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读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1 02:52:47

点击下载

作者:叶朗,朱良志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文化读本

中国文化读本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国文化读本作者:叶朗;朱良志排版:小不点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4-01ISBN:9787560073972本书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这是一次盛会。205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将来北京参加这次盛会,这在奥运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随着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他们希望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北京奥运会正好为各国朋友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他们到北京来看一看,亲身体验一下,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究竟有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今天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

就在这个时候,北京大学叶朗和朱良志两位教授撰写了这本《中国文化读本》。这本书的出版正当其时。

叶朗教授是我们在共同探索加强美育,提高青少年全面素质的理论和实践中,相识相知的老朋友。他曾经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三个系的系主任,是当代有影响的哲学家、美学家。朱良志教授也是这个领域出色的学者,他对中国哲学、艺术有长期的研究,特别是在绘画、书法、园林等中国传统艺术和禅宗哲学上用功很深。

这本《中国文化读本》,不仅对中国文化中一些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作了具体生动的介绍,而且力求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讲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力求进一步展示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并注意发掘中国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的意义世界。他们希望这本读物不仅能向国内外读者通俗地介绍中国文化,而且能提供一个新颖的视角来对中国文化进行有深度的认识。只有这种有深度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我赞同他们的这种努力和追求。

这本读物力求写得有声有色,希望读起来有“活的风味”。书中写到紫禁城、天坛、兵马俑、民居建筑等一处处有形实物,又写到书法、绘画、园林、京剧、瓷器等一件件艺术作品。在作者的笔下,它们都有内在的活的精神,都凝聚着中国人的生活情趣,我们由此看到一个流动的世界。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是这本书关注的重心。作者在对《清明上河图》、老北京、老上海等的介绍和分析中,发现中国人安乐和谐、平和知足的心灵,发现“普通人本真的美”。中华文明历久而不衰,可能与此有关。

这本读物不是泛泛地介绍知识,而是精心选择一些重点和亮点,以小见大。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衣食住行、琴棋书画等,都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情趣。即使如一个小小的围棋,作者也从中发现:围棋是与一位“同好”来交流心灵,来共同创造一个“好局”,最终共同生存,达到心灵愉悦。

这本读物不仅写得明白通畅,而且写得有情趣,有韵味。书中的插图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美。《中国文化读本》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人广阔、平和、开放、包容的内在心境和纯净、优雅的情趣。我相信世界各国的朋友对这本书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兴趣。《中国文化读本》的出版,增添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内涵,是“人文奥运”的又一个生动的体现。2008年4月前   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日益增大。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这意味着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向世界各国开放,并从各个方面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

在这样一个历史的时刻,国际社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中国,各国朋友都迫切希望对中国文化有一种比过去更真实、更生动、更深入的认识。

在这样一个历史的时刻,我们中国人应该有一种文化的自觉,因而也迫切需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比过去更全面、更生动、更深入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夕写出了这本书。我们希望这本书不仅能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生动的、通俗的介绍,而且能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新鲜的、有深度的认识。我们认为,只有这种有深度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

出于这个目的,我们这本书抛弃了过去常见的面面俱到的写法。那种面面俱到的写法,往往把中国文化读物写成一本浓缩的文化史、哲学史、艺术史等等,或者写成一本浓缩的中国文化词典,罗列一大堆条目,每个条目只能很简单、很抽象地说几句。那样的介绍,不可能使读者对中国文化有生动的、具体的认识,更不可能使读者真切地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内在的精神。

我们采取了一种新的写法,就是抓住中国文化中一些最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尽量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进行比较具体和深入的介绍,在介绍知识的同时,力求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讲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我们特别注意要阐明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和现代意蕴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资源。同时,我们还特别注意展示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和文化性格,尤其是力图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和生命情调,展示普通老百姓的人生愿望和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于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希望,这样写出的读物,读者在获得中国文化的具体知识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和创造力,感受到中国人的活生生的性格、灵魂和情趣。例如:

我们从孔子的《论语》和天坛的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

我们从儒家的哲学和中国画家的山水花鸟画,可以看到中国人对生命的爱,看到中国人对人与万物一体之美的欣赏;

我们从《老子》、《周易》、禅宗的思想和中医的理论,以及太极拳、围棋等体育活动,可以看到中国人不仅有发明创造的才能,而且有一种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生智慧;

我们从兵学经典《孙子兵法》发出的“慎战”的警告,从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所遵循的“共享太平”的外交方针,以及从中国人延续两千多年时间修建万里长城,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和平生活的永恒的祈求;

我们从盛唐时期长安城“胡服”盛行、胡风弥漫,以及20世纪初期老上海对西方时尚的追求,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外来文化一贯有一种开放和包容的胸襟;

我们从玄奘和义净赴印度取经的时间之长(一个17年,一个24年),以及他们主持的翻译院的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可以看到中国人对于吸收异质文化的高度热情;

我们从麦积山佛像、青州佛像的微笑和唐三彩宫廷妇女塑像的微笑,以及《西游记》中百折不挠的孙悟空的形象,可以看到中国人无论在太平的岁月还是在苦难的岁月,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不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我们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毫无拘束的快乐的气氛,可以看到中国人对于平静、安乐、和谐生活的一种满足的心态;

我们从老北京蓝天传来的鸽哨声和小酒店中那种知足、快乐的情调,可以看到中国老百姓如何为自己平淡的生活寻找快意和乐趣;

我们从杨柳青年画和桃花坞年画的热闹、欢乐、喜庆的画面,可以看到中国人对于过一种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是中国老百姓最普遍、最本质的愿望,也是中国老百姓世代不变的愿望;

我们从春秋时期的青铜器莲鹤方壶,以及王羲之的书法、李白的诗,可以看到中国人的飞翔、灵动、飘逸的艺术心灵;

我们从纯净的瓷器、烟雨迷离的江南园林和温婉清丽的女子旗袍,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味和美感世界;

我们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着意营造诗的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对于审美人生的追求;

如此等等。

总之,我们希望读者通过这本书,不仅仅获得中国文化的一些表面的知识,而且能进入中国文化的深层,进入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感受和把握中国文化内在的精神和核心价值,获得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有深度的认识。

从文字来说,我们力求写得明白通畅,有情趣,有韵味,有中国风格。同时,我们精心选了几百幅插图,希望这些图片和文字互相映发,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智慧与信仰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天人关系就是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孔子是天人之学的开创者之一。《老子》、《周易》等经典的种种讨论也都是围绕天人问题展开的。

孔子把天看成是不断创造生命的自然界,天带有某种神圣性,人对于天应该敬畏和感恩。在中国文化中,对天的敬畏和感恩一直延续下来。天坛的建筑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实质是爱,是对生命的尊重。在孔子的影响下,中国人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因而人应该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

孔子强调一个受教育者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从而开创了中国传统哲学独有的人生境界的学说。

孔子、老子、《周易》等开创的天人之学,是中国古代哲人最高智慧的结晶。一、孔子的天人之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论和生平活动记录在由他弟子或再传弟子编成的《论语》一书中。

孔子是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论语》一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在孔子以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不受《论语》这本书的影响。不研究《论语》,就不能真正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不能深刻理解古代中国人的内在的心境。

在孔子关于“天”、“人”的学说中,有很多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普遍价值。诚如美国当代学者赫伯特•芬格莱特所说,他在孔子《论语》中发现的是“人类兄弟之情以及公共之美”。这就是在21世纪的今天,孔子的学说不仅受到中国人的重视,而且受到整个国际社会重视的原因。册告卣   商代晚期天:生命创造之源

在孔子之前,商代和周代,天命论是流行的观念,也就是把“天”看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孔子也受到这种天命论的影响。但孔子在多数时候是将天看作是自然界。孔子有一句有名的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天是不会说话的,天以四时运行和万物生长作为它的言说。这里的“天”就是自然界。这个自然界不是机械的、没有生命的、与人分离的,而是一个大生命世界,是一个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人的生命是这个大生命世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

孔子以生命创造来解释天,这在他那个时代是一种新的思想。孔子认为,天的言说就是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天的根本意义是“生”。这就是“天道”。所以后来的《易传》说:“生生之谓易。”《易传》是发挥孔子的思想。

天,作为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它是一切生命之源,因而也是一切价值之源。这就是“天德”。所以《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也是发挥孔子的思想。

天,作为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它包含有一种内在的目的,就是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保护生命,完善生命。天降生了人,人有责任来实现这个目的,这是人的神圣使命,也就是“天命”。从这里就产生了人生的意义,使人生具有一种使命感。

孔子说的“天”保存有某种神圣性,但是这种神圣性是与天作为生命创造之源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要求人们对天保持一种敬畏的心理。他说君子应该“畏天命”,这种敬畏也是与天作为生命创造之源联系在一起的。君子应该倾听天的言说,实践天的言说。所以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完善生命。

在孔子的影响下,古代中国人形成了对天的敬畏和信仰。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天是最高的存在,天具有神圣性。人不能穷尽天的奥秘。但是这个天并不像基督教的上帝那样是超自然的、有意志的人格神,而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也就是一个大生命世界。天以生为“道”,生而又生,创造又创造,生生不息;天以生为“德”,以生命创造作为一切价值的源泉;天又以生为“命”,或者说以生为“心”,也就是把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作为神圣的目的。人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性的,应该体天之心以为心,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如果相反,“不知天命而不畏”,虐杀生命,残害生命,那就会受到天的惩罚。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就是说,得罪了天,祷告是没有用的。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天的敬畏和信仰。这种对天的敬畏和信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宗教精神。

在21世纪,在整个人类社会越来越重视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孔子“畏天命”的警告显示出新鲜的价值。人类应该倾听自然界的声音,人类应该以敬畏之心万分珍惜和爱护自然界这个大生命世界。这是人的神圣使命,也是人的生命价值之所在。仁:从爱父母到爱天地万物

孔子关于人的学说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个是“仁”,一个是“礼”。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是孔子对“仁”的最重要的解释。“爱人”,是一种普遍的爱。孔子又强调爱人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必须由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孔子不相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能去爱普天下的人。所以孔子说“孝悌”是“仁之本”。《中庸》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里的“亲亲”,也就是指爱父母。孔子多次提到子女对父母应该有爱心。例如他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子女不能远走高飞,即使要跑出去,也要有限度。这句话的实质,并不是限制子女的活动,而是希望子女要懂得父母的心,不要使父母对自己过分思念和牵挂。因为子女如果远走高飞、没有音讯,父母就会思念和牵挂。子女应该以父母之心为心,这就是孝。孔子又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就是说,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不能不常常想到,一方面为父母健康长寿而庆幸,另一方面又为父母逐渐年老体衰而忧虑。

孔子这些话,在今天并没有丧失它的价值。在今天,父母对子女的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依然如故,但是那些远走高飞的子女,又有几个会想到父母对自己的思念和牵挂?在今天,父母总是念念不忘子女的年龄,但是又有几个子女常常想到“父母之年”,为父母的日渐年高又喜又惧?

孔子的“仁”,就是由“亲亲”出发,推广为普遍的爱。实现的方法就是“忠恕之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我自己有什么欲求,要想着别人也有这样的欲求,在满足自己的欲求的时候,要想着使别人这样的欲求也能被满足。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我自己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我,我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这就是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家庭到社会,从而达到“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普遍的爱。后来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对孔子思想的一个很好的概括,就是从爱父母开始,一直推广到爱天地万物。这就是“仁”。

今天,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认为是人类应该共同遵守的“黄金规则”。礼: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其中孔子最重视的是丧礼和祭礼。丧礼、祭礼的精神就是孔子一位学生说的“慎终”(慎重送别死去的父母)、“追远”(追怀自己的祖先)。孔子认为这是从人的情感产生的。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子女生下来,要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子女对父母自然有一种爱慕之情,父母死了,这种爱慕之情和思念之情就表现为子女为父母服丧三年的礼。所以“礼”是出于人“亲亲”的真实情感。

孔子重视“礼”,首先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这是孔子一位学生说的话,但它是孔子的思想。礼的作用就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保持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

孔子重视“礼”,还有一种哲学的味道,那就是要使人的人生体现一种对生命的无限和永恒的追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世界是无限的、永恒的。人通过父母与子女世代相续,生命得到绵延,个人有限的生命就和自然界无限的生命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个体的人对于生命永恒的追求。丧礼、祭礼可以使人真切地体验到人的生命的这种永恒延续的过程,使人在有限的人生中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得到一种形而上的慰藉。宋   佚名   丹枫呦鹿图追求更有意义与更有价值的人生

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受教育的权利为贵族阶层所垄断。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气。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据史书记载,他有弟子三千,其中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

在孔子看来,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完美人格、有高尚精神境界的“君子”,从而能够承担重大社会责任,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纲。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以行“道”作为自己的理想,提升精神境界。这个精神境界的实质就是“仁”。这里说的“艺”是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当时学习的具体科目,其中包括智育、体育、美育,但最重要的是德育。孔子的学生很多,他们从事多种多样的职业,有的从政,有的从商,有的从教,有的从事外交,有的从事宗庙祭祀,有的从事文献整理,但是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人文修养,培养高尚的品德。

孔子很重视美育。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说,学习《诗》(《诗经》),可以感发人的精神,使人产生美感;学习《礼》(《周礼》),可以使人的行为得到规范,成为一个文明的人;学习乐(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感受人生的乐趣,达到一种悦乐的境界。孔子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对于崇高的道德目标(“仁”),仅仅有理论上的认识是不够的,仅仅有追求的愿望也是不够的,必须达到一种悦乐的状态,那才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宋   佚名   虎溪三笑图

孔子有一次和几位学生在一起,他要学生们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冉有希望有机会治理一个国家,公孙赤希望做一名礼仪官。曾点说:我的追求和他们三位讲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不过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于是曾点就说出了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说,在暮春时节,穿着春天的服装,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位少年,在沂水边游泳,在舞雩台(古代祭天祈雨的地方)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听了,“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就是说,我还是比较赞同曾点的追求啊!这是很有名的一场对话。孔子这四位学生所谈的不同的志向,反映出他们不同的人生境界。孔子的话表明,尽管他十分重视一个人要为社会作贡献,但是在他心目中,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应该是一种人与人和谐、人与天(自然)和谐的境界,是一种审美的境界。寄畅园   涵碧亭

受孔子的影响,中国历代思想家都强调,一个受教育者,一个学者,不仅要重视增加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要不断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很多现代学者认为,人生境界的学说,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这种人生境界的学说,就发端于孔子。《论语》书影二、自然无为的老子哲学《老子》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一般认为,它是春秋时期一位叫老聃的隐者所作。关于老聃的资料很少,据说他曾做过朝廷中很小的文官(管理周王朝的图书),但学问很大,孔子曾经千里迢迢赶去向他问学。如果这记载属实的话,这当是中国有记载以来两位最伟大的哲学家的相会。《老子》又称《道德经》,只有五千多个汉字,共81章,分为道篇和德篇两部分。虽然简短,但它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却很大:以它为基础,中国古代产生了与儒家并列的哲学派别道家;根据它的思想,中国古代产生了以老子为始祖的宗教派别道教,这是华夏民族本土产生的最具影响的宗教。《老子》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思维倾向和审美趣味。直到今天,《老子》还在参与塑造这个民族的思想。《老子》在15世纪左右就开始被介绍到欧洲,它是译本最多的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之一。

老子哲学的核心是自然无为,围绕这一核心,老子提出了许多极富启发意义的观点。反者道之动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这里所说的“反”,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反”的“反”,二是“复返”的“返”。两层意思又互相关联,反映出老子哲学的独特智慧。

在阐述相反相成的思想时,老子习惯采用“正言若反”的思路。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龙形玉佩   战国

美和丑、善和恶都是相对而言的,人们说这个东西是美的,就有个丑的概念相比衬。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前和后等都是如此。但老子认为,我们对事物相反相成的看法,并不是世界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人所赋予的。“万物作焉而不辞”——万物自在生长,并没有评说(“不辞”),万物生长只是自然而然,本身并没有大和小、尊和卑的区别。未央宫竹节重灯   西汉

在老子看来,世界的高下美丑,是人的判断。人给世界作判断、分高下,乃至确定世界的意义,其实是对真实世界的误解。即如美丑而言,当天下人知道追求美的时候,就有了美丑的区分,就有了分别的见解。老子并不反对人们追求美,但他认为这种追求美的方式,并不能得到真正的美。真正的对美的欣赏,是对美和丑的超越。

由此可见,老子的意思并不是强调事物相反相成、互相转化,那种将老子哲学等同于黑格尔辩证哲学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老子是通过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分析,来否定知识判断的意义,从而宣扬他的所谓“反”的第二层意思:往复回环的生命之道。

老子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这里的“反”,不是相反,而是“返”,是往复回环、流动不已的生命。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道”的根本特性就是“反”,就是归复于自然而然、无往不复的生命流动世界。他形容“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正是这个意思。

老子的“道”是不加分别的,是一种“大制”,不同于一般知识的分辨。这个“大制”是不能分割的,所以说是“混成”,老子将这称为“大制不割”。老子说:“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道”是“朴”——就是没被打破的圆融世界,在这里没有知识,没有分别,没有争斗,就像清澈的溪涧和流动的山气,空灵而涵有一切。这就是他所说的“不割”的“大制”——他所谓世界的最高存在形式。

老子在“反者道之动”的哲学中,通过“反”的两层意思强调,人们不能为相反而成的事物表象所遮蔽,而要破除知识的妄见,契入往复回环的生命之道中,这才是发现世界意义的根本途径。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说:“道法自然。”“自然”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并非指外在的自然物,而指一种自然而然、顺应世界的态度。老子强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它的“性”,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鸟儿在天上飞,鱼儿在水中游,白云飘荡,花开花落,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并不依人的意志而运作,所谓“独立而不改”,人不要强行改变它。老子将“自然”和“人为”对立起来。“人为”是对“自然”的破坏,“人为”即“伪”,是不真实的。老子告诫人们,放下左右世界的欲望,顺应自然,这样才是解决人与世界冲突的根本途径。“无为”作为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是对“自然”的保护。没有“无为”,也就没有“自然”。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意思不是说什么都不做,消极等待事情的成功。而是说,人的一切事业应该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去做,不能强行改变自然的节奏。老子反对“人为”,并不是否定人的积极创造,而是反对破坏自然节奏的盲目的乱为。老子所提倡的创造,是契合自然精神的创造。

我们从老子的“大巧若拙”的说法中,即可看出他的自然无为思想的精髓。“大巧”,就是最高的巧。“大巧若拙”的意思是,最高的巧看起来像是不巧,最高的巧其实就是拙。“大巧”(“拙”),不是一般的技巧,一般的技巧是凭借人工可以达到的,而“大巧”是对一般技巧的超越。郭店竹简《老子》

老子以这最高的巧为“天巧”,它自然而然,不劳人为。从技术的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从天然的角度看,它是最大的巧。在老子看来,技术之巧,才是真正的笨拙,耍弄小巧,最终适得其反。因为人有了弄巧的心,就会不真实,心灵不真实就不能自然而然。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人的和谐生命的破坏。留园   华步小筑

老子哲学的继承者庄子讲了一个“散木”的故事:有个木匠到齐国去,看见一棵栎树生长在社庙旁边,被奉为社神。这棵树大得难以形容,围观的人多极了,木匠连看都不看一眼,径直向前走。他的徒弟却为它神迷,看后跑着追上师傅,问道:“自跟随师傅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大树,而您却看都不看,这是为什么?”木匠说:“这是没用的散木,因为无用,所以它才能有这么长的寿命。”这种“散木”的智慧,就是“拙”,就是无为。它是自然的,所以能保全生命。

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用更宽阔的眼光看待技术,不陷入技术至上的泥沼,道家的思想显然对我们有启发意义。不争的哲学

老子从他的自然无为哲学出发,对于人的行为方式,提出了“以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老子的时代充满了连绵不绝的战争,思考战争,成为当时思想界的重要课题。反对战争也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如提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孙子思想,提倡“兼爱”而抨击攻伐的墨子思想,提倡仁政、反对征战的孟子思想。老子“以柔弱胜刚强”的哲学,则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战争形成的根由。

老子认为,战争是由人的欲望膨胀所引起的,为了满足欲望而产生争斗,争斗的升级,便酿成了战争。正因此,老子哲学的立足点在“不争”。老子认为,争强好胜,是衰落的根源;而清净无为,则可以合于自然无为的生命之道。宋   佚名   寒山行旅图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具有最高的善。老子以水来作比喻,突出他的“不争”哲学思想,与恶意争斗的丛林法则相区别。老子说:“水善万物而不争。”水的最高的德行就是“不争”。在老子看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情受欲望驱动,好高而恶下,而水却永远地往下流淌。水是生命之源,可以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生命,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水作出巨大的贡献,又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水在最低、最平、最静之处,包容天下一切,映照万物。水选择了一条和利欲熏心的人完全不同的道路。个园一角

老子哲学并不是弱者的哲学,他的哲学充满了力量感。老子认为,水在柔弱宁静中,积聚了强大的力量,可以冲破世界上的一切障碍。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是柔弱胜刚强的典型。水因为不争,不为利欲所驱动,所以能无往而不胜。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意思是说,知道了刚强,却要立足于柔顺。老子并不是一个喜欢失败的人。但他认为,要使自己变得强盛,不是靠恃强凌弱,而是要从弱处做起,像水那样,在低处凝聚力量。放弃逞强的欲望,是获得强盛的根本途径。

在老子看来,柔弱不仅是获得强盛之道,也是保全生命之道,柔弱是生命的象征。他打了一个比方:人活着的时候,他的肌体是柔弱的,到了死的时候,肌体就变僵硬了;植物也是这样,有生命的植物,绿叶摇曳,花儿绰约,等到它枯萎,就显得枯硬。老子用这样的比喻说明,坚守柔弱之道,其实就是保全生命。人类能够奉行“柔弱”之道,正是避免争斗的最好方式。回到“婴儿”状态

在老子看来,这世界熙熙攘攘,为名为利,吵闹不休,而他却走着另外一条路,追求淡泊、宁静,面对各种诱惑,心里不起一点波澜。他说,他宁愿做刚刚出生的婴儿。

老子说自己愿做一个婴儿,并不是说他愿意年幼无知。他说“圣人”——具有最高德行的人,个个都是婴儿,人的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到婴儿的状态,“复归于婴儿”。

婴儿的状态,无知,无欲,纯静,真实。老子的婴儿状态就是拥有“童心”、“赤子之心”。婴儿脱离母亲子宫的第一声啼哭,是那样的清脆响亮,老子认为,这才是真实生命的呼唤。

人来到世界上,随着身体渐渐长大,接受社会的习惯,获得外在的知识,原来洁净的心灵,渐渐涂上混乱的颜色,人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虚假。人被文化所熏陶的过程,其实就是渐渐失落真性的过程。

在老子看来,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本色”的背离。人类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装饰”的过程:语言是对交流的“装饰”,衣服是对身体的“装饰”,房屋是对居住方式的“装饰”,国家政治是对人类组织方式的“装饰”,等等。

这种“装饰”,常常引起欲望的膨胀。在欲望的驱使下,人们互相倾轧,争夺不休,战争也骤然而起。老子打了一个比方说,自然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人世正好相反,是损不足而补有余,越是贫穷的人群,越是去掠夺他。

这种欲望的膨胀,不但破坏了外在的世界,也毒害了人的心灵。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意思是说,漂亮的颜色迷乱了人的眼睛,繁复的音乐损伤了人的耳朵,贪恋于世上的美味,最终破坏了口味,整天纵马打猎,使人心发狂。欲望扰乱人宁静的心灵,人们在欲望的大海中泅渡,最终会被淹没。三、强调变易的《周易》思想《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周易”这个名称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狭义的《周易》只指《易经》,而广义的《周易》除了《易经》之外,还包括解释它的《易传》。《周易》的基本内容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据传先后有三位“圣人”参与了这部作品的创作。伏羲是这部著作的奠基人。伏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文化之神。一天,他在黄河边散步,看到河里有一只硕大的乌龟浮到水面,乌龟的背上有一些奇怪的纹理。他受到启发,于是就创造了《周易》中最核心的内容——八卦。后来周代的开国君主周文王对《周易》加以丰富。到了春秋时思想家孔子手中,《周易》又有了新的发展。一般认为,《易传》虽然是从战国中期到汉初最后形成的,但它的主要思想是传自孔子。也就是说,是孔子将《周易》真正理论化的。史书记载,孔子对这部作品非常着迷,反复阅读,竟然将穿竹简的绳子一次次弄断了—当时《周易》的文字是刻在竹简上的,一片片竹简用绳子穿在一起。《周易》成书以后,成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早期儒家选了五部书作为最高的经典,《周易》被放在第一位。历代思想家从各个角度去阐发它的内容,不同领域的爱好者从它那里寻找人生智慧。于是,《易经》便与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有人说,你要了解中国人,不读《周易》是不行的。《周易》是奠定在占卜的基础上的。它的最原始的部分就是占卜的记录。商周时中国人的占卜方式有很多种。一种是龟占,就是拿着一根烧红的烙铁,烙在乌龟壳上,龟壳被高温灼烧之后,就会显现出纹理,人们根据纹理的走向,来判断吉凶。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那些刻在龟甲上的文献,主要就是这种占卜的记录。《周易》的占卜却不用龟占,而是用筮卜,就是用蓍草—— 一种常见的杂草来占卜。蓍草占卜的方式很繁琐,它与龟占不同的是,龟占主要是看纹理的走向,草占主要是数数字,所以《周易》和中国早期的数学有关。比方说,有人想要占卜命运,他拿着50根草,两手随便一分(这随意的一分,偶然中就包含着命运的选择),通过复杂的过程,最后可能得到的数字有四个:9、8、7、6,从这些数字中,就可以指向一卦,由一卦中的某些内容,就得出了这个人这次占卜的最后记录。

比如你占卜到“利涉大川”,这是一个吉利的征兆,就像顺利地渡过河一样,做什么事情都很顺利。如果你占到“不利有攸往”,那就是提醒你,你要做的事情可能不顺利,最好小心谨慎,不能莽撞行事,否则就会有灾祸。

如果《周易》仅仅是占卜的书,它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占卜只是《周易》的基础,说明这部书的来源,后来这部书被孔子等人充分地理论化,占卜命运的意味就渐渐淡化,《周易》的思想史意义则越来越突出。

全面了解《周易》要费很大的力气,这里谈谈其中的一些关键原理。阴阳是《周易》的基础《周易》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力。哲学家自不必说,《周易》发展成一套系统的中国哲学思想;科学家根据它观察天文地理;医生根据它决定治病的方式;艺术家相信,艺术创造的原理都囊括在《周易》中;军事家说,用兵之道,关键是要精通《周易》的道理,等等。《易传》上说,易道“广大悉备”。意思是说,天底下一切事情都可以包括在“易”的道理中。

它根据什么如此夸口?如果用简洁的语言说,《周易》的秘密就在两个字:阴、阳。《周易》用符号表现它们,阳写作-,阴写作--。

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一天,贵族小姐史湘云和她的丫环翠缕一道出去散步。史湘云性格豪放开朗,同时也学识丰富;翠缕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那是一个夏天,她们走到水池边,看见荷叶随清风荡漾,闻到阵阵清香,忍不住就在那儿停了下来。翠缕说:怎么荷花还没有开?湘云说:时候还没有到呢,天地间万物都由阴阳二气化生,气到了,荷花就开了。翠缕不解地问:什么阴啊阳啊,没影没形的,我怎么一点也不懂?湘云对她说:阴阳哪里有什么影啊形啊,它不过是气,天地中的一切都是阴阳二气产生的,比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翠缕好奇起来,问道:难道花啊,草啊,虫子啊什么的,也有阴阳吗?湘云接着说:当然有了,什么都有阴阳,比如那树叶的正面叫阳,背面就叫阴。翠缕越发有兴趣,说道:这下我懂了,男的就是阳,女的就是阴;动物也是一样,公的就是阳,母的就是阴……《红楼梦》插图(湘云翠缕论阴阳)清   孙温绘

中国人认为,宇宙间有两大势力,一为阳,一为阴。这样的思想,明显是从感性直观中抽象而来的。就人生活的空间而言,有天,有地;就一整天来说,有白天,有黑夜;就一个白天来说,有中午阳光四射的时候,又有晨曦微露和黄昏日落的时分;就人的生命来说,有朝气十足的青年,又有迟钝的暮年;就人的事业而言,有顺利的时候,又有处于逆境的时候,等等。中国人将诸如光明的、正面的、处于控制地位的力量,概括为阳,将阴暗的、负面的、处于从属地位的力量概括为阴。

阴阳这两大势力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阴气的作用,光凭阳气是无法化生万物的。反过来也一样。二者之间相互影响,阳对于阴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阴对于阳也是如此。二者相互作用,宇宙间因此有了活力。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阳气是开,阴气是合。一升一降,一开一合,构成了宇宙的动势。一切变化的根源就来源于这二气的作用。

复杂艰深的《周易》思想,其实就奠定在阴阳这两个小小的符号的基础之上。《周易》反映了中国人对宇宙生命的看法。如《周易》有六十四卦,开始两卦是关键,一卦为乾,一卦为坤。乾卦由六个表示阳的符号所组成,坤卦由六个表示阴的符号组成。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二者各有特点:乾卦说的是健,是阳刚之道,坤卦说的是顺,是阴柔之道。二者构成了一刚一柔、一动一静、一开一合的关系。《周易》从乾卦中,提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从坤卦中,提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国人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世世代代谨守的两句格言,一方面强调要有刚健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宽厚包容,像天地那样,勇于承担。这也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

如中国兵法,其实就奠定在阴阳之法的基础之上,如静如处女、动如脱兔,讲的是一动一静、一张一弛的道理。再如中国书法有很多法则,归根到底只有一条,就是阴阳一法,阳就是快捷,阴就是迟滞,一疾一涩构成了中国书法的核心思想。《周易》讲变的道理《周易》的“易”,是变化的意思。中国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有阴阳两面,阴阳的相互作用,形成无所不在的运动态势。宇宙中的一切都处在永恒的变易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中国人用流动的眼光看世界,认为生命是一种流动不居的过程,有人将此形容为“水的智慧”,世界如水一样流动。《周易》的符号系统以阴阳为基础,由阴阳组合成八卦,由八卦叠合成六十四卦,无非就是为了表现生命永远在运动的道理。符号本身是次要的,它所表现的道理才是主要的。《周易》的每卦有六爻,爻按照《易经》的解释,就是动和变化的意思,每一爻都是一个“时位”,既是一个时间点(时),又是一个空间点(位),是时空一体的。易的六爻的顺序是由下往上,展示的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初始向纵深的展开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形成不同的空间变化。《周易》所展示的不是静止的生命,而是生命的流动过程。

如乾卦六爻的爻辞(对卦中每一爻的说明),它以一条龙来作比,说的却是人生的道理。第一爻说潜的道理,要“潜龙勿用”,像一条龙潜藏在水底,等待时机。第二爻说“见龙在田”,像一条龙偶尔展现一下自己,提醒人们在没有积聚到足够的力量之前,还是不能莽撞,但是可以小露锋芒。第三爻说警惕的道理,是说一个有修养的人必须时时谨慎,“夕惕”——晚上都睡不着觉。第四爻说适时应对的道理。此时已经积聚了相当的力量,将要有所成就,但这时尤要注意,像一条巨龙从水中跃起,又潜藏下去,使人不辨其首尾。第五爻说大展宏图的道理。此爻处于最好的时机,如巨龙在天上飞翔。第六爻说不能过分的道理,“亢龙有悔”——如果做过分了就会有灾殃。从潜于水中,到大展宏图,再到不能过分的告诫,说明时机在变化,人应对的方式也应该变化。《周易》就是告诉你如何适应变易的道理。漆器   梅花

正因为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所以《周易》告诉人们,宇宙是一个生命的空间,宇宙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有的东西看起来没有生命,例如一块石头,其实都有一种活的精神在,都处于永恒的变易过程中。这样的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如中国艺术就强调要表现一个活的世界。中国艺术家追求“气韵生动”,就是追求表现活的生命。《周易》的象

讲《周易》,必然要说八卦,八卦就是由阴阳这两个奇异的小符号组成的。由阴阳符号所组成的八个卦象,分别代表八种有形的事物:乾,三个阳爻,像天;坤,三个阴爻,像地;震,下面一个阳爻,上面两个阴爻,像雷;艮,上面一个阳爻,下面两个阴爻,像山;坎,中间一个阳爻,上下两个阴爻,像水;离,中间一个阴爻,上下两个阳爻,像火;巽,上面两个阳爻,下面一个阴爻,像风;兑,下面两个阳爻,上面一个阴爻,像泽。泽和上面的坎(水)有区别,坎是没有控制的水,泽是可以控制的水。卦的形象与外物有一定的联系,如象征水的坎,中间一横长,上下是一条直线截为两段,酷似水的波纹。八卦菱花镜   南宋

八卦象征着天、地、水、火、雷、山、风、泽,显然这是上古时代人类所接触的大自然的几种重要的物象。每一种物象又有各自基本的特性,如中国人认为,天是刚健的,地是柔顺的,山是宁静的,水尤其是洪水,孕育着危险和灾难,等等。这些特性都是从物质世界与人的关系着眼的。由此,八卦的卦象和外在的物质世界便建立了联系,八卦成了外在物“象”的替代物。

就拿六十四卦坤卦来说,它可以说是一首上古时代人们关于大地的诗,通篇表现的是关于大地的联想:那绵延无际的大地,哺育着一代一代的人,江海在她的胸膛中流淌,山峦在她的身躯中隆起,万物在她的怀抱中生长,在湛蓝无边的天空下横亘着的这片神奇的土地,就是人类的生命之基。

大地是顺的象征,她柔顺、包容、温情、勤劳,为而不有,功而不恃,宁静,平旷,幽远,渊深。由大地又可联想到母亲,母亲的胸怀正如大地一样含弘广大,母亲正如大地一样默默奉献,母亲就像大地一样柔顺,温情地呵护着子女。同时,由大地还可联想到牛,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正是大地的精神,等等。人们在大地中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可以附着于这一联想中。四、《孙子兵法》:百代谈兵之祖《孙子兵法》是记载孙武的兵学思想的古代经典,共13篇,约六千字。孙武是春秋末期人,由齐入吴,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他的出生年代据推算是在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540年之间。由于《孙子兵法》的很多内容带有战国时代的特征,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孙子兵法》有可能是完成于战国中期,它记录“孙子学派”的军事思想,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则是孙武。

据统计,中国古代兵书,从先秦到清代,有三千多种。在所有的兵书中,最高的经典是《孙子兵法》。它最有战略高度,最有哲学色彩,最侧重运用之妙,最为后代兵家所重视,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它是“百代谈兵之祖”。充满智慧的战略思想《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十分丰富,充满智慧。我们举出其中几条来说一说。

第一,先计而后战。

用兵之前,要在庙堂之上对敌我双方的各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这就是“计”。这种“计”,主要要考虑五个方面:道、天、地、将、法。孙子说:“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首先是“道”。道是民心向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就是“人和”。接下去是“天”、“地”。“天”主要指时令,寒热二气的消长。“地”指地势的远近、险易、广狭、高下,同时还要讲战势的“死地”(危险地带)和“生地”(安全地带)。再接下去是“将”、“法”。“法”是管理军队的“法”。“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这些都属于“法”。孙子说的这五个方面,属于19世纪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的“战略要素”。判断战斗力的强与弱,决定某一场战争可以打还是不可以打,预测打的后果是什么,不能单独看其中一种或两种战略要素,而要看所有这些要素的强弱及其组合状况。这体现出孙子思想的整体性思维的特点。

第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是《孙子兵法》中流传最广的名言。

上面说在庙堂上要从五个方面对敌我双方进行比较计算,这样做的前提就是要知彼知己,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知彼当然不易,因为敌方不会让你了解他的真实情况,他一定会采取保密措施,进行伪装,制造假象,给你假情报,总之要把你搞糊涂,让你受骗上当。同样,知己也不容易。自己方面的民心如何?将领的才能与心理状况如何?士兵的士气与训练状况如何?等等。这些也并不是一目了然的,有时也会出现许多假象。历史上常有这种战例,明明军队已经不能打了,但将领对国君隐瞒实际情况,结果一交战就全军覆没。所以孙子强调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又说:“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就是说,知己而不知彼,知彼而不知己,知己知彼而不知地知天,胜利都只有一半的概率,只有知己知彼而又知地知天,胜利才有百分之百的概率。朱雀衔环杯   西汉

第三,“兵以诈立”。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又说:“兵以诈立。”他认为用兵必定要用诡诈之道,这是重要的战略思想。这个思想又被后来的兵家概括为“兵不厌诈”。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也专门讨论“诡诈”,他说“战略”这个名称就是来源于诡诈这个词,所以战略本来就具有诡诈的性质。

兵以诈立,所以要“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也就是要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

兵以诈立,所以要“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就是要用种种办法来引诱敌人犯错误,使敌人的将领狂暴自满,使敌人内部分崩离析,使敌人四处疲于奔命,乘敌人混乱之际夺取胜利。

兵以诈立,所以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在敌人完全意料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对其发动攻击。“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是《孙子兵法》的名言。

用兵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靠的就是兵不厌诈。兵不厌诈,就是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第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竹节形带钩   战国

孙子谈用兵,并不强调一开始就给敌方以大规模毁灭性的杀伤和打击,相反,他认为这种大规模毁灭性的杀伤和打击是最下策。他说:“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国”在这里是指一个国家或中心城市,“军”为1万人编制,“旅”为500人编制,“卒”为100人编制,“伍”为5人编制。孙子的意思是说,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胜利,并不是杀人越多越好,因此应该尽力避免对城市的破坏和对人的伤害。敌方的一个城市,你能完整地拿过来最好,敌方的军队,你能用最小的杀伤而取胜也最好。这就是全利原则。孙子反对无限使用暴力。唐代杜甫有诗:“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孙子接下去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就是说,老是靠打仗取得胜利,并不值得赞扬,能用政治、外交、心理以及各种威慑手段取得胜利,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理想的。攻城是最下策,因为古代城市中有宗庙和祖坟,守城一方必然拼死抵抗,所以攻城所造成的人员的牺牲和财富的破坏必然极大。孙子的这些论述,包含了对于今天所谓整体战争的深刻理解。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利用对立因素造“势”《孙子兵法》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学者的重视。

战争中的形势瞬息万变,是世界上最有流动性的东西。孙子强调,用兵者要想取胜,必须善于把握这种变化的形势。他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又强调,在战争中,特别要重视对立因素的相互转化。他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乱”和“治”、“怯”和“勇”、“弱”和“强”,这些对立的东西,并不是僵死不变的,而是活生生的,可以互相转化的。在战争中,转败为胜,转胜为败,都是常见的事。所以孙子强调“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就是要用兵者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利害得失。他说:“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这就是告诫用兵者,不要只看到有“利”的一面,还要看到有“害”的一面。这就是辩证法。他又说:“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这就是告诫用兵者,在战争中有些事情不要做过头,不要做绝了,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所谓“物极必反”。要留有余地。留有余地就是辩证法。

孙子对于战争中这种对立因素的转化,不是静止的分析,而是着眼于阐述如何创造条件,推动对立的因素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也就是制造一种有利于自己的态势。例如他说:“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又说:“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而击寡者,则吾之所战者约矣。”这就是教导用兵者,要善于采用种种方法来分散敌人的兵力,使敌人由“众”转化为“寡”,而使自己由“寡”转化为“众”,形成“以众击寡”的态势,用绝对优势的兵力打击分散薄弱的敌人,从而取得胜利。《孙子兵法》中充满了这种利用对立因素来造“势”的活生生的辩证法。例如孙子提出的“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后人发,先人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等策略,都是运用对立因素互相转化的辩证思维,推动战场上的整体态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这就是所谓“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人,就是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调动敌人就范。致于人,就是陷于被动,处处被敌方牵着鼻子走。“慎战”的警告《孙子兵法》是一部兵学经典,它提出一整套在战争中取胜的战略战术,但是它并不鼓励当政者好战,相反,它一再警告当政者要“慎战”。《孙子兵法》一开头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就是说,战争是关系士兵和百姓生死以及国家存亡的大事,决不可轻易发动。在全书快结尾时,他又再一次重复这种警告:“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就是说,国君决不可因为一时动怒就发动战争,将帅也决不可因为心情不好就兴兵打仗。一定要考虑国家整体利益。动怒了可以变为欢喜,心情不好也可以变好,但国家灭亡了就不可能再存在,人死了也不可能再复活。对此国君必须万分慎重,将帅也必须万分小心,这是保证国家、军队安全的大道理。《孙子兵法》自始至终是教人善战,但同时又自始至终强调战争的残酷性和严重性,警告当政者、用兵者要慎战,这充分表现了作为军事思想家的孙子的仁者胸怀。

孙子“慎战”的思想为战国中期军事家孙膑所继承。同《孙子兵法》一样,孙膑所作的《孙膑兵法》在教用兵者如何善战的同时,也发出警告:“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者也。”“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意思是说,十战十胜,未必是什么好事情。好战的人,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去夺取胜利的人,早晚会灭亡,使自己见辱于天下。《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所说的“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者也”,以及“乐兵者亡”等话,体现出仁者的忧思,语重心长,在当今核战争的阴影下,尤其值得所有掌握核战争“按钮”的决策者记取。孙子的智慧超出军事领域

从唐代开始,《孙子兵法》开始传播到国外。公元734年或752年,也就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一位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把《孙子兵法》从中国带回日本。公元15世纪,《孙子兵法》传到李氏朝鲜。公元17世纪时,日本研究《孙子兵法》的著作已多达一百七十多种。1772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阿米奥(汉名叫钱德明)翻译的《孙子兵法》在巴黎出版。这一年,拿破仑三岁。1860年,《孙子兵法》有了俄译本。后来,英、德、意、捷、越、希伯来、罗马尼亚等各种文字版本相继问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著名的军事家和学者对《孙子兵法》的军事谋略日益重视和推崇。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说,世界上所有的军事学院都应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程。《孙子兵法》新的译本和研究《孙子兵法》的著作也越来越多。繁阳剑   战国晚期

随着《孙子兵法》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它的影响逐渐超出军事领域,变成很多人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人生等多种角度吸取智慧的经典。很多人认为,《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军事哲学的著作,而且是一部谋略哲学的著作。所谓谋略哲学,就是把战争中克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