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补阳、补虚袪寒不生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9 18:14:17

点击下载

作者:张凤娇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滋阴补阳、补虚袪寒不生病

滋阴补阳、补虚袪寒不生病试读:

前言

滋阴让你远离火气冲天,养阳让你不受寒邪压迫,滋阴补阳百病消,补虚祛寒保健康。那么,什么是阴阳?什么是虚寒?怎样调理才能呵护好我们健康长寿的根本呢?

关于阴阳,从广义上讲,是指对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属性的概括。一般来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无形的、温热的、兴奋的、明亮的都为阳;相对内守的、下降的、有形的、寒冷的、抑制的、晦暗的都为阴。换句话说,阴阳的交合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意思就是,阴阳是天地循环的道理,是万物生死的规律,是万物产生各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决定了自然界万物的变化,因此治病也应从阴阳着手。

人要想拥有健康的体魄,达到长寿的目的,就应滋阴补阳。阴就是身体中具有流动性的一些物质,阳就是具有温煦功能的阳气。阳气足,身体里面暖洋洋的,津液、血在享受温暖阳光的同时,也会变得活跃,畅达地流向身体各处,所经之处,得到灌溉滋养,就会呈现一片健康之象,这叫阴阳平衡、气血通达。“虚”,一般认为就是缺少、衰弱的意思。所以,人们有时说某人身体虚,其实就是说这人身体比较衰弱,不强壮。中医上说,虚是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机体的气血津液和经络脏腑等生理功能较弱,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正气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映,所以,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即称虚证。寒邪是中医外感六淫中的一种,《素问·痹论》记载:“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中医上常说,百病因寒起,由于感受寒邪或素体阳亏而阳虚阴盛、机能活动减退的症候,称为寒证。由于寒邪易犯虚人,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就要补虚祛寒。

本书立足于人体内阴阳二者的变化和关联,以中医理论为研究方法,系统地介绍了滋阴补阳、补虚祛寒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本书分为上篇、下篇两大部分。上篇从滋阴补阳的角度出发,从食补、神补、人体经络、生活环境、脏腑功能、季节交替等方面,详细讲述了滋阴补阳的要点,保证身体健康的多种方法以及家庭常用中药方、药膳食疗方的功效。下篇从补虚祛寒的角度出发,从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体寒、腹寒等角度,论述补虚祛寒的方法,以及常用的保暖养虚的方法。《滋阴补阳、补虚祛寒不生病》是完全建立在中医、养生理论之上的,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所涉及的食疗方、药膳方、中药方以及其他的保健方法都十分适合日常家居,因此,本书着实是一本适合日常滋补、调养的“健康秘籍”。亲爱的朋友们,只有拥有了健康,才算真正拥有了生活,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当你感到身体不适,打算对身体进行调养、滋补的时候,这本书会带给你最详尽、最安心的帮助,帮你及早摆脱亚健康的困扰。上篇滋阴补阳不生病第一章探索养生的奥秘——滋阴补阳是养生不可违背的天道滋阴补阳,是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法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是对阴阳高度的概括与精简的阐述。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阴阳就是天地之道、万物之纲,可想而知,其分量是多么重要。我们对事物所进行的探讨研究不外乎它的变化,包括时间上的和空间上的,而引起这种变化的正是阴阳。在中国的传统理论中,阴阳就是变化之母。

中医理论指出,人体内多种病变的发生,究其根源,都是阴阳不调和所致。阴阳不和以致气血不足,并进一步导致体内脏腑器官功能失常,诱发病变。生命是一种内在稳定状态,这种稳定取决于阴阳的平衡,阴阳就像天平上的两个砝码,一左一右相互制约,只有它们重量相当,天平才平衡。一旦阴阳失调,天平向一方倾斜,平衡被打破了,人就会生病。所以,人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就必须时刻保持阴阳平衡。

如何保持阴阳平衡呢?这就需要进行滋阴补阳。滋阴补阳,是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法宝。所谓滋阴补阳,就是用具有滋阴温阳作用的方药,治疗阴阳两虚证。例如,一些人三天两头会感觉不舒服,不是头痛,就是胸闷气短,再就是四肢乏力,如果不是由于外伤所致,那就是身体内的阴阳失调了。这时候,如果单纯地治疗头痛或胸闷,属于治标不治本,而且不适症状会出现反复现象。如果从调和阴阳入手,根据症状来调节体内脏腑功能,就会彻底消除不适症状。

赵女士这段时间工作并不繁忙,但是总觉得四肢乏力,精神疲倦,稍微一活动就觉得气喘吁吁。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打针吃药输液,可是总是不见好转。后来,她去咨询了一位老中医,老中医把脉时发现她脉细数,又详细咨询了她目前的情况,得知她口干舌燥、咽干唇干、皮肤干燥、便干尿少,诊断为阴阳失调,阴虚液亏。于是,老中医告诉她要注意饮食,同时给她开了麦冬、小蓟、藕节、蒲公英、菊花泡水当茶饮用。一段时间后,赵女士渐渐感觉精气神又恢复了。

关于滋阴补阳,不仅仅适用于产生不适或病变后对身体的调节,更主要的是能够起到绝好的养生效果。中医讲求,一年四季乃至一天的不同时辰,滋阴补阳的方法和效果都是不尽相同的;而滋阴补阳的手法更是不胜枚举,有食疗、药膳、运动、按摩等。关注身体健康状况的朋友,都会在平时尤其是季节更替之时,采用一些办法滋阴补阳,来确保身体的健康。

那些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年人,通常都是注意滋阴补阳的朋友。他们关注着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安享着天伦之乐。滋阴补阳,调节身体的基本原则

滋阴补阳是一种养生手段,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一种有效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滋阴补阳毫无规律可循。我们必须找到并遵循滋阴补阳的规律和原则,才能确保身体健康。1.滋阴补阳,需要顺应自然

人凭借天地之间的灵气而生存,同时遵循着自然界的规律。人生于天地之间,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也就会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和制约。这种天人相应或称天人合一学说,是中医效法自然、顺时养生的理论依据。顺应自然养生包括顺应四时调摄和昼夜晨昏调养。昼夜变化和四季变化是可以相互对照参考的,所谓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半为秋,入夜为冬。白昼阳气主事,入夜阴气主事。四时与昼夜的阴阳变化,人也应该遵从。所以,生活起居要顺应四时昼夜的变化,动静和宜,衣着适当,饮食调配合理,体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人不仅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还有社会属性。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人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崇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社会环境一方面供给人类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另一方面又制约着人的心理发展。随着医学的发展,日益显示出重视社会因素与心理保健对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性:社会因素可以通过对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素质的影响而影响人的健康。所以人必须适应四时昼夜和社会因素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才能健康长寿。《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2.滋阴补阳还需要做到形神共养

形神合一,又称形与神俱,这是中医学的生命观。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与神俱,方能尽终天年。因此,养生只有做到形神共养,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所谓形神共养,是指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生,使形体强健,精力充沛,身体和精神得到协调发展,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中医养生学的养生方法很多,但从本质上看,统而言之,不外“养神”与“养形”两端,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形神共养,养神为首要任务,神明则形安。神为生命的主宰,宜于清静内守,而不宜躁动妄耗。所以中医养生以调神为第一要义,通过清静养神、四气调神、积精养神、修性怡神、气功练神等,以保持神气的清静,增强心身健康,达到调神和强身的统一。

形体是人体生命的基础,神依附于形而存在,有了形体,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方能产生精神活动和具有生理功能。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衰,形谢则神灭。形体的动静盛衰,关系着精、气、神的衰旺存亡。中医学主张动以养形,以形劳而不倦为度,用劳动、舞蹈、散步,导引、按摩等,以运动形体,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

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以动静适宜为度。形神共养,动静互涵,才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有益于强身防病。阴和阳不能分,就像鸟和天空不能分一样

鸟儿在天空中展翅翱翔,自由自在。没有如此广袤的天空,就无法衬托出鸟儿飞翔时的愉悦;如果没有鸟儿飞翔穿梭的映衬,天空也会显得单调没有生气。鸟儿和天空是不可分割的,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会产生缺陷。

在中医理论中,阴和阳之间的关系,就像鸟儿和天空那样紧密。阴阳是抽象的概念,是相比较而言的,所以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可相互转化且不可随意分割。

在人体中,阴阳是生命现象的主要矛盾,是生命发展的动力,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就生命物质的结构和功能而言,生命物质为阴,生命机能为阳。其运动转化过程则是阳化气,阴成形。生命就是生命形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阴精与阳气、化气与成形的矛盾运动,即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在对立斗争中取得了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有斗争就要有胜负,如果阴阳的对立斗争激化,动态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胜负、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理论指出,正气与邪气也都有阴阳之分,邪气有阴邪、阳邪之分,正气有阴精与阳气之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导致阴阳失调,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无论外感病或内伤病,其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不外乎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就人体部位来说,人体的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按脏腑功能特点分,心、肺、脾、肝、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五脏之中,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心肺之中,心为阳,肺为阴;肝脾肾之间,肝为阳,脾肾为阴。而且每一脏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阳。经属阴,络属阳,而经之中有阴经与阳经,络之中又有阴络与阳络。就十二经脉而言,就有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之分、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别。在血与气之间,血为阴,气为阳。由此可见,脏腑器官根据其特性,可分为“阴”“阳”两种,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的内部机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阴”“阳”是密不可分的。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滋阴补阳源于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阴阳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中医学把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阴阳学说具体有哪些内容呢?1.阴阳对立

所谓对立,是指矛盾的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相互排斥、相互斗争。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万事万物都是阴阳对立的统一,相互排斥而生,相互斗争而存。

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一个相反却又相承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阴阳两方面的相互对立,集中表现于二者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关系,在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取得了统一,使二者平衡。当二者关系处于平衡的状态时,事物的发展变化才会正常,人体的阴阳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一旦失去平衡,你强我弱,事物的发展变化就会遭到破坏,人体就会出现疾病。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之分。夏季阳热盛,夏至之后,阴气就逐渐上升,用以制约火势的阳气,这就是“阳消阴长”;冬季人体阴寒之气占主导地位,但冬至过后,阳气就逐渐提升,制约过盛的阴气,这就是“阴消阳长”。这样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所以人体的阴阳维持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人体才会健康。这就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结果。2.阴阳互根

所谓阴阳互根,是事物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互根则是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根据和条件。阴阳双方的存在,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这种性质和状态,如同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虚与实、聚与散,既对立,又互为参照。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没有阳,阴就不会存在,没有阴,阳也无从而来。阴内有阳,阳内有阴,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阴阳互根深刻地揭示了二者缺一不可、无法分离的状态和性质。中医学用阴阳互根的观点,来阐述人体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等生理病理的关系。

正因为阳根于阴,阴根于阳,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所以,阴与阳相互依赖,二者缺一不可。这种现象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个体,大自然物质与功能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都存在着这种阴阳互根的关系。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功能是生命的主要标志,物质性阴,功能属阳,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则是物质的体现。就人体而言,脏腑功能活动健全,就会不断促进营养物质的化生,而充足的营养物质,又能保护脏腑活动功能的平衡,二者相互促进,人体才会健康。

在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如果阴阳不能平衡,如果正常的阴阳互根关系遭到了破坏,疾病就会滋生,甚至威胁到生命。在人体的病理情况中,阳气和阴液的相互作用即是一个互根的过程。如果一方不足,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亏损,所谓“无阳则阴无以化”“阳损及阴”,即阳损就会耗阴,阴损则会耗阳,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人体内阳气与阴液、物质与功能等阴阳互根关系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一方已经快消失,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这种情况即是阴阳矛盾消失,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3.阴阳消长

消,即减弱;长,即增长。阴阳消长,指的就是阴阳对立双方的增减、盛衰、进退的运动变化。阴阳对立的双方不是总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此盛彼衰,此增彼减,此进彼退,总是在运动变化之中。当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平衡的时候,人体各脏器处于一个正常的运动规律之下,在这个正常的平衡里,人体才会保持健康。阴阳双方在一定范围内的消长,是人体动态平衡的生理活动过程。但是,当这种消长程度超过了人体的生理限度,便会出现某一方过盛或过衰的情况,就会打破这种平衡的状态,疾病就因此而生。4.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双方尽管对立,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却可以相互转化,阴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的对立是绝对的,但是对立的过程却是动态可变的,它既有量变,也有质变。事物的发展变化,就有从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阴阳消长即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阴阳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在阴阳消长的过程中,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载了阴阳正常的区域,打破了平衡,就必然会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当然。这种转化不是任意而为,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就是阴阳任意一方过盛或过衰,也就是中医学所说的“重”或“极”。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

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两个密不可分的阶段,两者相辅相成,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的必然结果,二者紧密相联,使事物的发展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保持人体生命与活力。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轮回不息。春夏两季属阳,秋冬两季属阴,四季的轮回,就具体体现了阴阳的互相转化过程。冬天结束,春天来临,气温回升,同时也是阴转化为阳的过程;当夏季结束,秋天来临,气候渐渐凉爽,这又是由阳转化为阴的过程。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易学哲学体系中的最高哲学范畴。阴阳化生万事万物,是生命物质运动变化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命题和范畴,都是以阴阳这一范畴为基础展开讨论和阐述。阴阳,即是事物的对立面,阴阳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运动变化,因此,这种对立的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不是彼此孤立存在、单独运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中医病理的指导

中医理论指出,疾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邪气。所谓邪气,就是各种致病因素的总称。二是正气。正气泛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常与邪气对称。邪气有阴邪(如寒邪、湿邪)和阳邪(如六淫中的风邪、火邪)之分。正气又有阴精和阳气之别。

中医常诊断热毒疾病,就是因为体内阳气过盛。阳盛是病理变化中阳邪过盛,从而在人的机体表现出的热的病变。如夏季中暑,就是因为暑热邪气侵入人体,造成人体阴阳失衡,阳气偏盛,出现高热、出汗、口渴、面赤、脉数等表现。因其性质属热,所以说“阳盛则热”。因为阴阳互依,此消彼长,当阳气过盛时,必然导致阴液的损伤,如暑热出现高热面赤等病症时,就会出现阴液耗伤而口渴的现象,损伤人体的正气,所以说“阳盛则阴病”。

同理,“阴盛则寒”。阴盛是针对阳盛而言,是病理变化中阴邪过盛而表现出来的寒的病症。当人们纳凉饮冷时,机体阴气就可能偏盛,导致人体疾病,如腹痛、泄泻、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等症状。阴盛打破了人体阴阳的平衡,使阳气损伤,如出现腹痛、泄泻等症状时,必然出现阳气损耗而形寒肢冷的现象,造成人体正气的损伤,所以说“阴盛则阳病”。这就是阴阳消长理论的最直接体现。“阳盛则热”就是阳长阴消,而“阴盛则寒”属于阴长阳消,其中,以“长”为主,“消”居其次,都是属于人体阴阳失衡的表现。

阴盛即阳虚,阳虚则寒。阴阳之气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当人体阴阳动态平衡被打乱,阴或阳任何一方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偏盛,这就使机体内阴阳不能相互制约。阳虚就不能制约阴,当阴盛时机体就会出现寒象,具体表征为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精神倦怠、自汗、脉微等。

阳盛则阴虚,阴虚则热。阴阳平衡,人体则健康,这个平衡是动态变化的,当阴虚不能制约阳时,阳就会出现偏盛,产生热象。如久病就会耗损阴液,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脉细数等热象表现。

这种现象用阴阳消长理论分析,“阳虚则寒”属于阳消而阴长,“阴虚则热”属于阴消而阳长。这两种现象,均是以“消”为主,因消而长,“长”居其次。

从阴阳互根这一原理来讲,阴阳互为根,保持在一个动态的相对平衡的状态。当机体任何一方虚损,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阳虚至一定程度,阴液不能化生,就会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相同的道理,阴虚至一定程度,阳气不能化生,就会出现阳虚的现象,即“阴损及阳”。二者相辅相依,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只有始终处于正常水平的平衡状态,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

临床上,把阳盛则热称作“实热”,把阴虚则热称作“虚热”,把阴盛则寒称作“实寒”,把阳虚则寒称作“虚寒”,以区别它们的不同。把阳损及阴、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划分为虚寒虚热范畴;阳损及阴,以虚寒为主,虚热居次;阴损及阳,以虚热为主,虚寒居次;而阴阳两虚则是虚寒虚热并存,且暂时处于均势的状态。但是由于这种低水平是动态平衡,所以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会有主次。

阴阳转化也同样体现在病症之上。在病症的发展过程中,阴阳之中的某一方偏盛或偏衰,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为相反的方向,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就是阴阳转化的体现。

当人体阴阳失衡,处于病理状态之下时,对立的阴阳双方处于一个相互对立的状态,进行着剧烈的斗争。阴阳斗争,也就是邪正的斗争,是阴证和阳证的斗争,这是疾病自我运动转化的内在原因,而中医的治疗,是促使转化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从而使阴阳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阴阳相互对立,有着显著差别,但是阳证之中存有阴证,阴证之中存有阳证,又是相互渗透的。

中医正是依据阴阳理论来进行临床治疗。以上论证的理论,也正是阴阳学说的根本所在,对于我们进行滋阴补阳同样具有指导意义。阳气是生命的根本

事物及运动中具有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轻清的、功能性的等,具有阳属性的一面,我们称之为具有阳气。

中医理论认为,阴阳是相互对立的。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就其功能和形态来说,阳气指功能;具体于脏腑机能而言,指六腑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卫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气支持着人的正常生存需要,它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都决定于人的阳气。古人曾说:“得阳者生,失阳者亡”,可见阳气对人体的重要决定作用。阳气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一个人的阳气越足,身体就会越强壮,反之,人体就会生病。当一个人的阳气完全耗尽的时候,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当阳气虚弱的时候,人的生理活动就会减弱、衰退,导致怕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就会逐渐亏损,身体抵抗力也渐渐下降。《灵柩》有言:“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的阳气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父亲和母亲的遗传,这是先天性的;另一方面来自于饮食,从食物中吸收水谷精气转化而来。而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情绪变化、气温变化、活动等,都会一定程度地消耗阳气。

阳气的温养作用对于人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阳气就像太阳,当太阳出来的时候,身体感觉非常暖和。当人体阳气充足的时候,身体也经常感觉是暖和的。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有时甚至夏天都感觉身上冷。这种人就是体内阳气不足,“火气不够”。相反,有的人总感觉身上非常暖和,即使冬天也比别人穿得少,我们说这种人“火气大”,也就是阳气旺。《黄帝内经》将阳气的温养功能高度概括为“若天与日”“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当人体的阳气充足的时候,人的精神就非常饱满,充满活力,身手敏捷,身体强壮,精气神十足。相反,有的人整天精神不振,精神倦怠,有气无力,这就是阳气不足,阴气占主导了。

在我们人体中,阳气同样具有新陈代谢的作用。人体的新陈代谢是需要阳气气化作用来进行的,吃的食物,吸的气体,在气化作用下可以变成可吸收利用的物质进入人体,又合成人体所需要的有用的物质来滋养身体,同时分化出无用的代谢废物,并将其排出体外,而阳气在整个气化作用中占着主导地位。如果离开了阳气,气化作用就不可能进行,一旦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停止,生命活动也将终结。

除此之外,阳气还有“卫外”和“固密”的作用。中医里很多概念非常抽象,但又能容易从自然现象中形象地领会理解。中医说人的阳气“若天与日”,如果把人体看作一个地球的话,阳气对人体就好像大气层对地球发挥的作用一样。大气层阻挡着外来的有害物质,使地球上的生物能健康成长,阳气对于人体也是如此,可以保护人体在一定范围内不受外在有害物质的侵袭,这就是“卫外”的作用。另一方面,大气层又保护着地球内部有用的物质不随便流散,如氧气、水分、热量,就像阳气保护人体的有用物质一样,以更好地为其服务,这就是“固密”的作用。阳气的这两种功能,能够维持人体内部的稳定,使人体机能平稳地运转。因此,真正阳气旺而且卫外固密功能好的人,身体是十分健康的。

所以,阳气足是一个人健康的最重要的体现。在中医学里,保阳气是一条重要原则。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阳气,离开阳气生命就会枯竭。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奉命长短等都离不开阳气。“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是,关于养生的人,又必须善于固其精,因为精盈的人,气就足,气足的人,就神全、身健。若想活得好,光补阳不够,还需滋阴

在传统医学中,滋阴指滋养阴液的一种治法。人体中的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万事万物一样,存在于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中。阴与阳是两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不存在孤阳无阴或独阴无阳的情况。阴阳在人体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息息相关的关系。因此讨论滋阴时,亦必须阴阳并论。

在人体生理过程中,身体组织器官内部及其相互之间,都普遍存在着不停的阴阳气化运动。其总的生理概念是:阴为有形的物质,阳为无形的功能,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指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核,精归化”。由于人体脏腑、经络各个方面,都普遍存在着不停的阴阳消长气机运动,人体才能得以保持自己持续的生理活动。《素问·经脉别论篇》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子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铺膀胱”;以及肾阴上济于心,心阳下降于肾,这就是人体脏腑物质之间的上下升降、内外出入的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过程,也就是阴阳升降气化过程。

阴的生理,实质是指“阴精”或“阴液”的生理,它代表人体五脏所藏的精华。如《灵枢·本神篇》说:“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说明阴液在人体的重要性。《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还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明生理的阴阳必须平衡,不能偏盛偏衰,否则可能造成疾病或危境。

五脏各有阴精,如心主血,汗为心液;肝藏血,脾统一身之血,化生精液;肺主气,敷布律液,肾主水,藏精,主生髓。五脏各藏精、津、液、血、髓。这些物质,统属阴精,但主要物质来源,全居于肾。《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可见全身之阴精与肾阴有着密切关系。阴精如此,阳气也是如此。明代张景岳指出,命门为精血之海,脾胃为水谷之海,均为五脏六腑之本,然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张景岳认为,五脏六腑之阴液,都由肾阴来供应。明代赵献可更将肾阴的功能说成与脑和脊髓有关系,他指出,肾阴“是上行夹脊至脑中为髓海,泌其律液,注之于脉,以荣四肢,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说明肾阴在脑和脊髓影响下,将肾阴分泌出来,贯注于血脉,而达四肢脏腑,供应人体生理上的需要。

总之,“阴”是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要想身体健康,必须重视滋阴。由于分布和作用不同的关系,因而有精、津、液、血、髓等不同名称,它的来源可包括先天、后天两个方面。先天因素,秉受父母之精血,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之盛衰,又直接和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和生殖能力有关。后天因素,机体摄纳饮食营养,经脾胃消化,吸收饮食精微,依赖肺、肾、三焦等气化作用,转输化生而成精、津、液、血、髓等。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它们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营养全身各部分的脏腑和组织,因而汗、涕、泪、唾、尿等都是阴液的代谢物。机体在内外环境影响下,阴液能相应地转化为不同的代谢物,借以协调人体的阴阳平衡。

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补阳是十分重要的,往往忽视了对滋阴的关注,从而会诱发一些疾病或身体不适。但光补阳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阴阳调和,还要注重滋阴。生死关头救阳为急

中医理论指出,如果人体内阳气旺盛,那么各个器官都会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机体防御功能强,才能够抵御外邪的入侵。一旦阳气受损,人体的防卫功能就会减弱,就会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若是阳气得不到及时补充,或者身体反复受损,则可使阳气衰竭,危及生命。由此可知,阳气对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医理论中,也讲究在病人的生死关头,一定要以救阳为第一要务,只有保证体内阳气不全部丧尽,才能有转机的希望。

阴阳贵在平衡,但这种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阴阳二者相比较,始终是以阳动为主、阴气从之的状态,所以阳气应该旺盛一些。《黄帝内经》中说:“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只有阳气足够旺盛,才能转化为动力,使阴精得以化生,才能确保津液、血等阴液的正常循行,并涵养脏腑器官、四肢百骸。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位能够“起死回生”的神医——扁鹊。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人,本名秦越人。据传他少时曾从长桑君学医,擅长诊脉,能够洞察内腑五脏的症结,医术极为高明。

一次扁鹊到了虢国,听说虢国太子暴亡不足半日,还没有装殓。于是他赶到宫门告诉中庶子,称自己能够让太子复活。中庶子认为他所说是无稽之谈,人死哪有复生的道理。扁鹊长叹说:“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试着诊视太子,应该能够听到他耳鸣、看见他的鼻子肿了,并且大腿及至阴部还有温热之感。”中庶子闻言赶快入宫禀报,虢君大惊,亲自出来迎接扁鹊。

扁鹊说:“太子所得的病,就是所谓的‘尸厥’。人接受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阳主上主表,阴主下主里,阴阳和合,身体健康;现在太子阴阳二气失调,内外不通,上下不通,导致太子气脉纷乱,面色全无,失去知觉,形静如死,其实并没有死。”

扁鹊命弟子协助用针砭进行急救,刺太子三阳五会诸穴。不久太子果然醒了过来。扁鹊又将方剂加减,使太子坐了起来。又用汤剂调理阴阳,二十多天后,太子的病就痊愈了。

由此可见,阳气具有如此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对其保护和滋养。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有效护理阳气的日常菜谱——花生仁拌芹菜。

具体做法:准备连皮花生仁100克,芹菜250克,豆油、酱油、精盐、味精、白糖、醋、花椒油各适量。炒锅内放豆油烧热,放入花生仁炸酥捞出。把芹菜摘去根叶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放开水锅里焯一下捞出,用冷水淘凉,控净水分,把芹菜与花生仁共同放入盘中,把酱油、精盐、白糖、味精、醋、花椒油放在小碗内调好,浇在盘中,拌匀即成。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中医理论指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可以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滋阴补阳、清咽止咳。芹菜性凉,味甘辛,无毒;入肝、胆、心包经;主治清热除烦,平肝,利水消肿,凉血止血。

经常食用此方可以补充体内阳气,更益身体健康。男人重在补阳,女人重在滋阴

中医理论指出,阴阳贵在平衡,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保证身体处在正常状态,维持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必须保证自己体内的阴阳平衡。但如果细化一点来讲,男人应该重视补充阳气,女人则应该把重点放在滋阴上。

男人的生命重在一身阳气,如果男人阳气不足,就会体弱多病,失去“阳刚之气”,甚至阳痿、早泄,影响到家庭幸福和后代的繁衍。女人重在阴血,如果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减少,就会造成气血不足、容颜衰老等症状,所以女人应该重视滋阴。男人补阳,女人滋阴,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中成药,也可以选择食疗进补方进行调节。

下面给大家介绍两种中成药,分别能够补阳、滋阴。1.桂附地黄丸

该品所治病证为肾阳虚证,是由于肾中阳气不足所致,故治疗上以温补肾阳为主。全方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滋补肝肾之阴,又配以肉桂、附子温补肾中阳气,以达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目的。诸药配合,既补肾阴,又补肾阳,阴阳互生,阴中求阳,正如张景岳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对于肾阳亏虚所致之疾患极为适宜。在临床应用中,除桂附地黄丸主症外,对因肾虚阳衰引起的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肾小球肾炎、前列腺肥大、水肿、老年性阴道炎、糖尿病、老年性尿失禁、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哮证、喘证、神经衰弱、白内障、慢性腰腿痛等疾病有治疗和改善症状的作用。2.河车大造丸

河车大造丸出于明代名医张介宾所著的《景岳全书》, 《中国医学大辞典》谓:“大造者,其功之大,有如再造,故名。”《古方选注》中述:“本方借后天以补先天,疗虚损功同大造,故称河车大造丸。”河车即紫河车,为产妇分娩时的胎衣,因有羊水而润滑,故名紫河车。“造”为滋养之意,大造即是得到较多的滋养。

在方剂配伍上,采取的是益阳助阴之法。以补养元气为主,滋养肾阴为辅,达到益气、补血、补肾的目的。本方以血肉有情之品的紫河车为主,其性甘、咸、温,入肝、肾二经,身体瘦弱之人服之,能补气、养血、益精。辅以熟地黄味甘微温,滋阴养血,温补肝肾,能疗肾阴不足,壮水制火,腰酸腿软。佐以龟板补肾滋阴养血,治虚损羸瘦、骨蒸潮热。麦门冬甘寒,可润肺清心,益胃生津,能疗虚劳咳嗽,心烦口渴。阴阳平衡才有健康身体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谐,讲究平衡,社会重在平衡,环境重在平衡,健康也重在平衡。平衡是瞬间的,也是永恒的。人体同其他事物一样,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如果破坏了这种平衡,各种生理活动就会发生变化,严重时就会引起疾病、危害健康。所以,要保持健康,每个人都应努力维持好自身的平衡,而健康平衡的前提条件就是人体的阴阳平衡。《黄帝内经》中指出,人身的阳气,白天主司体表: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并趋向于外;中午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阶段;太阳偏西时,体表的阳气逐渐虚少,汗孔也开始闭合;到了晚上,阳气收敛拒守于内,这时不要扰动筋骨,也不要接近雾露。这表明了人体的阴阳是随着自然界阴阳的运动而变化的,并且总是处于不断消长中。

自然界阴阳的转变也是这样:清晨万物复苏,阳气开始强盛欲动,并趋向升腾;中午时,阳光普照,阳气也达到最高潮;傍晚太阳偏西时,地表的阳气逐渐消减;到了晚上,阳气收敛,阴气升腾。

寒热温凉,产生四季温差和昼夜的变化,因此可以说人体的阴阳与大自然的阴阳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如果我们能够遵循这个大自然的阴阳变化,进行平衡阴阳,那么就可以事半功倍。既然大自然给我们恩赐,不停地给我们带来阳和阴,那么阳虚的人和阴虚的人就应该利用大自然的阴阳变化规律来进行养阳和养阴。所以,《黄帝内经》便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维持阴阳平衡的理论。

早晨日出的时候,面向东方做深呼吸,阳气可以从鼻孔和人体的各个皮肤腠理、毛孔进入人体;正午的时候,日头当顶,我们到户外后,让太阳的日精从我们的百会穴进入人体;傍晚日落红霞的时候,可以到户外,尽量地采吸太阳给我们这一天中最后的一次养阳机会。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动的根本。阴阳要是平衡,人体才会健康;如果阴阳失衡,那我们就会患病,就会早衰,甚至死亡。所以生命的宗旨,最重要的就是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中医调节阴阳平衡的方法

中医理论中,对于阴阳的调节方法,多采用“补法”,也称补益法,就是用药物或食物进行调补,来充实体内阴、阳。之所以说补,正是因为有不足。气、血、津液之不足,就会导致某些脏腑功能的衰退,此时气血虚弱,无力祛除病邪。这时使用补法,就能够使正气恢复,而且有利于驱病除邪,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滋阴补阳之功。

关于中医进补,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整体概念,强调因人而异

中医进补,主要是从一个人的整体入手,进行全面分析,然后确定不同的进补方法,并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有针对有目的地抓住根本的问题来进补。2.讲究辨证论治,分清气血阴阳

中医进补,讲究辨证论治。所谓辨证论治就是通过“四诊”(望、闻、问、切)的手段,全面了解病人所出现的症候,并加以分析,搞清疾病发生的原因,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掌握虚证的实质,最终确定运用哪种补法治疗,选用哪种方剂和药物调理,来取得理想的进补效益。也就是说,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通过“四诊”手段,分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然后分别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方法,对症进补。3.提倡精神调节,注意运化功能

调节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增强身体健康、提高防病机能有着很大益处。具体说来,就是要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避免情绪的巨大波动,保持一种心情舒畅的乐观心态,这样才能为进补创造有利的条件。有些病人体质虚弱,需要进补,但其消化功能很差,胸闷,嗳气,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如果只是采用大剂量的滋补性补品进补,结果便是病人食欲丧失,胸闷胃胀。所以,对这些消化能力低下的病人,应该用轻灵而易于消化的补剂,并且适当配合一些健脾助运的药物,先提高病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之后进补,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

中医中关于进补的方式,主要是以口服为主的进补法,口服类进补方法按照所用材料可以分为食疗进补法、药物进补法以及食疗药物混合进补法三大类。

第一,食疗进补法。就是用果蔬、肉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进补。如果运用得法,效果显著。如用甲鱼、乌龟滋阴清热,羊肉、狗肉温阳散寒,等等,品种繁多,举不胜举。

第二,药物进补法。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针对不同虚证,可以分别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药物来进补。药物进补的形式是多样的,但需要对症进补,否则,进补不对路,往往事倍功半,不能取得效果。

第三,食疗药物混合进补法。这是一种把食物和药物混合在一起的混合进补方法。如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载有“当归生姜羊肉汤”,用当归150克、生姜250克、羊肉500克煮服,有很好的补血温阳散寒的作用。

除了口服形式,进补的方式还有运动形式和针灸形式,这在古代早已有之。体育运动这种养生保健方法最早发源于古代哲学思想,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汉代医学家华佗发明的“五禽戏”,就是体育锻炼的一种保健方法。他说“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这一观点对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对针灸形式的补益法,认为其有“扶元益气,调中扶邪”之功。像明代医学家李挺编著的《医学入门》中有药物灸可以“大补元气,延年益寿”的说法。

进补的目的是为了保健强身,抗病延年。无论是对何种年龄层次的人群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和要求,通过合理进补,可以增强体质,青春常驻,保持充沛的精力;同时可以延迟衰老,永享健康,生活甜蜜;而对身体虚弱多病的人来说,可以达到增强抗病能力,有利于疾病趋向好转和痊愈的效果。中医对疾病阴阳的诊断原则

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诊察疾病和辨别证候两个方面,正所谓“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如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语声高亢洪亮者属阳,低微无力者属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属阳,呼吸微弱、声低气怯者属阴;口渴喜冷者属阳,口渴喜热者属阴;脉之浮、数、洪、滑等属阳,沉、迟、细、涩等属阴。

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在临床辨证中,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所以,辨别阴证、阳证是诊断的基本原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脏腑辨证中,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可表现出许多复杂的证候,但不外阴阳两大类,如在虚证分类中,心有气虚、阳虚和血虚、阴虚之分,前者属阳虚范畴,后者属阴虚范畴。

总之,由于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所以疾病的病理变化虽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其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大类。

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不仅用阴阳学说来阐发摄生学说的理论,而且摄生的具体方法也是以阴阳学说为依据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就可以延年益寿,因而主张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界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确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

损其有余,实者泻之。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有余之证。由于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阳热盛易于损伤阴液,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阴寒盛易于损伤阳气,故在调整阴阳的偏盛时,应注意有无相应的阴或阳偏衰的情况存在。若阴或阳偏盛而其相对的一方并没有构成虚损时,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原则。若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阳盛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阴盛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因二者均为实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即“实者泻之”。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补其不足,虚者补之。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治当滋阴以抑阳。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补阴以制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又称壮水制火或滋水制火,滋阴抑火,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即用滋阴降火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如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此非火之有余,水之不足,故当滋养肾水,《黄帝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当扶阳制阴。一般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又称益火消阴或扶阳退阴,亦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如肾主命门,为先天真火所藏,肾阳虚衰则现阳微阴盛的寒证,此非寒之有余,乃真阳不足,故治当温补肾阳,消除阴寒,《黄帝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

补阳配阴,补阴配阳,至于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的治疗原则,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阳损及阴则治阳要顾阴,即在充分补阳的基础上补阴(补阳配阴);阴损及阳则应治阴要顾阳,即在充分补阴的基础上补阳(补阴配阳);阴阳俱损则应阴阳俱补,以纠正这种低水平的平衡。阴阳偏衰为虚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补其不足”或“虚则补之”。滋阴补阳,需要培护正气

中医理论指出,人体疾病的发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正气的虚衰。正气旺盛,是人体阴阳协调、气血充盈、脏腑经络功能正常、卫外固密的象征,是机体健壮的根本所在。因此,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重视护养人体正气。《寿亲养老新书》对保养人体正气做了概括:“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人体诸气得到滋养,脏腑功能协调,使机体按一定规律生化,则正气旺盛,人之精力充沛,健康长寿;正气虚弱,则精神不振,多病早衰。一旦人体生理活动的动力源泉断绝,生命运动也就停止了。因此,保养正气乃是延年益寿之根本大法。

人体正气又是抵御外邪、防病健身和促进机体康复的最根本要素,疾病的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气不足是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灵枢·百病始生篇》又进一步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些论述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了中医的正虚发病观。就是说,正气充沛,虽有外邪侵犯,也能抵抗,而使机体免于生病,患病后亦能较快地康复。由此可知,中医养生学所指的“正气”,实际上是维护人体健康的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和抵抗病邪的抗病能力,它包括了人体卫外功能、免疫功能、调节功能以及各种代偿功能等。正气充盛,可保持体内阴阳平衡,更好地适应外在变化,故保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任务。

保养正气重在脾肾。保养正气,就是保养精、气、神。从人体生理功能特点来看,保养精、气、神的根本在于护养脾肾。《医宗必读·脾为后天之本论》说:“故善为医者,必责其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肾,肾应北方之水,水为天一之源。后天之本在脾,脾应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在生理上,脾肾二脏关系极为密切,先天生后天,后天充先天。脾气健运,必借肾阳之温煦;肾精充盈,有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补养。要想维护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统一,保养脾肾至关重要。1.保精护肾

肾之精气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过程。《图书编·肾脏说》云,“人之有肾,如树木有根”,即明确指出肾精对健康长寿的重要性。扶正固本,多从肾入手,为此古人反复强调肾之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体衰老的速度。所以,历代养生家都把保精护肾作为抗衰老的基本措施。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肾与下视丘、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密切关系。肾虚者可导致这些方面功能紊乱,并能引起遗传装置的改变,从而广泛地影响机体多方面的功能,出现病理变化和早衰之象。临床大量资料报道都表明,性欲无节制,精血亏损太多,会造成身体虚弱,引起多种疾病,过早地衰老或夭亡。这说明重视“肾”的护养,对于防病、延寿、抗衰老是有积极意义的。至于调养肾精的方法,要从多方面入手,如节欲保精、运动保健、导引补肾、按摩益肾、食疗补肾、药物调养等。通过调补肾气、肾精,可以协调其他脏腑的阴阳平衡。肾的精气充沛,有利于元气运行,增强身体的适应调节能力,更好地适应自然。2.调养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正如《景岳全书》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基础。

脾胃为水谷之海,益气化生营血。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是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强盛。脾胃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人身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本。李东垣说,“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提出了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的观点。所以,《脾胃论》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元气不充,则正气衰弱。李东垣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正说明脾胃虚衰正是生百病的主要原因,故调理脾胃、扶正益气也是预防保健的重要法则。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整个机体状态加以调整,防衰抗老。从治疗学上来看,调理脾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除了调治消化系统的疾病外,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妇科、五官科等方面的多种疾患,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由此可知,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一致重视脾胃的护养。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如饮食调节、药物调养、精神调摄、针灸按摩、气功调养、起居劳逸调摄等,皆可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调理肾元,在于培补精气,协调阴阳;顾护脾胃,在于增强运化,弥补元气,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全身形、防早衰的重要途径。突出强调精血之养,重在脾肾,此为培补正气的关键所在。

除此之外,滋阴补阳,培护正气还需进行食补,食补有时比药补更为重要,因为食补不仅可补虚祛邪,而且可以扶正益气,达到补虚扶正的要求,使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新的平衡,恢复健康,故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进补是为了补虚扶正,若不虚而补、补之过度或进补不当均可引起不良反应,如壮实的人服了人参、阿胶等性温的补气血药物,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饱胀、便秘、头晕、咽痛、牙龈虚浮出血;又如怕冷、大便溏薄的阳虚者服了生地、麦冬、鳖甲等补阴药食物,会更加怕冷、腹泻、腹痛等,这些都是因进补不当,损伤了胃气,违反了中医辨体施补的原则。第二章望、闻、问、切——及时了解身体阴阳失衡发出的信号阴阳失衡时,身体就会发出信号

阴阳失调是机体阴阳之间协调平衡失常。阴阳学说强调阴阳之间的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持着动态平衡。阴阳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阴阳的协调平衡是相对的。使相对的平衡处于无尽的变化中,表现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协调统一,是为无病。阴阳失调则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在临床上,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多与疾病本质的寒热性质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素问·调经论》又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说明在疾病过程中人体大多存在着病变性质的或寒或热,或寒热错杂,或寒热真假等病理变化。为此,阴阳失调更成为阐释病性寒热变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病机,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人体阴阳失衡,机体就会有所表征。阴阳失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阴阳偏盛

阴阳偏盛,包括阴盛和阳盛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当感受阳热病邪,或感受其他病邪或内邪滋生郁滞;或者身体机能本身病理性亢奋而化热;还有喜好吃辛辣、肥腻食物,或误用了温补壮阳的保健品而化热,从而出现阳盛。在临床上,感受阳热病邪的症状多表现为恶热、烦躁易怒、面红心烦、口渴难忍、便干尿黄、苔黄脉数等实热性病证。

阴盛是指体内的阴占据主导地位,在疾病过程中以阴寒之邪侵害机体而出现的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热量不足,或者水湿、痰饮、瘀血等致使病症的一些病理状态。阴气偏盛多由于外感阴寒之邪,或者喜食生冷食物、寒滞等导致的。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四肢惧冷、恶寒喜暖、脘腹冷痛或者泄泻水肿、精神疲倦、口淡不渴、痰液清稀、苔白脉迟等实寒性症状。2.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指的是人体阴或阳某一方低于另一方的病理变化,阴液或阳气亏损不足,表现出正气虚弱的状态,形成“精气夺则虚”的虚证。当机体内阴阳失衡,出现阴或阳某一方物质减少或功能减退时,就不能制约对方而保持阴阳平衡,形成“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虚寒)”“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虚热)”等病理现象。(1)阳偏衰。阳偏衰,也就是阳虚,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机体反应性低下,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多表现为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这种现象,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长期过度劳累,或久病不愈耗损阳气引起。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可见畏寒喜暖、精神不振、倦卧少动、脉象无力等症,还可见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水肿发作等症。总之,阳气虚衰,病理表现一般多为虚寒性征象。(2)阴偏衰。阴偏衰,也就是阴虚,指机体阴液、精、血虚亏,机能减退,因而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虚热生病理状态,多表现为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气功能相对偏盛的虚热证。阴液不足,一般以肝肾之阴为主,症见口干舌燥、咽干唇干、皮肤干燥、便干尿少、舌红少苔等症。当长时间阴虚液亏,就可能导致血虚精少,表现为形体消瘦、盗汗、脉细数等症。3.阴阳互损

当机体阴液或阳气耗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到另一方,导致相应一方的亏损,从而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转化。肾为全身所有脏器阴阳的根本,内藏精气。久病必然会累及到肾,所以,不管是阴虚还是阳虚,一般情况都是肾脏阴阳失调之下,才会容易发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阳损及阴,是指由于阳气亏损比较厉害的情况下,阴液不能化生,时间长了就会累及阴精生化不足,这样阳虚又导致了阴液的亏少,从而形成了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这种情况,是由于肾阳虚衰、精关不固、失精耗液,或者因为阳虚使血亏液少,或阳虚不固、伤津耗液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