法同时兼有拔罐、针刺和按摩作用,可提高拔罐治疗效果,扩大治疗范围。临床多用于治疗病情较急、疼痛剧烈的病症,特别对软组织扭挫伤和劳损等症效果显著。

挑痧拔罐法

挑痧拔罐法是指拔罐与挑痧配合使用的一种疗法。使用时,先在选定的部位(经络穴位)拔罐(最好用走罐手法)。若留罐,时间应稍长、吸力应稍大,待皮肤上出现紫红或紫黑斑块后起罐,再在皮肤出现紫红或紫黑较明显处(一般此处皮下有硬节,或大或小)用消毒针挑刺。每个部位挑刺2~3下,以皮肤渗血、渗液为度。之后,用消毒棉球拭干,亦可涂75%乙醇或碘酒。此法可用于中暑、郁痧、闷痧、感染性热病、风湿痹痛、痛经、神经痛等病症。

刮痧拔罐法

刮痧拔罐法是指在拔罐前先在待拔部位涂抹活血剂,用水牛角刮痧板刮拭体表,待皮肤呈紫红出现痧迹后再拔罐的一种方法。此法可作用在病变范围较窄的部位,是走罐法或多罐法受到限制时的一个补充方法。

摇罐法

摇罐法指先将罐吸拔于皮肤上,然后手握罐体,有节奏、均匀地摇动或来回转动20~30次的拔罐疗法。施术时,动作要平稳,用力柔和,以增加对穴位或皮肤的刺激量,加强血液循环,增强治疗效果。操作时,力求做到手腕放松、力量柔和适度、动作协调均匀,忌过快生硬,以病人自觉放松、舒适、能耐受为度。

提罐法

提罐法是先将罐吸拔于皮肤上,然后反复轻柔均匀地提拉火罐,直至皮肤出现瘀血点为止的疗法。操作时,提按罐体的力量逐渐加大,以罐体不脱离肌表为度,如此反复20~30次。此法使罐体内吸附的肌肤上下振动,增加拔罐功效,振荡相应经络腧穴、脏腑气血,促进气血运行,振奋五脏六腑。

此法常用于腹部,对胃脘不适、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泄泻、痛经等症有较好疗效。

发疱罐法

发疱罐法是使拔罐吸附部位出现水疱现象的一种疗法。这与药物敷贴、发疱灸法相似,但此法所产生的水疱散在表皮,无痛苦,除有治疗作用外,还有强壮作用,对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有提高正气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此法起罐后皮肤上出现的水疱一般不必挑破,1~2日后可自行消失;若需挑破或已破溃,用甲紫溶液涂抹即可。注意瘢痕体质者禁用。临床上对哮喘、心下痞满患者可选膻中穴、巨阙穴运用此法治疗。

转罐法

转罐法是指在罐具吸定以后,用手握着罐体,慢慢地使罐体向左水平旋转90°~180°,然后再向右水平旋转90°~180°,左右转动各一次,反复10~20次。转罐法扭转力较大,可造成更大的牵拉,比摇罐疗法的效果要强烈,可放松局部肌肉组组,促进气血流动,增强治疗效果。操作时,须在施术的肌肤上涂抹拔罐润肤油或水剂,手法要轻柔,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忌用强力。这种方法多用于软组织损伤,如腰肌劳损等深部无菌性炎症所致的局部疼痛。

拔罐的常用体位

拔罐体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所以说,选择好拔罐时的体位十分重要。拔罐体位选择原则是:一要能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二要使病人舒适持久,三要方便术者操作。常用的拔罐体位有以下5种:

仰卧位

病人自然平躺于床上,双上肢或平放于体侧或屈曲搭于腹侧,下肢自然分开,膝下可垫一软枕。此体位适用于前额,胸腹,上肢内、外侧,下肢内、外、前侧部位的拔罐治疗。

俯卧位

病人自然俯卧床上,胸前、颏下、踝关节下可垫一软枕(也可不垫)。此体位适用于头项、肩背、腰臀及双下肢后侧的拔罐治疗。

侧卧位

病人自然侧卧于床,双下肢屈曲,上面的前臂下可垫一软枕。此体位适用于颈、肩、肋、髋、膝及上、下肢外侧的拔罐治疗。

俯伏坐位

病人俯首而坐,两手平放在桌上,暴露颈项背腰部。此体位适于头后部、肩背及腰部的拔罐治疗。

仰靠坐位

病人仰首靠坐于椅子上。此体位适用于头前部、颜面、胸腹部及腿前部等部位的拔罐治疗。

拔罐操作的三大要素

拔罐操作前,应认真检查和询问病人,以确定是否有禁忌证,根据病情确定诊治方案,然后让患者取适当的体位,暴露拔罐部位,穴位处用乙醇棉球进行消毒(有汗液的用纸巾拭干)。拔罐中还要注意以下三个主要事项。

拔罐时间

拔罐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和拔罐手法(如闪罐、留罐、走罐)不同而变化。一般拔罐时间以5~20分钟为宜,若以罐体大小来说,罐体大者拔罐时间应稍短,在5~10分钟;罐体小者拔罐时间应稍长,在15~20分钟;若以年龄来说,青壮年拔罐时间可稍长,年老或儿童拔罐时间可稍短;若以体质来说,体健肌丰者拔罐时间可稍长,体虚瘦弱者拔罐时间可稍短;若以病情来说,病重、疼痛、慢性病患者拔罐时间可稍长,病轻者拔罐时间可稍短;若以拔罐手法来说,留罐手法时间稍长,走罐次之,闪罐稍短。

拔罐次数与疗程

拔罐次数与疗程主要根据患者病情、体质、拔罐后皮肤颜色变化而定。常规治疗一般每日拔罐1次或隔日1次,6~10日为1个疗程。有慢性病或拔罐后皮肤出现红、紫、黑斑者,可3~5日拔罐1次,或待皮肤红、紫、黑斑完全消退后再拔罐。若需要尽快治疗的疾病(如感冒发烧、急性胃肠炎),可轮换穴位进行拔罐,每日可拔罐1~2次。

起罐及起罐后的处理

真空罐打开罐顶气阀即可。其他罐具起罐时要两手协作,一手轻按罐口附近的皮肤,一手扶持罐具,待空气缓缓进入罐后即可脱罐,不可用力硬拔,以免损伤皮肤,产生疼痛。

单纯拔罐起罐后可在被吸附部位局部涂上拔罐润肤剂,以防干裂疼痛。亦可在被吸附部位涂上拔罐润肤油或按摩乳。天寒时,应让体弱患者注意拔罐(吸附)部位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拔罐后10小时内拔罐(吸附)处皮肤忌沾凉水,起罐后应让患者饮用1杯矿泉水或温开水,以补充津液,增强活血通络、托毒外透之功效。若皮肤出现水疱可让其自行吸收,或用消毒针或针灸针刺破,用医用棉球擦干,局部涂甲紫溶液。使用先针灸后拔罐法后,若针孔出血,可用医用消毒棉球在局部按压止血。

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1. 拔罐时要选择清净卫生的环境,避风寒,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

凉。2. 罐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3. 在拔罐过程中,动作要稳、快、轻、准,掌握好火候,罐具大小

适中,使罐拔得牢而又不过紧。当罐数目较多时,罐具间的距离

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罐具互相挤压而脱落。4. 走罐时,掌握手法的轻重,宜由上而下走罐,所拔部位的皮肤或

罐口要涂抹润滑剂,保持润滑,以免刮伤皮肤。5. 一次拔罐的时间一般为5~20分钟,个别可长达30分钟。急性病

可1日拔1次,慢性病可隔日1次。连续治疗10~15次为1个疗

程。闪罐法一般每处拔2~4次,留罐法一般5~10分钟。6. 拔罐要根据病人的病情,皮肤情况,结合季节的不同,选取不同

的留罐时间。病情轻、皮肤娇嫩、夏季炎热之时,留罐时间应稍

短;病情较重、皮肤粗糙、冬季寒冷之时,留罐时间相对应稍长。7. 留罐期间,应经常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罐内的情况变化。若拔

罐后病人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四肢发凉、周身

冒冷汗、脉细弱无力等现象,应立即起罐让病人平卧,保暖,饮

温开水或糖水。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儿童,

年老体弱、精神紧张、饥饿、初诊的病人,更应注意防止出现不

适。8. 用针罐法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

红晕紫疳色(瘀血),为正常反应。阳证、热证多为鲜红色瘀斑反

应,阴证、寒证、血瘀证呈紫疳色、暗红色瘀斑反应。若病情轻,

拔罐后局部多呈轻度潮红反应,且在很短时间内即恢复皮肤的正

常颜色。一般来说,局部皮肤颜色越深,恢复其正常颜色就越慢。9. 若出现烫伤,水疱小者可令其自行吸收,不必处理;若水疱较大

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细针挑破水疱,放出水液,再涂上甲

紫溶液即可。10. 刺络拔罐法应根据不同情况而施术。急性病患者、青壮年、体质

强壮者出血量宜多;而慢性病患者、老人、幼儿及体质虚弱者,

出血量宜少。每次成人出血总量以不超过10毫升为宜,出血

后,应注意消毒。11. 放血拔罐时,必须了解病人出、凝血时间等有关情况,有出血倾

向者不可使用。12. 用针罐时,不可让罐底顶撞压刺入体内的毫针,以免将针压入深

部组织发生危险,特别是胸背部深处有重要脏器的部位更须小

心。13.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

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14. 拔完后应擦干油或水渍,并在充血处抹少量祛风油,让患者休息

片刻。如患者自觉胸中郁闷、心里发热等,可在患者背部第3、

4胸椎两侧各拔一次即可消除。

常见反应及处理方法

正常反应

1. 拔罐时,无论采用什么罐具、罐法进行拔罐,由于罐内的负压作

用,局部皮肤组织都会向上凸起,高于罐内的平面,患者都会有

牵拉、发胀、发热、凉气外溢、舒适轻松等感觉。有些症状渐渐

减轻,甚至有些病痛完全消失,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2. 采用针罐法、刺络拔罐法时,罐内皮肤会缓慢出血;用拔罐疗法

治疗痈疖时,罐内拔出大量脓血和坏死组织等。这些都是正常现

象,不必惊慌。3. 起罐后,拔罐部位的皮肤出现潮红、紫红或紫色斑疹,属于拔罐

疗法的治疗效应,1~2日后会自然消失,不需要做其他处理。4. 中医认为,通过观察拔罐过程的反应,可用来诊断和辅助诊断某

些疾病。如出现水肿、水疱、水气过多者,说明患寒湿证;肤色

不变且触之不温者,说明患虚寒证;皮肤微痒或出现皮纹者,说

明感受风邪;出现深红、紫黑痧斑,触之微痛,同时身体发热者,

说明患热毒证等。

异常反应

1. 拔罐治疗中,若病人感到吸拔部位异常疼痛或有烧灼感,必须立

即起罐查找原因。要检查皮肤是否烫伤,吸拔力度是否过大,罐

口是否有尖锐的毛刺或异物,病人是否情绪紧张等,根据情况进

行一一处理。同时疼痛处不宜再拔,另选其他部位拔罐。2. 在拔罐过程中,若病人感到恶心、头晕、心悸、目眩,同时出现

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冷汗不止、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甚至突

然意识丧失时,须立即起罐,让病人平卧,垫高下肢,盖上被子

保暖。轻者静息片刻,喂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缓解;重者可以针

刺或者施重力按压人中、百会、合谷、少商等穴,使病人恢复神

志。

总之,拔罐疗法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中医外治疗法,通常不会发生异常反应。即使发生异常反应也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面对,从容施救。

第二章 拔罐疗法与疾病诊断

拔罐疗法的原理

拔罐疗法,是运用经络理论,在人体躯干部位的特定位置,采用拔罐的方法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应属于经络皮部理论的具体应用。该法根据五脏六腑在躯干的位置,将胸腹和背腰部的相应区域,划分为肝区、肺区、肾区、胃区等等。拔罐疗法以罐具的吸力,通过十二经皮部区域,五脏六腑的皮部区域,以及经脉中其他腧穴所在的部位,在人体正常生理的作用下,排除体内垃圾,疏导经络,进而将各种疾病的病气从体内排出,拔除相应经脉和脏腑之瘀毒,振奋和调整人体机能,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该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疗法,不仅可以诊断疾病,还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适用于人体各种慢性病。

古人在《灵枢·营卫生会》中说道:“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经脉可以联系脏腑、沟通内外,通行营卫气血。其中营、卫即是指营气和卫气,同是水谷变化而生。营气即脉中血气,循行中脉管内,起到营养全身的作用,是人体生存的根本。卫气则是一种比较剽悍疾利的气,它行于脉外而起到保卫人体的作用。拔罐疗法在调节脏腑、疏通经络的同时,也疏通了卫气,卫气循行通畅,会更好地起保护人体的正气。

拔罐疗法的诊断作用

拔罐疗法的一个特别作用是自我诊断的功能:罐口部位正常,说明该部位无病;若反应不明显,说明只有轻微的不适。为避免因力度和时间达不到要求而判断不准,可以上罐2~3次后判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不同的疾病,排除的垃圾和瘀毒之气不同,罐口部位的表现也不相同。在达到吸拔力度和时间要求的条件下,罐口部位在起罐后出现的情况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情况是罐口部位皮肤发白,手摸发凉,起白水疱。这种情况说明患者风湿重一些,若白疱中夹有白沫说明受风重一些。

第二种情况是罐口部位疼痛,呈深红色或紫黑色,患者身体发热,患者身体发热,说明火毒重一些,病火较大。

第三种情况是第一种、第二种情况的混合,既有风寒,又有火毒,这是比较常见的,罐口皮肤发红、发紫,出脓水,夹有白沫等。

留罐时罐口内感到疼痛,表明正在排火毒;感到奇痒,是在出风寒。

拔罐时罐口部位的情况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不必大惊小怪,只要坚持拔罐,就可以治愈疾病。

拔罐疗法的治疗要诀

重视加强患者自身调节功能

经络理论重视帮助患者加强自我调节的功能。人之所以患病不愈,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自身调节功能没有很好地起作用,所以治疗时,首先要考虑疏通奇经八脉。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更要如此。奇经八脉中,只有任督二脉有自己的腧穴,所以要首先疏通任督二脉。而任督二脉之中,又应先疏通

督脉

督脉之中,以大椎穴和腰俞穴所在的部位最为重要。十二经脉中的六条阳经皆经过大椎。因此,大椎穴常常是医治各种疾病不可缺少的拔罐穴位。腰俞穴位置在五脏六腑的下端,也是首选的拔罐穴位之一。热火在上,寒湿在下,一上一下,辨证施治,这两个穴位对疏通督脉,增强人体自我调节功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另外,尾闾穴位于尾根部,为督脉之络穴,别走

任脉

。人们在胸前拔罐常常不方便,因此可在尾闾穴部位拔罐,以帮助疏通任脉。

注意减轻患者的疼痛

因为拔罐疗法有疼、痒的特点,在进行治疗时要尽量减少拔罐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人之四肢,用来行走、工作和劳动,尽量不要拔罐。人之头部,头发密,范围小,只宜针灸,也不宜拔罐;人之胸腹,皮肉松嫩,拔罐时疼痛较重,非必要不宜先拔罐;人之背腰,肌肉平坦紧凑,各脏腑之背俞穴皆在背腰,奇经八脉之督脉在背正中的脊椎线上,故背腰部是拔罐治疗时的首选区域。但背腰部不要同时拔满罐,否则影响躺卧休息。宜在背腰两侧轮流拔罐,这样既不影响人们的工作及休息,又能减少治疗时的疼痛。

其实从治疗作用上讲,任督二脉首先疏通哪一条都是一样的,但胸腹肌肉疼痛感较强,后背疼痛较轻,所以先疏导督脉,让体内病邪大部分先从督脉排出。再疏导任脉,这样,病邪从任脉排出的量就少,任脉拔罐次数减少,疼痛自然可以减轻许多。反之,如果先在前胸拔罐,体内垃圾和病气在胸腹前排得多,疼痛当然比在背部、腰部拔罐要重。此外,胸腹部受到刺激后容易引起应激反应和内脏牵拉痛,所以要格外注意。

注意病气排出时的分流

治疗疾病时,如果在某个部位上拔罐,而此罐口部位排除体内垃圾和病气较多较急时,可在其他部位拔罐,以分散排出体内垃圾和病气,这就是分流原则。至于再在何处拔罐,可参考经脉循行示意图,在同一经脉的循行路线上,再找一个相应部位拔罐。

人体气血遵循着经络流注,周而复始地运行,体内垃圾和病气外排也要沿着经络从罐口部位向外排。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垃圾数量也会增多,所患疾病也可能不止一种,如果只从一个罐口部位排出,则可能病气拥堵,以致发生红肿、水疱等现象。这时,就应该选择其他合适的部位,将体内垃圾和病气排出的通道增加一至两个,以加快体内垃圾和病气的排出速度,并且减轻患者的疼痛。

但是,正如前面所述,拔罐效果与吸力的大小和留罐时间的长短成正比。有些情况下,假如病气排出得太快,则疼痛加重,会使一些人承受不了。比如老年患者、体弱患者和重病患者。这时就不要出病太快,有意识地控制一下出病的速度,控制吸力不要太大,留罐时间不要太长,可将一次能拔除的病气分两次拔出,这样患者会感觉更舒服一些。

病灶反应

在拔罐治疗期间,由于病情的原因,一些患者可能出现病灶反应。即以前患过的某种疾病的症状,在拔罐治疗期间会再次表现出来,这就是病灶反应。这是由于以前患过的疾病没有根除,其病气潜伏在体内,就像江河的淤泥被潮水淤到了某个小河岔里一样,病气在经络的某个子络、孙络处潜伏下来。经过拔罐疗法治疗以后,经络开始畅通,潜伏在小河岔的病气再也藏不住了,就像江河疏通以后,更大的潮水将支流的淤泥冲刷出来,卷入江河一样,旺盛的经气,将潜伏的病气,驱赶出来,随同经气运行,通过罐口部位强迫排出。当病气活动起来后,就可能出现病灶反应。

这种现象,会被人误解为病情加重而且拔出了其他毛病,因而中断治疗。其实这是治疗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随着治疗的进行,再坚持几天,就会将病灶拔除,反应消失。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腹泻、肛门赤痛、小便赤黄等排风寒、排火毒的反应现象,这些都属于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正常反应,不必服药。病灶反应的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一般几小时,或1~2日,个别年纪大、病情较重、病程长的患者会持续1周左右。如果误以为病情加重而中断治疗,则事倍功半。但不是前功尽弃,因为体内垃圾和病气已排出了许多。

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程度也不同,所以病灶反应的现象也不尽相同。采用拔罐疗法时,要事先知道可能有病灶反应的现象,以免病灶反应出现时被动,不知所措。下面将拔罐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灶反应现象总结如下:1. 头部的反应情况有:头痛、头昏、耳鸣、目赤、流鼻涕、牙痛、

鼻出血以及嗳气、打嗝、吐白沫(肺、气管病的反应情况)等。此

外,还有掉头发的现象。2. 躯干部的反应情况是:发热、发冷、关节痛、筋骨抽搐、全身疼

痛。发冷时甚至盖被都不感到暖和,直打寒战。发痒,经常整宿

地抓挠也不解痒,这一般是肺病治疗的现象。更有甚者,有时全

身不能动弹,腰腿不好使,这一般都是腰腿病,反应时间很短。3. 脚部的反应情况有:脚臭、脓疱、烂脚丫等现象,一般脚部的反

应是肾脏和心脏病引起的。

如何判断拔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是否是病灶反应呢?只要分析一下在拔罐治疗期间有无其他可能引起病灶反应的因素,就可以知道是否是病灶反应的现象了。

拔罐疗法的操作步骤与要求

施术前准备

罐具

根据保健目的不同,操作部位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罐具,罐体应完整无碎裂,罐口内外应光滑无毛糙,罐的内壁应擦拭干净。一般较常使用的罐具有玻璃罐、真空罐、竹罐等。

部位

应根据保健目的的侧重选取适当的拔罐部位。常用部位有腰背部的膀胱经循行处,尤其是背俞穴等;胸腹部的天枢穴、关元穴、神阙穴、中脘穴、膻中穴等;四肢部的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肩井穴、内关穴等;头面部的印堂穴、太阳穴等;以及各部位尤其是肌肉丰厚处的阿是穴等。

体位

应选择受术者舒适、施术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

环境

应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环境温度应适宜。

消毒1. 罐具:对不同材质、用途的罐具可用不同的消毒方法。玻璃罐用

浓度为20克/升的戊二醛消毒20分钟或75%乙醇棉球反复擦拭;

用于刺络拔罐法、针罐法、挑痧拔罐法、发疱罐法的罐具易于沾

染血液、脓液,应一罐一用,并用浓度为20克/升的戊二醛消毒

45分钟,或用浓度为5.5克/升的邻苯二甲醛消毒12分钟,消毒后

用清水漂洗并待罐具干燥后再使用。真空罐具可用75%乙醇棉球

反复擦拭;竹制罐具可煮沸消毒。2. 部位:保健拔罐的部位一般不需要消毒。3. 施术者:施术者双手可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施术方法

吸拔方法

1.保健火罐法(干拔罐)

(1)闪火法:用止血钳或镊子等夹住95%乙醇棉球,一手握罐体,罐口朝下,将棉球点燃后立即伸入罐内摇晃数圈,随即退出,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

(2)贴棉法:将直径1~2厘米的95%乙醇棉片紧贴于罐内壁,点燃后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

2.保健水罐法(湿拔罐)

(1)水煮法:将竹罐放入水中或保健中药液内煮沸2~3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倒置(罐口朝下)夹起,迅速用多层干毛巾捂住罐口片刻,以吸去罐内的水液(或中药液),降低罐口温度(但保持罐内热气),趁热将罐拔于应拔部位,然后轻按罐具30秒左右,令其吸牢。

(2)蒸汽法:将水或保健中药液注入小水壶内,注入量勿超过壶嘴,然后煮沸,至水蒸气从壶嘴或套于壶嘴的皮管内大量喷出时,将壶嘴或皮管插入罐内2~3分钟后取出,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

3.保健真空罐法

先将真空罐紧扣在应拔部位,用抽气筒将罐内的部分空气抽出,使其吸拔于皮肤上。

4.其他罐

如挤气罐、电磁罐、远红外线拔罐器、多功能药物罐等。

应用方法

1.保健闪罐法

采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应拔部位,随即取下,再吸拔、再取下,反复吸拔至局部皮肤潮红,或罐体底部发热为度。动作要迅速而准确。闪罐频率一般为10~30次/分钟,闪罐持续操作时间一般为5~15分钟。必要时也可在闪罐后留罐。

2.保健留罐法

将吸拔在皮肤上的罐具留置一定时间,使局部皮肤潮红,甚或皮下瘀血,再将罐具取下。一般留罐5~10分钟。

3.保健走罐法

先于施罐部位涂上润滑剂(常用凡士林、医用甘油、液状石蜡或润肤霜等),也可用温水或保健中药液,同时还可将罐口涂上油脂。用罐吸拔后,一手握住罐体,略用力将罐沿着一定路线反复推拉,至走罐部位皮肤紫红为度,推罐时应用力均匀,以防止火罐漏气脱落。

4.保健排罐法

沿某一经脉或某一肌束的体表位置顺序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罐具。

起罐方法

1.一般罐

一手握住罐体腰底部稍倾斜,另一手拇指或示指按压罐口边缘的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产生空隙,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

2.真空罐

提起真空罐上方的塞帽使空气注入罐内,罐具即可脱落。也可用一般罐的起罐方法起罐。

3.水(药)罐

为防止罐内有残留水液(或中药液)漏出,若吸拔部位呈水平面,应先将拔罐部位调整为侧面后再起罐。

施术后处理

保健拔罐的正常反应

在拔罐处若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瘀斑,或兼微热痛感,或局部发红,片刻后消失,恢复正常皮色,皆是保健拔罐的正常反应,一般不予处理。

保健拔罐的善后处理

起罐后应用消毒棉球轻轻拭去拔罐部位紫红色罐斑上的小水珠,若罐斑处微觉痛痒,不可搔抓,数日内自可消退。起罐后如果出现水疱,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疱过大,可用一次性消毒针从疱底刺破,放出水液后,再用消毒敷料覆盖。若出血应用消毒棉球拭净。若皮肤破损,应常规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其上。

保健拔罐的留罐时间及拔罐间隔与疗程

保健拔罐的留罐时间

留罐时间可根据年龄、体质、部位、保健目的等情况而定。一般留罐时间为5~10分钟,肌肤反应明显、皮肤薄弱者,年老者与儿童则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保健拔罐的间隔时间与疗程

保健拔罐的间隔时间,按局部皮肤颜色和病情变化决定。同一部位拔罐一般隔日1次。一般以7~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应间隔3~5日(或等罐斑痕迹消失)。

保健拔罐的常用处方

预防感冒

部位:大椎穴、肺俞穴、足三里穴、神阙穴。

方法:可采用保健闪罐法,频率10~30次/分钟,操作5~10分钟;闪罐后神阙穴可留罐2~5分钟,余穴可留罐5~15分钟。

提高性功能

部位:肾俞穴、三焦俞穴、关元穴、章门穴。

方法:可采用保健留罐法,留罐时间一般为5~15分钟。

促进消化

部位:中脘穴、足三里穴、脾俞穴。

方法:可采用保健留罐法,留罐时间一般为5~15分钟。

改善睡眠

部位:印堂穴、中脘穴、关元穴、内关穴、三阴交穴。

方法:可采用保健留罐法,印堂穴留罐时间一般为2~5分钟,余穴留罐时间一般为5~15分钟。

缓解疲劳

部位:肩井穴、膀胱经循行处、疲劳酸痛处阿是穴。

方法:可采用保健排罐法、走罐或留罐法,排罐法留罐时间一般为5~15分钟;走罐时间为5分钟。

减肥

部位:天枢穴、中脘穴、足三里穴、丰隆穴、三阴交穴、肥胖部位的阿是穴。

方法:阿是穴可采用保健闪罐法,频率10~30次/分钟,操作10分钟;余穴可采用保健留罐法,留罐时间为5~15分钟。腹部穴位不宜留罐太久。

抗衰老

部位:各脏腑背俞穴、足三里穴、神阙穴、关元穴。

方法:背俞穴可采用保健排罐法,排罐法留罐时间一般为5~15分钟;余穴可采用保健留罐法,其中足三里穴、关元穴留罐时间为5~15分钟,神阙穴留罐时间为2~5分钟。

第三章 拔罐常用经络腧穴

十二正经

手太阴肺经

经络循行

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还循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行气管、喉咙,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行心经、心包经之前(天府、侠白),过肘中(尺泽),经桡骨边缘(孔最),进入桡动脉(列缺、经渠、太渊),行大鱼际边缘(鱼际),出拇指末端(少商)。

主要腧穴

本经腧穴从中府到少商共11穴,左右共22穴。即中府、云门、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等。

1.中府【定位】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缘直下1.5寸,平第1肋间隙处。【主治】咳嗽,气喘,胸闷不适,肩背痛,颜面四肢浮肿。

2.云门【定位】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锁骨下窝凹陷中。【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热,肩痛。手太阴肺经

3.尺泽【定位】微曲肘握拳,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肘臂挛痛,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急性吐泻,小儿惊风。

4.孔最【定位】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主治】肘臂挛痛,咳嗽,气喘,扁桃体炎。

5.列缺【定位】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主治】咳嗽,气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斜,颈项强痛,头痛,手腕疼痛。

6.太渊【定位】腕掌侧横纹,桡动脉桡侧凹陷处。【主治】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无脉症,手腕痛。

7.鱼际【定位】第1掌指关节后,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咳嗽,咯血,发热,咽喉肿痛,失音,小儿疳积。

8.少商【定位】拇指桡侧,距指甲角约0.1寸。【主治】咽喉肿痛,中风昏迷,中暑呕吐,小儿惊风,癫狂,咳嗽,酒糟鼻。

手阳明大肠经

经络循行

大肠经起于示指末端(商阳),沿示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1、2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前(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前面(肩髃、巨骨),向上交会颈部,下入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膈肌,属于大肠。手阳明大肠经

颈部支脉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夹口旁,交会人中(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口禾髎、迎香),接胃经。

主要腧穴

从商阳至迎香共计20穴,左右共40穴。即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手五里、扶突、迎香等。

1.商阳【定位】位于示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主治】主治咽喉肿痛,牙痛,中风,昏迷。

2.三间【定位】微握拳,位于示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处。【主治】疏调头面阳气,明目固齿,利咽喉,定神志,解筋结。适用于视物昏花,牙齿松浮,咽喉不利,声音嘶哑及嗜睡,腹胀。

3.合谷【定位】位于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凹陷中。或以一手拇指的指关节横纹正对另手的拇、示指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所指处即是。【主治】头痛,牙痛,发热,喉痛,指挛,臂痛,口眼斜,便秘,经闭,鼻塞;耳聋、青春痘、赘疣,是面部美容的主要选穴之一,为临床急救之要穴。

4.阳溪【定位】腕背横纹桡侧,拇指跷起时,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中(即鼻烟窝处)。【主治】牙痛,咽喉肿痛,手腕痛、头痛、目赤肿痛、耳聋。

5.偏历【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主治】耳鸣,耳聋,目赤,手臂酸痛,咽喉肿痛,水肿。

6.手三里【定位】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主治】肘臂疼痛,上肢瘫痪麻木,腹痛,腹泻,腹胀,齿痛。

7.曲池【定位】屈肘成直角,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主治】发热,牙痛,咽喉肿痛,手臂肿痛,肘痛,齿痛,腹痛,癫狂,瘰疬,高血压,风疹,痤疮,湿疹,荨麻疹。

8.臂臑【定位】肩外侧,三角肌止点处,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主治】瘰疬,肩臂疼痛,颈项拘挛,眼睑下垂,面肌痉挛。

9.肩髃【定位】肩峰前下方,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臂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在前方的凹陷中。【主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荨麻疹,腋臭。

10.迎香【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主治】鼻塞,鼻炎,鼻出血,口歪,胆道蛔虫症。

足阳明胃经

经络循行

从鼻旁开始(迎香),交会鼻根中,旁会睛明,向下沿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槽(巨髎),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环绕口唇(会人中),沿下颌出面动脉(大迎),沿下颌角(颊车)上耳前(下关),经颧弓上(会上关),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足阳明胃经

颈部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人迎),沿喉咙(水突、气舍),进入锁骨上窝,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中脘),络于脾。

胸腹部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挟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气冲,股动脉搏动处)。

下肢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气冲(股动脉搏动处),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趾缝(陷谷、内庭),出第2趾末端(厉兑)。另一分支从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主要腧穴

从承泣至厉兑共计45穴,左右计90穴。即承泣、四白、地仓、大迎、颊车、人迎、缺盆、气户、乳中、乳根、梁门、天枢、归来、气冲、犊鼻、足三里、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等。

1.承泣【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位于眼眶下缘与眼球之间。【主治】眼病,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睑动,口眼斜,眼睑肌痉挛,近视,面肌痉挛。

2.四白【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1寸,位于眶下孔凹陷中。【主治】口眼斜,目赤痛痒,头痛,眩晕,面肌痉挛。

3.地仓【定位】瞳孔直下,平口角旁0.4寸,正视,瞳孔直下与口角水平线交点处即是。【主治】流涎,口眼斜,三叉神经痛。

4.颊车【定位】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处。【主治】口眼斜,牙痛,颊肿,牙关脱臼,腮腺炎,面神经麻痹。

5.下关【定位】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主治】面瘫,牙关不利,牙痛,耳聋,耳鸣,聤耳,面神经麻痹。

6.头维【定位】额角发际直上0.5寸。【主治】头痛,目眩,目痛,迎风流泪,喘逆烦满,额部皱纹,眼睑

动。

7.人迎【定位】喉结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前缘。【主治】咽喉肿痛,喘息,高血压,瘰疬,瘿气。

8.缺盆【定位】在锁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颈淋巴结核。

9.乳根【定位】乳头直下,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主治】咳嗽,气喘,呃逆,胸痛,乳痈,乳少,乳房过小。

10.天枢【定位】前正中线旁开2寸,平脐。【主治】腹泻,便秘,腹痛,月经不调,经痛带下,痢疾。

11.水道【定位】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主治】小腹胀满,痛经,小便不利,水肿,疝气。

12.伏兔【定位】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主治】腿痛,下肢不遂,脚气,疝气,腹胀。

13.梁丘【定位】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主治】胃痛,膝关节肿痛,屈伸不利,乳痈。

14.足三里【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腹泻,便秘,下肢痿痹,膝胫酸痛,疳积,乳痈,虚劳。

15.上巨虚【定位】足三里穴下3寸。【主治】夹脐痛,腹泻,便秘,胫前挛痛,下肢瘫痪,脚弱无力。

16.下巨虚【定位】上巨虚穴下3寸。【主治】小腹疼痛,泄泻,痢下脓血,腰脊痛,乳痈,下肢痿痹。

17.丰隆【定位】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侧踝尖连线的中点,条口穴外1横指。【主治】头痛,咽痛,咳嗽,痰多,肢肿,便秘,狂痫。

18.内庭【定位】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主治】牙痛,咽喉肿痛,口臭,胃痛,吐酸,腹胀,泄泻,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足太阴脾经

经络循行

从大趾末端(隐白)开始,沿大趾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小头后(太白、公孙),上向内踝前边(商丘),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内侧缘(三阴交、漏谷),交出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经膝股部内侧前边(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会中极、关元),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再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上连舌本,散布舌下。其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大包)。

主要腧穴

自隐白至大包共计21穴,左右共42穴。即隐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腹哀、大包等。

1.隐白【定位】在足大趾内侧末节,距趾甲角约0.1寸。【主治】腹胀,便血,崩漏,月经过多,癫狂,多梦,惊风,昏厥。

2.公孙【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主治】胃痛,呕吐,饮食不化,肠鸣腹胀,腹痛,痢疾,泄泻,心烦失眠。

3.三阴交【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足太阴脾经【主治】失眠,腹胀,消化不良,遗尿,小便不利,阳痿,遗精,崩漏,带下。

4.地机【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主治】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遗精,痛经。

5.阴陵泉【定位】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主治】腹胀,泄泻,膝关节酸痛,小便不利。

6.血海【定位】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主治】月经不调,经痛,经闭,膝痛,股内侧痛,瘙痒症,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丹毒。

7.大横【定位】脐中旁开4寸。【主治】虚寒泻痢,大便秘结,小腹痛。

手少阴心经

经络循行

从心出来,属于心脏,下过膈肌。络于小肠。外行经脉从心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腋下(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走肺经、心包经之后(青灵),下向肘内(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到掌后豌豆骨,进入掌内后边(少府),沿小指桡侧出于末端(少冲),接小肠经。手少阴心经

主要腧穴

自极泉至少冲共计9穴,左右共18穴。即极泉、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冲等。

1.极泉【定位】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主治】胸闷,胁肋痛,心痛,心悸,臂肘冷麻,瘰疬,腋臭。

2.少海【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主治】心痛,肘臂挛痛,目眩,头项痛,腋胁痛,瘰疬。

3.通里【定位】在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主治】心悸,怔忡,头晕,咽痛,暴喑,舌强不语,腕臂痛。

4.阴郄【定位】在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主治】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衄血,暴喑。

5.神门【定位】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凹陷中。【主治】心痛,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癫痫,高血压,胸肋痛。

6.少府【定位】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主治】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遗尿,阴痒痛,小指挛痛。

7.少冲【定位】在小指桡侧,距指甲角约0.1寸。【主治】心悸,心痛,癫狂,中风昏迷,热病,胸胁痛。

手太阳小肠经

经络循行

从小指外侧末端(少泽),沿手掌尺侧(前谷、后溪),上向腕部(腕骨、阳谷),出尺骨小头(养老),直上沿尺骨下边(支正),出于肘内侧当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后外廉,出肩关节(肩贞、臑俞),绕肩胛(天宗、秉风、曲垣),交会肩上(肩外俞、肩中俞),进入缺盆,络于心,沿食管,通过膈肌,到胃,属于小肠。

颈部支脉从缺盆上行沿颈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颊(颧髎),到外眼角,弯向后,进入耳中(听宫)。

主要腧穴

从少泽至听宫共计19穴,左右共38穴。即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小海、肩贞、天宗、肩外俞、天窗、天容、听宫等。

1.少泽【定位】小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主治】发热,中风昏迷,乳痈,乳少,咽喉肿痛。

2.后溪【定位】微握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主治】头项强痛,耳聋,热病,疟疾,癫症,痫证,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

3.腕骨【定位】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主治】头痛,耳鸣,耳聋,指挛臂痛,疟疾,胁痛,黄疸。手太阳小肠经

4.阳谷【定位】在手掌尺侧,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中。【主治】头痛,目眩,牙痛,耳鸣,耳聋,热病,腕痛,癫痫。

5.养老【定位】在前臂背面尺侧,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主治】肩臂疼痛,目视不明,落枕。

6.支正【定位】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侧横纹上5寸。【主治】项强,肘挛,手指痛,头痛,热病,癫狂,扁平疣。

7.肩贞【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主治】肩胛酸痛,肩关节活动不便,上肢瘫痪,瘰疬。

8.天宗【定位】在肩胛部,当肩胛骨冈下窝的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主治】肩背酸痛,肩关节活动不便,气喘,乳痈。

9.肩外俞【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治】肩背酸痛,颈项强急。

10.肩中俞【定位】在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主治】咳嗽,气喘,肩背酸痛。

11.颧髎【定位】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主治】口眼斜,牙痛,眼睑动,三叉神经痛。

12.听宫【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齿痛,癫狂痫,聤耳。

足太阳膀胱经

经络循行

从目内眦(睛明)开始,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交会头顶(五处、承光、通天),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

直行主干从头顶入络脑(络却、玉枕),回出项后(天柱)分开下行三条支脉:1. 沿肩胛内侧,夹脊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

俞、膈俞),到达腰中(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

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

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2. 从腰中分出,夹脊旁,过臀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

阳、承扶),腘窝中(殷门、委中)。小腿后侧(合阳、承筋、承山),

外踝后面(飞扬、跗阳、昆仑)。3. 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经过髋关节部,沿大腿外侧后

边下行(浮郄、委阳),会合于腘窝中(委中),由此向下通过腓肠

肌(合阳、承筋、承山)。出外踝后方(飞扬、附阳、昆仑),沿第5

跖骨粗隆(仆参、申脉、金门、京骨),到小趾外侧(束骨、足通谷、

至阴),下接肾经。

主要腧穴

自睛明至至阴共计67穴,左右共134穴。即睛明、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承扶、委阳、委中、合阳、承筋、承山、昆仑、申脉、金门、至阴等。足太阳膀胱经

1.睛明【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视不明,近视,斜视,夜盲,色盲,眼睑下垂,角膜炎,结膜炎。

2.攒竹【定位】在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头痛,失眠,眉棱骨痛,目赤肿痛,目眩,假性近视,面瘫,泪溢,眼睑下垂。

3.眉冲【定位】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主治】头痛,眩晕,痫证,鼻塞。

4.通天【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线直上4寸,旁开1.5寸。【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出血,鼻渊。

5.玉枕【定位】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粗隆上缘的凹陷处。【主治】头痛,目痛,鼻塞。

6.天柱【定位】在顶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主治】头痛,项强,鼻塞,肩背痛。

7.大杼【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项强,肩胛酸痛。

8.风门【定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感冒,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项强,腰背痛,鼻塞多涕。

9.肺俞【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潮热,盗汗,咯血。

10.厥阴俞【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心痛,心悸,胸闷,呕吐。

11.心俞【定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失眠,健忘,心痛,心悸,心烦,梦遗,盗汗,癫狂,痫证,咳嗽,吐血。

12.膈俞【定位】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呕吐,气喘,咳嗽,盗汗,呃逆。

13.肝俞【定位】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黄疸,胁肋痛,目赤,夜盲,视物不清,脊背痛,癫狂,痫证。

14.胆俞【定位】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胁肋痛,口苦,黄疸,肺痨,潮热。

15.脾俞【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胃脘胀痛,呕吐,消化不良,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16.胃俞【定位】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

17.三焦俞【定位】在背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肠鸣,腹胀,呕吐,泄泻,胃脘痛,腰背强痛,水肿。

18.肾俞【定位】在背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腰痛,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带下,不孕,不育,腰背酸痛,耳鸣,耳聋,小便不利,水肿。

19.气海俞【定位】在背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腰痛,腹胀,痛经,肠鸣。

20.大肠俞【定位】在背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腰腿痛,腰肌劳损,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

21.关元俞【定位】在背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腰痛,泄泻,遗尿,小便不利。

22.膀胱俞【定位】在背部,当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小便不利,遗尿,泄泻,便秘,腰脊强痛,遗精,水肿。

23.八髎【定位】在第1、2、3、4骶后孔中(分别称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主治】腰腿痛,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遗精,小便不利,便秘。

24.委中【定位】在腘窝横纹中央,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主治】腰痛,膝关节屈伸不利,中风昏迷,半身不遂,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25.承山【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主治】腰腿痛,腓肠肌痉挛,痔疾,便秘。

26.昆仑【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出血,腰痛,踝关节扭伤,小儿痫证,难产。

27.申脉【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主治】痫证,癫狂,头痛,失眠,眩晕,腰痛。

28.京骨【定位】在足外侧,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痛,癫痫。

29.至阴【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主治】头痛,鼻塞,目痛,胎位不正,胞衣不下,难产。

足少阴肾经

经络循行

从足小趾下边开始,斜向脚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水泉),沿内踝之后(太溪),分支进入脚跟中(大钟);另一支上向小腿内侧(复溜、交信,会三阴交),出窝内侧(筑宾、阴谷),上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属于肾,络于膀胱(盲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会关元、中极)。足少阴肾经

上行主干从肾向上(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通过肝、膈、进入肺(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沿着喉咙,夹舌根旁。

主要腧穴

从涌泉至俞府共计27穴,左右计54穴。即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筑宾、阴谷、俞府等。

1.涌泉【定位】在足底部,足趾屈曲时呈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处。【主治】头顶痛,眩晕,昏厥,失眠,小儿发热惊风,便秘,癫证,失音。

2.然谷【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小便不利,泄泻,咯血,小儿脐风。

3.太溪【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主治】头痛,目眩,喉痛,齿痛,耳鸣,耳聋,失眠,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小便频数,腰痛,消渴。

4.照海【定位】在足内侧,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主治】失眠,小便不利,小便频数,痫证,月经不调,痛经,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5.复溜【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主治】泄泻,肠鸣,水肿,腹胀,盗汗,腰痛。

6.大赫【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主治】遗精,带下,月经不调,痛经。

7.俞府【定位】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主治】咳嗽,气喘,胸痛。

手厥阴心包经

经络循行

从胸中开始,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部和下腹部,络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沿胸内出胁部(天池),当腋下3寸,向上到腋下,沿上臂内侧(天泉),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向前臂,走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郄门、间使、内关、大陵),进入掌中(劳宫),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中冲)。

主要腧穴

自天池至中冲共计9穴,左右共18穴,即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1.曲泽【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泄泻,热病,肘臂挛痛,风疹。手厥阴心包经

2.郄门【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主治】心痛,胸痛,咯血,呕血,癫痫,疔疮,瘙痒症。

3.内关【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呃逆,精神失常,失眠,偏头痛,癫痫,肘臂挛痛,晕车。

4.大陵【定位】在腕横纹的中点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胁痛,胃痛,呕吐,癫狂,手臂挛痛。

5.劳宫【定位】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主治】心痛,呕吐,癫狂痫,口疮,口臭,中风昏迷,中暑。

6.中冲【定位】在中指尖端中央。【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小儿惊风,中暑,昏厥。

手少阳三焦经

经络循行

起始于环指末端(关冲),上行小指与环指之间(液门),沿手背(中渚、阳池),出于前臂尺骨与桡骨之间(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向上通过肘尖(天井),沿上臂外侧(清冷渊、消泺)。向上通过肩部(臑会、肩髎),交出胆经后边(天髎),进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遍属于三焦。手少阳三焦经

胸中支脉:从膻中上行,出锁骨上窝,上向颈旁,联系耳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直上出耳上方(角孙),弯下向面颊,至眼下(颧髎)。

耳后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耳门、耳和髎),经过上关前,交面颊,到外眼角(丝竹空),接胆经。

主要腧穴

自关冲至丝竹空共计23穴,左右共46穴。即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肩髎、翳风、耳门、丝竹空等。

1.关冲【定位】在环指尺侧,距指甲角0.1寸。【主治】头痛,目赤,耳聋,喉痹,热病,中暑。

2.液门【定位】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热病,手臂痛。

3.中渚【定位】在手背部,当环指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热病,手指不能伸屈。

4.阳池【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主治】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喉痹,口干,消渴,腕痛。

5.外关【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热病,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肘臂手指痛、屈伸不利,瘰疬。

6.支沟【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耳鸣,耳聋,暴喑,胁肋痛,便秘,热病,瘰疬。

7.天井【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主治】偏头痛,耳聋,瘰疬,胸胁痛,癫痫。

8.翳风【定位】在耳垂后方,当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斜,牙关紧闭,齿痛,颊肿,瘰疬。

9.角孙【定位】折耳郭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主治】颊肿,目翳,牙痛,项强。

10.耳门【定位】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齿痛,颈颔痛。

11.丝竹空【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癫狂,眼睑动。

足少阳胆经

经络循行

从外眼角(瞳子髎)开始,向上到达额角(颔厌、悬颅、悬厘、曲鬓),下耳后(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从耳后进入耳中,走耳前(听会、上关),至外眼角后。足少阳胆经

躯体主干:从耳后,沿颈旁,至肩上后退(肩井),进入缺盆,由此下向胸中,过膈肌,络于肝,属于胆。另一支从缺盆下腋下(渊液、辄筋),沿胸侧,过季胁(日月、京门,会章门),向下会合于髋关节部(带脉、五枢……环跳),沿大腿外侧(风市、中渎),出膝外侧(膝阳关),下向腓骨头前(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下出外踝之前(丘墟),沿足背进入第4趾外侧(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主要腧穴

自瞳子髎至足窍阴共计44穴,左右共88穴,即瞳子髎、听会、上关、率谷、完骨、阳白、风池、肩井、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足窍阴等。

1.瞳子髎【定位】在面部,目外眦旁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目翳,泪溢。

2.听会【定位】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齿痛,面神经麻痹。

3.上关【定位】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口眼斜,齿痛,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

4.率谷【定位】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主治】偏头痛,眩晕,小儿急慢惊风。

5.完骨【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主治】头痛,颈项强痛,齿痛,口歪,癫痫。

6.阳白【定位】在前额部,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主治】头痛,目眩,目痛,视物模糊,眼睑动。

7.风池【定位】在项部,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主治】头痛,感冒,项强,鼻出血,鼻塞,耳鸣,耳聋,中风,热病,疟疾,癫痫,口眼斜,落枕。

8.肩井【定位】在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主治】项强,肩背痛,手臂上举不便,乳汁不下,乳痈,难产,瘰疬,落枕。

9.环跳【定位】在股外侧部,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风疹。

10.风市【定位】大腿外侧中间,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患者垂手直立时,中指尖处即是该穴。【主治】偏瘫,膝关节酸痛,瘙痒症。

11.阳陵泉【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膝关节酸痛,胁肋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黄疸,小儿惊风。

12.光明【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主治】目痛,夜盲,下肢痿痹,乳房胀痛,近视,目花。

13.悬钟(绝骨)【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主治】痴呆,中风,项强,胸胁胀痛,下肢痿痹。

14.丘墟【定位】在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主治】踝关节痛,胸胁痛,目赤肿痛,颈项痛,足内翻。

15.足临泣【定位】在足背外侧,当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处。【主治】头痛,目眩,瘰疬,胁肋痛,足跗肿痛,足趾挛痛,乳痈,月经不调。

16.足窍阴【定位】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咽喉肿痛,失眠,胁痛,足跗肿痛。

足厥阴肝经

经络循行

从大趾背毫毛部(大敦)开始,向上沿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l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蠡沟、中都、膝关),上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阴器,至小腹(急脉),夹胃旁,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布于胁肋,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足厥阴肝经

主要腧穴

从大敦至期门共计14穴,左右计28穴。即大敦、行间、太冲、中封、中都、曲泉、阴包、章门、期门等。

1.大敦【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旁0.1寸。【主治】疝气,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癫痫。

2.行间【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口歪,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中风,足跗疼痛,疝气,癫痫。

3.太冲【定位】在足背侧,第1、2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中。【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歪,胁痛,遗尿,月经不调,咽痛,小儿惊风,呃逆,下肢痿痹。

4.蠡沟【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主治】小便不利,遗尿,月经不调,带下,下肢痿痹。

5.曲泉【定位】屈膝,在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中,胫骨内侧髁之后,半腱肌、半膜肌止端之前的凹陷处。【主治】产后腹痛,小便不利,遗精,膝痛,月经不调,带下,痛经。

6.章门【定位】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主治】胸胁痛,胸闷,腹痛,腹胀,泄泻,小儿疳积。

7.期门【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主治】胸胁痛,腹胀,呕吐,呃逆,乳痈,奔豚气。

奇经

督脉

经络循行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长强),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腰俞、腰阳关、命门……大椎),上达项后(哑门、风府),进入脑内(脑户、强间、后顶),上行巅顶(百会、前顶、囟会),沿前额下行鼻柱(上星、神庭、素髎),止于上齿龈(水沟、兑端、龈交)。

主要腧穴

从长强至龈交共计28穴。即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灵台、大椎、陶道、哑门、脑户、强间、后顶、百会、神庭、水沟、龈交等。

1.长强【定位】在尾骨端,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主治】腹泻,便秘,脱肛,痔疾,腰脊或尾骶部疼痛。

2.命门【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督脉【主治】腰脊疼痛,阳痿,遗精,尿频,遗尿,带下,月经不调,水肿,腹泻,小腹冷痛。

3.灵台【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咳嗽,气喘,疔疮,脊背强痛。

4.神道【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心悸,健忘,咳嗽,脊背强痛,失眠,中风不语。

5.身柱【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咳嗽,气喘,癫痫,脊背强痛,疔疮。

6.陶道【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头痛,疟疾,热病,脊强,癫狂,骨蒸潮热。

7.大椎【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头项强痛,落枕,癫痫,小儿惊风,疟疾,肩背痛,腰脊强痛,风疹,痤疮。

8.哑门【定位】在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主治】暴喑,舌强不语,癫狂,痫证,头痛,项强。

9.风府【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痫证,中风,咽喉肿痛。

10.百会【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头顶正中。【主治】头痛,头晕,昏厥,中风失语,痫证,脱肛,泄泻,失眠,健忘。

11.上星【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主治】头痛,目痛,鼻渊,癫狂,疟疾,热病。

12.神庭【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痫,目赤肿痛。

13.素髎【定位】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主治】鼻渊,鼻出血,喘息,惊厥,昏迷,新生儿窒息,酒糟鼻。

14.水沟【定位】在面部,当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界处。【主治】昏迷,惊厥,急慢惊风,口眼斜,癫痫,闪挫腰痛,颜面浮肿,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

15.龈交【定位】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主治】齿龈肿痛,癫狂,口臭,鼻渊,中风失语,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任脉

经络循行

起始于会阴部(会阴),向上到阴毛处,行于少腹正中(曲骨、中极),上出关元穴。沿前正中线(石门、会海、阴交、神阙……廉泉)向上到达咽喉部,再向上到达下颌(承浆),环绕口唇沿面部进入目下。任脉

本经腧穴

自会阴至承浆共计24穴。即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神阙、中脘、上脘、紫宫、廉泉、承浆等。

1.会阴【定位】男性,在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在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主治】小便不利,痔疾,脱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癫狂,昏迷。

2.中极【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主治】小便不利,遗尿,疝气,遗精,阳痿,早泄,恶露不止,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水肿。

3.关元【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主治】腹痛,泄泻,月经不调,带下,痛经,遗尿,小便频数,遗精,阳痿,疝气,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延缓衰老。

4.气海【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主治】腹痛,泄泻,月经不调,经闭,崩漏,遗尿,遗精,阳痿,疝气,虚脱,形体羸瘦,延缓衰老。

5.神阙【定位】脐中央处。【主治】腹痛,泄泻,脱肛,虚脱,水肿,便秘,中风脱证。

6.中脘【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吞酸,泄泻,消化不良,便秘,便血,小儿疳积,脏躁,癫狂。

7.鸠尾【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主治】胸痛,呃逆,腹胀,癫狂痫。

8.膻中【定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中点。【主治】咳喘,胸闷,胸痛,心痛,心悸,乳少,噎膈,乳痈。

9.天突【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正中。【主治】喘咳,咯痰不畅,胸痛,咽喉肿痛,梅核气,噎膈,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

10.承浆【定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主治】口眼斜,牙痛,齿龈肿痛,暴喑,癫狂。

经外奇穴

1.四神聪【定位】在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目疾。

2.印堂【定位】在两眉头连接的中点。【主治】头痛,眩晕,鼻出血,鼻渊,失眠,健忘,小儿惊风,产后血晕,痴呆。

3.鱼腰【定位】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主治】眉棱骨痛,眼睑下垂,目赤肿痛,目翳,口眼斜。

4.太阳【定位】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主治】头痛,目疾,面瘫。

5.夹脊【定位】在背部,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主治】脊椎疼痛强直,脏腑疾患,以及强壮作用。6.桥弓【定位】位于耳垂后翳风穴到同侧缺盆穴连成的直线上。【主治】头痛,头晕,斜颈。

7.子宫【定位】女脐下4寸,旁开3寸。【主治】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痛经,崩漏,阴挺,不孕。常用穴位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

第四章 内科常见病

感冒

感冒是以外感风邪为主的四时不正之气(六淫)或挟时疫所引起的一种外感发热性疾病。西医学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9℃,时行感冒体温常达39℃~40℃)、恶寒(或恶风)、头痛、全身战栗、乏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尤以冬春两季寒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因为病人感受的病邪不同、体质强弱不同,所以在证候表现上也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时行感冒(即流行性感冒)之分。

病因病机

感受外感六淫邪气与时行病毒是主要致病因素。风邪为百病之长,随季节不同,常夹杂时令主气共同为病,春多风热,夏多风(暑)湿,秋多风燥,冬多风寒。四时六气失常以及时行疫毒亦伤人而致病。另有体虚之人,或起居不适,劳倦过度,贪凉饮冷,寒温失宜,坐卧寒湿,冒雨涉水,汗后当风均可致卫外不固,即便四时之气也会乘虚而入,导致疾病发生。总之,本病是由于外邪袭表,伤及肺卫,肺失宣肃,营卫失和而发病。

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

初起多见鼻道和卫表症状。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打喷嚏,声重而嘶,

头痛

,恶风,恶寒等。鼻涕开始为清水样,2~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肢体酸重不适等症状。部分患者病及脾胃,而表现胸闷、恶心、

呕吐

、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症。

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多人同时突然发病,迅速蔓延,首发症状常见恶寒、发热,体温在39℃~40℃,周身酸痛,疲乏无力。初起,全身症状重而肺系证候并不突出,1~3日后出现明显的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痛等,病情较一般感冒重,体力恢复较慢。

定穴

大椎、风池、合谷。风寒感冒加风门,肺俞;风热感冒加曲池、尺泽;暑湿感冒加三阴交、阴陵泉;气虚配足三里;血虚加血海。取穴

颈项部的风池、大椎、风门、肺俞;上肢部的曲池、尺泽、合谷;下肢部的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血海。

风池在项后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风门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曲池在屈肘成直角,位于肘横纹外端凹陷中;尺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三阴交在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阴陵泉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足三里在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血海在屈膝时,膑骨内上缘上2寸。

简易取穴方法

手指摸到耳后高骨,内下方1厘米处凹陷即是风池;低头摸到颈部隆起最高的颈椎下即是大椎;一手拇指的指关节横纹正对另手的拇、示指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低头摸到颈部隆起最高的颈椎,向下数2个胸椎是第2胸椎,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约2指处即是风门穴;肺俞穴,在风门穴正下方约2横指处;曲池,屈肘成直角,位于肘横纹外端约1横指处;三阴交在内踝高点上4横指,胫骨内侧面的后缘;阴陵泉在胫骨内侧高点下方凹陷中;足三里,找足三里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2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示指指尖处即为足三里;血海,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第2至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即是该穴;尺泽,曲肘,肱二头肌外侧凹陷处即是该穴。

拔罐方法

1.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

(2)选择合适口径的玻璃火罐,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上述穴位上,留罐15分钟。

2.针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3)以三棱针点刺大椎出血后,选择合适口径的玻璃火罐,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大椎上,留罐15分钟。

3.走罐法

(1)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

(2)在背部涂适量的润滑油。

(3)选择合适口径的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背部(负压不宜过大),沿着大椎至腰阳关来回推动火罐,至皮肤出现红色瘀血现象为度。

(4)起罐后擦净皮肤上的油迹。

(5)每星期治疗1~2次,6次为1个疗程。

4.针罐加走罐法

(1)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

(2)先用毫针针刺风池、大椎、风门、肺俞,不留针。

(3)起针后用石蜡涂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上,用一只火罐拔吸于大椎穴,上下推动,使皮肤紫红后起罐。

(4)用纱布擦去油污及出血。

(5)用同样方法治疗两侧肺俞穴。也可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出血后立即用火罐扣于穴位上,留罐约10分钟。适用于风寒感冒。

(6)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次;较重者及缠绵不愈者,每日1次,4次为1个疗程。

拔罐作用

解表达邪,解表扶正。

注意事项1. 拔罐时要选择清净卫生的环境,避风寒,保暖,防止患者受凉。2. 罐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3. 戒烟。4. 走罐时,掌握手法的轻重,宜由上而下走罐,并经常蘸植物油或

水保持润滑,以免刮伤皮肤。5. 多喝水。6. 饮食宜清淡。7. 室内保持通风。8. 适当加强锻炼。

病例

张某,女,36岁,2010年12月9日初诊,主诉:由于3日前外出不慎感寒,自觉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继而全身酸痛、恶寒发热、不思饮食。自服感冒药后当日症状稍减轻,次日症状有加重而来诊。现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全身酸困、喷嚏频作、鼻塞声重、鼻流清涕,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同时出现胸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症。查:体温37.9℃,辨证为风寒感冒。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风池、大椎、合谷、风门、肺俞。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选择合适口径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罐周局部皮肤瘀血、充血时起罐。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再次治疗后全部症状消失。

还可以这样做

1.家用食疗方

薏米扁豆粥:以薏米及扁豆各半碗煮成粥,每日早晚餐各喝一碗。薏米扁豆粥可强健脾胃去湿气,能促进肠胃吸收,还可增强体力以对抗感冒病毒。

2.家用小偏方

桑叶、菊花、桔梗、杏仁、银翘、芦根、甘草、薄荷、竹叶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清热解表。

3.运动疗法

有规律有节制地做有氧运动,例如每日早上晨跑、傍晚散步等。

医嘱1. 室内注意开窗通风。2. 注意保暖。3. 勤洗手,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水果。4. 保持情绪乐观和稳定,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过逸。

咳嗽

中医学认为,由于外因或内伤等多种病因,导致肺气失宣、肺失肃降,均会使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无痰而有声名为咳,无声而有痰称为嗽,既有痰又有声者称为咳嗽。临床上很难将两者截然分开,故一般通称咳嗽。引起咳嗽的常见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急性喉炎。病因病机

咳嗽总因外邪侵袭肺系,或内邪干肺。外感六淫之邪,尤以风、寒、燥、热之邪,侵犯肺系为主。冷暖失宜,气候突变,吸入烟尘、秽浊之气,由皮毛、口鼻侵袭肺系,致肺气失于宣肃。内邪干肺,或由于肺脏自病,功能失调,或由于他脏功能失调干肺而致病,涉及肝、脾、肾,或由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煎炸辛辣食品,多产体虚,房劳过度等原因。其基本病机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

咳嗽以咳逆有声,或伴有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

定穴

肺俞、曲池、大椎、丰隆、脾俞、膻中、膏肓。

取穴

颈背部的肺俞、大椎、脾俞;肘部的曲池;下肢部的丰隆;胸前的膻中;腰背部的膏肓。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曲池在屈肘成直角,位于肘横纹外端凹陷中;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寸,胫骨前嵴2横指处;膏肓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乳头连线中点即是膻中穴。

简易取穴方法

低头摸到颈部隆起最高的颈椎下即是大椎;低头摸到颈部隆起最高的颈椎,依次向下数3个胸椎、11个胸椎棘突下,旁开约2指处即是肺俞穴和脾俞穴;曲池,屈肘成直角,位于肘横纹外端约1横指处;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侧踝尖连线的中点,距胫骨前嵴2横指;两乳头连线中点即是膻中穴;膏肓在颈项部隆起最高的颈椎向下数4个胸椎棘突下,旁开4横指处。

拔罐方法

1.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选择合适口径的玻璃火罐,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上述穴位上,留罐15分钟。

2.留罐法

(1)患者取俯卧位。

(2)找到背部第1至12胸椎两侧膀胱经第1侧线,即低头摸到颈部隆起最高的颈椎向下数1个胸椎下,旁开约2指处向下的直线。

(3)两侧膀胱经各拔火罐5~6个,留罐至皮肤瘀血为度。

3.留罐加走罐法

(1)患者俯卧位。

(2)在罐口涂以凡士林油膏,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一侧肺俞。待5分钟后将火罐向背部下方滑动,至脾俞。

(3)起罐后用同法施行于另一侧肺俞与脾俞,至背部两侧皮肤呈现充血或瘀血为度,年龄幼小或瘦弱小儿,只选双侧肺俞拔罐5分钟。

4.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选择合适口径的玻璃火罐,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大椎、膻中15分钟,早晚各1次。

5.留罐法

(1)采用单纯拔火罐法。

(2)一般用1.5厘米口径的火罐(小儿用较小的火罐)。每日1次。第1次拔大椎、风门、肺俞、膻中等穴;第2次拔第1~7胸椎各穴及胸骨部位诸穴。每次留罐10~15分钟,交替使用。严重者可在脊椎两侧行走罐法,3~5日拔1次,5次为1个疗程。主治:久咳不止的急、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原则

祛邪宣肺,化痰止咳,扶正补虚。

注意事项1. 拔罐时要选择清净卫生的环境,避风寒,保暖,防止患者受凉。2. 罐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3. 饮食忌过甜、过咸。4. 禁忌吸烟、喝酒。5. 留罐期间,应经常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罐内的情况变化。若拔

罐后病人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肢凉、周身出冷

汗、脉细弱无力等现象,应立即起罐让病人平卧,保暖,饮温开

水或糖水。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年老体弱的

患者,儿童,精神紧张、饥饿、初诊的病人,更应注意防止出现

不适。6. 若出现烫伤,水疱小者可令其自行吸收,不必处理;若水疱较大

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细针挑破水疱,放出水液,再涂上甲

紫溶液即可。7. 避免吃刺激性食物。

病例

李某,男,53岁,2009年12月5日初诊,主诉:咽痒咳嗽10余年,复发1周,咳嗽声重,伴有咯痰、鼻塞、流清涕。自服感冒药后症状无减轻,次日来诊。现咳嗽声重,伴有咯痰、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查:体温38.1℃,听诊两肺散在干、湿啰音,白细胞计数5.5×109/升,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辨证为风寒咳嗽。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背部第1至12胸椎两侧膀胱经上任意取穴。操作:患者取俯卧位,两侧各拔火罐5~6个,至皮肤瘀血为度,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再次治疗后全部症状消失。

还可以这样做

1.家用食疗方

铁树花生米:将铁树叶一片,花生米30克,加水煮沸15分钟,熬好后倒入碗中,加蜂蜜30克,搅匀,饭前服,每日3次,连吃3日效果明显。

2.家用小偏方

百部、紫菀、白前、桔梗、甘草、荆芥、陈皮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止咳化痰。

医嘱1. 环境宜安静整洁舒适,空气新鲜通风。2. 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有足够热量,避免油腻辛辣,每日饮

水1500毫升以上。3. 如果有痰,应促进排痰,进行有效咳嗽:坐位,深吸气,然后屏

气,身体前倾,再咳嗽。或施行胸部叩击和吸入药物治疗。

哮喘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患,哮与喘同是呼吸急促的疾病,但在症状表现上有所不同。“哮”是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喘”是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一般哮可兼喘,喘未必兼哮。

西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等均属中医“哮喘”范畴。病因病机

哮喘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或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及久病体虚等诱因而引发,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哮喘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的产生,主要由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化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潜在“宿根”,此后会因各种诱因而引发。西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认为与炎症和免疫缺陷有关。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

本病呈发作性,一般以傍晚、夜间或清晨最为常见。发作前常有鼻痒、咽痒、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发作时病人突感胸闷窒息,咳嗽,迅即呼吸气促困难,呼气延长,伴有哮鸣,为减轻气喘,病人被迫坐位,双手前撑,张口抬肩,烦躁汗出,甚则面青肢冷。发作可持续数分钟至几小时,或更长。

定穴

实证:尺泽、大椎、丰隆、肺俞、鱼际;虚证:定喘、膏肓、肺俞、足三里、肾俞。

取穴

颈项部的大椎、定喘;背部的肺俞、膏肓、肾俞;上肢部的尺泽、鱼际;下肢部的丰隆、足三里。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定喘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尺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足三里在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鱼际在第1掌指关节后,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膏肓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简易取穴方法

找足三里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2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示指指尖处即为足三里;低头摸到颈项部隆起最高的颈椎下即是大椎;大椎向下数3个胸椎下,旁开约2指处即是肺俞穴;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侧踝尖连线的中点,距胫骨前嵴2横指;曲肘,肱二头肌外侧凹陷处即为尺泽穴;鱼际在第1掌骨中点外侧,赤白肉际处;低头摸到颈项部隆起最高的颈椎下,旁开约1横指处即为定喘穴;膏肓在颈项部隆起最高的颈椎向下数4个胸椎下,旁开4横指处即是;髂骨高点对应的腰椎为第4腰椎,向上数2个腰椎即为第2腰椎,第2腰椎下旁开2横指为肾俞。

拔罐方法

1.留罐法

(1)患者取俯卧位。

(2)选择口径适度的玻璃火罐,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上述需拔穴位上,留罐15分钟。

2.闪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取中号罐,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送入罐底,再立即抽出棉球,将罐拔于风门、定喘,至皮肤潮红为度。

3.针罐法

(1)患者取俯卧位。

(2)先在背部点刺两侧夹脊穴(第2胸椎至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然后交替点刺肺俞、心俞、膈俞3穴(分别为第3、第5、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上述穴位拔罐10分钟,每穴出血1~3毫升为度,6次为1个疗程。

治疗原则

发作期治以豁痰、祛邪、利气,缓解期治以补肺、健脾、益肾。

注意事项1. 拔罐时要选择清净卫生的环境,避风寒,保暖,防止患者受凉。2. 罐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3. 饮食宜清淡。4. 禁忌吸烟、喝酒。5. 留罐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罐内的情况变化。若拔罐后

病人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肢凉,周身出冷汗,

脉细弱无力等现象,应立即取罐让病人平卧,保暖,饮温开水或

糖水。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年老体弱的患者,

儿童,精神紧张、饥饿、初诊的病人,更应注意防止出现不适。6. 若出现烫伤,水疱小者可令其自行吸收,不必处理;若水疱较大

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细针挑破水疱,放出水液,再涂上甲

紫溶液即可。7. 适当地加强锻炼。

病例

张某,男,45岁,2009年3月22日初诊,主诉:由于5日前过敏性鼻炎发作,清晨患者自觉鼻痒、咽痒、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继而突感胸闷窒息,咳嗽,迅即呼吸气促困难,呼气延长,伴有哮鸣,为减轻气喘,患者被迫坐位,双手前撑,张口抬肩,烦躁汗出,面青肢冷,发作持续6分钟自行缓解,患者自服消炎药及止咳药,次日清晨再次发作而来诊。现患者咳嗽症状减轻。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查:支气管舒张试验(+),痰液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06/升,白细胞计数为11.4×109/升。辨证为哮喘实证。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尺泽、大椎、丰隆、肺俞、鱼际。操作:患者取俯卧位,选择口径适度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至皮肤瘀血为度。

还可以这样做

1.家用食疗方

丝瓜凤衣粳米粥:丝瓜10片,鸡蛋膜2张,粳米30克。用鸡蛋膜煎水取汁,煮粳米粥1碗,加入丝瓜再煮熟,加盐、味精、麻油少许调味。每日1次,趁温热服完。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调和脾胃的功效。

2.家用小偏方

白果、麻黄、款冬花、半夏、桑白皮、桑叶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3.按摩手法

(1)拿法:用手掌和五指,像抓一把豆子那样用力提拿一定的身体部位。区别于拿东西,拿法要进行一松一紧地提拿,而不是拿住不放。每个治疗部位拿20次为佳。注意不可出现“掐”的动作。以局部微微发热为宜。

(2)按揉法:此处的按揉法主要用拇指在治疗部位上逐渐用力按压后,再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揉动。揉的时候注意按压的力量不可减弱,以局部感觉酸胀为佳。每个穴位按揉1分钟为宜。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可。

(3)擦法:用手掌附着在治疗区域,进行直线地往返运动。注意操作时,手掌要紧贴皮肤,压力要均匀适中。擦法速度以每分钟来回各50次为宜,以皮肤发红微热为佳。

医嘱1. 注意营养饮食,配合每日适量锻炼,强健的体魄是消除哮喘的首

要条件。2. 忌食寒凉发物,如虾、蟹、鱼等。3. 减少盐分的摄入量。4. 最好穿着圆领衣物,领口不要过紧,但要足以护卫喉咙及前胸。5. 对可能引起患者过敏反应的食物及气味,应尽量避免接触。6. 严禁纵欲。纠正不良作息,早睡早起。戒除烟酒。7. 切勿过度疲劳,避免剧烈活动。8. 平时注意保持心态平和,切勿精神紧张。生气、忧郁、过度兴奋

都无好处。

中暑

中暑是常发生在夏季或高温作业下的一种急性病。临床以高热、烦渴、汗出、昏迷、肢厥为特征。病因病机

中暑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天气炎热,或外界气温增高,在此环境下,人体易感受暑热之邪,随体质的不同,或暑入阳明,或内犯心包,甚至导致阴阳离决,危及生命。

西医学认为,在暑热环境中,人体因大量出汗造成脱水,引起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严重时发生休克、脑积水、心衰、肾衰、肺水肿等危重症候。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

暑入阳明症见头痛头晕,恶热心烦,面红气粗,口燥渴饮,汗多,舌红少津,脉洪大。暑犯心包症见猝然晕倒,不省人事,身热肢厥,气粗如喘,牙关微紧或口开,脉洪大或滑数。阴阳离绝症见头晕心慌,四肢无力,汗出肢冷,昏仆,脉细数而微。

定穴

轻症:脊柱两侧,加肘窝、委中;重症:脊柱两侧、足三里、内关、三阴交、中冲、十宣。

腹痛

配神阙,神昏配水沟、关冲。

取穴

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委中;上肢的内关、十宣、关冲、中冲。腹部的神阙;面部的水沟。

足三里在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三阴交在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内关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关冲在环指尺侧,距指甲角0.1寸;神阙在脐中央处;水沟在面部,当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界处;中冲在中指尖端中央。

简易取穴方法

足三里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2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示指指尖处即是;三阴交在内踝高点上4横指,胫骨内侧面的后缘;腘窝正中间即是委中穴;十宣在手十指尖端,左右共10穴;内关,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3指宽的中央处即是;中冲在中指尖正中;神阙位于脐中央处;关冲,沿环指指甲底部与侧缘引线的交点处即是;水沟,面部人中沟上1/3处即是。

拔罐方法

1.针罐法

(1)患者取俯卧位。

(2)轻症取脊椎两侧、肘窝、委中,以梅花针叩刺后加罐,因放血量多,注意灵活掌握拔罐时间。

(3)重症重点叩打脊柱两侧、后颈、骶部及足三里、三阴交,以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中度、重度叩刺后加罐,每日2次。

2.针罐法

(1)患者取俯卧位。

(2)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取命门、委中、大椎。

(3)在上述穴位拔罐,将罐拔住后,在治疗部位上留置约2分钟,直至皮肤出现潮红、充血或瘀血现象。

(4)配合三棱针点刺曲泽、委中、十宣,梅花针重叩脊柱两侧。

3.针罐法

(1)患者取俯卧位。

(2)取大椎、委中、内关,采用单纯拔罐法(即将罐拔住后,在治疗部位上留置一定时间,直至皮肤出现潮红、充血或瘀血现象)或刺络拔罐法(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梅花针在局部叩打后,再行拔罐),留罐5分钟。

(3)脊椎两侧用梅花针重叩刺3~5遍。

(4)用走罐法(指罐具吸定以后,在脊柱两侧反复推拉、移动罐具,以扩大施治面积)。

(5)取中冲、关冲、十宣,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不拔罐。

4.针罐法

(1)患者取俯卧位。

(2)取曲池、委中、曲泽、十宣。采用刺络拔罐法,留罐5分钟。

(3)取水沟、关冲、十宣,针刺出血,不拔罐。放血多少,应视病人体质、病情轻重而灵活掌握,但每次出血量以不超过50毫升为宜。临床验证,多1次即愈。

5.针罐加走罐法

(1)患者取俯卧位。

(2)取大椎、内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梅花针在局部叩打后,再行拔罐,留罐5分钟。

(3)脊椎两侧先用梅花针重叩刺3~4遍,然后用走罐法,至皮肤紫红色为度。

(4)十宣在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少许。如1次不愈,隔1小时再治1次,必效。

治疗原则

解暑泻热,开窍醒神。

注意事项1. 给患者降温。应尽快将患者移至清凉的地方。2. 中暑病人应给予物理降温,用凉湿毛巾敷头部、腋下、大腿腹股

沟等处。3. 罐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4. 在拔罐过程中,动作要稳、快、轻、准,掌握好火候,罐具适中,

使罐拔得牢而不过紧。当罐数目较多时,罐具间的距离不宜太近,

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罐具互相挤压而脱落。5. 走罐时,掌握手法的轻重,宜由上而下走罐,并经常蘸植物油或

水保持润滑,以免刮伤皮肤。6. 放血拔罐时,必须了解病人出、凝血时间等有关情况,有出血倾

向者不可使用。7. 用针罐时,不可让罐底顶撞压刺入体内的毫针,以免将针压入深

部组织发生危险,特别是胸背部深处有重要脏器的部位更须小

心。

病例1

王某,女,35岁,2010年7月3日初诊,主诉:于2小时前买菜回家后,自觉头痛头晕,恶热心烦。自服藿香正气水,症状稍有缓解,继而来诊。现头痛头晕,恶热心烦,面红气粗,口燥渴饮,汗多,舌红少津,脉洪大。查:体温37.7℃。辨证为暑入阳明证。治疗:采用针罐法。取穴:脊柱两侧,加肘窝、腘窝。操作:患者取俯卧位,以梅花针叩刺后加罐,留罐10分钟。治疗1次后全部症状消失。

病例2

池某,男,42岁,2010年8月1日初诊,主诉:于20分钟前参加赛跑后,猝然晕倒,不省人事,速来就诊。现高热、烦渴、汗出、昏迷、肢厥、气粗如喘,牙关微紧、脉洪大。查:体温38.7℃。辨证为暑犯心包证。治疗:采用针罐法。取穴:脊柱两侧,足三里、内关、三阴交。操作:患者取俯卧位,重点叩打脊柱两侧后颈、骶部及穴位,以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中度叩刺后加罐,留罐10分钟。治疗1次后全部症状消失。

还可以这样做

1.家用食疗方

冬瓜莲叶粥:冬瓜10克,莲叶1张,粳米60克,加水同煮粥吃。每日1剂,连服4~5日,用于预防中暑。

2.家用小偏方

藿香、大腹皮、紫苏、甘草、桔梗、陈皮、茯苓、厚朴、白术、半夏、神曲、白芷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和中理气。

医嘱1. 大量饮水。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

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

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2. 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

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同时,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

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3.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4. 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5. 尽量在室内活动。6. 外出时,应涂擦防晒值SPF15及以上的UVA/UVB防晒剂,戴上

宽檐帽和墨镜,或使用遮阳伞。7. 出行应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户外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

行。8. 高温时应减少户外锻炼。如必须进行户外锻炼,则应每小时饮用

2~4杯非酒精性冷饮料。运动型饮料可以帮助补充因汗流失的

盐分和矿物质。呕吐

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内容物从口中吐出的病症。任何病变,有损于胃,皆可发生呕吐。古代医家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上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合称呕吐。呕吐又是人体祛除胃内有害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胃有停痰、留饮、食积及误服毒物等,此时不仅不能止呕,反应因势利导,促使有害物质通过呕吐排出。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胆囊炎、胰腺炎等病,均可产生呕吐症状。病因病机

呕吐的常见病因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病后体虚等。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呕吐。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

临床以呕吐食物、痰涎或水液等胃内容物,或干呕无物为主要特征,时作时止,或呕吐频繁。初呕,所吐之物多有酸腐气味,久吐则酸臭气味不重,且常伴有脘腹满闷不舒、厌食、反酸、嘈杂等症。

定穴

实证:下脘、腹结、章门、丰隆、大椎、内关;虚证: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

取穴

腹部的下脘、腹结、章门、中脘;下肢的足三里、丰隆;上肢的内关;颈项部的大椎;背部的脾俞、胃俞。

下脘在前中线上,脐上2寸;腹结在大横下1.3寸;章门在侧腹部,第11胁游离端;中脘在前中线上,脐上4寸。足三里在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寸,胫骨前嵴2横指处。内关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脾俞穴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穴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易取穴方法

找足三里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2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示指指尖处即为足三里;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中脘;内关:位于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3指宽的中央;上脘在中脘直上约2横指处;低头摸到颈项部隆起最高的颈椎下即是大椎;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侧踝尖连线的中点,外开1横指;与肚脐中相对应处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向上摸3个椎体,其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是脾俞穴由第2腰椎向上摸2个椎体,其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是胃俞穴;由腋前线往下循摸肋弓下第1游离肋的前下缘处是章门穴;从乳头向下做一垂直线,和肚脐平行线的交点叫大横穴,大横穴下约2横指处即是腹结穴。

1.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上述需拔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2.刺络拔罐法

(1)采用这种方法时,取穴分为两组,①组:大椎、内关、脾俞;②组:足三里、丰隆胃俞。

(2)患者取俯卧位。

(3)每次用一组穴位,采用刺络留罐法,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出血后,再行拔罐,两组穴交替使用,隔日1次。

3.针罐法

(1)采用这种方法时,取鸠尾穴(位于脐上7寸,剑突下0.5寸)、譩譆穴(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2)先取嚏刮背。

(3)然后在剑突下鸠尾穴消毒,用三棱针在鸠尾穴划一“十”字,并在其上、下、左、右各5分处均做“十”字划痕,然后在划痕处拔罐3~5分钟,出血少许,即可起罐。

(4)重症再在背部譩譆穴依法划痕拔罐1次,诸症可获缓解。

(5)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次;较重者3次为1个疗程,中病即止。

治疗原则

和胃降逆。

注意事项1. 拔罐时要选择清净卫生的环境,避风寒,保温暖,防止患者受凉。2. 一次拔罐的时间一般为5~20分钟,个别可长达30分钟。急性病

可1日拔1次,慢性病可隔日1次。连续治疗10~15次为1个疗

程。3. 若病人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肢凉,周身出冷汗,脉细弱无力,

应立即取罐让病人平卧,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重者可针刺人

中、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年老体弱的患者,儿童,精神紧张、

饥饿、初诊的病人,更应注意防止出现不适。4. 刺络拔罐法应根据不同情况而施术。急性病患者、青壮年、体质

强壮者出血量宜多;而慢性病患者、老人、幼儿及体质虚弱者,

出血宜少。每次成人出血总量以不超过10毫升为宜,出血后,

应注意消毒。5. 用针罐时,不可让罐底撞压刺入体内的毫针,以免将针压入深部

组织发生危险,特别是胸背部深处有重要脏器的部位更须小心。6.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

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

病例

李某,男,18岁,2009年7月22日初诊,主诉:由于1日前食饺子后,自觉脘腹满闷不舒,后出现呕吐,不思饮食。自服藿香正气胶囊当日症状稍减轻,次日症状有加重而来诊。现恶寒发热、头身困重、乏力、脘腹满闷不舒、呕吐痰涎或水液等胃内容物,呕吐物多有酸腐气味,纳呆,泛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查:体温37.6℃。腹部透视:无肠梗阻。查头部CT:无颅脑占位性病变。辨证为呕吐实证。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下脘、腹结、章门、丰隆、大椎、内关。操作:患者取坐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至皮肤瘀血为度。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呕吐症状明显减轻,再次治疗后全部症状消失。

还可以这样做

1.家用食疗方

山楂神曲粥:山楂30克,神曲15克,粳米100克,红糖6克。先煎山楂、神曲,取汁去滓,后煮米沸开,和入药汁,煮成稀粥,加糖,趁热食。

2.家用小偏方

山楂、莱菔子、神曲、半夏、陈皮、茯苓、连翘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和中止呕。

医嘱1. 注意增加饮水量。2. 注意饮食上以流质如稀饭等为主,并注意少量多次。3. 如果出现其他如脱水、腹痛等建议进行输液治疗。

呃逆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症。本证古人称“哕”,又称“哕逆”。

西医学中的膈肌痉挛、反流性胃炎属中医“呃逆”范畴。病因病机

呃逆的病因多由饮食不当、情志不和及久病体虚所致。其病位在膈,病变的关键脏腑在胃,胃居膈下,其气以降为顺,胃与膈有经脉络属,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逆气动膈,上冲喉间,发生呃逆。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其呃声或高或低,或疏或密,间歇时间不等,常伴有胸膈痞闷、脘中不适、情绪不安等症状。

定穴

实证:中脘、膈俞、内关、足三里、胃俞;虚证:膻中、中脘、足三里、肾俞、脾俞、胃俞。

取穴

胸腹部的中脘、膻中;下肢的足三里;上肢的内关;腰背部的膈俞、胃俞、肾俞、脾俞。

中脘在前中线上,脐上4寸;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为足三里;内关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膈俞、脾俞、胃俞、肾俞分别在第7、11、12胸椎和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膻中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中点。

简易取穴方法

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2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足三里;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中脘;内关,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3指宽的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即是膻中;正坐或俯卧位,从肩胛骨下角水平摸到第7胸椎,其棘突旁开2横指处是膈俞;肾俞,直立,由肚脐中做线环绕身体一周,该线与后正中线交点旁开2横指处即是本穴。

拔罐方法

1.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上述需拔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2.刺络拔罐法

(1)采用这种方法时,取穴分为三组,①组:足三里、膈俞、肾俞;②组:脾俞、胃俞;③组:中脘、膻中。

(2)每次选用一组穴位,交替使用。

(3)采用刺络拔罐法,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出血后,再行拔罐,两组穴交替使用,隔日1次。

(4)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次;较重者及缠绵不愈者,每日或隔日1次,直至症状全部消失。

治疗原则

理气和胃,降逆止呕。

注意事项1. 拔罐时要选择清净卫生的环境,避风寒,保温暖,防止患者受凉。2. 罐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3. 保持心情舒畅。4. 留罐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罐内的情况变化。若拔罐后

病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肢凉,周身出冷汗,脉细

弱无力,应立即起罐让病人平卧,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5. 用针罐法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

红晕紫疳色(瘀血),为正常反应。阳证、热证多为鲜红色瘀斑反

应,阴证、寒证、血瘀证呈紫疳色、暗红色瘀斑反应。若病情轻,

拔罐后局部多呈轻度潮红反应,且在很短时间内即恢复皮肤的正

常颜色。一般来说,局部皮肤颜色越深,恢复其正常颜色就越慢。

病例

常某,男,52岁,2009年9月23日初诊,主诉:5日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不思饮食。次日症状有加重而来诊。现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呃声沉缓有力,不能自止,并伴有胸膈痞闷,脘中不适,腹胀嗳气,情绪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查:体温37.1℃。查腹部B超,排除腹腔肿瘤。辨证为呃逆实证。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中脘、膈俞、内关、足三里、胃俞。操作:患者取坐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以皮肤充血为度。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呃逆症状明显减轻。

还可以这样做

1.家用食疗方

生姜水:取3克生姜磨碎后泡水,趁热服下,马上见效。本方适于胃部受寒着凉及肝气不舒所致的呃逆不止。

2.家用小偏方

干姜、人参、白术、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和中降逆。

3.外治自疗法

(1)两手拇指蘸韭菜汁,两少商穴(手拇指桡侧指甲角外0.1寸处)相对推擦,由轻及重,由慢及快,约5分钟左右。

(2)柿蒂3只、丁香3克,共研成粉,再用食醋拌成糊,敷于肚脐,外盖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每日用热水袋加温1次,约半小时。每晚调换。

(3)将风油精涂于人中穴,并用指甲由轻到重按掐之。

医嘱1. 平时应注意饮食规律,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半流质、不凉不热

的食物,忌食刺激食物。2. 保持情绪乐观和稳定,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过逸。3. 注意气候变化,尤其突然转寒时,注意增减衣服。4. 保持大便通畅。

泄泻

泄泻,亦称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如水样而言,古有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引起的腹泻皆属本病范畴。病因病机

腹泻的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先天禀赋不足及久病体虚等。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泻的基本病机。脾位中焦,主运化,能升清降浊。其性喜燥而恶湿,湿邪黏滞,最易困脾,致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水谷不化,聚而为湿,则水谷夹杂而下,而成泄泻。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

泄泻以大便粪质稀溏为主要临床表现。或见完谷不化,或见粪质清稀,甚则泻出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甚至10次以上。常兼见腹胀、腹痛、肠鸣、纳呆等症状。

定穴

急性泄泻:天枢、上巨虚、中脘、大肠俞;慢性泄泻:天枢、足三里、脾俞、关元俞、大肠俞。

取穴

腹部的中脘、天枢;下肢的足三里、上巨虚;腰背部的脾俞、大肠俞、关元俞。

中脘在前中线上,脐上4寸;天枢在脐中旁开2寸;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为足三里;上巨虚在足三里穴下3寸。脾俞、胃俞、大肠俞、关元俞分别在第11、12胸椎和第4、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易取穴方法

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2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足三里;上巨虚在足三里穴下4横指处;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中脘;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左右各一,肚脐向左或向右3指宽处;大肠俞在髂嵴对应的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关元俞在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

拔罐方法

1.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上述需拔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2.闪罐法

(1)患者先取俯卧位,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中脘、神阙上,至皮肤潮红为度。

(2)后取仰卧位,用同样的方法将罐拔在脾俞、肾俞、命门上,留罐15分钟。

3.灸罐法

(1)一般每次取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中脘、天枢、气海、水道、足三里中的任意4穴,交替使用,重者亦可全取。

(2)先用拔火罐,留罐15~20分钟。

(3)起罐后,用艾条灸之。每日1次,至愈为止。主治慢性肠炎(寒泻、痛泻)。

治疗原则

健脾化湿。

注意事项1. 在拔罐过程中,动作要稳、快、轻、准,掌握好火候,罐具适中,

使罐拔得牢而不过紧。当罐数目较多时,罐具间的距离不宜太近,

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罐具互相挤压而脱落。2. 虚弱患者注意拔罐部位保暖,避风寒,预防感冒。3. 腹泻属热证者,需注意施灸手法,以泻法为主。4. 拔罐要根据病人的病情,皮肤情况,结合季节的不同,选取不同

的留罐时间。病情轻、皮肤较嫩、夏季炎热之时,留罐时间应稍

短;病情较重、皮肤粗糙、冬季寒冷之时,留罐时间相对应稍长。

病例

汤某,男,25岁,2009年8月8日初诊,主诉:由于1日前食冷饮而腹泻,泻出如水样,每日3~5次。自服泻立停当日症状稍减轻,次日症状又加重而来诊。现恶寒发热、大便次数增多,每日6次,泻出水样便,并伴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舌红苔黄,脉数。查:体温37.6℃。大便常规检查:黄色稀便,镜下未见异常。辨证为急性泄泻。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天枢、上巨虚、中脘、大肠俞。操作:患者取坐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以皮肤充血为度。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泄泻症状明显减轻,再次治疗后全部症状消失。

还可以这样做

1.家用食疗方

乌梅粥:乌梅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洗净乌梅入锅,加水适量,煎煮至汁浓时,去渣取汁,加入淘净的粳米煮粥,至米烂熟时,加入冰糖稍煮即可。有泻肝补脾,涩肠止泻的功效。用法:每日2次,趁热服食。可作早晚餐服食。

2.家用小偏方

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健脾止泻。

3.按摩手法

(1)仰卧位,用两手互相摩擦至热,以手掌在小腹部做环形的推摩法(逆时针)40~50次,以有热感透入腹内为佳。

(2)用手掌大鱼际或近掌根处按揉胃脘部50次(方向顺、逆皆可)。

(3)提捏腹部皮肤1~2分钟,以腹内有热感为佳。

(4)坐位,用双手掌上下摩擦腰骶部30次,以透热为好。

(5)用中指指端按揉长强穴1分钟。

(6)点按天枢、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分钟。

医嘱1. 急性水泻期需暂时禁食。2. 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3. 腹泻基本停止后,可供给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4. 禁酒,忌肥肉、坚硬及含粗纤维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

点心及冷饮等。

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肠神经官能症、胃黏膜脱垂等引起的胃脘疼痛,均属中医“胃痛”范畴。病因病机

胃痛的发生,主要因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及脾胃素虚等致胃气失和,气机郁滞,胃脘作痛。本病主要病变在胃。其基本病机为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

胃痛以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基本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钝痛、隐痛、灼痛、闷痛、绞痛等不同;疼痛可为持续性,也可为发作性;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酸等症状。

定穴

实证:中脘、内关、梁丘、足三里;虚证:中脘、脾俞、胃俞、气海、关元。

取穴

腹部的中脘、气海、关元;上肢部的内关;下肢部的足三里、梁丘;背部的胃俞、脾俞穴。

中脘在前中线上,脐上4寸;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内关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为足三里;梁丘,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2寸;脾俞、胃俞穴分别在第11、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易取穴方法

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2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足三里;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中脘;内关,位于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3指宽的中央;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横指处;气海在脐与关元连线中点。

拔罐方法

1.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上述需拔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2.留罐法

(1)患者取俯卧位。

(2)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膈俞、脾俞、胃俞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3.针罐法

(1)采用这种方法时,取穴分两组,①组:风池、大杼、膈俞、脾俞、足三里;②组:天柱、肩井、肝俞、胃俞、三焦俞、上巨虚。

(2)采用针刺后拔罐法。每次选一组穴。

(3)先用毫针做轻刺激,然后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3日为1个疗程,直至症状全部消失。

治疗原则

理气和胃止痛。

注意事项1. 拔罐时要思想集中,专心致志,耐心坚持。2. 少吃油腻、多脂食品,应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

酒。3. 戒烟。4. 拔罐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5. 拔罐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

于排出体内毒素。6. 拔罐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忌生气恼怒。

病例

谭某,男,45岁,2009年3月5日初诊,主诉:由于2日前外出不慎感寒,自觉胃脘胀痛,不思饮食。自服止痛药当日症状稍减轻,次日症状又加重而来诊。现胃脘胀痛,疼痛拒按,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查:体温37.1℃。钡餐造影:胃内无器质性病变。辨证为胃痛实证。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中脘、内关、梁丘、足三里。操作:患者取坐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胃痛症状明显减轻。每日1次,3日为1个疗程,直至症状全部消失。

病例

韩某,女37岁,2009年4月28日初诊,主诉:由于1日前做家务劳动半小时,后自觉胃脘隐痛,不思饮食。自服止痛药后当日症状稍减轻,次日来诊。现胃脘隐痛,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嘈杂似饥、泛酸、嗳气、吞酸、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钡餐造影:胃内无器质性病变。辨证为虚证。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中脘、脾俞、胃俞、气海、关元。操作:患者取坐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胃痛症状明显减轻。

还可以这样做

1.家用食疗方

包心菜汁:鲜包心菜500克、白砂糖15克。将包菜洗净,再用冷开水冲洗,捣烂,用纱布绞取汁1茶杯约100克,加温,调入砂糖,一次饮完。本方清热止痛,适用于热性胃痛,对早期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效果较好,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2.家用小偏方

木香、陈皮、藿香、香附、枳壳、泽泻、山药、厚朴、苍术、炒麦芽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化湿理气。

3.运动疗法

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胃部胀气,缓解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缓解胃部不适。

医嘱1. 胃痛的临床表现有时可与肝胆病疾患及胰腺炎相似,须注意鉴

别。2. 胃溃疡出血穿孔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3. 平时饮食要规律,宜食用清淡、半流质、易消化、不凉不热的食

物,忌食刺激性食物。4. 保持情绪乐观和稳定,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过逸。5.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服。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

西医学认为腹痛症状,多见于内、妇、外科等疾病,以消化系统疾病和妇科病最为常见。如急慢性肝、胆、胰腺炎症,胃肠痉挛,胃肠急慢性炎症,腹膜炎,盆腔疾患,寄生虫病等均可引起腹痛。病因病机

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均易发生腹痛。腹痛的发生涉及脏腑、经脉较多,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其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阳气虚弱,脏腑经脉失于温养,不荣亦痛。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

腹痛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部位又可分为脐腹、胁腹、小腹、少腹。其疼痛性质各异,有冷痛、灼痛、隐痛、胀痛、刺痛等,但外无胀大之形,触之腹壁柔软,可有压痛,但无反跳痛,其痛可呈持续性,亦可时缓时急,或常反复发作。疼痛加重常与饮食、情志、受凉、劳累等诱因有关,起病或急或缓,多伴有饮食、大便失常。

定穴

寒证取中脘、天枢、大横;食滞取下脘、天枢;肝郁气滞配内关、太冲;吞酸加阳陵泉;

胁痛

加期门;上腹痛加中脘;脐腹痛加气海;虚证取脾俞、肾俞、章门;便溏加足三里、三阴交。

取穴

腹部的中脘、天枢、下脘、天枢、期门、气海、章门、大横;上肢部的内关;下肢部的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太冲;背部的脾俞、胃俞穴。

中脘在前中线上,脐上4寸;天枢在脐中旁开2寸;下脘在脐上2寸;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关元在脐下3寸;气海在脐下1.5寸;章门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大横在脐中旁开4寸;内关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为足三里;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太冲在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中。脾俞、胃俞穴分别在第11、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易取穴方法

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2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足三里;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中脘;下脘在脐与中脘连线中点;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左右各一,肚脐向左或向右3指宽处;天枢水平向左或向右3横指处即是大横;内关,位于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3指宽的中央处即是;关元在脐下4横指处;气海在脐与关元连线中点;三阴交在内踝高点上4横指,胫骨内侧面的后缘;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拔罐方法

1.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上述需拔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2.闪罐法

(1)患者取俯卧位。

(2)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脾俞、胃俞、天枢、足三里,每日1次,3日为1个疗程。

治疗原则

实证祛邪疏导;虚证温中补虚,益气养血。

注意事项1. 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拔罐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分散注意

力。2. 少吃油腻、多脂食品,应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

酒。3. 戒烟。4. 拔罐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5. 拔罐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忌生气恼怒。

病例

张某,男,37岁,2009年10月2日初诊,主诉:由于2日前冬泳20分钟,后出现腹痛,持续不解。现腹部冷痛,遇寒痛甚,得温痛减,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沉紧。辨证为腹痛寒证。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中脘、天枢、大横。操作:患者取相应体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

还可以这样做

1.家用食疗方

桑葚膏:鲜桑葚60克,水煎服。或桑葚熬膏,每日10~15克,用温开水和少量米酒冲服。

2.家用小偏方

藿香、大腹皮、紫苏、甘草、桔梗、陈皮、茯苓、厚朴、白术、半夏、神曲、白芷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和中理气。

3.按摩手法

(1)仰卧位,用两手互相摩擦至热,以手掌在小腹部做环形的推摩法(逆时针)40~50次,以有热感透入腹内为佳。

(2)提捏腹部皮肤1~2分钟,以腹内有热感为佳。

(3)坐位,用双手掌上下摩擦腰骶部30次,以透热为好。

(4)用中指指端按揉长强穴(尾骨下缘)1分钟。

医嘱1. 平时饮食要规律,宜食用清淡、半流质、易消化、不凉不热的食

物,忌食刺激食物。2. 保持情绪乐观和稳定,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过逸。3.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增减衣服。

痢疾

痢疾是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赤白黏冻或脓血为主症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因病机

其病因主要由外感时邪疫毒和饮食所伤。外感湿热或寒湿,或过食肥甘厚味,或啖食不洁之物,滞于脾胃,客于肠腑,酿成湿热;或疫毒内侵胃肠,湿热、疫毒与气血交阻于大肠,大肠传导失司,气血壅滞腐败,肠道脂膜血络受损,腑气不通,则发为痢疾。

西医学认为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结肠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病理改变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

痢疾起病多急骤,临床以便次增多、量少不爽,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常呈脓血黏液为主症。疫毒痢往往病势凶险,起病急骤,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表浅,甚至神昏、抽搐,而痢下、呕吐并不严重。

定穴

合谷、天枢、上巨虚、大肠俞、大椎。

取穴

腹部的中脘、天枢;下肢部的上巨虚;颈背部的大椎、大肠俞;上肢的合谷。

天枢在脐中旁开2寸;胃俞穴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大肠俞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上巨虚在足三里穴下3寸;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

简易取穴方法

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左右各一,肚脐向左或向右3指宽处;低头摸到颈部隆起最高的颈椎下即是大椎;一手拇指的指关节横纹正对另手的拇、示指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2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为足三里;足三里正下方4横指处为上巨虚;大肠俞在髂嵴对应的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

拔罐方法

1.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上述需拔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2.针罐法

(1)用三棱针在大肠俞点刺,以不见血为度。

(2)用闪火法在大肠俞拔罐15分钟后,取罐,清除瘀血,再拔罐15分钟。每日1次,3日为1个疗程,直至症状全部消失。

治疗原则

导滞,调气,行血。

注意事项1. 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2. 少吃油腻、多脂食品,应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

酒。3. 戒烟。4. 拔罐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5. 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忌生气恼怒。

病例

施某,男,28岁,2009年8月23日初诊,主诉:由于3日前误食不洁糕点,突然出现腹痛腹泻、下痢赤白黏冻,不思饮食。自服藿香正气水当日症状稍减轻,次日症状有加重而来诊。现恶寒发热、便次增多,量少不爽,头身困重,乏力,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赤白黏冻。查:体温37.7℃。大便常规检查:赤白黏冻样便,镜下可见痢疾杆菌。辨证为湿热痢。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合谷、天枢、上巨虚、大肠俞、大椎。操作:患者取坐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以皮肤充血为度。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还可以这样做

1.家用食疗方

大蒜粥:紫皮大蒜30克,白芨粉5克,粳米100克。将大蒜去皮,洗净,切成段,粳米淘净;大蒜放入沸水锅内,煮一分钟捞出;粳米放入煮蒜的水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再将蒜重新放入粥里,煮熟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止痢,抗痨。

2.家用小偏方

芍药、槟榔、大黄、黄芩、黄连、当归、肉桂、木香、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解毒止痢。

医嘱1. 要卧床休息,隔离和采用消毒措施。2. 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吐泻、腹胀重的患者可短期禁食。3. 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变质和腐烂食物,不吃被苍蝇沾

过的食物。4. 不要暴饮暴食。

便秘

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病因病机

便秘的病因主要有饮食所伤、情志失调、体虚年高、感受外邪。便秘的病位在大肠,系大肠传导失常,但常与脾、胃、肺、肝、肾等功能失调有关。实者病机在于邪滞胃肠,壅塞不通;虚者病机在于肠失温润,推动无力;虚实之间又常转化,可由实转虚,可因虚致实,可虚实夹杂。

西医学认为便秘是一种症状,引起原因较多,主要分结肠便秘和直肠便秘两种。前者指食物残渣在结肠中运行迟缓,而引起便秘;后者则指食物残渣在直肠滞留过久,故也称排便困难。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

便秘以排便时间或周期延长,次数减少,或粪质干燥坚硬,便下困难,或排出无力,出而不畅为主症。常兼有腹胀、腹痛、纳呆、头晕、口臭、肛裂、痔疮、排便带血以及汗出气短、头晕心悸等症状。

定穴

实证:天枢、支沟、上巨虚、期门;虚证: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气海、神阙。

取穴

腹部的天枢、期门、气海、神阙;上肢的支沟;下肢的上巨虚;腰背部的大肠俞。

天枢在脐中旁开2寸;期门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中;气海在前正中线,脐下1.5寸;神阙在脐正中;支沟在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为足三里;足三里下3寸是上巨虚;大肠俞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易取穴方法

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2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足三里;足三里下4横指处即是上巨虚;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左右各一,肚脐向左或向右3横指宽处;大肠俞在髂嵴对应的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支沟在腕背横纹上4横指处;气海在前正中线脐下2横指处;神阙在脐正中。

拔罐方法

1.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上述需拔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2.针罐法

(1)采用这种方法时,取大椎、天枢、曲池、水道。

(2)患者取坐位。

(3)先以针点刺大椎穴,后再选用中口径玻璃罐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吸拔在天枢、曲池、水道2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直至症状全部消失。

病例1

张某,女,37岁,2009年5月21日初诊,主诉:无明显诱因便秘3月余。现大便秘结不通,便下困难,腹胀,腹痛,汗出气短,口干口臭,伴头晕、心悸、纳呆。查:体温37.4℃。腹部触诊有粪块。辨证为便秘实证,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天枢、支沟、上巨虚、期门。操作:患者取坐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以皮肤充血为度。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便秘症状明显减轻,再次治疗后全部症状消失。

病例2

崔某,女,55岁,2006年8月17日初诊,主诉:无明显诱因便秘十余年。自服果导片治疗,用药时疗效尚可,停药则大便秘结,质硬,继而来诊。现大便干结,努挣难下,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

失眠

健忘、纳呆。腹部触诊有粪块。辨证为便秘虚证,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气海、神阙。操作:患者取坐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

治疗原则

实证泻热,温散,通导;虚证滋阴养血,益气温阳。

注意事项1. 少吃油腻、多脂食品,应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

酒。2. 戒烟。3. 拔罐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

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4. 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忌生气恼怒。

还可以这样做

1.家用食疗方

雪耳大枣汤:雪耳10克,大枣15枚,冰糖适量,隔水炖1小时后服食。适用于便结难解、头晕心悸、面色苍白者。

2.家用小偏方

火麻仁、大黄、杏仁、芍药、枳实、厚朴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泻热通便。

医嘱1. 饮食中必须有适量的纤维素。2. 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加强体育锻炼。3. 排便时切忌太用力,以免发生肛裂。4. 每晚睡前,按摩腹部,纠正排便时间不规律的坏习惯,养成定时

排便的良好习惯。5. 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要有规律。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其病因多,涉及范围很广。本节所述是以头痛为主要症状者,若为某一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兼症,亦可参照本节治疗。病因病机

头痛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六淫之邪,多由起居不当,坐卧当风,感受风、寒、湿、热诸邪,以风邪为主,外袭于经络,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气血不畅,阻遏络道,而致头痛。内伤则不外情志、饮食、劳倦、外伤、久病等。总之外感头痛多为外邪上扰清窍,邪滞经络,络脉不通而致。内伤头痛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致风、火、痰、瘀上扰清窍,气血阴精亏损,清窍失养而作。

西医学认为头痛常见于

高血压病

、偏头痛、神经功能性头痛、感染性发热等疾患和眼、耳、鼻等疾病。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

发病以头痛为主症。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窜痛等。发作形式有突然发病,或缓慢发病,或反复发作。持续时间可数秒、数分或数天、数周,甚至长期疼痛。

急性头痛多为外感,慢性头痛多为内伤。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常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主要有以下三型:1. 风寒头痛:头痛时作,遇寒则甚,痛连项背,恶风畏寒,口不渴,

鼻塞,苔薄白,脉浮紧。2. 风热头痛:

眩晕

,头痛且胀,甚则如坐舟中,面目红赤,发热恶

风,有汗,或尿赤短,便燥,或口渴欲饮,舌尖红,苔薄黄,脉

浮数或弦数。3. 风湿头痛:头痛而沉重如裹,阴雨尤甚,或伴有肢体困重疼痛,

腰膝酸胀,有下坠之感,纳呆呕恶,苔白腻,脉濡缓。

内伤头痛,起病较缓,时发时止,缠绵难愈。主要有以下6型:1. 肝阳(火)头痛:头痛眩晕,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舌红,

苔薄黄,脉弦有力。2. 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

滑。3. 肾虚头痛:头痛且空,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耳鸣,眩晕,苔少,

脉细尺弱。4. 瘀血头痛:头痛日久,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

史,舌黯有瘀斑,脉细涩。5. 气血不足头痛:头晕目眩,乏力,面色白。6. 厥阴头痛:巅顶头痛,甚则呕吐痰涎、肢冷、脉沉细、苔白。

定穴

外感:外关、合谷、印堂。内伤:肾俞、太冲、关元、三阴交、心俞、脾俞、丰隆。

取穴

上肢的合谷、外关;下肢的太冲、三阴交、丰隆;腰背部的心俞、脾俞、肾俞;面部的印堂;腹部的关元。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外关在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太冲在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三阴交在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条口穴外开1横指;印堂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心俞、脾俞、肾俞分别在第5、第11胸椎和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关元在脐下3寸。

简易取穴方法

外关在腕背横纹上4横指处,两骨之间;印堂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内关,位于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往上约3指宽的中央;关元在脐下4横指处;三阴交内踝高点上4横指,胫骨内侧面的后缘;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外开1横指;一手拇指的指关节横纹正对另手的拇、示指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三阴交在内踝高点上4横指,胫骨内侧面的后缘。

拔罐方法

1.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上述需拔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2.走罐法

(1)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

(2)在背部涂适量的润滑油,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背部膀胱经线上,负压不宜太大,然后轻轻地沿着膀胱经大杼至膀胱俞和督脉的大椎至命门来回推拉火罐,至皮肤出现充血、瘀血为止。

(3)起罐后擦净皮肤上的油迹。

3.针罐法

(1)患者取仰卧位。

(2)在太阳穴、印堂穴常规消毒。

(3)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0分钟。适用于外感头痛。

4.针罐法

(1)风热、肝阳、痰浊、瘀血头痛还可用刺络拔罐法。

(2)先用三棱针点刺大椎、风池、太阳,微出血,再拔罐。

(3)风寒、肾虚头痛可用灸罐法,即拔罐后加温灸风府、外关5~10分钟。

5.留罐法

采用单纯拔罐法,取太阳、大椎、涌泉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3日为1个疗程。

治疗原则

疏风,扶正,祛邪,通络止痛。

注意事项1. 拔罐治疗时应放松,避免紧张加重头痛。2. 少吃油腻、多脂食品,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3. 戒烟。4. 拔罐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5. 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忌生气恼怒。

病例1

杨某,男,28岁,2009年4月22日初诊,主诉:由于7日前洗澡不慎着凉后头痛、恶寒发热、不思饮食。自服感冒药后当日症状稍减轻,次日症状加重而来诊。现头痛时作,遇寒则甚,痛连项背,恶风畏寒,口不渴,鼻塞,苔薄白,脉浮紧。查:体温37.7℃。辨证为风寒头痛。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外关、合谷、印堂。操作:患者取坐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头痛症状明显减轻。

病例2

张某,男,56岁,2009年5月27日初诊,主诉:1日前生气后自觉头痛眩晕,自行测血压160/120毫米汞柱。自服降压后药后当日症状稍减轻,次日症状加重而来诊。现头痛眩晕,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血压:150/110毫米汞柱。辨证为肝阳头痛。治疗:采用留罐。取穴:肾俞、太冲、关元、三阴交、心俞、脾俞、丰隆。操作:患者取坐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

还可以这样做

1.家用食疗方

枸杞鸡汤:取枸杞30克、母鸡1只,按常法煮汤食用,每日2次。适用于肾虚体亏引起的头痛、痛势绵绵者。

2.家用小偏方

山萸肉、杜仲、熟地黄、山药、人参、当归、枸杞、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补肾生髓。

3.按压穴位

研究发现,穴位及脊柱按摩较常规药物治疗副作用更少,且疗效持续时间更长。有几个主要的止痛穴位,一是在虎口部位的合谷穴和鼻子两侧的巨髎穴(按压至酸疼为止),它们有助于缓解窦性头痛;另一个是头顶的百合穴,它对血管搏动性的头痛非常有效;对于偏头痛而言,按压太阳穴最为有效。

医嘱1.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紧张。2. 保持稳定的作息时间。3. 避免用脑过度。4. 适当加强锻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