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青少年的100个强身健体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9 10:10:12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激发青少年的100个强身健体故事

激发青少年的100个强身健体故事试读:

前言

现在有不少学校推出特色项目,如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经典诵读等,今天推荐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的精髓是什么?用三个带有“坚”的词来表示:第一个是坚信,第二个是坚强,第三个是坚持。

第一个层次是坚信,就是对信心的坚定,是解决一个理想和目标的问题。如果我们对目标没有信心,那不可能是励志的。不过,励志还需要在信心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再往上一个台阶,就是有信念。信念比信心还要高一个层次,有更高层面上的是一种信仰。信仰是抬头仰望心中远大的东西,那是一种理想,是自觉追求的一种东西。对老师来说,应该去追求心中的理想,并努力培养拥有理想的学生。

第二个层次是坚强,它是指面对困难和挫折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司马迁,他在监狱里受到酷刑,忍受着巨大的身体和心理的煎熬,为中华文化留下一笔巨大的财富——《史记》。他是多么坚强!励志就是要敢于面对困难,面对失败,有挑战困难和失败的勇气。

第三个层次是坚持,坚持是人的意志力的问题,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励志就是要用坚持来创造奇迹。励志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明白,只有不断坚持才会创造奇迹。

教育就是在孩子心中留下美丽的痕迹。创建励志教育特色就是想把励志这种品质扎根在学生心中,成为他们一辈子都能享用的财富。

看成功励志文章,故事,美文,激励成功斗志,学习名人成功方法,励志照亮人生,成功改变命运!

通过生活中的那些成功的励志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和计划,然后全力以赴地落实到行动上,这样才可以成功。《激发青少年的千万个励志故事》通过经典的励志故事,从个人的励志本源出发,精选了倍受成功人士推崇的一百多个经典励志故事,并对相关故事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和精彩点评。《激发青少年的千万个励志故事》共分十册:

1、激发青少年的100个崇尚科学故事;

2、激发青少年的100个求索攻坚故事;

3、激发青少年的100个立志勤学故事;

4、激发青少年的100个增强自信故事;

5、激发青少年的100个挖掘潜能故事;

6、激发青少年的100个抗击挫折故事;

7、激发青少年的100个强身健体故事;

8、激发青少年的100个合理理财故事;

9、激发青少年的100个名人成才故事;

10、激发青少年的100个做人做事故事。

翻开《激发青少年的千万个励志故》,通过一篇篇经典的励志故事,你将会在心灵深处油然而生出一种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从而引领你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本书由竭宝峰任主编,杨亚庚、陈昕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朱玲艳、薛天九、徐力等同志。

本书编纂出版,得到许多领导同志和前辈的关怀支持。同时,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还程度不同地参阅吸收了有关方面提供的研究资料、历史资料。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领导、同志一并表示谢意。

本书在筛选编写等方面,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可能有不足和错误,衷心希望各界及读者批评指正。

管子鼓励锻炼身体

管子(前?—前645),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西北,颍水下游一带)人。中国春秋早期政治家、思想家。

管仲虽是贵族的后裔,但他已失去了贵族的身份。他自己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贫,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后来,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说“贱不能临贵”。由此可见,管仲少年时以经商为生,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不高。经鲍叔牙推荐,齐桓公任命管仲为卿,他在政治、经济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更新人才选拔制度,去掉人民不欢迎的政策。为了富国强兵,管仲十分重视平民的军事体育,他的寓兵于民,全民皆兵,使体育成为为军事、政治服务的军事体育思想,对富国强兵和齐国的霸业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他所采取的措施是:把齐国分为三个行政区,每个区编组一个军。将每个乡的农民按军事组织编为队伍,对他们进行田猎等军事体育训练,实行赏罚制度。在训练时,他提出“作教而寄武”,使“百姓通于军事”的指导思想。“作教而寄武”是把军事体育训练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管仲说得很具体:“缮农具以当器械,耕农以当攻战,推行铫耨以当剑戟,被蓑以当铠,菹笠以当盾橹。故耕器具则战器备,农事习则攻战巧矣。”就是说,可以用锄头练习剑戟的动作,用草帽当盾牌、蓑衣当作铠甲来进行训练。这样,不脱离生产就可以进行军事和体育训练了。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每个人的军事素质,又增强了全民的体质。

管仲在建立正规军队方面也采取了一些鼓励政策,不惜“重禄”来“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俊雄”。以此来激发人们锻炼身体,刻苦练武。

齐桓公想北伐,又怕越国乘机从南入侵,为了防备越国入侵,需要训练水兵。管仲建议采取开展游泳活动,鼓励群众学习游泳的办法来选拔和训练水军。对能游者赐千金,通过这种办法,从学习游泳的群众中选拔了5万名水兵。桓公北伐时,越兵果然从水路来偷袭齐国,管仲有了水军的准备,打败了来袭的越人。

管仲不仅采取了很多办法鼓励人们锻炼身体,而且还重视“养生”之道。他说:“壮者无怠,老者无偷,顺天之道,必以善终者也。……导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他这段话是针对齐桓公因年老体衰而怠慢偷安说的,其中含有锻炼身体对增进健康和身心关系等深刻思想。“导血气以求长年”,就是要经常活动身体,促进呼吸和血液循环,以达到健康长寿。

管仲认为,在锻炼的同时,还应注意调剂营养。“滋味动静,生之养也”。他认为,促进身体健康的途径,包括营养和适当、适时的动与静的安排。“是以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这里的“齐滋味”是说要有多种的营养物质,以取得良好的营养效果。否则,身体就长不好。“时动静”意思是需要有适当的、适时的身体运动与安静。他说:“饱则疾动,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一个人吃饱饭以后,要有适当的运动,食物才容易消化,营养物质才能输送于全身,以“利身体,便形躯,养寿命”。管仲这里所讲的“时动静”,既包括适当的动,也包括适当的静,这里的“静”,包括适当的休息,即劳逸结合,也包括心静,主要指克制嗜欲。心安静了,才能更好地发挥身体务器官的功能,如果心中充满了嗜欲,精神不定,那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无味,食而不消。这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这种把心理卫生与饮食卫生结合起来谈养生,把动与静结合起来谈健身,这在古代是不多见的。

孔子养生有道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因孔丘开创私学,并著书立说,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又是儒家的始祖,所以后人敬称他为“孔夫子”。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关于对孔子的评说,两千多年来,人们对他褒贬不一,众说纷纭,这是由于历史等原因造成的,姑且不论。但在历史上人们曾把孔子的肖像表现为一个干瘦的老头,这不符合历史事实。实际上,孔子是一位身材魁梧,身心健康的人。在医学落后,物质条件匮乏的春秋战乱时期,人的寿命比较短,而孔子却能在坎坷的人生中度过73个春秋,这不能不说与孔子注重养生健身有直接关系。仅从辑录孔子一生言行的《论语》中,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养生有道的人物。孔子的养生术可以用16个字概括,即:精神豁达,知足不贪,食居慎节,志趣广泛。

精神豁达。一次有人问孔子的学生子路:“你们的老师为人如何?”当时子路不知怎样回答。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他对学生们说:“我的为人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见由于孔子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和他对所从事事业发生的浓厚兴趣,使他把自己日渐衰老都忘记了。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经常教育他的学生要养成开朗的习性,告诫弟子要“君子坦荡荡”、“不忧不惧,不怨不怒”,这样才有益于身心健康。

知足不贪。孔子在个人修养上时时以“修己”、“克己”为原则来约束自己,从不放纵个人的欲望。他指出人生少、壮、老三个生理阶段的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青少年时,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不要贪恋姿色;到了壮年,虽然身心各方面都比较成熟,但不要因此好胜喜斗,应平心静气,宽和待人;而到了老年,则不要有更多更高的奢望或非分要求,不要追名逐利,应安度晚年。这样才有益于健康长寿。

食居慎节。孔子的饮食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无求饱”。他还说过:“饭蔬食饮水,曲肱而忱之,乐亦在其中矣。”总之,他的主张是,霉不食,腐不进,吃粗粮,喝白水,不暴饮暴食。

孔子很注意起居饮食卫生。刘向在《说苑》中有这样的记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有智者寿乎?’孔子曰:‘然。人有三命而非命也者,人自取之。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在这里,孔子从反面给人们提出了长寿的三条经验:一是要寝处有时,即按时作息。二是要饮食有节,即节制饮食,不要吃得过饱。三是要佚劳适度,即应注意劳逸结合。在《论语·乡党》中,孔子谈了许多饮食卫生,例如:“食抆而杗(粮食坏了有臭味)、鱼馁肉败(鱼肉腐烂)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烹调不当),不食。不时(不到该吃饭的时候),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吃得不过量)。唯酒无量,不及乱(不要喝醉)。”“食不语”。“席不正,不坐”。

孔子在讲饮食卫生的同时,也谈到睡眠卫生,“寝不言”,“寝不尸”,即不要直躺。孔子自己是这样做的,也严格要求学生这样去做。他对不能按时作息的学生,常常给予严厉的批评。

当然,孔子注意体育和起居饮食等,往往是以“仁”、“礼”为准绳,反对非仁非礼的体育活动,强调“文质彬彬”,这是孔子的体育观的一个显著特征。

志趣广泛。孔子一生学识渊博,志趣广泛。他除了从事教育活动之外,还积极提倡并亲自参加各种健身体育活动。他精通诗书礼乐,喜欢吹拉弹唱、游泳、登山、打猎、垂钓、驾车等。孔子的学生们在评价孔子时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孔子自己也说:“志在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趣广泛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养生健身有如此深刻的认识,而且又能身体力行,足见中华民族注重养生健身历史之久远。

李悝发布“习射令”

李悝(前455—前395),战国时期魏国人,曾任魏文侯相国(战国时期官名,为百官之长)。李悝与赵国的公仲连、楚国的吴起、韩国的申不害、齐国的邹忌、秦国的商鞅,都是战国初期积极主张和实施变法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李悝在为魏文侯的相国以前,曾经担任过“上地”的地方长官(“上地”在陕西绥德一带,与秦国近邻)。李悝为了防范秦国的进攻,积极主张并组织郡内的人练兵习武。他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射箭,并都能成为一个善射者。所谓“善射”,就是要“百发百中”,“百发失一不足为善射”。这种要求,显然是对射者的高标准要求,百发百中非一日之工,这就迫使每个人必须刻苦练射。

其实,射箭是中国古老的体育项目,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与猛兽和飞禽作斗争中逐渐发明了弓箭,那时只作为生产的一种工具。后来,随着阶级的产生,部族之间战争的爆发,弓箭才作为一种武器而用于战场。于是,平时练箭就成为一种体育活动。我国周朝时期,射箭已经非常盛行。射箭比赛常常进行,天子诸侯有“大射”、“宾射”、“燕射”之分,民间也有“乡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射箭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体育运动。墨子擅长于射箭。《公孟篇》说:“二三子复于子墨子学射者。”说明常有人跟墨子学习射箭。墨子说:“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将罪贱之。”墨子对“善射御之士”和“不能射御之士”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办法,其目的是为了奖励学习射御,争取兼并战争的胜利。

不过,尽管在春秋战国之前射箭运动就已经很盛行,但还没有达到春秋战国时李悝对射箭那种重视程度。李悝为了更广泛在民间开展射箭,达到百发百中的程度,他下了一条命令,后人称之为“习射令”。命令的主要内容是:“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音地),中之者胜,不中者负。”意思是,对一些不易判决的官司,就让其双方进行射箭比赛,射中靶子的,就算官司打赢了,射不中靶子的,就算官司打输了。

用射箭来决定官司的赢输,今天看来的确是荒唐可笑的,但李悝下令让人们练射箭,目的并不是仅仅用于打官司,而是以此作为练箭的手段,目的是促进每个人都要学会射箭,提高射箭技艺,人人成为善射者,以防御秦国的侵略。从这一点来看,李悝所发布的“习射令”并不是荒唐的,因为实施“习射令”以后,确实提高了人民的身体素质,每个人都掌握了一套娴熟的射箭技能。所以,当秦国侵略时,他们确实靠着高超的射箭技艺打败了秦国。实施“习射令”,达到了预期目的。

从此以后,各国射箭的人越来越多,涌现了无数射箭好手,百发百中的神射手自古以来屡见不鲜。例如,春秋战国时代的养由基“百步穿杨”。《史记》中记载的“李广射石”,不仅百发百中,而且力大无比。我国古代南北朝有个名叫孙晟的神射手,他能“一箭双雕”等等。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火药和火器发明了。弓箭,这种原始的生产和战斗武器才逐渐丧失了它原有的地位和作用,而被较先进的火枪火炮所代替。但是射箭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项目仍然被流传下来,后来这项运动在世界各国开展,普及各国。国内和国际射箭比赛经常举行。现在,射箭已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重要项目之一。

荀子的养生主张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时赵国(今山西南部)人。中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战国末期,封建社会已逐渐形成,荀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维护新兴的封建制度。他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统一的要求。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最后的一位大师。他批判地继承了孔子以来儒家的思想传统,又批判地吸取了道、法、墨各家学说,成为先秦时期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遗留下来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荀子》一书,共20卷,32篇。

在荀子现存的著作中,除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美学领域外,也涉及到养生领域。他不算是一个养生家,但有些养生主张,对后世影响很大。

荀子养生思想比较丰富,归纳起来,其最大的特点是主张在“养”的基础上要“动”。他说:“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荀子所说的“养”,指的是人类得以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包括衣、食、日光、空气、水、居住设备等。“备”是齐全的意思。“养备”,即尽可能地利用自然界具有的为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动时”,就是经常活动身躯。在荀子看来,一个人如果在饮食、起居等生活方面注意调养,并且经常进行身体活动,就不会得病,反之,就不能有健康的身体。荀子的这种“动以养生”的主张,既继承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后来被写进《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方法,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也概括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导引之士”、“养形之人”所实行的养生方法,包括“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等。实践已经证明,荀子的这种动养结合的养生主张是十分正确的,是中国古代养生理论宝库中的精华,为后来的养生家所继承和发展。

荀子主张,凡养生的人要“重己役物”。“重己役物”的意思就是看重自己而役使外物。这是荀子针对一些人“以己为物役矣”,即自己被物质欲望所奴役而说的。荀子说这话的意思,是要人们正确对待人的欲望,不要因纵欲而危害身体、败坏德行,最后成为一个“虽封侯称君,其与夫盗无以异”的人,就是说,虽封为诸侯,称为国君,但仍然和盗贼没有什么区别。荀子看到,“外重物而不内忧者,无之有也”。即拼命追求物质欲望的人,内心没有不忧虑的;成天忧心忡忡,肯定会影响健康。因此,荀子问道:“其求物也,养生也?粥(音玉,出卖的意思)寿也?”意思是,追求物质欲望,是为了保养生命呢?还是出卖生命呢?荀子“重己役物”的主张是针对那些“以己为物役”的人而言的,一个人不能整天不顾一切地追求物质,被物质所奴役,那样会伤害身体,所以要克服“以己为物役”,要节欲。

荀子“重己役物”的主张,虽然重在安邦治国,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但在养生领域,它仍然不失为“养身”、“全生”、“尽年”的方法之一。

荀子重视养生,首先是由于他“贵生”,对“生”表现了强烈的追求与向往。荀子“贵生”,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统一大业必将取得最终胜利的坚定信念。荀子“贵生”,但不贪生、偷生,必要时可以舍生忘死。这在兼并战争方兴未艾、新兴地主阶级正为统一全国而征战不休的战国时期是积极的。

荀子养生主张的形成,是与他具有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的自然天道观分不开的。荀子认为,天是无意志的自然物,它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的吉、凶、祸、福、病、痊、贫、富,全在人为而非天所决定。他否定天命,主张“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这种用人事来代替天意,用人力与自然界作斗争,并使天地万物都为人所征服、所利用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不但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在确立和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而且为他自己的养生主张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导致了他对人、对人的能力、人的健康的高度重视;而人们通过“养备而动时”,赢得了健康的身体,聪敏的能力,为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提供了条件,进而又证明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的无比正确。荀子的养生主张之所以对后世影响很大,其道理就在于他从唯物主义思想出发,认识养生问题。

《吕氏春秋》中的养生思想

《吕氏春秋》一书是由秦相吕不韦主编,他的门客执笔,于秦始皇八年(前239年)写成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全书26卷、12纪、8览、6论,共160篇,20余万字。据专家们研究,吕不韦主编《吕氏春秋》,不是为他自己树碑立传,而是为行将统一全国的最高统治者以及下屑的王侯将相,提供创造并巩固封建专制政权的理论武器。

自汉代以来,《吕氏春秋》一直被称为“杂家”之说。今天看来,这种评价欠公允。对于《吕氏春秋》一书作出较高评价的是郭沫若,他说:“《吕氏春秋》对于各家虽然兼收并蓄,但却有一定的标准。”“这书却含有极大的政治上的意义,也含有极高的文化史上的价值,向来的学者似乎还不曾充分的认识。”这个评价是公正的。《吕氏春秋》的编著者,对于先秦各家的学说,能取其精华,舍其不足,进行综合加工,并有所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成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民族文化思想成果的一个总汇。它保存了先秦各家的许多思想资料,是一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历史文献。《吕氏春秋》在“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写作计划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重己”、“贵生”的需要,谈了不少养生之道。其中的《本生》、《重己》、《贵生》、《尽数》、《情欲》、《先己》等篇章都谈到了养生问题。书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养生理论和方法,有不少是值得我们继承的。与《荀子》相比,对体育的理性认识,有不少独到的地方。《吕氏春秋》既然是吕不韦所主编,书中有关养生的理论当然也可视为吕不韦的养生思想。该书的作者认为,“世之人主、贵人,无贤不肖,莫不欲长生久视”。即在世之人,都希望长寿。所以,“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把治身作为一切事情的根本。在人们要求长生、治身的情况下,作者介绍了一些“贵生”之术。这些贵生之术,除了“节欲”、“去害”以及“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之外,特别强调一个“动”字。

在作者看来,宇宙万物都是由精气的运动而形成的。“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集于羽鸟,与为飞扬。集于走兽,与为流行。集于珠玉,与为精朗。集于树木,与为茂长。集于圣人,与为夐明。”不论动物、植物,都由精气的凝集和所入形成的;形成的各种不同物质,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宇宙万物靠“精气”的运动而形成,也靠“精气”的运动而长存;没有运动就没有一切。联系到人体,人所以能健康长寿,就是因为精气在人体中畅流无阻,一旦精气在人体内的运动受阻,人就会生病。“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损(音局,耳疾)为聋”。那么,怎样才能保持精气畅通呢?那就是“运动”。《吕氏春秋》的作者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事实,形象地告诉我们,要经常进行身体活动,并警告当时的权贵们,不要“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因为只坐车,不走路,不活动筋骨,就会遭致瘘蹶之症。所以,要经常运动,不断增强新陈代谢之功能,保持体内活力,只有这样,才会使“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

根据《吕氏春秋》的成书时间来推算,古人对运动与健身关系的深刻认识,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这说明,重视养生健身,重视体育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吕氏春秋》中提出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千古名言,一直在激励着无数健康长寿的追求者自觉地投身于体育锻炼。这可以说是吕不韦对中华民族养生健身学说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他的“动”字养生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养生学说中的主线。

华佗创编“五禽戏”

华佗(公元?—208),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是东汉末期的著名医学家和药学家,同时又是我国医疗体操的创始人。他年轻时候,曾经到外地游学,钻研医术。有些名人荐举他做官,他拒绝了,立志当个医生,为人民解除病痛。他一生行医的足迹遍及现在的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深受群众的敬爱,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为擅长外科手术。施针用药,简而有效。对肠胃积聚等病创用麻沸散(一种麻醉剂),给患者麻醉后施行腹部手术。反映了我国医学于公元二世纪时,在麻醉方法和外科手术已有相当成就,华佗也被认为是世界上应用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首创者。

华佗不仅精通麻醉术和各种医术,还懂得锻炼身体是积极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有一次,他在书房里读书,看见有个孩子抓着门闩来回荡着玩,他由此联想起古书上说过“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道理。他想,大多数疾病都是因为气血不流通而发生的,如果人体也经常活动,让气血畅通,不就能保持身体健康,不容易得病吗?从此以后,华佗每天早早起来,在庭院里做些活动,伸伸胳膊,抬抬腿,弯弯腰,扭扭脖子;看书诊病坐得久了,也站起来活动活动。华佗觉得活动以后,身体很舒服,精神清爽。有一天,华佗有些不大舒服,好像着了凉感冒了,他活动了一会儿,身上微微出了些汗,过了几个时辰,就头也不痛了,身体感到很轻松。

于是,华佗一有空就研究活动身体的方法。他参考了以前的“导引术”(中国古代强身除病的一种养生方法),自己编制了一套养生健身的拳法。他曾对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引导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他在肯定导引养生理论的同时,又在实践中创编了一套“五禽戏”。“五禽戏”,又名“五禽气功”、“五禽操”、“百步汉戏”。华佗的五禽戏,属保健体操,华佗说,他的“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沖(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恰而汗出,因以著粉,体轻便而欲食”。

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时,多是俯伏在地上进行,活动量大。练虎戏,学虎之刚健、勇猛。常练可以长气力,粗四肢,使肌腱、骨骼、腰髋关节功能加强;练鹿戏,动作舒展,引伸筋脉,可固肾腰;练熊戏,步履沉稳,血脉流通,可开阔心胸,增强记忆力:练猿戏,纵跳自如,手脚轻便,健脾胃;练鸟戏,仿鸟之轻起轻落,可提高平衡机能,增加肺活量。

华佗编成这套健身体操——五禽戏之后,每天坚持操练,使他一生精力充沛。华佗晚年在许都做侍医时,他的徒弟吴普从远道赶来探望他。吴普见到自己阔别多年的老师虽然年事已高,但还是那样谈笑风生,耳聪目明,百疾不生,童颜鹤发。于是,吴普便向华佗求教健身之道。

华佗对吴普说:“人的身体应当经常运动,这样,胃肠产生的养分才能被身体各部分充分吸收,血脉才能畅通无阻,同时又能预防疾病。你知道户枢不蠹的道理吗?人的身体也只有经常锻炼才能永葆健康,我们当医生的,不但要给人们治病,还要经常向人们介绍锻炼身体、防病健身的方法和道理。所以我编‘五禽戏’,几十年坚持操练,收益很大。这就是我老而不衰的原因。”

吴普恳求老师将“五禽戏”传授给他。华佗讲了虎跃,鹿驰,熊奔,猿攀,鸟翔的基本动作要领,将这套“五禽戏”详细的教给了吴普。从此吴普牢记华佗的教诲,坚持长年练习,从不间断。他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到老的时候,他与同龄的老人相比,耳聪目明,牙齿坚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年近八旬还能云游民间,为民治病。吴普一直活了90多岁,是个名副其实的长寿老人。《后汉书》说,华佗因之“年且百岁而有壮容”。他的弟子吴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整。”足见“五禽戏”健身作用之大。

需要说明的是,华佗的五禽戏,套路早已失传。后世之五禽戏,是后人所编,套路不一,动作不一,流派多样。跟华佗时代较近的六朝时梁代名医陶弘景的《养生延年录》,其中辑录了《五禽戏诀》,具体介绍了五禽戏功法,或许与华佗五禽戏相距不远。

也可能正是因为华佗五禽戏失传之缘故吧,故有后世几十种、成百种五禽戏繁衍,形成一支享有盛誉的导引学派。后世人为了不忘其祖,常常在各种五禽戏前,冠以“华佗”二字,一示正宗,二为纪念对祖国医学、保健等做出杰出贡献的华佗。

霍去病踢球震军威

霍去病(前140—前117),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官至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古代爵位名)。

西汉时期,汉朝北部疆界长年受到匈奴贵族的侵扰。匈奴进犯汉朝边界后,不断掠夺人民的财物,杀戮汉族官吏百姓,使边疆一带百姓不得安宁。霍去病小时候就十分仰慕将军率兵打仗,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杀向战场,为朝廷立下战功。在他18岁那年,他亲自到汉武帝面前请求出征。武帝见他少年有志,胆识超凡,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赐封他为剽姚校尉,霍去病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很快他便率军开往前线,首战告捷,立下了赫赫战功,消息传到汉武帝那时,汉武帝十分高兴,对霍去病的军事才能更加赏识。霍去病先后六次出击匈奴,解除了西汉初年以来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霍去病率兵多次打胜仗,除了他有超人的胆略、勇武等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重视通过在军队开展体育活动,来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和鼓舞将士的士气。

有一次,霍去病在边塞与匈奴作战。一天,他在朦胧的月光中巡视军营时,他发现因为军中缺粮,战士们情绪很消沉。这怎么能打胜仗呢?霍去病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让军队中的工匠用皮革缝制了一个圆圆的皮球,中间塞满毛发。再命令士兵在宽阔的荒野上修了一个球场,又在球场上挖了些坑,并规定谁把球踢进坑里谁就获胜(就像现在踢足球射门一样)。

随后,他把将士分成若干个队,又把球分给球队,组织各队进行比赛。为了使将士们都能参加这项体育活动,霍去病亲自带头同将士们一起奔跑、欢笑。哪队踢胜,他还奖给酒肉以作鼓励,使这项活动搞的生动活泼。这下不但锻炼了战士的身体,激发了将士的士气,也培养了将士们勇敢拼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当军粮运到的时候,霍去病率领部队向匈奴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将士英勇善战,奔袭一千多里,渡过居延水,征服祁连山,俘虏了匈奴五个王,歼敌三万多人,使匈奴单于军队减少了十分之三。霍去病战战告捷,终于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不但守住了边疆,夺回了河西走廊,切断了匈奴和羌的联系,控制了河西地区,还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实现了从西面包抄匈奴的战略计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河西战役”。这次战役的重大胜利,使气焰嚣张的匈奴遭到沉重的打击,也使汉朝西北方面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霍去病因在这次战役中战功卓著,武帝下诏褒奖了霍去病,并封他为冠军侯。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与大将军卫青奉旨分兵进剿匈奴最后两支劲旅——匈奴左右贤王的部队,霍去病率部出征,入敌境一千多里,歼灭匈奴精锐七万余人,击溃匈奴的主力,迫使匈奴远遁,使南北匈奴重归统一。从此西汉更加强大,疆域扩大,人口倍增,成为名副其实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

陶侃运砖头练筋骨

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东晋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初为县吏,渐升至郡守,也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名将。在击败反晋武装后,任荆州刺史。

祖逖(东晋名将)死后,东晋王朝接连发生几次内乱。晋元帝想抵制王氏势力,王敦起兵攻进建康(今江苏南京),杀了一批反对他的大臣。元帝的儿子晋明帝即位后,王敦又一次攻打建康失败,自己病死了。到了晋成帝(明帝的儿子)的时候,历阳(今安徽和县)镇将苏峻起兵叛变,攻进了建康。东晋的一些大臣束手无策,后来依靠荆州刺史陶侃出兵,花了两年时间,才平定了苏峻的叛乱。

陶侃本来是王敦的部下,陶佩立了战功,做了荆州刺史。有人妒忌他,在王敦面前说他坏话。王敦把他调到广州。那时候,广州还是偏僻的地区,调到广州实际上是降了他的职。

陶侃到了广州,并没有灰心丧气。他每天早晨把一百块砖头从书房里搬到屋外,到了晚上,又把砖头一叠叠运到屋里。人们看到他每天这样做,感到很奇怪,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陶侃严肃地说:“我虽然身在南方,但心里想的是收复中原。如果闲散惯了,将来国家需要我的时候,还怎么能担当重任呢。所以,我每天借这个练练筋骨。”

王敦失败以后,东晋王朝才把陶侃调回荆州任荆州刺史。公元325年提升为征西大将军。

官虽然做得大了,可陶侃还是十分小心谨慎。荆州衙门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亲自过问,从来不放松。他常常对他的部下说:“大禹是个圣人,还爱惜一寸光阴。像我们这种普通人,论智慧和能力,都跟大禹差得很远,更应该爱惜每一分光阴,怎能贪图安逸。”

他部下有些官吏,喜欢吃酒赌博,往往因此耽误了公事。陶侃知道了非常生气。他吩咐人把酒器和赌具都收起来扔到江里去,还把那些官吏鞭打了一顿。打这以后,大家都吓得不敢再赌博喝酒了。

陶侃前前后后带兵41年,由于他注意锻炼身体,执法严明,办事认真,谁都佩服他。

祖逖闻鸡起舞

祖逖(266—321),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东晋名将。

公元317年,晋朝皇族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东晋统治集团只想偏安江南,不图收复中原。南渡的人民思念故土,要求同留在北方的人民一起抗击外来侵略者。祖逖就是当时主张北伐恢复中原的代表人物。

祖逖有一位极为知己的好朋友,名叫刘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祖逖和刘琨同为司州主簿,两人志同道合,感情也特别好。有一段时间,他们同睡在一张床上,共用一条被子,谈论国家大事,有时通宵达旦而不知疲倦。每天雄鸡报晓,他们就起床在庭院里舞剑,来锻炼体魄和意志,练习武艺,准备随时好报效国家。有一天,刚到半夜鸡就叫了,祖逖照样把刘琨叫醒,说“此非恶声也!”意思是说,半夜里鸡把我们叫醒正是促成我们干一番事业,这不是什么坏声音啊!于是两人就乘着月光舞剑到天亮。经过长期的、艰苦的锻炼,不仅强壮了他们的身体,也提高了武艺,因而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

公元311年,匈奴贵族刘聪攻陷了西晋的京城洛阳。祖逖和当时许多北方人一样,扶老携幼到南方避难。在长途跋涉的路途中,他主动指挥群众,将自己的车马让给老弱病幼的人,还将自己的粮食分给缺粮的人,所以一到泗口(今江苏境内),大家都推选他为首领。后来他们渡江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定居下来。这时江南暂时没有战争,生活上比较安定,但北方各族统治者争夺地盘,互相作战,这对西晋收复中原是一个极好的有利时机,祖逖抓住这个时机向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建议:“国家的动乱,胡人的入侵,完全是由于王室争权而引起的。现在百姓虽然遭受战争的痛苦,可人人都怀着奋起杀敌的决心。如能让我率领一支军队北伐,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起来响应,国家的耻辱可洗雪,中原的故土可恢复。”司马睿安于现状,不想北伐,可又不好说反对,就给祖逖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官衔,只给他千人口粮,3000匹麻布,无一兵一卒,一刀一枪,让他自行招兵买马,出师北伐。

公元313年,祖逖带领随从他流亡到江南的亲族和同乡百余家,渡江北上,准备收复失地。当祖逖率领船队行驶到长江中流的时候,他击楫并郑重严肃地向着江水、向着部属发誓说:“长江可以作证,我祖逖如不能收复中原,誓不回江东!”

过江以后,他在淮阴屯驻,一面打造兵器,一面招兵买马。淮河流域的农民纷纷参加,很快就组成了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得到了各地人民的积极响应。祖逖收复北方后,还在这个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招收从匈奴和羯族统治地区逃亡出来的人民,改善军民生活,受到了人民的称赞。

葛洪提倡“胎息”养生法

东晋时期著名医学家葛洪,著有《肘后方》、《金匮药方》、《抱朴子》等书。其代表作是《抱朴子》,分内外篇。内篇20卷,谈“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外篇50卷,评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反映作者内神仙而外儒术的根本立场。

葛洪的养生方法主要体现在《抱朴子》内篇之中,他的养生方法,概括起来,就是“服丹守一,与天相毕;还精胎息,延寿无极”;“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这些方法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葛洪作为一个医学家,他的养生之道,在附和神仙方术的同时,还继承了前人的导引术(导引是中国古代的医疗体育和养生方法)。他提倡“胎息”,即模拟胎儿呼吸的行气方法,强调“导引”。他说:“养生之尽理者,……朝夕导引以宣动荣卫,使无辍阂。”他所讲的“荣卫”,是指人的营养作用和防卫机能,通常泛指祖国医学所讲的“气血”。“宣动荣卫”,就是畅通气血,使它不滞着受阻,引起疾病,从而达到健身目的,即“疗未患之患,通不和之气”。葛洪对“导引”的这种认识是积极的、正确的,是他养生思想中的精华。

在导引的形式和方法上,葛洪提出:“夫导引不在于立名、象物、粉绘、表形、著图,但无名状也。或屈伸,或俯仰,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的见解。这段话的意思是,导引的形式和方法,不要拘泥于名称、图像、术式,不管坐、卧、立、走,都可以随意“导引”。葛洪的这些见解,为导引的推广、普及和创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葛洪的养生方法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不拘泥于某一种方法。他作为一个医学家除了重视药养之外,还重视“行气”。“行气”是道家的吐纳之道。他在《抱朴子·至理》中重申了他对“行气”的看法:“服药虽为长生之术,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

葛洪重视“行气”养生,并主张用“胎息法”。其具体方法是:“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已。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自耳闻其气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之可以至千。”

葛对呼吸与寿命长短的关系的认识,虽然不可能达到现代科学认识的高度,但他倡导的“胎息法”,类似印度的瑜伽术(一种调息、静坐的方法)。瑜伽师认为,呼吸与寿命有密切的关系,并用了一些事实来证明:狗每分钟呼吸50次,活14年左右;大象每分钟呼吸20次,活百年;蛇每分钟2—3次,活500年左右;人每分钟14—16次,活百年以上。他们的结论是呼吸越少,寿命越长。这个结论与葛洪“胎息”养生法有共同之处。至于这个结论是否科学,这是医学上的研究课题,我们这里暂且不论。但葛洪的“胎息”养生法,的确为中国的养生学和医学提出了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这是很了不起的,也是对养生理论的一大贡献。

葛洪关于养生的方法所涉及的面比较广,他在《抱朴子·内篇·极言》中谈到了一些养生方法。他在书中提到:“养生之方,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不欲甚劳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车走马,不欲极目远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广志远愿,不欲规造异巧。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露卧星下,不眠中见肩,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讲到了,突出了以“养”为主,不足之处是缺乏“动”,基本上属于保守的养生方法。

王羲之练“鹅掌戏”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他写出的字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气势飞动,他的书法为历代学书者推崇,被尊为书圣,影响极大。

王羲之书法高妙,除了他超乎常人的勤学苦练书法基本功外,注意锻炼身体,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王羲之为了写好字,特别注意臂力、腕力、指力的锻炼,他经常练刀、练剑;经常到江边捡起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卵石,时而握入掌中,振臂抛出;时而将大如盆盂的卵石托在掌中,上下翻动,再投入河中;时而又把小如弹丸的卵石夹在指间,向远处弹去。为了更有效地锻炼身体,他还自编了一套健身体操——鹅掌戏,这不但锻炼了身体,也启发了他的书法技艺。

说起鹅来,王羲之不论写字还是健身,都与鹅有关,在这方面,有许多佳话被后人作为故事所传颂。

王羲之大概是先天不足,幼时迟钝笨拙。他吐字不清,常把“我”字说成“鹅”。再加上他走起路来,摇摇摆摆,活像一只笨鹅。于是“笨鹅”便成了他的诨名。当初,谁一说出“鹅”字,他就恼怒。后来听惯了,也就不觉得什么了。

王羲之小时候,常常站在池旁河畔,凝神注目地观赏鹅的习性和一举一动,他用于健身的“鹅掌戏”就是根据鹅掌划水的动作创编出来的。王羲之看到那一群群雪白的鹅,挺着胸,伸长脖子,藐视粪土中的鸡群,污水中的鸭子,宛如一个昂首天外的才子或凯旋归来的将军。鹅爱干净,白毛红足鹤顶红,非清澈的碧波不游,志趣何等高洁!由此,他又想到了天鹅,飘逸洒脱,大有君子之风度,实在逗人喜爱。就这样,王羲之渐渐地爱上了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愈爱愈深。

王羲之爱鹅成癖。晚年弃官回家,迁居山阴(旧县名,今绍兴)。原因之一是山阴为水乡泽国,不仅山清水秀,风光幽美,而且养鹅的特别多。他见了鹅就挪不动脚,痴痴呆呆地看不够。

许多艺术家都有他的特殊癖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有的爱养鱼。但是王羲之却有特殊的爱好——养鹅。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

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酷爱王羲之的书法,苦于无法晋见。他听说王羲之有爱鹅之癖,立志养鹅驯鹅。他养的一群鹅,能按他的号令列队起舞,齐声鸣叫。喂食的时候,能一齐进食,不争先后。王羲之路过此地,专门拜访,果然名不虚传。当王羲之离开他家时,群鹅列队欢送,大有依依不舍之情。王羲之见此情景非常受感动。于是,王羲之同这个道士商量要买下这群鹅。道士说:“贱贵不卖,可是如给抄一本《道德经》,便可赠送。”王羲之喜出望外,当即返回,俯案疾书。时天气炎热,挥汗如雨,他也顾不得擦。一直抄了七天七夜,才换来这群“义士鹅”。这段白鹅换书的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

王羲之幼年虽笨,可舍得下笨工夫,终于由笨变巧,成了一代书圣。王羲之所以能成为书圣,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与他一生爱鹅、养鹅有关。据说,王羲之在鹅身上悟出了不少书法道理。他认为,字虽由手写出,然而却是真情实感的心灵流露,所以说,学书法不能仅仅限于笔端纸面之间,还要研究一番写字与做人的学问,只有人品高洁,书法才能超凡入圣。这里的“人品高洁”就是从鹅的习性中悟出的。好鹅如一团白雪,莹莹发光,一尘不染,喜欢在清水中游动,羽毛本来已经很白,还要经常在干净的水中洗涤,这不正是鹅的高洁之处吗?人品就应该像白鹅这样高洁。王羲之正是按照这种品格来修养自己的,这或许就是“人品高洁,才能书法超凡”的缘故吧。

王羲之成为一代书圣,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终生刻苦练习的结果。要终生不间断练习,就必须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王羲之长期操练“鹅掌戏”,使他身体强健,这为他终生苦练书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所以说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与他长期操练“鹅掌戏”是分不开的。

颜含健身重健心

颜含,字弘都,东晋时任光禄勋,负责宫廷侍卫及掌管侍从官员事务。

颜含为人品行端正,诚实不苟,以对人友好而著称。他的哥哥颜几得病,卧床不起,他侍奉了13年之久。他的嫂嫂双目失明,他俸养至痊愈。人们无不为他的高尚品德所感动。

颜含注重个人修养,有发人深思的独到见解。

他认为,自身修养水平的高低,在别人身上可以得到印证。有一年,大家围绕着“王导是皇帝的师傅,名声大,地位高,官员见他是否需要下拜行礼”的问题展开争论。此时,颜含已经年老退职,有人来征求他的意见。他很不高兴,可最后还是做了回答,他说:“王导虽然名位尊贵,可是仍属臣民,应按常礼相待。否则,便有谄媚之嫌。也许是我老了,不合时宜了吧?”

事后,颜含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时,鲁国国君问柳下惠:“我想去攻打齐国,如何?”柳下惠回答:“不可。”柳下惠回答后很不愉快,说:“我听说,打算入侵别国的人,是不会向有道德的人征求意见的。他为什么来问我呢?”

颜含讲完故事叹道:“刚才有人跟我谈起了讨好别人的事,我大概也有了不端的行为吧!”从此,颜含更加注重修养自身的品德。

他还认为,人的寿命长短,是和自身的品格修养分不开的。有一天,颜含遇见了善于占卜的郭璞。郭璞讨好地要给颜含算命,对他说:“我想给先生占卜,并保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颜含听了,捋着胡子摇头说:“寿命长短在于天,名位高低在于人。努力修养自身而不能长寿的,是命运问题;努力恪守正道而不被人理解的,是秉性问题。寿命原是自有的,我努力修养就是。敬请不必烦劳!”

颜含离职后,还过了20多年退休生活,于93岁去世。

颜含修养自身的独到见解,确实发人深思。

孙思邈的贵己养生术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生活在隋末唐初年间,活了101岁,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养生家。

孙思邈幼年时,他体弱多病,深知病魔缠身的痛苦。因此,他从小立志学医,做一个治病救命的好医生。特别是当他看到许多穷苦的老百姓生了病没有钱医治,只好悲惨地死去,加上自己的切身体会,心中产生一个念头:“救活一条人命是多么重要啊!人的生命真是比黄金还要贵重。黄金用钱能买到,可是人的生命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他暗暗下决心,要认真学习医术,当个医生,好去抢救成千上万的病人。

据《大唐新语》介绍,孙思邈“七岁就学,日诵千言,及长,善谈庄、老、百家之说。”看来,他是一个聪颖好学、学识渊博的人。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都曾经授予他官职,但都被他一一谢绝,甘愿在乡里行医,为人民解除疾苦。他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收集方药,于公元652年写成《备急千金要方》30卷,另一部书是他100岁时写成的《千金翼方》30卷。这两部书简称《千金方》,为什么叫《千金方》呢?他在《千金要方·序》中说:取名《千金方》,包含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反映了他认真负责的高尚医德以及他在书中所收5300多个方剂的实用价值。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医道精湛、医德高尚的民间医生,把他尊称为“药王”,把他生前隐居和经常采药的五台山称之为“药王山”,并在那里建有“药王庙”。

医学与养生学是密不可分的,大医学家孙思邈对养生学也颇有研究。他在《千金方》、《福禄论》、《摄生真录》、《摄养枕中方》等书中,记载了不少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他崇奉道教,继承了不少道家的养生方法,但他毕竟是一个医学家,懂得人要适时而动,以调和荣卫,舒畅血脉。所以他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运动故也”。孙思邈的这些话,显然是古代“动以养生”思想的继承。它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人体要经常活动,二是活动不要过量,要量力而行。孙思邈讲“劳”,不是某些人所理解的专指田间劳动,而是包括按摩、散步、动摇四肢在内的身体活动。这些身体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健身治病,而不是为了别的。

孙思邈说:“食毕摩腹,能除百病。……食毕行步踟蹰,则长生。”这是孙思邈开的一张“运动处方”,指出了饭后行步、摩腹,有助于祛病健身。

饭后行步、摩腹,是孙思邈对古人饮食养生方法的一个发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把“食饮有节”与“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层有常,不妄作劳”一同看成是“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方法。东晋的葛洪在“食饮有节”的基础上提出了“饱食即卧,伤也”的见解,认为饭后马上躺卧,容易伤害身体。南朝时期的陶弘景,则更明确地指出:“养生之道,不欲饱食即卧”。“不欲饱食即卧”,那么,饱食后该怎么办呢?没有人说。孙思邈根据他的体会,提出了饭后要行步,摩腹的主张。这比单纯强调“食饮有节”或消极地警告“不欲饱食即卧”,显然是一个进步。这个进步,表现在突出地强调了一个“动”字。饭后摩腹、行步,有助于加强肠胃蠕动,有助于消化液分泌,从而使食物得到充分消化和吸收,增强机体营养物质,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饭后摩腹、行步,是一种简便易行,但又常被人们所忽视的健身方法,孙思邈把这种方法与其他方剂列入传世的《千金方》之中,足见他对这一养生方法的重视。后世流传的“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卫生谚语,就是对孙思邈这一养生方法的高度概括。

孙思邈除此之外,对古代的“导引术”也很重视。他在《备急千金方》中,搜入了“老子按摩法四十九势”和“天竺婆罗门按摩法十八势”。取名“天竺婆罗门按摩法”,可能吸取了古印度的导引方法。据孙思邈书中说:“依此行三遍者,一月后除百病,行及奔马,补益延年,能食,眼明,轻健,不复疲乏。”真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好办法。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说,自古以来,能活到七十岁以上的人是不多的。孙思邈从小多病、体弱,却活了101岁,到公元682年才去世。这与他从小注重锻炼、多活动和重视保养身体有直接关系。孙思邈既勤锻炼,又讲究卫生。他提出要人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劝人不要随地吐痰,不要把头蒙在被窝里睡觉,要按时吃饭,不要吃得过饱,还要细嚼慢咽,吃饭以后要漱口。他每天都做气功,锻炼身体,常到野外采药,呼吸新鲜空气。因此,他20岁以后,身体由弱变强,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到100岁时还能著书立说,完成了《千金翼方》这部巨著。他的这部巨著是对他70岁写成的《千金要方》的补充和修正。他在书中将多年的养生经验,结合医学理论,编成了歌诀,广为流传。如“卫生歌”、“枕中记”、“养生铭”等。歌铭中有“侵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意思是早晨宜吃粥,晚饭莫过饱。“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摸腹”,意思是饭后要做适当的活动,并以手轻揉腹部。“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意思是晨起做叩齿运动,可健齿生津。“大寒与大热,切莫贪色欲”,即过寒、过热的天气莫同房。“坐卧不当风,频于暖处浴”,即不迎风坐卧,勤洗热水浴。“再三防夜醉,第一戒神嗔”,即千万不要醉酒,最重要的是避免发怒。“安神宜悦呆,惜气保和纯”,即保持乐观情绪,珍惜精气。“寿夭休论命,修行在个人”,即不要认为人的寿命长短是命中注定的,而在于每个人自己是否善于调节养生。

孙思邈有关养生之方十分丰富,而且像他这样从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出发谈养生之道,特别是他集古人养生之大成,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使之系统化,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不多见的,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养生专家,他能活到101岁,也足以证明他的养生之道是科学的,很多是值得后人去效法的。

武则天首创武举制

武则天(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周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中著名的女皇帝。她14岁时被唐太宗选入宫为才人,唐太宗死后,她曾一度为尼。唐高宗时夏被召为昭仪,永徽六年(655)立为皇后,参与朝政,载初元年(690),自称神圣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武则天在位期间,进行了不少方面的改革。改革科举制度就是一例。她改革科举制后,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考试贡士;令九品以上官和百姓可自行荐举;规定五品官都可升入士流。她为了选拔将才,于公元702年首创“武举制”。这个制度的创立,对唐代体育的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开创了中国以“武”取才的先例。

据《文献通考·卷三十四》记载,武举制的内容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举重、身材之选。翘关者长一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右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负重者,负米五斛,行二十步,皆为中第。”

从这一段关于武举制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武举的内容很丰富,对被试者的要求也比较高,它包括了作为一个将官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这就要求应试者必须刻苦锻炼,增强体质,掌握高超的体育活动技能和技巧。而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一个健身的过程。

武则天创建武举制,无疑对唐代军事体育和民间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影响作用还不仅在于此,而对于唐以后的宋、金及明、清各代,也有较大影响,后来的各朝代都仿照唐代实施武举制度,从而也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宋、金、明、清时期体育的发展。

颜真卿书房练臂力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大臣,著名大书法家。

颜真卿一生潜心研究书法,在继承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传统基础上,他博采众家之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并把篆、隶、行、楷糅为一体,使他的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形成了独具“颜体”,开创了新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将他与柳公权的“柳体”并称为“颜柳”。颜真卿在我国古代乃至今日,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影响,除了他在书法方面刻苦钻研,下了惊人的工夫外,他为了使自己的字写得更好,还特别注意锻炼身体,颜真卿书房练臂力,一直被人们赞颂。

颜真卿自小很苦,他3岁没了父亲,家里穷透了气,他母亲只好领着他到姥姥家里过日子。真卿的母亲殷夫人很有学问,她见儿子聪明伶俐,从小有志气,是个成才的好料。殷夫人决心把儿子教养成器,便亲自教真卿写字、读书。娘费尽心血教,儿吃书一般地学,不上几年工夫,颜真卿便习得满腹学问了。殷夫人想:“如今我儿已在为娘手里出了师,万不可让他半道上松下劲来。我看他书法习得格外上心,那笔字儿写得满有点根基,若能再下一番苦功,日后定能学出名堂。眼下应该让他出外去投奔名师学艺,一来让他闯闯世面,二来磨练磨练他的筋骨,三来让他早成大器。”就这样,母亲带着儿子投奔了名师,使颜真卿在书法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颜真卿在练书法过程中,始终与锻炼身体结合起来,他把锻炼身体,练臂力,看作是练好字的一项基础。

一天,他正在槐花如雪、芳香四溢的槐树下练习“五禽戏”,仆人报告:“有客人来访。”他一直把操作完,才抹着额上的汗水,匆匆走进书房,接待客人。

他来到书房,一看来访的客人都是些书法家。寒暄过后,谈到怎样才能练好书法时,颜真卿说:“要写好字,臂、腕必得有力。臂举千斤,写出来的字才能遒健苍劲!我不但经常锻炼身体,使自己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同时还经常在书房里练臂力。今天,我请你们看一种在书房里就可以练臂力的好方法。”说着,他拿过两把藤椅放好,自己站在中间,手抓椅背,做起双臂伸屈来了。颜真卿每次屈伸都做得一丝不苟,一口气竟做了一千多次。当他放下藤椅时,客人们都称赞道:“好臂力!好臂力!”他笑了笑说:“没什么,只要苦练,谁都可以做到。这不但有利于书法,还能强身健体。”

颜真卿的书法别具一格,与他的独特锻炼方式有直接关系。练书法与练臂力、腕力并举,这应该算是颜真卿练书法的一大“绝招”。有人说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像他本人一样:骨格雄健、精神饱满、气势超俗。人们喜爱颜真卿的书法,更赞扬他的骨气,世世代代学“颜体”的人为啥格外多呢?说来说去,就是这个理儿。人们在欣赏“颜体”的书法风格的同时,也从中学到了做人的骨气。

颜真卿一生书法成就很大,人称其书法为“颜体”,可见其书法不仅自成一体,而且影响深远。颜真卿最著名的碑刻作品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行书有《争坐位帖》。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文稿》。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颜真卿不仅是一位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书法家,同时又是为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同分裂势力作过斗争,最后在叛贼的绞索下,宁死不屈的爱国者。

颜真卿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中央的监察官)。他办事公正,不畏权贵,因而得罪了宰相杨国忠,被杨国忠排斥到地方上,担任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当安禄山谋反的阴谋活动刚露头的时候,颜真卿就看出安禄山将来一定要谋反,暗地里筹划应变的准备。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颜真卿就招募勇士1万多人,竖起讨伐安禄山的大旗。

唐德宗继位后,想改变藩镇专权的局面,结果引起藩镇叛乱,共有五个藩镇叛乱,其中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势力最强。他自称天下都元帅,派兵攻陷汝州(今河南临汝),打到东京洛阳附近,使朝廷大为震惊。宰相卢杞平时嫉恨颜真卿,想乘藩镇叛乱的机会陷害他。因此,就向唐德宗建议:“颜真卿威望很高,何不派他去劝导李希烈,不用动一刀一枪,就能把叛乱平息下去。”有些正直的大臣识破了卢杞借刀杀人的阴谋,就秘密启奏唐德宗,劝阻这种做法。唐德宗听不进正确意见,还是决定派颜真卿去见李希烈。

这时候,颜真卿已经70多岁了,他不顾自身的安危,带着自己的侄子颜岘和随从官吏,来到汝州。到了汝州之后,李希烈就把颜真卿关起来,还叫兵士们在拘押颜真卿的庭院里挖了一个大土坑,扬言要把他活埋。第二天,李希烈来看他,颜真卿轻蔑地说:“我的死已经定了,何必玩弄这些花招。你把我一刀砍了,岂不更痛快!”

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叛将朱泚兵败被杀以后,李希烈预感到自己末日已到,决定杀害颜真卿。他派了个亲信冒充朝廷的使者,向颜真卿宣读诏书说:“赐颜真卿死。”当颜真卿发现这个使者是大梁来的时,就严词痛斥逆贼。这位刚毅忠诚,反对分裂割据,跟叛贼斗争了大半生的爱国忠臣,最后终于被叛贼杀害了。次年,李希烈被部下杀死,淮西叛乱平定,颜真卿的灵柩才被运回长安。颜真卿虽然最后死在了叛贼的绞索下,但他无畏的精神,却一直感召着后来成千上万的正义者。

柳宗元顺其自然以养生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他不仅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对健身也颇有独到见解。主张养生应顺其自然。

柳宗元在学术上兼取百家之见,治学严谨不苟,不受儒家思想束缚。在哲学上继承了前人“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观点,作《天说》驳斥了韩愈的天命论。他不仅肯定物质的自然存在,而且进一步肯定了物质的自然运动,他认为天地都是自然形成的、自然运动的,没有任何外力,更没有任何神力去推动它,这种“自然说”,从认识论的根源上打击了“天命论”的传统思想,把无神论思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其影响十分深远,也影响到体育思想的发展。柳宗元本人从他的“自然说”出发,对养生健身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他主张养生也应顺其自然。他说:“庄子言天曰自然,吾取之。”又说:“生死浩浩,天地漫漫,绥之则寿,挠之则散。”柳宗元取道家自然之说,其养生思想也主张顺其自然,这是柳宗元论养生中的主导思想。

柳宗元讲养生顺其自然,从其所著《郭橐驼传》中可以体会到他的精神。文章中说:“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耳。……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如果“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瓜其肤以观验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类,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闻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闻种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柳宗元说的:“吾闻种树得养人术”,其“养人术”是以种树喻为政生民之道,也包括了以种树喻养生之道,用以说明种树、养生都必须顺其自然本性,才能尽其天年,如果惴惴以养生为务,就不但无益而且有害了。

柳宗元讲养生要“固其本,养其正”,这和《郭橐驼传》中讲种树要顺其自然是一个意思。他要求人“时动以取其当”。“调药石、时饮食,生血补气,强筋植骨,荣卫之和膂力之刚”。其固本、养正是要人和其心志,不做非分之想,再加上顺应时令做适当地运动,服食药饵,饮食得当,使血气足、筋骨强、荣卫和、力量大,求得心理、生理上的全面健康,柳宗元的这些养生思想是值得重视的。

柳宗元讲养生要顺其自然,同时肯定了死生是自然规律,反对长生不死的神仙之说,他说:“仙者幽幽,寿焉孰慕。短长不齐,各有所止,胡纷华漫汗而潜谓不死。”又说:“铿羹于帝、圣孰滋味。夫死自慕,而谁飨以俾寿。”这两段话是说:离开人类社会去成仙,根本不值得效法,不可相信。人寿有长短,死生是自然规律,说人能长生不死是骗人的胡说。说彭祖(传说故事人物,姓筏名铿,传说他生于夏代,活了800余岁,一说767岁)寿活800是没有道理的无稽之谈。他的这种思想在其诗中表达的更为清楚,他说:“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寝;今年宜未衰,稍已来相寻。齿疏发就种,奔走力不任;咄此可奈何,未必伤我心。彭聘安在哉,周孔亦已沉;古称圣寿人,曾不留至今。”讲得入情入理,实在深刻!”

柳宗元在古代时期能对人的养生问题认识的这样清楚,以及他对待生死的态度,至今令人钦佩不已。

白居易以乐养生

白居易虽自幼漂泊,饱经忧患,但养生有方,享年75岁。可以说是一位高寿诗人。白居易的诗篇中,有不少诗句抒写了他的养生之道。

白居易的养生方法有两种:其一,勤练气功,疏通气血;其二,游览名胜,陶冶身心。“负宣闭月座,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若旁,外融为骸畅,中适一念无,旷至妄所存,心与虚俱无。”诗的意思是:关着门在幽静的室内练功,练出温和之气,可以使肌肤结实,皮肤健美。起初像喝了甘美的酒如痴如醉,又好像昆虫冬眠,全身乐融融地十分舒畅,好像进入一个极其空旷、虚静的地方,一点杂念也没有了。白居易忙碌了一天,浑身倦怠,夜晚归来,通过练气功调整身心,恢复了精力。“湛湛正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知我何语人。”意思是说:西湖玉泉湛清,漫游其间就像悠悠飘荡的浮云,以安闲的心情去看那无波无浪的泉水,我的心也像泉水那样洁白恬静,不染一尘。手拄青竹拐杖,头戴白色纶巾,边走边看,直到尽兴才下山,我已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连自己都忘了。这是白居易的一首典型的游览诗。白居易闲居无事时,便与农田菜圃为邻,清晨踏着露水耕地除草,然后荡起小舟去游玩,或闲庭散步,或柳荫赋诗,恬然自乐。

白居易对当时士大夫阶层所流行的求仙学道,服石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做法非常反感,他说:“莫学长生去,仙方误杀君。”白居易还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并不在于肥瘦贫富:“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白居易一生胸怀宽阔,情绪乐观。从16岁时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到老年时作的“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未全销”,都显示了他乐观向上的精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