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的语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9 02:17:29

点击下载

作者:伊莎贝拉·费利奥沙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理解孩子的语言

理解孩子的语言试读:

绪言

成熟的心智,是一种懂得爱他人、理解他人,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能够调整情绪积极应对各种境遇的能力。例如,在与他人发生冲突、遭遇失败、与亲人分离、亲人离世或者接受考验时,当然,也包括面对成功、重逢以及各种程度的胜利时,能够应对自如。简而言之,这是一种不任由自己被坏情绪所控制、能够感知幸福的能力,是一种能够自主选择生活、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这种能力呢?

那么,是什么制约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无法幸福呢?是什么让我们的内心变得不堪一击呢?是我们记忆中儿时的痛苦(往往是无意识的)以及由此衍生的恐惧,如害怕被批评、被伤害、被侮辱或者被忽视;害怕失败——因为失败让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能力产生质疑;害怕被拒绝——因为遭到拒绝意味着在别人心中没有属于自己的位置;还有,对他人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

正是恐惧、痛苦和被抑制的愤怒,而不是身体上的缺陷,导致一个人无法呈现真实的自我,无法与他人维持正常的关系——因为恐惧或痛苦控制了他。这与大脑机能是否健全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我们不伤害孩子,而让孩子满怀信心,就可以达到帮助孩子的目的。

当今社会与往日不再一样,往日的教育信条已无法适应现在的形势。

无论在当今社会,还是在将来,只有自信、自立、能自如地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才能走向成功。与他人沟通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在重要性上丝毫不亚于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若要在个人生活和职场中获得成功,拥有成熟的心智非常关键和重要。因此,仅仅提高孩子的智商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注重他们的情商。别忘了,许多智力问题和学习问题都是由情绪压抑造成的。

没有父母愿意看到孩子整日坐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或和游戏机形影不离。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抵挡电视的诱惑,抵挡游戏机、录像、电脑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呢?如何帮助他们免受电子游戏、光盘、广告、电影和热播电视节目(甚至某些动画片中出现的暴力画面)的误导呢?

当孩子沉溺于暴力、酒精或毒品时,任何父母都无法泰然处之。当暴力出现在学校,当酗酒或吸毒的情况出现在越来越小的孩子身上时,如何让孩子拥有足够的自控力去抵制这些诱惑呢?

任何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离经叛道的人,也不希望他们毫无主见、盲目从众。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足够的自信、安全感和自控力,在面对诱惑时不为所动呢?

行为粗暴、依赖他人、迷恋电视、嗜赌成瘾或滥用药物,这些其实都是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表现。这些行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这些人的童年时期,反映了他们的某种缺失、受到的某种伤害以及在人际交往中遭遇的失败。

胆怯、自卑或自卑的对立面——自大——都有其根源:或许是因为感情受到了伤害,或许是因为愿望没有实现,或许是因为行为被误解……这些痛苦的经历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并不少见。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情绪是独立个体的关键部分,是对自我存在的表达。懂得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情绪,便是懂得倾听并尊重一个人。在孩子复杂多变的情绪面前,父母总是一筹莫展。他们竭尽全力让孩子安静下来,不让他叫喊、流泪,不让他有躁动不安的表现。然而,情绪有特定的内涵,它表达了某种愿望,能起到治愈的作用。宣泄情绪,能够帮助我们从痛苦经历导致的负面影响中脱离出来。相[1]反,正如我在《青年情商养护基本方案》一书中提到的,压抑情绪是有害的,会让我们启动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让我们反复体验苦痛并让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病征。

为了孩子的幸福,我们要学会积极地对情绪进行辨识、归类、理解、疏导和利用——这一点刻不容缓,否则我们就会沦为情绪的奴隶。

现在大家都知道,人的情商形成于6岁之前。那么,究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父母们(应该说“有责任心的”父母们)会提出很多问题。

女性一旦怀孕,各种各样的建议便会蜂拥而至,如怎么给孩子喂奶,怎么哄孩子睡觉以及如何“让孩子适应环境”等。对于这些问题,大家都各执己见。等孩子再大一些,父母又会听到关于如何树立权威、是否要打屁股或惩罚孩子等方面的建议——“尤其不能让孩子和你们睡在一张床上”“得和他们划清界限”“孩子得多睡觉”“男孩子可不能玩毛绒娃娃”“孩子摔倒时别去安慰他,否则长大后他会变成眼泪汪汪的可怜虫”“如果孩子想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那你们可能会养出个小罪犯”“得这么做,不能那么做”……而这些,仅仅只是“我们应该怎么做”这张冗长清单的开头。所有父母都会被铺天盖地的、非常具有指向性的建议和一些所谓的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沉重问题所淹没。

积极的建议各式各样,消极的建议也层出不穷,父母们被各种建议包围了、吞没了。尽管建议的数量众多,其中所含的有效信息却相当有限。因为,如果每个人都各执己见并对自己的观点深信不疑,那就没有客观的信息。过去的很多教育观点如今都遭到了猛烈的甚至是过激的批判,尤其是当某些观点并非建立在理性思考和谨慎研究的基础之上时,这类批判就更加不留情面。

父母们为了从众多不同的理念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理念而忧虑重重,很快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有些人的观点往往暗含着某种威胁或指责的意味,如“正是因为你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才会吸毒”;有些人的观点会让你产生负罪感,如“这要看母亲是什么样的人”或者“那是因为父母离婚了”等。

所以,我不会向父母们推荐任何提供建议的书。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比任何“专家”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管这位专家是名声在外的儿科医生还是精神分析师。而我们无法建立一段和谐的关系,无法得到一种真正的理解,往往是因某些障碍和误解而导致的。如果说某位“专家”能帮助你们,那他就要为你们扫除这些障碍和误解。

我撰写本书的目的就是点亮一盏灯,让父母们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育儿之路,能够解开一些症结,越过一些障碍。作为年轻的母亲和年轻的父亲,你们需要更明确的方向,而不是建议。你们需要学着让自己树立信心,也要尽可能地对孩子有信心。

本书有两个主导思想:

1. 只要我们稍微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并理解他的语言,他就会在他发展的每个阶段把他的任何需要都告诉我们。

2. 父母有能力理解自己的孩子,也可以采取正确的态度回应孩子——只要父母不机械地遵从教育原则,不盲目地听从专家的评判,不把自己局限在自己曾经接受过的严格的教育框架中,不让自己一直深陷过往所受的伤害中而无法自拔。

我们在谈论孩子的教育时,能够闭口不谈自己曾经受过的教育吗?我们受过的教育对我们的影响——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到底有多大?当孩子的状态和态度让我们火冒三丈,甚至让我们想动手时,很显然,我们需要从自身的经历中抽离出来,了解眼前的事实和形势,不把自己的过去投射到孩子身上,而要采取更正确、更有效的行为和方式来对待孩子。如果我们和孩子的关系非常紧张,我们很可能是受到了我们自己的情绪和经历的干扰,而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我们能否帮助孩子提高情商?怎样才能坚信自己拥有做父母的能力?本书第一章将主要探讨这两个问题。

谈到教育,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父母想了解一些孩子的发展规律,毫无疑问,这是非常有益的,但没有什么规律“应该”去了解,没有任何方法一定能把孩子塑造成未来的“成功”人士。所谓的方法,也许此时有用,过段时间就不再有效了。与其寻找现成的答案,采用“万无一失”的秘方,倒不如由我们自己——也为我们自己——来思考和决策。在第二章中,我将向读者提出7个问题,请读者根据自身情况作答。

建立自我认同感的前提是:意识到自我,感知到自己的情绪。我们将在第三章中共同探索情绪的世界:情绪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如何应对不同的情绪?我们是应该鼓励孩子为了做一个“强者”而压抑自己的情绪,还是在他们害怕、哭泣或发怒时给予关注?如何帮助孩子变得既勇敢又机敏?

在后面4章中,我们将逐一分析恐惧、愤怒、快乐和悲伤这几种情绪。

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关注,他可能会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变得郁郁寡欢。我们将在第八章中解开这些症状的症结。

孩子一生中可能会经历一些悲惨的事情和痛苦的考验。在第九章中,我们将谈谈如何帮助孩子坦然面对亲人离世或者暂时离开,帮助他安然通过这些考验。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即第十章中,我们将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增添更多的欢笑与快乐。

在开始探索情绪世界之前,我想最后提醒一次:我们的孩子其实并不期待我们完美无瑕,他只希望我们能够尊重他。人无完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不要只顾着强迫自己去做一个“好妈妈”或者“好爸爸”,你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需要。

本书中的某些段落可能会让你感到震惊,某些论断可能会让你感觉不习惯,不过,请花点儿时间思考一下,听听来自你内心的共鸣。已经有很多家长出于对我的信任来听我的讲座和参加我的培训班,而我所讲述的一切没有任何特别之处,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只是你可能没有从我采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罢了。

当父母总是担心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某种影响时,我往往会对他们说“你的顾虑太多了”。这些问题之所以会困扰父母,是因为它们的答案通常都被预先设定了,并且丝毫没有考虑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谁能把任何事情都做得完美无瑕?向自己提问,这是人类的本性。

你是否觉得自己做什么都笨手笨脚的?你期盼自己能学会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感受、倾听孩子的感受吗?不要担心,这本书会帮助你。

让我们回忆一下过去吧!从前,我们可能会鞭打孩子,或者把他关进小黑屋,让他在里面待好几个小时,狠心得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没有人认为威胁孩子、鞭打孩子、与孩子在感情上保持距离有任何不妥。大家认为,应该“驯服”这些小魔鬼,把孩子教育成讲礼貌、懂规矩的人。任何体罚孩子的行为都是被认同的。对此,孩子不能有任何异议,因为家长这么做是“为他好”。从前的两代人之间,孩子只有义务,权利则都被父母霸占了(婚姻权、出生权甚至死亡权)。我们现在做得比我们的上一代好,而我们的孩子会比我们更加优秀。这就是进化的意义。

你会因为自己对孩子态度不好而有罪恶感吗?想想你自己从何而来,想想你自己在童年时代所受的待遇!这样能帮助你进行比较。你的愧疚感对你的孩子没有任何好处。作为父母,更有意义的做法是让自己拥有一份责任感!当父母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从弗洛伊德的观点来看,身为父母,我们要直面自己的缺点和自己尚未愈合的伤口,我们的很多方面都难逃孩子的指责(因为他需要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成长,来感知他与我们的不同,来和我们顺利分离)。所以,要当好父母就更难了。

另外,当你倾向于把自己归为不称职的父母时,请想一想,你在履行父母的职责时获得了多少帮助和支持?你们家是不是至少有两个人在照顾这个哭泣的小天使?有没有足够多的人,比如祖父母、叔叔、[2]姑姑、奶妈、保姆、钟点工、互惠学生、教父教母或朋友来照顾和帮助你的孩子?照顾婴儿时需要日日夜夜守在他身旁,一个人是不可能应付得了的。如果没有人提供帮助,当所有的责任和压力都压在父母中的某一方身上时,特别是当这一方性格内向时,你却期待他/她能满足婴儿大量的需求,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因此,不要把标准定得太高,要宽容地对待自己,尤其要学会表达你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倾听孩子的心声,允许他缓解自身的压力,为他提供宣泄情绪的空间,他必定能够冲破生活中的重重困难而获得成长。

我希望你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让家庭生活更幸福的动力和源泉——这也是促使我完成本书的动力和目标。

请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

[1]菲丽奥莎。青年情商养护基本方案[M].关虹,罗治荣,李宣,等译。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2]互惠学生,指父母找来的年轻学生,在自己家免费吃住,但空闲时要帮助照顾孩子。——译者注第一章 我们能帮助孩子提高情商吗?当我怀第一个孩子时,我期望他不卑不亢、内心坚定、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不自以为是;我期望他勇敢、有魄力、不自高自大或玩世不恭;我期望他无论是独处时还是与他人在一起时都能感到幸福;我期望他拥有成熟的心智。1 成熟的心智

成熟的心智是一种能够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可能源于他人,可能源于突如其来的考验、始料不及的痛苦或疾病,也可能源于某人的离世。拥有成熟的心智,就是能够对日常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情绪(如恐惧、愤怒或悲伤)进行恰如其分的掌控。

拥有成熟的心智,我们就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找到生命的意义,缓和与他人的紧张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面前充满勇气和智慧;拥有成熟的心智,我们就能够坚持自己的计划,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实现自我价值。无论是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琐事,还是处于人生大波动时期,成熟的心智对我们来说都无比重要。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情商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我会将它们分开探讨。关于如何培养与他人建立并保持关系、爱他人、团结他人、理解他人以及解决争端的能力,我将在另一本书中进行探讨。在本书中,我将主要探讨情商。

尊重孩子的感受,就是给予孩子体验自我的机会,让他感知此时此刻的自我。尊重孩子的感受,就是在处理事情时考虑孩子的想法,容许他表现出与我们不同的一面,并把他当作有思想的人而不是物体来看待。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用自己极其独特的方式来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尊重孩子的感受,就是帮助他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让他觉察到“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关联,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才能,了解自己的缺点并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在前进的道路上——一条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道路上——感知自我、完善自我。

孩子的主要学习对象是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决定了孩子情商的发展状态。孩子以父母的形象来塑造自我,他的行为方式更多的是在效仿自己的父母,而不是单纯地遵从父母提出的建议。

相对于有意识的行为和说教,父母无意识的行为所传达的信息能够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

要帮助我们的孩子提高情商,就要同时提高我们自己的情商。帮助孩子成长,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成长。我们的孩子就像镜子一样反射出真实的我们,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自己的一些缺点并学会如何去爱。只要我们懂得倾听孩子的感受,他就是我们最好的精神向导。

拥有成熟的心智,我们就会懂得如何去爱,并在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考验中更好地塑造自我。2 相信自己

我的女儿玛戈14个月左右时,每晚都要哭好几次。于是,疲惫不堪的我到一位儿科医生那里咨询儿童精神病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几分钟后,她就做出了让我备感唐突的诊断:“你女儿晚上哭是因为她吃着母乳入睡。”在她看来,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但对于我、我的女儿以及我的丈夫的其他情况,她完全没有问及。她认为夜间哺乳就是最根本的原因!她的推理无懈可击:我的女儿吃着母乳入睡,睡着后就会被我放回小床,当她醒来发现找不到妈妈的乳房时,就会大哭。

那位儿科医生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不用多解释,大家就会明白),那就是夜间不再哺乳,因为玛戈应该“独自”入睡。毫无疑问她会大哭,那就让她哭。医生宽慰我说:“三天,最多四天,她就不会哭了……”

对不起!玛戈,请你原谅我。我多么后悔当初听从了那位儿科医生的建议。正是因为听从了她的建议,我才任由你大哭。第一天晚上,你独自在你的小房间里哭了整整40分钟,最后你在爸爸的臂弯里睡着了。第二天晚上,你每两个小时就醒一次,每次都大哭一场。哦,天哪,因为听从了那位儿科医生的建议,我感到无比愧疚。第三天情况依旧如此。四天后,为了得到夜晚这顿母乳,你仍然不停大哭。而且,不用说,你哭的次数比以前更多了。于是,我把专家的建议抛到脑后,选择听从你的呼唤。我要给你你想要的,满足你的需求,抚摸你,哺喂你,陪你入睡——我在大床旁边加了一张小床,让你吃着母乳甜蜜地进入梦乡。无比满足的你,睡得比以前好多了。

后来,我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和寻求一位儿童精神病学专家的帮助终于弄明白:玛戈没有任何睡眠问题。睡觉的时候,她会突然翻动身体,但这时她根本没有醒,只是在尝试着寻找那个能让她感到安全的地方,那个属于她的位置,还有我的体味和乳房。当她感觉不到我在身边时,才会真正醒来并且哭泣。那位儿科医生的推断没有错,我的女儿是在找乳房,错的是她的解决方法。我要做的不过是把女儿放在一张靠近我的小床上,在她身边陪伴着她!

其实,很多父母都会让婴儿和自己一起睡,但他们不敢声张此事,甚至会产生一种罪恶感。他们的脑海里深深地烙印着这样一个观点:这样做不好。他们担心这样做会影响孩子的性别取向,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他的正常成长。

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孩子应该独自入睡”这种说法并不存在。婴儿在哺乳期大都和自己的妈妈睡在一起,直到两岁甚至三岁。有些专家声称,床是夫妻亲密的场所。有点儿创意好不好?不是只有在床上才能做爱!

毫无疑问,和孩子睡在一张床上并不会导致父母疏远——一个睡在床上的婴儿可没有这样的能力!如果父母因为孩子的存在而变得疏远,责任肯定不在孩子。如果一位母亲以孩子睡在一旁为由拒绝做爱,那绝对是在找借口;就算孩子不在身旁,她也能找到其他理由。

以身旁的孩子为理由来冷落自己的伴侣,或者借孩子来解决夫妻间的情感问题,都是不理智的行为。这对孩子和伴侣都没有好处。

一个婴儿躺在父母的床上的确会占一些空间。为了让父母和孩子都睡得舒服,可以在父母的大床旁加一张小床,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强迫一个婴儿在没有父母的呼吸声、没有妈妈的味道的地方睡觉,其实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为由,对孩子施加的一种冷暴力。父母过早地让孩子一个人睡,并不能使他独立,反而会让他产生被遗弃的恐惧感和对亲人的依赖感。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走向独立。难道我们不该扪心自问,在当今社会,担心自己被遗弃而产生恐惧感的人还不够多吗?

有时候,儿科专家并不比妈妈更了解孩子的情况。专家学的是理论,但孩子不是一个抽象的物体,不能被理论化,因为他是真实存在的。如果理论真的能帮助父母,那也是因为父母能用它更好地理解孩子,而不是让孩子闭嘴或服从。

如果某位医生、心理学家、资深专家或者你的婆婆因为孩子的事情责备你,你不必为此感到愧疚,而只需听取那些能够帮助你理解孩子的建议。

如果说我要强调什么,那就是——母亲们都很脆弱,尤其是在面对她们的第一个孩子时。不过,随后出生的孩子也不会让她们觉得轻松,因为任何孩子都不是另一个孩子的复制品。大多数母亲都尽可能地对孩子好,因为她们认为既然是自己把这个小生命带到世界上,就对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新生儿带来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她们很容易手忙脚乱。她们面对的是一份新责任、一项新事业,但她们之前接受的教育并没有为她们提供任何与之相关的有用信息。所以,她们轻而易举地成为各种爱教训他人的人眼中的“猎物”。教育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人们总是喜欢凭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别人,所以有关教育问题的各种论战随时都会爆发并愈演愈烈,不同家庭也会因为教育观念不同而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甚至拉帮结派。

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母亲比较脆弱的特性,也要考虑到有关教育问题的辩论数不胜数。所以,我们要在孩子出生前就把母亲们引领到对她们有积极影响的人身边,让她们与愿意倾听、乐于助人的人相处,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给她们提供更实际的帮助,而这样做比围绕一些对抽象的理论高谈阔论的人要有用得多。

当一个人因为屈服于其他人的某个观点而做某件事时,他就很可能犯错误。试着学学加拿大人扪心自问的方式吧——我这样做可行还是不可行?如果可行,那就做;如果不可行,那就别做!

相信自己,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且相信自己的孩子,尝试着从他的喊叫声中听出他真正想说什么,从他的行为、态度甚至他制造的麻烦中判断出他真正想要什么。孩子不知道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一切,但会通过以上方式表达出来。不用紧张,这也是一种语言,一种说给你——孩子的母亲或父亲——听的语言。你应该学会如何与孩子交流。

的确,孩子的语言并不那么容易理解。如果孩子的哭泣和其他情绪的背后隐藏着某种真切的悲伤,那么理解起来就更困难了。这种悲伤可能源自孩子自身的经历,也可能源自长辈们表露的情感。事实上,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往往可以反射出父母(或祖辈)无意识的思想行为。要想更好地理解他,就很有必要求助于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的任务就是让你的内在力量运转起来,为你指出前行的道路,找到问题的根源,帮助你把自己的经历清清楚楚地表述出来,解开你与亲人的情感症结,这对你自己或孩子无意识的思想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他会倾听你的一切,为你照亮前行的道路,可最终找到问题答案的人还是你自己。

寻求调解者而非提议者的帮助吧。不要理会那些贸然提出的建议和晦涩难懂的理论,因为别人确信无疑的东西,对你却不一定有帮助。你只有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实践,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每段亲子关系都是一次独一无二的创新!第二章 七个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困境的问题[1]一位记者曾问著名教育专家弗朗索瓦兹·多尔多:“您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困难吗?”“当然,每个孩子要想理解身边发生的一切都很困难,因为孩子诠释世界的方式非常奇特。在(我的孩子们)5岁之前,我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努力地理解孩子们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2]什么。”这位伟大女性的回答真让我们无地自容!她曾经倾听、引导并帮助过成千上万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她有着非凡的直觉和智慧,对人类的身体机能了解透彻,但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她的问题远远多于答案。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我们提问。根据既定的教育原则来施行已成体系的解决方案,这其实是在否认个体的主体性。在孩子面前向自己提出问题就是表明自己有和孩子交流的意愿。不过,这些问题究竟是什么呢?

[1]Françoise Dolto(1908~1988),法国著名儿科医生、儿童精神分析学家,著有多本关于儿童心理分析的著作。——编者注

[2]Dolto Françoise. Les Chemins de l'éducation. Paris:Gallimard,1994:26.1 他有过什么经历?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幻想和自己的精神追求。

父母面对一个孩子——一个犹如花瓣般柔弱敏感的孩子——和他那无穷无尽的情感需求时,有可能黔驴技穷。父母似乎还没对他怎么样(在成年人看来),他就可能瞬间脸色由晴转阴,甚至大哭起来。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小打击都可能惹得他愤怒无比。

孩子的大脑还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他还未拥有强有力的精神武器来控制自己。因为太小,他并不知道怎样假设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不懂得如何进行逻辑推理;不知道怎样从自己的想法中抽离,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或将其投射到未来。他会停留在当时的境况中,按照自己的逻辑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一意孤行。孩子的这种思维方式[1]被称为“前逻辑思维”。

孩子不懂得对事情进行全盘的综合考虑,也不知道要将事情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他不会深思熟虑,一旦有了情绪反应,就会立即受情绪控制而无法逃脱。他很容易受到情感问题的干扰,所以需要我们成年人来帮助他找到出路。

从另一方面来说,孩子倾向于赋予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一定的意义,这是天性使然。他会利用身边一切可用的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整合和诠释自己所感知的一切,其依据就是自己拥有的那一点点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残缺不全甚至是扭曲变形的。因此在父母看来,孩子的情绪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阿诺喜欢攻击他人,而且总是为了一点儿“芝麻小事”大发脾气。他的父母已经离异。他在心里对自己说:“爸爸走了,也就是说,他不爱我,因为我是坏孩子。”

贝内迪克特不爱去上课,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对她来说,想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很困难,无论在哪里她都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她对自己说:“爸爸妈妈因为我才发脾气。如果没有我,他们就不会吵架了。这都是我的错。”

卡米耶也有类似的想法:“我的爸爸妈妈是因为我而分开的。我出生之前,他们深爱着对方。我要是死了就好了。”结果他患上了非常严重的急性白血病。这样一来,他的父母就一起围在他的床头,齐心协力来照顾他了!

德尼很怕陌生人。他的父母从来不邀请其他人到家中做客,也很少拜访别人,总是待在家里,谈论的话题也都是家里的事情。耳濡目染之下,德尼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外面那些人都是坏人。”

从孩子的这些想法便可以看出孩子对自己、对父母、对生活是否信任。而这种信任,对孩子的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孩子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会在他的头脑中打出各种如神谕般神圣的结。这些结或多或少会让他受到伤害,甚至会让他在某一特定领域停滞不前。

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来观察世界。我们要小心谨慎,不要对他的举动妄下结论。首先,我们需要倾听他的心声。我们要努力弄清楚他经历了什么,他如何建立物体之间的联系,我们要明白他的感受,了解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孩子害怕蜗牛?蜗牛在他心里是否代表着其他什么东西?

我的一位客户索菲在一次培训课程中学会了倾听孩子心声的方法,后来向我转述了她和小儿子艾蒂安的一次交流。艾蒂安手中的气球爆炸了,于是他大哭起来。索菲根据自己所学的方法,没有立刻安慰他,说诸如“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再给你买一个”之类的话,而是弯下腰来问他:“你觉得,这个气球是什么?”

艾蒂安万分惊讶,抬头望着索菲,哭着说出了心里话:“都没有了!爷爷上个星期去世了。”

我们成年人会认为,破了一个气球不至于这么伤心!我们会尽力淡化事情的严重性,对它轻描淡写,就像我们常常做的那样,根本不做更多思考。索菲差点儿与如此巨大的悲痛擦肩而过。但是,因为她选择了倾听,艾蒂安的悲伤便得以诉说并被人倾听。

当然,并不是所有孩子在气球爆炸后哭泣的原因都是不久前爷爷去世了。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去探求深层次的原因。父母看到的只是一个气球,想到的只是这个气球并不值几个钱。可是,孩子手中的气球突然爆炸了,剩下的只有手里捏着的一小块橡胶皮!这种变化足以让孩子目瞪口呆!这种变化还会让孩子认为是自己用力过猛造成的,并且可能让他产生一种罪恶感,尤其当父母还加上“你看看,我不是跟你说过要小心嘛!”之类的话时。

我们虽然无法猜出孩子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但可以做到不忽视孩子的感受。要知道,我们错过的任何一个我们觉得无关紧要的细节,在孩子的眼里都可能重要无比。

那么,如何倾听孩子的需要并帮助他解开感情的症结呢?

要让他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机会通过哭泣、喊叫、颤抖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情感,而不是想着让他安静下来。哭泣、喊叫、颤抖都是表达痛苦、缓解压力和重新获得内在力量的方式。要对孩子的能力有信心,他知道这样做对自己有好处。如果孩子哭泣时你与他在一起,静静地倾听和陪伴,那么在情绪得到宣泄之后,他就会马上变得放松和自信,感到无比自在。

一个新生儿哭泣是因为他有需要,有话要说。所以,你首先要确认他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如果他啼哭不止,那他所需要的就只是你的倾听:他是在向你倾诉他的紧张。他想说的或许只是“我在出生的时候是多么害怕;我喝奶时你不在身边,我是多么生气”,或许是“爸爸不接纳我,我是多么伤心”,又或许是“爷爷去世,我察觉到了家里弥漫的那种难以言喻的悲伤气氛”。他能体会到很多情感,而为了把某些不良情绪排出体外,他需要放声大哭。

当孩子再大一些,学会说话后,我们首先要倾听他的感受,并且慎重对待这些情绪。不要问他“为什么”哭泣,因为他可能会给你一个在你看来合情合理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往往和他遇到的真实困难相去甚远。你要做的应该是陪着他表达自己的情绪,问他“发生什么事了”或者“什么事让你这么伤心”。你甚至可以问:“你在害怕什么呢?”

孩子的思维方式对成年人来说可能缺乏逻辑性,事实上,他的思维属于前逻辑思维,但他对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我们只有陪着他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才能真正帮助他,为他提供他所缺乏的信息,用一种与他不一样的视角将他的处境解释清楚。

朱丽叶在幼儿园与班上的其他同学格格不入,同学们都不喜欢她,甚至经常取笑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同学们对她如此无礼、如此不满?尽管想尽了一切办法,她始终无法让同学们友好地对待自己。一种行为就是一种症状,必定有其缘由。我们就来探寻一下吧。

老师开始注意班上孩子们的言行,结果经常听到孩子们这样侮辱朱丽叶:“你连爸爸都没有!”

这样的话对朱丽叶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因为她爸爸去世才半年!这时,老师想到了朱丽叶第一天上学做自我介绍时的情景。这个小女孩开门见山地向其他同学这么介绍自己:“我叫朱丽叶,我爸爸死了。”“不会吧!”马蒂厄立刻对她的自我介绍做出这样的回应。

对马蒂厄以及其他孩子来说,爸爸是不会死的。想想看,如果他们相信这是真的,那就意味着他们的爸爸也可能会死。这简直难以想象!那么,这个肆无忌惮地说出这么恐怖的事情的女孩,她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告诉他们这种荒唐事的坏女孩到底是谁?他们要惩罚她、教训她,甚至要摧毁她。

老师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于是发现孩子们的想法错综复杂。最后,老师向孩子们澄清了几点相关情况:朱丽叶的爸爸去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身患什么疾病,什么是传染病等等。这些孩子需要得到确切的答案,那就是和朱丽叶一起玩并不会让自己的爸爸也患病死去,爸爸去世这种事并不会传染!这就是他们惴惴不安并极力排挤朱丽叶的真正原因。

在孩子形形色色的情绪表现面前,你感到惊讶并无力应对吗?你不明白到底是什么让他有这些表现吗?你不知道如何帮助他顺利通过生活的考验吗?请倾听他的心声,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用他的眼睛去观察,用他的耳朵去聆听,并对自己提出这个问题:他有过什么经历?2 他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弗雷德里克遭到男老师长达4个月的性侵犯后,他的老师才因为性侵犯未成年人被监禁。他的妈妈很惊讶,因为他对此只字未提。可是,在心理分析师的引导下,她才回忆起来:“嗯,是真的,他说过‘我肚子疼,我不想去学校’,当时我觉得他纯属无理取闹,因为不想去上学就装病。而且他的老师又是个那么好的人。”

哦,是的,那些恋童癖们往往看起来都很友善!弗雷德里克没法告诉妈妈,因为妈妈根本不听他说的。他拒绝上学,妈妈不放在心上,还说他在演戏,甚至还说老师很好,这让他产生了内疚感!他的妈妈没有仔细探究他不愿意上学的真正原因,也没有理会孩子的真正需求。

在那些父母称为“无理取闹”的行为背后,在孩子奇怪的、不得体的、极端的或者仅仅是与平常不一样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我们应该仔细观察的情绪。我们要设法发现他的需求,因为他一定在传达着某种信息。

如果孩子不愿意去上学,一定有原因。也许他的老师并不是个恋童癖,但也许是因为他的某位同学不理他了,也许是因为他担心高年级的一个男生会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来找他,也许是因为他害怕老师要他交作业,也许是因为他不想穿着那条滑稽的运动短裤出现在同学们面前,也许是因为他听不懂老师讲课,或者很简单,他厌烦上学了……他需要你,需要你的倾听,需要你关注他的情感,也许他还需要你的保护,或者需要你帮助他解决某个问题。

任何看似夸张的行为(尤其是当它经常发生时)都可能具有攻击性或者极端消极,也可能表现为对母亲非常依恋、过度地嫉妒别人、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者经常与父母对着干……所有这些都是有原因的——要么是因为孩子的某种情绪没有得到释放,要么是因为孩子的某种需求被掩盖了。

我再强调一遍,不要问一个孩子做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到底是“为什么”,因为他往往不知道原因,他的某些行为的深层动机极有可能是无意识的。如果你非要问他为什么,那么他可能会认为自己必须为此找到一个答案,于是给你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答案。他很可能会找到一个答案,但这个答案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真实的。

婴儿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他使用的第一种语言就是喊叫。慢慢地,他会学着说话,但是对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表达的事情,他还是会通过喊叫、发怒、大哭以及让人受不了或拒绝合作的行为来表达。要组织好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并不那么容易,因为他不一定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可能认为不可以说出这件事情,担心父母可能会有的反应,害怕父母生气,担心给父母带来麻烦。

父母随随便便地把孩子的哭喊定义为“无理取闹”或“演戏”,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解读孩子哭喊的行为。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声没有人倾听,如果他的需求被父母贬得一文不值,后果将非常可怕。没有什么“无理取闹”,哭喊是一种语言,是一条信息,等待着父母去解读。

的确,要理解一个思维方式和我们不一样的孩子,和他进行沟通,并不总是那么容易。但在我看来,我们自己曾经也都是孩子,稍微努力一下,我们应该可以回想起自己儿时的感受以及我们当时表达感受的方式。

不听孩子的喊叫,不理会孩子的不合作行为,不把它们当作一种语言来认真对待,不努力理解它们的含义,拒绝理解它们或者不把它们当回事儿,认为“他总是在这个时候哭闹”“他就是这样,真不懂事”等等,这些处理方式都会让孩子关上自己的心扉。他在提出要求、寻求帮助以及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没有被人理解,他就会借助一些病态的表象来让自己的需求得到重视。

反复发作的耳炎、湿疹、过敏、不肯吃饭、尿床等症状以及之后出现的学习障碍和攻击他人的行为,都在传达一些信息。孩子随时准备牺牲自己发育的最佳时机,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以获得最终的理解。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所有行为都隐含着某种特定的意义。不要紧张,不用事事都去解读,也不要每时每刻都去探寻孩子每种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要小心过犹不及。

怎样才能透过孩子的态度、疾病、突发状况以及学习障碍等领悟到他到底要说什么呢?——请认真倾听。

如果孩子的某种行为反复出现或者经过治疗后某种症状或行为仍然持续,那你应该可以确定,这其中一定有什么信息是你没有捕捉到的。

不要因为没有理解孩子传达的信息而让自己产生挫败感。只要问题没有解决,它就会不断重复,而且问题的紧张程度不同,出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直至找到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问题才会消失。

假如孩子的某种行为让你感到惊讶、焦虑不安、心生疑问,假如孩子的情绪在你看来不合常理,假如孩子总是与你作对或者总有这样那样的症状,在这些行为或症状真正变得令你惊慌失措之前,请你问自己这个问题:他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3 我想向他传达什么信息?

要当心,不要把任何行为都当作孩子潜意识里要传达的信息!在墙上写字,在你的日程安排表上涂颜色,为了做一件婚纱而把窗帘剪成很多条,或者在卧室的新地毯上画一个足球场,这些不一定都有特定的含义,因为它们都是非常原始和自然的探索行为。有时孩子会毁坏家里的地面和父母的财物,但这不一定是他的本意。这与孩子的年龄有关。

你3岁的女儿有没有拿剪刀剪断你的项链?你8岁的女儿也这样做过吗?很显然,这两件事的意义是不一样的。3岁的孩子想试试新剪刀能剪什么东西,她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一旦发生便不可逆转,而且她觉得这样做没关系,反正“爸爸能修好”。而8岁的孩子这样做就很可能是一种惩罚性的行为。她可能是在表达自己的愤怒,这种愤怒可能指向你、你的伴侣、她的兄弟姐妹或者老师。不过,如果她剪坏了窗帘却裁出了一条长裙,那你可千万不要扼杀她那将要迸发出来的天赋!她很可能是未来的时装大师!日本有位亿万富翁,她的高尔夫球是专门定制的,球的颜色是她喜欢的玫瑰色,她所有的车和她身边的所有物品都被涂成了玫瑰色。而最初开启她的时装生涯的事情就是:用家里的窗帘布为自己缝制了第一条裙子!

尤里斯在一张全新的、十分漂亮的绿色地毯上画了一个足球场,而且画得非常逼真!当时他并不知道不能这么做,因为那张地毯在他自己的卧室里。他的妈妈懂得适时地肯定他的天赋并赞美他的创造力,他的爸爸却朝他怒吼,并且要求他立刻把所有痕迹都清理干净。实际上,如果这位爸爸想买一张印着足球场的地毯,可能要花一大笔钱,可他无法忍受在地毯上画足球场图案的是他自己的儿子!对他来说,儿子的行为毁了地毯。他甚至一刻都没有想过这么做客观上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我们面对孩子作品的反应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你想向他传达什么信息呢?“你很有创造力!你的想法非常奇特!我得帮你找一块合适的材料让你自由发挥才好。”

还是说:“你疯了!你没脑子吗?弄得到处都乱七八糟的!”

得到第一种回应的孩子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会继续寻找载体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而得到第二种回应的孩子,要么在自我贬低的过程中变得一蹶不振,要么继续做一个疯子、一个没脑子的孩子,并且会产生报复的念头,而且报复的对象或许不只是地毯,所以你得当心储藏柜里那些珍贵的古玩和易碎的纪念品!

你希望通过你的屡次教导让孩子懂得爱惜物品?那你首先要尊重他表达自我的需要。

当我在书房墙壁上看到画笔留下的痕迹时,我本能地感到很生气,然后再次重申了不允许孩子们做的事情:“可以画画的地方是画纸,而不是墙壁!”可是孩子们的涂鸦行为还在继续。后来,我为他们提供了一块墙壁,让每个孩子为上面的一幅简笔画填色。他们都全神贯注地在各自30厘米宽的墙壁上自由发挥。渐渐地,这个角落变得色彩斑斓,而家中其他地方再也没有出现杂乱无序的涂鸦了。

对我来说,禁止他们在墙壁上画画非常困难。我的妹妹是一位画家,她就在楼梯旁边的墙壁上完成了一些华丽宏大的画作。为什么她有权利绘画,而孩子们就不可以呢?对他们来说,这太不公平了。给他们一块属于他们的小天地,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备受重视并获得满足感,他们也就不需要在墙壁上乱画了。

我们每次回应孩子时都需要考虑一下:是说“我爱你”“你真棒”来传递爱意,还是说“你真笨”“你真是没用”而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呢?统一战线?

孩子有母亲和父亲,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他有两次接受正面信息的机会。唉!可惜的是,父母往往决定达成一致意见,一条心对孩子进行最残酷的镇压。很多父母认为应该在孩子面前形成“统一战线”。“战线”?用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努力计划如何与孩子对抗,和孩子较量谁强谁弱了。不,孩子并不想在父母之间寻找漏洞并加以利用。他寻求的是事情的真相、是幸福、是快乐。他不一定会利用父母的分歧。他期望的是,当父母中的一方传递给他负面信息时,另一方能够进行弥补。孩子知道哪一方是公正的,而哪一方不是。如果父母中的一方习惯放弃自己的价值观来听从另一方的意见,在孩子面前就会表现出很多言行不一致的地方。

你的伴侣侮辱并伤害了你的孩子吗?要敢于说出你的想法,说出你的感受,要敢于站在孩子这一边,为他的苦痛作证,为他进行辩护。这样他就会知道,你是他可以信赖的对象。相反,如果你一言不发或者支持伴侣的言行,那你就是在背叛孩子,而他将不再信任你。

同样,如果是你做得过分了,也要接受你的伴侣对你提出的反对意见。人无完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我们有时会不假思索地随口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有时会因为疲惫、生气或者再次回想起小时候不愉快的经历而大脑短路。孩子不会因此认为你的形象受损,因为他不是在期待一个好形象,而是需要一个真实的人站在他面前。你接纳了自己的错误,就是在教孩子学着接纳自己。

父母也是人,不一定事事都意见一致;对孩子而言,要适应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要在孩子面前营造没有差异的世界和生活呢?能看到不一样的观点共存一处,这对丰富他的视野是多么好啊!这样,大家才可以一起讨论、交流和解决分歧。

所以,父母不要统一什么“战线”了,不要为了争当更好的父母而在孩子面前竞争,也不要把其他领域的分歧带到教育领域来!

父母在表达不同意见时要充分尊重对方,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即使人们所想的会有不同,也还是可以和谐并且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孩子会倾听我们的语言、观察我们的行为

父母所有的行为,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行为,还包括在任何情况下针对其他人的行为,都在向孩子传递某种信息。

看看你的生活和你的生活方式。你希望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你会不会撒谎,掩盖或歪曲事实来为自己开脱?你有没有遵纪守法?你有没有开车闯红灯或者将车开到人行道上?

让我们说得更宽泛一些。你在生活中表露出来的快乐、爱和幸福多吗?你所在的公司、从事的职业、你的婚姻,对你来说合适吗?对于工作、自由、生活、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爱,你的态度向孩子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在生活中进行选择和选择在孩子面前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两者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如果希望在这方面得到启示,你可以对自己提出这个问题:我想向他传达什么信息?4 我为什么要对孩子说这些话?“玛戈,阿德里安,咱们走!”我站在车边,孩子们在路边捡栗子。他们就像没听到我说话似的,还在继续寻觅着。“那儿,看那儿。那个,我先看到的!”“给你,我放一个在你口袋里。”

我内心开始涌动一股烦躁感,然后我问自己:“鬼知道我要他们立刻上车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我自己这么决定的吗?我做这个决定有什么理由?今天是周末,我一个人陪着他们,我决定为他们贡献属于自己的完美一天。现在是中午,不错,可是他们似乎并不饿,那我为什么要这么匆忙呢?让他们在这里捡栗子和去广场玩耍或者坐旋转木马,对他们来说有什么不一样吗?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在这里尽情玩耍呢?况且,这不花分文啊!最后,我们在那里待了20多分钟,捡到了不少又圆又大、看起来很漂亮的栗子。

我相信,你肯定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对此,我们的反应往往都是机械的,所以我们最好对自己提这个问题:“孩子提要求时,我回答是或否究竟是因为什么?是什么决定了我的态度?”

当玛戈第一次要求在饭前吃冰激凌时,我听到自己的回答是:“不行,冰激凌是甜点,要在饭后吃。”这个答案出现得如此自然,让我自己都感到害怕。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说?”我理性地思考这个问题,想到了营养学,然后想到了胃的工作方式——糖分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为消化做准备。我们在饭后吃甜点,那只是因为我们其实还想吃东西,可是又不饿,于是为了再往嘴里填点儿东西而欺骗我们的内脏器官。这是一种社会习俗,而大多数人都有这个让自己很惬意的习惯。但是,思考过后,我的结论是,这种习俗并不合理。因此,我把冰激凌给了女儿,后来她也非常听话地吃完了饭。从那以后,她会时不时地在吃正餐之前吃点儿水果、冰激凌或者蛋糕,但后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因为她慢慢长大了,就会很自然地和周围的人保持同样的饮食习惯。她以前还边吃饭边吃甜点,或者吃一口菜配一口蛋糕或小柑橘。既然她吃完了正餐,为什么还要禁止她吃甜点呢?况且就饮食平衡来说,她这么做也没错(不过柑橘是酸的,和其他菜配着吃不是很合适)。

我的态度是否受到了健康观念和社会习俗的支配?作为母亲,我要对孩子的健康负责,也要帮助他们适应社会。我们可以向孩子解释说,这就是一种社会习俗、一种文化习惯,但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混淆观念,比如对孩子强调说饭前吃甜点有害健康。

毫无疑问,孩子只吃冰激凌对健康是不利的。如果冰激凌吃得太多,孩子就会没胃口吃蔬菜。你可别认为我是在建议你让孩子在饭前吃甜点!

父母在同意了孩子提出的与平时不太一样的要求之后,经常会担心他以后也会这样“无理取闹”。其实,孩子的无理取闹都是父母自己造成的:只有当父母大张旗鼓地和孩子较量时,孩子才会无理取闹。玛戈要求在饭前吃冰激凌并不是在无理取闹,而是在探索。我原本可能抱着对抗的情绪和她较量一番,她也可能会坚持己见,毫不动摇地与我作对。我认为,这种较量是父母先挑起的,而不是孩子。如果你需要证明,下面这句话就最好不过了:人们总说,如果你任由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很可能让你难以掌控;但是,如果他完全依附于你,那么他肯定不会有思考的能力。

你的行为是由你的教育背景还是由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产生的条件反射来决定的呢?你是觉得问题显而易见、无须多想,还是经过了理性思考呢?我在这里所说的理性思考,不是指你的父母或者家庭医生的已有成见,而是你自己对真实可靠的信息进行的思考、推理和判断。

的确,我们得从广告所提供的铺天盖地的错误信息中,开辟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一位妈妈曾经对我说,为了让儿子同意每天喝酸奶,她得使出浑身解数与他斗智斗勇。受到广告的误导,她坚定地认为酸奶好,酸奶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他必须每天吃奶制品!食品业的广告宣传如此声势浩大,以至于她无法理解自己儿子的抵制行为。在了解了更加中立和客观的说法后,她修正了自己的错误观念。实际上,每天喝酸奶会增加孩子的胃酸,而且奶制品也不如孩子喜爱的杏仁和榛子的钙含量高。一句话,她所认为的健康食品其实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好!

我们家最近一次度假时,旅馆中发生的一幕让我目瞪口呆。当时我们在吃自助餐,大家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那天餐台上摆放着法兰克福红肠和上等肉片。一个女孩坚持要吃红肠,而她的爸爸拒绝了她的要求,反而要她吃上等肉片,并且提出了一个观点:“你妈妈说过,上等的永远都是最好的。”的确,红肠不是很有营养的食品,但上等肉片也只是用一片鸡肉(有时会有好几片)、一块火腿、一些奶酪以及一层面包粉做成的,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不过,三层蛋白质叠加在一起,就算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说它“上等”也是站不住脚的。这个女孩想要的只是一根红肠,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不让她吃呢?在如此荒谬无理的事情面前,人们却无动于衷。这个女孩很快就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可她已经十几岁了,而她的父母对她的生活进行如此严格的控制,显然从来没有反省过:自己强迫孩子接受的那些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们无法做到无所不知,但当孩子向我们提出要求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听进去,为什么不能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对孩子说这些话?5 我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有冲突吗?

我们希望孩子不会因为一点儿“芝麻小事”而哭闹,不会因为我们拒绝了他的某些要求或者在我们建议他更换沉甸甸的纸尿裤时语气不当而愤怒地喊叫;

我们希望孩子能更合作一些,希望他在我们的要求下自己穿衣,希望他能开开心心地上床睡觉,希望他能自己整理房间,按照大人的期望把外套挂在挂衣钩上,并把鞋子整齐地放进鞋柜里;

我们希望他安静又乖巧,希望他不要尖叫着到处乱跑,希望他能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餐椅上吃饭,希望他能快速地把碗里的食物吃干净,希望他不会在喝水时打翻杯子,希望他不要在餐桌上把饮料倒来倒去地做容积守恒的物理实验……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不是孩子!

问题是,孩子就是孩子!当他把所有玩具都陈列出来时,当他在地砖上赤脚走来走去时,当他大清早醒来为的就是玩时,当他气喘吁吁地宣告着自己的惊人发现时,当他在衣橱里玩捉迷藏时,当他在客厅里跑来跑去时,甚至当他穿着沾满了泥巴的靴子把厨房踩得一片狼藉时,他扮演的正是孩子的角色。

坦白地说,如果孩子时时刻刻都像个迷你型的成年人,衣着整洁,举止得体,我们不会感觉有些不自在吗?前几分钟我们可能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个孩子——因为那是我们内心所一直渴望的——但马上就会因为他那不太自然的状态而感到惊慌失措。

可以肯定地说,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是完全相悖的。大部分父母都喜欢家里干净整齐、安安静静,希望孩子说话有分寸,希望自己能够享受宁静的时光或者睡个懒觉;可是绝大多数孩子在一片乱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