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服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1 06:16:00

点击下载

作者:文馨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怎样让孩子服你

怎样让孩子服你试读:

前言

关于教育,这让很多家长都感到困惑,相信在大家心里,教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让我们感到每天都是新的。社会在变,环境在变,过去适用的教育方法到了今天就不一定适用了,所以作为家长要随着环境的变迁,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方法进行调整,才能适应长大的孩子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

当你有了孩子,你是如此地关心他的成长,他的第一个微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迎着你的召唤蹒跚学步,第一次开口说话,第一次用他稚嫩的小手摸着你的脸安慰你的痛苦,第一次背着书包上学校,第一次拿回成绩单让你签字,第一次为你做饭……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对你来说都是人生的重新体验。它是快乐的体验,是能让你抛掉一切烦恼的体验,是让你从内心深处得到满足的体验。然而,快乐每增添一分,你的忧虑似乎也毫不留情地增加一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当他长到十几岁的时候,你几乎开始怀疑自己,怀疑孩子,你甚至怀疑你们之间是无法沟通的,怀疑你和孩子以前的情谊将成为过眼云烟,迷茫却不知道如何是好,是要放弃还是要在痛苦之中继续挣扎,你不知道答案而无所适从。

相信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但现实中认为孩子不如意的父母十有八九,有的孩子在父母和他人的眼里,甚至会成为十足的“坏孩子”。对于表现一般的孩子,父母对他们的要求可以放得很低,但当父母有一个不乖的孩子的时候,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无比痛苦的事。这样的孩子会使家庭失去和美,使父母失去希望,使生活麻烦不断,使父母脸面全无……每个孩子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曾有个“坏孩子”的父母说:“看到孩子这样,我连死的心都有。”为什么父母“连死的心都有”?原因就是当父母看到自己孩子“坏”时,他们束手无策,没有有效的办法对他的坏孩子进行管教。在父母的心里,对自己孩子已经失去了信心,认为孩子已经“病入膏肓”,已经无可救药了。

所以我们发现,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将他们养育成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极易让人筋疲力尽的过程,仅仅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情况下还需要我们充满智慧和耐力。什么才是跨越代沟、进入孩子心灵世界的钥匙,怎样才能与我们的孩子亲密无间的沟通?父母首先要明白,有时候青少年的疯狂根本是毫无理由,无理取闹,他们只是叛逆。不幸的是,你无论做什么都无济于事。“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面对孩子的行为做父母的常常忍不住脱口而出。是的,天凉了让加衣服就是不加,地板凉可就是要光着脚丫,每天就是不要刷牙,吃饭就是要把饭弄得满桌子都是,见到长辈不懂得礼貌,在屋里总是要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到吃饭的时间可就是还要看电视,从来不主动做作业等等,全是怎么说都不听。

无数家长为此烦恼,家里充满呵斥和吵嚷声,可是没用,火药味越发浓烈,问题却解决不了。

无忧的物质生活、空前的学习压力、紧密的亲情缠绕是当代独生子女的生活写照。孩子们有许多疑问:我的快乐在哪里?我的痛苦源于什么?我为什么要活着?因为不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疑惑的家长也要问:我的孩子怎么了?我的教育错在哪里?

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是只会被动接收,等着别人帮他作决定或者做事情,那么当他步入社会时,也不会被重视的。所以家长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以后的成功打下结实的基础。

教育孩子是百年大计,当今社会、学校、家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国内外的出版人士也把眼光转向望子成龙的亿万父母,每年有许多“父母必读”类的新书摆在书架的显眼处。但家长面对各种版本的教子书,也不一定能找到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

而这本《怎样让孩子服你》将是给您一次学习教育的技巧与接受教育训练的机会,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交流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本书从各个角度说明了孩子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理解,对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能给与家长一个很好的参照。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选择有趣、能得到表扬的事情去做的,只要父母亲的方法恰当,孩子也可以“懂”你的心的。

这本书共分六章,从学习上、生活中、习惯的培养上等六个角度说明了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并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细致地描写,内容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有问题,使得父母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孩子保驾护航,让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信服、心服、口服。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成功的父母。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来说,就是“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个天才般的孩子,是没有道理被埋没的,除非父母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没有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所以让各位家长从现在开始,从看本书开始,做一个明智的家长吧!编者

第一章 充实自己,理解孩子

——让孩子在知识上服你

一、充实自己的知识,关注孩子喜欢的知识

(1)求知型父母的重要《中国妇女报》曾经刊登了“家庭教育有奖问卷调查”,收到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近5000份答卷,还有近200封父母和孩子们的来信。在调查中发现,58%的父母认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能力属于一般水平;52.2%的父母认为自己需要学习如何教育孩子;44%的父母认为自己非常需要学习怎样教育好孩子。其中,很多父母谈到:我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机等;我不知道为孩子推荐什么样的儿童报刊和课外书;我不知道从哪里能获得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和自己的孩子交流等。所有这些都说明,要做一个成功的父母,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当孩子慢慢长大,父母的知识便显得有些落后了,这个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该补充一些自己的知识,补充一些孩子喜欢的知识,让孩子愿意和我们在一起,而不是因为我们在知识上的缺乏而疏远我们。

教育是门艺术,记住,是门艺术。你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给他创造个让他可以探索,可以学习的环境,这是比较重要的;再者看看你自己是不是比较喜欢学习,如果你是个爱学习的人,那么自然的小孩也会跟着你学了,小孩就是这样学习着大人的行为长大的。

②如果向家长们问一句:当前家教重点在哪?马上会有家长说:“提高孩子能力。”您的回答是正确的,但不完全正确,您忘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之所以对孩子“不会管”,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科学的家教方法。家长如果用不正确的观念方法去教育孩子,就如同拥有缺陷的设备和方法去生产产品,其结果必然造成家教失败。

如何让孩子“听话”?如何不让家庭中产生悲剧?正确的做法是:运用“家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中的“全面管理”观念,在解决对孩子应该“管什么”的问题之前,家长先要解决自己“学什么”的问题。

家长只有认真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在日本、美国,孩子最尊敬的往往是自己的父母,可在中国父母的地位如何?据一项调查,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排到了第十位,父亲更是排到了第十一位,远远低于各种“星”,说明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并不“光彩照人”。2000年4月,大连一个14岁的少年上法院提出要“炒”父母,更换自己的监护人,后经过调查,并不存在父母虐待孩子的问题,只是教育方法不当。

一些母亲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但孩子心目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一个孩子的话:“我妈妈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我身上,说实话,我觉得她挺不容易的,可我就是对她尊敬不起来。”辛勤操劳十几年的家长们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没用了,被发展中的家庭、被成长中的孩子看不起了,大家看不起你,不爱理你。据上海的一项调查:在孩子心目中,31.5%认为母亲缺乏魅力、文化知识偏低、思想平庸;75.8%认为母亲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80.2%希望母亲改进教育方式,和孩子交朋友;67.3%希望母亲尊重自己,给自己提供成长的空间;只有3.7%的孩子对母亲现行的教育方式表示能接受;7%的孩子对母亲表示敬佩。为什么落得这样一个可悲的结局?因为思想陈旧、语言陈旧。为了能得到家庭的尊重,为了永远做一个“有用”的人,家长必须加强对现代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家教的失败。

家长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教子成功”“家长”是什么性质的“职业”?它是一个不经过考核就可以上岗、永远不会因为考核不合格而下岗的职业。天下最简单就是为人父母——把孩子养大,那甚至是许多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天下最难的也是为人父母——它要求在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下,必须把孩子教育成功,它体现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谁也不敢在孩子出生时就保证:我一定能把孩子教育成功)。

作为家长,我们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明白了对孩子有责任管、管全程、管全面,这样做就行了吗?当然这还是不行!您还是没有完全尽到自己的责任,家长还要有责任提高自己的能力、有责任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

绝大部分家长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从来没有全面、系统地学习过家庭教育知识,据有关调查表明,我国90%以上的家长不具备家庭教育经验,许多家庭还是以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观念(不管落后与否),以自己现有的知识程度(不管正确与否)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具体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不管”或“不会管”。

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对孩子不仅要管(否则是失职);更要做到有能力管(否则孩子不服你管),有方法管(否则就是形式化管理、无效的管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我希望我的儿子做一个什么样的儿子,我自己得先做成那样一个儿子。”家长如果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也就失去了教育孩子的能力和资格,所以说:家庭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的问题,更是教育两代人的事情。为了使孩子受到全面正确的教育,家长首先要接受全面正确教育。(2)构造学习型家庭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目标。这是21世纪的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重点,是现代人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他说:“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以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因此学习型家庭应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的典范,应教会学生学习,教会他们求知、做事、共处和生存的能力。

①学会求知,即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孩子不能只是接受老师教授的课本上的或课堂内的知识,还要学会自学,学会获取其他知识的本领,要学会向未知的领域求知,变“不知”为“知之”,变“知之不多”为“知之甚多”。而学会求知这一能力也需要家长作出一些表率,因为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②学会做事,即在社会的大学校里学会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做一件事,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是要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学习上、生活上碰到了问题,都要学会自己分析、解决,如在家中能够独立地做一些家务或尝试进行家政管理等等。当然在学会做事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做好事情。

③学会共处,即学会与家人相处,与朋友相处、与邻居相处、与同学相处、与他人相处,即与他人和平、友好的相处,要克服“以我为中心”的倾向。人类社会既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没有合作,将一事无成,因此学习型家庭要教会孩子懂得宽容别人,懂得分享快乐,不搞独霸、独占,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④学会生存,人的一生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人必须从他的生存环境中不断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例如小时候我们要教孩子吃饭、穿衣,稍大些要教他们识字、明礼,再大些要教他们克服困难,学会生存,当然学习不仅仅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发展,为了发展,就更需要学习,去寻找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从而实现完善自我,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但是学习型家庭的家庭教育要体现合作学习的精神,家庭成员要平等相处,家长不能居高临下,与孩子讲话要平等,多沟通、多交流,若平等交流意见不统一时,可以与孩子进行纸笔交谈,纸笔交流的好处是这种形式最适合表达双方的情意,最能妥当、婉转地说出对事情的看法,这种交流既能解决问题,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能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另外要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计划应制定得合适,即达到跳一跳能摘到苹果的感觉。计划制定后,家长要适当地指导、帮助孩子去实现目标,这个指导、帮助应有个度,不能代替孩子去做,不能直接帮孩子去实现目标,当然也不能让孩子实现不了这个目标,要让孩子始终保持较强的自信心去实现家庭计划。

学习型家庭更要让孩子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在教育中要渗透终身学习的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在迅速变革的时代,终身教育应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要让孩子明白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的教育行为和活动。学习型家庭家长应成为家庭中学习的主角,不仅要带头学习,为孩子作学习的表率。更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因此学习型家庭是亲子学习的典范。家长要在孩子面前做终身学习的榜样,让自己的行动证明终身教育是贯穿一个人生命全过程的教育,学习应该成为家庭的重要功能,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

并且通过创建学习型家庭,能使每个家庭成员懂得学习,建立更为平等的家庭关系,并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让每个学习型家庭的成员都能有终身学习的理念,都能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在现在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如果不继续学习,每个人都会落后,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学习型家庭要始终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习是一种开放的学习,要向同学学习、向老师学习、向课本知识学习、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现代科技学习、向生活学习。

父母要树立榜样,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年幼的孩子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总是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的言行举止无论好坏都会被孩子不自觉地效仿,好的行为被效仿,当然很好,但坏的被效仿了,改变起来是很难的。当我们友好而和善地对待他人时,我们的孩子就会学到我们的善;当我们心胸狭窄,自私自利时,我们的孩子也同样学到了这些东西。所以父母亲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了解孩子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

(1)家长要学会了解孩子

了解和研究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古今中外的知名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了解和研究教育对象。我国古代《学记》认为:“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按照这个要求,我们的父母就要能够洞察孩子的心,全面把握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再有针对性地“长善”和“救其失”,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当然了解!”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这样回答。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每一位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是了解自己的孩子,并能说出他的一些特点的。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融入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之中,父母是孩子最亲密最值得信赖的人。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为父母了解和研究儿童提供了时空和情感上的便利条件,相信天下没有人比父母更能了解自己的孩子了。但是父母的看法并不总是准确和全面的,也不是总能够考虑到孩子各方面的特点的。“察子失真”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许多父母很容易犯的错误,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父母经常与孩子在一块,就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熟视无睹或视而不见,还有些父母忙于事业发展,累于生活琐事,很少能抽出时间专门地观察、研究自己的孩子,因而不能形成对孩子正确、全面的认识。这正如一句古诗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家长了解和研究孩子,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时间和空间条件看,父母和孩子间的时空距离是最为接近的,两代人频繁互动的交往为家长了解孩子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孩子主要生活在家庭里,家庭是满足孩子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主要场所,即使是上小学后,孩子每天仍有大约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在家庭里活动,在每天同孩子的交往中,父母经常为孩子操心,满足他们的需求(尤其是物质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自然会去了解孩子的各种状态,去体会孩子的心态,去思考孩子的要求,长此以往,父母就能对孩子有一定的了解。另外,父母还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把握孩子的过去和现在,并推知孩子将来的发展,这是任何其他人所不能胜任的。

父母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为家长了解和研究孩子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在家庭关系中,除了夫妻关系,就是亲子关系,这是异于夫妻关系的又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正是这种亲子关系,促使父母对子女产生深切而真挚的爱以及强烈的责任感,促使父母时刻关注孩子的言行,去考虑孩子的教育和培养问题。现在父母对独生子女期望值越来越高,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努力去掌握有关教育知识,加强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为深入了解和研究孩子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

②了解和研究孩子的一般内容

鲁迅先生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孩子的世界”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孩子的健康状况与身体发育情况,主要是指儿童的形体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等。

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情况。智力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表现,是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能力的综合,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情感、动机、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也有影响。

学习情况主要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学习成绩以及学习中的困难等。

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这大致表现为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个性的形成与如下四种因素有关:先天的生理素质、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个人的活跃程度、周围人对孩子的教育熏陶。孩子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个性特征的不同,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训练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果忽视孩子在某一方面所具备的能力素质,粗暴地强制他们放弃原有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学习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只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孩子的思想品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影响、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当前的思想矛盾、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等。

所以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今天的孩子难教育,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难在哪里呢?有人说知识不足,有人说方法不当,这些都是对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对今天的孩子缺乏了解,有些父母也许不服气:“知子莫如父母,我们天天看着自己的孩子,难道还不了解他(她)?”

让咱们来看一些事实吧!

住进高楼里的孩子孤独感增强了,父母们于心不忍,建议孩子外出跑跑跳跳,孩子却回答:“没劲!”鼓动孩子找邻居伙伴玩玩,孩子竟说:“不愿意”。

如今的孩子特别喜欢看卡通(漫画)。有位家长是儿童图书奖的评委,抱回家许多获奖图书。可儿子毫无兴趣,却用零花钱买回近百本卡通,忘了吃饭、忘了功课、忘了睡觉,看得开怀大笑、浑身乱抖。父母困惑不已,要过卡通书细看了半天,居然看不明白:这是什么鬼东西,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可问题是孩子一看就懂,一懂就迷,您是大人怎么就看不懂呢?

正如读书一样,世界上的书浩如烟海,最难读的是子女这部无字之书。做父母的,要透过子女的内心世界,读懂他们的每一天,每一年,也就是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假如家长和孩子之间关系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双方沟通不够、缺乏了解而引起的。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越大,便越难与他们沟通,甚至不知应该怎样去交谈。

孩子是成长的个体,其心理特点具有发展性、多变性、可塑性。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大脑发育、语言发育、心理发育等关键期。

当孩子逐渐长大,知识面、接触面增大,他开始学会自己观察、思考,对一些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有时觉得有些事情没有必要跟父母说,这样父母就会缺乏对孩子的了解,因此相互间的沟通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家长的理解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它是使家庭教育步入正轨的一个重要前提。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其实他们何尝理解孩子!他们是按自己的想法为孩子做这做那的,孩子想什么家长根本不管。(2)给父母们的建议

父母对子女说话时,应该有正向的目的,例如提供知识信息、解决疑难、分享情感,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父母如果能表现友善,不以强者的权威压制孩子,往往会得到孩子相对的友善。

家长与孩子对话,一定要注意语气与态度,尽可能经常微笑,以欢愉、平和的声音,显示出友善、冷静的态度以达到沟通的效果。不妨试试以下的建议:

①接纳孩子。必须让孩子知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是爱他、支持他的。不管他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也许父母并不接纳他的行为,但依然是关爱他的。有时只要简单的一句话:“很好!”“真是我的好孩子!”或“我也这样想!”都能使孩子觉得受到父母的认同。

②表达感情。有些父母只有在孩子小时候才表达亲昵的行为,当孩子长大后便改以冷淡的态度,甚至拒绝孩子的“痴缠”。然而温暖的身体接触可令孩子切身体会父母的关怀。此外,也别忘了接纳孩子对你表达的爱意。所以,请多亲亲孩子并常说:“我爱你!”

③多说“我”,少说“你”。不要说“放学后,你应该立即回家!”可以说:“放学后你不立即回家,我会很担心。”

人们常常说,在孩子的教育上,应该要从正确理解孩子入手。这个“正确理解”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了解孩子的性格情况和兴趣的方向,或者掌握孩子的要求和想法等等,这对理解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可是,如果根据错误的做法和肤浅的方法去理解的话,结果就不会达到真正的理解。所以,为了真正理解孩子,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解方法。这就是要考虑正确理解孩子的基本方法,也就是对孩子的基本看法,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考虑具体细致的方法了。

对孩子的基本看法,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家长们则要从如何去看待和处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动的角度上去予以探讨。

孩子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在占其日常生活大部分的游戏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精神活动,包含着这种精神活动的孩子的行动,就是孩子的所有“反应”或者“活动”的反应。如需要母亲、同小朋友说话、猜谜、看画册或者听故事等等都是孩子的“行动”、“活动”或者“反应”。

在这样的行动中,既有象“看书”那种能够直接观察出来的行动,也有象“喜欢老师”那种通过对孩子的活动或者行动的观察而间接推测出来的行动。总之,表现在我们面前的孩子的行动,任何时候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脱离环境的行动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说不能脱离环境去考虑孩子的行动。

孩子愿意去野外采集美丽的花草,喜欢在室外做模仿游戏,乐意在教室里看连环画剧和听故事,等等。当孩子进行游戏活动时,在那里一定有包围孩子行动的场面,也就是环境。

这就是说,不论在什么时候,行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由此可以认为,行动是由环境所决定的。了解这种情况下的环境对行动具有何种意义,并且进而弄清行动和环境有着怎样的因果关系,我认为这对了解孩子的行动,更好地理解孩子,是极其重要的基本途径。

三、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

(1)关注孩子内心需求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老师问孩子长大后要成为什么人?一个孩子回答道,长大后要成为小丑,那个老师立即鼓掌,表扬孩子志向远大,为了人类增加更多笑声与快乐而树立理想,而如果在中国,如果孩子说长大要成为小丑,一般会被训斥为胸无大志,这就是观念的区别。朋友说她的一个外国朋友立志要成为一流的调酒师,并且在为之努力,而朋友告诉她父亲时却被她父亲嘲笑,说外国人这么可笑,这是什么理想呢?好像孩子的理想不是要成为科学家就是医生,或者宇航员一样!这是国内外教育观念的区别,也是为什么国外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没有的关键所在。中国一味追求成绩,产生应试教育,孩子的其它方面没有得到发挥,心理健康、创新思维、情商、逆商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我想只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能够一辈子幸福的度过,不管做什么都是应该父母亲值得开心的,这些是和成绩无关的,无论理想的大小,它都是孩子心底想要去做的,所以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才能正确的看待孩子。

有一篇杨澜访谈的内容,作为一位聪明的名人,又成功又这么富有,记者问她对孩子有什么期望,杨澜回答说:“我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家什么家的,只要幸福生活就够了,就算是一个工人,护士,图书馆管理员,我都很开心,只要有这三点:一是孩子身体健康;二是孩子有很多的朋友,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三是孩子能够乐观生活,心理健康,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我想这能够给一味追求成绩的家长一些启发。有一篇精美的英文散文,叫“following your heart”,文章写了一个小女孩,十几岁时候树立了一个理想,就是长大了要做一个好母亲。大学毕业后,她同男友结婚了,然后就好好在家培养了三个孩子,作专职母亲。等到孩子们一个个成长后,她也老了,她一生没有工作过,只有一个职业:母亲!她觉得很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有了这篇文章,叫《跟随你心的召唤》。只要你想做什么,树立了这个理想后,坚持不变一直为理想而努力,就是幸福的。这在中国也是不可思议的,哪有一个小女孩会立志要当一个母亲的,把母亲当作一生的职业,而别人就能够做到,并且很开心,很用心地去做。

①如果说家长不希望孩子幸福是不可能的,但是家长现在只看成绩,用成绩掩盖孩子的其它方面,好像孩子成绩好一切都好,这难免一叶障目了,不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孩子其它方面的天赋与爱好,是非常危险的,也把孩子推向应试教育的深渊。孩子成了家长陈旧观念的牺牲品,成为21世纪在科举制度这个封建残余思想的牺牲品,不觉得可悲吗?如果真的希望孩子一辈子幸福,我想不是要求孩子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孩子就会幸福,而是像杨澜说的那三点。其实,在21世纪,我们的孩子基本上不必为了吃饭穿衣而忧愁,何苦一定要孩子长大了上重点大学,找份好工作呢?应该鼓励他们追求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算孩子胸无大志,想做调酒师,想做小丑,想做一名专职母亲,只要孩子真的喜欢,我们就应该支持!成绩并不是唯一,学习基础知识是应该的,但我们不能忘记,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孩子有爱心、有好奇心、有创新思维、能够和其他人融洽相处、有自己自由发展的许多爱好等。如果大家能够跳出成绩这个圈子,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应该说是“善莫大焉”。说不定这样真的诺贝尔奖就会落户中国了。

我们的家长十分关心孩子,而关心的重点主要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两个方面,其中学习成绩排在首位。有一项调查表明,“好好学习”是家长们嘴边最常说的话。另一项关于影响考试成绩因素的调查研究又表明:排在第1位的是考试当时的心理状况;第2位的是考试前几天的心理状况;第3位是学习方法……记忆力仅仅排在第17位。可见,孩子心理健康的状况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我们在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灵成长的关注。

我们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殊不知孩子之间根本的差距在于家庭教育的差距。成绩只是孩子一段时期内的能力体现,并不代表孩子的发展空间和孩子的未来,家长应对孩子的成绩进步持坚信的态度,给孩子一种前进的力量。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总有一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班级中处于相对低的水平,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分数差。孩子经常得到差的分数,是否就意味着孩子以后不可以转化为优等生,或长大后没有前途,没有希望呢?显然不是如此,因此父母有必要全面理性地看待孩子当前的分数。

②作为家长,必须记住并帮助孩子了解:一个分数,不过是有关他们学习进步和质量的一种不十分精确的信息;一个分数,并不会告知很多有关他们真实知识的内容或他们怎样有效地运用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由于我们关心孩子的学习,所以我们才关心分数。一般来说,孩子倾向于把家长对他们在学习质量上的期待,变成他们对自己的期待。如果父母对他们期待过高,超过他们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么他们就会感到受挫、失望和苦恼;如果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过低,则会限制他们潜力的发挥。

因此,家长需要仔细琢磨一下对孩子学习质量的期待。通过向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使孩子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满意,从而加强自信心。对于分数,要考虑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如何对它做出反应,当孩子达到或超过了父母认为能够达到的一个学习标准,并且从分数中反映出来时,父母应明智地指出导致这种分数的原因。父母可以总结出能力、努力、计划、钻研、创造性以及良好成绩反映出的其它因素。这就把分数摆到了一个正确的位置上,从而真正反映了学习的本质。

当孩子的分数没有反映出父母认为他们能够达到的学习标准时,父母就应把它当成一种诊断性信息。

低分数给出的信息是:孩子的学习出问题了。它是一次父母给予同情、鼓励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其中,父母最先的反应是对孩子表示同情,父母需要共同分担孩子可能产生的失望、挫折或气愤。如果孩子已做出了最大努力,那么,父母对于这种不懈努力的承认:“我知道你尽了最大努力,而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这样就会维护孩子的尊严和自豪感。这种对待方式,不是一种空洞的老生常谈,它反映了父母具有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以及具有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的信念。

父母需要设法从孩子的当前成绩中找出问题的所在。最好是孩子自己积极寻找并设计出解决的办法。这可给予孩子一种自我决定、负责和付出代价的意识,教会孩子学会怎样自助。如果有必要,可请一位教师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2)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

因为每个小孩出生后都赋予了很多的潜力,但由于人们太关注某些东西或者总受社会习俗的影响,把孩子的潜力限制了,在小学时应该让他自由发挥,多给他看点课外书什么的,因为大了再看就几乎影响不到他了,那时侯的他差不多已经定型了,大了可以给他正常的玩的时间,有时候玩也可以玩出他的某些潜力,包括和人的团结能力和人的沟通能力,其实成绩好了并不一定都是好事,成绩好了孩子每次考试都会有压力,心理上会不健康,在考试前鼓励他,考试后安慰他,这样他既得到了你的爱,还感受到你是爱他的,教育孩子要对事不对人,孩子做错了或考差了,不应该埋怨他,应该更加鼓励他,这样他就会更有动力学习。

并且现代的学生功课越来越繁重,考试压力越来越大。考试的可怕之处,是必须在规定时间正确做完老师指定的部分,才能得高分,这是被动的要素。更可怕是,家长和孩子完全被功课的分数所左右,成为分数的奴隶。功课越重,儿童的自发性越容易被剥夺,像个可怜而任人摆布的木偶,这一点很危险。

父母必须明白,分数的好坏不等于教育的成功或失败。

功课并不等同教育,不要以为努力督促子女学习便完成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分数是死板的学习,假若父母不在孩子功课之余加上自己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便不够全面。当然这并非说分数和功课是不重要的,相反,在一定情况下还必须看重分数:

父母要记住:读书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而不是为了炫耀什么。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顺理成章地以为子女必须也接受与自己相等的教育才有成就;有些父母以子女考进名校为荣;有些本身无机会受高等教育的父母,望子女成龙心切,希望子女都能青出于蓝胜于蓝,以为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做个出色的人。

凡此种种,都是本末倒置的想法,把孩子的实际需要置于不顾,而勉强孩子达到并不符合他们的性格或程度的要求是错误的。

不管有没有功课,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主动自觉的学习方式,并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要努力让他们养成短时间集中学习的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这种习惯,不要一开始就督促他努力不懈,或只关心成绩。分数高也罢,分数低也罢,最重要的是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

要考虑广泛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习。家庭里按理说不应该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生活琐事、游戏、家务,都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大好方式。要活用这些素材,父母应给予各方面的援助。

父母与子女对成绩的感觉通常不一样。有些孩子的看法是“虽然不容易,但总算有60分”,父母却会认为“60分连好也算不上,只是及格而已。”子女对于不承认他们努力的双亲,只觉得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

其实大多数孩子对学习和成绩相当注意,也很努力,他们怕失败,更怕失败所带来的责骂与鄙视。因此,他们会拟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也具有竞争和不肯认输的心理,对学习能自我评价,也会考虑学习方法。总之,他们对自己的成绩,会付出努力与责任。

父母应该和孩子的学习态度加以协调,不要只看成绩的高低而强加压迫,不可只注重表面的分数的高低,而应该注意孩子是否以安定的心情,不怕挫折的推进学习计划,这才是最重要的。

假如父母总以孩子的考试成绩来评定他是否用功,如果达不到标准,便会表现出一脸的不高兴,像法官对待犯人一样对待儿女,假使父母这种扼杀孩子上进心的态度不改变,又怎么令孩子努力读书呢?

聪明的父母都明白,考试只不过是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体验。无论成绩优劣,对孩子来说都不过只是一种经验罢了,实在不值得父母大发脾气。

聪明的父母要学会科学对待孩子的成绩:

①了解测试目的。考试,实际是检验孩子这学期的学习效果和存在问题。弄清测试目的,才能看出测试反映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在偏重于知识记忆的测试中分数高,而在偏重于知识运用的考试中分数可能不高。家长就不能简单地以两次分数高低来判断孩子学习退步或进步,忽略孩子能力发展方面的问题。

②认真分析分数的信度和效度。分数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分数的真实性,有许多因素会对分数的真实性产生影响。因此,家长在分析分数时,有必要与孩子一起认真分析此次考试孩子本人甚至全班、全校考试的分数真实性。只有对分数的真实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依据“修正”以后的分数来分析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③善于从分数的分析中发现孩子的进步,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表扬,以充分发挥分数的激励功能。当孩子学习成绩进步时,家长的肯定与表扬能使孩子体会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当孩子学习成绩后退时,更需要家长的鼓励与帮助,从孩子的诸多不足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最能体现家长的教育水平,比如:若总分下降,单科分有无上升的?从认知识结构看,有无掌握较好,丢分不多的部分?即使孩子某次考试一团糟,帮助他的最好办法仍然是以发展的眼光看他,鼓励他克服困难,相信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迎头赶上,考出好的分数。那种否定孩子的可塑性,一棍子打死的做法,只会扑灭孩子的希望之火,使其自暴自弃。

④家长要平等地和孩子探讨成绩,可每当面对孩子成绩差或下降,许多家长沉不住气,“不争气”、“没出息”、“枉费了家长的一片苦心”,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没有希望”,甚至恶语相讥,拳脚相加,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样,不但无助于孩子成绩的提高,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只有蹲下身来,平等地、平静地和孩子探讨、交流,孩子才能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谈出来,这样才能找出孩子的问题所在。和孩子的谈话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书面谈话有时更为有效,书面语言比口头语言经过更深入的思考,表达更准确,学生对书面的意见能反复思考,影响更持久,如学生也书面回答家长,就形成了书面对话,书面对话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形式,在学生和家长不习惯口头交流,或口头交流效果不甚理想的情况下,不妨试试书面交谈。若家长和孩子交流不畅,可能是孩子的问题,也可能是家长的方法问题,家长们必须从效果出发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

知脾性者莫如家长,了解孩子学习问题的莫如孩子的班主任或老师。所以和老师沟通显得尤为必要。在沟通时,家长既让老师知道孩子会的能力在哪里,也要让老师知道他的弱点在哪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他的希望。这样老师在教育孩子时,可以因材施教,把握尺度。同样,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虽然越来越高,但由于工作,他们直接接触孩子的时间并不多,孩子的问题常常是很难发现,而老师就不同,因为与学生相处时间长,能够及时地发现孩子潜在的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了解孩子存在的问题后,家长和老师可共同商量对孩子下学期具体的教育目标与措施,以便共同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⑤家长科学地分析分数,并能对孩子学习分数的高低采取明智的态度,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明智的家长在孩子考试成功时提醒他不要骄傲,不要轻浮,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迎接更艰巨的挑战;而在孩子考试失利时,应先要对孩子予以他最渴望得到的安慰和鼓励,然后帮助他分析失利的原因,树立不怕困难、迎头赶上的勇气。这样,孩子才可能以更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关心他、爱护他的父母。

在中国,大多数父母一定都会对孩子的好成绩笑逐颜开,备感欣慰,兴奋之余,也会叮嘱孩子“不要骄傲、再接再厉”之类的话;可如果孩子考得不理想,或者考得一塌糊涂,我们做父母的又该怎么做呢?这就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好的事了。

诚然,中国的教育机制还有它不完善的地方,考试成绩依然是老师和家长衡量一个学生先进与落后的唯一标准。其实这也难怪,对老师来说,作为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成绩上不去,那怎么能算是一个好学生呢?而对家长来说,早晨,孩子背着书包挥手与你告别,傍晚又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来,孩子到底在学校学了些什么?究竟学得怎么样呢?一张成绩单似乎便能说明所有的问题。所以,当面对一张考砸了的成绩单,家长的着急上火、气极败坏甚至责备打骂等行为便都可以理解了。但是这些行为不但都于事无补,还可能会对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所以面对孩子的各种考试成绩,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平静面对才是,对孩子期望值不要太过高。

现在的社会,不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了,应该说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时代已经来临,知识虽然越来越重要,但能力同时也趋显重要了。许许多多有成就的名人,不一定都是学校教育的成功典范。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太好,并不说明孩子就比别人差;孩子现在的成绩不理想,并不表明他的成绩就会一直不理想。孩子以后的成绩怎么样,有时完全取决于家长的一种心态。

家,应该成为孩子幸福安宁的港湾,而不是一个惩罚站。特别是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当懊悔、痛苦正折磨着他们的心灵时,是最需要家长抚慰的。但有的家长在恨铁不成钢之时,却往往失去了应有的理智,也失去了父母应有的慈爱。大发雷霆者有之,谩骂殴打者也有之。这其实只能使事情越来越糟,孩子受到的打击难以言述,从而造成学习热情越来越低。当孩子手捧成绩单向你汇报时,父母要给予孩子应有的鼓励,同时平静地面对孩子的每一张成绩单,与孩子一起分析每次考试成败的原因,进而帮助孩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这样,考试成绩就不再是孩子追逐的唯一目标,让孩子形成一种健康的学习考试心态,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让孩子学会放松

(1)知道孩子紧张的原因

人类的智慧和能量是惊人的,但是人们的自我束缚、自我困扰、自我矛盾太多了,所以大多数人不仅无为无能而且烦恼无尽。

在妨碍人类潜能发挥的诸多因素中,紧张应该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人在放松的状态中,思维是开放而且活跃的,而在紧张中是封闭而僵化的,就好比在台上演讲,放松让人侃侃而谈,而紧张让人结结巴巴。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太容易紧张了,这是因为我们从很早就养成了紧张的习惯,每当面对挑战、危险和不确定因素的时候,面对那些在我们心中高高在上的人的时候,面对那些重大的场合的时候,我们总是紧张不已。小时候见到老师的紧张和如今见到领导的紧张是一样的,小学时走进考场的紧张和后来面试时的紧张没有什么不同。

这些紧张妨碍了我们自我的发挥。其实有什么值得紧张的呢?只要我们能关注当前的事情而不是外界的环境和事情结果所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就不会感到紧张,我们只想着发挥自己,事情就简单了,往往我们在这个时候更出色。

所以我不希望孩子紧张。我认为暴力的强迫是导致孩子紧张的重要根源之一。粗暴让孩子感到不可抗拒的威胁是我们应该格外注意避免的。(2)缓解紧张,提高学习效率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也会有紧张、困惑等心理压力,但他们往往无法找到正确的自我调节方法,一个人要想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必须学会放松自己。当一个人能够最大限度地放松自己,他才能最大限度地聚集生命的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紧张起来,才能从事最艰难的工作和学习。

这些都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呢?具体措施是:

①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时间。许多家长让孩子学乐器、学电脑等,占据了孩子大量的课余时间,使孩子感到精神紧张,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独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②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没有化解的愤怒是压力潜在的根源,家长要鼓励孩子诉说生气的原因,并让他感觉到父母时刻都在关心他。

③督促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孩子通过踢球、骑车、游泳等活动,不仅消除了紧张情绪,还能锻炼遇到突发事件时保持镇静的能力。

④给予孩子音乐熏陶。搜集一些舒缓的古典音乐,最好是每分钟六十拍的音乐,像巴赫、贝多芬、肖邦等人的钢琴曲。在家中播放轻松、舒缓、优美的音乐,可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并能得到美的熏陶,在椅子上坐好,或躺在床上,一边听古典音乐,一边让自己放松下来。

⑤教给孩子一些放松技巧。在头脑中想象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想象自己曾经去过的风景区,将自己置身于其中,也可以让孩子想象他到了一个轻松快乐的地方,在阳光明媚的室外与小狗戏耍,在美丽的海边漫步,在游乐场游戏……想象越仔细,放松效果越好。此外,慢跑、打球、睡觉、洗热水澡等也能促使精神松弛。

⑥创造欢乐和谐的家庭气氛。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能使孩子顺利度过困境。发现孩子情绪紧张时,找个轻松的地方和孩子坐下来谈一谈。此外,爱抚以及拥抱也是必要的,因为父母与孩子的身体接触有助于孩子放松情绪,建立自信。在孩子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时,可以用录音机播放事先录好的外语单词或其他学习材料。

当孩子学会了放松自己的方法时,他就学会了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这样就是从事再艰苦的工作,他也不会失衡。(3)让孩子能好好的放松,迎接高考

在高考来临之际,家长们更要好好的帮助孩子缓解大考的压力,让孩子能好好的放松,以便迎接考试。压力太大使很多孩子出现头疼的症状,特别是一学习头就疼得厉害,这主要是因心理紧张引起的。

①当孩子觉得学习有压力,想放弃学习或是感到自己达不到家长的要求时,就会表现出身体的不适,这样就为不学习找到了充分的理由,家长也会因此原谅孩子。当孩子处在这种状态时,家长就要给孩子减压,不要和孩子谈论考试的话题,降低对孩子报考学校的期望,让孩子做到心里有底,反而会让孩子发挥得更好。

②饮食方面不要改变太大,这没有多大必要,以居民的营养水平来说,现在人们的饮食结构是完全符合营养要求的,因此,没有必要再增加了。而且如果家里的饭菜口味突然变了,会让孩子感到家长是因为自己要考试而改变饮食的,父母为自己省吃俭用,自己要是考不好,多对不起家长呀,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孩子想吃什么,家长尽量满足就是了,可多吃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做到营养均衡,让孩子有充沛的体力学习。

③对孩子不要管束太严,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即使发现孩子学习上有松懈,也尽量不要管孩子。孩子在心理上不可能一点压力也没有,有一段学习的低迷期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你在这时说孩子怎么样不对,更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可以做到表面正常,但从内心上关心,让孩子自己调解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中来。另外,有些孩子喜欢看电视,家长也不要说,让孩子高高兴兴地看一会儿,然后再去学习,省得孩子学也学不好,电视也看不好。

④不要将疾病对号入座,很多家长都打来热线反映,孩子现在情绪不是很稳定,经常从其他地方找来一些介绍疾病的书籍、报纸看,然后对号入座,自认为得了忧虑症、自闭症、烦躁症等,家长说什么孩子也听不进去。其实疾病的判定标准是十分严格的,是要经过专业医生在一系列的检查后才可能判定的,单纯靠个人判断就断定自己患病是不正确的。

⑤要让孩子学会放松。最常用的放松方式就是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憋着,直到憋不住时再呼出,反复几次,就会减轻紧张的情绪。如果仍然缓解不了情绪,就要到医院做专门的心理指导。另外,让孩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要总是要求自己不犯错误,或一定要考得最好,这都是不现实的,只要做到正常发挥就可以了。平时也要让孩子学会放松,但是要掌握好尺度,过松、过紧都不好。

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难免产生紧张烦躁的情绪。如果长期下去,会使人生理和心理都失去平衡,很多人整天生活在紧张烦躁的情绪之中,很难让他能够放松下来,而当有艰巨的工作要做,需要他紧张起来时,他又集中不起精神来,表现为拖拉、疲惫,效率极低。

五、引导孩子善于提出问题

(1)意识到提问的重要性

自从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以后,广大父母已经开始认识到,现代好孩子的标准不应该是只会学习书本知识的听话的孩子,而是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具有创新意识的孩子。可是不少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不爱提问,在课堂上更是“金口难开”,真是急煞一颗父母心。爱不爱提问表现在嘴巴愿意不愿意说出来,可内在的功夫体现出孩子是否有一个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的头脑。鼓励孩子提问固然与学校教育体制以及教师的观念和素质有关,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当孩子离开妈妈的怀抱,开始迈出他人生第一步的时候,往往也开始学说话了。有意思的是,在孩子最先使用的“语言”中,就已有了代表探索和表示新奇的词,比如,他会指着任何对他来说是新奇有趣的东西,急切地发出嗯嗯啊啊的声音,这声音就好比是不久后他将使用的,并且使用频率颇高的“这是什么?”,是啊,在孩子的眼中,世界真是太奇妙了。随时随地都会有“新大陆”被发现,他们的小脑袋中当然要充满一个又一个问号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提问将会更细,常常要刨根问底,不搞清楚誓不罢休。身边有一个几岁的孩子,当父母的不知要被“逼迫”着学多少东西。

所以年轻的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提问: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宝宝都会这么做的。但是,有些孩子渐渐地对事物探索的兴趣减少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不爱学习,马马虎虎,这又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恐怕同父母对孩子早期的提问采用错误的应答方式有关。

①有些父母由于工作、家务太忙。感到精力疲乏,当孩子不停地问这问那时,就常用不耐烦的口吻对孩子说:“别烦妈妈(爸爸)了,自己玩一会儿。我忙着呐!”孩子的积极性受挫,久而久之,就不再喜欢提问了。

②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没必要告诉他那么多、那么细,告诉他也不懂,往往三言两语打发了孩子,或用糊弄的态度支吾过去。孩子虽然尚不懂事,但他们也能从父母的态度上感觉到妈妈和爸爸对他的做法是否赞同。父母总是敷衍,孩子的热情自会日益减少。

③也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提问不好回答或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便编一个谎话欺骗孩子。但孩子对于父母的话总是很信服的,他会将答案当成真理。父母要认识到,孩子的大脑好比一张白纸,正确的事物会在上面留下痕迹,错误的事物也会在上面染上印迹。所以,当孩子提问时,我们应持鼓励的态度,回答时要尽可能地简明、准确、浅显易懂。3岁前的宝宝,对事物往往是从具体的、自身的、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的。因此,要想给宝宝讲清一个问题,回答时就要从这些范围进行,比如,宝宝看到一块冰,放在屋里,一会儿没有了,便会产生疑问,我们不妨给他做一个小试验:从冰盒中取出一块冰,在炉上加温,一会儿,冰化成了水,告诉他,从冷到热,冰就化了,随着水温继续升高,一会儿水开了,让孩子看水蒸气,再过一会儿,水蒸发干了,告诉孩子水变成了蒸气飞跑了,孩子就会明白为什么了。

孩子常常会提问的还有钟表没有腿,它怎么会走呀?于是,有些孩子为了看个究竟,便将钟表弄坏了。此时,当父母的切不可认为孩子是在破坏而打骂斥责他,在让孩子知道钟表的基本工作原理的同时还应告诉孩子,搞坏东西是不对的。

在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时,如果父母真的很忙,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爸爸)现在很忙,等会儿告诉你。如果父母被“考”倒了,最好是翻翻书,寻找答案,对于一时解释不清的问题,也不要羞于告诉孩子不知道,可以就这个问题和孩子一起去问别人或查阅书籍,孩子大一些以后,自然就会养成查书的好习惯。

提问是孩子求知欲的表现形式。在生活中,父母不仅要认真地回答孩子的提问,还要适当地启发孩子提问,也可对孩子的问题进行深一步的发问,以引导孩子思考,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当孩子在你的诱导下自己得出答案后,他会高兴得又叫又蹦,在欢快兴奋的同时,他也有了自信心,有了成就感。这自信心将伴他长大成人,伴他一生。

所以平时父母要利用一切机会和孩子交谈,通过交谈来激发孩子的思考。在和孩子交谈时,要尽量谈一些有利于孩子独立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代替孩子去思考。当孩子碰到问题时,父母可为他提一些具体建议,启发孩子动脑筋想办法。

另外,孩子喜欢做游戏,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智力游戏,例如用积木搭出各种形状的东西,让孩子猜是什么东西。和孩子一起编谜语,比如有一位妈妈要她的孩子编“手”的谜语,经过讨论后,结果编出了许多有关手的谜语,如手会画画、手会为客人倒茶、手会拍球、手会洗手绢等等,孩子觉得很有趣,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应该承认,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那么,为什么有的长大成人后有创造力,有的却没有创造力呢?这主要和父母及老师的教育有关。你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他的潜力就会被激活;你不培养他的创造力,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就会萎缩。其实,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的,所以做父母的要加油啊。(2)怎样引导孩子提问

敢于提出问题,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天然禀赋,是人生下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本能体现。它与人的智力水平相关不大,而更多的与文化习惯,与教育影响相联系。比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鲁迅先生也这样认为:“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面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向天空;他想踏入蚁穴。”可见,想象和提出问题是孩子的天性,但经我们的培养,这方面能力非但没提高,反而日渐萎缩。

相信大家都知道,孩子从学会说话起,就经常提出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当得到这个问题答案后,又会产生新产问题:“为什么?”当这些孩子上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愿意提出问题或能提出问题的人数越来越少,出现了年级越高,知识量越多,越不愿提出问题的现象。下面两个事例就反映了这种现象:用“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请想象一下这个圆可能是什么?”的问题,分别问幼儿园的小朋友及在校的大学生,两分钟内小朋友答出了22个答案,而大学生确无一人回答。无奈之下请出了班长,班长慢吞吞地站起,迟疑地回答“这大概是个零吧?”国内的高才生在美国读研,按国内的学习方式认真记笔记、对笔记、背笔记,考试能准确无误地答出老师讲过的所有问题得不了A等,于是,他便理直气壮地问老师为什么不给A等?老师回答“你答出了我讲过的所有问题不错,可这些我都已经讲过啦,我讲过了,你还说它干什么呢?我讲过的几点,那是我思考的,是已有的几种可能性或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我讲课的目的,在于启发大家通过我讲的几点,形成你们自己的思考,得到你们自己的答案。”这些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同样是中国人,为什么在没有接受教育之前愿意提出问题,而受了多年教育的高才生却无问题可问可答呢,或只会答其所学,不会再发挥,更不用说提出问题。从有关资料获悉:只有2%的成人真正具有创造力,10%的七岁儿童具有创造力,90%的5岁儿童具有创造力。所有这些事实无不证明:愿意提出问题与生俱来,但能否保持这种愿望,敢不敢、能不能提出问题,与教育影响有直接关系。

孩子喜欢提问,这是渴求知识,是思维活跃的表现。孩子接二连三地向成人提出“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说孩子智力需要发展,大人是精心哺育,还是堵住他的口,不要他多嘴呢?

对孩子提出的每一个“为什么?”,成人都要认真对待,切不可嫌烦而不予理睬,相反还要引导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可是,由于自然现像和社会现像的范围很广,有些知识很深,不是孩子所能够理解的。这样,往往就出现“孩子提问,大人回答不了”的情况。这时,大人应该怎么办?

我们应当明确,热心地启发和回答孩子的提问,目的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激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人不必全部包办代替地回答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找出答案,让孩子经过分析、比较,了解事物间的联系,通过对多种现像进行综合推理,做出判断,这就不是仅仅“喂给”知识,而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对于成人自己确实不了解的知识,切忌胡乱搪塞,或简单回绝“等你长大就知道了”,而应利用这些疑问,指引寻求答案的门径,把孩子引导到学习的渴望上来。例如“火箭为什么能上天?”、“信鸽为什么能飞行万里不迷方向?”等问题,就可指点孩子学好物理、生物各种功课,把疑问转变为学习的动力。

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由易到难,由近及远,有步骤地引导孩子提问题,如开始阶段应选取孩子周围的、简单的、具体的事物让他们认识,然后再扩大认识,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

①对于幼儿,最初可引导他们了解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

季节变化。利用每个季节最显著、最主要的特征,使孩子认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像。

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如经常看到的花草树木,常吃的蔬菜、瓜果和粮食,以及常见家禽、家畜、鸟鱼虫兽等,使孩子不仅知道它们的名称、外形特征,而且知道它们的习性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了解有关天文、气象和地理方面的粗浅知识,这往往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知识。

介绍有关声、光、电的粗浅知识,以及科技方面的一些新成就。例如,什么东西会发光?声音是怎样发生的?电有什么用途?电视、电话是怎么回事?等等。

让孩子懂得一些卫生常识,使他们从小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让孩子认识家庭、亲属成员之间的辈分关系;认识周围邻居,懂得与小伙伴们和睦相处,对长辈有礼貌等。

通过游览名胜古迹,看图书、画片来认识祖国大好河山,结合故事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感。

通过日常生活,认识各种生活用品。

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包括通过电视、画报等认识火箭、卫星、飞船等。

利用重大节日介绍各种节日的来历,讲有关故事,对孩子进行理想和爱国主义教育。

②早在孩子学说话的同时,父母就应当有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提问。关于引导提问,解答提问的一些方法和步骤。

引导孩子留意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情,必须是好玩,有趣。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扩大留意事物的范围,让孩子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喜欢注意身边发生的事情,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而后学会提问。而有些孩子却视而不见,觉得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对身边的事情表现得比较漠然。这些,并不是孩子的过错,而是在他们3岁之前,父母没有培养起他们喜欢观察、喜欢提问、喜欢思考的这种行为习惯。那么想让孩子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先从留意身边的事物开始吧。其实事物它有这样一个发展顺序:留意转化为注意,注意发展了观察,观察引导思考,思考成就为好奇,好奇进展为提问,提问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思维的活跃。

生活中父母应引导孩子就地取材,抓住特定的情景随机教学。如果在1到3岁之间,父母有意识的经常和孩子讨论、分析,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引发孩子思考、总结、提问,那么孩子就会养成这种行为习惯。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

对于两三岁孩子的提问,您的答案不能超过三句话,能一句话说清楚最好,要简练,鲜明。

要用孩子的语言,避免抽象的科学术语,只要方向正确。

把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兴趣永远放在第一位。把解答的规范性放在最后,只要大的方向正确。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搭入一点生活中的科普赏识,但也必需在你听得懂的范围内,或者是你能随时提问的范围。

有了上面的基础,才能逐步走进科普的“十万个为什么”。

好问是孩子们力求认识新事物的一种积极表现。由于他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器官逐步发育,与周围环境的接触越来越复杂,渴求认识新事物的欲望也随之增长。他们通过'问'来得到成年人的帮助,来充实自己的想象和思维,满足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产生疑问,能促使儿童去解决提出的问题,这就是在学习。国外有些专家认为,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就是他提问题的水平。因此,作为父母和老师,要珍惜孩子的这种积极性和主动精神,耐心回答孩子们的提问,千万不要用责备的口气,粗暴的态度制止他们,否则,会伤孩子渴求知识的心灵。

回答孩子的提问,最好多用具体事例,从孩子的直接观察和与他的经验相联系的事物出发,由浅入深地讲解,使孩子易于接受。回答提问时,不仅要告诉孩子是什么,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以启发他们的思维,组织他们的注意力,通过理解能更好地使儿童感受并记住必要的知识。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可以告诉孩子“你现在还小,等长大后,好好学习,这些问题自然会明白。”孩子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可以由此得到鼓舞。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和老师一时回答不了,则应如实地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现在还不懂,等我看看书,明白以后再回答你好吗?”这样,可以使孩子看到大人对待知识的严肃态度,也能使孩子从小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切忌对不懂的问题随口瞎说,给孩子留下错误的概念。

鼓励提“为什么?”是智力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年轻的父母,请允许你们的孩子多多提问吧!

六、鼓励孩子全方面发展

(1)早期发展应做到理想发展

在早期发展中要强调四个字:理想发展。理想发展是指群体普通儿童理想发展,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全面、和谐、高质量、可持续、多选择。程跃博士对这五个方面做了阐释。“全面是在早期教育中要注意多方面发展,今天中小学生那种明显的两极分化,很大程度上是家长在婴幼儿时期教育上强调特长而忽略全面造成的。和谐是一种均衡,高质量是每个面都要发展,如果每个面都发展得不好,就不是高质量。早期教育的可持续问题就和经济发展一样,今天的这种教育是否能为他(她)未来的发展打好一个基础,非常关键。”在给婴幼儿选择运动项目时之所以选了轮滑,就可以解释“可持续”三个字。因为轮滑不仅对孩子平衡能力、手脑反应等有明显的锻炼作用,而且可以为他们将来进行滑冰、滑雪甚至冰球等运动打下一个好基础。“多选择,对于儿童来讲,就是不能一下子把他(她)局限化,应把他(她)塑造成像钻石一样,有不同的切面,闪烁不同的光芒,要给孩子未来发展以更多的‘接口’”。

早期发展是全面发展对偏好发展的关键期,一旦偏好发展形成以后就成为优势发展。相比较而言,全面的脑的发展是未来特长或特色的发展的基础。特长或特色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任何两个家庭的环境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我们希望尽可能平衡它,使之和谐发展,和谐不代表均等,而是结构上的和谐。

没有人反对学钢琴、学外语以及学习任何被定义为特长的东西,但是,如果能放在全面发展的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去安排所学种种的权重,才可能使结构趋于合理,而这个孩子才可能得到理想的发展。

2002年3月,国家体育局和教育部公布了1998年至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状况:3年间中国人身高平均降低3厘米,体重平均增加1~3千克,被列入世界肥胖发病率排行榜。全国政协委员冯理达对此进行了长期调研后,忧心忡忡地说:“中国人体能状况下降,普遍存在着血压升高,肺活量下降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威胁人们的健康。”他呼吁青少年要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000年,武汉市对7~18岁的少年儿童健康状况抽样调查表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营养摄入较过去丰富,青少年体格(身高、体重、胸围)发育良好,但体能状况不尽如人意。调查中分别就立定跳远、屈膝仰卧起坐、60米冲刺等项目做体能测验,结果发现孩子们身体的敏捷性、协调性、耐力都不够好,尤其是腿部肌肉耐力发展不佳,小学三年级前的孩子双腿耐力的发展,竟然处于停滞状态。

杭州某中学为全校同学体检,发现体能不佳的同学比比皆是,验血时竟有不少同学头晕昏倒。校长感触地说:“现在的孩子弱不禁风,外出远足,没走几步就喊累,想找地方休息;稍微爬一下楼梯便上气不接下气;夏天到户外没几分钟,就热得受不了,要回空调房间。由于缺乏运动,一些孩子体内废物不能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他们学习时也更容易出现焦躁、倦怠状态。”

体育锻炼,除了能增强身体防御机能,对孩子的大脑、神经、骨骼、智力、人际、情绪,以及人格发展,都有显著的影响。父母为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时,别忘了在成长一栏里,添上运动计划,让孩子在充满健康的环境中起跑。

而现在体能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健康是1,学业、前程、财富……都是0,当孩子拥有健康时,他可能拥有10,100,1000甚至更多,如果失去1,拥有的0再多,仍然一无所有。

什么是体能?

①简单来讲,体能是人类从事活动所需要的身体能力。

②美国白宫体能委员会将体能清楚地定义为:人在工作时表现积极、愉快而不感疲乏,同时还有余力去从事个人所好的休闲活动,以及能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③德国学者拉逊认为,体能应由下列因素组成: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肌力及肌耐力、心脏循环性耐力、动力和速度、柔软性和敏捷性、协调性、平衡性和正确性。

上列因素都可作为衡量孩子体能状况的依据。假如您的孩子经常生病,或没走几步就喊脚酸,学习状态不佳(易焦躁、倦怠,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洋洋没精神,那么您孩子的体能状况就属不佳。

运动会引起身体机能的深刻变化,过少的运动量对身体机能无刺激作用,超负荷运动又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家长既要警惕超负荷运动,伤害孩子身体或使孩子失去锻炼的信心,又要提供合适的运动负荷,帮助孩子对自己承受负荷的能力建立信心。因此,要教育孩子明确锻炼的目的和意义,讲究锻炼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以便在锻炼中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要注重身体的全面锻炼,不但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发展,也要同时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平衡等各项身体素质;既获得跑、跳、投掷、攀登和游泳等实用技能,也培养果断、机敏、勤奋、吃苦耐劳、大胆沉着的意志品质。家长还应帮孩子懂得音乐,棋类也能提高锻炼效果。优美乐曲的伴奏,能消除运动带来的疲劳;棋类活动是一项比智力、比体力、比技巧、比意志、比作风的全面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列宁曾形象地把它比喻为“智慧的体操”,它同样具有增强体能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良好状态的总称。运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体能,更给予孩子生命的关怀。春天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儿童时期是人生的春天,家长关注孩子的体能发展,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便能为他们的健康助一臂之力。(2)怎样培养孩子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带给孩子不同的影响。而目前最民主的教养方式当属权威型教养。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理解和尊重,经常与孩子交流并给予帮助,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孩子,及时热情的对孩子的需要、行为做出反应,尊重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增强孩子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①该如何培养孩子呢?

给孩子树立恰当的目标,使他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能够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证明:成功的行动,容易使人产生积极上进的情绪,而失败的行动容易使人产生消极退缩的情绪。作为父母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对孩子要求过高,而要为他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让他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够实现目标,获得成功的快乐。学习上成功的喜悦之情是孩子渴望学习、战胜困难的动力源泉。

家长要做到心态平和,不要把分数看成是评价孩子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

作为家长应看到,学习、分数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有的孩子虽然在学习成绩方面比较差,但是,在其他方面却不一定差。当他们在文体活动、实践活动、集体活动以及小制作和小实验中做出成绩时,他们会感到“我在这方面比别人强”,同样会产生成功感。家长不能因为孩子学习成绩落后,而把孩子看成一无是处,整天训斥,或仅以分数这把尺子衡量孩子的优劣。家长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及时鼓励,看重孩子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

努力改变孩子单一的学习动机,尽量减少单一学习动机给学生带来的烦恼与痛苦。

现实生活中,由于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渗透到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孩子身上,好像孩子的生活目的仅仅是为了重点中学和考上大学。这种单一的学习动机使孩子每天担惊受怕,提心吊胆,怕自己的成绩降下来,怕自己的名次排到后面,怕考不上大学,怕家长抱怨……因而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负担。

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该为孩子一生的幸福着想,我们更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在孩子的生活理想、志向水平、未来责任、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上下工夫。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在眼前的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且是在为将来获得人生的更大成功做准备。这样孩子就会从“为了分数、为了升学”的单一学习动机中解脱出来,不再为一次考不好而受到精神上的折磨,他们就会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不会因为暂时的失败而沮丧。

注重孩子的全面成长。孩子的成人成才是一项长远的工程,作为家长应该不能只把目光停滞在学习成绩或者小功近利上,应该从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角度实施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同样也是建设未来的栋梁。因此,我们在鼓励孩子全面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孩子健康的道德情操、良好品质和高尚人格的塑造与培养,这样才能使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时更有作为。让孩子全面成长是我们每一个家长必须要承担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个家庭必须要完成好的事业。

②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全面成长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个和谐的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有帮助。尤其是幼儿父母能够互敬互爱、生活协调,不仅有利于个性的陶冶,而且由于父母能够相互支持配合,对幼儿教育会事半功倍。反之,紧张的家庭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更会对子女教育造成不良后果。

理解和尊重孩子

理解和尊重,是沟通家长与子女情感的桥梁,也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家长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理解孩子,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和自己平等的人。在家庭生活中,遇事要多商量,要和孩子一起讨论,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尽可能吸收他们的意见。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尊重孩子不是放任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引导,需要教育。

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幼儿期的孩子还没有形成一种内在的力量来推动他们坚持一些需要克服困难的活动。这时的家庭教育应为孩子设立一些外在的因素,如鼓励和表扬,得到鼓励的孩子往往在做事的时候会提高工作效率或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幼儿期的孩子本来就是自信心不足,当他的行为得到父母的表扬时,自信心就会得到增强,而当得到父母批评时,自信心就会下降。

因材施教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人们常说: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可是,在教育孩子上,却很少考虑到人和人真的是不一样的。当家长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孩子跟上别的孩子的脚步,并且向最好的孩子看齐时,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样的。为了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要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家长在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情绪特点、兴趣爱好等的基础上,结合孩子自身优势在教育方法上要有特色。孩子在哪方面有兴趣爱好与特长,就让孩子在哪方面好好发展。

父母应成为孩子的好楷模

孩子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行为,孩子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发展几乎都来源于模仿学习。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偶像,也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从一定意义上讲,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所以希望孩子好,自己先要起到模范作用。父母的日常言行,对孩子的人格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家长思想修养高,作风民主,孩子就容易养成独立、直爽、开朗、协作、善于交际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如果家长专制严厉,思想陈旧,趣味低级,孩子就容易养成顺从、消极、依赖、固执、冷酷、残忍等不良性格特征。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早期教育,但是对于早期教育到底是什么内容,或者该怎么做许多人并不清晰。家长往往是让孩子去学某一样或几样技能,比如学钢琴、学舞蹈、学英语等等,这也成为现在社会上一些特长幼儿园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但这种对早期特长发展的重视超越基础发展教育的做法是否适合孩子们的发展要求呢?

不少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方面,往往更善于推动发展孩子已经感兴趣的东西,而忽视孩子不感兴趣的东西,但这样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并不利。

注意到孩子全面发展的家长一般都是这样做:在一天的时间分配上,比如弹钢琴、做会儿游戏、洗个小手绢、搭个积木,多种活动都做了,并且对每种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要求,对孩子的手脑功能等多方面都进行了锻炼,这样的做法会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而特长发展,则是每天只对弹钢琴或学外语这一两项规定具体的学习时间,这样会带来这方面的优势发展但同时会导致忽略其他方面而带来的劣势发展。

第二章 和孩子做朋友

——让孩子在心里佩服你

一、把自己也变成孩子

(1)孩子难管的原因“现在的孩子难管!”,这是现在家长们的一个共同感受。是呀,时代不同了,如果我们再沿袭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去教育孩子,势必会感到“难管”。

由于历史的原因,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已形成“管”与“被管”的格局,在这种关系中,孩子总是处于“服从”的地位,显得十分被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促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孩子变了,而我们家长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没变,这便是“难管”的内在原因。

我们不可忽视这样一个事实,随着电视等多种现代传媒方式的普及与发展,随着家庭结构的独生子女化,孩子的心理早熟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孩子接触、了解社会的机会增多了,加之又常与成人相处,他就会自以为自己已是个大人了。如果我们家长仍把他当成小孩似地管教,他便感到“瞧不起他”,于是,也就不愿意服从这种管教了。

与孩子交朋友。这是许多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

①要求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在家庭中,不只要求孩子尊重父母,同时也要求父母尊重孩子,孩子不再处于“听话”的被动地位,而是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父母也不再是发布命令、提出要求,而是与孩子商量和探讨。一句话,在这种关系下,家长应抛弃“家长作风”,树立“民主作风”。

②要求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变“管”为“导”。过去,我们总是用家长的价值标准作为规范孩子的行为准则,对孩子施行严格的管教,若孩子稍有偏离,轻则婆婆妈妈地说个不休,重则训斥,甚至打骂,硬性要求孩子必须按照家长的意志去做或不做,根本不给孩子发表意见和自我教育的机会。变“管”为“导”,就是要求家长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谈心、交换意见,用自己的行为和态度给孩子以示范,让孩子耳濡目染,以此来达到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目的。

事实证明,“难管”的孩子之所以难管,往往是因为他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恰恰正是这样的孩子,往往是“易导”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家长以什么样的身份、态度和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了。(2)和孩子做朋友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几乎所有的父母、老师及长辈,都希望孩子们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我国家庭文化传统上也素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说法。但是孩子成才的道路并不相同,每个人都像一条独特的小溪,总选择自己喜欢的流淌轨迹,别人强迫不得。当我们的孩子已进入了理想的高中,这其中家长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作为家长,我们既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又主动沟通,与孩子交朋友。只有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因此,父母是否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应该以朋友的身份来帮助孩子,而不是以训导者的身份来对孩子的行为指手画脚。要和孩子交朋友,要多站在他们的立场想问题,体会他们年龄状况下的一种心态,才能做到以心交流。比如像早恋等问题,我们都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分析给他们听。只有在同一立场上规劝才有效。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灵沟通并非是一件难事,最主要的是看你是否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在我国,受传统理念的束缚,很多家长在主观意识上存在着严重的父权、母权的思想。动不动就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大人讲话,小孩别插嘴”之类的言语,这怎么能不产生代沟?这怎么能让孩子与你畅所欲言?

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必须赋予其发言权,不管他的论点是否正确,想法是否单纯,沟通是最关键的,还有就是相互的尊重和理解,孩子有时候也是需要你去理解他,尊重他的想法和意见的,你要在平时的交流中得知他的想法,然后和他分析判断,最后提出你的建议,但是切记不能打他,那样会将你们的关系形成一种对立的关系,最后发展成叛逆型,就是你让他怎么他偏不怎么样,明知道自己是错的还是要那样去做,他就是要让你知道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在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更加的重视,不能继续用老办法来教育你的孩子了,要知道,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需要互相尊重的。扪心自问,哪一个家长不望子成龙?可为什么孩子们却与我们的希望有悬殊呢?有体制的因素,社会的因素,更主要的,也是惟一我们可以自己把握的因素,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制一双鞋,造一所屋子,撑一艘船,驾一辆车,都需要独特的方法,何况要塑造一颗生气勃勃的健全的灵魂呢?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挖掘孩子自由天性的潜力,引导他们幸福健康的成长,是快乐教育、赏识教育、自主教育、情景教育,是思维方法训练、生命观引导、世界观培养……是美德教育,更是人性教育。因为孩子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然后才能赋予他们其他属性。

①现代家长都渴望与孩子交朋友,但事实却非人愿。为何你和孩子成不了朋友?和孩子交朋友你有何好办法?

用心灵去接近,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年龄段的孩子有了点独立精神,对父母不像小时候那么依赖了,有时对父母的言语表现出逆反心理。这时,父母只要和孩子友好、平等相处,用心灵接近孩子,还是能和孩子交朋友的。

学点“I服了YOU”,小孩子为什么不乐意跟自己父母说心里话?那是觉得上一辈的人一定不会理解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而一些父母,老是固执地抓着过去的“育儿”道理不放,没考虑过“代沟”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时代的确不同了,但一些人生经验却是很有意义的,只是孩子们往往看不到这一点。既然他们有这样的误解,那就解除它们,多学点时尚的东西,增加点年轻人的活力,时不时也能冒出点“分特”、“东东”、“I服了YOU”这样的青春专用语,一定能让孩子眼前一亮,老爸老妈好像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死板不开化。从言行上有认同感之后,孩子们自然在思想上也会渐渐产生认同感,也就愿意把自己不开心、不理解、不明白的事情跟父母说出来,而对父母的建议也就不会再有那么大的抵触情绪了。

多给孩子发言权,不要骗他!尽量和他说真话,不过要考虑他的承受能力和想象范围,暴力只会让他更叛逆。有什么事都可以商量嘛!都是一家人,少一点伤害吧!到了孩子非要钻牛角尖的时候,偶尔打一次也可以,打的少打了才会有用,打太多他习惯了就完了。既然要做朋友那就要像朋友一样的对他。

其实孩子很需要家长的呵护、理解与重视。再乖巧的孩子也有不如意的时候,此时,家长应该采用温和的教育方式,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命令方式管教。要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要平等亲切地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让孩子觉得家长是愿意听自己说话的,家长是为自己着想的,家长是可以信任的。

做孩子榜样,与孩子交朋友。需要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行为的影子,孩子的行为,是父母的折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道德方面的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奠基石。家长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用实际行动进行品德示范。

②每个人都是由孩子演变成俊男靓女的,当你成为父母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你是否常因为孩子不听话而烦恼,和孩子交个朋友,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你也许会有一些体会。和孩子交个朋友吧!

当孩子遇到不顺心时(如在学校发生不愉快)应该关心问候,帮忙分析,如果是别人不对,就应该帮助自己的孩子找回自信。让他开心,有利于他的成长和对事的正确处理。如果是自己的不对,也不要骂他,只要正确的引导,他会自觉的认识并改正,千万不要训斥,这样很容易伤到他的自尊,会造成心里包袱。

当孩子正面对青春期,意识会模糊,会有一些幻想(很有可能因为好奇而和异性有交往),这是不应该气愤,更不能打骂的,往好的方面想,孩子终于长大了,又增添了一种情感,这时可以和他交谈,了解他的想法,并给出自己意见,但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否则就会出现孩子叛逆的情况,如果他意志坚决,不妨放开手,让他去尝试,但要有一个度,告诉他不能过这个度,不然就不要有想法,一段时间后,他就会尝到苦头。

孩子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这是很重要的,适当的鼓励有助于帮孩子建立自信,他们也有自尊心,所以即使在打骂时也不要伤到他们的自尊,这样他们才会学着尊重别人,一个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又怎么会尊重别人呢?

其实孩子的思想都是很单纯的,不要以为他们会谈恋爱就是思想复杂,其实错了,孩子永远都有一颗好奇的心,对此也不例外,为什么认为他们单纯呢?就是因为他们想什么就会说出来,不会想成人一样要经过深思熟虑,就因为他们不会考虑说了以后的后果,所以说他们是单纯的,是因为有了不理解他们的父母,才学会了隐瞒和欺骗,其实他们也不想,他们是多么希望父母能理解他们,能帮助他们,可这一切,做父母的并不知道。

要和孩子交朋友最重要的是理解,你不能理解他们,反过来他们也不会理解你们,你是孩子的模仿对象,你是怎么做的有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但看到孩子这样,有没有想到自己,放宽心和孩子交流一下吧。

作为父母,恐怕很少有人把自己和孩子放到同一个层面上来,要把自己当作孩子朋友的人,就更微乎其微了。通常来说,我们只是把孩子当作受教育的对象,我们想当然地给孩子灌输成人世俗的思想,让孩子接受成人眼中的世界,以过来人的语气教育孩子。我们从来没想过,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可能幼稚,可能不成熟,但那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双眼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而总结出来的,我们有什么权利去扼杀它呢?抛开辈份关系不谈,孩子和我们是平等的,都是独立的人。只不过,我们比孩子早到这个世界二三十年。年龄上的差距,直接导致我们不会好好跟孩子相处,不能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

孩子喜欢玩沙,喜欢搅和泥巴,父母大人就不能理解,那么脏的东西,又不是五颜六色,又没有什么科技含量,还会把自己弄得像小花猫,为什么孩子玩得如此之高兴,乐不思蜀?

父母花钱买回来的电动玩具、芭比娃娃,孩子是三分钟的热情,热情过后,置之不理,可对那些破破烂烂的甁甁罐罐的兴趣却是有增无减,一个矿泉水甁盖都可以玩上大半天。父母大人怎么也不明白,那些甁盖难道被施了魔法,迷住了孩子的心智?

其实,这就是我们和孩子的代沟,我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们也无法认同他们的世界,所以,我们没办法和孩子好好相处,家庭战争时常爆发,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距离被人为地越推越远。当我们有一天蓦然回首,惊恐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已隔得如此之远,想要挽救时,却为时已晚。

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要想弥补和孩子这几十年时空上的差距,要想和孩子没有代沟,要想跟孩子好好相处,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个层面上,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做事情,和孩子交朋友。

和孩子交朋友,意味着孩子犯错,你不能一味地责备打骂,因为你这个时候是孩子的朋友,不是父母,而朋友是要互相帮助的。所以,这时,你要善意地帮助孩子消除犯错后害怕挨骂的惊恐,再帮他找到犯错的原因,然后共同寻找一个可以改正错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告诉孩子,犯错不可怕,可同样的错再犯就不应该了。这样一来,相信孩子不会有压力,也会认同你这个父母朋友。

其实,在一个父母都要繁忙工作的家庭中,孩子最缺少的不是和大人一起玩游戏、学知识的时间。因为他每天8个小时的时间都在和幼儿园的阿姨、小朋友们玩这样那样的游戏,学这样那样的知识。他们需要的是在父母的带领下接触社会,去看高楼大厦的铺建,去看上下班高峰的车水马龙,和你一起买东西,一起打扫家庭卫生,或者就是简单地和疲倦的你一起在沙发上躺着,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最大的快乐。因为这样,孩子才觉得和你是平等的,他才会融入了你的社会生活。

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在自我娱乐方面有很大差别,想自己玩的孩子自然会自己玩,这时,作为父母,你千万不要去絮絮叨叨、指手画脚地去教他们了。站在朋友的立场,你要做的只是鼓励和欣赏而已。陪伴孩子并不是非要做点什么、说点什么,你完全可以让孩子在你旁边玩他的东西,而你干你的事情。不要认为这样做还不如放他们进单独的孩子游戏室,对7、8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就算在玩,他们也不愿意完全离开你,如果你不在,反倒会因为经常想找你而中止自己的游戏。

如果你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不是一种享受,那么你的孩子肯定也没有从中得到快乐。你不快乐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你的应付,你并没有真正去爱上这段时间,更不要说去享受了,你没把孩子当朋友看待,而只是纯粹地“陪”孩子。你把你的时间和孩子的时间分得太清楚,并且把这一段时间看成了孩子的时间。这样和孩子在一起,你显得很被动,注定要产生不满足感。每一天都只有24小时,你喜欢在自己的时间里随意收拾房间吧?你怎么知道孩子就不喜欢呢?

所以,不要先把孩子排除在你的世界之外,再专门抽出时间走进孩子的世界,只要有心,只要用心地和孩子交朋友,你们拥有的世界本来就是相同的。“对孩子说话,要理智思考不要责怪埋怨;叮嘱虽然重要,但要讲到点子上;要放心孩子,放心让孩子去做,做错了,吸取教训,无非花点‘学费’;该管的要提出具体思路和要求,做后检查,肯定成绩,纠正不足。”很多教育学者指出,家长们应该做的,就是要提高家教艺术。

和孩子交朋友,就必须了解孩子,善于聆听孩子的心声,善于和他们沟通。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讲出内心的喜怒哀乐,耐心地听取他们对周围事物或发生的事件的评判。在他们讲述的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去打断,不要急于批评或评价。当他们讲完后,你再用十分简练的语言对他的话做一个概述,帮他理清思路。这样他不但获得了尊重,也有利于他们搞清自己的思路,在互相理解与交流中增强对家长的尊重与信任。

把孩子当作朋友,和他谈心。可以告诉他你每天经历的事,也可以问他一天经历的事。如果他告诉你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不要训话,不要生气,多听少讲。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刚开始时,如果他有点不敢讲,先对他保证不会生他的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还要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慢慢的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进而和孩子交朋友,注意和孩子多沟通。不要在孩子面前老是摆出一副家长的姿态,让孩子不敢和你交流思想。把自己封闭起来,慢慢的就会养成孩子孤僻的性格。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的高低不在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家中爱与被爱的那种感觉,让我们和孩子共同营造一座爱的城堡!

所以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孩子的未来和明天,和孩子做朋友吧!

二、体会孩子的感受

(1)孩子到底要什么?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假如这个时候孩子向父母哭诉,父母却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你真没用,还敢哭”,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适时安抚他、给予些亲情慰藉,相信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如今,孩子可以说是家庭的核心。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真是“惟命是从”,无论是吃、穿、用、玩,父母都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无休无止的要求。可惜当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了,父母们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孩子并没有按照他们预期的方向发展。他们对孩子百依百顺,到头来却收获寥寥。有的父母,还因为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反而惹得孩子对自己反感,甚至因此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了?这可真让父母们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他们不得不疑问:“现在的孩子,到底你想要什么?”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们对孩子的理解太少了,他们总是用自己的思想,去体会孩子的心情,“以大人之心,度儿童之腹”。他们很难客观地站在儿童的角度,用儿童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用儿童的心理思考这个世界,因此,尽管他们对于儿童的种种物质的要求给予尽量的满足,但父母们给予的,往往不是儿童真正需要的,所以仍然不能够使儿童快乐。

孩子到底想要什么?孩子有时是期望与父母有更多的情感沟通,希望与父母一起游戏、游玩,但是这些却被丰富的物质满足所代替了。其实他们内心深处真正所需要的是物质生活之外的爸爸妈妈的关心和关怀,而这一切却是我们的父母所忽视的。让我们来听听孩子的心声吧!

①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

尽管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一直是众人关注的对象。因为大多数的父母可能工作很忙,在大人忙的时候,往往孩子就被忽视了,但是孩子们还是很希望父母亲和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陪他们多玩一会。他们不是要父母亲心不在焉地坐在那里,而是要父母亲给予他们全部的注意力。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抱怨父母要做的事情太多,因此对他们注意不够。父母都会关注自己的孩子,但这种关注应该是持续的,要让他们经常感受到被注意、被重视。

②孩子需要父母的关心

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孩子们需要有形的方式来感受父母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而这不单是指让孩子吃饱穿暖。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是否感受到了呢?又有多少父母会花时间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声音呢?久而久之,父母成了生活必需品的来源地,而不是爱的源泉。对孩子的爱就应该让他感受到,经常给孩子鼓励、赞扬的表情或亲切的微笑,对他提出的正当的要求,要尽可能地友好的接受并帮助解决,从而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有时诸如亲吻等一些示爱的小动作也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对孩子的关心。

③孩子喜欢和全家在一起

孩子们喜欢固定的家庭活动,因为他们可以有一种盼望的心态,当孩子们谈到家庭活动时,他们并不是指那种大把花钱的大场合,孩子们流露出他们是多么喜欢那些平常的、反复举行的活动。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意味着每星期全家聚在一起,租一部录像;意味着爸爸每星期从一套系列故事中给他读上一章。当孩子们讲述这些情景时,你可以从他们的脸上读到快乐与放松。

④孩子不喜欢你们大声叫嚷

当父母亲对他们叫嚷时,孩子们的感觉会很不好,虽然他们也认为有时候叫嚷是必需的,有几个孩子甚至承认,“大声叫嚷是唯一让他们听话的方法。”但是频繁的叫嚷——特别是在父母亲失去控制以后的叫嚷——使孩子很难受。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这种怒气还具有传染性。

孩子们都渴望着与父母更多地沟通,他们所提供的信息是我们无法不重视的。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有个健康的未来,请真诚地和孩子们交流吧!这样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是孩子们最需要的东西。

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好好表达内心情感,哪怕只是谈谈自己的心情都有好处,这样,不但有助于帮助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心。

相信多数父母都在心里爱着他们的孩子,却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没有让孩子很好地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所以,在家庭生活中,你应该很懂得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爱他。千万不要犹豫,不要使孩子对你的爱产生一种迷惑的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说: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事情,用孩子的视角看待世界。尊重孩子,我们总是挂在嘴边,可是谁又这样做了呢,但是也有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忽略了这些,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没去理会孩子的感受。也许就是在很多个不经意间,我们与孩子越离越远。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孩子也怕伤害,父母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我们要好好培养孩子,教育孩子,我们要尊重孩子。尊重,是美国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营养。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不但大人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而且有时还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有“低一等”的感觉。(2)家长该如何做?

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得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则最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训斥。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和说明,以做引导。

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人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这样做是一种犯罪。美国父母这样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还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的大多数情况下家长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进行选择,所以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伟大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已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有人认为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太过份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同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孩子虽小,可是也有自己的感受和心事。对于不同特点的孩子,取得他们的信任有不同的方式,作为家长,应平日多观察孩子的习惯行为,多了解他们的心灵接受方式和程度。这样在孩子有心事的时候,让他能感觉到你能理解他,能明白他的意思,并可以帮他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达到与孩子的心灵沟通,取得孩子的信任。

①当孩子闹脾气批评一顿不妥。过去很多家长看到孩子闹脾气,一般都会狠狠地批评一顿,非要把孩子的情绪压下去不可。看到孩子沮丧的样子,总会批评孩子,非要孩子装出一副“笑容”不可。这些沮丧的孩子,本来心情就不好,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一点支持和安慰,殊不知却多受一次奚落,心情比原来更加糟糕,孩子内心的痛苦程度可想而知。

谁都爱自己的孩子,哪家的孩子病了,做父母的有几个不是细心照料呢?孩子出门,哪个母亲不是左叮咛右嘱咐要穿够衣服呢?但光是这些生活上的照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孩子心灵上的呵护。

②让孩子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不要老怪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作为长者,比少年人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应该跟你的孩子一起分析问题。要让孩子心悦诚服,就要让他(她)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而不是要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迫使他(她)顺从你,这样的话你孩子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扭曲。

③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孩子不听话,就“没面子”,所以即使知道自己不对也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非要坚持到底不可。为何他们不好好想想,究竟是你的“面子”重要还是你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要?是你的“面子”重要还是你孩子的前途重要?

④别怪孩子不如自己优秀。不要怪你的孩子愚笨。我们经常会听见有人评论某人:他(她)的父亲(或母亲)那么能干,为什么他(她)那么糟糕呢?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一点也不奇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是他(她)长辈没有被人看到的隐性基因(暗的一面),那也是父母遗传的结果。不要老埋怨你的孩子像他(她)爸爸,那不是孩子的过错,是父母把他(她)生成这样的,谁叫你不能把自己的“优秀品质”遗传给他(她)呢?

孩子的性格、心态与父母的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长期在批评声中长大、连随便讲一句话都要受到奚落的孩子,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领导才能的人。一个长期积怨的人,他(她)又怎么去爱别人?作为父母,当你看到自己的孩子与你的期望值有一定距离的时候,你首先应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每一个年龄阶段,父母们都要学一点心理知识和情绪辅导知识,让我们身边的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

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无条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三、让孩子学习控制情绪

由于孩子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比较差,他们时不时地发“小脾气”是常见的事情,有时不见得是什么异常现象,也不需要特别地加以“控制”,大人采取视而不见的冷处理办法,孩子的脾气可能很快就烟消云散,正所谓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时若加以“控制”反而不一定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只要孩子的脾气不是太过火,对别人不造成损害,可以随便由他,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发脾气并没有什么好玩之处,其脾气可能就会越来越小,最后也许就很少发脾气了。

父母对孩子比较粗暴,动不动就训斥孩子,孩子对各种事情没有任何解释和发言权,这样会使孩子减少或缺乏学习用语言正确表达情感的机会,也就有可能最终学会粗暴待人等不良习惯,这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孩子以后的生活和事业。

给孩子一点破坏的空间,孩子爱搞“破坏”属天性使然,是创造力萌芽的一种体现。他们睁着一双无知的大眼睛,对社会中的各类陌生事物充满新鲜感,合理利用孩子的这种天性,多方引导、鼓励,有利于孩子大脑发展及日后处事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了孩子浓厚的求知欲望,为今后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给孩子一点“破坏”空间吧,小孩爱“破坏”,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得到的却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思考、创造和智慧。

如何教育独生子女无疑性格有遗传因素,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孩子出生后性格形成的环境与接触的人的影响。什么年龄段是人的性格形成和塑造的最佳时期?心理学界认为:0至5岁是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到了5岁左右,人格塑造已经基本完成80%,其余部分要在以后的生活经历中进一步补充和塑造。

幼儿期的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还不懂是与他共处一个世界,会常常说“我要、我要”,这时父母应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以下几种其方法供你参考:

①父母的示范。以身作则地教会孩子如何友好、礼貌地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从小养成协调与他人关系的能力,孩子一生都受益无穷。

②少指责,多鼓励。过多的批评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产生自卑心理。要恰到好处地赞扬和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父母很清楚自己孩子性格的特点和缺陷,要对好的表现大加赞扬,不良行为及不好的倾向不能姑息迁就,要进行适当的教育与批评,要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让他们性格上扬长避短,让孩子明白是非、好恶。

③逐渐放宽限制。给孩子爱以此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这种爱也包括对不良行为的约束和限制。当孩子越轨时,母亲要对这种行为本身而不是对孩子表示你的失望。随着孩子的成长,限制也要渐渐地放宽。

如何教育好独生子女。教育好独生子女,是每一位父母的殷切希望。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能够健康成长,会给家庭带来无限的幸福,同时也会使国家和社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么,如何教育好独生子女呢?

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

父母亲只有正确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才能有针对性地按儿童心理变化的特点去教育,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父母一定要学习点心理知识,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细心观察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的父母为了教育好孩子,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密切配合记录观察日记,把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变化记录下来,有时还照相、录音、录相。这种做法可以学习。

让孩子多自由活动,培养独立性

当孩子会走时,就要开始让孩子多自由活动,引导与训练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这是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开端。在开始训练孩子自由活动时,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做某件事,给孩子必要的帮助,逐渐使孩子能够自己去做。有些父母总是对孩子不放心,孩子能做的事情也不让孩子做,渐渐养成孩子的畏惧心理和依赖习惯。因此,父母不应当过多地限制孩子的活动,有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只有凭借自己的活动去亲自进行尝试,独立思考,通过直接地接触世界,才能真正地了解世界,才有益于发展儿童的创造性与独立性。

加强训练,防止任性。不少家长说自己的独生子女有任性、固执的缺点。孩子这些不良的品质主要是由于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与父母经常满足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所造成的。有的独生子女因某种不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大哭大闹。家长为此心软,于是就迁就孩子,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这样就会使孩子逐渐养成任性、好发脾气等不良心理品质。所以,只要家长教育得当,不断加强训练,就能避免和克服孩子任性等不良品质。

有一位母亲谈她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体会时说,有一次,她的孩子拿了粉笔要在镜子上画画,她对孩子说镜子上不能画画,话还没有完,孩子就哭起来。对此她早有心理准备。于是就对孩子说,在镜上画画会弄脏镜子的,好孩子要爱惜镜子,不能画,再哭也没用。说完就去做别的事情,不去理会他。以前孩子从未听见妈妈说过“不可以”,也从未见过妈妈不理他,于是便大哭大闹,跑到妈妈面前,又打又踢,甚至躺倒在地打滚。妈妈见到这种情景,有些心软,想顺从他,但一想溺爱孩子可能产生的可怕后果,就说你不讲道理就哭个够吧,爸爸妈妈都不喜欢你。孩子继续哭闹,妈妈仍不理睬。孩子的哭声逐渐小了,一会就停止了。他第一次体会到妈妈不理他的痛苦,第一次体会到无理哭闹得不到同情,达不到不合理要求的满足,于是他自己站起来,去找妈妈。妈妈看孩子不再闹了,于是就让孩子和她一起做事,孩子很高兴地干起来。晚上,妈妈又给孩子讲应该如何做个好孩子,并且给孩子以鼓励,孩子从鼓励中体验到做好孩子的快乐。这个例子说明,只要加强训练,方法得当,孩子的任性、固执、好发脾气等不良心理品质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防止溺爱。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然而爱不等于溺爱。有的父母省吃俭用,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一切按孩子的意愿办,一切听孩子指挥。牺牲一切为孩子,导致娇纵、溺爱,实在贻害无穷。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那些衣裳褴褛,鞋袜不整,自己舍不得看戏,一味抱着慈悲心肠为儿女牺牲一切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最坏的教育家。”人们时常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送给儿童的最可怕的礼物。

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在这种特定生活环境中,容易形成不合群、孤僻的性格。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与别的孩子社会交往的条件,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交往,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令人遗憾的是,有的父母却常常把孩子和集体隔离开来。有的独生子女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稍不如意,就哭闹起来,这时母亲不是好言规劝引导孩子,而是纵容自己的孩子说:“咱们不同他们玩,回家自己玩吧!”这就丧失了孩子与社会交往的机会。其实,所有的独生子女都有强烈的社会交往需求,父母就应该充分地理解他们,自觉地为他们多创造条件,这对孩子长大后参与社会生活十分有益。

对孩子未来的期望要符合实际。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胜过孩子自己,以至不断给孩子增加课外负担和精神压力。父母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考上一个好的中学,将来再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有一个美好的前途。要知道,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上大学,将来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科学家、管理者。必须承认人与人智力上的差别,也要承认社会分工是客观必然。因此,尽量给孩子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才是明智的做法。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是十分愚蠢的,只能给家长和孩子都带来痛苦。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并不在于孩子将来能否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在于孩子的德、智、体、美能否得到全面发展,将来能否成为一个自食其力且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将教育目标定在符合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才会不走弯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并且能够从子女的每一微小进步中体会到莫大的快乐。(2)如何帮助孩子?

无论成人或儿童,不可能总是快乐无忧,但我们都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向快乐的方向转化。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的反应,它由四种基本情绪构成:愤怒、恐惧、悲伤、快乐。这如同绘画中红、黄、蓝三元色,其不同的组合构成人的各种情绪状态。

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愤怒激发人为争取自己的权力和自由而抗争;恐惧使人躲避危险,寻求安全;悲伤能缓解心中的痛苦,让我们开始新的生活;快乐则常在人经历了以上种种情绪之后才出现。

快乐的含义并不是无忧无虑,永远愉快。只有让孩子学会恰当地体验、控制和表达他的各种情绪,才能成为真正快乐的人。

孩子在婴儿期就有一定的情绪的反应,但其表现突然而不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有必要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和恰当地表达上述三种不良的情绪。

①当孩子感到愤怒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办?

坚持要求孩子用语言而不是用动作来表达愤怒。当孩子生气时,鼓励他大声讲出来,并尽可能说出原因。

帮助孩子找到愤怒的原因。孩子有时需要成人的提示来回想自己生气的理由。如:“你是不是因为小朋友拿走了你的小汽车才对他发火?”

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如:“我知道你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可没办法,谁都得这样等。”

禁止孩子在发怒时打人。一旦出现这种行为,家长应立即给予惩罚。

鼓励孩子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不是用委屈和抱怨的消极态度。如孩子告状说:“他打我……”家长可以回答说:“大声告诉他别再打你。”再比如孩子告状说:“芳芳骑走了我的自行车!”家长可以说:“你去问问她,现在能否把车还回来。告诉她那车是你的,你想把它要回来。”

为孩子做个榜样。当你生气时,大声讲出来,以免控制不住时突然大发雷霆。家长不用在孩子面前掩饰自己愤怒的情绪。让孩子从你身上学到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但切记,不要用侮辱性的话对孩子表达你的情绪,只客观地表示你的感受和原因即可,如:“我很生气!”“别乱动我的东西!”等等。

②当孩子感到悲伤时,家长应该怎么办?

哭泣是人悲伤时的典型反应。科学研究发现,人在哭泣时体内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从而缓解痛苦。当孩子悲伤时,让他好好地哭一场。此时,成人无需过多地干预,只要平静地坐在孩子身边,让他(她)感到你的体谅和支持。有时,孩子会投入你的怀抱,需要你紧紧地拥抱和轻轻地抚摸。但有的时候,他只需一个人独处,静静地体会自己的悲伤。当孩子因哭泣而难为情时,家长要表示理解和支持,让他感到哭泣并不可耻,而是人的正常行为。

③当孩子感到恐惧时,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个人若不知道害怕,就很容易遇到危险,但恐惧过多,也难以过正常的生活。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的关键在于,帮助他们对引起恐惧的因素进行理智性思考,具体的做法是:

理解孩子的恐惧。三四岁儿童开始关注周围的世界,由此产生许多担忧和恐惧。这时候的孩子,经常无根据地对人或事产生惧怕心理。对此,家长应表示理解,并以轻松的语调与孩子谈论他害怕的事情。

与孩子讨论他所惧怕的事情。如果孩子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如地震、洪水、战争等)感到恐惧,家长可以针对这些事情与孩子进行讨论,告诉他在这样的事发生时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伤害。

如果孩子对幻想的东西产生恐惧,家长应明确告诉他这样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

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里经常害怕,但又不说出为什么,家长应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谈话,从中找到困扰他的原因。

孩子有时会利用虚假的情绪来迷惑成人,目的是得到他想要的东西。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

①发脾气——从表达愤怒的需要变成向大人提要求的手段

孩子最初发脾气是为了发泄愤怒和不满,当他发现这样做可以控制成人,让成人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时,发脾气就成为一种向成人提要求的手段,而表达愤怒和不满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当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加以控制和纠正:

不在这种时候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不让孩子以为发脾气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在孩子一开始发脾气时,就想办法制止。你可以走开,不理睬他(尽管这样做很难,但很多有经验的人都建议这样做),或把他领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也可以严厉地高声训斥他,不管用哪种方式,目的是制止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同时准备采取下一步措施。

孩子发脾气之后,对其加以适当的惩罚,让他记住,下一次绝不可以再这样做,你可以让他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或站到角落里,让他道歉,保证以后不再这样做。如果这次是重新犯错误,还可以给予一些具体的处罚,如不许玩儿玩具,不许看电视等等。总之,要让孩子感到发脾气带来的后果简直糟透了,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

当你发现孩子要发脾气时,不妨抢先一步发火。孩子在一些地方特别容易发脾气,如在商店里或家里来客人时,家长在这些场合往往态度过于温和、妥协,使孩子有可乘之机。所以,家长越是在这样的场合越要态度坚决,语气强硬,使孩子不敢再利用这些机会提要求。

当你特别忙,无暇顾及孩子的时候,为孩子做些适当的安排,不要让他卷入成人紧张、枯燥的事情中去。

发脾气、耍赖不是童年所必需的行为。如果家长控制得当,很多孩子有过一两次经验后,很快就会纠正这种行为。

②拉长脸给大人看,关心体贴统统来

孩子拉长脸给家长看,以博得成人的关心和抚慰,同时希望成人满足其种种要求。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心里要牢记以下几点:

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讲,不能用拉长脸的方式向大人提要求。

孩子应学会直接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要。

人的基本需要其实很简单:吃、住、空气、爱、运动。

其余的需要都是人所渴望的,但不会样样都能得到满足的。

无论你高兴或是不高兴,对这世界没丝毫影响。所以你最好还是高兴一些。

如果孩子在你身边闷闷不乐,你要让他知道“我很关心你;我愿意帮助你;想想看,你到底想要什么;我得去厨房做饭了(总之,你可以去干你的事)。”过一会儿,孩子会主动找你,向你表白他的想法,这时,你就可以愉快地帮他解决问题。试想,如果没人注意的话,拉长脸给谁看呢?

孩子害羞怎么办?

害羞是恐惧的一种表现,但渐渐地成为孩子逗人喜爱的性格特点,他能因此受到成人的注意和夸奖。其实,这是个误区。

羞涩和腼腆是孩子进入社会,与人正常交往的一大障碍。如果家长对害羞的孩子一味欣赏,不予纠正,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社会生活。倘若你希望有一个开朗、友爱的孩子,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教孩子如何与人交往。例如,当有人与孩子讲话或问候时,教孩子此时应该怎样做,用眼睛直视说话的人,向他问好,并有所称谓。

坚持要求孩子按大人的要求与人交往。假如孩子见到生人或熟人就躲到妈妈身后,不与人招呼,家长可以采取比较强制的手段,要求孩子立即改正这种不礼貌的行为,否则就采取惩罚措施,如让他回自己的房间,或站到角落里去反省,直到孩子愿意与人打招呼为止。

总之,家长应鼓励孩子以开朗、友好的态度与人交往,教孩子主动向人问好、敢于直视别人做自我介绍等等。这样,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才会逐渐提高,才能有好朋友,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

四、给予孩子私人的空间

(1)给孩子自由

给孩子私人的空间,让孩子有自己的时间。理智型的孩子需要高度隐私,如果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他们就会感到烦躁和焦虑,因为他们只有在自己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才能回顾一些事情,并获得在日常事物中体验不到的安定情绪。因此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私人空间和时间,注意时空管理。

①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要求多之又多,恨不得孩子是个全才,今天发表大作,明天上台演出,后天出国留学。由于父母的这些要求,使得孩子有学不完的东西,今天上作文补习班,明天上舞蹈艺术班,后天学英语等等。结果孩子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在父母的这种高压政策之下,孩子的特长不仅得不到发展,也很难成为父母所希望的全能型人才,急功近利的教育,完全是拔苗助长,贻害无穷。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同时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要注重孩子的全面素质发展,不要单纯地以分数来论孩子的短长。只要孩子心智发展全面,将来就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那么,怎样才能给孩子一个自由空间呢?方法很多,“独角戏”就是其中之一。“独角戏”不仅能给孩子广阔的空间,帮助孩子学习专注身边的事物,更能帮助他们发掘自我和培养创意,为孩子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所谓“独角戏”就是让孩子单独活动,给孩子自主权。

让孩子演好“独角戏”,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保持恰当的距离

在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时,父母不能紧紧地盯着孩子,这样孩子会感到很不自在;也不能干涉孩子玩,否则孩子就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父母要和孩子保持一定距离,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给予指导,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当孩子沉浸在游戏中时,父母应该慢慢退出游戏,但不要让孩子觉察到。

给孩子选择时间的权利

父母要留心选择训练孩子独立能力的时间。一般来说,孩子吃饱了、休息好了,是“独自玩耍”的最佳时间。睡醒之后也是训练孩子独立能力的大好时机,这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玩15-30分钟。父母不要只想到自己的时间安排,当孩子需要父母时,不要因为忙碌而把孩子安排在玩具堆中。

给孩子提供适合的玩具。玩具是孩子独自玩耍的亲密伙伴,根据孩子的喜爱,可以给孩子多提供一些玩具,让孩子有所选择。例如软棉球、胶圈、小汽车、积木、盒子等等,都是能训练孩子的好玩具。在婴幼儿时期,父母就让孩子演好“独角戏”,当孩子进入学习时期,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这就能很好地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创造能力,使孩子的心智得到全面发展。许多孩子没有自由的空间,不得不学各种各样的课程,这不仅让家长们的钱包变瘪,还消耗孩子大量的精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很不利。有了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孩子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如果一味要求孩子做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事,会使他们产生厌烦心理。

②为了使孩子将来能较好地融入社会,引导他们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家长要尽可能带孩子出去玩,鼓励他们与同龄的小朋友进行交往。并且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所谓“秘密”,就是隐蔽起来不让外人知道的事。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秘密,当然孩子们也不例外,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假如一个人什么秘密也没有,那么这样的人也太平淡无奇了,就像是一片没有绿洲的荒漠。关键问题是孩子心中秘密的性质如何,作用如何,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影响。

孩子心中的秘密,依据存在的范围看,有学习中的秘密,也有生活中的秘密。比如:考试即将来临,有的孩子给自己定下目标,争取在全班进入前几名,这个目标是给自己定下的,在没有实现之前,是不让别人知道的,这就是学习中的秘密;在班委会中,每个班委都在为本班做贡献,假如其中一位班委工作非常出色,那么其他班委心中就有一种紧迫感,暗暗给自己定下工作目标,计划如何开展班级活动,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这就是工作中的秘密;生活中的秘密可就复杂多了,比如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崇拜什么样的人物等等。

孩子心中的秘密,一般是相对的,具有针对性。有只让家长知道的,对老师和同学来说是秘密;有只让老师知道的,对家长和同学来说是秘密;有只让同学知道的,对家长和老师来说是秘密。或者出现更多的交叉情况。比如说,有的孩子对老师和同学隐瞒其父母的文化程度及知识水平,怕被老师和同学瞧不起;有的孩子对老师和同学隐瞒其家庭自然结构。家庭自然结构对孩子健康有直接的影响,这里主要指不完整家庭,即由于离婚、遗弃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不完整家庭,尤其是离异或遗弃,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孩子心中的秘密,依据作用的正负效果来看,有所谓“好的秘密”也有所谓“坏的秘密”,前者指对孩子的成长有良好促进作用的,比如前面所提的学习中的秘密和工作中的秘密;后者指对孩子的成长有消极影响的秘密,比如前面所提的家庭自然结构的秘密。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秘密划分为好或坏,关键看秘密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如何作用于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父母提到孩子的隐私问题,都会觉得不以为然,认为小小的一个孩子,没什么隐私可言,孩子在父母面前不应该存在丝毫秘密。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父母看看孩子的日记或信件是天经地义的事。

然而,这些父母的做法往往会遭到子女强烈反感和抗议,父母们有这种想法,完全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所有物,一个附庸品,而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独立人来平等看待。更有甚者,习惯于对孩子过度保护和包办一切的教育方式。当发现孩子对自己有所保留,竟千方百计地翻看孩子的书信和日记,然后把其中的一些内容当作孩子“错误行为”的证据,拿去指责孩子,结果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当然,这些父母的出发点并不坏,他们担心子女出事,有时也确实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子女。但是,那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想或不愿被人知道的事情,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也不例外。如果父母换个角度来考虑,假如孩子偷看了父母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信件或日记之类的东西,父母的感觉又怎样呢?因此,父母只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人来看待,保持孩子和自己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心态,才会尊重孩子的隐私。

孩子的秘密也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孩子的秘密中有着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有对人生的困惑和对理想的追求,有着独立解决一些涉及人生遇到的问题,当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秘密时,其结果肯定是孩子对父母反感,不信任父母,一旦双方形成隔阂,彼此就难以沟通,父母就无法了解孩子。所以父母在对待孩子隐私的问题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要有正确的态度。要知道孩子心中秘密的存在是很正常和普遍的事,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家长应以从容不迫的态度,认真、仔细地对待这些问题。不要一有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如临大敌。要客观地分析这些秘密。有的秘密或许只能孩子自己一人知道,就让这一份秘密埋藏在孩子的心中,让它成为永恒。如果什么都想知道,其结果可能是什么都不知道。

要注意引导方法。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及才能,允许自由选择,不必多加干涉。并努力创造一些条件,发展和发掘孩子的内心世界,减少神秘感,培养独立意识和创造精神。家长应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指导孩子正常地与人交往,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等等。家长应多与孩子谈心,这种谈心不是父母和子女间遮遮掩掩的交流,而应是热忱地平等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谈出一片新的天地,从而了解到孩子心中的秘密,并根据秘密的性质和作用。尽量帮助孩子减少心中不必要的秘密,以减轻心理上的负担。

长期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不能兑现也得说清理由,取得孩子谅解。

承诺为孩子保守秘密,一定要守信。需要揭密时,应鼓励孩子自己揭,而不是父母做主包办。(2)给孩子抒发感情的机会

孩子有很多充沛的感情,让他自己自由的发泄出来,也是一种尊重他自由的行为,并且感情是人受外界事物刺激而引起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伴随着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而产生、发展和变化。孩子随着生理、心理能力的发展,感情就会越来越丰富,表达的方式也会越来越多样。作为家长,应该尽可能让孩子自由地抒发感情,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怎样让孩子自由地抒发感情呢?

①家长首先必须接受孩子的感情。孩子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会自言自语,独自微笑;有时会用敲打东西表示高兴,用手舞足蹈表示狂喜;有时会用乱扔东西表示不悦,用大哭大闹表示受了委屈。孩子不管用什么方式表达感情,都是希望爸爸妈妈等人能够接受。如果不被接受,反被用强制的方法压抑,孩子的身心健康就可能会受到损害。因此,爸爸妈妈必须接受孩子的感情。孩子用哭来表达感情,结果被家长接受,孩子就会感到宽慰;如果被武断地否定,孩子就会痛苦。所以,有经验的爸爸妈妈在孩子哭的时候,不管他哭得怎么不对,当时都不批评或制止,一定等到孩子的情绪平定之后再加以教育。

②为孩子创设自由抒发感情的条件。孩子有感情就要抒发,家长应该为孩子创设自由抒发感情的条件。两岁左右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这时可以教孩子唱儿歌、诵儿诗、说童话故事等,使孩子学会用“唱”、“诵”、“说”的方法来抒发感情。3岁以后的孩子感情更加丰富,表达方式更为多样,他们很喜欢画画、跳舞、唱歌、朗诵、讲故事等,家长应为他们提供这些方面的条件,如画画的纸、笔、颜料;跳舞、唱歌用的歌曲磁带、舞裙、舞鞋;朗诵、讲故事的书等。孩子得到这些东西,将会欢欣雀跃,此后他们的感情将会进一步得到自由抒发。

③支持孩子自由抒发感情的活动。孩子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和感情,他们常常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谈笑、游戏。这是孩子自己真正的天地,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各自淋漓尽致地抒发感情。对于这种活动,家长不应干涉,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即使孩子在这种活动中发生了什么矛盾,出现了什么问题,家长也不必大惊小怪,应该满腔热情地予以指导,帮助解决。

长期的追求完美、注重结果的教育思想让我们总是按捺不住自己急躁的教育性格,心急地把预设的结果和自己认为孩子喜好的创意早早地想和他们分享,这样做可能给那些动作慢、感情脆弱的孩子,在心理上造成了负担和压力。或许,我们应该多启发孩子思考,多给孩子留点自己探索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未知的世界,用独特的视角去欣赏每一个孩子活动的过程,等待他们自己创造“奇迹”。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尝试,充分尊重和信任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节奏去行动、探索,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诚心欣赏每个孩子获得的经验,为他们的成功喝彩!

五、和孩子密切相处

(1)学会倾听和沟通

要和孩子密切相处,就要关注孩子的倾诉,学会真诚地与孩子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座桥梁。如何架设好这座桥梁,如何使这座桥梁能架设到家长和孩子的内心深处,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然而,现在却有不少的家长,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忽视与孩子进行交谈,只提供给他们物质上的满足,或不会与孩子进行交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如今的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隔阂也越来越明显,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好象隔了一层透明的厚障壁”。询问一个孩子:“你和你父亲的关系融洽吗?”她很直白地说:“我现在和我爸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了。现在我回家从不理我爸,根本就不和我父亲说话。”父母与亲生子女之间本应是血浓于水,而现在不仅产生了隔阂,更有甚者形同陌路,孩子拒绝和父母交流沟通吗?这是不会的,还是我们所采用的方法不正确。

家庭是孩子安全、可靠的港湾。因此家长应该把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为家庭教育的最终要求,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真正的架设好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那座桥梁。多关心孩子,了解其想法和需要,就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那样就要学会与孩子沟通,才能和孩子密切相处下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